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8 00:45: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武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武侠文化的历史
韩非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在司马迁的《游侠列传》开篇,就引用了这两句名言。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改革家,在他眼里,学文的和练武的都没有好人,只有改革家才能“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好在太史公对侠士有公正评价:“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史记》中记录的最大的侠者莫过于荆轲,因为他刺杀过秦始皇。“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慷慨赴死的壮烈足以令天地为之动容,可惜真就一去“不复还”,有一位同道“鲁句践已闻荆轲之刺秦王,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其实,荆轲的剑术并不弱,且能以剑道游说于列国――“荆轲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以荆轲这样的剑客尚不能列为大家,战国时的中国功夫可想而知。像聂政在韩国的相府施展剑法时,“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何等的功夫!相比之下,荆轲确实差了一点,可惜他们的剑法,并没有留下来。太史公的一部《史记》为习武者立了两种传,一是《刺客列传》,二是《游侠列传》。
比《史记》稍晚一些的是《吴越春秋》一书,其中有吴越争霸时期,越女善剑的故事:“袁公操其本,而刺处女,处女应节人之三,女因举杖击之,袁公飞上树。”汉之后,佛教传人中原。东晋时,西域高僧佛图澄来华夏弘扬佛法。此后佛教在中原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些描写武侠的笔记小说也多以神异称奇。如《唐传奇》中,裴的《聂隐娘》,说的是大将军聂锋之女,自幼被尼姑偷走后,训练成剑侠的故事,这篇传奇对后世中国的武侠小说影响深远。《韦自东》则描写了有关仙道修炼龙虎丹药的故事。《红线》和《兰陵老人》的叙述风格都对中国的武侠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水浒传》翻译成外文时,多译为“英雄传”或“侠客传”等。施耐庵对于武功的描写最接近实战搏击,以至于后世的研究者多疑其自身就是武林高手。《水浒传》中的好汉们所使用的武功与我们今天尚在练习的戳脚翻子、太祖长拳、六合枪等拳械都十分相似。十八世纪,中国的一部著名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描写了一位“凤四老爹”,很有一些内家功夫的味道。书中写道,他将“一部《易筋经》记的烂熟的。他若是攒一个劲,哪怕几千斤的石块,打落在他头上身上,他会丝毫不觉得。”有一位叫胡八乱子的练家“使尽平生力气,飞起右脚,向他裆里一脚踢去。哪知这一脚并不像踢到肉上,好象踢到一块生铁上,把五个脚趾头几乎碰断。”有专家认为:小说中的这个凤四老爹即是江宁大侠甘凤池。不管是否,与其同时代的黄百家在《内家拳法》一书中写道:“张三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得其一二者,已足胜少林。”
清末民初时,中国兴起了以宫白羽等为代表的新技击派武侠小说,以太极宗师杨露禅、八卦掌宗师董海川等真实人物为原型,创作了《童林传》等一大批小说评书类的作品,其中不乏一些精品,像《卧虎藏龙》被李安搬上银幕后,而享誉世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一位真正的中国武侠文学的巨匠,他就是金庸先生,他的武侠小说风靡了整个华人界,被文学评论界推崇为“金学”。金庸的成就源于他深厚的国学基础,使他能够成为融合中国的释儒道思想与武侠文化的集大成者。
在世界文化史上,中国武侠文化的历史跨度之长、内容之广博、想像之丰富、描述之精彩都是独一无二的。
二、拳谱密笈的历史
除中华民族外,世界上还没有哪个民族总结出关于冷兵器时代搏击术的完整文字,并使之形成近乎于哲学的理论体系,只听说十八世纪的法国有几本关于击剑方面的书,日本的剑客宫本武藏有一本《五轮书》,伊贺忍者有关于忍术的秘笈,但这些有限的文字都不够系统完整,且只停留在“术”的层面上,尚没有达到“道”的境界。唯有中国传统武术,现存的几百个门派均有自家的拳谱秘笈,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武学。
早在春秋时代,中国的剑术就师承有序,各门派均有剑谱流传,可惜至秦代多毁轶,从《叔苴子》中能知当时的剑道之深:“教剑者有法,及其能剑,忘其法并忘剑矣,未忘法而剑者,临战斗而死于剑。”唐之后,少林武学兴起,很多武僧著有少林拳棍秘笈及练气法门的书籍,可惜后来毁于石友三的一场大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开展武术挖掘整理工作。通备拳传人郑剑锋给我讲过进京献拳谱的过程。其实通备门早在宋代就有完整的拳谱在门内流传,温家拳系也在市井社会中很流行。明代唐顺之著的《武编选》中云:“一家数温家长打七十二行着,二十四寻腿,三十六合锁。赵太祖长拳多用腿;山西刘短打,用头肘六套;长短打六套,用手、用低腿;吕短打六套。赵太祖长拳山东专习,江南亦多之。三家短打,钺亦颇能。温家拳则钺所专习,家有谱。今不能尽述也。”唐荆川本是文人,倘能对武学如数家珍,可知当时各门派的大家造诣如何了。
1982年,我在北京待了很长一段时间,搞社会调查,写毕业论文,向一位陈老先生问及拳谱秘笈等事,陈先生告诉我要留意两部道家的武学秘笈:一是《七步尘技》,二是《真龙虎九仙经》。《七步尘技》未收入《道藏》,而《道藏》中的《真龙虎九仙经》述有九等仙侠法,其中有“剑侠”,可惜没有具体修炼法门,也许隐于洞府之中尚没示现尘世。但生活于元明二代的剑客毕云龙著的《浑冗剑经》却完整地流传下来了,所述内外家剑法的修炼、丹道与剑融合之法都详细,同时也示现了剑客的戒律等。剑侠门内的秘密,对于我们研究剑客的历史弥足珍贵。
南宋白云禅师的《莲花宝笈》经周潜川等先贤的传承,基本保留下来了,其中部分内容已于1959年正式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刊行,金庸小说中的一些炼气运气的神奇武功即源于这类秘笈的启示。李亦畲在1867年完成了《廉让堂太极拳谱》的编撰,使中国的武学理论完整地上升到了道家哲学的思想空间中,武学修炼成了悟道、得道、实现生命超越的一种生存方式。
三、门派和秘密帮会的历史
关键词:武术;体育教学;教学指导思想;实用知识传授
中图分类号:G8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094-01
武术文化不是一个空泛的口号,而是有着丰富的内容,从结构上看可以把武术文化分成三重结构:第一重结构是指武术表现出来的活动形式,比如武术的套路、散打形式、功法练习,外在的活动形式,我们把这一层活动形式可以称之为武术文化的外显层,第二层是指武术文化的中间层,包括诸如武术的训练原则、传承方式等等;第三层是指武术文化的内引层,从具体内容上看是指诸如武术的价值取向,武术的审美情趣,武术的思维方式等等,本文谈谈有关传统武术的若干思维方式。以“技术教学”为主,贯彻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构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学习武术兴趣,完善武术学练方式和掌握武术技能为主要目标。探究一种适合学生发展、有利于武术学习、加强自我保护和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武术教学形式。选择武术技巧成套动作的学习,是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对学生进行系统教学的体现。
一、教学指导思想
体育教学原则是实施体育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保持体育教学性质的最基本因素,是判断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依据教学计划,针对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喜爱,通过武术套路学习,复习健身拳套路的基础上,用短绳来替代武术软鞭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发展身体的柔韧、协调性,使学生了解武术中的攻防特点,激发他们崇尚热爱中华武术的热情。同时,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从实际出发,能很好地发扬传统武术文化的精神,促进了体育教学与改革的深入地开展。贯彻新课程理念,从教学的实践经验,“变废为宝”开发利用旧短绳,制作替代武术器械教具,在课堂教学上使用简单、方便、安全,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及体育教学规律,促进武术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激发,适当增加武术器械攻防应用的实用知识传授,建立学生对武术学练的正确认识。
二、教学组织特点
一是准备部分:用做操、游戏等形式进行热身。基本部分中,复习改进组合动作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软鞭单个动作,用小组合套路,体验武术器械基本攻防动作,提高武术软鞭的运用能力。结束部分:结合主教材的活动进行放松。
二是教学中,教师采用讲解、示范、提示、点评、激励学生参与模仿、欣赏、评价,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让学生通过判断、比较、分析、综合归纳,形成完整、正确的动作概念。
三是教学中采用小群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分组学练和互评的能力。通过复习拳术组合动作和学习武术短器械的知识运用,帮助武术技术动作质量的提高。
四是教学中注重武德培养,采用音乐的意境配合。将短绳的动作与音乐节奏配合,以利于更容易掌握武术动作练习节奏。 结合武德教育的同时了解武术文化内涵,教师运用习武的口令练习和喊口号等方式,提升为一种爱国主义教育。
五是结合武术教材的特点。在课中选择学生较熟悉,节奏鲜明、简单通俗的音乐表现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动作,提高武术动作的肢体表现能力,完成课的目标。
三、突出专长 教法实用
教师根据武术套路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分段合理,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晰,课的结构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巧妙、比较合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层次、按基础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组教学,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观念。遵循教学规律,寻求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规律,注重实效,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力求有所突破。运动负荷适宜,动作技术的难易度适当,大约10%以上的学生通过努力掌握得非常好,20%以上的学生通过努力掌握得较好,70%以上的学生通过努力基本都能完成。使每一个学生身心都得到了发展,获得了武术基本知识,教学效果较好。课的“量”度把握很好,该课不仅发展了学生体力,还发展学生的智力,强度适中。场地、器材、教具手段的运用,经济、实用、有效,符合武术教学的实际需求。
四、组织严谨 风格突出
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和谐,学生表现出学练参与的热情较高。巧妙的将武术动作与音乐配合,激发学生习武兴趣。课堂中教师亲切的教态、传授的内容、场地布置、教学应变能力、与学生互动等方面表现的非常好;“学生参与”表现在学生的关注、配合、兴奋、思考、互动等方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武术教学生所获得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在教学中,依据学生掌握动作的熟练程度进行调控,采用分解教学和完整教学、重视学练反馈。紧抓武术风格特点传授知识,采用分解示范与完整教法相结合。在评价中,正确运用激励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方法,给学生及时、真实、准确的学习反馈信息。教与学的互动,都有利于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益为目的。
通过教师的武术示范性口令、提示性口令和一般性口令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在指导学生练习与纠正动作错误中具体有效、简明得法,组织队形的调动便捷、常规严谨认真,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适当的锻炼,习武意识与心理品质得到一定培养,而武术课运动负荷适中,安全提示到位,也较好地体现了该教师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芳.第四届全国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教案集[G].宁波.2010年10月.
