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时间:2022-05-23 03:20: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第1篇

关键词:劳动社会保障 建设策略 实际实施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6(a)-0000-00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其目的是进一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同时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保护。为了进一步推进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发展,不少高校都主动的建立起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此为基础积极的探索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发展。一般来说,目前高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要来源有这样三个方面。首先,不少学校会从原本的经济管理学科中将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相关内容分离出来,而后进行整体处理以构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其次,有的学校会选择从社会学中分离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般来说这种做法普遍被各种综合性比较强的大学所选择。最后,有一部分综合性比较强的大学也会从理工类专业中分离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这三种情况基本涵盖了目前我国高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起源。要做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建设工作,首先我们就必须要仔细的了解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际情况,找到可以改进与提升的部分,通过采用科学的办法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

1 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进行总体规划

任何一个学科的建设都必须要有一个总体的目标,这样我们才能够根据总体目标进行细节的计划设定,才能够找到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因此,为了建设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我们首先必须要有科学的总体规划。

首先,就教育部的标准来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身是一个二级学科。而就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历史来看,其历史比较短,相关的研究开展的也比较少。但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综合性比较强。换言之,其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内容中我们可以发现,其涉及到法学、社会学还有管理学甚至还有其他一些专业知识,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内容比较庞杂,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就比较高。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现代大学生。因此在进行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当前国家的经济、政治还有社会现状和实际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教学。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学习到知识,才能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所以在培养学生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一个比较高的目标,那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经济、管理还有社会学等多方面能力的专业性人才,其必须要对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相关法律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对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比较强的理解能力,并且能够在实际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正确的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样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才能够真正的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人才。

2 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一些建议

为了更好的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培养好学生,真正的促进学科的专业建设。

2.1 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工作需要重视基础教学,利用高质量的基础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因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其学科内容包含有多个学科的不同的知识点,因此在大学四年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学习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最核心的课程以外,关于社会学、管理学还有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也是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找到最合适学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2 促进学生能力的多样化

在实际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有意识的促进学生的能力的多样化,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提升。能力单一的学生往往没有办法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无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下来。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内容比较庞杂,教师要尽可能的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2.3 重视对学生的素质的提升

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对学生的素质的培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用现代教育的眼光来看待和处理专业教学工作。为了促进学生的素养的提升,学校应该开设相关的公共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有价值观人,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观察和了解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还应该带领学生到社会中亲自实践,通过时间让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这对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能够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来保证专业教学的科学性,以此为基础更好的进行专业教学。而在相关资源的投入方面,学校也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倾斜。毕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门比较新的专业,学校和社会应该有意识的投入更多的资源以促进其发展。

3 结语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学校和教师应该有足够的耐心,通过持续的投入与建设,最终真正的建设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参考文献

[1] 张春光.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辽东学院为例[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2] 邱莉.辽宁省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矛盾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6(03).

[3] 王先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特区经济. 2015(05).

[4] 邵文娟,马u,刘媛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J].中国市场. 2014(06).

[5] 曹永红.财经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再思考――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J].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4(01).

[6] 段美枝.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J].学理论. 2013(29).

[7] 夏敬.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基于财经类院校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视角[J]. 考试周刊. 2013(79).

第2篇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地方高校;实践教学

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具有知识性、政策性、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要求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能从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具体工作,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管理工作,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以及为在职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都要由受过系统教育的劳动保障专业人才完成,同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也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目前,我国专业化的劳动保障人才缺口较大。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该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大体分为三类:一是,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这类学生往往需要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二是,进入劳动和社会保障政府部门及其他公共管理部门,成为各级政府公务员。三是,进入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从事具体业务工作。从1998年我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来,培养了大批该专业毕业生,为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当前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在实际操作方面还存在很大缺陷,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不能很快胜任工作,究其原因在于学校培养中实践教学环节不完善。

2原因分析

2.1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当前地方高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实践课程开设过少,实践学时过少。此外,地方高校一般将各种实践教学列入教学计划中,但是对于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监督、实践效果的评估等往往没有相应的实践教学制度作支撑,较主观、随意,并且实践教学课程内容较陈旧。在课程开设方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核心课程中一般涵盖了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教材数量多,更新快,但是偏重于理论的介绍。有些教材虽然名为××理论与实务,但是实务部分一般都是具体某省市的社会保障管理条例、细则,缺乏实际操作方面的阐述,教师在授课时或者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或者根本不讲授,只是讲授理论部分。

2.2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近年来学校对教师的招聘普遍重视学历,近年来招聘的教师多是年轻没有经验的教师。这些教师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但缺乏实践经验,大多数教师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工作经历,也没有实践经验;一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急需的课程,师资更是严重缺乏,如社会保险精算等。经历了几年的扩招,高校普遍存在教师短缺的现象。当前人们只看到大学教师工资高,待遇好,工作清闲,却不了解上好一门课要付出多少精力。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这样的观点,认为高校的老师是太多了而不是太少了。人们对扩招后师生比例认识不足,大家都知道扩招后学生增加了多少,却没有多少人关注同时老师增加了多少。我国的高校生师比例比国外高出很多。在2012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我国705所高校平均生师比为16.60︰1,地方高校形式更为严峻。相比较而言,欧美发达国家的生师比要低得多,例如美国11所著名大学生师比平均为6.7:1。一名成熟的教师约需要六年的讲课经验,一些落后地区的地方性大学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流向大城市,导致学校在短时间内较难找到优秀的或者合适的教师人选,大量的课程压在其他教师身上,一名教师承担多门课程,负担过重,导致教师无暇在实践上花心思,下功夫。

2.3缺乏实践教学平台

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实训软件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实训软件往往偏重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缺乏专业特色。很多高校误以想当然的认为该专业不需要实验室,在实训室的建设和实训软件的开发引进上不愿投资。另外,目前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基地数量少、接收能力有限;关系不稳定,缺少可控性;方向单一,选择范围狭窄,内容重复等问题。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较快地适应市场发展和需求。

2.4重科研,轻教学的高校管理制度

当前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学校和教师关注拿多少项目,发表多少篇论文,导致教师无心恋战教学,理论课教学相对较简单,上完课就离开,自身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更是被忽视。这主要和当前的高校制度导向有关,教师只要有了科研项目、发表了高层次学术论文就有了就会顺利的通过评职称,受到学校的重视,导致教师把大部分精力投放在科研上,对于教学本身敷衍塞责,更谈不上搞好实践教学了。

3对策与建议

3.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许多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过于草率,没有征求各方面的意见,而是简单的将任务交给某位教师去完成,结果导致培养方案目标不科学具体,课程体系不合理。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应为地方服务,但是由于事前没有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无法把握地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这样制定出来的人才培养方案势必存在很多问题,诸如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毋庸置疑,按照此种方案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3.2改革高校教师管理制度

针对当前一些高校存在的教师教学任务过重的情况,学校应通过大力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降低生师比,减轻在校教师的工作压力,确保教师有足够精力投放在实践教学上。对于高校教师而言,除了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与一定的研究能力,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对行业的了解,当前许多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对学历有明确的要求,而对实践经验方面大都没有要求。面对这种局面,高校应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加大实践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为了激发教师在教学方面的积极性,学校在教学工作量计算上,应增加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标准。除此之外,在教师职称评定方面也应加大实践教学经历在此中所占的比重。

3.3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校应加强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鼓励骨干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如安排教师在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经办机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实习锻炼,提高其业务能力;鼓励老师参加劳动保障部门的政策讨论相关的会议,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的有关职业资格的培训考试等。此外,在现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地方高校还可聘请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经办机构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担任本专业学生的各种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或兼职授课教师,建设专兼职相结合、优势互补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3.4改进实践教学方法

为培养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在课程设置中需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可引导教师在授课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小组讨论法、现场观摩法等,让学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执行层面了解实务知识,从而更好服务于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领域。同时,应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3.5建设实践教学平台

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实际业务工作都是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因此打造实践教学平台非常重要。为此,高校应建立劳动保障业务模拟实验室,引进诸如“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等相关教学软件,让学生模拟和实验我国劳动保障体系结构和运作模式,在实验室中开展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方面的实训操作,以提高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社会保障工作的能力,更加真实、形象地消化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字: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专业实践能力;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张学英(1975-),女,河北唐山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李薇(1984-),女,黑龙江伊春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

课题项目:天津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对接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天津市农村劳动力培训问题研究——以滨海新区为例”(编号:VEYP500)主持人:张学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重点教改项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改革——基于职业能力与意识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主持人:张学英。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7-0062-0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以上海为例,仅按上海市政府规定的为全市近3000个居(村)委会配备两名就业援助员和社会救助员一项,就需要社保专业人才6000人。就全国而言,每年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高达十几万。然而,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统计,全国30余万工作人员中三分之一学历在大专以下,还有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非社保专业科班出身。故经济社会对社保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紧迫。

为回应社会对社保专业人才的需求,各类院校纷纷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然而,相对于强烈的社会需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因缺乏岗位工作技能,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周爱国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除了少量研究型大学可以着力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以外,大部分学校应该立足培养应用型人才[1]。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天职师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下简称社保专业)为例,拟从课程设置的视角,剖析社保专业人才供需匹配性差的致因,确定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原则,并探索通过课程设置改革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路径。

