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4 17:00: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产品品牌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如果有人问:“你能说出几个知名的农产品品牌?”你将会做何回答呢?或许你想半天也想不到一个。这不奇怪,这就是当今农产品品牌最真实的写照。为什么农产品的知名品牌比较少?这种状况还会持续吗?为此,《广告主》杂志专访了北京方圆品牌营销机构董事长李明利。
“中国农产品品牌化之路还处于起步阶段,使用较多的都是营销界比较通用的手法,具体的营销手法还不是特别成熟。尽管有双汇、伊利等大品牌,但是它们更多的是在加工层面,真正的农产品知名品牌还是非常少”,李明利这样说。
品牌激素缺失
农产品品牌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其根源在于其行业的特殊性。首先,农产品不是一个竞争很激烈的商品。通常都是供小于求,只要生产出来,就不愁销路,这导致了从业人员营销的意识缺乏,行业的整体营销水平明显落后于其它行业;其次,农产品的周期性相对比较明显,一年之中有淡旺季之分,生产时间比较集中,不能像工业产品那样,每天都可以有个平均的生产量,这多少也导致了农产品不利于打造强有力的品牌。
尽管近年来丁磊养猪、刘强东种大米等事件曾吸引一些人对于农业的关注,可整体而言,农业还是一个不被人们所关注的行业,资本市场对其的支持也是少之又少,原因也非常明显,农业的利润不高,而且还有许多不可控因素,如天气、地域等。现在大多从事农业产业的人都是农民企业家,这群人关注的重点是在生产环节而非品牌环节,其所领导的企业自然也没有打造一个强有力品牌的决心。
被“逼”的品牌化
食品安全近几年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山西假酒事件、三聚氰胺事件、地沟油、苏丹红事件等造成的阴影还没有在人们心中完全抹去,激素黄瓜、瘦肉精猪肉、染色馒头又接着袭来,就连人们经常吃的鸡蛋还有造假。消费者现在需要从农产品上去找到一些安全感与归属感,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产品自然会是他们的首选。
食品之所以会接二连三地出现安全问题,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大品牌太少,整体行业普遍表现出小、散、乱的弊病。政府监管困难,并最终导致问题不断。要想摆脱这种状况,食品行业中必须要有大品牌的出现。大品牌自身操作规范,各个环节的把控都比较到位,可以为其它从业者起到榜样的作用,并为整个行业树立一定的标准,从而带动整个行业健康发展。因此,国家近几年也是非常支持农业发展,不仅对直接从事农业种植的农户有补助,而且对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一些知名品牌给予了不少优惠政策,直接支持农产品品牌建设。
尽管现在农产品品牌化依然会有不少的挑战,但如果还不进行品牌化的话,农产品企业的发展之路会更加艰难。近几年生产成本快速上涨,企业运营成本在快速上升,没品牌的农产品溢价能力不高,甚至个别企业还面临破产的危险。在这个生死抉择的时刻,农产品企业只有紧紧追随时代潮流,打造强有力的品牌,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生存空间。
关键词:品牌化;特色农产品;欠发达地区
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农产品企业经营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如何在全球范围的竞争环境中闯出一条自身的发展出路已成为农产品企业的当务之急。而欠发达地区拥有着特殊的气候类型和土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产品。企业只有实行品牌化经营战略,才能把这种农产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才能在全球的范围的竞争中生存下去。
一、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品牌化现状
1.以新疆自治区为例,新疆在国内外市场都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产品:
(1)新疆除了“一黑一白”产业外,还素有“红色产业”之称,它是亚洲最大的番茄生产和加工基地。占全国番茄制品产量的90%以上,约占世界番茄制品总量的15%。
(2)新疆是著名的的瓜果之乡,各种瓜果不但品质好,而且富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新疆葡萄产量及种植面积均占全国份额的1/5左右,葡萄干产量占全国的75%,居全国首位。
(3)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它的羊肉产量占全国羊肉产量的13.85%,居全国第二位,牛奶产量占全国牛奶产量的8%,居全国第六位;绵羊毛特别是细羊毛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4,居全国第一;羊绒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居全国第四,新疆的牛肉产居全国第五。
(4)新疆的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1/9左右。
(5)新疆是中国三大啤酒大麦生产基地和啤酒花主要产地之一,生产的啤酒大麦不仅产量高,品质也优于全国其他地区,可与进口大麦相媲美。啤酒花产量1.16万吨,约占全国的80%,居全国首位。
(6)新疆油葵的籽实含油率高,比其他省区高5~10个百分点,产量居全国第三。
新疆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截止目前,新疆新疆涉农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6件,“银力”“天彩”“库尔勒香梨”“庄子”“西尔丹”等已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阿克苏苹果、吐鲁番葡萄、新疆棉花、“皮亚曼” 石榴、“楼兰”红枣、库尔勒香梨等品牌享誉中外,全疆已有涉农产品注册商标970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中国名牌13个,地理标志32个,中国名牌产品75个,新疆著名商标138个,新疆名牌49个,新疆农业名牌116个。这些品牌农产品都是新疆人的骄傲,是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存在的问题。
第一,产业化水平低,竞争力还不强。新疆农业产品存在“小生产”和“小流通”状况,生产比较分散,区域化布局没有形成,也没有形成规模经营,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第二,产品加工企业落后。如新疆大枣的加工还远逊于国内的“好想你”枣,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竞争优势不明显。延长新疆大枣的产业链,实现加工增值是必要的选择。
第三,农产品企业融资困难。银行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存在惜贷心理,致使农业产业化经营贷款难,影响了农产品品牌的建设。
第四,农产品注册商标仍然少,缺乏商标保护意识。虽然近年来随着品牌意思的增强,但商标注册的数量还是远远不够。品牌保护意识仍不强。如甘肃的哈密瓜在内地市场上一直在假冒着新疆的哈密瓜这块金字招牌。
第五,品牌的命名不利于市场推广。众多品牌命名仍然以地名作为品牌名称的企业仍然占多数。如: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阿克苏苹果等等。这种命名方式有利于当地市场的开拓,却不利于外地市场的推广。
第六,品牌的营销力度不大,没有树立真正的品牌形象,形成品牌效应。
二、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品牌有助于培养顾客忠诚,降低顾客对价格差异的敏感度,简化顾客的购买过程,避免购买风险。从而使企业获得高于行业评价水平的利润。也有利于企业拓展新业务,进入新领域。
2.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有助于提高当地经济的整体水平,改善区域形象。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体现在规模上,还体现在品牌化程度上。品牌化程度越高,其经济的影响力越大,区域形象越好。如:山东青岛拥有海尔、海信、青岛啤酒、青岛双星等国内外知名品牌而彰显出良好的区域形象。
3.实施农产品品牌战去略是欠发达地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途径。如:新疆是全国少有的几个资源富集省区之一,依托这些资源完全有可能形成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链和企业群落,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国家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主要内容,尤其是国家实行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欠发达地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实行农产品品牌化是当前欠发达地区必要的选择。
三、农产品品牌化战略建议
1.做好农产品品牌的形象塑造与推广工作。一要改变农产品包装,提升品牌形象,二要选择有效手段,传播品牌信息,塑造品牌形象。三要实施品牌文化营销战略。四要提升消费者认知质量。
2.发挥政府的职能和公关。一是政府要扶持和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创牌机制。二是开展农产品的品牌宣传、策划和推广活动。鼓励农产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三是政府可以发挥行政职能,在兄弟省会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对本区农产品品牌的推销与宣传。
3.加强农产品商标注册和保护工作。我国的商标专用制度采用的是注册原则,商标被抢注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农产品品牌创建过程中,要及时的进行品牌商标注册。此外,要运用法律手段,积极开展打假活动,建立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
4.做好品牌设计工作。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品牌大多数是地理名称+产品名称,且品牌重复率过高,不利于农产品品牌的推广。品牌的包装设计也不够美观大方,更没有把当地的文化融入其中。因此,做好品牌设计工作势在必行。
5.做好市场营销战略。营销是通过品牌推广所形成的开拓市场、征服消费者的能力。特别是作为少数民族积聚的地区,不同民族的消费习惯和饮食习惯不同,在进行营销时,要充分尊重民族的风俗,保持营销战略的灵活性。同时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网络营销。
6.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扶持农产品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投融资主体作用,优化投资环境, 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外资,民资参与投资,并在政策方面予以优惠。
7.大力推动专业化生产,全面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是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新时期促进农产品生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市场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农业比较优势和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8.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连接市场和农户的纽带,可以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和农户之间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产销合同或服务契约关系,形成规模经营。龙头企业通过合同形式将生产者联结成一个整体,可以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生产。(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2)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业 农产品 品牌建设
农产品品牌是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通过分析当地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等给本企业产品确定的具有特色优势和竞争优势并能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名称、标识的组合。随着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外农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对我国的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的生产经营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实现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农产品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实施品牌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提出建设农产品品牌就必须树立品牌意识,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和标准化,增加科技含量,扩大品牌的结构规模,塑造品牌形象,加强政府支持及保护等对策。
一 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
我国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较低、经营方式分散,这使得我国的农产品品牌建设严重滞后。虽然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这一领域的建设,但是农产品品牌建设还处于相当低的层次。
1.传统农产品品牌缺少创新和保护,市场竞争力逐渐下降
我国在国际上的知名品牌如茶叶、丝绸等,多以地区进行命名,是区位品牌,都是些大的牌子,缺乏创新和保护,加上近年来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严重损害了这些品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另外,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这些品牌的特色正在逐渐失去自身的优势。
2.初级农产品品牌多,品牌缺乏创新
我国现有的农产品品牌大部分是初级产品领域,在高端领域缺乏自己的品牌,品牌价值没有得到深层次的挖掘,难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品牌农产品需要种植、加工一体化的专业经营,在每一个环节做到专业化经营,最终形成产品,以商品品牌的形式进入市场,才可以获得最大的市场价值。
3.品牌意识淡薄,缺乏自己的特色
目前,我国的初级农产品的生产者主要以小规模农户为主,缺乏现代化的企业经营实体,很多农民还没有从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中解脱出来,认为农作物的收获就是生产的结束,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淡薄。农产品之间的个性化品质差异、生产方式的不同和营销策略的差异化等都没有开发出来,导致农产品品牌缺乏自己的特色,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缺乏支持。
二 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原因
1.农产品品牌建设基础较差且发展滞后
受传统农业思维的影响及体制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农业的标准化程度较低,导致农产品品牌质量不够稳定,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不高。品牌主体往往看重品牌发展的速度,而忽略了品牌内在的质量,导致品牌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品牌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却在不断减弱。目前,我国的农业组织还处于起步阶段,内部管理水平低,农户缺乏品牌管理的经营意识,品牌发展滞后。主要是品牌的数量偏少、影响范围小、科技含量不足等问题,大部分农产品还没有实现标准化生产,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不高,难以形成自己的品牌。
