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意识

网络意识

时间:2022-10-09 08:21: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意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意识

第1篇

那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编辑有什么差异,网络编辑有什么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要求?为了解该职业各方面情况,2009年7月至10月,笔者对20多家不同类型的网络媒体进行了调研,发现网络编辑的互联网意识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也是与传统媒体编辑的最主要不同之处。在报人转型的过程中,具有互联网意识的人往往转型比较顺利,能够较快适应网络媒体的环境,并发挥出自己的新闻专长,反之则会水土不服,难以进入新角色。

互联网意识的核心价值

很多网站总编谈到网络编辑的职业要求时会提出很重要的一点:懂互联网,认为网络编辑首先是互联网人才,其次才是编辑人才。其实互联网人才与编辑人才并不是相对而言的,但懂互联网的第一位要求说明了网络编辑必须具有互联网意识,对于网络媒体的本质与特点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工怍中培养与强化这种意识,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对于网络媒『本与传统媒体的异同,有不少专家学者从理论上探讨过,而业界从工作性质与产业发展的角度通常将网络媒体的本质差异概括为:技术驱动、用户中心。网络编辑的互联网意识就是要求编辑深刻理解网络媒体“技术驱动,用户中心”的理念,这并不是要求编辑也要具有技术开发能力,毕竟媒体形态虽然不断变革,但万变不离其宗,核心仍然是内容。具备互联网意识就是要具备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策划与建设,理解各种新技术能够如何推动内容产品推陈出新,在工作过程中始终贯穿信息服务要满足用户需求的观念,养成“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模式。

技术革新推动内容建设

纵观媒介发展史,古往今来,人类的科学技术发明在信息传播领域的应用,始终推动着媒体的变革与发展。网络媒体的核心产品仍然是内容,媒介技术的发展为内容的传播提供了技术的支持和平台的架构,使内容的传播更具生动效果。网络编辑要理解技术能够为内容建设带来怎样的效果,通过与技术部门的沟通开发适应用户需求的内容产品,改进传播效果。

曾在《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任职的记者陈峰进入网络媒体后深刻地理解了这一点。他谈到从报社记者到搜狐、和讯、酷6等网站主编、总编的转型体会时,最深刻的就是网络技术对内容建设的驱动力。

陈峰在任和讯总编辑时曾经利用技术结合人工研发“个股资讯”内容产品。作为财经垂直门户网站,和讯网一直试图改进股票信息的时效性与精确度来更好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因为中国在A股上市的股票有一千六百多只,这一千多只股票的新闻如何能够做到更新快而且精度高,_一直是个很难的问题。股票越来越多,综合门户网站通行的推送做法在垂直网站行不通,因为编辑人数的限制不可能动用大量编辑来推送新闻。而用程序自动分发,因为跟个股相关的新闻是属于非结构化的数据,就必然引入所谓的人工智能分析,可是常见的搜索引掣精度又达不到要求。以王府井这个股票为例,在百度的个股新闻中,就会出现大量与王府井毫无关系的新闻,这是因为王府井本身就是一个地名,而现在的搜索技术还无法分辨地名和股票名称。

最后和讯网终于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就是一个半自动化的系统,这个方案最大的特点就是结合程序搜索与人工判断。利用新研发的个股资讯后台,只使用极少量的编辑,就可以确保个股资讯的准确度和更新率。经过上线测试,新的个股资讯系统在国内处于领先的位置,更新速度与百度相当,而准确度超过了谷歌,还增加了行业新闻,而且因为个股资讯本身是调用的各频道资讯,也为其他频道带去了大量的新用户。

技术驱动内容建设不仅体现在具体的产品开发层面,更是众多互联网公司的宏观发展战略。据搜狐公司负责人介绍,搜狐自从2005年以来实施战略转型,正在从过去的一个品牌驱动,一切围绕华尔街指挥棒运转的公司转变为一个技术驱动的全新互联网企业,其发展蓝图是把搜狐打造成一个技术驱动的、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和娱乐集团。搜狐长期战略演进路径还包括以技术和产品为支撑的内容改革,他们提出了“上搜狐,知天下”的口号,强化娱乐和体育报道,提升内容品质。

几年来,搜狐依靠战略转型在内容建设与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主要进展,2006年以个人空间为中心的搜狐博客通过技术积累,完成整合与提升。搜狐博客在技术产品上表现出的独特性,导致其2006年下半年在这一市场迅速崛起,成为后来居上者。

P2P技术研发应用在娱乐、体育等内容建设上也取得成效,如搜狐娱乐播报已经成为超媒体、全方位的报道平台,并利用最新互联网技术发掘草根作品和互联网影视创作。在2008奥运报道战略中,搜狐不仅获得了多家独家体育内容资源,并与北京奥组委合作,更是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奥运会进行创新报道。搜狐体育播报、世界杯报道、视频直播NBA等都成为搜狐独特的内容产品,上述重点报道已经不局限于文字和图片内容,视频和P2P技术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深化内容改革上,搜狐提出了做负责任、可信可靠的互联网媒体的目标,利用web2.0等最新技术,使网络新闻报道发挥出更多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

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模式

网络编辑作为网站内容建设者,其所有工作内容都是属于网络信息服务。信息服务是以信息为内容的服务业务,其服务对象是具有客观需求的社会主体,这些社会主体称之为“用户”。“用户”的概念本身以及“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明显的区别。

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是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单向传播,传播者与受众有较严格的区分,信息从传播者那里出发到达受众,传播者一般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记者、编辑人员。但由于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反馈及时等特点,其传播模式呈现多元化趋势,既包括网站与网民的、反馈的双向传播(如网络新闻与网民评论),又包括网民之间的多向传播(如跟帖、论坛中的网民讨论),更有web2.0产品中的UGC(用户自生产内容)模式,例如博客、视频分享等网民作为传播者进行网络信息生产。在网络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网民并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受众的概念在网络媒体中已经不适当。

因此在网络媒体中,用具有多元信息需求的“用户”代替传统媒体的“受众”更为恰当。作为网络编辑也不是仅仅作为专门的传播者而出现,应作为网络信息服务的提供者,树立“用户”的观念和服务意识,进行信息服务应从客观的用户需求出发,以满足用户全方位信息需求作为基本出发点。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一种针对用户个性需求与行为的服务,因而具有用户定向和资源定向的特征。“以用户为中心”是个性化信息服务区别于传统信息服务的本质特征。这里所指的用户中心主要指的是网络媒体创建个性化的信息环境,按照不同用户或用户群的特点组织信息资源,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第2篇

(一)大学生对网络文化关注度高

调查显示,大学生平时接触到的几种流行语中关注“网络炒作”的占多数;关注“寂寞语式,杯具用语”、“火星文”和“非主流”的大学生人数紧随其后;关注“人肉搜索”的大学生占总调查对象的30.3%;关注其他类型网络文化的占25.0%。说明大学生平时愿意关注网络流行文化,跟随网络文化潮流。50.0%的大学生“偶尔关注”时下的焦点和热点问题;42.0%的大学生会“经常关注”;“每次都关注”的大学生占4.4%,只有3.6%的大学生选择“没关注过”。数据明确显示,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度高,如表2所示。

(二)大学生对网络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广

大学生不仅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高,参与度也比较高,69.9%的大学生会利用网络对时下的焦点话题发表文章或者评论,说明大部分大学生有热情有行动力,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另外,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多种多样的网络文化活动,利用网络参与各种与实际生活接轨的活动,比如网上购物,网络交友等。如表3所示。

(三)大多数大学生对网络文化有防备心理

表4显示,73.9%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化有防备之心;10.0%的大学生不相信网络文化;11.5%的大学生崇尚网络文化,希望自己也能参与。随着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像网络恶搞“杜甫很忙”这样的网络文化副产品。38.5%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化副产品“没有太多看法,只把它当成一种单纯的搞怪行为,乐一乐就过去了”;21.2%的大学生认展”;17.7%的大学生认为这“与网络本身性质与网民素质有关”;12.6%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一种对社会权威的颠覆,为草根群体争夺话语权的有意行为”;10.0%的大学生认为这“与社会目前的氛围有关”。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态度比较客观,虽然有部分学生崇尚网络文化,但大多数学生仍然对网络文化有防备之心。同时,多数大学生认为网络文化副产品只是单纯的娱乐搞怪行为,与目前的社会氛围,网络本身和网民的素质都有关。可见大学生能够客观的看待网络文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大学生热衷使用网络流行语

