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孝道思想

孝道思想

时间:2022-10-12 20:52: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孝道思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孝道思想

第1篇

关键词: 孟子 孝道 养亲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者,致天下之致,成天下之成,美天下之美。孝是一种传统,孝是一种责任,孝者重长辈之意,孝者稳定伦常。在亘古的历史长河中,孝起源于母系氏族时代,为了氏族的生存与延续产生了尊老养老的观念。

孟子继承了先人的孝道思想,并加以发展,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孝道观念,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今仍具有不可磨灭的时代价值。

一、关于孝的重要性

(一)孝可以促进天下和谐、太平。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意思是天下的基础在于国家,国家的基础在于家庭,可见家庭的和谐是天下太平的基础。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的人们长期居住的共同群体,其中最重要的关系是父母子女的血缘关系,处理好家庭关系关键在于一个“孝”字,按照中国古人的思想,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必先行其孝。这体现出孝与天下太平紧密相关。孟子认为“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只要所有的人都爱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就太平了。

(二)孝可以增进个体人生幸福。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据此人生的三大乐趣之首在于“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人的生命来源于父母,生养之恩大于天,是人世间最大的恩情。若是父母安康长寿,子女能尽心报答养育之恩,人生才能得以完美幸福,有俗语曰:家有老,如有宝。因此在孟子看来,孝是人生的大事,“事孰为大,事亲为大”正体现了这一点。并且“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与之交相辉映。可见,在孟子的思想观念中,孝对于个体人生有着重大意义。

(三)孝是人德之本。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意思是不能得到父母的欢心,就不可以作为人,不能够顺从父母的意愿就不可以为人之子。在这里,“为人”、“为子”的责任在于“得亲”、“顺亲”,取得父母的欢心成为做人的标准,顺从父母的意愿成为为人子女的义务。又有“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将孝作为与禽兽相区分的标志,孝是人类特有的品质,不孝者不可以为人,不可以为子。

二、关于孝的基本范畴

根据孟子的意思,孝的内涵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此之谓孝也”,即是说,孝是子女之于父母一生践履的职责与义务。

(一)父母在生时,一定要做到“事之以礼”。

在孟子看来,儿女要对父母做到“事之以礼”,不仅需要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层面上全面地孝敬父母,而且要将孝德推己及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此外,还要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千万不要做对不起父母的事情,具体说要做到以下四点:

1.养亲之“口体”。

养口体,即养父母衣食住行。父母在年老时丧失劳动能力,甚至丧失自理能力,当然就无所谓经济来源,这就得靠子女给予物质支持,这是赡养父母的最基础、最首要的条件。孟子认为子女行孝、赡养父母,一方面要尽力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让他们“可以衣帛”、“可以食肉”。另一方面要将父母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做到“不负戴于道路也实现在物质生活层面对父母有所“养”,是尽孝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这根源于人的自然报恩观念。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更何况于人,母亲十月怀胎,历经生死考验生下子女,父母含辛茹苦,将子女养育、教育。其间的苦只有为人父母方能体会。因此当父母年老的时候,在物质生活上满足父母,让父母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必然成为每个人应尽的道德义务。

2.养亲之精神。

所谓的养亲之精神就是对父母在精神生活方面的奉养。物质生活的满足是远远不够的,对父母精神生活的奉养更为重要,为人子女应该让父母精神充实愉悦,才能称得上是真孝。在孟子的孝道体系中,具体通过慕亲、尊亲、顺亲、得亲、谏亲与谅亲几方面来体现在精神生活上对父母的孝养。

子女一是要做到“慕亲”,即眷念父母。孟子曰:“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於君则热中”,意思是人在幼小的时候,就依恋父母;懂得找对象了,就倾慕年轻美貌的女子;有了妻子,就眷念妻子;做了官就思念君主,得不到君主信任,心里就热辣辣的难受。这样不是孝,孟子认为“大孝终身慕父母”。为人父母者,不管孩子多大,始终将孩子视为生命之最要,对待孩子的那颗慈爱之心一生不变,而孩子大部分都仅是少时慕父母。而舜作为大孝的典范,五十而慕父母,备受孟子赞益。因此,孟子强调子女始终要有眷念父母之心。

二是要做到“尊亲”,即尊敬父母。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孝子最大的事情没有超过尊敬父母的。又有“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尊敬却不爱护等于是养猪,爱护而不尊敬,等于是养犬马。可见,孟子强调一定要尊敬父母,仅仅做到能养,而不敬,就和养猪及养犬马没有什么区别了。用心去感受父母的需要,用心去与父母交流,始终对父母怀有敬爱之心,这才是真正的孝。尊敬父母是一种子女对父母怀有敬爱之情的外在表现,是一种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对亲情的道德要求。

三是要做到“顺亲”、“得亲”、“谏亲”。孟子曰:“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意思是不顺从父母的意志就不可以做儿子,没有取得父母的欢心就不可以做人。“得亲”、“顺亲”是为人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孟子在强调子女要顺从父母的意愿,不要让父母不开心的同时又主张有所变通,不能愚昧地“顺亲”。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父母有错时,子女要审慎对待。“亲子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父母的过错很大时,子女应该怨,并规劝。不怨反而是不孝,因为这样是让父母错下去,子女深爱父母就不能漠视父母的过错,那样会对父母本身造成严重影响。但是如果父母的过错小就不能怨了,怨了就是不孝。“亲之过小而怨,是也”,“不可矶,亦不孝也”。

四是要做到“谅亲”,即谅解父母。孟子以大孝之至的舜为例,主张谅解父母的过错。舜的父母不喜欢他,这让舜非常痛心,然而出于无奈,也只能“往于田,号泣于昊天”,在父母面前依然毕恭毕敬,尽心孝顺。他说:“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爱我,于我何哉?”在舜贵为天子后,给予父母的是最大的尊敬与孝,即“以天下养”。舜能够不计较不喜欢自己,甚至几次想害死自己的父母与弟弟,仍然尽到儿子的责任,对父母尽孝。真正做到了“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可之谓孝之至也。

3.孝及他人。

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根据仁的要求,他提出了博爱天下的思想,“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而“仁之实,事亲是也”,“孝”作为“仁”的根本,必然成为孟子所提倡的观念。孟子讲的孝也不仅仅局限于指家庭内部的子女父母关系,还进一步扩展到指所有年轻人对长者的尊敬与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是证明。这样形成一种全社会孝道盛行的良好风气。其实,孝及他人也是孝敬自己父母,保存自己父母的表现,因为孟子曰:“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可见加害别人其实就是加害自己的亲人,同样是大不孝的行为。所以对其他人的尊敬与孝非常重要。

4.作为子女,千万不能有不孝的行为。

孟子在《离娄下》中写道:“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将不孝的行为分为五种:其一是四肢懒惰、不务正业、生活没有保障,当然就不可能管父母的生活;其二是沉迷于赌博、下棋、饮酒等不良嗜好,游手好闲,不管父母的生活;其三是贪图钱财、偏袒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其四是放纵自己的声望,使父母蒙受耻辱;其五是好勇斗狠连累父母,使父母操心。此五种不孝表现都是不考虑父母的养育之恩,皆被世俗社会认为是大大不孝的行为。

(二)父母在死时,应该“葬之以礼”。

孟子认为对待丧葬要超过养生,“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为什么呢?根据朱熹在《孟子集注:离娄下注》中的解释:事生固当爱敬,然亦人道之常耳;至于送死,则人道之大变。孝子之事亲,舍是无以用其力矣。故尤以为大事,而必诚必信,不使少有后日之悔也。所以孟子主张厚葬父母,“亲丧固所自尽也”,要竭尽全力做好父母的丧事。“不以天下俭其亲”,“不以俭而慢其亲”。通过厚葬来表达对父母最大的敬爱与孝心。但是他也主张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能力来为父母举办丧事,而不是故意苛求。另外孟子十分重视棺木的选用,“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乎?”他尤其重视棺木的厚度,这样才不至于使死者的身体接近泥土。

(三)父母在死后应该守孝三年,做到祭之以礼。

孔子提倡以三年之丧来怀念死去的父母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孟子继承了孔子这一主张,他说:“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即不守孝三年,即使非常重视守孝三月的缌麻、守孝五月的小功等也会被认为不识大体。但是同时孟子又提出了权益之变,如果确实不能守孝三年,可适当缩短守孝时间,但不可以无故这样做,否者何以言孝。

孟子还主张要对死去的父母“祭之以时”,表达对父母的怀念,“永言孝思”。

三、孝道的教育与培养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人天生就知道爱自己的亲人,是人的天性,孝正是人天生具有的良知、良能,但是需要扩充与发展。“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加之各种现实的诱惑,许多不孝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使孝道的培养成为必然。

首先,孟子认为学校德育是培养孝道观念的主要途径。对于孝的培养主要是以学校为载体的,因为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主要方式。孝道教育的成效直接受学校相关教育的影响。所以,孟子主张通过学校教育加强孝观念的培养,“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那样就可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同时学校的教育目标是“明人伦”,“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人伦的内容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由此不难看出人伦的首要标准是父与子的“亲”,即孝要处理的关系,学校教育将孝道教育排于首要地位。

其次,家庭教育对于孝道观念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孟子提倡“易子而教”,以达到不影响父子关系、不影响孝道实施的目的。父母教育子女可能会因为意见不同而相互埋怨,而在父母子女之间产生“责善”,不利于父子关系的发展,因为“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责善则离,离责不祥莫大焉”。

最后,归根到底,一个人能否具有孝的品质,主要在于他是否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所以孝的培养要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自觉完善自身的修养。孟子在《尽心》中指出道德修养论的基本纲领:“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四、孝的时代价值

(一)弘扬孝道是老龄化社会的必需。

201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根据国际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7%,即为老年型人口类型。故得出结论,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基础仍然薄弱,养老制度还未完善。2012年新出台的城乡居民养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老问题,但其作用非常有限。因此,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子女赡养父母,在目前乃至今后很长时间仍是主要的养老方式。老人能否安然度过愉快的晚年生活关键在于子女是否行孝。这表明,弘扬孝道是当今社会现实所需。

(二)弘扬孝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保障。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会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歇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传承的灵魂,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而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孝道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保障。

(三)弘扬孝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导的现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发生改变,实用主义、金钱主义成为主导观念,学校教育也越来越倾向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忽视人文科学的教育,从而导致人文精神的匮乏与缺失。人们的“善端”未得到扩充,导致养老问题日益严重,不孝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农村,主要表现为不养亲之“口体”,由于经济条件差而不能给予父母基本的物质支持,无奈之下出现了年迈老人拾荒的现象,让“颁白者附带于道路”。在城市,主要表现为子女因工作繁忙而无法亲自照顾老人,父母只有被送往养老院,不能享受天伦之乐,精神生活极其匮乏。然而种种原因都不能成为不能尽孝的借口,只要在内心深处有孝养父母的观念,相信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必定会将赡养父母放于重中之重的地位。

古有“老二十四孝”,今有“新二十四孝”。可见孝字无论在历史长河的哪个阶段,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孝,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美行;孝,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践行。孝者行天下,天下大同。

参考文献:

[1]王立民,译评.孟子[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2]徐洪兴.《孟子》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吴锋.论孟子的孝道思想[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3(2).

第2篇

[关键词]韩剧,孝道;表现模式

最近几年来。电视剧领域韩潮滚滚,韩剧不仅占据了大多数人的业余时间,而且也成了公共场合最容易切入的谈资和话题。韩剧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从形式上看,有成功的商业包装、优美的背景音乐,剧中的主角都很英俊、漂亮。从内容上看,剧中的故事情节都很贴近现实生活,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爱情故事浪漫唯美,符合大众的口味。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韩剧对于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的表现,特别是对于孝道思想的肯定和宣扬,切合了中国观众怀念传统文化、回归民族经典的心理情结。单从儒家传统文化的视点来看,可以说,韩剧中的孝道叙事无疑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韩剧中的孝道叙事从表现模式看具有如下特质:真诚、顺从、和美。下面分而述之。

一、孝道植根于血浓于水的真诚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仁”的根本是孝道。但是,儒家对孝道的倡导,特别侧重于内心的真诚,而不是外在形式的作秀。这一点,孔子在《论语》中论述得很清楚。《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敬父母,不能是仅仅提供优裕的物质条件,否则,无法区别于犬马。韩剧中的孝道之所以感人,真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大长今》中,长今的妈妈已经死了,长今还喂她吃果子,还说:“你嚼不动吗?我替你嚼。”然后这样徒劳地嚼着果子,再塞进她的嘴里,直到再也塞不下,才流下泪来。而后面她一边埋葬母亲,一边画外音复述她母亲的遗言,希望她入宫做御膳房的宫女,当上最高尚官,在最高尚官有权写的碑文上书写自己的冤屈。从此长令听从她母亲的遗言和教导,为她实现所有的事。观众看了无不为她的孝心所深深感动。

在《人鱼小姐》中,雅俐英对瞎母予以了精心照顾,后来嫁到婆家每天忙于厨房,把厨房收拾得干净利落,想尽办法打动婆婆,还给奶奶写信,改善公公婆婆的关系,她深深地爱着她的丈夫以及她的婆家。观众看了,无不对她这样的媳妇心生敬意。在这部剧中,就连没有任何收入的老奶奶,在家中的地位也犹如太上皇。让电视机前的老人看了心生羡慕。

这一切都折射出韩国人非常信守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尤其深受儒家文化中“五伦”思想的影响。韩国人重视家庭和人伦关系中长幼尊卑的定位,对父母要孝顺,对朋友要守信,对师长要尊敬,夫妻要职责分明。而在“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当中,他们认为 “父子有亲”是第一要义,孝是人类一种生生不息的亲情之爱,是家和万事兴的基础。

二、孝道崇尚恭敬谨慎的顺从

儒家的孝道,十分讲究一个“顺”字,《论语・里仁》:“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在这里,孔子强调,侍奉父母要轻微地谨慎小心地去进谏,如果自己的意见不被父母采纳,仍然要做到顺从而不违抗,辛劳而无怨言。这一点,在韩剧中是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来表现的。

在《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中,有以下一段对白:

秀京:妈妈,今天我不回去了,打算在敏基家过夜。

英子:你在说什么疯话呢你?

