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来料加工合同

来料加工合同

时间:2023-02-07 19:18: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来料加工合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来料加工合同

第1篇

蓝天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Smith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

兹经双方同意,甲方委托乙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工标准磁罗经,一切所需的零件与原料由甲方提供,其条款如下:

1.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的商品和数量:

(1)商品名称--标准磁罗经;

(2)数量--共计__台;

2.一切所需用的零件和原料由甲方提供,或由乙方在_____或_____购买,清单附于本合同内;

3.每种型号的加工费如下:

(1)GLC-1型标准磁罗经:_________U.S.D.(大写:________美元);

(2)GLC-2型标准磁罗经:_________U.S.D.(大写_______美元);

(3)GLC-3型标准磁罗经:_________U.S.D.(大写:______美元)。

4.加工所需的主要零件、消耗品及原料由甲方运至(某地)____________,若有短少或破损,甲方应负责补充供应;

5.甲方应于成品交运前1个月,开立信用证或电汇全部加工费用及由乙方在_____或_____购买零配件、消耗品及原料费用;

6.乙方应在双方同意的时间内完成GLC-1型标准磁罗经的加工和交运,不得延迟,凡发生无法控制的和不可预见的情况例外;

7.零件及原料的损耗率:

加工时零件及原料损耗率为___%,其损耗率由甲方免费供应,如损耗率超过__%,应由乙方补充加工所需之零件和原料;

8.若甲方误运原料及零件,或因大意而将原料及零件超运,乙方应将超运部份退回,其费用由甲方承担,若遇有短缺,应由甲方补充;

9.甲方提供加工GLC-1型标准磁罗经的零件和原料,乙方应严格按规定的设计加工,不得变更;

10.技术服务:

甲方同意乙方随时提出派遣技术人员到_______的要求,协助培训乙方的技术人员,并允许所派的技术人员留在乙方检验成品。为此,乙方同意支付每人月薪________美元,其他一切费用(包括来回旅费)概由甲方负责;

11.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进出口手续,应由乙方予以办理;

12.加工后的标准磁罗经,乙方应运交给甲方随时指定的国外买主;

13.其他条件:

(1)标准磁罗经的商标应由甲方提供,若出现法律纠纷,甲方应负完全责任;

(2)若必要时乙方在____或____购买加工标准磁罗经的零件及原料,其品质必须符合标准并事先需经甲方核准;

(3)为促进出口业务,乙方应储备标准磁罗经样品,随时可寄往甲方所指定的国外买主,所需的零件和原料,由甲方所运来的零件及原料中报销;

14. 本合同一式三份,甲方与乙方在签字后各执一份,另一份呈送__________有关部门备案。

蓝天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Smith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经理经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来料加工(Processing With Customer’s Material)是指一个工厂按双方签订的合同接受外商提供的原材料,按生产图纸和生产程序进行加工,将合格的产品交外商后,加工方收取加工费用。

来件装配(Assembling With Customers’Parts)是指外商按双方签订的合同提供零配件、元器件,由工厂按要求的规格进行装配,将合格的产品交外商后收取加工费用。

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的生产线,专用工具,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人等由外商负责。合同终止时生产线及专用工具等按合同规定予以处理。

第2篇

*电子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

兹经双方同意,甲方委托乙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工标准磁罗经,一切所需的零件与原料由甲方提供,其条款如下:

1.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的商品和数目:

(1)商品名称--标准磁罗经;

(2)数目--共计__台;

2.一切所需用的零件和原料由甲方提供,或由乙方在_____或_____购买,清单附于本合同内;

3.每种型号的加工费如下:

(1)GLC-1型标准磁罗经:_________U.S.D.(大写:________美元);

(2)GLC-2型标准磁罗经:_________U.S.D.(大写_______美元);

(3)GLC-3型标准磁罗经:_________U.S.D.(大写:______美元)。

4.加工所需的主要零件、消耗品及原料由甲方运至(某地)____________,若有短少或破损,甲方应负责补充供给;

5.甲方应于成品交运前1个月,开立信用证或电汇全部加工用度及由乙方在_____或_____购买零配件、消耗品及原料用度;

6.乙方应在双方同意的时间内完成GLC-1型标准磁罗经的加工和交运,不得延迟,凡发生无法控制的和不可预见的情况例外;

7.零件及原料的损耗率:

加工时零件及原料损耗率为___%,其损耗率由甲方免费供给,如损耗率超过__%,应由乙方补充加工所需之零件和原料;

8.若甲方误运原料及零件,或因大意而将原料及零件超运,乙方应将超运部份退回,其用度由甲方承担,若遇有短缺,应由甲方补充;

9.甲方提供加工GLC-1型标准磁罗经的零件和原料,乙方应严格按规定的设计加工,不得变更;

10.技术服务:

甲方同意乙方随时提出派遣技术职员到_______的要求,协助培训乙方的技术职员,并答应所派的技术职员留在乙方检验成品。为此,乙方同意支付每人月薪________美元,其他一切用度(包括往返旅费)概由甲方负责;

11.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进出口手续,应由乙方予以办理;

12.加工后的标准磁罗经,乙方应运交给甲方随时指定的国外买主;

13.其他条件:

(1)标准磁罗经的商标应由甲方提供,若出现法律纠纷,甲方应负完全责任;

(2)若必要时乙方在____或____购买加工标准磁罗经的零件及原料,其品质必须符合标准并事先需经甲方核准;

(3)为促进出口业务,乙方应储备标准磁罗经样品,随时可寄往甲方所指定的国外买主,所需的零件和原料,由甲方所运来的零件及原料中报销;

14.本合同一式三份,甲方与乙方在签字后各执一份,另一份呈送__________有关部分备案。

蓝天电子产业有限公司Smith电子产业有限公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理经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来料加工(ProcessingWithCustomer’sMaterial)是指一个工厂按双方签订的合同接受外商提供的原材料,按生产图纸和生产程序进行加工,将合格的产品交外商后,加工方收取加工用度。

来件装配(AssemblingWithCustomers’Parts)是指外商按双方签订的合同提供零配件、元器件,由工厂按要求的规格进行装配,将合格的产品交外商后收取加工用度。

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的生产线,专用工具,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人等由外商负责。合同终止时生产线及专用工具等按合同规定予以处理。

第3篇

甲方为:中国××公司

地址:

电报挂号:

电传:

××工厂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市×区

电报挂号: ×街×号

乙方为:×国××公司

地址:

电传:

双方为开展来料加工(或来件装配)业务,本着平等互利原则,通过友好协商,特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 加工(装配)的项目

乙方向甲方提供加工(或装配)××(产品)××套(或件)所需的原材料(或散件);甲方对乙方提供的原材料(或散件)进行加工(或装配),加工(或装配)后将成品交付乙方。

第二条 交付来料与加工成品的数量和时间

乙方将于19××年×月×日至19××年×月×日,每月向甲方提供××原材料(或散件),并负责运至×港港口(或车站)交付甲方;在甲方收到原材料(或散件)后的×个月内,(或自×年×月×日至×年×月×日)分批将加工(或装配)后的成品负责运至××港口(或车站)交付乙方。

乙方在提供原材料(或散件)时,按百分之×的备损率提供给甲方,多提供部分不计加工(或装配)数量。如乙方未能按时,按质,按量提供全部原材料(或散件),致使甲方停工待料造成损失,乙方在接到甲方提出的通知后,应予赔偿。如甲方未能按时,按质,按量交付成品,在乙方提出后,甲方亦应负责赔偿。

第三条 加工费

甲方为乙方进行加工(或装配)的加工费,每件(或套)计×币××元。(注一)

第四条 付款办法

乙方将不作价的原材料(或散件)运交甲方;加工费由乙方给甲方开出即期付款信用证。(注二)

第五条 来厂专家和技术培训

根据实际需要,乙方有义务向甲方派遣专家并为甲方培训必要的技术人员,来厂专家和培训人员的数目,时间,任务,以及费用负担等,由双方另行商议。

第六条 运费,保险费

乙方将原材料(或散件)运交甲方的运费,保险费由乙方负责;甲方将成品运交乙方的运费,保险费由甲方负责。成品的运输保险,由甲方按原材料(或散件)成本加上运费,保险费,加工费之和的百分之一百一十投保综合险,战争险(如陆上运输则投保陆上运输险)。在加工装配期间,由甲方负责投保火险。(注三)

