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7 12:26: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经济,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赵文化和齐文化是先秦时期两大区域文化。此两大区域都是特别富庶的地区,经济发达。赵国邯郸和齐国临淄是当时的大都会。两国因地制宜,走多元经济发展之路,农工商并举。两大区域文化经济发展也各具特色。
关键词:赵文化 齐文化 经济
先秦时期,赵国和齐国是两个国富兵强的诸侯国。赵国和齐国是当时最富庶的地区。两国的都城是当时的大都会。赵国和齐国灿烂的文化离不开发达的经济做物质基础。
“赵文化”和“齐文化”均是一个历史概念,主要是指秦统一以前的区域文化。我们就先秦时期这两大区域文化的经济进行一下比较。
一
赵国和齐国的都城分别是邯郸和临淄。邯郸和临淄作为政治中心的同时也是工商业经济中心。
至迟春秋后期,邯郸已经具有都市经济的性质。邯郸“北通燕、涿,南有郑、卫”[5]邯郸处于“四省通衢”的要冲,交通条件发达。“邯郸亦漳、河之间一都会也”。[5]公元前546年,卫献公的弟弟“出奔晋,织邯郸,终身不言卫”[1]这是研究邯郸城市经济的最早的一条资料。说明邯郸的手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行业分工或行业内部分工较细。[2]“中牟,三国之股肱,邯郸之肩髀”[3]这句话突出中牟的重要性,而邯郸和三晋相提并论,其重要性又在中牟之上。当时邯郸还不是都城,其地位的重要性主要应该是依靠经济因素的支持。[2]邯郸之仓库实”[4]先秦时期仓和库是有严格区分的,仓用于储存农产品谷物,库用以储存手工业制品、车马兵甲宝物等。邯郸以仓库富实著称,可推断春秋后期的邯郸,在周围地区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手工业和商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已经具备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城市经济的性质。[2]
临淄作为齐国的都城,经历了八百多年的历史。“昔太公封于营丘,辟草莱而居焉”[6]齐国是沿海国家,“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勃海”[5]齐国针对“地卤而人民寡”[5]的情况,因地制宜,“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5]变革周的单一农业,农桑并举,开荒种地,重于手工业、盐业和商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农工商共同发展的多元经济之路。齐地的富庶自古为人称道,“临淄亦海岱之间一都会也”[5]“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5]此种描述,反映临淄的人民生活,发达的经济背景下有着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而丰富的精神生活又有临淄发达的物质财富做保障。
二
(一)赵国和齐国都发展了多元化的经济。农业、手工业尤其是商业非常繁荣。当时人很具经济意识。“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5]。多元经济的发展是使赵国齐国成为了经济大国。
“邯郸之仓库实”反映赵国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富实。说明赵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赵氏在做晋国公卿的时候就有农业上的改革措施,实施经济和税制改革,以240步为亩,将亩扩大了1.4倍,从而鼓励人民开垦荒地。[7]赵国经济发达,邯郸当时是有名的商业大都会。“民俗急,仰机利而食”[5]赵人又多算计,投机取巧,可以看出赵国人很有商业意识。“民好末,侈靡而不务本”[6]“西贾上党,北贾赵、中山“[5]邯郸聚集了不少的商人。“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5]说明了邯郸冶铁业的发达。
齐地因地制宜,发展农工商并重的多元经济。农桑并举,开荒种地。“人民多文采布帛鱼盐”[5] “商工之利,便鱼盐之利”[5]管仲实行四民分业的政策,是多元经济的发展有了更有利的政策。
(二)赵国和齐国工商业的发达是两国经济繁荣的重要原因。
赵国经济繁荣,赵国人的经商意识很强,而且赵邯郸聚集了一大批豪商大贾。吕不韦行商于邯郸是一个著名的例子。“民好末,侈靡而不务本”[6]恰是重商贾的事实。也是商业社会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赵国的手工业的分工已经很细致。冶铁业尤其发达,“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5]可见冶铁作坊和生产规模之大。
齐国以工商立国,“通工商之业”,管仲的四民分业,使工商业进一步发展。四民分业政策造就了专业技术人才,使从业者“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弟子之学,不劳而能”[4]然而“论比计,制断器,尚完利。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卓”[8]另有“关市饥而不征”的优惠政策。对于工商业出现了“禁末”和“抑商”两个分支:“禁末”是控制奢侈品生产,“抑商”是抑制、打击扰乱正常市场经济,祸国殃民的富商大贾囤积居奇,牟取暴利的行为。因此,不但不是对重工商的削弱,反而是对重工商思想的完善和发展。[9]
(三)在农业方面,赵国发展相对不足,而齐国则很重视农业发展。
赵氏在做晋公卿时,采取过鼓励人民开荒垦地的政策,晋国时,“邯郸之仓库实”也反映邯郸农产品富实的状况。但赵地“民好末,侈靡而不务本”[6]赵人不事农桑。就使得赵国的农业发展相对不足。与齐国相比也缺少一些农业政策。
齐国农业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先是姜太公时,农商并举而重工商,这是当时地理环境决定的。第二阶段,到管仲时,国土拓展,国力强盛。农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部门。“四民分业”把农业摆在首要位置。管仲认为“民事农则田恳,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地广”第三阶段,由重农思想发展为农本思想。
参考文献:
[1]春秋谷梁传.见:胡广文、康香阁.赵文化资料汇编及注释[M].吉林:延边大学出版社,2004,8.
[2]孙继民,郝良真.西汉邯郸经济试探.见:先秦西汉赵文化研究[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10。
[3]韩非子[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4
[4]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盐铁论,见:诸子集成[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4.
[7]张润泽.赵文化与秦文化之比较.
