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7 22:54: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特殊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目前农村特殊教育普遍落后、整体水平低,主要存在基础设施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费用高、家长观念落后、学校在招生时对学生户籍、年龄、智力等方面存在限制的问题。
1、基础条件差
农村很多特殊教育学校规模较小,教室、课桌、宿舍、食堂、操场等硬件设施达不到国家标准,难以容纳足够的学生。学校往往离学生家较远,学生有时要走很长的路上学,尤其是在山区,山高路远、道路阻塞更是学生面临的难题。此外,学校由于经费不足难以购置相关的器材设备满足残疾孩子的个性化培养。
2、师资力量不足
在农村即使是一般正常的学校都存在师资不足的问题,特殊学校则情况更甚。学校教师少,有的学校只有几名教师,有的课程还要请别人代交,有时一名教师要负责十几甚至几十名儿童。特殊学校的教师专业水平整体偏低,学校尚有许多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的临时工充当教师,受过专业教育的教师则缺少继续学习的机会。农村特殊学校教师工资普遍很低,许多教师耐不住清贫纷纷外流。此外,许多学校缺乏有效地教师管理和激励机制,部分教师抱着“死工资”在教学方面人浮于事的现象也很普遍。
3、教学费用高
农村的残疾儿童家庭贫困的占绝大多数,许多父母本身身患残疾,没有劳动能力,也有很多父母在外打工或者在家务农,他们根本无力负担孩子的生活费。尽管这些年国家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但是在偏远的农村特殊学校,得到的支持却少之又少,有的学校甚至连教学书籍、文具等都缺乏。因为这些方面的原因,在农村存在着严重的入学率低的问题,有的地方符合条件的适学儿童入学率不到1/3,甚至更低。
4、家长观念落后
许多家长在观念上早已放弃对孩子的希望,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思不支持或者反对孩子接受特殊教育。在农村尽管特殊教育的学杂费已经全免,但生活费的负担依然很大,家长不愿意加大负担,有的家长为了减少家庭支出会勒令孩子退学。有的聋哑子女家长不甘心还要再生养一个健全的子女,并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健全子女身上,从而不愿送聋哑子女进入学校学习。这导致大部分聋哑儿童和轻度弱智儿童至今仍然没有机会接受最基础的学校教育。
5、招生对学生户籍、年龄、智力等诸多限制
学校因为经费等原因难以开展更大规模的特殊教育,因而在招生上对孩子诸多限制,在农村聋哑儿童因为户籍、年龄、智力等原因被拒之门外的不在少数。
二、农村特殊教育存在缺失的原因
目前农村特殊教育存在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特殊教育经费不足、相关的法律不健全、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难、社会观念陈旧等原因。
1、特殊教育经费不足
我国对于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尽管每年在持续增长,但是在农村教育经费普遍紧张的大环境下,农村的特殊教育经费紧张情况更加严重。在国家的整个教育经费投入中,农村特殊教育所占的比重很低,对农村贫困家庭补助标准低、覆盖面小;有关部门对学校评价的标准仍然是名次、升学率、分数等,农村特殊学校既无名次和升学率可评比,又难有就业率作为考核。因此只能“另册”,有关部门对于“另册”的学生不抱希望,对农村特殊教育关注一直就有些不足;此外,农村残疾儿童家庭本就贫困,缺少一定的经济来源,加之医疗等费用向来很大,一般维持家庭生活都很难,更遑论负担孩子的特殊教育生活费。这些问题造成了学校基础设施差、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费用高等问题。
2、缺乏必要的政策倾斜
教育部门没有完全做到农村与城市、特教与普教的一视同仁,在教师方面,农村特殊学校教师很难享受到与城市和普教一样的编制配置、奖励政策、晋升机会和工作待遇等,这势必影响到教师们的积极性;在经费投入上,国家缺乏对农村特殊学校的投入,缺乏对农村残疾儿童的投入,阻碍了特教的正常开展。
3、特殊教育法律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已经越来越重视针对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并在各层级的法律法规中都有条文涉及到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但站在系统化、专门化的角度来看,针对残疾儿童立法的现状并不构成一个完整、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数量上看,从《宪法》到《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到《教育基本法》等法律法规都对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加以规定,但是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法律法规在适用方面势必造成混乱,而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农村残疾儿童特殊教育的专门法律;从内容上看,我国的《残疾人教育条例》缺乏与其配套的实施细则,如对特教教师的奖惩机制、残疾儿童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方面都缺乏明文规定;从范围来看,残疾儿童法定对象范围过窄,没有涵盖所有有教育需求的残疾儿童。
4、特殊教育学生就业难
特殊教育就业率并不高,学生转行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是学校教师稀缺,课程设置不合理。在农村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本就稀缺,有的一所学校只有几名教师,根本是疲于应付,很难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学校的课程设置也不合理,有的课程明显不适用部分学生,但仍然按部就班的上着,农村特殊学校因为经费、资金等困难很难设置多样化的课程;二是社会上对残疾人存在歧视,很多工作明明残疾人可以胜任,但是因为社会观念等问题而将残疾人拒之门外的现象不在少数。学到东西仍然不能就业无疑加重了学生和家长对上特殊学校的疑虑。
三、解决农村特殊教育问题的几点对策
解决农村特殊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要从政策、法律、经费以及学校课程设置、教师管理和社会支持等方面来考虑。
1、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和经费投入
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同样是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动力,二者不可偏废。在政策层面上要缩短农村特殊教育和城市特殊教育的差距。在对教师的奖惩机制、晋升机会、薪资水平以及专业培训等方面不应该有所偏颇。应规范农村特殊教育学校的编制等问题,加大特殊教师的培养力度和对农村的输送力度;对于学生来说,应扩大农村残疾儿童受教的范围,减免学生在学校的生活费等;此外,还应该实施农村扶贫扶智工程,将贫困儿童家庭纳入扶智范围。
2、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
发展特殊教育应当是发展义务教育其中义务之一。农村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立法保障。一要修订现有的特殊教育立法条款,对现行的《义务教育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进行系统的梳理,对不适应的相关条款尽快修订;二要研究制定专门针对农村特殊教育的法系,要针对农村实际用法律的途径对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进行全面保障。
3、规范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师管理
农村特殊学校的课程设置很不合理,缺乏真正能够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和器材,无法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提供个性化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应着重设置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个性的课程。要着力加大远程教育工程,建立和完善远程教育方面的硬件和软件方面设施。在教师管理方面,应建立教师管理的长效机制,规范教师的奖惩制度。学校应该致力于培养稳定并且全面的师资队伍,保证教学工作的持续稳定开展。
4、加大社会支持力度
1.1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的特殊性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针对的是身心存在一定残疾或缺陷的儿童少年,其生理和心理明显区别于普通的少年儿童.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对象的这一特殊性对其体育课程的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有着特殊的要求,也使得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等也有别于普通的学校体育.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较强,如对有视力障碍的学生,教学内容着重培养与锻炼定向运动能力;对有听力障碍的学生,则侧重培养与锻炼视觉、触觉等感知觉能力;对有智力障碍的学生,更注重培养与锻炼反应能力和肢体协调平衡能力.在体育教学组织过程中,更注重直观教学法和个别指导.为满足不同身心障碍儿童特殊体育教育需要,体育教师既要掌握基本体育专业素质,还要掌握特殊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技能,诸如盲文、手语等的特殊教育技能.此外,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也有其特殊性.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中规定,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的体育教学应设置适宜残疾学生使用的200m环形跑道田径场(含60m以上的直跑道);9个班规模的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活动用地面积指标盲校为4628m2,聋校和培智学校为5186m2,体育康复训练室面积指标为56m2[1].