[2]黄超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体育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 教学研究.2010,(08):121-123.
[3]王品珍.中华武术文化“和合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和功能[D].郑州大学.2011
[4]陈龙.浅谈一节精彩的体育课[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9):34-35.
1.1拳种流派———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象征
“核心象征是指一个社会因其文化独特性表现于某种象征物或意象———通过它可以把握一种文化的基本内容。有核心象征的文化空间应区别于一般的文化空间,它具有集中体现价值的符号,并被成员所认知,是共同体的集体意识的基础。”拳种流派无疑是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核心象征。通过它不仅能够清晰的窥探武术文化传承的历史脉络,而且可以系统地把握传统武术文化的基本内容,历史地唤醒传统武术文化的集体意识,方便地凸显传统武术文化的特有属性。传统武术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融合了地域文化色彩,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武术流派,并以不同流派的特定拳种作为传播载体,流传社会,深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民族化的生活方式”。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的分枝发叉,不仅构成了系统认识传统武术的文化脉络,同时也延续了传统武术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的生成,体现的不仅仅是外在技术风格的不同,更为重要的是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文化演绎和精神充盈。就具体的传统武术的流派而言,无论是体现不同地域特征的“南拳北腿,东枪西棍”,还是体现技术特色的形意拳、八卦掌、螳螂拳、梅花拳,抑或是有着文化差异的以佛教为文化支撑的少林派、以道家为文化支撑的武当派、以道佛兼容为文化支撑的峨眉派等,都以拳种流派的方式传承发展。尽管这些武术拳种流派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无论是哪一个拳种流派,都不能遮蔽共有的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文化哲理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文化精神。就具体的武术门派的拳种而言,如行云流水的太极拳、迅猛简捷的少林拳、舒展大方的长拳等,可能因创拳者个人的修养使然而具有鲜明的套路风格,但都不能脱离共有的修心养性、延年益寿的文化追求和以拳会友、以和为贵的文化心态。可以说,传统武术的拳种流派在体现武术技术多样性的同时,也承载着传统武术的历史、文化、精神,并在其传承的过程中,因历史记忆而形成自己的传说故事;因集体记忆而形成自己的文化个性;因共同践行而形成自己的行为范式,成为传统武术文化延续、传承与发展的核心要素。
1.2武术精神———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价值
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一个民族不屈不挠内在精神的写照和中华文明创造的积淀。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因博大精深而闻名于世,更因是世界上惟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而惊艳于世。中华传统文化在其经历的漫长历史岁月中,核心价值如同一根永不间断的红线,一直维系着文化体系的稳定性和内在精神的一贯性,不仅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同于他国民族的文化基因,也深深地影响着当下中国人观察现实、指导未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传统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特殊与一般的从属关系。传统武术的生存与发展,不仅以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为内核,使之具有传统文化的一般性,同时也凝练出武术精神为其核心价值,使之具有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从而构成不同传统文化门类识别的文化标识。尽管传统武术的拳种林林总总、风格各异,但内敛的武术精神是一致的;尽管传统武术的门派纷争不断、各执一端,但弘扬武术精神的目标追求是相同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传统武术从天人相应、道法自然的生态观中汲取的武术和谐精神,完全不同于西方体育所追求的“焚林而田,竭泽而渔”式的对身体的无度开发,这对于竞技体育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发展理念,无疑有重要的警示意义。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传统武术自觉担当起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倡导侠义、爱国的民族精神。习武之人反对追名逐利、见利忘义的工具理性,处处体现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这对于当下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积极意义。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武术精神践行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自律和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反对争强斗狠、倚强凌弱的竞争意识,倡导对人格的磨练和自我道德的提升。正是由于传统武术远离你来我往、争强好胜的打斗,超越了好勇斗狠、搏杀格斗的实用,才由功利性的技击术提升到传统文化的层次。因而有人由此认为传统武术属于体育,但高于体育。在个人的发展中,武术精神把刚健有为融入“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追求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生追求,反对碌碌无为、虚度年华的生命消耗。总之,武术精神作为核心价值,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的民族精神,从而使传统武术具有生生不息、历经磨难而不毁的生命力,同时也使传统武术具有代代相传、饱经沧桑而不绝的传承力。
1.3习武之人———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主体
人不仅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传承者。从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着的认识与被认识、实践与被实践的关系,不难判断人是一切文化的主体。因此,在大文化环境中分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文化空间,其主体必然是由人来承担,并通过人自觉、积极的行为,体现各自文化空间特有的核心象征,表达各自文化空间特有的核心价值。文化空间的主体,可分为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传承主体主要指文化的传承者,保护主体指肩负并且从事保护工作的部门和个人”。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共同主导着文化空间的成长过程。传统武术作为相对独立的文化空间,其核心主体是生命不息、习武不止的习武之人。从传统武术文化的贮存和掌握上讲,它的存在不仅有赖于习武之人的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也有赖于习武之人掌握的叙事行为和符号解码。传统武术文化属性属于无形的、动态的文化范畴。正是习武之人不离不弃、持之以恒的坚守,保证了传统武术文化的生命力;也正是习武之人闻鸡起舞、躬亲实践的坚持,保持了传统武术文化的鲜活力。从传统武术文化的承载和表现来讲,它的存在有赖于习武之人的精湛技艺和丰富经验。传统武术文化符号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具象的身体符号,而不是抽象的文字符号,因此,从符号学的视角,传统武术文化是以习武之人为载体的活体文化,是通过习武之人的演练来展现的动态文化。从传统武术文化的传递和继承来讲,它的存在有赖习武之人师徒相继的传承机制和口手相授的传承方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传统武术文化得以代代相传并不断发展,不仅在于习武之人具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和时代的使命感,还在于习武之人具有一种文化自觉的守望和文化创新的冲动。传统武术文化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结束了自生自灭的生存状态,不仅受到法律的强制性保护,也获得国家的政策性支持。相对文化空间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习武之人主要承担文化的传承,属于传承主体;政府更多承担文化的保护,属于保护主体。但我们不能过多地强调和依赖政府的保护作用,而忽略或轻视了习武之人作为传承主体的核心地位。因为习武之人是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既是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活的宝库,又是传统武术文化薪火相传的“执炬人”。可以说,没有习武之人的自觉传承,传统武术文化就失去了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自身活力,甚至失去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依据,最终会因文化水土的流失和文化环境的破坏,而导致文化空间的解体或破碎。所以,传统武术文化唯有在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共同呵护下,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提升维持文化空间的张力,充实支撑文化空间的活力,尽快走出被竞技武术边缘化的困境,积极融入当下的体育文化建设。
2当代文化空间中传统武术存在方式的意义解读
2.1传统武术扎根民众,是一种生活化的艺术,具有吐故纳新的文化生命力