关键词:语言经济;文化产业;跨文化;汉语
一、语言的丰富性与文化的多样性
语言是文化的外在体现,文化是语言的内部核心。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直接反应之一,没有文化这一内核就没有语言的展示,语言种类的丰富性直接反映了文化类别的多样性。一般认为世界语言数量为5000—7000种,德国学者认为世界语言有5651种;法国学者认为世界语言有2796种;较为普遍的认识为:世界有60多亿人口,200个国家和地区,2500个民族,五六千种语言。国际辅助语协会估计世界语言共有2500—3500种,最为精确数字为世界语言6809种。其中,亚洲最多2197种,非洲2058种,太平洋诸岛1311种,美洲1013种,欧洲230种。而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共有80余种民族语言,30余种文字。中国民族语言,按语言谱系分类法,大体上分别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5个语系,这丰富的语言类别反映出了丰富的多样文化。“南腔北调”“三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正是我国语言种类多样化的反映,这也直观地展示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多样性。20世纪初,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在受到萨丕尔学者的学说影响下,在其理论基础上曾提出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这一学说认为语言规定思想,不同语言的结构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将世界划分为不同范畴的方式———即语言相对论。其核心观点为:人的语言影响了人对现实的感知!即“语言决定思维”“语言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他们认为有多少种语言,就有多少种文化。这一学说在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及传播学领域一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观点,多数学者支持这一学说,但深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并非语言决定了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展现,其实是文化,而非语言,使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体验不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这一理论过分夸大了语言的作用。
二、语言经济的溯源
以国际视野看,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研究领域的多样化与渐趋深入,学科之间相互影响借鉴,语言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分支逐渐独立。而在我国,语言经济学的起步相对较晚,我国学者对这一跨学科的研究还较为单一,未成完备的体系。然而,回顾人类的发展史,分析语言在人们经济活动以及在社会交往中的习俗、惯例和制度生成和演化中的作用,从经济思想史上来看,应该说这已经是非常久远的事了。由于语言的互动与流动而引发的经济的变化与波动,我们一般认为是语言经济。追根溯源看,语言经济古已有之,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开辟之初,汉地的语言与西域的胡音就相互融合,进而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与文化的交流,汉地的丝绸进入了西域以及更为遥远的中亚及欧洲;西域的香料、马匹也进而来到了中原地区,两地的经济往来在语言的流动中逐渐加深,这便是早期的语言经济,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语言经济的肇始。隋唐以后,由于文化的多样性影响并辐射到了中国以外的许多域外民族,不少国家派出大量的学习者到大唐长安城来学习中国文化,其中在唐长安城有8万胡人聚居于一条街道里来学习汉语,进而产生了该地区经济的区域繁荣。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古时候的长安城,即现在的西安城,仍保留了这条街并沿用了它的古语称呼“大学习巷”,作为语言经济的最好见证留下历史的印记。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提到了语言的起源和生成过程,并且他还分析了语言在经济活动、市场秩序与规则生成中的作用问题,并且认为语言的成长符合“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持同样观点的还有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他认为,语言与市场的自发形成过程是相似的:“语言是一个能够逐渐演化的复杂而又相互关联的结构。然而,没有任何人按照某种方式来设计它。它只不过是随着千百万人通过自由的语言交流所进行的自愿合作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萨丕尔、布龙菲尔德在论述人类活动的起源和作用时,也都提到语言的发展和经济活动的关系。
三、语言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地球任意一端的人可以随时与大洋彼岸的人进行交流,而交流的信息主题即为文化的互动,而由之产生的文化周边产业,即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最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狭义上包括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等。在这个文化多元的时代,每一种单一的独特文化必然也必定受到周围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丰富的一系列经济影响,在这些积极的经济影响下,文化产业又相应开出了一朵朵绚丽的花朵。可以说,语言经济是伴随着人类的社会发展规律与潮流前行,它的产生与发展是沿着社会发展的轨迹前行的,进而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多元化。同样,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反过来可以在语言的多样化的消亡壮大过程中和经济的增长下滑中找到一一对应的关系。在时下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化产业也以新的姿态成为了经济体制中重要的一员,我国的文化产业增速逐年提高,“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要达到19%,高于GDP年均增长率(10%)9个百分点。直观地展示出文化产业的朝阳性特点。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在这一界定下,图书、新闻、教育培训、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研究等等领域都与语言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以文化遗产保护为例,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当代歌手谭维维与陕西华阴老腔艺人同台表演节目,用普通话与陕西方言相结合的方式将华阴老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类别推到了大众眼前。春节过后,由这一语言节目形式所带来的关于“华阴老腔”的文化产业大历发展起来。华阴老腔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在全国风行流传,在陕西西安的“袁家村”“永兴坊”“马嵬驿”等民俗村大舞台上都有这一节目的表演,这一文化产业形式实实在在地带动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可以说,语言经济对文化产业的带动力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以语言类教育培训为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中外跨文化交际的频繁展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因为中国文化的独特吸引力来学习中国语言,并从我们的汉语中体会到了我们的文化。从2004年开始,我国在借鉴英国文化委员会、德国歌德学院、法国法语联盟和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等机构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取名为“孔子学院”。孔子学院章程明确规定,孔子学院作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其宗旨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第一座孔子学院于2004年在韩国首都首尔建立,之后每年都有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开办。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球140个国家(地区)建立512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130国(地区)共512所,其中,亚洲32国(地区)115所,非洲33国48所,欧洲41国170所,美洲21国161所,大洋洲3国18所。孔子课堂74国(地区)共1073个,其中,亚洲20国100个,非洲15国27个,欧洲29国293个,美洲8国554个,大洋洲4国99个。“汉语热”在全球持续升温,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人数急剧增加,2004年全球汉语学习者不足3000万人,到2015年全球汉语学习者已达1.2亿人,汉语学习热带来的对外汉语教师的供不应求状况短期内还将存在。而这一教师队伍的缺口又正是时下大学生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快速发展壮大的契机,全国普通高校基本都开设这一专业,每年培养的对外汉语教育人才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教育、经济、语言、文化在这一层面上紧密地结合起来了,这是文化产业所带来的语言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化产业在语言经济的驱动下展开多样的态势,同样对语言经济产生了促进作用。据笔者了解,来自东南亚国家的汉语学习者回国后凭借这一语言优势可以在跨国企业中找到一份稳定收入的工作。来自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等国家的汉语学习者,他们来华学习完语言类课程后多继续学习地质类、商务贸易类课程,回国后将从事对华贸易的工作。这是他们热衷于学习汉语的原因,也是汉语热在多元化经济体制下为文化产业开辟的另一番天地。这是“一带一路”的发展模式,源自两千年前,并持续到21世纪的今天,由语言引起的文化互动直接地反映在经济的提升上,这是语言经济与文化产业结合最佳的表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我们看到美国、英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已占据经济主体的重要甚至主要地位。在我国,文化产业才刚刚起步,在与语言经济的影响与促进下也将逐渐稳定发展,未来的前景将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李建兴.汉语文化传播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J].人文天下,2017,(3).
关键词:社会发展;经济模式;文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认为,西方民族通过宗教改革形成了新教伦理精神,这对于整个西方社会来至关重要,因为这种新文化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而像中国、印度这样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东方民族,其“儒教”、“佛教”等原有宗教的精神严重抑制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虽然韦伯的观点十分具有争议,但也从一个侧面点明了文化底蕴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即有什么样的文化模式就有什么样的经济模式,同样,经济行为也反作用于文化选择。
