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9 11:48: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旅行社经营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恶性竞争严重。
旅游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其特殊性采取针对性的手段。目前,我国现有的旅行社的数量较多,且绝大多数是近些年来才成立的,实力参差不齐,导致经营管理理念匮乏;加上旅行社之间的同质化严重,加剧了旅游市场的竞争。目前,我国各个旅行社推出的旅游线路基本相同,没有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和品牌,没有相应的附属品,因此模仿比较简单,导致旅行社之间只能进行价格战,压低产品的价格,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顾客,但是影响了旅游产品的质量。
2.营销能力较差。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有其自身的运行和发展规律。旅行社想要真正的实现发展就需顺应市场发展规律,强化自身的营销能力,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旅行社规模小、实力弱,受到资金和成本的制约,无法进行产品的创新,更无力进行市场营销,对市场的影响程度有限。目前很多的旅行社已经着手进行市场营销,但是由于旅行产品没有特色和吸引力、营销设计宣传雷同等因素都影响了营销的效果。同时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用人数逐渐增加,已经成为了具有影响力的传播媒介,网络营销的涉及范围广、节约资源、缩短时间,最快的达到营销效果,但是旅行社在进行营销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的发挥网络的作用,进行网络营销的过程中,只是停留在介绍价格、景点以及旅行社的层面,没有涉及到网络营销、网络产品开发等,网络营销方式过于简单,没有创新,同时由于网络营销的监督手段不到位,因此很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虚假宣传,甚至进行网上诈骗,这些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网络营销的效果。
3.旅行社内部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影响要求企业要不断的强化内部管理,这样才能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有一席之地,但是我国现有的旅行社绝大多数规模小,成立时间短,因此内部管理漏洞百出,运营管理混乱、激励机制不健全,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只注重成本的降低,着眼于短期的经济利益,忽视品牌和口碑,无法形成规模效益,资源的而利用程度低,影响了内部管理的深度;同时目前旅游企业的招聘机制和激励机制都不完善,很多企业用人为亲,忽视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储备,无法吸引优秀的管理人才,同时激励机制不完善减低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加大了员工的流动性,降低了服务意识,影响了旅行社的团队建设。
二、提高旅行社经营管理的措施
1.规范市场竞争机制。
针对当前我国旅行社之间存在恶性竞争的现象,需要相关的部门健全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强化监管部门的职责,加强监督管理,严格约束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按照现有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游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工作;同时旅行社要严格约束自身的行为,公平竞争,强化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灵活应变,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开发多种产品,避免恶性的价格竞争。
2.强化自身的品牌价值。
在市场越发激烈的今天,企业的品牌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旅行社也不例外,品牌竞争已经逐渐成为旅行社之间的竞争的主要内容,品牌的建立需要优质的产品作为保障,需要良好的服务来强化品牌的价值,品牌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也会提高企业的宣传效果,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目前很多的旅行社已经逐渐认识到品牌的价值,更加注重企业长期经济效益的实现,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企业的品牌。
3.完善企业内部管理。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是强化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吸引优秀的人才,管理好人才,建立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强化企业的团队建设,首先旅行社要健全招聘机制,任人唯贤,吸引优秀的人才;其次,要对现有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强化服务意识,提升企业服务质量;最后要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减少员工的流动性,建立一支优秀的团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总结
关键词:旅行社;经营管理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谈一下旅行社经营管理工作。
一.旅行社经营管理危机的表现
在市场竞争的情况下,现阶段旅行社经营管理危机不是自身的消亡,而是竞争对手的日益增多,所导致的市场份额的逐渐下降及客源的逐渐萎缩;另一方面,随着行业管理的标准化,旅行社面临的自身经营形态的较大转变而导致的管理模式及经营理念与市场是否能有效结合的问题的出现;随着旅行社行业规模的逐渐扩大和消费者对服务需求的变化,旅行社服务为适应市场需求的重新定位能否准确到位的问题;优秀的管理人才与优质服务的旅行社的进入,对旅游市场的冲击等。
二.旅行社经营管理危机的类别
(一)产品设计的危机
我们在销售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旅游产品的设计。在丰富的旅游资源中,如何开辟吸引旅游消费者的产品,成为我们销售成功与否的关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产品缺乏创新,同一线路上同行的压价竞争,致使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产品质量恶劣的情况,严重导致了旅游市场产品质量与价格危机的出现。
(二)信誉危机
旅行社的信誉是关系到旅行社生死存亡的重要条件。其信誉的形成源于旅游服务质量的好坏,而决定服务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每一个在实际旅游接待活动中提供服务的具体工作人员及管理者。近年来出现在旅游市场上的一系列投诉事件,涉及到的黑社、超范围经营、非法、变相转让许可证、零团费和负团费,虚假旅游业务广告、黑车、野导、私拿私授回扣等现象,使旅行社的行业公众信誉大跌,殃及到了所有的旅行社,就连老牌、名牌旅行社也不断受到株连。
(三)人才危机
随着市场格局的多元化,缺乏业务能力强、精通旅行社内务和掌握旅行社营销的管理型人才。
(四)财务危机
低价竞争给企业带来了财务危机。只要旅行社经营管理意识不变,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危机依然会长期存在。合作伙伴的变更及国际业务的不成熟,所导致的三角债的出现,也会给旅行社带来财务危机。
(五)突发事件危机
旅行社在经营过程中所要面临的突发事件的危机可表现为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灾、火灾等。也可表现为人为造成的危机,比如:行程计划的变更、交通事故、疾病伤亡、财产损失等。由于其出现突然、紧迫和重大,是对旅行社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协调能力与领导者的决策能力的一个综合考验。
三.怎样面对及解决旅行社经营管理危机
只要有竞争,就存在危机;只要不提高经营管理理念,就存在危机;只要不注重旅游基础建设及服务设施的改进与完善,就存在危机;只要从业人员不能从大局和长远利益考虑出发,只短视的追求自身的暂时利益最大化,不把旅行社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就存在危机。可以说危机在旅行社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是无处不在。
让我们再次来看一看这些危机出现的原因。对旅行社行业投诉的增加,是由于旅游消费者对自身的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对旅游服务质量有着更高标准的要求而出现的;人们对旅游基础建设及服务设施的更高要求,是源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对旅游质量所希望的更高标准等。众多危机的出现,最终还是因为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要舒缓危机与解决危机,其根本所在就是旅行社的经营管理理念是否符合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解决危机的办法与对策:
(一)掌握市场竞争的法则
“优胜劣汰”的“优势”法则应用在旅行社中表现为服务优质、管理优质、价格优质、团结协作的优质。我们必须要结合市场需要,做好产品定位设计,树立创建旅游精品产品的品牌意识。在市场竞争中应通过强化旅行社内部管理,降低团队运作成本。在运用高价竞争法则吸引特定需要的消费群体的产品设计中,应充分地体现在价格与服务是否等值,应要真正做到“价有所值”,才能保障消费者的利益,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二)科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
旅行社所销售的产品是行、住、食、游、购、娱六大部门的服务相互组合形成的综合服务产品,就决定了旅行社对团体协作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就更应该充分地体现在旅行社的日常管理事务中,为旅行社管理机制的成功建立提供一条捷径,为旅行社的长期管理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加强旅行社内部反映机制的灵敏度
1.旅行社管理者对市场的认知度、敏感度及决策是否准确到位,是旅行社是否能在早期发现危机、减缓危机及解除危机的重要因素。当然,管理者自身的综合管理素质是成功实施管理的基础,但也只有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管理目标。这包括一线工作人员是否能及时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与反馈。
2.加强旅行社与旅游市场经营环境的联系。这包括对国家、省、地方的政策法规的学习及加强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的相关联系,以增加旅行社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
(四)加强从业人员职业思想道德教育及业务能力的培训与考核
1.提高服务质量,减缓竞争危机,还得从与消费者面对面的从业人员做起。特别是提高导游队伍的综合素质,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
一、旅行社行业结构现状