二、关于天职师大社保专业现状的调查

(一)天职师大社保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通过对2009-2011年天职师大社保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发现:该专业每年毕业生在40名左右,就业方向有企业、事业单位(包括职业教育院校)及其他,另有一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在国内外高等院校就读研究生),且到企业及相关事业单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岗位就业的占比最高(如图1所示)。毕业生就业所需的专业技能按照重要程度依次排列为:社会保障法规、社会保障会计、社会保险精算、社会保障理论;需要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按照重要程度排列依次为office办公软件、行政公文写作、普通话、外语;此外,在与学生的访谈中发现,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是就业必备的基本素质。

(二)天职师大社保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社保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专业,各类院校的学科架构已基本成形[2],天职师大同其他学校一样设立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其中专业基础课包含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社会学等,专业课包括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政策、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等。但不同的院校根据其自身特点及培养方向在课程设置上各有侧重: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倾向于管理学领域,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突出体现社会学背景,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注重其经济学方向的培养,此外有些学校突出了社会保障在法学和行政学方向的专业特色[3],天职师大侧重的是管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

虽然目前社保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合理、内容全面,但却带着深深的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印记[4],多数高校忽视或轻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类课程要么形同虚设,要么根本不设置,导致毕业生缺乏实践工作技能,在人才紧缺的形势下却找不到工作,发生结构性失业。天职师大的相关数据表明,由于就业难的现实,社保专业学生对专业实践能力的需求非常迫切,亟待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改变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脱节的现状以促进其顺利就业。

三、基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社保专业课程设置原则

专业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社保专业的专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故对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其课程设置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色与市场相联系、能力与职业相吻合[1]。据天职师大的教改经验,本研究认为,围绕培养、提升专业实践能力进行课程设置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选定拟培养的专业实践能力并进行匹配性课程统筹

社会保障岗位工作内容的学科交叉性特征要求从业者必须掌握多学科知识,而在短暂的大学期间全部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基础知识并不现实,各院校可根据自身的学科专业特点选择要侧重培养的专业实践能力:比如,管理学院应侧重培养学生掌握企业劳动关系、社会保险、企业福利等专业技能;经济学院应侧重社会保障基金运作能力的培养;社会科学学院应侧重社区服务、劳动就业服务能力的培养;行政学院应侧重针对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状况提出相应对策的能力的培养。而后根据选定的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第4篇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本科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教学活动应是专业培养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从全国范围看,目前在该专业本科生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理论讲解比例过大、可操作性不强、理论与实际严重脱离等问题,这也是造成该专业毕业生供需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拟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探讨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将其分为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三个层次进行探讨,希图为制定与之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调整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提供思路。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堂实践教学

1.加强校内模拟仿真实验学习

可模拟社会保障登记、基数核定、缴费申报、社会保障费征缴及个人账户等业务运行模式。学生通过模拟操作,可以对社会保障理论有更为深入地理解,也为校外实习和将来就业打下基础。在《专业统计与信息系统》课程中可以引进社会保险电子申报系统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实验教学。鉴于全国各地实用的申报系统软件不同,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可以使用全国性的“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也可介绍当地社会保障部门所使用的软件系统,作为校内模拟仿真实验课程来讲授。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使用的是“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单机版软件和网络版软件),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则引进济南市社会保险电子申报系统软件。

2.延伸现有专业理论课程中的实训课程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要进行一些调整,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如国家出台《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后,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劳动合同管理的人员去思考和掌握,如劳动力成本、解雇员工风险、不签劳动合同的风险等等,还有制定厂规厂纪、解雇员工等应当有一定的法律程序。在讲授《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规》这门课程时,除了要介绍《劳动合同法》的条款之外,还要将法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入“劳动全同管理软件”,注重实务操作内容。在讲解劳动争议等内容时,可以组织本专业学生在校内模拟法庭进行劳动争议、保险案例裁决,培养他们独立判断的能力。而《保险精算》课程可适当增加实训学时,《人事测评》课程可以介绍“人力素质测评软件”等。

3.努力不断优化研究方法类的课程

以《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管理定量分析》等为代表的课程群,包括从选题、文献评述、研究设计、问卷设计、抽样方案的制定,到调查访谈的实施,直至问卷录入、统计分析到最后撰写报告,应该让学生全程参与。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大量问卷调查和调研报告,选题可围绕劳动保障方面的问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得到提高。

在保证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前提下,压缩甚至淘汰演示性、验证性、模拟性的基本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校园实践教学

校园实践教学是指有教学计划、教师有明确要求的学生在校园从事的实践活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校园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和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可将专业内容融入到如文艺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技能比武、校内科技服务、创业设计、公益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各地和多个高校曾通过各种公开和内部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竞赛,极大地普及了相关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组织专业学生在校内向同学开展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学生就业劳动保障政策等咨询服务。

高校可将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作为完整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培养体系进行要求和规定。科技竞赛也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展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平台。科技竞赛特别是国家教育部等主办的学科竞赛,对于推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诸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要积极倡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校级大学生科研课题、“挑战杯”、“新苗计划”、校内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研比赛项目。

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社会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教学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和校园实践教学的指向,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形式。本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有:课程实习、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1.实习与社会实践

实习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增长知识,增强劳动观念和责任感,培养独立工作能力。课程实习时间安排较短,可以采取参观、访问、调查研究、见习等形式,时间较长的还有阶段实习或短学期(也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的两个暑假)和毕业实习。

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弱势群体的疾苦;也可以让学生在一周内按照当地领取最低生活补贴的标准生活一周,体会穷困家庭成员的感受;可以以学生的身份去参观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流程,也可以以客户的身份访问社会保障机构,谈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感受,并提出可以改进之处;还可以请学生去养老院等机构做义工,这些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加强对其所服务对象的认同感、树立服务民众的信念非常重要。大学生们利用暑期,结合专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大学生将来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重视学生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实践,本专业应建立有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能够直接在社会相关机构进行实习,使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实习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本专业毕业走向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应该及时调整培养方案,扩大实习基地建设范围,除了原来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局)、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企业事业单位外,还应该将民政局、慈善机构、社区服务中心、职业介绍中心等纳入进来。在实施手段上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使实习逐渐由单纯教学实习向科研实习、就业实习转变。

另外,在实习模式上要灵活多样,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实习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相结合、专业实习与就业相结合。迫于就业压力,目前,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把毕业实习阶段甚至阶段实习阶段作为就业的试用期,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分散实习、与就业结合的实习是必要的。

2.毕业论文与实践的结合

毕业论文是实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训练基本科研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搞好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提升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组织管理毕业论文工作中,可规定毕业论文选题应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要保证一人一题,切实做到选题要尽可能多地反映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坚持“真题真做”并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学术性;鼓励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密切结合。选题,由学生确定或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商定。在保证基本训练、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功的基础上,尽可能安排做一些提高性、拓展性的研究专题,提升毕业论文总体质量。

在我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要求在学生选题确定后由指导教师下发毕业论文任务书,主要是对学生提出和规定毕业论文的各项工作任务,对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起引导、启发及规范的作用。任务书指明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大体上可从哪几个方面去研究和论述该主要问题的具体要求,计划进度,推荐的参考文献(5篇左右,含外文文献至少2篇)。学生通过查阅相关外文资料,进行外文资料翻译,了解选题的国外研究进展情况;通过检索和阅读大量相关国内刊物文献,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预答辩等环节,保证选题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建立有效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模式和监控制度。采取二次答辩、学校及教育厅两级论文抽检等举措,不断提高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

3.各实践环节可以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实习可以走出去,也可以请进来的方式,让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实际部门工作人员,结合某课程教学内容在课堂内进行讲授,使学生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上,也了解一些实际工作情况。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环节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结合起来。

《管理定量分析》实验项目由操作性和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组成,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实验课题,主要目的是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针对劳动社保热点问题,设计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每学期的第1周布置下去,第15周上交,学生可自行组成小组,自行选择课题方向、设计问卷、发放和回收问卷并做统计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笔者对本人指导的近几届毕业生,要求将《管理定量分析》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学年论文(第三学期)、毕业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写作中去,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论文普遍存在的空洞与摘抄的现象。

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看,有校级科研项目的同学,由于有科研项目任务,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要多于一般同学,且因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数据翔实,其所提问题和对策更有针对性,毕业论文质量普遍高于一般同学。如一名同学的学生课题是“浙江省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实证研究”,他组织其他学生作为小组成员,利用暑期从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的多个方面入手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各位小组成员完成这个项目的子课题并分别作为各自毕业论文的选题,从而较为成功地将学生科研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结合起来了。

四、结语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实践教体系应由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等子体系构成,而开展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将有益于全面实现专业教学目标体系,并为教学条件和实践管理提供较为具体的科学指导。充分挖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扩展实践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的整体,为学生的能力的拓展和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爱国: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创新的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08.18

[2]张玉平等:浅谈研究型大学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3

[3]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索.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1

[4]郭水兰: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广西社会科学,2004.10

第5篇

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动了我国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为了满足劳动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增加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1999年,全国首批8所高校获得了招收该专业学生的资格,目前,全国已有125所高等院校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生,全国已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相关的理论研究、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不断深入。“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业与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基,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载体,成为我国政府在“十二五”时期着力改善和推进的重要领域。这就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也为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合格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学科建设是基础和根基。基于此,本文拟从学科建设的视角,对专业发展建设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应对之策,以期抛砖引玉,为推动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参考。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1、专业定位的差异化从专业发展看,不同高校结合自身的学科发展特点,形成了不同的专业定位:(1)依托社会学学科发展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部分高校依托社会学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比如华东理工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隶属于该校的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大学则设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依托经济学学科发展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些高校,尤其是财经类高校,依托本校在经济学学科的优势,利用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框架研究劳动与社会保障问题,形成了专业特色,比如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依托该校在金融保险领域的优势,实现了劳动保障学科与商业保险专业的交叉融合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则以劳动经济学专业为基础,推动了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3)依托管理学学科发展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学科门类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属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点,因此,目前许多高校将该专业设在公共管理学院,比如西北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所亦强调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探讨劳动和社会保障问题。(4)依托公共卫生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我国许多医学类高校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比如东南大学(原南京铁道医学院)、海南医学院等。此类高校以医学为基础,侧重医疗保险方向的教学与研究。

