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时间:2022-10-06 05:12: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基础教育改革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第1篇

年启动的一项面向21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它代表着美国基

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当年恰逢哈雷慧星临近地球,改革计划又是为了使美国当今

的儿童——下世纪的主人,能适应2061年慧星再次临近地球的那个时期科学技术和社会生

活的急剧变化,所以取名为“2061计划”(Project2061)。

一、“2061计划”的指导思想

“2061计划”认为,美国青少年的科技知识非常薄弱,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搞一次科技

扫盲;在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上制定一个示范性、指导性的基本标准,编写新的教学大纲,

希望全国的中小学、幼儿园据此来普及科技教育,从而使下几代人具备科学技术的基础素质。

普及科技教育不是盲目增加学校的教学内容,中小学的教学重点应集中在最根本的科学基础

知识上,并且更有效地把它教好。

二、“2061计划”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1985~1989年,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在首都华盛顿建立了领导实施“2061计划”

的总部,并动员了800多位科学家、企业家、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参与了这项再造青

少年智慧的宏大工程。他们总结战后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的深刻变革和未来发展趋势,汲

取美国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成果,于1989年推出了阶段性成果《普及科学——美国2061

计划》的报告。该报告明确指出,我们的下一代必将面临巨大的变革;科学、数学和技术位

居变革的核心,它们导致变革,塑造变革,并且对变革做出反应,它们对今日的儿童适应明

日的世界十分重要。该报告提出了未来儿童和青少年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应掌握的科学、数学

和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的框架,包括主要学科的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学科间的

有机联系,以及掌握这些内容、概念和联系的基本态度、方法和手段。

第二步,1989~1993年,“2061计划”总部在旧金山、圣地亚哥、费城、圣·安东尼奥、

麦迪逊郊区麦克伐兰、阿瑟农村等六个有不同代表性的地区建立了分部,根据第一步提出的

理论和指导思想,研究实施所需要的条件、手段及战略,并设计不同模式的课程。同时,散

发第一步的研究报告,展开广泛讨论,制定相应的教育改革和革新工程。1993年问世的《普

及科学的阶段指标》报告,标志着“2061计划”第二阶段圆满结束。该报告阐述了数学、

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科学的性质、特点,确定了不同年级学生应达到的知识水平及发展程度。

第三步,1993年以后,在完成前两阶段任务的基础上,“2061计划”拟用10年或更长

的时间,在一些州和学区进行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教育改革实验。目前的实验以“2061

计划”的6个分部为骨干向四周辐射。一般每个分部新建或接管5至6所实验学校,依据《普

及科学的阶段指标》制定实验学校的科学教育大纲,组织编写相应教材,进行教师培训,开

展大学、中学、科学家、企业家甚至包括家长和社区之间的多向交流,开展国际教育合作。

1996年,“2061计划”设计了进一步的改革蓝图,编制丰富多彩的参考材料,并使之变

成电子信息,广为传播;制定关于课程改革和工程推行情况的评价标准;促使各级教育的一

体化,特别提倡大学要继续支持基础教育;加强教师培训和对科技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筹

集和落实改革所需资金。

三、“2061计划”的特色

1.综合性。“2061计划”实施的对象是综合的,它力图在实验区内,面向从幼儿园到高

中各个阶段的所有学生和学科,进行科技普及;实施的范畴是综合的,它在制定新教学大纲

的同时,配套改革教材内容、教学技术、考试方式和学校的组织机构;参与者也是综合的,

要使这些改革措施彼此兼容,就得顾及家长、政策制定者、教师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2.长效性。“2061计划”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安排后付诸实施的,它的效果要通过几

十年而不是几年来检验。

3.基础性。“2061计划”强调基础学科,主张在中小学开设数学、科学、技术方面的核

心课程;同时,各学科内部以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为主。

4.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验学校中,学校注意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思

考问题而不是告诉其现成答案。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发展思维和想像能力并解

决实际问题。

5.发挥教师主导作用。“2061计划”非常注重发挥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实际教学中的主导

作用,认为只有教师才能有效地针对学生的实际直接传授知识、启迪智慧,也只有教师才能

根据改革的精神和课堂教学经验创造性地更新课程、改善教学。

6.协作性。“2061计划”认为,没有一个团体或部门是唯一具有智慧和权威的机构,改

革离不开合作与交流。中小学教师、行政官员、社区领导者、大学教授和政策制定者应取长

补短,共同参与教改。

四、从“2061计划”看美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趋势

1.谋求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力求处理好核心课程和一般课程的关系,以核心课程为主;

处理好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关系,改变过去忽视知识传授、片面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

做法,增加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传授时间。在加大科技知识教学力度的同时,重视文化、历

史、地理等社科知识的传授。为此,近年来,“2061计划”提倡使用“大科学”的概念。

2.继续保持课程的弹性。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发展特长,允许提前升级、捷足先登。

