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文化生活

农村文化生活

时间:2022-04-27 18:40: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文化生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文化生活

第1篇

乡镇文化站作为最前沿的文化阵地,其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级领导的工作重点都放在发展经济与招商引资工作上,“文化”被视为软环境来抓。大部分乡镇文化站人员分散,文化活动无人抓,群众文化生活极度贫乏,基础文化阵地出现空白。为扭转这一局面,党的第十七次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口号,给文化事业带来了春天,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物质和资金,但由于乡镇文化长期面临着机制不活,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服务、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活动贫乏等诸多困难与问题,造成文化工作非常被动的局面一时难以改观。要想打破这一僵局,乡镇文化站就必须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创新工作方式与方法,利用多方资源,从抓农村文化工作基础建设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农民的文化积极性、主动性与能动性,使其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并提升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满足其文化生活的需求,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努力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占领文化阵地。乡镇文化站一无资金,二无经费,开展活动,非常困难。只有坚持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的原则。这就要求文化站必须争取当地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提供必要的活动资金与师资力量,组织开展一些既省钱、又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文娱活动,真正丰富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了能全面掌握群众的文化意愿与喜好,乡镇文化站必须认清形势,立足本岗,进村入户详细调查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掌握群众喜欢的文化活动内容,创编既符合当前形势,又适应群众口味的曲目;努力挖掘文化骨干、文体爱好者等乡土人才,建立文体人才储备库;普查各个活动站点,了解掌握其负责人、参与活动人员、活动开展情况等内容,确保正确指导并有效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升文化活动质量。所以,搞活文化,占领文化阵地,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争取当地党委政府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至关重要。

文化阵地需要补充“营养”,回归自然。随着广大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电视的不断普及,宽带不断升级,3D电视的不断开发,这些只能说明文化技术的攀升,却满足不了广大群众的亲身参与的渴求,他们渴望走出家门,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寻找真人真唱的感觉。特别是二炮文工团在吉林靖宇县建制百年“亲水靖宇,长白山城”集灯光舞美于一体的大型演出,对广大群众来说,真是百年不遇的一场难得的演出,万人空巷,把演出会场挤得水泄不通。透视这一景观,老百姓就是为了看潘长江,瞧庞龙吗?离得那么远,怎么能看清?再说每年一度的全县三节活动,特别是东北大秧歌汇演,年年照旧,可冒着严寒观看的群众却有增无减。这说明群众不仅需要富足的物质生活,更需要能亲身体验到的和谐的、文明的、丰富的自然的文化生活。所以,抓住群众的文化意愿与文化自觉性,不断给文化阵地补充新的血液与营养,充实和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非常关键。

努力挖掘培养文艺骨干,成立“业余文艺队”。没有专业的演职人员,搞次活动非常不容易,特别是在时间按排、节目编排、演出人员选择等情况极容易出现“撞车”现象。为解决这一难题,乡镇文化站应大胆尝试,成立自己的业余文艺队。通过应广泛征求意见,制定措施,积极吸纳有文艺专长的离退休老干部、机关干部、学生、社会上的文艺志愿者。这些文艺爱好者可在乡镇文化站的组织编导下,参加文艺演出。即使他们没有进过文艺校门,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但他们会抓住机会表现自我,倾情献艺,用心唱,用心表演。在给他们创造一个锻炼的机会,提供一个演出平台的同时,帮他们实现了一个人生的夙愿,同时也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给广大群众带来了欢声笑语。

农村需要不拘一格的文化,活跃农民生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新时代的农民唱响了新的序曲,赋予了他们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农民有了“求富、求知、求乐”的综合性、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乡村文化要想搞好,就非得在乡村搞不可。在农村,虽然没有城市的各种优越条件,但农村文化就应该有农村的气息,可不拘泥于形式,只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带来引人入胜的快乐的节目,哪管是清唱,甚至没有麦克,老百姓也从心底里欢迎,看得津津乐道。因为限于资金、人员、交通工具等情况,农村“三下乡”活动真正下到村的并不多,有的村已经好几年没有看到文艺演出了。农村文化不必拘泥于场地,很随便打个场子,便能让老百姓乐个够。这不,一个推销牛奶的宣传队,把活动演出场地设在一辆车厢内,放上几种乐器,站在车厢内为群众表演,把全村男女老少几代人都“请”出家门,来到并不宽阔的道路上看了好几个小时。这种大蓬车式的演出不就非常适合农村的特点吗?

现代农民非常渴望露天电影。如今的孩子,听到“露天电影”一词,感觉很稀奇。也难怪,电影在七八十年代倍受青睐。而如今,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注重抓经济,搞建设。文化活动逐渐职业化,电视取代电影,数字电视取代有线电视。孩子们只能在学校的组织下到电影院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根本体验不到露天的感觉。何况进电影院对农民来说也是一种奢侈。天长日久,人们开始追忆起露天电影的好来,一提到露天电影都饶有兴致,真想在找一找每人自带一个小板凳,大伙儿挤在一起跟随着电影情节大起大落,感受着时代风貌的场景。因此,加强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是新时代农村文化的需要,是新型农民的文化需求,更是乡镇文化站责无旁贷的责任。乡镇文化站应同电影公司直接挂钩,义务为农民放映可口的文化大片,以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

“农家书屋”利民惠民。为解决农民看书难、借书难、买书难等问题,乡镇文化站必须坚持贴近农村,方便农民,服务农业的原则,因地制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利用现有村级文化资源,在各个村建起了“农家书屋”,实行免费借阅,无偿使用。在筹建过程中如遇到缺少图书、没有书柜等诸多问题,可采取向县图书馆争取配套图书,兄弟站所捐赠书柜,包保单位赞助等形式,克服困难,积极应对,创建起较有规模的农家书屋。在图书选配上根据农民的需求,配置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以及农村医疗、文化教育、法律常识等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书籍。

“农家书屋”的建立,不仅极大方便了农民读书用书,也改善了农村的文化环境,还提高了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

发展老年文体事业,实现健康老龄化。本着老年人文体康乐性质,各项活动体现和谐、健康、文明的社会理念及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的方针,成立村老年文体协会,成员由镇领导、德高望重的老年文体爱好者、中层干部、文化工作者组成,诸事由文化站牵头、运行、解决,以确保为老年朋友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定期召开理事会,讨论通过并制定《老年文体协会章程》及活动规章制度,以保证各个活动队伍有序规范、高质量的开展文化活动。突出抓好老年体育的组织、活动和设施三大建设。根据老年人的爱好分别成立太极拳协会、腰鼓队、夕阳红健身队、秧歌队等活动组织。这些活动组织在搞好队伍建设的同时,实行有偿服务,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老年文体协会可根据老年群体的年龄结构、健康情况、文体爱好、锻炼程度不相同的实际情况,开展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锻炼项目,并在原有项目基础上,不断创新内容,增加新项目,可避免活动队伍松散、活动内容单调没有活力的现象。老年文体协会没有正规的老师,如何提高文艺节目的层次和品位?如何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好节目?乡镇文化站应立足现有资源,一方面凡是有特长的人都应委以重任,担任编辑或导演。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在不断探索太极拳、剑、扇新技法的同时,还创新了哪咤闹海、42套剑、36路拳新套路,改编创新传统的东北大秧歌,研究摸索出一套既稳定和谐又不过急过快、适合中老年人的体质和年龄的新型老年秧歌舞。另一方面可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大型文体活动,学习经验,吸取文化精髓;请县文化馆的老师亲临指导活动,做到每次活动都有新花样、新感觉。坚持骨干带会员,会员带周边,参与者则与日益俱增,为实现健康老龄化,推动老年人文体事业蓬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2篇

群众舞蹈是舞蹈的一个体系,它是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普通老百姓生活、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所谓群众舞蹈就是以群众为主体进行的、并以自我娱乐为主要目的的舞蹈活动。群众舞蹈的最大特点是“自娱性”,它的直接目的是自娱自乐而不是娱人。它没有职业舞蹈所具有的那种职业劳动感,可以自由地发挥,尽情地宣泄。群众舞蹈大致可分为民间舞蹈、社交舞蹈、校园舞蹈、儿童舞蹈等主要门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舞蹈在内容、形式上日益丰富,多方面地反映和表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情感,满足大家的审美需求。因此,群众性的舞蹈活动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在城乡得到广泛开展和普及。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城乡业余文化生活,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农民的文化生活由单一转向多元化

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们在解决温饱之后,注意力逐步转移到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文化艺术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要求在观念上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种类繁多和形式多样的群众舞蹈在农村的普及和开展,为农民的文化生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由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步入开放、由外界转入自身。由于群众舞蹈的“自娱性”特点,舞蹈过程中可尽情释放内心的情感,从自身的投入中展示生命的韵律,从中获得自我审美的愉悦和生活情趣。可消除疲劳,陶冶情操,焕发精神,并从中得到愉悦、知识、友谊和人间的真情。