1.2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缺陷补偿功能
教育部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要求特殊教育学校培养目标中对体育提出的要求是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初步掌握补偿自身缺陷的基本方法,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教育部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规定: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要培养学生掌握身体锻炼的基本方法,养成较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水平,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自身缺陷补偿与康复的一些基本知识与方法.显然,特殊教育学校最重要的体育教学目标之一,就是通过体育补偿残疾学生的身心缺陷,这也是特殊教育赋予学校体育的特殊使命.所谓缺陷补偿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在不同程度和范围调动机体潜能弥补、代偿损伤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建立在机体自身的代偿基本条件之上,功能训练、心理治疗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康复器材的应用是重要的因素”[2].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缺陷补偿功能主要有生物功能和心理功能.缺陷补偿的过程是机体特殊的适应过程,其生物学机制是学生自身产生新的技能组合和条件联系.缺陷补偿功能的实现在充分发挥生物功能的同时也需要经历心理强化,需要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缺陷,通过体育教学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有利于实现缺陷补偿的康复目标[3].
1.3特殊教育学校体育与提高残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社会环境发生变化而改变,以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由于物质与精神需要都只有在社会适应的前提下才能得到较好地满足,因此能否适应社会,对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残障的存在或他人的社会偏见,残障儿童往往会出现社会适应困难,导致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或缺陷.如何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特殊教育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绝大多数的残障儿童在校期间与外界社会的接触机会并不多,而体育集体活动往往需要分工协作,学生们还要经常扮演不同的角色,遵守相应的规则和道德规范.这些角色往往和一些社会角色相似,通过科学设计和引导促使学生的品行符合基本的社会准则,逐渐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特殊教育学校体育以其独有的功能积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学校体育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互动时间和更广阔的人际交往空间,通过选择适宜的团队合作类型体育活动以及体育教师的积极引导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体育活动过程中时刻存在着竞争,既可以利用体育运动中的竞争有效激发残疾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可以通过对失败者的心理疏导提升其抵抗挫折的能力.随着一次次成功和失败的心理调适,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抵抗挫折的能力也在不断加强.
2特殊教育学校体育专项督导制度的实施
2.1现有教育法规和学校体育法规的相互补充
2.1.1特殊教育督导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专项督导
《教育督导条例》第十六条指出:“教育督导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联合有关部门实施专项督导或者综合督导,也可以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参加专项督导或者综合督导活动”[4].目前,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督导评估标准或评估细则都是以各地区教育工作或基层学校整体工作情况为督导对象.各地已出台的特殊教育督导评估细则也不例外,都是针对基层特殊教育学校层面的综合督导,其中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的评估指标很少,特殊教育学校体育专项督导制度的建立将是对现有的特殊教育督导工作的一个有益补充.鉴于特殊教育学校中的体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专业性都比较强,可以考虑由特殊教育学校资深体育教师、特殊教育体育科研工作者等相关专业人员领衔和参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专项督导制度的编制和实施过程,这也符合上述《教育督导条例》中“可以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参加专项督导或者综合督导活动”的规定.
2.1.2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专项督导
国家制定《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最主要的目的是确保学校体育工作能正常开展,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自《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实施以来,一直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工作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但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并不包括在内,这是因为《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二条规定学校体育工作是指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5].迄今为止,对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性指导一直是盲区,因此,建立特殊教育学校体育专项督导制度可以作为《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一个补充,即可以补充特殊教育学校在体育教学指导性文件方面的空缺.
2.1.3学校体育专项督导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专项督导
为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科学发展,完善我国教育督导制度,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提出的“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督导检查,建立对学校体育的专项督导制度”的要求,教育部2008年制定并出台了《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试行)》,并要求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制订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实施方案[6].各省市陆续制定并实施了学校体育专项督导制度,以辽宁省为例,2009年出台《辽宁省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督导评估验收细则(试行)》.通过对中央和地方学校体育的专项督导性文件比对,难以找到真正适合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这些学校体育专项督导评估文件对普通中小学体育工作是比较合适的也是可行的,但显然不适用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正是鉴于学校体育工作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国家和地方才制定了学校体育专项督导制度和实施细则,并成为我国学校体育专项督导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2加强本地区特殊教育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教育部
2012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853所[7].随着近几年国家对特殊教育的政策与资金扶持,部分地区通过资源整合,将本地区多所特殊教育学校合并成立特殊教育中心,同一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数量有相对减少的趋势.根据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多年调研的情况显示,我国绝大多数省市特殊教育学校设置到区县一级,特殊教育学校数量不多且学校间距离较远,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特殊教育学校间的相互学习、交流与合作.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与普通学校体育工作相比,其教学的对象、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都具有较强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最理想的学习交流对象应该是本地区的同类特殊教育学校.一个地区依据这一特殊性所建立起来的特殊教育学校体育专项督导制度,可以更为适宜地为本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照标准.建立督导制度的最终目的不在于检查和评估,而在于以评促建.在特殊教育体育专项督导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有针对性的积极引导,可以促进同类特殊教育学校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既有助于本地区特殊教育学校间的横向联系,也有助于本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发展.