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旅行社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十年来,许多宾馆、企业、个人纷纷开办旅行社,使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中国大大小小旅行社近15000多家,再加上大大小小近三四千家的相关机构,我国旅行社业的规模可谓是得到了空前发展。由于没有分类标准,很难确认旅行社的规模是大是小。根据国家旅游局2004年旅行社年检公报,国际社数量占全国旅行社总量的9.60%,资产占全国总量的63.84%,旅游业务营业收入占全国总量的62.51%,而国内旅行社数量占全国旅行社总量的90.40%,是国际旅行社的9.42倍,资产占全国总量的36.16%,旅游业务营业收入占全国总量的37.49%,其中国内旅游组织人次占全国总量的65.85%,国内旅游接待人次占全国总量的66.53%。从实际情况看,国际社相对于国内社算是大型企业,而占全国旅行社多数的国内社多为中小企业。这些旅行社实力小、行业集中率低、企业制度不完善、经营效益不佳,呈现出多、散、杂、乱的局面。
二、中小旅行社经营管理现状
(一)经营能力小
主要表现在产品单一,无品牌优势,经营成本高,创新不足。一般来说,大型旅行社经营国际国内综合业务,有更多可选择的旅游线路,市场竞争力强,资金充足,有能力开辟新线路,在广告投入上比较多,从而形成自己的品牌线路,吸引更多的新老顾客。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集团化大型旅行社,已通过产权改造、经营机制更新、资产重组等具体措施使企业规模扩大,实力增强,在经营中具有产品开发、服务采购、市场拓展、旅游接待以及资金、信息、人才和抵御风险等多方面的规模效益。而中小旅行社主要经营国内旅游线路,宣传的线路基本上是市场上做得比较成熟的,缺少有特色的产品及服务。往往某一新的旅游线路一经推出,各中小旅行社会一拥而上,纷纷抢占客源,众多旅行社在同分一杯羹或抢占他人市场时,相互杀价,广告满天飞,意图以低价赢得竞争,导致竞争加剧,市场局面混乱,资本运作不畅,利润越摊越薄,企业生存难以维系。另一方面,中小旅行社资金有限,但往往经营活动却涉及从产品开发到旅游接待等各个环节,造成经营深度不足。浅层次的产品开发直接影响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促销的乏力使得游客对其服务缺乏了解,对能获得的价格实惠及其他便利条件半信半疑,最终使得旅游者对中小旅行社的利用率偏低,市场范围狭小;接待不周更是造成或强化了社会公众对它们的不良印象,减少了回头客和其他顾客来源,故而没能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在客源方面无法与大旅行社竞争。
(二)内部管理能力差
大旅行社集团普遍已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能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内部管理水平较高,经营成本较低,并能充分激励企业各级从业人员,吸引大量优秀而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人才。因此,拥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而大多数中小旅行社是由家族式企业发展而来,企业核心人员通常都是家族的人,缺乏现代管理知识及财务制度,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较多不规范行为及短期行为。经营手段相对落后,经营成本较高。由于在业务数量上无法与大旅行社相比,在票务、地接、住宿、餐饮等方面所取得的优惠也不及大旅行社,因而成本价格要高于大旅行社。在人事机制上也不完善,不能科学合理安排工作,一人分饰多角或几人兼顾多种工作的现象十分普遍,导致内部信息不通畅及服务缺陷,管理成本增加,而且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工作环境较差及福利待遇较低,留不住优秀人才,导致员工流动率大。工作效率因而受到限制,无法保持良好的服务品质。
(三)抵御风险能力不足
旅游行业由于对其他行业依赖性较强,服务产品比较脆弱,因而是最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行业之一。如我国在非典期间,旅游业是遭受破坏最大的行业,其中又以旅行社业最为严重,大型旅行社出现全面亏损,中小旅行社面临歇业、倒闭;特别对于中小旅行社而言,资产与业务通常仅限于一个省区或城市,产品品种少,市场覆盖面窄,即所谓“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从而抗风险能力很小。
(四)发展资金不足
中小旅行社大多存在流动资金不足,业务无法保持进一步扩展、经营规模小、单位成本高、利润低、固有的信用不良、无法提供足够的担保金、融资能力几乎没有。由于资金有限,中小旅行社在产品设计、市场推广上普遍力不从心,当然也没有承担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从而使得旅游线路追随大流或偏向单一。因此,在规模上无法发展、在业务上无法拓宽。
(五)面临信用危机
面对旅行社业白热化竞争局面,为了生存,中小旅行社在组团市场拼命地降价以揽到游客,而后向地接社拼命压价,而地接中小旅行社面对竞争压力有的降低地接价格,有的甚至承诺垫付资金,但在业务操作时为了生存则暗地降低服务标准,或者加大购物行程,最终导致回程旅客对组团社反感、甚至发生纠纷,组团社面对游客的投诉和不满又对地接社施压,甚至不结算地接款。如此的恶性循环,导致游客、组团社、地接社三方互相埋怨和不信任。旅行社业为此面临着严重的信用危机,尤其是中小旅行社。这种恶性循环的局面势必严重影响到中小旅行社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中小旅行社的经营管理对策
(一)加强经营能力
1.经营方式要遵循五项原则。从经营方式上来说,中小旅行社在经营能力、接待水平和资金实力等方面都较大社弱。如果经营与大社相同的路线,很难在竞争中取胜。因此,在经营方式上要遵循以下原则:(1)专业化经营。大旅行社在整个市场内通过重新组合实现集团化之后,市场上一些中小旅行社应相应调整其经营方向,避开其在经营标准化产品方面的比较劣势,实现专业化经营,针对某些细分市场,对某些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形成特色产品或特色服务,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特定细分市场旅游者的需求;(2)特殊经营。中小旅行社利用自身规模小、经营机动灵活的特点,选择那些市场容量小、大企业不愿意或不便进入的市场寻找发展,如大企业都倾向长线旅游,中小企业可以选择一些中短途旅游或是市内旅游;(3)缝隙经营。中小旅行社要选择市场中的盲点或产品中的缝隙,以求获得发展;(4)特色经营。现在旅游消费的趋势是逐渐向个性化旅游、主题旅游和自助游的方向发展,各种度假、休闲、专项和特种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如徒步游、探险游等;(5)联合经营。中小旅行社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化零为整,建立关系紧密型、契约型的旅游联盟,作为联盟成员,要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开发、组合新兴旅游产品,强化与景区、交通业主、宾馆等旅游资源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占据旅游资源的优先开发和使用权,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系列,以差别策略参与市场竞争,巩固自己的地位。
2.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旅行社经营的旅游产品是一种服务,其无形性和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决定了消费者在购买旅游商品时,除了价格以外,难以比较产品之间的优劣。为了降低购买风险,消费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往往依赖其对品牌的认知。在这方面,一是要以准确定位和优质服务树立品牌;二是在扩大规模上做文章,将旅行社做大,扩大市场占有率,然后才能做优做强,三是要以产品创新来延伸品牌。
3.建立网络化营销。与大型旅行社实现集团化相对应,中小型旅行社通过实现网络化营销,通过内部改造或增设的方式,在本地乃至全国范围内实现网络化,成为旅行社面向旅游者的窗口。旅行社的网络化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与制联合起来,即通过制来实现网络化。制的实现要求将绝大多数的小旅行社改制为社,专门从事旅游产品的销售,因为网络化的意义实际上等同于旅行社把销售触角伸向产生旅游需求的每个角落。
(二)加强旅行社内部管理
要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健全完善规章制度,降低管理成本。从宏观上说,旅行社应在有效控制、推动经营、确保效益上做足工作。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中小企业中比较流行的“网络型组织结构”。这种结构能较大程度地扩大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从而使信息沟通更加畅通无阻,并进一步增加旅行社环境适应能力。另外要严格抓好财务管理。中小旅行社资金周转普遍困难,应着重抓各类财务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及时性,控制成本费用、提高利润,抓流动资金的利用率,应收账款的到位率,以及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服务质量是旅行社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旅行社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中小旅行社只有狠抓服务质量不放松,才能求生存,获发展。提高旅行社服务质量,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抓导游员服务质量提高。要加强导游员培训,要强化对导游员的管理和监督,要建立和完善导游员的教育管理体系,从制度上保障和促进导游员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设立基金以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从实际情况来看,应当研究新的基金或调整现有质量保证金的用途。原来的质量保证金是为保护消费者利益而设立的,现在需要建立旨在保护经营者利益的基金,以防不测。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可以设立一个基金,称之为“旅行社风险基金”,可以在不同情况下,具有不同的功能。强调企业自救,行业互助,开辟更多分散风险的渠道。
(四)要有雄厚的资金做后盾
在这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管理作用,使市场更加开放,为所有旅行社创造平等的竞争舞台,加快建立面向中小旅行社的融资渠道,如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商业银行,发展民间金融机构、建立中小旅行社基金等。
(五)解决中小旅行社的信用问题
可以通过行政管理适度介入的方式,扩大质保金用途,即使之除了用于保障消费者权益外,对欠款可从质保金中划转。再配以旅行社信誉等级评定并公示,即可解决中小旅行社信用与结算问题,使之向国际化经营方式迈进。
四、结语
总之,我国中小旅行社的发展在集团化趋势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不仅需要自身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同时也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支持。
【摘要】文章就中小旅行社在旅行社集团化趋势下如何去生存并得到发展,如何去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旅行社业;集团化;中小旅行社;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06)02-0012-02
【参考文献】
[1]郭鲁芳,等.旅行社经营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刘伟东,等.中小企业现代经营[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赵劬.福州地区中小旅行社现状分析[J].福建地理,2001,(6).