传统武术源于生活,扎根民众,是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又高于日常生活的生活化艺术。“生活艺术化的深层内涵,不在于悦人耳目的声色之美,而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因此,传统武术不仅超越了看家护院的实用性,也跨越了攻防格斗的技击性,在注重身体行为美的追求中,更加关注人们意志品质的提升和道德情操的陶冶。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始终坚持以“德”为先,以“忠”为首的主线,注重品格,强调修养,把伦理道德作为自身文化空间的内在规定性,使传统武术不仅是一种唯美的、形式化的身体艺术,更是一种有传统文化积淀的、有助于为人处世的生活艺术。迈克尔•欧文•琼斯认为,“大部分民间艺术属于普通的日常生活体验,只要有日常生活,就有民间艺术”。传统武术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获得“营养”,也伴随着日常生活的绵延推进具有了吐故纳新的生命力。因此,传统武术并非“古董”仅仅存在于过去特定的历史阶段,而是作为鲜活的生活艺术存在于现代的社会生活中。在当代的文化空间中,我们必须根据当下的生活环境、生活内容、生活方式对传统武术进行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使传统武术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从而更好地保持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日常性和民间性。在当代文化空间中解读传统武术,必须结合日常生活对传统有新的文化认识。日常生活虽然相对平稳、波澜不惊,但平稳的表象下具有不可遏制的涌动。这决定了传统武术的传统,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并非具有一成不变的固化性。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生活在丰富,传统武术也在吐故纳新中承前启后、延续发展。从历史的角度,传统武术的传统可归结为一个既定的静态体系,是历史发展积累下来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对过去一切文化记忆与文化经验的累积、总结与表达。从发展的辩证角度,把传统武术的传统可视为一个待建的动态体系,它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与超越,更是一个族群核心精神价值的凝聚与具体体现,形成于过去、存在于现在、传递到将来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具有与当下社会环境相适应、与当下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求存变化和求新发展。传统武术不仅源自百姓生活,流传于民间市井,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中,逐渐凝练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积累与表达,并相对现代体育文化而言,因独特的文化要素和文化内容,逐渐构成了自成体系的文化空间。传统武术传承发展的最典型的案例是太极拳的演变。太极拳产生于“忙时耕田,闲时造拳”的田园生活。它不仅体现了普通百姓强身健体、怡然自得的生存需要,更反映了普通百姓修心养性、享受生活的文化需要。太极拳一经产生,便迅速在有共同生活经历的民众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因生活境遇的差异和人生经历的不同,产生了太极拳的多种表现形式,即陈氏、杨氏、武氏、吴氏、孙氏等,从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演绎为直抒胸臆、表达情感的生活艺术。因此,传统武术因为文化共享的大众性和文化认同的平民性,使其不能远离生活和脱离社会,在一个完全封闭、自律的文化空间中传承与发展。在当代文化空间中,一定要把握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大趋势,抓住文化大繁荣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大机遇,使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积极地回归社会以获得存在的基础;积极地回归大众以获得传承主体;积极地回归生活以获得艺术活力。
2.2传统武术存在的群落化特征,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认同
文化空间不是与外在隔绝的、封闭的空间,而是在文化生态的大环境中,对具有相对独立存在价值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通过提供特定的背景衬托、必要的条件支撑、必须的场域作用而凸显的空间范式。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看,“人类是一定环境中总生命网的一部分,并与物种群的生成体构成一个生物层的亚社会层,它通常被称作群落。在这个总生命网中引进文化的因素,在生物层上建立起一个文化层。两个层次之间交互作用、交互影响,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不仅影响人类一般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影响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并发展为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因此,对于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认识,按文化生态学的观点,要重视以群落为基点的发展特征。如对传统文化中的陶瓷文化、戏曲文化的研究都具有鲜明的群落化特征。同样,在当代文化空间中对传统武术的认识,也应从社会层与文化层的交互作用与共生关系中,把握其存在的群落化特征,从而为文化记忆提供参照,为文化归属提供依据,为文化寻根提供方向。不可否认,在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其传统文化生存空间遭受到严重的挤压。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通俗、流行文化,在时尚、娱乐、消费观念的引领下,迅速成为受人青睐、甘愿追随的大众文化。这对于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它不仅使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日益退缩,更为严重的是,它会造成人们已经习惯于以“他者”的眼光,审视传统并归结为“旧的、过时的老东西”,认为传统文化不够潮流、不合时宜、不上档次。长此以往,很容易产生在当代的文化空间中,对流行的现代大众文化的认同和亲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陌生和疏离。对于传统武术而言,这一现象更为典型和突出。在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冲击下,尤其是跆拳道、柔道、瑜伽、搏击项目的引进和扩张,使传统武术的核心象征明显退化,核心价值逐渐失落,核心主体严重萎缩,出现了岌岌可危的生存危机和文化空间破碎的环境危机。但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毕竟是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吉尔•利波维茨基层说:“我们曾拥有的是尚未完成的现代性,现在到来的是已臻极致的现代性”。在“尚未完成的现代性”时期,我们常常表现为有失偏颇,要么舍己从人、“全盘西化”,要么食古不化、固守传统,使传统与现代处于割裂甚至对立的状态;而进入“已臻极致的现代性”时期,我们摆脱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更加理性地对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不仅走出了追求文化认同整体性的误区和文化发展同质性的偏执,更在文化生态的理念下,倡导文化存在的多元性、多样性,追求文化发展的个体性、异质性。尤其自21世纪以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动了对文化空间本土性、草根性的溯源,使人们对文化原生态的群落特征予以了高度的关注。传统文化的群落化趋势,有助于唤醒人们的集体记忆,强化人们的文化认同。对传统武术而言,文化认同的群落化与多元化让我们看到了多种文化形态繁荣共生的前景,也由此看到了传统武术在现代文化空间中发展的可能性。在民间的文化空间中,以地域文化特色为主的武术群落逐渐复苏,如河南的登封和温县、河北的沧州、山东的菏泽、广东的佛山、湖北的黄梅、广西的桂平等武术之乡不断崛起,彰显着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顽强生命力。各个地域武术群落化发展特征,一方面赋予了在当代文化空间中传统武术存在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也找回了特定文化群体对传统武术的集体记忆和乡土情结,有利于提升人们对传统武术认同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都市的文化空间中,传统武术传播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现象,既有坚持内容与形式都“原汁原味”的“坚守者”,如以拳种命名的武术俱乐部;也有坚持传统的表现形式并结合当下需求改变教学内容的“改良者”,如高档会所的太极拳研习班;还有为适应都市化传播需求对形式与内容都进行大胆革新的“创新者”,如大型晚会中的武术功法表演以及高校开设的传统武术课程等。他们都以群落化的方式,存在于当下的都市文化空间中,并通过文化认同将文化空间中的个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想像的共同体”。这不仅为传统武术的当代在场提供了“证据”,也为传统武术的都市化传承提供了契机。
2.3“非遗”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是当下的文化自觉,保证了传统武术的活态传承
随着文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尊重文化差异、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成为世界文化繁荣的重要内容。积极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成为各个民族抵御文化整体性、彰显文化个性的重要方式。文化空间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基础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极力保护,不仅确立了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下存在的文化空间,也保证了该文化空间的得以传承、延续的活体性。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相对封闭的农耕文明境遇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结合,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并以群落为单元,持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自成一派的技术风格。然而在现代文化空间中,由于西方体育文化的挤压,竞技武术的强势,传统武术生存的文化空间被不断挤压,致使一些门派拳种成为亟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务院2006年、2008年、2010年公布的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第一批没有“传统体育”的目录,但在“杂技与竞技”门类下列有6个传统武术拳种;第二批有了专门的“传统体育”分类,并在“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门类下列有14个传统武术拳种;第三批在“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门类下列有7个传统武术拳种。对传统武术门派拳种的“非遗”保护,不仅反映出国家对传统武术这一文化空间的高度重视,也体现着人们对传统体育生态维系的热切期待。把传统武术列入传统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必须立足于文化空间对其展开“原生态”的全方位保护。因为,引入文化空间的概念,就是要强调“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形遗产、无形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原地保护、发展中保护和居民自己保护”。基于这种保护理念,一方面,要重视保护传统武术在传统体育乃至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生态关系,另一方面,要重视保护传统武术在文化空间中的核心象征、核心价值、核心主体,从而使传统武术在当代文化空间中的传承和延续,能按其固有的生存环境、传承方式、文化理念进行,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结构与文化逻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从国家层面展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避免了因外来文化的强势所造成的文化替代,也避免了因社会的突然变迁而引发的文化断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传统武术,由于明确了传承者和被传承者,使传统武术的保护主体和传承主体,能够按照原生态的模式不断延续,保证了传统武术的活态传承。
