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建设

时间:2023-01-28 18:32: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型城镇化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1篇

关键词:以人为核心;湖南;新型城镇化;对策

近年来,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城镇化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的要求日益迫切。在新的形势下,湖南城镇化发展必须实现从重视“城”到聚焦“人”的根本转变,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让城乡居民更多、更公平地享受城镇化发展成果。

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湖南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城镇化发展一直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对加快建设美丽富饶幸福新湖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有利于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加快人口城镇化,尽可能地让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就地城镇化。这样,必须优化人口和经济的空间布局,努力构建湖南科学城镇体系,实现城乡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此外,还必须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业转移人口能真正融入城镇,促进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2.有利于推动湖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城镇化水平较低特别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是湖南城镇化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会使更多农业转移人口真正成为市民,稳定地在城镇就业和生活,从而扩大城镇消费群体,提升消费能力,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城镇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将进一步促进城镇消费需求增长,刺激工农业和城镇投资需求增加,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3.有利于推动产业聚集和结构升级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宜居性,可以吸引大量劳动力和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从而推动加工制造业的升级。此外,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集聚、生活方式变革与生活水平提高,将扩大生活需求与生产需求,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随着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但有很大一部分农业转移人口不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公共服务,城镇内部形成了新的二元结构矛盾,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影响,不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快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不断健全和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体制机制,使农业转移人口能真正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成为真正的“城市人”,显然有利于化解城镇内部二元结构矛盾,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当前湖南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以来,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但在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中对“人”的重视还不够,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滞后,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主要表现是:

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偏低

由于体制机制的障碍,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明显滞后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求,201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8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23.9%,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近27个百分点。近年来,湖南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水平不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近1000万农村人口在城镇居住就业但没有落户城镇,没有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

2.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

2010—2015年,全省城市建成区扩大迅速,超过100%,人口城镇化的速度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只增长了21.33%。值得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土地城镇化得到快速提升,但城镇对农业转移人口吸纳能力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和在岗职工人数相比2011年分别下降了32.86%和18.28%。

3.没有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湖南目前3451.88万城镇人口中,有1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未真正融入城镇,实现市民化,没有平等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结构矛盾,制约了城镇消费需求,影响了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提升,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不安定因素。

4.城镇产业基础薄弱

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还不够,没有做到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没有把城镇的发展建立在产业支撑基础上,产城融合度不高,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聚度不够,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做强城镇的产业基础薄弱。

5.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目前依然还存在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行政管理制度以及向城市倾斜的财税金融政策等,依然较为严重地影响和阻碍着湖南城镇化发展进程,制约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阻遏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建议

当前湖南城镇化发展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为最迫切的任务,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成为最重要的时代要求。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宽城镇落户限制,着力解决好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问题

要积极调整人口迁移政策,关键是逐步放宽城镇落户限制,着力解决已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问题。基本做法是实行总体宽松、差别引导的城镇落户政策,要坚持以中小城市为主要迁入地,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条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放宽长株潭三市间的迁移落户条件。同时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要由现行的户籍登记逐步过渡到人口登记,根据就业基础、居住年限等条件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为农业转移人口公平有序落户城镇提供阶梯式政策通道。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存量优先、合理引导增量的原则,对已进城的本地区常住人口落户问题要优先解决,对那些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适应城镇产业需求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要优先解决,形成公平合理的户籍管理政策导向。

2.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享城镇发展成果

要按照共享发展理念,推行居住证制度,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有效破解城镇内部依然明显存在的二元结构矛盾。要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要使农民工子女能就地就近接受义务教育。要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稳定和扩大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创业渠道。要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能全面覆盖到农民工及随迁家属。要改善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医疗卫生条件,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纳入职业病和大病医疗救助范围。要拓宽住房保障渠道,逐步把进城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

3.强化政府责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加快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要加快构建政府主导、成本共担、协同推进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巨大,必须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承担,政府要承担提供城镇公共服务和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公共成本。企业要承担在本单位工作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成本,依法为他们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费用。农业转移人口要提升融入城市社会能力,承担自己融入城市社会成本,积极参与和争取享受各类公共服务。二是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参与机制。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单位、融入社区、融入社会,引导他们主动参加党团组织、工会、志愿者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鼓励他们参与社区公共活动、建设和管理。三是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财政转移支付测算分配要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以常住人口作为财政分成和转移支付的依据,对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城镇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予以较多支持。四是探索农业转移人口“三权”有效实现与进城落户的联动机制。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加快完善多种形式的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探索农业转移人口集体收益分配权的有效实现形式,探索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探索农业转移人口对“三权”的自愿、有偿退出和再开发利用机制,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4.夯实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促进产城融合,把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在提供稳定就业的基础上

要按照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要素集中配套的要求,着力推动产业与城镇发展同步规划、协调发展,实现产城融合。一是夯实产业基础。要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等支柱产业,做精做专生物、信息、新能源等先导产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城镇对劳动力的吸纳消化能力。二是优化产业布局。要引导大中小城市产业错位发展,充分挖掘各地产业比较优势,推动城镇与城镇之间资源相对集聚、功能配套布局、错位互补发展。要以园区为平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一批规模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三是促进产城融合。要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布局,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和工业园区集聚,完善城镇功能分区,推进产城融合,实现城镇发展与产业布局有效衔接和同步协调。

5.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质,着力建设宜居宜业现代城镇

第2篇

一、存在的问题

1.对城镇化的理解不够透彻

在城镇化建设中,许多人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城镇化就是要建设越来越多新的小城镇,或把原来的小城镇进行扩大或进行旧城改造,将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试图通过小城镇建设消除农民的身份。大部分地方推出小城镇建设的量化指标,即通过把大量的农民户口转化为城镇居民户口,以此提高城镇化率。因此,不顾现状与条件,盲目大拆大建的现象到处可见。

2.对“国际化”的认识存在偏差

笔者在各地小城镇建设的调研中发现,有的人谈到“国际化”建设标准的时候,都会表现出一种不自信的言谈举止,认为“国际化”离本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太遥远,甚至还存在“本地哪有外国人来”的观念,这种不正确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小城镇的建设质量。所谓“国际化”标准,并不是仅仅为了满足现在或将来外国人生活的需求,而是一种高标准、严要求,如规划设计标准、基础设施标准、绿化标准、节能减排标准等应该达到国际通行标准,以确保建设的质量。小城镇化建设不能仅做表面文章,现在不少地方为了遮盖已被破坏的山体,用非植物绿色薄膜进行覆盖,道路两侧用绿色塑料地皮取代植物绿化等,这些行为都显示出其没有真正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3.小城镇建设思路不明

主要表现在规划滞后、建设思路不明确,这是当前小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追求短期效应,盲目拆除房屋,建设农民集中区或强制农民购买商品房,这在很多地方的城镇化建设中屡见不鲜。部分地区往往是边拆边规划、拆后规划或是边规划边建设,违背建设基本规律,导致重复建设。

4.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不配套

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往往是通过融资的方式进行,前期投入多,如果不充分考虑到产业布局及发展方向,仅仅依靠房地产收益很难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小城镇建设发展的过程是资源集聚、彰显特色的良好契机,也是充分挖掘地方资源优势、吸引外部投资的良好机会,但在当前的城镇化建设中,这种基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往往被忽视。

二、思考及建议

小城镇建设是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但需要有计划、有思路,稳步推进,不能盲目跟进,只讲速度,不讲效益。城镇化的过程也应是广大群众得到实惠的过程,更不能使广大农民失地、失业、失居。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深思熟虑,站位高远,打破制约瓶颈,打破固有思维,不能急功近利,要统筹考虑、稳扎稳打。在城镇化建设中,至少要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要因地制宜,科学定位

