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9 16:52: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学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您好!首先真诚地感谢您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我的求职信。
我来自XXX建筑设计专业2015年应届毕业生。得知贵公司为积极谋求发展招贤纳才,我真诚的渴望能加入贵公司,为贵公司的发展壮大贡献我的才能和智慧。
作为一名建筑设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我热爱本专业并为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在几年的学习中,系统学习了 AutoCAD、PhotoshopCS、3dsMax、结构力学、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钢筋混泥土结构、园林工程、住宅建筑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等专业知识,通过学习积累了较丰富的工作经验。
除了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本人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高三毕业后,就开始学习AutoCAD软件,并利用大一、大二假期时间,分别到厦门华赛建筑设计事务所、泉州丰泽建筑有限公司实习。系统的学习建筑设计相关知识。了解公司的运转,以至更快的适应公司的发展。在大学期间,曾在系领导带领下到上海实习并与同济大学建筑学学生进行交流并主动利用大学课余时间,在武夷山设计院实习,收获了很多。在校期间,先后完成了别墅、小区住宅、中小学、餐馆等方案图、施工图和效果图的制作。
大学期间,本人始终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在各方面都取得长足的发展,全面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曾担任过武夷学院记者团团长、武夷学院读书协会会长、班干部等职。在工作上我能做到勤勤恳恳,认真负责,精心组织,力求做到最好。学习成绩优秀,连续两年荣获校“三等奖学金”并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文体单项积极分子”等荣誉。
在大学几年的学习跟生活,使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如何与人共事,锻炼了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关心集体、务实求进的思想。沉甸甸的过去,正是为了公司未来的发展而蕴积。我的将来,正准备为公司辉煌的将来而贡献、拼搏!
现在的我以饱满的热情、一丝不苟的态度迎接新的挑战,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公司的发展和祖国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
最后,再次感谢您百忙之中对我的关注,并真诚希望我能够成为贵公司的一员,为贵公司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期盼您的回音!
诚祝贵公司万事亨通,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文章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教育理念,以建筑学专业导论课的教学改革实践为例,在教学中,以项目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探讨导论课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结合笔者的课堂实践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以期对应用型本科大学专业导论课的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
建筑学专业导论;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
我国的建筑学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建筑学专业导论课是建筑学科的入门课程,大部分学校设置的课程为建筑初步,分两个学期进行学习,其重要性在国内外建筑教育界都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它不仅要使学生初步的认识建筑,了解建筑设计的任务和步骤,还要培养学生的建筑艺术修养,建立初步的建筑空间感和训练建筑表现能力等多项任务。而更为重要的,是应当通过该课程激发出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掌握建筑学的学习方法,为未来建筑师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建筑学的专业教育中,建筑初步课程的教学改革成为各大高校课程改革的焦点,笔者也结合本校应用性大学的特点和建筑专业“4+1”培养方式的特殊性,对建筑学入门课程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由于本校建筑学的入门课程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课时的分配上都有所变化,课程命名为建筑学专业导论。
1建筑学专业导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建筑初步自1973年开设以来,经过几代教师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成熟稳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但是由于近年来受大学扩招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基本素质有所变化,加之现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广泛应用都对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有所冲击。特别是针对我校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教学特色,迫切需要优化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来看,建筑初步分为相对独立的几大模块,各个模块分别对应后续学习的几大课程,这就造成了各大模块之间联系不够,老师在教学深度上把握不准确,学生在学完该门课程之后对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等弊端。具体的课程内容以集中在线条、渲染等基本技法训练为主,注重掌握操作性技能与规范性为准则,造成学生进入二年级设计时,对空间的认识、对形体的控制感到困惑。这种表现技能训练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课下时间,但也仅停留在认知阶段,有些同学也会因此丧失对建筑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
2.1课程体系的设置
根据学生学习的成长过程,按由浅入深、由基础到专业的顺序,将建筑学专业的课程分为专业导论一一设计基础一一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施工图设计一综合设计五个层次。整个课程体系的教学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在专业导论课阶段,把一些简单的项目放到教学中,形成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认识建筑的基础上尽早的接触设计,熟悉设计,加深对专业的认识。作为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的建筑初步为两个学期开设,总学时196,改革后的专业基础课由建筑学专业导论、建筑设计基础及构成设计等三门课程组成,作为新生的入门课程,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明确。使学生初步认识建筑,认识建筑设计,明确建筑学专业的学习目标和就业方向,培养学生学习建筑学的兴趣,实现真正的入门教育。
2.2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建筑学专业导论课就是要回答三个问题:什么是建筑?什么是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的想法应如何表达?有了明确的问题,建筑学专业导论课的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就可以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第一个问题的回答要贯穿整个导论课的始终,结合经典建筑作品的分析与相应的理论讲授;第二个问题的回答要通过对历史上优秀建筑作品的分析再现入手,同时要讲授一些经典的建筑空间组合手法;第三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的具体化,学生对什么是建筑设计有了一定认识以后,要通过教师对建筑表现手法的初步讲解以及完成一套小型建筑方案设计来摸索、体验具体的建筑设计方法和流程。应应用型本科大学及“4+1”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建筑学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针对基于以上指导思想,笔者编制了建筑学专业导论课程内容和学时建议方案,该课程共开设了48学时,其中认知教学20学时,实践教学18学时,每周平均3学时。其中认知教学为理论讲授包括:建筑概述4学时,建筑技法表达2学时,建筑平面识图、制图4学时,建筑方案设计入门8学时;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互评、教师辅导,其中初始建筑2学时,建筑平面图抄绘4学时,小型建筑方案设计与讲评12学时。在认知教学中还加入了课程体系与就业领域介绍的章节,使学生在对后续的课程设置及未来的就业方向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以后,会更加明确学习目标,避免弯路。教学改革后,强化了原有经典内容,如建筑空间形态构成、建筑方案设计初步;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如初识建筑、建筑识图;剔除落后的教学内容,如删除开设多年的水墨渲染,只对建筑表达技法做认知性介绍。
2.3阶段性评估完善考核方式
改变传统一考定输赢的考试方法,增加阶段性评估,整个课程考核的分数由三部分组成,平时考勤加课堂表现占总分值的20%,阶段性的训练作业如,初识建筑、建筑抄绘等占总分值的30%,最后期末考核占总分值的50%。这种考核方式不仅使学生更加重视平时的训练,也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
3.1改变教学主体,增加学生主动性
在新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再是以前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是增加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主动去学习,例如,在建筑历史的讲解过程中,除了老师的重点讲述,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去搜集国外与国内的知名或自己感兴趣的建筑,整理相关资料(包括建筑区位、建筑特色,自己的认识等)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展现个大家,表现较好的同学给予加分鼓励。经实践,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信心,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自然记忆深刻。“初识建筑”是很多院校已经采用的建筑学基本功训练形式,经过多校调研和考察,决定将其引入本校课程体系中。可综合绘图和PPT演讲等方式,考核学生对建筑历史、工程字、线条练习等内容和汇报演讲的能力,这是建筑学专业的初学者对建筑的第一次正面感知态度的表达,识大家一个展示创意和设计想法的机会,这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也从中发现了更多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3.2项目教学法贯穿教学的始终
