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市场经济学

市场经济学

时间:2022-07-24 14:24: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市场经济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市场经济学

第1篇

论文关键词: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差异;改革;实践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经济学发展简介

产业经济学也叫产业组织学,是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当今经济学的三大前沿学科之一。

1996年,我国对经济学学科专业门类进行调整,“产业经济学”开始成为“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由此开始,我国许多大学的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或商学院相继开设产业经济学课程,建设产业经济学学科。目前,产业经济学已成为我国各大院校的重要学科。

产业经济学在我国大学经济管理类院系普遍受到重视,与其明显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是分不开的。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区域内结构不均衡,区域间产业发展不平衡,区际间产业同构度较强等问题,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阶段的确定、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区际间产业发展的协调化等方面急需相关理论指导。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恰恰在于产业组织与市场效率、产业结构与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与产业发展、产业政策与产业规制等方面。虽然,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很大差距,面临的许多经济和产业问题具有中国现实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阶段的鲜明特征。但是,立足于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而发展起来的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对改善和解决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经济实践方面的战略性问题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有效性。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经济学教学与实践: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产业经济属于应用经济。因其应用性,产业经济学的报考热度和录取分数一直位居各学科前列。但从产业经济学的教学实践、就业供求来看,产业经济学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同学期望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具体表现在:

从产业经济学的报考热度看,经济学科的报考热度和录取分数在我国一直位居第一、二位。而相比国民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老牌经济专业,产业经济学的报考人数更呈几何级数式增长,竞争激烈。究其报考缘由,集中表现为:产业经济学属于应用类经济,实用性强,对就业有帮助;大多考生希望通过产业经济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跻身大型公司的市场研究部门或进入专门的市场研究公司等从事企业咨询和管理工作。而从进入产业经济学学习的同学反映来看,普遍认为,同院校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授课模式、同学的学习力和学习目标的明确性以及网络游戏等的诱惑相比,产业经济学教学设计偏理论化,专业教学广度强而深度弱,在分析经济现实时,缺乏深度与力度,可能是造成同学专业兴趣损减的最主要原因。而专业教师也普遍反映,如能在产业经济学专业教学中更多加入实践环节,引入产业经济实践专题分析,教学效果会改善很多;但是,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现实的产业经济学人才需求看,学术界、实业界和政府部门对于产业经济学人才的需求旺盛,但普遍反映上岗人才进岗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培训和实践认知。表现在:开放经济下,全球产业经济的竞争和融合加剧,企业及其相关管理部门对能够利用专业的产业经济学理论,对全球宏观经济政策走向以及全球宏观经济政策走向下的产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前景、演变进程进行分析预测,对企业在产业发展中可能的竞争优势、劣势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测评,对企业未来竞争策略、可能的绩效进行分析,对企业效能提升中的组织制度的改进与重构进行动态评价。而这些需求对人才的学术背景、理论素养和实践经历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但从现实的产业经济学人才供给看,对产业经济的分析方法有着基本掌握,但对于特定产业的产业认知较为缺乏,由此产业分析报告往往缺乏实践根基,对现实经济的解释力和预测力非常有限,与产业经济学人才需求有较大差距。 转贴于  对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同学期望间的差异进行细致分析,可以发现,问题的症结可归为:在产业经济学教学与实践中,如何将西方成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的现实产业经济实践相结合。只有实现这种结合,才能实现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同学期望间的统一,满足产业经济人才需求,更好地为我国的产业经济市场实践服务。而解决这个问题最为关键的是,如何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产业经济学应用性重点的转移。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经济学教学与实践:改革分析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实践背景下,如何顺应产业经济学应用性重点由政府产业政策的制定、产业的行业规制和宏观层次的产业发展向特定产业环境下,企业和行业分析中的产业组织和产业绩效的提升这一方向的转移,进行产业经济学教学与实践改革呢?

这里,仅从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机制两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人才培养目标看,产业经济学应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产业经济学学科人才,主要面向企业服务,从事大中型实业公司、专门性市场研究、咨询公司或第三方研究机构的产品和市场分析、组织效能提升等方面的专门性研究和服务工作。

对于这一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机制应加重实践分析和锻炼。这意味着,课程设计上,应更多融入对现实产业经济的专题分析。当然,考虑到大学学制的规定性和专业教师可能的实践缺乏,更多可以邀请企业人士进行课堂串讲,或邀请企业市场研究部门人士进行具体产业的专门性研究分析。同时,尽可能地鼓励专业教师引入企业横向课题或与企业合作,运用产业经济理论分析范式,组织学生参与专门的市场分析实践。

这里,涉及到师资配置、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等问题。

第一,从师资配置看,各大院校目前的专业教师更多直接来源于院校应届毕业生,相当多的专业教师没有从事企业分析、行业分析等的产业经济实践经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专业教学中的广度有而深度缺的问题,促成了人才培养与同学期望、社会需求间矛盾的形成。意味着,各院校应更多给予教师从事实践锻炼的机会,鼓励“专业教师进企业”。

第2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地位; 标准; 理论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公司频频遭受到美国和欧盟的反倾销调查,而与美欧反倾销联系最为紧密的是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最后阶段,美国提出了非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当时中国出于权益之计,同意美国和其它成员国包括欧盟在中国加入WTO的15年内,即2016年以前,可以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并在随后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WTO 议定书》的第15条即“非市场经济条款”中加以确定该内容。其实早在1980年的美国第一起对华薄荷醇反倾销案中,美国商务部就把中国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看待。其后,许多国家纷纷仿效,将倾销视为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使得中国外贸企业难以适从。自2004年4月14日西方发达国家之一新西兰正式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以来,截至2005年底,已经有近51个国家正式赋予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①但是中国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欧盟和美国还没有正式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国内学者对于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相当关注,绝大多数学者将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归结为是中国经济贸易发展的负面因素,认为是美欧有意对中国经济贸易的发展设置障碍并提出政府和国内企业的应对措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有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痕迹,目前国内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大多持批判态度,故对于“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也是一概排斥。用唯物辨证的眼光来看,二者并不是一无是处,尤其是“市场经济地位”标准中,也有值得中国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借鉴学习的地方,我们不能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二、美欧“市场经济地位”的标准

美国与欧盟分别提出了市场经济地位的评判标准,尽管从内容上看各自侧重点不完全一样,但实质是一样的。

(一)美国标准

美国的判断标准主要是根据1930年《贸易法》进行修改后的1979年《贸易法》和1988年《综合贸易竞争法》,现在沿用的标准就是取自1988年《综合贸易竞争法》。美国商务部使用的市场经济地位的标准有6条:(1)货币的可兑换程度;(2)劳资双方进行工资谈判的自由程度;(3)设立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的自由程度;(4)政府对生产方式的所有和控制程度;(5)政府对资源分配、企业的产出和价格决定的控制程度;(6)其他判断因素。

美国标准中,标准(4)、(5)并没有对控制程度进行量化,是个模糊的概念。政府对生产方式的所有和控制程度,是判断所有制的标准。而市场经济是个中性的概念,不具有所有制的性质,因此标准(4)不能作为市场经济的判断标准,而是所有制的判断标准。原因在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界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具有所有制的属性,戴维・W.皮尔斯主编的《现代经济学辞典》就写到:“市场经济通常也包含着生产资料私有制,即资本主义的经济”;③而标准(1)、(2)、(3)没有直接界定政府:标准(1)要求一个国家的货币是能够自由地以国际汇率市场供求力量产生的汇率来兑换,反对政府参与汇率的形成;标准(3)则要求一国对于国际资本流动不设限制,可以自由进出一个国家。

(二)欧盟标准

在欧盟理事会1998年修改的《905/98号规则》中,允许中国企业在符合以下5条标准的前提下申请有条件的市场经济地位。这5条标准分别是: (1)市场经济决定价格、成本、投资;(2)企业生产成本与金融待遇不受前非市场经济体制扭曲,企业有向国外转移利润或资本的自由,有决定出口价格和出口数量的自由,有开展商业活动的自由;(3)汇率变化由市场供求决定;(4)企业有符合国际财会标准的基础会计帐簿;(5)确保破产法及资产法适用于企业。

标准(1)的实质是企业的经营决策市场化,没有受到政府干预没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标准(2)要求企业澄清其资产和债务的清偿是企业自身行为,在企业出现债务问题时,不会有政府介入将债务转化为政府投资的现象,其实质也是政府干预的问题;标准(3)体现在2005年上半年欧盟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上,当时欧盟有关人员对中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颇有微词;标准(5)要求企业破产时,按照法律程序办理,在没有政府干预下的成立和倒闭。