在城镇化建设中,规划往往被认为是首要任务,其实不然。对于小城镇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定位问题。小城镇的定位即是一种建设思路、建设方向,定位决定小城镇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甚至决定小城镇的生命期。定位应先于规划,定位也是小城镇建设进行决策的依据。例如,法兰克福是欧洲的中心和交通枢纽,但与中国的大城市相比,规模相当小。二战中法兰克福80%的建筑被摧毁,可以说法兰克福是从废墟中建立起来的城市。在建设中,始终围绕世界金融中心的定位进行,城市中心区林立的高楼折射出法兰克福市依托金融服务业打造独特经济竞争力的努力。法兰克福在很短的时间内重新成为欧洲乃至全球金融服务机构云集之地,有200多家德国和国际知名银行在法兰克福罗湖安家。

小城镇建设发展定位的基本思路是结合城镇的现有资源环境、历史条件和区位优势,理清其发展脉络,拟定具体的发展路径,针对地区特点,寻找发展的着眼点,规划、设计、建设、招商等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既定的定位开展。如南京江宁上坊小城镇建设,江宁2000年拆县设区后周边地区快速发展,唯有上坊基本没有变化。上坊南靠江宁开发区、高新园,北靠麒麟科创园、仙林大学城,紧临古运粮河、青龙山,是东山主城区的东大门,18余平方公里范围内有长三角最大的物流市场,有南京最大的汽车4S园,有刚刚兴起的东山国际企业研发园,内有梁武帝陈霸先陵墓故址,有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祈泽池深”,可以说是产学研氛围浓厚,是小城镇建设的绝佳宝地,经过论证,最后将其定位为“智慧品质新城,国际生活社区”,定位明确后才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

2.要注重规划,细化设计

在明确小城镇定位的基础上,要在规划和设计上下功夫。在全面的规划完成后,才能分期推进拆迁改造工作,规划必须全盘考虑,规划一旦定下后,就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能因个人意志而改变,必须有延续性和长久性。后期的设计、建设应在规划的框架内进行,设计要精雕细刻,要在充分考虑到经济收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注重人与自然、生态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统筹好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的布局,如共同管廊、雨污水管网建设等都要考虑在内。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至少应做到“50年不落后,100年不后悔”,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规划设计注重生活的便利性,处处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工作生活的多元化需求。

无论是规划,还是设计,都要注重整体效应,不能孤立进行。南京江宁上坊在旧城改造中,原本将临近的青龙山纳入规划设计范围,将打造成生态型山水小镇。但由于种种原因将青龙山划归基本成型的麒麟科创园进行开发利用,这可以说是小城镇建设在规划上的一大败笔,得山得水的宝地因缺少山体而使得原本为“智慧品质新城,国际生活社区”的定位大打折扣,因此定位一旦确立,规划就得紧紧围绕定位进行。

3.要挖掘文化,彰显特色

第3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政府建设;优化

城镇化是一个社会或国家进步的表现,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城镇化脚步一刻未曾停歇,从1978年的将近20%的城镇化水平,到如今已经超过了45%,从整体上可以看出,我国已经步入了城镇化的加速阶段。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城乡的矛盾问题逐渐的凸显出来,这也是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城乡经济差异、环境恶化增大等问题都会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脚步逐渐凸显。而在这时,政府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在中间调节城乡间矛盾,缓解环境破坏现象,因此,在建设城镇化的道路上,政府的支持与干预是必不可少的。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其理解

(一)传统城镇化的内涵。目前,世界学术界对于传统城镇化的含义并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解释,其一般分为以下四种观点:其一,城镇化指的就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由农业人口占比重较大的情况在向非农也人口占较大比例的情况发展,也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科学社会的转型;其二,城镇化主要就是伴随着现代工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口正在逐步朝着城镇转移;其三,城镇化就是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将过去落后的农业国向发达的工业国转变,这类转变会使生产生活方式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其四,城镇化的表面特征是农村人口比例降低,而城市人口比例升高,产业构成逐步向以现代化经济为主的经济体系转变,人类的聚居地由过去的农村,转移到了现在的城镇。

(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的城镇化和传统的城镇化是有一定区别的,新型的城镇化主要指的是利用先进的科学发展观,以全新信息化产业技术为动力,建设人口、社会、经济、资源以及环境能够和谐长久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其内涵主要是以城乡的统筹发展为主要目的,以“以人为本”的发展精神作为基础,以稳定协调作为发展标准,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后续力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符合某一地区实际情况的城镇化建设模式。坚持推行中央“一个统领,五个重点”原则。

二、新型城镇化下政府的建设工作

(一)新型城镇化下地方政府的定位。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定位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的“管理型”政府已经一去不复返,而如今新型城镇化下的政府应该被建设成为一个“服务型”政府。弱化政府的干预职能,加强政府的服务职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工作,切实有力的保护大众的合法权益。

(二)新型城镇化下地方政府的建设要求。根据新型城镇化下对政府的定位,地方政府必须要建设成为一个能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稳定长久发展而提供便利条件和环境的新型法治政府。新型的法治政府应该具有以下作用,分别包括规划作用、指导作用、干预作用以及规范作用。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同时指导建设过程,建设一个具有科技化和特色化的新型城乡一体化区域,政府还需要利用自身的干预与规范作用,对新型城镇化居民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就业务工、居住饮食等方面进行把关,进一步确保新型城镇化的稳定发展。

三、新型法治政府建设的优化意见

政府具有其特殊性的地位,其一方面需要遵从中央安排,另一方面则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发展,这样才能保证该地区的城镇化具有科学性和特色性,符合当地需求。因此,政府在建设方面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科学城镇化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宣传教育。科学的发展观是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而科学的发展观中的核心思想则是“以人文本”。因此,当地政府在进行城镇化建设时,一定要将老百姓的切实利益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出发点,保证城市与农村不同大众群体的相关利益,尤其是对农村群众来说。同时,政府官员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以个人政绩为目标盲目进行发展,应结合实际发展当地的城镇化建设,只有将工作切实落实好,才能够真正帮助政府赢得政绩。

(二)合理规划城镇空间布局。在城镇化建设中,主体功能区是建设的重点,其作为引导人口和经济分布的中心,建设时应该围绕主体功能区进行合理的布局。对于一些需要优先开发的区域,就需要先整合其中的城镇群,合理化发展,为以后的城镇化建设打好基础。同时,对就业安置、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以及工农产业等设施进行合理规划,提供相对的优惠政策,以此来吸引人口进入。

(三)城镇健康有序发展。城镇化作为一个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建设项目,政府应采取较大的扶持力度,通过对自身的改造,进一步完善城镇化内部各环节的建设。其应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医疗、教育、就业、环境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上,由政府组织,建立与人民的对话机制,充分了解老百姓的需求,并在工作冲做出合理的改变。同时,应加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与大众一起努力减少资源的消耗,让老百姓看到政府改革的决心。

四、结语

城镇化建设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城市与农村和谐发展而做出的努力,各级政府应该在建设过程中重新对自身进行定位,重新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法治政府,更好的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更加努力的促进城镇化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雪.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滨州市城镇化发展现状调查[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4).

[2] 吴江,王斌,申丽娟.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9(03).