[4]国家旅游局.2004年度旅行社业务年检情况通报[N].中国旅游网,2004.
关键词:旅行社经营管理;教学改革
一、《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背景
2013年《旅游法》的实施对旅行社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挑战。2014年6月《旅行社产品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经营和服务要求》、《旅行社服务网点服务要求》对设备设施与服务要求、环境要求、安全管理、人员要求、投诉处理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对旅行社经营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它要求管理者及基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行业基本技能,同时强调具有一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同时也对《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是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摇篮,肩负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职责,为了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进行教学改革非常必要。
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很多教师在讲授《旅行社经营管理》这门课程时单纯依赖课本内容,照本宣科,相关实践活动很少或者几乎没有。
(二)教学方法单一。在现实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很多高校以老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不注重利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差。
(三)师资力量薄弱,任课教师缺乏相关实践经验。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科起步较晚,大多数师资都是从历史、地理等学科半路出家,目前旅行社专业知识储备充足并且操作经验丰富的“双师型”高校教师严重缺乏,影响《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1]。
(四)教学实践基地不完善。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要求,目前很多高校也意识到建立教学实践基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相继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但是在教学实践基地方面更多高校较多的注重在饭店方面实践基地的建立,针对旅行社方面实习基地的建立方面还很薄弱。
三、提升《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课堂教学入手,通过理论介绍,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调查,再联系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甚至包括对社会的理解等方面都会得到较大提高。课堂教学生可以多设计一些互动、讨论等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环节,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避免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教学效果。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较多的企业调研和实习机会,可以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的理解书本上介绍的理论知识。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场地,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二)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旅行社经营管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没有相关的从业经验,更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如在学习旅行社产品设计等章节时,可以让学生观看不同旅行社同一条线路的宣传片或者网上销售内容,通过对比掌握产品设计特点和要领。可以引入大量案例进行课堂教学,也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模拟。在旅行社组织结构设计章节,可以运用视频教学方法,介绍目前大型旅行社的组织结构,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2]。
(三)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旅游管理专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的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从学校角度鼓励教师到旅行社进行挂职锻炼,掌握旅行社基本操作规程,掌握旅行社经营管理一线资料,收集教学案例。鼓励教师“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师资力量的提升途径,可聘请业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旅行社高级管理人才到课堂中,结合实践让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得到提高。
(四)做好教学计划,注重教学实践,建立教学实践基地。科学制定《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计划,根据旅游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专业性质和企业要求,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时,教师授课要严格执行,落实到实处。注重实训室的建立和实训设备的更新升级,积极引进最新设备和先进技术软件,提升实训室的软硬件水平。学校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把控实训基地质量,选择信誉好、实力强的旅行社让学生去顶岗实习。
当前旅游业发展日新月异,旅行社经营管理教学也面临着全新挑战,作为担负旅游人才培养的本科院校,根据时展,积极做好教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使培养的旅游人才更加符合旅游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旅行社;经营问题;对策
近年来,《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陆续颁布,特别是“十三五”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被纳入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一个“大众旅游”新时代正加速走来。目前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中小旅行社也随之增多,旅行社的经营水准参差不齐,许多旅行社都存在经营管理问题,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来找寻对策和解决之道。
一、旅游市场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了许多改变。人们的经济水平得以提升,所面临的不再是温饱问题的解决,而是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同时现在各种交通方式都很便捷,无论是去国内的一个地方或者是去往海外,都会有快捷并且价格合适的出行方式,所以这几年人们都更加喜欢在节假日或平时去旅行,所以我国的旅游行业发展迅猛。社会对于旅游行业的需求在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许多旅行社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就导致了现在旅游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许多旅行社为了争夺市场,采取手段导致旅游市场的恶性竞争,这对旅行社长期发展很不利。
二、旅行社经营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旅行社产品无特色,跟风严重
现在的旅游市场,我们可以见到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去到每一家旅行社,看到的旅游路线和行程规划基本上一模一样。最后到了消费者选择的环节,面对这样的相似度极高的产品,人们势必会选择其中最便宜的那一家旅行社。这也就导致了旅行社之间的价格战,单纯靠压价来进行竞争,这无疑是对各个旅行社都是损耗。此外,旅行社之间的跟风现象严重,一旦发现了某个景点,都纷纷推出自己的旅行路线,这就导致这个地方的线路一下游客暴增,最后又进入了只能靠价格战的恶性竞争。
(二)旅行社服务质量差
服务质量可以说是衡量旅行社水平的最佳标准,因为旅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身心的放松,以愉悦的心情欣赏自然景色,受到好的服务才能更好地去享受旅程。但是近几年,我们可以从许多新闻报道上看到旅游行业的投诉率大大上升,许多都是出自于对于服务人员的态度不满,或者是对于旅行过程中的住宿交通方面的不满。
商家们在降低旅行路线价格的同时,为了降低旅行成本,就放低了服务质量。从交通工具到导游的安排再到宾馆方方面面都在缩减成本。人们在旅行的过程中,感受不到旅行所带来的愉悦,更多的可能是不舒适的交通工具带来的疲劳,对于导游讲解的态度的不满,对于住宿条件的不良印象,这样的发展是留不住客的,顾客对于这家旅行社的满意度不高,自然下次不会选择,同时一传十十传百,口碑越来越不好,旅行社经营自然就会走向下坡路。
(三)旅行社可信度低、不符实现象多
许多旅行社为了吸引顾客,在前期的宣传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与实际行程不符的情况。将行程中强制消费的环节隐瞒,打着纯玩团的口号去诱导消费者,最后在旅行过程中却又有了强制消费的现象,这无疑会降低自身的可信度。同时对于景点和行程条件的过分美化和夸大,无疑会使游客产生失望的感觉,对于旅行社的信任度也就会大大降低。
记得前几年有过的一个新闻,一家组织青少年夏令营活动的旅行社,在境外旅行的过程中,没有兑现提供优质就餐环境的承诺,而是给每个人发了一个汉堡,让大家坐在街头吃完。记得这条新闻一经报道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也反映出旅游行业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并且影响广泛。
(四)旅行社自身管理水平差
很多时候在分析一个企业的境遇状况的时候,常常不是因为外界大市场的缘故,更多的是因为自身的经营方法存在问题。旅行社自身的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了人员松散,框架不稳定的情况。对于旅游行业,最重要的就是服务人员的选择,服务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用人不善会给经营管理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三、旅行社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于经营不善的旅行社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要加强自身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提高用人标准,从而改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第二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要盲目跟风。旅行社要有自己的发展特色,给自己找出一个吸引消费者的理由,而并不是等着消费者去把自己淘汰掉。要开发出自己独特的路线形式或者是发展特色,让消费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三是要讲诚信,为商最基本的就是要诚信,靠诚信和服务质量来赢得顾客的信赖。最后,抓住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的心理,进行合理的分析,要用发展的新思想和新眼光去找到更加适合于市场的商品,保证旅游产品的质量和特色,并且做好宣传工作,招徕顾客。
