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化学论文

高中化学论文

时间:2022-12-03 01:34: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化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化学论文

第1篇

这是做好顺利过渡的准备阶段。“知己”是明确复习过程中自己要做的工作,也就是“备教材”。由于中学一般“高中循环制”,教师从高一教到高三,不教初三。初三新教材(九年义务教本)从1995年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有些教师不研究教材的变化,仍然使用初三旧教材来进行复习,甚至用被删去的知识点来考查学生,用旧书上的习题来测验学生,人为给学生增加“不适应感”。教师必须对初、高中教材和大纲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高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知彼”就是教师要了解学生。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才能为以后教学的深度、广度处理做到应付自如。可采取抄录入学成绩、课堂提问、与不同层次的新生座谈、问卷调查、进行针对性测验等方式。要及时将所掌握的学生情况综合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化学素质、成绩档案。对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要记录下来。经过调查分析,做到“知己知彼”后,才能确立复习的起点和重点。

二、抓住重点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复习

不是简单地过一遍,而应突出重点。根据所掌握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课时分配,对于掌握较好的知识一带而过,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下功夫彻底解决。例如问卷调查后发现很多新生对电解质的概念和电解质导电的实质等内容掌握不牢;对一些概念如加热、高温、点燃、燃烧混淆不清;对有些知识点如溶解度的计算模糊不清。这些重点问题,要彻底解决。还要使学生认清初中知识既是高中化学的基石,有些知识点在会考、高考中也占有一定地位。

如在化学分册中初中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计算要求中就有15个知识点,《高考考试说明》也有多处明确要求,近几年在高考中频繁出现关于溶液溶解度和溶液的深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的考题。采取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启发式为中心培养能力的需要。在复习中既可以采用列表、知识结构图、归纳对比等复结方式,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层层诱导、实验启发等先进教改手段。不要一味满堂灌,要留一定空白,讲练结合,设置疑问,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以适应高中教学。

三、及时查漏补缺,适当拓宽延伸

针对初中知识重点突出地复习,还要对忽视和薄弱问题及时弥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普遍反映有以下三个方面急需弥补:

①初、高中教材脱节的内容。现行的初三新教材和高中教材之间存在一些脱节。如初三新教材删去了电解质、非电解质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等概念和理论,也没有以选学内容的形式出现,但这些内容属于初、高中相互衔接的知识,高中讲到就感到突然和陌生。这些知识应在复习中注意弥补。

②关于溶液较高要求的计算。在初中关于溶剂和温度发生变化时溶解度的计算不做要求,以后学生却要在高中习题中常常接触到,这些内容要适当加深一些。

③有些选学内容。设立初中选学内容的主要目的就是既要提高整体素质,还要兼顾少数优秀学生的升学。有些初中教师认为不是“双基”,既不讲解也不指导阅读。有些初中教师很好处理了素质教育和高中升学的关系,采用分层教学法,就是针对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相应讲授深浅不同的内容。还要利用初、高中知识的内在联系,适当地拓宽延伸一些概念和规律。如讲解燃烧、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范围将在高中进一步扩大,原概念就显得片面和狭隘,这是认识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2篇

本文是本人在指导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实验应用中得出的的一点体会:

首先,弄清化学实验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化学实验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活动过程。化学实验是学生化学学习中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化学实验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具有获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化学实验的功能和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必然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二、化学实验作为研究性学习途径的教学策略

在化学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研究性学习,要充分挖掘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发挥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验证假设或猜想等环节中的作用,研究开发研究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研究性学习的根本转变。

第二、化学实验与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

通过化学实验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必须依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来确定研究课题,特别是依据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来选择适当的研究课题。根据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体会,在服从课题研究的原则基础上,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选择课题。

一、结合化学教学选择研究课题。当今课改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当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Fe2+和Fe3+的转化,可以改进为探索性实验:根据现有实验条件,如何实现Fe2+和Fe3+的转化?让学生首先设计实验方案,其次交流设计思想,筛选确定最佳方案,最后实施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这种探索过程比空洞的讲授更能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感官主动参与信息加工、构建知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开发。

二、结合日常生活选择研究课题。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无处不在,我们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开始思考,提出问题,并筛选确定研究课题,然后让学生收集资料、研究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自主探讨、自主学习,极大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探讨铁生锈的原因,一方面学生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铁件,又设计了锈蚀的不同条件开展实验,另一方面学生又到工厂、商店、居民区、农村……开展实地调查,学生对铁生锈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及预防生锈的措施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写出了较高质量的化学小论文。

三、结合当地生产实践选择研究课题。我们结合当地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课外活动及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创新。譬如围绕水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从我县水的资源、利用、水患、污染、监测、防治等方面去思考,学生积极性高,提出了许多问题,他们调查排污口,参观自来水厂,监测水的pH值及重金属离子、苯酚等含量,并请来环保局人员共同分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结合化学课外活动选择研究课题。利用化学课外小实验、趣味化学实验、化学小魔术等积极探讨化学实验的设计方案,研究化学实验的现象、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记录、实验分析和实验报告。如自制汽水的原理与方法、热水瓶(锅炉)中水垢成分的分析、相片冲洗原理的探索等等。

第三、研究性学习在化学实验应用:

1.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提出实验目的,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师生共同逐个讨论,寻找多种方案或确定最佳方案。例如,在学习实验室制乙烯这一内容时,先说明乙烯中会混有SO2和CO2气体。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它们的存在。结果学生都知道应先将气体通过装有品红溶液的洗气瓶,看到品红褪色,证明有SO2气体。但在接下来的检验CO2存在的操作中,意见出现了分歧,学生提出了如下方案:①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②将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NaHCO3溶液的洗气瓶后,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浑浊;③将气体通过装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中,溶液褪色,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④将气体通过装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中,溶液不褪色,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⑤将气体再一次通过装有品红溶液的洗气瓶中,品红不褪色,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然后师生讨论:方案①和③没有将可能未与品红溶液反应完全的SO2带入澄清石水中,方案不合理;方案②虽完全除去了SO2气体,但SO2与NaHCO3溶液反应会产生CO2气体,显然也不合理;方案④和⑤既能完全除去SO2气体,也不会减少或生成CO2气体,且现象明显,上述两个方案都合理。