2.缺乏农产品品牌发展的环境
农产品品牌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农产品市场主体的营销行为,它受环境的影响。从经济因素方面看,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程度低,不利于品牌的形成,难以形成更多的农业“龙头”企业;从政府方面看,许多地方政府对农产品品牌的扶持力度不够,如对当地的现代农业企业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对本地的特色农产品品牌缺乏足够的宣传等;从法律层面看,我国缺少对农产品品牌的保护机制,大量的假冒品牌充斥着市场,这严重损害了品牌农产品的市场形象,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3.农产品品牌缺乏规划,管理体制不健全
各级地方政府热衷于品牌的评比和排序,推出一个个荣誉称号,但是在全国层面缺乏统一规划和设计。另外,有些部门和机构的评选规则不规范,只重视品牌的评比而忽视了品牌的培育和品牌的保护工作。我国农产品品牌评定机构众多,如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商务部等,各部门的评价制度和管理办法不尽相同,这就造成地方对于农产品品牌的认定方法、程序和标准出现不同的理解,因此应形成国家层面的权威机构或部门来统一制定全国性的农产品品牌认定标准、程序和淘汰机制。
三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
1.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农产品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加,加上农产品相对供大于求的市场现状,这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必须制定农业标准化,实现农产品注册,实施品牌战略,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监督体系和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积极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工作,引导农民学习标准化技术,绿色种植技术等先进的技术。建立一套规范的农业动植物品种标准、加工标准、质量标准等质量管理制度,严格实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保证品牌农产品的质量。
2.扩大品牌开发的力度
【关键词】农产品;品牌建设;对策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中国的消费者市场也日趋成熟,从比价格到比价值,从选商品到选品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在产品同质化、竞争白热化、市场国际化的今天,中国的农产品市场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面是上游的农业种植信息闭塞,农民收入低、另一方面是市场上的农产品品质良莠不齐,食品安全问题困扰消费者。同时存在着流通环节的不合理与农产品全产业链不协调等问题。因此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中国农业产业化进步与发展的必要选择,也是提升我国农产品品质和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手段,是获得良好效益、促进持久增收的最直接途径,也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我国是农业大国,未来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农业,只有农业真正发展起来,才能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农产品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在温饱的要求上,对于农产品品质上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已经从传统的价格竞争转向了品质竞争、品牌竞争,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1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在品牌建设中,产品的品质是最基本的保障,只有优秀的产品作为基础,品牌建设才能更好地实行。因此在进行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必然要注重农产品品质的打造。只有生产具有优良稳定的质量的农产品,才能吸引消费者的长期购买,才能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保证品牌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因此要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落实生产经营者农产品安全第一责任,保障产品的质量关,才能保证品牌的建设。
1.2 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并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我国大多数农产品的销售还处于一个原始的水平,农民以最低的价格出售没有任何附加价值的农产品,收益往往很不理想。品牌化的建设能使农产品市场更加规范化,同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也会引导农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农产品的种植与生产。从而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与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农产品具有强烈的地缘性与区域性,农产品的品牌化建设也能吸引广大的农村劳动力更加积极地发展农业与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同时也可以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资金的流入,共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和谐。
1.3 有利于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由于我国农产品的品牌化建设理念相对来说较为薄弱,因此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虽然每年我国出口向全世界的农产品数量不少,然而由于没有品牌建设的体系,并没有价格优势有市场优势。目前,大多数农产品销往国际市场都是以贴牌的方式,即使是在国外十分畅销的农产品品牌是我国生产的,但是只能获取极低的收益和利润。因此要想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进行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掌握创造价值的核心环节。因此,发展农产品国际化竞争,就要创造品牌、塑造品牌,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化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地位。
2 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产品品牌意识低
受传统农业生产经营观念的影响,加上品牌建设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费用投入也比较大,目前许多农业生产者的经营核心仍然还是以农产品的产量为主,而不是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一些农产品经营企业创新品牌的积极性也不高,有的企业虽然已经注册了品牌,但不重视产品的外观设计和包装,缺乏对商标的持续维护和管理,对品牌的建设没有长远规划,品牌应有的文化内涵也很欠缺,导致品牌形同虚设,市场的信誉度和认同度都不高,这极大地限制了农产品品牌的建设和提升。
2.2 零散、小规模经营较多
我国现有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方式绝大部分还是以零散、小规模的经营者为主,由于生产规模较小、销售渠道少、经济效益不好,因此这种经营方式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为农产品品牌的建设增加了难度,也难以带动农业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同时由于小规模的零散经营,因此很难实现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缺少附加价值、科技含量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实施。
2.3 市场信息闭塞,盲目生产
由于农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对于市场需求的掌握也较弱。中国农业零散、小规模经营为主的模式也导致了农民自主经营、自产自销的结果。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久而久之农民与市场的距离被延长,农产品流通体制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也造成了农民收入低下而消费者承受高价格的压力。农民与市场信息的不对接也导致了盲目生产而滞销的情况时而发生,这对于农产品品牌建设来说是很大的问题。
3 农产品牌品牌建设的对策
农产品品牌化不仅能够增强产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更能提高市场辨识度与占有率,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更能够带动农业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与提高地区经济的水平,中国的农业要想发展,农产品品牌建设将势在必行。关于农产品品牌的建设,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3.1 整合零散资源,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
针对我国农业零散、小规模的现状,地方政府可以将分散的农户进行资源整合,对农业生产、加工与销售进行指导。通过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实施,将农业生产形成产业化经营,以产代销,以产业促品牌的信念,以规模经济来拉升经济效益。与中国零散、小规模农业生产状况相似的日本,通过农协将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农业全产业链的建设与改造,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日本的农业产业,同时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高的品牌价值。同时日本部分农村也提出了农业6次产业化的概念,即将农产品种植生产与加工销售等相关产业进行整合,通过农业6次产业化的运营推动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
中国地域辽阔,农民数量众多,然而零散、小规模的经营现状对于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是不利的。因此可以通过整合零散资源,指导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共同建设与发展。
3.2 利用新科技工具,通过市场需求指导农产品品牌建设
信息不对称、信息闭塞曾是中国农业与农产品品牌化的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障碍,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普及,这个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因此在农产品品牌建设过程中,擅于运用互联网与大数据等新科技工具与技术,即时掌握市场的信息与需求,通过市场的需求从而指导上游的种植与生产、以及品牌建设的方向。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得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能源与产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推进地区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3.3 运用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指导农产品品牌建设
首先,提供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市场的竞争其实就是产品的竞争,因此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农产品的品质是第一要素。生产和经营中就必须把产品质量作为品牌运营的内在动力。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今天,首先要利用互联网工具了解和掌握市场的需求,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再来研发设计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农产品。例如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中国,具有高品质和励志情怀的“褚橙”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农产品品牌。同时联想旗下的农业全产业链产品“柳桃”也是提供了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很快占据了中国农产品品牌的前列。
其次、重新建立农产品流通渠道。
中国农产品品牌发展滞后很大程度上由于流通体制的不合理而造成的,农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完全分离,中间的流通渠道过于冗杂。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是结构的扁平化与信息的自由分享,因此可以逐步将中间不合理的流通渠道去除,利用电子商务或者移动互联网平台将农民与市场联结起来,做到信息的完全对接。同时在信息对接之后可以将消费者引导到农产品生产种植的上游,更有利于树立农产品品牌的美誉度与忠诚度,同时也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
第三,利用新媒体加强农产品品牌的传播。
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同样及其重要。在互联网时代有很多涌现而出的新媒体资源,可以精准并且有效的进行传播与推广。然而对于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地区来讲,还需要政府、企业与相关机构的指导与辅助才能更好的实行。
4 总结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各个行业与领域也都产生了新的理念与发展方向。其中农产品在市场化运作方面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同时也在逐步深化,逐步成熟。作为提升农产品价值与市场化程度的品牌建设更是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然而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的道路还具有特殊性,往往是一个品牌带动一个区域,而且农产品品牌建设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因将要从多个方面考虑才能带动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的发展。农产品品牌化意识薄弱、技术基础薄弱、品牌化不深入等问题仍是阻碍品牌化建设的绊脚石。加强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健全农产品产业化、培养农产品技术性人才才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娄向鹏.品牌农业[M].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5:6-12.