2.3加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理论家泰勒所选定的课程来源主要是针对普通学生,当然,特殊群体学生的课程设置也可依此为参照,但也须结合其特色而有所偏重。由于特殊群体学生在先天条件、智力、心理以及生长环境、学习能力与实践方面有异于普通的学生,因而我们的课程设置应需要照顾到其特异性方面。那么,如何才能很好地照顾到特殊教育学生的差异呢?我们要依据其特点选择特殊教育课程目标。
(一)基于对学生的研究选择制定课程目标
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各门设置的课程所承载的知识与能力来实现的,而课程选择又要基于对学生的研究,要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表明我们教学应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可能发展区,教学应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我们课程设置也可从此理论中得到启示,考虑学生可能发展区。课程设置依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记忆思维、理解力程度、学习能力等因素,做到使学生学习的课程既不过分超前,又不至于滞后学生发展。因而我们的特殊教育课程设置,要考虑到学生的心智、身体因素的特殊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
(二)基于对学生今后社会生活的研究选择制定课程目标
知识获取的目的是解决生存生活问题,使人们获得幸福生活,而课程作为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其设置就理应关注我们的实际生活。问题不在于教学生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们爱学好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们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所有一切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要认真研究我国特殊教育的实际情况,从特殊教育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生存生活问题,根据特殊群体及其家长困难与需求开发课程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旨在帮助他们获取必备的生活技能,以更好地适应生活。
二、特殊教育课程设置理论基础
理论是我们行动的指南,正确理论的作用就在于减少人们行为的盲目性,增加行为的自觉性。课程设置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能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一)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育学及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类至少存在八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每一种智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思考模式。每个学生都有在某一方面的发展潜力,只要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他们的潜能就能得以充分发挥。但由于先天资质,个人成长环境和个人生存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每个人能力发展方面和发展程度存在差异。我们应正视这些差异,接受这些差异。课程的设置应考虑到特殊群体的特点,如盲人的听力往往灵敏于我们普通人,残疾人身体某一部分器官缺失,但相对应其他器官功能会特别发达。虽然特殊群体学生某一方面可能存在缺陷,但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把其与普通学生隔离开来,而应发现其身上闪光点。学生的智力类型有多种,而不是单一的,所以我们课程设置应顾及其特殊能力的发展。
(二)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认为人是通过认知表征的过程来获得知识、实现学习的。人们是根据类别或分类系统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或者是凭借已有的类别来处理外来信息,或者是有外来信息形成新的类别。他认为人的认识循着从泛化到分化的路径而进化,所以课程编制也可以按照从抽象知识到具体知识的顺序进行。因而知识的结构很重要,我们课程的编制就要遵循知识的逻辑结构,以方便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使教师师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容易。
三、特殊教育课程设置目标
课程目标是我们课程设置的导航,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必备条件,明确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基于特殊课程对象的特性,特殊教育课程应着重以下目标的培养。
(一)基本生存生活技能
我们现在经常强调教育要回归生活,重视我们的生活问题。特殊群体的学生可能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其独立生活,甚至生存存在一定问题,因而我们的课程设置应立足现实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我们要重视特殊群体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公民基本道德素养的培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打基础。一些特殊群体的学生,其成长基本上是依附于其家庭父母。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努力使其掌握一技之长,重视问题解决技能的知识,在课程中可阐述展现人们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便他们能够掌握在生活中如何处理相似问题,使其能够独立生活。
(二)过一种幸福的生活
1.动物辅助在特殊教育课程中的有效介入
1.1动物辅助在当前特殊教育中的情景介入
在当前的科学研究当中,第一,动物作为一种社会联接性的物体,可以更多地利用动物的特性,进一步促进学生和动物之间的接触。实验证明,宠物狗在和人进行沟通时,可以很好地帮助人解决各种不安的情绪,在和宠物狗的接触中,可以帮助幼儿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角色,当幼儿进入到这一社会角色中,就可以很好地改变他们的行为,符合角色上的期待。在AAT中,可以将来访者设想成为教师或者是管理者,通过让幼儿照顾或者是训练动物,就可以改变其行为,同样可以通过动物的接触,进而减少幼儿与伙伴交流中的不便。第二,现在很多的儿童都喜欢动物,而且对动物的关注度非常高,所以,在特殊教育课程中,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一治疗方法加以利用,从而不断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在和动物的直接接触过程中,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就能够引导学生关注一定的教学任务,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做好相应的学习动机上的准备,但是,从某种程度上看,在动物辅助治疗的情况下,幼儿的心情会变得更加开放,相应的戒备心理将会降低,所以工作人员就比较容易和幼儿之间进行相应的沟通教学。同时,在对于工作人员携带动物和儿童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可以尽量获得工作人员的信任,并帮助其进行相应的指导,这样儿童就可以很好地顺从教学者的教育,不断提升课程的成效,不断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
1.2动物辅教学方法在特殊教学课程内容上的创新利用
现阶段,从当前的动物辅助运用中,可以很好地运用到特殊教育过程实践中,例如,“爪子”可以通过课程中来进行相应的辅助,从而可以儿童对社会、情感和学术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通过阅读教育来辅助相应的项目,利用动物的相关性能力来逐步提升特殊课程中的儿童阅读能力水平。在当前的课程教育实施过程中,可以设计一系列的生动形象的课程单元,以动物和儿童的互动性作为内容,有效地将其动作和语言的训练完全融入到课程实践中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采用相应的开放性课程情景,例如是户外运动项目,以及生活场所的实施教学,通过科学合理地方法来促进各种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在认识的新伙伴课程中,通过特殊儿童与动物的之间交流来挖掘儿童的潜力,或者是可以制作相应的视频,告诉儿童这是他的新伙伴,可以让儿童近距离地接触,从而可以有效地锻炼儿童的胆量,降低儿童对陌生事物所产生的恐惧。进而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与此同时,通过游戏的相应环节,促进儿童在游戏过程中的教育者和训练者的角色,从而有助于帮助儿童矫正情绪,有效地解决行为障碍儿童的异常行为。
1.3动物辅助疗法中访问和辅助治疗在特殊教育课程的有效设置
在当前的动物辅助疗法中,对特殊教育管理者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而且动物辅助疗法具有很强实践性,但是,我们也应该要看到动物辅助访问和辅助治疗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一般来说,前者主要是简单将动物在指定的地点和患者进行接触,其主要的目标就是为了尽量减少访问的焦虑感,并增加患者的触觉接触,这样就能够有效增加患者的自尊和得到相应的锻炼,而在辅治疗方面的目标就是切实通过动物来帮助患者进行训练,例如,对于一些偏瘫人员,可以通过梳理动物毛发或者是可以抛球类活动来加强上升的力量,这样就能够改进相应的姿势和提高其自身的平衡能力,在针对抑郁性的病人,则可以通过对有关身体和部位名称来进行训练,或者是可以利用吹动物身上的毛发来锻炼其面部肌肉。同时,在进行动物辅助治疗过程中,我们就必须要预防在治疗过程中造成疾病的传播,管理人员在进行相应的训练过程中,必须要对患者进行洗手,动物必须要进行清洁,这样就严格防止各种动物身上的疾病带给患者。
2.结语
总的来说,动物辅助治疗作为全新的治疗手段,在特殊教育课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为教学课程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情景教学,不断丰富和拓展课程教学的内容,使得各种教学方式更加灵活有效。并进而帮助儿童对动物辅助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幼儿的学习和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悦 单位: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0-3岁高危幼儿需要早期教育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高危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与此同时,存活高危儿后遗症发生率也相应增加,给后期的干预带来挑战。0-3岁是人的一生中体格、智能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期。早期干预是指以发育性认知、社交或感情功能障碍的儿童为对象,旨在减轻障碍程度,促进身心发展的干预手段。近几年来,早期干预越来越强调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中心,注重儿童及家长的参与度。
