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

时间:2022-11-23 23:57: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临床医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临床医学

第1篇

 

栏目:述评、专家论坛、论著、新进展、经验交流等。

 

收录

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收录。

 投稿要求一般事项

1.1 选题:临床研究领域的视点与动态、述评、论著、讲座、综述、学习园地和新技术、新药应用等。

1.2 稿件格式:采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数据评价规范》格式,论文稿件内容和顺序排列:题名、作者、作者单位、中文摘要(非论著刊出稿件略)、中文关键词、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非论著刊出稿件略)。

1.3 新投稿件:要求文本稿件一式两份,附单位审核证明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评审意见。包括:(1)无一稿两投、不涉及泄密、署名争议;(2)内容无政治性错误;(3)内容真实性由审核单位和作者自负。编辑部收稿后,即发回执。基金项目、重大课题稿件优先审稿。作者需自留底稿,不采用的稿件不退稿,但通知处理意见。收到稿件后一般3个月内作者可接到稿件具体处理意见,期间作者如另投他刊,请预选通知本刊。本刊除特约稿件,不付稿酬,有异议者请来函声明。

1.4 稿件修改:需寄送磁盘或发送电子邮件附件格式,如稿件修改内容较多,仍需邮寄打印稿(以备稿件存档和复审)。

1.5 清样校对签字:校对签字表示文稿已复核,并同意本刊稿约的有关规定。注意:(1)作者需校改文字、符号、内容错误。版式等问题可由编辑部处理。务必仔细校对2~3遍,并签名从速寄回。为防丢失原稿,不向作者寄送原稿,请自留底稿校对。(2)将清样错误处引出并标写正确内容,在原字句处直接修改。(3)根据审稿意见,编辑部已对原稿作了整理,个别叙述不确切内容作了尊重原稿文意的改动,对无关紧要、论述欠当、赘述及不符合格式的图表、参考文献等作了修改。

2 题名

(1).简洁切题;(2).不使用非公识、非公用、非熟知的符号、简称、缩写、商品名等;(3).字数不超过20字;(4).尽量不使用副标题;(5).英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

3 作者与作者单位

第2篇

四年以上工作经验 |男| 28岁(1986年3月9日)

居住地:江苏

电 话:159********(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4年 ]

公 司:XXX整形美容医院

行 业:制药/生物工程

职 位:药剂师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

学 校:南京医科大学

自我评价

在工作中积极热情投入,虚心接受意见和建议。热爱集体,喜欢观察,能挖掘周围同事的性格特点以便于与和睦相处增加团队合作凝聚力。尽管工作琐碎和忙碌,但还可以自得其乐,充实、满足。快乐工作,用心生活。这就是我的性格特点。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制药/生物工程

目标地点: 江苏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药剂师

工作经验

2010/8—至今:XXX整形美容医院[4年]

所属行业: 制药/生物工程

研究部 药剂师

1. 负责根据不同病情的病人制定营养治疗计划并实施;

2. 负责营养查房、营养宣教;

3. 负责营养门诊咨询;

4. 负责不同病人的一样配餐饮食,营养查房,营养病历的书写。

2010/1—2010 /8:XXX医药连锁店[ 7个月]

所属行业:医疗/保健/美容/卫生服务

药剂科 药剂师

1. 负责临床检验的撰写与修订,参与实验室工作。

2. 负责临床的经验整理和仪器保养维修;

3. 负责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梯队建设等管理工作,各专业组内流程的优化,

4. 负责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开支,控制成本等。

2009/7—2010 /1:XX人民医院[5个月]

所属行业: 医疗/护理/卫生

医疗部 实习生

1. 负责内科杂病和呼吸系统疾患的中医药治疗;

2. 负责临床中西医结合的诊断和治疗;

3. 负责对慢阻肺、哮喘、支气管炎、和各种不明原因的咳嗽进行辩证施治;

4. 负责与国家相关临床医学科研项目。

教育经历

2005/9 --2009 /7 南京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 本科

证书

2008/6 大学英语六级

2006/12 大学英语四级

第3篇

    1中医诊断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传统中医师诊断疾病通常使用四诊法,即望、闻、问、切,这种辩证论治的方法是我国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而检测技术则是引进于西方,尚若将西医师提供的报告单作为中医师诊断的依据,那么所得出的诊断结果就偏离了中医对疾病的了解,而且既然使用西医的诊断,那么中医师就不再是中医师了,因为检测是西医诊疗手段之一,进而导致诊断偏离了中医的本质。许多不知道其中原由的病患也说到:“我们之所以选择中医治疗就是不想去做这样那样的检查,如果中医也这样做,我们何必多此一举呢?”[1]但不可否认的是,临床检测结果的确可以帮助中医分析患者患病机理因。通常中医仅凭四诊法并不能认识到疾病发生的根源,四诊法虽然具备了中医整体性与宏观性的特点,但其为患者诊断得到的信息只是一个模糊的框架,同时结果还带有中医师的不确定性以及主观性,使得疾病与本质的关系未能明确理清。基于上述这种情况,尚若可以利用西方检测技术,可以让中医师客观全面的掌握病患患病机理,然后对症下药,帮助病患尽早康复。比如常见的腰痛,临床诊断结果有肾结石、脊柱疾病等[2]。仅凭四诊法是否能够区分疾病的本质?如贫血,通常贫血的临床特征只有气短、面色苍白等,中医仅称其为“血虚”,然就贫血类型而言,就可分为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只通过望、闻、问、切是无法真正区别开的。而利用西方的检测技术不仅可以准确的了解病患的患病机理,还便于医师对症下药,使患者尽早得到康复。同时对于中医上的气虚、阳虚、阴虚以及身体器官功能状态如肝上火等情况,临床检测技术不仅可以使患者病因更加明确,还可以为中医师提供指导用药的依据。

