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5 04:17: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汉语文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高职大学语文教育 现状 应对办法
“中国,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让列车脱轨,不要让桥梁坍塌,不要让道路成陷阱,不要让房屋成危楼。慢点走,让每一个生命都有自由和尊严,每一个人都不被‘时代’抛下,每一个人都顺利平安地抵达终点。”这是2011年7.23温州动车追尾脱轨事故后一位网友的微博留言,读了之后,特别有感触,不知怎的,就想到了我们的大学语文教育。
古往今来,汉语言文字是我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它承载着悠久厚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印记和骄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就要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传播推广达到新的广度,在国内外扩大而不是缩小其使用范围,增强其活力。
但是现实呢?孩子才进幼儿园就开始上英语兴趣班,小学、初中、高中,孩子没参加过英语培训班的寥寥可数;大学呢,不管是本科还是专科,大学生进校后的头等大事,就是应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学生为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工作以后呢,评职称必考英语,最可笑的是学中文的评职称也必须得过英语这一关。……种种现状不用一一列举,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举国上下、全国人民对英语的深切关注度,但我们的母语呢?看看大学生们歪歪扭扭的汉字吧,听听报纸上、网络上那些生凑硬造的词语和句子吧,想想那些“很黄很暴力”的语言吧。独尊英语的双语教学不仅动摇了汉语文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还高效地把政治课的效果归零。有良知、有责任的国民不应该觉得痛心吗?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和维护汉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增强忧患意识,重视国人各个阶段的语文教育,尤其是当代的大学生们。
推根据教育部对大学语文课的定位,“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体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我从多年的大学语文教学的角度谈谈对高职大学语文教育的一些浅见,更希望虽然现在是大学语文教育的低潮,但低潮过去就是。
一、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语文的定位
大学语文在大学教育中究竟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承担什么样的作用,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定位?近些年来,争论激烈。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1.工具说。这种说法源自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和吕叔湘先生。吕叔湘先生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一文中概括地指出:“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对于叶圣陶先生的上述观点,同样是著名语文教育家的吕叔湘先生深表赞同。
这种观点认为大学语文是中小学语文的延续,大学生应该在进一步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便于阅读艰深的理论书籍和撰写论文,即注重其“实用性”。尤其是现在大学生语文素质普遍下降的情况下,毕业论文错字连篇、句子都写不通等现象频频出现。于是有人呼吁:大学语文不应承载太多的教育责任,不能把传统文化、文学、历史、哲学等负载在一门课程上,“大学语文就像一辆载重卡车,它已经超载10倍、20倍了”。
2.人文说。认为人文性是大学语文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学习、感悟,培养情感,陶冶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语言学家、北大教授季羡林做了《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和可能》的报告,主张对学生进行“精神文化”教育。尤其是现在的社会物欲横流、急功近利,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中,许多人迷失了自我,历来被视为社会精英大学生的大学生也是如此。大学生用硫酸泼狗熊,甚至杀人等事件,更凸显了中国大学缺乏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因此众多学者主张大学重视大学语文的教学,也就是说,要求大学语文承担人文教育的功能。
3.素质说。这种观点认为语言既是交际工具,又是思维工具,也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语文课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例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等。甚至还希望大学语文能够向学生介绍文化史、科技史、教育史等方面的知识,认为“大学语文”主要的还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就是对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兴趣。特别是把以往可能在应试教育中丧失了的这种兴趣重新激发起来,让学生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美,培养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亲近感、自豪感。学生有了这方面兴趣,在他们以后的一生中,会不断地积累学习,受用无穷。从长远角度来考虑,也就等于提高了素质。
(二)教材。
大学语文教材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据了解,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馆藏大学语文教材达到近1500种,用于现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在100种以上。但教材建设中一个典型的问题是,不问优劣,教师出于职称评定等因素的考虑,自编教材给学生使用。没有高水平的教材,很难让学生接受大学语文。
原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说,大学语文不能完全顺着中学语文的路子来开,必须有提升;也不宜讲成一般文学鉴赏或者文化史那种类型的课。要做到让大学语文立于必修课的“不败”地位,就要把学生们在多年高中应试语文学习中被打消了的对语文的兴趣重新建立起来,立足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对语文与中国文化有感性和系统性的了解,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养成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但却很少有教材能够满足以上我们的要求。