2.改进实验装置

教材上有些实验装置复杂、实验费时费药,有些实验现象不够明显,还有些实验环境污染严重等等,教师可带领学生对这些实验进行改进。如酚醛树脂制取实验以后,试管难以洗净,每次实验只得更换试管,改进后我们用医用废磷霉素小瓶替代试管进行实验,不但节省了大量的试管,而且药品用量比原来少了许多。

3.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实验的影响

学生做了在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实验后,让他们将上述实验操作顺序颠倒,观察现象,并进行解释。再如用较纯净的锌粒与稀硫反应速度较慢,当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反应速度大大加快,可让学生探索原理。

4.开展家庭小实验活动

第3篇

1.活动前的准备

首先将近年的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进行训练并进行订正,然后将错误题目涉及的内容进行分类,探讨错误题目的规律.我们发现,有些得分不高的学生主要是基础题失分较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所致.而有些冲A有困难的学生往往是计算和实验部分经常失分.在找到原因后,我先选取其中的两个问题作为元认知监控训练的对象,把基础知识不牢固的学生分在一组,把冲A的学生中计算题有困难的分在另一组,分别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计划.基础知识不牢固的学生认为,他们应该多做多练多总结,计划每日练习一套选择题,另加框图推断,我同意了他们的决定.而计算题有困难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产生了分歧,有的学生认为应该多练,有的学生认为应该让老师多讲,经过多次讨论,最后决定先由老师讲解计算题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然后对每种题型进行每日一练.通过让学生参与计划的制定过程,让学生知道活动如何准备以及计划的重要性.

2.计划的执行

以一个星期为一个阶段,检测学生的计划执行的效果,完成计划的总时间为一个月.令人惊讶的是,第一次检测的结果差距很大.在基础题训练组,只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有进步,另一半学生收效甚微,而计算题训练的这一组几乎都有进步,只是进步大小不同而已.对于基础题训练的这一组学生进行了坦诚的组内交流,最终发现大部分没有取得进步的学生,在执行的环节上打了折扣,主要是意志力薄弱和没有良好的整理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而取得进步的学生,有一个好的做法,就是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能相互监督和鼓励,于是为了更好地执行计划,将基础题训练组进步的学生和未取得进步的学生再次进行重新组合,形成若干个更小的学习单位,组内相互监督、鼓励,组间相互竞争,希望借此来增强学生的斗志,通过相互学习来改变他们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从第二阶段的检测结果看,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知道怎样来克服执行过程中的困难,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效果检测与反馈

在计划完成后,为了检测学生的水平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就要对不同组学生进行最终的效果检测.结果表明,进行基础题突破的学生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在进行计算题突破提升的学生中出现了提升效果不稳定的情况,经过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解题思路,我发现如果当遇到的计算题只用到一种计算思想或方法时,学生就能顺利解答出来,但是涉及多种方法同时运用的综合计算题,学生往往就比较困难了,这说明问题出在原来计划中缺少综合计算题的训练,因此对存在以上问题的学生循序渐进地增加了综合计算题的训练,最终达到了理想的效果.这一措施是要告诉学生,任何一个计划不一定完美,要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调整或弥补计划中的不足.

二、独立自主复习提升的元认知监控

以实验的复习提升为载体训练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活动完全由学生自己准备、设计和自我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一个观察者,只做好学生活动过程的记录和评价,不参与学生的活动.等到学生的计划完成后,对学生的活动效果进行检测,结果是有些学生的进步并不大,结合对其活动过程的记录,发现主要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在准备环节,分析自身不够,造成活动的效率低下

例如,有些学生在复习时将所有实验基础知识都复习一遍,其实他只是分离提纯部分的结晶和蒸馏的操作使用的范围不明确,其他基本实验知识掌握得还是较好的.

2.计划执行阶段,合作意识薄弱

虽然在教师的干预下,学生能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在没有教师参与的情况下,学生主动形成小组合作的意识薄弱,单打独斗的情况普遍存在.

3.由题目提升到方法的能力偏弱

在订正题目时,学生就题目本身涉及的知识点订正得较多,提炼题型的解题方法的能力还不足.

三、结语

第4篇

一、教学新模式探讨基础教育的改革,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呼唤高中化学教师要更加深刻的理解新化学课程标准,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高中化学新课标要求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独立思考、创新发现能力.现在大部分高中化学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仍实行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但导致了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的降低,而且学习主动性也大大下降,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当前高中化学教学新模式探讨中的不足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过度重视结果,忽略教学过程.“重结果,轻过程”是当前所有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化学作为高考科目之一,在高中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和老师只重视高考成绩,在教学过程中多数老师采取填鸭式教学,搞题海战术,做大量习题,人性化的教学被置之脑后.在教学过程中,本应重点关注的学生的感受、独立的思考、创新的发现的人性化教学,早已被习题的海洋所淹没,只要是能考出高分,其他的都不重要.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机器,对化学失去了兴趣,更谈不上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模式老套,缺乏探索创新.高中化学结构性和系统性较强,很多从事化学教学多年的老师依靠着多年的教学经验,不断重复着以往的教学模式,不愿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新课标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要么一言堂,要么采用一问一答是的教学,老师与学生缺乏真正有价值的互动,这种互动的缺失最终导致学生不会主动思索、独立思考,更谈不上创新发现了.

三、忽视课下教学,效果难以反馈.对于教育教学,多数老师的理解就是课堂教学,其实课堂教学只是一个狭隘的定义.教学按形式来分应包括课堂教学和课下教学,课上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形式上也比较固定,学生很少有机会自由发言,教学效果得不到及时反馈.教师只有进行课下教学,教学才能得到更好地补充和反馈,老师才能了解到学生的疑惑,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才能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针对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中的不足,提出以下改善策略和教学新模式.