由以上分析可以确定,美国和欧盟对于市场经济的理解是反政府干预经济的,或者是越少政府干预经济越好,强调市场对经济的自动调节,即“软政府,硬市场”。④

三、对“市场经济地位”标准的理论分析

美欧“市场经济地位”标准是有一定的政治经济理论背景的,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一)“市场经济地位”标准名不符实

“市场经济地位”标准是就企业而言的,但是该标准并非只有微观意义,“市场经济地位”标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欧美学术界和政界有关人士对于市场经济的见解。“市场经济地位”标准实质上就是“市场经济”标准,是美欧对“市场经济”的定位或定义,至少是欧美政界的定义。因为在经济理论界,目前还没有一个关于“市场经济”的统一界定,“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阶段,市场经济的具体模式是各不相同的”。④那么,用美欧市场经济地位标准分别衡量美欧的市场经济,会得出什么结论呢?美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标准2是“劳资双方进行工资谈判的自由程度”,强调工会代表工人进行工资谈判的能力,强调劳工的权益,用经济学语言可以解释为“劳动力价格由市场供需决定的程度”。当前,在西方各国,工会的组织功能下降,地位日益低落,工资统一集体谈判制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企业工资谈判制和个人工资谈判制。在这种工资谈判制下,工人的工资谈判能力难以得到合法保证。在这种制度下谈判,相同岗位工人得到的工资肯定也是各不相同,劳工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2000年《财富》500强排名第16位,连续四年获《财富》杂志“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称号,并公然声称自己是完全自由市场的完美体现的美国安然公司2001年被查出暗地里做假帐,进行权钱交易。如果按照欧盟市场经济地位标准4,即“企业有符合国际财会标准的基础会计帐簿”,欧盟是应该取消美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但结果并非如此。这些充分说明,美欧的市场经济地位标准是双重标准,这样的标准是站不住脚的。

(二)“市场经济地位”标准的政治意义

2002年6月,与中国同属“转型市场经济国家”的俄罗斯,被欧盟和美国赋予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普京1999年上台以来,俄罗斯经济摆脱衰退,开始增长。普京在位短短3年,就把俄罗斯从美欧所不认可的市场经济建设成符合美欧“市场经济地位”标准的完全市场经济,这似乎有悖经济规律。毕竟俄罗斯从20世纪70年的计划经济走出来,进入市场经济只有11年(截至2002年),11年间要想在俄罗斯上上下下从法律制度,经济环境,政府官员及公民市场经济意识上作出彻底改变,是不可能的,何况俄罗斯上下对于市场化改革,并不是赞声一片。但是2002年俄罗斯和欧美在政治上处于蜜月期:2002年欧盟东扩;5月俄欧莫斯科峰会签署的五项联合声明;11月俄欧在欧盟东扩、加里宁格勒和能源合作等问题上达成广泛共识; 美国反恐行动得到俄的支持;美军进军阿富汗,在俄罗斯的家门口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租用军用飞机场等等。正是俄欧、俄美在政治领域的各自有进有退,特别是俄罗斯在军事战略上的付出,使得美欧认为应该给予经济补偿,从而使俄罗斯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具有广泛的政治味道。这也充分说明“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决不仅仅只牵涉到纯粹的经济领域,而是被赋予了很强的政治意义。

(三)“市场经济地位”标准的理论渊源

近几个世纪以来,经济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现代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以亚当・斯密、F.马歇尔为代表,主张政府不应该干预经济运行,管理得最少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现代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以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为素材,否认“市场出清”的假定,市场失灵的存在使得国家干预经济成为必要,这些理论被成作“凯恩斯革命”;而“滞涨”的出现又使一度淡出经济学界的F.A.哈耶克终生坚信的新古典自由主义浮现出来,此后货币主义、供给主义、公共选择学派的林立,使新古典自由主义理论走向颠峰。新古典自由主义认为市场具有自然秩序,反对计划经济和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在实践领域,20世纪90年代初的巨变,华盛顿共识的出台都与新古典自由主义理论相关。

美国标准中,标准(4)、(5)直截了当地反对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而标准(1)、(2)、(3)则以迂回的方式表明的这种态度。

欧盟标准的实质也是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问题。美国和欧盟的市场经济地位标准是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或者说他们对于市场经济的理解是反政府干预经济的,或者是越少政府干预经济越好,强调市场对经济的自动调节,即“软政府,硬市场”。

从形成时间上来分析,美国市场经济地位标准是根据1979年《贸易法》和1988年《综合贸易竞争法》制定的,这段时期正是美国国内属于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辅佐里根政府的时期,他们的经济思想必然对这两部法律的制定产生影响。巧的是,里根上台的年份是1980年,而这一年又恰好是美国对华发起第一起反倾销案;美国市场经济地位标准中始终渗透着新自由主义思潮,这点也可以从美国市场经济地位标准与代表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国际化的“华盛顿共识”的政策工具的高度一致性中得到印证,美欧市场经济地位标准与“华盛顿共识”所颂扬的十个政策工具吻合度非常高。这充分说明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跟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

“市场经济地位”强调“软政府,硬市场”。这样的市场经济也称为自由市场经济,市场发育相当成熟,市场机制完善,价格信号准确合理,竞争机制建立,供求完全由经济主体自我决定,市场本身的力量就可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经济全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起自动调节作用。政府只起“守夜人”的角色,正如里根政府所主张的管得最好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少的政府。

虽然美欧标准的政治性很强,但仔细分析这些标准可以发现,他们是从政府、企业、市场、劳资关系和汇率等方面对市场经济进行规范的,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为我国建设现代市场可借鉴之处。

注释

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相关新闻统计而成。

② 魏杰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法更准确(参见 魏杰.市场经济前沿问题:现代经济运行方式.30-35页,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但一般认为两种提法涵义相同,可以互相代替,现在多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法。

③参见 戴维・W.皮尔斯主编.现代经济学辞典[M].375页,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

④参见 卫兴华主编.市场功能与政府功能组合论[M]. 288、314、318-321、322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参考文献

[1] 王海明北京共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第3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课程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在教学环节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单一的知识传授确实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但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大大减弱,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学能力、知识储备、创新性、前沿性也必将大大的弱化。这样既不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也不利于教师教学技能、知识等方面的提高,是一个相互弱化的过程。市场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本门课程不再是单纯的理论性和知识性的传授,而要传变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为一体的综合教育培养过程。

随着西方经济学在中国受到热捧,本文由收集整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影响却日渐式微,在高校普遍受到学生的冷落,教学效果不良好。根据这种情况,国内也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教学改革的问题,同时也借鉴西方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比如借鉴了加大拿政治学中有益的成分,来改进我们的教学效果。在加拿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前给学生安排阅读材料,教师的讲授与教材相关,但有一定的差异性,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然后给学生布置作业,就不同的观点撰写文章。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谈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读写议”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

一、“读写议”教学模式的构成

根据现代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目标设定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与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这就要求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应该根据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水平而确定。

(一)教学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多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反映了时展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强调课外阅读的教学法,即“读写议”教学法,通过此教学法,提高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认识和理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也更为苛刻,这就要求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针对这种情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在强调传统讲授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主要阐述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内涵、产生和发展的相关理论知识。这门课程内容枯燥,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通过课外阅读、写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方法

1.“读写议”教学法

“读写议”教学法是基于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在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所实施的一种系统全面的教学方法改革措施。这种方式是要彻底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广泛采用启发、辩论、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课堂讲授、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总结等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提问和思考,并且还要求学生展开课外阅读、写作和讨论,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根据以上的要求,“读写议”教学模式的操作如下:

(1)读书。开学初,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需要,开列出50部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及经济学方面的著作,要求学生任选其中一部著作通读。在阅读著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作者的观点学生有不赞同的地方,要求学生标明,并写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养成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做笔记的良好习惯。在期中前,要求学生阅读完整部著作,写出读书报告,针对著作的理论体系、观点,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2)写作。期中考试后,教师根据开列出的著作书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50个论文题目,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题目,撰写论文。论文不要求大而全,只要求针对某个问题或某个微观领域的事件,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写作项目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3)讨论。讨论项目可以分三种形式进行。一是辩论,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找个一个或多个辩论题目,让学生进行辩论;二是集体讨论,教师根据国际国内形式的发展与变化,寻找出一些经济热点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三是发言—提问。教师请几个学生就某个经济问题上讲台进行阐述,其他学生根据讲台上的学生阐述的问题进行提问和质疑,然后由台上的学生进行回答或进一步的阐述。讨论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考核方式