第七条 质量检验

(1)甲方在收到原材料(或散件)后,应按乙方提供的技术标准,对其规格,品质进行验收,如发现乙方提供的原材料(或散件)的规格,质量不符合技术标准,或数量不足,由甲方向乙方提出检验报告后,乙方负责退换或补足。

(2)乙方在收到甲方加工的成品后,按双方议定的验收标准验货,如因甲方装备不当造成质量问题,由乙方向甲方提出检验报告,甲方负责返修或赔偿。

第八条 不可抗力

由于战争和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及双方同意的其它人力不可抗拒的事故,致使一方不能履行合同时,遇有上述事故的一方应尽快将事故情况通知对方,并与对方协商延长履行合同的期限。对方由此而产生的损失,不得提出赔偿要求。

第九条 违约责任

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条款,致使对方遭受经济损失时,必须承担赔偿责任,受损害方并拥有罚款××元的权利。

第十条 仲裁

本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本着友好方式进行协商解决。如未能解决时,提请×国××××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对双方均有约束力。仲裁费用由败诉一方负担。

第十一条 担保

为了保证双方履行合同和及时按合同规定支付罚款或赔偿损失,双方应分别向对方提供各自银行所出具的保函。

第十二条 转让

本合同所载明的权利和义务,非经双方一致同意,一方不得转让给任何第三方。

第十三条 有效期限

本合同自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到本合同规定的××套(或件)由甲方加工(或装配)成成品交付乙方并收进全部加工费时终止。

第十四条 续订

本合同有效期限届满之前,如一方认为需要续订合同,可以向对方提出并进行协商。

第十五条 文本

本合同正本一式二份,双方各持一份。副本××份。

第十六条 补充或修订

本合同如有未尽事宜,双方可以进行协商补充或修订。

第十七条 适用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为本合同的适用法律。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代表(签字)  代表(签字)

见证人

律师:(中国×××律师事务所)

(签字)

注一:如包装费用,辅料, 运费, 保险费等在加工费以外收取, 须另订条款明确规定。

第4篇

来料加工点:农民收入新保障

截至2015年年底,全县18个镇乡(街道)共发展来料加工点120余个,其中2015年新发展加工点21个,4000余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年发放来料加工费4000多万元。各级政府发放来料加工奖励经费70万元。农村来料加工点加工产品主要涉及针织、电子、文具、彩灯等。主要通过3种方式承接业务:一是来料加工点经纪人上门接单,主动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二是定向供单,当地政府把有意向外发业务的企业优先介绍给辖区内的来料加工点;三是提供信息,由县妇联、经信局、人社局牵线,将来料加工信息通过基层人力社保平台。

农村来料加工点的建立使农民可以实现就地上班,住宿、交通等生活支出明显减少,生活方便,受到农民的欢迎。通过来料加工点的建设,农民实现就地劳动力转移,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它具备如下特点:投入少,进入门槛低。来料加工的前期投入基本没有要求,可以使得最贫困的农户也能加入进来,农民只要具备初步的劳动能力就能赚取加工费。市场风险少。农户以赚取加工费为主,不需要承担市场风险。要求低,管理灵活。对农户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时间的要求都比较低。大部分来料加工属于产业链条最末端的纯手工劳动,不需要太多的劳动技能,而且由于组织管理灵活,农民基本能够兼顾家务劳动和农活。

发展趋势:逐步引导是关键

纵观象山县来料加工点近几年的发展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存在安全隐患。一些农村来料加工车间利用居民的闲置房间建成,工作环境较差,电线线路搭建不够规范,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不能保证按期交货。来料加工点在农忙季节和农村节假日,常常因为缺人而停工。而企业将订单下发到农村来料加工点后是需要赶时间的,这样就导致企业不能按期完成生产。

不能保证质量。由于加工的设备相对较差,也没有一个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导致加工的产品在卫生等方面较差,达不到企业要求。

发展受到限制。一些加工点经过几年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由于这些加工点不属于企业,在扩大发展规模时,申请用地指标、资金补助都十分困难,制约了农村来料加工点的进一步发展。

解决办法:三项建议是基础

首先,加强管理,把发展农村来料加工点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发展农村来料加工点是一种创新的扶贫方式,是以巩固和提高欠发达乡镇致富能力为重点的开发式扶贫,是促进企业兴旺、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多赢举措。在今后阶段,县政府对这种“工农结合,城乡互动”的模式应予以必要的引导,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来抓。一是落实专门的管理领导机构,如由妇联或扶贫办来牵头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来料加工点的组织领导,把农民就业纳入县政府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的重要工作日程。二是健全农村劳动力管理网络,各乡镇(街道)要落实专人负责依法加强对农村来料加工点的监督协调,调解劳务矛盾,尤其是加强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整治,提供劳动保障服务,让农民安心工作。

其次,提升产业的集群竞争力,夯实农村来料加工点的发展基础。

县政府要努力实施促进龙头企业和农村来料加工点进行产业连接的鼓励政策,实现“一个产业、一批龙头企业、一片生产基地”,形成区域产业生产网络和集群竞争力。一是妇联或扶贫办把农村来料加工点的建设作为企业扶贫的重要途径,对企业赠送机器等措施可以折算为慈善捐款。二是积极支持鼓励企业发展农村来料加工点,对企业开展农民技能教育培训予以补助,每年按照签定的定单合同对企业给以一定的奖励和税务优惠。三是对农村来料加工点提供贷款方面的便利,在加工车间的厂房建设、用电、用水方面参照农业龙头企业予以政策优惠。

第5篇

原主材料成本一般占据产品成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甚至达到八十以上。原主材料成本核算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产品成本的准确性。一般加工制造企业原主材料供货价格按协议锁定,暂估价格按合同约定计算即可。但有部分钢铁企业及相关行业,事先签订的采购合同价格为挂牌价格,最终产品结算价格按照当月产品市场价格指数确定,一般该价格都在发货月25日以后通知。一般企业成本核算会按照合同价格或计划价作为原料暂估价格,但合同价格或计划价与产品最终结算价格会有较大差距,部分月份超过300元/吨,造成原主材料成本核算不准确。财务人员可以积极与采购负责人沟通,及时获得当月采购原主材料的后结算价格,更新到相关的成本核算系统当中,按此价格进行原主材料的暂估入账,使当月的原主材料成本核算更加准确。

二、准确核算能源动力成本

1.能源动力消耗期间要与产量统计期间要一致。能源动力成本是除去原主材料成本,占产品成本第二大的变动成本项目。正常来说,排除大型的企业集团,一般中小规模企业所需的能源电、水、蒸汽等都是从外部采购,每月能源结算的抄表日期不统一,而产品产量按月统计,可能出现30天的产品产量对应28天或32天期间的能源消耗,造成了能源统计期间与产量统计期间不一致,致使产品的变动成本中能源动力成本不实。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自行记录能源的月末表数,将能源按照存货管理,本月消耗但未开票的部分进行暂估。以电为例,具体做法是,上月抄表结算数A,上月月末表数为B,当月抄表结算数C,当月月末表数为D,结算开票数(C-A),上月暂估数(B-A),当月暂估数(D-C),当月处里就是结算电量加上本月暂估减去上月暂估,即(C-A)+(D-C)-(B-A)=(D-B),就是本月实际消耗的电量。2.理顺自产能源项目核算顺序,保证自产能源单位成本准确。很多企业因生产需求,需要消耗氢气、氮气、压缩空气等特殊的能源介质,这些介质外部难以采购,需要自产,生产这些介质时需要消耗相关的能源产品,所以为了准确核算自产能源介质成本,需要理顺自产能源项目核算顺序。以笔者所在冷轧板生产企业为例,外部购入的电是220千伏的高压电,需要通过自己电站降压才能使用,生产净化水需要用外购原水、自产电,脱盐水需要净化水作原料,并消耗自产电。所以公司成本核算首先是合算自产降压电的成本,再核算净化水,然后再核算脱盐水,这样保证了自产能源介质单位成本的准确。

三、提高辅助材料领耗数据准确性

多数企业对辅助材料的管理是已领代耗,但是部分辅材项目因一次性领用较多,月末结余量大,造成当月指标的消耗不实。针对此项情况,企业可以选择对成本额度影响较大的辅材项目,月末已领未耗部分要求进行退库处里,这样就实现了成本报表辅财数据真实性。

