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0 18:31: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测员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云 记录输入编报
Abstract: the clouds in the ground observation and record of telemetry has a pivotal role, although the ground meteorological operations are in reform, but there is still in use computer prepare, cloud or need the spotter visual, records, for lack of experience in the cloud of records and operator is the most easy to make a mistake ones, code of the observation about cloud is clear, now will cloud of records and prepare to carry on the summary, hope to attend work, including help, try to avoid feeling wro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business.
Keywords: cloud record prepared input
中图分类号:S71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云量
云量的记录主要是记录总云量、低云量。以分数形式记载,总云量作分子,低云量作分母。如10/8、7/2等,需要注意的是在气薄-1中无云和微量时均记0/0;在计算机中输入时无相应云状时就空输,也就是什么都不要输;其它按观测记录直接输入,微量云时输“0”,缺测输“-”,因视程障碍现象云量记“10”时,照常输入,此时云量编码根据输入的云状自动判定。对于空输的云量在数据存盘时,转为“0”存入,这样就保证了观测薄与自动站中记录的一致。重要的是观测员在观云时就要做到心中有数,观测到的每个云的云量自己要清楚,并且在气薄-1上进行准确记录,进而在测报软件中正确填写总、低云量以及编报量。
二、云状
云状的记录是按“云状分类表”中二十九类云的简写字母记入气簿-1,切记云量多的记在前面,这里也是较为容易出现错情的地方,因为云状的输入顺序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的编码,例如6成Sc cug和2成Cu hum的顺序排列,云状的顺序说明了云量的多少,直接导致计算机在质量控制时判断云的编码正确与否,有时候计算机在编报时是不会提醒观测员云状是否填写正确,这就需要观测员认真细心无误输入云状;还要注意在记录云时云量、云状是否矛盾?例如记录蔽光高层云又记录了密卷云,这就是很容易犯的错误;云量相同时,记录的先后次序自定。云状根据总云量自动进行判断是否输入,当总云量为空输时,云状栏灰显,只要有总云量,云状栏就要输入相应的云状。
三、云高
云高目前多数台站是目测,以米为单位记载,并在云高数值前加记云状,云状只记云属,在气薄-1上的云高有时候要记中云的成数,就在中云云属的左上角标注,例如云量10-/0,云状Ci dens和Ac tra,这种情况就要在填写云高时标注成数,这也主要是为了记录观测员在发报时的编报量,将来在审核记录时有据可循。
总之,云的观测和记录及编报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学习、积累经验,时刻做到心中有数。地面测报工作正处于改革中,正是在这个关键时期每个观测员更要把好关、站好岗,测报本身是一项严谨细心的工作,要求测报人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尽量避免错情,以此来提高业务质量。
【参考文献】
你们好! 我是品质部计量中心精测计量员——黄定钱.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间到工厂已半年时间,2008年即将过去,过去的一年里,在公司领导正确方针的指引下,认真学习、不断进取,思想业务技能各方面都取得了进步。政治思想上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对待各种工作任务,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本职工作上兢兢业业,勤恳工作,任劳任怨。这期间,从陌生到熟悉,这与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是分不开的,借此机会向各位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
在计量中心各位同事和相关协作部门同事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精测室计量工作全面发展, 我个人也顺利完成了本职工作任务。现将2008年工作总结如下:
1.坚决服从上级领导的工作安排。
2.在新产品不断试验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不断更新测量技术和理念,在保证原有检测项目的基础上开拓了很多新的辅助检测项目,为新产品的研发与试验生产提供准确数据。
3.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公司的所有规章制度,按照质量体系的规定,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优质的服务质量做好计量检测相关工作。
4.锐意开拓,不断进取,掌握新的检测技术,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5.合理安排时间,利用科学、合理、专业的测量方法和正规的操作程序对产品的日常检测、CPK、全尺寸、新产品试验等 做相关计量检测。
6.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和各位同事一起共同把精测室计量工作做好。并做好精测各种测量仪器的日常保养与维护工作。
回顾一年来的辛勤工作,我在精测计量检测领域内仍感不足,仍需不断学习。
21世纪是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以品质取胜的时代,品质是企业的生命,是我们每一位员工的责任,要让品质成为每位员工心中重中之重。我们有好的技术,好的服务,更要有过硬的品质才能在客户心中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
品质是企业的命脉,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首要条件,同时也是企业人品格、精神和智慧的体现。品质,就应该如同长城一样,历经千百年风雨和战火的洗礼、考验,至今仍旧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自豪!
品质对公司的利益与成长、及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至关重要的关系。精测计量检验工序是针对品质而产生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可想而知。2009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也意味着新的挑战到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新的起跑线上,将加倍的努力。作为精测计量检测员,如何在新的一年让品质更上一层楼,我将继续发扬以往优良的工作作风,总结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对于精测检验工作的过程,必须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做到过程用心,精度放心。而具备主人翁精神,才能做到积极主动,敢做改善的领头羊,敢于面对和承担工作中的困难与挑战,为实现品质零缺陷的目标真正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深入学习高新计量检测知识,牢固树立明确品质观念。掌握品质高新计量检测知识是做好精测检验工作的必备条件。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经验以及明确的品质观念做引导,才能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计量精测员。
三、只为成功进取,不为失败辩护。因为知识、经验的不足,工作中难免会有犯错之时。面对失败,我们不应逃避和放弃,而是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总结,为成功不断进取。
新年将至,在此 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祝公司辉煌腾达,蒸蒸日上!