考核只是手段,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才是目的。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必须制定相应的考核方式,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到“读写议”的教学模式中去,深切体会此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变化。考核方式突破“一考定终生”的教学模式,最终成绩将由期末成绩和“读写议”成绩构成。期末成绩占60%,其中纪律等方面的占20%,卷面成绩占40%;“读写议”成绩占40%,其中读书占15%,写作占15%,讨论占10%。卷面成绩主要考查学生对市场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读写议”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读写议”教学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读写议”教学效果是否良好,主要看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对学生在“读写议”过程中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此,教师做了问卷调查表,分别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8级、2009级和2010级三个级的学生进行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三个班共184人,收回有效问卷182份。问卷涉及3个大项(读书、写作和讨论),共11个小项。每个小项有5个选项,分别为:a.作用很大;b.作用较大;c.作用一般;d.不起作用;e.很难说。问卷调查统计情况见表1。

(一)“读写议”调查统计与分析

从表1问卷调查表中可以看出,91%的同学认为“读写议”教学模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培养了相关的能力。

在读书部分,44%的学生认为作用很大,37%学生认为作用较大,11%学生认为作用一般,不起作用或很难说的占到8%,可以看出起作用的占到92%;在写作部分,40%的学生认为作用很大,33%学生认为作用较大,20%学生认为作用一般,不起作用或很难说的占到7%,可以看出起作用的占到93%;在讨论部分,38%的学生认为作用很大,33%学生认为作用较大,17%学生认为作用一般,不起作用或很难说的占到12%,可以看出起作用的占到88%。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读写议”教学模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充分证明了这种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是可行和成功的。

(二)成绩考核

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考核,可以反映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问题的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课程的成绩最终由“读写议”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构成。考核必须有个标准,我们的标准是:“读写议”的分值占40%,其中读书情况占15%,写作占15%,讨论占10%,学生分值的高低,根据学生读书所做笔记、批注和论文写作的质量以及课堂讨论的积极性等方面确定分数高低;期末考试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主要考查学生的平时作业、出勤率、课堂提问等方面,卷面成绩占40%,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数据显示:2007级的最终成绩考核为70.79,2008级成绩考核为81.07,2009级成绩考核为75.77,2010级成绩考核为78.97。通过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来,2007级的成绩最低,2008级的成绩最高,2009级和2010级居中。“读写议”教学模式从2008级才开始,通过成绩可以看出,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第4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性质;专业生产;广义联合产权;制度转型

中图分类号:F0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2)02-0068-05

一、引言

依靠市场调节维持经济运行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市场经济的性质是什么?这一问题是经济学有待回答的基础问题。现代经济理论中,市场定义比长期遭受质疑的企业定义处于更虚无的地位,经济学分析市场价格的决定,对市场本身的讨论已荡然无存。平狄克和鲁宾费尔德经典的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把市场(Market)讲解为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形成价格的地方。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认识更进一步,认为市场是一种形成价格的机制。上述主流的认识有两个问题:一是概念性的问题。这一问题包含有两个值得区分的定义:市场(Market)和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市场可以随时随地产生,市场经济则是整个经济体系以价格调节为基础的经济系统。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而不是全部。二是对价格的过分强调。张五常认为价格是一种竞争的胜负标准,还需要有竞争规则。对价格的过分强调使经济学成为一种研究选择分析的学科。这一方面使经济学成为强大的分析工具或分析方法,使经济学走向了“帝国主义”的道路。另一方面使经济学的研究缺乏实质内容,成为黑板经济学。与其说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还不如说经济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很多经济学家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以科斯、阿尔钦、威廉姆森和张五常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家提出要让经济学走向现实。因此,市场经济的定义不能被价格机制所代替,市场经济是一个具有更加广泛内涵的概念。新古典经济学简单地认为,明晰的私有产权就是比赛规则,适者生存就是奖惩规则。但是产权的界定需要成本,清晰的产权很难出现;人类的有限理性无法预知何为“适者”。走向研究对象——实际经济,是经济学发展的需要。在科斯揭开企业的盖头后,威廉姆森在《资本主义经济性质》中掀开了关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面纱。市场经济在这一经典著作中得到新的解释,即市场经济为各类交易提供了可选择的治理机制。但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不是就是为各种交易寻找治理机制?这和那种为各种交易寻找价格的观点又有什么区别呢?两者从本质上看是一致的。从单个交易并不能看到市场经济的本质。在经济学走向现实中,这种静态的、个体的分析已经限制了对市场经济的进一步认识。对市场经济本质的认识需要一个动态的、整体的分析。从动态性上来看,市场经济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阶段;从整体来看,市场经济具有生产性和制度性。我们在此要回答的是:市场经济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方式?是一项什么样的制度?市场经济如何演进?

二、对经济系统进行分析的框架

经济系统是一个生产和制度系统。从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出发,经济系统首先是一个为人类生产产品的系统,其生产方式决定了产品的丰裕程度,是经济系统的基本特征所在;同时,经济系统是一个将各种要素按照一定规则组织在一起的制度系统。从整体来看,经济系统是生产系统和制度系统的结合。从动态角度来看,经济系统的演进是生产方式和制度的互动。因此,对经济系统的分析要从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两方面来进行。

生产方式是经济系统的基本属性。产品的生产是经济系统首先要完成的经济使命。高效的生产方式是经济系统运作良好的必要条件。生产方式是一个比生产技术更广泛的概念。生产方式不只是产品通过何种技术生产的,更多的是生产要素是如何组合的。如经济系统的生产是社会化的,还是分散化的?是全能型的,还是专业化的?这是要素的组合方式,而不仅仅是技术。生产技术和要素组合是相互影响,互相决定的。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积累,经济学的分析应该更注重要素的组合,而不是生产技术的发展。

经济系统的性质更多地体现在制度性质上。一种经济系统本身是生产性的,具有自身特有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这种经济系统区别于其他生产系统的特点也体现在所具有的制度特性上。制度相对于单纯生产来说,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更能突出某一经济系统的特点。因此,研究经济系统要对制度特性进行更充分的研究。

现有制度研究视角的个体性。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中,微观经济重视基于价格机制的生产和消费均衡研究,宏观经济重视基于生产函数的经济增长研究,而把一些制度归为简单的前提条件。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了市场经济内部的制度规则。但这些研究者都是从个体财产权利入手进行研究的。这一范式带有明显的个体性,在分析某项具体制度或规则时具有优势,但在把握一类经济系统的制度特性上可能存在欠缺。比如,从个体看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产权制度并没有明显不同,都是依附财产权利获得收入的经济规则。因此,转变现有的研究角度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整体制度研究的三个维度。当把经济系统看成一个整体时,关于这一整体的制度问题就转变为:对这一整体的权利是如何配置的。经济系统是一个生产和分配系统。相对应的制度维度也应该围绕生产制度和分配制度展开。那么,第一个维度就可以抽象为:参与生产的权利如何配置?我们在此把这一权利抽象为参与权,即:人类社会参与经济系统的权利是如何配置的。第二维度可以抽象为:经济系统的产出如何分配?在第二个维度中又可以引申为两个层次:对参与经济系统生产的群体进行的分配和非参与群体的分配,这是两类不同的分配。为了研究的细化,我们把这一维度的制度细分为两个维度。我们把对参与生产者的分配定位为第二维度的权利,称为收入权;把对非生产者的分配定位为第三维度的权利,称为保障权。这样我们把经济系统整体制度细分为三个维度的权利:参与权,人类参与经济系统的权利配置;收入权,生产者从经济系统获得收入的权利配置;保障权,非生产者从经济系统获得收入的权利配置。在下文中我们将从这三个维度对市场经济系统的制度性质进行分析。

三、市场经济是一个相对高级的专业化生产系统(Advanced system of Specialized Production)