以前的建筑概论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课程免不了枯燥乏味,那么教学模式改革后的建筑导论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增加具体项目,以项目为线索贯穿相关理论,理论结合实践,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了解建筑学专业的必备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以“小型建筑方案设计”项目为导向,讲述建筑方案设计的一般步骤,在学习完相关理论之后,最后以自己的设计方案作为考核内容。在教学之初就以项目为引导,让学生感觉学有所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4教学改革的未来挑战
以项目为导向性,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教学模式。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下挑战,如授课内容深度及教材问题,目前对于课程改革没有针对性的教材,以往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对整个建筑学专业课程的总结与概括,这就使得许多内容与后面的课程有所重复,以至于老师在讲解过程中,每个知识点的深入程度不好把握,希望通过后续工作,设计一套针对应用性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方案,也期望对其他导论课程有所借鉴。
作者:刘淑娟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白旭.对建筑初步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3年9月第12卷第3期
以建筑学专业教室为研究对象,从建筑教育和建筑学专业特点出发,对建筑学专业教室的功能和类型进行分析。
关键词:
建筑教育;教学空间;类型;功能
1引言
现代建筑教育起源于包豪斯体系。在包豪斯设计教育体系的影响下,现代建筑教育中往往注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创造出实用而美观的各种生活用品、工业产品和房屋建筑。中国建筑教育由于受到前苏联和西方欧美国家建筑教育思想的影响,在经历了相当一段时间的探索之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1]。由于建筑学专业的特殊性,建筑教育的方法和内容相较其他专业均有较大的差异,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特点和教育模式。专业教室是建筑学专业最重要的教学空间,也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它具有丰富多样的类型与功能特点。
2建筑学专业概况
建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是与建筑设计和建造相关的艺术与技术的综合,传统的建筑学涵盖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以及建筑技术等内容。随着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从建筑学学科中分离出来,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共同构成了不同空间尺度和角度对人居环境研究的科学领域。建筑学专业是以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作为主干学科,为适应社会用人的需要而设置的。主要培养具有策划、设计与管理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通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建筑学专业教育包涵了建筑艺术、建筑技术等相关内容,具有艺术性、工程技术性、实践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建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美术、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建筑结构与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筑物理等;建筑学专业的主要实践环节包括:美术实习、建筑认识实习、建筑材料实验、课程设计、建筑测绘实习、设计院生产实习等;建筑学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科学与技术。
3建筑学专业教学空间
一般意义上的专业教学空间是指为满足本专业学生学习其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所需要的特定教学空间与设施[2]。由于建筑学专业的特殊性,建筑学专业课程教学不同于传统文科类专业讲授式教学,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特点和教育模式,例如建筑设计等课程。“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主干课程。它贯穿了建筑学专业学生大学学习生涯的全部过程,具有实践课程的特点。该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讨论和教师指导的方式进行,是一种现场式教学。建筑学专业教室也称设计专用教室,是建筑学专业所特有的教学场所,是根据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需要,为满足设计指导、交流以及学生作品展示而设计的[3]。它是建筑学专业最重要的教学空间,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具有教学指导、学习、绘图、交流、展示等功能特点。
4建筑学专业教室的功能特点
4.1教学指导
和普通教室功能相似,建筑学专业教室的首要功能是教学。在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中,专业教师会根据每一个学生所做的设计和所完成的工作进行单独指导。当多数学生的设计或作业存在相同或相似问题时,专业教师便需要对该项问题进行统一的解答。建筑学专业教室具有教学和指导的功能,它可以为建筑学专业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提供必要的空间和场所,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4.2学习
建筑学专业教室是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重要场所。由于每个学生在教室里面都有自己固定的课桌,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这些课桌便成为了学生自己私属财产。在上课时,学生可以在教室里认真听讲;而在课后,学生则可以在教室里面自主学习。
4.3绘图
建筑学专业教室是建筑学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绘图不可替代的空间和场所。为完成每一个课程项目和设计任务,所有的学生均需要在专业教室里进行设计构思、美术绘画、图纸制图、模型制作等工作。由于建筑学专业课程学习任务较重,学生们经常会在专业教室里面熬夜绘图。伴随着学生整个大学生涯,建筑学专业教室为学生进行设计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场地,它是除寝室外建筑学专业学生课后使用效率最高的地方。
4.4交流
交流是建筑学专业教室的一个重要功能。由于建筑设计是一个开放的创作过程,在整个设计阶段,设计者都需要与项目甲方、合作者进行不断的交流和沟通以完成整个阶段的设计。而对于入门阶段的学生来说,做好一个设计同样需要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不断的交流和探讨,在讨论中撞击火花、弥补不足、激发创意并打开思路[4]。建筑学专业教室应提供充裕的建筑空间为学生们的交流创造条件,并创造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交往空间。
4.5展示
建筑学专业教室具有一定的展示功能。在建筑专业课程特别是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每一个课程项目设计阶段,学生都需要将自己的图纸、模型等设计成果进行展示,同时也需要通过ppt汇报的方式向大家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方案作品。而对于一些比较好的设计成果和作品,则可以在专业教室内进行较长时间的展示,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4.6其他功能
教学指导、学习、绘图、交流、展示是建筑学专业教室的主要功能,这些功能对建筑的空间形式具有重要影响。建筑学专业教室作为特殊的教学空间,除了具有主要的功能之外,为了满足人们更好的体验需要,往往也增添了一些其他的辅助,它对主要功能起到一定的补充和完善作用。例如,在一些专业教室的设计、改造和使用过程中,为满足新的使用需要,部分专业教室还增设了一定的休息、储藏、洗漱、厨卫等功能,使其成了一个具有一定生活性质的功能空间。
5建筑学专业教室的类型
由于国内各高校办学条件的差异,受各种条件影响和限制,各高校的建筑学专业教室从形式到空间上均有较大差异,未能形成一个统一标准和定式。一般来说,按照建筑的形式、功能与空间特点,可简单的将建筑学专业教室分为:开放式、专用式、交流式三种类型。
5.1开放式
开放式建筑学专业教室是以一系列连续的空间作为主要单元的教学空间类型(图1)。它具有连续通透的大空间特点,便于不同年纪和班级的学生进行交流和学习,常作为低年级学生的专业教室。通过合理的设计,其内部空间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自由分隔,形成丰富的室内空间效果,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给予使用者不同的空间感受和体验,有助于学生进行设计创作。
5.2专用式
专用式建筑学专业教室是以某一独立的空间作为主要单元的教学空间类型(图2)。以班级为单位,每个教室为一个班。教室里设置有独立的多功能式的绘图座椅,供学生进行专业绘图及学习。该类型专业教室具有封闭、安静的特点,便于学生进行独立的学习和思考。
5.3交流式
交流式建筑学专业教室空间是一种工作室式模式的教学空间类型。它既具有开放式空间灵活、丰富的特点,又具有专用式空间封闭、安静的特征,是一种混合式的教学功能空间。常作为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的专业教室,可供学生进行计算机绘图以及汇报讨论。其座椅可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的需要进行布置。
6结语
建筑学专业教室为建筑学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和场所,它是建筑学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国内外高校教学条件的改善,为营造更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建筑学专业教室进行一定的改造设计和功能升级,使其满足使用者多样的需求,是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对提改善教学环境,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瑞杰,高力强.地方高校建筑学教育差异性发展之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12(8):83-87.
[2]佟彤.高校建筑类学科专业教学空间环境设计及使用状况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
[3]程晓青,吴新芳.当代中国建筑学专业教学环境考察[J].世界建筑,2008(11):122-124.