第4篇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那么,什么是城镇化呢?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由此导致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的一种历史进程,它包括三个发展阶段,即初始发展阶段、加速发展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末我国城镇化率为51.27%,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6.9亿人,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时间,与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80%以上的城镇化率标准存在较大的差距。不仅如此,我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城镇建设盲目无序、规划体系不合理、产业布局混乱,资源与生态、环境相冲突等等。 

按照规划,未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遵从“公平共享”、“集约高效”以及“可持续”三个原则,按照“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总要求,推动城镇化由片面强调速度到全面提升质量的转变。 

二、金融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新型城镇化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土地整治、道路交通、供水、供电、污水管网等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特别是那些经济发展相对不发达、地方政府财政实力较弱的区域,除了政府的财政支持外,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必不可少。城镇化意味着农村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农业向着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工业经济的发展则要吸纳更多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进城,而与城镇化息息相关的服务业的发展,则主要依靠民营和个体创业,这都将衍生大量信贷需求,同样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 

三、金融业支持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难点问题 

(一)金融业的目前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金融资源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配置不均衡制约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前,我国的金融资源过多地集中在大城市,而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建设资金则较为缺乏,没有充裕的资金作为物质基础,不利于城镇化过程中不同规模的城市与城镇的和谐发展。而对于资金集聚的大城市而言,其分布也是不合理的。由于竞争关系与盈利性的原因,各家金融机构往往会把大量的信贷资金投向风险较小的、优质的大项目或者大企业。这些项目或者企业往往就那么几个,各家金融机构都向其注入资金,造成了低水平的重复投入,降低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这样真正需要信贷资金的项目或企业的融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不利于城市建设中小型基础项目正常的资金供给与配置,不符合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中“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总要求。 

(二)金融业的盈利性与城镇化建设的社会性存在矛盾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提升内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民生、拉动投资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但是城镇化建设所涉及的大多数项目和金融业追求盈利的经营宗旨存在矛盾。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要保证的是基础设施的完善,但其中很多项目都不符合银行放贷要求,比如废水处理、城市垃圾处理等一些公益性项目,基本都不产生现金流,都需要政府的财政补贴或者提供政策优惠以维持经营,还款来源较难保障。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项目承债主体较难落实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主要以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为主,承办单位大都是地方政府的相关主管部门,这些部门往往不具备承贷主体的资格。而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向银行申请借款,而地方政府则通过创新融资方式组建了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承贷主体。但目前部分政府的投融资平台,也很难在银行申请到借款。 

四、金融业如何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构建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的融资体系 

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镇化建设的路径,制约城镇化建设的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道路,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融资体系。 

各类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小城镇的金融资源配置力度,增加小城镇机构网点、人员配置和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服务覆盖面。应根据自身比较优势和经营发展战略明确市场定位,减少同质无序竞争,开展差异化、特色化竞争。如大型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以大型基础设施、大项目以及大企业为主要市场定位;地方中小金融机构要坚持面向社区的发展定位,加强对城镇小微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家庭农场等领域的金融支持。 

与此同时应完善各种的管理模式,正确处理内部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既要通过严格管理有效防控内部操作风险,又要通过适当放权激发基层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支持城镇化建设的能力。如在信贷管理方面,应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在员工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应通过薪酬、职务方面的设计,充分调动基层员工创新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 

(二)构建有利于城镇化建设融资的体制机制 

我国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构建有利于城镇化建设融资的体制机制。 

第5篇

[关键词] 城镇化建设 高新技术 政策构建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观点之争

城镇化在过去30多年的中国经济增长中功不可没。现在,背负着让部分农民真正变为市民、带动中国经济进一步升级的重要使命,受到全社会史无前例的关注。任何激荡的时代变革,总是伴随着不确定性和艰难探索。历史惯性的力量如此强大,我们看到,各地城镇化仍然难抑制的冲动,而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的变革之路依然布满荆棘。城镇化向何处去?种种路径之争一直存在。有些争论正逐渐形成共识,有些争论仍将长期伴随着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在加速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每一位地方主政者都面临着同样的选择题:是注重改革和创新,还是更倾向于要政策、上项目、搞建设?到底该推进“城市化”还是“城镇化”, 在新型城镇化的浪潮下,从国家到地方都在积极进行顶层设计或者制定规划。然而,城镇化是否需要政府强力推动,政府在城镇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行政主导还是市场主导?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之争,城镇化质量之争,城镇化类型之争,城镇化发展模式之争,农民工市民化之争,城镇化道路之争,目前有多种说法,应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积极稳妥地走出一条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是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必须同时并行发展的重要经济要素。

二 新型城镇化对推动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新型城镇化进程是人口流动从农民向市民转变;产业转型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调整;社会转型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演进过程,它对创造就业机会、提升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从吉林省的情况来看,“半城镇化”的问题没有全国其他地区那么严重,解决这个问题的压力没有那么大。但是我省也有自身的难题,就是城镇就业的吸纳能力弱,严重制约了城镇化的进程。所以,要解决我省城镇化迟缓的问题,推进城镇化发展,增加就业是关键。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强产业支撑能力。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推动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增加综合承载能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管理,突出城镇特色,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城镇空间质量,构建合理的城镇布局体系。发展壮大中部城市群,加强城市群内的分工协作,扩大区域中心城镇的规模,培育特色小城镇。提高城乡统筹发展质量,促进农民就地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经济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关键是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提高机械化水平,以适应农业劳动力减少的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提高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向科技要产量、要效率。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四平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以项目建设拉动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大农村项目建设投放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打造生态旅游新型城镇,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建设现代服务项目,以多种方式发展集体经济,加快土地有序流转。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出租、入股、置换等各种方式,将土地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大户等进行集中,使土地能够集约经营、科学管理,使现代农业发展充分融入城乡一体化建设。积极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新成立的合作社优先安排补贴计划。同时,帮助现有合作社广泛吸纳农户,带动村民致富。加大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与农村基础设施连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使水、电、路、气、讯逐步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用。大力开展绿化建设,增加林草植被覆盖率,狠抓农田林网建设,绿化工作由最初的政府出资、出力,转变为百姓自觉种植花草树木。同时,大力开展清理侵占集体林地专项行动,有效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加快推进“四梨同城化”进程,重点培育“一核三带”中心镇,强化城镇间的分工协作、差异化发展。倾力建设叶赫等省级示范镇。

三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思路和办法

有重点地发展联动城乡的特色小城镇,积极发展主体功能完善的中小城市,着力打造高端形态的龙头型产业大城市。新型城镇化体系产业重组的总体布局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兴战略产业”。围绕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将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健全城镇住房制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融资的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养老保障体制改革。

注重提高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合理布局全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科学发展新型城镇化,避免走入以土地城镇化替代人的城镇化,以政府主导城镇化替代市场主导城镇化,以城镇单方面现代化替代城乡统筹城镇化,以追究效益替代低碳绿色发展等误区。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将其培育成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

第6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规划;城市建设;城市发展

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推进额敏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以城带乡、以促进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需要切实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加以着实解决。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面临的困难和机遇

一是乡镇经济实力薄弱,产业集聚度不高。目前全县各乡(镇)场综合经济实力不高,经济规模普遍较小,发展模式粗放、产业结构相似、缺乏鲜明特色,难以形成产业集聚。农村小城镇发展缺乏区域特色,难发挥区域发展优势。二是城镇布局不合理,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薄弱,配套功能不完善。城市交通规则、建设、管理水平跟不上发展需要,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健全,农村村镇面貌亟待改善。三是财政投入捉襟见肘,城乡建设投资不足。目前额敏县的财力匮乏,很难再挤出资金用于支持城镇化建设。城中村、旧城改造改造任务繁重,保障性住房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四是小城镇管理落后,不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影响生产关系和资源集聚,致使乡(镇)场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直接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规模合理,人口较多,且相对集中的乡(镇)场,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五是农民对城镇化的认识有待提高。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应该是农民,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不能也不应该违背农民的意愿。从近几年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情况看,农民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是非常乐意接受的。但由于宣传不到位,大多数农民对国家的政策不了解,甚至一无所知,造成目前农民对农村城镇化的认识不足,导致农民的主体作用根本没有得以发挥。

目前,额敏县城镇化率仅达到25.1%,不仅明显低于全国水平,也与全疆城镇化率相差甚远。但差距也是潜力,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如果全县城镇化率的提高保持目前水平,到2020年县域常住人口将达到28万左右,到2030年常住人口达到33万,这些发展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带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从而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这正是额敏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须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规划先行原则。