旅行社的经营问题不仅有外部竞争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自身的问题,要从自身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而并非仅仅靠着低劣的服务质量和恶性的价格竞争来生存。希望日后的旅游行业可以发展地更加健康有活力,为游客们带来更好更舒适更有特色的旅行。
参考文献:
[1]徐凤顺.对旅行社管理之中的问题与措施研究[J].旅游纵览月刊,2014(10)
[2]代福梅.我国旅行社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8):8283
[3]薛会娟,程金龙,余炳炎.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旅行社管理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2629
教学方法一直是教育教学工作中关注的重点问题。自“现代教育”理念提出以来,世界各国的学者不断研究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从20世纪3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视听教育”,到90年代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再到“多样化途径教育”。国内外教育学者不断提出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如自我教育、实践教学、主体教学、发现教学、范例教学等。目前应用较多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讨论法、案例法、情景模拟法、成果展示法以及网络工具实践等。
参与性教学方法是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支撑下,突出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参与和体验,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解决知识传递过程中的相关疑问。本文通过参与性教学方法在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程《旅行社经营管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了参与性教学方法的可行性与实效性,通过指导和鼓励学生对课程相关内容的参与,不断提高其对知识点的认知和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1 参与性教学法概述
参与性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愿望,以学生为主体,以自觉性和选择性为特征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学习的真正乐趣和共同探求知识的幸福。其内涵是学习主体民主、平等;其理念是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其条件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参与性教学的核心内涵是民主和平等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作为媒介,学习内容作为目标客体,教师和学生作为参与主体。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思维共振,共同创造教学效果的实践活动。通过学生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阶段的参与,实现学习过程从“他控学习”到“自主学习”的根本转变。参与性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掌控者,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学目标和内容符合实际,追求创造性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参与教学过程的体验,来掌握相关知识的各种方法集合。同时,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中,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成人学习曲线效应和功利学习趋向。这就决定了参与性教学过程中,不再只注重认知性目标,不能只进行单向传授,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实际应用,教学方法必须注重体验与思考。参与性教学实施的条件是教学环节明确,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都能够使学生参与进来。必须实现学生和教师同为主体的学习关系,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学生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学生为自己设定学习进度计划和方案,积极参与教学内容的全过程;在教学评价中为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反思。
2 旅行社管理课程教学的特点
《旅行社经营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讲授旅行社设立、运营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在旅行社各部门就业和旅行社管理过程中需要运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具有情景性、实操性和创新性特点。
旅行社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产品,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其业务主要涉及旅游服务相关产品。企业经营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事项展开。无论是旅游服务资源的采购与组合,还是旅游线路的设计与销售,均处在旅游市场的环境中。因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一直处在相应的情景之中。《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理论教学也不断以各类实际情景为假设。旅行社业务繁杂,对从业人员操作能力要求高。旅行社的利润空间往往来自于从业人员丰富的经验和短时间内对游客心理需求的把握。《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知识点也是围绕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培养。使其对旅游市场变化规律有一定的了解,对线路设计和推广宣传有一定技巧,对组织团队和散客接待等操作流程较为熟悉。
3 参与性教学法在旅行社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参与性教学法在在旅行社创办、旅游线路产品设计与采购、旅行社市场营销、旅行社接待服务及旅行社日常经营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开始,讲授旅行社企业的创办和经营的相关法律规定。运用参与性教学方法,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分别组建“某某旅行社模拟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学生查阅咨询相关规定,集体讨论,体验创办旅行社需要进行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中,有关旅游线路产品设计的章节,组织学生开展本地旅游资源的调查和旅游服务相关企业布局状况的调查。通过旅游产品主题凝练,旅游景点踩线,旅游节点安排和支撑服务系统考察,使各模拟旅行社公司推出自己的旅游线路产品。同时要求各公司与旅游线路上各旅游服务企业签订供需协议或协作网络,咨询同行报价,进行预采购。当各组的模拟旅行社公司注册成功并设计出一条以上的旅游线路产品的时候,继续引导各模拟旅行社公司对远程市场、进程市场和本地市场进行调查,提出各自的营销方案。各模拟公司根据主打旅游线路,对市场范围进行界定,对营销媒体进行选择,确定各公司的宣传理念、宣传方式、媒体选择和宣传费用。在各模拟旅行社公司向市场推广旅游线路之后,引导学生对各模拟公司的线路产品进行评分并排序,从而确定各自的市场规模和市场份额。然后引导各组进入接待服务工作。在接待服务过程中,引导各模拟公司对人员进行评价和分选,确定计调岗、导游岗、接待岗等接待服务相关的岗位,使各组成员明确接待服务中的角色定位和工作规范。对不同接待角色进行模拟操作,结合理论知识对各组接待工作给出评价和改进意见。在各模拟旅行社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中,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各组成员体验旅行社不同岗位的职业素质要求和工作内容。结合旅行社企业的日常运营状态,对各组经营业务和成员岗位进行训练。
参与性教学方法在《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中的应用,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通过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既熟悉了旅行社日常经营和管理的理论知识,又对旅行社各类业务有了较为直观的感受,通过不同情境的设计和参与,学生在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参与性教学方法讲授《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对主讲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授课教师必须对旅行社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非常熟悉,对旅行社企业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在模拟旅行社有限公司经营运作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必须提前做大量准备工作和调查工作,课堂成为了各模拟旅行社公司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作为服务性企业,旅行社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了其经营效益,因此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旅行社想要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对游客的各种需求进行满足,并且提升旅游的服务质量。但是目前我国旅行社的客户满意度一直都比较低,很多游客在旅行过程中或者是旅行结束之后会投诉旅行社。这说明现阶段我国旅行社的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就对我国旅行社经营管理服务质量的现状进行分析之后,提出帮助旅行社提高其服务质量的针对性建议。
一、我国旅行社经营管理服务质量现状
(一)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旅游从业人员的学历都在大中专以下,这就说明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然而旅游从业人员是实现旅游服务的关键,知识和人力资源是旅行社的主要投入,作为一个智力密集型企业,旅行社的服务质量受旅行社相关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的影响。