四、完善副产品的回收模式,促进企业管理提升

1.副产品按照收发存明细管理,回收、销售均进行过磅,月末进行盘点。部分企业对副产品疏于管理,回收时只是集中存放,未及时过磅统计,而是按照当月销售过磅量视同为当月回收量,如此虽然简化了一道过磅程序,但会造成副产品帐面月末数量与实物不一致,同时副产品如发生丢失毁损难以及时发现,对钢铁企业而言,还会造成当月金属投入量与产出量不平衡。回收、销售均进行过磅,月末进行盘点,做到帐实相符的同时,如出现帐面数大于实际数量,及时查找原因,发现问题。2.合理制定副产品的计划价格。一般副产品的核算是年初设定一个计划价格乘以回收量作为其成本,记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其销售收入记入其他业务收入。按照计划价格与回收数量的乘积冲减主要产品的成本。副产品计划价格制定的合理与否,关系着主要产品成本真实性,因为有些副产品全年的价格波动较大,计划价格按季度依据市场价格进行调整,这样主要产品的成本贴近真实水平。五、因企适宜核定变动成本范围,准确计算产品的边际利润产品的边际利润是产品价格减去产品的变动成本,值为正的话,公司就可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值为负,公司就需要研究提价降本策略,促使产品的边际利润为正。正常来说,产品的价格比较容易确定,保证边际利润准确,主要是准确计算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是指成本的发生额在相关的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直接耗用的燃动成本是主要的变动成本项目,但部分企业为了使产品满足长途物流运输需要,产品的包装费、运输费也是与产品量呈线性相关,这部分费用虽然记到销售费用当中,但亦属于变动成本范畴,计算变动成本一定要涵盖进去,否则计算的边际利润就难以准确了。

六、准确核算同一产线下不同规格的产品成本,指导企业优化

产品结构,实现利润最大化大型企业资金雄厚,管理专业化强而集中,大部分上线的ERP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模块与成本核算模块的接连,通过设定不同规格各成本项目的系数,直接进行成本分配还原,系统能够计算出各规格产品成本。但中小规模的加工制造业企业,受资金及成本限制,没有先进的成本核算程序,仅能够实现产线上的平均成本核算,得不到各规格产品的边际利润数据,难以指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根据中小规模企业生产产品规格比较稳定的特点,企业财务人员可以组织相关部门,以生产稳定时段的数据为准,测算一段时间内连续生产规格产品产量、原料投入量、风水电气及其它包装费、物流费,测算该规格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同理测算出各规格的变动成本,连续测算4至6个月,取得规格成本平均数。在公司设备、产品工艺及研发未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各规格成本不会有太大变化,可以作为公司优化产品结构的数据基础,使得公司有意识的增加高利润规格产品的订货量,实现利润最大化。

七、满足来料加工业务需求,增加来料加工成本核算体系

第6篇

甲方(加工装配方):_________

乙方(来料、来件方):_________

双方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本着本等互利的原则,就来料加工_________进行了充分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合同条款:

一、双方责任

1.甲方责任:

(1)提供有上盖之厂房_________平方米,无上盖场地_________平方米,工厂管理人员_________名,生产工人_________名、开业后_________月增至_________名。在合同期内代乙方加工生产上述产品,加工成品后交回乙方复出。

(2)提供现有水、电设备供加工生产之用,如需新安装水、电设施,其费用由乙方支付。

(3)办理来料加工、装配有关业务的进出口手续及对工厂实行行政、财务等管理,不得把工作以任何形式承包给任何单位和个人经营。

2.乙方责任:

(1)不作价提供加工上述产品及装修厂房和建造_________平方米简易厂房所需的设备材料(详见清单),分多批运抵甲方工厂,设备总值约_________元。

(2)不作价提供加工上述产品所需的原料、辅料和包装物料,具体数量、规格在各份具体生产加工合同中订明。

(3)工人如因工作不力(含工厂管理人员),经教育无效者,乙方有权向甲方提出调换,但禁止非法搜查甲方工厂工人的身体。

二、加工数量

第一年加工上述产品,加工费约_________元,从第二年开始的产量,应在前一年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具体数量应在生产合同中订明。

三、作价原则和工缴费

1.试产(培训)期为二个月,在试产期内,工人每人每月工缴费暂定为_________元,每月工作_________日,每天_________小时。

2.试产期满后,采取按件计算方式,在坚持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双方应根据加工的品种、规格、款式和工艺繁简不同进行定价,并在生产加工合同中订明为确保工人的合理收入,工缴费平均每人每月不低于_________元。需要加班时,加班费另计,但每个工人每天加班时间最长不得超过_________小时。

3.甲方工人生产消耗的水、电费由乙方负责。

4.每月乙方支付甲方_________元,作为工作管理费。

四、损耗率

1.试产期内的消耗率,实报实销。

2.试产期后的损耗率,由双方商定,并在生产加工合同中订明。

五、来料和交货期

1.乙方按生产合同的加工量,按月提供足够数量的原辅材料和包装物料。为使甲方工厂能正常生产,乙方必须在每批产品开始加工前_________天,将所需的原材料和包装物料运抵甲方工厂。除因人力不可抗拒之原因外,乙方来料不足,造成甲方工厂每月生产不足_________天,停工天数累计不得超过四天,否则,乙方应按在厂工人以停工天数计,每人每天补助生活费_________元,支付给甲方工厂。

2.为使乙方能开展正常的业务活动,甲方应向乙方按商定的交货期,按时、按质、按量交货。如非人力不可抗拒原因,甲方不按时、按质、按量交货,造成 乙方的经济损失,甲方应负赔偿之责任,赔偿数额可在具体的生产加工合同中订 明。

3.由乙方提供的机械、通风、照明等设备及原辅材料、包装物料,在甲方工厂由双方进行交收登记,建立帐册。甲方工厂加工后的成品,在甲方工厂经乙方验收起运后,甲方不负产品规格、质量、短缺等任何责任。

六、结汇形式

工缴费及工人管理费每月结算一次,以d/p即期结汇或支票方式结汇,由甲方工厂会同(_________政府授权的处理来料加工事务并具有外贸经营权的)_________ 贸易公司(下称授权贸易公司)开具发票后,通过_________银行(_________分行)向乙方在_________开户的银行(_________银行;帐号_________)办理。乙方超过_________天仍未付款给甲方,则按逾期天数,以当时香港银行利息一并付给甲方。乙方连续_________个月不结汇,甲方有权采取停止出货或其它措施。

七、劳动保护及运输与保险

1.工厂应做好劳动保护及安全工作,完善防尘、防烟、防毒设施,厂房保持通风光亮,内外环境卫生整洁,对有污染性项目,须经市环保部门批准,方能立项经营。

2.乙方提供的机械、通风、照明设备、原辅材料、包装物件及甲方工厂加工后的成品运输费用,均由乙方负责。

3.原辅材料、包装物料的运进,成品运出及加工期间存放的机械设备、原料和包装物料及操作机械的工人,均由乙方向_________保险公司投保。

八、技术交流

在设备运抵甲方工厂后,乙方应尽快派出人员进行安装,甲方派出人员进行协助。从试产期开始,乙方应派出技术人员到甲方工厂进行技术培训,直到工人能基本掌握生产技术,进行正常生产时为止。乙方技术人员的工资及一切费用由乙方负责,甲方提供生活上的方便。

九、合同期限

本合同经批准签订后,乙方须将商业登记及银行资信证明书交甲方办理营业执照经海关备案生效。有效期为_________年,即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如要提前终止或延长本合同,须在三个月前通知对方,并经双方协商处理终止或延长合同事宜。某方单独提前终止合同,要负责补偿对方的经济损失。补偿的办法,根据终止合同前半年内的每月平均工缴费为准,补偿两个月的工缴 费总额给对方。

合同期满后,不动资产(如厂房、宿舍)归甲方所有,由乙方不作价提供的可动产(如机械、车辆、通风设备)归乙方所有,并按海关和有关规定及时办理核销手续。

双方同意,在本合同经批准签订后_________天内,乙方向甲方预付_________元,作为履约保证金,从甲方收到履约金之日起_________个月内,乙方仍不投产开业,履约保证金即无条件归甲方所有,同时,甲方有权废约。如乙方能按时投产开业,该履约保证金可作工缴费抵付给甲方。