    2中医诊断现代化发展

    纵观中医诊断的发展,早在50年前,中医就开始利用西方检测技术来为中医诊断提供患者患病机理的信息。因此可以说,现代检测技术是中医四诊法的补充和延伸。从运用检测技术的情况分析来看,检测技术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得以应用。一是检测技术为中医师提供患者病因信息。通常患者器官功能的改变或恢复,都需要西方检测技术去进一步证实,如肝功能异常者,其在经过一系列中医疗程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明显,在这个阶段中,肝中的蛋白质代谢、肝纤维化指标等明显变化为中医治疗的疗效提供确切证明[3]。又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西医师在治疗时,多让患者使用抗生剂,但效果并不明显。而中医在此方面的诊疗原则是活血化瘀以及清热解毒,效果显着,在这个时候,检测技术则可以为患者各项指标如血沉等进行检查,为中医诊疗效果提供确切依据。中西医本质是不同的,而且诊断方式也有所不同,但虽不同宗同源,其目的却高度一致的,那就是使患者尽早康复。

    3临床医学检测技术和中医诊断的应用要求

    中医如何利用检测技术来为其补充与延伸呢?检测技术虽然仅仅只能为中医的诊断提供患者病因的基本信息,但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待检测技术在中医中的应用效果。

    3.1中医不能一贯遵从传统,将人体层次的掌握局限在机体整体上,中医也应当深入到骨髓中去,把观察的层次延伸到人体各器官中去。换言之,就是根据传统的由身体器官功能改变而对外表现的信息,进而找出身体器官活动,转变到由外向内观察,这是中医学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这个由外向内观察的过程中,检测技术为其发展搭建了桥梁[4];

    3.2中医诊断结果具有模糊性,其没有对定性定量的范围进行认定,这是中医发展的一道障碍,而现代检测技术则是铲除这道障碍的有力匕首。中医诊断既要延续传统的辨证论治,又要利用检测技术为中医诊疗结果提供明确的效果依据,只有这样,中医才能对自身内容进行完善与补充。

    综上所述,中医有着自己理论指导与想法,在延续传统优势的同时,还需要的本身内容进行补充与完善。尤其是对紧急诊疗而言,因中医的诊断具有不确定性,往往在应对急诊时无法发挥中医的作用。如在现代医学处理急诊情况时,需要医师熟练掌握肝的形态、盲肠的位置、胃的大小等各个器官的情况,而反观中医对器官的了解,还局限于内经。

    4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传统的中医学是中国古代人民实践的伟大结晶,中医诊断以传统的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四诊法对病患进行诊疗,提出病因并对症下药,一些疾病西医治疗效果不好,而用中医治疗却能够得到很好的疗效。但中医却不能固守宗源,应当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与加强,检测技术则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从检测技术的本质来看,其是为病患提供身体内患病器官的各项指标参数作为医师诊断的客观依据,某些感染病的诊疗甚至离不开检测技术。尚若中医在诊疗病患时,利用检测技术则可以尽早准确的找出病患的患病机理,进而尽早对病患病情加以控制,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5]。现代检测技术的应用,则为中医的诊断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使中医的诊疗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为病患的治疗赢取了更加宝贵的时间。检测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中医更加准确的诊断,还将中医推向了国际舞台。

第4篇

心室假腱索合并期前收缩的探讨 张乙川,弋代明,崔维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的季节变化分析 卢燕,袁志敏

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观察 齐磊,俞雅铭,余学英,叶章文

可折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22例观察 何芳,刘勇,曾本书,HE Fang,LIU Yong,ZENG Ben-shu

肺心病酷似心肌梗死1例 付子君,付心怡

Kaneda器械在胸腰段骨折中的应用 李政,阳运康,余飞,刘正刚,黄祚瑶,陈行灿

甘草炮制方法的改进 曹廉

浅谈泌尿系结石的保守治疗 义理荣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骨化性肌炎的治疗体会 官启泰

脐血流S/D值与脐带缠绕胎儿预后 狄敏

对不同程度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的处理 任树华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98例痰菌培养分析 万明

小儿支原体肺炎50例临床分析 苟鹏

198例臀坐式外伤X线平片分析 赵明,刘跃程,张锦军,ZHAO Ming,LIU Yue-cheng,ZHANG Jin-jun

X线与B超对75例输尿管结石诊断的对比 罗成静

不同时间口服造影剂在胰腺CT扫描诊断中的对比 袁蓉

论柯琴的学术成就 林阳,李宇

中医治疗胆管蛔虫症26例体会 胡廷云

胃康颗粒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林勇,汤季红

小切口联合胆管镜探查胆总管的手术配合 刘学英

经尿道切除前列腺手术的护理体会 苏斌

医用离子水冲洗膀胱在前列腺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卢晓丽,侯艾东

无痛分娩术的观察与护理 刘静,谢光荣

复发性巨大卵巢巧克力囊肿1例 李茂华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术中护理 李文华

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护理措施 莫及莲

小儿急性有机氟农药中毒7例的护理 徐慧蓉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张顺芬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28例肾病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 陈鸿艳

脑血管意外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邓丽娜

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的临床观察 代义春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要树立"大经济"观念 王琼