按照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战略目标,以提高科学施肥技术的入户率、覆盖率、到位率为主攻方向,以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为支撑,坚持统筹规划、分级负责、逐步推进和技术指导、企业参与、农民受益原则,突出主要农作物、主要区域和主要技术环节,全面推进科学施肥工作。
20*年免费为1亿以上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4亿亩,配方施肥建议卡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9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亩节本增效25元以上。
二、重点工作
(一)争取资金投入,加大项目实施力度。各地要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和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申报20*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及补贴资金的通知》(农办财[20*]25号)和《测土配方施肥试点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农[20*]101号)要求,密切配合当地财政部门,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协调安排测土配方施肥所需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经费。同时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加大投入力度,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实施规模和面积。
(二)强化基础工作,构建完善支撑体系。各地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和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申报20*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及补贴资金的通知》(农办财[20*]25号)要求,配置必要的化验分析仪器、数据处理和技术培训设备、应用软件等,满足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需要。要加强化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检测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要认真开展农户施肥现状调查,及时了解农民施肥情况,跟踪掌握实施效果。要广泛开展肥效田间试验,逐步摸清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建立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施肥指标体系,开发和完善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构建科技支撑体系,为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三)加强技术指导,创建标志示范区。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工作方法,逐村逐户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确保技术指导到位。要优先对农业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重点户等进行指导和培训,通过大户带动,使广大农民接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编写通俗易懂的培训教材和小册子,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同时,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提高农民参与和学习的兴趣。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工作制度,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深入乡村、农户和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要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让广大农民看到测土配方施肥的显著成效,以点带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四)总结成功经验,探索企业参与机制。各地要认真总结测土配方施肥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模式,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和完善企业参与测土配方施肥的运行机制和运作模式,着力解决配方肥区域性较强、小批量需求与肥料规模化生产、批量化供应之间的矛盾,努力扩大配方肥施用量。要根据各地实际,进一步完善测土配方施肥定点企业招投标办法,提倡以省级为单位进行招投标。要积极引导、鼓励、支持更多的肥料生产经营企业,特别是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参与配方肥生产、营销,鼓励和支持肥料企业运用连锁、超市、配送等现代物流手段,构建基层肥料直供网络,为农民提供质量优良、配方科学、价格合理的肥料。
(五)评价耕地地力,深化科学施肥工作。各地要按照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开展地力评价工作,以摸清本区域内耕地地力和环境质量状况,分析研究不同耕地类型土壤肥力演变规律和土壤退化原因。要建立和完善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数据库,逐步建立和完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与预警体系,为建立科学施肥长效机制、全面提升耕地质量提供基础。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到位。测土配方施肥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性高,是一项长期性的基础性工作,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重要性,要将测土配方施肥作为为农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摆到突出位置。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要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关单位参加的领导小组,分解任务,明确职责,落实到人,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要成立技术指导组,并整合农业行政、推广、科研、教学等方面的资源,加强对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指导。
(二)加强宣传培训,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各地要在当地主流媒体和农业门户网站上开辟测土配方施肥专栏,进行重点宣传和连续报道。要采用现场会、明白纸、宣传周(月)、流动广播车等形式,广泛宣传测土配方施肥的意义、做法和成效,努力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的社会影响,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三)加强调查研究,制定支持政策。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要通过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成功模式,完善强化支持政策,有针对性解决面临的问题,保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顺利开展。
(四)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奖惩制度。各地要制定和完善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建立资金使用责任追究制,确保资金安全,提高使用效益。要加强肥料质量监管,特别要注重对配方肥生产过程的监管,逐步建立配方肥质量追溯制度,保证配方肥质量。要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防止假冒伪劣肥料坑农害农和趁机哄抬肥料价格的现象发生;要建立奖惩制度,对存在问题的,及时予以通报并限期改正,对问题严重的项目单位,坚决依法依纪处理。
四、农业部重点活动
