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

时间:2023-01-25 08:23: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原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德育原则

第1篇

关键词:中学德育;中学生;主体性原则

处于青少年阶段的中学生具有其独特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因此中学德育对中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其成长和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中学德育的工作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在开展中学德育的教学活动中应当尊重中学生独立性、重视其自主性、激发其创造性,以注重主体性德育教育超越传统学校德育教学范式。注重德育工作过程中的主体性原则是对传统中学德育方式方法的扬弃,体现德育工作过程中切实践行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中学德育工作的一大进步。

1解读主体性原则的涵义

1.1关于学生主体性的涵义

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我”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期望视野”和“需要与追求”。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的期望价值理论,学生在开始学习过程之前,会根据其对学习任务成功可能性的期待及任务所赋予的价值决定个体的学习动机,这就形成了学生主体的“期望视野”。学生主体具备学习动机后,对个体感到“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或是在学习动机的驱动下对学习内容进行选择,这是学生主体“需要与追求”的表现。

1.2关于主体性原则的含义

主体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以实现学校德育目标的行为准则。在开展中学生德育工作的过程中,通常人们认为教育者是实施的主体,受教育者则是教育客体。不过在实际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受教育者不是全然被动的客体,他们在教育过程中也在积极发挥着自身的能动作用。从这一方面看来,受教育者在德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完全可以而且有能力成为教育主体,在教育环节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要想使得中学德育工作取得有效性并且深入到中学生的实际行为中去,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就不可忽视受教育者作为教育主体的重要作用。正是由于受教育者在德育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在开展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更应当转变传统的德育教育观念,把受教育者也看做是与教育者处在同一地位的能动个体。因此不论在任何时刻,我们进行中学德育教育都要坚持主体原则,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在德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含义的界定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主体性原则的理论特征以及更准确地把握主体性原则实施办法,对于中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更有效促进中学德育工作的创新。值得关注的是坚持德育的主体性原则,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中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即人的全面发展。

2中学德育工作坚持主体性原则的原因

2.1中学德育规律的客观要求

中学德育教学过程是教育者根据国家对当代中学生发展所制定的教育目标,通过一系列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方式方法,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受教育者在经过系统、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后,使得自己内心发生变化,在自身的思想品德素养上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使得自身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在德育教育的影响下,中学生能够把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精神状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这样才使得中学德育教育取得质的飞越,并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没有这个内化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不完整。在中学德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使得教育要求和内容能够内化成中学生自身思想品德素质,形成知情意信行的统一,从而形成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在中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坚持主体性原则。

2.2中学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充分发挥中学生在德育活动环节的主体性作用,对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时效性的充分发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要想在中学生德育环节充分发挥主体性原则,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应当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切实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只有中学生将思想品德教育要求视作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教育者进行良好的互动,为德育工作注入更多的活力。只有中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学的主体,并且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德育内容与要求以及德育影响深刻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与能力,才能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对教育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教育者如果想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达到教育目标,必须做到充分发挥中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看作能动的主体,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性格特点,从而能够掌握恰当合适的教育方法。

2.3中学生能够认识并影响教育及其教育主体

在德育工作过程中,中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并非只是被动地一贯接受教育者所传达的教育思想及理念,更不会通过简单的接收而把这些教育理念原封不动地自己吸收。相反,作为能动、独立的个体,中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会通过自身以往所具有的生活经验以及思想基础,再加上这一时期中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与判断能力,对教育者所传达的思想观念进行分析、判断,对于他们认可的理念进行加工和改造,最终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从而外化在自身的行为上;对于不认同的思想观念,中学生具有很强的排斥倾向,这也与中学生特殊的成长时期有关系,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在具有较强认知能力的同时也很坚持自己的立场与思想。同时不难发现,在整个德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育者也在无时无刻不受到受教育者的影响,正是因为中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教育者就更不能忽视受教育者,教育者在选择教育方式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受教育者是否乐于接受此种方法。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过程中,受教育者的接受情况以及情绪的波动总是能动地影响着教育者,因此主体性原则对于德育工作至关重要。

3中学德育主体性原则实现路径

3.1树立服务意识,加大新媒体教学手段投入

首先,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学校要注重对学生性格特点、个人喜好的了解,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其次,要注重对新媒体的利用,在软件与硬件的配备上扩大投入,加大对于教师的培训力度。对于新媒体的高效且正确的利用,可以在落实主体性原则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学生可以在教学中通过新媒体的信息交互性特征,把自己的想法、观点等通过这个技术平台展现出来,使得教育者能够更准确把握学生的情况,使德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3.2注重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激发作用

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非放任自流,因为学生在德育环节的始终都会受到教育者的引导。教育者的积极作用是引导学生,使其少走弯路。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肩负起引导者的使命,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者依据社会对于中学生道德水平的要求,通过一系列科学且符合受教育者性格特点的方式方法对中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做学生的指导者。教育者从社会要求出发并且要结合中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现状选择教育途径,实现目标结构的对象化。

3.3教师要树立与学生平等、互动的理念,增强奉献意识

教师是实现教学的最终环节,必须注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使得教师充分发挥“教”的主体性,在工作中承担自己引导者的使命与责任。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学生积极发挥主体性作用对于德育工作顺利开展以及收到效果的重要性。教师应当主动转变陈旧的教育理念,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要注重于加强师德建设,增强教师奉献意识。在新媒体的视域下,教学活动应拓宽环境,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做到教育时间的灵活性以及教育场所的跨越性,这样也就无疑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一转变,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3.4注重中学生自主性的培养

要培植学生的自主性,首先必须着力增强学生的主体能力。学生主体能力发展水平愈高,就愈能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去发展自身,这样,我们的教育工作便会事半功倍。教师要深入开展调研,准确掌握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思维方式,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进行德育工作的开展,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积极主动接受德育教育,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风气,从而实现德育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5注重“灌输”与“对话”

教育方式的并行在素质教育的普及观念之下,“灌输”教育似乎成为贬义词。但无论是知识的学习或是技能的掌握,都需要前期认知与基础的准备,这离不开“灌输”教育的帮助和实际操作。“对话”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与方式的发展与延伸,它站在全新的教育角度,要求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合作,对我国当今的教育教学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但是“对话”教育不应该是对传统“灌输”教育的全盘否定和批判。在中学德育工作中,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决定了其对外界复杂信息接收成熟度并不高,不能有效、及时地判别信息的正误性和完整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应当注重“灌输”与“对话”双重教育方式的并行,首先让中学生对教育要求和内容有基础的了解和认识,其次才能让中学生在平等、融洽的氛围内开展“对话”式教育,将教育要求内化为中学生自主的认识或认同,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中学德育的主体性原则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赵红莉.从“灌输教育”走向“对话教学”———对我国当前教育教学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5(8).