浅谈计算机管理在药品库房中的应用 杨成静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进展 舒敏

口服缓释、控释制剂体外释放度的研究进展 刘忠庆,许小红,彭静

肾上腺骨髓脂肪瘤3例的CT诊断 袁德清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李俊华,郭平

心理卫生 鲁亚蓉

结合社区卫生服务开展健康促进工作 魏咏兰

合理输血 李执如

宫外孕合并宫内孕1例 张笑梅,丰芸

B超诊断大肠癌的体会 胡华彬

重度妊高征并发腹水3例临床分析 柳怡,颜焰,LIU Yi,YAN Yan

伽玛刀治疗巨块型转移性肝癌1例 黄春,佘万芳,孙守岐

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难点及对策 余瑶

浅议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及其护理 李荣蓉

28例重症脑血管意外的抢救护理 李慧

多发伤的院前急救与护理配合 杨馨梅

精密过滤输液器用于静脉输液的临床观察 余应红,鲁晖,朱平

高位截瘫病人的夜间护理体会 谢利亚

如何作好一次性医用物品的管理 李建蓉

护生临床带教的体会 梁正蓉

中药提取物在治疗脑梗死研究方面的进展 孟繁烨,杨粤峰,陈曦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相关性消化道溃疡的发病机理 张华

要加强信息工作 杨青

信息报送中的问题及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之管见 薛雪,贺敏,谢银方,石宏驿

做好信息报送工作的体会 万兵,刘莉,宋杏馥

报送信息是基层单位的重要职责 钟传羽

对县卫生局做好信息工作的思考 于星强,唐普晋

抓好信息工作的点滴体会 勾承锐

浅议信息工作在领导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冯光成

加强信息工作推动医院改革 何芦强,王鹭丽

做好信息工作,服务卫生事业 佘芳

信息是决策的重要依据 叶果

抓好信息工作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冯伟

办公室如何做好信息的管理工作 曾晓英

处理负面信息五原则 袁克敏

368例新生儿使用抗生素情况 任树华

房颤时出现室性逸搏1例 李逢川

急性脑硬膜外血肿准确开瓣技巧初探 李元斌,周华龙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TURP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 胡凯谦

难治性胸腔积液经皮胸膜活检74例分析 熊光华,余玲

筋膜间室综合征早期筋膜切开减压22例临床观察 衡代忠

1134例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陈良

急诊内镜在58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应用 吴伟民

糖尿病药源性低血糖昏迷32例临床分析 叶敏

第5篇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临床教学不能够做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目标落后,不能充分体现教育的价值。

(二)教育投入不足。随着连年的扩招和民办院校的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可是学校硬件设施不增加,导致教学资源紧张,影响教学效果。

(三)课程设置单一、结构缺陷,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之间相对独立,缺少学科的横向联系。

(四)评价体系不合理。仍然重理论轻实践、重成绩轻能力。

(五)教学方法传统、单一。仍然遵循长期以来的课堂讲授式、单向式、被动式教学方法,不仅禁锢学生的思考能力,还容易让其产生依赖性。同时,学生的思考少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差。

(六)教学质量低下。随着招生人数的扩大,而硬件设施不完善更新,从而单位面积内共享资源的人数就会越来越多。在理论课授课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就会产生误区。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为了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信息量,将大量的内容做成课件放映,有的甚至把教材内容整篇复制。教师授课只看屏幕不看学生,忽视讲课效果。不写板书,讲课速度快、内容多,学生当堂吸收知识的能力下降,课后需要大量的时间复习、消化。

(七)临床见习、实习问题多多。

(1)随着医院改革力度加大,同时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冲击,少数教师教学意识淡薄,出现重医疗、轻教学的现象。

(2)承担见习任务的都是临床医生,患者多工作忙,往往因为手术、出诊等问题临时换人完成见习的带教任务,对教学工作满足于应付。

(3)教学病人缺乏。随着病人对医疗要求越来越多,对临床教学将病人病情示教给学生的做法,很多人不愿意配合。因此,给临床见习、实习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4)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很多学生用考研来回避就业问题。不少学生利用集中实习的时间来看书,准考。还有一部分学生利用实习时间奔波于各大招聘会,就使得临床实习形同虚设。

(八)毕业考试形式陈旧。多年来本科医学生的毕业考试只有理论,没有实践。这种形势也误导了学生,使其只注重理论,而忽视了实践。

二、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一)加大投入,改善教学环境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教学设施与教学环境也要及时的更新和改善,这样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教学需求。

(二)明确培养目标临床医学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应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学人才。

(三)调整课程结构,修订教学大纲紧扣培养目标,整合课程内容,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学生临床操作的基本功,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1)课程体系建设要紧跟时代步伐,适时修订,全面改善。

(2)课程的宏观结构应以医学为主,德智体多结构发展。将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及时引入教学。

(3)加强学生素质培养,强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社科交叉融合的课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

(五)改变教育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1)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从课堂讲授式、单向式、被动式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接受程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2)教学方法向多元化发展。减少课堂讲授学时,只讲授课程的核心内容。采用启发式教育,逐渐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模式。

(3)减少大班上课人数,适量增加小班授课,开展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临床技能中心,利用模拟病人开展情景式教学,增加学生的技能训练。

(六)调整教学计划,突出实践教学按照学分制要求,重新修订教学计划,减少理论课学时,突出实践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素质教育的内容。

(1)重视教学基地建设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习期对于学生特别重要。加强教学基地建设,对教学条件、教学状态、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从而建立与完善各个实习基地间的交流、互惠互利,促进实习质量。

(2)修订实习计划,提前进入实习期通过提前实习,可以减轻考研和就业对于实习教学的干扰,让学生专心学习,确保实习质量。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年龄比例、学历比例都要达到一个正常水平。形成老带新、新促老的优势循环。增加青年教师学习的机会,使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八)教学质量评估改革打破常规,建立以督导、学生为主体的评估体系。把学生也作为评估的一个主体,直接参与到其中,能直接反映出授课效果与授课质量。