二、有利于农民身心健康和审美情趣的提高

自娱性的群众舞蹈发展到今天呈现多样化、大众化的趋势。除了我们常见的民间舞、民族舞、交谊舞、现代舞等,近几年来又出现了时尚的街舞,以及带有健体强身性质从体育项目改编过来的扇子舞、腰鼓舞、健身操、木兰舞、球操舞等等。这些舞蹈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所接受,是既能自我娱乐,又可锻炼身体的有益活动。生命在于运动,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农民朋友们在悠扬悦耳的舞曲声中通过肢体的运动,筋骨得到了舒展,情感得到了释放,获得了精神和肉体的美感和,达到了“身心合一”。使他们的生命充满了活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与热爱。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何去审美?舞蹈作为美育教育的一种形式,可对美感进行启示和教育。人们在参与过程中可得到感官的愉悦、意象的感悟,并超越功利意识,而达到陶冶情操、增强审美情趣、培养创新意识、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群众舞蹈融合社会文化性、娱乐性与多样的审美心理特质于一身,使得人们在彼此交流互动中体验美感与愉悦,精神得以不断升华和提高。群众舞蹈在农村的普及无疑给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朋友带来了美的呼唤。他们在悠扬的舞曲声中轻盈漫步,舒展优美的舞姿,在舞蹈的表现中他们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展示自我、突出自我。不断提高和增强自身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意识,使自己光彩照人,增强吸引力,同时也得到社会的认可。

三、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增进友谊

当前,舞蹈已从相对专业而又狭小的舞台走向社区、学校、农村等社会各个角落,成为社会生活中最活跃、最普遍、最受群众欢迎和广泛参与的一种文化现象。群众舞蹈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以集体舞最为大家喜闻乐见,它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为社会所广泛接受。它对于调整和沟通人际关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排练和表演过程中,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彼此增进了解。另外,集体舞是一种有组织、有纪律的群体活动,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性和整体感,提高集体主义意识,增强组织纪律观念,体现群体相互关照、相互依存的团结力量,最终使其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群众舞蹈在农村的普及和发展,除了能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外,它还以自身特有的艺术教育功能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积极的宣传和教育。通过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多样的教育形式充分调动起农民群众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弘扬正气、抵制陋习、打击犯罪,以降低社会发案率,提高农民居住、生活的安全感,使农民们在农村能安居乐业。

群众舞蹈的价值,旨在推动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它凭借自身具有的宣传、教育功能,积极±世教育人、鼓舞人、团结人、服务于人。当群众舞蹈在农村形成一种广为传播、全民参与的文化现象时,它必然能承担起构建和谐农村的新使命。

第3篇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生活不断出现新的气象

(一)文化生活更加活跃

近几年来,福建省民间文化发展蓬勃,像南音、北管、老年腰鼓队等表演团体活跃于乡间田野。南安市兰田村一所农民培训学校里专门有培训南音的班级,文化从娃娃抓起。惠安县崇武镇潮乐村的猜灯谜、对对联也是当地很普遍的一种文化生活。而打篮球、龙舟赛等也是在其他村庄广泛流传的文化生活方式,莆田函江官庄村成立了中年妇女“车鼓队”“十八音乐队”,并在每年春节举办象棋、乒乓球、篮球、拔河等文体活动比赛。

(二)文化阵地形式多样、完善

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祠堂、庙宇阵地等现象,在福建省农村已很普遍。迄今,南平市已有420多座祠堂、庙堂和废旧的礼堂改成农民的书堂或村民俱乐部,成为农村文化宣传阵地。在调研的村中只有2.35%的村子没有图书文化站,而0.15%的村正在建,其余97.5%都已经有自己的图书文化站。福州先锋村修建了2座老人活动中心,成立老年人舞蹈队和腰鼓队,并举办了腰鼓队、太极拳等培训班。晋江市安海镇前蔡村筹资60多万建设了400多平方米的村文化活动中心,内设图书阅览室、健身室、多功能活动室、老年学堂等,经常性举办文体活动。

(三)自办文化生活逐渐兴起

惠安县祟武镇潮乐村建立了出书出刊制度,“潮乐简讯”已出74期,村民优秀文化作品集锦已经出版4册,村规民约汇编1份。南平市兰田村办了一所培训学校,针对村里的具体情况开展各种文化、技能培训。永宁镇组织成立了太极拳、扇子舞、南音和大鼓吹等具有闽南特色的农村文艺表演队,利用早晚闲暇时间,愉院农民的闲余生活。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生活重建的突出问题

(一)指导思想上的“一手硬,一手软”

近年来,一些在乡镇工作第一线的基层干部错误地认为,经济建设发展起来了,文化建设就自然而然地搞好了。尽管口头上也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干起来就不要了”。即使有时抓一下,也只是开个会,写几条标语,走过场,流于形式。另外,上级主管部门对干部政绩的考核,也往往偏重于经济指标,客观上促使农村基层干部只注重经济工作,而忽视农村的文化建设。

(二)缺乏对农村文化建设指导、规划

目前大多数基层组织搞农村文化建设缺乏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今天搞这个活动,明天搞那个活动,工作中存在较大盲目性和随意。另外,缺乏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监督管理,没有必要的配套措施和约束激励机制,图形式、走过场的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文化建设的成效和声誉。在文化生活建设方面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目标,最多是规划一下硬件设施,如,什么时候建个活动中心、阅览室、体育场之类的,但建成后农民文化生活中怎么去使用他们,整体的文化生活该怎么发展,怎么去建设,缺乏有力的指导、规划。

(三)乡镇文化机构普遍存在工作机制不完善

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队伍、管理队伍,专业文化团体以及群众艺术创作队伍的素质不高。由于从事文化生活工作的人员的经济补贴少之又少,使得一些同志纷纷跳槽“转业”,使得这支队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积极性不高、干劲不足、人才流失、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后继乏人的状况。对63个村子调查显示,没有文化组织的村子有27个,占总比例的42.68%。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推动当地的文化生活的发展和进步。

(四)农村文化生活设施建设滞后

乡村集体经济薄弱,资金投入不够,导致农村文化建设“硬件”跟不上农村文化建设。有的村有资金但是都对文化生活不够重视,把资金大部分投入经济建设,文化生活建设只是做做样子。还有一部分乡村是由于经济薄弱,使得文化建设的投入微乎其微,造成硬件基础差,队伍不健全且素质差,一些乡镇的文化站和村里的文化室形同虚设,不能有效地发挥主渠道作用。农村文化活动的阵地是开展文化活动的依托,而文化阵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设施简陋,利用率极低的情况。

(五)文化生活内容和形式落后

对农民的宣传教育,从内容到方式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没有吸引力,宣传教育仍停留在“我讲你听”的简单的宣传教育工作方式上,使农民感到厌烦乏味。尽管很多农村生活水平与以往有很大改观,然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却让人有着今不如昔的感觉,电视是他们茶余饭后惟一而传统的娱乐方式。调研总户数为33290户而装了有线电视的有27712户,有80.21%的用户以看电视为主,读书、看报仅占16.7%,参加观看其他娱乐节目的仅占23.33%,而10%的人什么文化生活都没有。

(六)封建迷信盛行,科学精神欠缺

近几年来,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过程中,一些地方迷信盛行,许多农户家里供着“如来佛”、“观音菩萨”等,在调研、访谈过程中了解到90%以上的农民都参加过封建迷信活动。天天烧香求拜这些不良文化现象普遍存在,不仅毒化了农村社会风气,更严重的是制约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七)农民本身缺乏参加文化生活的积极性

农民本身缺乏参加文化生活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的又一个重要的原因。虽然农民自身有这样的主观愿望,希望可以经常参加文化生活活动,可实际上由于为了生活的劳动和奔波,很多人没有也不愿意真正的花费时间和精力在文化生活上,在加上外在环境的因素,参加文化生活只是成为他们的一个口号罢了。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生活的对策

(一)思想上重视农村文化生活建设

没有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根基,再庞大的经济也会成为无源之水。农村基层各级领导要在思想上根除轻视文化生活的意识,提高对其重要的认识,明确农村文化建设是政府行使职能的重要内容,不但要一手抓经济,还要一手抓文化生活,促进文化生活的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更要切实负起责任,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从而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二)加强对农村文化的领导、规划

农村基层各级领导应当承担起领导的职能,设计出长远的、系统的文化生活目标,明确应该怎样建设农村文化生活和促

进农村文化生活的繁荣。针对农民生产生活的特点,利用传统节日和农闲时间组织开展庭院文化、民间体育和艺术比赛,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反映农民真实生活和情感、深受广大农民喜爱的文艺作品。此外还应加强引导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完善农民文化消费市场,更好地活跃和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

(三)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农村文化要持续发展,重要的一条是建设一个庞大的、素质较高的文化工作队伍。从目前看,首先要稳定和充实现存的农村文化工作队伍,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热爱农村文化事业、懂专业,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强组织能力的文化队伍。文化部门要采取多种措施培育优秀民间文艺人才鼓励他们创作更多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较高艺术质量的文化作品,繁荣本地文化事业。