3结语
一、唐山地区是个传统武术的大宝库
1、深厚的传统武术底蕴
唐山传统武术门派众多,源流有序,文化底蕴丰厚。据我多年的寻访唐山传统武术源流,基本上清楚了唐山传统武术各个拳种流派的传承历史以及传承的内容。从寻访的结果看,唐山传统武术是我国传统武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我可以断言:唐山传统武术不亚于其他地方的传统武术。唐山传统武术的拳种流派有:顺式门、言情门、猿功门、八仙门(清八仙)、连环门、亓门、六合门、孙式内家拳、意仙拳、猿鹰连环掌、太祖门、开门八极、潭腿门、武当盘龙门、达摩门、象形拳、文八极、梁式形意拳、二郎门、阴阳翻拳功、陈式太极、姚式太极、卢氏结构、迎门、弹腿门、陈宗门、八卦掌、罗疃八极、母子门、五子门、中华武术劲意原理、言轻门、云魔门、意拳、吴式太极、戳脚地躺术、樊氏内家拳、大成拳、清华门、精意化微、双形拳技击术、天罡门、杨式太极、乾坤门、尚派形意、宋式形意拳、三光门、越龙武道等四十多个拳种流派。其中顺式门、言情门、亓门、八仙、猿功、文八极、姚式太极、迎门、鸭形拳等几个拳种是唐山独树一帜的,虽然在外地有传承,但其根与主干均在唐山。我们唐山传统武术可以说有着丰厚的底蕴,完全可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2、市场经济催生武术发展的新思路
唐山传统武术历史悠久,与皮影、评剧、乐亭大鼓等同属于唐山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着重对其他文化进行保护的同时,应该加大对唐山传统武术文化的保护力度。随着唐山经济的高速发展,武术这项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应该被重新认识。当外国人对我们的传统武术视若珍宝的同时,我们能否将我们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优越资源充分利用呢?通过武术活动与项目的开发来为唐山发展添枝加叶,是我们值得思索的一个问题。我们以唐山武术作为与外界交流、招商引资的一个途径也未尝不可。我们完全可以“以武术搭台、经济唱戏”。现在很多地方成功举办全国武术节乃至世界武术节,都是很好的例证。以我们拥有的优越条件:武术底蕴丰厚、场馆设施齐全、唐山世界闻名等等。我们完全可以举办国际武术节。在举办武术活动的同时举行经贸洽谈会,招来世界各地客商。
3、保护、弘扬唐山传统武术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1)溯本求源,弄清唐山传统武术传承历史、主要传人分布情况。(2)召开全唐山市传统武术交流会,让大家献计献策共谋发展大计。(3)成立唐山传统武术专门研究发展机构,面向社会征召贤才。注重青年一代的发展,尊重老一代的见解。(4)武术要发展就要有足够的资金,这也是武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联合一批热心于唐山传统武术发展的企事业、单位、个人,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5)恢复建设“唐山国术馆”,聘请优秀拳师培养武术人才。可以为个人、企事业定向输送保镖、保安人员。(6)鼓励民间武术各流派组建研究会、拳社,大力支持各会社的健康发展。开放唐山体育场馆,为民间武术组织、研究会提供活动场地。(7)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在电视台设计专栏节目,对唐山传统武术各门各派进行宣传报道。让唐山传统武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8)举办每年一度的“唐山传统武术交流展演大会”。每个研究会都要向武术研究会汇报一年来的武术发展情况。(9)成立唐山传统武术表演团,编排大中小型节目,展现唐山传统武术魅力。(10)时机成熟举办国际武术邀请赛或交流会,加强与世界各地武术组织、武术团体、个人的交流联系。
二、对武术产业化发展的探讨
1、对中华武术文化的理解:中华武术文化源远流长、白成体系、一脉相承是中华文化之瑰宝。首先它集美学、生理学、运动学、力学、哲学为一体,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延续性。其二中华武术门类众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能给人享受生活的乐趣,又有实用之妙。这也是人们喜爱中华武术的原因。
中华武术文化的传播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当今社会是开放的社会,人们不仅仅追求高质量的物质生活,而且还更注重精神生活。少年人习武不仅能强身健体,更能培养以苦为乐的精神,提高他们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以哲学的思想指导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这正是家长、社会所期待的。中年人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是家庭的基石,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使他更渴望精神生活。而武术运动能使他们缓解压力,提高工作能力,并且能充盈他们的精力,延缓衰老。当今社会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老有所善,老能会养,让他们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保持他们身体健康,也是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
2、地理优势:
燕赵大地,人杰地灵、地域辽阔,有着深厚的武术文化底蕴。尤其唐山地区门派众多,内容丰富,挖掘发扬中华武术文化具有独天得厚的优势。
3、产业化构想:
创建燕赵武术文化交流中心打造文化企业航母。
4、宗旨:
挖掘发扬中华武术文化,造福社会。
5、运行模式:
遵循实体企业运行模式,以董事会、会员为基础,广纳人才,组建严密科学的组织机构。
6、资金注入:
以基金形式为基础,严格资金运作,加强理财管理,严格控制费用支出。
7、收益分配:
按比例回报基金注入者,按比例纳入企业资金积累,按比例作为工作付出的回报。
8、发展规划:
第一阶段:以唐山地区各门派为基础,充分发掘各门派的资源优势,相互交流,以巡演、交流会、研讨会等形式提升自身修养,打造自己的团队,形成完备的武术文化传播功能,利用创办多年的唐山传统武术网提升自身形象,加强宣传力度。
第二阶段:创办实业。创办学习、娱乐、养生等功能的实体,使武术文化传播达到社会功能,能使该事业发展有坚实的基础,从而提升人们的修养。
第三阶段:打造国际武术文化交流中心。让中华武术文化发扬光大,走出国门,让世界进一步认识中华武术的魅力。
三、团结创新是推动武术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传统武术;和谐;统一
中图分类号:G85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1)11-0139-03
The Ecological Conno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Wushu
WANG Hua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44,Henan China)
Abstract: In the main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sports" and “harmonious spo rts",through probing deeply the idea of traditional Wushu which contain s the ecological connotation and ecological concept,the paper presents that the essence of the traditional Wushu is shaping a high harmony and unity relation b etween people and nature,people and society,people and people and soul and bod y.And it provides a new thinking and methodology for solving the acute conflict in today’s competitive sports.
Key words: traditional Wushu; harmony; unity
现代体育种种危机的凸显,正如西方哲学所面临的困境一样,从根源来自西方哲学源头 上的二元对立思想,这种思想把人与自然、肉体与精神看作二元对立的存在,人类要不断的 向自然开战、战胜自然、超越自然,体现在西方体育中就是对自然我的不断超越,以不断接 近“神”的力量,是一种建立在“自然我否定”基础上的思维方式。然而正是这种思维方式 为当代体育不断显现的生态危机埋下了深重的伏笔。与之相比,东方哲学以其独特的思想魅 力――“天人合一”的理念,从其诞生伊始就蕴藏了深刻的生态智慧,它把人与自然、人与 人、肉体和灵魂看作辩证统一的整体,在这种哲学思想影响下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具备浓厚 的生态文化底蕴,是“和谐的体育”、“生态的体育”、“美与真统一的体育”,而武术作 为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支奇葩蜚声于海内外,突出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通过深入分 析和挖掘这种智慧,对于建设“和谐体育”、“生态体育”的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借鉴意义。
1 人与自然生态相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指的是人类在进行活动中达到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影响自然但不 破坏自然,最终回归自然,并使两者处于不断地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的过程。这种精神在武 术中体现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观念源远流长,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起源于西周时代,《周易•辞上传》就有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 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扰,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 ,曲成万物而不遗[1]”的记载;而“天人合一”一词正式出现于北宋哲学家张载 的《正蒙•乾称》:“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2]。 “天人合一”在传统武术上的具体实践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为外形和招式“效法 自然”,武术套路中仿生的招式比比皆是,例如模仿动物动作的“白鹤亮翅”、“白猿献果 ”、“金鸡独立”等,也有模仿自然运化的“风扫梅花”、“翻雷滚天”、“拨云迎日”等,这些招法在演练时即有仿生之形,又有自然之韵,仿若一幅 幅动态的写意画,且在优美之余也丝毫不乏巧妙的攻防技击内涵,充分透发出中国古代武术 家观察自然、仿效自然的精神。很多拳种,如咏春拳、通背拳、螳螂拳等,就是在观察了动 物之间的争斗并吸取其形、神、意的精华后创立而成的。充分体现了古人以自然为师,通过 自然万物之启迪而进行不断创造和实践的智慧。 第二个层面体现为“人与自然共存在”的状态,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武术流派的其发源地 大都是远离喧嚣的山野或是乡村,少林拳源自密林广布、幽僻葱翠的嵩山,武当太极拳源自 纵横绵延、云气萦绕的武当山,峨眉武术则是形成于嵯峨高耸、气候万千、风景秀丽的峨眉 山,另外像陈式太极拳、形意拳、八极拳等流派的创发也都是在偏远静僻的乡村。这种现象 非偶然,而是古代武术家们对自然的深切眷恋和人与自然相交融的哲思所决定的,这一特殊 的形成方式正与第一层面“效法自然”而立拳的古典智慧相互呼应。 第三个层面表现为人体生态与自然生态的互通共融,中医古典理论认为:“人以天地之 气生,四时之法成。”(《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道家经典《道藏》也认为“人是 盗天气万物精华而成”(三才相盗),宋代哲学家朱熹根据这一理论提出:“人能利用天地 之时则百骸安好,人能掌握运化之机则天下太平,这是盗的基本原则[3]。”内家云“拳起 于易,理成于医”,是说中国传统武术的思想基础是易经理论,而其理论基础则是源自中国 传统医学,最终形成了内外兼修的独特体系。因此传统武术认为“拳”的高级境界就是人与 自然万物融为一体,掌握万物运化的规律,从而达到“神明”的境地,其具体实践形式表现 为采气、导气和练气,通过肺的呼吸、毛孔的开合与自然相交融,把自然之气运化入人体系 统,再通过导气把自然精气导入经络,最终归于丹田,逐渐达到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 合道的至高境界。在传统武术的视域中,人体作为一个耗散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 是作为整个宇宙系统的子系统,时时刻刻与外在自然不断的进行交流,因此,只有符合天地 之象、四时之法才能做到气血充盈、精气十足,只有气血充盈才能身体健康,只有精气充足 才能神意十足,正所谓“炼形以合外,炼气以实内,坚硬发如铁,自成金丹不坏之体,则超 凡入圣,上乘可登。”(《苌氏武技书》),这是古代“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哲 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事实上,作为中国道德形上学实践体的传统武术[4],它本身的存在本质上具备 一种使我 们回归到自己的独特性的力量,在道家哲学看来,这种独特性是人类道德秩序的起点也是自 然秩序的起点。武术套路的习练者不像理论家那样通过求助于普遍原则而推导出一种自然伦 理,而是着手于一项关于技击的美学任务,即在技击意向的套路运动中培养一种天人情感, 将自己融入到自然经验中去,并推己及人。