2、课程设置的一致性与特色化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立较晚,国外也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学科提供借鉴参考(据笔者了解,国外高校一般不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相关课程和研究内容分散在公共管理、社会政策、金融保险等学科),各高校也是在不断探索中完善教学计划,使之更加符合专业要求。2005年6月18日至20日在武汉大学召开的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负责人会议上,与会高校代表就落实公共管理大平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小平台核心课程、本专业学科建设与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专业教材使用与建设情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2006年11月,在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下成立了社会保障教学指导委员会,目的在于集合全国劳动保障专家,规范和推动学科的科学发展,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劳动保障专业人才。目前,各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1)专业平台课、专业必修课等课程设置基本一致。目前,各高校在专业平台课的设置上,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形成了公共管理大平台课和专业小平台课:公共管理大平台课主要有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等;专业小平台课程主要有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等。在专业必修课设置上,也基于学科的基本要求,开设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等课程。但是,由于各高校的办学力量、学校的定位、师资的学术和教育背景不同,他们对专业平台课和专业必修课的认识和安排各具特色,仍未形成一个符合学科要求的基本标准和规范。(2)专业选修课特色化明显,就业方向多元化。由于各高校专业发展历史、师资力量、学科归属等的影响,虽然在专业平台课、专业必修课等课程方面基本一致,但是,在专业选修课设置上差异较大。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课程设置上更加偏重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开设了大量的此类课程供学生选修:职业安全与卫生、招聘与人员配置、劳动与职业社会学、劳动政策分析、人口管理、薪酬管理等课程。这与该校的劳动保障学科依托劳动科学发展而来的历史相契合,该校的毕业生就业方向也偏向人力资源管理。而有些高校则更加偏重与金融保险方向的嫁接,比如浙江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了风险管理方向和社会保障方向,尤其是前者开设了大量的金融保险方面的课程:金融学、保险学、员工福利与企业年金、投资学、风险管理等;此外,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也比较类似。此类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方向多为金融保险企业。(3)理论性与应用性及其实现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需要而产生的一个学科,从一开始就与实践需要紧密结合,因此,应用性是该学科的重要特征。而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需要有完备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因此,在教学中,对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和理论体系的搭建也是学科的客观要求。如何实现学科的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效结合是学科发展中必须给予积极回应的重要课题。在各高校的教学实践中,也通过组织社会调查、第二课堂、参观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有的学校通过社会保障教学软件的模拟增强学生对于业务流程的了解。但总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的组织和效果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属性———以公共管理学科为基础的交叉性专业

由于各高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脱胎于不同的基础学科,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特色,这虽然有利于各高校突出特色,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策略。但是,笔者认为,这应该是对学科属性有一致认识基础上的差异化和特色化,而不是在学科属性定位不清情况下的自我发展。目前的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是在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社会科学。这也成为目前我国各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现状的一个有力注脚。理论上,一个学科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的重要标志在于是否有自己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不同是学科之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也是建立学科体系的基础,因为学科体系的构建及内容的涵盖范围总是围绕研究对象来设计和确定的。笔者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机制,实现资源的再分配,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和谐目标的实现。

1、与社会学的关系社会学是以社会整体为对象,研究社会关系与社会行为、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变迁及其原因,并揭示其规律性的社会科学。因此,社会学与劳动保障专业关系密切。但是,二者的研究对象也存在差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坚持问题导向,强调通过对社会问题产生根源的剖析,探索应对之策;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比较广泛,它不仅研究社会问题及有问题的社会现象,也研究一般社会现象,更要研究社会规律,关注宏观社会现象。

2、与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学科,效率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轴。而劳动与社会保障强调的是通过资源的再分配,来协调好各方面的物质利益关系,其核心是分配问题。围绕着这一核心问题,劳动与社会保障强调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通过资源的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在资源分配机制的选择和分配过程则要体现效率原则,将有限的资源高效的配置到最能促进帕累托改进的社会成员。因此,二者的研究对象存在一定的差异。

3、与管理学的关系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根据研究对象的差异被进一步划分为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而劳动保障专业与公共管理的关系更为密切。所谓公共管理是研究公共组织如何利用公共权力满足公共利益的过程,这就涉及到资源的分配和分配机制的确立等根本问题。这与劳动保障专业的研究对象具有一致性。因此,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公共管理二级学科是符合学科属性的,是科学合理的。基于此,笔者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属性应定位于公共管理,而其他学科则为专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比如,社会保障从经济保障的范畴讲,涉及到资金的筹集、分配、日常管理等环节,这一过程的核心问题是资源及其分配机制,这需要通过公共决策过程确定和规范,从而保障各环节目标的实现,这显然是公共管理需要回答的问题。但是,在资金的日常管理等环节上,应该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机制实现资金的价值,比如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但这些技术性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属性。

第6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环节。而目前社会上普遍反映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存在明显的学历虚高而能力有限、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钩的现象,社会较为普遍的质疑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质量。因此,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如何针对现有培养状况进行调整、完善优化培养体系已成为函待解决的问题。劳动与社会保障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目的就在于培育专业的社会保障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该专业具有极强的应用性。而在现实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本研究对我校社会保障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对地方高校在在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看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研究生社会实践概述

研究生社会实践指高校根据培养目标利用校外优质资源开展多种形式深入社会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挥聪明才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深入地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并从中提升自己的基本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社会实践能力。研究生社会实践形式主要包括假期社会实践、研究生挂职锻炼、与企业、政府公共部门联合建立基地、导师课题或项目引发的社会实践等。研究生实践形式多样,需要发挥高校、用人单位、研究生、政府的整体功能,“四位一体”紧密配合,共同参与、共同管理,构建科学有效的培养机制。

二、社会保障研究生社会实践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调研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本次研究对象为AX学校社会保障专业的研究生。AX大学于1999年依托劳动经济学建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成为获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全国第一批8个院校之一。2000年建立硕士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成功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和北京市重点学科。其培养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有扎实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工具及样本情况

1.研究工具。本文的研究工具主要为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社会保障硕士研究生对专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高校培养实践能力的方式满意度、获取社会实践能力机会、社会实践与专业相关性以及硕士研究生针对高校培养其实践能力的现状提出的建议5个方面。2.样本的总体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90份,回收问卷78份,其中有效问卷7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2%。其中调查研一学生28人,研二学生22人,研三学生24人;男性14人,女性70人。采用spass和excel统计工具进行数据统计、图表分析。AX学校社会保障专业经数年发展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北京市重点学科,因此选取其作为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社会实践研究的被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三)社会实践状况测算结果

1.研究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到“您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时,认为重视和非常重视的占20%;28%的研究生表示一般,而不重视和非常不重视的各占55%和3%,共占58%。按1-5分进行打分,该专业研究生的重视程度的平均得分为2.84分,这说明大多数研究生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较低,不能理解参加社会实践的重大意义,于是被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把社会实践看成完成任务、走过场,社会实践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2.研究生对高校实践能力培养方式的满意度。通过统计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保障研究生对高校实践能力培养方式较不满意,占到总人数的85%。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第一,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或项目不多。随着研究生的招生规模逐年增加,一个导师通常带二到十几个学生,在项目数量一定的条件下,分摊到每个学生的机会均减少,并且学生大多从事的是一些辅的工作。第二,AX大学在劳动与社会保障实操性软件或者专业教育基地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后不能进一步领会,无法快速适应市场需求。3.获取社会实践机会。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此专业学生获取社会实践机会比较多,这是因为AX学校地处北京的优势,各种社会资源十分丰富,参加社会实践的渠道也多种多样。学生可以选择去一些企业做人力资源实习生,还可以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根据AX学校的培养方案,学制3年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为一年半,也就是说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综合素养,增长才干,了解社会,增加社会使命感。4.社会实践和专业相关性调查。当被问及“您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己的专业相关吗?”,75%的学生认为不相关,他们参加社会实践的方式集中于企业实习、社团活动、校外兼职三种方式。从社会保障的培养目标来看社会实践应有较强的专业相关性。而在企业实习中,大多数研究生从事的是人力资源实习,而社会保障专业与劳动经济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习内容重合,这样社会保障学生在人力资源实习中并不占优势,对今后职业发展不利。

三、相关对策探讨

(一)加大宣传力度,加深认知程度

大力宣传社会实践,鼓励研究生全身心积极地投入社会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认识到实践在自我发展成才中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主动寻找实践的机会,同时避免社会实践“走过场”、“流于形式”,要达到社会实践的真正目的。为了使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长期顺利开展,导师作为学生研究生的引领者,可以给予适当支持与引导。

(二)加大社会保障专业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是保证社会实践长期稳定可持续开展的重要场所,鉴于社会保障实践基地平台在AX高校还属于空缺状态,大学可根据社会对社会保障人才的需求状况,联合企业或政府公共部门投入资金建设社会实践基地,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稳定的专业发展平台。具体可以模拟社保部门的工作程序和场景,学生通过操作社会保障软件,更深入理解社会保障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增强实操技能,培养专业兴趣,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三)持续增加经费投入保障