第2篇

[关键词]态度理论;德育内涵;德育原则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054 ― 02

态度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态度的形成及改变与德育有着相似的过程,因而将态度理论运用于德育的领域,提出切实可行的德育原则,对于提高德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态度理论

态度是主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

它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因素构成。这三个因素是相互协调一致的,但有的时候,它们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当三者发生矛盾时,情感因素起主要作用。价值是态度的核心。价值是指态度对象对人的意义。同一事物对人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人的需要、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等个性倾向。人们的价值观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态度。态度形成之后是比较持久稳定的,但在某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可以转变为新的态度。态度对人的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人们对他人的行为或社会环境的解释,或多或少都与其自身所持有的态度有关,它是预测行为的重要标志之一。

态度的形成过程具有阶段性。1961年,凯尔曼(A、C、kelman)提出态度形成过程要经过模仿或服从、同化与内化三个阶段:(1)模仿或服从阶段。态度的形成一方面是出于自愿,从模仿开始;另一方面是产生于一定压力后的服从。长时间的被迫服从形成习惯后,也会产生相应的态度。(2)同化阶段。在这一阶段,态度发展为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为或新的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所形成的态度相接近。但这时新的态度还没有同自己原有的全部态度体系融为一体。(3)内化阶段。这一阶段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人们的内心发生了真正的变化,接受了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打算,并将其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成为其态度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态度改变这一课题在社会心理学家的深入研究之后,也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态度改变是指个体在已有态度的基础上,接受新的信息或行为改变的影响而引起的相应变化。态度改变理论主要较有影响的有学习理论、认知说服理论、社会判断理论、功能理论。这些理论试图从态度改变的过程、影响因素及功能等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从而对态度改变的原因作出各自的解释。本文主要结合认知说服的理论进行分析。

对态度研究最多的是说服过程。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霍夫兰德(hovland)提出认知说服理论。他认为态度改变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受各种因素影响。他提出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如下图:

在这个模型中,说服者、说服对象、传递的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影响态度改变的四个基本因素。说服者所具有的特征(是否具有专业性、可靠性和吸引力)、传递信息(信息的差异性、情绪性、组织性)以及客观情境(强化、预警、分心的因素)都影响说服的效果。其中说服者、传递的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态度改变的外部刺激。说服对象本身的特点也影响说服效果。说服对象已有的态度及其心理特质将影响其对有关说服信息的接受程度。这一模型使人们认识到态度改变的复杂性,要充分利用各种相关因素来进行态度改变的工作。

二、 态度理论视野下的德育内涵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对比态度理论,可以发现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与德育过程具有相似的心理机制。从态度形成理论看,态度形成需要经过模仿与服从、同化和内化三个阶段。态度形成的标志是主体新的观念内化为主体自身价值体系的一部分。德育过程实际上是受教育者内心自愿接受外在社会要求,并把社会要求与自身原有价值体系相结合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的过程。由此可见,态度的形成过程与德育过程是一致的,如同化(认同)和内化。

从态度改变理论看,态度改变的过程与德育也具有类似性。霍夫兰德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是说服者传递信息被说服者周围情境。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德育影响和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相统一的过程。影响德育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和教育环境。由此可以看出,态度改变过程与德育过程具有类似性和相互联系之处,如说服者与教育者、传递信息与教育内容和方法、周围情境与教育环境。

综上分析,在态度理论的视野下,德育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者通过各种方式,使受教育者自觉接受社会影响,改变个体的旧态度、不正确态度,形成新的正确的态度,从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运用态度理论探索德育的新原则、新方法,从而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三、 基于态度理论的德育原则

依据态度理论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德育原则。

(一) 增强教育者的可靠性和可信性原则

态度理论认为,说服者的说服效果取决于说服者本人的可靠性和可信性。专家权威以及可以信任的人的影响较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是从信服教育者的人品、学识开始的,逐渐相信他所说的道理,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要求教育者必须具有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全面的文化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权威性,还要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处理问题公平、公正,投入真诚实感,与受教育者产生共鸣,以增强自身的说服力。

(二) 教育内容具有层次性与新颖性相统一的原则

依态度改变理论,人们在提出一个较大要求之前,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从而使别人对较大要求的态度发生改变,相应的接受性也增大的现象,称为“登门槛效应”。同时,心理学家认为,新颖性的期望会使一种沟通更有吸引力。因为人们心目中的“新”总蕴含有“较好”和“更有趣”的意思。在德育过程中,教育内容具有层次性和新颖性,能使学生对高要求产生“心理屏障”逐渐消除,使教育内容能充分为学生所接受,转化为其思想、观念,从而指导其行为。

(三) 增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使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教育的原则

霍夫兰德的认知说服理论认为,被说服者本身的特点影响说服效果。被说服者对有关说服信息的接受程度受其已有的态度及其心理特质影响。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才能了解和调动受教育者本身的心理需求,使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教育,产生积极效果。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发挥主导作用,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发挥就是使受教育者转变消极态度,主动参与教育过程,使接受灌输变成一种自觉需要,从而促成受教育者态度的转变,增加其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被动接受灌输,那么,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思想受到压制,甚至产生对抗心理。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应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有效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性得以发挥,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 教育方式多样,使受教育者乐意接受的原则

认知说服理论认为,信息的传递方式及其安排影响态度改变的效果。因此,德育须选择适当的信息传递方式并且注意多样化,使受教育者乐意接受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首先,信息传递的方式,应使信息内容易于为人们所理解。研究表明,对于简单、易于掌握的信息,用图片、录像等生动形象的视觉形式传播的效果较好;而对于较复杂、难于掌握的信息,采用书面文字传播的信息具有较好的劝说效果。其次,一种观点在论证过程中,是单方面提供赞成的材料来证明观点正确,还是提供反面材料,然后驳倒反面观点更有利于说服学生接受某一观点呢?研究表明,宣传效果好坏取决于学生的年龄、智力、知识水平高低和学生原有的态度。如果学生的年龄小、智力和知识水平低,原有的态度和教师的传授要求相一致,则单方面正面宣传效果较好,因为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体系,容易相信所传授的观点。如果学生的年龄大、智力和知识水平较高,原有态度与教师传授的要求不相一致,则正反两面的论证效果更佳。因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价值体系并且相信是正确的,教师忽视反面观点的驳论,会使他们对讲授内容的真实性怀疑,从而降低了说服力。再次,教育者要注意更新教育方式,开发和利用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强其感染力。在德育过程中,要多注意利用大众媒介、互联网、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使教育内容生动形象,为学生所乐意接受,促使学生的思想向好的积极的方面转变。