2 人与人、人与社会相和谐
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指每个社会人彼此关系的和谐,以谋求人类共同的最大利 益。生态体育学思想认为社会价值应优先于个人价值,因此在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上,应把整 体利益看得更为重要。以传统道家思想、佛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的传统武术,以三 教合一的伦理道德观为行为准绳,形成了一套既有区别又有极大共通性的武德体系。而“德 ”在中国传统武术中是具有多重含义的,与西方搏击术相较,中国武术在精妙绝伦招式下的 御敌术背后更多渗透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制服敌人而不是致残敌人”的道德理念, 这种道德理念来自儒家对“仁”的推崇,其中其道德实践的主要内容为“恭、宽、信、敏、 惠”,即便对待敌人也要存有“以德服人”、“以宽待人”、“以行感人”的大丈夫情怀, 这是“德”的第一重内涵――对待他人的高尚情操。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拿出不 小的篇幅撰写游侠列传,其“侠”精神的表现形式是习武者强烈的社会责 任感,如匡扶正义、除暴安良、见义勇为等行为,都是每一个习武人义不容辞的道义,而这 种责任感作为指导习武者的理想以“德”的形式贯穿存在于习武的过程当中,这是“德”的 第二重内涵――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古之习武者常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奋 斗理想,不断自我砥砺,不仅要求自己拥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更要求自己有治国平天下、 为民族大义牺牲自我的民族责任感。明代少林寺僧人以“保邦靖世即传灯”为理想,协助明 军抗击倭寇,在淞江一役全部牺牲,可谓可歌可泣,书写了中国武术人一腔报国热血和伟大 的爱国情怀,这便是“德”的第三重内涵。此外“德”在具体的治国理念中被看作实践道的 重要 途径,道家把“天人合一”与“身国同治”作为一对辩证统一的概念体,因此在天人关系上 主张天人同源、天人同构、天人相应。根据这一人天观,人的存在并非只是作为宇宙的单子 而孤立存在,而是存在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协同、相互影响的自然当中,《阴符经 》说:“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5]《道德经》曰:“道生之,德蓄之”,就是说德是道体的实践,中国传统武术恰 恰是通过实践德的方式贯通了形而上与形而下,这也是德的最根本内涵。 因而从本质上讲,中华武术是是彰显“德”的技击技术,换而言之,使武术成之为“武 术”的唯一的东西,不是武的动作多么精妙、多么有杀伤力,而是内涵在其物质本体下的“ 精神”――“德”[6]。也就是说,“武”只是一种外在的实现形式,其最终理想 是实现的 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和国家价值的高度统一,相较于西方 的搏击术,中国武术也讲求竞争,但核心理念却是在竞争中寻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以达到 和谐的理想关系。因此,武术追求的并非强大武力下的“权力意志”,而是崇高的“道德意 志”,其本质是为了塑造身心健全的社会人,是为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相和谐而“武”。 这种以中国传统哲学(宗教)创造的传统通过武术变成一种实践运动,它不再是对原始道德 的简单维护和信仰坚持,它事实上是通过有意识地与历史的过去相联系,并将道的实践―― 德,作为一种合理的依据和群体凝聚的粘合剂,通过武德的反复灌输信仰、价值体系和行为 习惯,使之内化成为一种社会规范,这个规范起源于自然之道,根植于人伦之德,即是人道 亦是天道,集中体现了“天道大生曰德” (系辞上传)的蕴意。
3 性灵与肉体的和谐
传统武术中“内外兼修”的思想是修炼功夫的重要法则,所谓“内”指的是身体内的 气血、脏腑、经络等,还包含了内心、内意等精神要素,因此武术崇尚阴阳合一、内外合 一、技术体系与传统道德合一、健康的体魄与高尚的人格合一,这正是中华武术与西方体育 最大的差异之处。与二元对立哲学影响下的西方体育不同,传统武术把人看作一个整体,在 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中,身心是一体而存在的。因此武术是建 立在把“自然我”和“精神我”看作一对辩证统一体的思维模式上的,首先是对“自然我” 的养护,其实践形式体现在修炼过程中,包括练武的时辰、环境、方位、衣着等要素都很讲 究,有“闻鸡起舞”、“早不朝东,晚不朝西”、“拳后一身汗,避风如避箭”、“一张一 弛,文武之道”的武谚,又有四戒、五损、十忌、十八伤、廿六宜的细节规定,以保持肌体 的平衡与和谐。其次,在重视“自然我”和谐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我”与“自然我”的 统一,即“养心”、“修德”与“健身”、“御敌”的辩证,并认为只有“修身为德”才能 “阴阳气和”,只有做到“胸中廓然无一物”、“空故纳万境”才可炼就上乘功夫,习武者 的终极追 求的不是诉诸性灵对肉体极限的不断超越,而是融心、性、身于一体,通过武术套路、功法 、心诀、吐纳、按摩、中医药等内外修炼方法,逐渐体悟,用修身以正心、以正心而致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则知至,步步深入,逐渐参悟万物之道,遂明明然,此时的人便已 达到身心高度统一和谐的境状之中。 事实上,无论是“禅武合一”还是“物我合一”最终体现的都是“天人合一”的理念 ,他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一种追求生态和谐的生态价值观,能十分容易地转化为追求社 会和谐的人文观,即通过武的形式建立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亲善、和平共处、 互帮互助的平等关系。正是这种和谐的思想,为人们健康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使他们在武术 运动中,通过积极调整人的生命系统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获得抗衰祛病、延年益寿的健 身实效;同时,也尽可能地从武术套路所体现的文化氛围、审美情趣、人际交往和生命感悟 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自然陶冶、心理的稳定平衡和生活的返朴归真 。充分表现了武术在追求健身、健心和人类与自然发展上的高度谐和姿态。这与西方当代生 态化体育和奥林匹克精神所倡导重在参与、关心和爱护自然环境、维护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协 同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有着高度的内在一致性。正如法国哲学家施韦兹盛赞的那样:“天人合 一”,它以“奇迹般深刻的直觉思维”,体现了人类最高的生态智慧,是“最丰富和无所不 包的哲学。”[8]传统武术的这种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二元统一,在武 术实践 过程中身即是心,心即是身,所以才有以气领身、以意领气、以神领意、神意结合,又有外 三合和内三合之基本要求,因此无论从传统武术的运动表象还是道法内涵来看,它实际上是 在创造一种新的道德本体,把人的肉体与性灵用前所未有的实践方式结合于一体,让伟大的 自然通过习武者的姿态表现出来,让道法自然的乌托邦式的理想以特有的武术文本表达于世 。
4 研究传统武术的生态内涵的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武术所具备的“和谐体育”、“生态体育”、“美与 真统一的体育”精神,具有普遍而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中国传统武术受到中国传统儒家 、道家和佛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同时兼备了三教的生态精神,和谐、整体、统一是其精髓所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讲求“天人合一”的义利观,在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中讲 求“仁、义、礼、智、信”的儒家道德观,要求习武者为君子也,要有“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的理想,追求人与社会生态系统相和谐;在处理肉体与灵魂的关系上,要求修行 者要有“内省,顿悟”的世界观,以达到肉体与精神的统一和和谐。三教共同的生态和伦理 智慧交融在传统武术的内核中,是在自然人向社会人进化过程中,最大限度自我实现的思想 基础,是 “普遍共生”和“让共生现象最大化”的理论依据,正是由于传统武术的生态智 慧,习武者才能够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肉体与灵魂的高度和谐统一。 要想从根本上消解当今体育所存在的尖锐矛盾,就应当充分汲取传统武术的生态智慧 ,从其深刻的生态意蕴中提炼和总结,并在生态思想的理论基础上,为当今体育危机的消解 提供实践指导。中华传统武术自诞生以来,始终具备强大的生命力,正是由于其所内涵的生 态思想,才使其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这为当代建设“和谐体育”和“生态体育”提供了优 秀的范例,是对未来体育发展方向的启迪,具有深刻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易.周易新解[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9,1:36.
[2] [晋]张载.张载集•正蒙[M].北京:中华书局,1978:117.
[3] 转引自:安乐哲.道教与生态[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5:101.
[4] 张震,李宏斌.“武”之真“武”武术本质论争的消解与新命题的提出[R].第九届 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上海体育学院,2011.12.
[5] 黄帝阴符经.《道藏》第1册[M].上海:中国古籍出版社,1990:821.
[6] 张震,杨丽.武术本质层次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1);35-37.
[7] [法]阿尔贝特•施韦兹著,陈泽环译.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203.