大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流行语有“MM”、“886”“神马都是浮云”、“内牛满面”、“亲”、“伤不起”等。由于调查时间的不统一,这些网络语言也随时间先后出现的频率不同,可见网络流行语以难以预料的速度在呈现新的变化。这些网络流行语无一不简单明了地表达了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情感状况和对价值的判断标准。同时,他们不仅在网络上流行,很多也融入到了现实生活中,成为生活中的流行语。

二、大学生对于网络文化的态度与行为

(一)网络文化为大学生学习带来便利

通过调查,77.9%的大学生认为通过网络文化能够开拓视野,拓展知识面;74.8%的大学生认为通过网络文化“获得很多音频、视频资料,丰富了精神生活”;67.5%的大学生认为通过网络文化“获得很多学习资料方便了学习”;52.4%的大学生选择了“认识了很多朋友,通过与网友交流减轻了压力”;15.7%的大学生认为上网花费太多时间,会影响学习。由此可见,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网络文化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大学生高度关注和参与网络热点问题

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比较高,他们经常通过网络听音乐、购物,关注社会焦点问题并积极发表意见、参与讨论,尤其是通过微博等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微博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1],可见微博传播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而这种影响在公共事件和公共领域更为明显。2010年“我爸是李刚”经过微博爆料,人肉搜索,在网络上大范围流传,以表达对这种嚣张狂妄和无视法律的抗争,最终正义得到伸张,平复了网民的愤怒。从2006年彭宇案引发至今的“老人摔倒了扶还是不扶”的大讨论,2011年“小悦悦”事件,都通过微博的形式掀起了激烈的争论,引发人们对道德底线的思考。2012年黄岩岛事件激起微博网民集体讨论,一方面使社会公共事件更加透明,让大学生坚信正义的存在,对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进一步加强,但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缺乏完备的判断能力和辨别能力,如果这时候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可能形成错误的价值判断,对这些公共事件形成扭曲的认识。

(三)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网络“红人”

网络平台造就了数不胜数的网络红人,“芙蓉姐姐”的雷人造型,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筷子兄弟”的过往青春,“龅牙哥”、“茫然弟”等一夜之间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网络红人,文化的主客体没有了界限,精英和大众享有了同等的话语权,除此之外,还有“杜甫很忙”、“诸葛亮不亮”等网络恶搞人尽皆知。大部分大学生对此都有防备之心,认为这纯属娱乐,能够正确客观地看待网络文化的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愿意自觉抵制网络糟粕文化。

(四)网络文化的虚拟性与大学生生活的现实性接轨

大学生中最为普遍和广泛的网络文化现象有听音乐、网络交友聊天、查阅资料、观看网络视频、微博论坛、网上购物、玩网络游戏等。过去听音乐通过收音机、录音机或者CD机,而现如今通过网络听流行音乐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人的交往通常是在人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这种交往往往会受到交往工具和通讯工具的限制,而现如今人们通过QQ、电子邮件等网络通讯工具拓展了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这种虚拟性弥补了现实的不足,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主要工具。网络购物已经是大学生购买物品的重要渠道之一,它将网络的虚拟性与实际生活的现实性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大学生在网上选购好需要的物品,通过网上银行付账,再通过物流公司将物品送到购买者手中,完成了由网络虚拟性到实际生活的现实性的转化。然而虚拟的网络背后是现实的人,这些活动虽然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由于网络上存在大量不良信息,网络安全难以保证,网络道德感弱化,网络欺诈、网络侵权等层出不穷。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担负了重要的义务和责任,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从事网络文化活动。

三、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塑造合格公民

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通过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行为,提高公民公共道德、公共责任,塑造合格与成功的公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发挥校园网络文化功能,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

在互联网整体格局中,目前高校红色网站与一些规模较大的商业网站或社交网站相比,对大学生的影响力还相对较弱。因而,学校必须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不断提升校园网络的吸引力,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能力。要建设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网上思想文化平台,努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建立符合大学生特点的,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和现代性于一体的“红色网站”。要在内容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并提供和完善各项有益于大学生的网络服务,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成长成才需求,增强其感召力;建立师生互动平台,真实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让大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努力使红色网站成为大学生喜爱的网上精神家园,从而使学生愿意进入红色网站,愿意接受先进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公民意识和公民水平。

(二)推进网络价值观教育,提高大学生公共责任

网络语言随着网民不断增多和时展在不断的壮大,新词语层出不穷,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大学生也是追捧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群体,这些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既有一定的时代性也体现了时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由此,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得不思考将这种话语体系用于教育中,切实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加强网络文化的宣传教育,利用网络语言的优势,发挥其信息传播功能,扩大学校教育的覆盖面,让大学生对网络文化有清醒的认识,提高大学生对网络文化善恶美丑的判断能力和辨别能力,提高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意识,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熏陶,抵制网络文化垃圾的腐蚀,提高在公共领域的行为规范,按照合格公民的要求提升自身素养[2]。

(三)加强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教育,确立大学生公民公共生活观念

网络文化的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同时也对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网络道德素质和网络法律意识的建设却远远滞后于网络发展的速度,导致部分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和网络法律意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高校校园网络管理制度,使校园网络的运行和管理有法可依,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法律,抵制网络糟粕文化,远离网络犯罪,自觉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确立大学生公民公共生活观念,做合格守法公民。

(四)创新网上与网下教育模式,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公民人格

虚拟空间的问题是对现实世界的折射,网上的问题根源在网下。通过网上和网下的互动,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公民人格。现实社会中,人们为人行事都要考虑周围人的反应,这种无形的道德监督抑制了人们恶的冲动。但在虚拟的世界里,这些规范似乎显得模糊不清,没有人监督,没有边界,人们可以无所顾忌。网络活动从表面上看,是自己在与电脑这台机器以及机器上显示的符号打交道,实际上是在与通过符号与之交流和操作电脑的另一网络主体打交道。因此,网络文化教育要注重学生的知行统一,一方面在网上教育活动中,要注意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赋予更多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在网下开展丰富多彩的弘扬主旋律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体验和实践中不断健全公民人格。

(五)加强校园网络文化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文化教育合力

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并占领网络文化阵地的主要力量,这不仅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握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了解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而且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敏锐性和鉴别力,同时还要重视学习互联网知识,提高网络语言应用能力,积极营造正确的网络舆论,不断提高网络文化引导的能力与水平,引导大学生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其次要强化网络教育队伍。要在学校宣传部设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专门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学校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三是要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评论员、管理员和信息员等网络文化管理队伍,形成各方配合、责任明确、优势互补的工作队伍体系。

(六)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营造网络文化良好氛围

第3篇

一、网络时代的传播特点

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随之有所改变,网络传媒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单一、低频的传播方式,凸显了受众自主选择的主体地位,显现出不同的传播特点:

1.传播方式更丰富。互联网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传播形式,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者不再局限于编辑、记者等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传播平台也不再局限于电视、电台、广播等等。在网络环境下,高科技的传播介质层出不穷,网状的互联传播形式不断升级,打破并重组传统的传播方式,并呈现多样化和平民化特点,这同时也对传统传播形式是一种延伸和丰富。

2.传播形态更复杂。网络新闻信息不受版面空间的限制,可以上传较丰富的图片和影像资料,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让新闻“活”起来,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新闻”更能带给受众“悦读”感受。同时,网络固有的特点也使得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异常迅速,极大地拓宽了受众主动选择信息的余地,释放了“快读”时代受众张扬个性的需求。

3.传播受众更自主。互联网是双向交流的媒体,网络新闻的受众同时又担任着传播者的工作。网络空间有极大的自主性,网民可以根据需求定向寻找新闻信息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改变了此前“你播我看、你写我读、你说我听”的传播方式。而且网络没有传统媒体的时空局限性,不受媒体安排的时间、方式与内容的限制,使得新闻更具有参与性、互动性,这也是较之传统媒体的一大优势。

4.传播方式更随意。网络信息“门槛”的降低和“把关人”的缺失,一方面促进了新闻的传播,去掉新闻审核、语言编辑、排版等一系列新闻制作流程后,信息的流量更充沛,更富有活力;另一方面,传播者的多元化及网络传播的把关人角色弱化后,网络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导致小道消息满天飞。更有甚者,网络成为社会谣言温床和负面情绪宣泄口,对新闻工作者进行信息甄别制造了难度。