十、仲裁

凡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包括任一生产加工合同)的任何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均应提交_________仲裁委员会,按照申请仲裁时该会施行有效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十一、语言

本合同以英文和中文书就, 两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但在对其解释产生异议时,以中文文本为准。

十二、合同的份数和修订

本合同正本一式五份,甲、乙双方、海关、车管所、政府授权的处理来料加工事务并有外贸经营权的_________公司各一份,副本若干份,均具有同等效力。

本合同有如未尽事宜,双方可随时补充或修改,并报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实施。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

授权代表(签字):_________授权代表(签字):_________

第7篇

一、上半年工业及外向型经济等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概况

6月止,(1)完成工业总产值58.5亿元,同比增27.1%(增幅列全市第二位),完成年计划52.2%;产品销售收入57.1亿元,同比增27%;产销率97.5%;规模以上企业185家完成产值29.2亿元,同比增45.6%(发改局31.5%)(增幅列全市第二位),完成市年计划52.1%;实现销售收入28.9亿元,同比增43%;产销率为97.6%。(2)外贸出货值14.3亿元,同比增24.1%;其中自营出口8600.6万美元,同比增15.7%,完成年计划46.5%,其中加工贸易1284.9亿美元,同比增760.5%(增幅列全市第二)。(3)完成工业投入6.6亿元,同比增15.7%,完成年计划45.8%,其中技改2.1亿元;工业园区基础投入5870万元;竣工投产企业23家。(4)引进内资65个项目实际到位5.2亿元,按同比口径计算增240.5%,完成市下达任务80.3%,预计总投入18.5亿元;新批外资项目7个,合同利用外资2820万美元同比增109.2%,实际到位2601.9万美元同比增126.6%,完成年计划52%。(5)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之一,完成来料加工费收入9119.9万元,同比增49.5%(增幅列全市第一),完成年计划56%;巩固和发展经纪人596名,同比增21.6%;完成10个镇乡街道来料加工经纪人协会分会成立。(6)全区工业企业入库税收14760万元,同比增26%,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入库税收10220万元,同比增32.1%。

综上所述分析,今年上半年工业及外向型经济运行质量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应当看到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原材料上涨带来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减少;二是欧美贸易磨擦增大,如欧盟“二项指令”给出口难度增大;三是新批土地供地慢,项目建设进场不快。列入市里考核的工业投入、引进内资(80.3%)、引进外资(52%)、自营出口、规模企业产值(52.1%)以及区里明确的工业产值(52.2%)、来料加工费收入(56%)等八项指标中的工业投入完成市年计划47.1%和自营出口完成年计划46.5%,两项不能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下半年,只有我们上下努力,克服困难,全年工业及外向型经济主要目标任务才能够实现和完成。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做好政策宣传兑现,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一是做好政策完善。按照区“整合、创新、完善、充实”的要求,我局对工业投入、招商引资、项目包装、用地机制、外贸出口、优化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拟出建议稿。区委[20*]2号文件下发后,已将市、区政策汇编和内外资投资指南各印发5000册和2000册。二是开展政策宣讲。进行了一期镇乡街道分管领导、工服中心主任及办事员、强优骨干企业主及外贸企业业务骨干培训。三是及时兑现政策。今年2月,兑现上年度各种政策奖励(资助、补贴)1292.71万元(其中技改394.68万元、标准厂房158.86万元、外贸及摊位543.67万元、考核195.5万元)。

(二)以“两年”活动为契机,做好企业服务工作。一是汇总调查难题。3月中旬,组织全区地毯式调查,上报难题91件,涉及企业67家,其中:上报市办理9件,转区有关部门办理27件、发镇乡街道和两区55件,截止6月22日已办结52件,完成57.1%。二是组织银企对接。5月15日召开银企对接洽谈会,区六大银行与50余家企业洽谈,达成意向贷款12个项目金额1.39亿元,比去年增加一倍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月止,六大银行发放贷款总额46.75亿元,新增贷款6.54亿元,同比增16.3%,新增企业144家,其中31家小企业贷款3080万元,有效缓解了资金瓶颈制约。三做好项目包装报批。完成20个市重点项目的包装报批(金经投资[20*]12号),其中省级立项3个(浙经贸投资[20*]196号),分别为日普电动、南博电子和新天衣薄膜三家企业;其中南博、新天衣土地指标601.8亩。

(三)上下努力,改善外贸结构。一是主动服务。半年来走访出口企业20多家,宣讲扶持政策,研究去年加工贸易增幅趋缓问题,邀请海关等职能部门上门指导业务,全区加工贸易占出口总额14.9%,高出全市平均水平(8.6%)6.9个百分点。二是做好联合年检。今年全国实行网上联合年检,涉及61家企业、7个部门,在6月底前全部完成。三是组织企业参展。组织企业参加了广交会、消博会、浙洽会等会展活动。有6家企业(8.5个摊位)在广交会参展。4家企业(4个摊位)参加香港亚洲五金展。13家企业(23个摊位)参加五届消博会,成交537万美元。四是协助做好外资催资等其它工作。协助招商局进行外资批文办理和催资工作,上报二个机电出口产品研发项目(日普、通达)。组织企业申报“*市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品牌”。

(四)加大扶持力度,抓好“来料加工富民工程”。一是兑现和完善政策。做好区政府召开的来料加工会议筹备工作,表彰168个单位和个人,兑现奖励29.2万元;获得上年度市级优秀加工户5个、优秀经纪人3名、先进个人3名、先进集体3个;完善《*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料加工富民工程”考核办法》、《*区20*年度来料加工考核办法》。二是组织推介贷款。有146人参加与银行对接活动,有7名经纪人获贷款125万元。三是加强来料加工经纪人协会及分会的建设。召开区来料加工经纪人协会会议,完善协会章程,加强协会工作的指导,完成10个镇(乡、街道)来料加工经纪人协会分会的组建指导工作。

(五)加强效能建设,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一是完善制度。完善《经贸局20*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意见》、《20*年度经贸易局主要工作要点》和《20*年度经贸易局工作计划分解》。二是落实责任。拟定镇乡街道指标分解方案,落实本局今年100项主要工作,并落实到科室和班子成员,确保全年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三是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按照简化、提速要求,我局经与省、市经贸、外贸系统做了大量衔接工作,对原来11项行政审批(审核)事项进行了精减,保留审批1项,提速30%以上,能当即办结的当即办结。

四、下半年工作重点及举措

当前我区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煤电运支撑条件改善,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工业经济总的基本面是好的,但在全国经济形势分析电视电话会议中,从温总理提出的下半年十项重点工作特别是坚决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切实把好土地闸门、信贷闸门、节能降耗关、市场准入门槛等方面分析,下半年国务院可能出台一些宏观调控的微调政策,因此下半年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继续实施“工业强区、开放带动”战略,应对宏观调控新形势,研究下半年工作新措施、新办法和新思路,加快推进我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1、继续抓好建设项目。一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重点抓好市20个技改项目和3个省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着力解决一些影响建设工程进度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做好已批违法用地项目的供地和开工督促工作。进一步加大192个项目开工建设的督促,提高土地利用率。三是配合做好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妥善处理好工业用地的前瞻性和现实性的关系。

2、继续抓好总量扩张。一是注重质量招商。加强国内外大企业、大客商、大项目的信息收集,由大招商向招好商、招大商、招外商转变,实现国内500强或世界500强或中国名牌产品在我区落户“零”的突破。二是调整招商思路。加大对温、宁、台地区及省外苏州和昆山等地区招商力度。三是鼓励企业招商。做好以企引资,以贸引资工作。做好不占用地指标的外企增资嫁接和扩资扩规模项目的工作。

3、抓好有关展会活动。一是做好11月份省政府在杭州举办的工业博览会的参会组织工作,组织我区有一定科技装备含量的制造业产品企业参加工博会,并在会上进行签约;总投资2亿元以上,每亩投资强度200万元以上,对省外投资或与省外联合投资的工业项目可以争取带土地指标;二是做好11月上旬市工科会的参会组织工作,积极动员企业参加会议和活动,并组织有招商引资项目的镇乡(街道)参加签约仪式;做好在外*籍企业家调查摸底,参加市“回归创业工程”,形成“人回乡、企回迁、钱回流”的趋势;三是做好义博会参会和义乌来料加工业务对接活动组织工作;2个摊位,由联络处组织经纪人布置。