二、基础教育阶段特殊学生需要多样化安置
20世纪60年代末发起的回归主流运动,主张残疾儿童教育安置形式的非隔离性和最少限制性,揭开了融合教育的序幕。美国学者德诺(Deno)提出了多种形式安置残疾儿童受教育的“倒瀑布体系”,强调尽可能地使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从隔离的环境向主流环境过渡,通过一系列安置环境的变换,走向主流环境,从而使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实现交融。我国随班就读的广泛开展促进了社会对特殊儿童的了解、理解和接纳。在实现了形式上的融合之后,伴随着对随班就读教育质量的探讨,融合教育从“理解接纳”阶段发展到“有效学习”阶段。上海市长宁区充分发挥区特教中心和特教学校的推动作用和专业优势,为基础教育阶段特殊学生提供多样化安置与支持。积极发展特殊幼儿学前融合教育,通过幼儿园特教班、普通班等多种方式接纳特殊幼儿就近入学,基于评估开展学前特殊幼儿公益性康复训练。家、医、校协同编制并实施针对性强的康复训练方案,加强特殊幼儿的家庭康复指导。根据随班就读中小学生的需要,提供普通班级、资源教室到特教学校康复训练的多样化安置与支持的融合教育安置与特殊教育支持。通过委托服务,发挥特教学校师资优势,推进随班就读,形成区域管理、课堂研究和学生发展等方面的特色做法。为不能到校学习的特殊学生提供“满足家庭需求”的送教服务。
三、成年和老年残障人士需要持续的教育
有研究显示,大多数残疾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只能留守家中,依靠自己的基本助残补助和家人的收入维持生活。而一小部分获得了工作机会的残疾学生,也常常因为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障碍而失去工作。而且,由于学校之后的教育和康复训练不足,这些残疾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呈现退化趋势,被隔离于正常的社会生活之外,生活质量堪忧。终身教育强调,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并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应该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要根据特殊学生学习需求、特点、能力和学习背景等具体因素,提供多样化的特殊教育支持。如开设成人高考复习班,丰富智障人士高等教育学习体验,增强就业能力;与家长合作挖掘特殊学生潜能,开展职业教育之后残疾学生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等。对老年残障人士,可邀请医学、艺术等各方面专家开展医学保健与闲暇系列讲座,提供个性化特殊教育服务,满足老年残障人士的终身教育需求,提高老年残障人士的生活质量。
四、残障学生需要终身转衔服务
从出生到入学直至步入社会,面对各阶段的新环境、新角色,相对弱势的特殊人群总会面临一定的困难。如果预见不够或干预不足,这些困难会增加他们问题行为的发生概率,延误最佳治疗、康复时机,给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或行为管理造成困扰。针对特殊学生各阶段的转衔困难,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可与区域特教学校、机构合作,围绕转衔开展课题研究、学科带头人项目研究和转衔中心组建设。根据早期干预到幼儿园、幼儿园至小学、小学至初中、初中至初职以及初职之后5个阶段智障学生的转衔服务需求,开发相应的转衔项目,并进行项目的实施,确保学生在学龄阶段接受的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做好准备,以应对成人生活中多方面的挑战和机遇。从社会隔离走向社会融合,残疾学生的生涯发展需要贯穿终身的教育服务。从理念到实践,完善0-3岁直至老年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任重而道远。
作者:徐玉珍 单位:上海市长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
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很多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其教学理念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离,很多教学手段也比较守旧,使得其语文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一)教学方式过于单调化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或缺陷,对于这类学生的语文教学就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但是,很多特殊教育学校并没有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师没有重视学生的需求,也没有顾忌每一名学生的知识接受情况。语文教学方式的单一,毫无新意,对本来就带有生理缺陷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激发他们的热情,这不仅不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加无法让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过于书本化
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教学内容,因为教学内容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如果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经常按照书本进行朗读和讲解,而且让学生反复阅读,会使得学生经常面临重复性的知识内容,这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让这些带有残疾的学生越来越失去学习的信心,甚至对他们的心理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有的语文教师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忽略学生的兴趣点,对语文教学内容没有做出合理的更改,致使教学内容缺少吸引力,这不仅造成学生对语文学科兴趣低下,而且使学生的思维也得不到很好的启发,从而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二、创新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对特殊教育学校实行语文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可以全面改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一)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来改善课堂氛围
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要结合一些其他特殊教育学校在语文教学方面的优点,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层次制定一些新颖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方式,并将语文知识渗入其中,使学生通过这些新颖的教学方式获得语文知识,逐渐产生主动学习意识,而且这些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极大改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有效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二)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兴趣
教师要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将书本中枯燥的知识灵活化,使之带有生动性。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设定为一些故事情节,利用故事来吸引学生的眼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故事中获得语文知识,掌握语文知识;教师也可以增添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如增添游戏、趣味的图片和短片等,利用这些色彩性强、趣味性高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兴趣中获得语文知识。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和学生积极学习心态的培养,还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一、实现多媒体技术或者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对接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校都引入了计算机技术,各种各样的新型教学形式出现在每个学校,更加广泛的教学活动也逐渐出现了,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语文教育提上了日程,实现计算机技术的对接,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将汉语言文学中的一些好的素材应用到语文教育中,或者是从汉语言文学中寻找更多语文知识,内容上涉及到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地方非常少,而在高等学府这方面的内容则是重点,很显然,在这2个不同的教育阶段,汉语言文学出现了一个断层的现象,这是极为不好的,所以,文学教育应该从小学就让孩子们认识,并去不断了解,文学要从娃娃抓起,而不是,等孩子长大了,才涉及这些方面。那样,确实是有些晚了。每个阶段都有学生该做的事情,教育应该不分年龄,不分时间,比如我们采用信息技术的时候,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为老师提供一个更加便利的教学模式,增强课本的科学性。老师在课前将一些重要的政治新闻进行搜集整理,用于课堂中的内容扩展。课后师生之间还可以进行交流,这些都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在这个整体的过程里,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包括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二、实现人文关怀方面的对接