我国重点名校和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近似、教学大纲趋同、课程设置雷同、教学方法如出一辙。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学体系陈旧、工程应用及创新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弊端。除此之外,缺乏有效的政策、法律保障,缺乏专项资金的支持,设计企业对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不足,导致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高等工程教育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必须建立重视工程应用及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就业创业培训的建筑学专业教育体系,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卓越工程师。目前我国工科大学中的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由四大模块组成:以建筑设计、规划设计、景观设计等为核心的设计课程模块;以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技术、材料和构造课程为代表的技术课程模块;以建筑史为代表的建筑理论课程模块;以美术训练和电脑软件为基础的表现类课程模块。
1.1技术类课程这类课程一般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附加部分图纸或习题练习,完成课程的总体授课。由于采用这种“满堂灌”的方式,导致了学生毫无拓展创新思路的意识,缺乏主动积极的创造性思维,仅仅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譬如建筑结构类课程的教学思仍然延续了以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为授课对象的教学思维,过于注重力学和结构的计算公式推导,基本不考虑建筑师执业过程中对技术综合设计创新能力的需求;建筑技术和材料课程则明显缺乏综合训练的内容。
1.2理论类课程“治学先治史”是我们经常说起的一句话,它表明了专业历史在各个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建筑历史(理论)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视野的宽阔程度,从而深刻影响学生的未来的专业发展。但建筑史的书籍尤其是建筑批评类书籍的相对缺乏使得许多学生建筑理论积累明显不足。我国现有建筑学教学体系(无论是理工类还是艺术类院校)中,本科生在专业学习中的理论研究或讨论几乎一片空白。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建筑的理解往往等同与表面形式或功能排布的抄袭,他们虽然开口“高技”、闭口“极少”,却不知其是何意,源自何处,因何产生,到底有什么存在意义。
1.3设计类课程大多数院校都选择按建筑类型来安排设计课程及练习:一年级安排美术基础及建筑初步等课程,其后的二年级至五年级每个学期由浅入深,由简单功能到复杂功能的若干个不同类型的建筑设计课题,如先是阅览室,小餐厅,独立住宅,幼儿园然后到俱乐部,博物馆,写字楼,旅馆,影剧院等。仅通过几个有限的建筑类型也很难全面了解建筑设计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进一步造成专业教育与工程实践的严重脱节。我国现行建筑学专业教学大纲中规定的18周设计院实习则显得周期较短,同时设计院建筑师们有自身业务压力,根本无瑕指导实习的建筑系学生,造成大部分学生的实训项目只是走走过场,根本没有起到实际作用。
2改革思路
从专业教学目标来说,学校的专业教育必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建筑观,理解建筑的文化属性和工程属性间的关系,使他们深刻认识到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制约,了解一个建筑从概念设计到最后竣工所要经历的大量复杂细致的工作程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1课程设置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来看,必须坚持以增强综合能力以提高全面素质为基础,为目标,整合传统的基础课模块、设计课模块、技术课模块、理论课模块的教学安排。更新技术课程内容,加强技术课程与设计课程的横向联系,探讨新的课程大纲,形成新的教学环节和模式。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内容。设置多个主干课程系列,突破以建筑设计为主干的单一课程模式,这些系列互为依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有意识突出建筑节能、生态环保等新兴技术热点。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人文学科和工程技术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以符合建筑学专业特点和本科专业评估的要求。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优化选修课,增设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
2.2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我们提出了基于“技艺”整合原则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方法,从教学组织的整体性、教学进程的连续性、考核方式的动态性三方面入手,进行课程体系建构的改革与实践,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1)教学组织的整体性。“技艺”整合原则下的建筑学教学活动,以建筑设计模块课程为纽带,以方案设计为中心,结合结构选型设计、电力设计、给排水设计、暖通设计,尤其重视防火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在整合设计的过程中,采取师徒模式(导师—学生)进行授课,各个导师和学生根据兴趣及方向双向选择,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定各自的设计课题,并依此优化各自的教学进程,百花齐放。同时注意导师与学生间尤其是各个导师间的交流沟通。(2)教学进程的连续性。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涉及到“技术”的基础课程模块所处的平行并联状态打破。紧密联系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结构选型、建筑物理(声光热)、建筑构造、建筑安全等多门课程,以设计课程模块中学生的设计图纸为核心,打通原先各自为政的不同知识体系。(3)技术(理论)课程模块期末考核的动态性。突出建筑设计课程模块的核心地位,整合的方案、技术、艺术各类课程的教学过程,要求各个相关课程的授课教师在讲述理论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围绕上一学期或正在进行中的建筑设计课程模块的图纸布置单元训练环节,最终将建筑设计模块图纸作为期满考核的重要指标。完全抛弃以往那种传统的评价体系(平时作业与期末考核),后者以理论的论述与知识点的死记硬背作为考核的重点。
3结语
关键词:实践教学,建筑学,城市设计,教学改革
0引言
“城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设计师能够始终以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思维去思考设计对象,能够从社会经济、地域文化、绿色生态等角度切实地去应对现实社会环境中的具体问题,城市设计是联系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重要纽带。城市设计理论及实践发展至今,在指导中西方城市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城市特色营造、传统风貌保护、老城区有机更新、新区场所空间营造等方面[1]。城市设计课程,是建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其课程体系通常包含城市设计概论(理论课)、城市设计课程设计(设计实践课)两门主要课程以及城市设计相关专题。目前的城市设计教育延续传统的建筑学专业培养模式,学生较为注重设计对象的空间形态,注意力和着重点大多落在建筑空间及形态组合的“创新”上,而相对忽略甚至无视周边城市环境、居民风俗习惯及地域特色的传承与延续。实践活动为城市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设计实践层面而言,主要分为三个大的层次:1)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概念性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设计等;2)详细规划层面的地段级城市设计、街区级城市设计、旧城有机更新等;3)具体建造层面的城市小品、广场、公园景观等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等。当前,在城市设计教学中如何结合具体设计项目,加强设计实践环节,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状环境、挖掘历史文化、传承地域特色,充分理解城市、建筑与人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当前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议题[2]。
1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城市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面貌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许多“奇奇怪怪”的建筑在全国各城市不断涌现,其与周边整体环境、历史文化特色的不相协调也越来越多地被公众关注,不断挑战着公众的审美底线。因此,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的建筑实践往往容易走入误区,忽视宏观的城市环境,而沉迷于建筑单体的创作。因此,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应加强“城市思维”的培养,而作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重要的联系纽带,“城市设计”获得了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传统的培养模式势必随着设计实践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在本科阶段城市设计教育中,适时的培养基于城市思维的建筑设计手法,进而影响其后续的建筑设计实践尤为关键[2]。
2城市设计现状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实践中被人诟病的问题,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追根溯源,专业教育的误区及对人才培养的片面甚至错误导向责任无法推卸。当前建筑学本科培养模式中,建筑设计实践类课程的安排通常是按照项目类型难易程度逐步深入的,而城市设计相关课程往往在高年级独立设置。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课题也独立设置,缺少必要的联系,而从细部入手的惯性建筑思维已经相对定型,使高年级学生较难理解或接受近似“变革”城市设计思维,也较难充分了解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由于不能充分认识或接受从“城市思维”来指导建筑设计的新设计手法,从而其从复杂城市环境入手来分析解决建筑问题的能力也较弱,导致往后的工作实践中建筑较“自我”,成果说服力不强[3]。目前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结合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设的城市设计系列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城市设计概论》课程以理论讲授,原理讲授为主,结合教授设计方法;而《城市设计课程设计》结合具体实践工程项目设计,主要是理论知识及设计方法的具体运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系统的专业知识,教学重点主要在于强调城市设计的内容、设计方法和步骤,教学方法上运用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而对案例的分析往往更加注重平面分析层面,从而导致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教条的学习案例,只注重案例形式学习,而对案例内涵挖掘不够,运用到课程设计中往往就容易忽略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和公众的参与,导致片面的案例学习;此外,许多学生过分强调“设计创意和设计理念”,而忽视了对基础资料的调研分析,造成创意和理念成为“空中楼阁”,无法落地[4]。为此,在城市设计教学中如何加强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完成好因地制宜的城市设计作品,对今后培养优秀的城镇建设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3基于实践教学的《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3.1结合设计项目实施环节,强化实践控制要求