二、网络传播对传统“新闻意识”的冲击

经典新闻传播理论对推动人类传播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但网络新的传播特性对传统经典的诸多新闻传播理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冲击,随着传统媒体的网络化程度正不断加深,电子报、网络电视台、网络广播等已经成为受众普遍接受的网络展现形式,网络传播对传统的“新闻意识”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1.从“抢新闻”到“挖新闻”。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闻的时效性屡屡被刷新。由于信源增多,人人可以在网上传播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即便记者第一时间接到线索,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采访,但记者到达现场时,相关信息已经铺天盖地,受众自由选择信息“接口”,无须经过中间环节的筛选。人们关注事件的最新进展,而非事件的深度解读,对媒体人而言,能否在注重新闻时效性的同时,挖掘出新闻背后所反映的深层问题,以最真实、最全面、最深刻的报道来吸引受众,成为报道的关键。

2.从单条新闻到“全景新闻”。自媒体时代,网络的聚合效应格外明显。网民定向寻找、选择、吸纳需要的信息,回避不需要的信息。当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新闻事件出现,各类相关的新闻专题也随之呈现,以消息、通讯、评论以及图片、视频、音频等全方位展示,并根据事件的进展进行同步更新,体现为信息传播的“全景聚合”。传统新闻报道的多点快发、多条快发、多形式快发不断突破创新,利用视频直播、微博直播、图片直播等方式普遍应用,多手段快发成为趋势。这就要求报道形式突破固有窠臼,实现从单条新闻到“全景新闻”的跨越,方便受众更加直观地了解事件的发展脉络。

3.从职业记者到“公民记者”。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媒介的概念得到了延伸。网络传播的双向互动性,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不受控制的传播环境,传播者和传播受众互为网络新闻信息的传播主体。在新媒体的互联环境下,各种论坛、博客、qq群、微博成了信息的全新载体,造就了另一种传播者身份——公民记者。公民记者没有职业记者的专业度,却有灵活、速度、迅速爆发等优势,他们重要信息,聚焦重大事件,引起网上广泛讨论,担负起了社会监督和参与的责任。从职业记者到公民记者的转型,不仅是时代进步的体现,还是社会管理和新闻事件公开、透明的必然要求。

三、如何培养新闻工作者的“网感”

网络时代,随着传播技术手段的突破,受众对新闻的“胃口”越来越高,要求新闻工作者认清形势,看清趋势,在实际新闻工作中不断培养自身的“网感”。

1.积极与网络“接轨”。新闻从业人员的地位特殊,处在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既为党和政府代言,也反映着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愿望,各种思潮对新闻工作者更易形成冲击。这就要求身处网络时代的新闻工作者积极融入网络环境,知网、懂网、用网,具有更强的新闻敏感和敬业精神,通过真实客观的信息传播引导网络舆论,协调网络舆情的堵与疏,捍卫社会主流价值观,从而推助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

2.善于在网络中汲取养分。网络的兴起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闻工作者是否谙熟网络的工具属性,决定了其对新闻线索的掌握及新闻预判的能力。网络时代,人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的窗口呈现多样化趋势,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学会在自媒体环境下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扎实的新闻功底进行信息聚合和创新,将新闻做新、做深、做活、做透,以此来适应网络时代受众对信息的全新要求,并不断丰富现代传媒体系。

3.做全媒体时代“多面手”。网络时代,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掌握和具备良好的文化和知识储备以外,还要熟悉各种媒体展现形式,努力将自己打造成集采、编、播、录、摄于一身的全媒体素质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掌握基础的网络技术知识,同时要掌握网络传播的特点,明晰网络传播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新闻工作者要苦练并掌握新闻专业基本功,强化精品意识,使自己成为实至名归的“新闻人”;另一方面,新闻工作者要学会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与受众建立联系,通过科学、高效、便捷的传播手段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摆脱传统媒体工作模式的影响。

4.做好网络信息“把关人”。面对网络五味杂陈的大容器,良莠不齐的信息给新闻工作者的筛选与整合带来巨大困难,网络谣言、网络诽谤、虚假新闻等吸引着受众的眼球,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去伪存真,积极甄别虚假信息,将新闻责任意识带到网络环境中,为营造良性、正面、积极的网络生态做出贡献。

第4篇

一是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传播效能,不断健全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传播长效机制。

要优化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传播平台。积极推动传统主流传媒机构的网络化转型,准确界定主流传媒机构在网络空间中的权责与功能,有效解决主流传媒机构“不能发声”与“乱发声”的问题;积极推动主流传媒机构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与强强联合,依托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网络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传媒集团;允许官媒与私媒交叉持股,推动国有资产入股私媒,引导私媒的价值取向与舆论导向。

要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传播阵地。经营好一批内容丰富、品味高雅、生动活泼、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主流意识形态新闻网站与公众账号;打造一批培育、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四个全面”、“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等网络主题活动阵地,不断丰富活动内容与形式,积极引导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常态化参与。

二是加速推动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治理法治化,积极探索构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治理法治体系。

构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治理法规体系。科学立法是善治之基,要在法律的立、改、废三个方面把好关。立,就是要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填补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立法空白,增强网络意识形态法律法规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改,就是要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和修改,增强现有法律法规的网络普适性与解释力;废,就是要废除过时的网络意识形态法律法规条款,增强网络意识形态法律法规的现实性。

构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治理执法体系。严格执法是法治的关键环节,要培育一批素质过硬、爱岗敬业、公正廉洁的网络意识形态执法队伍;要规范网络执法过程,细化流程、环节、步骤的实施要求,增强网络执法的透明度;要搭建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的综合执法平台,增强执法过程的协同性等。

三是全方位构筑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预警体系,形成预警模型、预警机制、预警支持系统三位一体的预警网络。

要建立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预警模型。关键在于科学设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合理划分预警等级,实现预警指标与预警等级的有序衔接。

要建立网络意识形态预警机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预警是一个由发现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报警度四个环节所组成的动态过程,每一环节承担特定功能,缺一不可。

要建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预警支持系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预警支持系统,包括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预警硬件设施、信息员、监测软件、评估系统、评估专家等要素,都要落实到位。

四是积极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与时俱进,敢于突破常规,革新思路,研究新问题,开拓新境界。

要敢于冲破学科束缚,推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跨学科落地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本质是意识形态工作,其特殊性在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从计算机学科视角探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手段、方式与路径,不失为一条新思路。

要顺应网民大众的利益和呼声。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对象是网民大众,其成败与否在于能否获得网民大众的支持与信任。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要不断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积极在生动性、对象化、贴近性方面多下功夫。

第5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我不是卡卡”为你整理了这篇市民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情况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电信网络诈骗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精神上和财产上的损失,也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繁荣稳定。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愈加呈现出手段高科技化、形式多样化、作案隐蔽化的特点,防范打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为了有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自我防范意识,远离电信网络诈骗,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于2020年11月30日至2020年12月30日在全市范围内就“南京市民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调查结果

1、您的性别:

A、男(43.5%)

B、女(56.5%)

2、您的年龄:

A、18-22岁(8.9%)

B、23-35岁(53.2%)

C、36-59岁(30.6%)

D、60岁及以上(7.3%)

3、您的文化程度:

A、小学及以下(6.5%)

B、中专、初中(14.5%)

C、大专、高中(29.8%)

D、本科及以上(49.2%)

4、您的职业情况:

A、在校大学生(4.0%)

B、企业(33.1%)

C、学校、研究机构(7.3%)

D、政府及事业单位(24.2%)

E、自主创业(14.5%)

F、自由职业(16.9%)

5、您是否了解电信网络诈骗及其手段方式?

A、非常了解(12.9%)

B、比较了解(38.7%)

C、基本了解(33.1%)

D、不太了解(9.7%)

E、不了解(5.6%)

6、您周围是否有电信网络诈骗发生?

A、是(75.8%)

B、否(24.2%)

7、您有没有接到过诈骗电话或短信?

A、有(79.8%)

B、没有(20.2%)

8、您遇到的是何种诈骗类型(多选):

A、征婚交友诈骗(6.5%)

B、刷单诈骗(34.7%)

C、冒充“公、检、法”诈骗(31.5%)

D、冒充客服诈骗(32.3%)

E、网络贷款诈骗(29.0%)

F、招聘诈骗(30.6%)

G、中奖诈骗(25.0%)

H、其他诈骗类型(16.1%)

I、没有遇到过网络诈骗(20.2%)

9、如果您遇到疑似诈骗的电话会怎么办?