关键词:传统文化;武术;武术教学;传承;创新
前言
传统武术文化博大精深,作为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在高校武术教学中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然而当前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影响着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有效实现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当前武术教学中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
1在教学中传承传统武术文化的意义
1.1促进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
我国传统武术文化是我国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智慧的结晶,其文化底蕴十分浑厚,所包含的民族文化也是众多的,例如传统哲学、东方美学以及传统军事思想等内容,换而言之,从传统武术文化中既可以发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共性同时也体现出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武术以一种运动的形式将民族文化的特色精神充分的凸显出来,这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的。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民族精神作为基石,这也是民族发展的核心以及灵魂。对于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来说,弘扬民族文化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中西方文化较量的制胜利器,在武术教学中传承传统武术文化有利于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推动我国的发展。
1.2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
传统武术文化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武术文化本身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历程体现,它的育德功能主要体现在独特的民族价值观上,例如尊师重教、谦爱仁义、自强不息等观念。武术不仅仅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更多的是在这种武术技术中所蕴含的深厚精神,这是传统武术文化一直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得以延续与生存的基础,习武不仅仅是学习武术技巧,更多的学会其所蕴含的内在精神,在传统武术文化的熏陶下,形成自身的道德素养。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来说,在教学中传承传统武术文化也是帮助其树立正确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提升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同时促进其自身全面得到发展。
1.3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
在传统武术文化中一直讲究练养结合,这也是传统武术有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一大显著特点,传统武术在锻炼机体体质的同时也十分注重自身养生的调息,武术动作的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刚柔并济动静结合的的哲学思想,这种太极精神便是传统武术文化所蕴含的一大特色。学习传统武术既要求从容不迫、坦然自若也要求精神集中,这对于缓解焦虑忧愁十分有益,同时能够锻炼人体大脑皮层的机能,降低神经系统的紧张性,从而有效预防精神引发的心理疾病。就目前的大学生而言,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武术教学中传承武术文化,让其感受传统武学中的天人合一的太极思想,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自信、乐观以及阔达的优秀心理品质。
2在武术教学中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问题
2.1武术和武术文化的传承相脱离
武术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当前高校神话素质教育理念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无数传播的核心是文化的传承,如果在教学中单纯只注重武术基本技术动作的传授,而忽视其文化精髓的传承便像无源之水,无法凸显武学教育的意义,也无法体现武学的价值。对于当前高校在武术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武术与文化传承相脱离的问题,过多的是注重其历史性,而没有真正的将其文化性凸显出来,例如一提到武术文化,多数学生便想到的是戚继光的武艺高超、霍元甲迷踪拳得厉害或是张三丰太极拳的变幻等,却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古代武术先贤对于推动武术进步以及所表现出的民族气节等精神。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必须融入武术文化性方能实现真正的传承。
2.2传统武术教学内容缺失
我国传统武术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在如今形成了竞技武术以及传统武术两大体系,经济无数作为一种体育竞技的武术,本身是没有传承的问题的,应当传承的应该是传统武术文化,但是在当前高校的武术教育中,过多的是以竞技武术为主,例如在当前高校的武术教材中,其主要内容是初级长拳、初级棍、24式太极拳等内容,却没有八卦掌、通背拳等优秀的传统武术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所反映的是当前武术教学对于传统武术的重视显得不够重视,这也是当前高校传统武术文化传承无法有效实现的一个主要因素。高校作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如果在教学中不去渗透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忽视传统武术的教学,势必将无法达到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目标。
2.3教学方法与手段相对落后
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贴合实际的教学方式,虽然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教学方法和手段有了显著的改善与提升,但是在目前高校的武术教学中,依然存在部分教学手段和方法陈旧落后的问题,这也是阻碍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一大因素。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产生创造性的动力,如果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只是按着固定的模式进行武术教学,会让武术教学枯燥乏味,必然使得学生在学习武术文化的过程中兴趣低下,束缚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另外,传统武术文化博大精深,要想很好的实现有效传承,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武术文化的魅力,热爱传统武术文化。
3传统武术文化在无数教学中的传承创新策略
3.1重视传统武术的文化性传承
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首先要在教学中加强其文化性的传承与创新,不能仅仅是局限在武术套路或是动作技巧的传授上,还要放眼教学实际,根据武术教学特有的特征积极的融入其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性特色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武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传统武术文化的魅力,积极探索传统武术文化的文化精神,培养自身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精神,健全自身人格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因而在武术教学中,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不同的传统武术文化,在不同的武术技巧传授的过程中,积极讲解不同招式不同武术蕴含的文化精神,促进学生对武术文化精神的领悟。
3.2改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内容
为了在武术教学中有效实现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首先在教学中应该摒弃以往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以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营造出充满传统武术文化氛围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对传统武术学习的浓厚兴趣,以强烈的传统武术文化氛围熏陶感染学生,例如在教学中可以专门开展相关的传统武术文化的主题教育,组织学生观看《霍元甲》、《少林寺》等具有传统武术文化特色的电影等,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此外,还要勇于创新教材内容,在现有武术教学内容基础上,融入更多的传统武术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拳法的时候,引入太极拳等传统武术拳法的素材,将传统武术有机的进行结合,促进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
3.3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在武术教学中,教师作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主要传播者,其自身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有效性,因而加强教师自身的武术专业素养培养是尤为必要的。首先对教师自身而言,教师自身的形象以及武术文化造诣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教师可以在业余时间涉猎更多的传统武术知识,增加对传统武术文化的理解视野,进而在教学中更好的向学生传播传统武术文化。其次,学校也可以对相关武术教师进行再培养,为其提供更多的武术文化交流平台,也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武术文化交流活动,提高武术教师的专业素养,以便更好的推动高校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
4结束语
总之,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在当今时有着重要的意义的,为了更好的在实际教学中促进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就要加强传统武术文化的灌输,摒弃落后的教学手段,勇于探索和创新教材,只有从多方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推进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才能促进学生和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民.传统武术传承研究评述[J].搏击·武术科学,2015,(4):34-36.
[2]陈龙,刘秀平.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中的传承和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10,(8):70-71.
[3]张宝瑞.浅议当今社会武术文化的传承情况[J].才智,2014,(35):317-317.
关键词:中国文化;传统;武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角色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令周边的国家普遍地感到惊羡。中国在地区性的事务中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发言权,并且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的合作当中。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高度融合,把“中国风”带入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经济的强盛也使中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中国的形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具体细微又超大规模地呈现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世界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近距离地观察中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推进,由于电影、电视、网络等的传播,中国的武术(功夫)以它独特的魅力而风靡全球,武术成为中国人形象的重要标志。在国外,只要有人知道你是个中国人,就会把你和中国功夫联系在一起。为此,笔者对一些武术方面的知识加以阐述。
一、何为武术
武术简单来说就是技击之术。“武”在汉字解译中,是有“止”和“戈”组成,止戈为武。“术”可以理解为技术或者是一种方法。武术一词,笔者认为其意思在于停止战争,也就是说武术是由战斗而形成的。中国古代先民在战争之后总结格斗与防卫的技术,进行实践演练,同时也加强休养生息和个人的自我修炼,其表现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中国武术的传统套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从实战技击中加以提炼并赋予生活理念与哲学思想的智慧的结晶。通过套路的学习和演练,武者可以更好地修炼自己的身心。
武术又是一个集合名词,这一概念的外延包含世界所有格斗技术的流派。例如,中国的少林派、武当派、峨嵋派,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泰国的泰拳,俄罗斯的桑搏,巴西柔术,还包括了现在中国散打、西方的拳击、蒙古的摔跤等,都可以称之为武术。每一武术流派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训练系统,而中国的传统武术更具有它的特殊性和神奇的色彩,它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和生活理念都融入贯穿在武术的修炼之中。
二、何为武术套路
武术的套路,就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动作为主,注意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协调配合,遵守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的运动变化规律,符合有起势和收势的徒手与器械的演练形式。
三、何为传统的少林武术
传统的少林武术是将禅学、武学、医学,三者合一而进行修炼。以禅理为做人的基础和指标,以武学为方法而达到坐禅、禅定的境界。而从武学的修练中,渐渐明白自己的心性及身体状况,可以熟知经络、穴位,精通医理,医理精通又可以陶冶禅心武德,从而禅通、武达、医理明。修行自身,济世为怀。少林传统武术特点,来回演练皆可于一线之上。即使是卧牛之地,一样可以原地翻身、跳跃、旋转,而不拘泥于场地。讲求的劲道是轻、灵、粘、滚,由易至繁,返璞归真。技击和防守上出拳曲而不曲,直而不直,多以挑、拨、摆、压、挂、撩等动作为主。
四、武术拳法简介
1.形意拳:以五行拳(劈、蹦、钻、炮、横)和十二形拳(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鼍、骀、鹰、熊)为基本拳法,暗含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其桩法以三体式为基础,要求宽胸实腹,气沉丹田,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劲力舒展沉实。
2.八卦掌:“八卦”最早见于《周易》:“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原指八个方位,即北、南、东、西、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八卦掌以掌法为主,其基本内容是八掌合于八卦之数;在行拳时,要求以摆扣步走圆形,将八个方位全都走到。八卦掌以桩法为转掌功,又集圈手于一体,下配一至八步的摆、 扣、顺步法,以绕圈走转为基本运动路线,以掌法为核心,在走转中全身合一,步似行云流水。八卦练功者从行步入手,以内功为基,达到正形、通气、懂劲、熟技、明变。以掌为母掌,演化出不同风格的实用掌法和套路。