根据教育部全国高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建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将推荐5―6种风格多样、高质量、不同层次的精品教材,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大学语文教学的不同情况自由选择。因为大学语文教材不但应该有序、有特点、重质量,在综合性大学与工科性大学间还应有所区别。我们期待着高质量、高品位的大学语文教材的面世,并能够以教材为蓝本实践我们大学语文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大学语文教育的边缘化。
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教育部建议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紧接着北京大学等多家高校相继把大学语文列为必修必选课。“语文”两个字,仿佛又以矫健之姿重新回到了高校的课堂上。但现实却是,很多有识之士发出了“拯救大学语文”“大学语文,功利时代的‘阑尾’?”的呼声,由此可见,对于“大学语文在高校受不受重视”这一问题,“原则性”的答案和“实际性”的回答截然对立。作为公共课,大学语文同思想政治课、英语课一样,几乎在国内每一所高校都开设,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重要性。但是,事实上,大学语文既缺乏思想政治课的权威性,又没有英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毋庸讳言,近几年,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真正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已经屈指可数了。
功利时代,实用至上。教育的急功近利,致使大学生们对于大学语文“想说爱你并不容易”。现实的就业压力让大学生们不得不信奉“外语、计算机,一个都不能少”。就业时,用人单位没有看“汉语等级证”的。大学语文被逼退到角落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教育部的一纸公文能否拯救大学语文于水火,能否扭转大学语文教育的边缘化的现状,尚属未知数。
二、高职大学语文教育的应对办法
高职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服务宗旨日渐明晰,就业导向逐步凸显,职业能力成为所有能力的概括和统一。在此环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既要坚持和遵循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又必须寻求突破,明确定位,拓展功能,使其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形成产生积极的意义。要使语文教学与职业教育相和谐,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看法。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以人文性为核心,同时发挥工具性。
在高等教育中,对大学语文的性质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教育部这样描述:“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能素质的高质量人才。”由此可见,大学语文课程重点强调的是人文性,当然也要注重它的工具性,二者不能偏废。尤其在高职教育中,我们更强调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塑造,因此高职语文需要我们在人文性和实用性之间找出平衡点。
1.注重高职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十分必要。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部分高职生的语文素质偏低,甚至对诸如请假条、申请书等实用文体的写作也时时出错,更别说毕业论文了。因此,巩固高职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高职语文应该在充分发挥工具性的前提下,强化人文性。有人讽刺大学语文是“高四语文”,这是毫无道理的。高中语文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语文的美和人文特性已经支离破碎,成为升学的工具。而大学语文所强调的人文性是在欣赏美文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追求人性的完美,完善人格,陶冶情操。语文教育人文性有这样几层含义: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指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语文本身传承着民族文化,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现代公民必须具有健康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健康和人格的健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鲁迅先生所说的“立人”,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精神成人”,其实都是从教育的本质来看语文课程的,那就是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但人文性和工具性又不能割裂开来看,正如于漪老师说的:“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人文性皆重要,不可机械割裂。抽掉人文精神,只是在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因失去灵魂、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步入排列组合文字游戏的死胡同;脱离语言文字的运用,架空讲人文性,就背离了语文课,步入另一个误区。二者应有机结合,使之相得益彰。”
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理念不是静止不变的,它是与时俱进的。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着语文素养和精神世界双重的缺失,他们吃着快餐食品,看着漫画书,说着网络语言,面对纷繁复杂、良莠不分的各种思潮,他们无所适从,我们的大学语文课要给他们以引导,一方面,培养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热爱,树立语言规范意识,并能够准确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另一方面,用文学的艺术形式,以情感育人,使学生汲取自强不息、改革创新的民族精神,促进中华优秀文化向学生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的转化。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有见解、有情感、有追求的高素质的人才。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和实现的途径。