(四)加强农村文化生活阵地建设

文化设施是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载体,是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一样,有投入才会有产出,离开了增加投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就成了一句空话,加大对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使之形成布局合理、设施齐备、丰富多样的农村文化阵地网络。农村文化设施不仅要建好,而且要管好、用好,充分发挥这些设施的功能和作用,为活跃农民文化生活提供阵地和舞台,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五)丰富新农村文化的容

各级主管部门和文化单位,要根据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组织广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乡村现有的文化阵地,扶持民办文艺团体,大力发展农民业余文艺演出队,鼓励农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

(六)加强农村文化市场建设

要积极培育和完善农村文化市场,大力扶持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提高农村文化产业化水平。要引导农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远离那些封建迷信的思想,更好地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还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行为,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努力清除各种不良文化现象,保证农村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第4篇

【关键词】渝东南地区 农民 精神文化生活

本文以渝东南地区重庆市武隆县浩口苗族仡佬族自治乡(以下简称浩口乡)为个案观察点,通过实地调研剖析渝东南地区农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笔者通过与乡党委、政府有关干部进行访谈和实地走村串户访问的方式对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这里的农民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不清,文化阵地不足,文化建设人才缺失,文化生活空虚等突出问题。

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加强农民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清。一方面,领导认识有误区。这里的领导干部普遍没有认识到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对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很多领导都表示,所有的工作都得围绕经济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也得为经济建设让一让。因此,所谓的经济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就成为一种口号,只能遭受“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待遇。

另一方面,农民认识有偏差。这里的农民对加强精神文化生活的认识也不清楚,对此并不感兴趣,认为精神文化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因此不愿意将时间、精力以及资金投入进来。

投入不足、力度不大,精神文化阵地落后且利用效率低。首先,资金投入不足。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显得非常紧张,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更是力不从心。加之,当地发展经济没有一个成熟的产业,主要是依赖烤烟种植、牲畜养殖和劳务输出来增收,因此,精神文化建设处于“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境地。

其次,文化阵地落后。以该乡所属邹家村为例,邹家村精神文化建设的现有阵地: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个,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是由上级组织部门划拨资金修建的村委会的办公场所;农村党员远程示范教育活动室1个,配有电脑、电视、音响、影碟和办公桌凳,均是由上级组织部门配送的;农家书屋1间,有科教、法律、卫生、农技等方面的书籍400余册,均由上级宣传部门配备;文化广场1个,同时也是篮球场,但是篮球架及其它附属设备都还没有安装;另有文化专栏1个。

最后,利用效率低。由于地域跨度大,人口分散,留守在家的多为老人、妇女、儿童,现有精神文化阵地的使用效率非常低。远程示范教育活动室平时都是闲置的,只是在村委会召开支部会议的时候,在会前或会中简单播放一些政论、法规、科普等方面的讲座或宣教片。农村书屋从建立到现在,没有一个村民来借过书,只是开会的时候有人简单翻看而已;同时也缺乏人手来管理,有些书籍放到书架上连打捆的绳子都还没有解开便一直存放着。另外,在活动中心旁边的文化广场基本也没有得到利用,成为了附近村民的“晒谷场”。

精神文化建设人才缺失,力量不强。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专干和文化人才是做好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保证。当前,基层精神文化工作者普遍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精神文化工作者更是缺乏。在区位条件差、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由于精神文化工作地位的边缘化,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又低,根本没有办法吸引人才,即使来了也难留得住、干得好;而乡文化站现有的工作人员也因精神文化工作的边缘化而被长期抽调到其他岗位,因此精神文化工作陷入无人问津的局面。村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以邹家村为例,据统计,在全村1036人中,小学或未达小学文化程度的占50%,初中占30%,高中占15%,大专及以上的只有5%。

精神文化生活空虚,活动流于形式。首先,从村民自身来看,他们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农活要做,基本上都是忙于劳动,很少有时间花在精神文化活动上,绝大多数村民的精神文化活动就是利用晚上休息时间看看电视而已。

其次,村里组织活动少,活动内容也很简单。比如2010年7月1日,邹家村在活动中心举行了庆祝建党89周年活动,其活动内容也只有象棋比赛、拔河比赛以及组织村篮球队参加全乡的篮球比赛。参加这次活动的人数也很少,主要也是住在活动中心附近的村民,稍微远点的村民都没有参加。在此之前,没有开展过这方面的集体活动。

最后,由乡政府组织开展的送电影下乡也不合农民的口味,“四季评星”活动也是流于形式。乡政府组织开展的送电影下乡活动,主要播放一些政论性、科普性的经典影片,但是村民对此并不感兴趣。再如,乡政府组织开展的“四季评星”活动。这项活动本是加强村民精神文化建设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是,笔者在走访的农家看到,四季评星活动基本上没有开展,只是各家各户贴了一张公示牌,但是没有任何评比记录。因此,“四季评星”活动也算是纯粹的走形式。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部分村民的思想仍然遭受封建迷信和不良风气的影响,巫师巫婆、看相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还比较频繁,在红白喜事中还存在大操大办、互相攀比的现象,为封建迷信的滋长提供了土壤,严重破坏了健康文明的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改善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对策建议

笔者认为,切实解决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确对待经济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从政府职能角度来说,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是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表现;同时,政府还具有文化职能。政府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努力改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正是履行其文化职能的表现。在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政府如果只重视经济建设而轻视精神文明建设,只抓经济这一“硬指标”、“硬任务”而忽视精神文明这一“软指标”、“软任务”,那这样的政府无疑是失职的。

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加强精神文化阵地建设。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村民的主体作用在精神文化阵地建设中显得非常关键。首先,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范围;各级政府要分级划分,共同承担,配套解决;要制定和落实相关的精神文化建设投入政策,大力扶持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其次,村委会要想方设法广开增收路径,努力增加村级财政收入,不断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承担起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重任。最后,通过政策引导、政策激励,鼓励一些有实力并愿意支持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单位、企业以及个人等社会力量捐助农村精神文化阵地建设。

多措并举,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人才,热心农村文化工作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才是繁荣农村文化活动的保障。按照《决定》对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机构建设的要求,首先要考虑还原乡文化站的功能,不让其成为机构设置的摆设。要充分利用农村远程示范教育、农家书屋、“三下乡”活动等载体,搞好农业科普知识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要充实稳定乡镇文化站的专职干部,充分发挥文化站现有工作人员的作用,做到专职专用,投身全乡和各行政村的精神文化建设。其次,要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可以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本村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并愿意为家乡建设做贡献的年轻人返乡创业,担任村、支两委的主要干部。再次,面向社会招贤纳才,吸引有文化专长、热爱文化事业的人才积极参与基层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和扩大农村文化人才队伍,不拘一格用人才。最后,要注重“土专家”的培养。在本村选拔一批文化层次相对较高,具有文艺特长爱好的农村文艺骨干到更高层次的文化艺术馆参加学习和培训,学成后回村指导村民开展精神文化活动。

加强组织,不断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加,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任务显得更加艰巨。一方面,长期以来持续开展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要按照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要求,努力做到“常下乡”,甚至做到“常驻乡”;还要尽可能地做到“送文化”为“种文化”,广泛开展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各种文化活动,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率和满意率,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在送戏、送电影、送书下乡时,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文化程度、对活动的接受程度以及活动本身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要能吸引农民积极参与并使其有所收获。其次,在开展精神文化建设中,要注重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活动的载体和方式。同时开展活动要紧密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农民的生产生活,要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积极组织、深入挖掘和大力保护具有本地传统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积极创作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

第5篇

2009年中央春节晚会赵本山演出的《不差钱儿》,反映了富裕起来的农民对文化的强烈需求。电视剧《乡村爱情》中,有些情节也是以群众文化的差异及融合作为戏剧的冲突和结局的。今天的农民群众有享受文化生活的权益,农民需要文化滋养,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是国家在农村基层的职能工作部门文化站的责任。

文化站如何肩负起国家所赋予的重任,履行工作职责确保农村文化事业顺畅发展,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就需要有清晰思路,需要文化站更新传统观念在工作思路上加以创新,也需要文化站不断加强的自身软件和硬件建设,同时需要各级政府对文化站的支持、扶助。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三农”,逐步消除城乡二元化结构已定成势,城镇化是解决农村人口定居置业的方向,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现代化农业是国家所实现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农村乡乡建有文化站,“村村通广播电视”、家电下乡等事项,加上农民工返乡带回的文化信息,使农村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各级政府及文化部门对乡村文化活动的支持和扶助等,都在推进着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村文化站工作思路的创新,应立足于国家“三农”发展的制高点上,乘势而上,不断拓展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保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吸取现代先进文化始终应成为文化站工作的着眼点。这是由农村社会性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随时展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所决定的,就更需要有文化站这样的基层国家事业部门承担任务。