(二)游客投诉问题严重
违规拼团、转团、没有尽到导游服务的责任、购物时间增加、旅游行程缩短、服务经济标准自动降低等都是游客对旅行社投诉的主要内容。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去年有百分之四十的游客投诉都是针对旅行社的服务质量,并且去年的下半年的游客投诉数量相较于上半年的投诉数量增加了将近百分之四十。由此可见旅游社的旅游服务质量还有很大改进之处,并且近些年价格陷阱、旅游的安全隐患等也成为了游客投诉旅行社的几个原因。
(三)旅游实际与广告不符
现在很多旅行社都会进行大量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在活动进行期间,为了能够吸引到消费者,大多数旅行社都会夸张的修饰其广告内容。星级酒店、超豪华套餐、几天游只需几班预案等广告在很多旅行社都有存在。其实这样的广告对消费者有一定的误导,是不可信的。
(四)频繁出现行程更改、降低服务标准事件
旅游路线的随意更改其实就已经违反了消费者与旅行社之间签订的合同,从而引起众多消费者投诉。并且在旅行的过程中很多旅行社也会在不对游客进行告知的情况就对住宿得标准、餐饮的标准或是交通方式进行改变,旅行社这样做主要是出于企业利益的考虑,但是根本没有考虑游客的满意度,直接就引起了很多的游客的不满,旅行社的旅游服务质量也直接受到了影响。
二、改善旅行社经营管理服务质量现状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旅行社的从业人员中导游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与游客直接接触最多的就是导游。因此旅行社应该注意导游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旅行社应该在招聘导游的时候选择文化素质较高的导游,这样能够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针对旅行社已有的导游,企业可以组织适当的培训课程,提升其文化素质。当然针对部分旅行社导游的责任心缺乏的问题,旅行社应该在企业的导游的绩效考核标准中加入游客满意度这一项,这样就能够从根本上控制导游在带领游客旅游时的表现水平。
(二)培养规范的旅游市场
我国旅游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尽管已经建立起相应的管理规范,但是我国旅游市场整体上还只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时常出现旅游市场混乱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出于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充分保护,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规定对于旅游市场的虚假信息、服务标准较低等问题进行控制,监管市场上众多的旅行社,对不符合运营资质的旅行社一定要及时取缔,从而保证游客的出行安全。
(三)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满意度
旅行社顾客的满意度其实是建立在企业员满意度的基础之上的。在旅行过程中游客的满意程度很大程度受到了企业员工态度的影响。因此想要将企业的服务质量提升,提高游客对旅行社的满意程度,首先就要将企业从业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旅行社可以将合理的激励机制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来,薪酬分配制度的合理化有助于企业员工在工作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保持,从而提升旅行社的整体服务质量。
(四)诚信经营
[论文摘要] 通过对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现状的分析,研究发现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使旅游企业的管理者从中受到启发,进而完善管理体系,使旅游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使旅游业这一朝阳产业更加蓬勃的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是以为旅游者提供服务为核心,并以此使相关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业,它涉及多种行业群体,构成复杂。因此,旅游企业是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行业,并专门为旅游者提供导游、咨询、交通、住宿等服务的经营性组织。旅行社业作为旅游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进一步的改善。
一、我国旅行社业现状分析
1.从市场结构上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三大社为代表的中国旅行社产业集中度不断不降。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主体的进入,这种产业态势的分散化仍然在进行中。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使得一些大型旅行社特别是大都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位居“双百强”前列的一些大型旅行社,重新呈现出基于市场竞争基础上的规模化发展态势。
2.从表面上看
全国旅行社业处于微利运行状态,但是考虑到企业避税,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原因,中国旅行社业还是有较大的利润增长空间的,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一方面行业利润越来越低,另一方面进入主体越来越多的“市场悖论”。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中国旅行社业的利润增长空间将主要由“制度创新利润”构成。
3.从实地调研看
中国旅行社业的竞争力结构呈比较明显的非均衡态势。这种不均衡表现为地区性的东中西部的差异,也表现为不同企业之间——比如国际社与国内社之间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差异。
4.从能力、品牌、网络结构上看
从产品创新能力、品牌建设、网络构建等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方面分析,中国的旅行社距离国际同类企业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二、我国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旅行社从行业的状况来说,发展迅猛,但仍有问题
(1)总量与结构
从目前来看,总体判断是总量不足结构不均。由于旅行社的数量与旅游需求的发达程度直接相关,虽然总量上看规模不小,但不是旅行社的旅行社多了,不像旅行社的旅行社多了,而真正符合旅游发展需求的旅行社数量不足、结构不均更加突出,普遍是小、散、弱、差,大家在重复的市场上推销重复的产品,拉重复的客户,形成低层次的竞争。
(2)价格与质量
(2)正是因为处在低层次的竞争,所以“价格下降,质量不稳定”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价格的下降有合理的因素,因为市场开放了,经营单位多了,自然引起价格下降。虽然消费者得益,但价格的急剧下降使得质量也下降,造成质量不稳定。
(3)规模与网络
从目前来看,中国是旅游大国,但不是旅游强国。我们现在还没有一家可以和旅游大国地位相匹配的旅游企业。旅行社的“大”是体现在“小规模、大网络”上。我们国家现有的大旅行社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不是市场经济的结果,不具备网络经营的协调性和营销的一致性。
(4)规则与秩序
从1997年开始,中国开始严格规范旅行社的行业管理。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又基本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规则是秩序是必要的。但毕竟目前还是处于一个秩序比较混乱的阶段,这是因为处于发展早期,又是社会的总体转型时期,这种混乱只是暂时的。随着政府的管理与服务职能的转变,这些现象会逐步好转。
(5)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度和应用效果
我们的差距还是明显的:我国旅行社信息技术普及程度低,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旅行社采用信息技术;旅行社与饭店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部门和旅行社之间的联网系统尚不发达;旅行社与世界上影响巨大的计算机系统缺乏足够的联系,网络工作也只是刚刚起步。之所以有如此差距,有旅行社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是产业关系和宏观制度环境方面的原因,比如在现付款难以实现,网络价格不透明,预期收益与现实收益之间存在差距。②
(6)旅游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a.在人员素质方面
旅游从业人员观念陈旧、缺乏信念。只看到眼前利益,不考虑长期性发展,严重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主人翁责任感,在工作中忧患意识不强,没有竞争的危机感,没有长远的发展思路;知识结构不合理,复合型人才少。一是人员知识结构单一,文化知识面狭窄,只能应付原有的、简单的基本工作,业务公关、综合分析、信息管理等人才缺乏。二是随着新业务的开展,旧的理论知识不能满足现实需要,部分员工缺乏知识的更新,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
b.财务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财务管理薄弱,资产管理不严;内部控制制度缺失,财务监控不力;筹资能力差,难以满足旅游企业发展的要求;投资决策者随意性大,缺乏科学性等。
c.在营销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①在市场营销中存在盲目削价竞争问题。许多旅游企业把降价作为主要竞争手段。抛开套汇问题,这一报价远低于成本。从表面上看,通过套汇赚取差额后,旅游企业仍然有利可图。如果以这样的营销战略长期进行营销,只会影响旅游企业的产品形象,损害旅游企业自身利益。另外,外团降价还会影响国内旅游收入。
②旅游市场营销存在忽视售后服务问题,导致游客流失。现代旅游市场营销中,旅游产品是一个包含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的整体概念。它不仅要求要给予旅游者生理上、物质上的满足,而且要给予旅游心理上、精神上的满足。 这就要求旅游企业把游客视作“上帝”并为之服务,否则必将被市场所淘汰。现在绝大部分旅游企业没有一个较好的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许多旅游企业认为这根本没有必要。
三、综上所述完善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中各方面的问题
1.面向21世纪的中国旅行社业经营发展策略
(1)建立更加开放的旅游市场体系。在这方面的政策取向应该是鼓励和扶持旅行社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跨区域的分支机构,促进人力资源生产要素的全国性流动,并在旅行社连锁经营和特许经营等方面给予更为宽松的产业环境,同时给予相应的制度援助。为促进分工体系的调整,国家旅游主管部门需要努力推进地方旅游市场对外地开放。
(2)加强企业管理工作,全面提高竞争力
企业是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加强企业管理、提高旅行社竞争力是搞好旅行社业的根本。旅行社不同于普通企业,其投入主要是人力资源和知识,产出主要是服务,可以说是典型的智力产业。因此,旅行社管理应坚持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特别是要做好人的工作,既要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更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全面提高创新能力,优质服务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旅行社管理模式。