A、故意和对方斡旋(8.9%)

B、不理会,直接挂断(61.3%)

C、将电话加入黑名单或者标记诈骗电话(29.8%)

10、就个人而言,您认为您自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如何?

A、非常强(16.1%)

B、比较强(53.2%)

C、一般(19.4%)

D、比较弱(8.9%)

E、非常弱(2.4%)

11、您在何种情况下会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告知(多选):

A、购买火车票飞机票、预定酒店(58.9%)

B、网上购物、订餐(39.5%)

C、办理会员卡(29.8%)

D、注册网站(34.7%)

E、填写街边发放的调查问卷(21.0%)

F、填写报名信息登记表(42.7%)

G、连接公共场所的WIFI(10.5%)

12、填写了个人信息后,您是否有注意个人信息保密工作?

A、有(64.5%)

B、没有(35.5%)

13、您是否学习了解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有关知识?

A、是(60.5%)

B、否(39.5%)

14、您认为电信网络诈骗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多选):

A、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快,形式多样,迷惑性强(49.2%)

B、个人信息泄露严重(59.7%)

C、个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较低(39.5%)

D、犯罪成本低,惩戒力度不够(52.4%)

E、电信、银行等部门存在监管漏洞(39.5%)

F、诈骗的手法简单,容易传播及被仿效(33.1%)

G、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宣传力度不够(29.8%)

H、接触互联网的机会越来越多,相应的风险也越来越大(21.0%)

15、在您看来,下列哪些举措有助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多选):

A、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58.9%)

B、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力量,并加大对其经费的投入(55.6%)

C、建立完善公安机关与电信、金融部门的联防体系(59.7%)

D、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严惩侵犯公民信息犯罪(55.6%)

E、严格落实电话卡实名制,增加诈骗活动的风险和难度(52.4%)

F、加强行业监管,减少行骗空间(39.5%)

G、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防范意识(35.5%)

二、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参与人数124人,其中男性54人(43.5%),女性70人(56.5%)。接受教育情况:61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调查总数的49.2%,其余63人为大专、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调查总数的50.8%。年龄情况:18-22岁11人(8.9%),23-35岁66人(53.2%),36-59岁38人(30.6%),60岁及以上9人(7.3%)。职业情况:在校大学生5人(4.0%),企业41人(33.1%),学校及研究机构9人(7.3%),政府及事业单位30人(24.2%),自主创业18人(14.5%),自由职业21人(16.9%)。

参与调查的124人中,超过半数(84.7%)的人对电信网络诈骗及其手段方式有一定的了解,75.8%的人周围有电信网络诈骗发生,79.8%的人接到过诈骗电话或短信,这些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主要是刷单诈骗(34.7%)、冒充客服诈骗(32.3%)、冒充“公、检、法”诈骗(31.5%)、招聘诈骗(30.6%)、网络贷款诈骗(29.0%)等方面。如果遇到疑似诈骗的电话,61.3%的人会不理会,直接挂断,29.8%的人会将电话加入黑名单或者标记诈骗电话。

就自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而言,16.1%的人认为自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非常强,53.2%的人认为自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比较强,19.4%的人认为自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一般。调查显示,参与调查者主要在以下五种情况下会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告知,包括:购买火车票飞机票、预定酒店(58.9%);填写报名信息登记表(42.7%);网上购物、订餐(39.5%);注册网站(34.7%);办理会员卡(29.8%)等。在填写了个人信息后,64.5%的人会注意个人信息保密工作。

从调查结果来看,60.5%的人学习了解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有关知识。在参与调查者看来,电信网络诈骗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个人信息泄露严重(59.7%);犯罪成本低,惩戒力度不够(52.4%);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快,形式多样,迷惑性强(49.2%);个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较低(39.5%);电信、银行等部门存在监管漏洞(39.5%)等。对于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大多数人认为应该:建立完善公安机关与电信、金融部门的联防体系(59.7%);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58.9%);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力量,并加大对其经费的投入(55.6%);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严惩侵犯公民信息犯罪(55.6%);严格落实电话卡实名制,增加诈骗活动的风险和难度(52.4%)等。

三、建议与意见:

关于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参与调查者主要提出了以下建议与意见:

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进一步规范完善电信网络诈骗的执法程序、执法流程、执法行为,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同时加大法律法规对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信息等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提高电信网络诈骗的违法成本,从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

第6篇

(一)有74.1%的受访者认为,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国与国之间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有人说,“互联网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管是否言过其实,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信息化愈加普及,互联网对意识形态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此种情况下,准确把握网络传播特点,了解易被极端言论煽动和渗透的领域,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防止歪曲、造谣信息的膨胀扩大,就变得非常重要。

(二)78.3%的受访者认为,党的十以来,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新战略、新观点、新举措,在网络上得到了充分的传播和解读。具体来看,31.6%的受访者选择了“非常充分”,46.7%的受访者选择了“比较充分”。相比之下,仅分别有17.5%、3.0%和1.2%的受访者选择了“一般”“不太充分”和“不充分”。值得注意的是,从人口年龄结构来看,对相关解读充分程度的评价,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在受访者对解读的充分程度打分中,25岁及以下群体给出了4.09分(5分为满分),而65岁及以上的受访者的评价仅为3.36分。另外,党员对于各项解读充分程度的评价(4.11分)也高于其他政治面貌的群体,共青团员和派或无党派人士给出了4.05分,群众的此项评分为3.94。

(三)以5分代表“完全认同”,受访公众对“四个全面”“一带一路”“经济新常态”“新型大国关系”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政策部署的认可度全部在4分以上。其中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三大战略举措,公众认同度平均得分依次为4.27、4.23、4.22。这说明公众对十以来中央改革发展战略部署,以及中央关于我国当下经济形势的研判在总体上高度认可。

(四)对于网络上批评质疑中国发展的极端言论,多数公众还是有其自身理性判断的。有68.7%的受访者认为“人红是非多,关注中国的人多了,唱衰中国的也多了,这很正常”。当问及“对于党和国家的一些政策、主张等,网络上出现了一些质疑或抨击之声,这是否影响了您对这些政策、主张的评判”时,有22.4%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影响”,37.8%的受访者表示“影响很小”,另有27.0%的受访者表示“影响较小”。相对而言,表示“影响较大”“影响很大”的受访者仅占受访者总人数的10.7%和2.1%。

(五)在网络上,哪些领域更易被极端言论渗透?调查显示,有74.8%的受访者认为,“很多时候,往往是一些局部问题、突发个案,成为了舆论交锋的主阵地”,并且有76.8%的受访者认同“类似个别的暴力犯罪等负面新闻,如果报道欠妥,很可能产生一系列副作用”。近几年来,随着网络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个别地区发生的局部问题,很容易被曝光、扩散,一些极端言论也随之传播。一些网络大V或某些国外媒体往往抓住问题进行热炒,他们或偷换概念,或过度解读、大肆渲染,借以表达自己观点、影响公众。

(六)对于“对现实生活满意的人是不会在网上宣泄情绪的”这一说法,有60.2%的受访者表示认同,而且70.1%的受访者认为“越是不满意自身现状的人,越易在网上宣泄情绪”。此外,有72.3%的受访者认为“青少年人比中老年人更易被网络言论煽动”。对于在虚拟世界宣泄不满的问题,有70.1%的受访者都表示,“人们在现实世界的言论比在虚拟世界更负责”,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七)当公众需要了解、求证党和国家一些有关政策的重要信息时,有64.5%的受访者选择的渠道是政府网站,59.7%受访者选择国家级新闻门户网站。相比之下,选择社区和论坛、商业网站、文献资料数据库、专家学者个人专栏的比例分别为17.4%、12.7%、12.5%和11.8%,而首选境外网络媒体的只有5.2%。受访者对媒体渠道的选择偏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媒体的公信力。可以看出,关于国家经济社会政策和发展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绝大部分公众还是更相信官方、权威媒体的宣传和报道。

(八)受访者对于维护互联网环境的重要性和互联网管制的必要性有着较高的认同,认同度得分都在4分以上,介于“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之间。具体来看,“保护个人权利,需要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这一说法,得到了80.6%受访者的认同。有76.0%的受访者表示“越是多元化的时代,网络舆论的监管越重要”,72.4%的受访者认为“网络的对外开放度越高,对其越应加强管制”。