市场经济代表了一种更先进的生产系统。市场经济的先进性体现在大多数的经济活动都纳入专业生产中。生产者生产的产品不再是自己需要的而是他人需要的。专业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人类经济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正是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人类开始了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前,西欧已经进入了市场社会。为人类社会带来大范围专业生产的首先是市场化革命。市场经济一经出现就体现出了相比以往生产方式的巨大优越性,使人类的产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市场经济代表了一种程度不断加深的专业化生产。市场经济在生产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专业化生产方面。市场经济不仅开创了一种新的专业化生产方式,而且使这种专业化不断加深。首先,市场经济使专业化范围不断加大。现代市场经济基本囊括了所有的产业。很少产业能离开市场经济而独立存在。其次,市场经济使国家经济呈现出专业化特点。各个国家通过市场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按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不融入市场经济的国家已经很难进行发展。再次,市场经济不断深化了专业化生产。现代经济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化,不断形成新的细分产业。随着专业化的不断加深,个体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整个市场经济体现出集体劳动协作的特点。

市场经济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一个发展阶段。伴随人类产生的是原始社会的生产,以部族、群落为单位进行生产,部族内部进行简单分工,部族间很少有联系;在奴隶社会,生产单位是奴隶主庄园,生产的主要目的是自我消费;封建社会出现了更多样的土地耕种方式,更多的行业,但其目的是维持一个国王或封建属地的产品供给;在封建社会后期,专业化生产不断扩大,带来了生产的大变革,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了:市场经济,人类社会也随之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因此,从历史的进程来看,市场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生产发展的一个阶段。

四、市场经济的制度性质是联合产权性(United Property Right)

市场经济系统具有相对平等的参与权。我们在此再一次强调我们的视角,把市场经济看成一个整体,或一个有机的生产系统。谁可以利用这个生产系统?或者说谁对这个生产系统享有参与的权利。在原始社会中,生产系统是为某个部落使用和服务的;在封建社会是属于某个国王或封建地主的,为国王和地主使用。在市场经济下,这个制度发生了异质性改变。市场经济的生产系统不再属于某个人或某个阶级。个体可以相对平等地参与到这个生产系统中来,并且这种权利受到了法律的保障。市场经济赋予了每个人充分的参与权。充分参与权带来了充分的竞争,成为个体从生产系统获得收入的前提。正如斯密所言,市场经济是以利他为基础的,不具备利他能力的个体很难拥有参与权,这注定了市场经济的参与权不是绝对平等的。

市场经济系统具有共享性的收入权。随着专业化的加深,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天然具有集体性,任何个人的目标都是在社会集体协作基础上完成的。这就带来市场经济生产成果分配的共享性。市场经济系统中个体主要凭借个人具有的要素参与到市场经济中,做出具有市场价值的行为获得收入。这种收入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抽象为边际贡献的价格。但现实中边际贡献无法低成本获得。要素价格只是收入的数值,更多是为了实现激励目标,而不是为了精确描述贡献。从这个角度看,市场经济并不具备精确的贡献测度机制,而是具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只要生产要素具有市场专业生产需要的特性,就可以从市场经济中获得收入。整个经济系统的收入被不同的要素所有者:资本家、普通劳动者、技术人员、职业经理人等共同享有。

市场经济系统具有普遍的保障权。除了通过市场直接获得收入外,市场经济系统还具有间接的收入方式。在市场经济中有些个体并不具备参与专业生产的条件,如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病人等。这类人可以通过要求转移支付、更好的教育等方法来获得收入。这种收入方式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零星存在,但在市场经济中,特别是成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普遍存在。因此,不具有充分生产要素的个体,对于市场经济也具有获得收入的权利。通过充分的保障权,市场经济满足了人类整体的需求。

市场经济的制度性质是联合产权性。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市场经济系统赋予了人类相对充分的参与权、收入权和保障权。个体可以自由参与到市场经济中,可以从市场经济中要求收入,可以要求基本的生活保障。从市场经济的整体来看,对市场经济的权利安排具有公共性。市场经济制度是共同参与和共同收益的制度。我们把市场具有的三个维度的权利:参与权、收人权和保障权,定义为人类对市场经济的联合产权。市场经济最的制度首先是联合产权制度。在联合产权制度基础上,为了竞争的合理进行,发展出了相对完善的财产权利制度。新古典经济学家忽略了制度的作用,新制度经济学家只重视了财产权利制度,更具整体性的、基础性的联合产权制度被忽略了。因此,确认市场经济的联合产权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五、组织、私有产权、联合产权和制度演进

组织、私有产权、联合产权是制度演进的表现。组织是市场经济重要的组成。组织的出现先于市场经济。如果我们把原始部落看成一个组织,那么世界经济的起源就是一个组织。正是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制度演进促成了人类经济制度的不断演变。组织内首先出现的是公共产权。当组织间的联系变多时,一种新的权利安排出现了:组织间的权利安排。这种权利安排打破了原先组织共享的理念,导致了私有财产权利的出现。私有财产权利制度是基于私人对财产的占有为基础的。私有产权一经出现就成为一个牢固的制度框架:经济系统是个别私人占有的。在这个制度框架内,微观组织制度的演变导致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随着生产的发展,微观组织间的联系进一步紧密,触动了私有产权对经济系统的权威,出现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改变了经济系统是私人占有的整体框架,形成了联合产权性质的整体经济框架。人类经济制度演进的过程可用图1来简单描述。

原始社会是一个简单的部落组合。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以私人(国王)占有(参与权和收入权的个别占有)经济系统为特征的社会制度。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具有更多种类的组织,组织间的关系也更密切。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以社会整体对经济系统的联合产权为前提的社会制度。在联合产权基础上是私有财产权利,私有产权是个体和组织间竞争的规则。刘长庚指出了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具有的联合产权的性质。在此为了区分两种联合产权制度,我们把市场经济系统所具有的联合产权制度性质定义为广义联合产权制度,而把企业内部具有联合产权性质称为狭义联合产权制度。类似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以国家对整个经济系统的占有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也是以广义联合产权为前提的社会制度。但在广义联合产权基础上不再只有私有财产权利,还包括国家财产权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单纯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拥有种类更多的市场主体,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市场经济联合制的矛盾。在资本主义下以私有产权为基础的竞争规则,带来财产的过度集中。一是这种财产的集中限制了个体对市场经济系统的参与权。二是依靠物质资本的私人占有获得收入,引起收入和贡献的持续分离,个体的收人权受到限制。三是对私人产权的过分强调,限制了社会保障的发展,无法体现充分的保障权。基于这三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很可能带有需求不足、阶级分化、收入差距较大等问题。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了保持活力必须反垄断、创新收入分配形式和加大社保支出。更为关键的是市场经济内组织制度的自觉变化。组织内部收入分配形式自发自觉的创新,最终会导致社会整体组织制度的变革,引起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变革。

六、总结及进一步思考

经济的性质具有专业化的生产性和广义联合产权的制度性。市场经济从整体和动态的角度来看,是人类社会满足自身需求的一个生产系统,具有生产性,主要特征是专业化的生产方式;市场经济同时体现出一种特殊的制度性质。市场经济下社会个体通过广义联合产权对市场经济系统拥有产权。广义联合产权包含参与权、收入权和保障权三个维度。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广义联合产权的基础上,把私有产权制度作为竞争规则的一类特殊市场经济体制。

第5篇

我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1940年在《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经济学”这个术语,并根据这一思想写出了《中国经济原论》(后修订本改名《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应当说,无论是从提出“中国经济学”的初衷,还是从《中国经济原论》的思想,或是从经济学本身的学科性质来看,探讨中国经济问题的“中国经济学”,都具有特定的固有涵义。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开展相关讨论以来的有关文献看,关于“中国经济学”有两种对立的看法,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为“少数派”;主张建立“中国经济学”的是“多数派”。赞成建立“中国经济学”的“多数派”,相同点是都主张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出发进行基本理论的创新,实现经济学的中国化或本土化;不同点是对“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理解,有“窄派”和“宽派”两种观点。以刘诗白、洪银兴为代表的“窄派”认为,“中国经济学”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以于光远、谷书堂为代表的“宽派”则认为,“中国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所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中国现阶段,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究竟有没有以及需不需要“中国经济学”呢?