既然时代赋予了大学语文厚重的历史责任,我认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仅仅依靠一本纯粹的大学语文教材是无法完成的,我们应当把大学语文作为一个课程体系,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培养应用型人才。现代社会就是人与人在不断交往过程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承担着重要的交际作用,而一个人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与人沟通协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在社会活动中的成败。而语文学科的最直接性质是工具性,语文课程解决的就是在生产、生活、学习、工作中所出现的交际性(包括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培养具有会使用标准的普通话与人交流,有得体的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演讲和论辩的能力,有常用应用文书写作能力的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为此,我们可以把大学语文看成是一个体系,依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进行分科教学,分解大学语文所承载的各项功能。如开设“中国文学经典选读”、“世界名著名片赏析”等课程,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开设“普通话与口才训练”、“实用语言艺术”等课程,训练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和语言交际能力;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提高学生的写作的能力;开设“艺术欣赏”、“美学”等课程,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标准和审美习惯。
2.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大学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其实践性的特点。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举办演讲比赛、诗文朗诵比赛、辩论赛、应聘模拟竞赛等,规范学生的汉语语言表达,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形象性、情感性,提高学生的口语表现力,让同学们在竞赛中感受母语的奇妙,从而热爱母语,主动学习母语,并以我们母语中蕴含的灿烂文化而骄傲自豪。另一方面,通过阅读与理解大量饱含人文意蕴的经典文章,学生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修养;通过写作实践,学生既可以掌握必要的写作格式和要求,又可以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听说训练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培养社会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为实现这一教学内容,我们可以把大学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包括指导学生社团活动,举办大型校园文化活动,达到引进高雅艺术、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的目的;创办具有特色的人文素质与艺术教育的刊物和网站,达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最终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
大学语文课应该成为职业学院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掌握专业知识,养成独立工作能力,提高道德素养,增强人文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苏步青先生在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时说:“如果允许复旦单独招生,我的意思是每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课目就不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作为数学家的苏步青说这样的话,足以证明语文的重要作用。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查尔斯・艾略特曾说:“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就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我真诚地希望大学语文课程在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使每一个人都能通过母语,能够让自己的观察、思维、感情具有深度,体会汉语的优雅。
参考文献:
[1]马庆株.坚持中国语文现代化的方向.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VOL12,(1).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文;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古诗文所属的古代汉语语言系统,与学生熟悉的现代汉语语言系统有着一定的距离,这在客观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在语文考试中,对古诗文的考察主要存在于翻译、默写等客观题中,对文章主题思想考察的主观题则相对较少。另外,高中生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来说,很难提起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笔者认为,古诗文的教学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翻译和背诵阶段,其中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拉近学生与古诗文的距离,使学生不再对古诗文敬而远之,进而引起学生对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提高古诗文的教学效率。
二、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杜威:教育即生活
杜威指出,学校生活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校园不应是世外桃源而应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杜威所要做的就是要使学校生活成为儿童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契合点,从而使教育既符合儿童需要也合乎社会需要。
(二)张孝纯:大语文教育
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的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培养。这一理念也成为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
(三)李镇西: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特级教师李镇西先生指出,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这里的“生活”二字,不单指语文教学注重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运用语文,还包括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陶冶灵魂、磨练思想、完善人格等方面相互融合。