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主要对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然,还要考虑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是对接的主要体现者。人文关怀是汉语言文学同语文教育的重点,这属于文学化的东西,文学一旦走入智障学生的心灵世界,将会让他们感受到人文的关怀,是上帝眷顾的孩子们。应该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被关怀,在这里,健康快乐的成长。教师要多一份关爱,给这些需要被关怀的孩子们。带有一定的情感的语文和汉语言文学能够陶冶孩子们的心理,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通过一些方法增加教学的人文化,活跃课堂气氛,教学上的互动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主动去学习知识,主动去探求知识。在教学中运用游戏,学生在游戏中,身心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释放,展开丰富的想象,缓解紧张的情绪。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不断学习新知识,这样的环境下,能够使学习效果加倍。采用游戏化的方式进行中学地理课堂的安排,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让中学生在玩中获得了快乐的感受,学习情绪也逐步在提高,课堂教学成绩稳步提升。教师在课上也要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智障名人的先进事迹,比如体操运动员桑兰,她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上,在跳马项目的比赛中,不幸受到了伤害,造成了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虽然遭遇很悲惨,她可能再也不能进人比赛了,不过,她并不气馁,凭着自己的那股顽强意志,继续读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进入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特约记者。同学们,桑兰之所有有这么大的动力,有那么坚强的意志,就是因为她有着远大的理想,为了那个理想,她不断地努力奋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作为你们,要比桑兰幸运好几倍,没有什么理由让你们放弃学习,放弃对未来的向往,所以,你们要用正常人的心理来对待自己,不能觉得自己和普通人有差距,就不去拼搏。相反地,你们更应该赶超那些人,做一个让世人发现你是最强的强者。战胜一切遇到的困难,成就最好的自己。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教育和语文教育的对接能够给我们的语文教育带来一片大好的新天地,尤其是对于智障孩子们,这是一个体现人文化的时代,多给予他们温暖和关怀,将会促进他们更好的学习。为社会多做一份贡献,只有齐心协力将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努力研究重视,都能够顺利的解决,也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
作者:张树成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特殊教育学校
1.1教育目标
目前,有学者提出在医教结合的背景下,应培养出“双师型”教师。即了解教育以及医学相关康复理论;熟练掌握必要的康复实践技能;具备快速判断特殊儿童障碍特点,独立承担个别化训练的能力;具备个别化康复教学与集体教学相融合的能力。⑦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出既具备相关医学基础,又具备丰富扎实的特殊教育相关理论。其中,医学基础包括生物学、解剖学以及康复学的基础理论。
1.2课程的建设
为了满足教育目标的需求,在课程的设置上也需做适当的调整来应对教育目标的变化。首先,要设置相关的医学基础课程,例如解剖学、生物学基础、康复基础理论等。特殊教育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既涉及医学内容,又需要以教育的手段来进行干预,并且特殊教育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对待听力障碍的儿童时,需要听力障碍儿童的分贝损失程度,以及障碍原因,听力损失的年龄,是否具备人工耳蜗安装的条件等,所有这些相关的材料的收集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另外,目前对于孤独症的治疗,存在许多药物上的滥用,这需要了解基础简单的生物学知识。所以,在医教结合的背景下,课程设置上需要设置相关的医学基础课程。其次,针对不同障碍的干预课程。随着特殊教育在我国近几年在我国的蓬勃发展,针对不同障碍的干预模式越来越多样化,为了能更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各种干预的模式手段,有必要针对不同的障碍来开设一定的课程,使高校学生掌握每种障碍的基础干预手段,并且了解国际上前沿干预模式。
1.3实践课程的建设
首先,与地方特殊学校合作,使学生每学期定期去特殊学校见习,让学生了解对于特殊儿童的“教”。目前,四川文理学院就采取这样的做法,在大学期间,每学期都会让学生去特殊学校见习一周。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见习期间的任务是不同的,在大一阶段主要是观摩学习,进行一定的个案跟踪等;在第二学年主要是尝试自己设计教学过程;在第三学年主要是进行一定的实践应用,并由特殊学校老师和高校任课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在第四学年,主要是将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内容学以致用,系统科学地进行课程的设计应用。其次,与地方医疗康复机构合作,使学生了解特殊儿童的相关“医”的知识。医疗康复机构不同于特殊学校,特殊学校主要是从“教”的角度来对特殊儿童进行干预,而康复机构主要从“医”的角度对特殊儿童进行一定的帮助。所以,对于高校特殊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必要了解医疗康复机构对于不同儿童所采取的医疗措施。例如目前,四川文理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与地方残联合作,与残联下的听力障碍儿童康复中心和脑瘫儿童康复中心都已建立合作关系,在第二第三学年中,学生都会去听力障碍儿童康复中心和脑瘫儿童康复中心进行见习,了解对于听障儿童和脑瘫儿童的医疗康复手段。
1.4师资对伍的建设
“医教结合”这一理念,在近十年提得比较多,所以能够适应这一理念下的队伍的建设还需要不断地摸索。对于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主要采取的是两种途径。首先,加强教师的职后培训,使其更快地具备“医教结合”背景下的知识,更快适应“医教结合”背景下的专业化发展。目前,许多特殊学校对于“医教结合”下的课程体系构建都比较成熟。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可以定期去特殊学校进行学习探讨,来更好地理解基层学校对于“医教结合”理念的践行,并且多参加研讨会,来掌握医教结合的前沿动态。其次,聘请医疗康复机构的专业人员。对于“医教结合”这一理念,高校教师多是从“教”的角度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对于与“医”相关的课程,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则由专业的医疗康复机构的人员担任,对学生更为有利。例如:四川文理学院特殊教育专业开设了康复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对于这门课程,理论部分可由学校教师担任,对于实践部分,可以聘请医疗康复机构的专职人员,这样不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础理论,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现实的实践环节。
2“医教结合”背景下,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困境
2.1正确把握“医”在特殊教育中的定位
几十年来,高校特殊教育专业都是以“教”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随着“医教结合”理念的兴起,才在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目标上有所调整,但是如何把握“医”相关的课程或知识,是目前较少探索的内容,该设置多少与“医”相关的知识,设置哪些与“医”相关的知识,如何定位“医”的范围,国外目前采取什么样的“医教结合”的方式,都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2.2特殊学校与医疗康复机构对于“医”的需求与高校对于“医”的教授的衔接
目前高校对于特殊教育的本科毕业生的职业定位,是能满足特殊学校对于教师的要求,满足医疗康复机构对于康复干预人员的要求。然而,高校对于这些大学生的培养能否适应未来的职业需要,这是首要问题。在高校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特殊学校与医疗康复机构对于“医”的知识的需求,然而,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所以,若想让高校更好地培养出“医教结合”下的未来从业人员,高校必须与特殊学校和医疗康复机构密切合作,来掌握其需求的动向,做好衔接。
2.3“医教结合”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教结合工作的开展,对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他们不仅需要有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还应该具备相关医疗康复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保障医疗康复与教育的有效结合。这便对高校教师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学习更多的相关的医疗康复知识,与相关医疗康复机构人员多沟通交流。
3结语
根据教育部以及中国残疾人联合公布的相关数据,对我国特殊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情况进行统计如下。从上表可知,一方面特殊教育高中阶段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升学需求逐年增加;并且我国残人高等学校数量也逐年增加,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残疾人高校数已有原来的9所增加至22所,增至原来的2.44倍。同时,特殊教育高中阶段毕业生人数与残疾人高等教育学校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残疾毕业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下降,其中折射出我国特殊教育高中阶段毕业生升学不畅的问题。究其原因,则是由于我国特殊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模式单一,没有实现“普职融通”式的“立交桥”式教育模式所致。其模式单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目前我国特殊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模式分为特殊教育普通高中和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两种。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模式分为普通高校和特殊教育学院校两种。残疾人高等教育分别录取特殊教育普通高中阶段毕业生和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普通高校主要招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范围内,达到文化课录取分数线的残疾毕业生,对于文化课分数要求较高,国家虽参照规定,在分数上酌情给予照顾,但整体上与健全学生分数基本一致。特殊教育普通高中毕业生,由于自身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缺陷,在文化课方面很难达与健全学生竞争达到分数线要求,从而加大了特殊教育高中毕业生进入普通高校的难度,导致特殊教育高中毕业生升学不畅。