(3)加强旅行社管理高层次人力资源培训工作
在今后的一个发展阶段,旅行社业尤其需要懂得计算机、外语、旅行业务和专业知识的复合型的金融、投资、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开发与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人才。我们可以联合中国官、产、学、研各方力量,组建“中国旅游发展研究院”,作为旅游业的产业发展研究、企业管理研究、人力资源开发的运作平台。
旅游业是当今市场条件作用下的新兴产业,是一个非常宽广的行业,它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企业经常会面临许多的问题,那么旅游企业要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不断地加强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开元: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摘要】为适应新旅行社条例,旅行社应高度重视旅游质量、树立正当竞争观念;牢固树立合同意识,维护游客和自身权益;加强队伍培训与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新旅行社条例的出台在业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并将对旅行社产生较大影响,其最大的亮点是进一步规范了旅行社的经营行为,加强了维护游客权益的力度。
【关键词】旅行社旅行社条例影响对策
2009年2月20日,总理签署国务院第550号令,了《旅行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和旅行,是我国旅游立法工作的又一重大成果,有利于加强对旅行社的管理,保障旅游者和旅行社的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一、新旅行社条例的影响
新《条例》的出台,对我国旅游行业,尤其是对旅行社企业的经营和监管都会产业重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加大违法经营打击力度,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投诉旅行社,历来是我国旅游消费投诉的一大热点。投诉的问题,集中于旅行社擅自降低住宿、交通、餐饮等等服务标准。新的旅行社条例,则在这方面有了详细的准则,并大幅提高了对旅行社和导游侵犯游客权益行为的惩罚力度。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因拼团受损游客可以索赔。在新《条例》中,组团社和拼团社在交接过程不能以损害游客的权益为代价。组团社需要将接待服务委托给其他旅行社的,必须征得旅游者的同意。在进行委托时,应当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旅行社,并签订委托合同,明确接待旅游者的各项服务安排及其标准,约定委托双方的权利、义务。
第二,导游欺骗、胁迫游客购物将受重罚。新《条例》规定,欺骗、胁迫旅游者购物或者参加需要另行付费的游览项目,将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旅行社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对于导游人员、领队人员,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导游证或者领队证。
第三,旅行社擅改行程将受重罚。新《条例》规定,旅行社拒不履行旅游合同约定的义务的;非因不可抗力改变旅游合同安排的行程的;将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旅行社处以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二)规范合同内容,强化竞争秩序
新《条例》最重要的就是对合同的强化,要求旅行社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应当与旅游者签订旅游合同。旅游合同中约定的内容,至少应包括:旅游行程中交通、住宿、餐饮服务安排及其标准;旅行社统一安排的游览项目的具体内容及时间;旅游者自由活动的时间和次数;旅游者应当交纳的旅游费用及交纳方式、旅行社安排的购物次数、停留时间及购物场所的名称;需要旅游者另行付费的游览项目及价格等事项。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在旅游合同约定之外提供其他有偿服务的,将会面临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的处罚。《条例》还对零、负团费以及人头费等不正当经营行为都做出明确的规定,严禁旅行社低于成本报价,保障了旅游者与旅行社的合法权益。
(三)调整旅行社类别,降低入境旅游门槛
新《条例》统一了从事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的准入条件,规定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后,就既可以经营国内旅游业务也可以经营入境旅游业务。同时,条例还将经营入境旅游业务所需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由人民币150万元降低为30万元,大大降低了入境旅游市场的准入门槛。而出境旅游业务方面,准入门槛同样有所下调。注册资本不少于30万元的旅行社取得经营许可满两年,且未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罚款以上处罚的,可以申请经营出境旅游业务。这样就解决了过去国内旅行社不能接待外国人,经营入境游旅行社因门槛高而造成的曲高和寡,有利于旅行社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弹性监管质量保证金,减轻旅行社负担
以前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利息的一部分被作为旅游管理费用,现在条例规定这项利息属于旅行社所有。并规定旅行社三年无行政罚款以上行政处罚,质量保证金可降低50%,当出现行政处罚后,要求五日内补足,实现了弹性监管。《条例》还规定,银行担保可以作为质量保证金,减轻了旅行社负担。(五)加强行业自律,加大综合执法力度
一是加强行业自律,引导公平、诚信经营。《条例》首次提出发挥旅行社行业组织作用,通过完善监管体系建设,实现由政府主管向政府主导旅游市场化运作的职能转变,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倡导诚信经营,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二是明晰投诉渠道,加大综合执法力度。《条例》首次明确了旅游、工商、价格、商务等部门有依法履行监管旅游市场的义务,从而加大了综合执法力度,对旅游市场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旅行社适应新《条例》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旅游质量,树立正当竞争观念
新《条例》和原《旅行社管理条例》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对旅行社的要求更加严格,即要求旅行社要高度重视旅游品质,提高旅游质量,树立合法、正当的竞争观念。在市场竞争中,旅行社应遵守游戏规则,加强管理力度,以提高质量来争取生存发展。
原来业界存在的旅行社、导游联合商家共同让游客在指定地点购物,并从购物中获得利润的情形,恐难以为继了。靠“回扣返利、人头提成、暗箱操作”营生的旅游购物企业将濒临困境,作为旅游购物企业也必须思量自己的经营行为,并从价格上、产品质量上及与旅行社的合作方式上进行改革,而旅行社在给顾客报价的时候,必须注明包含指定的购物点,以此而规避经营风险。“纯玩团”、“阳光报价”、“明码标价”将是今后旅行社价格体系的主力,这就意味着旅行社的外在报价将不断提升,而“低于成本操作”、“隐形报价”等形式将逐步减弱。
因此,旅行社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提高服务质量,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二)牢固树立合同意识,维护游客和旅行社自身权益
旅行社须与旅游者签订旅游合同。新《条例》除强制性要求签订合同外,还规定了旅游合同应载明的具体事项,内容多达14项。旅游合同的签订使旅游者在出游前就能获得详细的服务计划,判断旅行社进否存在违约行为。针对上述规定,旅行社应组织计调、销售人员及律师等专人共同完善旅游合同,做到对合同标的的描述应真实、完整、准确,没有歧义,以确保游客的知情权;合同内容应包含对旅游注意事项的告知和旅游风险提示,以尽到旅行社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按照平等、公平的原则约定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以避免部分合同条款被有权机关认定无效后带来的法律风险。
旅行社要与旅游服务供应商签订业务合同。《条例》规定,接受委托的旅行社违约,造成旅游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作出委托的旅行社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作为委托的旅行社赔偿后,可以向接受委托的旅行社追偿。鉴于此,旅行社应当尽快与旅游服务供应商签订业务合同。在合作对象方面,要认真筛选合同对方当事人,确保旅游服务提供商具有相应的资格、资质、星级、许可证等;在合作措施方面,可以采用后履行或者要求对方交纳保证金的方式,以确保旅行社追偿权能能够实现;在合同内容上,要求对方严格按照事先确定的接待计划的标准提供服务,确保服务无问题,否则应承担较重的违约责任事损害赔偿责任。
(三)加强队伍管理与培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因此,旅行社应加强对导游、领队的管理和培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一是要根据劳动法律、法规,与导游、领队签订合法的有效劳动合同,建立奖励与处罚并举的薪酬制度,保证导游、领队作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是要组织聘用的导游和领队认真学习《条例》,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落实整改措施;三是要建立内部的质量监控制度,争取做到每团必访,通过游客填写的旅游意见反馈表及时发现导游、领队存在的服务问题,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在旅游服务中,导游、领队代表旅行社履行合同,实施旅游接待计划,是旅游服务质量高低最敏感的标志。而不少旅游投诉的内容都涉及导游、领队的服务质量问题,如擅自改变行程、增加自费项目和购物次数等。新《条例》强调:未经旅游者同意,旅行社不得在旅游合同约定之外提供其他有偿服务;旅行社及其委派的导游和领队人员不得欺骗、胁迫旅游者购物或者参加需要另行付费的浏览项目,非因不可抗力不得改变旅游合同的行程。否则,旅行社、导游、领队将面临责令改正,高额罚款,吊销旅行社来务经营许可证、导游证或者领队证等的行政处罚。
参考文献
关键词:行业特性经营风险多元化经营模式选择
进入新的世纪,我国的旅行社正经历着急剧的变革。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旅行社行业中的广泛应用等因素,都为我国旅行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同时也对我国的旅行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由于自然力和非自然力的作用,旅行社存在着大量的经营风险。各种经营风险的存在,不但会给旅行社带来收益上的损失,甚至还会造成企业的破产。因此,经营风险的管理便成为旅行社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有效地规避经营风险,这就要求旅行社经理人员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准确把握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趋势,并且能够领导自己的企业在变革中求发展。上世纪50年代,当经验管理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时,市场战略专家安索夫提出了多元化经营战略,并在70年代风靡一时。据统计,1970年美最大的500家工业公司中就有94%的公司从事多元化经营。目前,多元化经营战略被我国许多公司采用,旅游企业也不例外。多元化经营的一般涵义是指企业同时生产和提供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劳务的一种经营战略,它属于产品、市场战略,是增加新产品种类和增加新的市场两者同时发生的战略。本文从旅游业自身特点与多元化经营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从相关多元化经营入手,在此基础上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旅行社多元化经营策略,为旅行社规避经营风险,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旅行社特点有利于实行多元化