(五)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接受影响得以加强的原则

研究表明。一定的情境条件对劝说效果会产生影响。首先,环境中某些因素对信息传达产生强化,会使说服增加影响力。这种效应称为强化作用。其次,预先警告也起一定的作用。预先警告是指人们预先知道他将受到不同观点的说服,他就可能抗拒这个说服。再次,令人分心的情境会使信息的劝说被削弱和降低,而注意力的轻微分散会增强信息的劝说力。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注意创设良好环境,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转变。首先,学校应注意美化校园,通过各种活动创设良好氛围,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容易沟通,形成共识,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在说服时,预先不让学生知道其目的,把思想教育内容融入在活动过程中,也能产生较好的效果。再次,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善于利用情景中各种因素,劝说时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或只有轻微的分散,也能增强说服的感染力。

(六) 通过集体规定,有效影响学生思想转变的原则

研究表明,集体规定比个人劝说更有助于人的态度转变。如果一个学生能够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并接受集体的影响,使该影响纳入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态度改变就比较明显。学生越是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这种改变就越明显。因此,在进行德育时,可以通过制定集体纪律来要求学生执行,使他们改变态度,与集体保持一致。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等方式,使集体纪律对学生的影响更加容易实现。

〔参考文献〕

〔1〕金盛华,张杰.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版社,2006.

〔3〕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第3篇

关键词:德育;常规;“五心”原则;养成;行为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4-0014-01

学生校内一日规范方案的实施,给德育工作送来了及时雨,学生的学习、行为、生活、卫生等多种习惯都有很大进步。抓学生一日常规工作,坚持“五心”原则,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爱心

梵高曾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爱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班主任每天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很长,试想班主任如果不喜欢自己的学生却每天要和他们在一起,这无论对班主任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痛苦的。我班有两个男生寝室,形成了两种风气,A寝室什么都不用管却能做得很好,B寝室天天管还是经常偷懒。有一段时间我发现B寝室的同学行为反常,有点跟老师对着干的意思。经过了解发现:原来每次我最先去的就是那个表现良好的A寝室,去了之后谈笑风生,而到B寝室看到一地垃圾就怒气冲天。这样的行为,在B寝室看来就是我只喜欢那些所谓好的学生,于是就破罐破摔要跟我抗争到底。从那以后,我每次检查寝室内务都先去B寝室,如果内务整洁,我就表扬他们进步了;如果比较凌乱,则以朋友的身份给他们指出来。平时则关心他们的生活,和他们一起打篮球,让他们明白我也喜欢他们。没过多久,B寝室的内务就不用我多费心了,这样的结果足以证明爱心的力量。

二、细心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琐碎而繁杂的工作,班级一日常规工作要想有条不紊地进行,不出现差错,班主任必须细心。这学期开学之初,高二年级借助学校监控设备,着力抓晚上上网的学生,班上上网的学生明显少了。但最近发现,学校每天公布午休纪律时,我班的空位时不时比以前多了几个。经调查,原来这部分学生晚上不便出去上网,于是就午休的时候去。另外,少数同学课桌上的书总是堆得比较高,要求他别堆这么高时,他说书太多,没地方放了。后来没收一位同学的小说时发现,有的抽屉里放的不是书,而是塞满了镜子、小说、零食等。于是,针对情况,个别教育引导,效果良好。班主任的细心是洞察学生行为的航灯,是班级常规工作的钥匙。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班级问题就能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三、耐心

可能每个班级都有令人头痛的同学,对于这样的同学,简单的说教、指责、批评是没多大用的,而是要加强他们对错误行为的深刻认识,这需要班主任耐心地做好工作。有一位同学,单亲家庭,家里很困难,从学校领各种补助。高一时的基础很好,但因为迷上了上网,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不仅如此,上课打瞌睡、迟到、旷操是常事,行为习惯很差。有一次上晚自习时他睡觉,我提醒了三次,我一走开,他又睡下。我批评他时,只给了我一句“我实在太困了”。前几天又抓到他上网,我给他两个选择,一是制订改过的计划,在老师和全班同学的监督下一一落实;二是上报到学校政教处处分。他答应我写计划,不过到现在我还在耐心地等他的计划。对这样的学生,急没用的,学生好的行为规范不可能一朝一夕能养成,对他急只能导致他退学回家。耐心是一株很苦的植物,但果实却十分甜美,我希望这棵苦的树苗,以后能结出甜美的果实。

四、放心

放心是指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学生的日常事务很多,一个再勤快的班主任老师,也有顾及不到的时候。而且班主任把学生能做的事情也拿来做,就等于不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就会打击学生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为此,我从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一是统一思想,制定班规,选举班委。开学初用一节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校内一日规范实施方案》,考虑学生的意见制定班规,确立奖惩制度,同时选举出班干部,明确班干部的职责和分工;二是充分发挥“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有完成任务的义务和管理监督的权利,很好地激发了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每项常规工作,即使老师不在,学生也会有条不紊地进行。

五、平等心

平等心是指教师与学生平等。要规范学生的行为,就要平等地与学生相处,规范好自己的行为。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就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不挖苦讽刺;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自己板书时就要做到书写规范认真。一次放假前,我要求留长发的同学理发。有位同学就说:老师,您的头发也很长了。于是,我在班上保证一定理发。放假回来,班上没有留长发的了。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学生、激励着学生,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六、结束语

抓学生一日常规训练,一定要持之以恒,反复抓,抓反复。让学生明白,播种一个信念,收获的是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的是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的是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的是一个命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抓学生常规养成工作中,我将继续坚持“五心”原则,并和大家一起,进一步摸索行之有效的做法,努力提升学校《学生校内一日规范实施方案》的德育功效,为国家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德语;物理;挖掘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37-01

赫尔巴特强调教学与教育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并明确指出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主张“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传统的物理教学过分注重学生的物理知识与解题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在目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应该是靠学校的各级领导、德育处(政教处)或者是班主任等组织各种活动进行教育,与课堂教学无关,与科任教师,特别是理科教师无关。在广大一线教师头脑中存在这种错误思想就显得非常严重了。

从物理教学方面来看,中学物理教育是由德育、智育、技能教育、美育等构成的一个整体,要全面完成物理教学的目标,就离不开德育。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应同时进行德育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教师应该怎样做到寓德育教育于物理教学之中呢?物理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应注意把哪些原则呢?