(九)“依法依规的网络管制,在任何国家都是必须的”得到了79.2%受访者的认同。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所谓的西方国家有着高度开放的互联网环境的言论,只是一小部分群体的片面之见:本次调查中,有61.3%的受访者都认同“很多西方国家,对互联网的管制比中国要严”。另外,还有77.2%的受访者认为“不受限制和约束的互联网是最危险的”。

第7篇

本次问卷请全国网络新闻从业者以十级量表(1=非常不重要,10=非常重要)衡量14项不同的传媒功能的重要性。结果发现:问卷中给出的所有传媒功能均值皆大于或等于6,换言之,这些都被认为是较为重要的功能。其中,全国网络新闻从业者所认为最重要的传媒功能是“迅速地为大众提供新的信息”(均值=9.13),其次是“依据事实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均值=9.09),第三是“对复杂的问题提供分析与解释”(均值=8.48),第四是“帮助民众实行舆论监督”(均值=8.41),第五是引导舆论(均值=8.34)。

网站表现评价

总体上看,受访者对新闻网站的总体表现评价均值为3.83,高于一般水平。其中,新闻网站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这一方面的表现获得较高的评价(均值=4.32),其次是“及时、准确地传播新闻信息”(均值=4.13),接下来由高到低依次是 “提供文化休闲与娱乐”(均值=3.97)、“对公共政策和社会问题做出解释”(均值=3.87),“为民代言、反映百姓呼声”(均值=3.53),相对而言,网络新闻从业者对目前网站在“批评监督政府和利益团体”方面的表现评价略低(均值=3.18)。

媒体范例与从业楷模

就全国网络新闻从业者心目中的理想媒体与行业典范来看,最接近“理想媒体”的是凤凰卫视(均值=3.79)、其次是《南方周末》(均值=3.70)、第三是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美国《纽约时报》(均值均=3.53)。随后依次是:《财经》杂志(均值=3.50)、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均值=3.44)、中央电视台(均值=3.40)、新华社(均值=3.39)、《人民日报》(均值=3.21)、《环球时报》(均值=3.17)。

与此同时,本调查请被访者填写自己心目中的“典范新闻工作者”。结果发现:受全国网络新闻从业者提名最多的新闻从业者是白岩松(提名比例为17.7%),第二是范长江(8.5%)、第三是柴静(5.0%),随后还包括崔永元(2.6%)、闾丘露薇(2.6%)、普利策(2.5%)、陈彤(2.5%)、邹韬奋(1.8%)、邵飘萍(1.2%)、水均益(1.2%)等。

职业认同

首先,就网络新闻从业者多大程度上属于新闻工作者这一问题,受访者对“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新闻工作者’”这一说法,有较高的认同度(均值=3.82)。而对于外界(包括社会公众、网站同行以及传统媒体)是否将自己视为“新闻工作者”这一问题上,基本不赞同这些群体会对把网络新闻从业者与“新闻工作者”割裂。也就是说,总体上,网络新闻从业者已经将自己视为“新闻工作者”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认为社会和同行也已经普遍接受了这一看法。

同时,调查请受访者以10分制来评价网站编辑记者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1表示很低,10表示很高)。结果显示,受访者对这一问题的评价均值为5.17。也就是说,就网络新闻从业者自身的认知来看,目前该职业的社会地位处于中等水平。

调查中还请受访者用五级量表(1表示非常不应该, 5表示非常应该)来表达对于“你认为新闻网站是否应该拥有自己独立的采访报道”这一问题的态度。结果显示:受访者对新闻网站拥有自己的采访权表示较为强烈的认同态度,均值达到4.63。

职业伦理

本次问卷罗列了11项不同的有关新闻网站编辑记者职业伦理的说法,请全国网络新闻从业者以五级量表(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来衡量两个问题——第一、他们对这些行为的认同程度;第二、这些现象在网络新闻界的普遍程度。

第8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环境;大学生;自主意识;应对策略

1问题的提出

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明显存在着一些现象:一是手机、电脑与网络依赖现象。日常生活中,无论是遇到专业知识困惑,还是生活问题,大学生都会第一反应拿出手机“问度娘”,把思考“外包”给网络、手机或电脑。大学课堂上,尤其是在公共课和选修课上,教师全身心地“传道授业解惑”,而不少学生却在聚精会神的低头滑屏看手机,即课堂上的“低头族”不断崛起。二是网络信息成瘾现象。部分大学生通宵打网游,吃饭叫外卖,甚至连续好几天都不出宿舍门,去换取游戏装备与升级。网聊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等“网瘾综合症”在大学生群体中并不鲜见,加之新媒体的流行与广泛应用,大学生日益成为“微信控”、“手机控”等。而以上的种种现象,实质上折射着大学生自主意识的不足与缺失,而且已然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严重障碍。正是因为如此,本文将重点探究,网络信息环境对大学生自主意识养成的负效应及应对策略,从而化解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危机,推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2网络信息环境对大学生自主意识的负向影响

自主意识是指,“主体基于自己的活动所具有的支配、控制的权利和能力,并努力成为自然、社会和自身主人的一种积极的心理过程。”[1]作为主体意识最基本、最核心的内涵,自主意识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它使主体的实践性活动具有自主性、支配性和独立性。基于此,我们从三个层面来理解:一是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是自主意识的核心,并对主体的思想与行为起着导向作用;二是主体认识能力与主体实践能力是自主意识生成的支撑性因素,毕竟自主意识的养成依赖于认识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同时自主意识又是在实践活动中生成与增强的;三是人格层面上,自主意识通常表现为独立的人格。如今,大学生的自主意识遭遇着网络信息环境的挑战。网络信息环境即网络信息技术环境,毕竟“任何技术都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2](25),网络信息技术也是如此,但它“作为工具领域,既可以增强人的力量,也可以加剧人的软弱性。现阶段,人也许比以前更无力支配他的设备。”[3](199)换言之,网络信息环境会消解大学生的主体性,使其自主意识陷入养成困境。

2.1网络信息环境的开放化

诱发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偏差与迷失,致使大学生的自主意识无“根”生长网络空间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空间,遵循着信息共享原则,上网者在这个空间里可以自由地访问各类网站、上传或者下载各种信息,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对上网者完全是开放的。网络空间的开放化也带来了信息内容的多元化,各种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价值理念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而在网络信息环境开放、多元的气质辐射下,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纷繁复杂、鱼目混珠的信息,这些网络信息必定传递着多种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大学生宛如陷入了“三观丛”中,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并诱发他们“三观”偏差与迷失。例如,“郭美美事件”曾在微博上广为传播,她通过晒跑车与名牌包高调炫富,令不少大学生既羡慕其名牌满身、物质丰腴的奢靡生活,又不耻其高调炫富心态与拜金主义观念,于是在大学生群体中“为何我不是‘白富美’”、“我何时能一夜成名或一夜暴富”等言论不绝于耳。当然,如今不少大学生把赚大钱作为人生唯一追求,与同学聚会讲排场,认同“金钱万能”等,都确证着网络信息环境对大学生“三观”的冲击。而“三观”作为自主意识的核心,或称导向系统,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决定其行为的取舍。那么,大学生“三观”的偏差与迷失,意味着大学生失去人生目标与方向,失去对自己行为的控制,不知自己“是什么、要什么、信什么”。而失去“核心”的自主意识,只能是无“根”生长。

2.2网络信息环境的虚拟化

弱化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致使大学生的自主意识无“力”生长网络信息环境实质上是一种虚拟环境,它是人们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中营造了一个看不见摸不到,却又确实客观存在的虚拟空间。对于“数字一代”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无疑是“虚拟化生存”的“粉丝”。若他们一味的沉溺于“虚拟化生存”,势必导致其与真实世界疏离,与现实实践活动无缘,实践能力的弱化。毕竟人是现实中的人,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还得通过现实生活得以满足,可以说,满足人的需要的实践活动,本质上指向的必定是现实生活,实践能力也如此。再加上“虚拟实践的非物质性特点,使得它必须通过物质性的转化,才能产生实际的作用和结果。”[4]由此推知,大学生实践能力主要源于现实的实践活动,若过多沉浸在虚拟实践中,其实践能力会被“搁置”。以人际交往能力为例,时下不少大学生痴迷于微信、QQ等网络交际不能自拔,每隔几秒更新一次微博、刷朋友圈等。但个体的生活时间是有限的,在线时间越长,离线时间越短,就越远离真实的人际交往活动,长此以往,必定会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钝化。而实践能力作为大学生自主意识的支撑性因素,它的弱化直接钝化了大学生自主能力,最终使其自主意识遭遇无“力”生长的境遇。