第二,我国特殊教育高中阶段的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多以就业为导向,很少兼顾文化课程,使部分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文化课知识方面深度不够,不具有升入普通高校应具备的文化课知识,达不到普通高校文化课录取分数线,因分数原因而无法顺利升入普通高校。
第三,我国特殊教育普通高中,受“重普轻职”的思想,在课程设置上通常以升学为目的,重视文化课教育,轻视职业教育,虽开设置职业课程却大多流于形式,却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却很少形成一定的职业能力和知识,使部分因升入普通高校无望,而想升入特殊教育学院进行高职学习的学生,无法通过特殊教育学院的职业考试,而高等教育徘徊在高校的大门之外。
从以上分析来看,十分有必要改革我国现阶段特殊教育高中阶段的教育模式,使接受特殊教育高中阶段的普高中毕业生和特殊教育中等学校毕业生,具有同样的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权利,构建特殊教育高中阶段学生顺畅的升学渠道,建立“立交桥”式渠道多元的“普职融通”教育模式,以推进我国特殊教育体系建设与完善。
作者:连婷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相关热搜:特殊教育制度 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教学
经过十几年发展的移动学习,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的核心研究课题。移动学习成为主流必将在各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成为主流的必然性原因;其次阐述了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现状,一方面论证广泛应用,另一方面通过论文解析出近年的移动学习研究热点;最后分析制约特殊教育领域移动学习发展的因素。以期给研究人员在特殊教育领域进行移动学习研究、实践提供思路。
一、引言
以计算机技术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改变教育技术:第一阶段的电化教育;第二阶段是与网络技术结合而形成的网络教育,网络教育属于第三代的远程教育,并发展为E-learning(数字学习),E-learning迅速改变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第三段阶段是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而形成的移动学习。[1]移动学习(M-learning)是移动通信技术与移动计算技术在教育中应用而产生的,是网络教育的延伸,属于E-learning的新阶段。应该说移动学习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E-learning的必然选择。
美国新媒体联盟指出移动应用程序和平板电脑在教育中的应用将成为主流。移动学习(M-Learning)正成为一个多学科参与、多领域交叉、多主题综合的研究区域,也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的核心研究课题。[2]移动学习在很多领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践应用,但是特殊教育领域的移动学习研究却鲜有成果,有必要通过文献比较分析,探索国内移动学习研究现状,描绘特殊教育领域的移动学习研究轨迹,筛选研究主题。
二、移动学习成为主流的必然性
1.学习方式转变的必然性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速度不断提高,采用智能手机作为学习平台的移动学习自然而然产生,移动学习是E-learning的发展。移动学习是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3]它打破了时空障碍,构建了灵活、开放的学习环境,满足碎片式学习的巨大需求,开展“Anyone、Anytime、Anywhere、Anystyle(4A)”的学习。[4]移动学习是数字学习的特殊形式,也就是说M-learning是E-learning的子集,其核心特征是4A(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通过实施移动学习进行的教育称为移动教育。所以,E-learning必然发展为M-learning。
2.高速通信网络发展的必然产物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达到6.18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5]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向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发放了4G牌照,标志着我国进入了4G时代。[6]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第一大终端,加上网络环境的改善和上网成本的降低使得用户走向高流量应用。例如视频、语音等在应用越来越广泛。4G相对于3G来说,将更快,更便宜。4G环境下的基于视频等应用程序将更大发展,这些都将给教育教学带来巨大变化。
4G让移动学习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其实,在2G或者3G时代已经出现基于云端和客户端的移动学习产品,但是因为带宽、稳定性和费用,影响用户使用。4G网络将促使移动教育爆发式增长。[7]
3.移动学习的特征分析
移动学习是E-learning的子集,也拥有E-learning的共有特征:多媒体性、交互性、以学习者为中心。[8]
移动学特征是4A,所以其独有特征如表1所示。
移动学习的独特优势相对于传统的E-learning,满足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这奠定了它在未来学习中重要地位,再加上技术的成熟,使其必然成为主流学习方式。
相较于传统的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由于具有碎片化、便捷性等特点,4G网络又促使移动学习向互动化和移动化、游戏化和社区化及大数据的应用三种趋势发展,那么移动学习软件会越来越多,用户越来越多,所以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会促使移动学习越来越普及。[9]
三、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移动学习研究项目取得很多成果,如黄荣怀教授的“普适学习资源服务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的“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研究”(2008年),此处不一一列举。[10]
在中国期刊网上进行文献检索:篇名包含“移动学习”或者“移动教育”;期刊为国内教育技术学方面权威期刊(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如图1所示,四本期刊上刊发的移动学习论文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2010年以后。
2010年~2013年,在上述期刊有关移动学习论文共计67篇。下面对这67篇论文的主题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出近四年移动学习的研究热点,以期给研究人员参考。
黄荣怀教授将移动学习的研究方向划分为理论、支撑技术、应用模式、设计方法和开发技术五个方面,本文进行细化,分解为若干个子项,如表2所示。[11]
为了提高分析结果可靠性、客观性,采用两名研究人员独立对论文分类。67篇论文两人相同分类的论文是59篇。我们进行信度分析。[12]
相互同意度K为:K=2×M/(N1+N2)=2×59/(67+67)=0.88;
分类信度R为:R = n×K/[1+(n-1)×K]=2×0.88/[1+(2-1)×0.88]=0.94。
其中n为研究人员数,N1和N2分别为分析论文数,M为两人分类论文相同数。
信度为0.94,可以认为论文分类是可靠的,下表为N1分类。
从表2可以看出,近年移动学习研究的热点是资源开发,系统开发和应用模式。
(1)理论研究方面:侧重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学习策略研究;综述类论文比重最大,说明移动学习的关注高,但缺乏一定的创新;也提出一些新的移动学习模型,如高宏卿等人提出的基于云计算平台Hadoop的移动学习模型;[13]杨文阳等人依据终身学习理念设计了一个支持移动学习的框架;[14]王梦如等人提出移动学习系统设计的结构概览功能图和以OSI为隐喻的移动学习系统设计框架。[15]
(2)课程开发研究:侧重移动学习的设计、课程资源建设和移动学习环境创设。顾小清等人探讨微型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及实现;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时有引入主题图(刘俊等,2012),有引入概念图理论(李浩君等,2013),还有认知负荷理论(司国东等,2013);移动学习的情境创设有采用MANET(郑云翔,2010),有采用接合自然增强现实(李婷,2011)还有基于知识可视化(李亚男,2013)。
(3)应用模式研究:侧重移动学习在教育中应用模式的实践研究。应用到英语的移动学习,甘文凝等人采用播客技术,曹超等人采用Podcasting技术,刘永权等人采用FRAME模型;有将高等教育的移动学习应用模式,并研究移动学习的成效;有关注远程教育的移动学习应用及分析(郑炜,2010,王晓晨,2013)还有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农村的移动学习和农民工的移动学习和超常儿童教育。[16]-[18]
(4)系统平台开发:侧重教育不同理论或者理念开发出不同的系统或者应用程序。设计移动学习平台有基于专家系统(傅钢善,2010);有基于GSMModem(党小超,2010);基于位置服务理念(王萍,2011);有基于RFID(张豪锋,2012);有基于联通理论(宓小土,2013);有基于强化理论(王嘉琦,2013)。当然,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开发智能手机APP程序,研究人员开始关注3G和4G网络的程序设计。
四、特殊教育领域的移动学习启示
1.移动学习研究存在问题
(1)偏重理论研究。
目前这方面研究主要在移动教育可行性、资源开发、短信息服务、WAP站点建设等四个方面,其中对具体的基层、基础教育关注极少(2013年的“基于云课堂的中学生移动学习实践研究”开始关注中学的移动学习),对移动学习学科学习效果提高的相关研究尤其缺乏。
(2)缺乏对特殊教育领域的关注。