一、科学性原则

德育内容应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其核心是传授的观点和思想的准确性,要用辩证的观点,实事求是的介绍我国古代、现代科学成就和国情,正确无误地介绍物理学史,选用的素材要有据可查,有争议的,不科学的说法、材料不要引入教学中。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一节中,物理教师可以引入在月球表面锤头和羽毛同高度同时释放并且同时落地的视频。比口述、地球表面作演示实验更能说明: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的道理。也更能告诉学生“眼见不一定为实”的道理。从而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道理,华而不实的外衣下面不一定见得是一个值得交往的人,甜言蜜语背后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二、渗透性原则

物理课毕竟不同于政治课,德育要靠渗透,不能生搬硬套,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使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让德育内容逐渐地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学生的头脑中,而不是采取硬灌的方法。例如:课文中、插图中、习题中、阅读材料中都提到了哪些我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发明、成就?哪些物理学家的名字?哪些不朽的物理学著作?哪些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那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等。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从物理学家的各项发现和发明中开展德育教育。伟人的一生,品德是奠定成功的基石。

三、趣味性原则

不讲求方法,对学生大道理、小道理的讲述,学生根本不感兴趣,也听不进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选择内容要建立在学生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上,考虑学生的年龄和思想实际。教学中以引代注,以需引趣,引起学生的质疑,析疑、解疑,是思维处于兴奋状态,这样才能把渗透于教学的德育发挥作用,同时被学生充分接受。

四、榜样性原则

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认清楚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而应该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教书又育人,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休养,为人师表,人师者必自重。想想看,那位学生不希望自己的物理老师是一位积极上进,为人正派,满腔热情,情绪饱满,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好老师呢?哪一位学生不希望自己在一位师德高尚,学业精湛的物理老师教育和熏陶下健康成长呢?教师的示范作用是最好的教育,榜样的作用是无穷 的。为此教师要注意自身的形象,言传身教,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坚定的信念、意志,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去影响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要认真做好学习哲学著作,提高自身理论水平,还要研究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五、正面教育原则

中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心理时期,开始形成对社会的认识,逐渐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也在明确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在这一时期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建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度。物理教材中科学家们刻苦研究、献身科学的精神及他们的爱国热情,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激励他们发奋向上,为振兴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比如“欧姆定律”这节课,在得出欧姆定律后,抓住时机讲欧姆花费了十年的心血发现了“欧姆定律”。还如布鲁诺为捍卫科学真理走上火刑场;伽利略、笛卡儿、牛顿、惠更斯、卡文迪、美国的富兰克林等等都是进行德育的鲜活事例。

总而言之,教育是育人,育人要育心,育心就是育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渗透,不是凭朝夕之功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广大物理老师根据物理知识及物理教学的特点,以课内外活动为途径,以学习内容为载体,以教育心理学原理为依据,以渗透为主要形式,多摸索有效的渗透德育的方法,激发他们的情感,唤起他们的责任感,并驱动他们的行为,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第5篇

关键词: 中职德育课 “三贴近”原则 实效性

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工作者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要求职业中学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有较强的技能,而且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道德素质。作为专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课,更应发挥学生在道德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和改进德育课教学,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

长期以来,中职德育课教学效果不是很好,首先,从学生素质来看:第一是问题学生多,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多,贪玩、厌学现象比较普遍;第二是部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被动,成绩不佳,遭受冷遇,往往自信心和上进心不足,甚至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第三是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较多,特别是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子女不断增多,他们的各种思想、行为问题逐渐增多。其次,职中学生和家长往往重视专业课,轻视文化基础课,认为到职业学校主要学习专业技能,德育课与就业没有关系。因为学生不想学、不爱学,加上没有有效教学方法,所以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因此,增强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实效既有较大的难度又非常迫切和重要。经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我认为坚持和贯彻“三贴近”原则,是加强和深化德育课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切实增强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的根本途径。

德育课教学中坚持“三贴近”原则,是指在德育课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贴近实际,就是指中职德育课教学内容要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学生离不开社会,更要走入社会、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这就要求德育课不能只从书本出发,必须坚持面向社会实际,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步伐相一致,关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深刻变化的国内环境,做到与时俱进,始终坚持德育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各种认识问题和思想困惑。

贴近生活,就是中职德育课要关注现实生活和专业实际,重点关注生活实例,使书本上的“大道理”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小道理”紧密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把学生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拿到课堂上,供师生共同分析、探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轻松愉快地领悟深奥的道理。

贴近学生,就是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内容和过程要紧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思想认知特点。一般来说,职校生的知识基础相对薄弱。为了增强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一方面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现实困惑和合理需求,关注他们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各种学生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融知识性、趣味性、指导性为一体。

总之,“贴近生活与贴近实际”的原则是基础,而“贴近学生”的原则是目的与归宿。德育课教学中真正以“三贴近”原则为指导,在备、讲、评价过程中始终把理论知识和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及学生个体特点结合起来,一定能增强德育课的实效性。

(一)贯彻“三贴近”原则使德育课教学目标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

“三贴近”原则指导下的教学目标应该既符合社会实际,又针对学生的现实状况。职校生大多学习基础较差,又缺乏良好学习习惯,但情感丰富,动手能力不错。因此,设立教学目标时可以淡化知识性目标,强化情感价值观目标和能力运用目标。另外,德育课教学目标还可以体现层次性。教学目标分层既符合社会价值多元的实际状况,又对应学生思想道德个体差异性的客观现实。十报告提出“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就要求我们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都能生动活泼地成长。

(二)贯彻“三贴近”原则使德育课教学内容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

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是生活”的主张,他认为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德育课更应当和生活融合一起。长期以来,德育课重理论讲解,过于强调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因此,德育课上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效果自然不好。“三贴近”原则要求在教学内容上立足于实际,围绕社会生活,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状态和个性差异,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此,一方面要依据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生活实际和职业发展需求实际,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布局,在不影响知识衔接的情况下,对那些与学生成长发展关系紧密的内容适当拓展引申,对与学生成长发展关系不大又太过理论化的内容进行删减、淡化。另一方面“高、大、空”的教学内容离学生生活太远,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紧密联系那些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内容或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学生描述、角色扮演、视频等形式再现于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辩论,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对学生才有感染力。

(三)贯彻“三贴近”原则使德育课教学方法更具参与性和趣味性。

根据职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德育课的特殊性,德育课教学方法选择应体现多样性,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只能使他们昏昏欲睡。贯彻“三贴近”原则,要求教学方法上更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多采用如体验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辩论等方式。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防止学生注意力转移,当学生参与其中时,才能对他们有所触动,更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总之,不管选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必须注意让学生动起来,有生气、有活力的课堂才是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课堂。

(四)贯彻“三贴近”原则使德育课教学评价更具客观性和说服力。

德育课教学评价方式的确立,要贴近学生学习实际,贴近学生成长需求实际,符合德育课程特点。因此职校德育课评价方式必须打破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大胆采用多种形式的测评方法。例如为学生建立日常行为习惯记录表,作为学生期末考评的重要依据;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如对创业成功人事的调查,写商业计划书,家庭收支调查等,增加开放性试题,鼓励有创造性的答案。测试不仅可以采取开卷考试,而且可以灵活采用口头、面答等测试方式。这样的教学评价方式学生更乐于接受并积极参与,而且能反映学生的真实素质,体现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学生更信服,从而增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性。

当然,中职德育课贯彻“三贴近”原则对德育课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要时刻保持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不仅要关心国内外大事,还要留心身边小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发现学生的问题;教师还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学生才会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德育课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丁香.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应突出“三贴近”原则.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第6篇