(一)下达20*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为保证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服务春耕生产,2月份我部办公厅和财政部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申报20*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及补贴资金的通知》(农办财[20*]25号),3月初批复各地上报的项目实施方案,预拨项目资金。
(二)建立部级农户施肥情况长期观测点。制定《国家级农户施肥情况长期观测点工作指南》,设计观测调查表格,确定观测点和内容,组织培训观测点人员,定期收集观测点信息。
(三)编印全国培训教材并举办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班。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管理与技术培训教材,编辑出版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管理办法、典型经验汇编。4月份,举办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管理与技术培训班,分层次、分环节对省级管理及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开展肥料配方师培训与鉴定工作。
(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集中宣传。组织开展春季、秋季测土配方施肥宣传活动,邀请中央有关媒体,组成采访小组,分赴有关省进行采访。在中央电视台7频道、中国农业信息网上开辟专栏进行连续宣传报道;结合农时季节,在农民日报《种植业专刊》组织5-6期测土配方施肥专版;继续编发《种植业快报》测土配方施肥专刊。
(五)开展小麦、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效果调查。5-6月份对冬小麦,6-7月份、9-10月份对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效果分别进行调查;同时,每半年对定点农户施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全面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效果。
(六)召开测土配方施肥现场经验交流会。5月份、9月份分别组织召开测土配方施肥现场会,观摩现场,交流经验。
(七)召开企业参与测土配方施肥经验交流会。组织召开企业参与测土配方施肥经验交流会,了解和掌握配方肥生产、经营情况,进一步推动企业参与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八)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督促检查。8—10月份组织人员深入基层,督导各地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检查补贴项目实施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2011年某镇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工作总结一、成立镇“防震减灾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令狐世高(镇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
成 员:黄超华 (镇防震减灾办主任)
马 静 (镇重建办工作人员)
李洪琼 (镇地震宏观观测员)
罗 毅 (镇地震宏观观测员)
曾维富 (镇地震宏观观测员)
镇防震减灾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城建办,办公室主任由黄超华担任,办公室负责组织全镇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的组织工作。
二、活动时间及活动内容
5月11日,广汉市防震减灾局领导带队到金轮镇,在我镇防震减灾员、地震宏观观测员等同志的陪同下,到企业、社区宣讲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如应急预案制订、自救互救、农村居民抗震设防等,各企业、社区纷纷挂出多条宣传标语积极响应,调动了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强化了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关键词:煤矿;超前钻孔;管理
一、探放水、地质、逢掘必探钻孔管理工作责任划分
1、地测部:负责探放水和地质钻孔,以及逢掘必探钻孔设计、验收、资料收集、整理、分析、汇报和监督、检查工作。
2、防突队:负责探放水和地质钻孔,以及逢掘必探钻孔施工、资料收集、汇报反馈工作。
3、安监部、通风队:负责各类钻孔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和验孔工作。
4、生产区队:负责钻孔施工前的巷道加固工作,并保证风水管延到迎头,排水管路接到综掘机或耙矸机后,配合好防突队打钻。并负责逢掘必探钻孔牌板填写、控制超前进尺及安全距离。
二、探放水、地质和逢掘必探钻孔管理工作具体分工
(一)地测部
1、巷道开口前进行逢掘必探钻孔设计,并根据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所需资料要求进行补充、修改。存在水害隐患威胁的地方进行探放水钻孔设计,并根据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所需资料要求进行补充、修改。对地质构造不清的地段,进行地质钻孔设计,并根据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所需资料要求进行补充、修改。
2、探放水钻孔和地质钻孔施工期间,每班必须有地测部人员现场跟班,收集钻孔信息。
3、对每个地点逢掘必探钻孔施工结果进行整理,对煤层赋存情况和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下发准掘通知单。
4、对每次探放水钻孔和地质钻孔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评价,报总工程师批准。
5、监督、检查各巷道逢掘必探钻孔施工情况、牌板填写情况和中心孔的保护情况。
6、每一循环探放水基点由地测部吊挂,并上锁管理,钥匙交给驻矿安检员。
(二)防突队
1、按照探放水、地质和逢掘必探钻孔设计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按措施施工各类钻孔。
2、对各类钻孔实际钻探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反馈。
3、按要求时间将各类钻孔资料反馈地测部。
(三)安监部、通风队
1、安检员和瓦检员对逢掘必探钻孔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并对打钻结果进行验收。
2、对探放水钻孔和地质钻孔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四)生产区队
1、逢掘必探钻孔到位前(综掘提前20m,炮掘提前10m),生产区队以工程联系单形式通知地测部需要施工逢掘必探钻孔。
2、生产区队接到打钻工程联系单后将迎头永久支护到位或钻场施工完成,临时水沟挖通,排水泵及管路安装到位,通知防突队进钻机。
3、逢掘必探钻孔施工结束,接到准掘通知单后及时填写井下逢掘必探钻孔牌板上的原始数据,并采取措施保护逢掘必探中心孔。
4、生产区队根据逢掘必探钻孔实际施工长度和巷道施工进度,每班填写剩余允许施工进尺。
5、每月按时填写前探记录本,签完字后于每月2号前送交生产技术部。
6、接到探放水钻孔和地质钻孔设计后,按照设计施工防排水设施,为防突队创造条件,并通知地测部验收。
三、处罚标准
1、生产区队在工作面剩余允许掘进距离综掘20m、炮掘10m时,及时通知地测部,若因为不及时通知造成巷道超掘的,对责任单位按照超掘进行追查。
2、防突队进钻时,发现现场达不到施工要求的(如水沟不畅通、水泵不到位或迎头支护不到位),由施工区队继续施工,不考虑打钻影响。
3、地测部接到逢掘必探钻孔通知后,24h内给防突队下发逢掘必探钻孔设计工程联系单,因设计下发不及时,导致影响生产的,处罚地测部防治水负责人50元。
4、防突队需严格按照逢掘必探钻孔设计施工,不按设计要求施工的一次处罚技术负责人50元,并重新施工。钻孔施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的要及时汇报地测部。
5、探放水钻孔和地质钻孔施工期间地测部必须安排专人跟班,若地测部没有安排跟班人员,对地测部长处罚50元,若安排有跟班而现场跟班人员跟班不到位的对跟班人员按照50元/次进行处罚。
6、逢掘必探钻孔施工完毕后,防突队必须在24h内将资料以电子版、纸质版(由驻矿安监员签字确认)各一份反馈地测部,因资料反馈不及时影响生产的对防突队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各处罚50元。
7、地测部在接到防突队提供打钻资料后24h内做好打钻成果分析与评价,经总工程师审核后以准掘通知单形式下发生产区队,若分析不及时影响生产的对相关责任人处罚50元/次。
8、施工区队技术负责人接到准掘通知单,在巷道施工之前填写逢掘必探钻孔管理牌板原始资料,否则按照超掘处罚生产区队队长和技术队长。
9、探放水牌板与基点由生产区队现场管理,若损坏对技术队长、跟班队长各处罚50元/次。
10、施工区队根据当班实际掘进进尺,每班填写超前探放水钻孔牌板,不按时填写或填写错误的,对施工区队技术负责人处罚50元/次。
11、防突队施工超前探放水钻孔时,现场必须有原始记录本,将钻孔出水、瓦斯和煤岩层情况记录清楚,记录本数据记录不清的对技术负责人处罚50元/次;无记录本的,现场不得施工,并对当班跟班队长处罚50元/次。