在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的基础上,以科学的规划设计指导新型城镇化。把规划作为推进城乡建设的“第一道工序”,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设计,既站位全局、围绕全局、融入全局、服务全局,又立足本地,总结谋划,规划布置。远期、中期规划要充分论证,科学准确,努力做到不留败笔、不留遗憾、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人民的评论;近期规划要切实可行,重点做好三年特别是当年发展规划设计。

(二)坚持城乡统筹原则。

以城乡统筹规划为先导,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综合研究,统一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居民生活区、工业园区、商贸区、休闲区、生态涵养区等;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加速推进城乡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国民待遇。

(三)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立足实际,充分考虑中心城区、乡镇、村庄发展水平、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等因素,明确优先、重点开发区域,划定限制、禁止开发区域,采取不同的建设类型和建筑档次,凸现特色,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进度,做到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协调推进、有序适度开发,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

三、推进额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第7篇

本文是借助“旅游+”模式的多种可能性进行探索,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张城镇建设的特色规划,特别是旅游文化的发展及文化品牌的塑造。通过突出地域性特色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与整合,以及当代新型旅游文化元素和活动形式的介入,彰显城镇所独有的地域性文化魅力。

[关键词]

“旅游+”;新型城镇化建设; 旅游文化 ;创新设计

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旅游业发展逐渐开始起步,旅游文化成为这一时期人们广泛关注的领域。随着城市乡镇的整体规划发展以及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努力提高旅游产业带来了经济消费,加速了其产业的投资、资源结构的优化,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从而提升了城镇化水平的建设。特色城镇建设需依托于旅游业的长足发展,更是旅游业发展的本质内涵。

一、关于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是新型思维方式作用下的产物,它满足现代旅游文化的供求关系。对于旅游文化的概念有多种界定,现将其整理如下。

1.在1990年召开了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冯乃康将会议研讨的观点整理分类。①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②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③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

2.1987年魏小安提出旅游文化是通过旅游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而形成的综合性现代文化现象。

3.1996年喻学才从不同维度上分析,从广义上说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问,从狭义上说,它是一门研究商品经济运行环境下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过去时代所创造的旅游文化遗产,如何满足本国本地创造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的学问。

4.1998年马波提出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5.1999年王德刚得出旅游文化是以旅游互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张国洪提出旅游文化是以旅游行为为核心、旅游产品为依托、旅游环境为背景的系统性的场景文化。综上所述,从旅游文化的概念就可以看出“旅游+”模式是顺应时展的要求,是一种多元的旅游文化信息包,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传播本土传统文化、文化遗产,形成以人为核心的文化建设。

二、“旅游+”模式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随着我国旅游文化的多元发展以及城镇的本土化、特色化建设,促进旅游业带动城镇化发展及城镇化特色建设是拓宽旅游业的有效途径。麻学峰、高楠在研究城镇化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时,认为二者之间存在良性的互动关系。旅游是基本的精神需求,更是旅游者的心态问题,他们需要学习、需要爱还需要创造,当下讨论的主要都是围绕着策略和技巧,而不是旅游者心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强调文化与现代设计真正的解决方法不仅仅是需要创新,更是需要思维的革命。站在旅游文化的视角,有学者认为“体验”是展现旅游的本质。从“体验”的概念可以延伸为一种“实践”,这一观点在多门学科中均有体现。以心理学和教育学为例分析,心理学认为“体验”是指人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方式,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活动形式。教育学认为“体验”指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不同学科对“体验”虽有不同理解,但认为体验的共同点是一种“实践”和“领会”,是对世界的认识而产生的情感感受。所以体验强调的是心理感知和认识的过程,是对行动过程的感受。

三、“旅游+”模式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策略途径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主题精神文化,通过本土化风情特色深入挖掘以及旅游文化产业链的研发创新等,能够在更广度和深度上重新定义旅游文化资源。如何更有效地打造区域品牌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新途径成为硬任务。

1.区域文化原生态设计

注重“旅游+”模式下新型城镇化建设与自然协调统一,宏观上为实现区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现实中为拉近旅游者与自然的关系,更好地实现参与者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保护原生态文化建设须深入调研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属性、资源条件,对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以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莲子镇为例,隆尧县莲子镇靠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地理位置的优势创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称号,2005年被国家评选为40个环境优美乡镇之一,成为河北省唯一入选乡镇。莲子镇让大自然成为天然的设计师,去开创属于旅游地本土的自然属性,如利用土壤、植物的多样性去建立天然绿色生态园等;让旅游者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以及体验自然,使人们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建立自主的保护自然环境行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突出区域文化特色,打造生态亮点,建立特色鲜明的旅游城镇,可以提高旅游地的生态结构稳定性,使旅游地的设计成为集绿化功能、生态功能和旅游实用功能于一体,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意识。

2.大众娱乐化设计

旅游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一定的娱乐思维,旅游产业需要具备娱乐化的设计项目,以满足人们追求旅游带来的空间感和自由度。在旅游项目开发中发现,一些娱乐功能较强的旅游产品能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例如,韩国安养市主题艺术公园,公园内大型公共装饰艺术作品均来自不同国家设计师的参与,将市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娱乐。真实将旅游设计和城镇化建设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3.突出艺术化设计

谈到艺术化的设计,对于旅游产业来说是体现地方特色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产品如何才能带有地方特色?除了挖掘旅游地本土文化资源外,还需要通过艺术的表现方式对其进行设计,让游人能够体验到产品的独特文化内涵。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周窝镇这个特色小镇将艺术化形成产业特色经营,在龙头产业“金音集团”的基础上形成乐器产业,在2014年别评为“全国最美村镇”、国家级“青少年音乐体验基地”,作为旅游产品创建了音乐艺术乡镇的市场。旅游者享受艺术化的氛围,其审美需求是旅游者主观需求和旅游地所提供的特色产品共同作用的。同时,也应该强调环境景观以及周边设施关注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结合统一。

4.强调功能性设计

旅游外延设计不仅要注重美学等原则,同时还要实现功能性。一个城镇相关延伸设计的有无市场性,不能只做表面功夫,关键是看其设计能否具备功能性特质。形成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下面从五感设计进行分析。

(1)视觉设计

视觉是人们感知世界最直观的方式,视觉同样具有传播信息和获取信息。通过视觉我们可以感知周围的一切,感受大自然的五彩斑斓和美丽人文。视觉化信息设计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同时在各个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如建筑设计、城乡规划设计、工业设计、景观设计和园林设计等。视觉传达导视系统设计注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应用策略,倡导“旅游+”模式下旅游地应坚持实用功能为主,兼具审美功能的设计诉求,融入旅游地人文内涵,提升氛围,打造以人为核心的主题体验的设计思路。

(2)听觉设计

通过声音感知周围的环境,自然界中声音是微妙又神奇的,通过声效的设计会使旅游者能更加通感地享受外界环境。声音与环境协调构成环境的各个要素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注重声学相关事物的延展设计,创造出不同环境、不同场所、不同人群的声音,将环境与声音产生捆绑记忆。所以听觉系统设计将源于自然界的声音通过设计的途径回归于自然,反馈于人。这将是十分新颖和有效的设计。

(3)味觉设计

人的五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味觉在“旅游+”模式下创建新型城镇的多元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天津杨柳青的城镇化进程较早,现已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建设,实施采摘基地、杨柳青庄园、野外烧烤等多种项目。在旅游设计中味觉刺激感受一般通过景观环境的体验行为和饮食环境活动相结合。

(4)嗅觉设计

嗅觉感受在旅游环境中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通常与视觉和听觉共同产生功效,旅游环境的自然景观、大型或小型的绿植栽培设计,都是通过嗅觉来体验旅游地的独特性。不同的嗅觉体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的情绪感受,嗅觉设计更关注旅游者的内在情绪效应,同时不断努力去创造人们向往的独特嗅觉空间。