4、继续抓好外贸工作。一是抓加工贸易。加大加工贸易的服务力度,化解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制约。二是抓市场占有率。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点,应对和研究欧美贸易壁垒,提高企业反倾销能力。三是抓主体建设。做好自营出口获权企业服务,加大催促企业出口力度,并帮助解决一些困难。

5、继续抓好扶优扶强。一是抓政策兑现。确保财政资助和奖励资金项目的清理、准确、及时兑现,充分发挥区财政“四量拨千斤”作用。二是开展节约能源和资源工作。做好新墙材、散装水泥推广,加快项目验收和抵押资金的退还,减轻企业负担。做好资源综合利用推广工作。

6、继续抓好来料加工。一是加强业务对接。进一步发挥义乌联络处的作用,做好来料加工业务联系。二是指导协会开展活动。督促经纪人协会定期开展组织活动。8月下旬举办一期经纪人协会分会理事(常务理事)的业务和法律知识培训。二是9、10月份期间,组织来料加工“技能大比武”活动。通过比武,促进加工户提高技能,增加工收入。三是做好特色村(点)命名工作。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鼓励争创特色村(点),鼓励企业到村设立加工点。

第8篇

问:本次调整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了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过快增长,减少贸易摩擦,缓解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为配合国家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区域特点明显的加工贸易发展布局,实行区域间差别政策,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问:本次公布的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主要包括哪些商品?有多少个海关商品编码?新增了多少?

答:本次公布的限制类商品目录共2247个十位海关商品编码,其中394个是2007年之前的, 1853个是新增的。新增商品类别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金属粗加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问:本次新公布的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在管理方式上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一是2007年以前的限制类商品主要是按限制进口的方式管理的,而新增商品主要是按限制出口管理的。二是海关分类为A、B类的东部地区企业,均需按应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总额的50%缴纳台账保证金。中西部地区的A、B类企业实行台账保证金“空转”。C类企业无论是在东部地区,还是在中西部地区,仍按原规定缴纳100%的保证金。

问:限制进口和限制出口有什么区别?

答:区别是两种限制类方式的保证金计算基数和相关税率是不一样的:

限制进口类是将进口料件直接列入限制类,保证金的计算方法是按进口料件本身的金额作为基数,按照相应的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计征台账保证金。

限制出口类是将制成品列入限制类,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企业出口制成品全部是限制类的,其对应的全部进口料件总额作为基数,按照综合税率计征台账保证金;二是出口制成品清单中既有限制类又有非限制类商品的,按照限制类商品出口额占出口商品备案总额的比例和进口料件的总额为基数,按照综合税率计征保证金。

问:哪些企业可以从事限制类商品的加工贸易?

答:有关规定如下:

东部地区现有企业可以继续从事限制类商品的加工贸易业务,但须按规定缴纳台账保证金。

东部地区在公告之日后获得外贸权的新设立企业,不能从事限制类商品的加工贸易,可以从事非限制类商品的加工贸易。

东部地区已承接过委托加工、但不具有外贸权的加工企业,在公告之后三个月内向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申请备案,并在公告之后规定时间内取得了本企业外贸权的,不视为新设立企业,可以开展限制类和非限制类商品的加工贸易。但无论是否获得外贸权,该类企业均可继续承接委托加工业务。

在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新设立的企业不受此政策限制。

问:限制类目录的执行有过渡期吗?

答:本次公告的执行日期为8月23日。公告执行日期前已经商务部门批准、并持齐全和有效的材料向海关申请备案的加工贸易业务,可按原规定在有效期内执行完毕,免征台账保证金。执行日期前未向海关申请备案的,或向海关申请备案时所提供的备案材料不齐全而未被受理的,企业须重新向商务主管部门和海关按新的限制类商品管理规定办理审批和备案手续。

合同到期仍未执行完毕的,不允许延期,企业可按补税内销、手册结转、退运出境等规定办理有关手册核销手续。同时,公告对合同有效期内的业务变更做出了明确规定,不允许申请对限制类商品品名、商品编码、数量、金额进行变更,其他项目允许变更(如变更口岸)。

公告前中西部地区B类企业已征收的台账保证金,在其加工贸易手册核销前不予退还。

问:进口料件和制成品同时列入限制类的如何征收台账保证金?

答:只按限制进口的方式征收台账保证金,不重复计征台账保证金。

问:执行日期前未获得外贸权的企业包括所有类型的企业吗?

答:是的。只要在公告之日前未获得外贸权的企业,无论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不允许开展限制类商品的加工贸易业务,商务部门不予受理业务申请,海关也不予受理备案。但可以开展非限制类商品的加工贸易业务。

问:征收台账保证金包括来料加工吗?

答:包括来料加工。加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种方式,因此,对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征收台账保证金不分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都须按规定的计征方法缴纳保证金。

问:东部地区具体指哪些省市?

答: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省。其他的省市则为中西部地区。

第9篇

1、加工贸易特点视角下的风险成因

一是进料加工。进料加工具有以下特点:(1)自进原料。企业用外汇从国外自行购买进口料件;(2)自定生产。企业进口料件后自己决定产品生产的数量、规格、款式(;3)自定销售。企业根据国际市场情况自行选择产品销售对象和价格;(4)自负盈亏。企业完全自行决定进料、生产、销售,其盈亏也由经营单位承担。对于进行进料加工贸易的企业来说,由于料件的供应者和产成品的接受者不尽相同,在出口收汇中存在与一般贸易出口相同的自定销售、自负盈亏等风险。在进行海外销售过程中,通常会遭遇到来自进口国政府政策变动导致的贸易壁垒和汇兑风险,由于进口国内战争或政治暴乱导致的政治风险,由于进口方缺乏偿付能力和付款意愿的商业信用风险。二是来料加工。来料加工具有以下特点:(1)不动用外汇,料件进口由外商提供;(2)料件及加工的成品所有权属于外商,企业只按其要求加工,对货物无处置权;(3)来料加工的进口与出口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外商往往既是料件的供应者又是产成品的接受者,其合同不是以货物所有权转移为内容的买卖合同;(4)来料加工的双方是委托加工关系,由外商承担盈亏责任,企业只按合同要求进行加工,收取工缴费,不负责盈亏。由于在来料加工贸易中,企业无货物处置权,不自负盈亏,因此,对于仅从事来料加工的企业来说,只存在有限加工费的收汇风险,遭遇重大海外风险的机率不高。然而,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开始进行全球布局,形成了在境内生产、境外销售的利益链条。对于出口企业在境外的集团内销售,即由国内生产工厂将产品出口至其海外分支处,属于内部结算因而不存在收汇风险;但对于出口企业的集团外销售,即由国内生产工厂通过其海外分支进行海外销售合同签订,而将货物直接发送至海外最终买方处,同样存在无法收回货款的风险。在此种情况下,企业对来料加工贸易出口中的收汇风险存在与一般贸易出口类似的风险保障需求。

2、行业视角下的风险成因

一般来说,我国有加工贸易出口的企业多为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占比超过80%)轻工产品等生产制造企业,主要原因如下:其一,受国内技术限制,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或核心组件必须通过进口实现。例如,家电行业、汽车制造业、造船业中,国内的技术标准尚未达到国外买家的要求标准,必须从国外进口相关零部件,在中国组装完成后再销往国外,形成进料加工贸易出口。其二,受国内自然资源限制。以轮胎制造行业为例,我国天然橡胶资源匮乏,主要集中于海南和云南两地,国产天然橡胶难以满足我国橡胶工业需求,轮胎制造企业所需的天然橡胶基本从国外进口。其三,受原材料价格影响。具有丰富外贸经验和成熟成本控制手段的出口企业,往往会通过对比国内和国际原材料价格来确定原材料的采购地。例如,2009年,国际铜价远低于国内价格,不少曾经从事一般贸易出口的铜制品企业,改为从国外进口铜,制成相应产品后再出口国外,形成加工贸易出口。由此可见,对于由于上述原因而从事加工贸易出口的企业,需要自定销售、自负盈亏,在出口收汇中面临的风险与一般贸易出口完全相同。