1.1缺少销售渠道
农产品被顺利的消费和使用,离不开产品营销。拥有恒定的销售渠道,农产品才能获得经济效益和市场优势。在销售过程中,并不能一味的降低成本和价格,投放大量的宣传广告。倘若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没有形成高效、安全、快速衔接,这些做法并不有效。黑龙江农产品的传统销售渠道是大流通,自产自销为主。销售的方向是面向大众的蔬菜水果店、超市等。渠道是农产品走向市场的一个障碍。现阶段最常见的分销渠道模式,销售基础是农贸市场,核心是批发市场,形成了多元化农产品市场体系。分销渠道模式多环节、多层次、弱控制、分散化,交易成本很高、产品的保鲜时间较短,有很多的弊端和不足。
1.2品牌意识不够
品牌从表面意义上解释,就是有品位的牌子,其品牌价值是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附加利益体现出来的。但市场中的品牌产品多是工业产品,农产品品牌很少。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黑龙江农产品要打造特色、强势的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产品品牌的塑造,不能依靠广告媒体。品牌形象的树立是企业经历长期积累和凝聚的结果,品牌也代表着该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有着象征性价值。品牌力量能够作为市场竞争的工具。就黑龙江农产品市场而言,农产品销售往往在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多数企业负责农产品粗加工和初级加工,市场中存在需求短缺和过剩的矛盾。农产品的研发力不强、深加工力不强、营销策略不够、营销意识差,因此许多企业为了塑造产品品牌形象,只会进行广告无限投入,缺少市场竞争力。
黑龙江五种具有优势的农产品中,牛奶产品品牌较为突出,有“飞鹤”“、完达山”“、摇篮”“、红星”等。但内蒙古的“伊利”和“蒙牛”,知名度比黑龙江的“飞鹤”、“完达山”要高的多。专业小麦中“北大荒”品牌被广泛认可。黑龙江的肉牛品牌“宾西”“、希波”和国内的“双汇”“、皓月”差距很大。专用玉米和高油大豆这两类农产品的品牌认可率很低,黑龙江专用玉米品牌有“松北王”“、兴茂”、“碧珠”“、温格林”,这些品牌的影响范围还只是在省内。尽管黑龙江农产品品牌数量上领先于国内其他省份,种类却很单一,没有整体品牌的优势。黑龙江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品牌塑造反映出企业经营策略、经营观念和经营思想,构建品牌也受到了企业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企业若要树立品牌应改变短期思维,制定实施步骤和长期计划,为消费者所服务。这样才能构建好企业的品牌,企业也可以实现可持续、稳步、健康的发展。
1.3农业信息技术程度不足农业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的成果,有组织、有计划、有行动、有步骤的让农民完成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其中包括管理、生产、技术、售后和产品营销等行为。构建农业信息网络,农民能够上网获取农业种植知识,在网上获取销售订单,实现农产品技术、销售、生产管理的直接利用。农业信息技术的介入,不仅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让传统农业转变成为了现代农业。目前,在广大农村中,农业信息化已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渐渐被农民接纳。但由于信息技术成本较高、消费市场和生产市场信息不对称。黑龙江地处内陆地带,建立信息化和进行信息传播较为不利,不能权威、准确、及时的和外界联系、沟通。黑龙江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时间很短,又缺少技术性人才,这就使得农业发展程度和信息网络建设较为薄弱。
2黑龙江农产品的发展渠道和营销策略
2.1树立现代化的市场营销观念
市场营销活动指导思想是市场营销观念,农民依据多方面环境变化和农村经济形式构成的普遍意义经营哲学即市场营销观念。黑龙江农产品需树立现代化的市场营销观念,推进绿色农产品的生产,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改变过时落后的市场营销观念。在重视农产品生产的过程中,还需构建良好的营销观念。构建农产品的营销体系,强化营销理念,提高农业生产市场化、规模化、组织化和品牌化程度,使传统农业转变成为现代农业。
2.2整合销售渠道
黑龙江农产品营销的最大阻碍是销售渠道。落后的销售渠道会制约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发展。因此,为了提高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有效性,要对农产品管理模式、销售渠道进行创新。完善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会影响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和成本,并直接对农产品市场竞争产生影响。黑龙江农产品企业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提高农产品的营销组织程度,加强农产品的市场开拓力。
2.3加强农产品的品牌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黑龙江农产品不能局限于省内,要争取国内市场,构建自我的产品品牌。若要争创品牌,就要先提高经济效益。黑龙江省需从传统农业基础转变为现代农业,培养好品牌,注重产品品牌的营销建设,提升产品品牌竞争力。黑龙江省要按照实施步骤和农产品品牌的战略要求,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除此之外,在农产品生产中,要投入科技创新元素,提升产品品牌的设计水平,发挥出自我文化优势,构建出新颖独特的设计思路。黑龙江农产品的品牌塑造既要重视包装和商标外在形象,还要让消费者满意品牌产品质量。其中涉及了营销、产品、服务等多方面工作。个性品牌形象也是很重要的,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心理不同,对品牌看法也不一样。农产品营销前要做好准确定位,给消费者留下独特的第一印象,让消费者对品牌有着深刻的评价。农产品的品牌塑造离不开产品的创新,任何农产品都会经历诞生、发展、壮大、衰落的过程,时代会不断进步,消费者的思想也会不断变化。只有不断用新设计、新材料、新技术赋予品牌新形象,才能提高品牌创新实力。
2.4建设农业信息网络
农业信息网络是一个复杂、综合、富民、宏大的系统性工程。农业信息网络能够缩短国内各地的信息交流,实现了农产品的流通。建设农业信息网络,要投入资金建设功能强大、覆盖面全、技术先进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以此加强农业产品供求的联络、分析和预测。运用网络技术能支持农产品的营销。现代化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可进行有效化的信息服务,有助于传统农业升级改造,提高了农民生活素质和劳动生产率。因此,构建农业信息网络,能够为农产品营销提供服务,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
3结束语
一、特色农产品何以必须强化品牌营销
(一)品牌营销本身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农产品的市场价值
品牌包含名称、标识、内涵、目标、理念五个基本要素。品牌建设的目的在于将产品变为名牌,因此必须以提高产品质量为基础,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品牌能够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消费者更加注重某一品牌的功能与质量,品牌能够帮助消费者对同类型的产品进行区分。品牌具有专有性和扩张性的特点,一个好品牌能够让消费者保持对产品的忠诚和信心。品牌不仅能够给企业带来附加值,同时能够起到约束企业行为的作用。一个成功的品牌应符合市场需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不断创新的能力以及较高的美誉度和普及度。品牌具有识别功能,是消费者将同类产品加以区分的标志,一旦消费者对某一品牌产生好感,便容易形成对该品牌的依赖,从而有利于品牌产品的销售。农产品品牌是指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综合分析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加工与包装体现农产品的个性特征,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农产品品牌营销是指农业生产经营者借助良好的产品和企业形象运用一定的经营方式和手段,通过制定总体的营销计划与目标,开展营销活动的长期行为。品牌知名度在农产品营销中起到关键作用,国外在设计营销规划时,注重品牌经营,并有计划地制定营销方案,从而赢得丰厚的利润。因此,农产品营销中必须树立品牌战略观念,发展优质农产品,创造农产品品牌,搞好农产品的市场营销。
(二)特色农业必须具有相应的品牌
一个成功的品牌必须符合市场需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一定的形象美誉度以及不断创新的能力,因而,也就理所当然地必须有自身的特色。而反过来讲,一定的特色产品,当然也就必须以自己的特色形成相应的品牌,没有相应的品牌,也就无所谓特色。特色农业顾名思义是指将具有区域特征的农业资源转化为特色商品的农业形式。特色农业的发展目标在于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我国幅员辽阔,地方性差异较大,各区域之间可根据自身地域特点,结合市场需求,发展与本地区自然条件等相适应的特色农业。从当前我国农产品资源的发展现状来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属于特色农产品的资源比较丰富,且种类多样,但是,由于多数所谓的特色农产品缺少个性化特征,品牌意识不足,竞争优势不明显,因而,所谓的特色当然也就大打折扣,很难在市场上获得最大化收益。就此而言,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显然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特色农产品,特色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树立品牌意识,发展品牌战略,使得传统意义上的特色农业成为具有相应品牌的特色农业并形成相应的市场价值无疑已经成为我国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强化农产品品牌营销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并开展品牌营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企业维持稳定的价格,防御农产品需求导致的市场风险,从而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其次,农产品与其他工业产品不同,农产品之间的差异性较小,为与其他同类产品相区分,品牌成为消费者识别农产品的重要因素,同时消费者也可从品牌的包装等方面进行识别。农产品品牌建设不仅有助于消费者进一步了解商品,同时对于维持稳定的消费群体,建立品牌忠诚度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再次,从当前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形式来看,我国传统农业的优势已不存在,为增强与国外农产品的竞争实力,必须注重农产品的质量、包装、营养等方面的提升。在严峻的竞争环境下,我国农产品必须推进品牌建设,重视品牌营销,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特色农产品品牌营销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现代农业的开展,我国特色农产品营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的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品牌,现有的许多特色农产品就是很好的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等的应用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多数特色农产品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等的出台,对整合特色农产品以及做大做强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政府将推进农业品牌营销作为提升农业效益的重要突破口,政府提供的政策、资金、技术等的支持为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有助于特色农产品品牌战略的推行和实施。我国特色农产品营销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尤其体现在农产品的品牌建设问题上,例如品牌意识淡薄、综合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品牌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低、品牌建设主体实力不强等问题。
(一)品牌意识薄弱
从特色农产品的经营主体来看,品牌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市场营销观念不足,品牌意识差。农业生产者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其思想意识对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开展有直接影响。由于我国初级农产品的生产主要是小规模经营,其经营主体为分散的农户,这些农户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再加上受传统小农意识观念的束缚,经营意识和观念难以满足品牌建设的需要。再加上有些地区由于信息闭塞,与市场联系不紧密等因素导致农业生产者的经营理念落后,难以满足市场需要,在进行产品生产过程中很难保证产品质量。部分农业生产者还对特色农产品的品牌营销存在认识误区,认为企业创建品牌是费时费力之举,没有认识到品牌营销的重要价值。第二,主体经营者品牌建设实力不强。及时有些生产者意识到特色农产品品牌营销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在技术、管理、营销技能等方面的缺乏,导致力不从心。生产经营者缺少品牌形象的营造能力,因而影响了品牌经营的有效开展。事实上,造成经营主体品牌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在于,除了受农民自身素质不高的影响,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信息技术相对薄弱,基础设施等条件缺乏,再加上交通运输等条件的限制导致农民生产者和经营者对市场信息的把握不足。
(二)品牌内涵不深
从特色农产品本身特点来看,品牌内涵不深。主要面临特色农产品的综合质量不高、科技含量不足、文化融入欠缺的问题。首先,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我国农业产业在布局上并不合理,各区域之间的种植结构等较为相似,特色却分并不明显。且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地区特色不明显。尤其忽视了特色农产品的地区适宜性,导致农产品失去了原有的“特色”。此外,农产品的深加力度欠缺,产品增值小。质量是特色农产品品牌的生命,农产品品牌之路的发展离不开对产品的高质量要求。其次,产品科技支持不足。农业科技水平直接制约着农产品质量的提升。科技支持包含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各个环节,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仍处于较低水平。造成农产品科技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科研资金的投入不足,技术设备等不能满足深加工的需求。从而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再次,我国一些地区在开发特色农产品时,缺少当地特色文化的融入,忽视了品牌内涵的提升。特色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的区别在于其中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文化底蕴的融入是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的重要构成。忽视地方文化特色便会导致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内涵不足,从而影响品牌推广营销。
(三)品牌推广不足
从特色农产品的销售过程来看,品牌推广不足。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特色农产品包装形象差。产品的包装是消费者接触产品的第一印象,是品牌宣传的第一要素。树立良好形象是品牌推广的重要环节,然而特色农产品包装往往被经营者忽略。当前许多农产品包装简陋,文字说明较简单,不能向消费者传递产品品质等信息。包装上传递的信息量过少,不仅不能说明特色产品的质量和功能,长远看不利于品牌的营销推广。其次,品牌传播力度不够。宣传是任何产品营销的必要环节,特色农产品品牌效能的提升仅仅依靠产品的品质与形象还远远不够,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宣传不断扩大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我国农产品在品牌推广中不善于运用媒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网路信息技术的普及,现代化的媒介宣传方式不应该被忽视。充分利用新型媒介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应是最好的选择。除了宣传力度不够以外,在营销推广过程中还应加大品牌的促销力度。从战略的高度去吸引资金、扩大规模、拓展市场。再次,物流体系不完善。当前特色农产品营销已经进入网络营销与实体营销的双重营销模式。无论是网络营销还是超市营销,都需要完整的物流体系作保障。当前,我国农产品销售主要由三渠道模式为主,因而造成成本高、效率低的局面。农产品本身受季节和区域等的局限,流通环节的成本增加导致产品价格的提高。流通环节的优化有助于降低产品经营成本,但当前我国农产品营销过程中由于流通环节较为复杂,导致每个环节产生的费用和成本增加,拉升了终端农产品的销售价格。
三、特色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对策
(一)坚持政府引导,提高品牌意识,增强经营主体实力