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主要作用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提高资源的利用度,二是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这与旅行社的行业特性是一致的,旅行社有实行多元化经营的要求。
旅行社的综合性强,可以与各行业联系,开展多元经营。这主要表现在旅行社销售的旅游产品的综合性上。首先,旅游产品是旅行社为满足旅游者的各种需要而提供的各种服务的组合,旅游者在选择购买旅游产品时,考虑的不仅是单一服务产品,还包括住宿、交通等一系列综合性的服务产品。其次,旅游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涉及众多的行业和部门,如交通、建筑文化、卫生、公安等各行各业,因此,旅行社可以与各行业联系,开展多元经营,如创办饭店、汽车公司、娱乐场、商场等。这一方面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旅行社也可以从多元化经营中获得较高的收益。
旅行社的敏感程度高,而多元化经营战略具有降低经营风险作用。旅行社是一个脆弱性大,依附较多的行业,因此经营风险很大。旅行社的经营风险是指旅行社在经营过程中发生某种不利事件或损失的各种可能情况的总和。旅行社的经营风险一般具有以下四种特征:旅行社经营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经营风险的大小是可以估测或度量的;旅行社经营风险的存在与一定的时空条件相联系;旅行社的经营风险是可以防范的;旅行社经营风险的发生会影响旅行社的利益。一般来讲,造成旅行社损失的原因主要有自然、人为和经济三种情况。它的业务经营极易受到政治、经济、自然条件的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出现政局动荡、金融风波、军事冲突、自然灾害等都会直接影响旅行社业务经营。另外,旅游属于一种高层次消费,需求弹性较大,影响旅游需求的各种因素的微小波动,都会较大程度地在旅游业上反映。因此,旅行社仅靠单一的经营形式,是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降低风险作用,对旅行社的深层次发展意义重大。
旅行社的资本有机构成低,开展多元化经营,不仅可以避免资金闲置、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还可以形成规模经济。旅行社业是一个投资较少,回收较快的行业,它的流动资金占用比固定资金占用高得多,其中流动资金占80%,合理使用流动资金,开展多元化经营,不仅可以避免资金闲置、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还可以形成规模经济,为旅行社的发展带来更多机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中旅从一个资产规模仅为几百万元的单一旅游接待单位发展成为拥有十数家独资、控股和参股企业,以旅行社为主导产业,酒店、汽车服务、房地产开发等共同发展的国有国际旅游企业集团。潮州市旅游总公司在“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的发展方针下,相继成立了100多家专业公司,广泛开展了贸易、房地产、工业等多项经营业务,还在境外开办了2家企业,1993年综合营业收入超过了3亿元,纯利润3138万元,成为旅行社多元化经营成功的又一典范。
此外,旅行社的市场潜力巨大,也要求旅行社抓住机遇,开拓新产品,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界多元化发展。
旅行社自身的条件决定了多元化的可行性
旅行社的信息反馈迅速,旅行社可利用这些信号,不断开发产品、拓展市场。当今社会,信息对各行各业是很重要的,可以说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财富。不论是从事国际旅游,还是国内旅游的旅行社,在世界各国或者全国主要旅游地区都设有办事机构,对各种产品、市场信息了解迅速。这些信息经过旅行社人员的合理收集、整理、分析,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产品深层开发信号,旅行社利用这些信号,不断开发产品、拓展市场,多元化经营在成熟的条件下便会应运而生。
旅行社的公众交往广泛,有利于进行招商和引资。旅行社每年接待的国内外游客可达几万至几十万人之多,旅游的消费,又决定了旅游者的层次和地位,旅行社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可以直接吸引旅游者的注意,使旅游者产生投资与合作的欲望。旅行社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进行招商和引资,逐步发展多元化经营。
旅行社资金运用灵活,可以节约大量的流动资金和利息。旅行社与其他行业相比,资金运用上有两个特点:一是不必将大量资金压在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上;二是先收取旅游费、再进行服务。这两个特点可以节约大量的流动资金和利息,为多元化经营提供了前提条件。
旅行社人员文化素质较高,能为多元化经营提供较好的管理者。旅行社的行业特点要求其从业人员知识面广,道德品质高,特别是对管理人员要求更高。因此,旅行社拥有一批素质较好的人员。多元化经营规模较大,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正需要较好的管理者。二者的吻合,更使旅行社多元化经营成为可能。
旅行社多元化经营可供选择的模式
横向多元化,又称水平多元化。是指以现有产品市场为中心,向水平方向扩展经营领域的战略。比如,一个经营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还可以同时经营境内旅游、境内居民到境外旅游等业务,它适合于社会信誉较好的旅行社。
纵向多元化,又称垂直多元化。是以现有的产品、市场为基础,向垂直方向扩大经营领域的战略。比如,旅行社可以经营餐饮、商场、娱乐场等业务,它有利于综合利用资源,适合于规模较大的旅行社。
多向多元化。是指虽然与现有的产品、市场领域有些关系,但开发的是完全异质的产品的市场经营领域的战略。比如,旅行社发挥服务优势,经营票务、信息传播、咨询服务、创办旅游学校等业务,它适用于技术水平较高的旅行社。
以上三种模式虽各有不同,但它们同时生产和提供的是与旅行社业相关的两个或多个行业的产品,又可统称为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
复合式多元化。与现有的产品、市场没有明显的关系,所需的技术经营方法、销售渠道必须重新取得的战略。比如,旅行社可以经营房地产、贸易、商业等各行各业,它适合于各方面素质都较高的旅行社。
复合式多元化经营模式同时生产和提供的与旅行社业不相关的两个或多个行业的产品,故又称为不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
相关多元化经营经营模式选择
根据我国旅行社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我国旅行社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实施多元化经营。
旅行社应从相关多元化经营入手。旅行社业综合性很强,可选择的多元化业务领域较宽,它可以向工商、贸易、技术等各行业发展多元化经营,但这需要多种人才和较雄厚的资本,因此,还不适合我国当前的旅行社。我国旅行社集团刚刚起步,大多数旅行社规模不大。为了实现多元化经营,使旅行社获得比独立运作时更多的利润,在更大基础上分散业务风险,旅行社应从相关多元化入手。进行相关多元化经营时,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战略协同,它包含两方面的涵义:
市场相关协同
当不同产品适用于相同的消费者时,可以通过共同的批发商和零售商,采用相近的市场或激励方式,就表现为市场相关的战略协同。比如,旅行社采用垂直多元化经营战略,在经营旅游业务的同时,经营餐饮、商场、娱乐场等,这样就可以将这些与旅游产品不同的消费品通过相同的消费者进行消费,这不仅使旅行社经营产生规模经济,还能产生各种纵深发展的机会。
管理协同
管理协同通常出现在不同业务单元的经营管理和操作层次上,一项管理诀窍转移到另一项业务管理中,运用得当,可以产生良好的效果。如旅行社管理层在管理旅行社时,产生了自己的经营、服务特色,它可以将这一特色运用到商场、餐饮等各项多元业务上,这样既使旅游者产生了一种亲切感,又可以连带发展自己的旅游业务。
在相关多元化基础上发展核心竞争力。众多采用多元化经营的旅行社,往往只注意各多元化部门之间的业务组合,而忽视了相关多元化经营中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旅游业是公认的“朝阳产业”,市场潜力巨大,这就决定了旅行社在采取多元化经营时,应以旅游业为核心产业,从知识、技能、管理体系、价值观念与企业文化五个方面培育核心竞争力。我国旅游市场发育已进入了新的阶段,过去依靠小打小闹就能维持很长时间的旅行社经营方式,已被市场淘汰,依靠核心能力竞争的时期已经到来。旅行社在选择进入的业务时,不仅要看是否盈利,还要看能否取得长期的核心竞争力。另外,旅行社高级管理层关注竞争对手时,不仅要关注其产品质量和成本情况,更要关注竞争对手核心能力的建立情况,因为核心能力是竞争的根基。
为什么旅行社不采用非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因为它有两个主要缺点:一是要求高层管理者必须在总公司经营战略中或不同产业竞争中,对不同的业务做出重大决策,公司多元化程度越高,越难监督子公司的业务,越难判断每一业务所在的产业竞争环境;二是新业务容易带来新的风险。非相关多元化要求旅行社资金雄厚,整体素质高,否则多元化经营很容易失败。
参考资料:
1.杜江,《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2.王坚,《旅游大型集团企业之纵横》,香港大世界出版公司,1998
3.蓝海林,“多元化战略、组织结构与绩效”,《企业经济》,2001年第2期
关键词:区县 旅行社 联合经营模式
2010年,重庆市旅游总接待1.6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91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31%。在“十二五”期间,重庆市旅游发展要实现全面突破,实施“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的三大战略,着力打造长江三峡、天坑地缝、大足石刻、天生三硚、钓鱼城、白鹤梁等六大世界级旅游精品,力争在两年内使每个景区游客量超过100万人次,这为区县旅行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重庆市区县旅行社的发展现状和主营业务
旅游业是公认的朝阳产业,因对当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正深刻影响着重庆市各个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定位。旅行社作为旅游中介服务机构直接影响着区县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和效益,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旅行社的发展。目前,重庆市区县旅行社主要经营两大业务:一是作为接待社,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吸引其他地区的旅游者,接待前来旅游的散客和团队;二是作为组团社,组织当地游客前往其他地区旅游。