实践活动的长期顺利进行依赖于充足的经费,可以通过学校财政拨款、拉取企业赞助等方式筹集专项资金,为社会实践的开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筹集的资金用于基地建设、专业人才聘请、活动经费,此外,要设置奖学金加大对实际操作能力强学生的奖励力度,鼓励学生创新,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

(四)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指导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需要一批专业的管理人员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领导、组织、协调活动,并能够及时解决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践教学的安排评估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保证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社会实践能与正常的科研、教学结合,形成稳定的运行机制,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最后学院对该专业的总体实践教学情况分析归纳,汇总形成评估报告。

(五)实践内容应注重与社会保障专业紧密结合

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是一个“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综合事业,因此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需要的是具有一定实践技能的综合性专业人才。目前行政事业、企业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潜在需求大,而高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专业社会保障人才的重任,必须改善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就业竞争能力,有效弥补我国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不足,解决人才需求和供给脱节现象,这也是高校的责任所在。

四、结论

科研能力、操作能力、实践能力是高校培养研究生的三个方面,而操作能力、科研能力又依赖于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提高实践能力成为高校制定培养方案时关注的重点。在现有的制度基础之上,高校必须完善培养机制,加大投入,加强组织管理,探索实践新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同时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共同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营造良好的社会实践氛围,最终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斌,苏同营,贾强,等.试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64-65.

[2]陈闻,杨丽媛.论研究生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5):101-104.

[3]谭彦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0):85-86.

[4]安华,张笑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人才开发,2007(7).

[5]高嵩.社会实践与研究生素质培养[J].中国高教教究,2005(12):50-52.

第7篇

关键词: 课程建设; 参与式教学; 天空教室; 基金管理教学软件。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体现本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

该课程一般设置在学生学习完《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等概述性课程之后再进行讲授,之所以这样设置,是因为需要学生以前期所学的知识为铺垫,进而更深入地学习。课程主要涉及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法律依据、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管理体制及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等内容。关于本课程的建设,搜索“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可以看到只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刘俊霞教授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校级精品课程。再搜索一些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校,发现可供借鉴的本课程的建设比较少。因此,对于本课程,在建设中主要靠课程组自身的探索与实践。

苏州科技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自 2005 年招生开始,一直就对本专业进行不断地建设,努力探索与实践。在课程建设方面,教研室成员着重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这门专业主干课进行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力求扎实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作为课程建设成员,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课程建设的探索经验和思考体会。

一、《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课程的特点。

( 一) 理论性。

课程中围绕着社会保障基金这一研究对象,它的基本特点、内容、管理的原理和主要技术方法等都带有很强的理论性。课程的这一特点要求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注重深入浅出、用能吸引学生的讲课方式来进行教授。

( 二) 交叉性、综合性。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从名称上来看,就涉及了社会保障学、金融学和管理学三个学科的内容,在实际的教材和教学中,更是要密切联系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政府预算等学科,因此,它具有了交叉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这不仅对任课的教师提出了自身知识体系的高要求,也使得我们在课程建设的时候,要广泛地吸取和利用其他相关学科各种现有的研究成果,使这门课程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有自身特色的学科。

( 三) 实践性。

目前苏州市的社会保险业务经办都是由“苏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来实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这门课程事实上是与社会实践相关度最强的一门专业课,课程内容涉及到的社保基金的筹集、发放、运营、财务管理等环节都是实际部门操作中的业务流程,学生们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了业务是如何操作的,这些业务往往还涉及到了很多政策性的文件,所以在课程中穿插讲解最新的社保政策也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恰恰也体现了本课程的应用实践性特征。

二、《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课程建设的探索。

探索之一,以专业理论的讲授为基础,注重运用参与式教学的方法。任何一门专业课程都有理论的支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同样如此。鉴于课程理论性的特点,在课程中,作为授课教师,首先就是把课程涉及的最基础的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听,课程在设计时也分配了较多的学时进行理论的讲解,诸如社保基金管理的基本框架、基本原理、主要技术与方法等。在沿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我们还设计了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具有竞赛性质的“ 小讲课参与式教学法”,让学生动脑动手参与,排除他们对枯燥理论的厌倦情绪,学生自身的研究经历能够促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探索之二,以天空教室的网络平台为辅助教学。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的发展也十分迅速。由于目前本校的学生在校内能够方便地接触到网络,学校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专门建设了一个“天空教室”的平台,供各位专任老师进行课程的网络化辅助教学。为此,《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课程也充分利用了这一有利条件,把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教学内容搬进了网络系统。本课程的天空教室内容板块设置有: 课程资源( 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课程课件、授课录像、参考文献、名家观点及热点、补充资料) ,师生互动答疑,学生作业和测试。这样,作为教师就可以通过网上课堂的途径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专业信息,而学生也可以预习、复习、自学所需要的课程内容,能与老师在课后进行较好的交流和互动。

探索之三,聘请实务部门业务骨干进行业务操作及政策讲解。基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在本课程建设中创新性地安排了一部分课时交给社会保障实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进行介绍。本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建设之初就积极主动地拓展与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苏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苏州市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和相关区社保机构的合作关系,凭着以往良好的互动,在实务操作性最强的基金管理课程别邀请了他们的业务骨干来课堂进行讲课。这些实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和对社保政策清晰的认识,讲起课来内容生动、贴近现实,有鲜活的案例呈现给学生,并且与高校较为传统的名家专业讲座所不同,这些操作型的业务工作人员在讲授中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引起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在聘请实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讲解的这一探索实践中,我们编制了具体的讲课时间、章节和内容入教学大纲,并事先与讲课人员联系沟通,就讲课课件进行讨论完善,这样最大程度上达成了需求方和供给方的匹配,促进讲课效果的提升。我们还特意报教务处审批,聘请了这些校外讲师成立讲师团,发放聘书,保证了讲课师资的稳定性。同时,为了使得这项实践持续有效,我们建立了反馈渠道,即学生如有疑问可通过一定的联系方式向讲课人员咨询,讲课人员也通过相应的方式长期性地解答疑问。

探索之四,开发社保基金管理教学软件,建立模拟政务大厅。从目前来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还是比较少的,实验室的软硬件设施的配套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确实需要获得学校的大力支持。在实地考察了实验室建设起步早、建设较好的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社会保障实训系统后,我院进行资源整合,专门开辟了一间教室,购买近 50 台电脑,并与相关软件公司合力开发出一套“社保基金管理操作教学软件”,模拟了社保机构的操作环境和操作界面,在教学中仿真地进行讲解和操作训练。结合课程内容,通过设计相应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业务操作,比较生动地模拟了现实社保政务大厅内的一系列业务办理流程,使学生们学到的理论在学校内就得到了一定的深化和运用,也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教学软件的辅助教学和模拟政务的实施,不仅抛弃了理论性课程的枯燥,更是为学生在后期进行的校外专业实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课程建设的总结与思考。

通过课程建设,《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教学日趋成熟和完善。除了上文主要的四点探索实践之外,在常规性的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如在教材的甄选上,先后启用了两部教材的备课和试用,最终选定了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同时另外一本教材中比较好的部分也作为补充材料纳入到授课中,此外课程组还编写了基金管理教学软件的学生操作手册; 在教学大纲的制定上,也紧紧围绕课程培养目标进行; 在课件的制作上,充分运用多媒体,让课件生动起来。

尽管在建设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对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这门课程的建设将会不断推进,思考其建设和改进的方向,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突出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之间的差异和特色,有一些知识点与前修课程难免重复,但可以找寻另外一种角度进行阐述,在授课中注重本课程的特定角度和研究方法; 其次,要继续提高本课程的实践应用性,作为一所地方性院校,培养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是很关键的目标,在课程中需要强化实践环节,多利用好基金软件,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最后,要与地方社会保障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建立一套可持续的合作制度,为学生提供从现实社会的执行层面了解实务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进而毕业后服务于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领域。

参考文献:

[1]安华。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技能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版) ,2011,( 02) : 21 -23.

[2]刘玉娟。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j]。

经济师,2011,( 04) : 132 -133.