特色农产品营销的重中之重就是增强品牌意识,农产品品牌意识的提高以及经营主体实力的增强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尤其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扶持。农产品品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建立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发挥政府的先导作用,需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与农民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联合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政府要以身作则,转变观念认识到品牌意识对特色农产品发展的重要作用。政府应增强品牌意识,并将其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二是,不断对农户进行引导,帮助农户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利用媒体宣传,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品牌意识。充分认识到品牌对于特色农产品开发的重要作用。各级村、镇等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农产品营销等相关的知识讲座,组织培训班等活动,加强农民对产品营销等知识的学习,逐步提高认识。让农民了解到品牌建设是增加收入的保障,改变先前的认识误区。同时,鼓励农户积极投身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中去。三是,加强对农产品加工等环节的引导,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由于对企业来说,为企业提供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发展农产品品牌,自觉走品牌发展之路。总而言之,特色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第一关键环节需要政府、企业、农户的联合推进,政府在其中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调动企业、农户发展品牌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开展系列讲座、培训班等活动培养品牌观念和管理技能,不断增强经营主体实力,为特色农产品的品牌营销奠定基础。
(二)增加投入和监督,推进产品深加工,提升品牌内涵
面对特色农产品营销中出现的质量不过关和科技含量低的问题,首先,政府应增加资金投入,通过银行贷款、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手段扶持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地方政府也要加强惠农力度,适当采取倾斜政策。同时帮助整合农业地域优势资源,打造品牌建设主体。其次,应逐渐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制定明确的质量管理规则,在执行过程中严格监控,把好特色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关。同时加大对虚假广告、假冒伪劣产品等的执法力度,完善品牌保护等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特色农产品营销秩序化、规范化进行。然后,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品质,注重产品品质效益的发挥和挖掘。通过科技创新等手段,培养优良品种,改善现有的农产品品质。增加科技含量的同时不仅有助于农产品产量的提升,同时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品质,树立更好的品牌形象。开发农产品的深加工技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最后,特色农产品的品牌营销需注入文化内涵,善于利用当地的文化特色,着重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农业。通过将农产品与当地丰厚的人文乡土气息相结合,与消费者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相结合,达到激起消费者购买欲望的目的。总之,为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形象,需要在产品的品质、科技、品味等方面全面提升。
(三)扩大产品宣传,完善物流体系,加强品牌传播力度
改进产品包装,辅以丰富的文字说明的同时,做到精细包装,提升产品的美观程度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同时加大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宣传和促销力度,通过广告、网络营销、关系营销等手段,以及采取独特的促销手段等加强产品的推广与销售。在推广特色品牌的同时注重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例如人们对生态食品、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在推广品牌时可以融入绿色产品的概念。除此之外,由于近年来网络营销的推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色农产品在营销推广过程中还应注重物流体系的完善,通过推行产地直购,优化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成本等一系列手段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开拓新的销售渠道。
四、结语
关键词:标准化;质量管理;农产品;品牌建设
1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与食品安全概述
对于任何产品而言,质量标准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技术依据。同时,质量标准在产品生产、加工、检验、定价等环节中,具有导向性作用,是一种潜在性的规范与准则[1]。我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然而,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产品的支持。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业技术体系日渐成熟的背景下,农产品生产已经从传统模式过渡到了现代化发展模式。在大规模、集约化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要保证其质量达到要求,就必须形成一套质量标准,并以质量标准对生产行为进行引导及约束,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生产,这样才能得到质量可靠的农产品。农产品质量标准化还关乎到食品安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药使用不可避免。但是,部分农产品生产企业或个体生产户在农药使用过程中未按规范操作,存在滥用、乱用的情况,导致农药残留[2]。这不仅会影响到农产品本身的质量,还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所以,要通过建立相关的质量标准,对农产品品质进行合理的评价。这种标准也是门槛,为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对于无法达到标准的产品,严禁其流入市场,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市场秩序,保证食品安全,为老百姓安全健康饮食提供保障。
2实现标准化管理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基础保障
农产品品牌是农产品的象征,它体现了农产品的特异性。或者说,农产品品牌是农产品的标签。这个标签是农产品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也是消费者的一种信任,更是不同竞争者的竞争手段。通过创建农产品品牌,有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并促使农产品企业实现自我监督。同时,农产品品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劣质产品流入市场,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在农产品品牌建设过程中,离不开标准化管理的支持[3]。(1)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建设是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基础。推行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也就意味着能够不断提升农产品品质。换句话说,质量标准化为品牌成长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动力。正是由于质量标准的约束,才能够实现农产品各环节生产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为产品质量注入了重要的基因。(2)农产品品牌口碑的累积,关键在于质量诚信与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对于任何品牌农产品而言,品牌就是它的标签与招牌。品牌的发展及消费者的认可,是建立在质量基础上的。创建农产品品牌,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农产品能够在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关注度。同时,一个品牌口碑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累积。正是由于产品质量的可靠,才让品牌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才能逐渐积累品牌的口碑。换句话说,质量是造就品牌口碑的基石。如果一个品牌丧失了质量基础,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品牌效应,甚至会给品牌本身带来负面效应,其产品也就无法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将标准化质量管理与品牌联系起来,能够让产品始终维持稳定的质量水平,有利于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促进农产品品牌的重塑及升华[4]。(3)农产品品牌本身就是质量标准的累积。创建一个农产品品牌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经过市场及消费者的重重考验,才能沉淀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不断地提升产品质量,才能为产品品牌注入活力,使其逐渐产生品牌效应。对于农产品企业而言,品牌是重要的无形资产。虽然品牌具备了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但也具有较大的风险。实现标准化质量管理,正是消除品牌风险的重要途径。根据市场动态及发展变化,不断优化质量标准体系,提高质量门槛,保证产品质量达到市场要求,才能让产品扎根于市场,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品牌。
3加强农产品标准化质量管理的相关建议
农产品品牌的建设与标准化质量管理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要打造出一个受市场及广大消费者认可的品牌,就必须要求农产品企业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管理。
3.1深化农产品标准化质量管理意识
在农产品标准化质量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树立相关意识,意识决定行为。在农产品品牌开发过程中,要制定一系列质量标准,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将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均纳入标准化轨道。同时,要制定相关技术规程及配套细则,保证标准化质量管理的可操作性。在相关标准制定过程中,要融入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及安全。同时,还要加强标准化质量管理宣传工作。要通过多种媒介途径,如传统纸媒、电视、广播或新兴网络等,加大标准化质量管理的宣传力度,从而形成农产品标准化的氛围,进一步促进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5]。在这种氛围下,广大农户及农产品企业应进一步约束自身的生产行为,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3.2以质量标准为中心促进品牌建设
相关部门要完善农业质量标准的修订,包括产品品质标准、食品安全标准、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各类标准、生产工艺标准、产品加工标准等。逐渐形成一个健全、完善、可靠的质量标准体系,促使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为产品品牌成长提供动力。同时,质量标准建设还应遵循系统化原则。在相关标准制定和策划过程中,要以整体效果为目标,对所有的产品质量因素进行综合性处理,形成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内容要尽可能具体,使标准化质量管理具有可操作性。
3.3加强相关政策扶持
要全面落实农产品标准化质量管理,还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农产品标准化质量管理并不仅对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要求,还关乎到农产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要继续加强法制建设,并加大执法力度,对假冒、劣质产品予以严厉打击,为农产品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保障品牌产品企业的合法权益。要鼓励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通过政府引导,打造出一批龙头示范企业,为整个行业树立标杆,以此来推广标准化质量管理。
4结语
无论是农产品品牌建设,还是农产品企业的发展,都应重视标准化质量管理。通过实现标准化质量管理,促进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以此来积累品牌口碑,赢得市场及消费者的认可,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
作者:舒欣婷 陈燕 胡盛红 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李里特.农产品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和食品安全的基础.标准科学,2009,(01):18~21
[2]崔宏伟,冯伟田,王立冬.黄河三角洲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经营及对策研究.江西农业学报,2010,(04):165~167
[3]周传宝,薛德刚,陈德元.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路径.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10):46~47
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综合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农产品品牌对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促进作用,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提升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产品品牌是现代农业成果的集中体现,是衡量现代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全县各级农业部门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推进品牌大县建设的要求,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特色农业和主导产业强势推进,品牌农业在全县农业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全县已建成市级以上品牌农产品61只,其中省级以上28只,有力地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但是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我县农产品品牌仍存在小而散的情况,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品牌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精品名牌缺乏,制约着我县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提升农产品品牌对于提高我县农产品的竞争力和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县委“突出经济转型、致力科学发展”工作主题,坚持以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为核心,发挥产业优势、区域优势和特色优势,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农产品品牌,整合做大做强一批同类农产品品牌,全面提升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业支撑。