(5)触觉设计

触觉设计在“旅游+”模式下城镇化建设中应用能够同旅游者建立起更为直接、更为真实的感受。从目前国内旅游发展的趋势来看,体验类型的触感设计越来越多地融入旅游项目中,符合旅游者的消费特征和爱好。生活类型的触感设计更多侧重于旅游地公共设施及相关设计范畴,如雕塑设计、公共座椅设计、艺术装置设计等。触觉设计将游客的触觉感受和使用功能完美结合,让旅游者随时随地能够获得触觉感受。

5.注重设计的科学性

旅游设计必须具有科学性,以下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一,“旅游+”模式下新型城镇化建设涉及较多交叉学科,需要多学科进行交融设计,同时各学科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正如规划学类(旅游规划、景观规划、城市规划)、建筑学、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美学等。需建立跨专业设计平台小组进行科学、准确的综合设计。第二,受到旅游空间、地域环境的改变,需用专业科学的态度,打破环境场所、地域传统的变更,运用因地制宜、节能低碳、生态环保的思维方式进行多元化的设计构建,针对不同的地域环境制订出更加灵活的设计。

结语

综上所述,立足于城镇本土特色资源文化优势,打造旅游文化生态发展,形成有效的资源循环和创新机制,树立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口碑,广揽人才、创建品牌、汇集人气,建立城镇区域特色建设是核心任务。在“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做优、做强、做出特色。通过现代设计更加彰显区域原生态的多元建设。在保定市高阳县庞口镇,城镇化建设突出特色产业“汽车农机配件”年均交易额结算比例达40亿元人民币,全国最大的汽车农机配件市场就是庞口镇1994年创建的,抓住汽车农机配件市场为依托的庞口镇1997年被河北省列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4年又被河北省命名为“全省50个重点小城镇之一”。依此不断挖掘、不断营造和创新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路子、新途径。

作者:田瑾 王增成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注:本文为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旅游+”模式与我省特色城镇建设的结合研究》调研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601514。

参考文献:

1.马晓冬,翟仁祥.论旅游文化资源极其开发—以苏北地区为例.人文地理,2001,

2.程晓丽,胡文海.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2012

3.卢小丽,成宇行,王立伟.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热点—近20年文献回顾.资源科学,2014

4.桓占伟.旅游文化及其主流研究反思—基于旅游文化概念的分析.人文地理,2007

第8篇

1.1泛旅游及泛旅游产业

当前,关于泛旅游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吴必虎(2012)认为与传统旅游相比,泛旅游打破了传统旅游产业的界限,旅游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交叉融合日益普遍,使得旅游经济的带动效应得到扩散和增强。根据2013年绿维创景的资料,泛旅游产业集群由旅游核心产业(旅游业),旅游相关产业(会议会展业、酒店住宿业、餐饮业、教育培训业、医疗保险业、汽车服务业、文化业、体育运动业)和旅游支持产业(农业、林业、渔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建筑建材业、食品加工业、房地产业、环境保护业)共同构成,旅游产业自身发展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延伸,推动了旅游业态的创新。因为旅游业具有消费集聚的效应,所以“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自然集合,提出泛旅游之后,由单纯的旅游地发展为多功能综合休闲中心,满足不同消费阶层的需求,达到市场组合和产业融合的目标。其概念的提出强化了核心旅游业的组织功能。

1.2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

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片面追求速度和规模扩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公共设施匮乏、服务配套缺失、“农民”并未真正地转化为“市民”等问题日益凸显,城镇化建设亟须转变方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势在必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

2泛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互动机理

2.1二者共同影响因素

2.1.1国家政策。由于旅游产业的核心产品是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地质历史和人类历史时期遗留下的旅游资源都有“公地资源”的性质,其开发利用和保护都需要政府的参与、规划和引导,所以泛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规范和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需要改进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居民素质,完善社会保障实现人口的城镇化,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实现多种融资可能性等等这些都需要政府的政策驱动。

2.1.2区位条件。虽然现在多种旅游模式的出现使旅游目的地对资源禀赋的依赖性减小,但是旅游的开发依然需要充分考虑目的地的人文历史,自然资源,区位交通等等因素以使得保持其特色的情况下使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也必须因地制宜,确定城镇主要发展方向,区位条件影响城镇功能建设。

2.2泛旅游产业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

2.2.1加强城乡互动,实现消费集聚。由于旅游资源在区域内是不均匀分布的,有的分布在城,有的分布在乡村,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在旅游化过程必将产生规模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从而增强了城乡之间联系,促进了城乡的互动发展。另外旅游具有“消费搬动”作用,旅游目的地在吸引“人气”的同时带来“商机”,实现消费集聚,带动经济发展。

2.2.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业态发展。以河南为例,河南是我国重要产粮区,但是单靠发展农业,不足以提供城镇化发展的后续动力,要想发展经济就必须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加强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产业链,而旅游业就可以起很大作用。农业成为旅游业的支持产业,再强化旅游相关产业的管理,如改善交通条件,发展乡村旅游、农业休闲游等,加强服务业的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农民身份转化,实现就地城镇化。

2.2.3提升生态环境,改善空间布局。一方面,旅游业属于轻污染行业,在调整了产业结构布局的情况下,农业与现代机械、通信技术相结合朝向具有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效用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采用更为先进的生产手段,减少水资源浪费和土地的污染。适当减少工业比重,或者发展工业旅游,文化创意性产业都能够有效减少工业污染。另一方面,发展旅游业可以改变城镇景观,塑造出更为美好的区域形象,改善交通、通信、医疗等条件,使居民生活方式得到改变。

2.3新型城镇化对泛旅游产业的作用

2.3.1提供物质保障。旅游业除了要有具备特色的、具有高品位旅游资源外,同时必须有完善的能够为旅游活动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环节服务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这一切都要以城镇作为支持。

2.3.2激发旅游需求。城镇化的发展加快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人们对休闲和娱乐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关勇等对我国1992~2005年人均GDP与国内旅游人数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其相关性高达0.985。通过测算,我国居民人均GDP每增加100元,国内旅游人数将增加1000万人次。同时,我国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国内旅游人数将增加2.12亿人次。

3泛旅游产业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要想发挥旅游产业强大的动力价值和协调能力,就需要整合泛旅游产业,运用产业整合方法,提出整合措施,针对特色优势产业,提出发展思路,形成旅游落地产品。在泛旅游理念的构架下,发展新型城镇化,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3.1明确吸引力

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当地可发展的城镇类型。其核心吸引力是什么,这是凝聚消费的关键。如果当地本身特色明显,就可以以泛旅游产业框架为支撑,打造特色产业与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的产业集群,形成互动的发展机制。如果是一般的城郊小镇,则可以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或者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但是在开发的同时应注意适度开发,保护原有特色并且选择合适的运营机制保证各方的利益分配。

3.2打造聚集区

在明确了核心吸引力引来消费人流的同时还需要构建满足各种旅游需求的产品,构成休闲聚集中心。一方面,以便捷的交通、信息化的建设、先进的管理水平等等保证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另外一方面,通过餐厅、酒店、购物中心、游乐场、节庆活动等留住人群,扩大消费。在打造聚集区的时候要秉承节约用地的原则,可以通过发展旅游地产来提升商业价值,但是政府应当做好规划和引导工作,防止出现以各种名号侵吞土地的行为。

3.3发展居住带

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核心是人口的城镇化,应完成农民身份的转变,实现就地城镇化。首先划分出居住带,不能因为地产价值的提升使转化了身份的居民失去住所,然后打造社区配套网,金融、教育、医疗等配套产业,形成产城一体化的公共配套网络。据研究,中国将与2035年进入超老龄社会,届时,全国8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6000万左右,养老社区建设也将是新型城镇化居住带的一大主要工作。