2.3网络信息环境的技术化

消解大学生的独立人格,致使大学生的自主意识无“主”生长网络信息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其中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是“主力”。如今,它们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占据了当下的时间与空间,甚至催生了一种新的的生存方式,即“技术化生存”。也就是说,现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休闲等活动都散发着浓重的技术“气息”,这也带来了技术依赖问题。如大学生在百度上随意输入一个关键词,古今中外相匹配信息便会自动跳出,他们只要从现成的信息中筛选即可,无需深思熟虑,无需独立思考。而这恰恰会导致大学生懒于思考,不去思考,并逐渐丧失独立思考能力与独立思考意识;与此同时,大学生的独立行为也会被逐渐消解。如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必须在计算机、网络和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展开,网络学习的空间也都是计算机、网络和虚拟现实技术创造出来的。没有这些技术,一切都无从谈起。”[5]这样一来,大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与独立行为的失落,意味着独立人格的式微,依附人格的形成。“网络人”、“手机人”无疑是对此种人格最为形象地描述。自主意识本应表征为独立人格,但大学生对信息网络技术的过分依赖,却促成了依附人格生成,自主意识则异化为“它主”意识,“它主”意识本质上是一种“无主”意识,最终大学生自主意识只能无“主”生长。

3网络信息环境下大学生自主意识养成之策略

面对网络信息环境对大学生自主意识的挑战,我们需通过优化网络信息环境、鼓励大学生体验现实的校园生活与加强独立人格教育来化危机为转机,从而促进其自主意识的养成。

3.1优化网络信息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意识,首要任务是不断净化网络信息环境,消解不良观念对大学生的侵蚀。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与建设,如加强网络立法、建立“信息海关”制度等,从信息源头上入手,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同时要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社会各界包括媒体人、学者、普通大学生网民等需共同努力,在传统道德基础上提炼并宣传网络道德规范,规范自身网络行为,自觉维护电子空间秩序,营造出怡人的网络“气候”。另一方面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网络化建设,以信息网络化为改革方向主动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需要,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在自主空间中坚固大学生自主意识的“核心”。一是是添内容、创方法,改革传统思政理论教育,为其信息网络化垫基础。即丰富思政理论教学内容,利用网络搜集时政资料、政策文件与兴趣讨论题等教学资源,扩大课程内容的信息量,使课程更有趣,赋予其新活力。并且借助多媒体技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多样性。如制播放纪录片、动画等电化教学片等,都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以课堂主渠道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二要开设思政课虚拟课堂,以主流“三观”整合大学生的多元“三观”。高校可以通过整合高校新闻网、高校微博、微信平台等网络资源,打造思政教育虚拟课堂,开发校园“三观”教育新平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价值观。如开设校园“学生名人故事汇”、“学者故事坊、”等栏目,定期更新学生榜样人物事迹,推送教授学者的成长故事等,传播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在浏览、转发与点赞中潜移默化地认同核心价值,形成正确的“三观”。

3.2鼓励大学生体验现实的校园生活,引导其在现实活动中提升实践能力

在虚拟化的网络信息环境中,鼓励大学生体验现实的校园生活,引导其在现实活动中提升实践能力,对其自主意识的养成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毕竟大学校园是他们活动的主场,若要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需“用各种方法让人们感受和意识到真实的事物、真实的我、真实的他人、真实的关系、归结到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要时时处处感受和意识到人的真实存在。”[6]。鉴于此,一是着力建设“魅力”课堂,让大学生更多体验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学生之间面对面的思想对话、心贴心的情感互动。高校教师需勤修“内功”,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下足功夫,增加课堂上与学生的对话、互动,使课堂内外都散发出“魅力”的气息。而且只有在现实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等实践能力才能得到提升;二是组织丰富多样的宿舍活动,让大学生更多体验室友之间学习、生活上的关爱与互助,在其过程中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据统计,大学生在校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宿舍中度过的。因而,学生会与宿舍主管部门,通过组织寝室文化PK赛、寝室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使大学生在宿舍集体活动中增进了解、增进友谊与共同成长。宿舍的舍长有意识地组织登山、球类运动,时常开“卧谈会”等,这些都能促进室友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使宿舍成员在长期的交往、互动中提升人际交往、适应环境等实践能力。

3.3加强独立人格教育,促进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

在网络信息时代,虽然信息网络技术直接促使大学生养成了依附性人格,导致其自主意识无主生长,但实质上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发育不良”才是症结所在。也即,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其独立人格始终处于“欠发达”阶段,它的羸弱使大学生无法抵御信息网络技术的诱惑,在实然生活中表现出依赖甚至依附于网络信息技术就不足为奇了。鉴于以上分析,一是要树立主体性育人观念,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与校园活动中培育大学生的独立人格意识。通过树立主体性的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等理念,培育大学生的独立人格意识。高校思政理论课、专业课教师应开展对话式、研讨式教学,当好课堂“导演”,让学生成为“主角”,使他们独立地开展知识学习、问题研讨。团委工作者、辅导员等应更多把活动交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策划、宣传与管理活动,使校园活动成为他们的“自主舞台”,成为他们独立自主的乐园;二是要加强网络与信息心理教育,促使大学生克服对信息与网络依赖心理。高校可以增设网络与信息心理课程,让大学生了解基本的网络信息心理知识,预防常见的心理问题。如增开信息与网络心理教育课程,或者在原有心理教育课程中增加一些章节,填补网络信息心理教育的课程空白。同时,建立网络与信息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职与兼职的心理咨询老师,对学生中出现的网络成瘾综合症、信息焦虑症等进行分析,诊断,找出化解方法,使大学生的独立人格“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商树松.论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主体意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性主张[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2):123-125.

[2]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5.

[3]赫尔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张峰,吕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199.

[4]丁严.信息网络视野下人的主体意识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31-32.

[5]刘学兰,刘鸣.网络学习与人的主体性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1):128-134.

第9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文化意识;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253-02

一、当前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

1.背景。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到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的贸易交流与发展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内容。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人也开始在商务贸易方面发挥自己的才能,更多地加入到世界贸易交流中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商务英语的学习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商务英语课程来培养更多的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商务英语作为一门具有专门用途的课程,越来越被重视,甚至成为新世纪在外语教学方面的重要部分。然而,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应用和普及,对商务人才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商务人员除了和外商进行语言交流,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交流。与他国合作需要的不仅仅是语言能力,更需要了解彼国的文化知识,能进行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这就大大增强了学生在商务文化意识方面的要求。

2.当前商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社会发展对商务人员的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商务英语教学却没有顺应潮流发展,依旧保持着原有的教学方式。当前的商务英语教学只是简单的英语学习和商务知识的结合,学生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容易养成过分重视商务知识方面的学习,而忽略对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缺乏对国际贸易方面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一味地重视英语和商务基础知识的培养,却没有及时补充学生在文化意识方面的了解和把握,使学生的学习日趋片面,从而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无法适应真正的实战。真正的商务英语课程应该包括国家的文化背景,企业的管理理念以及个人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内容,通过深入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积极处理在商务贸易中可能遇到的文化障碍和文化冲突,推进国际商务活动的成功展开。除此之外,商务英语教学还存在学习环境不佳的问题。对于商务英语教学来说,商务交流的情境模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传统的课堂的重点在于教师照着教材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教学内容枯燥传统、缺乏新意,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师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无法得到高效的学习成果。不仅如此,现在高校的很多老师并没有很高的商务贸易文化素养,师资力量薄弱,大部分老师并没有在国际贸易环境下的实战经验,教学内容也就缺乏实际性。这就很有必要通过情境的模拟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商贸英语的教学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二、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特点和优势

1.特点。商务英语作为一门专门用于商务贸易的课程,具有专业性、实用性等特点,包括商务函电,视听说和口译等课程。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商务英语的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特点是,教师通过充分利用网络,能有效地改变原有的陈旧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结构,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师通过图片、视频以及情境模拟等方式来进行教学,增加学生在外国文化以及企业管理理念上的了解和认识。而且,教师还可以通过建立网上虚拟社区,真正地模拟商务情境,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提高商务交流能力,改变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中缺乏实践的状况,让学生真实地把握商务情境,促进商务文化意识的提高。