秀京:不是的,妈妈,敏基的父母都去美国了,他家的保姆本来说好了今天回来。可是因为临时有事,回不来了,晚上家里就敏基一个人,多寂寞啊。妈妈。

英子:少废话,快回来。

秀京:妈妈,敏基说他怕黑,晚上不敢一个入睡。

英子:你懂什么呀,他哪是害怕,那是骗你呀,你了解男人多少啊,男人都是肚子里有三十头豺狼和十条蟒蛇的东西,千万不要相信男人。快回来!他要是怕黑,让他来咱们家睡。

秀京(捂住话筒):我妈说男人都是肚子里有三十头豺狼和十条蟒蛇的东西。叫我不要相信你,让你到我家睡。

秀京是典型的时髦女孩,不会煮饭,不会做家务又时常忘记对未婚夫说敬语,在和母亲的意见不能达成一致时,还是建议男朋友到自己家去睡。由此可见。韩国人的家庭观念是很强的,青年人处理自己的恋爱关系时,不时地要咨询父母,如果长辈们反对这桩婚事的话,问题可能会很复杂。这便是韩国家庭中长辈们的绝对权威地位,如果儿女敢和父母顶嘴,便是不敬不孝。做爸爸的极可能是不问青红皂白,一巴掌就过去了。

韩剧中对父母的孝顺还体现在日常行为的细节之中,在《看了又看》中。朴家经济可以说是很富足的,但是,两个儿子结婚后,全部在家里居住,他们不是没有钱购买房子,而是觉得孝敬长辈是第一的,搬出去居住是对长辈的不孝。

三、孝道的最高境界是礼乐合一的和美

儒家提倡孝道,有着境界上的追求。最高境界的行孝。不但行为上符合孝道的各种外在礼仪,行孝者的内心应当是愉悦快乐的。《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在这里,孔子认为,行孝时要做到和颜悦色是有难度的。如果行孝者内心愉悦,那么和颜悦色并不难,可见,孔子所说的“色难”,实际上是指世人的行孝难以达到既符合孝道礼仪又心灵快乐的礼乐合一的最高境界。在韩剧中,我们发现,剧中人物的行孝并不是一种苦不堪言的负担,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精神上的追求,因而在气氛上能达到礼乐合一的和美境界。

在《加油!金顺》中,金顺很小就失去了父母,和奶奶相依为命,刚结婚三天丈夫就出事故了,一个人带着孩子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刚开始婆婆百般刁难,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孝顺公公婆婆,早早起来给家人做完早饭才上班,勤奋工作。终于感动了公婆全家。更难得的是,在得知亲生母亲身患重症的时候,把自己的肾脏捐献给了母亲。金顺的孝是内外合一的,她的结局也是和美的。

第3篇

关键词:孝道思想;现代转换;当代价值;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B823;D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3-0060-04

一、传统孝道思想概述

孝道是儒家思想的基础范畴,不同时期的儒学代表,在各个阶段都继承和发展了孝道思想。孝道思想得到不断升华,孝的涵义也不断扩充。孝道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有积极意义。

(一)传统孝道思想的产生

在甲骨文中,孝字 就像一个长者在庇护一个少年,表现出了长辈与子孙之间的亲密关系。在周朝,孝既是对父母、长辈的“孝敬”,也是对祖先的“祭祀”与“追思”。孔子吸收了周朝关于孝的思想,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对孝道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开创了儒家孝道观。先秦儒学代表曾子、孟子、荀子扩展了孝的涵义,孝道思想由对长辈、手足的关怀,升华到对君王的忠心,孝治国家。

(二)传统孝道思想的主要内涵

儒家传统孝道思想是源于血缘亲情关系,它反映了在家庭中,亲子间的孝养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儒学家对孝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施行孝道既要在“小家”,也要推及至“大家”。纵观孝道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可以将其内涵概括为:赡养、敬养、立身、慎终追远。

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子女成年后,对父母赡养,保障物质上的满足。对父母生活和物质上的赡养,是儒家孝道最基本的道德内涵。

“敬养”是尊敬、孝敬父母,实现父母在精神和情感上的需要,敬养是敬老、尊亲,是子女对父母真情的流露。在基本物质赡养满足后,与父母感情精神上的交流,是更深一层次的道德内涵。

立身既是身体的健康,又是道德的修养。对父母的孝,要求子女严于律己,修身行道,子女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父母的声誉。孝的这一要求,有利于人们道德修养的提高,谨言慎行。客观上,促进着后代的积极向上,这有利于道德建设及社会稳定。

古人很重视丧葬之礼,传统孝道思想认为,对父母的厚葬和追思,能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孝道。孔子是以“礼”来祭奠父母,而孟子提倡厚葬,认为厚葬是行孝表现,荀子也强调了丧葬是体现礼、孝的重要方面,提倡大葬。

二、传统孝道思想的现代转换

(一)传统孝道思想现代转换的原因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以孝悌为本,施于仁政,服务于封建统治者,是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工具。这决定了传统孝道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封建落后性。在现代社会,传统孝道思想要褪去封建色彩,继承和发扬其真正内涵。我们要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出发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据,对先秦儒家孝道思想批判的继承,实现孝道思想的现代转换,形成“新”的孝道观念。

(二)传统孝道思想的现代转换

1.对父母“无违”的转换。传统的孝道思想在子女与父母关系上,提出的是“无违”,一切在无违的基础上,实践孝道,亲子关系是不平等的。而现代,平等是人的基本价值观,父母与子女是平等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促进家庭的和谐。

2.孝道对象的转换。封建社会,践行孝道,都是对自己的父母、长辈。到了现代社会,因为社会发展及人口结构的改变,需要我们“推己及人”,对父母赡养、孝道的同时,还要关心其他老人。践行孝道不再是个人的事,所有人都要为之努力,这是社会现实决定的,具有时代性。

3.祭祀、追思的转换。传统孝道中重视对父母的丧葬,孔子提出对先人的祭念是注重精神上的追忆。但随着孝道的发展,祭祀礼仪愈加繁杂,传统的丧葬之礼带有浓重的封建落后色彩。现代社会可以继承孝道思想对父母精神上的追忆,摒弃形式上的铺张。不追求形式,而注重实质的做法有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建立,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三、“新型”孝道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党在十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为指导。包括3方面内容: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弘扬新孝道思想可以健全公民人格。孝道思想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要求人应注重健康,珍爱生命。关爱自己与关爱他人是一致的,身体健康是对社会做贡献的前提,也是健全公民人格的基础。传统孝道宣扬的“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1}通过个人努力,取得成绩,让父母荣耀,这促进着个人的奋斗。孝道思想是人们积极做事、努力进取的内在动因,推动着个人的发展。

2.弘扬新孝道思想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孝道思想强调对父母行孝,将孝道思想实践于家庭关系中,可以融洽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由对家人的爱,推及至他人及社会,社会就会安宁、和谐,由家庭关系的稳定最终促进了社会关系的稳定。传统孝道思想不仅要求对父母孝敬,还表现为对君王的付出―“忠于事君”。而在现代社会,孝道文化的建构应定义为“服务社会”,我们要将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实现社会和谐、稳步的进步。

3.弘扬新孝道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繁荣。在十七大也提出,发展中华文化需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保持民族性、时代性和创新性。这说明坚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进行现代化建设,而孝道思想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弘扬孝道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内在一致性。“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5}这都表达了安身立业、为国效力、实现自我价值的爱国主义思想。人们用孝德精神坚守岗位,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孝道思想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指导价值,孝道思想提出的家庭、社会、国家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国家、社会、公民三方面发展相吻合。孝道思想提出要爱“小家”推及至“大家”,由家庭的和谐上升到国家层面,有利于唤起人们的爱国意识。家即国,国与家的统一,将爱国精神具体至家庭、社会层面的孝行,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爱国意识。

(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价值

1.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国家的发展致力于教育,教育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而孝道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因此,在教育中必须弘扬孝道思想。孝道思想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想认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促进社会道德建设。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为孝道思想的传播提供了途径,国家颁布了很多政策弘扬传统文化,提出培养爱国精神、民族精神。精神文明建设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而孝道思想又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因此,弘扬孝道文化势不可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将孝道思想作为出发点,进行道德、政治教育,而孝道思想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传播。

2.促进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孝道出发,从最朴素的孝心教育开始,学习和发展传统孝道思想中的优秀部分来培养大学生的孝行,推己及人。大学生的行为会逐渐受到影响,社会道德规范会逐渐内化,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孝道思想提出对父母的孝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6}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自强、自立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能指引大学生明确发展方向,促进大学生健康积极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及法治观的教育。孝道思想具有实践性,由孝道思想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其道德品质的提高。践行孝道思想,对父母行孝,既是孝道思想的基本内容,也是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由对父母之爱,推及他人,发展自身以显父母,由家及国,为社会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三)对解决当代养老问题起指导意义

1.为养老问题提供和谐稳定的家庭、社会环境。在现代社会,很多家庭养老问题,子女与父母矛盾的激化,多是孝道思想的淡薄和缺失造成的。弘扬孝道思想,用孝道思想引导人们的“孝亲”行为,可以密切家庭成员,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我国的养老模式仍以家庭为主,家庭关系的和谐,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基础。社会、机构养老、对老人的养老保障等都是对家庭养老的补充和替代。家庭养老关系和谐,其他养老模式也才能正常发挥功能作用。弘扬孝道文化,能促进家庭关系的稳定,家庭的稳定和谐推及至社会,就会带来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弘扬孝道思想可以为给我国应对养老问题垫定良好的家庭、社会基础。

2.为养老相关问题提供思想指导。现代社会,孝道对象已由自己父母推及至他人,养老模式也是多元化并存。不管养老对象是谁,以哪种模式来养老,都要以孝道思想为指导。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等依托他人来分担养老责任的养老模式,在具体实践中,更要以孝道思想来指导行动。弘扬孝道思想,可以增强服务人员的责任感,提高服务质量。弘扬孝道思想,还有利于完善我国养老法律法规。我国养老法律法规与现实已脱节,弘扬现代孝道观,以新型孝道观为指导,能够制定实际、可行的法律法规来更好的保障老年人的嘁妫促进养老的实现。我国现在是老龄化社会,解决养老问题必须坚持多元化养老相结合的道路。传统孝道思想为我国养老相关问题提供思想指导,可以促进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障体制。

3.可以提高国民道德修养,促进养老体制的完善。弘扬孝道思想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在养老问题上大力弘扬孝道思想,可以提高人们的孝道意识,促进道德品质的提高。孝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现代老龄化社会,以弘扬孝道为突破口,对人们进行“三观”教育,树立正确的思想、立场和观念,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修养。人们道德素养的提高,让子女养老成为主动行为,人们的自我约束力和规范性更强,避免了辱骂、殴打老人情况的出现,更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养老服务意识的增强,可以提高服务质量,有利于促进养老服务的进步和养老体制的完善,这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提供了服务上的保障。

四、弘扬新型孝道思想,促进社会发展

在现代社会,必须从社会现实出发,扬弃的继承传统孝道思想,实现孝道思想内容的部分转换,树立社会主义孝道观。新型孝道观符合我国发展现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要求,对解决养老问题有重要意义。

(一)家庭要树立孝道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孝道思想应该从小树立。孝道思想的继承也是道德素质的体现,培养孩子的孝道思想也是健全孩子的家庭认知。

现在社会多是“四二一”家庭结构,家长在关爱孩子的同时,要注重程度,不能溺爱,要给孩子制定相关规定。父母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首先就要让孩子认清家庭关系,知道要尊敬长辈,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同时,家长要孝敬老人,满足老人衣食,还有精神的愉悦,给孩子做榜样示范。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对长辈尊敬孝道,随之,孩子的道德修养也会不断提高。

家庭树立孝道榜样,让孩子在孝道氛围中成长,懂得规矩,尊敬老人,这是继承孝道思想最早也是最好的方法。

(二)学校应加强孝道教育

孝道思想具有时代性和永恒性,孝道思想需要学校教育来继承、发展。学校应将孝道思想贯穿整个教育阶段,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孝道教育都要作为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

孝道思想也要不断适应社会需要,不断发展,以孝道思想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学习孝道思想中,学生汲取其它优秀思想道德内容,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三观”。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道德素养会不断提高,言谈举止也会受到正面影响。

学校还要多开展孝道实践活动,如“家长开放日”“感恩父母”等活动,这可以增进子女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也能让子女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反思自己的行为。还可以开展课外活动,如:定期给孤寡老人、社区、养老院等义务服务,了解老人养老现状,体会老人的精神渴望,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孝道学习风气,教育工作者要以身作则,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孝道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的积极引导加上学校良好的孝道环境建设,学生在不觉间就会形成良好的孝德品质。

孝道意识的树立及对孝道思想的继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思想前提。

(三)社会加大弘扬孝道

我国目前关于养老的法律法规,对子女的不孝行为没有明确处罚。孝道的践行及养老的顺利实现都是靠自我约束和道德规范。而道德行为规范,不能起到严格的控制作用。道德主要靠舆论来维持,要实现道德对养老行为的规范,就要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

社会舆论要强调、弘扬孝道思想。如开设更多关于孝道的亲子节目,对尊老敬老的行为进行宣传;对于辱骂、殴打、不孝道行为要曝光,谴责。开展“道德模范家庭”“文明养老院”“孝道社区”等评选活动,将孝道行为作为评判内容,营造良好的孝道氛围,形成重视孝道品质的社会大环境。

社会形成践行孝道的舆论导向,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鼓励、动员全社会来关爱、孝养老人。发挥模范榜样带头作用,激发人们的孝道意识。

――――――――――

注 释:

{1}{4}{6}洪霞注译.孝经・忍经・忠经[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4,4,4.