12、巷道逢掘必探中心孔管理不善,导致孔口被破损或找不到孔口的,处罚施工区队主管队长、技术负责人各100元,并停止生产,重新打孔,影响时间由生产区队负责。
13、施工区队前探记录本每月2号之前没有送交地测部的每推迟一天罚技术负责人50元,5号之前未送交生产技术部每推迟一天罚主管队长、技术负责人各100元,并负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四、总结
煤矿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矿井的《XX煤矿超前钻孔管理规定》,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作出具体规定,规定责任人和处罚方式,以此来加强超前钻孔的管理。各煤矿单位的超前钻孔管理规定不尽相同,但均不能违背《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管理规定》等相关要求,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通过控制钻孔的施工质量来确保采掘工程的安全有序进行。
【关键词】观测质量;错情;气象要素
引言
众所周知,民航气象观测的服务对象是预报和飞行等部门,如果一个观测员的技术水平较差,将AS(大于2500米)云看成ST(三百米左右)[1]等,或将场压错报,首先会直接影响到飞机的起降;其次对气象预报的准确率,气象科研,气候志的编制,撰写气象论文等等有很大的影响。三年前的8.24伊春空难就是在大雾天气下发生的。由此看来,提高观测质量,降低错情率是很重要的,它是气象部门永恒的话题。
1 出错类型
经过仔细分析,本人将错情类型大致分为漏发天气现象,漏发近时天气,迟测或迟发报文,错测或错发各种气象要素,天气演变栏记录错误或漏记,各气象要素录入错误等等。
2 出错原因
谈到出错原因,一定有人会说,有些错情是机器原因造成的,比如说,数据突然不连续,不能怨观测员。而我要说,首先是观测员自己责任心不强,没有密切监视机器的运行情况,发报之前没有认真观察数据的变化,观测员本身是有责任的。任何观测错情都与观测员的责任心有关。除所谓的机器原因之外,大概有以下几点:
2.1 理论知识不够
观测员一定要牢固掌握业务知识,懂得各种天气的发展变化规律,天气现象的演变规律,熟记编发报规定,尤其是特殊天气和近时天气的发报规定;会使用卫星云图和雷达图,借助这些手段判断云的类型及其演变;对于新规定、新知识必须及时补充,认真学习。否则容易出现技术性错误。如中和大的降水之间转变,错发近时天气;如碎积云记为高积云、层积云;积雨云错记为层积云;高层云错记为层云;霰、冰粒等的混记;错发、漏发气象要素或错记、漏记天气演变等,这些都属于观测错情。
2.2 经验不足
有的观测员刚从学校毕业,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有的不善于积累经验,简单的天气还可以应付,遇到复杂天气就不够沉着冷静。比如夏季的锋面过境,小雷阵雨特殊报刚刚发完,狂风、暴雨、冰雹接踵而来,发报、记录、接电话,应接不暇,这对观测员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有的观测员在这种天气过程中很容易顾此失彼,发生漏报现象,直接影响观测质量,甚至可能影响到飞行任务的完成。
2.3 责任心不强
(1)对工作质量无所谓,以混事为主,错了也没关系。工作不积极主动,如:不注意机器的提醒以及天气的变化,造成观测质量下降。
(2)自我意识很强,总认为凭自己的能力干这项工作很轻松,不会出错,于是乎放松了警惕。恕不知恰恰这时最容易出错。
2.4 精力不到位,休息不够
观测工作是比较细致的活,需要注意充分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值班前如果休息不够或两夜班间隔时间太短,容易使人的大脑产生麻痹,纠错能力会有所下降,非常容易错发报文,甚至造成迟、漏、缺测等,导致观测质量下降。
2.5 思想不到位
一个人的思想如何,直接决定他的所作所为。如果不热爱本职工作或不安心工作,他就不会去积极进取,努力钻研,那么,他的技术很难提高,精力也很难到位,这也是造成错情的因素之一。
3 具体措施
分析原因只是必要的过程,杜绝错误才是最终目的。针对以上出错原因,本人提出一些提高工作质量的建议。
(1)加强业务学习,使业务学习工作保质保量,并达到预期效果。可以尝试轮流主持、课堂提问、抽查考试等多种形式。
(2)善于积累经验,经常记录天气笔记,定时写业务总结,把自己在复杂天气的工作过程和感受记录下来,主动与同事进行业务交流。
(3)充分了解各种天气现象出现的季节和编发报的规定。掌握云的特征和各种云之间的区别。掌握云和天气演变规律。牢记特殊观测标准。对于一些很少出现的天气象学,比如飚、沙尘暴、高吹雪、阵雪[1]等,要熟记它们的出现条,并在关键时刻能使之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
(4)组织学习简单的天气图分析,卫星云图的分析。通过天气预报了解当日天气趋势,工作中对未来天气作到心中有数。
(5)提高集体观测的质量,必要时依靠飞机测云高等手段来衡量当时的云高。
(6)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值班观测员工作制度,规范化操作规程等。认真检查上一班及本班工作记录,避免错、忘、漏现象的发生。努力完成好本职工作。
(7)合理排班。合理安排个人事宜。值班前要充分休息好。尽量避免因个人事情影响到工作精力。杜绝因疲劳上岗、精力不足而出现的错情。
(8)副班人员真正起到作用。使主班遇到复杂天气时不至于手忙脚乱,措手不及。
(9)密切监视机器的运行状态,避免死机、乱码、报文不全、数据不连续等情况发生。另外机器上数据的正常变化和提醒,直接联系着天气的变化。比如气压突然升高较多,很有可能是积雨云移来。这尤其在晚上对观测员非常有用。
(10)加强思想教育,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以主人翁的思想和态度对待工作。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虚心学习他人的经验。
(11)主任严把质量关,建立健全检查制度和奖惩制度,并使制度落到实处。真正起到惩前毖后,提高整体质量的作用。
4 小结
只要观测员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熟练的操作本领,并具有良好的个人素养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观测质量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酸雨观测 观测质量 注意事项 措施
一、引言
酸雨,是因人类活动(或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导致区域降水酸化的一种污染现象,对公众健康、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以及全球变化都有重要的影响。据有关资料表明,每年我国因酸雨和主要致酸气体(二氧化硫)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1100亿元,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悬浮于大气中的酸性颗粒物不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也是造成我国许多城市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开展酸雨监测工作,得到第一手监测资料,并制定相关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就基层台站具体负责酸雨监测的工作人员而言,提高每一次测量的准确性就显得极为重要。根据本人多年从事基层酸雨观测实践经验,对如何提高酸雨观测质量进行了分析总结。
二、酸雨观测的注意事项
1.工作态度和工作环境
在日常酸雨观测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保持酸雨实验室整齐、清洁。各种溶液及样品必须要用玻璃器皿存放,所有相关器皿必须保持清洁干燥。初次使用或在使用过程中严重污染的器皿要按照自来水冲洗――盐酸浸泡洗涤――自来水刷洗――纯水涤荡――原液涤荡的流程充分洗涤。玻璃器皿仪器一定要安放在固定的位置,避免混用。器皿应在每次使用后及时洗净、干燥,备用。干燥方法是:将洗净后的器皿于无尘处倒置在洁净滤纸上,自然干燥。在样品的转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各个器皿的清洗工作,一般的玻璃器皿要用纯水清洗2~3次,以杜绝人为污染。降水样品的测量工作不复杂,但比较繁琐,因此操作人员要不厌其烦,这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前提。
2.标准缓冲溶液的配制
标准缓冲溶液用于校准pH计,其溶液浓度是否符合要求,直接关系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必须正确使用和保存标准缓冲溶液,以防止因污染或变质导致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改变。标准缓冲溶液的配制应严格按照技术规定操作,其保存时间不能超过3个月,且不得重复使用。发现溶液中有沉淀物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配制新的标准溶液,同时须记录在酸雨观测记录簿中备注栏内。
标准溶液出现沉淀物有两种可能:一是标准溶液过期,二是配制用的纯水不合格。配制标准缓冲溶液时,首先要将烧杯、容量瓶和玻璃棒用纯水清洗三次,一种缓冲标准溶液配制完,将烧杯和玻璃棒洗净,再配制另一种缓冲溶液。检查缓冲溶液试剂包装袋是否有破损或标识不清楚的现象。包装袋中残余的试剂应用少量纯水洗入烧杯,确保试剂量的精确,配制过程中不能让试剂、溶液洒出或液面超出刻度线,若出现上述情况,则必须重新配制。另外,使用后的标准溶液如果没有被稀释,也没有污染物混入,则可以重复使用。保存标准缓冲溶液时,瓶盖应当盖严。在常温下保存和使用标准缓冲溶液时,应避免太阳直射。长期(如1周以上)保存时,应放置在冰箱的冷藏(保鲜)室内(4℃~10℃)。