第8篇

各市、县(市、区)劳动(人事劳动)保障局:

为贯彻实施劳动保障部《关于贯彻实施〈社会保障基金现场监督规则〉的通知》(劳社厅函〔**〕281号)和《社会保障基金现场监督规则》(劳动社部发〔**〕5号)文件精神,依法开展基金监督,不断提高现场检查质量,现结合我省实际,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颁布《社会保障基金现场监督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的重要意义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充分认识《规则》的重要性,认真学习、准确掌握《规则》,增强依法实施基金监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规则》是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政策法规体系的重要内容。《规则》的颁布实施不仅为建立基金监管制度基本框架充实了新的内容,而且为依法开展现场监督检查提供了政策依据。各地要结合学习《规则》,积极开展基金监督业务培训,组织监督检查人员认真学习社会保障基金监督政策法规和相关专业知识,使其熟知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了解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业务流程,掌握金融、财务、会计和审计等知识,精通现场监督检查程序和方式,不断提高监督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监管水平。

二、按照《规则》,积极开展现场监督检查

社会保障基金现场监督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社会保障基金现场监督检查的规律,加强与当地财政、税务、审计、银行等部门的协调,不断解决贯彻实施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要认真总结过去工作的经验,搞好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农村社会保险等各项基金管理的现场监督,主动开展社会保险费征缴、保险金支付和管理的监督,逐步加强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管理情况的监督,切实维护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完整。

三、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现场监督质量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及基金监督机构要树立监督服务的观念,加强工作沟通与协调,进一步加大检查力度,帮助被监管单位改进工作,确保现场监督工作质量。各地要制定全年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及时发现并严肃查处违规违纪案件,检查覆盖面不得低于20%。各市要加强对县(市、区)现场监督工作的指导和检查,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不断提高现场监督质量。

四、认真做好现场监督工作报告和现场监督工作情况表的报送

各级基金监督机构,年终要认真总结经验,逐级报告现场监督工作情况,并填写《社会保障基金现场监督工作情况表》。各县于每年1月10日前将上一年度现场监督工作报告和《社会保障基金现场监督工作情况表》报各市,各市于每年1月15日前将上一年度全市现场监督工作报告和汇总后的《社会保障基金现场监督工作情况表》报省厅基金监督处。

第9篇

一、积极促进下岗职工的再就业

在现有的社会背景下,对于劳动力的配置方面还是产生着供过于求的状况,这种问题的产生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完善社会中就业的问题。对于该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应该顺利实现国民经济快速稳定的增长趋势,在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进行就业程度的扩展,为广大的就业人群提供就业的渠道。同时对于社会基础产业的投入以及社会基础设备的建设也应该进行相对性的提升,为就业者提供比较稳定的工作岗位,有效的拉动社会的内需状况,促进经济健康的平稳提升,这方面的完善使得我国社会又解决了一部分人民的就业状况。然后,对于社会中企业所有制的完善问题也应该进行全面的规划,充分展现民营企业的自身优势。虽然在现实的社会模式下,公有制企业占到主体的位置,但是非公有制企业也成为解决我国就业劳动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就业的过程中,人们也可以选择自主性创业,这种创业形式也是现在国家比较重点推崇的,这种模式的工作,不仅仅可以给自己带来的工作机会,还可以给周围失业的人员进行了工作机会的扩展,减少国家就业难问题的出现。

国家在促进再就业的形式中,还应该加强劳动力市场的自身建设问题,将社会的失业保险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推动社会整体劳动力的流动情况,科学的制定劳动力市场规范的细则,为各类劳动人员进行免费的就业指导,进一步的保障社会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二、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统计体系

针对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统计体系的问题来说,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分析:

1.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构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对于社会保障体系也在不断的进行更新和建设,相关的社会保险类型也进行了全面的管理和掌控。虽然在近几年之间我国对于这几项内容都在进行不断的加强,国家对于社会保险的问题也有资金方面的支持。国家对于社会保险基金方面有财政以及政策上的完善,保证我国对于社会保障统计事业的稳定发展,在各个区域都进行了财政预算的支持,使得当地的困难职工生活有较大程度的提升。通过我国对于社会保障基金的支持来说,这方面的完善是一项必要的发展前提。

2.城市低保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在城市的不断发展中,对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问题也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完善,积极探索该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城乡之间比较困难的群众救助体系建设,切实帮助人们的生活状况得到比较有效的提升。

3.积极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我国老龄化问题是一项十分严峻的问题,在未来的长时间规划内容中,应该有针对医疗方面的需求完善,将该内容的指导力度进行加大,同时将医疗保险制度变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内容,积极有效的推进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执行,让人们可以有病及时医,真正的减轻人民群众看病的负担状况。

4.做好养老金的正常发放

将养老金的内容结合到社会保障统计体系中,有效的将该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管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就是实现社会保障目的的关键内容,这种内容的展现可以全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发展,按照现有的社会背景下,将养老金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可以较大程度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实施力度。

三、建立与现代化统计制度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

在社会保障统计体系的建立中,应该按照我国现实的国情状况进行针对性的融合,使得社会保障统计体系可以有助于我国社会的团结以及发展,进一步为社会主义改革的目标进行全面推进。在社会保障体系更新的过程中,应该对体系的内容进行认识的提升,按照与时俱进的形式将社会主义保障统计体系进行专业化的建立,为社会主义未来建设奠定一个比较扎实的基础。我国社会主义保障体系的建立还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通过各个方面的团结合作,可以根据现实的基础模式进行全面安全保障体制的建立,为国家今后的发展进行有力的推动。

四、服务决策,提升统计能力以及水平

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过程中,可以使用现在比较普遍的电子设备,将信息化技术进行充分的展现,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统计的工作,这样的工作信息规整也可以比较及时的向上级领导部门进行结果的汇总,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中,必要的数据以及理论支持是各项各项内容的最终形成模式,综合性的提升服务决策的能力。在社会保障体系信息处理阶段,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各类的统计报表资料以及相关部门的数据资料等。使用计算机的形式将这些资料进行针对性的归类,并按照要求进行专业性的筛选,实现对社会保障体系信息化完善的根本目的。对于统计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状况来说,只有充分展现了统计工作的各种优势,才能为社会保障体系统计模式提升工作质量奠定扎实的基础,为国家社会保障体系进行针对性的推动。

第10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课程;教学方式改革;难点与途径

作者简介:王华丽(1972-),女,河南沈丘人,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刘猛(1989-),男,江苏宿迁人,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院级教学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128-02

一、社会保障课程教学方法应用现状

近年来,社会保障课程负责教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上课无兴趣、气氛沉闷的现象,教师针对此类现象一直尝试进行着改良和改革。然而这些不断进行的教学方式改革从设计的角度上来看,存在着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即教师仍作为主体主导教学,相反本应该作为教学行为主体的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的地位没有被突出。新的有效的教育、学习方法和理念,如启发式教育,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认知并贯彻到教学中去。当前教学方式改革未能有效地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以及课堂讨论之中,以获取更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程教师为了积极改善此种现象,采取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模式等一系列教学方式进行了实践探索和总结。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在新疆农业大学内向所有开设了社会保障课程的班级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43份,其中本科生128份,研究生15份,回收有效问卷143份。综合研究生和本科生问卷发现,关于社会保障课程教学的优缺点,同学们给出的评论比较一致。缺点是形式单一,枯燥乏味,老师讲的时间太多,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理论性太强,实践太少。由此可见,同学们对课程实践性的学习更加关注,不论是课堂讨论,还是亲身实践,传统讲授方法已经不被同学们所支持。因此,这种陈旧无效的教学方式必须做出调整和改变,以探索出适合有效全面培养和提高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

二、社会保障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调查分析

1.对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偏好程度

在研究生和本科生共计143份调查样本中,对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有更多的人偏好于实践教学法。比起以往传统的以教师主讲的形式,学生希望学习能变被动为主动。

2.对新型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在本科生中,有6人表示不满意;有68人表示基本满意;有46人表示满意;有8人表示很满意。这样表示95%的本科生对新型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良好。在研究生中,有0人表示不满意;有8人表示基本满意;有6人表示满意;有1人表示很满意,说明研究生对新型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比本科生的情况更好一些。

3.对老师类型的偏好程度

在被调查的143位本科生与研究生中,超过80%的学生选择了“幽默风趣,生动活泼的老师”,说明学生在对该课程的教学上,看重趣味性和灵活性。

4.关于案例教学法

超过一半的本科生与研究生选择了“现实新闻中的案例”,认为在案例教学法中,这种案例最有效。在学生的眼中,当前课堂教学中案例不实用、不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这个问题比较突出。

5.关于实践教学法

在实践教学法中,有43%的本科生选择“政策导向的实践模式:查阅政策数据、调研及走访涉及新社会保障制度的利益相关者,然后形成实践成果”,所占比重最大。而研究生选择“问题导向的实践教学:即通过一个问题的牵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与“政策导向的实践模式:查阅政策数据、调研及走访涉及新社会保障制度的利益相关者,然后形成实践成果”的比例相当。与本科生重实践相比,研究生的选择更倾向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11人选择了“参与老师的课题研究”,在参与过程中渐进学习为最适合的参与法教学方式。

6.关于多媒体教学法

在多媒体教学中,更多的人选择“播放视频短片”。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生动华丽的PPT展示已经不再受同学们的喜爱。多媒体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操作更加灵活,控制更加方便,教师可以精选课堂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实现课堂与课外形式互补,约占90%的同学认为这是多媒体教学的价值所在,而非因为“多媒体教学可以随时补充学术前沿内容”。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更希望能跟着老师一起做课题研究。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是“实践教学环节资源有限”,而非“实践教学未受重视”。

三、社会保障课程的教学难点

1.来自社会保障理论自身的教学难点

社会保障学科属性复杂,具有跨学科性和极强的应用性,其内容交叉涉及到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内容。[1,7]同时也是一门动态性、政策性极强的学科,它从产生到现在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各种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层出不穷。并且由于各个国家的社会制度以及政治制度的差异,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规定也不尽相同,[2]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及时掌握前沿的社会保障理论知识和不断变化的社会保障规章制度,并将其尽可能地运用在教学之中。

2.来自学生学习态度的教学难点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学生因为自身阅历经验的缺失,再加上社会保障课程的一些内容及一些规章制度的细节比较繁琐,所以学生容易轻视本课程。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绪会影响到教师的讲课情绪,造成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意教的恶性循环,最终影响授课效果。

3.来自课程设置欠合理的教学难点

新疆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在本科阶段并没有设置独立的社会保障专业,社会保障仅仅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下设的一个方向,也没有开设相对较完整的社会保障相关课程,仅有“社会保障学”一门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而多数学生也只是将其当做一门普通的必修课程,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而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由于2012年社会保障专业的研究生才首次招生,对于其课程设置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对于学生还缺乏有效的引导。