关键词:构建 德育测评 理论探析

《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指出:“德育考评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必要保证。”目前,高校的德育评价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评价工作,特别是制定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1.哲学方法论基础:系统论。

系统论为大学生德育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创建提供了方法论。系统论原理讲究事物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动态原则。整体思想是系统论的核心。按照整体思想的观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知、情、意、信、行这五项心理要素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知行协调统一的整体。在创建这个测评指标体系时,坚持知行统一评价;有序性要求我们既要反映测评的诸多要素,又不能等同对待,因为相对而言大学生“行”的状况更能反映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水平,所以我们更应赋予大学生“行”的评价较大比重;动态性要求我们要紧扣时展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来把握测评指标体系的调整速度,从而体现测评指标体系的针对性。

2.心理学基础:“知、情、意、信、行”的发展规律。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要经历“知、情、意、信、行”,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循环往复过程,表现为认知产生思想,思想支配行为,行为改造外界并形成新认识和新思想,产生新行为,进一步改造外界。可见,学生的一言一行投射出学生的所思所想。因此,从理论上讲,对学生德育进行测评是完全科学的。尽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是精神性的、变动性的东西,但借助于测评技术,能使我们较客观地认识德育现象与规律,认识大学生真实的思想、政治、品德、个性及行为面貌。

3.教育学基础: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有语言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动觉智力、节奏智力、人际智力和内省智力等几种,它们通常以复杂的方式综合运作。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大学生德育素质的测评不应偏重于某个单项测评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排名次,或者贴标签,而应该采用多元评价结果的方式,体系的设置应涉及对学生的“两课”学习情况和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实践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测评。

二、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构建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体系,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构建的测评指标体系要全面完整、层次分明、要求明确,能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本质及各个方面,即不仅要测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品德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突出测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道德的情感、信念和行为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即测评目的要从传统评价的“预测”、“控制”、“选拔”转移到“发展”上来,即从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转到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同时测评指标自身的概念的表达也要科学而严密,其量化和取值尽可能科学、合理,它所体现的要求要符合大学生德育水平及其发展规律,使测评结果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可比性。

2.导向性原则:所谓导向,就是指导大学生的品德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体系了体现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内容和各项指标的权重赋值以及评价结果的合理运用,对大学生会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品德测评的根本目的不是对学生的德性进行终极性的诊断、甄别与分类,而是注重个体在测评过程中的积极体验,强化自我意识,以调动测评对象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自觉趋近德育目标,促进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

3.层次性原则:指测评指标体系的创建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类型、不同年级和个体差异来进行创建。人的发展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可以体现在年龄、知识、能力、性格、兴趣、行为表现等多方面。所以我们研究创建的测评指标体系只有是多种层次的,才能准确地反映出大学生每个个体在不同年级、不同方面的发展水平,才能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

4.主体性原则:大学生德育测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大学生更好的发展,大学生应当成为测评的主人。以往评价主体多为教师和评价小组,主要是他评,大学生处于被评价者的地位,导致评价缺乏大学生的坦诚参与,从而使评价的调节、激励、改进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德育测评中的主体作用,让大学生参与评价自己并给予一定比例记分,增强其参与意识,引导大学生自觉重视测评过程和结果,并充分发挥自我教育功能,从而自觉调整思想和行为。

5.实用性原则:一方面是指测评指标体系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各项指标都可以进行实际观察、测定或测评,便于高校操作实行,给出符合评价对象实际情况的评价、指标分值;另一方面是指测评指标体系的创建要与社会用人机制和社会需求接轨,为社会所接受。使其既能满足大学生了解自身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状况,有目的地提高自身素质,适应个人未来职业设计的需要,同时也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多层次、多维度的选拔需要。

三、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发挥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管理功能,不断提高自身德育素质。

从高校德育主体与客体、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看,任何一个道德目标的达成,最终都是自我教育的结果。心理学原理说明,自我教育离不开自我评价,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就能量力而行,为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并实现理想自我而不懈努力。建立德育测评体系就是把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以定性和定量的形式明确规定,用制度细化大学生思想行为准则,有利于大学生比照这些标准,明确应当做什么,怎么做,随时进行自我“测”、“量”,对测评项目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分析,对自己品德发展水平作出评价,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自觉趋近德育目标,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与行为。总之,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的构建为大学生对照体系进行自我测评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优点和缺点,不断提高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促使大学生按照德育目标不断提高自身德育素质。

2.有助于落实德育地位,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构建大学生德育素质测评体系,是把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估由软变硬、由虚变实的重要措施,是掌握和激励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制度。长期以来,高校德育首位的地位还没有落实。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完整的高校德育评价体系,尤其是缺乏科学、全面的大学生德育素质的评价体系。可见,只有构建大学生德育素质测评体系并实施测评,才能够使德育看得见、摸得着,实在可行,真正实现“德育为首,诸育并举”;同时,建立测评体系对大学生德育素质进行科学评价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实体内容之一,既可以为“两课”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增强“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从而较好地解决以往“两课”教学“虚多实少”,又可以将大学生德育管理目标细化分解,使其具体化、可操作化,把德育教育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从而增强德育实效。另外,测评体系的建立通过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管理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政工干部从一些日常的德育活动中解放出来,加强研究德育的动态发展,整体把握德育过程,促使高校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实现德育的良性循环和质量的提高。

3.有利于实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高等教育数量扩张迫切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系统的、科学的、高效的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大力加强高等教育的全面质量管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过渡,一些不利因素影响到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如高等学校连续几年扩大招生,使得大学生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占有图书资料的数量、教学实验(实习)的条件等硬件资源减少,以及相应师资的数量和质量等软件资源不足,另外毛入学率的提高而带来生源质量相对下降等等。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尤其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质量是关系到高等教育能否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问题,因而,构建科学、合理、全面的大学生德育素质测评体系,就为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明确的德育标准,有利于消除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手软,一手硬”现象,也将为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从而真正实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测评,满足社会选拔人才的需要,确保高校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邓艳葵.构建新型的大学生德育测评指标体系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2,(2).

[2]林雷.高校学生思想品德行为量化测评浅探[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6).

[3]王健敏.学生品德测评系统的改革与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2,(l).

[4]张辉.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测试指标体系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10).