二、应对海外收汇风险的建议

1、重视信用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

风险管理是企业通过建立信用管理机制,制定信用管理政策,指导和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业务活动,对收集和评估客户信息、授予信用额度、回收应收账款等交易环节进行全面监督,在有效控制客户信用风险的基础上,实现销售收入最大化和销售成本最小化。企业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在识别、分析和衡量信用风险的基础上,制定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的信用政策,以规避高信用风险交易,有效转移部分信用风险,将信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信用风险管理,包括事前调查、事中监督和事后调整三个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信用风险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的特征,如不重视,很容易被忽略;同时信用风险与传统财务风险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如不加以管理,容易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信用风险的管理,并建立适合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完善和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财务风险,规避和减少经济波动给其带来的损失,还有利于提升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有助于企业稳定和长期发展。

2、综合运用各种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实现收益最大化

建立信用风险管理机制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专业性工作,仅凭企业自身精力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预期目标。因此企业在内部建立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的同时,应充分借鉴和合理利用第三方专业工具。专业资信评估服务能使企业快捷掌握客户财务及经营信息,完善信用风险评估与决策体系,规避个别高风险交易;专业商账追收服务通过对应收账款及时和大力度催收,可以有效地促进信用销售资金及时回笼,防范应收账款逾期导致的现金流断裂风险;信用保险贸易融资、保理等业务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防范因信用销售造成的资金短缺,波及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风险。企业根据自身经营和财务需求,合理组合和运用上述专业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以达到收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3、合理利用信用保险,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第10篇

乙方:______

兹因甲方生产需要向乙方订印下列印刷品,经双方协商同意订立合同如下:

1.印刷品名称、数量及交货日期:

──┬──┬──┬───┬───────┬───┬───┬─────

│品名│规格│单位│数量│计划单

价│金额 │用料│交货期 │

├──┼──┼──┼───┼───────┼───┼───┼─────┤

├──┼──┼──┼───┼───────┼───┼───┼─────┤

├──┼──┼──┼───┼───────┼───┼───┼─────┤

──┴──┴──┴───┴───────┴───┴───┴─────

2.加工原料:

3.质量和式样:①质量:②式样:

4.定货数量的差额幅度:

5.货款结算。

6.原材料供应:

甲方来料加工者,应由乙方作运货处理,其货款在乙方交货结算时,凭甲方的发票结算。

7.印件确定后,双方中途变更应提前____日通知双方协商同意,否则应负违约责任,并应赔偿对方造成的损失。

8.外地用户,可由乙方代办运输,乙方一经运出即为交货,一切包装费、运杂费均由甲方负担。

9.本合同一式___份,双方各执一份。

10.本合同如有未尽事宜,须经双方协商修订之。

甲方:(章)_______乙方:(章)_______

地址: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

开户行:_________开户行:_________

帐号:__________帐号:__________

第11篇

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进口替代战略,另一种是出口导向战略。

而经济全球化是以规则为基础的(rule-basedglobalization)随着各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就不得不越来越多地接受国际规则。经济全球化规则的强化,对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GATT/WTO中关于降低关税水平、取消非关税壁垒、实施国民待遇原则等一系列开放市场的要求,使发展中国家不再可能利用传统手段有效保护国内市场,而这是进口替代战略有效实施的基本前提,也是出口导向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GATT/WTO关于反补贴、反倾销等规则,则使出口导向的政策措施受到极大的约束。而且,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竞争已经取代政治竞争成为国家利益的最高目标,美国也不可能像当年对待日韩那样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单方面的市场准入机会。可见,以往一些后起国家的工业化战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难度越来越大,有的政策手段难以继续使用,有的外部环境不再具备。传统的工业化战略面临严峻的挑战,必须寻求新的有效的工业化道路。

经济全球化在挑战传统的工业化战略的同时,又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带来新的机遇。

首先,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制造业技术损耗风险越来越大,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将传统产业向国外转移,为发展新经济腾出空间。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产业的跨国转移带来了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

其次,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商业模式的重大变革,跨国公司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将其生产布局日益细化,与以往在各个国家进行产业间分工不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跨国公司可以将一个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按照成本最低的原则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同时,跨国公司越来越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的建设,将制造活动尽可能地以OEM(原厂委托制造)方式外包给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企业。由此带来的变化是,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组装与出口基地,产业内贸易取代产业间贸易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力。

第三,除了外来投资,更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也得以越来越深地参与全球分工。以往,由于贸易保护程度较高,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垂直分工关系,产业间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主导形式。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企业,如果不借助政府的扶持或强力保护,只能从事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重化工业、机电工业大规模出口的可能性很小。为了应付不断强化的国际竞争压力,跨国公司除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能力外,还大规模采取外部采购(outsourcing)的办法,来维持其在核心生产环节的竞争力,这就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可以从跨国公司引进技术、管理。规范,在更多的产业中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更深地参与国际分工。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路径与手段均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一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在某些新兴产业占据一席之地。二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主要任务,从以往推进产业升级转变为推进产业链条的升级。三是发展中国家政府推进工业化的政策,从以往以产业差别待遇和扶持为主转变为创造一个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的投资环境。

新选择

谈到加工贸易,人们往往容易将其等同于中国实行的保税进口加工复出动。从本质上讲,加工贸易是指一国进口中间投入品,加工组装后再出口的生产与贸易活动。由于各国在税制、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差别,各国关于加工贸易的政策、监管体制均有所不同。

随着国际分工不断深化、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不断发展,加工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199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存量达到了1.6兆亿美元,53000家跨国公司与其所属的45万家外国子公司的国际生产总值达到9.5兆亿美元,外国子公司的加工产品出口额达到2兆亿美元,占世界出口额的33.3%。跨国公司的公司内贸易在一国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一个从头到尾产于一个国家之内的产品所占比重越来越低。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创造适合加工贸易发展的体制环境,促进加工贸易发展,是全球化条件下推进工业化的一条捷径。首先,加工贸易是发展中国家接受跨国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发达国家对外转移产业是分步的,而木可能一次将某个产业的上下游生产环节全部转移出去。同时,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市场容量有限,决定了转移进来的产业的市场不可能局限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市场,而必然有一部分是面向国际市场的。因此,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相当大的比重是从事加工贸易的。如果没有适合开展加工贸易的条件,即高效率的进出口体制、投入品与产品的价格不受扭曲,发达国家的企业就难以向这样的国家转移产业。可以说,加工贸易是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优势与发达国家资本技术优势相结合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其次,加工贸易适应了国际分工深化的趋势。由于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分工为主转变为以产业内生产环节分工为主,除了特定的产业,如国防工业,即使是发达国家,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在一个国家内部形成某个产业完整的产业链。发展中国家更不可以在很多制造业中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因为在全球化背景下这样的产业是没有国际竞争力的。因此,只有采取加工贸易的方式,发展中国家才能抓住国际分工深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环节形成组装与制造能力,参与国际分工。第三,加工贸易的发展将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制造业分工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尽管在加工贸易发展初期,发展中国家所从事的生产制造活动,大多是附加价值较低、技术含量较低的生产环节,但随着加工贸易规模的扩大,产业集聚效应必然会导致产业链向上下游环节的延伸,同时还会将一些本土产业纳入加工贸易引致的国际生产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更为重要的是,当产业链较短时,加工贸易的生产活动具有“无根工业”或“飞地工业”的特点,在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如工资水平上涨后极易发生迁徙,随着加工贸易产业链的不断加长,产业相互配套,使加工贸易活动得以扎下根来,成为本土制造业的一部分,从而将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制造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

巨大贡献

自从1970年代末我国实行加工贸易政策以来,加工贸易取得了“爆炸式”的增长。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6.66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2414.37亿美元,增长了约145倍。相应于此,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已经从1980年的4.4%提高到2001年的47.4%,加工贸易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更高达55.4%。

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就业、税收、创汇等方面的巨大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同,但是,加工贸易究竟是解决就业压力等问题的权宜之计,还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实现工业化的一条有效途径?人们对此存在不同的看法。也正因为对这一问题认识上的分歧,使得加工贸易的战略地位一直未得到明确认识,导致我国加工贸易政策摇摆不定,不仅不利于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经济整体发展。