在人类历史中,文化与经济时而相互促进,时而相互阻碍,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文化的形成虽然与人类的经济行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在成形之后就会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成为一种文化模式,从而对人类的经济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以中国为例,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商人的传统地位不高,《论语・里仁》中的一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为商业活动贴上了道德标签。后来的儒家思想一直秉承这一论点。到了宋代,陈亮与朱熹辩论,认为“义”与“利”并非不能相容,可谓异数。此后,一直到王阳明,“义利双行”还是行不通的。文化上的鄙视大大抑制了人们从商的热情,中国古代的商业社会得不到更大的发展。但到明朝中后期,这一情况有所改变,我们从明清两代大量的文人所作的商人墓志铭中可以看出,官僚阶层与商贾集团的来往密切。商人需要一定的社会身份充门面,士人也需要经济上的支持,甚至像钱谦益这样的大家在他去世那一年,还出现过因病中无力为文,无奈将到访的黄宗羲反锁于书房,求黄连夜写完三篇文章,解决丧葬费用的故事。到了清代中期,商人凭借雄厚的财力迅速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尤其是做官这样的事也可以公开用钱来办到,则是此一历史时期比较特殊的文化现象,在明清以前不太可能,也与商人的社会影响力显著提高有关。
相比之下,在世界其他的农业文明中,发展初期也都不太可能把商业活动作为重要的社会活动。在很多国家的古典文学作品中都可以找到类似“夏洛克”、“葛朗台”这样的暴发户或守财奴的负面形象。传统的西方社会对于商人的印象也是相对比较负面的,这种思想从《圣经》中很多章节都可以看到,如西方谚语有“骆驼进针眼比财主进天堂容易”之说。在漫长的中世纪里,神学更是高于一切,公开标榜自己追求物质则被认为是魔鬼附身。但与中国社会相似的是,经过了15、16世纪宗教改革,商业社会发展得到了促进,商人地位大幅提高。由国家支持的经济贸易行为逐渐成为光荣的事迹,这也极大地刺激了航海业的发展,海外冒险在给别国人民带来血与火的同时,也为西方世界带来了大量的黄金与白银。西方文化借助强势的经济开始在全世界盛行起来,也是基于此,殖民文化才有了大行其肆的可能。这更加大了东西方社会的经济差距。
文化不仅通过形成文化模式来直接影响经济发展走向,有时也会通过间接地方式对经济加以影响。在余英时先生2003年版的《士与中国文化》中谈到明清之际出现的“弃儒就贾”现象,这是文化对经济间接影响的典型事例,他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与科举名额并未因人口增长而相应增加有关。“士而成功也十分一,贾而成功也十之九。”以扬州的现实情况为例,在文化史上留下鼎鼎大名的两淮盐总商江春的经商缘起是“应试不第,遂全力治盐”。对于追求更高文化“价值”的梦想破灭后,使得一部分举子转而弃笔投商。这实际上也是人们对于扭曲的文化价值的一种无奈的反抗。更有甚者,还主动放弃学业,如另一位两淮盐总商汪廷璋之子从商的因由是“顾见盐务繁重,不欲祖父殚其劳瘁,遂弃举子业。”其他商业巨头也多有离经叛道之举,则是对出于当时文化环境的不认可。这种对重农抑商的文化价值观的反叛,使得原本为上流社会不耻的经济社会活跃起来,使得文化无意中间接地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向。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大,在经济领域中,文化作为商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使得文化本身就具有商业价值,会产生经济利益。同时,经济利益也会诱使文化品位发生改变,例如流行的艺术样式往往会获得巨大的消费群体,经济利益迅速扩大,一方面经济效益支持着流行文化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获得更大的受众群体会吸引文化精英参与其发展,最终改变整个社会的文化取向。这也使得每个时代的俗文化都会逐渐适应更多阶层的审美需要,变成雅文化,再产生新的俗文化,看似文化内部循环,实际上是文化与经济互动,间接对经济行为产生影响的结果。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文化模式正在受到冲击。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在这个信息一体化的小世界里,当今的文化越来越类同,像《江南style》这样的歌曲能迅速红遍全球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现代的文化模式决定了现代的经济模式,现代文化中的公平、民主等有价值的思想也渗透到经济领域中来,这实际上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同时,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结合的更加紧密,文化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也势不可挡。我们应该充分把握住这一历史机会,与时俱进地推进我国的经济建设,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可能的现实。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杨豫,赵勇,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文化经济;借势营销;创意
1 文化经济思维
文化经济思维,从字面上来看可以拓展成为三个词语的组合,文化、经济和思维。文化的内涵,加上经济的模式还有利用思维的创新,即是文化经济思维。简单来讲,就是利用我们充满创新的思维方式结合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模式碰撞出新的火花,将文化、经济和思维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文化经济思维的方式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正确地把握文化、经济、思维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运用文化经济思维的前提。首先,文化是根本,是支撑整个文化经济思维的中心。在整个文化经济思维中,文化占主导地位,没有文化的支撑和文化的元素推进,创意就没有内涵。文化在创意的驱动下,与经济的商业模式相结合来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其次,创意是文化的新的表现方式。创意的添加将文化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提升,创意赋予了文化新的内容。最后,商业模式是承载这些文化和创意的思维得以实现的一种经济渠道。所以,文化、经济和思维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2 借势营销
所谓的借势营销是以经济效益为目的,在营销活动中借助有一定影响力的新闻、人物、事件,通过“借势”的方式,达到提高企业知名度、销售量和宣传产品等的传播目的。用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引导消费市场,通过“借势”的方式,轻松地达到一定的新闻效应、广告效应,不仅以轻松的方式传播了形象,而且能更快地达到广泛的宣传效果。
借势营销的主要优势就在于利用事件的突发性。目前,最广泛的是利用网络的时效性,以最快的传播速度传播出去,并造成最广泛的市场影响力。如今,网络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消费市场,受众面也更广,往往一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爆炸新闻出现,运用文案的包装,就能变成一个营销广告。
借势营销,从表面上看,就是以借“势”的方式来达到营销的目的。所以,借势就要有一个适合企业参与,与企业的品牌形象相符合的“势”来匹配,这样才能达到积极正面的宣传营销效果。
3 以可口可乐为例
不同的国家,同样的可口可乐。可口可乐经典的玻璃瓶可谓是可口可乐的标志,但是随着全球文化的传播,可口可乐的文化创意也在与时俱进。可口可乐的经典玻璃瓶是由亚历山大・萨缪尔森于1915年设计的。当时的可口可乐为了寻找一种可以区分于其他饮料瓶的瓶子,为了突出可口可乐的标示性,并且要求无论白天还是晚上,甚至是打破了也能识别出,为此他们举办了比赛。设计师开始以这种饮料的两种成分作为出发点,最终以可可叶和可乐豆为创意灵感,设计出了这个经典的瓶子。
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各类社交网站和社交软件把世界连在了一起。2013年的夏天,连续的高温让大家无法忍受,在中国的社交平台新浪微博上,可口可乐运用网络文化掀起了一场关于“昵称瓶”的广告创意,这次的借势营销给广大的中国网民在这个炎热的夏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昵称瓶”的创意灵感来自一条广受欢迎的澳洲可口可乐广告,他们把最常见的澳洲人的名字印在产品包装上,但是中国的人名实在太多,这个创意无法实行。于是可口可乐公司的中国市场通过对中国消费者调查发现,一些特定的昵称和称赞语在中国的一些主流社交媒体上非常流行。中国的文化比较含蓄,年轻人见面时,有时候会找不到表达自己的最佳方式,称赞别人在中国文化里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社交媒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给许多中国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表达自己的方式和途径,所以他们喜欢相互在线上和线下取昵称。例如,“女神”“小清新”“女汉子”“有为青年”等,这些可爱的昵称不仅增加了社交的有趣度,也拉近了社交网络上年轻人的距离。可口可乐正是看到了中国社交媒体上的这一点,于是与新浪微博合作推出了“昵称瓶”的广告活动,并把这些昵称放在可口可乐的包装上,鼓励他们分享给心目中的对象。在6月、7月、8月这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可口可乐的“昵称瓶”参与活动数量超过百张。据说2013年的昵称瓶的夏日战役为可口可乐的销量带来了20%的增长。经过“昵称瓶”的成功营销,随后可口可乐又乘胜追击,利用明星效应和那些耳熟能详的歌词,继续在社交媒体上跟进,推出了“歌词瓶”。
五月天是台湾一个音乐乐队组合,他们唱出了许多年轻人的青春和梦想,他们的歌词积极向上,激励着年轻人追求梦想,绽放青春,向年轻人传递正能量。这也正是可口可乐所看中的代言人对年轻群体的影响力。于是由五月天代言的“歌词瓶”,“蝉鸣的夏季我想遇见你”,“让我们乘着阳光看着远方”,“我和我最后的倔强”,“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72款流行歌曲歌词被印在可口可乐的瓶身和易拉罐上。根据可口可乐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仅仅在2014年的6月,“歌词瓶”带来可口可乐整个汽水饮料销量的增长高达10%。
可口可乐利用主流社交媒体的“标签”和明星的“歌词”,用自己的产品提供给了消费者一个独特的表达空间,小小的一个可乐瓶已经不仅仅代表可口可乐,它代表了广大年轻人的一种社交分享方式。在这些“走心”的标签、歌词的感染下,消费者在无形之中心甘情愿地充当了可口可乐广告的传播载体,同时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着可口可乐带来的独特幸福。
4 结语
如今,在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全球的文化都在互相沟通、互相链接,从全球的“大数据时代”中捕捉到适合自己企业的“小数据”,也是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的借势思想。从借势营销的视角,运用好适当的文化内容和事情,从广告宣传的角度,把内容、事件作为契机,对社会热点要有敏锐的捕捉力和洞察力。运用文化经济思维,根据热点跟进策划,达到对企业的形象和产品的宣传做到最好的关联事件的独特创意和表现,以此用宣传来引起公众的关注度。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思维指导下,通过洞察和捕捉消费者的内心需求,引发消费者情感的共鸣,然后让消费者有意愿与品牌互动,从而使得消费者参与其中,使消费者无形中也变成了宣传者,以此来更大程度地提升产品和企业的知名度,最终实现企业产品营销利润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张梦.浅析借势营销在广告传播中的应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5(16).