三、古诗文的生活化教学
(一)将历史知识融入古诗文的讲解中,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自古以来,语文与历史就被结合在一起,文学中包含着历史,历史中显示着文学。而对于古诗文来讲,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则更加丰富。因此,在对古诗文的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打破学科界限,坚持文史一家的原则。而历史事件往往具有直观、鲜明的特点,能够更容易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例如,在《过秦论》的教学中,由于选文篇幅较长,学生在学习初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教师则可以从介绍文章作者及写作背景入手,进而介绍西汉初年的相关历史事件和典故,例如七国之乱、文景之治、金屋藏娇等,同时也可用白话文帮助学生了解秦朝发展历史,进而引起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二)将流行歌曲、影视剧台词等元素与古诗文教学相融合
热播电视剧《还珠格格》的经典台词: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就出自汉乐府民歌《上邪》。再如,学生所熟知的流行歌曲《寂寞沙洲冷》正是取材于坡的词《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将流行歌曲(学生熟知的事物)与古诗文(学生陌生的事物)相联系,不仅激发了学生相似的生活体验,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易于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诗词意境。
(三)将古诗文的教学与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相联系
高中生主要写作的题材是议论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课文中的古诗文按相关主题进行归类,这样从学生熟悉的资源中选取写作素材,既便于学生掌握又可以为学生的习作增加文采。例如,写以“积累”为主题的文章,就可以引导学生用《劝学》中的论述,而“积累”的主题又可与“坚持”等主题相融会贯通。写与“面对困难”相关的主题,就可以引用坡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内容,相关的还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定,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坚守,在《沁园春・雪》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朝气蓬勃等。这些都是取材于教材中最直观、学生最易掌握的素材。
我们提倡古诗文的教学化并不是说要忽视对文言词汇知识、语法知识的教学,更不能忽视对学生背诵方面的训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当学生明白了文章大意,熟读成诵后,其中的思想内涵或许学生自己就能明白几分了。当然,古诗文的教学探索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一位研究者和中学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
【关键词】 诵读;汉语言语音特色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137-02
常记起鲁迅先生在他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寿镜吾老先生读书的一段描写,他(寿镜吾老先生)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我想,这就是我国历来推崇的古老的“诵读法”的魅力吧。
时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形形的教学新法铺天盖地地向我们袭来之时,不少人却误解了新课标,一味地在创新性、合作性、开放性等方面大做文章,而不顾母语的自身特点和语文教学的基本要领――诵读,错误地认为唯有在创新、合作和开放等方面下工夫,才是执行新课改,落实新课标。尤其是一些范围较大的公开课,其刻意求“新”的痕迹更是明显。有些执教老师为了显示自己教育手段之“新颖”,一会儿辩论赛开赛,一会儿课本剧演出,一会儿播音乐,一会儿放图象,活象语文课上的“川剧变脸表演”。一堂课下来,只感觉表面上的花里胡哨、热热闹闹,其精髓却不得而知,学生读课文依然结结巴巴,丢三落四。钱梦龙老先生痛心地称之为“语文教学上的 ‘失魂落魄’现象,要为之招‘魂’”。而“招魂“之根本方法还是“诵读”。因此,我认为,走出重视默看轻视诵读、重视理解轻视品味、重视无声思索轻视有声体验之误区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的职责。
在此,我要向所有的语文老师呐喊一声:秉承诵读传统,提高语文素养。这是基于以下几点认识:
1 诵读法是千年来汉语教学中的优良传统
关于诵读,我国古代的贤达们有过许许多多的精辟阐述。“口舌成疮”(唐?白居易语)的亲身实践反映了古人读书的认真与刻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语)以及“每读书必熟读乃已,尝言,人读书不至千遍终于无益”(元?侯均语)的切身感受说明了古人早就懂得了多读熟读的意义;更有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在千百年的流传中早已被公认为至理名言的诗句也不计其数;还有“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尔自知”(宋?坡语)的神奇效果更是说明了诵读法的无与伦比的功效。几千年来,在诵读法的教育下涌现了成千上万的文学家,如李白、杜甫、欧阳修、王安石、罗贯中、曹雪芹,直至鲁迅、郭沫若……足见这种教学法具有千秋万世的生命力。在倡导培养人才的今天,我们有什么理由抛弃诵读法这一实践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2 诵读法是最能体现汉语言特色的教学方法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那种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娓娓道来、时而扣人心弦、时而优美和谐的美读吟诵更能达到人心与文心交融的效果。它能将平面的文字立体化,无声的文字有声化,使得读者与作者乃至与作品的主人公在思想上融合,在感情上相通,产生共鸣的艺术效果,真正实现人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主体的独特感受、独特体验,也可以在诵读中充分获得。况且文章的情感和韵味、气势和神采以及韵味美和节奏感等等,不经过反复诵读一般是难以体会到它的美妙之处的。
如《诗经.小雅.采薇》中的一节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先看“昔”、“今”两个时间副词。“昔”音从合并的两齿之间向外发出,且带拖延音,与“昔”之过去或历史的悠长历久之义相吻合;“今”由短而清的前鼻音发出,且驻留于口腔而不外延,恰似“今”之现在时和短暂的意义。再看“往”、“来”两个动词。“往”发音时口型由嘬而微闭再渐渐张开,气息随之一拥而出,似门由闭而开,人从屋内走出离去;“来”发音时口型预先张开,舌尖离开上颚而下落,并稍稍往后(回)抽动,恰似将门打开,人从门外走进屋内。再看“杨柳”两个名词。“杨”发音洪亮且用上声,正如杨树高大挺拔的形象;“柳”发音清澈宛转细腻,正如垂柳的柔条细枝。至于“依依”、“霏霏”。前者发音时舌尖紧抵合并的双齿,气息往外流而受阻,只能发出细细的声音,好象两人互相依恋,不得不离,但感情难舍的情形。后者发音时由上齿抵下唇继而在气息的暴破中抬升,发出虚而飘的声音,正如细雨迷朦、雪花飞扬的情形。