(九)加强质量监控力度,改革学生考核方法

(1)成立督导组,形成督导听课制度。尤其对年轻教师,能尽快提高其讲课质量。

(2)加强对见习医院、实习基地的检查、督促与指导。

第6篇

临床医学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神经病学、老年医学等。

“临床”即“亲临病床”之意,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预防和治疗以最大程度上减弱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临床医学是直接面对疾病、病人,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

通过文献调查研究,笔者认为,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存在不少问题。课程目标不明确。由于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院校之间又缺少可借鉴的培养经验,所以普遍存在对培养课程目标认识不足,过度借鉴学术学位课程体系,针对性不强;重视学习与科研能力,忽视临床技能和职业态度的培养,没有体现分类培养。

1.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基本上以学科为中心,缺少对研究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关注。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优点在于能够把握学科内容和内在逻辑,以便于实施和教学管理。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模式逐渐暴露出课程门数增多、体系膨胀、课程设计缺乏整体优化、学科界限明显及更新不及时等缺点。

2.课程结构比例失调。

笔者发现我国大部分高校对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区,将课程与传统意义上的学位课程混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偏重理论教学而弱化课外实践教学、重视考核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的现象,于是直接导致课程结构比例失调,出现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必修课程多、选修课程少,公共课程多、专业课程少的情况。

3.课程实施效果不佳。

过度借鉴学术学位课程体系而使课程实施过程出现和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共用师资和学科资源、教学方法仍旧以教师讲授为主等教师队伍薄弱和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被动接受,师生交流碰撞少,不利于教学相长。

二、体系设想

1.学术型与专业学位型培养比较

经查阅文献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通过比较临床医学硕士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培养异同点,得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应更加侧重其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如继续使用学术学位的培养体系、标准予以培养或衡量都将是不正确的。

2.课程体系结构的构建

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科学合理与否,取决于其是否符合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实际,其培养目标应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培养内容侧重以核心能力为基础,因此构建的课程体系应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五个要素。整个体系需明确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和价值取向,其中培养目标需准确定位,课程结构需调整,课程教学内容需充实,课程实施需设计安排,课程评价需建立科学有效的保障体系。这五个要素在课程目标的指引下,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3.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

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笔者认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核心能力指标课程应以临床操作能力、医学专业素养、判断性思维能力、临床科学研究能力、人际交流能力、规划发展能力、教学能力及照护病人能力等8项能力为培养目标。临床操作能力是所有培养能力目标的基础,其基本要求能胜任临床医师的岗位需求;医学专业素养要求德才兼备,要遵守道德伦理规范,富有人文主义精神;判断性思维能力要求培养的研究生首先要树立判断性思维的自信心,不仅具有质疑、发现问题,并且还应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科学研究能力要求在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的同时,也要求具有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人际交流能力要求医生同病人、家属及医疗同行具有人际沟通和交流协作的能力;规划发展能力要求其能够明确个人的发展方向,具有自主学习、英语应用及职业规划的能力;教学能力要求在完成临床实践和科研任务的同时,还能胜任教育、指导实习的学员和低年资的研究生,能担任部分研究生授课任务及学术交流汇报任务;照护病人能力要求在能与病人及其家属建立互信关系,具有制定病人照护和健康教育方案的能力。

到了在日本、韩国举行的AASD大会发言的机会,并在学科的支持下出国参会,用英语做大会或分会发言,不仅他们的英语交流和演讲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通过聆听会议与自己研究有关的报告,特别是有关各种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结节与肿瘤、甲状旁腺疾病、骨代谢病等专题大会报告,掌握了学科最新的专业理论进展,拓宽了知识面。另外,学生们对这种参会机会非常重视,虽然参会前的PPT准备是辛苦的,但他们乐在其中,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这对他们专业知识的迅速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总结

第8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China Clinic Medical Imaging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卫生厅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辽宁省沈阳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1062

国内刊号:21-1381/R

邮发代号:8-2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0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月刊)创刊于1990年,是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中国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办刊宗旨:以普及影像诊断技术和进行知识更新为重点,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突出重点,讲究实用,体现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对临床的创新研究、首例报道、综合影像诊断、比较影像学的论文给与大力支持,优先采用、尽快刊登,以确保临床的创新研究和首例报道的时效性和先进性。

重点介绍:各种影像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适应症的选择、各种疾病的影像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报道各种影像诊断技术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交流和推广医学影像技术在诊断、治疗、科研方面的新成果、新经验,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