[2] 可口可乐昵称瓶文案[DB/OL].百度文库,http:///2112160930?s=6uyXnP,2014-07-30.
让民族品牌强大起来
放眼望去,马路上最好的汽车是国外的;天上最好的飞机是国外的;低头看,桌上敲击的电脑是国外的,手里的手机是国外的;就连最好的印刷设备“海德堡”也是国外的……
其实,中国不但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加工厂。目前,无论美国,还是日本,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都是空前的,毕竟世界四分之一的市场在中国。
据统计,仅2011年,A公司瓜分了中国保健领域220亿的市场份额;中国人消费日本的产品是1034亿美元,日本自卫
队一年的经费是536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相当于一年为日本送去两年的军费。假如中国人一个月不购买日货,日本将会有一半的企业倒闭。
可是,日本右级分子却声称:日本首相即便天天参见靖国神社,也私毫不会影响中日间的贸易往来。言外之意,无论日本人在干什么或说什么,中国人照样会购买日本的产品,目前,日本60%以上的贸易仍在中国。
企业可以没有国界,而企业家是有国籍的,民族文化可以是世界的,而民族工业是属于自己的。而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如何运用传统文化,引领我国乃至世界经济腾飞,世界经济看中国,中国经济看传统养生文化。
用文化引领经济崛起
虽然世界60亿人都曾穿过中国制造的鞋,可是,中国的世界品牌却少的可怜,即便有一些知名品牌,近几年,也曾先后被外资收购。
例如:南孚电池被美国吉列公司收购;中华牙膏被英国联合利华收购;金龙鱼被新家坡郭氏兄弟收购,其出售的转基因大豆油,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居然日本人想把我国的也花钱买过去。真是可笑!
民族企业就应该流淌着民族的血液,在培育民族工业的同时,大力弘扬中华传统养生文化,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养生文化,引领民族经济在世界崛起,中华养生文化博大精深,用大文化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定能带来大发展。
中国制造的国珍松花粉,融入中华五千年的养生文化理念,必将会在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崛起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族品牌的崛起,不但要让全世界人认识中国制造的产品,更要认识中国创造的品牌文化!
无论制造国货,还是推广国货、购买国货、使用国货,都是振兴中国制造业的爱国主义强音。那么,对于新时代的经销商而言,经营好一个民族品牌,更是实实在在的爱国情怀。
开创中国直销新纪元
直销受西方“重利轻义”文化背景的影响,使直销在夸大财富效应的道路上愈走愈远,甚至一阶段丧失了理性与中庸之道。因而,直销在中国一直以来不被社会所认可,直销文化一时难以在中国“立地成佛”。
为了找回直销的本来面目,还本土民族直销一片净土,必须走中国人自己的道路,才能找到中国直销文化之根。新时代作为中国民族直销标杆,开创了中国直销的新纪元。以“自立立他”的文化理念,引领中国直销文化,并力求让中国直销文化在本土扎根。
让一部分人率先进入中产阶级
今天,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富裕,不是衡量煤产量,也不是衡量钢产量,而是衡量这个国家进入中产阶级的人数。所谓中产阶级和爆发户的区别就是“不仅富裕,而且文明”。
真正的财富不是拥有金钱的多少,而是在你不具备工作条件的时候,还可以拥有足够的经济来源,以满足自己高品质生活。而文明体现在两个方面,“不但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还要有健康的生活理念”。例如:美国白人之所以比黑人平均寿命长,不是因为医疗投入大,而是白人的生活方式更文明、更健康。
据统计,我国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死于不合理用药,这部分患者并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无知。这都是由于缺乏健康的养生理念,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
卫生部部长陈竺曾表示:“让我们的健康取决于每一天均衡的营养。”因为地球人对健康的诉求没有早晚,只有永恒。
新年伊始,国际大片《阿凡达》以无与伦比的视觉效果和震撼人心的想象力席卷全球票房市场,也给中国的文化市场点燃了冬天里的一把火――人们已经很久没有因为一场电影而冒着严寒去排队了。不可否认,影片的高明之处在于眼花缭乱的3D特技,但导演精心导入的环境主题契合当下深入人心的全球气候问题也是影片获得广泛共鸣的原因。在《阿凡达》之前,西方国家通过文化形式传达环保与和谐理念的做法已经非常普遍,而这种由社会效益所激发出来的经济效益让人们意识到,只有社会对绿色环保形成了广泛共识,人们的生活方式才能彻底转变,进而改变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为气候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
从表面上看,低碳经济的成功与政府资金的扶持和推动是否到位有关,但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赖于民众的理念和意识。政府资金只能起到引导和带动作用,如果政府资金完全配置在“硬”的低碳技术、设备升级和替代能源上,而忽视了在绿色文化和社会心理方面的培育和传播,低碳经济的发展将缺乏长久的动力。
日本是一个被公认为发展绿色经济方面的典范。日本政府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重视环境问题,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技术开展与中国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的合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实施方案和长期合作计划。日本在绿色经济上取得世界瞩目的成绩是和日本民间的环保意识分不开的。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的一系列作品,如《天空之城》、《千与千寻》都是这种环境意识的艺术体现。在民间自发的环保行动中,日本民众的热情也让人唏嘘:很难想象一个普通的日本人可以自费到中国西部沙漠开荒植树20年。而在日本国内,更是随处可见保护公共空间、珍惜环境资源的微小举动,如老人们利用休息时间在沙滩、公园义务收拾垃圾、废物,老师们上课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垃圾袋。
有人说,中国很有可能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成为世界强国,理由是:无论是技术还是资金投入方面,我们在电动汽车、风电、光伏电方面的发展与欧美国家基本同步,有些指标甚至还超过了它们。这样的观点非常鼓舞人心,但我们还应该保持一份清醒和谨慎。从新能源发展中出现的产能过剩和泡沫现象可以看到,我们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式本身就不是低碳的,我们似乎又陷入了新一轮的要素驱动的恶性循环中:大量企业不经过市场调研,仅仅为了得到便宜的资金迅速进入已经过剩的行业,利用低碳概念赚快钱、钻政策空子。这样的“低碳经济”最后可能又会演变成浪费惊人的产业垃圾。
技术和效率的提升最直接的激励来自资金投入,而最持久的动力来自则来自自觉创新的精神和文化。中国在气候经济的机遇中能否抢得最大份额的蛋糕,关键还要看企业在这一轮的绿色经济革命是否培育起具有国际视野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上一轮的高速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要素驱动,低廉的土地、劳动力和环境资源等要素为中国赢得了“制造业大国”的美名,但也人为抑制了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企业的竞争力长期被锁定在低价的恶性循环中而无法提高。在低碳经济的竞争中,中国要避免进入这样的恶性循环,就要重视绿色文化和环保理念的广泛深入的普及和影响,提高企业主动节能减排意识,履行社会责任,抵御获取短期暴利冲动,探索可持续的绿色盈利模式。
“使文化产业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新增长点”,总理最近在天津考察时提出的观点无疑为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新思路。从历史来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爆发时,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沉寂趋冷,但好莱坞的电影却乘势腾飞;而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时,韩国提出的“文化立国”救国方针,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让电视剧与电影的“韩流”风靡全亚洲……如何发挥文化产业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独特作用,值得深入探讨。
研究我国广播影视的发展,离不开国内国际的宏阔背景。基于广播影视的特殊性质、特殊功能,从国外以往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看,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广播影视发展的挑战当中有机遇,难点之中有亮点。
广播影视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目前情况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广播影视业的负面影响尚未充分显现。各方面情况显示,这种影响在时间上滞后于实体经济,程度上小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具体来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广播影视业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部分影视剧和节目制作单位融资难度增加。受金融危机影响,投资者自身资产缩水,信心不足,投资谨慎,对影视作品的投资数量减少,一些影视剧和节目制作单位项目资金运转不畅。
部分中小影视公司和动漫企业生存压力加大。一些中小影视制作单位由于流动资金少、市场份额小、抗风险能力弱,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一些以外来加工为主的动漫企业,出现订单减少、利润下滑。相比之下,一些大型国有、民营文化企业自有资金充足并有银行支持,影响不大。
部分广播电视机构广告收入下降。我国广播电视收入主要来自广告。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广告市场增长明显放缓。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广告投放将更多地向中央电视台和重点省级卫视等大媒体集中,对地方媒体投放减少。一些市县级电台、电视台已经感受到广告市场缩小的压力。