[5]李上文.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基木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

第7篇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心理健康教育

1.中职德育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中职德育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已经逐步开始受到关注,在相关工作的开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更好地研究中职德育课如何更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下面对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1.1德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课教育原则不一

德育课教育是以人本为原则,主要是在政治方向,而忽视了与人的心理健康之间的微妙关系。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以疏导性为原则,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在心理上进行疏导教育。因而,这两者的原则不一是目前德育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遇到的难点。

1.2德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不统一

德育课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对人的培育,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规范,完善自己的道德。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在人际关系方面,教育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因而,两者在教学目标上面难以统一。

1.3功能整合不到位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整合是个难点,虽然两者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功能上依然存在很多差异。德育主要是外在的品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内在的心理素质,两者的功能效用不一样,德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功能整合上面还需要加大探索力度。

2.中职德育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

2.1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人发展的基础

在中职德育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目的都是为了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职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基,从而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更高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德育与心理健康的教育,对于中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方面,缺一不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德育方面做到位,有利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成长。相反,心理健康教育的加强对中职学生的道德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2.3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依赖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德育的有效发展依赖于心理健康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有赖于德育的进步,缺了任何一个,都会对另一方造成很大的影响。

3.中职德育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3.1推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融合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原则方面的融合是中职德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两者在原则方面的融合就是需要将政治原则与心理疏导性原则相统一,在两个原则当中寻求到共同点,从而推动中职德育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3.2加强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统一

德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会使得教学目标混乱,因为两者的教学目的不一样。因此,在中职德育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将两者的教学目标统一起来,比如都是人本教育,以人性为中心,推动中职德育教育中更好地渗透进心理健康教育。

第8篇

关键词:会诊式;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422-01

很多中职学生都存在一定的思想问题,对学习的认识较差,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对于改善中职学生的思想问题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应用会诊式的德育工作开展办法,结合任课老师,特别是专业教师的职业引导能力,对学生的就业、创业做出针对性的指导。本篇文章主要结合当前中职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开展情况,对会诊式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借鉴意义。

1.会诊式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主要内涵

会诊式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是相对于传统的班主任工作以班主任个体为主体而言的,会诊式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即为在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班主任不再是独立奋战的个体,而是在其他任课老师的协同努力下,共同研究和开展德育教育工作[1]。在班主任个体无法成功指导"问题生"时,其他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帮助,从而更好的指导学生,帮助"问题生"认识到错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真正展现德育教育的作用[2]。

2.会诊式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会诊式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要注意遵循尊重学生的原则、尊重事实的原则、自我教育的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2.1 尊重学生的原则。在德育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遵循尊重学生的原则,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在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和理解学生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2 尊重事实的原则。在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对班级学生内的问题进行处理时,要首先了解情况,在明确事实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会诊式德育教育工作,从而更加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3]。

2.3 自我教育的原则。会诊式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要遵循自我教育的原则,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指导,同时还需要通过特定的思维启发,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错误之处,从而积极开展自我教育活动,提升教育的价值和影响力[4]。

2.4 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家庭背景,不同问题,不同性格,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匹配不同的教师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对喜欢创业的学生请有创业经验的老师引导,喜欢专研专业的学生请专业知识吩咐的教师引导,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会诊式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措施

会诊式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以通过以人为本,做好德育工作的指导者;结合实际,合理选择适合不同问题学生的德育教育内容以及不同特点的教师进行以身作则,通过个人人格魅力的影响等方式实施。

3.1 以人为本,奠定良好的会诊式教育工作基础。中职班主任会诊式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要注意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将学生作为教育工作当中的主体。在中职德育工作开展中,要做到以下两点:

3.1.1 在详细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班主任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感情,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倾听多方面的观点和看法。班主任要对学生的实际家庭情况、性格特点、日常习惯等进行了解,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前提下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3.1.2 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在中职班主任商议完成解决对策的基础上,可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在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班主任要注意结合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以德服人,以理服人,通过针对性的指导或者在其他教师的帮助下,使学生能够从内心中认识到自身的错误,积极改正错误。

3.2 结合实际,合理选择适合时展的德育教育内容。班主任与任课老师之间可以进行密切的交流,共同搜集德育教育实际案例,群策群力,共同指导和教育学生。另外,班主任之间也可以联合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交流,各位班主任也可以深入到学生中间,多方面、多角度的观察学生的表现。同时,各位班主任也可以联合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孤儿院等场所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进学生与学生、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并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在实践中,感受到修身养性和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3.3 以身作则,做人格魅力的传承者。各个班主任在不断指导中职学生的同时,还要注重自身的行为举止和素质修养,以身作则,为学生展示一个良好的道德模范和学习榜样。教师自身要做到以下几点:(1)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仪表,洁身自好,乐于帮助他人、乐于奉献。(2)认真对待工作,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人,关爱学生,尊重学生。(3)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宽容对待他人,注重自我学习和自我批评,勇于承担错误并积极改正。

3.4 结束语:会诊式德育教育工作对于中职学生优秀思想品质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会诊式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以通过以人为本,做好德育工作的指导者;结合实际,合理选择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德育教育内容以及不同特点的教师以身作则,做人格魅力的传承者等方式实施,更加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本刊编辑部.有自信 知感恩――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对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的殷切期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02):156-159.

[2] 罗洋波,梁欢.中职班主任感恩教育――德育工作中的必要性和实施路径研究[J].学理论,2014,(02):103-105.

[3] 李县飞.累并收获着,苦并快乐着――关于中职班主任工作心态的理性思考[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06):135-137.

第9篇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都明确指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学校德育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必须不断创新,从模式、内容、形式、方法、途径等都要适应不同时期、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个体。社会、家长、学生不能将学校单纯地当做一个教育载体,应该将学校作为实现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主体,而受教育者就是主体服务的对象。学校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开展德育工作,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阵地,学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主导。个体必须以主体为本,服从和服务于主体,才能更好地促进主体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个体的自身发展。

二、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核心

1.明确育人目标,努力营造德育工作新气象目前,国内很多中职院校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德育师资力量,中职院校重视学生德育工作,不仅是加强学校德育硬件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同时要加大力度,完善和强化软件建设,要建立与完善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加强队伍的组织与培养,充分展现出高等教育教育者的“榜样示范性”;德育工作要齐抓共管,使德育工作贯穿于整个管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

2.明确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和基本原则目标是德育管理工作任务顺利开展和实现目标的灵魂,直接指导和制约着整个德育过程。中职院校德育目标是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年龄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作用,提高德育管理的水平,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提高德育的效益。原则是确保行动按照计划和目标顺利实施和实现的思想保证,德育管理工作的原则是根据德育管理的目标和任务,遵循德育管理的规律而制定的对德育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德育管理活动的准则和依据。其基本原则有:①导向性原则;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③动态管理原则;④灵活性原则;⑤开放性原则。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提高中职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提高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实效性是实现德育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与时俱进的内在需要,也是时展的外在要求,更是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自身要求。①引导学生从哲学角度上认识本质,激励个体主动学习;②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和目标的实现;③提升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自身水平,加强沟通与交流;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建立中职院校德育管理新体制,切实做到中职院校德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建议与策略