首先,打破应试教育束缚,开辟化学教学新天地.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应该优先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兴趣有两种方法,一是从日常生活中提高学习兴趣.例如,有的人胃酸,可向学生问胃酸是什么?怎样医治?通过学生自行探究知道了胃酸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可以通过一些碱性药物中和治疗,进而让学生写出化学反应式.这些看似奥妙神奇的治疗其实就是一些很简单的化学反应,让学生知道化学就在自己生活身边.二是通过实验调动学生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的窗口,形象生动的演示实验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起学习兴趣.每一堂课并不是一定都让学生学会多少知识,而是将化学课教学重点定在激发兴趣上,如每一堂都能将学生带入一个充满神奇的化学世界,一次一次的精彩实验能让学生发现探秘,学生对化学一定能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将传授知识的模式转变为探索规律的模式.化学学科的记忆量相比数学和物理要大很多,记忆化学知识要从规律入手,如果见一个就记一个,学习的任务量会很大,化学就显得很枯燥,学生很难系统地掌握化学知识,这就要求老师们要勤于思考,不能照本宣科,要让学生明白最核心的规律,在教学中要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索,并发现规律,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较好的长时记忆.例如,酸碱的中和反应,金属和酸的置换反应等都有规律,只有让学生了解了规律,才能更准确地掌握化学方程式,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再次,教师之间加强合作,成立教学研究小组.虽然部分高中已经成立了化学教学小组,但是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很多老师只有到了学期末才会互相交流,在平时的教学中单打独斗,没有互相学习借鉴.成立化学教研小组,不要只是流于形式,要充分地发挥作用.化学教研小组里应有年轻教师和资深老师,年轻教师能带来更多的新思想理念,资深教师能提供更多的教学经验,在平时教学中新老教师多听课,多交流,新老师掌握好的教学经验,老教师获得新理念方法,这样彼此的教学模式都能得以改进,教学质量和效果会显著提高.最后,充分利用网络,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大部分高中都有多媒体设备,教师要从分利用这些网络设备,给学生观看一些经典实验的视频,不但能节省时间,还能节省实验药品,更能增强化学课堂的新奇性.在课下,可以通过现代通讯技术,让同学们在同一个平台互相交流,老师也参与其中,不但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而且教学关系更为人性化.

以上介绍了传统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不足,并提出了改善措施.教学模式的革新是在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任重道远.希望全体老师们勇于探索,不懈努力,为高中化学教育新模式的创立奉献聪明才智.

作者:郭玉锦 单位:江苏省高邮中学

第5篇

关键词:新课标 高效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高效课堂教学: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所学东西。”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应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做优化,教育效果是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

在学习、摸索构建高效课堂活动中,使我认识到高效课堂的形式、模式及其开展高效课堂势在必行的紧迫性,我认为构建高效课堂还应有以下四个环节:

一、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高效的教学准备环节,否则,谈不上有效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高效的课堂教学。

教学准备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也就是备课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比如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可以采用兴趣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 探究性教学等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

一堂课的效果好不好教师具备能力是必须的,要处理好以下几点。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除了教师对教材内容是否娴熟及是否适当地运用教学手段之外,还与教师是否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密切相关。那么,我们在课前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呢?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1、查阅资料。现在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应有尽有。这些资料绝大多是由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和教师们编写的,这些现成的教学经验,也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更合适的教材教法。另外,我们的听课记录、自己上课的课对我们备课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利用它们,就可以避免走弯路后反思,也是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因此,我们坚持多查阅资料,多听课学习,对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广采博纳,取其精华,从而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

2、精心备课。备课,是课前准备最重要的一环,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备课的表现形式是教案。编写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是进行教学的依据,使每一堂课都有明确的目的性、科学性、预见性和计划性,并合理地分配课堂的时间。备课要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我们只有紧密围绕做好这些工作,写出来的教案才是合格的教案,才是拿得上讲台的教案。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知识魅力的提升和语言艺术的正确诱导。为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应尽可能的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来提升知识的魅力。时刻激发和唤起学生对化学的强烈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跟着老师的知识和兴趣走,有效地把学生吸引到化学学习中来。

二、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高效的上课环节

如何实现化学课堂的高效教学?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有效“讲授”

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会作为“有效教学”的一种有意义的常见教学方式。尽管化学课需要教师讲授的内容不是很多,但是,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的 “讲授”总是能够吸引学生,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比喻、神似的表情效应而更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似乎难以理解的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哪些知识可通过活动探究,哪些知识要通过教师教授,我们化学教师一定把握好分寸,在有效的时间内要采取有效的行动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2)有效“提问”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或学习兴趣,且这种注意或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展开积极讨论。有效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巧。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是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即教师善于提问。一方面所提出的问题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提高的,并且,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另一方面问题提出后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探究,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思考、探究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回答。这些问题有层次、有梯度,它能步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层层开发学生思维,而且一连串问题串联起课题的中心内容,这就体现出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有效“实验”

化学实验通常有获取知识、培养兴趣、启迪思维、培育品德等功能。化学实验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它通过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反应原理,透过现象看清物质反应的本质,并且,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

(4)有效练习

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他对学生消化、掌握当堂内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选取巩固练习题时必须注意几点:一是题量,二是题型,三是深广度,四是是否体现本节课的精髓。一般来说,题量不能多,2到3题即可;题型多以选择、填空为主,少用综合性强的大题、计算题;难度不能过大,不要在新课时就按中考的难度来,最好要适当;题目的选取一定要紧扣本节课的中心内容、重点内容,绝不能为了练习而随意选题。只有选出了适合本节课内容的好题目,学生才能真正通过练习达到巩固成果的目的。

(5)放手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角色转变。

高效课堂是自主的、有情感的、师生相长的、有成功体验的。因此教师必须放手课堂,不要禁锢学生的思维,要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让他们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整个过程。让他们带着疑问去学,带着兴趣去学,为追求成功体验去学。高效课堂的灵魂就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把握好学生。

三、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高效的课后环节

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课后,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改革,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总之,留因材施教的作业。教师要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留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采用按能力分组、分层、适度布置作业。

作业是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功课,它能达到“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的作用,只有巧妙设计,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学习了一堂课,如何能让学生很好地巩固呢?从作业反馈中,能很好是反映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也能很好地看出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效果很好。后来,我就经常这样做,通过精心设计,学生也能很好地巩固课堂上的内容,反馈的信息也比课后的练习来得全面。在这里,我就在这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会写出来,与大家探讨。