国际金融危机虽然潜藏着风险,但对我国广播影视也蕴含着机遇。我国广播影视去年以来的迅速发展也充分证明了金融危机中广播影视的巨大机遇。中央电视台去年底举行的2009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逆市上扬,总额达92.56亿元,同比增长15%,创15年来广告招标总额新高。电影更是好戏连台,全线告捷。2008年全年电影综合收益达84.33亿元,比上年增加25%,首次跻身全球电影市场前10名;国产影片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超过总票房的60%,连续6年超过进口影片;全国院线公司新增影院118家,总数达1545家,比上年增长8.27%,新增银幕570块,平均每天新诞生1.56个新型放映厅,比上年增长16.16%。今年年初,全国电影市场取得开门红,电影票房出现井喷态势。1月份,全国电影票房达6.35亿元,超过去年1月和2月全国电影票房的总和,同比增长162%,环比增长超过200%。2月份全国票房继续飘红,仅情人节一天全国票房就达到5000万元,是去年情人节的2倍。北京青年宫电影院今年一月份票房收入达200多万,创下十年来最好的记录。在黄金时段和节假日,许多电影院门前排起了长队,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一票难求的现象。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广播影视业的逆风飞扬,为我们走出阴影提供了典型范例,为我们在特殊情况下发展广播影视业,增添了新的信心和希望。
化“危”为“机”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和扶持
金融危机蕴含了广播影视发展的重大机遇,但是,如何化“危”为“机”,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
强化对策政策研究。广电总局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高度重视,密切关注。早在去年底,总局就将金融危机与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列为总局重大课题,委托有关方面深入研究,评估现状,提出对策。近期,总局又动员多方力量,深入开展金融危机与广播电视的对策研究,研判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和对广播影视的影响程度,为广播影视借机腾飞谋篇布局。
加快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政策和资源倾斜力度,以项目引导带动重点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要加快实施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工程,加快全国城市新建、改建现代化影院步伐,推动国有院线建设和跨区域扩张,追赶世界数字化放映浪潮,推进电影放映的数字化转换,促进我国电影产业升级,进而带动社会资本的投资,促进电影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代表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方向。广播影视系统正在实施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示范网、有线电视数字化和网络整合等高新技术项目是广播电视创新传播手段,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在兴起的新型文化产业业态,直接关系着广播影视的未来发展。对这些高新技术重大产业项目,要给予优先安排,重点加快推进,形成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在引领广播影视发展中形成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加快开发农村广播影视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大量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农村对广播影视的需求量增加,市场扩大。要加大财政投入和支持力度,扎实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带动和开发农村市场,实现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广播影视市场开发,积极推进广播影视资源向农村和基层倾斜,着力改变文化领域的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文化差距,实现城乡广播影视的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经济新闻等信息服务。金融危机催生了新的新闻信息和资讯需求。人们迫切需要了解金融危机的走向、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对各个方面的影响,听广播、看电视成为普遍选择。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各个国家提供经济类新闻信息的广播电视的收听收视率均有大幅上升。2008年9月份,美国CNBC创下“9.11”事件以来的最高收视率,CNN收视率增长27%,福克斯增长35%。美国人收看电视月均达到142小时,创十年来新高。在我国,受众关注金融新闻信息的热情大涨,中央电视台《直击华尔街》、《华尔街风云》等电视栏目广受欢迎。
大力发展影视剧等内容生产。内容生产是广播影视的核心优势。受金融危机影响,人们的生活压力、心理压力骤然加大,迫切希望得到心理抚慰、精神激励,对轻松娱乐、价格低廉的文化消费需求非常强烈。危机中的人们对电影类型是有选择的,抚慰心灵、寻找梦想的疗伤型电影,坚定信念、刻苦努力的励志型电影,轻松幽默、诙谐夸张的喜剧型电影,升华灵魂、回归人性的反思型电影是最受欢迎的电影形式。要以金融危机时期人们喜爱的影视剧类型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给予引导和扶持,形成电影、电视剧和动画片生产全面繁荣的局面。
加快发展新媒体业务。金融危机时期人们对即时讯息和节目内容的需求扩大,为广播电视发展新媒体提供了新的机遇。要加快发展网络广播电视。中央三台将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有条件的电台电视台都要依托传统的广电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网络电视。要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要依托现有无线传输资源加快网络建设,抓紧建立全系统广泛合作、统一运营的体制,探索走出一条新媒体发展的新路子,使新媒体成为广电系统继广告、收视费、票房之后的第四大创收来源。
加快国际一流媒体建设步伐。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契机,以中央广播电视媒体为重点,大力建设语种多、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国际一流媒体,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不断扩大我国广播影视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中央电视台将以国内发展为主兼顾国际,向国内、国际并重发展转变,由以电视为主兼顾新媒体,向电视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转变,大幅提升中央电视台的全球传播力,建成国际领先的电视、网络视频现代传播体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将形成以无线广播为基础,以在线广播为支撑,以新媒体发展为方向,以多媒体传播为特征的现代、国际、综合传播体系,使国际台在技术装备水平、语种规模、节目制播能力、新媒体发展、受众覆盖范围、国际舆论影响力等重要指标方面,接近或达到世界主要国际传播媒体的水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将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语制作、翻译能力,将中国广播网打造成全球最大的音频门户网站,搭建全世界华语广播听众的网络社区和家园,使世界上任意可以登入互联网的地方,都可听到来自中国广播的声音。
一种集旅游观光、科技推广、休闲购物、怡情益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与传统观光农业、休闲农庄和农家乐完全不同的新兴农业旅游形态――“农业公园”,正在怀柔区兴起。
9月22日,怀柔区精心打造的“凤山百果”、“四季花卉”、“神龙峪红梨”三个农业生态产业公园正式开园迎客,成为市民“野趣”的新去处。大批市民争做垂钓烧烤、赏景采摘、体验民俗的“周末农民”,“农业公园”一时热过了城里公园。
创新农业发展模式
怀柔区近年来依托良好的自然山水生态环境和自有的民俗特色资源优势,创新农业发展模式,遵循大公园式建设理念和好吃、好看、好玩的旅游特点,依据不同区域产业基础和资源特点,采取连村、连沟、连片模式和分区域规划、分资源建设、分产业发展、分客流接待、分档次收费等多种形式,建设并推出了一批不同类型和功能的生态“农业公园”。同时,他们还积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将自然景观与乡土文化、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满俗风情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打造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实现了市民亲近自然、回归田园山野的愿望,叫响了“田园文化经济”品牌。
“‘农业公园’不同于传统的观光采摘园,是农业旅游的一种新兴形态,是将科技示范、观光休闲、科普教育、农产品购物集为一体的休闲场所。公园里大都拥有温室、植物园和游园休憩地等,游客可以从中享受到多种乐趣!”怀柔区委常委、副区长赵文广介绍说,“农业公园”把农副产品变成旅游商品,引入农耕文化,果园里建餐厅,增加娱乐设施后给农民带来了丰厚效益。有些“农业公园”还辟出一块种植体验区,供市民租种一小块地当“农夫”。
今年,怀柔区首推的凤山百果、四季花卉和神龙峪红梨三个“农业公园”主要分布在桥梓、杨宋和怀北三镇。凤山百果园以岐庄、东凤山、北宅等6村形成的U型区域为核心,建有大枣、浆果、苹果等多个果品采摘农业生态园。园区规划面积4.5万亩,带动农户1874户,年户均收入6400元。杨宋镇四季花卉产业园以花园村为中心,辐射带动郭庄、四季屯、耿辛庄等7村。园区规划总面积3000亩,带动近1000户农民从事花卉苗木、反季节蔬菜和瓜果、食用菌等循环农业产业,农民年增收800万元。怀北镇神龙峪红梨产业园涉及大水峪、神山、龙各庄等9村,园区规划面积1万亩,将建成全国唯一的红梨产业园区,目前已引进红太阳、红茄梨、早红考密斯、红克拉普斯等40余种国内外优质红梨。产果后,年产红梨500万公斤,增加农民收入2000万元,带动3000多农户增收致富,实现旅游收入3500万元。此外,怀柔区还精心推出了“不夜谷”、“夜渤海”、汤河川和“五彩”九渡河等“农业公园谷”,成为市民吃虹鳟鱼、赏满俗礼仪等特色旅游项目的最佳去处。
“农业公园”成怀柔热门“景点”
“农业公园”受到市民追捧和青睐,已成为当地旅游的热门“景点”之一。一位退休老干部一边采摘一边高兴地说:“我周末有空就来怀柔呼吸新鲜空气,提着小篮到果园采摘大枣、梨等果品,老伴高兴得不得了,这种亲自采摘的感觉和新鲜味儿在城里是体会不到的,比逛城里的公园还过瘾!”
桥梓镇工作人员称,许多市民还提着工具到田间地头、果园里挖野菜,童年回忆一时弥漫乡野;不少养鱼塘则迎来众多垂钓爱好者。
不仅市民宠爱,农民们对新生的“农业公园”也感到很新鲜。东凤山村果农鲍品贤从2002年开始在自家承包的200亩山场上,利用野生酸枣嫁接脆枣,年产脆枣2万余斤,去年收入了12万余元。如今,凤迎大枣园就像一个大公园,各种景观丰富,公园式的布局,现代式的茶座,粮田、菜园、果林成片,兼得山水之利,不时有阵阵的丰收喜悦和心情愉悦的笑声在枣林里回荡。掩饰不住丰收喜悦的老鲍激动地介绍,今年8月下旬以来,每天慕名来他家采摘、游乐的市民络绎不绝,热闹得让周边的景区农民都羡慕不已。
据悉,这些“农业公园”一律不收门票,主要靠经营果品、花卉、瓜菜、种苗等实现盈利。下一步,怀柔区还将突出开放性、观赏性和知识趣味性等特点,继续加大投资,加快建设并陆续推出板栗、树莓等一批市民青睐的郊野“农业公园”,吸引更多的市民来怀“游园”。