我校城市设计系列课程安排在大四年级,《城市设计概论》开设在先,《城市设计课程设计》环节在后。而在课程实际教授过程当中,学生较为教条的理解课本及教师讲授的知识,掌握和实践运用的都是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的具体形态设计,这就使学生对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内容常常忽视,缺少对地块周边区域乃至是更大层面的认识,缺乏对城市设计实施策略的深入了解,对实践项目的推进过程缺乏整体认识。导致绝大多数学生在方案设计层面过分注重设计概念,而缺乏对实际项目的可操作性的考虑,最后设计变成墙上的一张“蓝图”。因此,在城市设计课程改革实践中加重实践环节的比重显得尤为必要,如实地踏勘调研阶段加强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等,搜集项目基地的历史环境、风俗习惯、地域特色等资料。与此同时,在现状调研的过程中注重任务的合理分配及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让学生真正了解并掌握设计与管理工作的流程[3]。
3.2结合设计项目推进过程,着重沟通交流能力培养
城市设计项目的推进过程,包括现场踏勘、资料搜集、问卷调研、方案生成及成果交付等,同时也包括贯穿设计乃至实施全过程中的与各方沟通协调的过程。城市设计成果不仅是规划设计师个人设计理想的表达,同时也包括了与委托方、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公众等进行多次讨论的过程。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是规划设计师解释、坚持甚至让步的结果[5]。因此,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今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能自如的面对各方的质疑,并有充分的应对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措施是:首先,注重现状调研环节的训练。在《城市设计课程设计》课程前期阶段,专门安排了综合调研作业,调研的对象就选择在设计地块,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并做PPT汇报交流。由学生分组进行,时间安排3周~4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熟悉基本的调研方法、手段,并鼓励创新调研方式方法,以及调研过程中对现状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同时,学生在调研和访谈过程中,就会接触到形形的人,这对其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提升大有益处,并直面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这对身处象牙塔中的学生们而言,将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成长机会;其二,在设计过程中,分阶段设置多种形式的汇报答辩。在《城市设计课程设计》中,我们通常分为现状调研阶段、一轮草图阶段、二轮草图阶段、正式成果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多方沟通能力,在每个阶段结束时,均安排一次公开的答辩,其他同学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作为甲方、行政主管部门、专家以及公众等,站在不同的立场,提出尖锐的问题,在与答辩人唇枪舌剑的交锋中,学生们不但很好地训练了思辨及表达能力,还能站在不同的立场,思考相应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6]。
3.3结合设计项目利益协调过程,注重综合决策能力的培养
城市设计实践项目的实施过程,也是利益相关方综合协调的过程,各方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基础不同甚至风俗习惯也各异,均有各自的利益诉求,都希望自身的利益得到维护,话语权得到关注。社会文化的魅力,在于其包容性,在于多姿多彩文化及风俗恰当融合。而城市设计的核心就在于其协调及决策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协调及决策能力,我们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尤为注意进行多方案比较分析,搜集整理实践项目中的中标及陪标方案,让学生进行详细分析,提交简要的专题研究报告并进行简要汇报,点评过程别强调“参考答案”观念:即设计方案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终极蓝图,更谈不上绝对的对与错,只有结合不同立场,从不同视角来分析其合理与否。要使一个设计成为“优秀设计”,就必须综合各方观点,协调各方的矛盾甚至冲突,并综合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设计及实施的过程就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通过这些教学手段,让学生们明白城市设计实施过程的系统性、复杂性以及灵活性,结合利益协调过程,逐步培养其协调与综合决策的能力,为将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复杂情况做好充分的思想及行动准备[6]。
4结语
城市设计系列课程在建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当前部分地区城市缺乏特色、建筑求新求怪的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重要的联系纽带,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结合我校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课程多年来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提出了结合实际设计项目的实践教学思考。需要指出的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笔者的部分思考及教学实践也处于探索阶段,需要结合各高校城市设计课程成功的经验加以整合和优化。
参考文献:
[1]汤慧,宁启蒙.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设计课程教学优化研究[J].山西建筑,2015,41(29):226-227.
[2]王引,袁方.见微知著设计有道———城市设计专题会议综述[J].城市规划,2014(1):69-71.
[3]雷捷.结合实践、强化特色———《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6):64-66.
[4]李昊,裴钊,鲁旭,等.结合设计竞赛的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探索———以2014年度第25届国际建协UIA世界大学生竞赛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4(11):45-55.
[5]肖哲涛,郝丽君.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华中建筑,2012(11):179-182.
【关键词】建筑测绘;建筑模型;教学
建筑学是一门文理综合技术性的科学。要真正了解它每个建筑所蕴含丰富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内涵,建筑测绘非常重要。此外 ,测绘也是古建筑文物保护的必要前提。但测绘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立体感不强,只通过平面图形对很多建筑构造不是太清楚。而建筑模型课往往到了高年级找不到合适的素材,二者结合起来,寄给建筑模型找到了合适的素材,又给学生一个立体的感觉,丰富了建筑测绘实习的手段。
1.建筑测绘实习教学的目的和现有模式
建筑测绘实多进行古建筑的测绘,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在完成中建史课程之后,通过对古建筑的测绘,以加深对古建筑群体的建筑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有更深的理解。此外,古建筑测绘将历史保留下来的建筑物按比例测绘做到施工图深度,也可以为古建筑保护与科研做出贡献。
古建筑测绘是综合运用测量和制图技术来记录和说明古建筑的一种手段。目前,古建筑测绘的教学模式各高校大致相同,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实习指导教师讲授建筑测绘基本知识,使学生熟悉测绘工作程序。
(2)指导教师给学生分组,到实地进行考察,确定分组情况,勾画草图,再经过实际测量并结合拍照取得详细尺寸数据。
(3)测量完后各小组在现场校对各部分尺寸,使平、立、剖面各图相互一致,重要的构造节点、装饰图案要画大样图,大样图也要平、立、剖面。
(4)各小组以各草图为依据,绘制CAD成图,比例尺根据所表现对象选定,一般平、立、剖图为1:100,大样图为1:5、1:10、1:20不等。
2.现有古建筑测绘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古建筑测绘一直是建筑学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此课程(实习)丰富了学生的实际知识,加深了对古建筑知识的理解,但现有的古建筑测绘教学模式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生的注意力来看,与主干的建筑设计课程相比,不少建筑学专业学生对于古建筑测绘课程的学习热情普遍不高。或许这是受到了只重视现代建筑设计、忽视传统建筑设计和古建筑保护的影响。
(2)从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来看,古建筑测绘大多被安排在暑期进行,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炎热,降雨较多,测绘工作会有一定困难,也比较艰苦,安全和工作效率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3)从硬件条件来看,现有的测量工具较为落后。据了解,很多高校古建筑测绘仍以皮卷尺、钢卷尺、竹竿、绳子等为主的手工测量为主,测量误差较大且工作效率低下,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包括人员的危险与古建筑本身的危险。
(4)从教学成果来看,大多数院校现有的教学成果仍以学生的CAD图纸为主,形式比较单一且有时候对建筑的表现特别是对一些地形的表现不好。
3.古建筑测绘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1)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逐渐培养学生对于建筑文化遗产的感情,进而激发他们对投身古建筑保护和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
(2)高等院校应加大建筑学专业学生对于历史建筑认识和保护方面的教育力度,增加课程学时,加强教师配备,增大经费投入。另外,古建筑测绘的时间设置应充分考虑到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实习的环境等各方面具体条件,最好安排在春秋季进行。
(3)从发展来看,传统的测量工具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应引进并采取一些先进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手段。这样既可以大大提高单体建筑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同时又可用于范围更大的总图测量和单体建筑的控制性测量。
(4)丰富教学成果的表现形式,除了保持原有的CAD出图外,还应该结合草图大师建模,最后与建筑模型课结合,做出立体的模型。并且可以配合照片和视频,再加上文字报告,以增加学生的兴趣,也便于展示教学成果。经过一年的实践检验,由于要做成建筑模型,建筑测绘的深度明显加强了,细节处理的也更好了,对以后古建筑的修复工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结束语
作为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古建筑测绘的教改与实践在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相信通过提高学生兴趣、完善教学设置、改善教学设备、丰富教学成果等一系列举措,我国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古建筑测绘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科]
【参考文献】
[1]合肥工业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合编.测量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王树林.考古测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林源.古建筑测绘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3.