{2}{3}宗穹注译.孟子[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102,11.

{5}{7}董旭注译.大学・中庸[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11.

{8}程明霞注译.论语[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120.

参考文献:

〔1〕朱岚.中国传统孝道思想发展史[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2〕王长坤.先秦儒家孝道研究[M].巴蜀书社,2007.

〔3〕吴荣华.孝道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探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

第4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家训;孝道;家庭美德;社会风尚;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8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2-0105-04

家训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文献形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一份极具特色的丰厚的道德文化遗产。家训又称家戒、家范、家约、庭诰、庭训等,是指家庭或家族中父祖等长辈训示、教诲子孙及族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等的行为准则。历观我国古代卷帙浩繁的家训史,“孝”始终作为最重要的一个德目放在首位,是历代家训的伦理核心。梳理和弘扬传统家训中孝道思想的合理成分, 对加强我国当前的家庭美德建设及形成孝亲尊老良好社会风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传统家训中孝道思想的基本内容

我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十分重视对子弟的孝道训诫,而历代的祖训家诫、宗谱族规是教育、鞭策子弟尊老孝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在历朝历代众多家训之中,比较著名的有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唐李世民的《帝范》,宋司马光的《家范》、陆游的《放翁家训》、袁采的《袁氏世范》,元郑太和的《郑氏规范》,明方孝孺的《家人箴》,清朱柏庐的《朱子家训》、孙奇逢的《孝友堂家训》等,它们都是古代进行孝道教育的范本。

我国传统家训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孝道思想,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如下八个方面:

1.存身惜名,勿让亲忧。传统家训深受古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1]220思想之影响,提出了“安其身以安父母之心,孝莫大焉”[2]233的主张。北齐的颜之推在《养生》篇中告诫子孙:“夫生不可不惜”,[3]190要求其做到“爱先人之遗体,惜己身之分气”。[3]18他还强调,为了保全生命,绝不可去做可能危及自己生命安全的事情,尤其不要“涉险畏之途,干祸难之事”,因为“贪欲以伤生,谗慝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哉”。[3]190有的家训还指出,为了对父母尽孝道,子女应爱惜与身体并行的身名,不做有污身名而使父母受辱的事情。如:明代的何尔健在《廷尉公训约》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人莫重于一身,而身莫大于能守。欲守其身,必先严绝匪彝。损己之友,且莫相交;无益之事,且莫妄作。”[4]770强调为了保全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必须时时注意自己的品行,一定不要去做违背常规的事情,不要交损己之友,不要妄做无益之事。明代官吏彭端吾在其所著《彭氏家训》中提出,“孝”的最高标准是“保此身”“做好人”,他说:“保此身以安父母心,做好人以继父母志,便是至孝。”[4]643清代学者石成金嘱咐子弟,对他本人最好的悼念就是“凡出言行事,俱守我之仁厚勤俭,不堕家声,是即孝道矣”。[5]978

2.奉养父母,尽心竭力。许多家训都强调,子女对父母尽孝的最基本要求和表现,就是在物质上竭尽所能供奉父母的衣、食、住、行,使其终生衣食无忧。颜之推提出:“幼少之日, 既有供养之勤;成立之年,便增妻孥之累。”[3]187认为从“幼少”到“成年”,赡养父母都是子女的基本职责。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强调要在饮食上尽心赡养父母,“以其饮食忠养之”。[6]196明朝刑部尚书林俊在《林氏家训》中指出:“人子事亲,无论穷富,当以奉养为先。富者能奉以甘旨,而贫者以菽水承欢,各凭其力。”[7]76认为无论贫富,一定要竭尽气力赡养父母。

除了物质上对父母的尽力赡养之外,传统家训还对如何做到在生活上不辞辛劳、无微不至地尽心侍奉父母提出了明确、详尽的要求。如:唐代《女论语》提出:“父母年老,朝夕忧惶。补联鞋袜,做造衣裳。四时八节,孝养相当。父母有疾,身莫离床。衣不解带,汤药亲尝。祷造神o,保佑安康。”[8]1327清代的姚廷杰在《教孝篇》中提出了尽孝应该注意的事项,“与其有病而药饵,不若未病而药饵。与其用药饵以治病之发,又不若慎寒暑以杜病之源。古之孝子,视无形、听无声,若夫寒燠,犹为易察。为人子者,知亲老矣,老则性易执而思忽迷,其于寒燠之节,饮食之宜,老人仅可自主一二。子若媳宜提携之,珍惜之,察其情形而裒益之,以待赤子者待老人,则老人安。”[8]1412指出子女在生活上对父母的悉心照料关键要做到四点:一是未病之前准备好药饵;二是未病之前杜绝病源;三是要注意寒、暖之节与饮食之宜;四是以对待孩子的方式对待老人。

3.孝敬父母,尊重长者。古人认为,养亲只是最低层次的孝,敬亲则是比养亲更高层次的一种孝行,“人子之事亲也,事心为上,事身次之,最下事身而不恤其心,又其下事之以文而不恤其身。”[9]4故此,传统家训的孝道训诫特别提倡和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司马光提出,对父母不恭敬,则与禽兽无异。他说:“养父母而不恭敬,何异于养犬马。”[10]102明仁孝文皇后在《内训》中提出,“敬”是孝之本,而“养”则是孝之末,“孝敬者,事亲之本也。养非难也,敬为难。以饮食孝奉为孝,斯末矣。”[11]659

传统家训认为,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一方面体现在对父母要怀有“诚敬”之本心。明代的宋诩在《宋氏家要部》中指出:“事之必尽其诚,爱之必加以敬,人之奉亲而不失乎诚敬,斯可以言孝矣。虽鲜衣美食,苟不能体其心之所思,遂其心之所乐,乌在其有诚敬乎?”[4]649康熙训诫诸皇子孝敬父母时要做到,“惟持善心,行合道理”,[12]45“诚敬存心,实心体贴”。[12]47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子女对父母要和颜悦色,使其精神愉悦。明代以至孝闻名的何伦在《何氏家规》中说:“今之人以能养为孝者何?盖缘不顾父母而私妻子,倒行逆施者众,彼善于此,故与之耳。殊不知孝之道,岂养之一事所能尽哉?要有深爱婉容,而承颜顺志,尊敬谨畏,而惟命是从。稍有斯须欺慢违忤,或伤教败礼,取辱贻忧,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8]1394明末清初理学大家孙逢奇认为,赡养父母,不但要“养其口”,更要“养其志”。“养志”,即尊重、体贴、敬爱父母,给予父母更多精神上的慰藉。他在《孝友堂家训》中指出:“父母于赤子,无一件不是养志。人子于父母,只养口体,此心何安?无论慈父慈母,即三家村老妪养儿,未有不心诚求之者。故事亲若曾子,仅称得一个‘可’字。”[5]935

有的家训还提出,孝敬的对象除了父母、祖父母等内亲之外,应推而广之为外祖父母、岳父母,以及伯、叔、姑、舅等旁系血亲,并一直可扩而大之为天下所有的长辈和老人。如清代教育家吴汝纶说:“孝不但敬爱生父,凡伯父叔父,皆当敬爱之;不但敬爱生母,凡嫡母继母、伯叔母,皆当敬爱之,乃谓之孝。”[5]1749

4.父慈子孝,慈孝相应。传统家训不但要求子女对家长行“孝”道,而且特别强调家长对子女的抚养、关心和爱护,即要求做到慈孝相应。南朝宋文学家颜延之强调,慈、孝与友、悌是双向的且以上对下的要求在先,他在《庭诰》中说:“欲求子孝必先慈,将责弟悌务为友。虽孝不待慈,而慈固植孝;悌非期友,而友亦立悌。”[8]1510颜之推认为,孝伦理规范的维持,不能光靠子女单方面的行为,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也是促使子女能尽孝的重要条件,“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3]30司马光在《家范》中指出,子女对父亲不孝顺与父亲对子女不慈祥,罪过是一样的。他说:“盖言不孝不慈,其罪均也。”[13]40南宋士大夫袁采认为,父子双方只有各尽其道,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才能保持双方关系的和睦与融洽。“人之父子,或不思各尽其道,而互相责备者,尤启不和之渐也。若各能反思,则无事矣。”[8]1374并进而提出若“为人父者,能以他人之不肖子喻己子,为人子者,能以他人之不贤父喻己父,则父慈而子愈孝,子孝而父益慈,无偏胜之患矣”。[8]1375

5.父母有错,委婉劝谏。传统家训大都强调,孝敬父母并不是毫无原则地对其一味顺从,如果父母有过错,子女应对其进行劝谏。司马光提出,父母有过,儿女必须谏争,以补救父母之过失。他说:“谏者,为救过也。亲之命可从而不从,是悖戾也;不可从而从之,则陷亲于大恶。然而不谏,是路人。故当不义则不可不争也。”[13]85清代名儒刘沅在其《家言》中强调:“父母有过,阿意曲从,反为大不孝。若有大过,必委曲解救,毋使其事毁德。”[8]1427认为父母有过失,曲意顺从是大不孝。父母如有大错,一定要委婉地加以弥补,不使父母所做的事有毁德行。

同时,大多数家训要求子女劝谏父母时应注意方式方法,尽量做到婉容悦色。如:司马光特别提醒子女在规劝时应仔细观察父母的情绪好坏,等到父母平心静气时,方可柔声规劝。假如父母不听子女的规劝,孝敬之意不能有丝毫减弱,反而应当更加恭谨,等父母高兴时再去规劝。他援引《礼记・内则》中的话指出:“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则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熟谏。”“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14]263林俊的思想与之十分相似,他说:“亲有过,子女应柔声婉言劝谏,万一不从,应俟亲愉悦时再谏,不陷父母于不义,亦为孝之一端。”[7]77

6.薄以葬亲,诚以祭亲。传统家训认为,孝敬父母不仅表现在父母生前,父母去世以后慎重地举办丧事以寄哀思,虔诚地祭祀以追念先祖,即慎终追远,也是孝道的重要体现,“慎终而丧尽其礼,追远而祭尽其诚,则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而后尽思慕之道矣。”[4]649故而,家训十分重视丧葬之礼,要求子弟“以丧葬祭祀为重事”。[4]769认为父母活着时不能好生奉养,死后又不能好生殡葬,是对父母极大的不孝顺,“生不能养,死不能葬,大不孝于父母。”[15]23但家训大多嘱告子弟家人不必厚葬,认为薄葬亦孝。唐朝中期著名大臣姚崇主张丧葬从简,“死者无知,自同粪土,何烦厚葬,使伤素业。”[8]911他还举例说明薄葬古已有之,迄今还传为美谈,“昔孔丘亚圣,母墓毁而不修;梁鸿至贤,父亡席卷而葬。昔杨震、赵咨、卢植、张奂,皆当代英达,通识千古,咸有遗言,属以薄葬。”[8]911并进而指出厚葬的结果是不仅浪费钱财,而且容易招致墓盗,弄得死者尸骸暴露于野,这样其子孙也难逃不孝之讥,“至今亡者致戮尸暴骸之酷,存者陷不忠不孝之诮。”[8]911唐朝大臣卢承庆临终前作《教戒》一文,告诫儿子办理丧事务必从简。他说:“死生至理,亦犹朝之有暮。吾终,敛以常服;晦朔常馔,不用牲牢;坟高可认,不须广大;事办即葬,不须卜择;墓中器物,瓷漆而已;有棺无椁,务在简要;碑志但记官号、年代,不须广事文饰。”[4]223