二、重庆市区县旅行社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重庆市区县旅行社虽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存在成立时间较短、总体规模较小、经营分散等原因,导致了在经营过程中出现效益差、产品同质化、过度竞争等问题。
(一)旅游产品设计单一、缺乏个性化特色
区县旅行社在经营过程中,缺乏市场细分,无法满足市场多样化、复杂化的需求,使旅游产品竞争长期处于低价竞争的状态,企业效益水平低下。目前,多数区县旅行社不愿意花大力气开发新线路和新产品,只关注于效仿经营较好的旅行社线路和产品,抱着“搭便车”的心理,盲目跟风,长期依靠各种“回扣”或“人头费”来充当利润点,甚至有些旅行社还通过克扣导游服务费来增加收入,使旅游者的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这种现象造成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错位,严重影响重庆市区县旅行社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经营过程中孤军奋战,形成“窝里斗”的局面
区县旅行社在区位、人口、社会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较好,但是面对外来旅行社的强势介入,市场必将日益火爆,众多区县旅行社受到自身资金不足、经营规模小等条件的限制,要想快速发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重庆市各区县旅行社在经营中基本上都是单打独斗,每天都要面对成百上千的游客和经营过程中的各项风险,长期缺少对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经营战略的认识。同时,为了争夺市场和客源,各家旅行社相互竞争激烈,进行低价甚至“零团费”等恶性价格竞争,形成了一种“窝里斗”的局面。
(三)旅行社品牌、形象塑造不足,整体缺乏活力
旅行社的品牌蕴含着旅行社企业的知名度、商业信誉、顾客信任度、经营管理模式、客源市场等巨大的商业价值。目前,很多区县旅行社因为低价竞争导致游览活动的质量不佳而使企业形象和声誉受到影响,而且旅行社产品单一,容易造成旅行社品牌模糊,不便于顾客识别,不利于有效占领细分市场。与此同时,区县旅行社普遍不太注重企业品牌、形象塑造,使其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整体缺乏活力。
三、联合经营模式为重庆市区县旅行社的带来新机遇
联合体经营模式是以资信共享、共同采购、统一品牌、统一促销为目的的半紧密型社团组织,是企业经营者根据单个企业尚不足以独立经营某一事业,难以利用规模效益而采取的一种战略,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经营实体横向联合成立一个经营实体或企业集团。从旅行社的经营管理上来说,对旅行社联合体的探索是一种对以产品为纽带的联合营销模式的探索。联合体由于存在集体采购、资源共享的优势,成本可以降到最低,旅游市场价格也会随之下调,让更多的旅游者从中获得实惠,实现了服务游客、达到共赢的目的。
(一)充分发挥实力较强旅行社的主导作用,带动中小型旅行社的发展
区县旅行社采取联合经营模式,使联合体的成员在信息交流、业务往来、行业自律、诚信公约等方面有自已的运作方式,增加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统一经营策略,增加经营性资本,增强总体实力
目前,联合体各成员旅行社的主要任务有四个:信息沟通、联合促销、业务合作和培训提高,根本目的是要把旅行社做大做强。区县旅行社采用联合经营模式之后,所有成员旅行社将形成统一形象、统一宣传、等经营策略,逐步组合成一个相对紧密的企业联合体,这也非常有利于成员旅行社贷款和融资,既增加了旅行社的经营资本,又保证了旅行社有足够的资金来扩大了经营网络,有利于旅行社不断拓展业务。
(三)合理分工,明确责任,避免恶性低价竞争
区县旅行社采用联合经营模式,大型旅行社主要关注于线路开发和产品设计,中小型旅行社主要关注于网络布局和产品销售,逐步形成一个相互合作的产业链条,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低价竞争带来的消极影响,使区县的各旅行社有规章、有机制、有秩序的经营,有利于旅行社各自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使旅游者的利益更有保障。
(四)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支持和指导是推广区县旅行社联合经营模式的保证
目前,重庆市少数区县一些规模较大的旅行社正在联合部分中小旅行社,整合相关业务,向有资产联系的紧密型的集团方向发展,迫切需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支持、指导和帮助。
首先,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加强监管,规范市场,促使重庆市每个区县都形成几家各具特色的旅行社联合经营体。通过调控旅行社的外在环境来影响旅行社的决策,同时,防止了旅行社的垄断,维护消费者权利,引导市场正常运行。
其次,积极组建重庆市区县旅行社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通报和奖惩制度,形成有效的行业管理、监督机制,维持市场秩序,促进良好的行业发展氛围。同时,鼓励和支持重庆区县旅行社以多种形式进行跨地区联合经营,实现资源信息共享,达到互利多赢的局面。
目前,重庆市区县旅行社采用联合经营模式还处于初期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随着区县旅行社逐步走上联合经营之路,联合体成员能够合理分工,统一步伐,共享资源,有效降低成本,希望能为解决重庆市区县旅行社规模化经营寻找到一条的出路。
一、国内各类企业和个人来沪投资的旅游企业(集团),实行与本市旅游企业同等待遇。凡经国家旅游局认定、或市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且通过投资、参股、兼并、收购、迁移总部或地区总部等方式来沪经营旅游业务的,可享受市政府43号文件规定的有关优惠政策。
二、设立国际旅行社方面,国内各类企业和个人可按照《上海市旅行社管理办法》要求的条件向市旅游委提出申请:
(一)提交下列申报材料:1、设立旅行社申请书。内容包括:申请设立旅行社的业务经营范围;中英文名称和设立地;企业形式、投资者、投资额和出资方式;申请人、受理申请部门的全称、申请报告名称和呈报申请的时间。2、申办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批件。3、设立旅行社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设立旅行社的市场条件;设立旅行社的资金条件,设立旅行社的人员条件;受理申请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认为需要补充说明的其他内容。4、旅行社章程。5、旅行社经理、副经理履历表和必要的经营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证书。6、开户银行出具的资金信用证明、注明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审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7、经营场所证明。8、经营设备证明。
(二)如获同意,申办单位向市旅委领取《申报旅行社技术报告书》(简称技术报告书)。
(三)向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询确定申办旅行社名称;填写《技术报告书》一式三份,填妥表内各项需审核栏目并核盖公章,随附规定提供的各项项材料,送交市旅委。
(四)市旅委在收到《技术报告书》后,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在15个工作日内,签署申报意见报送国家旅游局审批;国家旅游局在收到《技术报告书》后将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由市旅委将审批决定转告申办者,并对获得批准的申办单位颁发由国家旅游局审定的《国际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五)获准设立的国际旅行社向市旅委交纳60万元旅游质量保证金(出境游组团社交纳100万元)。
(六)持批准设立文件和《国际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向本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和领取营业执照。
三、国内各类企业和个人在沪设立国内旅行社,应当按照《上海市旅行社管理办法》要求的条件向拟设地的区、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一)提交下列申办材料:1、设立旅行社申请书。内容包括:申请设立旅行社的名称、经营范围和设立地;企业形式、投资者、投资额和出资方式;申请人、受理申请部门的全称、申请报告名称和呈报申请的时间。2、申办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批件。3、设立旅行社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设立旅行社的市场条件;设立旅行社的资金条件;设立旅行社的人员条件和受理申请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认为需要补充说明的其他内容。4、旅行社章程。5、旅行社经理、副经理履历表和必要的经营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证书。6、开户银行出具的资金信用证明、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7、经营场所证明。8、经营设备证明。
(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预审,对符合规定的申请者应发给《上海市国内旅行社审批表》,一式四份,申请者在收到《上海市国内旅行社审批表》后应在60个工作日内,依次办妥以下筹建工作事项:1、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询旅行社名称,企业名称必须含有"旅行社"字样;2、场地装修;3、人员到位;4、建立各项制度。
(三)以上工作结束后,应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并接受验收。验收后应向辖区内的区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交纳质量保证金10万元。
(四)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作出同意的批复并核发《国内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五)持《国内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和批复件到辖区内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和领取营业执照。
四、国内各省市旅行社在本市设立旅行社分社的,应当具备《旅行社管理条例》和《上海市旅行社管理办法》要求的条件,实行以下申报程序;
(一)向原审批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核准该旅行社每年接待旅游者达到10万人次以上的证明文件。
(二)按《条例》规定的数额到设立地有质量保证金管理权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交纳质量保证金。
(三)到原审批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领取许可证。
(四)凭此证明文件和许可证到设立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
(五)旅行社应当在办理完分社登记注册手续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报其主管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分社所在地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五、国内各类企业和个人在沪投资设立的旅行社,凡符合如下条件,在其开设第11个营业部起免收保证金:
(一)一年旅游营收达到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含3000万元);
(二)年接待进入本市游客数达5000人次;
(三)无重大违纪违规和重大事故投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