关键词:旅游业 知识经济 文化经济 创意经济
进入新世纪以后怎样使旅游业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具有的多重积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使中国旅游业将以更加成熟的姿态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并进一步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是旅游界共商的主要话题。我们必须首先找准21世纪旅游业目标定位,笔者认为,21世纪旅游业经济学目标定位是文化经济。
一、21世纪文化产业本身成为了旅游产品和服务项目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都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自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战略目标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纷纷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文化产业也因此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在这种大背景下,积极研究、培育和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并使其尽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特别现实的意义。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由于文化在产业经济中的经济附加值不断提高,世界范围内人们开始从资源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文化的价值,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也有了跨时代的飞跃。文化与城市发展和旅游开发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其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历史文化是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核心资源和基础,也是城市发展,尤其是旅游文化产业成功的深层因素。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文化名城,并没有首都或中心城市的显要地位,但是仍然利用自己某些特有的因素来塑造一个整体的城市文化形象,拓展出一个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产业将达到鼎盛时期。
文化及相关产业涉及的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具体可划分为“核心层”、“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和九个大类。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行业为文化产业核心层,以网络、旅游、休闲娱乐、经纪、广告会展等为主的新兴文化服务业为文化产业层,以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的行业为文化产业相关层。 无论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还是从文化产业的层、相关层,都能够找到21世纪旅游业所依赖的痕迹。有的甚至成为旅游产品和服务项目。
二、世纪旅游资源潜力的深度挖掘需要文化作灵魂
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目的地之间、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为文化的竞争。文化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它既包括了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艺术、文字,更体现在现代人的生活、生产、生存之中;既包括固化的部分,也具有活的载体。谁能够从现代人的需求出发,充分利用本地的文化特色,结合现代化的表现手段,谁就能够赢得市场的青睐。因此,发展旅游需要从文化这个内涵丰富、古今兼容、动静结合的宝库中寻找能够吸引现代旅游者的要素,在本地区的文化资源中选择那些能吸引人的眼球的要素,开发能让他们有说头、有听头、有看头、有玩头的旅游产品,提供能让他们有独特体验、有新鲜感受、有无尽回味的旅游服务。
进入21世纪,文化旅游已不仅仅是一种理念、认知、目的,而是一种方法、手段和创意,对于很多文化型的旅游目的地来说,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景点景区分散,没有形成一个主题。大量的旅游景点犹如散落的珠子,缺乏一根主线将其串起来;分散的旅游资源犹如散兵游勇,缺乏一个灵魂将其统领起来。因此,有必要用文化这根主线来统领其旅游的整体发展。所谓文化主线,就是旅游发展的灵魂,用来统一其旅游产品、要素,以此作为未来旅游产品设计、产业布局、目标市场定位、市场营销等各项工作的指针。
三、世纪文化所衍生的具体的旅游产品形式更为明显
21世纪的旅游业目标定位之一是文化旅游,文化旅游可定义为: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由此定义可衍生出旅游经营者的旅游产品创意和旅游者由于对文化认知的期望所采纳的旅游方法这两个方面,文化旅游不是一个独立的旅游产品,而是一种观念意识反映,是旅游经营者设计旅游产品时的一种创意思维,是旅游者从事旅游活动的一种方法。我们开展文化旅游的目的在于为旅游者提供富含文化特色的观光、度假、商务等形式的旅游产品服务,使旅游者以文化审美、文化鉴赏的心理去从事旅游活动,从而获得一次更有意义的旅游经历。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旅游质量,增强旅游对旅游者的效用,而且有利于旅游业界形成一类以强化文化感受为特征的产品设计思路,从产品创意、设计到导游功能及其业务素质要求等方面形成一个以文化意识为基础的实践操作体系。
21世纪文化旅游的需求趋势更为明显,根据国家旅游局对美、日、英、法、德五国访华动机的综合调查表明,排在第一位的是为了了解当地民众的生活文化,占100%;第二位的是了解历史文化,占80%;第三位的是游览自然风光,只占40%。各国去欧洲的旅游者中,65%是进行文化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也因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氛围而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睐。
综上,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文化旅游是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去体验社会风俗, 感悟历史痕迹, 追寻文化时尚的深层次旅游。它以多样的形式、深刻的内涵而表现出强大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逐渐取代自然观光旅游而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新潮流。
参考文献:
“文化经济”的主要特征
“文化经济”是当今文化形态与经济形态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现象的反映,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概括地讲“文化经济”,就是以人文精神为先导、以科学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经济。它具有下列显著特征:
其一,标志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不同文明阶段,起核心作用的生产力要素是不一样的:农业经济是自然力,工业经济是资本和大机器,“文化经济”则是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的有机结合。“文化经济”代表了一个全新的文明发展阶段。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文化属性,精神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人类社会正步入“文化经济”时代。
其二,以人文精神为主导的社会生产方式。如果说知识经济突出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的话,那么,“文化经济”则是对知识经济的扩展和深化,以文化因素实现对知识经济的全面提升,其构成除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外,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艺术感知、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而且精神因素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效能越来越突出,文化附加值成为产品价值的重要部分,以科学文化素质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对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影响,由此观之,“文化经济”实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经济。
其三,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双向互动。文化“经济化”指的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经济成分不断增加,文化生产、文化管理中渗透各种经济要素,形成新兴经济产业――文化产业。经济“文化化”指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文化内涵不断增强,人文精神和文化资源在各种资源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经济产品中的科技文化含量不断丰富。
其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经济发展中文化要素(知识、技术、文化理念等)的增多,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质的转变;精神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增加,意味着物质资源消耗的减少;人文价值取向渗透到经济,意味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进步;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意味着人类资源观的根本性转变,等等,所有这些变化正好说明,发展“文化经济”可以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
文化与经济互动催生新的增长模式
当今,文化与经济互动,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主战场,而文化综合实力则成为竞争的焦点。一方面经济结构、利益关系对文化运行机制的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人文精神、科学技术对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也越来越强。文化与经济互动,构成了新时代的生产形态和发展模式。