(二)主要目标。以做大做强品牌为目标,努力提高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覆盖率。到2015年,农产品品牌培育、推广和保护机制基本建立。全县培育50个左右(其中新培育20个)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省名牌、省著名商标、省名牌农产品等),培育和建成一批以品牌农产品为主的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加工龙头企业,在粮食和蔬菜、畜禽、水产、花卉、茶叶、竹笋、干鲜果等七大主导产业中,形成产业集聚高、特色明显、有一定技术领先优势的十大品牌农产品,品牌农产品产值和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
三、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
(一)夯实农产品品牌创建基础。要围绕优势主导产业,有效提高优势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建设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各种模式的规模基地和示范园区。通过基地、订单、股份合作等途径,以品牌为载体,将分散的千家万户联合成利益共同体,大力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经营发展模式,实现品牌化经营,提高产品规模效益和市场化水平。支持生产经营主体建立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安全化管理。支持生产经营主体积极取得“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质认证和QS、ISO9001、HACCP、GAP等质量管理认证。
(二)推进农产品商标注册。坚持“同一区域、同一产业、同一品牌、同一商标”的导向,加强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品牌产品建设的管理和指导,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销大户、种养大户等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主体增强商标意识,鼓励农产品商标注册,鼓励农产品出口企业在出口国积极申报注册商标,取得商标国际保护,避免出口风险,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培育发展区域品牌。通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在农业产业集群基础上促进企业和品牌的合理布局,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品牌。对有明显的产品特色和地方优势的农产品,做好证明商标的培育和推广运用工作。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行业协会等加强协作,对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传统农产品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积极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做到成熟一个推荐申报一个。实现培育一个地理标志产品,建设一个农业区域品牌、带动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群众。
(四)加强品牌认定的指导和服务。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行业协会申报各类农产品品牌的认定,包括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等。按照认定的程序和要求,积极地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
四、优化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配套服务
(一)加强农产品品牌宣传。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对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和推介。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报导、形象推介、广告宣传等,扩大对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展销会、农博会、推介会等公共平台打响农产品品牌。进一步举办好每年一次的全县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开展农产品品牌和农产品包装评选活动,引导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重视产品的外观包装。积极推进品牌农产品专卖店、专销柜、放心店建设,不断提高品牌农产品的影响力和辐射面。
(二)建立健全品牌保护机制。增强企业的品牌保护意识,建立市场监控体系,防止出现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现象。与工商、质监等部门加强合作,共亨有关信息,积极开展多部门的联合打假活动,建立健全农产品品牌保护执法联动机制,加强监管,规范秩序,维护品牌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品牌建设服务体系。鼓励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为品牌创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认证咨询、品牌推介等服务,建立品牌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办好县农产品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全方位开展农产品产销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预测、研究等工作,提高对市场供求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引导企业、基地、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支持品牌企业组建产销联盟,协作拓展国内外市场,形成互利共赢格局。
(四)积极引导品牌整合。鼓励同类农产品进行品牌整合,小品牌整合成大品牌,促进品牌做大做强,改变品牌小而散的状况。今后,在县内同类产品中,原则上支持重点品牌,在政策上引导品牌整合。
(五)完善保障机制。有关资源要素保障方面对农产品品牌企业给予倾斜。在农业基地建设、区域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进步等项目安排实施中,要积极扶持鼓励农产品品牌建设。在用地、人才、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
农产品品牌营销即农业生产经营者以优良的产品和良好的企业形象并运用有效的经营方式集信息、资金、生产、销售、服务等功能为一体,制定总体营销计划,规划统一营销方案,开展整体营销活动等一系列有效手段的一项战略性长期行为。由于品牌是企业间争夺的制高点,所以,品牌营销规定着企业整个经营管理工作特别是营销战略的方向。国外许多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早已形成了一套整合的、行之有效的全球营销策略。在品牌知名度这一过程的规划设计中,均突出品牌经营,且有战略、有目标、有步骤地制定方案,并在落实上下功夫,从而赢得了丰厚的利润。因此,树立和强化农产品名牌战略观念是创农产品名牌的前提,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是创农产品名牌的基础,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创农产品名牌的关键,实行产业经营是创农产品名牌的重要途径,搞好农产品的市场营销是创农产品名牌的重要环节。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农产品的品种和品质产生巨大的差异,吐鲁番应以当地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及物产资源为依托,发挥地域优势,创造属于自己的名优传统农产品,成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资源依托。吐鲁番辖区位于东经87°16'~91°55',北纬41°18'~43°40',属温带极干旱气候区,日照时间长,气温高,昼夜温差大.按地形地貌、土壤水系等自然条件,全区可分为吐鲁番、鄯善、托克逊3大种植区,根据市场行情,形成了葡萄制干、鲜食、酿酒、制汁的高效种植格局,围绕葡萄产业已形成了楼兰酒业、红柳河园艺场等一批自治区级龙头企业,推出了红柳、楼兰、驼铃等一批名牌产品。其中楼兰牌干红在1998年上海国际葡萄酒评比会上获得铜奖。吐鲁番地区共注册100多个农副产品商标,其中“吐鲁番葡萄”“、吐鲁番葡萄干”“,楼兰”、“驼铃”、“新葡王”牌葡萄酒“,白粮液”牌白酒“,楼兰神”牌哈密瓜等7种商标相继获得了新疆着名商标荣誉称号“;楼兰”、“驼铃”、“新葡王”牌葡萄酒,“葡萄凰”牌葡萄干“,楼兰神”“、火焰山”“、金楼兰”、“天山情”牌精品哈密瓜8种商标相继获得了新疆名牌产品荣誉称号“;吐鲁番葡萄”“、吐鲁番葡萄干”、“吐鲁番哈密瓜”均已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原产地证明商标。另外“吐鲁番葡萄”被中国商标协会评为最具竞争力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楼兰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楼兰干红、赤霞珠等系列红酒在红酒行业中获知名度商品奖。
一、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现状
(一)缺乏农业品牌的经营与运作当前,吐鲁番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新的困惑,农产品结构不合理、标准不符合市场需求、销路不畅等矛盾日渐突出,这本质上都是缺少农业品牌经营运作的结果。虽然葡萄、哈蜜瓜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但这些特色产品目前大多仍处于“有名品无名牌”的窘境中,大多数农业产品是没有品牌商标的初加工产品,根本就没有体现当地农业产品的优势和特点。因此,吐鲁番地区的农业应通过不断加大特色农产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着眼于创建吐鲁番特色农产品自有品牌,指导当地企业及广大农户创出自己的牌子,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规模化、品牌化经营,走出吐鲁番农产品品牌开拓国内市场、打开国际市场的路子,为发展本地经济服务,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产品品牌价值没有得到合理提升吐鲁番是我国葡萄干的主产区,当地生产的葡萄干优势明显,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产业优势没有得到完全发挥,品牌价值提升的潜力仍然很大。限制其品牌价值提升的因素主要在于主体的意识、产品的档次、产品的质量、供应数量的均衡和供应商的规模这五个方面,因此提升品牌价值的途径和策略主要应从以上方面入手。
(三)农产品品牌建设速度缓慢吐鲁番地区农民的设施农业主体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主要是农民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小富即安”思想严重,更愿意依赖传统的技术,实行“春种夏管秋收”的种植模式,而不愿接受新的费工、费力、费心的种植技术。另外,设施农业作为一项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吐鲁番地区大规模推开不到两年,规模效益整体显现的尚不显着,群体示范效应辐射力尚不够大,部分农民存在着等待、观望、徘徊等心理,这些因素影响了设施农业果蔬品牌的建设速度。
二、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可行性
(一)吐鲁番地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础吐鲁番地区有丰富的热量与光照资源,它独特的盆地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产品生长,自然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全区各地大多都有以自身地域优势为依托的特色农产品,许多地方都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如葡萄、哈密瓜、小白杏、红枣、葡萄干等等,这些都是享誉国内外的农产品资源。如果将这些农产品资源加以整合,并加大宣传营销推广力度,塑造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不是一件难完成的事情。
(二)当地农民有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看重商品质量,喜欢用品牌的商品,宁愿少买点,也要买好的,特别是农产品。长远来看,通过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提高农产品市场认知度,并且在社会上获得良好口碑,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三)各级政府的支持是吐鲁番地区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有力保障吐鲁番地区各级政府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提出一县市一品牌的发展思路和产品定位中高端市场,主要面向集团采购、礼品和高端消费群体的销售策略。大力发展葡萄、精品哈密瓜、设施蔬菜等特色产品品牌建设,对优势农业龙头企业、优势品牌给予项目、资金方面的扶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品牌,增强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农产品品牌营销取得实效,为促进吐鲁番地区的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和销售提升,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必要性
(一)吐鲁番地区农民增收致富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在吐鲁番地区对农产品实施品牌营销,将会提高当地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使品牌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销售价格;而且,随着人们的品牌意识的不断增强,品牌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销量和价格一起上升必然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生活质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积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可以挖掘国内各地对品牌农产品的消费潜力,提高对本国农产品的消费水平,拉动消费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已经改变,开始越来越注重消费质量,消费需求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从原来的单纯追求数量需求,转变为对农产品质量,营养,绿色环保等方面的需求,以满足其心理需要。由于农产品具有同质性强的特点,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可以更好地将其与市场上的普通农产品区分开来,满足消费者的品牌需求,实现品牌农产品市场份额的增长。
(三)提高吐鲁番地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应对外来农产品的冲击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品牌农产品一般都经过严格筛选,种植,加工和包装,最终产品必须通过多重程序检验,产品质量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时通过品牌营销推广,极大地提高其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于提高本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应对外地农产品对本地市场的影响,将会起到非常有效的积极作用。
四、做好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础工作
(一)加强商标的培育和推荐工作,发挥企业和政府主体作用各级政府应紧紧围绕吐鲁番地区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畜牧业积极培育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通过规模经营,产业管理,推广先进技术,健全质量检测,农业标准化和动植物疾病的预防控制系统的安全保障,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知名度。在加强商标保护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和发展吐鲁番地区农产品着名商标、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选择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及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和引导,在商标注册、品牌创建推广等方面给予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帮助,把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争创驰名商标,做成一批全国和新疆的知名品牌。通过举办营销专家讲座、品牌商标论坛和法律培训、学习考察等活动,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企业充分认识品牌建立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提高企业经营者注册商标保护企业品牌意识,做好品牌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和促进吐鲁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重点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标准的宣传,严格按标准生产引导企业和农民增强主体意识和品牌意识,加强质量工作,积极抓好质量体系认证、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大力推广使用的葡萄、哈密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为带动地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做大做强原产地证明商标,加强品牌管理,努力营销拓展市场,提高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品牌农产品占有率和整体规模,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和整体效益,全面提升吐鲁番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实力。