五、何为功夫
一、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一)泛的适应性与多元的价值功能
传统武术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当中发展出了无数的武术流派,而这些武术流派各有各的特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的轻柔,有的刚猛,适合于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体质的人进行练习,体现出了传统武术的广泛的适应性。同时人们练习传统武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多出一种防身的手段,具有多元的价值功能。
(二)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当中,武术为无数人所熟悉。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有练习武术的传统,这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就此流传下来。同样的,武术流派在中国也是遍地开花,各地都有不同的武术流派以及武术爱好者,为人们习练武术形成了非常好的条件。
二、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加强传统武术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的梳理
中国传统武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早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的技术体系,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武术的门派的特殊性,使得传统武术当中各个流派都还存在着一定的门户之见,相对的比较封闭,非常不利于传统武术的传播,对于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极大。因此如果想要传统武术能够被世人广泛接受并走向世界,那么对于传统武术各个门派的技术知识进行相应的综合整理,形成一种更加完善的该种武术的技术体系就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由于传统武术的书籍大多只是描述了一些武术动作的形态以及名称,缺少足够精辟的文字来对其进行讲解以及精神内容的阐述,这对于武术的传播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们需要梳理出一个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使其能够更容易的被人们所接受,实现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让传统武术在新的时代中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
(二)加强院校体系与民间馆社的交流
中国传统武术在中国民间是流传非常广泛的,但是作为中国国内教育最高点的各大院校却对于学生们进行传统武术的练习并不热衷,导致传统武术的传播出现了极大的困扰,尤其是大学生们作为社会新生力量的精英阶层,如果在大学生当中推行传统武术的练习则可以使得传统武术更好地被人们接受并练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武术如果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加强院校体系与民间馆社的交流就是非常重要的,使得中国传统武术能够拥有更大的生命力与发展力。
(三)增强传统武术的社会适应性
中国传统武术在国内的发展当中固然要保持其本身的特色,但是由于当前的时代与从前的时代来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在新的时代当中,传统武术既要保持其本身的原汁原味,保证它本身的传统性,同时也应该主动地进入社会,适应社会,积极创新,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在最大程度上适应时代的发展,这样才能够增强传统武术的社会适应性,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结语
中国传统武术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当中早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种文化与符号,成为了中国的一种象征。虽然当前传统武术由于受到世界各地各种新文化的冲击而被时代冷落,但是如果传统武术能够贯彻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积极对自身进行改变,从而有效地增强自身的适应性,那么中国传统武术就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本文中,笔者简要阐述了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进而对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陈炜 单位:江西新余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传统武术社会价值发展策略珠三角地区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5―0045―03
广东地处我国南疆,与中原地区有五岭相隔,形成独具特色的岭南武术文化。广东沿海地区海通较早,出境谋生授拳者颇多,他们将广东的南派武术携至海外,是弘扬中华武术文化于海外的拓荒者。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经济迅猛发展,和海外以及内地的交流更加频繁,这一系列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改变着广东传统武术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珠三角地区传统武术的发展经验为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探明了道路。
1 小议传统武术释义
1.1 传统武术“大家谈”
目前对于传统武术的定义众说纷纭,研究者们因强调的内涵与外延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2000年9月17-20日,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召开的全国传统武术工作座谈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传统武术”是指:“竞技武术以外,具有流传有序,体用兼备,理、法、势齐全的武术拳种。”
周伟良认为:“传统武术是在中国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以套路、散手包括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方式。”武冬认为:“传统武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下,以技击攻防动作为主要载体,以提高攻防技击能力为主要目的,注重形神兼备,打练结合,内外合一的修炼,融技击性、健身性、文化性于一体的,各种自成体系的拳种总合。”周伟良突出了武术的形成时间、主体内容、传承方式和主体价值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精准概括了传统武术的基本特点,而武冬将传统武术最终归结为各种自成体系的拳种的总和,突破了将传统武术划为体育项目的局限,强调了武术的文化性。于志均认为:“传统武术是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的民间技击术,它不是现代的东西,今天真正的传统武术仅是少数民间武术家作为传统艺术练习者,可以说是一种艺术收藏,它的价值在于保持原来的面目不变。”于老师的观点也有其可取之处,虽然传统武术具有不可割断的历史传承性,但是毕竟有很多传统武术内容习练的高成本和回报的微薄使其无法适应当代和未来社会的需求,譬如暗器、轻功、硬气功等等,这些武术内容作为几千年武术文化沉淀的精华,也确实需要作为一种民间艺术的收藏进行保护。
1.2 传统武术的特点
根据多位传统武术方面有独到见解的武术名家对传统武术的释义,我们可以得出传统武术必须具备的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实战中的攻防能力为主要目的。
第二,以套路、散手包括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
第三,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传承方式。
第四,形成了从套路演练到拆招单练、攻防对练再到实战应用的层次分明、白成体系的拳种。
第五,传统武术源于我国民间日常生活,代表了我们先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传统武术和中国哲学、医学、兵学等结合密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2 传统武术的当代社会价值
2.1 健身价值
中国传统武术的运动方式、锻炼特点与现代有氧健身、休闲运动和终身运动非常吻合,尤其注重终身锻炼,是当下人们用来健身防病的理想方式。传统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适合于各年龄段、各阶层人群锻炼,能较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
2.2 娱乐表演价值
人们通过观看传统武术的表演,可以体会到剑术的飘逸,八卦的圆活,太极拳的刚柔,长拳盼快捷,刀术的刚劲,南拳的威猛……,从而使疲惫的身心得以放松和调整。人们在得到视觉满足的同时还能够领略祖国恢宏博大、异彩纷呈的文化景观,享受着文化相对性的艺术魅力。传统武术在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带动了武术相关产业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3 振奋民族精神的教育价值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积极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古今中外,个人的成才成功与民族的繁荣昌盛都离不开自强不息的精神。尚武能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武术一招一式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武术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地内化了人的人格,使之自立、自强、自尊、自爱。
2.4 弘扬中华文化的交流价值
传统武术的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中国人的独特审美情趣,动作名称多源于历史典故、婚嫁礼仪或者自然风貌,动作衔接深刻地体现了兵家思想,技术方法又密切联系着中医思想,因此传统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和集中体现。在搏击术的对外交流中,要充分发掘传统武术各个方面的文化价值,通过传播交流传统武术达到弘扬中华文化的目的。
2.5 丰富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和谐
当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天穿梭于高楼大厦之间,整天面对电脑和机械,使得生活枯燥乏味,传统武术门派众多、精彩纷呈,能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生活。传统武术以中国传统哲学为理论基础,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传统武术的练习能促使人们增强和谐观念,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3 传统武术的发展策略
3.1 瞄准市场,提高武术产业化水平
改革开放的30年来,广东省第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之一。第三产业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增长最快的产业。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外商投资第三产业的领域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饮食服务业和旅馆业扩展到商贸、文化、体育、娱乐、旅游、卫生、教育、电信、科研、房地产等多种行业。广东省第三产业比重1978年仅为24%,2007年达到42%。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武术产业发展,促进千年传承的中华武术以崭新的传播传承模式走向新的世纪。广州市开办武术培训班的幼儿园已经超过了三百家,武术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已经成为家长们的共识,近年来青少年参加武术比赛的人数也在逐步增加,在培训机构里学习太极拳的中老年人更是比比皆是,瞄准潜在市场促进传统武术的产业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3.2 立足拳种,加强影视传播
近年来,甄子丹主演的两部《叶问》连接冲破票房纪录,虽然《叶问》在情节的设计上有些俗套,但是甄子丹将咏春拳的严守中线、快速短打等基本技法特点表现出来了,算得上是武术影视的精品。《叶问》的公开放映之后就是咏春拳传人紧锣密鼓地宣传推广咏春拳,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咏春拳的影响力,除历来影响力很大的洪家拳、蔡李佛拳以外,咏春拳能排第三位,武术影视作品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传统武术不同拳种各有千秋,都有自己推崇的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通过影视的艺术加工,将本门技法特点在荧屏上展现出来,在宏观上有利于加强传统武术的整体传播和发展。
3.3 学校应成为传统武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阵地
传统武术博大的文化内涵是其进入学校体育,提高受教育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前提条件。从传承的角度来说,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教育”为传承的首选,以进入学校为传承的重要途经,文化艺术类项目包括武术进入学校只是重于“传播”而非“传承”。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当代学校武术教育中也培养、造就了大批精通传统武术的传承人,这些从学校教育中培养的传统武术传承人无论在文化素养及人才数量上都是以往民间传统武术群体所无法比拟的,因而,学校教育中的传统武术传承人在当代正发挥着积极历史作用。不同地区,特别是武术之乡将本地区传统武术内容推进学校,聘请当地民间师父担任学校体育教师,对学校、对传承人、对学生都是很有益处的。
3.4 整合拳种,对外传播
由于武术拳种众多,技术风格各异,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会让武术爱好者不知所措,有学者将内容丰富列为传统武术传播的障碍之一也是不无道理的。传统武术不同拳种虽然技理技法颇具差别但都源于阴阳,并且在哲学指导思想和制度习俗层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在对外的传统武术传播中,各门派共举“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传统文化大旗,整合不同拳种,,团结起来共同促进传统武术的海外传播。
3.5 以赛促练,通过比赛为传统武术发展注入动力
珠三角地区传统武术发展强劲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省市武术比赛的巨大拉动作用。广东省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在举办传统武术比赛的同时制定了很多激发运动员参赛积极性的政策,比如奖状和奖牌同步、借武术大赛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武术比赛成绩和武术段位相结合等等。历届武术比赛将奖状和奖牌同步发放更能够唤醒广大参赛者和参赛组织的竞争意识,激发参赛运动员的进取精神,很多运动员表示每年的传统武术大赛让他们看到了自己和高手之间的差距,每一次比赛都能激发自己更加刻苦训练。
此外,借助武术大赛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武装经验丰富的传统武术家,有利于促进传统武术的科学化发展。2010年的广东省传统武术精英大赛将比赛成绩和武术段位结合起来,得分在8.9分及以上的运动员可以评武术段位制五段,9.2分以上的运动员可以评武术段位制六段,这样就更进一步激发了参赛队员习武和参赛的积极性。
3.6 注重文化整体性