2.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院
3. Princeton University (NJ)普林斯顿大学
4. Columbia University (NY)哥伦比亚大学
5. Yale University (CT)耶鲁大学
6. Rice University (TX)莱斯大学
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6. University of Virginia弗吉尼亚大学
9.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大学
10.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11.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12. Southern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南加州建筑学院
1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13.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
15. Georgia Tech佐治亚理工学院
15.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罗德岛设计学院
15. Syracuse University (NY)雪城大学
15. University of Oregon俄勒冈大学
19.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19.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19.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华盛顿大学
19.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ilwaukee威斯康星大学米尔沃基分校
19.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MO)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05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力学课程概述
“建筑力学”是土建、水利、给排水等土木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深度视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该课程的内容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各一部分,因此课程涉及面较广。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该课程,培养学生对力学概念和方法的认知和应用,为其将来的职业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建筑力学课程根据专业的不同一般分为多学时授课和少学时授课两种。
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力学课程,建筑力学是在学习完高等数学、中职物理等课程后开设的一门与专业内容相对应的专业基础课。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人和发展,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学时等都处在不断变化和更新之中。因此,如何根据建筑学专业学生的特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应用力学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是课程发展和改革中所面对的问题,也是任课老师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我国建筑力学课程建设问题
1.“教”的内容与建筑设计相脱节
目前建筑力学专业学习的要求:了解结构体系在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适用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掌握结构体系与建筑形式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在设计过程中与结构专业进行合作的内容;掌握常用结构体系在各种作用力影响下的受力状况及主要结构构造要求;有能力在建筑设计中进行合理的结构选型,有能力对常用结构构件的尺寸进行估算,以满足方案设计的要求。这些要求都是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结构知识。但实际情况往往是知识的传授与建筑设计和实践严重脱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讲授“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师很少具有建筑学专业背景,无法将结构课程与建筑设计及建筑物实体结合起来,对于建筑学专业学生学习“建筑力学”的需求和兴趣点也把握不够准确,建筑力学课程就显得僵化、呆板,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建筑力学教材都是三大力学―即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教材删减或精简而成,基本上没有考虑专业学习目标的不同,即使考虑了也是非常有限的,甚至几个专业共用同一部建筑力学教材。
3.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多采用传统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状态。另外,由于课时较少,课程进行较快,同时存在较多的图例和例题,这些都可能使学生养成依赖和懒惰的习惯。
4.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兴趣不高
在中职学校里建筑学建筑力学课程设在第二学年,学生还没有接触实际工程,而在这期间开设的课程都为基础课程,学生偏重于形象思维,认为逻辑性强的力学知识与所学的专业关系不大,对这种理论性强的课程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另外,有一些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不足,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三、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转变教学理念
关于建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保证人才的定义符合规定的具体标准,要保证为社会输送高技术的专业素质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实际对相关的教学理念进行设定,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要注意理论要和实际相互结合,保证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对建筑力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教学理念的不断转变。让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逐步脱离高中时期过分依赖于老师讲解和督促的学习方式,建立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分析问题以及通过自身努力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建筑力学是一个专业性、学术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学科,如何学好这门课程,并在这门课程中培养出学生的工程概念、创新精神和专业素质,是开始这门课程的根源,也是目标。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理论联系实际,为理论和实践搭建起一个平衡、互通的桥梁,并使学生认识到力学在实际工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改革教学思路
进行教学思路改革的过程中,要根据建筑力学的特点,对建筑力学所学的知识进行相应的规划,精选出建筑力学的具体内容。要考虑到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建筑力学的课程体系,从而在有限的课程时间里清楚地划分出建筑力学的知识学习领域,保证学习的内容更加的系统化和合理化。
3.保证相关课程的相互结合和科学合理安排
为了增加建筑力学学习的连续性,将“建筑力学”课程与建筑设计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建筑力学的教师参与到每一个设计题目当中。让学生从结构理性的角度对自己创作的建筑方案进行结构合理性评估。由于建筑力学课程内容较多而且繁杂,再加上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目的不明确的问题,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致使建筑力学成为学生们学习时感到是特别困难的一门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收集学生的意见,不断加强教学研究,总结教学经验,研究中职学生的特点,针对现有教材进行选择,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整合。
4.突破传统的考核方式
中职课程中的期中和期末考试进行方式大多采取的是闭卷笔试,这种考试方式仅仅是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在本年度和本学期中理论知识的记忆程度,并没有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因此,需要对建筑力学课程考核上进行全方面的改革。首先,要采取技能操作考核与理论知识点结合的方法。既是学生本次考试的总成绩是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和学生的卷面成绩的总和,两个考核方法各占百分之五十,从而使学生更好的重视实践工作,从真正的意义上体现出学校对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决心;其次,学年的两大集中考试不能完全集中在考核上,而要采取动态考核法。即要将考试改革成全过程、多阶段的考核,并在教学过程当中融入考核,例如平时的课堂提问考核、课堂笔记、课堂模拟试验、课堂作业等都可以作为考核成绩计入到期末的考试中,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导师通过动态考核的方式实现学生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统一,从而避免了“临时抱佛脚”事情的发生;教学能否成功,跟教学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很多的办法比如对教学理念的转变、对教学方法的优化,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提高建筑力学的教学质量,但在实际改革的过程中,改革的路需要一步步的走下去,要循序渐进的,慢慢的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开始在教学中应用开来,教师们要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保证建筑力学课程的相关知识逐渐应用开来,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5.多角度的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挖掘
针对力学课程的特点,建立试题库,把试题重点放在对基本概念和定理的理解上,以及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方法的掌握上,这样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查学生的真实成绩和综合能力。这种考核方法实现了考试内容形式与成绩评定的统一,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统一,学生学习知识与学习能力的统一。总之,考核方法改变了,才能真实反映学生在学习中所付出的劳动和心血,才能使学生真正静下心来,积极投入到建筑力学的学习中来,挖掘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避免学生混过程应付期末考试现象的出现,提高了建筑力学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建筑力学教师也需要结合新技术、新知识来实现教育方式的转变,把建筑力学课程与工程实践、新技术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为社会培养更多新型工程类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明.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6:86-91.