第一,我设计习题一般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记忆性的内容,主要的课本上的一些概念;二是概念的应用,是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第二,为了培养学生对物理的浓厚兴趣,在设计习题时,尽量以我们身边的事例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是从我们生活中来的,我们学习物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第三,在设计练习时,老师自己要多研究,习题不能有较大的漏洞,最好是平时资料上常见到的,再自己作一些修改。

总之,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学习,既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能更好地减轻学生过分的作业负担,使每一个学生在每堂课都能有收获。并且逐渐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

当然,高效课堂教学环节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除以上三条外,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高效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问题、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问题、重难点的突破问题、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与学生主导地位的实现问题、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教师的示范作用与课堂教学细节问题等等,都值得去认真研究。下面我通过乙醇教学设计来分析教师是如何做到“读懂教材”,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的。

一、设计思路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建构起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课堂和课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本节课的教学采取从日常生活入手感受酒精,从结构到性质,性质到用途,然后启发引导,再实验探究,讨论总结。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乙醇。

二、教材分析

1、乙醇是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第三节《常见的两种有机物》学好这一节,可以让学生掌握在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既巩固了烷、烯、炔、芳香烃的性质,又为后面的酚、醛、羧酸、酯和糖类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学会以点带面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带动了学生学习素质的提高。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选取醇类中的典型代表有机物——乙醇,介绍其基本的结构、主要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中注意从结构角度适当深化学生对甲烷、乙醇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烃的基础知识,烃的衍生物中从简单的多了个氧原子开始,从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酒精开始,降低难度。在前面的学习当中学生以接触过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科学关系,在此节课学生可来应用这一点。,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醇分子的结构,了解羟基的结构。2、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

能力与方法:本节课突出表现了用途由性质决定,性质又是由结构决定的,所以要从乙醇分子的结构入手,分析其性质。要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实验中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入手,启发学生分析产生实验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的联系。培养学生从多方面认识事物的能力。

五、重点难点

重点:乙醇的结构、乙醇的性质及其键的断裂方式

难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以贴近生活为手段,一步步引导学生去思考,帮着发现隐藏的问题,具体分析,达到一种和学生共同学习的那种气氛。采用边讲边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提高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兴趣,使学生感到有机化学就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之中。本节为有机化合物知识教学课,而有机物的结构是有机化学知识的基础。加强结构教学能使学生更完全、更深刻地认识有机化学所研究的具体物质及其性质规律。因此,结构教学在整个有机化合物的知识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有机化合物知识教学的一般原则,按照“(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主要运用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形象化的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了解学习和形容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掌握知识,并灵活应用知识。

七、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故事引入,采用设疑、材料分析、启发、诱导、学生实验和视频演示实验等方式学习乙醇的重要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培养。

八、教学程序设计

1、导课

古往今来无数咏叹酒的故事和诗篇都证明了酒是一种奇特而富有魅力的饮料。那么,酒这怎么来的呢?由舜命令杜康造一种饮料,引出酒的由来,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酒制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日常生活中,讲述听到的,看到的、感觉到的有关酒精的一些性质及用途。使同学们要把握一条主线: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制法、用途和存在。

2、由简单习题引出乙醇的分子结构

3、归纳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

通过观察、闻乙醇以及将其涂在手上的一系列活动后,归纳出乙醇的物理性质。

演示动态的乙醇的物理性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乙醇的结构,并引导学生分析乙醇的断键方式。

4、探究乙醇的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

(1)提出问题

乙醇可看成是水中的氢原子被乙基取代,而水可与钠反应放出氢气,乙醇是否也可以呢?

(2)实验探究:乙醇与钠的反应。

(3)演示课件:乙醇与钠的反应的历程。

(4)知识迁移:写出乙醇与镁的反应方程式

(5)联系实际:交警判断酒后驾车的方法。

5、探究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的氧化反应

(1)提出问题:乙醇可否被氧气氧化呢?

(2)实验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

(3)演示课件:乙醇催化氧化历程。

6、乙醇的用途:让学生根据乙醇的性质及生活经验再次说出用途。

7、本课小结

8、课堂练习;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常见有机物--乙醇

一、乙醇

1.乙醇的分子结构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与Na反应

(2)氧化反应

②催化氧化

③直接氧化

4.乙醇的重要用途

总之,,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正。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远跃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化学课堂的高效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学习不再是只为了分数、为了升学,而在于技能掌握、科学素养的提高,在于科学的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在于创新潜能的激发。有效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为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社会在变,学生在变,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也得变,我们必须不断研究,与时俱进,才能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

[2]《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必修2(人教)》

第6篇

一、针对个性差异,进行学生分层

学生一般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层,成绩作为一个首要的选择但不是唯一的,教师要考虑到成绩的偶然性,不能单一的用成绩来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好坏;其次教师还要考虑学生平时的表现,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对实验的观察、探究、总结归纳的能力.综合性的对学生做出一定的判断,那么在提问、参与探究和小组充当的角色中,就可以依照学生的能力来安排,确保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例如在学习有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时,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的理解不同,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快慢上有明显的差距,教师就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方程式进行练习.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很快就能掌握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方法,教师就要加强他们书写的速度和正确率的练习,看一看谁能在一定时间内写的最多;对于程度一般的学生从基础上作要求,引导他们如何学会分析各个物质,判断各个物质是否是强电解质、是否可溶,然后做出是否能拆的判断,使学生掌握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方法,逐步提高其熟练度.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在自身的能力上提高上升,使成绩好的、反应快的练出了速度;使成绩稍差、接受能力较弱的巩固了基础知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一定提高,增加了课堂的效果.