3.仪器的安装和维护
复合电极和电导率电极在首次使用时必须在应在纯水(或3M氯化钾溶液)中浸泡24小时以上,进行电极的活化处理。PH计要平稳安置在工作台上。仪器供电的交流电须平稳(220V,50HZ),保证电源电压的稳定是很重要的。仪器要接地良好。电极支架、复合电极(以及测温探头)要固定牢靠,方便测量人员的操作。安装过程中,须注意保持复合电极插孔和插头的清洁与干燥,不能用手触摸,避免用力过大或烧杯等器皿碰触探头。复合电极必须注意及时补充KCL溶液,以免其干涸。为避免由于复合电极老化影响测量的准确性,须在每年4月份定期更换新的复合电极。电导电极的正常使用期为2年,到期必须更换。检查电导电极根部标签上标示的电极常数,须在标签外面再贴上一层透明胶带,以保护其不被磨掉,同时在观测簿中备注该常数和该电极的启用时间。每根电导电极的电极常数均不同,因此在更换电导电极时须对电导率仪的电极常数设置进行变更。而且在每次测量前应对设置进行检查。
4.降水样品的采集和测量
降水采样桶在整个安放过程中必须保持清洁,避免造成人为的污染,办法之一就是佩戴一次性手套,在采样桶上套采样袋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碰触已翻出袋子的内表面,避免头发等杂物调入采样袋,在采样点安放时操作人员要站在采样桶的下风方向。完成降水采样后,应在2小时内将降水样品转移到待测容器(烧杯)中,4小时内完成样品测量。因为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的水样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造成水样PH值比实际酸性增加。转移至烧杯中的降水样品的水温与室温平衡后应及时测量。所测样品的温度和标准溶液的温度相差小于2℃即为达到平衡。如果采样袋中有冰雪应先融化后,再做样品转移。测量样品时PH 计和电导率仪必须预热30分钟以上。
测量PH值时经常会出现显示数字不稳定的情况,我们的解决办法有以下几个:
4.1用足够的时间预热仪器。预热1小时左右的仪器显示数据会相对稳定。
4.2在测量过程中将PH计的橡皮塞子拔开,会使测量数据相对稳定。
4.3电源电压要保持稳定,接地良好。如果电压不稳,会造成显示数据失真。有条件的台站最好加装一台稳压器。
4.4复合电极插头(座)受潮或受污染,应关机后用浓度为95%的酒精擦拭复合电极插头(座),干燥后再使用。
4.5PH计要定期加浓度为3%的KCL溶液,若长时间干涸则PH计已失效,需要及时更换。当PH计已经用缓冲溶液标定结束,即将测量降水样品时,要视降水样品量的多少来决定是纯水冲洗探头还是用降水样品原液冲洗,原液冲洗会相应提高测量的精度。
三、总结
在酸雨监测的过程中,有些误差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因此,操作人员应当严格按规范操作,善于总结经验,及时地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使观测误差降到最小。酸雨观测工作需要细致、耐心。酸雨观测员要认真学习酸雨规范和各技术规定,并能在工作中熟练应用,才能将酸雨监测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王韬等.中国酸雨沉降机制、输送态势及调控原理(973酸雨项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机场;雷暴天气;要素; 观测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039-01
机场作为空中交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为空中交通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更是飞机飞行安全中一种不可或缺的保护措施,然而在恶劣天气的影响下,不仅会影响到机场通的有效秩序,更会对空中交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极大的阻碍,尤其是在雷暴天气的条件下,空中交通安全时刻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了确保机场在雷暴天气下正常、有序的运行,就必须对雷暴天气要素进行准确的观测和判断,这样才能为机场安全问题奠定更加良好的基础。
一、 机场雷暴天气特点概述
资料显示,受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各个地域之间雷暴的发生次数、发生频率等基本信息都不尽相同,因此,大多从表面上来看,雷暴天气都没有规律可循,这也就造成了机场在遭遇雷暴天气的情况下无法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但是通过对多地区机场雷暴天气的收集和整理,得到关于雷暴天气发生的一些共性特征,下面将做简单的叙述。
1、 突发性
雷暴天气是在一种自然条件下形成的,而对于机场来说,其在周围环境和发射信号方面恰恰为雷暴天气的形成起到了促进性作用,致使在不同的环境下,雷暴天气都极易在机场周围聚集,进而成为机场安全威胁最大的潜在因素之一。
2、 季节性
根据观察,雷暴天气在机场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一般被分为多发期、平稳期以及罕见期三个发生时期,而由于南北方在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致使机场雷暴天气的发生时段也有所不同,南方温度相对较高,因而雷暴天气多发生于夏、冬两季,其他季节都相对平稳,而北方机场的雷暴天气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冬季由于缺乏雷暴天气的形成条件,因而一般很难发生。
3、 短暂性
雷暴形成条件一般都相对较为复杂,特别是在机场中,很难对其形成进行预测和判断,但是通过对多年来机场雷暴发生频率和次数的总结,发现尽管雷暴天气在机场中会多次形成,而且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雷暴天气都不会持续时间过长,特别是发生之后,消散速度特别快,这也对技术人员对其发生规律的掌握增大了难度。
二、 机场雷暴天气要素的观测分析
为了对本文进行更加研究内容进行更加透彻、直观的分析和研究,特以雷暴天气中的几种典型要素作为对象,对这些要素的观测要点、观测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下是具体的分析结果和过程。
(一) 能见度的观测分析
雷暴天气发生,多会伴随将雨和大风的产生,此时就会产生低能度天气,这种天气下的低能见度仅在1KM之内,特别是在大面积云朵积压状态下,那么光源就会被大面积遮挡,严重时甚至会被全部覆盖,这样由于能见度的降低,远处景象的观测也会受到很大的干扰。由此可见,机场在雷暴天气下,造成机场能见度低下的直接原因是光线、目标物体等可视性光源被覆盖,致使人眼的视觉效果受到冲击,从而给机场飞行安全埋下隐患。
(二)低空风切变的观测分析
通过了解,在众多空中飞行影响因素中,低空风切变却是破坏程度最大的自然条件,尤其是在飞机着陆的情况下,由于低空风切变会在高度600m以下发生,而且还具有两种不同的运动状态,这样大大增加了飞机飞行的危险性。资料显示,低空风切变天气通常会产生于雷暴天气当中,在强对流天气的作用下,进而形成更加复杂的自然环境。现阶段,低空风切变天气已经成为了航空飞行安全部门热议的重点话题,尽管已经投入了大量精力对这种恶劣天气进行分析和研究,但是低空风切变天气运动轨迹、分布特征都很难进行观测和掌握,因此,目前为止,航空部门还没有一个切实可行得方式方法来对低空风切变天气实施控制和预防。而根据最新的预测方式显示,研究人员在以航天器作为主要预测工具的基础上,借助雷暴单体底部特征的基础理论,结合雷暴天气下,以800m作为基准的高空会发生变暗表现,受到雷暴云底等自然环境的影响,致使多种形式的带状云产生,经过仔细讨论和总结,航空技术人员将这种形成环境下云底到地面附近区域所存在的风气象条件统称为低空风切变天气。
(三)降水强度的观测分析
按照航空管理部门对雷暴天气的分析结果表明,在雷暴天气发生时,常会伴有阵性降雨的形成,根据降水量的大小,通常会被划分为弱、中、强三个级别,为了实现对机场降水量等信息的准确预估和判定,机场管理部门通常会采取两方面手段进行预测,一方面,利用定性法,通过对降水过程中一些动态信息的掌握,主要包括积水程度、降水速度等,进而达到对降水轻度预判的效果,此外,利用监测器监测到的平均降水量情况,也可以推断出某一时刻的降水强度。在实际工作中,相比较而言,强度越低的降水越容易进行判定,随着降水强度的增大,研究人员必须借助一些有效工具进行人工检测,而目前为止,雷达监测是技术人员最为常用的人工观测方法之一,通过雷达监测,不仅可以实现对降雨回波的实时监测和汇报,而且结合相关扫描技术,可以对雷达回波所对应区域的回波强度分贝数进行获取,经过慎重的分析之后,就可以对雷达回波范围内转移至机场上空的降水形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描述,长此以往,通过对多方监测数据的汇总和总结,可以得出在排除回波干扰的情况下,更加有利于对机场中、强阵性降水的回波强度分析和观测,进而为机场的飞行安全提供更加准确地保障。
结束语:随着气象科技的发展,多普勒雷达应用于天气观测中,根据对雷达实时回波特征演变的预测和判断分析出雷暴起止时间、方位和移动路径以及雷暴的形成、发展和消散过程,
从而提高了天气现象观测、记录发报等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了人工观测的误差。
参考文献:
[1] 张玲.浅释雷暴天气观测中应注意的问题[J].石河子科技.2008(04).
[2] 马玉倩.上海浦东机场雷暴天气要素的观测分析[J].空中交通管理.2011(01).