1.不断加快中职院校德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步伐深化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改革,是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我国已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对德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市场的竞争也对大学生提出了更好、更具体、更新的要求。所以必须结合中职院校办学特色,以学校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不断加快中职院校德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步伐,促进中职院校德育管理体制的转变,在探索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完善,使德育工作为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服务。

2.适应学生特点,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不断转变观念,以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发展前景为基础,努力在大学生的文明教育、良好习惯、适应能力、道德素质、人生观、价值观等培养方面营造一个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良好个性。不断引导学生树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主学习的观念。并通过各类培训班、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净化学生心灵,养成独立勤奋的性格、较强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

3.以就业市场为向导,促进学生德育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培养大学生不仅需要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德育教育。中职院校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4.基于校园网络平台,优化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软环境用先进的网络文化建立校园网络平台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只要正确引导学生上网,充分发扬网络的优势,克服其弊端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校园网络平台为德育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和面貌,使中职院校德育教育有可能利用这个空间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加强网络环境的建设,有利于学生个性意识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10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德育评价;模式

中职学校德育评价模式对德育具体工作的实施起着直接导向、激励和创新作用。科学、客观、公正、适用的评价模式能够正确引领德育工作,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正确价值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也明确规定:对学生品德的评定,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德育目标,并结合行业和用人单位对从业者的品德要求,对学生在思想政治觉悟、道德与职业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行为表现提出具体要求,由学校制定具体测评办法,并组织测评工作。对学生的品德测评,应坚持科学性、客观性、教育性、民主性等原则。然而,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并没有明确具体的德育评价方式,更没有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规定的德育评价模式。本文将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的规定和要求,结合中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对建立中职学生德育评价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一  德育评价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厚德载物”、“德才兼备”、“欲做事,先做人”等均道出“德”对做人做事所起到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而中职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行有利于提高我国劳动者基本素质、生产出一流的产品质量,最终促进我国经济良性循环。中职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在中职学校教育内容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德育教育对学生个人、家庭及社会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充分认识到德育评价对德育教育所起到的指挥棒的引导作用,进而促进学校建立适应学生自身的科学德育评价模式。

二  德育评价存在的问题。目前更多中职学校的德育评价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评价模式偏离德育内容。目前整个德育评价内容多是考核学生的思想品德及学习成绩,以学习成绩好坏决定思想品德,忽视了日常行为习惯教育,偏离了德育教育的核心问题。

2  评价内容缺乏针对性、适用性。学校对学生的德育评价每学期集中体现在期末的班主任评语上,其内容多是一些类似“团结同学、认真听讲”等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其评价的来源也多是来自日常印象,再结合成绩作整体评价,内容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

3  评价维度缺乏多元化。目前多数学校对学生思想品德的鉴定均是由班主任一人来评价,来自任课教师、学生处或其他同学的较少,有些学校基本没有,评价维度单一,评价内容来源也相对单一。

三  建立适用性强的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评价模式。建立良好的德育评价模式,应是一个德育评价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德育评价应遵循的原则,评价的内容和标准,评价的维度,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评价模式的分析和改进。

1  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德育评价对整个德育教育有着很强的引领作用,建立科学、高效的德育评价体系也是一件较为复杂工作,其构建的过程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适用性原则。德育评价对整个德育教育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因些制订德育评价模式必须科学合理,“以人为本”,才能起到正确的引领作用;德育体系如果不科学,便会使整个德育教育适得其反。德育评价必须尊重学生自身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群体的学生制订适合他们身心成长的评价内容和方式,因材施评,以适用性为最好的原则。评价模式只有科学、适用,才会产生出正确的评价效果。

    (2)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德育教育具有隐性功能,且具有长期性;德育教育的更多内容是不可用量来衡量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可以用定量的方式、即分数来评价,但学生的思想品德、与人相处、身心健康、综合品质等因素只能用定性的方式来综合评价衡量。因此对德育评价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原则,才能更为真实地评价出学生的德育教育。

    (3)评价内容动态性原则。德育评价的对象是学生,中职学校的学生中初中毕业的和高中毕业的,年龄和文化层次不同,其评价内容应具有独立性和针对性;即使是同一年龄和层次,因时代的日新月异,其评价的内容也适合主流价值观,应随时代变化作相应调整;另外,评价内容应针对学生德育薄弱方面,即学生亟待改进的方面进行评价,而一旦原薄弱方面已经得到很好地改进,而新的薄弱点又出现,新的薄弱点即变为评价的新内容。因此,整个德育评价的内容应是动态的、不断进行改进、调整的过程。

    (4)重视反馈、跟踪原则。反馈、跟踪原则是评价的重要原则,也是评价最终的落脚点和最终目的。对学生德育进行评价,其目的即是在评价后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对评价中得分或总体评价不高的部分,向学生进行反馈,并跟进相应的整改措施,以面谈、教育等方式促进其改进,并实行“再评价”,最终目的是期望学生的道德品行得到改善和提高。

2  德育评价的内容。德育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校的德育评价和在实习企业的德育表现,包括以下几方面:

    (1)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方面,包括不迟到、早退,不旷课,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按照寝室“6S”的管理要求,能做到程度;是否尊敬老师,爱护公物,是否勤俭节约等;

    (2)为人处事方面。与同学、室友是否能和睦相处,是否乐于助人,有爱心;是否有团队意识及合作精神;对一些问题的处理是否符合人的常规等;

    (3)自身的精神风貌、性格特征方面,包括是否积极向上,是否有正义感,是否诚实守信、开朗、自信等;

    (4)学习的态度及成绩方面,在学习上是否乐学、活学,学习知识是否有钻研精神,是否有创新精神,学习成绩达到何种程度。

    (5)职业道德方面,在企业实习实训期间,是否能够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是否谦虚好学;做事态度是否认真负责、踏实肯干,有吃苦耐劳精神;企业对其整体表现是否满意。应采用问卷调查或走访形式,多方了解企业对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及职业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评价。

    (6)心理健康方面。判断学生心理是否健康主要从以下方面衡量:① 适应能力; ② 要非常了解自己; ③ 能够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准确的估计; ④ 生活目标要切合实际; ⑤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⑥ 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3  德育评价的维度。目前更多学 校德育评价均由班主任一人写操行评语,仅班主任一人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德育评价应是360度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以由以下部分组成:首先是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省式评分,同时也是对自己日常品行做个很好地回顾,可占10%比例;其次是班干部的评价,班级的班干部应是整个班级表现较为优秀的同学,在他们对班级的日常管理中,与同学接触较多,了解较为深入,应能较为客观地对学生德行进行评价,比例可占20%。再次是同学间相互评价。同学间尤其是同寝室的同学,在一起相处的时间较长,可以对其进行评价,比例可占20%。另外是任课教师对其评价,比例可占20%,最后是班主任对其进行评价,比例可占30%。