二、整合知识难度,确定目标分层

不同的学生其认知程度也不同,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不可能达到同一个标准.教师就要深入的研究教辅材料,将教学目标按照内容的难易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知识为第一层,深化提高为第二层,知识拓展灵活运用为第三层,将着三个层次的要求分别对应程度不同的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尽可能达到的层次目标,逐层的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有关“气体摩尔体积”时,教师就可以建立相应的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拓展目标,其中基础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影响固体、液体、气体体积的主要原因,学会使用气体摩尔体积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这是每个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也是另外两个目标的基础;提高目标是:灵活的掌握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等之间关系,并熟练的进行转换计算,掌握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的含义,使学生在认知上更上一个台阶,熟练灵活几个物理量之间的转换;拓展目标是:能够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来推导阿伏伽德罗定律以及推论,了解物质的量与体积、物质的量与压强、摩尔质量与密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并作相应的计算.对于这三个层次的要求,基础目标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而提高目标和拓展目标,就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满足学优生的深层学习需要,促进中等生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消除学困生对化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和消极心态,让每个学生得到自信和乐趣.

三、结合掌握效果,建立作业分层

学生的作业要避免“一刀切”,以免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消”.在作业的分层上,要保证每个学生都积极思考、努力完成,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梯度的作业,将作业分为选作题和必做题.利用必做题来落实学生的基础,保证学生对概念的清晰理解和掌握;利用选做题来促进学生的积极提高,在自己的范围内得到最大化的能力提高.例如在学习有关“氧化还原反应”时,就可以设计基础性的必做题:在反应MnO2???+4HClMnCl2+Cl2↑+2H2O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氧化剂是,还原剂是,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是;参加反应的盐酸与被氧化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相关这样的问题使学生必须对氧化还原反应有清楚的认识,准确地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与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而对于一些已经熟练掌握了得学生,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些提高性、拓展性的选做题,比如这样的设计: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若反应中有32g的硫单质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为,被氧化的碳的物质的量为.相应这样拓展性的问题,使学生更深一层的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掌握其中概念、电子之间的比例关系,灵活概念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营造激励氛围,倡导评价分层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体验那种被重视的优越感.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认知程度、学习态度,来考虑对学生的个性评价,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批评”和“表扬”的方式,使学生体会到包含在评价中的关心和激励,倡导学生一步步的勇攀高峰.例如在学习有关“氯气与二氧化硫的性质探究”时,在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设计了如下程序:①探究二氧化硫和氯水的反应,指出其中的氧化剂、还原剂?对反应中的现象进行描述?②向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氯水有否反应?③二氧化硫和氯水都具有漂白性,将两者混合是否能够增强漂白效果?通过学生的讨论实验,学生都会建立自己的答案.教师要及时的对学生书写的氯水与二氧化硫反应的方程式给予评价,对于在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判断错误的同学,教师要能够再次从实质上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逻辑性的认知结构,而避免对学生的批评指责;对于性格开朗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批评”,指出其在思考过程中的漏洞,促进再次思考纠正;对于性格文静、比较内向的学生应给予一定的肯定,鼓励学生的深入思考,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建立宽松、自由、积极的氛围,使学生在评价中听到错误、不足,更听到关心和激励.可见,教师分层教学的合理实施,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将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肯定、认可,体验收获的喜悦.在学生的不断进步中,激励学生的奋进,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从而寻找到学习的快乐,学会学习、享受学习.

作者:刘晶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第二中学

第7篇

一、构建思维框架,提高课堂效率

在学生对其中的一些概念进行回顾理解的基础上,利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加深学生对“微弱电离”的理解,从而得出弱电解质的电离都是可逆的;在“逆”中进一步推导可逆的过程中必然有电离平衡的存在,学生就会自主地对“电离平衡状态”进行分析,在“等、动、定”中体会电离平衡状态的判定标志;学生在领会“变”的含义中,顺利将思维引向对“电离平衡影响因素”的探究学习.顺应学生的思维,教师就可以利用板书在黑板上构建知识框架,灵活地将各种概念进行串联,利用概念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来逐层进行延伸和学习,在学生的探究学习中不断地对框架进行丰满,从而建立一个“有血有肉”的高效课堂.通过这样思维框架的构建,结合学生的生成顺利的形成“思维导图”,使得课堂教学上不仅仅是“形似”,更从本质上达到了“神似”,灵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了解到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关联性,从根本上提高了高中化学的课堂效率.

二、突破思维模式,引申探究效率

学生的学习就是一个层层递进,逐步突破的过程.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化学的学科特点,利用实验探究来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突破,在学生对现象、数据进行整理的过程中,逐步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核心讨论点上,在对重点的攻克中使学生对化学原理更为清晰,从而得到完善、严密的思维导图.例如在学习有关“原电池的形成条件”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在初中物理中学过的电学知识,利用“电子转移”来联系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使电子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而产生电能?”这样的问题,在学生的积极讨论下,学生逐步地将问题集中在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形成电流的问题上,这一问题让学生们很是兴奋,都想利用这一原理来制造电池.学生主动地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了分析,通过其中的电子流向确定了正、负极,开始尝试选择相应的电极材料,使用导线将正、负极进行连接,不断地进行连接尝试各种不同思维的实验.在学生坚持不懈的努力中,终于看到了电路中所连接的“二极管”发亮了,顿时一片欢呼声.通过这样对一个“中心点”的研究,在学生心中绘制了一张“原电池”的电路图,非常清楚的理解了形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并在学生的实验中得到了完善和修复,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清晰,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效率.

三、共建思维导图,推进合作效率

“集思广益”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更广、更具体.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小组的形式,让大家相互之间配合协作,对学生之间的信息进行有效地聚合和整合,使学生的思维、认识和经验得到共享,实现学生能力的最大化,以此来共同努力来建立思维导图.例如在学习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们讨论“如何使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这个问题,学生就会从反应的原理出发,建立氢氧化钠和盐酸的物质的量相等的关系式,顺利的得出c(NaOH)V(NaOH)=c(HCl)V(HCl)这样的实验原理,从而顺利的得出计算未知盐酸浓度的公式,然而在仪器的选择和重点的判断上又出现了困难,教师要及时地给学生提供相应的仪器和指示剂,学生在认识仪器的同时对整个实验的设计产生一定的启示,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最终学生得出了“检漏、洗涤、润洗、装液、读数、滴定、读数”等一系列的实验步骤,整个实验框架也在学生们的齐心协力下逐渐地清晰,使得后面的小组合作实验操作变得水到渠成.通过这样的集体构思,使学生们共同搭建来实验的框架,相互之间取长去短、相互评价、相互借鉴,共同打造了思维导图,不但体验了合作学习的快乐,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了小组合作的学习默契和效率.