3 诵读法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关键
语文教学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训练语感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诵读。语感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自然形成。这种语言实践就是倡导学生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材料,也就是说让学生多读多背。获得了语感,才能形成语言能力,从而提高新课标要求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
诵读是眼、口、耳、脑整体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经验告诉我们,默读虽然有助于理解,但由于它弱于情感体验,因而弱于对语言本身的记忆。而朗读和背诵由于有抑扬顿挫,有语气,有语势,富于情感体验,因而能增强记忆。这是古人在语文教学中钟情于诵读的主要原因。朗读和背诵有如此神奇的功效,无怪乎我国古代大学问家、大教育家朱熹说:“凡读书只要多诵几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青少年是人生中记忆力最佳的时期,作为“经师”的语文教师,应该趁着这个大好时光,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多背,这样,才能使他们受益终生。
对于背诵和写作的关系,巴金有切身的体会,他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 ,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 我们懂得,写作主要借助于形象思维,如果学生只依靠老师讲授文章结构学、语法学和修辞学等语文知识和作文常识,是难以把作文写好的。学生必须有模仿的范例,有写作的激情,而在这方面,长于情感体验的诵读教学,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4 诵读法是许多语文教育界的精英分子的钟爱
不管是老一辈余映潮、支玉恒,还是新生代的韩军、窦桂梅、徐淞舟无不将诵读有效地融入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之中。余映潮老师所有的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都将朗读放在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从而在语文教坛独树一帜。韩军当年正是凭借诵读的魅力将《大堰河――我的保姆》演绎得淋漓尽致,让在场的师生无不感受极深,甚至终身难忘。著名特级教师,我国语感教学派的代表人物洪镇涛老师的语文课有别于其他语文教学流派的最大特点是,他每一堂课都自始至终指导学生自己学会读书,确保每一堂课让学生充分读书,确保每一节课让学生把书读熟读好。
当然,我所提倡秉承诵读传统,并不是要完全照搬,而是采取一种扬弃的态度,继承了传统诵读教学中的重于语感培养、重于情感体验的合理内核,摒弃了其不求甚解、不讲方法、脱离生活实际等不足的诵读。我主张,诵读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来说,上每篇课文,至少用一半时间来诵读,先弄清识记材料的结构,懂得它的意义,然后采用先部分后整体(好象滚雪球那样)的方法来朗读和背诵,这样才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叶圣陶先生曾经尖锐地指出:“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研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惟有不忽略研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荆”(《〈精读指导举隅〉前言》)。这番话是很有道理的。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教育论文集》
[2]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对话》
[关键词]美育兴趣 朗读方法 形式指导
新课程标准下重视朗读训练已经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热点” ,朗读的重要性也被每一位重视语文教学的老师在实践活动中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了验证。语文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着力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强化朗读指导与训练,感悟语言文字的内蕴。学生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训练,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朗读教学对学生养成高品质的审美感知、审美鉴赏、审美创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育的内容是培养审美意识,它包括审美感知、审美鉴赏、审美创造。这同人类认识事物一般规律是一致的即体验感知、评价鉴赏、生产创造。美育必然具有学科性质的,但由于其出发点都是无功利的美的愉悦体验,是主体无意识的积极观照,所以美育会贯穿于所有的学科教学之中。作为母语,汉语的学了领略文字结构音韵之美,更多的应是文学意境之美,包括文学中所描述的美好事物以及传达的美好情理。事物是这个世界的客观存在,而情理则是人之于外界的主观反映,客观的存在和主观的情感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从这个角度讲,语文的美育对形成学生人格、心理以及世界观、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学者指出:“不读是语文的百病之源。”。朗读,是让学生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充满情致的语文实践活动。现行的语文课本所选篇目多为中外的名篇佳作,利用文学本身的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徜徉在语言的国度,感受大漠苍凉,江南静谧;朔方豪情,塞北粗犷;感受日月星辰,山川百河;茂林修竹,绿草鲜花,以及珍禽异兽。将自己的身心同世间物象比肩共悦,达到惊叹自然、钟情自然的状态,体会人间百态,人情物性,都是对学生审美感知的提高。
美育包括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这些主要由读、品、悟、写等实际操作为实施途径。
本文拟以语文的朗读为例,谈谈朗读中的审美感知能力培养。。
一、体验美开始于对阅读的期待
美育的起初应该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美、享受到美的体验带给心灵的愉悦。因为直观的审美愉悦会给学生以充分的心灵自由,主客体协调,物我两忘。以愉悦姿态接近世界,就不需要通过意志努力来观照,这时候功利性的束缚自然消失,梁启超说过“夫既化其身以入书中矣,则当读此书时,此身已非我有,截然去此界以入于彼界,薰浸之力,在于使感受者不觉。”此即读书的最佳境界,许多读书人也描述过这种读书佳境。
美始于赏心悦目的享受,读是第一步。而现在阅读的最初的挫败就是阅读不“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不“悦”,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初就遭遇当头雾水,失去对文章美的感知兴趣。如何才能让文章像一脉流淌着的清泉,汩汩地流灌到学生的心田中去呢?