传统文化不仅是当代人的精神养料,更是留给后代的精神财富,我国很多传统文化的活动及产品都是发源于乡村,很多民族民间的文化艺术,是不可再生的宝贵精神财富。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其打造成活动和产品,是农村文化站的历史使命。今天的农村,正在快速地脱离古朴的乡村风貌,风情逐渐趋于城市化和现代化。鉴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如何保持传统文化及其活动和产品就显得更重要了。一方面是市场经济以各种形式席卷农村,另一方面农民青年多渠道和多途径地流入城里,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和传承人的培养后继乏人。文化站在保持传扬传统文化上也存在着困境:政府部门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有误差;资金问题;各项活动的协调组织问题等等。存在着的困境是实实在在的事,如何解决却是很繁重的事,这就需要文化站探索和创新。我们佳木斯郊区一带把民间活动骨干调动起来,并给予奖励,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活动始终红红火火地开展。探索精神旺盛,工作的的思路才会开阔。

加强文化站自身建设,是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化站不能停留在以往的思维模式、工作模式、活动模式的老套路上运行。而思维模式、工作模式、活动模式的创新,集中到一点是取决于人的素质。文化站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三方面能力:1、至少具有一门文化艺术的专项能力,最好是一专多能。2、具有上下沟通的纵向能力,与平行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人士联系密切、增进友谊的横向能力。具有这些能力对搞好文化活动很重要。具有纵向能力,有上层部门和领导的关爱,有基层群众的支持,文化的工作就会畅通。从横向能力角度看,有平行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赞助支持和互助合作,农村的文化事业的发展才会顺畅。3、具有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的组织能力,组织能力对文化站工作人员来讲是硬功夫:既能组织常规性文化活动,又能组织特定的文化活动,更能组织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和具有现代文化意识的文化活动。

政府对文化站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程度。要给文化站以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创造宽松条件等,更以体现在对文化站工作人员的选用和待遇上。待遇要体现在文化站的政府职能定位上,从以往的状况看文化站在乡镇政府机构中处于较低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上,它得到的各方面力量支持和帮助也是较弱的。给予文化站较高的行政级别、工作权限和行政待遇,会有助于文化站积极开展工作。有关文化站工作人员的选用也是乡镇党委政府重视文化站工作的重要方面。选用文化站工作人员在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文化修养、专业技能上必须严格把关,并注重日后的学习、培训。政府重视文化站的工作,当然包括县(区)以及市级文化主管部门、业务部门的政策贯彻、资金扶助、业务培训、活动辅导等方方面面,这些方面是很重要的。文化站工作不能成为“弱势群体”。

随着社会和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进步,文化站的处境正变得越来越好,今天的文化站,要依据农民群众的新需求,依据社会文化发展的新情势,遵循黑土地上传承的历史文化情结,尽快占领制高点,不断适应新形势,改善工作环境,拓宽工作领域,实实在在替群众着想,扎扎实实为群众办事,真正把乡镇综合文化站办成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乐园,办成各村屯的文化中心,充分发挥出文化辐射的能量,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

第6篇

浅谈对活跃农村文化的一点思考三是多送法下乡。农民朋友现在最缺乏的就是知法、懂法,多搞些法律知识讲座,并结合农民、农村中的实际情况来宣传法律,这也是农民最需要的。如果在农闲时经常能做到以上这“三送”,那么农村的文化生活肯定能活跃和丰富起来。

(2)突出公益性质,完善投入机制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点文化设施、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特别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努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对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加大保障力度,使农村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提高,要把农村文化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街道)政府的预算管理,建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宫、文化室的硬件建设列入各地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建设和正常运行费用,列入政府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优惠。把繁荣和活跃进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净化农村文化市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到工作重心下移、文化资源下移和文化服务下移,努力维护和实现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3)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考核体系。

推进“管办”分离,将工作重心从办大节庆文化转移到发展农村文化、基层公益性文化上来,让更多的基层群众享受文化成果。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将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任务、内容、要求等指标进行细化。健全工作机构,强化人员培训,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培训机制,加强农村业余演出队、业余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农村义务文化管理员等业余队伍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群众社团为补充的新农村文化工作队伍。要采取奖罚并用,根据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状况,定期开展评比表彰活动。同时,定期对农家书屋、文化站等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改正,对造成阵地流失或长期不能有效组织好阵地活动的单位予以批评(4)培养农民自己的文艺力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富起来的农民一方面迫切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农民需要的文化活动少之又少,只有培养农民自己的文艺力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文化生活。一应该加强阵地建设。建好村文化室、图书馆、电影院和各类文化特色户,使农民的文化活动有场所有器材。政府要对购置的电脑、图书、文化用品器材提供一定财力和物力支持。二要加大对农民文化的培训力度,壮大文化艺术骨干队伍。组织培训班,使他们成为农村文化骨干,成为农村文化燎原的火种。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民文化活动,在农

浅谈对活跃农村文化的一点思考三是多送法下乡。农民朋友现在最缺乏的就是知法、懂法,多搞些法律知识讲座,并结合农民、农村中的实际情况来宣传法律,这也是农民最需要的。如果在农闲时经常能做到以上这“三送”,那么农村的文化生活肯定能活跃和丰富起来。

(2)突出公益性质,完善投入机制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点文化设施、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特别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努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对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加大保障力度,使农村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提高,要把农村文化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街道)政府的预算管理,建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宫、文化室的硬件建设列入各地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建设和正常运行费用,列入政府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优惠。把繁荣和活跃进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净化农村文化市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到工作重心下移、文化资源下移和文化服务下移,努力维护和实现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3)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考核体系。

推进“管办”分离,将工作重心从办大节庆文化转移到发展农村文化、基层公益性文化上来,让更多的基层群众享受文化成果。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将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任务、内容、要求等指标进行细化。健全工作机构,强化人员培训,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培训机制,加强农村业余演出队、业余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农村义务文化管理员等业余队伍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群众社团为补充的新农村文化工作队伍。要采取奖罚并用,根据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状况,定期开展评比表彰活动。同时,定期对农家书屋、文化站等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改正,对造成阵地流失或长期不能有效组织好阵地活动的单位予以批评。

(4)培养农民自己的文艺力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富起来的农民一方面迫切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农民需要的文化活动少之又少,只有培养农民自己的文艺力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文化生活。一应该加强阵地建设。建好村文化室、图书馆、电影院和各类文化特色户,使农民的文化活动有场所有器材。政府要对购置的电脑、图书、文化用品器材提供一定财力和物力支持。二要加大对农民文化的培训力度,壮大文化艺术骨干队伍。组织培训班,使他们成为农村文化骨干,成为农村文化燎原的火种。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民文化活动,在农闲时节。

第7篇

我国音乐基础教育在制度建设、教学方法、实践活动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音乐基础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塑造完美人格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对于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音乐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农村,农村音乐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因此音乐基础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音乐基础教育建设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

从宏观上来看,音乐基础教育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透视,音乐文化是伴随着社会而发展的。从微观上来看,音乐基础教育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音乐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正在推进的一项重要国策,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作为教育部门,要深化改革力度,彻底转变观念,改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教育兴国”,“教育兴乡”,“教育兴村”,的历史使命感,充分挖潜,从音乐基础教育设施抓起,加大对农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尤其要充分发挥音乐基础教育对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彰显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工作的高效。把音乐文化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的精神落实到实处.。

二、音乐基础教育成为发展新农村文化的强劲支撑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小康型社会,必须要花大气力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音乐基础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和提升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是文化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在农村的土壤中,蕴藏着许多极具泥土芳香的古朴的音乐文化元素,它们为农民所创造,也为农民所喜爱;随着社会现代化文明程度的加快,农民们对具有现代气息的音乐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的文化生活状况一度过于传统、陈旧,发展滞后。当前,我们搞新农村文化建设,就是要改变农村文化的落后局面,将先进的音乐基础教育带给农民,引导农民走出陈旧低俗的文化观念的误区,拥有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谁来为农民们播撒文化的甘霖?关键靠教育部门。音乐基础教育应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设计者与实施者,可以肯定的说,一个地方的文化建设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开展的如何,关键取决于地方决策者得不得力,取决于地方教育部门是否有科学的规划并付诸切实的行动。注重音乐基础教育真正成为了发展、繁荣农村文化的强劲支撑,该地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一定会有声有色。

三、音乐基础教育是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素质建设的有利保证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传统意识里音乐课只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副课,甚至连我们很多从事教育事业的同行们也存在这种思想。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很多领导、老师、学生家长都不太注重学生参加音乐基础教育。学生参加音乐教师组织的课余音乐排练,遭到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的责难反对是常有的事,认为这样做会分散学生的学习精力,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为对于学校来讲,中考、高考的升学率会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对于教师来讲,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标志着自己执教水平的高低以及自身的工资待遇;对于家长来讲,考取一所重点高中,考上一所重点大学,将来能找份好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事。中考、高考又不考音乐,课余时间参加那些学习活动是不务正业。就这样,在各方面的重重压力下,特别到了中学,许多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兴趣爱好都被这一切无情地扼杀了。他们的头脑除了课本便是作业,别说参加课外的音乐文艺排练学习,甚至有些地方的中小学至今仍没有专业的音乐老师,其音乐教育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知道,在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对人类影响最大最广泛的就是音乐艺术,它不仅深刻影响我们的精神世界、心理世界、道德世界,还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从另一个重要角度讲,音乐艺术也体现了一种民族精神。当你听说俄罗斯的农民从草车上拽出大提琴,从腰带里抽出长笛,从背包里拿出手风琴随时可以组成一个乐队载歌载舞的时候;当你知道日本的工厂主与工人大唱《樱花》,而某总经理可以指挥交响乐团时候;当你听到美国绝大多数公民可以把几次转调的《星条旗永不落》唱得蛮标准时,又可曾知道我们的公民多少人能唱准国歌中的三连音?由此可见,加强我们下一代音乐素质的教育是多么的必要和重要。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音乐基础教育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作为教育部门,要深化改革力度,彻底转变观念,改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文化兴国”的使命感,充分挖潜,从音乐基础教育抓起,努力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素质建设。