四、整合思维反思,提高学习效率

反思是学生记忆、思考、接受的一种升华,而其中的思维导图不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有效地帮助学生将书本由“厚”变“薄”,有助于学生对关键点、重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一张白纸上根据自己的记忆和理解来建立简单的思维导图,将其中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使用不同的线条将其标出来,新奇的学习方法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的学习变得富有生机、很充实.学生在标注“钠及其化合物”时,遇到了钠盐之间相互转换的困难,教师要及时的进行参与讨论和引导,启发学生对“碳酸钠与盐酸之间的互滴检验”,讨论“碳酸氢钠与盐酸、氢氧化钠之间的反应实质”,学生很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突破了自己的原有认知,建立了个性化的思维导图.学生在对物质之间的联系进行搭建时,意识到了自己在反应方程式上的遗漏和不足,纷纷的将自己的思维导图与同学或老师的思维导图进行比较,不断的借鉴彼此的优点,起到了很好的“补漏查缺”的作用,使一张清晰的思维导图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这样的反思式的思维导图,促使学生建立了严密的科学知识体系,学生不但在知识上构建了纵横式的网络,也使的学生的思维可以纵横式的发展,不但达到了巩固和复习的作用,还轻松地突破了在新课讲授时那种顺向思维,建立了逆向、混合向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效率.

五、结语

总之,“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尊重了学生的认知个性,在学生的积极思考、认真分析中,建立了学生独特的思维模式图,实现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只要我们深层的了解学生、钻研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方向和实际教学相结合,才能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一体的相互融合,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缪俊明 单位: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

第8篇

猜想与假设:锌片和铜片利用导线进行连接以后,在锌片与铜片之间可能形成了电势差,使得电子由锌片向铜片移动,氢离子在铜片上得到电子从而图1生成氢气。这样的假设为学生思考指明了方向,学生们开始自主地讨论如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各自积极地出谋划策设计方案,最终学生得出了设计验证实验的关键:只要能够证明锌片与铜片之间的导线中有电流产生就可以。学生选择了“电流表”来检验其中产生的电流,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非常明显地证明了自己的猜想,学生兴奋地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课堂情境吸引了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而猜想与假设结合了学生对以往知识的运用、创新和突破,实现了利用旧知猜想发现新知的愿望,使得“原电池”的概念在学生的大脑中生动形成,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既轻松又深刻。

1.意外生成中的“猜想与假设”,顺势而导,探索本质

动态的课堂随时有意外生成,引导学生合理探究才是解决意外生成的最好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意外生成,引导学生结合实验条件、药品、装置和操作进行探究,从自己的角度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猜想与假设,从而诱导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利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意外,探索意外之后的化学本质。比如在学习有关“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时,有这样一道探究题:利用金属铝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探究铝与酸反应时反应速率的快慢。教师利用了边实验边猜想的方式进行学习。实验情境:实验1:将相同大小、形状相同的铝片分别放入2mol/L稀盐酸、0.5mol/L稀硫酸中,观察实验现象。学生观察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要比与稀硫酸反应剧烈,放出氢气的速率快。学生便从反应的本质进行分析,对造成这种实验现象的原因进行猜想。猜想与假设:铝与酸反应的实质是铝与溶液中氢离子的反应,稀盐酸中氢离子的浓度大,故反应速率快。实验2:将相同大小、形状相同的铝片分别放入1mol/L稀盐酸、0.5mol/L稀硫酸中,观察实验现象。实验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反应速率相同,还是稀盐酸与铝反应产生的氢气剧烈,反应速率快。这令学生感到非常的意外,铝片和氢离子浓度完全一样了,唯一不同的就是氯离子与硫酸根离子,这让学生拥有了其他的猜想。猜想与假设: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可能影响反应速率,氯离子具有促进作用,硫酸根离子具有抑制作用。实验3:在铝与1mol/L稀盐酸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固体,观察实验现象;在铝与0.5mol/L稀硫酸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观察实验现象。“意外”让学生有了新的发现,唤起了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找不同、寻根本,从而在相互比较中有了新发现,发现了知识的新大陆,学生体验到了猜想与假设的魅力,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探究能力。

2.方法渗透中的“猜想与假设”,理性思考,探索创新

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更注重方法的渗透和思想的领悟,利用“猜想与假设”可以实现学生对原有知识的整合,从而进行理性思考积极创新。在化学的教学中,学生只有对演绎法、类比联想法、归纳法等科学方法进行熟练掌握,才能使学生的猜想与假设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逻辑性。比如在学习有关“乙醇的结构式”时,学生通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得出了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乙醇的结构式进行猜想,得出乙醇所有可能的结构。猜想并不能使学生直接建立实验进行验证,教师要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让学生对这两种结构式进行观察,利用对比法找出其中的相同与不同,利用假设法设计实验与猜想结果。实验方案:将1mol乙醇与足量的金属钠进行反应,收集生成氢气。猜想与假设:根据氢原子所处的环境不同,假如是结构式Ⅰ,则可能收集到0.5mol或2.5mol或3mol氢气;假如是结构式Ⅱ,则只能收集到3mol氢气。在实验的指引下,学生收集得到了0.5mol氢气,顺利得到了乙醇的结构式。同时也掌握了碳四价理论,对乙醇的结构与性质有了更深层的认识。猜想与假设使学生学会了分析、对比和逻辑推理,逐步渗透了化学学习的科学思维,向学生证明了猜想与假设能力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结束语

“猜想与假设”给严谨的课堂注入了轻松的元素,成就了一种解放思想、自由联想的课堂新模式。这种看似“天马行空”的联想课堂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挖掘自己才能的机会和良好的探究环境,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利用不同的思维对化学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类比、归纳,融进学生对知识的亲身体验和实践探究,学生会在享受美好课堂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否定、改进、再否定、再改进,最终实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运用,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作者:高智玉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第二中学