事物具有个性。每个国家的经济问题,都具有不同于其它国家的差异性。“任何一个社会,它的自然条件,从而它的历史条件,不能与其他社会恰好一致。”但并不是存在差异就需要建立国别经济学。王亚南认为,发达的法国、德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虽然经济发展有一定特殊性,也有在理论上总结的必要,“但从整个经济学的世界性一般性上讲,它们却格外显得破碎支离,从而,把它们在对英国经济理论的对立意义上,冠以国别的,或有‘德国的’,‘奥国的’,‘美国的’形容词,那不但对其现实的一般妥当性,无何等益助,且反而表现那都不过是资本制经济在它各发展阶段,在个别国家特殊条件下的有局限性的意见而已。”王亚南进一步指出,只有一国的经济形态在质上具有特殊的规定性,只研究一般的共同的规律难以深入地把握问题的实质时,国别的经济研究才能形成独立的经济学。

中国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任何国家市场经济建设的条件、过程、目的等,在本质上都是不同的。特殊性之一,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历史文化、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等客观情况,与其它国家有根本性的区别;特殊性之二,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既要破除计划经济又要建立市场经济,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特殊性之三,虽然中国市场取向的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也已有10余年,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还相当低,发展也极不平衡;特殊性之四,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是公有制占主导的市场经济,所有制结构、利益分配方式、宏观调控方式等,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相比都是特质的。

因此,中国目前需要且应当建立“以中国人的资格来研究”,“其例解,其引证,尽可能把中国经济实况作为材料”,“特别有利于中国人阅读,特别会引起中国人的兴趣,特别能指出中国社会经济改造途径”的“中国经济学”。经济学界“少数派”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是不准确的和缺乏根据的。

那么具体说来,“中国经济学”的科学发展观是什么呢?

事物又有共性。“中国经济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经济学。王亚南指出:“经济学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科学。科学上研究的诸般法则,都是有一般性的,比如经济学中的价值法则,利润法则,工资法则,乃是从现代商品货币经济关系中发现出来,无论哪一个国家,只要它的商品货币关系确立起来,它就必然会有那种价值法则,利润法则,工资法则等在其中发生作用,而由这诸般法则综合起来构成的经济学,也就可以看作是这个国家的商品货币经济关系的‘说明书’。”因而“经济学在当作科学的限内,不允许带上‘国别’的帽子,来破坏它的一般性。正犹如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等,不允许带上英国,美国,法国或德国的帽子一样。”

事实上,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抽象意义上说,商品的内在矛盾和企业的性质是相同的,商品经济规律也是相同的,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只能是一套而不能是多套。即使是生产关系,本质上说也都是经济利益关系,同样有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广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学作为研究生产一般和生产关系一般的科学,不论在哪个国家、在什么背景下研究,基本的原理和结论都应当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作为科学的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属于全人类,各国都能相互理解和交流,都能共同探讨和应用。

王亚南强调指出:“在理论上,经济学在各国尽管只有一个,而在应用上,经济学对于任何国家却都是不一样。”只是为了科学的慎重起见,才没有使用“中国经济学”的名称的《中国经济原论》户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实践和真实写照。中国今天要建立的“中国经济学”,也是运用世界性的经济学一般原理,包括应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来研究中国特定经济问题的经济学。

这种特定的“中国经济学”,具有固有的明确涵义。“中国经济学”需要有理论经济学的内容作基础,但根本任务不是理论经济学创新,而是应用理论经济学来分析特定经济问题,“在整个世界经济中来考察中国经济,并在整个中国经济中来分析各部门或各种形态的经济。”研究的主体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的范围是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全过程,研究的对象是中国过渡时期的特质经济问题,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和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因此,科学的“中国经济学”,并不是在基本经济理论创新使经济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基础上,“窄派”所认为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或“宽派”所认为的社会主义所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正确理解和定位“中国经济学”,树立“中国经济学”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不利于科学地研究和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特殊规律,也不利于通过有关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实践,还不利于中国政府制定切合实际的宏观经济政策。

认为“中国经济学”是先进行基本经济理论创新使经济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然后再建立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者然后再来建立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总体,既不利于理论经济学的创新,也不利于中国特定经济问题的研究。

经济学讲分工,研究经济理论也需要分工。把特定的“中国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的创新混同一起,对于“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来说,容易导致主题不明确,影响问题的深入探讨;对于理论经济学的研究而言,则易于限制视野,阻碍基本经济理论的创新。

中国的特定经济问题中,也包含着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因此在进行“中国经济学”研究时,可能会引发理论经济学的创新,并且这一创新还可能用来分析中国现实经济问题,但这一创新本身不属于“中国经济学”的范畴。从中国现实市场经济问题出发,进行理论经济学创新,与从中国特定的经济问题出发,进行“中国经济学”研究,根本的区别在于视角和目的的不同。“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视角和目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理论经济学则是一般性的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

特定的“中国经济学”,虽然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目的都是明确的,但研究的基础包括具有普遍意义的政治经济学,总结成熟市场经济的可供借鉴的西方经济学,以及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如何运用两大理论体系和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来建立“中国经济学”,需要从多层面、多角度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中国经济学”的不同流派,这是“中国经济学”走向成功的标志。同时,以中国市场经济问题为基准,站在总结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高度,创造具有世界性的经济学,并形成不同的流派,这是中国理论经济学研究走向成熟的标志。

区分“中国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有利于中国经济理论界正确对待不同性质的经济学,一方面集中力量研究“中国经济学”,以更好地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为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和振兴中华服务;另一方面集中力量研究理论经济学,使经济学走向世界,冲击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世界经济学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与文献:

[1]王亚南文集:第1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

[2]王亚南.中国经济原论,王亚南文集:第3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

[3]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147.

[4]于光远.《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序[J].经济学问题探索,1997,(9).

[5]谷书堂.再谈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的发展[J].经济经纬,1999,(1).

[6]刘诗白.中国经济学构建的若干问题[J].经济学家,1997,(1).

[7]谷书堂,顾颉.理论创新与中国经济学之发展[J].经济评论,1998,(2).

[8]盛洪.会有经济学的中国流派吗[N],南方周末,1997—10—10.

第6篇

现代经济学诞生于18世纪。当时,英国工业革命方兴未艾,西方在世界舞台上冉冉升起。

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富论》(wealth of nations)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无形之手使供求关系趋于均衡”至今仍是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在斯密看来,经济学首要研究对象是生产和财富创造,而劳动分工是其中关键的组织原理。经济学也是斯密一项雄心勃勃但未竟的研究计划——关于人与商业社会的史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9世纪初,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明确地把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从生产转向分配,由此掀起了一股轰轰烈烈的历史潮流,即使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也无法阻挡。

20世纪,经济学日趋数学化,并自我定位为一种分析方法。在这两股趋势的共同作用下,经济学变成了社会科学中一门高高在上的本文由收集整理学科。亚当·斯密所设想的研究人与社会的经济学已被世人遗忘。

经济学发展停滞

经济学已经变成了一门由理论主导而与日常生活割裂的学科。对于经济学与真实世界的经济脱节问题,大多数经济学家非但不认为是本学科的致命缺陷,反而感到骄傲。他们沾沾自喜,认为经济学不局限于某一个主题,而是作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方法,不论是在人类还是非人类领域都适用。

市场经济最明显的特征是其永不停息的创新动能,这使它较于中央计划经济具有一种卓越的优势。在一个市场经济中,竞争的压力无处不在,驱使公司在技术、制度和组织等方面不断创新,并把这作为第一生存策略。长期以来,不论是铁杆拥护者还是立场坚定的批评者都早已认识到,市场经济在发明新产品、发现新生产方法方面具有非凡的能力。这一点正是市场经济的本质。

然而,这种整体动态在经济学教科书上却几乎看不到踪影。作为一个典型特色,新古典经济学着眼于静态的资源配置问题。但是,生产从性质上来说是不同的,因为它在本质上是生产性的,或者说创造性的,会产生新的产品和更优良的产品。生产也是一种开放性的、不断演变的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当经济学把当今以及将来的所有产品都视为理所当然之物时,创新和生产也就无从谈起。新产品是如何发明的、在不同公司和不同市场组成的网络中生产是如何协调和组织的、哪些因素决定着生产方式等等,这些关于生产结构的研究基本上不在当代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之内。

除了抽象、不再扎根于对经济运行的实证研究以外,现代经济学的停滞不前也叫人失望。当我们拿经济学与生物学比较时,这一点就尤其触目惊心。达尔文(darwin)的开创性著作奠定了现代生物学的基础,但他是在马尔萨斯(malthus)和斯密的启发下,发展出自然选择进化论的。如今,随着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兴起,生物学较达尔文之时已有长足进步。虽然达尔文的著作至今仍然有很多人在读,但在生物学课堂上,没有人会把《物种起源》当作基本教材。而换作经济学教授,仅凭一本《国富论》,就依然能教好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停滞不前,经济却在不断前进。近来经济领域出现了两股最新的变化趋势,它们在今后还将继续造成深远影响:一是市场经济在全球各地的繁衍,一是信息与电信技术的快速进步,并且后一种趋势对前一种趋势起到促进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1989年柏林墙倒塌,1991年印度开启经济自由化进程,都标志着计划经济走到了尽头。今天,市场经济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东欧蓬勃发展,而不再是西方国家独有。由于这些新兴市场经济体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政治制度,我们必将看到各种不同的市场经济形式在世界舞台上争奇斗艳,使全球的市场经济变得更多元化、更有活力。与此同时,由于技术革新,在不同国家之间、不同组织之间处理和传送信息的成本已经大为降低,这也催生了新的全球劳动分工和贸易模式。