4.来自社会保障课程实践性教材和软件缺失的教学难点

目前,我校使用的社会保障教材多是理论知识以及社会保障具体条例的展示,而对于学生在今后进一步的学习以及工作会遇到的实践性操作知识没有介绍,对于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案例介绍也不足。此外,可供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操作的软件非常稀少,现有的软件虽名为社会保障模拟软件,但结合更紧密的是人力资源和管理方向。除此之外,学校还没有为社会保障专业建立单独的实验室,而且对于可供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实际操作的软件的引进重视程度不够,资金的投入也不足。

5.来自尚未建立社会保障课程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难点

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提高,依赖实践教学的作用。而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方向)由于兼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两方面的知识,因此对于该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性要求会更强,所以建立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保证该专业以及学生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我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方向)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缺乏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基地,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对于社会保障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工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欠缺,无法较好地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四、解决社会保障课程教学难点的途径

1.认真梳理课堂讲授内容,力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

在社会保障的课程讲授过程中,具体的社会保障政策和规章制度比较复杂,加之学生缺少相关方面的知识积累和社会经验,如果全盘讲解则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困惑。再加上社会保障课程时间本就有限,因此教学重点应是向学生讲解清楚为什么做出这些规定,施用原则有哪些。

2.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保障理论热点研讨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热点案例研讨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临场应变能力。[3]所选取的案例应该要难易适中,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在热点案例的讨论过程中,学生应该居于主导地位,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教师的角色应定位于引导和启发。而除了案例教学法之外,诸如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都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考察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社会保障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度不够。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明确社会保障课程的重要性,这是增加学生学习社会保障的动力所在。[4]目前,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可以熟练研读书本理论知识却对社会保障部门的运作情况以及基层社会保障部门不甚了解的困境。而社会保障相关部门的官员以及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社会保障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讲解、业务流程演示,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具体地了解社会保障机构的运作情形。另外,组织学生到社会保障相关机构进行参观调研,撰写调研报告,或者直接参与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流程以及相关信息软件的操作,可以让学生构建起社会保障的具体形象的体系。同时,经过亲身实践,可以使学生熟悉已学的理论知识,加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4.注重实践教材的编写和模拟教学软件的引进

一方面,开展和加强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性教学的要求之一是编写合理的实践教材,而实践教材的编写离不开学校必要的经费投入。另外学校要组织具有较高的社会保障方面理论知识的一线教师、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操作能力的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人员、理论与实践双能的专家共同编写社会保障的实践教材。另一方面,引进和开发社会保障相关的模拟软件是社会保障实践性教学得以正常进行的保证。[5]因此,学校要加大可供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实际操作的模拟软件的投入。

5.建立社会保障专业实验室

实验室是开展实验课程,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术的基础。[6]学校应该成立独立的社会保障方面研究中心或者实验室,其硬件配备可以参照当地社保机构的岗位及业务流程来布置;在软件配置方面,安装社会保险软件、社会保障信息管理与统计等软件,并建立如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网等专业网站,从而让社会保障方向的学生熟练进行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操作应用。

6.与相关部门接洽,建立社会保障课程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要与当地民政局、人社局以及一些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使之成为社会保障方向的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的长期教学实习基地,从而给学生提供平台,以便于学生操作实践。在学到医疗保险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医疗保险中心参观,同时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人员给学生讲解医保政策和业务流程。学习农村保障时,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农村的社保局,了解农村养老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等业务流程。[7]通过实践教学改变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学习模式,使学生从书本中走出去,接触社会、企业,了解劳动保障部门的业务流程从而加强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动手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强.从社会保障学科特性分析社会保障教学设计[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5(4):47-48.

[2]汪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社会保障学教学改革探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12(10):15-17.

[3]李俊.关于社会保障课程教学的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2011,

(4):88-91.

[4]谭晓辉.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7(3):73-75.

[5]魏瑞清.加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9(6):65-67.

第11篇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困境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进城务工的主体,而这些新生代农民工主要以“80后”“90后”为主,他们的思想素质已经得到很大的提升,对于社会的各项保障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要完善他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他们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这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且只有从根本上保证农民工的利益,才能促进我国社会稳定以及经济和谐发展。

1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困境

新生代农民工通常也被人们称作是第二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更高,思维更敏捷,思想更先进。从我国当前经济建设的现状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发展不可忽视的主力军,但要想让他们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腾飞,就必须要做好关于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但从总体上看,社会保障困境却在时时困扰着农民工,影响着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1.1新生代农民工受二元户籍制度的约束

二元户籍制度是在城乡二元体制的背景下产生的,二元户籍的形成不仅使农民工失去了在城市享受各项社会保障的机会,更让他们在城市打拼中变得更加艰难,因为二元户籍制度虽然可以让农民进入城市,像市民一样工作和生活,但始终摆脱不了自己是农民的身份,从而也享受不到城市户口的居民所拥有的诸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这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新生代农民工对社会的不理解,降低了工作积极性,在农民工受约束的同时,更影响着城市的建设,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1.2新生代农民工受自身素质的影响

从第二代农民工的素质看,虽然其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多数农民工也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凡是涌入城市来找工作的,大多是在“大学路上”被挤出局的,不论是家庭方面的原因还是经济状况的因素,他们的综合性素质仍处于较低的层次和水平上,没有专业技能,更没有较高的素养,这导致他们的社会地位变得十分的“低下”,再加上他们的思想在自己知识面的局限性下没有得到拓展,对自己应有的权利也不会去维护,他们认为只要能挣到钱,并不在乎社会保障的问题,这种现象导致他们的合法权益渐渐被减弱甚至消失,而处于社会最低层的农民工在不会维权的情况下,也得不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一旦出现问题,根本没有社会保障做后盾,致使生活困难重重。

1.3就业状态不稳定,失业率高

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在教育方面已经比第一代农民工有所改善,但总体素质却没有得到整体提升,也就是说,他们的进步水平及技能状态,远远跟不上城市发展的脚步,所以在当今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很难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常常出现农民工四处打工,频频失业的现象。

1.3.1专业技能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时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没有一技之长,很难找到一份稳定的、高收入的工作,而这些新生代的农民工为了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不得不在劳务市场上频繁流动,以找到一份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好工作,这种不稳定的就业现象也是给他们的社会保障带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1.3.2工作的连续性差导致保险难以继续我国的《失业保险条例》已经有所规定,凡是工作满1年的农民工是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也就是说,如果农民工在某个企业中工作满1年,并且该企业已经为他缴纳了失业保险费,在其解除劳动合同时,可以享受到一次性的生活补助费,看起来这样的失业保障是非常容易的,但对于现实中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讲,要想得到这种连续性的保障却特别困难,因为他们的最大特点是流动性大、失业的概率更大,有时候在1年内会换几份工作,这也是社会保障落不到实处的一个因素。

1.4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新生代农民工进城打工,虽然看上去与城市居民并无二样,但在很多的制度上享受着不一样的待遇,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没有为农民工提供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和制度。虽然我国在各项法律、法规及政治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中,不断出台针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法律政策,却总是因为各种原因,使这些制度得不到真正的落实,比如,一些地方政府为农民工出台了各种参保的办法,但在执行过程中屡打折扣,最后落到农民工身上的利益已经所剩无几,再加上政府对这些制度缺乏强有力的监督与检查,更没有进行深入的追究和管控,导致大多数制度成了一纸空文,落不到实处。

2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

社会保障是对劳动者自身利益的一种保护,是所有劳动者应该享受到的各种社会福利与保险等的权利。我国目前新生代农民工所享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以及失业保险等,这里所说的工伤保险是农民工所面临的最主要的、也是最大的风险,由于农民工知识的限制,他们进入城市打工所从事的工作往往是高风险、高危性的工作,所以工伤事故频繁发生,不仅直接威胁到农民工的生命安全,也使他们的财产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再加上凡是出来打工的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一旦出现工伤事故,损害的不只是农民工本人,而是一个家庭支柱的坍塌,所以对于工伤保险的认识必须要到位,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建设更是迫在眉睫。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也是一种社会性的福利,各大城市已经建立了最基本的保障体系,但对于农民工来讲,他们的流动性致使他们很难把保险继续下去。虽然这些保险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农民工却会因为各种原因对社会保障体系缺乏认识,对自身的利益认识度不够,更没有从根本上重视社会保障,这也是给农民工带来后顾之忧的根本原因。要想让社会保障体系做到为农民工服务,就必须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让他们了解各项保险的内涵,从而达到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

2.2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对于农民工来讲,他们到城市打工的目的非常单纯,只是为了挣更多的钱,为了养家糊口,而对于自己的福利待遇及社会保障方面的要求甚少,对于“五险一金”的理解更是浅薄,也不认为这些保险能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实惠。如果要缴纳保险,除了企业单位为他们缴纳的一部分外,还要从他们的工资中扣除一部分,而且企业所缴纳的部分在他们要换工作后是不能带走的,再加上他们工作难以固定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参保积极性,使其成为城市建设中只为眼前利益奔波,而不为身后事情发愁的一族,这就形成在出现一些工伤等之类的事故后,让他们产生追悔莫及、痛不欲生的心情,因此,这是新生代农民工需要改善和提升的地方。