2.优势。网络环境下的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有许多优势。首先,网络环境具有庞大的信息和资源,并且有资源共享便利、传输便捷的优点,大大减少了时间和空间上对学生商务文化意识培养的限制,学生有了更多渠道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商贸知识,并在与本国文化对比的过程中了解两国的差异,对学生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网络教学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教学内容并不局限于课本知识以及教师的一点理解,网络教学通过观摩视频、欣赏图片、阅读文章等多种方式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学习广度和宽度。此外,网络环境下的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具有开放性、交互性的优点,开放的教学过程、交互的学习过程、可选择的学习内容、多样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这都体现了网络环境下的优势。

三、网络环境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指导策略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具有很大的特点和优势,突破了教室和书本的局限性,延伸了教学环境,扩大了书本的知识范围。全球化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商务贸易的发展,也大大地提高了对商务人员的要求,商务文化素养也成为商务人员必备的素质。只有通过学生的文化意识,才能进一步培养商务文化意识,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才能够了解不同文化产生的差异性,进而有效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基于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创设可操作的网络环境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2.教师的指导策略。①完善网络教学体系。现代教学越来越重视网络的作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要求。只有在普通教学中融入网络教学的内容,全面完善地利用网络,并将网络教学纳入整个教学体系,建立网络教学系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策略,才能对这个新的领域进行完善。网络教学具有信息量大且全面等特点,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真正发挥网络的作用,以此来丰富学生在商务文化方面的了解和掌握,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在网络教学中,要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理论的教学需要实践来完善,实践的实施需要理论的支持,两者的和谐一致才能全面实现网络教学的价值,达到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目的。网络教学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必须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和改进,来完善网络教学,从而发挥网络教学的意义。②选择合适教材。教材的选择是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部分,好的教材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材的选择必须符合时展的潮流,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除了在商务方面的知识,还应该涉及国家文化背景,全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储量,给学生的发展做好坚实的准备和完善的基础。③指导学生改变学习观念。文化素质不只是学校所教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是指所接受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因此,教师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不为学而学,不为考试分数而学,应了解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关系。④充分利用广域网进行指导。网络中有丰富的资源和信息,目前高校对于网络的使用一是广域网,二是校园网。教师应有效地使用这两种网络环境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如课前布置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查找背景资料,课后指导学生进行延伸的相关文化知识学习,对相关的知识点通过对中外不同文化所产生的差异性来进行比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⑤充分利用校园网进行指导。教师应重视校园网教学平台的建设和资源库的建设,资源库的建设不仅仅是具备相关学科的内容,还应具备中外文化方面的内容,将教学内容与文化进行有效结合,课前、课中、课后都可利用校园网内的资源布置学生课前对背景文化知识进行了解,通过课前的了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有效地掌握课中老师所教知识。课外教师也可利用校园网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习的内容不限于专业知识,而应是开放式的,与文化相结合的学习。⑥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文化渗透指导。教师应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利用广域网和校园网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特别是在专业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文化渗透进去,而不仅仅限于专业知识的具体学习,因此在课外作业的指导中应加大文化知识学习的比例,所设问题应尽可能是综合性的,具有文化性质的,开放式的,以此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培养学生客观、全面、综合的辨析能力,帮助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在商务领域得到长足的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及网络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并给出网络环境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指导策略,在学生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上给出具体的分析和指导方法,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文化素养的商务人才给出一些建议,真正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商务人才,为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国家总体经济的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冯英.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培养[J].才智,2009,(34).

[2]张莹,叶玲.英美文化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及文化意识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1,(23).

[3]商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2011,(10).

第10篇

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信息流通的重要渠道,并对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甚至价值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正确利用网络媒体的传播功能,对于在大学校园传播先进思想、弘扬优秀文化、维护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报告中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新的要求,并将其提升到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同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高度概括,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并强调了在当下思想多元的环境下,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在系列重要讲话中也一再指出要加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但是,一直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思想意识形态,在传播方式上主要依靠传统的纸媒、电视和广播进行传播,并未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这一强大的舆论宣传阵地。反观当前高校大学生,已经高度依赖网络媒体,几乎完全摒弃了传统媒体。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网络媒体必然成为最佳选择方式。只有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舆论传播功能,才能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近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更是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为深入研究网络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对策,重庆邮电大学郑洁教授等人所著的《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一书,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之一,重点研究了网络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方面的相关问题,致力于探索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如何依靠网络媒体的优势,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者在构建全书的写作思路时,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分析了网络媒体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同时立足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和特点,剖析了网络媒体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现状,提出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且结合时代需求,对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具体方式、有效机制和网络媒体构建的途径,进行了探析和研究。从全书主要内容、行文思路及整体结构来看,该书主要有以下三点特征:

第一,逻辑严谨,分析有理有据。该书体现了非常强的问题意识,指出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对网络媒体及社会价值观的解读,对文章所涉及到的“网络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基本概念进行了层层剖析,并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阐释了互联网技术的演变过程,论述和归纳了网络媒体的具体含义、基本类型和发展优势,并着重分析了网络传播的特征和功能。

第二,角度新颖,行文思路清晰。“网络媒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两个概念本身属于不同的范畴,但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作为抽象概念的意识形态,也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作者认识到网络媒体的发展前景已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网络成为传播信息的新型载体,在不久必将成为舆论宣传的主流阵地。因此,他在写作时将两者完美融合,厘清了两者的概念,梳理它们的成长过程,试图寻找发展规律。并根据大量的调研数据,对两者发展的现状进行理性分析,对网络媒体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充分论述,指出了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具有清晰的行文思路。

第三,重视实践,突出主题思想。网络媒体作为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面R一些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作为一本理论性著作,它的最终目的是引导人们加强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借助网络媒体的优势,让新媒体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因此,该书对于如何营造具有可持续性的、健康的网络空间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这不仅有利于发挥网络媒体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功能,更有利于维护当前我国网络媒体的积极建设与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对于建设网络媒体,发挥新型媒体的舆论宣传功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大力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11篇

[关键词]个人信息安全;大学生;社交网络;安全意识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121

1数据来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搜集与社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意识的相关资料,确定了调查问卷内容,共16个问题。本次问卷主要在常州市四所本科高校发放,回收有效问卷578份。本次调查时间为:2016年7月2日至7月8日。本次调查涉及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学生176名、常州工学院学生76名、常州大学学生152名和江苏理工学院学生173名。其中,调查对象以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为主,大四学生偏低,男女比例相对均衡。

2个人信息认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的通知》(公通字〔2013〕12号)明确规定:“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公民的姓名、年龄、有效证件号码、婚姻状况、工作单位、学历、履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或者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数据资料。”

21个人信息保护范围认知

关于受访者对个人信息保护范围的理解,44%的受访者大概知道,31%的受访者知道,14%的受访者不太清楚,只有10%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清楚,而有41%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其中,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的范围难以界定。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存在联系,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的保护范围之间具有交错性,但不可简单等同。个人信息范围的界定,取决于对个人信息的定义:个人信息具有可识别性,能与某个特定个体的人格和身份建立起联系;个人信息具有交互性,其发挥自身作用的空间就是信息主体与外界的交互过程,信息主体依循自身的意愿对个人信息进行合理的利用,以便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占据一个有利的地位。

将调查数据按受访者的年级进行细化分析,不同年级受访者对于个人隐私的掌握情况大体一致。相对而言,非常清楚安全隐私范畴的大四受访者比例为1724%;知道安全隐私范畴的大三受访者比例为3526%,大概知道安全隐私范畴的大一受访者比例为4651%,不太清楚安全隐私范畴大二受访者比例为1943%。可见,随着年级的增长,对个人信息范围的理解有所深入。

22个人信息暴露在社交网络上的看法

在大数据环境下,用户对社交网络上的个人信息的控制能力减弱,易被非法分子利用。如身边出现的多起身份窃取案件,通过获取用户微信号里动态、头像等信息,进行账号完全“复制”,假冒本人向亲友借钱。通过用户的动态、地理位置、跟踪用户、实施盗窃等。可见,社交网络上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关于对个人信息暴露在社交网络上的看法,3189%的受访者认为个人信息暴露在社交网络上很严重,应该采取措施避免不良影响,5806%的受访者表示有点担心,应注意个人信息安全,919%的受访者表示个人信息暴露在社交网络上无关紧要、很正常。这反映出大部分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上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23是否会阅读社交网络服务商的用户服务协议