以“移动学习”(或“移动教育”)+“移动教育”(或“盲”、“聋”、“培智”)作为条件检索,在上述四个期刊中为0篇,仅仅在《中国教育信息化》有《移动学习—未来聋生学习的新视窗》和《聋教育环境下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探究》,为移动学习应用于残障人士提供了个案。2012年12月南京聋人学校经配备了基于无线网络移动教学终端等教学设施,仅仅是下意识地将其作为先进的教学设备引进,尚未对移动学习理论、应用模式展开研究。可以发现,研究者对该领域以及该群体的关注是微乎其微,而国外早就关注这个群体(欧盟的E-learning项目)。
(3)片面追求技术,实证性案例不足。
我国现在的情况是做了很多系统、平台或者资源的设计研究,但是普遍缺乏对同一个问题深入研究,这就导致研究深度不够。研究人员力图将各类高新技术引入,但是匮乏该类技术在移动学习本身应用中关键问题的突破。造成系统数量多,却鲜有如PCS简单又卖座的精品系统。即理论研究所占比例较大,但是鲜有深入创新研究,片面追求技术,缺乏针对性实证研究。
2.特殊教育领域移动学习研究滞后的成因分析
从婴幼儿教育,到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到职业教育,再到成人教育等都有广泛应用,还有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农村的移动学习和农民工的移动学习和超常儿童教育,而特殊教育领域移动学习却悄无声息。[19][20]
制约特殊教育领域移动学习发展的因素:
(1)作为移动学习平台的移动设备(智能手机)本身存在不足。
智能手机有限的存储容量很难满足自主学习过程中对视频音频的存储,特殊教育领域的用户对视频音频需求相对于普通人更大,比如盲用学习系统肯定采用更多音频。
智能手机的待机时间短,特殊教育领域采用更多的视音频,手机处理时大量数据,更耗电,所有特殊教育人群在移动学习时间更短,否则会出现手机没电的问题。
数据处理能力不够强,应用程序使用过多,会造成处理速度下降而死机,对于特殊教育领域的人群也是障碍。
特殊教育领域能够获得学习资源较少,缺少资料,缺少互动和交流,使得移动学习有效性得不到保障。
(2)用户群小,资源少,难以产生客观经济效益。这是最重要因素。抛开各种理论基础,特殊教育移动学习系统单从研发的投入要远超其他领域的。从婴幼儿教育到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到职业教育等各个领域的移动学习系统不胜枚举。如英语单词学习的移动学习系统,除了沪江词典、金山词霸等老牌应用外,还有百词斩、拓词、完美背单词等。移动学习系统获得盈利最主要是拥有庞大用户量,而特殊教育移动学习系统不太可能拥有庞大用户量。造成了缺少移动学习系统和学习资料,特殊教育人群更不愿采用移动学习,形成恶性循环。
(3)3G网络难以满足特殊教育的人群移动学习。
目前3G网络的速度虽然能够基本满足移动学习系统的数据需求,但是网络的稳定性对特殊教育的人群移动学习有较大影响。比如视障人群在使用移动学习系统,肯定下载大量音视频数据、上载音频数据,对网络速度、稳定性都有较高要求。移动学习系统的互动环节,视障人群一般采用音频作答,输入法也较多采用语音识别输入法,如讯飞语点输入法,字库是在云端,输入文字时需要上3G网才能输入。在这样的大数据环节下,每月200M左右的数据流量也很难满足特殊教育人群的移动学习需求。
五、4G网络环境下的特殊教育领域移动学习新机遇
其他领域移动学习的火热,由于硬件设备和网络等因素造成其在特殊教育领域遇冷。4G网络或许给特殊教育领域移动学习新机遇,4G网络高速度更利于音视频的传输。因此,4G网络环境下,特殊教育领域移动学习研究新的机遇。
(1)参考移动学习的研究热点,将其引入特殊教育,将并探索出适合于我国特殊教育教学规律和发展要求的移动学习应用模式与策略;构建某学科的移动学习内容与资源的设计、分析框架,提出移动学习环境与资源设计的原则和资源共建共享的规范。
(2)将移动学习引入特殊教育,并进行应用实证。例如各学科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资源建设、基于手机的康复(尤其是语言)训练系统、基于手机的认知评估系统,基于机器学习的移动学习系统等,国内尚属于空白。
(3)将移动云引入到移动学习。移动云是云计算的扩展,即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等)通过3G、WiFi、4G等无线上网的方式使用云计算的服务模式。采用移动云后,大量的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交由云端服务器处理,减少了移动设备工作量,这样就降低了对移动设备性能的依赖性,在获得良好的可靠性的同时也延长了终端电池的使用时间。这样,就能够较好弥补移动学习中的移动设备的缺陷,也就有利于将移动学习应用到特殊教育。根据移动学习需求和移动云计算特点,移动云计算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有三种模式:移动学习,即服务模式(mLaaS)、移动终端增效模式、微云模式。国外这方面刚刚起步,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
六、总结
移动学习属于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热点。笔者们首先分析移动学习将成为主流的必然性,通过分析国内外典型项目,详细总结了国内近年在权威期刊发表的有关“移动学习”的论文,梳理出近年移动学习的研究热点,同时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尤其是特殊教育领域的移动学习研究滞后,分析了其滞后的因素,在4G网络环境下,通过移动云计算技术或许能够给特殊教育领域的移动学习研究带来新的方向。
关键词:特殊教育;师德;爱与责任;听障;智障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1-0124-01
赵红梅同志,1998年参加工作,是茌平县特殊教育学校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十几年来,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扎根特殊教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校为家,忠于职守。工作上,她以陶老先生的至理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跟草去”为座右铭,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以校为家,忘我工作
自98年上班以来,赵老师一直工作在教育第一线。刚上班那几年,为了更好地工作,她吃住在校。在这些残疾孩子身上付出了胜似学生母亲的关爱。课堂上她是孩子们敬爱的老师,课后她跟学生们一起做游戏、聊天,帮学生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不久,就和学生们打成了一片,成了孩子们的“姐姐”“知心朋友”。记得刚上班那年,她和李老师一个班,后来李老师休产假,学校正赶上缺人手,两个人的工作就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那时的她年轻,干劲十足,一天七节课,不曾休息一分一秒。虽然那时的学生都是听障生,但是为了照顾那几个有剩余听力的学生,上课时她都会提高嗓门讲课。一天下来,嗓子哑了,腿酸了,脚麻了。可她没说过一声累。有的老师劝他说:“跟这些聋孩子上课没必要那么较真儿,该休息会就休息会。”她笑着说:“这没什么,自己苦点、累点,算不上什么,这比干农活轻省多了。”几个月下来,她消瘦了许多,原本体质较差的她一天晕倒在了课堂上。当她醒来时,身边围满了学生、医务人员和同事。大家关切的问她是怎么回事?她只轻描淡写的说了句:“没事,让大家受惊了,有点低血糖,过会就好了。”学校领导知道后劝她休息几天,可执拗的她第二天又按时上班了。她忘我工作的精神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二、锐意进取,勇挑重担
2009年9月的一天,是她人生旅途中的一次大转折。学校招生对象发生了变化,以前只收听障儿童,最近几年,由于听障生越来越少,而智障儿童却求学无门。学校为了让残障儿童享受受教育的权利,近几年为各类残障儿童敞开了大门。面对日益增多的智障生,学校只能扩大对智障师资的投入。面对工作中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她欣然接受了新的挑战,由以前教听障生数学改为现在所教的智障生语文兼班主任。教育对象及所教学科的改变,一切需要从头再来。她对聋教育可谓是经验丰富,轻车熟路,可对于智障教育却是个门外汉。面对这一切,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干就要干好。从理论学习到教学实践,她利用休息时间潜心研读有关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的书籍,上网查阅智障儿童的性格特点及教育教学方法。真是万事开头难,半年来她所经历的困苦与磨难只有她自己知道。自从教上这些智障孩子,她整日彻夜难眠,脑海中时刻琢磨如何教好这些不幸的孩子。有时丈夫怀疑她精神上出了毛病,劝她去看医生。今年招收的十六名学生差异性很大,年龄最大的与最小的相差十二岁,并且他们的智力情况、家庭状况、性格特点大相径庭。有的好说好动;有的满嘴脏话;有的坐立不安;有的任性,一发不可收拾;有的上课不知道进教室;有的癫痫病突然发作;还有的吐人、咬人、打人。她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一位自闭症儿童送她的“见面礼”。正值天寒地冻地一天,一位家长领着孩子走进了教室,她跟往常接待新生一样,笑容可掬地同家长打招呼,走到孩子面前,弯腰向孩子问好。可是“你好”两个字还没说完,她就被那孩子打了一个响亮的耳光。孩子的手挺重的,打得她两眼冒金星。打完之后那孩子却哭了,家长觉得过意不去,一边向赵老师表示歉意,一边大声地训斥孩子,而这会儿孩子又莫名其妙地大笑起来。赵老师虽然对此感到很意外,但仍旧微笑着对家长说:“没关系,孩子这样的情况我们经常会遇到的。”赵老师凭着一颗宽容心接纳了这位特殊的孩子。面对学生们种种特殊的表现,面对家长们期盼的目光,面对校领导给予的厚望,她感到自己已是重任在身。做逃兵不是她的性格,于是她勇敢地面对眼前的困难。
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她曾多次为大小便失禁的孩子清理换洗;给尿床的孩子晾晒被褥;手把手的教孩子如何洗手、洗脸、擦鼻涕;教孩子扫地、拖地、擦桌子;教孩子课堂常规;教孩子・・・・・・在教学的过程中所经受的挫折是常人所想象不道的。经过半年多师生的共同努力,现在赵老师所带班级有了大的改观:学生们遵守纪律了,讲卫生、懂礼貌了,爱学习、会劳动了。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是赵老师感到最欣慰的事了。
伴随着残疾孩子们的成长,伴随着学校的发展,赵红梅老师为特殊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全部的青春和热情,也收获了残障孩子和家长们对他的信赖和爱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博得了学校领导和社会的高度评价。但赵老师并不满足,她常说:“残障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为每个残障孩子撑起一片蓝天是我最大的心愿”这质朴而充满激情的话语充分表达了她对特教工作的愿望和决心,也使我们有理由想信,赵老师一定会在特教事业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朴永馨主编.殊教育概论[M].华夏出版社,1999
一、把从职称评定的硬条件中剔去有弊无利
如果我们从国家利益层面来考虑这一“举措”,明显欠妥。国家的一切发展基础来自于教育,而教育的科学发展,从决胜战略来说,取决于教育研究。教育同属于国家发展基础项目,它的发展同样需要成千上万的研究者,既包括高级研究者,也包括基层研究者即教师。没有了对于论文的要求,就没有了发展标杆,就会“指导”相当多的教师放弃实践研究,没有了研究,国家和教育何能继续向高层次发展?难道说要永远的继承吗?