【关键词】建筑学 形态构成 教学改革
引言
“构成”是将繁杂的造型关系分解还原成形态要素 ( 点、线、面、色彩、肌理、材质等 ),并在形式美法则和秩序下重组,综合构建成全新形态的过程。形态构成作为现代设计科学的基础理论系统,是我国大多数艺术院校和建筑院校专业基础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研究对象是造型的构成要素,形式美的法则及其设计原理,构成设计的思维培养等。传统的形态构成主要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空间构成。训练步骤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思维模式过渡,通过抽象形态要素培养对学生美学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建筑学专业形态构成系列课程教学的问题
目前建筑教育中的形态构成课程脱胎于包豪斯《基础课程》的构成教学,其课程体系源自于工艺美术训练,并非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程自身演变发展的结果。传统的形态构成课程以视觉艺术基础训练为主,多注重平面设计或二维空间的抽象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不能完全满足建筑学专业的特殊需要。
1.内容设置缺乏针对性
传统的形态构成教学强调抽象的造型训练,单纯从形式角度探讨形态要素及其组织规律,如平面构成着眼于抽象的点、线、面的构成组合训练及形式美原则的基本概念;立体构成则旨在训练三维实体的造型能力以及材质和肌理的表达;色彩构成则多从抽象的角度,在心理学的层面探求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这种基于工艺美术类构成课程的教学内容通常是普适性的,缺乏针对性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感到纯粹的点、线、面学习抽象,与建筑语言的形式逻辑缺乏联系。因此带来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手法脱离建筑形态设计,色彩构成与建筑空间形体的创作过程缺乏对应练习等种种问题。
2.课程衔接缺乏连贯性
建筑设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具体性、功能性,而传统的形态构成训练往往不涉及设计目的、内容、条件和手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分解性、形式性的特征。如果缺乏与建筑设计课程衔接,极易造成对学生建筑本源的忽视。学生在完成设计基础课程之后的建筑设计专题训练中,将面对多种环境因素和更多的设计矛盾,必然需要对建筑的功能、技术、经济等要素的综合权衡,此时很难将之前学习的构成手法熟练运用于具体的设计。不仅如此,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中三大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的独立内容教学,缺少相互之间的连贯训练,对建筑学学生而言,就无法体会在建筑形体生成过程中,其二维平面、立面与三维立体造型之间严密的逻辑性。
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下的形态构成系列课程
通过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让学生在形态构成的训练过程中了解其与建筑设计的联系。因此,使课程更好地体现建筑学的专业特点与建筑学专业的教学要求相结合,是设计基础教学团队探索改革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我校建筑学院的形态构成系列课程逐步形成了“建筑化”形态构成的特色教学方法。
1.强化针对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训练
“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在建筑学的设计基础课程学习中,尽快了解构成与建筑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体会到形态构成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掌握一定的与建筑相似的空间造型能力,从而为真正进入建筑设计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 “三大构成”,基于“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三大构成”主要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由于空间是建筑的本质,因而对空间构成的训练将有助于加强建筑学专业对空间形体塑造。通过改革和调整形体构成系列课程的内容安排,教学更加关注于空间形体(实体或虚空)由二维到三维的生成过程,以及三维形体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平面、立面和剖面的二维对应表达。以针对性的课程训练,使学生在学习建筑形体设计的同时认识和理解对设计内容的表达,从而直观地体会到构成与建筑的紧密关系。
此外,根据建筑教学目的对专题讲座、作业要求、教学参考书等的设置方面进行相应调整,促使学生在进行形体构成系列课程学习时,积极主动地收集和思考有关建筑实例,认识构成要素和构成手法在建筑造型中的运用,积累设计形态,提升设计修养。
2.整合构成系列,加强与建筑设计的联系
“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的课程按照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的顺序,将三大构成课程紧密联系,逐层展开,组成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有机整体。
每个构成训练均分为两个步骤进行,即“向大师致敬”和“对自我重构”。第一部分侧重大师作品解析:对课程提供的建筑作品平面、立面及其空间形态进行还原抽象,以原有平面、立面、及空间的解析为基础,进行新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空间构成训练。第二部分强调个人作品生成:平面构成将建筑平面的各空间组成,建筑立面的门窗、细部构件,及其使用的材质和色彩关系作为构成要素,进行一个建筑平面或一段建筑立面的构成训练;立体构成在平面构成的基础上,对自己设计平面或立面进行深化,生成新的建筑体量组合形式;空间构成是以立体构成为基础,依据人体尺度和建筑模数标准,对建筑空间内部及其外部环境进行调整和塑造的过程。
整个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教学过程,都着力引导并鼓励学生在后续训练中运用之前课程学到的知识。对构成作业的辅导及评价也不只是关注结果本身,更重视作品推敲生成的整个过程,并且强调构成作品的逻辑性与秩序性。通过“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学习建筑是一个整体连续的、循序渐进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并逐步做到学以致用。
结语
综上所述,突破原形态构成训练仅对视觉感受的强调,注重构成系列课程与建筑设计的有机结合,以建筑教育领域自身的力量不断修正与充实教学体系,是建筑学专业教育工作者探索课程改革创新的不竭动力。与此同时,积极整合教学成果,出版一套依托传统构成课程知识体系,同时具备建筑学专业特色的形态构成系列教材,是建筑院系的教学工作与课程建设的紧迫需求。
参考文献:
[1]隋杰礼,王少伶,姜国栋.建筑学专业形态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07(3).
[2]施瑛,潘莹,王璐.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形态构成系列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华中建筑,2009(10).
[3]马跃峰,张庆顺.构成辅助设计启蒙――重庆大学建筑学专业构成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建筑学报,2010(10).