关键词:农产品品牌;标准化;整合营销
中图分类号:F304文献标识码:A
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存在着规划、体制、推广、投资、保护等问题,本文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一些对策。
一、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问题
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但由于政府缺乏品牌战略规划、管理体制不顺畅、品牌推广简单、经营主体薄弱、建设资金不足、品牌保护不力等原因,致使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较弱,品牌附加值较低。
(一)缺乏农产品品牌规划,相关管理体制不顺畅。各级政府热衷品牌评比和排序,推出一个又一个荣誉称号,但是缺乏全国统一规划。还有些部门或机构的评选规则不够规范,评选目录随意性较大,只重视品牌的评比,而忽视品牌培育和品牌维护的基础工作。我国农产品品牌评定部门很多,如国家质监总局、工商总局、商务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等。各个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定位提出了不同的评价制度和管理办法。由于政出多门,造成部分地方对于农产品品牌认定的方法、程序、标准出现不同理解,因此应在国家层面上形成若干个职能明确、分工明晰的权威机构或部门,由他们来制定全国性的农产品品牌认定的标准、程序和淘汰机制。
(二)品牌建设主体力量薄弱,品牌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在发达国家农产品品牌化进程中,龙头企业与农业行业协会、农民协会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我国龙头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辐射农户的能力较弱。农业行业协会不是法人组织,资金实力小,违约赔偿能力有限,而农户的小农意识浓厚,协会和农户之间是一种松散的组织关系。以上这些原因,使得农业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较低。我国农产品生产是以分散农户为主,资金积累缓慢而有限;同时,大多数地方集体经济规模小,农业合作组织也不完善;此外,国家财政对农产品品牌的国际推广、地方政府对特色农产品的国内推广资金都十分有限。上述原因致使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农产品以及一些地方特产形成不了品牌优势。
(三)农产品品牌推广简单化和保护不力。农产品品牌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受制于目标市场、市场调查与预测、产品质量、形象设计、销售服务、广告宣传、品牌文化等诸多要素。我国在上述诸要素方面所做的工作过于简单化,基本上还停留在农产品推销阶段,离整合营销的要求还远。在品牌开发上重评比、轻培育,同一优势区域同一农产品品牌的数量繁多,品牌间恶性竞争,各品牌主体没有品牌整合的意识,不能形成品牌建设的合力。由于对假冒行为打击力度不够,假冒农产品品牌的事情时有发生,极大侵犯了品牌创立者的利益。
二、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对策
在多数农产品供大于求的背景下,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同时也为了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进行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大势所趋。为了提升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水平,必须在政府科学规划与引导下,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整合品牌营销策略,塑造农产品高美誉度和高附加值的品牌形象,实现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的转变。
(一)政府科学规划与引导。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弱势性,对农产品品质和安全不能有效控制,政府拥有信息、资源、组织、公正等优势,应该在区域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维护上发挥积极作用。
1、科学规划区域农产品生产。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优质品种和新兴品种。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培育发展主导产业。政府应做好产业关联带动工作,挖掘农产品深加工的潜力,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增强区域农产品品牌竞争力。
2、加强区域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和农产品认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重点是加快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规范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同时,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包括各级政府的职能专业检验站和各级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的检验点,建立日常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督工作规范,确保质检的可靠性、公正性。在建立生产档案的基础上,加紧构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要逐步与国际接轨,争取国际多边或双边认证。政府要推进农产品品牌注册和管理制度建设,特别是原产地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政府要推进农产品品牌评比规范化;为了有效保证区域农产品品牌不受侵害,政府应该建立区域农产品品牌产地认证和质量保证制度。
3、加大对假冒农产品品牌行为的打击力度。由于农产品品牌具有产权模糊、利益共享的特点,所以具有“公共产品”的共享性。某些企业只愿意“搭便车”,而不愿意投资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导致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困难。农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容易模仿,所以假冒伪劣产品特别多。企业自身防范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成本高、效果差,所以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营造农产品品牌运作的良好环境。
4、完善多层次农民培训体系。充分利用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学校、农民技术学校等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形成一批各具特色、师资完备的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科研院所、农业企业、专业协会、社会中介、农民组织等的作用,满足农民对教育培训多样化的需求。农民教育培训应与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和农民增收致富需求相对接,坚持普及教育与专业培训相结合。培训工作要机动灵活,按照农民喜好和农时来安排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培训时间。
(二)整合营销策略
1、产品策略。品牌农产品的产品策略包括农产品种类、品质、安全性、品牌名称、包装、说明书、规格、投诉与索赔方法等。
(1)品牌农产品最基本定位是无公害食品,中级定位是绿色食品,高级定位是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是食品的一种最基本要求,所有食品都应该达标。绿色食品是我国农业部门推广的认证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其中,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有机食品是指以有机方式生产加工的、符合农业投入品要求、产地环境要求、生产技术规范、有害物质含量标准并通过专门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
(2)为了适应消费者对营养和健康的需求,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要迅速扩大总量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有机农产品要突出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提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了提升产品品质,要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逐步减少普通食品的产量。为了保证人民饮食健康和营养,品牌农产品发展重点是“菜篮子”和“米袋子”产品;这些产品的需求巨大、市场广阔,便于品牌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和实力积累。
(3)我国许多农产品没有包装,有些即使有也较粗糙,用塑料袋或纸箱的居多。在塑造农产品品牌过程中,包装发挥了“无声推销员”的作用,所以包装要和产品价值相适应、方便运输和陈列、方便消费者选购和使用,此外还可以使用配套包装、附赠品促销包装等。
(4)农产品品牌命名要体现绿色、品质、文化。在给农产品命名时,要符合绿色健康的要求,让人们在接触产品及其商标时,使人联想到优质水源和优美环境。对一些圆形水果蔬菜如苹果、南瓜等产品则把商标或福寿等字写在幼果上,图案同瓜果一起长大,附加浓郁的文化气息。
(5)产品线延伸增加农业经营者收入。为了适应消费者对深加工农产品的需求,可以把部分蔬菜加工成净菜、把部分水果加工成果汁或罐头、把部分草莓加工成草莓酱。通过对初级农产品深加工,既降低了农作物销售市场波动、国家政策、自然灾害等不确定性风险,拓展了产品销路,缓解了产品集中上市带来的销售压力,又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2、价格策略。品牌农产品的价格策略包括农产品的定价依据、定价方法、折扣与折让、给予经销商的付款期限以及信用条件等。
(1)农产品定价要依据成本、属性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品牌农产品由于生产成本高及分销费用大、生产技术标准要求高、营养价值高,所以定价要比普通农产品高。普通农产品如普通大米作为生活必需品,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很小;但是,品牌农产品如有机大米作为生活选择品,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大一些,需求量的变化相对于价格的变化就比较大,引入品牌后的农产品需求曲线的斜率就平缓一些。所以,可以适当使用优惠价格进行促销,以扩大销量,增加市场占有率。
(2)使用需求导向和竞争导向定价法。普通农产品一般采用成本导向定价法,以维持企业生存或市场占有率。品牌农产品应该在维持生存的前提下,通过定价来展现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使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在绿色健康理念指导下,人们更加关注农产品的营养、生产工艺、生长环境,要求品牌农产品能够提供比普通农产品更高品质,也愿意为此多支付一些费用。同时,还要考虑同类其他品牌农产品的价格竞争,所以要根据本企业品牌农产品的品质和品牌形象制定恰当的价格。
3、渠道策略。品牌农产品的渠道策略包括销售农产品的中间商类型和位置、覆盖市场、分销渠道的长度与宽度、存货水平以及仓储与物流等。
(1)对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拓展。农产品批发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流通的重要途径,具有商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传输等三大功能,在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和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增产增收和保障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供应,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2)对合作社进行兼并与联合,强化流通合作组织的规模优势。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具有较高的组织化程度,能够通过交易规模扩张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益。合作组织以整体身份为其成员搜寻市场信息和进行市场谈判,提高了谈判实力,降低了交易次数和频率,提高了交易效率。
(3)增加对大卖场和大客户直销。直销是从生产者手中直接销售到目标顾客的一种销售方式,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从而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同时,还能了解到目标顾客的真实需求,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
(4)开展生态旅游和观光旅游。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游客亲身感受到农产品产地的良好环境,在参与农事活动过程中,了解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坚定游客对高品质农产品的消费者信心。旅游业带动餐饮和住宿,既加快了农产品销售,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此外,游客的口碑宣传较之于其他宣传方式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5)建立大型加工配送中心。由于农产品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农产品加工比例逐年提高。大型超市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专门建立对农产品进行清洗、分类、深度加工、包装和配送的大型加工配送中心。随着上游供应商实力和优势的增强,加工中心的部分功能,如清洗、分类和深度加工等环节又向供应商回流,使得加工中心的重点放在处理日益丰富的农产品的数量和种类业务上,这种农产品物流链是一种多品种、大批量和多频次的混合型物流链。
4、促销策略。促销策略包括促进农产品销售的广告、人员推销、销售促进以及公关关系等内容。
(1)考虑到电视广告的成本较高,多数农产品品牌可以采用网络广告、户外广告、售点广告、终端促销、积分卡销售等形式。网络广告具有成本低、信息量大、辅以多媒体形式可以更好地展示产品品质,农业企业可以建立企业网站或在一些门户网站上做宣传。户外广告和售点广告不仅费用低,而且更贴近于人们的生活。积分卡销售、会员制等形式适合农产品反复购买的特性,可以提高顾客购买频率,易于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此外,随着广告总量的不断膨胀,消费者对直接广告逐渐产生了厌烦心理,致使直接广告的传播效果很差。企业可以创新一些间接广告形式,如在餐馆场景布置中融入农产品生产环境介绍和品牌标志,在餐具上标上企业标识等。
(2)公共关系活动容易获得社会及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同,有利于提高产品美誉度和知名度。农产品生产企业可以无偿为灾民捐赠食品,为大型会议或赛事提品,这样既展示了产品的高品质,又塑造了企业“社会公民”的良好形象。2006年日本的花样滑冰选手荒川静香在冬季奥运会上获得女子花样滑冰金牌之后,她所在的县立即以“金”为主题推出“金芽米”对该县的大米进行宣传,并由荒川静香表演的“金芽米”的广告。宣传集中于该米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每100克“金芽米”的营养成分为:维生素B1为0.13毫克,相当于2.5勺豆粉的含量;B6为80毫克,相当于半个中等大小的西红柿的含量;铁分0.19毫克,相当于1棵小菜花的含量;食物纤维0.9克,相当于1根小香蕉的含量;镁为19.1毫克,相当于日本人经常食用的沙丁鱼干3/4条的含量等。该县在获得市场后,随即研发了“特撰金芽米”专供日本奥运代表团运动员食用。
(3)对认定的品牌农产品,要积极参与国内外大型会展、专题展销等活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推介品牌,宣传品牌,扩大名牌农产品知名度。要加大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力度,增强市场服务功能。有条件的地方要推进名牌农产品专销柜、专业市场建设。
(作者单位:安徽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徐旭初.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金连登,许立,朱智伟.我国现行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大米的异同点及生产发展策略研究.粮食与饲料工业[J].2005.5.