第9篇

在新课改实施的这段时间里,绝大多数学校的硬件配备比如,实验器材、教材等,并没有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而更新[4].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到授课的质量,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化学学习热情的激发.对于教师来说,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改革建议

1.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5].首先教师通过重视实验教学、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其次,要让他们明白化学是未来的中心学科,它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学术上,而且在相关的生活、生产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激发学生思维可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创设问题情境,以达到增强学习针对性的目的.实验演示、新闻报道和科学史实等都可以作为问题情境的基础.在其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要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进而,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都是处在独立自主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其化学能力的提高,对于其逻辑思维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3.书本知识充分融入现实生活

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化学的发展息息相关,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现在的高中生往往都忽视了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再加上化学教材中的内容普遍又距离我们生活比较远,这一问题就更加被放大了.在这种背景下让学生进行强调探究的学习,如果不能改变现状让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充分融合,那么必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化学同样是来自生活,对于新课改的化学教学来说也应该将其延伸至社会实践和生活.

4.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第10篇

一、高中化学理论下大气污染:温室效应、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铅污染。

1、CO2与温室效应:(此知识已在初中化学学习)

我们知道燃烧矿物燃料燃烧后,产生CO2、CH4、CFCl3、N2O…,允许阳光进入地面,对红外线有强烈吸收作用,使大气温度上升。它的危害将非常深远:近百年地球气候年均升温0.6℃;夏季降水量将减少,台风频繁发生;森林减少,荒漠扩大,昆虫北移;预计到2100年全球气温上升3.5℃;两极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15-95cm;中纬度气候带北移150-550km。

2、SO2与硫酸酸雾:(此知识在高一化学氧族元素)

SO2来自含S的煤石油的燃烧,H2SO4厂,矿物煅烧:2SO2+O2=2SO3、SO3+H2O=H2SO4。在SO2、NO2和水作用下形成酸雨,它将使祖国土壤、江河湖泊酸化,导致鱼类不能繁育,腐蚀建筑和古迹,影响人体健康,使农作物枯死。而且酸雨可以漂移,造成大范围公害。有季节性,夏季pH高。我国酸雨属硫酸型。

3、NOx与光化学烟雾(此知识在高二化学氮族元素)

氮氧化物(NOx)主要是指NO和NO2。NO和NO2都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HC)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后产生一种新的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在这种复杂的光化学反应过程中,主要生成光化学氧化剂(主要是O3)及其他多种复杂的化合物,统称光化学烟雾。CxHy化物、NO2在日光下:NO2NO+O、O+O2O3、O3+CxHyRCHO、RCHO+NO2+NOCH3(CO)OONO2(PAN)、PAN+O3+RCHO光化学烟雾(强氧化剂)。

1943年,美国洛杉矶市发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此后,在北美、日本、澳大利亚和欧洲部分地区也先后出现这种烟雾。经过反复的调查研究,直到1958年才发现,这一事件是由于洛杉矶市拥有的250万辆汽车排气污染造成的,这些汽车每天消耗约1600t汽油,向大气排放1000多吨碳氢化合物和400多吨氮氧化物,这些气体受阳光作用,酿成了危害人类的光化学烟雾事件。目前,由于我国内地汽车油耗量高,污染控制水平低,已造成汽车污染日益严重。部分大城市交通干道的NOx和CO严重超过国家标准,汽车污染已成为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一些城市臭氧浓度严重超标,已具有发生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潜在危险。

4、气臭氧层及其破坏(此知识在高一化学氧族元素)

大气臭氧层分布于平流层,是地球的天然屏障,可以吸收99%的紫外线。氟里昂即氯氟烃,包括F-11(CFCl3)F-12(CF2Cl2)哈龙1301(CF3Br)等。当氟里昂进入同温层受紫外线照射并与O3反应:CF2Cl2CF2Cl·+Cl·、Cl·+O3ClO·+O2、ClO·+OCl·+O2。每一Cl·(氯自由基)消耗10万O3。O3减少10%,紫外线辐射增加19-22%,皮肤癌增加15-25%。危害角膜、免疫系统。

5、铅污染

自1923年美国实际使用四乙基铅作为汽油的抗爆性能(即汽油在各种使用条件下抗爆震燃烧能力,用辛烷值表示)起,到70年代初,世界各国大都采用含铅汽油。在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历史条件下,汽油加铅对改造汽油性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四乙基铅是一种无色油状、易溶于汽油的剧毒物质。使用含铅汽油的车辆,所排放的废气中铅主要是以氧化铝形式存在,它损害人的造血机能,使肠胃中毒,严重时可使神经中枢中毒,还能损害心脏和肾脏功能。它对孕妇和婴儿的影响尤为重要,血铅含量过高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儿童血铅含量每公斤体重增加10微克,智商水平下降2-4个智商数,而铅在人体中蓄积,不易排出,衰期为12年,一旦婴儿体内血铅增高,将产生长期的危害。铅不仅使人体健康遭到严重损害,也可使汽车净化装置中的催化剂“中毒”而失去净化效果,使机动车辆排放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二次污染。据分析,城市中80%的空气污染物源于含铅汽油,全世界有17亿人的健康因此受到威胁。

二、高中化学理论下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与海洋污染、重金属污染。

水污染的种类有:1.无机污染物、2.有机污染物、3.水体富营养化、4.水体热污染、5.赤潮与海洋污染等。其中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与海洋污染是高中化学经常接触的。(此知识在高二化学氮族元素)

1、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与海洋污染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实际上是许多赤潮的统称。

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副集,造成海域富营养化。此时,水域中氮、磷等营养盐类;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促进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赤潮检测的结果表明,赤潮发生海域的水体均已遭到严重污染,富营养化。氮磷等营养盐物质大大超标。据研究表明,工业废水中含有某些金属可以刺激赤潮生物的增殖。在海水中加入小于3mg/dm3的铁螯合剂和小于2mg/dm3的锰螯合剂,可使赤潮生物卵甲藻和真甲藻达到最高增殖率,相反,在没有铁、锰元素的海水中,即使在最适合的温度、盐度、PH和基本的营养条件下也不会增加种群的密度。