第9篇

【关键词】医师;临床;医学信息;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

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认知、评价以及交流的能力。科技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化也越来越普遍,医学信息也是如此。知识的缺乏会严重影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学者指出,未来的知识信息将对医学的临床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超过药物和医学技术[1-3]。因此,对于需要终生学习的医学工作者来说,培养信息素养不仅是对其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如今,检验临床医师职业素养的标准已经开始倾向于其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高低。临床医师是医院的主体,是推动医疗进步、医疗创新的先锋,是推动医院发展的关键人物,因此其信息素养将直接关系到医院未来的发展和生存。为了对现阶段临床医师的医学信息认知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以提高临床医师的学习和工作能力,为培养临床医师的信息素养提供方法依据,以推动临床医学的发展,本研究对多家医院的临床医师的医学信息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多家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及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在职医师600名,其中男性481名,女性119名,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5.0±1.5)岁医师的科室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兼顾到了各种学历、各类职称和不同的从业年限。其中本科学历的医师共385名,占59.66%,比例最大;硕士生和博士生共50名,占8.33%;学历为专科以下的共165名,占27.50%。从业年限低于5年的共134名,占22.33%;超过15年的共251名,占41.83%。主任医师共65名,占10.83%;副主任医师共106名,占17.67%;主治医师共218名,占36.33%;住院医师共211名,占35.17%。在医院等级方面,二级甲等医院占50%,三级甲等医院占11%,其他医疗机构占39%。600名医师的性别、年龄等一般信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参与研究的临床医师进行医学信息认知情况的了解。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600份问卷,回收6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回收的问卷中有效的共598份,有效率为99.67%。所得数据由双人核实录入数据库。1.3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版本的统计分析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数据资料的表示方式为均数±标准差(x-±s),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资料采用χ2检验,若P<0.05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医师对医学信息的了解情况:调查显示一部分临床医师并不了解循证医学和医学信息资源,而大部分的医师并不知道医学信息素养的本质。见表1。2.2临床医师对医学信息和信息素养重要性的认知:多数临床医师认为医学信息和信息素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见表2。2.3不同职称的临床医师对医学信息掌握的差异情况:调查发现,不同职称的临床医师对医学信息的了解和对医学信息素养的了解也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4临床医师阅读医学文献及浏览医学信息的的时间:调查发现,临床医师阅读医学文献和浏览医学信息的时间均较少。想要提高医疗卫生行业的服务质量,使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需要增强临床医师对于医学信息的认知水平,使临床医师具有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意识。目前很多临床医师对医学信息的认知不够,在某些方面限制了医院与临床医师的发展与提高[4-6]。针对此现象,应该加强对临床医师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多向临床医师宣传医学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提高其对医学信息的认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多向临床医师提供获取医学信息的途径,从而提高临床医师的工作能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燕,潘惊萍,段占祺,等.临床医生对医学信息的认知情况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5,36(4):64-67.

[2]黄韬,陈利维,应桂英.四川省临床医生对医学信息的认知及需求[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23(6):53-57.

[3]张琼文,陈熹阳,周洋,等.临床医生对病人安全的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1):26-29.

[4]卢长艳.融入医学人文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成效研究[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13.

[5]邹明明,李枞,刘利丹,等.临床医师医学人文认知情况的问卷分析——大连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联合调查之一[J].医学与哲学(A),2013,34(8):12-17.

第10篇

一、检验医学的涵盖内容和扩展更加广泛

医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疾病的发现和治愈几率。在现代医学发展进程中,最为瞩目的就是检验医学的发展。传统的医院诊断主要凭借观察法和手工检验,这种效率低、错误率高的检验方法,不仅会带来大量的误诊事件,还不能及时的发现病理和病灶。检验医学的发展,使医院医学诊断从人工操作和观察时代步入科技时代,利用现代化的医疗检验设备,运用医用化学和医用物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使的医疗工作者能够更为直观的对人的内分泌系统、血循环系统、腹内脏器的状态进行准确判断,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量化疾病的轻重程度,从而采取更为有效的,对人体伤害更小的治疗方法,治愈疾病。现如今,检验医学技术在临床诊断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检验手段还是试剂指示的准确性都大幅度提高。检验医学的已经从单纯的临床医学辅助手段,成为与临床医学并列的单独学科,甚至对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其涵盖内容的不断扩展,已经成为推动临床医学进步和发展的关键。

二、检验医学己发展成一门学科

1、它比其他医学专业更加强调整体协作

检验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病理学的进步与发展。现代的检验医学,不仅更为准确和高效的应用于血、尿、便等三大常规检验,而且其检验项目和检验标准的不断完善,使得检验医学在应用中更注重整体协作。人的生理机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诸如各器官、内分泌系统和血液系统,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一旦人体内某一器官和系统出现问题,则会出现连锁反应,使得人体的其他脏器和系统偏离正常的工作状态。这种变化,正是检验医学发挥作用的关键,现代的检验医学通过对不同部位、不同时间和不同方法的数据采集,能够比较完整的反应疾病的病理学特征,从而帮助人们分析患者患病的程度,并更为有效的选择治疗策略。如果在系统性检验中,某一个检验环节出现误差和错误,将会使病理学分析结果出现变化,从而导致误诊或错诊,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因而,现代检验医学相比于其他专业,更加强调整体协作,提高整体协作质量,也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度的关键。

2、检验医学对新技术的应用比其他专业更为敏锐

检验医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纵观检验医学的发展进程,其飞跃性质的进步,往往是由于某学科技术发展的应用。例如,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使检验医学工作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分子生物学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使检验医学不仅能够应用于病理学分析,还扩展到了诊断效果的评价、治疗效果的评价、痊愈后的评估、预测个体发生疾病的趋向、流行病学、健康状态的评价、药敏靶点的选择等。

3、自动化的融入使检验更迅速

信息时代的来临,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变革。由于检验医学对先进设备的依赖程度更高,使得自动化技术在检验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代的临床医学实验室,其学科划分已经不再明显,综合、大型医学检验设备的使用,使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对某一标本的分析,得到更多相关的信息和内容。这不仅降低了检验医学的临床应用成本,还使得检验医学成为对病理学研究、生物学研究和临床医学发展影响最大的学科。并极大的提高了临床医学诊断的效率和准确度,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三、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角色的转换

现如今,检验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现代的检验医学,不仅是临床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还贯穿于诊断、治疗、治疗后评估、疗法分析、病理分析的治疗工作全过程中。检验医学从临床的辅助手段,成为决定医院医疗水平的关键,并成为医学开展医学研究的基础手段,为提高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1S015189文件的作用

ISO15189文件的核心是医学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强调医学检验的分析前、中、后全过程的管理。在分析后质控中,要求检验人员对所测结果进行合理解释,并收集临床科室(或病人)的反馈意见、接受合理建议、要求,改进检验科工作,或开展新业务,满足临床需求。