3.4辐射产业环

产业环是以核心吸引力,休闲聚集区、居住区为主体,环绕中心区,在其周边区域特色延伸,从而构建出的一系列项目,并形成辐射或组团分布。这些特色延伸产业,包括观光和休闲农业、家庭菜园、泛旅游延伸的加工产业(食品、土特产、工艺品加工等)、户外运动基地等。产业延伸环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很大,业态丰富。

4结论

第9篇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金融服务;模式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的下一个增长引擎,也是商业银行发挥城乡联动优势,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切入点。但由于城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公共产品特征,普遍存在社会性,商业效益短期内不明显,其具有的投资规模大、沉淀成本高、建设及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对于资金投入的金融机构更是存在极大的收益不确定性;此外,由于地方政府的换届以及短期行为带来的政策不连续性也会加大金融机构投资风险,由此造成金融机构对农村城镇化建设投入规模十分有限,这种制约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瓶颈主要表现在:

首先,各金融机构均未出台全行性、分层次、系统性的城镇化业务发展政策,而各基层分行由于缺乏制度引导,在实际操作中更趋向于“避险机制”,未充分考虑当地城镇化水平及发展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一律将城镇化贷款按照普通商业化贷款来实施,未实行差异化的准入政策和特色化的信贷审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尤其是在东部及沿海地区,县域、乡镇经济活力较强,城镇化建设需求旺盛,但各行业务支持政策相对欠缺,部分二级分行的客户难以达到主体准入要求,部分项目(主要是公益性基础设施类项目)存在准入难度。

其次,当前农村城镇化建设突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其主要承办者为地方政府部门,而这些部门基本不具备直接的贷款主体资格,在实际操作中主要通过地方投融资平台进行,在当前商业化运作模式尚不成熟、还款来源过分依赖土地财政的情况下,业务发展受外部因素制约较为明显,政策的持续性不强。近年来,由于很多地方政府负债规模过大,投融资运作不规范,以至于银监会出台了相应政策对地方投融资平台管理及商业银行地方项目贷款进行了严格限制和规范。

再次,随着国家对房地产持续调控,城镇化房地产金融风险凸显。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的流动与集聚必然带来商品房和保障房项目的巨大需求,但一些小城镇的房地产开发商往往在实力和规模上都不具备承担风险的资格,同时县域及以下房屋建造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个别地方政府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强行拆迁村民住房等等加大了金融机构在城镇化进程中对于房地产市场资金投放的回收风险,在对接此类贷款主体时金融机构往往要求其提高担保额度或直接实施投放限制。

此外,从城镇化建设融资结构来看,直接融资比例较低,而间接融资却居于主导地位,但金融支持城镇化仍依重传统信贷产品,难以满足城镇化进程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目前,各地政府为扩大城镇化建设资金来源,已开始尝试投融资体制改革,城镇化建设运作模式多样化,委托代建、BT(BOT、PPP)、联合开发等模式被广泛应用,面对城镇化蕴含的多种差异化金融需求,各金融机构尚不能快速适应城镇化过程中需求结构的改变,对融资主体多元化现状研究不足,因而缺乏足够的产品支持以及产业链式的金融服务。

如何破解上述瓶颈,各金融机构要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出发,以科学地评价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为前提,改革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制定全行性城镇化业务指导政策和完善的风险应对策略,做到既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大局,又能将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投放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

一是科学评价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探索金融助推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模式。在目前城镇率统计口径下,选取与城镇化建设有关的五个主要指标,即:城镇化水平、非农就业增长水平、城乡收入协调指数、可支配收入的GDP弹性、建设用地消耗系数,分析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与其他指标的协调性,从而科学判断各地城镇化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政府的城镇化发展规划与主要金融需求,重点在资金需求主体、业务建设领域、产品整合创新和风险防范关键上下功夫,努力探索金融助推城镇化具体模式,并据此开发专项贷款产品和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以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为纽带,连接参与城镇化建设的各类企业和个人,为城镇化建设提业链式的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二是出台全行性城镇化业务配套政策、实施差异化平台准入政策。支持城镇化建设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市场潜力巨大。建议尽快出台全行性的城镇化业务行业信贷政策,对城镇化业务发展的政策适用范围、业务内涵、信贷原则、发展目标、信贷政策和管理要求等进行明确规范和要求。针对目前城镇化建设基本由各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承担,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化建设平台层级将下伸至县级甚至镇级,建议在城镇化水平较高的东部及沿海地区适当调整平台准入政策,实行差异化管理,为符合条件的经营性城镇化建设项目提供支持。

三是把握风险防范关键点、以商业化经营视角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在城镇化建设金融投放中突出现金流全覆盖要求,对于由地方政府出资成立的承贷主体,现金流测算须严格执行银监会口径要求;在明确将财政拨付资金、土地复垦整理指标交易收入、土地征迁补偿款等作为城镇化建设项目的第一还款来源的前提下,鼓励运用符合规定的各类收费权、经营权等提供补充性质押担保;积极探索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物权提供抵(质)押担保;大力支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通过联合贷款和反担保业务提升担保公司的信用担保能力,开展担保信用保险等中间业务,间接引导各类商业金融增加对城镇化建设企业的融资力度。

四是建立城镇化建设项目风险分担机制,积极对接新型的BOT(建设-运营-移交)开发性金融模式。BOT开发性金融模式是以投资经营公司为融资主体、由地方政府给予投资者一定的特许权作为融资担保,向金融机构融资建设城镇化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建设完成后,通过政府号召、引导和规划,降低运营成本,运用市场化运作手段运作该设施并取得收益归还银行贷款。这种“BOT项目融资、金融孵化、市场出口”模式克服了当前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融资主体所面临的资本金不足、负债率过高、债权虚置化等问题,同时又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市场增信和制度支持的联合功能,政府由过去主导项目建设的“家长”转变为联合商业资本的项目合作者和监督者,因而在投资者和地方政府间实现了合理的风险分担,使得公有部门和民营资本专注于发挥各自优势,在降低项目整体风险的同时,实现更高的收益目标。

五是通过逐步推行项目资产证券化措施,使商业银行从城镇化建设的信贷资金提供机构转变为信贷服务机构。目前在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的形势下,商业银行仍是一个信贷资金提供机构,由于项目资金占用时间长、流动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城镇化建设项目贷款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通过商业银行逐步推行项目资产证券化,可为现金流充足、承贷主体信用良好的城镇化建设项目直接融资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在提高资金流动性的前提下,引入大量的民间资本和外商投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而银行本身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服务机构,既增加了中间业务收入,又降低了对城镇化建设的直接投资比例从而有效化解和分散项目贷款风险。

第10篇

池子社区就是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缩影。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金融机构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主力军,积极落实党的十提出的四化同步的要求,为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走出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贡献了一份农信力量。

智慧金融:

金融服务的“合纵”与“连横”

“以后俺交电费可省事儿多了!”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故乡,山东省高密市大牟家镇南斜沟村的七旬老人李京山拿着手中的农信泰山卡,饱经沧桑的脸上绽出灿烂的笑容。

高密农村商业银行与供电公司合作推出了“银电POS村村通”,村民通过POS机就能交电费。据介绍,“银电POS村村通”是该行结合本地金融消费习惯,探索推出的低成本、可复制、易推广的创新金融产品之一。以农民自助服务终端、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三大项目为平台, 该行实施了农村地区“支付畅通工程”,广泛布放电子金融机具,辖内农民足不出村便可办理小额存取款、转账、汇款、查询、收费、口头挂失等系列金融业务。

诸城农村商业银行朱解支行的岳洪信,带着最新的金融知识宣传册来到东山社区养貂农户董金燕的家,门口的狼狗见了他欢快地摇起了尾巴,董金燕笑着说,“岳行长经常来,跟俺是老交情了”。