古人认为,除了安葬父母,祭祀父母亡灵也是孝行的继续,“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6]43颜之推十分重视祭祀之礼,他在《终制》篇曰:“四时祭祀,周、孔所教,欲人勿死其亲,不忘孝道也。”[3]279在他看来,一年四个时节对祖先进行祭祀是周公、孔子所教导的,这是希望人们不要忘记他们死去的亲人,不要忘记孝道。一些家训特别强调,祭祀时一定要做到虔诚、恭敬。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朱柏庐提出:“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8]1014告诫子弟祭祀祖宗时应诚心诚意。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赐名为“江南第一家”的郑氏家族在其家训《郑氏规范》中对祭祀时的礼仪有非常详细的规定:“祭祀务在孝敬,以尽报本之诚。其或行礼不恭,离席自便,与夫跛倚、欠伸、哕噫、嚏咳,一切失容之事,督过议罚。督过不言,众则罚之。”[16]114

7.秉承遗志,显亲扬名。传统家训认为,父母死后除了慎终追远之外,孝子还应该继承父母的遗志,显亲扬名,光耀门楣,这是对父母乃至祖先最大和最高层次的孝。

西汉史学家司马谈临终前告诫儿子司马迁说:“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颂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15]50认为扬名后世,光耀父母,这是大孝。天下的人之所以称颂周公,是因为他能歌颂文王、武王的功德,宣扬周公召公艰苦创业的作风,表达古公父、季历的思想,直到公刘的功业,以崇尚先祖后稷。以卧冰求鲤、侍奉继母的故事感动后人的晋代孝子王祥认为,孝的最高标准就是“扬名显亲”,他说:“扬名显亲,孝之至也。”[15]98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王阳明提出:“夫人子之孝,莫大于显亲”,[17]1080认为为人子女最大的孝敬在于显亲扬名,给父母带来荣耀。清代学者王心敬则在《丰川家训》中要求:“为人子者,须时时有显亲扬名、立身行道之意。”[16]378强调为人子女者心中应时时想着怎样才能显亲扬名、光耀门庭。清人张习礼认为孝顺父母有大小偏全的区别,他将孝分为三个等级,其中显亲扬名是最高的孝。他说:“孝有大小、有偏全。扬名显亲上也,克家干蛊,不坠先人之志,次也。服劳奉养,又其次也。此大小之分也。能全上三者,上也。否则视其所急,尽吾力之所至,而次第图之,此亦不失为孝子矣。此偏全之分也。”[5]961

8.移孝忠君,报效国家。传统家训认为,在家国同构的体制下,忠孝本是一体,“孝”是“忠”的缩小,“忠”是“孝”的放大和升华,将孝道推广开去就是忠,即所谓“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1]222“移孝忠君”。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认为忠孝合一,二者须臾不可分离。他在《名子说》中告诫两个儿子:“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岂俟余勖哉?”[18]433南宋词人叶梦得告诫子孙,忠与孝缺一不可:“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故孝必贵于忠。忠敬不存,所率皆非其道。是以忠不及而失其守,非惟危身,而辱必及其亲也。故君子行其孝,必先以忠。”[8]1387很多家训还强调,国之忠臣,即家之孝子。如:唐朝的杜正伦在《百行章》中说:“在家能孝,于君则忠。”[19]115唐太宗告诫儿子吴王恪,在外面能尽大臣对君主的忠诚,在家里能尽儿子对父亲的孝道,“外为君臣之忠,内有父子之孝。”[19]115孙逢奇认为,事亲不孝,则事君必定不忠。他说:“孝者所以事君也,为子不孝,断未有为臣而忠者。”[5]945

二、中国传统家训中孝道思想的当代价值

传统家训中的孝道思想是先人们留下的一笔十分丰厚宝贵的伦理文化遗产,剔除其落后成分和封建性的糟粕,在当前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传统家训孝道思想的精华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有助于促进个体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提升道德素养。爱亲与敬老是一切道德的起点,是形成个人良好道德品质之根源。爱集体、爱民族、爱国家、爱人民等社会性情感,最初都是源自于对父母的“亲亲”之爱,个体对他人及社会的爱与责任正是在对父母的爱与责任感中不断地扩充、升华而形成的。《孝经》曰:“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1]221这是完全符合道德发展规律的。一个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关心、不爱戴、不尊敬的人,很难相信他会真心实意地去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呢?罗国杰教授提出:“一个人有没有道德和道德层次的高低,当然要看许多方面,但是,谁都不能够否认,一个人是否自觉自愿地报答他人对自己的恩惠,是否回报父母、他人、社会、国家在自己成长、发展中的帮助,是衡量、测试和评价一个人有没有道德和道德高尚或卑下的一个重要的标准。”[20]

今天,我们应从传统家训自子弟幼小时就注重对其的孝道教育中汲取有益因子,将孝道教育作为对青少年进行人情陶冶、道德升华最基本的手段和最有效的途径,作为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切入点,从而促进个体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道德素养的提升。

2.有助于应对老龄化浪潮,解决老有所养问题。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发展最快的国家。据统计,截至 2014年底,我国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2亿。预计到 2020年,老龄人口将达到 2.5亿;到 2050年,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5%左右。而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老龄化不相适应。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 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我国广大农村,老年人基本没有社会养老保险或养老金数目极为有限,其养老的依靠还主要在于子女和家庭。这就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传统的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养老的基本模式。在此社会形势下,积极弘扬传统家训中养老、敬老、爱老的孝道思想,从物质和精神上赡养父母就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父母含辛茹苦抚养子女长大成人, 当父母年老体弱失去劳动能力或生活能力的时候,子女应竭尽全力承担起照顾、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使父母在物质生活上尽可能地得到满足。这既是传统孝道伦理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负责任的现代公民最根本的品德。同时,对于老人而言,在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子女的精神关怀和慰藉是他们最期盼和渴求的,也是对他们最大的孝敬。子女应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对父母进行精神赡养,使父母在心情舒畅、精神愉悦中安度晚年。

因此,大力弘扬传统家训中养老敬老的思想,积极推进传统的反哺式家庭养老模式,不但能在物质上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在精神上给老年人提供宝贵的情感慰藉,而且也减轻了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解决了老有所养的问题。

3.有助于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树立良好家风。传统家训认为,“父慈”与“子孝”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是维系家庭和睦必不可少的道德内核。若为人父母者能尽心尽力地抚养、爱护子女,为人子女者能诚心诚意地关心、孝敬父母,那么家庭中就会形成一种父慈子孝的充满浓郁亲情的和睦温馨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明仁孝文皇后所希望的“上慈而不懈,则下顺而益亲”的良好效果。中国传统家庭正是依赖于“父慈子孝”的伦理规范浓化了代际亲情,树立起互助友爱的良好家风,实现了古人“齐家”之目的。今天,我们继承和弘扬传统家训中父慈子孝的伦理规范,使每个家庭都能营造和建立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以及尊老爱幼的和谐温暖的良好氛围,树立家庭尊老敬老的良好家风,则无疑能减少家庭生活中的磨擦和冲突,使家庭生活变得更加和睦、幸福,从而使家庭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更多的天伦之乐。

4.有助于形成孝亲尊老良好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传统家训孝道教化中蕴含的“广敬”“博爱”的思想是形成孝亲尊老良好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的催化剂。《孝经・天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1]24即是说,能够敬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又说:“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21]400认为对父母的“亲亲”之爱,可以推己及人,推及到尊敬世上所有的长辈和老人,即孟子所谓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这就把孝伦理推广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道德,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民族传统和人道主义精神。在市场经济下的今天,我们尤其应当提倡“广敬”“博爱”这种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的“大孝”精神。有了这样一种“大孝”精神,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种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道德风尚。若社会上尊老 、敬老蔚然成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会减少,社会和谐、稳定也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5.有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孝道思想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怀的感情基础,是爱国报国心的根源。“孝”最初的含义是指建立在祖先崇拜基础上的“尊祖敬宗”的宗族道德,爱国爱邦的潜在意识最初都是由“尊祖敬宗”的情感升华而来的,孝亲与爱国是一脉相承的。《礼记・大传》说:“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22]7所以,从古至今,所有中华儿女都视报效祖国为人世间最大的孝义和德行,具有最崇高的价值,正如林俊在《林氏家训》中所指出的:“孝始于事亲,终于报国;移孝以作忠,即显亲以全孝。此谓之大孝。”[7]76

由于“孝”本身蕴含着对祖先的崇拜、对亲人的眷顾、对乡土的依恋等内涵, 具有血浓于水的强大感召力和亲和力,所以它最能唤起人们的孝亲意识,勾起人们思乡寻根之情,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道德基础。也正因为如此,每当历史上出现外族入侵之时,中华民族都能够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抵御外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侨居世界各地的华裔,仍然关心祖国的发展,甚至不远万里,回到祖国寻根问祖,祭扫先辈墓园,寻访先辈家谱,为家乡的建设慷慨解囊,以寄托他们的孝思之情。这种由敬祖孝亲的情感而衍生的邦国之恋、乡土之思,将全世界中华儿女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中华民族强大的亲和力与向心力。

参考文献:

[1]杨志刚.《孝经》与孝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

[2]张霆. 历代家教宝典[M].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3][南北朝]颜之推. 颜氏家训[M]. 唐松波,校注. 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4]张鸣,丁明.中华大家名门家训集成(上册)[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5]张鸣,丁明.中华大家名门家训集成(下册)[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6]舒大刚.至德要道:儒家孝悌文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7]莲江东林谱志编委会. 莲江东林谱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8]郭齐家,李茂旭.中华传世家训经典(全四卷)[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9][明]吕坤. 语[M]. 王春红,编著.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 .

[10][宋]司马光. 家范(全译评点本)[M]. 修远,编.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11]锷未残.中国民间蒙学通书[M].海口:三环出版社,1992.

[12][清]康熙.帝王家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13][宋]司马光.温公家范[M]. 王宗志,注释.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

[14]王竞成.中国历代名人家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9.

[15]唐松波.古代名人家训评注[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16]徐梓. 家训――父祖的叮咛[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17][明]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M]. 张立文,整理. 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

[18]陈谷嘉,朱汉民.中国德育思想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9]朱明勋.中国家训史论稿[M].成都:巴蜀书社,2008.

[20]罗国杰.“孝”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J].道德与文明,2003,(3).

第5篇

一、“阿央白”是白族民间普遍存在的子嗣习俗的集中体现

据陆家瑞先生调查,每年到石宝山会期(每年农历八月初一前后),四区八县都有婚后不孕的和有女无儿的、将要结婚的人,来向“阿央白”祈嗣。祈嗣者以香火素斋供奉,并在“阿央白”上涂抹香油,用铜钱刮石粉作“孕药”,通过敬香、供奉、吟词等仪式,把自己(祈求子嗣)的要求和愿望表达出来,传达给信息载体“阿央白”,从而得到一种满足和安慰,增加对生育的信心。在1958年出版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历史文物调查资料》一书中《南诏大理国历史遗址及社会经济调查纪要》一文也同样说道:崇拜“阿央白”的多数是白族妇女,已婚妇女无子嗣,或祈求多育子女的妇女,常来焚香祈祷。从书中记录的调查资料来看,“阿央白”祈嗣活动在剑川一带白族已婚妇女中是很普遍的,但活动并不强调仪式的系统规范,也没有系统的理论,“阿央白”并非像神o一样为人们供奉,并不具有人格化的特征,它在活动形式上表现出白族原始宗教的某些特征,人们向“阿央白”祈嗣,更多表现出的是一种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过程,目的是通过简单仪式的信息传递实现子嗣的美好愿望。

“阿央白”是白族民间子嗣习俗的集中体现,类似“阿央白”的祈求子嗣习俗在大理白族地区十分普遍。在喜洲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初八,都要到灵慧寺举行求子嗣的庙会,洱海周围十数里的村寨,只要夫妇不育的人,都双双而来求子嗣,尊奉之神俗传为大理国段氏之主,自金沙江上获一浮木所雕成的神像,认为是“有求必应”。白族求子嗣习俗在民间较为普遍崇奉的具体神是“子孙娘娘”或“痘神”,由于白族崇信佛教,所以也崇奉“送子观音”。这些神灵往往供奉在山神庙或白族本主庙的一角。有些白族村寨没有供奉“子孙娘娘”、“痘神”的,祈求子嗣的人也就在山神或本主像前行香祈祷。①

从这些活动习俗来看,我们可以归纳出白族民间求子嗣习俗大致有三个特征:第一,祈嗣活动有固定的崇拜祭祀对象和特殊的仪式行为,但不强调仪式行为的规范性。第二,有特殊的活动群体。祈嗣活动群体大多是已婚无子嗣的;祈求多育子女的;有女无儿的白族妇女。第三,祈嗣活动有特殊的目的性。从活动群体来看,祈嗣者不仅祈求获得生育的能力,还祈求生男,反映了当地白族的重男轻女的封建传统继嗣观的一面。