2.3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的物质支持

从我国当前城市建设的劳动大军现状看,大多数的农民工因为没有高学历,更没有专业的技术水平,再加上工作经验少,阅历浅等条件的限制,只能从事一些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而这种劳动的特点是付出的体力较大,劳动量较重,但收入却特别少。从实践调查数据也可以分析得出,凡是来大城市打工的农民兄弟,大多数的家庭条件不好,生活环境较差,甚至有些农民工连最基本的生活开支都是问题,所以根本无暇去顾及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去缴纳各项保险。另外,一些单位和企业对农民工还存在一定的偏见和歧视,对他们的保险问题根本不加重视,使这些新生代的农民工在社会保障问题上难以有所突破,从而使他们的根本利益得不到保障。

2.4缺乏可靠的法律法规支持

从我国城市建设不断发展中所涌现出的各项矛盾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利益得不到真正落实和保证,已经成为城市进步的桎梏,而这个现实的困境不仅制约着城市建设、前进的步伐,还使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解决及处理变得更加复杂、困难,虽然我国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且已经慢慢在减小城乡之间的差异,并在城市化的发展中,取消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区别,争取让广大农民在城市也能安家落户,但这只能算是新生代农民工户籍制度上的一个小小突破,没有把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彻底纳入城市社保的范围中,从整体上分析,这些农民工仍然处于城市的边缘,依然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徘徊,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究其以上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缺乏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来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利益,只有引起司法部门的充分重视,并为之立法,才能从根本上让新生代农民工走出社会保障的困境。而且对于这样的法律、法规的执行一定要进行强有力的监督与检查,使有关部门受到约束,让那些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掉以轻心的部门承担相应的后果,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农民工服务,才能发挥社会主义法制的有效性,提高农民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3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有效对策

3.1提高农民工自身综合性素质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就必须要农民工自身入手,因为他们是社保困境与问题的主体,更是社会保障的受益者,虽然新生代的农民工相对于他们的父辈而言,在素质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思想也变得更加开放,在城市的收入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学历低、技能差、经验少等现状仍旧是他们就业中的主要问题,只有从他们自身出发,加强培训与学习,积累经验,掌握一门专业的技能,才能改变他们从事劳动强度大,没有技术含量,同时收入颇少的工作现状。也就是说,要想让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之路一帆风顺,就必须要让他们改变传统的思维理念,让他们跟随着市场的变化及事物的发展看问题,认识到社会保障对自身的重要性,加强自我维权意识,积极主动地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类的活动,从中学习更多的社保知识,提高认识,提升素养,只有在这不断的学习中,才能得到不断的进步,才能慢慢融入城市建设中,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另外,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与学习,社会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让他们有机会参加一些专业的培训,为他们综合性素质的提升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在保障他们基本收入的基础上,让他们自身变得更加强大。

3.2建立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

既然社会保障保障体系要达到为农民工服务的目的,那么就要为农民工建立一套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保障体系,从农民工的生存条件、职业特点以及自身素质出发,建立不同类型的人群享受不同待遇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样才能满足各个阶层农民工的需要,达到为农民工服务的最终目的。比如,对于劳动强度较大、危险系数较高的行业,要加强对工伤保险的保障体系;而对于轻工行业,诸如纺织等的企业中大多数是一些女性农民工,她们所需要的是保障她们利益的生育险、失业险等;而对于一些相对比较稳定的新生代农民工,可以让他们缴纳社会养老保障,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托。也就是说,只有让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变得更符合农民工的现状,才能让他们在城市中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并在各项保障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依靠,从而工作起来更加积极、努力。

3.3加强对农民工的重视力度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意识的不断提升,他们对自身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规划,除了要求稳定的收入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因此,政府部门必须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为农民工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并辅以社会保障制度相依托,在国家扶植力度不断加大,对农民工越来越重视的前提下,让农民工更有干劲。同时,还需要在户籍制度上进行深入改革,使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各种社保待遇,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生活和工作。同时,还要为农民工塑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他们即使处于异地他乡,也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在和谐的氛围中工作,心情也会变得愉快,尤其是在我国“一带一路”的倡导下,更要给农民工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让他们能时刻准备着,为我国的各项建设出力献策,做好自我调整,进行自我解压,达到自我管理。并在做好各项社会保障的前提下,给予新生代农民工更多的人文关怀,使他们在社会主义温暖的大家庭中快乐的工作。

4结语

我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更是一个处处充满着公平与正义的国家,每个公民都享受着国家为其提供的各项保障体系,而要建设新时代的和谐社会,加快城市经济建设的步伐,就要提高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视度,为他们建立健全各项法律保护与技术支持,让大家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和谐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幸福生活。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立,胡静波.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缺失及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5(5).

[2]王万加.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困境与解决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15(z1).

[3]张敏.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困境与解决对策[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4]姚垚.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困境及其原因探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第12篇

一、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覆盖面不仅决定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能力,而且也是衡量制度完善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越广,意味着有更多的人被纳入到这一制度之中,因而,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越广泛,资金规模越大,保障能力也就越强。在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发展较为完善的是与就业高度相关的社会保险制度,如果劳动者无法实现就业,就意味着将被排除在社会保险制度之外,在其遭遇年老、疾病等风险时,只能接受较低保障水平的社会救助的帮助。对于社会保障体系而言,如果有大量的劳动者无法就业,不仅增加了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规模——需由社会救助制度来保证未就业劳动者的最低生活,而且还丧失了大量的社会保障资金的供款者,进而增大了社会保障的基金压力,影响了制度的健康发展。可见,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做保证,那么,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率无疑有利于社会保障的良性发展。影响企业雇佣劳动者的因素主要包括客观因素,如劳动者的知识结构或劳动力市场的成熟情况等,以及主观因素,如就业歧视。一般认为,客观因素,是由劳动者自身以及劳动力市场方面的因素导致的,是在企业的能力范围之外的。而对于主观因素,按照劳动经济学的理论认为,更多的是由于企业对劳动者的就业歧视造成的。就业歧视是指企业或雇主对于除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之外的,诸如其身体条件、性别、身份等原因产生的歧视,这种歧视使得残疾人、女性、农民工等群体被排除在正规就业部门之外。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险制度是与就业高度相关的,而且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完善,使得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正规就业部门的覆盖率很高,但对于非正规就业部门的劳动者,社会保障还是缺位的,因此,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社会保险制度)事实上是与正规就业部门相关的。由于就业歧视,使得部分劳动者无法在正规就业部门就业,就意味着劳动者从社会保障资金的潜在供款者变为资金的接受者,甚至沦为贫困阶层,不仅加大了社会保障的负担,而且贫困阶层的扩大也会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因此,从社会保障完善和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企业应消除对劳动者的就业歧视,不拘一格降人才。如果从企业成本收益的角度来看,就业歧视将会造成企业利润的损失。

现运用劳动经济学劳动力市场的歧视模型来进一步分析说明,就业歧视何以会使企业损失利润。假设,企业对女性或残疾人群体存在歧视,同时假设女性或残疾人在某一岗位上与其他劳动者具有相同的生产率(可排除劳动者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的差异因素,仅从就业歧视的角度来说明),但由于歧视的存在,他们的生产率在企业雇主看来要低于其他人的生产率。假设MRP为某一劳动力市场上所有劳动者的实际边际收益生产率,d为残疾人或女性劳动者的生产率由于歧视被贬值的程度,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其他劳动者的工资(W0)应为:MRP=W0,而残疾人或女性等被歧视劳动者的工资(W1)则为:MRP-d= W1,或是MRP= W1+d。由于假定对某一岗位所有人的劳动生产率都是相等的,因而,W1< W0。根据图1所表示的内容,在存在就业歧视的企业中,女性和残疾劳动者获得的工资为W1,因此,雇佣该类型劳动者的数量为N0,因为,在这一点上满足MRP= W1+d。按照经济学的原理,MRP曲线下方的面积所代表的是企业的总收益,从总收益中减去代表存在就业歧视的企业所支付的工资总额的区域(0EFN0)的面积,就是企业的利润,即AEFB。但如果不存在就业歧视,则其利润区间应为AEG,因而,BFG(图1中阴影部分)就是企业由于歧视而造成的利润损失。可见,就业歧视不仅阻碍部分劳动者进入制度的覆盖范围,而且还造成了企业利润的损失,这都无益于企业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以及长远的发展。因此,消除就业歧视,从而扩大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者的覆盖面,无论是从短期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角度,还是从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都是双赢的。

二、预防在职员工失业

当劳动者不能实现在正规部门就业,造成失业,或是在非正规部门就业,将会加大社会保障基金的压力,不利于制度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导致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瘫痪。造成劳动者失业的原因有很多,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结构性失业已成为主要的失业原因。由于技术的革新,以及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企业逐渐出现了一部分富余的员工,这些员工或是无法适应新技术的要求,或是干脆被新技术所代替。这时,就应呼吁企业承担起社会保障责任,通过对这些富余员工进行轮岗或是转岗培训,提高其与岗位的匹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就业,从而减少由于其人力资本短缺而造成的失业现象的发生,进而减轻了社会保障的基金支出压力,为社会保障的良性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如果从企业的成本收益角度来看,通过轮岗或是转岗培训的方式预防失业,对企业而言仍是理性的选择。企业是由不同的岗位组成的,任何岗位要找到合适的员工都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而使老员工适应新岗位的要求也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企业的任何选择都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因此,在做出决定之前,会对两种选择的成本加以比较。由于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的岗位要求以及员工人力资本的差异会加大这种成本比较的复杂性,鉴于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明确企业的社会保障责任,而不是探究企业培训和招聘成本问题。因此,将采用较为简单的方式进行说明。按照劳动经济学理论,企业培训分为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由于企业是不支付一般培训的费用的,因而不涉及成本问题,不在讨论的范围之内,因此现借用特殊培训来分析企业的培训成本问题。如图2所示。