说起这段老交情,五六年前这里是个荒山穷村,在信用社信贷支持下乡亲们开始养貂,岳行长经常来村里走街串户了解信贷需求,还还经常来介绍些养殖技术和防疫方法,减少了貂仔的病亡率。“等乡亲们日子过好了,岳行长又来宣传一些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啥的,正好俺们做买卖啥的能用得着,方便的很。喏,俺手机上的这个玩意还是他手把手教的。”她掏出手机简单的演示了一下手机支付,我们深切感受到信用社让农民享受的贴心便捷的金融服务。

既能将金融工具深入偏远乡村,又能因地制宜地提供多样化现代化金融服务。在纵向深入上,山东省农信社通过优化网点布局,不断提高现有金融服务覆盖地区服务的有效性及服务空白地区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率,把金融触角深入到农村最基层,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无缝对接”。在横向拓展上,相继推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支付宝快捷支付、银联互联网支付、银联无卡支付、财付通一点通等电子支付渠道,并通过金融知识下乡等多样化方式做农民的金融顾问,使金融服务网络不断延伸。通过金融服务的“合纵”与“连横”,改善了农村的金融生态,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使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现代金融服务。

截至目前,全省农村信用社安装ATM机4717台,农民自助服务终端12172台、助农取款POS机13.4万台, ATM乡镇覆盖率达97.8%,电子机具行政村覆盖率达95.86%;个人网银、企业网银、手机银行、网上支付用户分别达到:238.51万户、10.38万户、105.89万户、97.16万户,电子银行交易笔数达1845.82万笔,金额达8567.37亿元。

绿色金融:

绿色产业“贷”出美丽中国

在“江北花卉第一镇”青州市黄楼镇,我们来到千卉花卉合作社,单连娟理事长把我们带到她自己设计的园林中,花草相间,流水潺潺。

“这是我刚刚扩建的兰花养殖基地,前面是展示区,后面是技术研发室和培育基地,这都多亏了农商行给我贷的180万贷款啊!”言语间,单女士满是感激。她原本对贷款缺少了解,不敢贷款,只有十几亩的养殖基地。经过青州农商行的信贷员多次上门讲解信贷政策,她才慢慢的放开了胆。

“没想到就像久旱的庄稼地注入了活水,在农商行的帮助下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在起步的时候帮我们联系订单和客户,还引导我们改进技术,提高兰花的质量和品相,现在我在青州有了70多亩的养殖基地,没想到我一个女人家能干这么大的事儿,真是多亏了农商行!”

千卉花卉合作社只是青州农商行服务地方经济的一个缩影,在当地农信社的扶持下,黄楼镇的花卉种植面积由原先的几百亩发展到2.1万亩,有3万多平方米的大型广场,现已成为北方最大的花卉生产经营基地以及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的主会场。卢李、辛庄等18个花卉园区的4000多家花卉种植户组成万亩基地,构成了“点上现代化,面上产业化”的生产模式,并发展成为当地的花卉旅游观光区。垂柳依依,花团锦簇,不同风格的园林式花房点缀其中,游客赏花、买花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园艺制作,黄楼花卉旅游点已被省旅游局确定为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

山东农信社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方式,大力倡导集约、绿色、循环、低碳等先进模式和技术,创新担保方式及支持途径,推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促进规模化、产业化农业生产经营,保障城镇化进程的可持续性。同时以绿色生态农业为跳板,积极发展观光农业、旅游业,带动新型城镇特色农业做大做强,提升品牌效应。截至4月份,已支持了6806个专业合作社发展,向专业合作社及10.6万社员发放贷款80.7亿元。

普惠金融让农民贷得起贷得多贷出致富路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说“城镇化的目标,就是消灭‘城乡差别’,达到‘城乡融合’。”城乡融合的过程,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也需要农民的主动配合,只有农民的日子富裕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农民的市民化,才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

在“西瓜之乡”潍坊昌乐县城南街道池子社区,池子甜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连武带我们参观了有机西瓜大棚,放眼望去四百多亩现代化大棚蔚为壮观。

“池子村以前是个穷村,96年那会以种小麦玉米为主,每户年收入才6000左右,”李连武回忆道:“1997年在信用社的信贷支持下,村民逐渐搞起了西瓜种植,但都是各种各的,小打小闹。”

2007年池子村在信用社150万信贷资金支持下建起了占地四百多亩的池子甜瓜专业合作社,通过信用评定,为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核定了10-20万元的额度,利率优惠20%。加入合作社的52户农民不仅能拿到土地流转1200元/亩的租金,在合作社的包种包收包销售的管理模式下每年能有10-15万的毛收入,再也不用外出打工,家门口就能大把赚钱,日子越过越红火。

2009年潍坊市委、市政府在山东省率先推行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当地政府利用“土地指标增减挂钩”政策启动了合村并举和旧村改造,前池子、后池子村合并为池子社区,和其他村民一样,李连武高兴之余还是为购买新房的大笔开销犯了愁:“虽然政府提供了优惠政策,但仅靠自己手头的钱,还是买不起新房。”

让池子村民没有想到的是,昌乐农商行为了支持新社区建设,通过“乡村2+1”贷款对有购房需求的农户提供资金支持,在利率和期限上提供优惠:还款期限为3年,贷款利率优惠30%。同年潍坊市联社又在全辖适时推出了专门针对旧村改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农建通”农村社区建设贷款和“新居乐”城镇居民住房消费贷款等一系列专项贷款业务,推动了当地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11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小城镇;发展对策

在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这对新时期加快推进我国小城镇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在加速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必须立足不同地域当前小城镇发展现有基础,创新发展思维理念,才能确保小城镇获得良好发展前景。

一、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从我国小城镇发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不少无法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一)发展规划不合理

受各种因素影响,小城镇发展规划上的不合理性矛盾最为突出。由于在发展规划上合理性不够,导致重复性建设现象很严重,土地、资金、人力等资源浪费很大,各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有的小城镇,没有纳入到城市发展体系中,未能发挥后者辐射带动效应。有的建设规模过小,容纳人口只有几千人,难以对企业和人才形成强大吸引力。

(二)配套制度不健全

支持小城镇发展的配套制度建设力度也不够,有的政策不仅无法起到促进作用,还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譬如,近年在多地试点实施的土地流转政策,因流转政策不明晰、合同制定不规范、农业生产风险大、农户观念意识弱、土地承包不稳定、政策执行不严格等问题,导致无法大面积铺开。

(三)产业带动不明显

不少乡镇领导干部发展思维意识不够超前,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没有带领小城镇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产业,导致近年小城镇出现经济增速缓慢、劳动力吸附性差、乡镇企业效益不好等现实问题。如果小城镇没有纳入附近城市规划体系中,又导致二、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即使嫁接先进地区发展经验,也因“水土不服”而难以获得很好效果。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小城镇发展对策

面对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其发展获得良好前景。

(一)科学规划发展布局

要统一规划小城镇发展布局,防止重复性建设,避免有限的土地等资源被过度浪费。城市群规划时,要将小城镇一并考虑于内,使其充分分享城市发展带来的各种机遇,并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构建城市和乡镇共同发展良好态势。要保持政策制定的连贯性,在充分考虑小城镇人口增长、资源基础、地理区位等条件基础上,因地制宜出台适于小城镇自身特点的相应政策,既不忙目攀比,也忌因循守旧。

要以实现小城镇规模化发展为牵引,优先发展一批发展潜力大、自身基础好的重点乡镇,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在积累发展经验的同时,实现辐射带动效应。在扭转发展规模过小态势过程中,吸引聚集更多的乡镇企业,促进其二、三产业加速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回乡创业。

(二)加快配套制度落实

小城镇要想获得更快更好发展,配套制度制定落地是关键。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突出抓好土地流转、户籍改革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的落实。