论文关键词:建筑学专业形态构成专业特色改革
论文摘要:以烟台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形态构成》课的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对如何突出形态构成课在建筑学专业中的教学特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形态构成作为一门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旨在加强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该课程一般分为3部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空间构成。从传统形态构成课程多年的教学内容来看,无论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机械设计,还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等,形态构成课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几乎都是通过抽象的点、线、面、体来逐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训练的步骤也是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思维模式过渡。这种形态构成教学模式从20世纪引入我国建筑教育开始到现在,曾经对我国设计类教学中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因为专业特色或专业侧重点不同,课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
以建筑学专业为例。以前,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是与本系视觉传达专业同堂上课,师资相同,讲授的课件内容和方法也都是传统沿袭下来的。但渐渐发现,传统的形态构成课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仅适应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因为该专业过多的是注重平面设计或二维空间的抽象设计。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感觉形态构成课程纯粹的点、线、面学习很抽象,形态构成课的内容与建筑设计没有直接的关联。特别是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有点脱离实际。学生渐渐对形态构成课程失去了兴趣和学习动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形态构成课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构成课的过程中觉察它与今后建筑设计课的紧密联系,又如何突出构成教学的建筑学专业特色,成为我们探索建筑学专业形态构成课程改革的初衷。
2006年,经过酝酿,决定对形态构成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探索性的改革尝试。一反往日单纯抽象的点、线、面、体训练,而是将它们的训练结合在建筑平面、立面、形体的生成过程之中,即把点、线、面、体的训练与建筑平、立面以及形体的设计直接联系在一起。训练的要素不再是抽象的点、线、面、体,而是将建筑平面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或建筑立面中的门、窗、细部构件连同构件的色彩、材质作为点、线、面、体的组成素材,成为建筑平面、立面的生成要素,按照构成的美学原则,进行一个平面或一段立面的构成训练,让学生在平、立面的构成过程中体验或掌握点、线、面、体的构成原理。例如在点、线、面的训练中,选取一段建筑立面(20cm×20cm,比例1∶50),让同学在这段限定的立面上,运用点、线、面要素做立面设计,立面设计要符合构成的美学原则。图1是学生的点、线、面作业,为了做到训练由简单逐步过渡到复杂,不仅忽略了建筑内部实际的建筑功能,而且也摒弃了色彩和材质在立面上的考虑和表达,只限定用黑白灰三色表现,目的是让学生能全心关注形状之间的构成法则。这个作业极大地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他们在把玩建筑立面设计的同时,也体会和掌握了点、线、面的作用和美学的基本原则,学会了如何利用点、线、面来组织平面和立面,达到了训练的目的。点、线、面的练习,让学生寻找一些建筑平面,然后对其进行分析,抽出平面组成中的点、线、面组成元素。改革后的色彩构成。该作业是在第一个点、线、面作业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己点、线、面作业生成的立面付上色彩和材质,体现色彩构成及突出某个或某些形式美的构成法则,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一个既成的建筑立面上进行色彩构成。这3个作业完成之后,同学感觉很新鲜、很兴奋,体会到了构成在建筑平、立面设计生成中的重要作用,达到了构成课与建筑设计课有机衔接的目的。新晨
对于训练的第4个环节——立体构成,它仍然是前面3个作业的延续,目的是训练学生对体和空间的体验,强调尺度概念的表达。结合学生自己的建筑设计作业,分组合作,把自己的作业修改成兼顾建筑形体和建筑基地整个环境都符合尺度、空间构成法则的作品。
从这次形态构成课教学改革实验的结果来看,将形态构成课的学习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通过一个个作业环节的递加,让学生在一条有序的训练主线中,结合建筑设计完成自己形态构成课的训练学习是可行的。鉴于该项改革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会在今后的课程讲授中,逐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地完善教学体系,让它既有利于知识的传授,也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论文关键词:建筑防火,实践教学环节
《建筑防火》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与建筑学专业相关的防火设计理论知识与国标规范;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典型的防火安全问题;在方案设计中具备实际操作能力。作为建筑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建筑防火》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制定切合实际的课程教学任务,在结合理论授课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开放式教学以及案例教学内容[1]。
如图1所示,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1)理论讲授阶段;2)参观调研阶段;3)实践设计阶段;4)总结强化阶段。《建筑防火》课程的平均课时为34学时,这样保证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为4:5。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实践参观调研与案例设计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参观调研既有建筑,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国标规范与工程实际现状相联系。二是从方案设计阶段开始,通过对具体建筑方案的防火设计项目,进一步强化学生工程意识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
2 实践教学过程介绍
2.1 实践参观调研
在完成理论授课内容后,结合建筑防火设计理论,要求学生对既有大型公共建筑进行专项调研。学生分成4-6人的调研小组,编写PPT调研报告,并以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交流与学习。专业调研过程一般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既有建筑方案的理解过程与空间重构
在实际调研中,学生往往要将实际使用的建筑空间进行图纸化模型化的反构过程。如图2所示,这一过程既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和解读建筑方案,又为后期进行防火设计调研打下基础。
2) 建筑专业防火设计的考察
为了更好的结合理论授课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将调查参观的逻辑顺序与理论授课相统一,即总平面防火设计调研、防火分区设计调研等七部分内容。具体参观调研分项穿插与七大内容中,如表1所示。
表1:参观调研具体内容一览表
建筑防火设计调研内容
建筑基本情况
总平面防火设计
平面防火设计
安全疏散设计
地下层防火设计
内部装修防火设计
防排烟设计
简易消防设备
建造年代
建筑造型
耐火等级
基本功能
使用人群
建筑分类
防火间距
消防车道
设计概况
防火分区
分区构造
中庭防火
疏散方向线路
安全出口
疏散楼梯
楼梯的类型
疏散设施
消防电梯
安全分区
分区构造
停车空间
设备间
房间功能
使用人群
装修情况
装修材料
个人评价
排烟口设置
排烟管道
排烟方式
排烟设备
消火栓位置及数量
灭火器的位置及数量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3) 防火设计问题总结与分析
学生通过现场调研这一学习过程,一方面,加深理论知识的了解,强化理论学习成果;另一方面,也可对既有空间防火设计进行成果评价,总结经验与教训,并通过对问题深入的分析理解,提出改进措施。例如学生发现某商业卖场为多层建筑,防火设计可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标准执行,可实际参观却发现其按照《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标准执行,反思不得其解,原来该卖场为家具卖场,多数存储物品属与易燃、可燃材料,故其标准提高,而这也是性能化防火设计的一部分内容,学生由此也对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2.2 案例设计
案例设计亦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结合理论授课安排分项设计,如在平面防火设计理论授课结束后,随即安排平面案例要求学生进行防火分区设计;第二阶段在学生参观调研既有建筑以后,安排对已有的建筑方案完成防火专业设计图纸。此类教学的最大优势是让学生理解理论设计与实际方案的区别,并训练学生逐渐掌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设计技巧。具体教学计划如表2所示。
3 教学实践的思考与体会
实践教学的具体操作仍是较难把握的一个问题,如何保证每个学生都完全参与到实践教学环节,达到预期的教学要求,是教学实践中的需要进一步细化的内容[2]。通过笔者所讲授的建筑学专业05-08四个年级8个班次以及环境艺术专业07-09三个年级10个班次的授课经历结果表明,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有:
1)实践调研对象的把握;既有建筑的类型、规模、建造时间、地理区位等条件的限制,对其防火设计的标准有一定影响。如图3所示,首先,所调研的既有建筑全部为公共建筑,公共建筑的内部空间较为复杂,人流量较大,因而防火设计标准较高;其次,公共建筑中商业/综合体类既有建筑占较大数量,主要原因是其内部功能的多样化和空间最大限度的处于开敞状态,对调研最为有利。因此,为了强化考查理论学习的效果,并结合实际调研的可行性综合考虑,应尽量选取城市内新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共建筑作为调研对象。
2)学生个人素质能力的把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监督学生组织人员配置合理的调研团队,把握好学生个体的学习特点和素质能力,并指导调研小组结合自身条件选择适宜的调研对象。其二是保证调研报告正确反映学生能力。由于调研报告与理论教学作业完成方式有所不同,而学生感觉较为陌生,往往调研过程挺全面,报告深度却表达不足。因此,指导好学生如何进行调查与研究,通过对调研过程全面深入的整理,以合理的逻辑顺序反映调研过程,发现并深入分析问题,总结研究结论等,帮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顺利过渡到理论研究。
3)实践教学效果评估;实践教学环节结束后,通过学生的各项作业把握本次教学效果,对比前次教学分析和总结经验,为指导下一次教学做准备。力求通过不断积累摸索出以适合本专业特色,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方式。