社交网络服务商和用糁间通常存在着一个用户服务协议,以明确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通常由用户在向社交网络服务商注册时,通过点击确认而成立,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首先,用户协议内容由服务商预先拟定,用户只能接受或拒绝接受,没有协商的余地;其次,服务商往往在用户协议中极力维护自身利益,对用户权利则多加限制:一般将用户协议分布在其他页面中,内容晦涩繁杂,将对用户权利造成不利影响的条款隐藏在其他条款中;社交网络服务商可随时单方修改服务条款内容,一旦用户继续使用则意味着接受新条款;社交网络服务商保留自己对条款内容的最终解释权。

关于是否会阅读社交应用服务商的用户服务协议上,4974%的受访者偶尔阅读,3692%的受访者不会阅读,1179%的受访者经常阅读,而156%的受访者根本不知道用户服务协议。调查结果反映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用户服务协议的态度是知道有用户服务协议,但不够重视。

24个人信息被泄露时是否维权

在社交网络上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有很多:服务商泄露个人信息(不良商家泄露或黑客入侵)、用户社交网络上晒信息(自拍、姓名、学校等)、电脑感染木马病毒导致信息被窃取、不法分子利用网站漏洞入侵数据库、用户随意连接免费Wi-Fi或扫描二维码等。而个人信息被泄露后,轻则广告骚扰源源不断,重则人财两空。而相应维权方式有:向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等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向公安部门报案;向侵权人索赔。然而一般金额相对较小的案件追回概率低。从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个人信息被泄露时,维权意识不强,2882%的受访者表示会利用法律手段为自己维权,6736%的受访者表示只要没造成太大损失不会维权,382%的受访者选择其他方式解决。这跟目前信息安全侵害所带来的总体损失程度不严重有一定关系。

3个人信息安全能力

31个人信息填写

4479%的受访者表示在知名的社交网络会填写真实信息,但是在一些论坛或者别的需注册的网站说不准了,2587%的受访者如实填写,2535%的受访者会填写真假参半的个人注册信息,278%的受访者表示网络上的都是假的,所以随便填,122%的受访者选择了其他。

在社交网站上公布的个人真实信息

32设置

密码设置是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部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受访者倾向于设置安全性较低、安全性一般的密码,其中5277%的受访者表示设置密码时会采用字母、数字、符号中两种的组合等安全性一般的密码,而3754%的受访者表示设置密码时会采用字母、数字、符号三种的组合等安全性较高的密码。可见,大学生个人密码设置能力不高。

33网络应用之间的相互绑定现象

6932%的受访者表示社交应用间存在相互绑定现象,3068%的受访者不存在相互绑定现象。这里绑定是指用一个社交应用的账号密码可以授权登录另一个社交应用,应用间相互关联、分享信息。这在方便用户的同时,大大增加了个人信息被盗的风险。一个账号密码丢失,可能引起多个应用上个人信息被窃取,从而使用户信息更加透明,更易使不法分子侵害用户权益。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社交应用间存在相互绑定情况,个人信息被盗风险增加。

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程度认知

4社交网络个人信息保护对策

41提高大学生个人信息安全素养

用户的安全意识是保障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首要因素。大学生应谨慎对待个人信息,有基本安全意识。当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时,能够有效维权。

高校可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相关信息安全部门、公安部门合作,开展相关安全知识普及工作,提高大学生个人信息安全意识。

42加强个人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建设

目前,政府的相关法律体系等还未构建完全,相应的奖罚机制还不够成熟,政府应将信息安全保障政策体系化,建立完善的体制系统。应尽快制定出台《信息安全法》,并将其作为网络信息安全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对信息保护明确标准,对信息泄露苛以责任。要求网监部门切实担负起监管职责,执法部门应严惩网络犯罪。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互动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提高对网络环境进行治理的效率。从而规范社交网络服务商行为。立法还应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发展的持续性,为信息技术的发展预留空间。

第12篇

端正态度

从源头上对网络经营的一些不正当做法进行遏制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产品的供应,乱价亦不可能。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企业在电子商务渠道投入足够的精力,包括渠道的拓展和运营,并且亲自参与其中,这样对网络渠道的整个流程形成直观的接触,更容易掌握和了解其问的细节,同时对于所出现的问题也会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就会对与乱价等现象进行及时的处理,包括惩戒、打击进而规范化。

因为网络销售不存在区域概念,很多经销商为了拿到更多的返点和销售业绩,会采取在网上抛货的做法,这也是乱价的一个主要成因。如果说企业自身主持网络销售,每天都会关注和了解网络销售的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不正当行为并且做出迅速的反应,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但是目前我们看到企业对于乱价现象往往有两种态度,一是无视,一是无奈,这两种态度产生的结果殊途同归,那就是网络乱价现象以一种顽固的姿态继续存在,干扰着正常的运营秩序。

其实从企业角度来讲,应该很清楚的看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作为”和“不作为”,而“不作为”这种放任自流的态度对渠道的伤害是很大的,只要企业重视并且将渠道建设规范化,投入成本进行管控,那么这种作为和取得的效果无疑是成正比的。

疏墙结合

因为有一部分经销商目前完全把网络当做一个倾销产品的渠道,面对这样一部分经销商,虽然从企业角度来讲也实现了部分产品的销量,但是对于其他通过正规经营的经销商来讲,无疑是一种利益上的侵害。

那么,对于这种通过网络倾销取得销售业绩的经销商,企业怎样处理?面对优秀的销售业绩,是奖?面对其不正当的竞争方式,是罚?奖与罚,让企业陷入尴尬的境地,

相比较前几年企业“谈网色变”的状况,今天我们看到的网络销售依然是乱价满天飞,而面对经销商的投诉企业似乎也显得有些畏手畏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乱价的主体同样也是经销商,而经销商群体之间不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往往一些遵守规则的经销商也无力对此进行管控。

所以说,乱价也好、窜货也罢,这是需要企业出面解决的问题,如果企业想要维护正常的渠道建设,从长远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冷处理”则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企业在采取行政管理措施的同时,也需要利用好网络这个渠道,借助电子商务的平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自己的销售网络。

也就是说既要做到堵一面对乱价等现象,也要做到疏――充分利用和开拓电子商务平台。只有企业从源头上把关,疏导结合,才可以说是科学的管控方式。

进行区隔

除了加强企业在意识层面的认识,真正的做到规范性的管控还要落实到行动上。

有些产品比较适合在网络上销售,而有些产品在网络销售的实际效果并不如人意,在这点上企业需要充分把握一个度,也就是进行产品区隔。

那么,通过对经销商和产品进行双重区隔可以很好的解决线上线下销售的冲突问题。

这样网络价格不至于对地面销售造成伤害,特别是家电类产品,因为渠道的费用非常高,那么放在网络上销售就具有了先天的优势。由于投入成本的缩减,省下来的渠道费用让利给消费者,价格优势自然凸显。

对于厂家来讲,乱价在销售上所产生的结果并没有对其产生太大的损失,甚至从某个角度来看企业反而是间接受益者。所以说,对于家电企业来讲,需要多多利用电子商务这个优势平台,因为毕竟这是一个符合消费者利益的发展模式和新兴渠道。

只要能对产品进行区隔,比如说线下卖场已经做得特别好的产品,销售稳定的品类,在产品型号以及新品开发上进行一些区分,分别供应线上线下销售。将产品完全区分开,使其不具有完全一致的可比性,对于企业来讲是管控价格的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

另外,细分经销商群体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将传统地面经销商和网络渠道经销商两个群体进行规划和管理。如果有能力的经销商也不妨支持其积极开拓网络渠道,因为线上线下同时开发,借助经销商原有的管理体系,可能更有利于发展。

尤其是借助原有的物流配送基础,因为线上销售除了价格优势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快捷。随着出行时间成本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群选择了线上交易,那么物流配送就成为一把双刃剑,配送的及时、快捷,可以促进线上销售的长线发展。同理,如果配送滞后,也会成为发展网络渠道的制约因素。

所以,实体经销商借助原有的经营构架涉足电子商务渠道也许会更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