拒绝“黑板经济学”

有感于全球经济领域不断出现新的挑战而经济学却缺少进步,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教授和我决心创办一本新的期刊,来促使经济学出现新的面貌。有几个因素促使我们做这样的决定:

第一,科斯所批判的“黑板经济学”在本行业中仍然处于主流地位。这种经济学能够漂亮地展示在黑板上,却与真实世界几无瓜葛。尽管实证方法近来日渐受到重视,但是当前的实证研究几乎都以计量经济学为基础。它们依赖于总量的统计数据,而总量数据往往会掩盖分项数据的不均衡性。

第二,在实证经济学领域不存在相互竞争的研究方法。数学在理论推导上的应用以及计量经济学在统计实验中的应用,就是唯一正统的经济学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上的统一正犯了被哈耶克(hayek)称作“唯科学主义”的错误。选择何种方法,最好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来决定,而不应取决于任何“科学的”标准。由于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数量众多且纷繁多样,方法上的兼容并蓄既是必需的,也是可取的。如果所有文章都遵从同样的技术标准,在考虑是否予以发表时,首先从它们的技术复杂性来评判,那么,那些难以获得量化数据的问题就会被排除在研究范畴之外,而不管这些问题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一味痴迷于精深的技术还会让文章变得晦涩难懂。

第三,近期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表明,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种种挑战并且充满不确定性,这使经济学领域探索新思想更具紧迫性。现代经济学自18世纪

问世后,在接下来的150年间主要是一门英国学科,因为当时推动经济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因所处环境而适合解决这些问题的学者都大多在英国国内。二战以后,经济学的研究中心明显转移到了美国。时至今日,经济学仍然主要是一门美国学科。随着市场经济在全球各地兴起,一个由多种多样的市场经济构成的世界,将首次出现在人类历史上。如果鼓励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研究他们本国的经济,这将有助于经济学适应全球经济的制度多样性和文化异质性,从而逐渐把经济学转变成一门全球性的学科。

人类经济是一个人为的、不断演变的复杂体系,其中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它是一个渐次展开的、开放性的历史进程。在这种动态格局中,公司和市场、政府和法律、家庭和学校、文化和技术、道德和规范,都是多元制度体系(institutional complexes)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制度体系对人类追求和平与繁荣的进程既起到支持作用,又与之共同发展。随着市场经济在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扩张,我们将利用人性的丰富多彩以及不同经济体所呈现出的制度多样性,推动经济学进步。它将发表探索经济运行及演变规律的实证性(包含历史、定性、统计、实验等方面)和理论性的研究结果,包括短篇研究报告、访谈、评论、书评以及其他各种富有趣味的文章。

罗纳德·科斯将担任这本拟议期刊的创刊主编。科斯在1964-1982年期间曾任《法律与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主编。1978年,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f.a.hayek)提名科斯为诺贝尔奖候选人。他对科斯的编辑工作赞赏有加。当科斯退休时,人们总结他的编辑工作时这样写道:“身为主编的科斯是知识型领导。他的编辑职务远远超出管理杂志投稿。他利用杂志提醒和影响经济学家以及对经济学抱有浓厚兴趣的法学家,引导他们研究其认为重要但被忽视的问题。”在担任主编的18年里,科斯不仅把《法律与经济学杂志》发展成为一本独具一格的杂志,而且通过这本杂志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法律与经济学。

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

要在经济学领域取得突破,并不意味着全盘抛弃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体系是如何运行并逐渐演变的,价格理论无疑有利于加深我们的理解。不同于大体上把主流经济学视作无物的异端经济学,我们希望秉持这样的宗旨:与主流经济学相交融,丰富主流经济学;充当思想的市场,激励学者探索新的或者不一样的方法,用于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

要使经济学跳出价格理论的范畴,有一个方法是把着眼点从消费者选择转向生产结构。生产是不断变化的,把研究重点放在生产上,将有助于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人类社会一个在现代经济学中受到忽视的关键维度,那就是—合作。由于把关注点放在资源配置上,经济学一直以来着重思考经济中竞争的一面,然而,在经济中,合作与竞争同样无所不在,同样至关重要。人们在商品市场上合作,他们各有专攻,互相交易;人们也在思想市场上合作,共同促进知识的增长。经济学在解释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过程中,既要承认竞争,也要承认合作。

另外,20世纪,一场意识形态战争困扰着经济学。这是一场自由主义和的对抗。然而,两个阵营都把政府视作与经济不相容的外部力量,认为政府与市场必然对立,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不管在哪个国家,政治和法律体系在构建整体制度框架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和市场就在这个框架中运作,包括公司和市场创建的过程。

第7篇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2中国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2.1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从事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2.2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专业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例,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学习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政治经济学从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2.3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4理论研究缺乏规范性,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当数量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还认识模糊。这一点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开始经济学分析?用什么作为主线将这种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经济怎样才能真正与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尚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

在研究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排斥和轻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是把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当作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忽视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成分,否定经济学的科学意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总起来看,后一种倾向在当前呼声甚高。此外,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选题过于宽泛、研究结论草率等其它问题。

3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相分离,将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嵌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实现两种经济学说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1整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均衡分析理论

劳动价值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源性问题,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均衡分析理论更多描述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为揭示价格与供求的内在关系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规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已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克服马克思经济学说价格变动分析的不足,赋予劳动价值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3.2整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注重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生产关系及其行为动机的本质特征,但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局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动机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却“往往具有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将两种行为动机理论整合为在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

3.3整合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西方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晚年时期未能构建起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古典学派,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理论;从宏观模式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微观分析的人类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均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是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

3.4整合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来生产方式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及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成员内部潜在的利益矛盾对其的影响。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供求关系、均衡价格的技术分析转向了产权关系、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从而揭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条件下,产权界定、国家干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对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作用。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妨碍我们将该学说中的科学因素嵌入经济学阶级分析理论框架中。

4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4.1走向规范和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4.2走向开放和世界

第8篇

究竟什么是中国经济学的主流?说法很多,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经济学必须“与国际接轨”,认为西方经济学中的制度学派应当是中国经济学的主流。应当承认,产生于西方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文化的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无疑起到了有益的重要作用。

然而,西方现代经济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种现象――学术霸权和话语霸权的形成,经济学沦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弱势群体”。钱颖一先生的《理解现代经济学》一文可以说是主流经济学的“霸权”宣言。钱文认为,现代经济学是“在当今世界上被认可为主流的经济学”,现代经济学范式是“当代在世界范围内惟一被经济学家们广泛接受的经济学范式”。

笔者以为,钱文所说的主流经济学的这种“惟一性”是值得怀疑的。包括哈耶克、舒尔茨在内的一些现代经济学最重要的经济学家都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提出过质疑和批判。

主流经济学(家)在中国遭遇空前困境同样有其必然性。傅勇先生认为,主流经济学“失去大众的尴尬”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是主流经济学(家)忽视了与大众沟通的方式,二是主流经济学(家)忽视了公平,三是主流经济学研究更具现实性,四是由于改革中出现的大量利益受损者因没有得到相应补偿而产生不满。

笔者以为,从经济理论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之所以陷入困境,最根本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理论信仰和理论解释力两个基本方面。

中国主流经济学(家)把以“华盛顿共识”为标志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奉为自己的理论信仰。主流经济学(家)之所以忽视公平正是由其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理论信仰所决定的。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在将西方经济学理论引入国内时,是根据其理论信仰有所选择的。比如,世界著名经济学家、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的经济理论对于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处于严重失衡状态的当代中国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其理论却受到我国信奉市场原教旨主义的主流经济学(家)有意无意的冷遇。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当今中国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而主流经济学(家)所信奉的市场原教旨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矛盾和冲突,这正是造成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困境的深刻根源所在。