2、重金属污染。

1)水俣病事件: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含甲基汞的工业废水污染水体,使水俣湾和不知火海的鱼中毒,人食用毒鱼后受害。1972年日本环境厅公布:水俣湾和新县阿贺野川下游有汞中毒者283,其中60人死亡。2)痛痛病事件: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废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含镉而中毒,1963年至1979年3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

三、高中化学理论下土壤污染: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

无机污染物:Hg、Cd、Pb、Cr、As、F、Cl、P、S等;有机污染物:酚、氰、农药等。(此知识在高二化学氮族元素)

染污的土壤,影响作物的生长如Mn、Cu和磷酸影响植物对Fe的吸收;无机砷影响水稻的生长;磷肥中的三氯乙醛影响小麦的生长等。影响人体的健康,土壤污染可以进而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吸入人体或通过饮水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健康。

第11篇

一、深刻领会新课改教育思想,用心体验新教材

新的课程改革标准中指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要形式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意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断培养学生进行化学实践活动的能力;通过化学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新课改以来,高中化学的课程内容发生了一些改动,教学目标也变得更加明确。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为:一是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能够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通过开展化学教学活动,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水平和能力;三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化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四是构筑有利于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二、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

对于高中的新生来说,由于大多学生不是来自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所以他们掌握的化学知识水平也不相同,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化学基础进行调查摸底,对全班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与此同时,因为新生刚刚升入高中,年龄较小,在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这些特点,在学习的进度方面适当放缓,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初中的化学教学相比较,高中化学在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高中化学知识是在初中化学基础知识上的一次大的跳跃,其中包含较多的抽象思维内容,教材的起点难度比较大。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别是: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主要侧重于对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基础的化学变化。初中化学课的课程进度比较慢,教师可以有更多的课堂时间与学生交流和讨论,同时,课后复习的时间也比较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化学教学“慢慢来”的习惯。然而对于高中化学来说,教材的难度和深度方面有所提高,而且信息量比较大,加之高一的新生普遍较贪玩,不能立刻进入紧张学习的角色,导致高中化学教学难度加大。与此同时,高中化学课程任务重、时间紧,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进度的调整,由慢节拍逐步地变为快节拍,掌握好学习进度的安排,做好初中与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工作。

三、以学生为主体,优化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要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以“主体”的身份出现,充分发挥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实施有效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1.兴趣教学法。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开展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亲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研究带来的巨大乐趣,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促进学生改变学习的方式,增强其化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教学要求。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竞争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引导他们相互之间就某一化学实验开展有序竞争,从而营造浓厚的竞争氛围,让学生变压力为动力,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探究性教学法。新课改中倡导学生养成合作、自主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进行合作交流的能力,促使他们养成自主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安排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为学生提供广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进一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开展氯水成分的探究、醋酸酸性的证明等探究性试验活动。

3.多媒体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利用精心设计和编制的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激活课本教学内容,使抽象的事物更加具体化,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使微观的世界变为宏观的世界,能够有效地将外部资源带到课堂教学中来,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形象具体,方便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通过多媒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能促使学生投入到学习的浓厚氛围中,而且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不断进行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也将促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新课改的特点,彻底转变教学观念,掌握高中化学教学有关策略,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者:解涌工作单位:长庆油田教育处

第12篇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化学思维

兴趣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动力,只有对事物有了兴趣,那么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才能够积极的去探索和思考,因此在任何事情的过程中,我们都需要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只有对化学学习有了兴趣,那么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才能够认真听讲,发动自己的想象力去不断的探索和思考,才能够在繁重的学习中获得乐趣,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得学习能够真正的变得轻松。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对化学实验和化学原理的分析和探讨,通过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实践,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将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丢掉,合理的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经验积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是机械的讲课,需要摆脱课本的束缚,寻求有计划的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能够主动去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探索。教师可以通过变更教学方式和教学计划的开展,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任务安排和作业指导,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对于所学习知识的积累和掌握,能够指导学生用化学原理去解决和了解一些生活现象,这样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思考和探索的能力,使得其对于高中化学课程逐渐增加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教师也通过不断的变更教学方式,使得教学过程顺利开展。

2.科学对待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完美的教学氛围

传统高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师生关系,教师扮演的是一个教授者,学生是一个接受者,那么学生对于教师存在的是一种敬重,有时候是害怕的感觉,那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师是比较惧怕的,这就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和积累知识受到一定的影响,导致教学效率下降。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以一个高姿态存在教学过程中,而是以一个朋友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不会感到很紧张,很拘束,而是能够在一个轻松自在的环境中完成学习过程。通过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获得言论自由,能够很好的处理这种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难题了,学生也不会存在不敢问问题,害怕被骂的事情,而是能够主动的去寻找答案,在自己解决不了问题的情况下,能够和同学或者是老师进行有效的探讨,互相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开展自主学习过程,最终能够有效的开展自主创新学习。比如在完成一些化学实验的学习过程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并且能够对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加以自行总结和记录,这样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有关实验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同时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能够敢想、敢做,积极的思考和探索,不断的进行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的大胆创新,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过程,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3.主动探索,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

化学是一门探究性学科,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尤其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学生不是单纯的学习课本知识,而是应该主动去思考,勇于提出问题,提出疑问,甚至提出对于已有结论的疑问,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不应该只是老师说一就是一,不去动脑筋思考,而是全盘吸收了这些知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在研究一些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拓展课堂内容的形式,辅助学生来完成教学过程,自行进行实验操作,从而总结结论,学生能够形成一个自主探索和实践的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能够达到巩固知识和目的。

4.结束语

高中化学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对于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未来是一个探索性、创新性的发展社会,那么学生要想在未来的工作中、生活中获得进步和成功,就必须要从小开始培养自己的自主性,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自主思考,主动去提出问题、假设问题、解决问题,针对课堂教学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学生和教师共同去探讨解决,长期这样的教学模式条件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得到有效的提高,才能够在各门功课的学习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宋江芬单位:邢台县会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