教师写作论文,就是在做研究。做研究不但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而且也锻炼了教师自己的写作基本功,也是教好书的基本能力。有研究才能有发展与前进的可能。笔者认为,写作论文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不管是优秀教师,还是普通教师,不管是高级职称教师还是低级职称教师都应该学会写作,学会写作教育论文。难道只有高职称者才能写出论文,低职称者就写不出论文吗?论文的质量并不取决于职称的高低,而取决于人的思想与理念。作为教师,难道在教育中就真的不会遇到问题吗?就算你是一位“继承派”教师,也会对现有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等有不同的看法。其实不同的看法,就是我们需要寻找、挖掘的宝贵的教育资源,何况发表的论文可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供全国乃至世界教育工作者交流学习或借鉴,是教育的财富。如若将其写出来与大家共享,就是对教育的贡献。教育中人人都会有所思考,有所发现,所以人人都有可能写出好的论文。为此,不应该规定哪类教师晋升职称不需要论文。
“正方”甚至说取消这个条件,可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这简直是童言妄语!如果说教师没有了论文任务,就一定会轻松,一定会把时间用于教育教学上,那么那些勤于研究与写作的教师岂不是不务正业?那为了保证所有教师都专注于教育教学,索性连正高职称的条件中也取消条款,好让大家都“全心全意”地教书得了。更何况,不认真思考、研究、写作的教师中,不见得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有多努力,多认真;对有些人来说,卸掉了论文的负担而多出来的时间,也许消融在麻将桌上。
还有人说,现在不少论文是请别人写的,还不如取消算了。笔者不否认有这种情况,这种说法作为发发牢骚也不犯大忌,但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层面来说,若是持这种想法是万万不可的,是荒唐的!这就好比现在有考试作弊的,你能取消考试吗?!
所以,作为职称评定的条件不仅不能取消,甚至还应该成为职称评定的优先条件。
二、职称与能力、职责的对应是改革的重点与关键
当前的教师职称评价确实需要进行改革,而且应该深入改革,但得理性地进行。当前的职称改革重点和关键不应该是简单的取消“论文”,而是研究如何才能保证高级职称者尽到相应的责任,进而促进教育和谐发展,促进全体教师积极进取,以及如何取消职称终身制等有碍于教师和教育发展等问题。
其实,阻碍职称评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瓶颈或者冰山,是一些地方出现的偏向。一方面常常看见评上高级职称者,多是学校“高层领导”以及有雄厚经济实力或人际关系者,而且其中能力与水平真正对得起高级职称者也不多;普通教师很难评上。还有的地方高级职称者多不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从事的多是管理或教辅工作。在高级职称名额一度受限的情况下,如果取消这一刚性条件,瓶颈只会越来越小,冰山只会越积越高。另一方面,这些现象的存在,挫伤了一线普通教师的工作热情与激情,导致普通教师晋升高级职称越来越无望,多数人就会选择“混日子熬年头”,缺乏工作热情与激情。
还有,在实际工作中的确有很多能力与水平超过高级职称者,但因名额限制所致未能晋升得了高级职称。面对“现实”,普通教师或是等待高级职称者退休,或是选择调动到有高级职称名额的学校;而一旦晋升了高级职称,就会高枕无忧,再动用脑筋调到非教学岗位上来“养老”。这一现状根本不利于教育健康、和谐发展,应该成为当前职称评定工作改革的重点。
三、对于职称评定工作改革的一些思考
针对目前情况,如何才能真正扭转职称评定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呢,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予以考虑与实施。
第一,明确改革目的与目标。教师职称评工作改革不应该着眼于“减负”,而应着眼于国家的利益与发展。两万五千里是多么的艰难,难道就因为难和苦而放弃革命吗?难道写论文,就是很重的负担吗?其实“论文”背后隐藏的不是“负重”,是缺少钻研精神与研究的“真本领”。不思进取,不考虑问题,不去学习,不去研究问题及对策,总是“吃”现成的,当然轻松。总是吃“老本”能有发展与进步吗?
第二,确定改革重难点项目。有了清晰的改革目标,就要不畏难、不畏惧,着力调研当前职称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深入探索研究对策,进行试点、推广。在此,不妨借用总理讲的一句话:改革已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它必然会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我们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这需要勇气、智慧、韧性。当前的高级职称者多未能尽到相应的责任。对此,如何去引导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是改革的难点,也是重点。其次,需要建立职称动态管理机制。对于已经晋升为高级职称者,如何对其进行“体检”,建立退出机制,也很重要。第三,要尽快取消高级职称名额限制。对于符合晋升条件者,要保证能有机会晋升上高级职称。只有真正建立起教师职称动态管理机制,才能真正盘活教师这盘“棋”,使教育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第三,建立“硬性”考核指标。针对当前教师职称申报与评审中存在较多人为因素这一情况,职称评定工作改革时必须要制定出一套可“硬化”“量化”的指标,像这样的可“硬化”“量化”的指标,让申报者与评审者好操作,能对号入座,杜绝一切人为因素存在。如若遇到指标中没有提及到的问题或条件,基层组织应该请示上级主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对下级反映的问题,要成立专家组进行会商,入选条件应就高不就低。
第四,建立多层级考核组织。为确保评审工作公平、公正,考核评审可实行由基层考核组把关,上一级评审,再上一级复查、批复程序,杜绝人情因素等存在,保证真正有能力者能晋升得上高级职称,无能力者或条件不成熟者不能蒙混过关,这样可以有效调动与激发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
第五,建立考核组成员责任追究制度。为保证考核组成员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还必须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对评审过程中出现的舞弊、工作失误或故意不负责任等行为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轻者可取消其担当专家评审组成员资格,重者通过相关部门审查取消其工作,如果情节更为严重且涉及法律的可移送司法部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