二、“阿央白”祈嗣活动反映出的白族传统继嗣观

在“阿央白”祈嗣活动中,活动的主体祈嗣者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一个对象。陆家瑞先生的调查中明确写道:每年到石宝山会期,四区八县有婚后不孕的和有女无儿的、将要结婚的人,来向“阿央白”祈嗣。另外《南诏大理国历史遗址及社会经济调查纪要》一文也说:崇拜“阿央白”的多数是白族妇女,已婚妇女无子嗣,或祈求多育子女的妇女,常来焚香祈祷。从两篇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到“阿央白”前祈嗣的多是当地白族妇女,这些妇女主要有三类:一是已婚无子嗣;二是祈求多育子女;三是有女无儿。这里第三类祈嗣者应特别引起重视。以往在研究“阿央白”时对第三类活动主体关注不多,通常笼统地把“阿央白”祈嗣活动的主体概括为祈求子嗣的妇女,忽略了“阿央白”活动主体承载的许多信息。第一、二类祈嗣者,她们的目的是希望获得生育或更强生育能力,而第三类祈嗣者,她们祈嗣的目的并非只是为了生育,而是要祈求生儿子,它与前两类祈嗣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前两类祈嗣者的目的反映的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本能需求,而第三类祈嗣者的目的反映的不仅只是这种需求,同时还反映了当地白族的重男轻女的子嗣观念,它引申出“阿央白”祈嗣活动的一个新的文化涵义。“阿央白”祈嗣目的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主要概括为三个,即祈求生育、多子和生男,三者共同的目的都是子嗣,但从具体关系上来看则反映了祈嗣者生育价值观发展的过程,即首先是获得生育能力,这是一种本能要求;其次是多育能力,这是社会生产的根本要求;第三是生男儿,是较前两者更高层次的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生育价值观的体现,反映了白族传统社会组织原则和传统道德思想,而这种生育价值观主要缘于白族传统的继嗣观念。

在传统社会中,白族对继嗣这一家庭组织原则十分重视。白族以宗族为家庭单位,构成社会基本组织,形成了以父权为中心的宗族主义的价值观和伦理原则。因此,白族讲求父系继嗣,只有男子才有继承财产的权利。继承者首先是儿子,有女无子的,可以招赘女婿。出嫁妇女无财产继承权,在家庭中不能作主,社会上没有权利,处于及其卑微的地位。②白族把姓氏视为传宗接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子女通常随父姓,赘婿和养子必须改姓才能取得财产继承权,没有生儿子在白族看来就是断了香火,赘婿和养子也只是为了传宗接代采取的一种弥补手段,通常赘婿的社会地位也是很低的。在传统白族家庭中,堂屋内大都供奉有“祖先牌”,象征着家族香火的延续,而祖先牌位上完全是以男子来续系的,延续家族香火的责任是由儿子承担的,在白族传统的继嗣观念影响下,重男轻女的现象是十分突出的。因此,在“阿央白”祈嗣活动中,即便有了生育能力的妇女也还要到“阿央白”前祈祷膜拜,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祈求生男,可见这种影响已渗透到了白族的生活习俗中,甚至左右了白族传统的生育观。

三、儒家孝道思想对白族传统的继嗣观的影响

白族传统的继嗣观为何重男轻女的现象如此突出,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白族是一个较早接受儒家思想的民族。“在公元开始的那几年里,云南已传播儒学了”。③到了南诏大理国时期,统治阶级积极推崇儒学,如《南诏德化碑》中所记“不读非圣人之书,尝学字人之术”一样,甚至达到“本唐风化”。南诏时期,据学者考证是白族作为一个民族群体形成的时期,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儒家思想作为汉文化的精髓因此被白族广泛接受并成为精神文化的主流是必然的选择。

孔子是儒家思想开山鼻祖,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所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为仁之本”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只有先爱其亲,才能推及于爱人,提出子女要善事父母,孔子把人生最高原理的“仁”与善事父母的一般行为“孝”连到了一起,仁不仅是孝之人性根源,而且是孝要努力实现的终极目标。“仁”(此指个性品质修养)的实践完全是个人自觉的行为,而奉行孝道(即践履社会关系中的伦理)就是“为仁“的起点。孔子紧紧围绕善事父母这一核心内涵,提出了丰富的重要观念和规范,完成了孝从宗教到道德,宗族伦理向家庭伦理的转化,使孝成为儒家仁学思想体系的基础与起点。在孔子以后的儒学发展中,“孝”始终成为儒家思想核心内容不断升华和完善。在儒家早期经典《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倡导的“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中,“孝”的重要实践行为从善事父母具体到宗族的延续、家庭的继嗣,把传宗接代摆在首位。它要求每个社会成员要把组织家庭,生育子女当作义不容辞的义务,否则就为不孝,会受到社会的歧视和惩罚。所以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人们“有子万事足”,“断子绝孙”则是人之最大不幸,甚至是家族乃至社会最大的忧虑。

白族传统文化在形成时期就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因此白族的孝道思想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一点在继嗣观念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白族崇拜祖先,重视祖坟祭祀,信崇《孝经・圣治章》“父母生之,续莫大焉”的理论,家族的香火的永恒延续和生命的无限传承就是子孙的再生,子孙的生命就是父母及祖宗生命的延续,有了生命的延续,才能尊祖敬宗,善事父母,孝行天下,这也是白族传统社会组织原则的根本需要。所以,在传统家居中许多家堂屋内都供奉有“祖先牌”,象征着家族香火的延续。在白族传统孝道中,孝行首先是要有后,延续家族香火,而白族讲求父系继嗣,延续香火的责任是由儿子承担的,因此,重男轻女的思想十分突出,无后为大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甚至直接影响了白族社会价值观及家庭伦理道德精神思想的构建。由此看来,诸如“阿央白”祈嗣活动等普遍存在于白族民间的求子祈嗣习俗,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延续家族香火,活动者企望通过祈嗣活动进而得到社会的认同和价值评价,这种评价标准就是当地白族传统的孝道理论思想长期形成的继嗣观,而这种继嗣观的精神实质就是儒家孝道思想。

四、“阿央白”祈嗣活动的精神核心是对白族传统孝道思想的社会践行

我们可以说,白族传统的继嗣观的核心实质就是传统孝道理论思想的一种体现。因此,要探寻以“阿央白”祈嗣活动为代表的白族继嗣活动的精神实质,必须从白族传统孝道观念入手。“孝”之初始涵义除了尊主敬宗外,还有一种含义就是生育子女,传宗接代。④二十世纪周予同先生发表了《“孝”与生殖器崇拜》一文,第一次揭示了“孝”与生殖崇拜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指出“儒家的思想为其出发于‘生殖器崇拜’与‘生殖崇拜’,所以郊天祀地,祭日配月,迎妻纳妾等一套把戏,都与‘孝’有一贯关系。”“因为崇拜生殖,所以主张仁孝;因为主张仁孝,所以探源于生殖崇拜,二者有密切的关系”。⑤儒家思想把“孝”不仅视为保障人口绵延的一套规则,同时把交媾生育从人的自然本能上升为一种社会行为,这种行为就是所谓的“孝”。从“阿央白”等祈嗣活动的内容看,它确实与生殖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可以说是探源“孝”原始初意的一种行为方式,是一种“孝”文化行为的具体事象。在这具体事象中,活动主体即祈嗣者目的是祈求子嗣,这种目的的动因主要来源于完成传宗接代的世俗义务。当地白族妇女受传统孝道的约束和评价,把承续烟火当作实现社会价值的途径,通过祈嗣活动来体现孝行的行为,使祈嗣活动上升为行孝的一种社会行为,而这种孝行思想则构成了传统继嗣观的思想核心,在这种思想下产生的行为则形成了传统继嗣观的社会活动形式。因此可以这样说,白族传统的继嗣观是维系社会家庭的一种组织原则,“阿央白”祈嗣活动作为继嗣观表现出的行为方式,是以白族传统的孝道为精神核心的,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践行孝道。所以,“阿央白”等祈嗣活动在传统继嗣观的精神支撑下,无论环境如何改变,却始终为当地白族妇女作为孝行的社会规范所继承。虽然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祈嗣活动在仪式、规模等表现形式上呈现出社会特征的差异,但在这种传统精神纽带的维系下,祈嗣活动一直为当地白族所传承,也正是到了在现代文明的社会的今天,白族民间求子祈嗣活动仍然得以传承的根本原因所在。

总之,以“阿央白”祈嗣活动为代表的白族民间求子祈嗣习俗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涵义,是白族民俗文化传承的载体。学术界目前对“阿央白”的起源仍持不同的观点,因此本文在论及“阿央白”时,故不论及起源问题,而仅从祈嗣活动行为的本身进行分析,以“阿央白”祈嗣活动为个案,对白族传统继嗣观与儒家孝道思想之间关系试作探讨。

注释:

①赵橹《石钟山第八号窟“锥状物”辨微》,《大理方志通讯》1987年3期,第72页。

②《白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第240页。

③方国瑜《汉晋至唐宋时期在云南传播的汉文学》,《方国瑜文集》第一辑第354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肖群忠著《孝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21页。

第6篇

一、传统孝道文化的渊源及内涵

孝道贯百代,上下五千年。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史料记载,孝道文化萌芽于父系氏族社会,于西周正式形成。《周易•序卦传》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在“三德三行”(至德、敏德、孝德、学孝行、学友行、学顺行)思想的指导下,“孝”成为西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伦理价值观念。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汉代的朱熹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将佛道思想有效的吸收融合,系统地提出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规范[7]。由此可见,孝道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孝道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养亲敬亲尊亲、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等思想在孝道文化中得到了集中体现,“爱敬忠顺”是孝道文化的鲜明特征。爱敬之于家庭,忠顺之于社会[8]。“爱敬”强调不仅要让父母老有所依,从物质条件上养活父母,使他们吃穿不愁,还要让他们老有所乐,心情舒畅地度过晚年生活。“忠顺”将孝道扩展到整个社会。从最初孝道的引申含义来讲,“忠顺”突出了弥足珍贵的民主管理思想,然而在封建社会中,“忠顺”逐渐为统治阶级利用,成为其驾驭统治人民的有利工具,精神内涵逐渐发生异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今“忠顺”倡导的是要善待他人、社会和大自然,促进人、社会和大自然的健康、和谐发展,这对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富有参考价值。