我国要实现21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科教兴国,一定要狠抓农村基础音乐教育。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立项结项项目。编号11534116)

第8篇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以来,近年来,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在发展生产,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都把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公益文化建设。但从当前一些地区的农村文化建设情况来看,由于受当地经济、区域条件和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仍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是不相适应的,如不加以重视和解决,将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结果。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文化发展水平不一。通过对周边县市和乡镇文化建设的调查看,发现目前农村文化建设水平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较好的,所占比例大约为30%左右,这些乡镇一般经济基础比较好,领导重视,有专职的文化工作人员,阵地建设比较好,经费充足,能常年坚持开展文化活动;第二类是一般的,所占比例为40%,这些地方虽然有专职的文化干部,但经费投入少,有阵地但开展活动不经常,只在春节等重大节日才搞一些活动;第三类是较差的,所占比例为30%,这些地方经济条件较差,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经费,常年不开展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2.文化设施不足,利用效率不高。近年来,乡村文化设施建设都是以地方投入为主,国家补贴的形式来建,但由于地方财力不足,往往将有限的资金用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对文化基础设施和活动经费投入有限,处于“随意”状态。

3.文化活动单一,文化需求难以满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但农民的文化生活既单调又枯燥乏味,文化需求很难满足。一是文化生活消费偏低。二是文化生活方式单一。三是文化生活品位不高。

4.文化队伍人才匮乏、力量不足。虽然在目前各乡镇文化专干基本上都是业余出身,自身缺少文化艺术方面的特质,基本上没经过多少业务培训,在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上很难有所作为,造成文化工作质量下降,因此也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5.“不良文化”在农村还有一定的市场。随着农经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开放程度的扩大,农民已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越来越渴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以满足健身、健身、娱乐的需求。但目前多数农民的文化生活仍以看电视、打麻将为主,不仅贫乏单调,还造成赌博、迷信等不良风气蔓延,有的地方甚至赌博成风,庙宇成群,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一些村看相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时有出现,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盛行,不仅浪费严重,也为封建迷信的滋长提供了土壤。许多农民认为在茶余饭后打打牌、搓搓麻将、输赢几个钱没什么大不了的,特别是冬季农闲时节,赌博现象更是比比皆是。

二、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1.文化基础建设要纳入总体规划。要本着政府主导、因地制宜的原则,把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列入当地社会发展规划和乡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手段先进的要求,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活动主题是上,党委政府要加强引导,围绕总体规划,结合中心工作,提高活动主题的指导性、亲和力和认同度,确保活动的实效性。在活动方式上,坚持社会文化社会办的思路,形成人人参与文化建设的良好态势,让群众从台下看戏的观众变成自我参与、自我展示的演员,让更多更广泛的农民群众参与进来,增强文化活动的覆盖面。

2.健全三级文化网络,构建完善的农村文化发展格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县、镇、村三级文化组织建设,健全完善三级文化网,有效地发挥各级文化组织的作用,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繁荣农村文化的重要标志。要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积极探索文化站运行管理新机制,以增强文化活力,使其成为农村文化建设基地和枢纽。要注意加强村级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的建设,给予必要的经费扶持和保证,积极扶持鼓励支持个体从事文化活动。

第9篇

关键词:乡村文化;艺术节;成效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03-01

一、乡村文化艺术节的特点

(一)节目规模大范围广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繁荣,乡村文化艺术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涉及的规模大、范围广、内容丰富多彩。乡村文化艺术节不断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承办单位群策群力,抽调精干力量准备活动,活动涉及各种演出、比赛等不同项目,活动持续时间长,参与群众多,这为乡村文化艺术的传承、交流、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

(二)乡土气息浓郁

乡村文化艺术节的系列活动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大多数节目都是农民群众自编、自导、自演,节目语言生动形象,表演通俗易懂,能把现实性和艺术性高度融合,这些节目来源于农村生活实际,深刻反映了农村群众的心声和体会,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强烈表达了农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愿望。

(三)挖掘民间特色才艺

乡村文化艺术节采取以乡村为舞台,农民群众昌主角的农村文化艺术展现形式,能深刻的挖掘民间特色才艺,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展示艺术才华的积极性。在乡村文化艺术节期间,农民群众能在自己的家门口参与各项具有本土特色的系列活动,他们的参与热情高涨,积极找出各种尘封已久的如二胡、竹笛等传统乐器,载歌载舞,展示传奇的绝活,实现了旁观者向参与者的转变,成为艺术节的主角。

(四)传承乡村生态文化

定期举办乡村文化艺术节,能促使生态文化得到传承和广泛关注,能够深入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传统特色文化项目。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为农民群众全面奔小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乡村文化艺术节建设意见及其成效分析

(一)唱响主旋律,促进新农村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需要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举办乡村文化艺术节,不断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要,这不仅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助推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也为农村文艺爱好者提供了展示才华和文艺的舞台,让广大农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中去,激励农民群众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组织农民群众自己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农民群众通过编自己、演自己,不断丰富和改善他们的文化需要和文化生活,让广大农民群众通过自娱自乐不断获得情感释放,塑造农村文化艺术。同时,通过举办乡村文化艺术节有力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让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艺术生活有了一个主阵地,让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在新农村得到广泛传播,让新农村农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同时得到了满足和丰富,这对新农村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二)弘扬特色文化,丰富乡村生活

要充分利用乡村文化艺术节这个大舞台,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活动,大力传承弘扬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助推地方生态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展示乡村文化艺术特色的魅力。近年来,丽水通过举办乡村文化艺术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艺术活动,为广大农民和群众们提供了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丽水各地乡乡一台戏、村村有节目,先后组织开展了乡村舞蹈大赛;新农村题材小品赛;乡村歌王擂台赛;木兰扇选拔赛、乡村时装大赛、乡村绝活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全市乡村文艺会演等多项活动。广大乡村居民,特别是农民朋友参与热情高涨,乡村成了大舞台,农民群众成了舞台的主角,充分展示了其艺术才华和才艺,较好满足了广大农村基层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多样性需求。在乡村文化艺术节的各项活动中,各地始终坚持弘扬民族文化,讴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生活、新面貌,表演了大量的文艺节目,表达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对加快农村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的迫切愿望。

三、总结

通过乡村文化艺术节的举办,不难看出群众文艺活动已经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形成了一种可喜的局面,这对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和谐全面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继续办好乡村文化艺术节,坚持面向农村,服务群众,不断创新,努力把乡村文化艺术节这个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打造更完美,真正办成文化艺术的盛会,农民群众的节日。

第10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综合文化站建设 调查思考

改革开放30年来,群众文化事业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发展很不平衡,许多地方的群众文化生活还十分枯燥,特别是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和现状与我们浙江这样的经济大省和文化大省很不协调。

在“群众文化三十年”的论坛上,照例应该总结经验、歌功颂德,但笔者认为,群众文化特别是农村群众文化还远未到歌功颂德的时候,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民文化权的落实和享用还任重道远。

本文通过笔者对经济发达的浙江省中部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的经济文化调查,对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综合文化站建设的现状和对策发表一点浅见。

1.欠发达地区的综合文化站建设和群众文化生活现状

调查的浙江省金华市的XX县,全县20个乡镇,没有一个乡镇有独门独院的文化站,文化站基本上还是 “一块牌子、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条汉子”。所有乡镇的文化站干部都没有全职从事文化事业。

70年代曾经遍地开花的乡镇电影院,现在还在使用的已经为零。唯一的县城电影院也门可罗雀,处于半封闭状态。

那么在农村的文化设施落后,文化活动少,村民们平时文化生活又是如何?在调查走访中了解到农民的文化生活与需求极不相称。

山区农村的夜晚很宁静。除了看电视、搓麻将外,几乎没有其他文化活动了。

农民们反映,六、七十年代村民们还有设在乡、村政府里的俱乐部可供文化活动,七、八十年代还有一个个乡镇电影院、村“人民大会堂”可进行文化演出和活动,现在乡镇电影院拆了,“人民大会堂”移作他用了,乡镇综合文化站还在筹建中,村文化活动室还在规划中。农民们的文化生活十分枯燥缺乏就可想而知了。

2.欠发达地区综合文化站建设落后的原因分析

2.1经济发展滞后,政府投入严重不足

XX县位于浙江省中部,境内山脉纵横,地处五县四市交界,是浙江四大水系的发源地,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总面积1195平方公里,区域内“九山半水半分田”,交通不便,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全县20个乡镇,户籍人口208422人,其中农村居民人口占70%。