透视我国加工贸易对工业化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加工贸易直接带动资源投入制造业,形成强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能力。首先,加工贸易将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纳入制造业。由于我国尚没有关于加工贸易的专门统计,因此难以给出加工贸易从业人数的准确数据,但是,按有关部门和研究成果估计,加工贸易从业人员超过千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人员是从以往的农业部门转入制造业的。其次,加工贸易吸引大量资金(特别是外商投资)进入我国的制造业。20多年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超过4000亿美元,截至1999年底,合同利用外资中59.6%投资于工业。按照这一比例估算,实际投资于工业的外商直接投资约为2400亿美元。加工贸易的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制造业能力,2001年加工贸易净出口额达到535亿美元,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6.5%。如果考虑到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在国内销售的工业增加值,加工贸易对我国工业增加值的贡献会更高。

第二,加工贸易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以纺织服装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新技术产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考察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工贸易带来大量新产品、新技术,形成了新的产业。在从事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中,技术水平普遍高于国内原有水平。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加工贸易企业的问卷调查,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达到母公司先进水平的占21%,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占47%。加工贸易发展直接带来了新兴制造业的发展。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国IT产业的发展。IT产业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因而最适合发展加工贸易,90年代以来,大量外商来华投资于IT制造业,从事加工贸易,其中既有INTEL、IBM、NOKIA等著名跨国公司,也有大量“隐姓埋名”为跨国公司从事OEM生产的台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从一个电子工业相对落后的国家,迅速崛起为世界IT产业最重要的硬件制造基地之一,对国际IT产品市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我国出口结构的不断改善,机电产品已经成为第一大类出口产品,2001年占我国出口总额的44.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提高,且保持强劲的势头。加工贸易是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机电产品出口的约3/4是采取加工贸易方式取得的,在机电产品出口大市深圳,加工贸易出口占机电产品总出口的近90%,而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近50%。

其次,加工贸易提高了技术开发能力,促进了技术进步。据课题组调查,加工贸易企业中,有技术开发机构且能够出口售技术专利的企业占1.27%,有技术开发机构并能提供企业所需大部分技术的企业占48.28%,这两类合计比重达到近50%。另外,还有22.6%的企业有技术开发机构但只能提供企业所需部分技术。这些指标远远高于全国大中型企业的平均水平,1999年全国大中型企业有技术开发机构的只占32%。随着加工贸易的不断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强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大型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从事技术开发。爱立信、IBM、英特尔、惠尔浦、富士康等知名跨国公司都已经在华设立了研究发展机构,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研发水平,在IT等新兴产业中,尤其明显。对技术开发的重视促进了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据课题组调查,近年来,技术有很大进步的加工贸易企业占29.9%,有一定进步的占61.5%,保持原状或有一定退步的分别占有7.3%和1.3%。

再次,加工贸易的技术与管理“外溢效应”促进了相关-企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加工贸易的外溢效应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实现:第一条途径是产品的扩散与竞争。由于大量加工贸易企业是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由加工贸易企业带来的大量新产品投入国内市场,一方面培育了国内需求,另一方面也为国内企业开发与生产同类产品提供了示范,移动通讯市场的扩张与制造业的发展是最具说服力的例证。第二条途径是加工企业对配套企业的订货要求与技术支持。国内企业之所以难以借助加工贸易进人国际市场,主要原因在于产品质量与交货期达不到加工贸易企业的要求。据课题组调查,只有26.3%的加工贸易企业认为不必对配套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在认为需要对配套企业进行技术支持的加工贸易企业中,49%的企业对配套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12.9%的企业准备提供技术支持。加工贸易的订货要求与技术支持,大大提高了国内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使其产品能够达到国际市场的要求。第三条途径就是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流动,传播了先进的技术与管理。

第三,加工贸易推动了全国的工业化进程。首先,加工贸易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能够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熟练劳动力。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是加工贸易的一个重要特点,而且,加工贸易企业的工人主要是从农村进城的“打工者”。加工贸易企业将这些农村劳动力转化为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熟练劳动力。一方面,加工贸易企业非常重视对员工的培训,据课题组调查,只有8.9%的加工贸易企业没有对员工提供培训。另一方面,由于加工贸易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因此,其技术、质量、管理基本上都具备国际竞争力,其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亲身体验了工业化生产对工人的技能与纪律的要求,了解到面对国际市场的技术或管理。劳动力从加工贸易企业的流出,使得这些年轻的适应工业化的劳动力成为全社会推进工业化的宝贵财富。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人员流动越来越普遍。加工贸易企业员工的流动性更强。据课题组调查,90%以上的企业存在员工流出。与大多数企业不同的是,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的“打工者”在工作几年后,往往会回到故乡,其在打工期间学习到的工业化文明(如工业生产所要求的技能、纪律、意识、经营管理的知识等)随之迅速扩散,这些回流的打工者不少人成为了乡镇企业的骨干,为广大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做出贡献。

其次,加工贸易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适应国际化竞争的技术与管理人才。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来华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大多实行人才本地化战略,因此,大批本地员工走向了技术与管理的关键岗位,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积累了面向国际市场生产与经营的宝贵经验。而这些人才的流动则成为技术与管理扩散最为有效的途径。据课题组调查,加工贸易企业流出的人员,首选仍然是外商投资企业,但有19.5%的企业认为其流出员工开始了自我创业,18.6%的企业认为其员工流向了私营企业,9.6%的企业认为其员工流向了国有企业。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近20%的加工贸易企业认为其流出员工开始了自我创业,说明加工贸易企业对于培养未来的企业家,同样具有巨大的作用。

最后,加工贸易创造的大量顺差为进口先进设备提供了条件,有利于促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外汇,为推进工业化提高了必备的条件。仅1993年一2001年9年间,加工贸易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558.33亿美元,而同期全国贸易顺差总额仅1818.71亿美元,加工贸易创造的贸易顺差占全部贸易顺差的比重高达140.7%。如果没有加工贸易的发展,我国绝对不可能积累现在这么大量的外汇储备,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能否独善其身并对区域经济稳定做出贡献,也是存有疑问的。

1970年代末开始,我国实施了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对用于加工贸易的进口实行保税政策,免征进口关税,同时对除少数敏感商品外绝大多数商品的进口取消配额等非关税壁垒的限制。这些政策的实行,消除了我国高关税、高非关税壁垒政策对加工贸易进口的扭曲,使在华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可以与世界其他各国处于平等竞争的地位,从而充分发挥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与深化,和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加工贸易不断发展壮大。针对不断出现的新形势,加工贸易政策也做出了相应调整,例如,1994年税制改革后,加工贸易进口保税政策又纳人了国内增值税保税的内容,针对加工贸易中存在的走私漏洞,引进了保证金台帐制度、出口加工区政策等。加工贸易政策与监管体制的不断调整与完善,是政府努力适应加工贸易发展要求的结果,对加工贸易的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但是,近年来,加工贸易政策与监管体制中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从事加工贸易企业对现行政策与监管的意见越来越多,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不同部门之间对加工贸易有关政策调整方向的分歧越来越大。实质上,这是由于加工贸易活动发生了很多新变化,对现行政策与监管体制提出了不少新要求。

加工贸易的变化及对政策与监管的新要求,归纳起来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工贸易主体结构的变化: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主要力量

加工贸易始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对外加工装配活动,早期主要是以国内企业为主,虽然很多从事来料加工的国内企业实质上是由外商投资机器设备并进行生产管理的,但这些企业都挂靠在拥有外贸权的外贸公司旗下,由外贸公司负责其进出口手续。80年代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一直不高,199o年才达到28.8%。随着90年代初外商来华投资逐渐进人,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迅速攀升,1994年即超过一半,达到56.l%。到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已经达到73.3%。

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内部,其结构也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80年代来华从事加工贸易的主要是港商,9O年代初中期大量台商到大陆投资,90年代后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据统计,世界5O0强企业中,超过400家已经在我国进行了投资。

加工贸易主体的变化,对加工贸易的贸易方式、市场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链条结构等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贸易方式的变化:来料加工为主变为进料加工为主

我国的加工贸易早期是以来料加工为主的,1980年来料加工进出口额为13.3亿美元,占加工贸易总额的79.8%。来料加工的好处在于,中方企业不必为支付原材料采购费用,也不必为产品的销路操心,这在中方企业规模有限、参与国际分工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具有特殊的优势。到80年代末期,这种贸易方式的结构发生了改变,1989年进料加工进出口额首次超过来料加工贸易额,达到53.l%。随后,进料加工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到2001年达到了71.4%。

进料加工比重的迅速提高,基本原因在于,外商投资企业比内资企业更倾向于进料加工贸易方式,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加工占其加工贸易总额的85.8%,内资企业进料加工占其加工贸易总额的28.7%。随着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导致加工贸易整体格局从以来料加工为主变为以进料加工贸易为主。