二、传统孝道文化对感恩教育的价值

孝道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人伦道德的基础,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力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具有重要意义。1.传统孝道文化体现了养亲敬亲尊亲的思想,使感恩教育更具有亲和力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国策,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家庭逐渐形成了“421”结构,家庭结构的小型化造成了一个孩子要负担起两对父母和四对祖父母的格局,年轻人养老负担逐渐加重。基于现实的压力,一些年轻人的孝道观念受到了严峻挑战,越发迫切需要我们重拾孝道。孝道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感恩的根本体现。曾参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由此可见,用孝道文化来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其肥沃的文化土壤,更具有亲和力[9]。行孝道除了应满足长辈们的物质需要外,还要更加注重其精神需求,只有这样,年老的长辈们才不会觉得因为衰老而没有生活保障,他们的心灵才不会孤独和空虚,我们的家庭才会和谐。2.传统孝道文化体现了博爱的思想,使感恩教育更富有感召力孝道除包含“养亲敬亲尊亲”外,还强调“推恩”。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意就是在人与人相处中,应当推恩及人,使孝道得以升华,以求达到博爱的境界[10]。博爱思想所憧憬的是一个高度和谐的理想社会。不同家庭、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生活习惯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不同阅历、不同角度、不同知识背景的师生在一起接触和交流,发生一些观念冲突或摩擦不可避免,但是只要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关心,以博爱求理解,以博爱求支持,哪怕陌生人的一个眼神,一次抬眉,一个点头,都会让我们心中漾满甜蜜;哪怕同事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声关怀,都会让我们梦里充满美好。3.传统孝道文化体现了生命教育的思想,使感恩教育更具有说服力在传统孝道文化中虽然没有生命教育的概念,但无论是“孝”字中的意蕴还是孝道教育,无不鼓励着我们要关注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生命[11]。然而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现象令人担忧。“富士康”集团的“十连跳”事件,中山大学博士论文未写好跳楼自杀事件,等等,无不震撼着我们的眼睛,触动着我们的心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孝子的第一件要事。传统孝道文化激励着大学生要培养自尊自爱精神,明白珍惜生命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这是对大学生最好的感恩教育。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到来导致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膨胀。传统文化所构建的意识世界受到了严峻挑战。大学生忽视周围家人、朋友、师长对自己的关爱,专注于自己的世界中,屡见不鲜[6]。1.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表现(1)家庭生活漠视亲情。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应当精心培养。但是长辈们爱幼的本能,使得一些孩子基本上没有接触艰苦环境的锻炼和熏陶,加之父母的娇宠和溺爱,导致部分大学生从小就不懂得生活的来之不易,许多人形成了把父母长辈的照顾视为理所当然,而不知回报的心理。山西长治上党老区一位“无奈的老农”在痛陈儿子不知感恩时感慨道:“不知在大学里除了学习文化,还能否学到良心?”从近年来媒体对此类新闻的报道来看,这种现象绝非个别。(2)人际交往漠视友情。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也都离不开人际交往。由于受自我中心思想、自我封闭、社会功利和猜疑妒忌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与别人沟通时很少在意别人的感受,也不懂得换位思考。在与别人相处时,缺乏理解、宽容和合作,遇事容易斤斤计较,容易发生冲突。从清华大学朱令被舍友投毒,到云南大学马加爵用铁锤敲死舍友,再到最近刚刚发生的复旦大学林某投毒杀死舍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名学生因口角捅死舍友等事件,那一颗颗漠视友情的心,震惊的不仅仅是社会和他们的家人,更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灵。(3)学校生活漠视恩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给他人提供帮助的人需要的仅仅是精神上的认可与理解,而不是回报。但是如果好心人的一片热心换来的是冷漠,那无疑会令人寒心,从此社会上可能会少一个热心人。在感恩意识缺失的今天,发生在我们身边漠视恩情的案例还少吗?有些学生把尊敬老师当成了达到目的的手段,在学校时对老师尊重有加,一旦毕业跟老师形同陌路;有些学生通过社会资助完成学业,然而当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时,再去资助别人的寥寥无几。2.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1)传统孝道文化在历史传承上的脱节[12]。传统孝道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对于这样一笔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历史上是高度重视甚至无限拔高的。如《孝经》把孝确立为“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的最高原则。但是从“五四”以来,特别是在十年“”中,片面否定传统文化思想,让沉淀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伦理道德规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践踏和摧残,家庭文化的政治化倾向造成了中国传统家庭由重视孝道向片面否定孝道转变,导致社会人情冷漠、家庭观念不强,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家庭文化中的仁爱美德被不断削弱、消失。历来广泛倡导的感恩思想在如此不利环境中无法得到有效继承和发扬,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来说更是如此。(2)社会功利化的驱使。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一方面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讲求知恩图报,修身立德。但现实生活中,由于利益的驱使,造成了部分大学生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和自我需求的满足,而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使人与人的交往更多带有庸俗的功利色彩。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难免受到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在个人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有些大学生对利益的过分追求,迫使自己丧失了心灵的激荡和升华,感恩更是无从谈起。(3)代际关系的转变和代沟问题的加剧。现代社会打破了传统家庭的稳定性,使得代际关系发生了转变。特别是年轻一代大规模涌向城市,与年老一代城乡分居的现实,加剧了代际之间的冲突,扩大了代沟。在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下,年轻夫妇既要背负事业和自身小家庭的负担,又要以笑脸展示于4位老人面前,如此种种令他们身心疲惫,往往使他们忽视尽孝。而父母养子防老的心态较重,对子女能否“行孝道”有着较高的要求。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要求子女不仅要在物质上瞻养父母,而且要在精神上尊敬父母。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很大一部分人已经能实现“经济上尽孝”,但也有一部分人出现了尽孝方式上的偏差,认为钱能解决一切,忽视了老人的内心需求。(4)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错位。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父母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逐渐养成了孩子养尊处优的习惯;怕孩子吃亏,慢慢培养了孩子自私的心理。学校教育中注重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加之学校缺乏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有效引导,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弱化和湮灭。因此,“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他们不知国家和社会的培育之恩,不知集体的扶助之恩,更不知父母的养育之恩。

四、以传统孝道文化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精神实质使得其在大学生感恩教育中更具活力,同时大学生感恩教育又是传播传统孝道文化的重要渠道。以传统孝道教育为工作切入点,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新途径,符合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和感恩意识的形成过程,也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1.在传承传统孝道文化精髓中加强感恩教育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为此,当我们以传统孝道为切入点,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必须对传统孝道文化进行一些重新解读和有效梳理,提取其中精华,并结合新形势下感恩教育的新要求进行重新诠释,进而在继承中加强感恩教育。一是要注重吸收孝道文化精华,主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从感恩认知、感恩情感、感恩行为和感恩习惯4个方面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提升道德修养;二是注重吸收习俗文化中“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光荣传统。例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被国内普遍认同的“母亲节、父亲节”等“洋节日”都是优秀习俗文化的体现,社会对这种节日的需求,正体现了我们对“养亲、敬亲、尊亲”“知恩、识恩、感恩”的渴望。2.在拓展传统孝道文化载体中加强感恩教育“五四”特别是十年“”中,“孝道文化”被主观地框定在“政治教育”范畴,在德育理论、德育实践中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3]。因此,在崇尚“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今天,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吸取古代德育教育的成功经验,以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和传统孝道文化为平台,重构学校德育教育新体系,探索校本德育新途径。一是实施“孝道与感恩教育进课堂”计划。在《思想道德理论与法律基础》等必修课和其它选修课课程中开展孝道与感恩教育,实现学校德育教育与孝道教育的对接。二是实施“孝道文化特色校园创建”计划。在学校适当之处建立一些亭台楼阁、雕刻等具有孝道文化特色的“艺术景点”,在图书馆、教学楼楼廊墙壁两侧等地尽可能镶嵌上孝道文化有关的名言警句或绘画等作品,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孝道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三是实施“五个感恩”计划,即定期围绕孝道和感恩教育主题开展感恩党、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同学系列活动,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传统的真谛。3.在构建传统孝道文化教育长效机制中加强感恩教育德育教育既是一个复合工程,也是一次全民总动员的过程,感恩教育只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一部分,而传统孝道文化教育也仅仅是感恩教育的一个视角。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大学生识恩、知恩、报恩,需要不断丰富传统孝道文化载体,着力构建“四位一体”的感恩文化长效机制。一是构建“明德育人”长效机制。要使学生“明德”,家庭、学校、社会各自承担着自身的作用和功能。家庭要以亲情为纽带,注重学生习惯养成和道德的启蒙教育;学校要以改革评价体系为切入点,注重知与行的有机结合;社会则要以给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为突破口,注重环境育人、氛围育人。二是构建“教书育人”长效机制。要把感恩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着力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学生亲临其境,感同身受。三是构建“管理育人”长效机制。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各级管理工作者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对学生言传身教,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以模范的行动带动学生,以出色的工作影响学生,齐心协力推进感恩文化建设。四是构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要把握好每一个服务环节,做好每一个服务细节,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营造出浓厚的“怀、大承担、大责任”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享受学校各项服务的过程中感受感恩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弘扬优良传统孝道文化的过程中让崇尚感恩之风盛行。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既是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一种折射,也是社会变迁的缩影,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14]。通过在大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弘扬孝道文化,倡导善良孝敬、明礼诚信、爱国守法、团结友爱等传统美德,是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感恩文化与孝道文化建设,要齐抓共管,常抓不懈。只有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者有机结合,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才能形成合力。家庭在关注子女学习成绩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他们的人文道德素质教育,学校要用体现校本特色和孝道文化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励大学生自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社会要搭建有效平台宣传公民道德规范,各类媒体应当理直气壮的宣传以孝敬父母为核心的孝道文化,使知恩、感恩、报恩形成主流的舆论共识,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真正让感恩文化的和煦温馨之风吹遍校园的每个角落。

本文作者:刘三宝郭刚奇工作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第7篇

关键词:孝道;和谐;意义;途径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丰富而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而孝则被看做是人的一切道德的根本与起点。

两千多年前出现的儒家的《孝经》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孝道的伦理思想。它认为“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是诸德之本。在古代的启蒙教材《三字经》中也对孝道作了种种规范,可见我国在古代十分注重孝道教育,并且重视在孩提时期进行孝道教育。

我国的孝道教育自古就有,历来重视,但在建国之后,特别是在运动开始后,这方面的教育不尽如人意。在当代中国,在“法治”和“德治”并重的今天,重视孝道教育仍应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孝道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老有所养”,它不仅仅依靠国家的一些保障措施,还需要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年轻人对年迈人的孝敬、赡养,尽到孝道,因为前者只是从物质上的保障,后者既有物质上的保障,更有精神上的保障。在“五个有”中,如果只具备了其他“四个有”,而“老有所养”只有政府照顾,没有子女应尽的孝道,这个和谐是不完整的。因此,在当今社会,进行孝道教育,实现孝道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二、孝道教育是建设和谐家庭的需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代际和谐与家庭和谐,而这两个和谐的立足点就是要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我国正在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其中“尊老”就是属于孝道的范畴,做到了这些,就实现了家庭的和谐,就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孝道,不仅仅是“家务事”,它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的家庭,爱幼过度,尊老不足,因此更应该大力弘扬孝道文化,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化水平。

家庭和谐,社会才能稳定。在我国城乡有着不同的家庭结构,但同样需要孝道。在城镇,现在普遍的情况是“421”的家庭结构,即4个祖辈、2个父辈和1个小孩,6个大人爱着一个“小皇帝”,“爱幼”的问题不大,甚至有的爱过了头,成了溺爱。在养育过程却往往忽视对孝道文化的灌输,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淡化亲情回报、缺少社会责任感和对人冷漠的性格,孝敬意识相对较薄弱。特别是有些不肖子孙,不但不尽孝养义务,反而虐待、打骂老人,抢夺老人财产,干涉老人婚姻,侵犯老人合法权益。在农村,虽然有的父母不只有一个子女,但按照乡村的习惯,女大出嫁,男大分家,父母无经济来源,养老仍然是个问题,多子女更出现了“踢皮球”现象,有的虽然做到了生活上的赡养,但没有注意精神上的慰藉。因而应当以孝道为切入点,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孝敬父母的道

理,做个有道德良心的人。因此,构建和谐家庭,就要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就要弘扬孝道。

三、孝道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

校园是一个浓缩的社会,当然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在学校同样也存在着长者和幼者,同样也需要和谐。但是有一些学生,由于在家庭受到长辈们百般的宠爱,“以自我为中心”突出,到了学校他的这一“以自我为中心”被打破后,就会出现顶撞教师,甚至谩骂、殴打教师的局面。这主要的问题也在于家庭不注重对子女的孝道教育,学校在这方面也有所放松。一部分的教师也担心进行孝道教育又会被说成是“师道尊严”,会被说成是破坏师生的平等关系,因此也出现了像家庭一样的状况,爱生过度,尊师不足。一些家长只要教师对学生管理“严格”一点,就会投诉,就会打“12345”,他们认为,学生不尊重教师,顶撞、辱骂甚至殴打教师,是因为教师自身存在问题而得不到学生的尊重,是活该。因此,进行孝道教育,包括尊师的教育,对于改善师生关系,建设和谐校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实施孝道教育的途径

1.孝道文化需要扬弃创新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孝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观念,其功能和作用具有二重性,因此,我们对传统孝道必须要予以“扬弃”,保留其养老尊老之精华,摒弃其愚孝愚忠之糟粕。否则,全盘接受和全盘否定都不利于传统孝道的继承,不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

中国孝文化起源于古代宗法社会,兴于周代,制度化于汉代。其主要内涵可概括为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等内容。它的主体部分仍不失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历史遗产。但将这种孝道绝对化、极端化,就会出现“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论调,就会产生如《二十四孝》中一些愚忠愚孝的事,这些都需予以抛弃。孝敬父母是人的一种天性美德,孝不应该被抛弃,我们要摈弃的是那些孝文化中的糟粕和迷信成分。

根据时代特点与文化需求,使孝文化重新回归家庭伦理范畴中去。建立新的孝文化,要注意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包括学习世界各国尊老爱幼的正确理念和合理措施以丰富自己,应该采用开放式的方法去建设。当然,在此过程中仍然需要保持我们的尊老传统,强化我们的家庭伦理观念。新的孝文化的建设首先应坚持孝道文化的核心――敬老养老。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今天重视孝道文化建设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要使敬老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并通过社会教育,有效地营造一种尊老敬老养老的社会风尚,鼓励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孝敬父母、爱护子女的道德情操推己及人,以推动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同时,对一些歪曲孝道的行为予以批判。现在有些人,父母生前不孝敬,等到老人死后却大办丧事,以显示其能“光宗耀祖”。这决不是什么孝道,而是借着父母的牌位显示自己的“荣耀”。这种现象是对传统孝道文化的歪曲和亵渎!而通过对这种“孝道”的批判,也能显示弘扬孝道文化的重要性和社会意义。

2.孝道教育需要建立评价体系

孝道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尤其是在世界观尚未形成的少年儿童时期和青年时期。独生子女在青少年时期得不到较系统的孝道教育,就会一味索取而淡泊孝心。有道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尚不知尽孝,又怎能期待他为国家民族尽忠呢?爱祖国、爱人民岂不成为一句空话?