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键。教师创设情景,为学生大开神秘之门,让学生望见园内春色三分,却不能尽览眼前,其跃跃欲试的心理恰是无功利审美的前期准备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导入可作为激起兴趣的手段之一,一个精彩的导入会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阅读的欲望,这类导入一定是融合了趣味性和知识性,同时又不脱离文本,并且和文本有着水到渠成的联系的。如此学生的情绪在一开始就被无形的引领着,在自由的王国里驰骋,那么在阅读的时候他就会处于自然而放松的状态,对美的体验也就更真实而彻底。这需要教师在设计时精巧构思,将导入和文本紧密联系,做到滴水不漏,衔接自然。比如在《桃花源记》一文的教学中,多数的导入是以陶渊明的诗词,或是后人对他的评价入手,如此当然也可,但是学生对此类导入较司空见惯,不易激起兴趣。于是我在设计这堂课的导入时,根据渔人如同梦幻般的经历,导入中为学生引入一段仙踪飘渺的故事:
隋末唐初的时候,有个叫淳于棼的人,家住在广陵。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树影婆婆,晚风习习,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 淳于棼过生日的那天 ……
配合着悠悠的音乐,神秘气氛顿生,学生们张望着眼睛凝神细听,当讲到淳于棼在梦中神游大槐安国,指为驸马后出兵敌国,不幸兵败时学生们发出了唏嘘之声,故事结束之后,用一句话——古人对未知国度和理想生活的幻想从未停止过,某年,一个捕鱼人也经历了一场仙踪难觅的探访之旅——过渡到《桃花源记》,学生在屏气之后吐气回神,读着武陵人的奇事大觉向往,心向所记,暂离现世,如幻如梦,似仙若神,对陶渊明所描绘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大同社会更有心理上的体验和认同。前期的准备让阅读始于自发自愿,其情其景如在眼前,美的熏陶也就从始至终。
课堂上,学生发出有声阅读是对文本信息的认知和摄取,这是进入文本必不可少的关键一步,但是如果没有铺陈渲染的朗读往往只是形式的热闹,停留于浅层的信息的再现上,藏在文本之下的情感暗流却是“未启不发”。甚至有些朗读不是自发主动,自愿乐意的,体验美的经历更无从谈起。所以让学生的读书开始于华丽精彩的渲染,开始于对美的期待是实现审美感知的第一步。
二、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体验美
朱作仁说语文的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 “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的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味,变成活的语气”。如此学生才能为文中的人或物情牵于衷,吟咏沉思,为其欢笑而乐,悲痛而哭。这些情感都应该通过朗读而得以显现。有声阅读在某些方面有默读无法达到的优越性。它可以较高程度地集中学生的视听说读方面的注意力,其回还铿锵的语势对文意本身也一种认知之后的再现,凭借朗读去触动人要比单纯的讲解和品味来得更直接和更容易被学生理解,诸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样斗志昂扬的精神何须多讲,读得声情并茂,其情不言自明。在初中课本中本身就有许多类似的素材,不妨放手让学生去截取诵读,体情悟理。
语文课堂的朗读既要尊重个体的体验,又要有明确的形式,可以通过教师范读、学生吟咏、分角色朗读、变化文本形式朗读等多种方式进行,人数形式多样化,不同的朗读会对学生的审美感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教师范读可以声情并茂地将文中的美传递给学生,引领着学生在文字的律动神思遐想,叩响学生心灵的大门,打开美的空间。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的讲课:“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文章的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所蕴藏着的意义,都可以通过朗诵来表达。而学生在听老师的范读中,获得了对文章最初的也是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激发起自己诵读的欲望,学生在不断地听读、跟读、练读的诵读过程中逐步感知、体会、领悟其中的奥妙,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朗读水平,无论口头表达还是写文章都会受益匪浅。