传统武术具有的强身健体、修心养,体现了东方传统的养生观和人生哲理,这在当今世界利欲膨胀、物欲横流、精神匮乏的时代,是其他体育项目和文化形式难以取代的。当我们对时代精神危机有所体认、对中国文化精神有较深入的了解时,就会对传统武术的发展充满使命感并充满信心。时代精神的需要为传统武术的国际化推广提供了巨大契机。传统武术的发展不外乎传承和传播两个层面,在传承层面,文化整体性的传承才是真正的传承,在传播层面,文化整体性的传播才能更广泛的传播。传统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传统武术的发展必须是传统武术文化整体发展。
武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深受人民的青睐与喜爱,不仅仅在于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其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风格、思想及深厚的文化内涵。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全球化的浪潮等因素,传统武术的发展处于一定的困境之中。中国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技击性、开放性、科学规范性、适应性等文化特征,千百年来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不断丰富发展,且不断走向世界。
武术是中国传统的技击技术,是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打击刑事犯罪、制服歹徒的重要手段。它是综合运用踢、打、摔、擒动作制服敌手的徒手格斗术,打中有拿、拿中有打、打中有摔等特点,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实用性和应变能力。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的身体运动来表现攻防格斗的能力。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运动规律,它以独特的技术风格和多方面的社会功能享誉于世。
一、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
传统武术的发展历经几千年,它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中发展起来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它涵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观念、心态模式、价值取向和人生观等。传统武术门派众多,其技击方法各具特点,正是传统武术的技击性才使其延续至今。在加强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研究的同时,我们还应注重其技击方法的科学研究,使其具有理论依据,破除它的神秘性及对它的夸大。传统武术之所以发展缓慢,另外一个原因是其传统的教授理念、方法和手段。一个功法的训练要几年甚至十几年。这还不说,在学习中只有一个字“练”,只讲其形,不授其理,令初学者甚至有一定基础的习武者云里雾里,致使许多传统武术爱好者兴趣大减,望而却步,最后“改做它行”。因此面对全球化浪潮的今天,对传统武术进行科学改进,这也是传统武术科研工作者的一项重任。
二、传统武术的技术特点
技击性。传统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手段,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连,其技击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在实用中,其目的在于杀伤、制服对方,常常以最有效的技击方法,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这些技击术至今仍在部队、公安中被广泛运用。传统武术作用体育运动,技术上仍不失攻防技击的特性,而是将技击寓于搏斗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搏斗运动集中体现了传统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在技术上与实用技击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从体育的观念出发,它受到竞赛规则的制约,以不伤害对方为原则。如在散手中对传统武术中有些传统的实用技击方法作了限制,而且严格规定了击打部位和保护具,短兵中使用的器械也作了相应的变化,而推手则是在特殊的技术规定下进行竞技对抗的。因此,可以说传统武术的搏斗运动具有很强的攻防技击性,但又与实用技击有所区别。套路运动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个特有表现形式,不少动作在技术规格,运动幅度等方面与技击的原形动作有所变化,但是动作方法仍然保留了技击的特性。即使因连结贯串及演练技术上的需要,穿插了一些不一定具有攻防技击意义的动作,然而就整套技术而言,主要的动作仍然是以踢、打、摔、拿、击、刺为主,是套路的技术核心。它的攻防技击等特性是通过一招一式来表现的,它的技击方法极其丰富,在散手、短兵中不宜采用的技术方法,在套路运动员仍有所体现。
开放性。现代散打的技术结构是开放性的,是在武术实用技术的基础上融合兼并国内外各种搏击技法.经过选择、加工、改造、整理、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的技击技术。
简单实用性。现代散打追求的是技术的简捷明快。技术的简单实用。不仅有利于训练的开展,而且能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运动员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方面的潜力,使得对抗的搏击竞赛更加激烈精彩,更具对抗性和观赏性。
科学规范性。所谓科学性,就是现代武术散打技术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适应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的特殊要求,技术的设计要合理、竞赛的各种条件要公平;所谓规范化,则是现代武术散打的多种技法的标准化,要求运动员在进行现代武术散打对抗中,按照规则使用相同的技术来进行较量,而不是靠怪招异法来取胜。规范而科学的技术为竞赛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条件,也为技术训练和技术发展提供了依据。
适应性。传统武术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手、短兵,有适合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还有与其相适应的各种练功方法,不同的拳种和器械有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分别适应人们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要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练习。同时,它对场地、器械的要求较低,俗称“拳打卧牛之地”,练习者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变化练习内容和方式,即使一时没器械,也可以徒手练拳、练功。传统武术能在民间历久不衰,与这一特点不无关系,利用这一特点可以为现代群众性体育活动提供方便,使传统武术进一步社会化。
(责编:赵旭文)
【关键词】传统武术;方式;策略;质疑
就当前的研究来看,大部分研究认为武术的传承以宗法制度、血缘关系为纲,师徒传承为名,促成了武术的繁荣。传统的传承方式促使了武术在纵向的深入发展,但却限制了武术的横向传播。传统武术的传承方式与策略大致如下:
首先,在传统传承方式上,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以宗法制度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传承(文化模式)
2.以择师拜徒为主要方式的师徒传承(主要形式)
其次,从当前的研究来看,主要的发展策略如下。这些策略可以分为制度模式、教育模式、经济模式和文化模式。
1.武术管理体制的社团化(制度模式)
2.政策支持(制度模式)
3.举国体制向武术倾斜、制定武术发展规划(制度模式)
4.组织传播(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中心设立国际武术协会等)
5.学校必修课程(教育模式)
6.武术套路表演(经济模式)
7.外派教练(制度模式)
8.武术馆舍 (经济模式)
9.职业比赛(制度模式)
10.“国术”地位(制度模式)
11.武校及武术院校(中国武术大学)
12.武术拳种内在革新(文化模式)
13.发展武术国际协会与国际大赛(制度模式)
14.武术及武德教育纳入教育体系(教育模式)
15.武术教材的规范化(教育模式)
16.增加传统武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17.德艺双馨(武德是武术文化载体 应对武术文化危机)
18.大众传媒对武术的正确引导(文化模式)
19.学习日韩保护无形文化财传承人“人间国宝”工程(制度模式)
对于传统武术传承的方式及策略,值得探疑。
1.武术传承的宏观战略与微观策略,宏观粗放,保证数量规模,具有全球视野;微观集约,确保质量秩序,坚守文化传统。
2.学者在分析武术传承时,存在分类错误,或者将武术的不同类别共同分析,导致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左右掣肘。武术可分为竞技武术(运动)、健身武术(养生)、表演武术(表演)、实用武术(自卫)等。这些质疑体现在,1)分析武术竞技时,批判用于表演的武术套路体操化;2)分析武术功防实用时,批判花套武艺;3)对各种武术类别的价值取向未能正确分别,竞技和实用武术建立在基础训练之上、武术单式之上;健身和表演建立在功法、套路之上,有学者认为娱乐化是对武术的极大摧残,此种观点就在于看不清武术的分类,用表演武术的推广模式硬套在其他模式上得出的纯粹理论层面的结论,脱离了现实。此种观点,明显将武术置于上流文化,武术是雅俗共赏的;此种观点,植根于武术的群体基础却又得出相反的观点,是一种逻辑的错误(承认武术走向民间、社会、大众是进步,却为了防守所谓的精神底线而指出应为上层文化)。此种观点和许多理论犯了共同的错误,无视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人为的构造模式加以限制。
3.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分类是理论层面的分类,在现实中,竞技中有传统、传统中有竞技,依据前者批判武术的竞技现代化,依据后者出现了坚守文化本位的观点。竞技武术(武林风 中泰争霸赛 太极拳 易筋经功法大赛)健身武术(太极拳等)表演武术(白云之帆等)实用武术(在竞技中有体现)等。学者将武林风归为传统武术,实质上是将表演武术中的竞技要素提炼出来进行宣传的手段(值得探究)。
4.武术现代化是不是一个悖论?是。奥运文化冲击下的自我迷失,进奥不是武术自身素质问题,而是经营策略问题。不是,武术现代化首先是武术界观念的现代化。
5.错误的认为竞技武术等为新的文化形态。竞技武术可以追溯到过去的“角抵”“手搏”等,只能是文化形态新的表现,而不是新出现的文化形态。同理,古时道家的“导引”等为健身的雏形;武舞等为表演武术的雏形,之后有戏曲等中的武术元素,开始向观赏性发展;军事武艺为实用武术的雏形(所以戚继光才反对花套武艺)。
6.传统武术发展处于自然发展阶段?由此问题,提出传统武术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尊。
7.传统武术现代困境的质疑。困境:失传、异化与西化、西方文化冲击、奥运文化冲击。这些所谓的困境皆不是困境,困境在于我们的推广普及策略不够。国际奥委会执委奥斯瓦尔德曾说过:“中国武术的世界普及程度不够是进军奥运会的最大障碍,目前,武术虽然在一些地区开展得很好,但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知道武术的人还是太少”。
传统武术发展的枷锁不在其内部,而在乎外。改变自身去迎合世界潮流不可取,而以自身特色加强推广,使世界人们了解并接受武术,武术的普及程度高,那么所有问题都可迎刃而解。这个是武术发展的主要矛盾。
目前,武术只是被强调为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上,和日本把武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和韩国把跆拳道作为“国宝”、“国技”来看,我们对武术的价值还是重视不够,值得我们重新思考和认识武术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吉远.文化生态视域下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9(2):28.
[2]赵国庆.中国武术文化解读[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1):10.
关键词:文化安全;传统武术;保护;流失
文化安全问题是世界各国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各国都把维护本民族文化安全视为保护国家安全的前提,关系到本民族文化的命脉。在此背景下,传统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理应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寻找传统武术文化的根
在世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成为全球化的中心,成为话语“霸权”国家。由此,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安全重要性凸显出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武术的文化安全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二、站在国家文化安全高度上对传统武术进行传承保护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在冷兵器时代是一种“活命术”,在当今社会,它是一种集技击、健身、娱乐等为一体的,具有多种功能价值的运动项目。
建立传统武术文化安全的观念和政策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安全的有效保障,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文化霸权时代,传统武术要树立文化安全意识
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因为它使得异质文化之间的碰撞更为激烈,文化霸权主义也在伺机同化其他民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因而形成了不同文化主体间对话的不平等。
随着体育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也必然受到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武术已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肢体运动,已经上升到民族文化发展的高度,它凝聚着中国人的民族情感,是中国人的情感认知和感情依附的重要载体。
全球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文化多元共存,促进社会繁荣与发展,但与此同时,全球化也为文化霸权主义提供了良好契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传统武术作为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在当代社会却受到了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挤压,致使我们传统武术文化走向流失与消亡的边缘。
参考文献:
[1]吴泽萍.民族传统体育危机与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7(3).
[2]周亦乔.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问题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12).
[3]张冠文.论信息时代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4(11).
[4]李吉远,谢业雷.传承与嬗变:中国武术传承的文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4).
[5]王玉山.我国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5).
[6]于炳贵,郝良华.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01:189.
[7]邹广文.社会发展的文化诉求[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08:208.
[8]王岗.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自尊[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01:162.
[9]周云红.当代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反思:迷失与救赎[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8):28.
[10]李翠霞,赵岷.加与减: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另类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