3、临床结合和检验医学帮助医生判断检验结果的应用价值

例如有些肝炎的病毒目前尚无办法将其从体内去除,但是经过抗病毒治疗后可以将病毒的量控制在一定程度,此时的检验结果虽然显示正常,但医生一定要明白这种阴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病毒清除,只是病毒侵害的量已经减少到检测不到而已。如果检验科不向临床医生说明,就会导致临床医生错误地分析检验结果,并使患者病情的得不到准确检测。

检验医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技术和理论的不断发展进步,为现代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如今的检验医学,已然成为医疗单位不可或缺的技术。其作为临床医学辅助手段的地位已经转变,检验医学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不可或缺的,甚至影响到临床医学进步和发展的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1]杨娜,杨娟.构建高素质检验医学队伍新思路[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16)

[2]李艳.浅我国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交流与合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07)

[3]刘少梅.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精密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S6)

第11篇

本调查研究对象以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2012~2014连续三届贫困生就业信息为统计源数据,就业信息统计数据截止日期为2014年7月10日。临床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2012届贫困生人数112人,占全年级人数31.9%;2013届贫困生人数181人,占全年级人数32.8%;2014届贫困生人数149人,占全年级人数28.3%。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2012~2014届贫困生比重处于苏北地区高校贫困生20%~35%的正常区间。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调查结果

1.贫困生的就业情况

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2012、2013和2014届的贫困生人数分别为112、181和149;贫困生已经就业人数为105、170和123;就业率分别为93.75%、93.92%和82.55%。2012~2014届贫困生平均就业率到达90.05%。

2.贫困生的就业质量

一是就业构成,就业构成包括协议就业和升学就业两个部分。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2012~2014届贫困生的协议就业人数为199;升学就业人数为199,协议就业和升学就业各占50%。二是协议就业去向,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2012~2014届贫困生协议就业中去向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社区服务站或乡镇医院)、民营医院、企业单位和卫生事业单位人数分别为65、96、7、21、7和3;所占比依次为32%、47%、4%、11%、4%和2%。从就业去向来看,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成为贫困生协议就业主要方向。三是升学就业去向,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2012~2014届贫困生升学就业考取省属高校、211高校和985高校人数分别为140、30和29;所占比依次为70%、15%和15%。

3.贫困生未就业情况

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2014届就业工作尚未结束,因此本文仅将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2012、2013届贫困生未就业信息作为未就业统计数据。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2012、2013届贫困生未就业男生和女生人数分别为11和7,分别占未就业人数的61%和39%。贫困生未就业的贫困等级A、B、C的人数分别为9、6和3(等级C最为贫困,等级A最轻,等级B介于两者之间),依次占50%、33%、17%。

(二)讨论分析

1.就业总体形势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贫困生就业总体状况形势良好。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和2014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又创新高的新形势下,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贫困生近几年的就业形势并未受到严重影响。这说明随着近几年我国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等医疗人才的需求量依然很大。

2.就业构成和就业层次

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贫困生就业构成中的协议就业和升学就业各占半边天。其中贫困生升学率高达50%,明显高于全国和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5%左右的升学率。贫困生高升学率和我国当前卫生事业单位招聘门槛越来越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苏北地区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招聘为例,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招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普遍要求具有研究生学历,即使临床医学本科生能进入以上医院,一般也是没有事业编制的合同工。新形势迫使临床医学贫困生不得不通过提高学历层次实现就业。贫困生高升学率还与其自身自尊、自爱、自强的思想品德,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贫困带来的强烈危机等意志品质有关。协议就业构成中二级和三级医院约占79%,民办医院约占11%,广大的基层医院、企业和其他事业单位仅占10%。以上数据说明,贫困生主要就业渠道面向二级和三级医院,选择留在基层医院和民办医院工作人数不多。985高校和211高校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远远高于省属高校,但在升学就业中省属高校占了70%,985高校和211高校仅占30%。这说明贫困生在选择升学时比较务实,其升学的目的可能更多的是为了就业,而非提高科研能力。

三、对策和建议

(一)继续加强对贫困生的就业引导

尽管当前贫困生的就业形势良好,但不可否认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将越来越大。因此,为更好地为贫困生就业提供帮助,高校需要继续加强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包括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举办模拟职场招聘等活动。

(二)加大贫困生就业帮扶力度

贫困生帮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举办招聘会提供招聘信息;二是加大对贫困生就业资金帮扶力度。除大型招聘会外,还应该多举办小型招聘会,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平台和就业信息。江苏省2013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发放工作有关问题的函》,有利于贫困生就业的资助政策,但这类政策的受益面还太窄,导致绝大多数贫困生无法受益。除地方外,高校也需要出台有利于贫困生就业的相关政策,以帮助更多的贫困生。

(三)保证贫困生100%就业率

第12篇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临床医学;应用

近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及流式细胞术的快速发展,流式细胞术(FCM)已成为许多疾病诊断和分性的重要依据。流式细胞术是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它作为一门生物检测技术集计算机技术、测量技术、激光技术、流体动力学、细胞化学、细胞免疫学于一体,是对快速直线运动状态中的细胞、生物颗粒或液体中的大分子物质进行多参数的、快速的定量分析和分选的一种技术[1]。1973年美国BD公司推出全国第一台流式细胞仪,通过对流动液体中排列成单列细胞或颗粒进行逐个检测得到该细胞或颗粒的光散射和荧光指标,分析它们的体积、内部结构、DNA、RNA、蛋白质、抗原等物理及化学性质,还能对所需要的细胞进行分选等。具有检测速度快、测量指标多、采集数量大,对所需的细胞或生物颗粒进行分析或分选等特点[2],其在生物学、临床医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学等众多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流式细胞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1流式细胞仪的结构