[3]袁敏芳.关于我国农产品创建名牌的若干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2002.5.
[4]孙曰瑶,刘华军.品牌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 贵州 农产品 区域品牌 建设
随着农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已经成为引领农民致富,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繁荣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农产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因此,发挥贵州生态环境的良好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是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必然要求。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着力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已成为发展壮大贵州农业产业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区域品牌的含义及培育和打造区域农产品品牌的意义
1.区域品牌的含义
区域品牌是区域特色产业持续发展的产物,是某个行政地理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产业产品,形成以生产区域地址为名的品牌。例如,端砚、宣纸、汾酒算是历史悠久的区域品牌了,他们都是以地名来为某一产品命名的。
区域品牌的总体表现形式是地区名称+优势产业,具体表现形式为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其特点具有产权模糊性,持久效应性、公共性、利益共享性等特征。是本地区产业形象的集中体现。
2.培育和打造区域农产品品牌的意义
农产品品牌是使用在农产品上用以区别其他同类和类似农产品的显著标记,是以农产品的产地、品种、质量等差异为基础,以商标、口号、包装、形象等为表现形式,传递农产品与竞争产品相区别的信息,帮助消费者识别农产品质量并形成购买偏好,具有个性特点和竞争优势的名称和标志的组合。农产品区域品牌则是特定区域范围内农业生产经营者所使用的公共品牌。
与其他产业发展相比,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域之间由于自然环境差异比较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已由过去的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逐步过渡到了品牌竞争阶段,其关键在于是否培育出了名牌产品,进而获得农产品消费者的识别效应。因此,着力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对于诸多分散的农产品经营者以及农业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贵州省农产品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贵州立足气候和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蔬菜、茶叶、马铃薯、精品水果、大鲵等特色农产品,创建了一批有贵州山区农业特点的名特优农产品,其中一些已成为在国内有重要地位的大产业。据统计,目前全省累计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44个,4240多个农产品注册商标;400多家企事业单位的产品获省级以上各类优质、名牌农产品称号。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37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09亿元,上缴税金16亿元,实现利润23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我省新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贵州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并产生了一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如“湄潭翠芽”、“老干妈”、“茅贡大米”、“ 萨玛牌蔬菜”、“黔农牌小香鸡”等等。但是,从长远看,贵州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多数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还处于不成熟阶段,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贵州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生产农户品牌保护意识薄弱
近年来,贵州省的畜牧产品、茶叶、无公害蔬菜产品不断得到推广,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宣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主要是家庭承包经营,农产品生产者的规模小,经营分散,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状况仍然不容忽视。在贵州这样欠发达的省份,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大多数农户的市场意识、品牌保护意识淡薄,品牌的概念在农产品生产领域和经营领域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有2014个,但规模小,带动农户仅50多万户。社员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意识,品牌保护意识还远远不够,对于专业技术的掌握也不到位,很难实现现代化规模生产。加之,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缺乏能承担起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重任的龙头企业,这都构成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障碍。
2.农产品区域品牌管理机制不完善,无序竞争现象严重
农产品区域品牌应该属于经济学里的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那么任何该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主体,使用该区域品牌并不影响他人的使用。同时,区域品牌一旦创建起来,任何使用者都不能阻止其他人使用该区域品牌。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使用该区域品牌的使用者,都不愿意付出成本去经营和维护区域品牌,就会产生“搭便车”的心理,等待他人去经营,这样,最终无人去经营和管理农产品区域品牌。
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也会导致区域中的无序竞争现象的出现。例如,贵州省的茶叶品牌,仅湄潭县的茶叶品牌就有几十个,这种状况不可避免地造成品牌之间的无序竞争。另外农产品商标注册重申报、评选,忽视后续跟踪管理的现象存在。以去年八月份的贵州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为例,贵州省150家茶企达成共识,统一使用“贵州绿茶”品牌标识,这是贵州茶产业发展取得的可喜进步,但是如果后续管理不到位,就难免会发生以次充好、“搭便车”、恶性竞争的现象,进而损害了产品经营者的利益,对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3.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过程中,产品质量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实施农产品标准化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保证。但从现实中来看,贵州农产品标准化经营水平很低,一方面,在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等方面滞后,其水平远远落后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另一方面,目前贵州还普遍存在只注重标准制定,而不注重标准实施的现象,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等环节缺乏科学统一的产品质量体系,且缺乏跟踪检查,因此,很容易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这构成了影响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和发展的另一大障碍。
四、对贵州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几点建议
1.明确农产品区域品牌经营主体,强化农产品品牌经营意识
农产品的生产者主要是数量众多而生产规模极小的农民,且我国广大农民文化素质较低,不具备品牌建设意识和能力,也缺少品牌建设的资金。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可以有几种措施明确区域品牌的经营主体。一是,地方政府,有的地方政府把区域品牌建设当做当地政府的一个公共工程,设有专门机构管理区域品牌,投入资金进行管理和宣传;二是企业联合组织。即众多企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机构,由该机构负责区域品牌的建设和管理;三是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的主导品牌为主体,整合产业集群内的众多企业,其他中小企业互补,并实现品牌共享。
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者的宣传教育,帮助其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注重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的文化程度,调查发现,大部分生产农户的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对于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了解不够。
2.加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管理
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进行区域品牌的商标注册,申请原产地产品保护;第二,要建立区域品牌的使用许可制度,打击区域品牌的冒牌行为,防止“柠檬市场”现象产生,防止区域品牌的滥用。凡事需要使用区域品牌的经营者,必须向区域品牌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过对申请者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合格者方能得到许可;第三,区域品牌使用者在经营过程中必须遵守区域品牌的管理规范,品牌的标识、包装等等要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以便树立统一的品牌形象。
3.建立和完善区域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
一方面为农业生产者提品质量控制的参照体系,使农产品的生产有标准可循;另一方面,坚持在生产、销售过程中进行检查监督,抽样检查不合格者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以杜绝以次充好的现象。最后,要建立农产品质量管理机构,定期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进行检查。重视质量认证,如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QS认证制度);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等。齐全的质量认证可以有效提升购买者的购买信心,增强农产品在外界的竞争力。
五、小结
贵州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制约瓶颈,只有根据贵州的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并真正贯彻实施,才能打造具有贵州省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品牌。
参考文献:
[1]王永平,黄海燕.贵州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中实施区域品牌战略的思考[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11):264-267
[2]薛桂芝.论我国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创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6)
[3]胡正明,王亚卓.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与成长路径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第6期
[4]张雅凌.河南省农产品区域品牌战略研究.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9.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品牌资产评价;品牌建设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7190
近年来,有关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学术报告和研究也有很多,但主要是对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特征,以及竞争力等方面进行研究,而缺乏对农产品区域品牌资产方面的系统分析。河北省的农产品品牌化刚刚起步,探讨哪些因素影响消费者对农业企业具体产品的品牌资产的评价和判断,并进一步探究消费者对企业联想的感知效果,同时站在农产品品牌资产构建的视角提出相应的评价意见和建设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我们主要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农产品的质量和销量、企业创利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等因素对农产品品牌资产评价的影响。
1 河北农产品品牌资产评价的现状分析
品牌资产通常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文化软实力。而品牌资产的构成因素又有多种,而目前,河北省大多数农产品企业对品牌资产评价的组成要素及其重要性还没有正确的认识,河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由于河北省大多数农产品生产经营商对品牌及其竞争力的认识不够,品牌建设和品牌竞争意识不足,品牌推广力度欠缺,使得河北省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缓慢,品牌资产价值较低。
11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河北省有关农产品的企业大多起步较晚,虽然现阶段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发展的速度却较为缓慢,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承担公司亏损等风险的担当,更缺乏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导致企业形象不高,无法增加品牌竞争力和品牌资产。
12 品牌生命力较弱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多数农业经营者品牌意识不足,一些优质特色农产品因没有注册品牌,造成其土味浓、知名度低、缺乏品牌竞争力;而已经注册农产品品牌的多数以产地加农产品本身来命名,品牌名称不够创新,品牌知名度不广、品牌周期短,未能产生品牌效应增加品牌资产。