以2007年为例: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167元,折合2126美元,首次突破2000美元大关。而同期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为37128元,折合4883美元。该县的人均生产总值只有全省平均的43.5%。

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4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97元,而同期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26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74元。分别只有全省平均的56%与68%。

2005年以来,省财政拨付的三项文化活动经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乡镇文化无投入的问题,但是投入没有专款专用,而且与中央关于“各级政府的文化投入不低于财政支出的1%”的规定仍有一定差距,农村文化事业“贫血”现象依然存在。

据调查欠发达地区的县、乡镇财政对文化投入基本上为零,每年只是根据需要下拨一定的活动经费,与文化事业对资金的刚性需求相比呈现严重不足。

2.2文化机构功能弱化

1995年以后,县委县政府按照当时农村税费改革“减人、减事、减支”的要求,将乡镇文化站人、财、物、事“四权”下放到乡镇。造成的后果是:失去了良好的用人环境。文化站的干部成为搞计划生育、收税费、行政驻村的大杂家。许多曾为文化事业作过重大贡献的农村电影放映员、图书管理员大都下岗失业了。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四权”下放后,文化业务管理出现“乡镇政府无心管、文化主管部门不便管、最后谁也没管”的局面。

2.3文化的“公益性” 名存实亡

“向钱看”的所谓市场运作方式,改变了乡镇文化事业公益性质。政府为了摆脱农村文化建设的责任,大力宣扬“以文养文,自我发展”,以“改制”的名义把文化事业单位改成民营单位,断绝财政补助。欠发达地区的文化事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没有一家公有的影剧院、文化团体、文化企业。改革的结果是把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任推向文化部门,推向市场,推向社会。美其名曰:市场运作,以文补文。弱势群体被排斥在文化生活之外,文化的“公益性”名存实亡。

3.加强欠发达地区综合文化站建设的对策与途径

3.1 强化综合文化站建设政府责任和绩效考核机制

文化建设是“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板块。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加强综合文化站建设负有重要责任。要把乡镇级文化站建设纳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综合文化站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要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和考评机制,把农村综合文化站建设列入创建文化先进乡镇和创建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把综合文化站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情况作为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真正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具体做法是可以把综合文化站建设作为一个专门考核项目单列,明确文化考核的内容和范围,将文化站硬件建设、文化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以及群众对乡镇党委、政府和文化站提供文化服务的成果和群众满意度作为文化考核的主要内容。

3.2建立文化扶贫专项基金,遵循“专款专用、责任落实”原则

在新形势下,每年中央和省市财政都有可观的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建议从中提取一部分专门使用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专项扶贫基金,并通过财政拨款、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扩大基金。文化建设的项目单位和主管部门,要确保文化扶贫基金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财政部门要对建设资金进入国债专户,设立相应的专户,专人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同时,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和跟踪审核力度,杜绝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欠发达地区各乡镇政府要重视和支持综合文化站工程的实施工作,将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负责规划立项、选址、土地划拨、方案制定、图纸设计、资金筹措和相关规费减免等,并对工程进度和质量、文化站功能设置等进行严格把关。

3.3理顺文化站的管理体制,促使文化设施和人员归队

建议恢复1995年之前的文化站和文化干部的管理体制。文化站及文化干部人事调配、财政预算应直接隶属文化主管部门,让文化工作人员真正干文化事。

县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作为政府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应该进一步落实县政府赋予的职能,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对乡镇文化站的管理、指导。

只有让全国70%以上的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给他们带来的文化新生活,才是我们可以给改革开放的群众文化事业歌功颂德之时。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嵌入性;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9-0172-06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养老问题无疑已经进入当前社会的主流话语。但是当前关于养老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物质生活和收入维持方面,对于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关注不多。一个简单而直观的事实是。养老必须针对老年人的需求来开展,而老年人的需求无疑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所幸的是,部分学者已经将视野投放到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领域中来。并初步形成一个研究框架,即老年人精神需求要素分析框架。但是我们认为,这一框架忽视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嵌入性,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研究应该从特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出发并采取历史视角才能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因此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一个研究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框架——嵌入性框架。

一、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研究的要素分析视角

在当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研究中,要素分析视角是主流视角,该视角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在结构是怎样的?换句话说,老年人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精神需要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

穆光宗建构了老年人精神文化需要的一个三角结构。他认为,老年人精神需求包括三个维度的需求:自尊的需求、期待的需求和亲情的需求。分别与人格的尊重、成就的安心和情感的慰藉相对应。自尊需求是指老年人有自主决策和得到尊重的权利;期待需求是指老年人对于子女的美好期待和内心要求,得到满足则体现为“安心”;亲情的需求则更多地体现为代际之间情感的交流和相互满足。

明艳以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为背景,指出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大体包括情感需求、娱乐需求、求知需求、交往需求和价值需求。这些需求就像差序格局一样,由中心向外推,越推越广。有学者在梳理国内外精神养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老年人精神需求的结构”。认为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情感需求、文化娱乐需求、人际交往的需求、教育的需求、政治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经验研究层面,多数学者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不同地域的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开展了实证调查。浙江的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单调性、自发性和低质性。胡军生等人的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的主观满意度远远低于城市老年人和全国平均水平,而子女的孝顺与尊重是影响老年人主观满意度的主要变量。一项针对南京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调查显示,受动型活动是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相对来说,主动型活动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分量有所下降网。

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研究的要素分析视角尽管在具体的需要表述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在分析思路上都是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理论背景、以类型学为基本的研究策略。这一研究视角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揭示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的内在需求,并尝试建立了比较有效的理论框架。但是这一视角下的老年人精神文化研究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澄清:

第一,老年人精神文化研究的要素分析视角设定了一个脱嵌于任何结构和文化的需求内核,但是这一视角缺乏历史视角和结构视角。马斯洛建构了一个相对系统的需要层次理论,但是其关于社会结构与社会文化对于需求深层次影响的机制分析一直是其研究的一个弱点,遭到一些学者的诟病。国内研究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学者采取“部分截取”的策略,集中提取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精神层面(如自尊、归属与爱、自我实现等等)作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理论架构,这样一种研究策略同样面临“脱嵌”的风险。一个基本的事实是,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固然有其内部结构,但是其内部各个要素的“问题性”却是深深嵌人在社会文化和社会结构之中的。换句话说,老年人的某种精神需求是否会构成“问题”是由社会决定的。因此,只有关注社会变迁、现代化转型等宏观因素才能对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一个更深入的解释。

第二,老年人精神文化研究的要素分析视角都采用类型学的分析策略,但是划分类型的标准仍然比较模糊。如果一位学者声称自己采用的是类型学的研究方法,那么他必须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采用的分类维度是什么?恰恰在这一点上。传统需求视角的回答是不完善的。许多学者都划分了自己的老年人精神需要类型,却很少有学者交待类型划分的依据。以“可理解”或“可领悟”方式建构起来的分类类型容易陷入到“自说自话”的陷阱中,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分类的交叉和重叠,却几乎看不到各种分类的对话。老年人精神文化研究的这一问题与上一个问题(“脱嵌”问题)存在着一定关联:正是由于缺乏历史视角、文化视角和结构视角,所以才难以提取出一个关键变量,并依据这一变量划分出若干类型。

二、嵌入性的精神文化生活:一个综合框架

(一)嵌入性的视角

正是在以上两点反思的基础上,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一个研究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框架——嵌入性框架,这一框架显著不同于上文中所述的需求视角。如果说需求视角强调“要素分析”,嵌入性框架则更强调“因素分析”,即研究社会结构、社会文化和社会变迁等因素如何形塑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嵌入性框架倾向于历时性分析,它认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要是嵌入在不断变迁和转型的社会之中的。

“嵌入性”(embeddedness)这一概念借用自波兰尼。波兰尼在考察人类经济发展史的基础上指出,市场其实始终嵌入于社会,“经济体系嵌入于社会关系”,这是人类历史的本质和普遍逻辑,完全脱嵌的市场经济只不过是经济学的一个神话而已,而试图实现这一神话必然以人类社会的毁灭为代价。不管是经济危机、生态退化或者世界大战都是市场无限扩张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实质性破坏。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双向运动的历史:一方面市场在寻求不断的扩张,另一方面社会也在一直进行自我保护。这样一部双向运动的历史实际上是嵌人性的生动描述和现实形态:不管自由市场如何扩张,它必须以社会的自我保护为限度,必须受到社会规制的约束。

波兰尼提出的嵌人性概念,经由格兰诺维特改造式运用从而成为了新经济社会学的核心概念。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波兰尼的嵌入性与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实际上代表了两种关于嵌入性的观点。前者是实体嵌入,而后者是形式嵌人;前者提供了值得深思的思想启发,后者则提出了简化的操作方法。在我们看来。两种嵌人性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研究都具有理论建构的意义,但是本文将更多地从波兰尼所倡导的实体性嵌入或整体性嵌入的角度来开展。