4  德育评价结果的反馈。评价结果的反馈是德育评价中的重要环节。德育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具备良好的品德。评价结果由班主任反馈给学生,指出存在的不足,通过谈话、教育等方式,帮助学生改进、提高,以达到评价的目的。

5  评价模式的分析及改进。评价模式一旦形成,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整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对评价模式进行分析、修改,进行调整,其目的是为了使评价模式更加科学、合理,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使评价模式更加适用,对德育工作确实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

总之,科学的德育评价模式对德育教育工作起到导向、激励和调节作用,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行及职业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韧基础,也将会使其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李祖松,《中职生“选择—发展”德育评价模式的实践探讨》,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第三期。

[2黄立平,《德育评价的缺失及对策》,基础教育研究,2006年第四期。

第11篇

一、学生操行评定量化的目的

1 提高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多年的德育评价实践表明,凡是列入考评指标内容的要求,通过考评,特别是一旦将考评的结果与奖惩政策相挂钩,学生都会无意识地向好的方面发展,这对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与行为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2 消除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手软、一手硬”现象,为学生的德育测评提供量化的指标体系。在设计和操作学生操行评定量化时,学校要力求体现的重点是德育要求的具体化、可行为化和可操作化。既采用科目化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学校德育的最基本要求;也采用活动化的方式,将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主题贯穿于活动中,做到教育目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形式的有效结合。

3 在整体意义上促进学生德育工作的发展。学生操行评定量化的建设,努力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具体化、可操作化和规范化,使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必定会引起学生管理人员工作方式的改变,有助于学生管理人员从一些日常的德育活动中解放出来,做更加细化、更加本位的工作,保证学校德育形成一个在明确的德育目标导向下,及时收集信息、研究德育动态、调节教育过程、导向德育目标实现这样一个良性科学循环,有助于学校德育在“实现要求――创造条件”的有机链上得以发展和提高。

二、学生操行评定量化的原则

1 注重引导和功能导向的原则。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状况为依据所设定的学生操行评定量化的“项目”有四个方面,即学校集体活动情况、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参加公益劳动情况和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

2 注重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作用的原则。在设计和操作学生操行评定量化的时候,学校确定由学生保管和登录《测评手册》,教师根据活动的情况不定期地对学生的《测评手册》进行检查。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积极性,同时也在机制上确保了对学生操行评定量化的检查和督促。

3 注重管理过程中可操作性的原则。学校着重抓好两个工作环节。第一是制定《学生操行评定量化测评手册》;第二是在具体的操作形式上,学校采用明确目标与实施目标相结合、教师工作与学生的努力相结合的方法,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身参与德育活动的实际过程,登记活动内容与活动效果,并由此建立目标、活动、管理与成效一体化的学生德育管理机制。

4 注重量化和可行为化的原则。在具体的设计步骤上,学校采用先定内容指标,然后根据内容指标的特点设定内容指标的量化指标的方法。但无论是设定内容指标还是设定量化指标,都以“可行为化”作为一个基本的原则要求。

三、学生操行评定量化中应重视的问题

1 必须将学生操行评定量化的实施和操作与建立奖惩分明的政策导向相结合。实施学生操行评定量化必须与对学生的奖惩措施挂钩,必须对用人单位评定学生素质有用。以此作为发挥学生操行评定量化的导向、激励、鉴定、诊断和调节等积极作用的重要机制。

2 提高学生和学生管理人员对实施学生操行评定量化意义的认识。在具体设计和操作学生操行评定量化时,把设计、试点学生操行评定量化的过程与对学生进行动员两项工作结合起来进行。把试点和讨论看作是提高学生对德育量化认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与此同时,我们也吸纳学生来参与设计和操作,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对实施学生操行评定量化的意义的认识。

第12篇

【关键词】德育;学校教育;德育管理

德育管理是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德育的各种要素,以实现育人的学校管理活动。学校教育“以人为本”,育人“德育为先”。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首要工作,是现代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育人的基础。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德育现状和客观环境的变化不相适应的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如何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如何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德育管理成为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充分了解德育管理工作

1.教育对象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现在学生思想活跃、思路开阔。敢想敢说,求新求异、不崇拜权威,评人论事不拘一格,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人生价值、道德取向出现了多样化、多层次的新特点。他们希望拥有一切,但不懂要为他人作奉献或牺牲:渴望得到别人理解,但不懂得体谅别人:只知被爱不知爱人。经济意识增强,理想观念趋于现实化,追求实惠,择业取向偏重个人的经济利益。他们在思维方式上由求同转向求新求异,在思想观念上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平等探讨:在集体生活中由被动追随到主动参与;在审美需求上,从他择转向自择;在家庭生活中不再把父母教导奉为行为指南,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办。他们思想言语的独立与行动有较大的反差,独立意识和独立行为不一致,顺利时的独立性与挫折时的软弱性、依赖性很明显。生活条件的优越导致意志力的脆弱,心理发展不成熟。

2.社会环境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消极的双重效应。如何以社会主义为导向,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法制观念和行为规范对他们施以正确教育,防止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侵入思想道德领域,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不至于论为鼠目寸光,见利忘义的金钱拜物教徒。

当前社会文化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五颜六色纷繁复杂的。如何探求学生道德成长与文化环境的本质联系,给他们以正确的价值观,进行道德选择,将新思想、新观念与封建渣滓,外来污毒区别开来,成为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社会心理环境、生活、消费方式变化,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就业方式和职业结构的变化,获取信息的渠道与方式变化,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二、德育管理系统的健全

学校德育组织系统应包括党、团组织、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教导处、年级组、班级等,此组织系统既要有德育决策指挥层,又要有德育的具体执行层。学校德育组织中每一个组织成员要认识到自己所进行的工作对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完成学校德育基本任务,实现社会主义培养目标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实际的操作中,学校德育组织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即统一目标原则;德育管理的组织体系与整个学校的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原则;统一指挥和相互协调的原则;分层管理原则;职、责、权一致的原则,以及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原则。

三、强化德育管理工作

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者要组织全体教师按照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全面实施,调动学校各个组织的德育功能,要根本改变不少教师存在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毕业班不要”的倾向,确保学校德育为首的地位。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者要强化教师育人意识,要让全体教师明确:“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理念。在各学科中应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尽到自己的德育职责,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四、加强综合研究

当今社会,只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培养下一代新人的任务,要用大教育观思想来指导德育研究。要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要着眼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中,加强德育,这才有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目标。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校中诸教育因素要互相配合,发挥自身的个性优势,形成整体功能,树立整体观念。从各育之间的关系看,德育与其它几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全面教育的整体。从学生本身来看,他们的各种个性、品质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从学校实施德育的途径来看,诸途径各自发挥独有的教育功能,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形成有机的整体。

参考文献:

[1]覃用西.浅谈如何对生实施道德素质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05)

[2]魏跃红.高中生道德素质教育探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