孝道教育必须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教育评价体系。就学校而言,考核、评优等应包括有关孝道教育的考核内容。就学生而言,也要有孝道考核的内容,首先可以在学生的思想品德的作业中布置有关孝的内容,可以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孝道实践的情况,

在期末的思想品德等级中设立孝道实践项目,予以评定,以改变以往评价一个学生的惟一标准是学习的好坏、分数的高低的情

况。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都没有系统学习过孝道文化,怎么可能在成人后突然变得孝顺起来?因此,要想将传统孝道文化传承下去,就必须将孝道文化列为必修课,进入中考、高考的试卷中,使青少年有行孝的思想基础。否则,孝道只能在少数专家学者和青少年工作者中议来议去,很难落实。

3.孝道教育需要学生注重践行

理论教育对青少年来说是抽象的,孝道文化在理论上学得再好,在实际生活中也可能得不到落实,只有把认识付诸行动,才能内化为品质,才能成为每一个人终身的自觉行为,才能在整个社会形成行孝的风尚。因此,孝道教育离不开实践活动。从小学到大学都应根据年龄,让学生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敬老爱老项目并进入考核成绩。中、小学可作为家庭实践作业让学生完成,目的在于让学生心中有父母、长辈,使孝敬成责任,孝敬成自然。大学则可与志愿者活动相结合,规定为老人服务的时间,进入必修课。同时,要在全社会形成以敬老、爱老、助老为荣的风尚,为老人出行、看病、参观、娱乐等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让孝敬父母、尊长敬老的观念真正入脑入心,让孝敬父母、尊长敬老在社会上蔚然成风。

4.孝道教育需要教师身体力行

身教重于言传,要想教育好下一代,为人师长者自身就必须有良好的孝道修养。教师形象对学生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首先做到。在学校营造孝敬文化、实施孝敬教育中,教师的品德修养水平对孝敬教育的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学校对教师的孝道践行情况要纳入到岗位考核之中,对于那些置父母于不顾,不尽赡养义务的不孝之子,在先进评比、年终考核、职务晋升中要予以否定,因为学校是传承孝道的重要阵地,教师是传承孝道的使者。

5.孝道教育需要家长言传身教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师,这对于孩子习惯的养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很有必要让家长积极参与有关孝道文化的教育,学校可以结合家长开设专门的培训班,让家长了解孝道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让孩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受到熏陶;让孩子感受孝敬父母时的幸福感等,同

第8篇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一个“孝”字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的总体特征,可以认识和把握中国古代社会的独特风貌。“忠孝”即忠君孝亲,源于儒家所倡导的“亲亲”思想,是儒家伦理道德规范。《论语·八佾》说“臣事君以忠”[1],要求臣民对国君无条件效忠。孝最初的含义是孝敬父母,是对儿女提出必须履行的义务,随后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对社会也应承担“尽孝”的责任。儒家就以个人和家庭为基础,以忠孝为纽带,把个人、家庭和社会联系起来,给每个社会成员规定了立身处事、居家做人的基本准则。黑格尔曾在《历史哲学》中提出:“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中国人把自己看做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2]

一、孝文化的历史演进

中国孝文化从“殷人无孝”到“周公推孝”、“孔孟扬孝”、“移孝作忠”,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丰富完善、扭曲异化的历史演化过程,其中既有人文思想的精华,又不乏封建性的糟粕。

(一)萌芽:殷人无孝,重鬼轻人。

中国社会自古就有孝的思想。《尧典》中岳荐舜时,即赞美舜之“克谐以孝”。在中国社会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孝》中,“孝感动天”讲的就是舜的孝悌故事,舜作为一个孝的典范,标志着中华孝道的萌芽。但在舜生活的年代及以后的漫长时期,孝并没有普遍的社会道德意义。“殷人无孝”说法认为,即便是殷人也不存在“善事父母”意义上的孝道,殷人之孝,重在祭祀先祖和追奠亡灵上,重鬼事而轻人事,行孝的对象重在已逝的亡灵,对身边生活的父母亲长则不以为然,有孝之名而无其实。

(二)发展:周公推孝,以孝入刑。

根据史料,周人在孝道上与殷人正相反,它看重的是对身边父母现实的行孝,而在祖宗祭祀上重在哀思之心的挚诚,这是由周人的农耕人群传统决定的。[3]农耕社会中,长者在长期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不仅成为文化的传播者,而且负责族群的组织和管理,对族群的生产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由收集整理,是人们尊重和信赖的对象。对孝道思想和实践做出伟大推动的人是周公。因为周公把孝的对象放在实在的人上,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践,他还把孝的思想和行为法律化和政治化,使它成为强制性的法律规范。

(三)完善:孔孟扬孝,孝行天下。

周公是孔孟仰慕的对象,也是孔孟思想的主要源泉。孔孟对周公的孝道思想进一步挖掘整理、丰富完善,形成了孝道完备的理论体系并进行大力宣扬,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孔孟的孝道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孝经》《礼记》和《孟子》等经典著作中。其中《孝经》的产生,标志着孝道思想的成熟完备。

(四)异化:忠孝合一,愚忠愚孝。

秦王朝统一六国后,地主阶级为了维护专制主义的统治,大力宣扬“忠孝合一,移孝忠君”,把孔孟孝道思想加以篡改利用,不断扭曲异化,使孝最终沦为地主阶级统治、压迫人民的工具。主要表现在孝的专制化与绝对化、孝的神圣化与迷信化、移孝作忠、忠孝合一、忠高于孝等方面。

二、多重视野下的孝文化

(一)道教孝道观。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道教在自身神仙信仰的基础上对历史上既存的思想、鬼神学说和孝道观念要素加以融汇、整合与升华,创立起自己独特的孝道观念和教化系统,并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发展,对世俗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道教素有重视孝道的传统,并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孝道伦理思想。同时道教孝道的产生也是道教走向贵族化、官方化的需要。[4]在道教孝道观的来源方面,李远国先生曾提及:“考察道教孝道思想的来源,无疑来自儒家。”[5]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中明确提出孝的重要性,即“天下之事,孝为上第一”,认为孝与寿并为天下最急迫的事情。众所周知,追求长生就是道教最鲜明的特色和最重要的事情,将孝寿并言,可见道教对孝的重视程度。

在道教看来,行孝不仅是儿女应行的义务,而且有助于个人心性的修炼。《太平经》中有“天地君亲师”的说法。君亲师,即是道教“孝”的对象。在君王统治天下的时候,道教对君主的孝即忠诚,表现为“常旦夕忧念其君主也。念欲安之心,正为其疾痛,常乐帝王垂拱而自治也。但乐使王者安坐而长游,其治乃上得天心,下得地意,中央则使万民莫不惧喜,无有冤结失职者也”。[6]

道教的孝道思想有许多现实意义。在家庭方面,它倡导尽心赡养父母的理念,有利于促进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在个人方面,它可以帮助提高个人修养,特别是有助于个人心性修炼;在社会方面,它可以帮助维系社会秩序,并且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在自然方面,它倡导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这些都是由道教自然无为的核心观念引发出来的,在当今社会仍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二)儒家孝道论。

孔子和孟子大力宣扬孝道。首先,他们认为孝是天经地义的人生法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做人的基本条件。《孝经·三才章》讲:“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7]《论语·学而》中也提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其次,孝也是德育的切入点,是治国理政的法宝。《孝经·开宗明义章》中说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9]认为孝是“至德要道”,用以治理国家,就会“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第三,孝还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孟子·尽心上》中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10]

关于行孝,《孝经·纪孝行章》中这样写道:“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11]可以看出,孔孟的行孝思想内容丰富多彩,完备而深刻,代表了中国孝道的最高境界。孔孟孝道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仁”与“和”,因此,孔孟的忠君思想与后世的“忠孝合一”“愚忠愚孝”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转贴于

(三)佛教之孝经。

佛门孝经的出现,使中国人的血缘伦理规范在儒家经典之外又获得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在中国的佛教信众看来,劝亲信佛、出家修道、普度众生等都是在尽孝道。

1.劝亲信佛是尽孝。佛教主张自己信奉佛教,也应该劝说父母共同信仰佛教。在最早译经的《四十二章经》中就以较量功德的方式提出了这样的主张:人生在世最应孝敬尊重的人,除佛之外,就是自己的父母了,以佛教度化父母所得的功德仅次于对佛的供养。与儒家的重视谏诤相比,佛教更为强调从积极的方面对父母进行教化和引导。

2.出家修道是尽孝。自从东汉末年起,许多人就以剃发、独身、僧服等不与中国孝道相合之处对佛教进行攻击。到了东晋时期,高卧庐阜的慧远认为,佛教信众有在家和出家的区别。在家居士仍然处于君主的治理和父母的庇护之下,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故而在忠君孝亲的实践中并无异于常人之处。但如果是因慕道而欲出家修行,则必须得到父母与官府的准许;君父不许,不得私自出家。出家之后,专心行道,师表人天,堪为众生超脱生死苦海的向导,是政令教化的最好的辅助,因此并不与孝道相违。[12]在反佛风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情况下,被认为是“道德所居”的庐山慧远德为物尊,朝野崇重,南北各方,无不致敬,其造论著文具有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力,是处于东晋朝廷制定佛教政策时必须要考虑的重大因素。自此以后,出家修道即是尽孝的观念得到社会的认可,“一人得道,九族升天”的说法逐渐流行起来。

3.慈悲为怀是尽孝。中国大乘佛教认为,人们不仅应该绝对孝敬今生今世的父母,而且还应该无条件地孝敬无数的前生来世的父母。因此慈悲为怀,善待一切众生,就成了孝敬父母的应有之义。僧人在出家之初即发下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以此来上报四重恩(即父母恩、国土恩、众生恩、三宝恩),下济三途苦(即地狱、饿鬼、畜生等苦难最深重的三恶道)。[13]

佛教在完全容纳和接受儒家孝亲观的同时,又根据儒家经典和佛教的慈悲之心,对其进行扩大和提升,将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一些既与儒家相关、又有所区别的新的孝亲观念,这无疑是对中土孝道观的丰富和发展,对中国民间尽孝之风的盛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9篇

课题名称: 儒家孝道与现代家庭养老

学生姓名:

系 别: 政治与法律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指导教师: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研究动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各国学者开始对这个古老的研究领域给予新的重视,寻求各种解决方法,以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有二个方向,一是以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多数学者选择的希望通过发展社会养老即建立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一是希望健全现有的家庭养老体系,辅助以社会养老体系,中国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这,主要希望发扬中国传统的尊老、敬老的思想来促进家庭养老的健康、和谐发展,这方面较为突出的论文有有萧振禹主编的《养老,你指望谁——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困惑》等,张怀承主编的《中国的家庭与伦理》等。他们提倡目前中国应继续以家庭养老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儒家传统的孝道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来达到家庭养老的健康发展。

选题的依据

孝道思想是儒家及儒家思想核心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种孝道思想的影响,中华民族才形成了尊老爱幼,孝敬老人,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据有关资料统计,2000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已达1.3亿,占总人口的11%,根据科学预测,到2025年底老年人口将达2.8亿,约占总人口的20%。显然,我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与发达国家不同,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进入的,时间短,速度快,指望在短期内用社会保障和敬老院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终不太现实。家庭养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我国养老的主要途径。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儒家的孝道思想尤其是其中的敬老原则与现代家庭养老的关系,对于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解决老龄化社会中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选题的意义

a 从理论上看,丰富和深化了儒家“孝道”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健康的养老体系

b 从实践上看,对于加强家庭道德建设,推进家庭文明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儒家“孝道”思想与现代家庭养老

1儒家“孝道”的基本内容

2儒家“孝道”原则的糟粕和精华

3现代中国的家庭养老

4儒家孝道的现代转承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重点: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儒家“孝道”的转承

2、难点: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儒家“孝道”的糟粕和精华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步骤:

1、收集资料

2、归纳整理资料

3、编写写作提纲

4、写作论文

5、修改文章

6、完善定稿

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历史分析法;

3、演绎归纳法;

4、分析综合法。

措施:

1、充分收集资料

2、对资料进行阅读,分析和综合

3、制定写作计划表

4、主动多与指导老师交流

进度安排:

1、2005年12月20日前确定选题

2、2006年1月16日前提交开题报告

3、2006年4月10日前提交论文初稿交指导老师审阅后进行修改。

4、2006年5月20日前交定稿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 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3] 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4] 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 辜鸿铭著,黄兴涛、宋小庆译:《中国人的精神》,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

[6] 杜汉生:《中国精神》,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7] 萧振禹主编:《养老,你指望谁——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困惑》,改革出版社1998年版

[8] 武寅、石竣主编:《家庭伦理与人格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9] 吕平主编:《孝经》,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6年版

[10]《中国人口报》,1999年2月5日1版

[11] 张怀承主编:《中国的家庭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12] 高成鸢主编:《中国的尊老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3]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4] 杂志:《中国哲学史》、《哲学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等有关中国哲学、儒学网站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签名: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第10篇

[关键词]汉代画像石;孝道文化;厚葬文化;神学化

汉代画像石是流行于我国两汉时期一种特殊的丧葬形式,它作为墓葬附属的石刻艺术,具有相当高的写实性。著名历史学家剪伯赞先生认为汉代石刻画像“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当然是一种最具体、最真确的史料体”[1]。古代工匠以刀在石头上刻画,多采用墨线亦或彩色的颜料加以修饰,主要用于墓室、墓阙以及墓祠等墓葬建筑的装饰。其所表现的题材、内容极其丰富,几乎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汉代画像石在我国只短暂的留存了300余年,但是它作为汉代独具特点的丧葬风俗,成为当时孝道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从两个方面来分别论述,汉代画像所石反映的孝道文化。