13 品牌技术创新水平较低
河北省特色品牌r产品加工企业技术相对落后,大多是对产品进行粗加工,精加工产品和深加工产品不足,创新能力薄弱,缺乏适应农产品加工发展的科学储备和技术支撑,支持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的资金不足,高级技术人才缺乏,从而降低了品牌价值的增值能力。
14 农产品销量质量较差品牌形象低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对于农业的重视程度相比工业和第三产业较低,所以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较少,营销策略相对落后,导致农产品销量不足,又由于种植、加工、运输等技术经验的欠缺,导致河北省农产品质量较差。河北省农产品销量和质量的相关问题是造成品牌形象低的主要原因,由于品牌形象较低,所以品牌竞争力不足,品牌资产价值低。
15 创利能力弱品牌发展潜力不足
河北省对农产品的加工大多是初级的,精加工和深加工较少,所以农产品缺少附加值,产品单价较低,导致利润低,由于产品的创利能力较弱,所以农产品公司的发展一直较缓慢,规模无法扩大,加工设备无法更新,也无法对新技术研发以及人员培养投入资金,这样就使得公司始终无法呈现良性的发展,而农产品品牌发展的潜力也就缺乏了强有力的后盾支持,最终导致农产品品牌发展潜力不足,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很低。
16 与京津市场对接障碍多
虽然现在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但是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与京津市场的对接并不是很紧密,由于缺少沟通和协调,河北省农产品在京、津两地市场上占有率较低,知名度也不高,河北省农业企业依然缺乏融入和利用京津的意识,生产的产品也无法满足京津市场的高质量、多样化需求,最终导致河北省农产品品牌很多都无法走出家门,品牌知名度低。
2 河北农产品品牌资产构建对策
品牌是以物质为载体,以文化为存在方式,是企业与顾客长期互动关系的结果。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农产品品牌资产的对策一方面来源于物质实体构建即品牌标准下的农产品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取决于经过长期与顾客互动形成的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所蕴含的价值。具体来说,从企业社会责任、市场、质量、效益和潜力五个方面进行构建。
21 企业社会责任构建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农业企业社会责任是影响消费者对企业产品评价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农产品品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社会责任包括本企业对自己公司风险过失的责任承担以及社会的公益贡献等多个方面,公司积极承担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易于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一种可信赖、有担当的良好公众形象,影响消费者对本企业的认知与信任程度从而影响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认可度和品牌忠诚度,增加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附加效益,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河北农产品品牌资产,完善品牌资产构建体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需要北京、天津、河北这三地的相关政府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物质奖励政策来鼓励农产品企业在本公司内部形成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并不断传承,对于那些已经积极承担相应企业社会责任的农产品公司,政府应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由衷的宣传赞美,提高农产品公司的知名度。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通过提高河北省农产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来树立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增加消费者对本公司的认可度、信赖度以及品牌忠诚度,使公司得到良好的发展和经营,从而也提升了河北农产品品牌资产,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农产品品牌构建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
22 市场构建
一个品牌发展的现状以及品牌资产价值如何,主要看它被市场的接受程度。所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利用政策优势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首先打开并占据京津冀地区,然后将市场扩展到全国,在国内形成一定知名度以及销售管理经验成熟后将农产品的市场拓展到国外。增加国内销售量、拓展国内市场可以提高京津冀地区以及国内消费者对该品牌产品的认可和接受程度,拓展国外市场增强了该品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程度,从而增加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农产品的品牌资产。充分将互联网和实体店相结合,形成以网络销售为主、实体店销售为辅的农产品市场经营的新形式,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发达的互联网将河北省的农产品销售到京津冀地区、全国乃至世界,进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充分开拓河北省农产品的销售市场,扩大产品、公司、品牌的知名度。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农产品的市场构建还要从搭建完整系统的产业链着手,从农产品的种苗购买、技术指导、产品加工、产品储藏、产品运输到产品销售涉及企业上游供应商直至企业下游的销售商,最终农产品到达消费者的手中这一整套环节,所以应建立起完整的、系统的产业链,以确保河北省农产品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畅通无阻,不易出现滞留、供给不合理的情况,只有完善了产业链,才能保证河北省农产品市场的开拓有强有力的后盾支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河北省农产品只有构建了完善的市场体系,真正拓展了国内外的广阔市场,才能增加河北省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加品牌竞争力,提高河北农产品品牌资产,在河北农产品品牌资产构建体系中再献一策。
23 质量构建
农产品质量是影响品牌资产的重要因素。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农产品质量水平只有达到要求、符合标准甚至超越一定水平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购买与信赖。在农产品的加工、运输和出售方面,应购进先进的设备,采用先进的加工和保存技术,并且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运输链,以确保农产品在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用时最短,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使农产品在到达消费者手中时是最新鲜、最健康、最安全、最绿色、最原生态的。同时根据消费者对所购农产品的反馈、再购买情况以及品牌忠诚度等情况及时调整河北省农产品的各方面指标并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积极加强京津冀地区之间的农业经济技术交流,打造出最优质的农产品,以扩大京津冀乃至全国全世界的市场,只有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消费者认可了并且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牌忠诚度和评价提高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河北省农产品的品牌才会有更大的知名度,从而可以提升河北省农产品品牌资产,使河北省农产品品牌资产的构建体系更加完善。
24 效益构建
公司效益可以间接反映一个品牌的超值创利能力,也反映了品牌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这就是品牌效益,是一个公司品牌所带来的收益和附加值,也就是品牌资产。一个公司的效益越好表明本公司的生产成本费用利润率越高、总资产贡献率越高、实现利税越大。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盈利,一个公司只有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才能不断发展长久不衰,成为一个行业的领头羊,这就间接增加了公司品牌竞争力,增加了品牌资产,所以公司效益是增加品牌资产的重要间接推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为提高河北省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创造了有利条件,河北省农产品企业可以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向三地政府寻求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首先,在资金方面,三地政府可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扶持“三农”,在资金方面为农产品公司提供一定的小额融资,减少农产品公司的贷款额度,从而减少其公司的经营风险和应付银行利息,可以减轻农产品公司的部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部分农产品公司融资难、Y金周转不畅等问题;其次,在政策方面,京、津、冀的相关地方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减少对农产品公司税务的征收并对其加大政府补贴力度,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促进农产品公司的稳健发展;最后,在技术方面,京、津、冀三地互相之间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为河北省农产品公司提供最先进的技术、培育最优质和最具特色的农产品,农产品的质量提高了其零售单价也自然随之上升,这样就可以为河北省农产品公司创造最大的效益,使公司长久稳定发展。河北省农产品公司在京津冀区域乃至全国地区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公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壮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本公司产品的品牌增加竞争力,所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积极创造公司的效益也间接增加了河北农产品品牌资产。
25 潜力构建
对于品牌所有者来说,一个品牌的价值不但体现在它具有当前的超值创利能力,还在于它未来能否有超额利润在企业产生。也就是作为无形资产的品牌积累起来的价值越高,品牌发展的潜力就越大,从而品牌竞争力就越强,品牌资产就越高。农产品品牌潜力来自顾客对你的品牌的看法和感知价值。因此,从构建品牌价值的构成要素: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品牌联想、品牌忠诚度等方面构建和挖掘河北省农产品品牌的潜力,增加品牌资产。品牌知名度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品牌所了解的程度,它反映了消费者总量中对本品牌的知晓人数或所占比例,反映的是产品品牌影响的广度或范围。不但品牌农产品的质量、价值影响品牌知名度的高低,而且品牌的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以及营销模式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品牌知名度产生影响,所以,河北省应在保证产品质量高、价值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环境通过多种传播媒介,如政府、媒体、网络等,多多投放广告加大宣传力度,同时积极拓展新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组建专业的营销团队开辟新颖独特的营销模式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品牌美誉度是指消费者对该产品品牌的赞美和信任程度,在了解该品牌的顾客中夸赞该品牌的人所占的比例。它反映顾客对某一品牌在质量上的整体印象。品牌美誉度的高低是由产品的实际质量和评价者的主观性决定的,是消费者和农业企业长期互动的结果。所以要想增加品牌美誉度首先还是要把好质量关,使河北省农产品不管是在外形、口感(农食品)、包装、安全、绿色、价格等方面都力争上游,其次还要加强对销售人员、销售环境、后续服务等销售环节的管理,给消费者良好的主观购物感受,增加品牌美誉度;品牌联想是指透过品牌而产生的所有联想。它是将具体的品牌特征反映在顾客心目中。它不仅形成了消费者购买的理由,也为品牌延伸提供了依据。农产品品牌联想在消费者群体以及社会上的形成还需要企业的不断努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还是要抓住这一有利环境,不断提高自己的品牌竞争力,形成自己的公司特色,精确产品的市场定位以及目标人群,突出自己的产品特征,在消费者群体以及社会上树立特色鲜明的品牌形象,构建品牌联想;品牌忠诚是指顾客持续地购买和使用同一品牌。品牌忠诚是农产品品牌价值的核心。品牌忠诚的形成是一项十分艰难且长期的发展过程,它需要公司在多个方面都做到领先甚至完美的状态,想要构建品牌忠诚度,增加农产品品牌的竞争力和长期的发展潜力,那就需要构建和完善以上的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品牌联想,当河北省农产品品牌资产的体系构建取得一定成果,那么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品牌联想就会自然转化成了品牌忠诚,进而成为增加河北省农产品市场潜力的核心,也是增加河北农产品品牌资产的核心。
3 结 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品牌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强有力武器,河北省农产品企业应该顺应这一趋势,并且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有利的机遇和大环境,发挥比较优势和能力,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农产品品牌资产评价的组成要素有很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河北省农产品品牌资产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本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主要以河北农产品品牌资产评价的组成要素及建设对策为研究对象,从企业社会责任、农产品的质量和销量、企业创利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等方面指出了河北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课题,使河北农产品品牌资产评价与品牌建设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白光,马国忠中国要走农业品牌化之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