[3] 张序.雷暴天气的分析识别及对飞行的影响[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1 “测”的精优作业(四架三连法)
煤矿井下基本控制导线的测量方法采用支导线延伸法,但是在巷道贯通前的联测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结合我矿井下测量工作的现状,在日常测量工作中对煤矿井下基本控制导线的测量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与创新。将测量三角架、基座、棱镜等配套设备增加到四套变成四架三连法。改进方法后,我们在进行煤矿井下测量时,可以同时进行两点的观测,大大缩短了测量的时间以及占用煤矿井下运输线路的时间。这种改进与创新的煤矿基本控制导线测量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的煤矿井下基本控制导线测量方法中存在的局限性,不仅能够保证煤矿井下基本控制导线的测量的精准度,而且对于提高煤矿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促使其更好的在煤矿井下测量中更好的发挥作用。我们在102综采工作面(导线全长5300余米)、103综采工作面(导线全长6800余米)、采用四架三连法测量,快速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贯通前的联测工作,比平时测量相同测点的工作时间缩短了一半,而且提高了贯通的精度。
2 “算”的精优作业(支导线的计算程序法)
以往支导线的计算步骤如下:
根据起算控制点反算坐标方位角,通过方位角和观测的转折角推算下一边坐标方位角;根据边长和方位角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根据坐标增量推算各点的坐标;根据各点坐标连线判断掘进巷道方位角值范围为0~360°,不应有负值或大于360°的值。支导线计算采用人为手工计算,步骤繁琐且耗时,耗费人员精力极大,且非常容易出错井下测量支导线计算程序编写:
求算方位角:=IF(O7+L8>360,O7+L8-360,O7+L8)
X增量:= J8*COS(RADIANS(O8))
Y增量: =J8*SIN(RADIANS(O8))
h增量:=J8*TAN(M8*PI()/180)+C8-K8
坐标:X =R5+P8,Y =S5+Q8,H =T5+N8
通过编写、使用井下测量支导线计算程序后,导线计算速度更快,计算精度更高,而且一次性打印存档,计算过程中只需要在设置好的Exce表格中输入观测角度和距离就可把坐标增量和坐标计算与表格之中,方便快捷。
3 “绘”的精优作业(CAD+cass+Exce绘图法)
测量CAD+cass+Exce绘图法的使用,通过Exce输入高程、煤层厚度、里程数据.在转换csv格式保存。在从命名更改后缀格式HDM保存.使用cass导入HDM文件绘制剖面图,输入相应的参数,可以根据提供的数据自动生成剖面图。利用这种方法绘剖面图,既方便又节省时间,并且绘出的新剖面图美观大方,十分准确。自使用测量CAD+cass+Exce绘制底板高程断面图后有效的节约了测量人力资源,节省了时间并提高了工作效率。测量方面:自使用测量CAD+cass+Exce绘制底板高程断面图后有效的节约了测量人力资源,节省了时间并提高了工作效率。机电方面: 管路吊挂、电缆悬挂、皮带架子安装时的坡度计算,采面机头机尾的落差,可直接以图上数据计算。地质方面:原始素描图不能反映出煤层起伏变化情况,通过此图,可以掌握巷道的煤层走向变化。瓦斯治理:可根据此图进行巷道低位钻孔的角度、坡度设计,有效的提高钻孔施工质量。生产设计:根据此图可准确找出巷道低洼处,方便水仓位置、水沟流向设计。
4 “管”的精优作业(三遍四勤法)
培养测量人员“三遍”、“四勤”的工作作风:“三遍”即“再看一遍”、“再算一遍”、“再想一遍”;“四勤”即“手勤”、“腿勤”、“口勤”、“脑勤”。 “三遍”、 “四勤”的工作作风是为了减少或避免测量技术失误的一种行之可靠实之有效有效工作作风。
“再看一遍” 要求测量人员在开工前,在井巷施工前,要对照现场再看一遍《规范》、《标准》及设计图看有无出入或不足和失误。
“再算一遍”开工前要将所有参考图、标准图、设计图汇总,绘制成施工图,对于标高、尺寸、坐标要提前计算好,标明于图中,在施工前要对照现场再算一遍,或换人、换方法再算一遍
“再想一遍”作为测量人员要时刻将测量成果的正确性放在首位,我们可以容许测量误差的存在,但绝对不容许测量错误的产生,从设计到现场施工标定要全部达到一致,将所有技术交底、放线过程各环节、可能的发生的错误、可能出现的意外从头再想一遍。
“手勤”―测量人员数据交底尽可能以书面形式,并要求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签字确认,其中最主要的是:地面控制点位的移交、采掘图纸的提供、井下巷道开口、贯通、停掘、拐弯、过特殊地段等必须进行书面交底,交底不仅可以使自己再思考一遍施工的目的还可以降低错误出现的概率、减少后期不必要的争端。
“ 脚勤”―煤矿测量人员的主要“战场”在井下,由于喷浆、顶板来压、意外碰撞、施工人员不细心标错等导致控制点位的损坏,所以,要求测量人员要关注现场,发现问题,现场解决,必要时补充交底,这都要求测量人员有个好脚力。
“口勤”―俗话讲“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以,要对所主管的区域内的工程设计、施工队伍测量人员能力、经验、人数、技能事前进行全面调查,搞清楚施工队伍的设备(全站仪、水准仪)性能和状况、数量,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对后期的工程施工做以预判,防止测量事故的发生。
“脑勤”―测量人员要常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现状、未来进行思考,比如现在施工存在的问题是否可以避免、仪器设备是否使用得当、现有的测量方法是否可以进行改进、现有人员能力、素质是否可以提高、下一步遇到类似的工程该如何干……,要保持技术的先进,不落后。
关键词:高层建筑;沉降监测;监测技术;施工期
Abstract: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 before construction, subsidence monitor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to the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engineering process and avoid the construction settlement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effective. Avoid cracks in engineering at the same time, effectively reduce the engineering economic losses. In this, this article in high-rise building subsidence monitoring in the use of technology, do the following discusses.