对中国现实问题的解释力不断递减和对中国改革的某些误导,是导致中国主流经济学(家)陷于困境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总是强调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揭示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普遍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其实一些治学严谨、富有科学精神的中外经济学家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科学性有相当谨慎的认识。高鸿业先生就认为,“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很不精确的学科”。

中国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实践对中国主流经济学的所谓“普遍规律”论和理论解释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以新古典主义主流经济学为基础的过渡经济学主张转轨国家进行激进式的改革和“休克疗法”,而“中国奇迹”走的却是一条渐进式改革的路线。中国主流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就实事求是地指出,“解读中国经济没有任何现成模式”,中国要注意避免陷于“试图简单用外国理论结合中国实际的陷阱”。林毅夫教授的坦言直截了当地道出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经济实践面前的困境,同时也道出了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对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理论解释力不足的尴尬。

第9篇

作者:袁野

中华民族智慧和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并在经济思想体系上,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经济理论,这些都是我们建立中国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该思想对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将传统的经济思想精髓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间结合起来,这也是中国经济学创新的必要因素。坚持立足中国的经济发展实际。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讲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要从中国经济的发展实际出发。

我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独特的历史和独特的经济制度,对于这些具体情况,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国之根本,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制度。我国目前正在实行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就必须立足实践,从实践中汲取营养,进而总结出完善的理论,实现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

“范式”是指在某一具体科学领域、某一特定时间内比较占主导地位的研究学者普遍认同的概念、分析方法。1978年之前,在中国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苏联范式”。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学理论范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经济发展迫切需求强大的理论支撑,因此,出现了宽松的学术环境,为中国经济理论范式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之后,中国的经济学便以这两大理论为支撑,开始全面构建面向全球化的新理论范式。其核心概念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演变打破了传统的理论范式视角上的狭窄性和概念的同质性。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实质和特征必然要求中国经济学要全面综合古今中外的优秀的合理的经济学思想,最终构建一种能够全面科学揭示经济运行机制以及经济发展规律的经济范式。

中国经济学在方法上,非常重视定性分析方法的运用,在定量分析方法上则不够完善,其制度的分析也仍处在起步阶段理论体系的创新。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就会有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国经济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历史性的制度创新,不仅关系到经济运行层面的转轨,同时还涉及到经济制度、生产关系、观念形态等方面的改革。在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要始终把握好生产力同上层建筑之间的联系,从而深刻地揭示经济关系的根本运行规律。

同时,还要紧扣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通过制度变迁、经济运行和增长发展来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创新,逐步建立一个具有科学的内在逻辑的经济学框架。这个理论框架不仅要立足中国经济的发展实际,还要具有科学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第10篇

1.1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从事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1.2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专业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例,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学习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政治经济学从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1.3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1.4理论研究缺乏规范性,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当数量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还认识模糊。这一点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开始经济学分析?用什么作为主线将这种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经济怎样才能真正与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尚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

在研究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排斥和轻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是把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当作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忽视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成分,否定经济学的科学意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总起来看,后一种倾向在当前呼声甚高。此外,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选题过于宽泛、研究结论草率等其它问题。

2中国经济学的目标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3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相分离,将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嵌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实现两种经济学说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1整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均衡分析理论

劳动价值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源性问题,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均衡分析理论更多描述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为揭示价格与供求的内在关系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规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已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克服马克思经济学说价格变动分析的不足,赋予劳动价值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3.2整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注重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生产关系及其行为动机的本质特征,但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局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动机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却“往往具有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将两种行为动机理论整合为在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

3.3整合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西方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晚年时期未能构建起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古典学派,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理论;从宏观模式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微观分析的人类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均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是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

3.4整合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来生产方式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及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成员内部潜在的利益矛盾对其的影响。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供求关系、均衡价格的技术分析转向了产权关系、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从而揭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条件下,产权界定、国家干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对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作用。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妨碍我们将该学说中的科学因素嵌入经济学阶级分析理论框架中。

4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4.1走向规范和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4.2走向开放和世界

经济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既勇于肯定,又勇于否定,一切取决于是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论源于何时,出于何人,来自何方。经济学走向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引进来,将外来的理论综合到中国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实践中去;二是坚持走出去,要加强交流和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理论、多元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学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必须首先立足本土,其次必须立足经济,关注技术,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祝茂.转型期中国经济问题探索——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观点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5,(1):100-103.

[2]赵凌云.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4):6-7.

[3]严飞.《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81.

[4]斯蒂格利茨.经济发展需要对经济规律深刻理解[R].“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系列研讨会,2006.

[5]程恩富,王中保.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进展评述[J].山东社会科学,2006,(6

第11篇

关键词:法律经济学;法律和市场经济;效率

法律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在法学界和经济学界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很多经济学家和法学家都将研究方向转向法律经济学领域。其中以波斯纳为代表的经济分析法学占领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波斯纳主张法律应当寻求效率,即正确的法律应当是有效率的法律。因此效率和传统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正义之间的冲突就成为了法律和市场经济的首要紧张状态。美国法学家罗宾・保罗・马洛伊在《法律和市场经济--法律经济学价值的重新诠释》(Law and Market Economy)一书中对传统法律经济学提出了挑战。他认为真正的冲突存在于效率和创造力之间。创造力是一个发现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通过社会责任的道德环境而得到增强。它是前摄性的、不断进化的。财富形成和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是创造力,因此效率不是研究的重点。

法律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它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既是利己主义的又是定位于社会的。它不仅是研究的对象或一套简单的制度,而是一种基于人类交换实践的联系,因此它包含一个意义和价值形成的持续过程。马洛伊用一种超越传统法律经济学范围的方法探究这些意义和价值,并将自己的新方法命名为"法律和市场经济"。法律和市场经济理论运用一种符号解释理论来揭示创造力和可持续的财富形成的动态过程,而传统法律经济学关注的是效率的静态分析和文本概念上的计算。法律和市场经济是一种解释方法,它不像传统的法律经济学那样追求交换的结果,而是更多的理解交换的过程--社会交互作用的网络和模式。它研究在市场背景下的问题,思考特殊行为、不作为或思想的关联意义、价值和结果。

马洛伊针对传统法律经济学提出了三个挑战。第一,真正的冲突存在于效率和创造力之间,而非效率与公平之间。第二,财富形成和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是创造力,因此在法律和市场理论的研究中,效率分析不应该放在首位,而是应当更细致地研究关于社会交换和在社会中相互作用的网络和模式的创造性过程。第三,市场选择不是成本效率分析的理性的、客观的、科学的结果,而是对鼓励和抑制解释的结果。这种解释依赖于我们作为社会交往动态网络和模式的参与者的经验,建立于我们的价值系统之上,由于没有两个人具有绝对相同的经验或参照点,所以这种解释是主观的和非理性的。

马洛伊运用符号学的理论来分析法律和市场的关系。

第一,市场过程是一个符号系统,而各种研究市场的理论便成了中介性的诠释建构。市场过程本身在一方面影响意义与价值的形成,另一方面又会不断地被他们所影响。法律和市场经济的基本信念是,市场是一种交换,而交换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交互作用的对象亦是人。所以,它的重点是社会交换过程,而不是纯粹基于效率的最佳理性选择。首先,市场作为构成意义与价值的空间,本质上是一种社团,人们在其中追逐社会化的个人利益。所谓社会化的个人利益是指直接与社会经验相关的个人利益的认识,这种认识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决定。其次,市场是一种作为符号的意义形成过程,而法律则为其形成过程提供基本平台和框架。市场是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变化的,受到社会习俗的支配,新的团体规范不断形成,新观念和新意义也会不断出现。不同的法律理论都试图影响社会价值和意义,从而影响社会权利和稀缺资源的分配。不同的理论会孕育不同的解释,从而影响交易的网络和模式,进而影响意义和价值的形成,不同的理论都试图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第二,财富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被动的,一种是能动的。在法律和市场经济理论看来,财富的产生是同发现过程不可分割的,财富建立在创造、实验和发现的基础上。传统法律经济学所运用的效率理论模型中标准的均衡模型,研究的财富是被动的财富,是现实存在的东西,关注的是如何配置特定的、确定的环境中的有限资源。而法律和市场经济理论着眼于价值和意义的创造,关注市场环境中对财富形成有意义的各种可能性,即能动的财富。因此创造力就比效率显得更为重要。