主要由五部分组成:(1)流动室及液流驱动系统;(2)激光光源及光束形成系统;(3)光学系统;(4)信号检测与储存、显示、分析系统;(5)细胞分选系统。

1.2流式细胞仪的工作原理

将待测细胞染色后制成单细胞悬液,用一定压力将待测样品压入流动室,不含细胞的硫酸缓冲液在高压下从鞘液管喷出,鞘液管入口方向与待测样品流成一定角度,这样鞘液就能够包绕样品高速流动,组成一个圆形的流束,待测细胞在鞘液的包绕下单行排列,依次通过检测区域。流式细胞仪通常以激光作为光源,经过聚焦整形后的光束,垂直照射在样品流上,被荧光染色的细胞在激光束的照射下,产生散射光和激发荧光,这两种信号同时被前向光电二极管和90°方向的光电倍增管接收,光散射信号在前向小角度进行检测,这种信号基本上反映了细胞体积的大小;荧光信号的接受方向与激光束垂直,经过一系列双色性反射镜和带通滤光片的分离,形成多个不同波长的荧光信号,这些荧光信号的强度代表了所测细胞膜表面抗原的强度或核内物质的浓度,经光电倍增管接收后可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模/数转换器将连续的电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信号,计算机系统将这些数字信号收集、储存,以一维直方图或二维点阵图及数据表或三维图形显示出来,可以用不同的标记物进行双参数、三参数甚至多参数的分析[3,4]。

2流式细胞仪的技术指标

包括:(1)分析速度:很高可以达到5000个/s左右,大型的流式细胞仪的分析速度可达10000个/s;(2)荧光检测灵敏度:单个细胞上的荧光分子<600个,或两个细胞之间的荧光差>5%就能区分;(3)前向角散射光检测灵敏度:一般的可以检测到的最小颗粒直径在0.2~0.5μm;(4)分辨率(CV):一般流式细胞仪能够达到<2.0%;(5)分选速度:一般流式细胞仪分选速度>100个/s,分选细胞纯度可达99%[5]。

3流式细胞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3.1在血液学中的应用

流式细胞术通过对外周血细胞和骨髓细胞表面抗原和DNA的检测分析对各种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的分型、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作用。血细胞在白细胞系、红细胞系、巨核细胞系、血小板及非造血细胞均有不同的分化抗原表达,分布在细胞质、细胞膜中。血液肿瘤细胞的特征是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系类专一性和分化阶段的规律性,运用流式细胞术将具有系列特异性并涵盖不同分化阶段的单克隆体作为分子探针来检测血液肿瘤细胞的内外抗原,可以反映其本质上与正常造血细胞的差异[6]。流式细胞术采用各种抗血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借助于各种荧光染料(异硫氰基荧光素FITC,藻红蛋白PE等)测定一个细胞的多种参数,以正确判断出该细胞的属性。流式细胞术还可以应用在白血病免疫分型方面,目前国内外均主张采用FCM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计方法进行白血病免疫分析。采用此法可将骨髓细胞清晰地分成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成熟粒细胞、幼稚细胞和有核红细胞群,这样可以排除正常细胞对免疫分型的干扰,从而提高免疫分析的准确性,而且测量细胞一般在1~5万个细胞,快速特异、准确性好,并且能够提供正常细胞在演变成恶性肿瘤过程细胞基因及抗原标志发生变化的信息。而这种细胞的变化是常规FAB法所不能分辨的。这种分型对于治疗方案的正确选择与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7]。近年研究发现,在临床血液病检测和诊断中诊断准确率高达90%以上,与普通检测法相比准确率提高达20%[8]。流式细胞术可以通过某些荧光染料与红细胞中的RNA结合,定量地测定网织红细胞中的RNA,得到网织红细胞占成熟红细胞的百分比,从而准确地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有作者报道FCM方法比目测法结果精确度更高[9]。此外FCM还可以测出网织红细胞的成熟度,对红细胞增值能力的判断很有意义,为干细胞移植术后恢复的判断、贫血的治疗监测、肿瘤患者放化疗对骨髓的抑制状况等提供依据。

3.2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流式细胞术在肿瘤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对肿瘤细胞DNA含量进行测定,包括癌前病变及早期癌变的检出,辅助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不仅如此,还可以根据化疗过程中肿瘤DNA分布直方图的变化评估疗效,了解细胞动力学的变化。临床医生可根据各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分布情况,结合化疗药物对细胞动力学的干扰理论,设计最佳治疗方案,再依照DNA直方图直接地看到肿瘤细胞的杀伤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选取有效药物以使对肿瘤细胞达到最大的杀伤效果[10]。

3.3在免疫学中的应用

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原理将流式细胞仪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对细胞表面和细胞内抗原、癌基因蛋白及膜受体进行定量检测,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流式细胞术可进行T、B和NK淋巴细胞水平的分析,还可以进行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区分不同的淋巴细胞亚群,计算其相互间的比例,进而了解淋巴细胞的分化功能。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大多数疾病的特异性淋巴细胞亚群,对一些疾病如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等的诊断、治疗、免疫功能的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CD4是辅淋巴细胞,它是迟发性超敏反应的启动者,是促使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辅细胞,也是抑制性T细胞的诱导细胞,而CD8是抑制性T细胞,是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反应的效应细胞,是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的抑制性细胞[11]。在许多免疫性疾病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增多与减少对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在先天性发育不良综合征中FCM分析显示外周血CD3TCD4+和CD8+T细胞均减少,在残余T细胞中T细胞受体(TCR)αβ分子表达减少,γδ分子表达正常,CD4+/CD8+T细胞比例升高,随着受累者年龄的增加CD8+细胞数增多,而有些患者T细胞数量增加,最终可达正常[12]。流式细胞术还可以进行HLA群体分析,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抗原阳性率高达92.6%,而且可以排除交叉反应,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13]。