外商投资企业倾向于进料加工方式的基本原因在于,随着我国国内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外商投资企业越来越注重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很多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在大量出口其产品的同时,也不断增加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兼顾两个市场具有不少好处,一是可以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实现生产的规模经济,降低成本;二是可能扩大应付市场波动的回旋余地,例如,近几年当国际IT市场萎缩时,国内市场的迅速扩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三是保持外汇平衡或结余,在中国政府中树立良好的出口企业形象。中国政府一贯鼓励出口,加人WTO后虽然鼓励手段大大弱化,但这一政策取向并未改变,外资企业深知政府的政策取向。中国加人WTO后,按照承诺已经修订了外商投资企业的有关法律条款,进一步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内销。据课题组调查,沿海地区不少目前从事来料加工的所谓“三来一补”企业,都已经或正在考虑改变注册,成为外商投资企业,从事进料加工,同时可以内销。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未来,进料加工贸易的比重会进一步提高。

越来越多的加工贸易企业兼顾出口与内销,对我国加工贸易政策与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百分之百出口的来料加工贸易方式,对部分内销企业进料加工贸易的监管要更为复杂。我国政府试图通过建立“出口加工区”的方式来解决监管效率和防止走私的矛盾,但由于未能充分考虑大量外商投资企业兼顾内销的趋势,“出口加工区”计划进展缓慢,据调查,一些进人区内的企业最终又要求退出。

第三,产品结构的变化:从传统产品为主变为机电产品为主

早期我国的加工贸易以纺织、服装、玩具、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企业来华从事加工贸易,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高,2O01年,加工贸易出口机电产品882.7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60%,占全部机电产品出口的74.3%。加工贸易出口中,计算机、通讯设备、视听产品占有重要地位,不仅使加工贸易出口产品档次大大提高,而且使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大大改善。

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变化,对监管体制提出了新要求。我国现行的加工贸易监管办法是在早期针对服装等轻工产品的加工贸易发展起来的,手册、合同等管理办法针对传统加工贸易产品是基本可以满足需要的。但是,与传统的服装等产品相比,以IT产品为代表的机电产品生产具有“生产零库存、采购全球化、订单电子化”的特点,进口的中间投人品种类远远多于传统的服装等产品,同时对通关效率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很多从事机电产品加工装配的企业而言,由于中间投人品种类多,手册数量不够,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进度;很多企业进货与出货,均采用电子手段,根本没有合同,为了应付管理部门,只好去作一份假合同,监管部门心知肚明,但受现行规定的约束,只好继续要求企业提供这种没有意义的合同;对于生产零库存的企业而言,通关效率至关重要,上海IN-TEL曾经因为通关问题而停产,生产经营受到负面影响,不少跨国公司因为国内通关效率低下而不得不将其高端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放在香港,在内地只进行低端产品的加工贸易。上海市对外高桥保税区内英特尔、JVC等49家大型跨国公司实施了“空运直通式”通关,通关时间由原来的平均96小时缩短为6小时,表明我国现行的通关管理体制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第四,加工贸易国内采购明显提高

随着加工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方面,很多加工贸易企业在海外的配套企业也跟随而来,在华投资设厂,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均大大提高,同时,有关政府部门通过举办供货会等方式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因此,90年代中期以来,加工贸易逐渐改变了以往“大进大出”的格局,国内采购快速提高。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在1990年只有11%,1995年仅13.4%,而1998年已经提高到52.4%,ZO01年进一步提高到56.8%。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的不断提高,在形成跨区域的采购网络的同时,在我国沿海地区形成了一些产业特征明显的产业聚集带。

由于国内采购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国内采购已经成为加工贸易企业普遍的现象,根据课题组调查,高达46.2%的企业将国内采购作为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主要来源,高于其他采购方式。

国内采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国内配套产品档次与附加价值有待提高。调查结果显示,49.7%的企业国内采购的中间投人品是初级产品,40.9%的企业国内采购的投人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与技术密集型投人品仅占13.1%。二是国内采购在很多加工贸易企业采购中的比重还有待提高。将近一半(48.6%)的企业在国内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比重低于25%,约60%的企业在国内采购的机器设备的比重低于25%。

出口退税政策和深加工结转政策是制约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提高的主要政策因素。据调查,75.9%的企业凭增值税发票向国内企业采购中间投人品,30.8%的企业通过深加工结转方式采购。出口退税政策直接影响加工贸易企业是否进行国内采购的决策,由于来料加工不实行退税,因此,与进料加工相比,来料加工国内采购率明显偏低,国内采购比重高于50%的企业,进料加工企业中达到34.4%,而来料加工企业中只占20.5%。对于可以享受出口退税的企业,出口退税时间过长,占压企业资金,也影响到企业国内采购行为,有的企业将本可以在国内采购的合同转到境外采购,有的企业通过境外机构进行国内采购,即所谓的“香港一日游”。在课题组所列的10项影响国内采购的因素中,“出口退税时间长”被受调查企业认为是第三位的障碍。

深加工结转一直是加工贸易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加工贸易管理中的一个难题。深加工结转是加工贸易国内产业链不断加长的结果,近年来深加工结转发展势头很猛,以深圳为例,2002年1月-5月,加工贸易“转厂”配套出口(转出)20.3亿美元,相当于同期加工贸易出口值的15.09%;“转厂”配套进口(转人)32.3亿美元,相当于加工贸易进口值的35.1%,增长24.97%。深加工结转业务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加工贸易的附加价值。

为了防止加工贸易企业利用深加工结转进行走私,我国对深加工结转业务实行严格的手册管理办法。这种手册管理方式对采购渠道单一、品种简单的企业比较适用,但对于越来越普遍的采购渠道较多、所需零部件繁多的企业而言,经常会遇到手册不敷使用、采购不能如期完成的问题。例如,北京JVC在国内有50家配套企业,其中20家是深加工结转关系,涉及250种零部件,受手册不足的限制,部分中间投人品转向国外采购或“香港一日游”。另外,目前关于转厂必须由海关指定的保税监管车运送的规定,不但增加了运输成本,而且延长转厂时间。据调查,深加工结转手续繁琐是影响企业进行国内采购的第四位障碍。

对于结转方式采购的国内原材料和零部件,以往对转厂环节免征增值税,从2000年开始对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结转业务实行“免、抵、退”。在手续繁琐问题没有得到缓解的情况下,又将出口退税问题5;人了深加工结转业务之中,进一步影响了企业进行国内采购的积极性。

总之,现行出口退税政策和深加工结转政策的有关规定和管理办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加工贸易加长国内产业链的要求,越来越成为制约加工贸易企业采购的障碍。特别是近年的某些政策调整新动向,与国家鼓励加工贸易延长国内产业链、推进工业化的宏观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第五,加工贸易向下游延伸势头初露端倪

随着加工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我国初步显现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的前景,跨国公司逐渐开始将作为重要的采购基地。为了降低成本,跨国公司开始考虑在华建立国际采购与配送中心。发展跨国公司的国际采购与配送中心业务,实质上是将加工贸易向下游产业链延伸,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利用跨国公司的国际营销网络,促进加工贸易的更快发展。例如,零销业巨头沃尔玛(Wal-Mart)计划在深圳建立国际采购与配送中心,每年可带动出口100亿美元。

第12篇

地址:____________ 邮码: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

乙方(供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 邮码: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

印刷许可证: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印刷品名称、数量及交货日期:

品名

规格

单位

数量

计划单价

金额

用料

交货期

二、加工原料:

三、质量和式样:1.质量:________2.式样:

四、定货数量的差额幅度:

五、货款结算,凭运输部门的运单向银行办理托收。

六、原材料供应:

(甲方来料加工者,应由乙方作运货处理,其货款在乙方交货结算时,凭甲方的发票结算。)

七、印件确定后,双方中途变更应提前 日通知对方协商同意,否则应负违约责任,并应赔偿对方造成的损失。

八、外地用户,可由乙方代办运输,乙方一经运出即为交货,一切包装费、运杂费均由甲方负担。

九、本合同一式 份,双方各执一份。

十、本合同如有未尽事宜,由经双方另行商定。

十一、本合同有效期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甲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人:________

开户行:________

帐 号:____________ ____年__月__日

乙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人:________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