(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嵌入性

波兰尼更多是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这个角度来考察嵌入性命题的,这是因为,“市场”的确是嵌人性最佳的切入点之一。但是,从实体性嵌入这个角度来说,嵌人性是无处不在的,正是由于这一点,嵌人性作为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可以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我们尝试性地将嵌人性这一分析工具引入到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研究当中,开拓该领域研究的新空间,并为该领域建构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

问题的关键是,尽管嵌入性的无处不在是一个客观事实,如何从嵌入性的角度来看待和研究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却是一个现实问题。回到波兰尼关于嵌入性的本义,我们认为,所谓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嵌人性是指,没有脱嵌于特定社会形态的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总是受到特定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的影响和约定,以特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更为重要的是,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嵌入性以历史阶段性表现出来,正是由于社会变迁导致社会文化和社会结构发生了转变,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某一具体方面的“问题性”更凸显出来。因此,如同波兰尼以经济史的方式来研究市场的嵌入性一样。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的嵌入性研究也必须采取历史性视角。

就当前老年人精神文化研究来说,历史视角更直接地体现为现代化视角,考察现代化的进展和现代性的转型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深层次影响。

什么是现代性?社会学界对于这个基础性问题仍然没有形成一致的共识,但是所有关于现代性的阐述都是在与“传统”的比较中展开的。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指出:“现代性是指社会生活和组织模式,大约在17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中,吉登斯明确表明了其考察现代性的制度主义视角:“(现代性)首先意指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而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虽然吉登斯并没有明确地给“现代性”下一个内涵式的定义,但是他关于现代性的阐述显然是从现代与传统一系列的“断裂”与“连续”中着眼的。因此,吉登斯认为,现代性实际上是对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一种简单化描述,它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1)对世界的一系列态度,关于实现世界向人类干预所造成的转变开放的想法:(2)复杂的经济制度,特别是工业生产和市场经济;(3)一系列政治态度,包括民族国家和民主。基本上,由于这些特性现代性同任何从前的社会秩序类型相比,其活力都大得多。这个社会——详细地讲是复杂的一系列制度——与任何从前的文化都不相同,它生活在未来而不是过去的历史之中。”鲍曼作为当代研究现代性的另一位著名学者,对现代性的研究也很有启发。鲍曼认为,现代性实质上是一个不断流变的过程,他用“流动的现代性”这一术语来描述这一宏大而连续的过程。鲍曼认为,现代性是对传统的不断瓦解和突破,但是这样的超越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像流动的液体一样,没有固定形态,在连续的时间维度上不断持续并发生变化。

以上的分析显示,现代性的研究视角就是在“传统-现代”这一连续统中通过从一端来反观另一端的方式来考察现代与传统之间既“决裂”又“连续”的复杂关系。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研究的现代性视角也同样遵循这一分析逻辑,注重考察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一系列重大变迁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足所造成的负面或正面影响。

我们认为,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来说。现代化转型的以下几个方面值得特别关注:

第一,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社会,人口和资本的流动性极大增加,老年人情感需求的满足面临时空困境。人类的社会史就是一个不断走向开放的发展史,人们不断地打破人群、组织和地域的界限开展更广范围的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在开放社会形成过程中,一切稳定性都只是暂时的,劳动力的流动成为再正常不过的市场现象。尤其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子女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家庭增收的主要依靠。这样就导致许多农村家庭成为只有老人和小孩的隔代家庭。虽然现代通讯的发展能够部分弥补时空距离,但是子女的空间缺席也必然会对老年人情感需求的及时满足造成一定的障碍。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城市农民工的生活境遇并不尽如人意,这更增添了留守老年人的情感牵挂和担忧。

第二,现代社会的价值流变,人们不断在祛魅过程中得到解脱,同时也造成传统价值的流失与式微。在现代化的持续推进过程中,神圣事物的世俗化和世俗事物的神圣化在交替进行,即“神圣与世俗的置换替补”时常在上演。传统价值中的孝道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传统的孝道文化是植根在传统的生产结构之中的,这种生产结构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物质财富的生产,另一方面是知识的生产。就物质财富而言,当时的老年人虽然已经退出生产领域,但是还是拥有着家庭的财产所有权,它通过特定的继承规则而维持较高社会地位。就知识生产而言,传统社会由于变迁的缓慢性,知识往往来源于经验甚至是直接经验,老年人由于经验积累的缘故,能够在知识生产和传递中居于主导地位,从而获得社会的尊重。但是现代社会的迅速变迁同时改变了这两种生产结构,从而使得老年人的社会地位迅速下降。一方面老年人退出生产领域之后,不再是物质财富的主要生产者和拥有着,某种意义上还成为下一代的依赖者;另一方面迅速变迁社会中的知识生产和传递不再完全依赖直接经验,创新和间接经验将成为知识的主流。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老年人不但在整体社会中的地位下降,在家庭内部也不得不面对相似的境况。

第三。现代社会组织形态走向松散化,社会成员原本获得的稳定性组织庇护正在经历弱化和重建,老年人从组织获得的精神情感慰藉也面临转向。随着现代化的持续推进,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追求大规模和大集体的早期现代化过程渐渐退出,一种新的、更灵活的组织形式日益成为组织模式的主流。对于中国城市老年人来说,单位制改革是去集体化或后集体化的典型标志,老年人从归属特定单位转变为归属于整个社会;对于中国农村老年人来说,改革早期的以土地承包经营为标志的生产方式变革更是将去集体化过程迅速推进。回顾改革早期的情况,我们的确可以看到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社会成员所获得的组织型庇护被迅速削弱。但是今天为基层社区建设和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代表的社会建设正在稳步推进,这对于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来说似乎又在重建一种庇护机制。无论如何,从单位(村庄)到社区、从国家到社会的这一历史性转向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第四,社会保护制度呈现周期性波动,但是与民众的保护需求体现出某种不同步性。自从波兰尼在《大转型》中提出社会保护的动力机制以来,学术界和决策界关于社会保护力度和范围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也导致全球的社会保护制度建设呈现出周期性波动。战后三十余年,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张的“黄金时期”,“福利国家”是一个令人羡慕神往的理想境界。但是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福利国家饱受批评,社会保障制度正面临全球变革。中国经历了不尽相似的过程,改革之前的中国建立了以充分就业、低工资高福利的社会保护制度,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早期改革过程对从根本上破除了原有制度。而最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已经成为了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并成为建设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大战略。必须肯定的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和进展,社会保护的力度也在逐渐加大。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比如仅仅注重社会保护而较为忽视社会投资,仅仅注重物质性需求而忽视精神文化需求等等。

三、嵌入性视角下的实证研究:来自浙江的报告

(一)研究设计

为研究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利用自制的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问卷在浙江省内开展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80份,回收有效问卷643份,有效回收率94.6%。其中,男性老年人为320人,占49.8%;女性老年人为323人,占50.2%。70岁以下的老年人为319人,占49.6%;70至80岁的老年人为234人。占36.4%;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90人,占14.0%。

本研究的因变量是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在问卷设计中以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来测量,即“您对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吗”这一问题的答案设计为从“很不满意”到“很满意”五个维度。对于因变量的统计描述结果如下:“很满意”的54人(8.5%),“比较满意”的180人(28.2%),“一般”的298人(46.7%),“不太满意”的93人(14.6%),“很不满意”的13人(2.0%)。

本研究的核心主题是社会转型或社会变迁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此,需要提取若干影响因素以说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的不同分布。与上文的嵌入性理论框架相对应。本研究对影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的自变量体系进行如下的设计,见表1。

如同表1所示,本研究的自变量体系包含四个方面,分别对应嵌入性视角下的现代化转型四个维度。进一步。我们将“开放社会的流动性”、“现代社会的价值流变”和“组织型庇护的变化”、“社会保护制度的完善程度”等四个一级变量分别操作化为若干二级变量,在问卷中以相应的问题体现出来。

(二)研究结果及讨论

本研究利用SPSS12.0软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将上述因变量和自变量纳入到回归模型,得到的统计结果见表2。

统计结果显示,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的二级变量共有8项,因此这8个变量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满意度有着显著影响,该模型的拟合优度(R2)达到0.628,说明该模型较好地解释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变化的原因。对于这一模型。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分析和讨论:

第一,现代社会的价值流变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它的表现形式较为复杂。统计显示。“儿媳妇对老年人的孝顺程度”是影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一研究发现与有关学者关于亲子关系和养老方式的研究结论相互印证。需要说明的是。儿媳妇对于老年人的孝顺程度事实上是嵌入在整体社会的价值流变之中的。传统社会的亲子关系遵循“前喻文化”的逻辑,老年人拥有较高的权威;在快速的社会变迁中,生产方式、就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前喻文化”被“后喻文化”所替代,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显著削弱,在家庭中的地位同样衰落。统计结果显示,“老年人在村里的地位”是影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变量之一,这一点也充分说明了现代社会的价值流变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影响。