第三,由于市场进程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化的观念,同样市场要遵循一个特定的法律体系以达到协调,而遵循着不同的社会法律安排下运作的不同群体有可能会有不同的市场结构,因此,研究的中心就转向了哪种社会组织形式是最有利于促进实验、创造和发现的。马洛伊提出权力的运作是市场交换的本质,并且社会中权力因素越是分散可行性越高,社会繁荣的潜力就越大。换言之,社会交换过程越是可用的,意义和价值形成过程就将越是公开的和具有创造性的,并且就越有可能使积极财富形成增长。因此,在社会组织形式中,小的并且有凝聚力的团体与大的但凝聚力较弱的团体相比创造性和发明性更强。这是因为一个群体内的权力参与通常取决于具有独立性标志的权力和对现状挑战的空间。只有在法律权利得到扩展,在所谓的私有财产权、契约权利以及人权得到细化时,才会创造出更多的空间来容纳更多的个体创造活动。

在此基础上马洛伊提出了一种与财富的形成过程相关的社会责任伦理。这种社会责任伦理的基础由三个标准组成--谦卑、多样和互惠。谦卑意味着一个人无论如何深信自己是正确的,他都不能确信无疑,因此,他无权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人。我们必须进行劝说并使人们相信,这就意味着权力的行使应该是有限度的、公开化的,并且具有可行性。当我们可能是错误的时候,意味着他人可能是正确的,因此必须为他人提出不同的观点提供空间。为相互冲突和竞争的观点提供这样一种空间必然要求一种权力的分散。权力的分散,意味着涉及市场交换过程中社会多样性的需要。通过买卖双方的多样和在交换体统内发生作用的竞争性个体偏好,市场创造性得到提升。互惠同谦卑一样,包含自我利益和群体之间的关系。互惠意味着交换过程是一个对话过程,平等交换深蕴于社会关系中,因此只有存在有责任感、义务感和团体意识,才有益于创造发现过程。如果一个人要分享权力的运用以及因此产生利益,他必须对自己负责,给予其他人同样的谦卑感和包容性如同别人给他的一样。互惠包括对分享权力和责任的认可。

综上所述,马洛伊提出了一种重新解释传统法律经济学和展望新研究领域价值的方法,并对传统法律经济学的许多假设进行修正,法律和市场经济理论的意蕴在于:首先,作为传统法律经济学的标准,追求效率不会使持续财富形成产生最大化,因为它不能充分处理创造力的过程,因为它依赖于所处的背景。其次,稀缺资源的分配本质和范围以及政治权威实践的使用影响着可持续财富形成的过程。交换网络和模式越广泛,财富形成和创造性发现的潜力越大。最后,不同的可供选择的法律理论,通过对市场交换过程中网络系统和社会互动模式的影响来角逐处于主宰地位的理论策略。

参考文献:

第12篇

在高等院校开设《政治经济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传授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而作为一门课程,则不可能包括这门科学的全部内容,只能根据培养目标、在教学计划中所占课时的比重等因素来确定。所以,任何一门社会科学教材的编写,都具有时代的特征,都是为一定的目的服务的。党的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已不再停留在过去书本上的知识,有了更多的实际了解。资本主义已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这种垄断资本主义比列宁生活的时期又有很大变化,尽管本质未变,也可说是面目已非了。在不断加强的对外交流过程中,人们也发现了资本主义并非一切都坏,其中在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各个方面,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不再仅仅停留在马尸列主义经典著作的论述上,而是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全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这样,就使得在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大部份不适用了,原有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已不能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了,所以《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必须改革,教材必须重新编写。、这里我想就编写教材问题谈几点个人的想法。

第一,《政治经济学》教材无需再定名为资本主义部分、社会主义部分,可以用上下册代替,上册可定名为经济原理,下册可定名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为什么不定名为资本主义部分,而用经济原理代替呢?首先是因为政治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并不仅限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马克思从18刁刁年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用了相年的时间研究了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创立了自己的经济学说,《资本论》可以说是政治经济学的百科全书。马克思在研究的过程中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研究。但是,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物资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生产关系总是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的。

尽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如果我们作一些具体分析的话,可以说其中包含着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研究了资本主义制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二是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同时也就研究了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三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越来越社会化,资本主义生产同时也是社会化大生产,所以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就研究了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经济规律。当然,这后两个方面的问题,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的。由此可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阐述的问题,绝不能仅看作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如果将其定名为资本主义部分,易于忽视其对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分析所得出的规律.易于使人们误认为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专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从而把两个社会的经济问题完全对立起来,似乎资本主义的东西对社会主义没有任何可借鉴的地方。其实,不仅马克思所阐述的商品货币的一般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有指导作用,就连他所建立的“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等理论,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些经济现象也是有意义的。其次,正因为资本主义本身也是在发展的,资本主义已经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成垄断资本主义,并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同政治经济学诞生时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同列宁形成帝国主义理论的时代背景也大相径庭。如果定名为资本主义部分,则易于使人产生“过时论”的看法。学习政治经济学就是要掌握它的基本理论,运用马克想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变化了的客观实际。

为什么不定名为社会主义部分,而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代替呢?这是因为,政治经济学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分析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和规律,但只是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是一种科学的预见。‘现在社会主义已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和宝贵的经验,也存在着不少值得认真总结的历史经验,这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还需要很好地探索。同时,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的.而现实的社会主义都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国家中建立起来的,按照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模式来建设社会主义,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这并不是说马克思的理论不正确,而是因为具体条件不具备。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探索在我国特定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的新路子。

党的以来,我们党坚持了这一点,已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认识得到了扩展和深化,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分析不能停留在对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不能用传统体制模式来解释社会主义,不能用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点来看待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而必须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体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精神。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主义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仅不同社会主义国家会表现某些特殊性,就是同一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某些差别,我们把着眼点放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有助于我们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有助于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来探索社会主义的规律性。

第二,在内容上,在研究基本经济制度的同时,更应注意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在过去的教材中,可以说着眼点放在对基本经济制度的研究上,特别是社会主义部分更加明显。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不长,其本身的规律性还暴露得不充分,必然会影响人们在理论上的认识和理解,再加之过去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进行阐述,以至于显得苍白无力,只是几条干巴巴的规律,而且与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又不一致,使人感到理论脱离实际,学而无用。这是否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关呢?譬如有人认为这与传统教科书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为“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有关。我认为这不是研究对象本身的问题,而是人们对它的理解问题。

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本身就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生产关系的质的分析,也就是基本经济制度问题,这包括不同生产关系的本质区别,它的产生、发展的规律。其二,生产关系总是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的,而且又总是采取一定的具体形式,这种具体形式就是现在所说的经济体制。它既从属于生产关系的性质,也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在同样性质的生产关系条件下,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因此,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的同时,必须研究它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形式即经济体制。其三,生产关系的发展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的,而经济的发展又总是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进行的,因此,研究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就离不开对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其中包括微观经济的运行,也包括宏观经济的调控。

过去长期以来,我们对生产关系的概念理解得过于狭窄和抽象,对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内容,只注意到其对于经济制度分析的一面,因而在对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方面,也仅限于本质的分析,忽视了其他方面,特别是在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研究中尤为突出。这是不利于对理论研究的深入,也不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后来,随着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化,特别是我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以后,总结了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对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的问题,逐步有了认识,在政治经济学的教材中逐渐增加了这方面的内容。现在,人们对这方面的认识深刻得多了,在理论上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所以在重新编写《政治经济学》教材时应增加上述后两个方面的内容。这样,无论是在上册对经济理论的阐述,还是在下册中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中,都应包括这三个层次方面的内容。

此外,这次对《政治经济学》教材的编写,不同于过去,不是对个别章节的删改、增补的问题,而是需要从结构到内容作重大的变化。由于我们党在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突破了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这是对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也为全面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党的十四大系统地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对教材的编写,要改变在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理论,使新的教材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必须转变观念,要由计划经济体制的观念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观念中来。

但是也要防止一个倾向,那就是用市场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学。可以肯定在新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中,不仅要增加市场经济的有关理论,而且甚至于要作为一根红线贯穿始终,但却不能以此为由来代替政治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学实际上就是取消政治经济学。过去我们忽视了对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现在应该重视它、而且也有条件、有必要研究它,可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这一新学科。但市场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毕竟是两门不同的学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有待于研究,但就其内容讲则应是包含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制度的关系、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等。很显然,它不包括对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如前所述,市场经济毕竟是体制问题,是优化配置的问题,而不是基本经济制度问题,新的市场经济学代替不了政治经济学,不仅如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还会以政治经济学为其理论墓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