Keywords: high building; Subsidence monitoring; Monitoring technology; During the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部分,然而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其存在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在整个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在于高层建筑沉降不均匀,在影响着高层建筑正常使用的同时,还直接威胁着住户的的生命安全。在此,本文从沉降监测的基本要求、沉降监测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施工过程和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出发,针对高层建筑中沉降监测技术应用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做以下简要分析:
一.沉降监测的基本要求
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沉降监测能够对工程的实际高度进行准确的测量,为工程的施工质量做好铺垫。在整个沉降监测的过程中,其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仪器设备、观测者素质的要求
依据工程测量规范,沉降监测工作精度要求较高,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基坑的支护结构及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用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并能反映出1―2mm的变形量,故沉降监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水准尺必须使用高精度铟瓦合金水准尺。
除了对仪器设备进行要求外,还对观测人员的实际素质进行了相应的要求。观测人员在仪器观测的过程中,除了具备一定的理论认识外,还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由此就需要施工单位能够及时的组织观测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掌握仪器的操作过程,以便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能够针对不同的工程使用与之相符的测量方式,在确保测量结果的同时,还能为今后的工程施工奠定结实的基础。
(二)变形监测观测周期的确定
在高层建筑沉降测量的过程中,沉降监测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与监测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首次监测,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以便确保沉降监测结果与原始数据相符。在其他阶段测试的过程中,需要测试人员结合着工程的实际施工状况,定时定点进行测量,避免漏测或补测的现象发生。只有这样,才能对高层建筑的沉降状况进行准确的测量,才能准确的总结出高层建筑的沉降状况或规律。
(三)沉降监测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沉降监测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除了专业人员使用正确的监测方法外,还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遵循监测原则。在整个沉降监测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工作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其点位要稳定。其次,在使用测量仪器的过程中,要保证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在测量同一高层建筑时,尽量使用同一个测量者。再次,在观测的过程中,应保障观测环境、条件大体一致。最后,监测人员在高层建筑沉降监测的过程中,应确定观测路线、镜位、程序以及监测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一次监测数据相符,才能为今后的施工奠定基础。
(四)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
监测人员在城里监测成果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原始数据的真实可靠,以便在计算的过程中能够拥有一手资料。其次,在计算结果的过程中,需要监测人员按照原先制定的计算程序,一步步进行计算整理,在确保计算结果的同时,还能对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
二.沉降监测应遵循的原则
在沉降监测技术使用的过程中,为了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精确整个施测结果,确保每次观测的结果都能与第一次观测的结果相同,施测人员在监测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种原则:首先,施测人员在进行沉降监测的过程中,应结合着工程的施工规模确定基准点、工作基点以及被观测外上的的沉降观测点其点位要稳定;测量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者应固定;每次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沉降观测整理时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记录计算符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要求。
三.施工过程和注意事项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沉降监测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在提高高层建筑监测水平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整个施测活动中,仍有一些施工事项需要注意,具体分析如下:
(一)沉降监测实施的步骤
首先建立变形观测点和确定观测路线,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事先编制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并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在仪器设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固定路线进行。根据编制的垂直监测方案及确定好的观测周期进行施测,首次观测必须在变形观测点稳定后及时进行。一般高层建筑物有一或数层地下结构层,首次观测应从基础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即基础底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临时沉降观测点,待其稳固后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精度要求非常高,一般用N2或N3级精密水准仪,并要求每个观测点的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确定。结构每升高一层,临时观测点应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建筑物±0.000m处。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于±0.000m之上500mm处,进行观测,以后每增加1层就复测1次,直至竣工。
(二)施测过程中应注意的环节
在整个施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几个环节:首先,在实施测量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严格按照测量的相关要求进行测量,在规范测量方式的同时,还能确保测量质量。在测量活动进行的过程中,需要固定人员对整个测量结果进行观测与整理,在同一水准尺测量时,需要前、后两侧进行记录,从根本上确保测量的准确性。与此同时,在测量的过程中,每一次的观测必须按照原先设计好的路线进行测量,确保各次观测环境基本一致。其次,针对一些首次使用的仪器,需要测量人员对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校正,在连续使用三到六个月后,施测人员应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从新检测。尤其在雨季前、后施测的过程中,必须对水准点进行联测,确保其标高的准确度。最后,在整个施测活动中,操作人员之间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确保观测点能够一次测完,同时,观察人员在读数的过程中,应确保成像清晰、稳定。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中,沉降监测技术的应用,除了能确保工程测量的准确度外,还能保障工程下一步的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整个测量活动中,需要施测人员能够相互合作,使整个施测活动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确保施工单位顺利施工的同时,还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成伟,陈建兵.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综合分析的几种方法[J].地矿测绘,2004,(01).
[2]黄声享,李志成.工程建筑沉降预测的非等间距灰色建模[J].地理空间信息,2004,(01).
[3]花向红,邹进贵.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技术及应用研究[J].矿山测量,2009,(01).
关键词:地面测报月报表 审核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P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232-01
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是气象台站积累气象情报资料的原始档案之一,是研究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最基本的数据。所以,如何提高报表质量,为确保原始数据的“三性”,是对每个审核员最基本的要求。近年来随着观测手段的自动化以及审核的机制化,似乎给人们造成一种误解,观测资料不需要人工审核了,其实不然,观测资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需要维持人机结合的审核方式。
1 地面审核规则库的正确设立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报表的审核质量,保障观测数据的准确性,而且能大大减少资料审核人员的工作量。
审核规则库各项的设置要根据本站各要素的历史极值与实践工作经验输入,范围过宽过窄都可能会导致漏审或者疑误的信息过多。审核过程中如发现要素值超过历史极值时,要查看气薄-1,根据当天的天气过程来判断要素值是否正确,如气压变化大时可能是有大的天气系统过境,所以审核报表必须回头看气簿-1。
2 各要素参数必须填写正确、不能有要素颠倒、少位