――物质生产和文化生产日益趋同。文化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文化与经济分离的二元论就失去立论的根基。文化因素的目的成为推动社会生产的主导力量,很难分辨哪些是纯粹的物质生产,哪些是纯粹的精神生产。通过激活文化因素,增加物质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创新将成为生产的永恒追求。
――文化力与经济力结合催生新的生产方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力和经济力的融合正在孕育和产生新的生产方式。在我国,随着大开放态势的形成,文化优势已经逐步取代地缘优势,成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文化力与经济力结合孕育的文化产业,以其崭新的生产形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力与经济力的互动,通过文化产业的扩张和辐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注入新的动力。
――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趋向统一。随着精神产品价值逐步超过物质产品价值,人们的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渐趋平衡。学习和接受教育成为文化消费的主导方式,文化消费成为投资的主要选择。以广东发达地区为例,消费结构开始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高新科技产品和娱乐、教育、服务、健身、旅游等的消费开始成为潮流,家庭消费结构中教育、服务、娱乐等支出比重不断上升,消费不仅是产品使用功能的消费,而且是包括了产品文化品味及文化内涵的消费。
――物质资源与文化资源构成综合竞争力。当今的竞争绝不是过去那种单一资源和单一力量的竞争,而是一种综合的和全面的竞争。第一,人的潜能、智力等文化资源的可再生性,不断地提供发展的动力;第二,人和自然的和谐使资源循环利用,发挥最大的效能;第三,精神消费成为主导形式,提升了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文明程度,综合竞争力具有可持续性和发展后劲。实践表明,只有充分发挥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的综合优势,才能形成强势的竞争力。广东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就必须构筑和形成这种综合竞争力。
发展“文化经济”广东先行一步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次浪潮,广东省的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产力正进入一个大解放、大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发展的历史关口,广东省必须以大力发展“文化经济”为契机,努力实现广东经济发展的大跨越。
(一)正确判断和把握广东在“文化经济”时展坐标上的方位
广东处于中国对外开放和现代化的前沿,既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受惠地区,又在全面建设富裕安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既是经济实力和规模最强的省份,也是率先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经济”的开放省份。广东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只要我们确立发展“文化经济”的新坐标,就能在“文化经济”建设方面继续走在前列。
(二)逐步实现从“以物质生产为主导”向“以精神生产为主导”的战略转移
要把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形成的强烈的商品观念、灵活的市场机制、传统的诚信品格运用到文化建设领域,同时为文化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物质和政策支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从根本上提升广东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和水平。倡导企业人文化,大力开展以理想信念和真善美为价值核心的精神文明活动,培养学习型、文化型的企业群体。建立有效的促进机制,催生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企业家,一大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一大批国际知名品牌,形成经济与文化互动的良好局面。
(三)正确把握“文化经济”发展规律,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其一,大力推进经济“文化化”。牢固确立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思想观念,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依靠专门科技工业人才和高智力资源上来,加强新型工业化资源的科学规划,科学统筹生产力布局,率先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工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比例最大化,产出与污染比例最小化,再造山川秀丽广东。
其二,大力推进文化“经济化”。确立“精神产业”战略新理念,重点发展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和休闲产业。根据广东省精神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层次性,在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产业带,在东西两翼和山区集中力量嫁接国内外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发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一批名牌文化产品、一批文化企业集团和一批文化支柱产业,坚持内源型和外源型并重发展的方针,注重精神产品的软性开发和素质升华,坚决而有韧性地改变一些地方存在的文化落后、庸俗、低劣等状况,以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一)全国文化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近几年蓬勃发展,其在经济中的地位不可估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里提出了“文化圈”模型,其中揭示了文化的再生产理论,讲述了文化的循环发展五个阶段:创造、生产、传播、展览/接受/传递、消费/参与。在高树生如何认识文化产业中提出了文化产业经济分析模型,即将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周而复始的延续过程视为文化再生产,其包括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四个类别。
(二)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
我国国内旅游的经济总量远高于国际旅游,可以看出国内旅游带来了经济效益,其供给面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而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部分,也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体现为: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文化旅游地区建设—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循环的促进过程。
(三)南锣古巷现状分析
南锣古巷是北京市政府确定的第一批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也是北京市胡同肌理保存的最完整的棋盘式传统居民区。对南锣古巷的SWOT分析,如下:STRENGTHS:历史悠久,地区特色使商业化和古老的北京胡同融合一体;WEAK-NESSES:较高的商业流给附近居民出行造成不便;OPPORTUNITIES:文化商业街定位既很好利用了南锣古巷的历史人文气息,也方便吸引投资激活当地经济;THREATS:商业开发和古城特色保护的平衡,过度的开发则导致古城特色不在,开发力度不够便无法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研究思路
(一)地区发展路径构想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南锣古巷的主要优势在于其文化遗产丰富,利用文化资源我们在城区范围内进行文化再生产,从而达到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在南锣古巷地区投入产出是一个循环促进的过程,通过不断促进本地区文化建设中以获得进一步的收益,使得经济发展循环上升到更进一步。
(二)文化作用的实证研究
通过文化旅游投入产出的流程图,来设定投入产出模型,先忽略它的循环效益,把经济建设的初步成果看做是一个静态的投入产出的过程。由此可知,在地区的范围内,文化产业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一个循环受益的过程。
(三)地区发展的路径研究
除了主要的投入外,经济效益的获得还来源其他因素,在投入产出中体现为间接消耗。在南锣鼓巷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除去最开始的对其基本设施的建设,中间产品的产出以及投入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步的文化创造对经济、人力、资本和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形成此类中间产品的发展,对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影响,而中间产品的发展和壮大又对文化的建设发挥重大的作用,进一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结论及建议
(一)文化旅游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文化旅游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利用文化的投入产出分析得出,文化产品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成为一个产业,可以形成一个文化再生产过程,其涉及面广,辐射力度强,具有较好的带动作用,这样可以使得地区的人、财、力充分的利用,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循环发展圈。
(二)利用文化遗产可以带来地区的繁荣
文化的再生产过程给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思路,部分地区由于具有丰富文化遗产的优势,利用其发展经济一方面是对传统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也可以免去再寻其他路径发展所耗成本,因此,地区的发展可以利用文化的再生产过程循序渐进的发展,不断开发并发展文化旅游产品,以此来吸引游客,加深游客对传统和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吸引招商引资来促进经济发展。