总之,实践教学是建筑学专业《建筑防火》课程中的重点教学环节,其灵活多样的教学特点,也要求教师在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不断提高应用型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探索符合专业特色、教学条件与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学;地域性;特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6-0035-02
我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巨大的建设规模。为了适应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开办建筑学专业的院校也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十几所,发展到目前的200多所,人才培养数量成倍增长。20世纪末,经过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中国高校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相对于二十多所部属院校来说,两百余所省属院校占了开设建筑学专业高校总数的绝大多数,成为建筑学专业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黑龙江省设置建筑学专业的省属院校有9所。2005年,哈尔滨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成立,作为我国严寒地区的地方所属院校,其办学目标应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着力培养地方高素质人才。而中国的建筑行业在经历了粗放式增长之后,正朝着集约式增长转变,这种发展趋势对建筑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地域性特色教育研究与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筑学专业实施地域性特色教育的必要性
(一)突出办学特点
截止到2012年,新办建筑学专业的院校占到拥有建筑学专业院校总数的60%以上,其中省属院校居多,而全国通过建筑学专业评估的院校却仅有48所[1]。这些省属院校同历史悠久、师资力量强、资金雄厚、名声在外的“老牌”建筑院校相比,缺少丰厚的专业基础和优势条件,因此必须通过横向对比,根据自身既定的内在条件和区位特点,分析找出自己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从而确定其专业发展战略,并使其与地域环境有机结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具有就业竞争力、有特色、专业素质高的建筑学毕业生。另外,省属院校的建筑学毕业生在工作选择上往往存在就业地集中化的趋势,即生源来源于周边地区,学生择业时体现出恋乡情结而就地择业。即使部分学生毕业时选择了北上广等大城市,但由于相对的生活成本高,竞争压力大,几年后也会出现人才逃离大都市的现象。因此,地方所属院校应针对地域性,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地域特色,培养适合本区域发展所需的人才,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
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社会、经济、人文、环境和心理等学科。从广义上来说,建筑学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因此建筑学专业不仅仅研究如何设计一栋建筑,同时作为前提条件需要考虑建筑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气候、经济、交通以及人文特点,即地域性特点,否则建筑设计的作品既经不起推敲,也满足不了使用人群的需求。为了避免学生课程设计的“纸上谈兵”,在建筑学专业教学中应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多种社会实践、参观实习及实地调研等活动,同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各种社会服务平台和实践机会。这些实践课程的设置,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重视职业教育
建筑学专业是一个最能体现技术含量的专业,其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因此在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不能仅仅依赖学院式教育,必须使专业教育走向社会,开门办学,实现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专业与行业相结合,知识、能力与素质相结合的建筑学职业教育。目前,为了适应日后工作需要,社会上的设计机构实际上承担了对建筑学毕业生进行职业训练的任务。但这种二次教育延长了建筑师的成熟期,造成了设计机构的资源浪费,这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因此对于所有建筑院校来说都应未雨绸缪,适时调整建筑教育的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内容,与国家的发展、时代的需要紧密联系,真正培养出满足时代需要的优秀、全面、合格的职业建筑师。地方所属院校尤其要根据其地域特色,把职业教育放在首位,培养出本地区真正所需的建筑学人才[2]。
二、建筑学专业地域性特色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适时调整专业定位
哈尔滨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自2005年成立起,一直致力于探索省属院校地域特色职业建筑师教育,以2010年第一批本科毕业生――05级建筑学为例,全年级70人就业率达到100%,其中考上硕士研究生13人(其中1人在美国就读),32%分配至哈尔滨各大建筑设计院,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以及哈尔滨方舟设计院等,其余的毕业生选择了北京、上海和深圳等特大城市。2011年在总结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建筑学系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新一轮修整,增加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建筑师职业教育法规、建筑师创业指南等课程,使地域性教育更清晰、更明确,同时结合哈尔滨理工大学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校方针,建筑学系制定了“立足龙江寒地特色,服务地方城市建设;结合地域特点,不断拓展研究领域,面向全国发展”的专业定位。
(二)加强教学实践课程
哈尔滨理工大学位于寒地城市哈尔滨,每年招生计划中黑龙江学生占到50%左右,建筑学专业学制为五年,学生对哈尔滨的地域特征感受较深,参观实习、写生实习等也大多立足于本市,方便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在课程设置中针对寒冷地区区域性特点,着重强调寒地建筑的建筑物理、建筑构造Ⅰ、建筑构造Ⅱ、建筑材料、建筑节能和生态建筑概论等课程(见图1),引导学生思考适合寒地城市的建筑设计策略。
图1涉及寒地建筑设计的特色课程及框架
在课程设置中,设计题目强调以“真题”为主,选择严寒地区的城市与乡村生产实践项目,在真实地段和模拟现实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贴近实战演练,激发学生设计热情,并学习执行当地相应的法律法规,在“做”中学,在课程设计中实现了创造性的学习[3]。在第四学期进行建筑工地和设计院的认识学习,建筑工地实地实习使学生了解学习专业知识的目的,以及各部分专业课程的相互关系,避免盲目学习,设计院认识学习带领学生参观知名度较高的设计院,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体验式教育和必修、选修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余,了解社会职业环境,探索个人职业方向。在第十学期毕业设计,通过寒地城市的综合性建筑设计,不仅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筑方案设计,同时使设计达到施工图深度,并考虑建筑节能设计,突出寒冷地区建筑的设计策略,使学生在现实与理想中明确职业选择方向,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三)贯穿职业教育理念
哈尔滨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的职业建筑教育贯穿建筑学教育的全过程。为此学校建立了“职业建筑师指导制”,在低年级,每个班级配备一名责任心强、专业素质高的“专业辅导员”,高年级实施“导师制”,从而由浅入深地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学生从大一开始,就能享受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和分层递进式的职业导航服务,让学生能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另外,我们聘请一些大型设计院的有经验的执业建筑师、工程师来讲课,因为他们了解建筑师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能教给学生最实用,最直接的知识,使学生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远望”,能够在了解真实地域特点下来解决设计问题。
(四)调整教育教学方法
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习热情、改善师生关系。哈尔滨理工大学建筑学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核心,改变原来学生痛苦被动接受,教师艰难辛苦填鸭的局面,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愉快传道解惑。
在辅导学生的课程设计时,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教师设计思想主导一切的局面,强调学生个性设计,尊重学生设计思想;大学生目前面临的是日新月异而又无法预知的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建筑材料更新换代迅速,教师不可能传授给学生所有知识,因此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教”为核心转变为以“学”为核心,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从教师传统的传授、指导,转向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请教师做参谋,通过各种渠道自主学习,并自我设计与建立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学生素质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现代社会中,居于首位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作为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建筑教育来讲,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尤其对广大的地方所属院校来说,人才培养突出为地方服务、为企业服务,如何利用区位优势进行人才培养是一个新课题和新方向,它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去研究探索、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2011―2012年度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结果[J].建筑学报,2012,(7).
[2]孙伟斌,路郑冉.城市设计课程中应用型人才教育实践[C]//2010建筑教育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9.
[3]孙伟斌.卓越工程师培养在建筑学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C]//2012建筑教育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0.
收稿日期:201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