测报软件要设置相应参数,设置完毕后把配置文件备份,在以后软件安装时,直接用备份的配置文件覆盖即可,台站的基本参数必须设置准确,这样在生成封面时审核员只需校对参数,填上相应人员名称即可。
3 保证原始记录的正确
(1)确保人工输入项目记录正确。
(2)云、能、天、降水配合要妥当,降水量与天气现象云状的配合,有降水无现象或有现象无降水、降水现象与云的矛盾;最小能见度的记录规定;凡能见度
(3)视程天气现象与云、能见度配合;天气现象记录先后顺序及转日界的记录,应起止时间和不记时间的对否。
(4)蒸发:分析异常值,是否强降水、大风造成水面波动,传感器筒内有异物如尘土,落叶等堵塞,人为破坏等因素。
(5)风的观测“-”记录(其它代、目测);大风记录标准、时间矛盾否,与现象栏统一,与定时值是否发生矛盾等。是否存在由于冰冻而造成的长期的静风。
(6)冻土:两个或以上冻结,冻结层的记录;注意先后顺序勿记反、输错。
(7)日照:日照时数全天缺测时,若全天为阴雨天气,则日照时数日合计栏记0.0;若当天可能有日照记录时,则按缺测处理,而不能用前、后日记录代替。若一天中缺测数小时但非全天记录缺测时,按实有记录做日合计。
(8)雪深记录的观测规定、勿漏测漏输漏备注。
(9)按有关规定填写的纪要栏,概况栏,备注栏有无遗漏或错误。上下跨月降水格式等是否符合规定。
(10)月末注意上下跨月降水量的挑取,如程序不会自动处理,则应注意手工补上。
核对上月的“下跨20-08时雨量”是否正确,填写下月的“上跨降水(无降水)日期”“上跨天气现象”,核对本月数据的“上跨降水(无降水)日期”,登记“下月1日20-08时降水”。
台站应严格做到上下班校对记录。及时审查值班记录,做到日清旬清月清这有利于尽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免有些记录时间久后值班员回忆困难,造成记录处理的难度加大;另外,原始记录留待月底统一预审,也会因记录过多而漏审。
5 对逐时、逐日资料使用质量控制方法,对可疑数据进行正确、错误、缺测的判断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1)自动站缺测项目的处理:如遇缺测记录,用其他记录代替时,应考虑优先级的问题。前后10 min记录代替,用其同类实测记录替代,人工站代替,内插,缺测。若连续两个或以上定时数据缺测时,不能内插,按缺测处理。
(2)自动站降水异常时的处理方法。
①若无降水现象,因其它原因(蚂蚁、风、人工调试等)或自动站故障而多记录时,应删除该时段内的全部分钟和小时降水量。该情况在值班日记中说明。
②降水现象停止后,仍有降水量,若能判断为传感器翻斗滞后(其量一般为0.1、0.2、0.3 mm,且滞后时间不超过2 h),可将该量累加到降水停止的那分钟和小时时段内,否则将该量删除。夜间不守班的站,夜间(20~08时)混有滞后降水量时,因无法判断,按正常处理。该情况在备注栏中说明。
(3)定时记录缺测,应考虑是否影响日极值。
影响日极值的情况比较复杂,遇到这种情况,应判断极值是否出现在该时段,如果不是,则将异常记录删除,日极值从其他时次极值中挑取。另外一种情况是无法判断日极值是否出现在该时段内,如果大面积发生跳变,则属于仪器故障,应按规范规定从实有记录挑取。
6 J文件的审核
对分钟数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各要素没有给出明确的超值范围,可根据质量控制软件给定的参考范围,结合本站特点,进行分析判断,既要考虑正常的大气扰动出现的特殊情况又要剔除异常值。
J文件的审核主要是发现数据的跳变现象,分钟数据跳变影响日极值的要及时处理。
分钟雨量与小时雨量矛盾,主要是由于滞后降水量,只处理了A文件,没有处理分钟文件。注意删除雨量数据栏多余的缺测符号。
7 分钟数据跳变的几种情况
(1)容易出现分钟数据跳变的要素主要有气压、温度、湿度。
(2)分钟数据跳对正点值的影响,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①与A文件正点数据不一致或缺测,但不影响日极值和正点值;②跨越正点跳变,影响正点值,甚至影响日极值;③在两正点之间可能影响日极值也可能不影响。对分种数据跳变应及时处理,否则会影响以后分钟数据的使用,尤其是对影响日极值的记录要及时处理。
8 结论
要做好月报表,其实主要是做好每日的数据维护,每日数据维护好了,月报表错情自然就少,我们要时常总结经验,把经验用到下个月的审核中去,通过不断总结与实践,提高台站报表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关键词 评价中心方法 测评 文本框测验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评价中心是现代人才测评的一种比较高级的技术,它可以应用于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甄选。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第一次使用评价中心方法进行招聘管理人员,自此之后,评价中心方法被广泛使用,现已成为在各国家内都很普遍的一种人才选拔的有效果的方法。
1评价中心方法概述
1.1评价中心方法的概念
在2000年5月举办的第28届国际评价中心会议将其定义为:评价中心是将测评对象置于特定的模拟情境中,运用多种行为测评技术对其行为表现作出判断,并由多位受过培训的测评师进行测评,它是从多角度对行为进行标准化的评估。
1.2评价中心方法的内容
关于评价中心方法的内容,就是一种核心为一系列模拟技术的测评技术。一般包括文本框测验、角色扮演、模拟谈判、无领导小组讨论、管理游戏和案例分析等。
2评价中心方法的特点
2.1针对性
评价中心方法会将日常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进行模拟,制造出一定的工作情景,并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测评。所以有着非常强的针对性,为单位找到合适的人才。
2.2全面性
评价中心方法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不单独使用某一种测评方法,而是综合应用各种测评方法和技术,这样不仅能显示出被测评人员的工作适合度和实际的工作能力,也可以测出被测人员的其他能力。
2.3可靠性
评价中心测评主要是在与真实的工作环境十分相似的模拟情境下进行的,并提供客观的测评标准,能够直接观察和测量候选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4动态性
评价中心方法把被测人员放在日常模拟的工作情境中,模拟着工作中千变万化的工作情况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是一种动态的演练。
3评价中心方法的主要技术
评价中心方法最为核心的技术就是情景模拟,主要包括文本框测验、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管理游戏和案例分析等技术。为了正确合理的把这些技术用在不同测评内容上,有必要了解这些技术的基本内容。
3.1文本框测验
文本框测验时评价中心方法中最核心、最常用的一种技术,它是根据组织里的信息流原理来测试被测人员文件处理能力。在文本框测验的过程中,要求被测人员在一定的要求下,对不同类型的文件材料都进行相关处理,并形成文档书面报告。
3.2无领导小组讨论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评价中心方法中最典型的技术。在这种技术中。每一位成员都要与他人进行沟通,并尽力的表现自己好的方面,这种成员之间频繁的互动是无领导小组讨论最有特色之处。在讨论过程中,测评人员可以观察到所有被测人员的多方面品质。
3.3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用于测评人员考察被测人员的沟通理解能力、人际关系问题的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它是评价中心方法中最早发展起来的技术之一。角色扮演技术流程简洁,费时较少。在实行之前,可以给被试人员10分钟左右的时间准备,然后再用20-30分钟的时间正式扮演。
3.4管理游戏
管理游戏又称商业游戏。在这个活动过程中,首先将所有被试人员进行分组,将各种任务分配o每个小组,要求小组所有成员必须尽心尽力合作,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在这过程中,测评人员观察成员的表现,并对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做出评价。
3.5案例分析
除了文本框之外,在评价中心方法中最经常用的就是案例分析技术,它的使用非常广泛。这种方法是让被试人员直接观看一些工作中出现问题的相关资料,再让被试人员分析这些材料,并要求其提出改进和解决建议。
4评价中心方法优劣势分析
4.1评价中心方法的优势
评价中心方法是一种运用不同的测评技术,把被测人员置于特定环境中进而观察其行为表现,并进一步预测被测人员的工作潜能的测评方法。它的优势主要是以下三点。
4.1.1突破传统测评方法的局限
评价中心方法结合了很多学科,包含着这些学科的优质研究成果,并综合运用各种测评技术,在测评发展史上是一次重大的突破。而且评价中心方法尤其适用于管理人员,这创造了测评技术发展的新格局。
4.1.2测评的效度较高
评价中心方法中一些测评技术中的工作场景是从实际工作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把不同的工作活动场景综合起来。既提高了测评的深度,也提高了测评的准确和全面性。
4.1.3测评的功能和用途得到扩大
传统的测评方法功能较为单一,评价中心方法与之相比,可以得到更多的测评结果,也可以让被测人员得到再次锻炼。通过被测人员的各种表现,测试人员将他们的优缺点反馈给被试人员。
4.2评价中心方法的劣势
4.2.1测评费用较高
评价中心方法的各种技术运用在一次测评中,往往需要用几天时间,在测评过程中,需要资金的不断支持,各种成本花费都比较高,这对实施测评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出了要求。
4.2.2测评操作难度大
评价中心技术中所有技术的使用都是由专业的测评师执行的,测评师要在测评过程中队被测人员的语言行为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并合理工作的作出评价,对测评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2.3测评中的能力表现与实际能力有时存在误差
评价中心技术是要模拟实际工作情景,通过被测人员在其中的所有表现来作出对其能力的评价,所以,模拟工作情景的设计必须精致且专业。但是,被试人员是不能完全控制的,从而导致在测评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水平与本身实际能力水平不相符。
5评价中心方法的应用与展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市场供需很不均衡,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各用人单位也迫切渴望得到合适的人才。评价中心方法也与时俱进的不断更新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很多研究者将其与电脑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已经出现了电子化的趋势,并且可使用的范围扩大,功能也逐步增多。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心理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测评方法,代表的有整体模拟测验技术、互动模拟测验技术等,这种全新的技术应用会使得评价中心方法的作用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 白利刚.管理人员能力评估的一种有效方法――评价中心法[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6(4):29-32.
[2] 王小华,车宏生.无领导小组讨论――七嘴八舌见实效[J].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3] 王小华,车宏生.评价中心的评分维度和评分效果[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4):6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