3.4在中医药研究方面的应用

流式细胞术可用于单味中药有效成分的作用效果测定分析。如研究复方苦参方剂对大肠癌LoVo细胞体外增值凋亡的影响中,分析DNA含量及细胞周期,结果显示Lo-Vo细胞可检测亚G1峰,凋亡率于对照组相对比例增高,细胞周期分析发现S期阻滞现象,表明复方苦参方剂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14]。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气虚证、肺阴虚证患者中CD4+、CD4+/CD8+均降低,CD8+升高,说明肺气虚证与肺阴虚证患者均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15]。

3.5在细菌学中的应用

流式细胞术具有快速、灵敏、精确并能进行多参数分析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细菌的诊断和药敏实验,是研究细菌异质性、细菌抗生素后效应、多种病原菌混合感染等的有效方法。常用的为流式细胞术药敏试验:检测不同细菌时,根据药物对细菌的作用机理选择合适的荧光染料,通过细菌总体平均荧光强度束反映抗生素对细菌的抗菌活性,3h左右即可得出检测结果,尤其适用于急需药敏报告的重症感染病菌的检测。

3.6在血小板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血小板是止血机制中一个重要因素,其表面含有多种糖蛋白及各种受体,这些受体与相应的配体相结合后,血小板被激活,并发生形态变化,血小板聚集和颗粒释放等一系列反应。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标志物在许多血小板相关疾病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6]。如GPⅠb/Ⅸ复合物先天缺陷导致巨大血小板综合征;GPⅡb/Ⅲa复合物先天缺陷导致血小板无力症[17]。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中,FCM可以测定患者血液中的PAIgG、PAIgM、PAIgA,荧光阳性百分率的诊断效率为45.8%,平均荧光强度的诊断效率为72.5%,两项指标联合的诊断效率为74.2%[18];因此FCM检测血小板抗体可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及治疗监测。用FCM内参定位法定量分析血小板微粒在血栓性疾病和血栓前状态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7在相关疾病检测中的应用

质量检测是诊断男性不育症的重要手段,由于检测数低及主观因素的影响,常规的检查只能反映的形态特征和有限的功能,不能为生育能力提供准确评估的依据,用FCM检查可把定性的描述变成定量的研究,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对进行高通量、多参数分析,得到不同时期的细胞数据及形态指标,对临床诊断发生障碍的性质、原因和程度提高了客观依据,可对少、弱和无症的判断、治疗及疗效的观察作出正确的评价,为客观评价男性生育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用FCM检测生精细胞凋亡情况是迅速、准确、客观、可靠地评估功能和男性生育力的新方法[19]。

3.8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

可用流式细胞术判断供者与受者之间的配型是否合适。检测受者血清中抗供者的抗HLA抗体,如果受者血清中存在针对供者的循环抗体,就会同供者的淋巴细胞结合,在加入荧光素的二抗来显示这种结合,就可在移植前后发现高风险抗体,以判断供者与受者之间是否合适。移植后的免疫表型监测也很重要,移植后的CD4/CD8比值低下的患者排斥反应发生较多,受者血清中产生抗供体细胞抗体预后较差,应及时监测以便进行抗排斥的预防和治疗[4]。综上所述,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在医学基础、临床及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细胞分析技术。它具有分辨率高、分辨细胞数量大、参数多、准确性高、速度快等优点。随着流式细胞分析技术与方法的迅速发展,流式细胞术在临床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拓展,并将成为推动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吴晓娜,蒋红兵.流式细胞术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J〕.临床工程,2011,26(3):91.

[2]李超,韩金路,王玉刚,等.流式细胞仪的工作原理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0):235-236.

[3]王书奎,周振英.实用流式细胞术彩色图谱〔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1-58.

[4]李华,常莹.流式细胞仪的工作原理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1,17(5):37-38.

[5]张瑞华,王进,兰文军.流式细胞术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2011,25(3):21-22.

[6]IchinohasamaR,DecoteauJF,myersJ,etal.Threecolorflowcytometryinthediagnosisofmalignantlymphomabasedonthecomparativecellmorphologyoflymphomacellsandreac-tivelymphocytes〔J〕.Leukemia,1997,11(11):1891-1903.

[7]邢娟娟,黄涛,彭燕.流式细胞术白血病免疫分型的临床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05,6(7):64.

[8]王文平,杨进波.流式细胞仪在白血病临床研究中的应用〔J〕.临床检验,2006,3(26):152-153.

[9]刘小林,周彦,孙林.流式细胞仪检测网织红细胞百分比性能评价〔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8):828-830.

[10]董荔红.流式细胞仪检测直方图在常见故障维护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10):106-107.

[11]李珺,郝洪军,高枫,等.流式细胞术检测脑脊液T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应用前景〔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1,18(2):129.

[12]陈冉,白丽.流式细胞术在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诊断中的应用中国临床医学,2011,18(3):410.

[13]金明威,陈哲,陈颖.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19(5):35.

[14]徐月,秦剑,等.复方苦参方剂对大肠癌LoVo细胞体外增殖凋亡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15):1391.

[15]李泽庚,张四春,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与肺阴虚证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比较〔J〕.北京中医药,2009,28(1):16.

[16]刘婷婷.流式细胞仪在中西医领域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1,23(6):1148-1149.

[17]王志杰.流式细胞术在血小板疾病中的应用〔J〕.血栓与止血学2004,10(1):39-41.

[18]吴艾霖,吴丽娟,刘毓刚,等.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20):2304-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