一、厚葬的孝道文化

虽然我国早已有厚葬的习俗,但是厚葬文化在汉代盛极一时,其在汉代的发展程度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从我国大量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墓就能发现。我国汉墓的考古工作始于20世纪20年代,绝大部分是50年代以后进行的。据不完全统计,已经累积发掘的各种大、中、小型的汉墓数量约在万座以上。汉代墓葬多以砖石结构为主,在所有砖石类墓葬中,已发现和发掘的汉代画像石墓超过200座,出土的画像石总数已超过10000块[2]。其在我国境内分布范围上也相当广泛,向东至江苏、浙江沿海地区,西达四川、甘肃一带,向北至陕西、山西、北京一带,南至贵州、云南地区等14个省市都有出土。

汉代孝道的社会伦理观念严重,其形成受汉代推行“以孝治天下”的政策所决定。在这种理念影响下,汉代的孝道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局限,延伸了孝道的内容,并提出了许多孝道观念,逐渐成为一种带有浓厚社会伦理观念的孝道。汉代画像石所表达的含义不仅具有驱鬼辟邪的宗教意义,而且还是作为评价死者后人,是否为孝子的标准之一。汉代人通过对先人的厚葬获取外界的褒奖成为孝子,甚至能够因此而入仕做官。就像我国著名学者蒋英炬所说,从本质上看,坟墓艺术存在的根据还是在于生人的需求。山东嘉祥县武氏祠中所存东汉时期的“石阙铭”就体现了这一点,该阙碑内容提到了武氏父子因孝道而被选举为孝廉的经过[3]。正是因为厚葬的行为,能够受到了政府的褒奖和认同,从而促使社会其他各个阶层逐渐形成崇尚厚葬之风。

厚葬的盛行还与当时统治阶级上行下效的风气有关。在西汉武帝以前,由于国力强盛,国家有足够的财力来修建大型墓地。历任皇帝先后建造了大量的陵寝、墓宫。比如以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为代表的“汉五陵”。这些陵寝不仅宏伟壮丽,而且极具奢华,另外在其附近还设置有专门的陵邑以供伺奉。由此引发了地方诸侯的竞相效仿。虽然其所建规模远次于帝陵,但也较为豪华。其中以西汉时期的满城中山王墓、徐州楚王墓、永城梁王墓、长清济北王墓等诸侯王墓为代表。而广大平民百姓也在统治阶级崇尚厚葬的影响下,纷纷摹效,形成一时风气,有的人为了体现孝道而厚葬其先祖亦或父母,不惜大肆举债,甚至倾家荡产。据《后汉书・崔列传》记载,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崔在其父去世后,为厚葬尽孝,“剽卖田宅,起冢茔,立碑颂。葬讫,资产竭尽,因穷困,以酤酿贩鬻为业。时人多以此讥之,终不改”[4]。由此可见汉代厚葬之风上行下效极为普遍。后来,东汉明帝因民间厚葬奢靡浪费,而导致的“田荒不耕”深感忧虑,随下诏“申明科禁”,并“宣下郡国”[5],明令禁止百姓厚葬之风。

二、神学化的孝道文化

汉代的《孝经》是汉代孝道神化的主要著作之一,《孝经》的内容阐述了以孝道治理天下的作用。在《孝经》中写道:如果将孝道作为帝王治理天下的依据,不仅可以实现天下太平的目的,还可以防止自然灾害和祸乱的发生。《孝经》的出现使汉代孝道的发展朝着神学化的方向发展,并在西汉中期神学化的孝道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西汉董仲舒为了适应统治者的需求,将孝道进行了一定的神学化[6]。董仲舒将“五行”融入到孝道中,并从阴阳理论中推衍出“三纲”理论,并形成一系列的具有宗教神秘色彩的孝道。到西汉末期,具有宗教神秘色彩的孝道进一步和当时主流的迷信思想结合,形成了具有较为浓重神学化的新的孝道文化,这一特点可以从汉代画像石的内容题材上有所反映。

例如在西汉的洛阳卜千秋墓,卜千秋墓是当前发现年代较早的壁画墓,其选取的题材是传统的西汉墓画题材,表现了传统宗教思想中的飞升以及守卫陵墓的思想。在主墓室绘有传统伏羲、日月等我国传统神话形象,以及龙、虎、朱雀、枭羊等神异。再如东汉晚期的河北望都二号墓中的画像石,在每个墓室的顶部都绘有各种神话人物或者神异动物,这种具有神话色彩的画像石内容,直接反映了当时统治者所宣扬的具有神化色彩的孝道文化。

三、结语

汉代画像石作为我国两汉时期丧葬制度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不仅代表了汉代所盛行的孝道文化,还蕴含了当时社会各阶层对于厚葬理念的理解与体现。其产生和发展为我国孝道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汉代的审美艺术也有着广泛的借鉴价值。因此对汉代画像石的研究和梳理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这些珍贵的具有汉代鲜明特色的实物遗存,越来越为考古工作者所重视,对研究汉代的社会经济、物质文化和丧葬制度,都有着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剪伯赞.秦汉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2]刘太祥.汉代画像石研究综述[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刊),2002,03(22):8-9

第11篇

一、提出“以孝兴区”理念的背景

(一)历史传承所需

“孝”在中国具有悠久传统。甲骨卜辞中“孝”字的出现,说明至少在殷商时代,中国人就有了孝的观念。西周时期,孝道文化作为一种伦理概念正式提出,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西周以后,有大量的文献对“孝”作了记载,比如,《尔雅・释训》云:“善父母为孝。”春秋战国时期,孝道文化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观念和基本规范已经较为完整。宋至清代,孝道文化进一步上升到社会意识高度。朱熹等人倡导孝为立身之本、立国之根。近现代时期,孝道文化不断得以发展和传承。华夏儿女孝亲敬老,代代相传,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社会发展所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改善,但同时受西方文化“金钱至上”的侵蚀,一些人内心浮躁,人情冷漠,甚至道德沦丧,不但不尽赡养义务,反而虐待老人,致使有的老人衣食无靠,患病无医,晚年只能惨淡度日。这样长久下去,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石,就必然会坍塌,社会和谐和经济快速发展,也只能是“水中之月”。同时我国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未来20年是中国老年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到21世纪中叶,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所以说,解决老龄化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孝道文化建设。

(三)个人进步所需

“孝道”是为人立身之需。一个具有孝心的人,才是真正的品德健全的人。在两汉时期,朝廷提倡“以孝治天下”,将“举孝廉”的方式作为提拔官员的途径之一,并在20万户中举荐一个孝廉。据统计,“举孝廉”的官员犯错者很少。唐代时,参加医学、算学、律学考试的人,可以不用读五经,但《论语》和《孝经》却是必读的。可以看出,在古代就已经以“孝”来加强人格培养。因此,加强孝道文化建设,对于培养人的性格情操,促进人们的全面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国家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出了“以孝兴区”的理念,以孝管理,以孝治区,促进了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二、实施“以孝兴区”的主要做法

(一)教育先行,筑牢思想基础

弘扬孝道文化,必须以教育为基础手段。一是经常性地组织学习《二十四孝》和《新二十四孝》,邀请专家对孝道文化进行深入解读,要求全区干部和广大群众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陪父母、节假日与父母共度、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亲自为父母做一顿饭等;每逢春节、重阳节、中秋节等节日,开发区领导带头为老人送鲜花、送温暖;每月为百岁老人提供生活基本保障金,并在每月月底举行职工父母集体祝寿茶话会,全方位扩大“孝贤”影响。二是广泛开展“孝行动”巡讲活动,以歌曲、快板等方式宣扬孝道文化,并邀请评选出的孝子孝媳,结合自身事迹来宣讲行孝的意义及如何行孝等。三是抓好学生教育,开展“弘扬孝贤文化,争做孝贤少年”等活动,创新孝道教育方式,将孝道教育融入到学生校园生活和活动中,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四是将弘扬孝道文化教育深入社区,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道德教育,并与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在全区形成敬老、养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强化宣传,引导公众认知

一是将孝道文化宣传与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结合,与党建、法律、现代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相结合,把孝道文化贯穿到全区各项宣教活动中去。二是利用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培训会等各类会议进行学习宣教,利用公文内刊、文艺节目等形式进行宣传,利用演讲比赛、征文大赛等进行宣扬。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使孝道文化走进机关、走进企业、走进学校、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走进每个人心中。三是广泛开展“购好书、学好人、做好事”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扶贫帮困、排忧解难等具体行为来落实孝道。

典型带动,实施榜样引领。以弘扬孝道文化为主线,唱响弘扬孝道文化主旋律,表扬了一批尊老敬老、孝顺父母、诚实守信的好人好事,大力倡导社会新风;广泛开展“十大孝子”“十大孝媳”评选活动,挖掘了一批孝贤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对其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充分发挥了榜样引领作用。同时邀请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陈伟鸿先生任开发区爱心形象大使。

(三)完善机制,保障老人权益

首先,积极开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教育和普法工作,健全法律援助制度,以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问题。其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健全法律援助,规范群众的孝贤行为,加强老年人法律服务工作,对不尽养老义务的人给以惩罚。最后,积极采取法律措施,倡导以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敬老保证书》和《继承财产办法协议书》等形式,减少赡养纠纷,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确保老年人在物质上有保障、在生活上有照料、在精神上有慰藉。

(四)善于结合,融入发展全局

一是与干部考核制度结合起来,从全区实际出发,制定孝贤行为准则,将人员孝道践行的情况纳入干部职工年度考核、党员发展和干部管理等范畴,把孝贤作为优先提拔干部的必要条件。二是与促进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以“孝”为支撑,倡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把对老人的尽孝和关爱,扩展到对事业的忠诚、对岗位的敬重上来,将“孝”提升为自身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三是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将是否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招商的重要标准之一。

三、实施“以孝兴区”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注意与时俱进

“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历史的产物,也必然带有历史局限性。如历史上的“三纲五常” “子不言父过”等愚忠愚孝思想,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在新时期,深入推进孝道文化建设,既不可毫无批判地全盘继承,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二)注意长效机制

孝道文化的倡导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并非一两个评比、一两次活动就能形成。因此,要注重完善“以孝兴区”的制度保障、环境保障、机制保障。通过完善各类制度,使人人不敢不孝;通过优化环境,使人人争相尽孝;通过健全机制,使人人乐于尽孝,从而形成“以孝兴区”的长效机制。

(三)注意提炼升华

第12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教学中三维教学目标之一,突出了语文人文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使学生形成健康个性,进而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文章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是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经典篇目。宋代诗人苏轼曾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朗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陈情表》是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泰始三年,晋武帝诏李密任太子洗马,他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照料为由,辞不赴命。但又因他是蜀汉旧臣,恐晋武帝怀疑自己心念旧朝而招致杀身祸患,于是上表叙述自己幼年的不幸,家中的孤苦情况和祖母对自己的辛勤抚养,详尽而委婉地说明自己屡次辞谢晋朝征召的原因,表达了对晋朝皇帝的由衷感激之情,又申述了自己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晋武帝览表感动,命郡县供其祖母奉膳。

自古忠孝两难全,李密选择了“折中”的方法――先尽孝后尽忠。孝道是人类晚辈的责任和义务,“百事孝为先”。而如今的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知之甚少,更有甚者出现人格上的偏差。例如,有些学生在家里不听父母的教导,从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不理解、不体谅父母挣钱的艰辛和不易,与家庭富裕的同学攀比,在家里斥责父母,看不起父母,认为他们无能……有这些言行表现的学生日久容易形成不健康的人格。

孝道观念之所以在年轻一代人心中淡薄,关键是若干年来在道德教育上的放松。平时只号召爱祖国、爱人民,不提爱父母。爱祖国、爱人民是一种高尚境界之爱,但不从爱父母做起,是没有根基的。要一点一滴培育感恩之心,感恩孝为先。很难想象,那些连父母都不爱的人,怎么能交到朋友,怎么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高中生在思想上已经有了独立的意识。但这些意识也造就了不少人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同学、不尊重师长,动则谎话连篇、脏话成堆。这说明个人道德素质有待提高。有鉴于此,我们今天要恢复“孝”在人伦道德规范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应把包括孝道教育在内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教育,融入到教学管理当中。这种教育应该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尊敬老师、友爱同学是敬老爱幼的延伸,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是遵循家庭伦理、热爱家庭的扩展。

司马迁曾说:“父母者,人之本也。”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作为跨时代的高中生,我们在现代孝道教育中,没有必要学习古代尊老敬贤的细枝末节,繁缛仪式,但要做到对于父母与长者,必养、必敬、必让、必安。

现在学生因为缺失对父母的感恩,要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教育学生要感恩自己的父母,孝道教育从自己最亲的父母做起,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孝敬父母,不可能再去做犯上的事情。所以说,孝道是一切精神文明的根本。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道的内涵,是以孝亲而及之于天下。中国的文明是“孝道”的文明,中国的文化是“孝”的文化。圣人认为,和睦的家庭是“父慈子孝”,我们现代社会提倡的传统教育中也重视“孝道”教育。

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孝道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从思想情感深处领略“孝”的真正内涵。需要潜心领悟传统孝道教育中透露出来的文明精神:尊老敬贤,和睦互爱,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协助调和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貌,这是时代对我们的呼唤和期望。

作者单位 陕西省蒲城县罕井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