第二,组织型庇护的迅速变化既给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带来了挑战也形成了新的转机。在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有着显著影响的8个二级变量中,有四个是属于组织型庇护领域。可见组织型庇护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中的重要地位。这四个变量分别是“是否有图书室”、“是否有上门护理服务”、“是否有老年人维权组织”、“是否有民事调解小组”,四个变量之中有两个属于社区组织建设、一个属于社区设施建设、一个属于社区服务建设,总体来看都属于社区建设的范畴。这也充分说明了基层社区建设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关键性作用。在中国现代社会的迅速转型过程中,老年人从组织中获得的庇护经历了从逐步完善、迅速瓦解和稳步重建三个阶段。在计划经济时期,村庄集体经济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保障体系;在改革早期,去集体化的趋势导致村庄集体经济的衰落,从而使老年人原本能够从集体中获取的保障体系迅速瓦解。随着改革的进程,基层组织的建设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老年人能够从稳步推进的社区建设中重新获得一定的组织型庇护,这给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带来的新的转机。

第三,社会保护制度得到逐步完善,但是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比较起来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近些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社会建设以保障民生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浙江省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更是走在全国前列,早在数年前已经开始了以城乡统筹为目标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尝试。本次调查显示,有369名老年人获得了政府的养老金或养老补贴,约占调查样本总数的57.6%。但是这一社会保护制度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有两点还需注意:首先,目前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片面侧重于物质条件的满足,对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较为忽视,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政策设计方面甚至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本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社会养老金的享受与否对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没有显著影响,这也就不难理解了。其次,统计结果显示,在回答老年人“第一位的收入来源”这一问题的调查对象中,回答“自己劳动所得”的老年人获得了较高的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目前的社会保护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第12篇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现状;困境;发展措施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建设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为解决“三农”问题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要进一步繁荣发展农村文化,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一、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即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是需要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因此,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为方向,以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为主导,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凝聚人心,进一步激发农民的创造热情,为农村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化与经济将结合得更加紧密,并渗透到市场经济的各个环节中继而转化为新的生产力。农村文化的发展、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村发展的关键在农民,而农民的发展关键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以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为契机,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民的各项素质,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促进整个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随着党的扶贫富民政策的落实,人民的物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日益增长。如果不促进农村文化发展,各种腐朽落后的文化就会沉渣泛起,导致封建迷信、打牌赌博、和其它社会恶习猖獗,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陈去旧,革除弊端,用科学的理性思维改造农民的头脑,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与传播,增强农民进行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

二、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1.构建文化工作机构。近年来,由于党和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和扶持,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已建立了比较稳定的文化工作体系,为发展农村文化跃活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奠定了基础。以湘西州保靖县为例,该县16个乡(镇)设有16个文化站,29名文化专干,部分乡(镇)还修建了文化中心楼,内设办公室,图书室,活动电脑室等。所有乡(镇)都解决了文化站文化专干的编制问题。部分乡村还组建了农民业余艺术团、腰鼓队、管乐队、文体队、村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农家书屋、文化中心户和文化经营户等文化活动队伍。

2.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保靖县各乡镇文化站每年都要组织开展“七一”、“国庆”、“春节”等大型文艺汇演活动,并奖励优秀文艺节目。调动广大业余文艺爱好者和人民群众的积级性和参与意识,从而引领和促进了乡(村)社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群众自娱自乐的文化健身活动情绪高涨。人民对文化的认识不断提高,表现了人民群众热爱文化,及健康向上的风貌。

三、农村文化建设困境

1.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薄弱。农村各种文化服务设施缺乏,原有的设施老化、损毁,农民群众失去了开展文化活动的条件和阵地,特别是农村文化活动室、村级文化专干、村文体活动中心,现在基本上名存实亡。有图书室的乡村也由于长年没有经费及人员的不稳定,导致图书陈旧,被束之高阁而丧失功能,无法为农民提供农用科技图书和信息服务。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体活动相对贫乏。文化站的工作人员身兼数职或打杂工,基层文化工作组织管理职能弱小,使农村文化停留在自发无组织状态中,难以壮大发展。有的乡镇还把文化站干部变为驻村干部,集中精力抓其他工作而忽略了文化工作。帮别人种地而谎了自己的田。

2.农村文化建设经费短缺。文化事业发展必须要有经济支持。我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造成农村文化教育的落后与无力,大部分地区的财政除了用于人员经费和经济建设外,根本拿不出钱来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财力不足困扰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办图书馆、阅览室、活动室、组织文艺演出队、民族传统文化的培训等等,都成为纸上谈兵。人财物供应不足,成为农村文化发展难以跨越的障碍,农民文化活动受到影响,接受先进文化、健康文化受到较大限制。而一些成本低消极东西却在农村蔓延,如:赌博、封建迷信等在一些地方盛行。这些消极的东西对农村文化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3.文化人才缺乏。目前,农村文化队伍存在人才缺乏的现象。我县部分乡镇文化站存在有编无人的情况。文化站人员待遇低没地位,造成了人才流失。有的年龄老化、能力有限,适应不了文化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文化专业人才招不进、招进留不住,一些非专业人员被调到文化部门,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例如保靖县毛沟镇编制2人实际上班1人缺位1人。由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造成农村文化教育的落后与无力,文化人才相对缺乏,无形间又加剧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从而形成了文化发展中的“马太效应”。

四、推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措施

1.健全农村文化工作机构。乡镇文化站是农村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目前,大部分文化站成了文化阵地的荒漠。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落实好文化站的定性、定向、定员工作。落实编制人员的待遇,明确站长专干,辅导员各类分工和职责,做到专职专人专用。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同时,拓宽农村文化人才引进渠道,鼓励熟悉农村生活且有一定文化专业知识的青年和其它优秀人才到农村基层文化机构中工作。组建成立村文化活动室和村级文化专干机构班子。建立农村文化人才选培机制,逐步建全农村文化体系人才骨干网络。

2.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及活动经费的投入。各级政府应根据中央精神,制定对农村文化建设项目的长远规划。把对农村文化设施文化活动建设投资落实到计划中去。建设一批满足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文化站、图书室、文体活动中心,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设施建设是夯实农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农村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要构建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以文化站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的文化工作机构。除此之外,还要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引进市场机制,实现自身创收,发挥市场机制的利益趋动功能,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中,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双向互动长效机制,使双方共赢发展。

3.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根,是现代文化的魂。正确认识传统民间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充分挖掘蕴藏在农村传统民间文化的精髓,激发农村文化活力,有利于农村文化建设。结合我县乡镇实际,建议乡镇文化站组建一个民族民间文化培训班,请民族民间文化专家担任授课老师,组织农村文化专干,文艺骨干学习民族民间文化。对于具有历史艺术研究价值,又有很好表演观赏价值的民族历史文化节目,要重点培训学习。做到培训学习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例如我县乡镇的土家摆手舞、山歌、土家打溜子、苗鼓、苗族唢呐等等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节目。要组织重点培训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乡村文化专干、文艺骨干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素质,保护传承发展民族历史文化,充实丰富新农村文化生活内容。

4.发展多元化文化。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应百花齐放,形式多样,覆盖面广,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单一的文化现象难以满足农民对文化的需求。结合我县实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农村多元化文化。(1)支持经营文化。经营文化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我县乡镇目前经营文化有:影碟书画销售、卡拉OK厅、歌舞厅、网吧经营等,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可给予必要支持,减少手续办理程序。为文化经营户提供有利的活动环境,使他们发展壮大,覆盖农村各乡镇,为丰富新农村文化生活内容作贡献。(2)发展自办文化。农民群众是文化的受益者,同时也是文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源泉正是广大农村群众,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还是广大农村群众。没有广大农村群众的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活力。因此,要让农民做农村文化的主角。要走“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开放式农村文化发展模式,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安全保障、场所安排、设备提供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农村群众自发性开展文化活动创造条件、搭好台。目前,我县部分农村群众已自筹资金组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包括:民间艺术团、苗鼓队、腰鼓队、土家摆手舞、二胡、唢呐等文化活动,这是群众积极参与自办文化的具体表现。政府文化部门要积极推广,大力鼓励支持。每年可举办1~2次的大型文艺节目汇演活动,奖励农村优秀文艺节目,调动农村文艺爱好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激发人民群众自办文化的意识,让先进的农村文化覆盖新村大地。(3)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引导农村文化活动骨干,因地制宜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形式,逐步抛弃掉带有封建色彩的、落后愚昧的文化活动形式,形成有自己特点和地方特色的农村艺术。坚持文化活动的文化性和方向性,使新的文化活动形式得到农民群众的认同和共同参与。我们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政策及时送进农村的千家万户;要唱响主旋律,坚决扫除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把农村典型的好人好事搬上舞台,让农民自演自说,在娱乐中得到启发、教育和鼓舞。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有无穷无尽的精神物质财富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的热切希望和迫切要求。文化工作者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了解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农民群众在呼唤什么,迫切需要什么?为他们排忧解难。要引导他们确立建设新农村、树立新文化、培育新思想的观念,组织他们创造性的开展形式多样,人们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把新农村文化事业推上新台阶,为建设一个幸福和谐美好的新家园提供先进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