(三)地区的特点决定其发展方向
利用历史文化是南锣鼓巷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其SWOT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是此地区的重要优势,而与历史文化相关的旅游产业也是经济发展不可估量的一部分。南锣古巷作为重点保护区,历史文化的传承十分重要,因而地区发展以保护和还原原有面貌为主,以此设计旅游产品,带动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增加旅游人流量,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四)注重商业的开发和古城特色保护的平衡
1.茶文化的萌芽
晋代、南北朝文人饮茶兴趣大增,有些关于茶的诗词出现,茶这时不仅是一种自然物质,更赋予了文化精神的涵义,发挥着一定的精神作用。
2.茶文化的形成阶段
中唐时,陆羽《茶经》将茶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出现,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里程碑。中国茶道精神第一次出现。
3.茶文化的兴盛时期
到了宋代,我国茶业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茶叶文化的发展。宋太祖赵匡胤喜饮茶,他在在宫廷中建立茶事机关,并且将宫廷饮茶按等级分类。这时候出现了茶的礼仪制度,赐茶成为皇帝宠爱大臣,眷顾亲属的重要方式。
4.茶文化的普及阶段
明代茶叶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明代的文人雅士不少留有经世之作,比如唐伯虎作的《品茶图》等。这时候茶具也是各式各样,千姿百态。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清朝时期茶中正式作为出口的一种行业,这时候的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5.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1982年,第一个弘扬茶文化的社会团体在杭州成立,名为“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建立茶文化研究会,名为“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后来茶叶博物馆和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相继建成。茶文化的发展使得各地的茶馆数量俱增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各个地方纷纷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茶叶节都以茶为载体,带动了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从茶文化的发展动态可以看出,茶文化的研究和所进行的茶文化活动越来越受大众的喜爱和社会的接受、认可。我国经济发展以和谐科学发展为目标,人们通过举办茶事相关活动,对人们的道德培育和高尚情操的陶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茶事活动可以降低人们的工作压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对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促进中外的文化交流,尤其是可以发展地方特色茶文化旅游,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以促进地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
二、茶文化的定义
文化的定义可以从两个范畴来说,一个是广义上,另一个是狭义上说。而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化,同样分为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茶文化是指以茶为中心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结合。是以茶这个物质为载体,折射出一定的精神内容,是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和谐高度熔合的产物。广义上的茶文化内容主要体现在茶中的发展历史、茶艺和茶道、饮茶习谷、茶具、茶诗和茶画等艺术表现形式。狭义的茶文化则专指剔除茶这个物质载体外的精神文明这部分,也就是指茶在被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文化和社会现象。茶文化是优雅、健康的文化,它可以使人们紧绷的心得到舒缓,平衡人们的心理。茶道精神主张以和为中心,主张和平相处,以礼待人。我国茶文化专家沈学政教授认为,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以这个载体来进行文化的传播,将茶和文化有机地进行结合,不仅体现物质文明,同时也是精神的折射。茶文化是通过茶派生出来的,是围绕茶所进行的心理、习俗和行为等现象,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三、茶文化对茶叶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茶界代表侯罗华认为,如果茶叶经济发展中没有茶文化的传播,茶叶只是一种自然的物质形态,只是一个农产品,一种人们习惯的饮品而已,它的经济价值也远不比上今天这么高。茶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社会功能,可以促进人们对茶叶饮品的消费,给茶叶市场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潜力,同时对人们的旅游心理产生正面的影响,进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茶叶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指茶叶的生产和销售,另一方面也得力于茶艺文化的宣传的推广,这两方面共同发生作用,是将来茶业发展的航向。茶叶经济活动如果没有茶文化的溶入,本质上来讲也就只是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单一的经济活动,缺乏传统文化元素,也无法进一步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经济产业。为了将我国的茶叶打造在世界茶叶中的有利地位,提高茶叶产业竞争力,提高茶叶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茶文化是必须进一步宣传和弘扬的。茶文化与茶叶经济就像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要使茶叶经济得到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茶文化的宣传。茶文化对茶叶经济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茶文化赋予茶叶经济人文精神
“茶是和平的饮料”,茶能净化人的心灵,改善人际交往,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在茶文化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通过茶有缘相聚一起,广交天下之友,茶能使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减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将现实生活更加美化,将生活质量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和层次。中国茶文化有很深的底蕴和积淀,中国茶文化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从统治者到平民百姓茶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饮品。茶文化的传播使得茶叶经济在亲切、祥和的人文氛围中进行活动。
2.茶文化为茶叶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近几年来,各地举办各种类型与茶叶文化相关的茶叶经济活动。比如“茶叶博览会”、“茶叶展销会”、“茶叶节”、“名茶比赛”等等,这些茶叶经济活动中往往渗透着茶文化;这些茶叶经济活动通过茶文化的宣扬吸引茶爱好者。举办类型小至地区,大至全国,茶叶经济效益越来越高。世界各国举办茶叶经济活动都以茶文化为载体,这些茶文化主要有茶艺展示、茶道表演,茶歌、茶舞等,借助于茶叶文化,各种茶叶公司、茶厂和茶馆等纷纷借此机会进行市场的开拓和发展,进行业务洽谈,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人前往消费和业务洽淡。这种文化和经济的有机结合,有力地带动了茶叶经济产业的蓬勃发展,茶叶市场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篇章。
3.茶文化带动茶业经济产业链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茶文化这个载体,且茶文化不断趋于发展成熟。茶文化与茶叶经济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以“茶文化”为媒介,形成茶艺开发、茶会、茶礼等各种茶业经济产业链,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形成品牌效应,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比如中国白茶之乡安吉是全国闻名的茶乡。白茶产业得到了规模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白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型支柱产业。为了进一步促进安吉茶叶经济的发展,安吉也举办各种活动弘扬茶文化,为了使安吉白茶知名海内外,继续发扬光大,安吉县多次举办白茶节,节庆活动举办茶艺表演等各种茶文化活动。使得当地的茶叶经济呈稳健发展趋势。通过安吉实例我们可以看出,茶文化对茶叶经济产业发展的渗透力是无穷的。
4.茶文化提升品牌形象
为了吸引消费者前来购买,茶叶产品包装除了要体现文化的特性外,且包装需防阳、防臭、耐高温。茶的包装是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关卡。精美的包装不仅可以刺激消费者消费,增加销售量,还可以提升茶叶品牌形象。使茶文化得到推广和宣传。茶叶的外包装不仅外观图形、字体、色彩,就连材料的选用都充分渗透着文化气息。
四、倡导“茶为国饮”的理念
弘扬茶文化一方面为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需大力宣传“茶为国饮”的理念。通过茶文化的弘扬使消费者对茶有正确的认识,茶是一种健康饮品,茶中富含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有效成分,对美容、减肥、保养方面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茶知识的了解日益增多,大力弘扬茶文化将吸引更多的茶消费者。从而使茶叶市场进一步扩大,促进茶叶经济的发展。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