在图2中,MP*为劳动者的边际产品,W*为实际工资(W*=MP*),MP0为培训时劳动者的边际产品,MP1为培训后劳动者的边际产品。由于在培训的过程中,劳动者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MP0MP*,根据劳动经济学的理论,为了约束企业和劳动者的利己行为,双方共同承担培训的成本,图中阴影部分为企业承担的培训成本。因此,企业在做出转岗培训或是重新招聘的决策时,不得不去分析培训成本和招聘成本的大小。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很多地区为了鼓励企业承担社会保障责任,呼吁企业为富余人员提供转岗培训等方式来稳定劳动者就业、预防失业,因此,为企业提供各种培训补贴,如南京市为企业提供职工转岗培训补贴,因此,图2中所示的企业培训成本就将大大缩小,鉴于成本的考虑,企业会倾向于对富余员工进行培训,使其适应企业的其他岗位,以减少招聘新员工而付出的成本,从而预防了失业、稳定了就业。

三、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为适应国情的举措,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主要由三个层次(或部分)组成,即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其中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又称企业年金,是指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依据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自愿为本企业员工建立的一种辅的养老保险。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目标替代率为60%,与国际上80%的替代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替代率过低会影响人们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因而,有实力的企业应承担起社会保障责任,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使员工退休后领取的由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构成的养老保险替代率得以提高,不仅提高了员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而且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分散养老的社会风险、缓解由于老龄化而导致的日益严重的养老保险支付压力、降低政府财政负担,从而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对于企业而言,为员工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不仅有利于吸引人才,而且还有利于企业成本的节约,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大有益处。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员工激励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加剧,企业的竞争逐步演化为人才的竞争,如何吸引和保留核心人才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而收入分配的方式在吸引和保留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激励作用。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即企业年金制度,对企业而言就是一种收入分配的方式,将当期支付的部分工资通过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延续到员工退休之后再领取,形成了对员工的长期激励,不仅是一种长期福利制度,更是现代企业薪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按照员工平等、自愿的原则建立的福利制度,可使全体员工受惠,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企业成本收益角度来看,由于国家对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有税收优惠的政策,因此,建立该制度不仅不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压力,相反还可以在确保企业承担社会保障责任后的利润水平不变。现运用劳动经济学的享乐主义工资理论来进一步解释说明为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不会对企业的利润水平产生影响。按照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员工福利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实物薪酬,即以某种商品的形式来向员工提供薪酬;第二类是延期薪酬,即将当前所获得的薪酬的一部分延期到今后一段时间内才能够获得,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就属于延期薪酬的一种。按照经济学的理论,人具有理性经济人的属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理性的经济人宁愿得到现金而不是与现金等值的商品,因为,实物薪酬限制了人们自由选择的权利。因此员工们更倾向于企业为其提供延期薪酬的福利。不过,延期薪酬仍然存在一些限制,就是不能够即时消费。但是,国家的免税和减税政策大大减少了人们对这一限制的顾虑,因为无论是企业为员工所缴纳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费用,还是这笔基金投资之后产生的收益,都无需缴纳税费(或只需缴纳些许税费)。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所实施的任何一项政策,最终是为其利润服务的。由于有减免税费的政策优惠,企业就会将即期的员工薪酬的一部分作为员工福利投入到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中,通过基金的投资运作实现保值增值,提高了企业员工退休后养老金的替代率。而企业并未造成利润的损失。如图3所示。

图3中所示的员工福利代表企业为员工提供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斜线A、B为两种不同工资——福利组合下的企业的等利润曲线。假设企业为员工支付的工资与福利的成本相同,且工资总额不变,因而,企业对于工资与福利的任何组合,都是无所谓的。如果工资与员工福利的比例为1:1,这种组合下的等利润曲线就是斜率为-1的斜线A,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确保利润的不降低,就只能通过减少一部分工资来增加员工福利的数量。但是如果员工福利可以为企业带来税收上的节约,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等利润曲线就不会像A那样斜率为-1了,而是趋于扁平,像斜线B一样,扁平形状的曲线表明,小幅度的工资下降就可以带来员工福利的大幅增加,而并未带来企业利润的减少。可见,在国家对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实施税费优惠政策的大环境下,为员工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不会使企业的成本降低,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节约了一定的用工成本,而且,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又是企业文化的体现,有利于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社会福利是从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是对生活能力较弱的儿童、老人、母子家庭、残疾人、慢性精神病人等的社会照顾和社会服务。主要包括:老人、残疾人的社区服务,孤儿院,残疾人的庇护工场等。倡导企业支持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是对企业承担社会保障责任的较高要求。这是因为,支持社会福利事业,不仅需要企业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而且,由于这种支持往往是自愿的、并且是无偿的,因此,只有当企业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之后,才能真正投身到支持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中去。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带给企业的可能并非实质性的利益,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上的满足,是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树立,从而有利于企业在社会上获得较高的认可和信任,进而有助于增强企业长远的发展能力。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对于企业而言,这是一笔非常有价值的无形资产。企业支持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现阶段主要通过帮扶非政府组织来实现。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非政府组织日益成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但是在我国,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非政府组织始终缺少发展的空间,直至改革开放之后,非政府组织才逐渐崛起,并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渐渐成长起来。但由于其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制度性的规范以及缺少公众的了解,致使其在发展中面临着种种困难,比如:资金来源不稳定、专业人才缺乏、社会认同度和尊重度较低、开发和运作项目的能力较差。这些都会成为非政府组织开展具体工作的障碍,最终会影响社会福利事业的整体发展。对于企业而言,相较于非政府组织,在人力、财力、智力方面都占有优势,因此,企业应给与非政府组织以智力和财力方面的支持,如,除捐款之外,可为非政府组织提供各种专业服务;或是延长捐款的期限,同时给与非政府组织使用款项的灵活度;或是利用企业自身在管理方面的优势,对非政府组织的人员进行培训和辅导。通过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促进非政府组织逐渐走向成熟,进而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在帮扶非政府组织开展社会福利事业的过程中,企业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树立了健康的社会形象。

五、企业社会保障责任边界

承担社会保障责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途径。尽管对企业承担社会保障责任的期望越来越高,但是,企业的社会保障责任不是无限扩展的,而是有限度的,这个“度”,或是“边界”就是企业的经济实力,这是其承担社会保障责任的前提和载体。正如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他的《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中《社会责任的限度》一章中所说,当一个企业忽略了在经济上取得成就的限制,并承担了它在经济上无力支持的社会责任,企业很快就会陷入困境。如果因此而损失了企业取得成就的能力,那就是最不负责任的。因此,对于企业而言,不能为了追求社会声誉,过分的承担与其经济实力不相符合的社会保障责任,而使自身陷入困境。彼得·德鲁克说得好:企业首先是做得好,然后是做好事。因而,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承担的社会保障责任是有差别的。企业的社会保障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一步分析企业社会保障责任边界问题的时候,需引入管理学大师斯蒂芬·P·罗宾斯的企业社会责任扩展模型,以此来作为企业社会保障责任扩展模型的理论基础。斯蒂芬·P·罗宾斯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四阶段扩展模型,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划分(如图4所示)。处于第一发展阶段的企业主要对其所有者(股东)负责,在遵守法律的条件下努力通过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来提高股东的利益;第二阶段的企业主要对员工负责,通过完善人事制度、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增加工作保障等来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从而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发展到第三阶段的企业,应把社会责任扩展到具体环境中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合作伙伴、顾客等;当企业发展到第四阶段的时候,就应该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对社会整体负责,包括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等方面。

按照罗宾斯的观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应承担与其发展状况和经济实力相吻合的社会责任,且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应随着企业的不断成熟而逐步扩展。那么,对于本文所探讨的企业社会保障责任而言,也应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和经济实力以及社会保障责任的内容来考虑不同企业所能够承担的社会保障责任。如图5所示。

在图5中,当一个企业按照法律程序成立之后,就应该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责任,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资金的供给,这是任何一个企业法定的社会保障责任。至于第二阶段的扩大覆盖面的责任,事实上对于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做到,只需要在招聘员工的时候杜绝对招聘者的歧视则可,之所以将其置于第二阶段,主要是为了与第一阶段的法定责任相区别。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其内部培训体系、人员转岗轮岗制度、管理体系的完善,就可以在本企业内部消化富余的员工从而起到预防失业的作用。第四阶段的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需要企业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且对于补充养老保险的基金投资运营有一成熟的机制(或自我经营,或进行外包),因此,这一阶段对企业整体实力的要求比较高,并不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承担这一责任的。支持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是企业承担社会保障责任的进一步扩展,是对企业一种较高的要求。

虽然企业承担社会保障责任是大势所趋,其发展态势不可逆转,但是倡导企业的社会保障责任,不能无视企业的发展阶段,而让所有企业承担同样的责任,企业的社会保障责任是有边界的,应该让企业担当,而且自愿担当其能力所及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美)罗纳德·G·伊兰伯格、罗伯特·S·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学出版社2007年版。

[2]陈雪频:《企业该为非营利组织做些什么》,《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5月3日。

[3]李义平:《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全面辩证理解》,《经济参考报》2006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