范读的魅力是无穷的。教师的范读是最为直接和亲切的,是火种、是催化剂。它能让学生透过教师的朗读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并产生共鸣。记得我上公开课《乡愁》时,人生地不熟,师生都比较拘束,铃声响起,我深情地朗诵一遍,全场一片寂静,课堂一下子笼罩在浓浓的愁思中。教学中,我也是以讲促读,读思结合。读的酣畅,讲的精要,课堂效果非常好。
2、学生的吟咏自读是必不可少的。它牵引着学生的眼、口、耳、心,它激发学生全部的注意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中,感受没有预设和干扰的诗意的语文生活,尤其是古诗、词曲以及一些短小的抒情诗篇,从节奏、韵律、语速、语调上引导学生,一遍一遍地诵读,吟哦。如教《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随着吟咏的深入,学生透过文字,主观情感被调动,与作家脉搏共振,心随文跳,情随文动,他们如真的沐浴在清冷的月光下,审美品格得以唤醒,有的吟诵起李白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那一轮善解人意的月,有的吟咏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那一轮凄冷阴惨的月,有的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合吟共唱,和作者达成强烈的情感共鸣,在浓浓的吟诵氛围中,学生自然感觉到各种人间情味,诗意翩跹,对宇宙万物心驰神往,对世间人情感同身受,共愉共悦,同挣扎,同欢笑,如临其境的体味是一个认识外界的过程,同时也是体验美的情景的过程。我们的学生不一定都是诗人,但是通过吟诵,应该在心里有一泓诗意的泉。
3、分角色式朗读运用恰当也会给美一个存在的空间。尤其是对一些不被看作美文的小说、议论文。说明文用这种朗读方法让教师从口干舌燥的析理和焦头烂额的困窘中退出来,回到海阔天空的朗读。当然,分角色朗读并不是“逢角必读”的,应该在对课文有充分熟悉和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从描写对象的情态动作语言上体会人物性格思想,通过语气的轻重缓急入情入境,表现出对象的特性。对人物的爱憎幽怨的理解都由朗读体现。这也是对美的一个体验和表现过程。比如《羚羊木雕》一文,妈妈询问羚羊木雕去哪里的一节中,语言紧凑、步步逼近、刻不容缓,紧张气氛顿生,一个人的朗读是体现不出的,有角色的分工,让学生情景再现,自然就能很直观地体会出当时的每个人的内心情感。学生得以由表及里认识人物,思维得以尖锐砥砺,情感得以淋漓释放。读中悟情,感悟人间的真情真意就是对于美的感知和体验。
4、也可以通过其他创新形式的有声阅读来实现美的感知和认识,比如变化文本形式。一些本身并不是很适合朗读的说明文、议论文则可以选取一些段落,重新排版摘录,以诗行的形式出现,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感受文字的铿锵音韵,轻巧走进文本。比如在《敬畏自然》一课,将第五段的部分内容以诗的形式出现[(领)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领)实在是相形见绌/(男)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女)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男)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女)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领)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领)展示出大自然——/(合)深邃、高超的智慧],学生一下子从闷闷的默读中昂扬起来,通过诗情的朗读,体会到作者对自然的敬重之情的。美育的祁志祥在《美学关怀》中这样提到:“对象是否美,并不完全取决于对象的性质,常常由主体的生命投射这一参数来确定。”所以,有一些重于理趣的文章如果朗读运用恰当,教师渲染充分,也可以诗意浓浓,美美享受。
朗读是一种技能,是感悟美的途径和方式,让朗读之声流淌在语文的课堂上,琅琅书声可以开起学生对美的认识大门,经历一场诗情画意的邂逅。
参考文献:
【1】周庆元 《语文学科导论教育导论》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9
【2】叶圣陶 《语文教学论集》
【3】于漪 《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