土地流转方面,应首先在国家层面做好相应立法工作,使土地流转全过程拥有法律支撑。秉持自愿有偿合规的原则,引导农民认清土地流转带来的得失,同时,通过市场化手段,建立专业中介机构负责此项事务,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化信息、土地交易、手续办理等服务。户籍改革方面,要实时对接国家户籍制度改革方面的有益经验,条件成熟的小乡镇应大胆放开户籍限制,而以职业和居住地等要素确定身份和落户地,促进劳动力实现良性循环。社会保障方面,要将进城农民纳入乡镇社保体系中,在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方面,建立符合当地发展基础的社保方式,从而消除农民后顾之忧,确保其获得更大的归属感。

(三)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在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坚决关停重污染小企业、小作坊,防止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特别是要做好土地资源集约化规划使用,在保持耕种土地红线基础上,使土地资源优势发挥最大化。

要抢抓小乡镇第二产业发展机遇,搞活乡镇经济发展格局,增强对劳动力和人才的吸引力,从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应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小企业兼并重组,孵化一批具有行业知名度的大中企业。同时,以税收等政策为杠杆,引导城市企业向小乡镇转移,在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和开发乡镇剩余劳动力资源基础上,为小乡镇发展注入更大动力。

三、结语

发展建设小城镇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城乡协同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实现小康社会宏伟发展蓝图的必由之路。必须时刻秉持实事求是、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精神,立足小城镇发展实际基础,创新工作方式和发展理念,推动小城镇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强劲引擎。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装配式建筑;建设

1新型城镇化与装配式建筑内涵

新型城镇化内涵总结起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在于本着人本化原则实现城镇化,促进人口的科学聚集,并设置公共产品提供完善保障,促进人口的合理转移,确保社会就业的稳定有序。第二个层面在于高质量的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城乡的统筹化建设。第三个方面在于城镇化的持续发展,以低碳、环保的方式进行生活与生产。装配式建筑主要是将传统建造过程中的现场作业引入到工厂之中,通过工厂生产建筑构件并运输至现场进行施工,而后利用有效的方式进行链接在施工现场装配的建筑。例如预制混凝土建筑、混合建筑、钢结构建筑等。装配式建筑依照科学标准进行设计,由工厂负责生产,通过装配施工、一体化装修、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最终实现了智能化应用目标。

2装配式建筑内涵发展状况与问题

近年来,我国各大省市政府设置专职单位,出台工作意见与措施,进行装配式建筑的综合试点,2015年新增项目约4000万m2,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占到全年面积的2.6%。我国政府在关于加强正视建设管理的意见中指出,力争在10年中将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比例提升到新建筑总量的30%,并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然而,纵观近年发展历程不难看出,该项工作仍旧存在一些不足问题,即理念问题、技术问题、管理问题以及成本问题。理念层面,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即将装配式建筑错误认为是政府保障工程的试点项目,不可在公共项目、商品住宅中大量应用。一些人将装配式建筑错认为主体结构装配,忽视了装修、产业链等环节。还有人将装配式建筑人作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没有考量到钢结构以及混合结构工程。技术层面,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发展相对成熟,因此逐步变成一项标准规范,然而无论从设计理论或是采用技术上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另外,木结构技术以及相关产品存在较多不足,导致木材加工效率较低、成本投入较高。管理方面,装配式建筑各个工作环节应衔接紧凑,然而,我国当前管理规定主要针对现场作业模式进行设计,招标、验收管理、设计规划、生产施工等工作互相脱钩。该类管理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项目形成了衔接的空白,造成管理真空,不但使成本大大增加,也影响了建设效率,对确保项目质量极为不利。成本方面,由于我国没能创建形成质优价优的行业环境,因此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并不明显,导致开发建设方一直持有观望态度。

3装配式建筑发展对策

伴随全球能源需求的大幅提升,各个国家对节能建筑建设水平的要求标准持续提升,他们更加重视全寿命周期之中如何控制能耗总量。为有效应对行业人才短缺、缺乏住宅的问题,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应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通过制定严格细致的规定,推动节能建筑发展。因此,我国正直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加快期,应促进装配式建筑的规模化建设,因此应加快应对理念认识、管理控制、技术应用以及投入成本方面的问题。首先,应明确装配式建筑核心内涵,对其功能优势进行广泛宣传,为大众普及质优价优的认识。技术上应扩充研究开发投入,激励企业单位负责牵头,创建产学研平台,加快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管理工作中应依照装配式建筑核心特征,调节立项许可、审查评估、成本造价以及定额、生产、招投标、开工许可、监督管理、质量验收等工作机制,突破陈旧模式。成本管理环节,应大力推动标准化设计,降低模具种类,提升周转效率,引入总承包管理模式节约成本投入,开展产业链员工培训,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以装配式建筑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4.1快速做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涵盖城镇建设发展必须的各类能源、给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等基础项目,同时还包括行政工作、教育、文化事业、医疗卫生以及商业服务等。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应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总量规模,优化质量,给予充分保障,方能提升现代城市承载水平。我国高速公路工程、港口项目以及地下管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广泛应用预制混凝土处理技术,收到了良好效果。例如,地铁工程,采用盾构管片可达到良好的防水以及支护作用,地铁工程质量水平在很大层面与盾构管片的质量密切相关。铁路工程更是将预制混凝土技术优势发挥到极致,不仅常规桥梁以及轨枕工程实现了广泛应用,高铁建设也大范围应用高强混凝土生产功能构建,为高铁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2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筑行业始终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建设的核心支柱,体现了关联作用高、产业链规模大,集成程度高,拉动社会效益明显的优势。传统行业通过手工作业,呈现出能源应用水平较低、破坏生态环境严重,存在常见质量通病,无法彻底根治等问题,是建设行业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因此,应积极扭转粗放扩张模式,推动内涵集约式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应积极应对处理产业水平低、机构失衡、浪费宝贵资源的问题,杜绝城镇化低质量、低效率建设。装配式建筑通过现代制造技术、社会化大生产模式以及现代管理技术、信息化系统,将项目设计、组织施工生产以及运行管理等各项环节进行统筹集成,转变现场工作的粗放模式为工厂化生产,产业和管理以及精细化装配的工作模式,大大加快了工期,节省了大量劳动力,生产效率明显提升。通过科技密集化生产管理替代以往密集手工劳动生产的模式,取缔落后、低效产能,使各项技术实力大幅提升。同时,还可全面激发集中化管理生产的核心优势,推动装备制造行业的健康发展,积极培育新型产业,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贡献了较大力量。

4.3推动城镇环保绿色发展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明确引入生态文明理念至城镇化发展之中,大力开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建设。同时,进一步指出,绿色建筑比重应从2012年的2%提升至2020年的50%。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可全面优化建造技术质量,建设出优质、环保、绿色的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可以说掀起了建造行业的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也因此引发建筑材料市场的全面变革。同以往现浇筑工程建筑比较,装配式建筑通过干式生产代替以往的湿式生产,更是取缔了脚手架以及木模板,可大大节省木材、水泥、水资源、保温材料、电资源的应用,同时可大幅缩减建筑垃圾量,避免引起大范围的扬尘污染以及噪音污染,最大化的缩减了对四周环境的负面影响,对创建绿色环境,加强生态保护,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5结语

总之,基于装配式建筑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我们可明确建设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核心优势,可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积极以装配式建筑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因此,我们只有明确装配式建筑发展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瓶颈问题,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快速做好新型城镇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城镇环保绿色发展,方能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取缔传统生产作业模式,以装配式建筑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推动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单卓然,黄亚平,戴国琴.建筑业劳动力未来供给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3.

[2]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16-22.

[3]王元京.创新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融资模式[J].宏观经济管理,2012(10):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