选修课比例较大,特别在高中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注重因

材施教,重视拔尖人才的培养。

3.教学安排开放化。教学人员有本校教师,也常请教授、专家、科学家等来校讲课。教

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有时也走出校园,到政府机构、企业、大学或田间,接触社会和自然。

近几年,美国中小学普遍加强了外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加大国际知识传授的力度。

4.教学手段日益现代化。美国中小学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已非常普遍,例如计

第2篇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传统教育、网络教育两个平台呈现在广大教育者面前,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成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陈至立部长在去年10月25日的工作会议上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这是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标与内容的一个基本的定义。

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所谓“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教师与学生借助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进行一种基于信息技术这种新的认知手段的全新的教学与学习过程,而这种全新的教学要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驾御和支撑。美国著名的”2061计划”(Project2061)首先在更高层次上提出了信息技术应与各学科相整合的思想。这项计划的目标是要大力提升全体美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按照该报告所给出的定义,“科学文化素质”特别强调应具有善于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思想与能力。为了着重培养这种能力素质的要求,“2061计划”将现行中小学12年应学会的科学文化知识重新归纳为“科学本质”、“数学本质”、“技术本质”、“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人体结构”、“人类社会”、“技术世界”、“数学世界”、“科学史观”、“综合概念”、“智力技能”等12类。在这每一种新的学科分类中,都力图渗透上述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的思想,因而在这样的学科体系中,你看不到纯粹的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地理和历史这类传统的学科分类。

加拿大在这一领域也不甘落后,自90年代中期以来,各地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不断增加,并取得了良好效果。①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便于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转发和利用等技能;③不仅促进了班级内学生的合作交流,而且还促进了本校学生与全球性学习社区的合作交流,从而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即当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并明确提出“激励整合”概念,目的是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激励学生去自主学习。

信息化社会延拓了传统教学的物理时空,信息化社会需求的人才不再是仅仅掌握一些既定的知识,更需要具备信息素养,具备一种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自主学习态度和学习思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即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它们至少可以体现出以下特性,从而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1)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此外,这种交互性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中,连教学策略也可以选择,-------可以用个别化教学策略,也可以用协商讨论的策略。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按照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为了有效的认知,外部刺激是需要的,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所提供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2)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即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他还作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

(3)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超文本(Hypertext)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用网状结构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事实上目前的几乎所有多媒体系统都是采用超文本方式对信息进行组织与管理。如果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一本书,就和传统的文件或印刷的书籍完全不同,这时的正文(文章、段落、或一句话、一个词)都按相互间的联系被组织成正文网。这本书无所谓第一页和最后一页,从哪段正文开始阅读,以及接下来读什么都由读者的意愿来决定。选择下一段正文的依据不是顺序,也不是索引,而是正文之间的语义联系。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思维具有联想特征。人在阅读或思考问题过程中经常由于联想从一个概念或主题转移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或主题。所以按超文本的非线性、网状结构组织管理信息和按传统文本的线性、顺序结构组织管理信息相比较,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

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例如:A、可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语文教学目标通常有“听、说、读、写”等四方面要求,相应的教学内容应包含文字、语音和视频等不同媒体的信息,但是在传统的印刷教材中,有关语音和活动影像的内容无法与文字内容组成一体化的教材,只能以教科书、录音带、录像带三者各自独立的形式,分别出版,既不便于教师的教,也不便于学生的学。与超文本方式组织的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采的一体化电子教材不可同日而语。B、可按教学内容的要求,把包含不同教学特征的各种教学资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内容的每个单元均包含课文、练习、习题、测验、对测验的解答及相应的演示或实验等,把这些教学内容相关而教学特征不同的教学资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无疑对课堂教学、课外复习或自学都是大有好处的,利用超文本方式可以很自然而方便地实现这一点。但是若按传统的线性、顺序方式把这些不同特征的教学内容组合在一起则将成为杂乱无章的、让人无法阅读的大杂烩。C、可按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水平把相关学科的预备知识及开阔视野所需要的扩展知识组成有机的整体。因材施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差异很大,要在传统印刷教材中同时满足基础较差学生、一般学生和优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需求是做不到的,而在多媒体电子教科书中这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需利用超文本特性设置和预备知识有关的热键以及和扩展知识有关的热键即可。

(4)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支持个性化教学。

信息资源要有较强的可选择性,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主动求知的需要;满足教师因材施教对资源的需要。它支持教师经验的互动交流,支持教学系统内部已有和不断产生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支持网上教研活动及其活动结果的资源化因而更好地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从受教者的角度来看:

(1)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

传统CAI只是强调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指导无疑是有好处的,但是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只强调个别化是不够的,在学习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例如对疑难问题求解或是要求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的场合),采用协作(Collaboration)式教学策略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更能奏效。

网络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

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包括获取、分析、加工与利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材必需具备的两种重要的能力素质。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众所周知,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与此同时,由于学生从小就有机会在Internet这样的信息海洋中自由地遨游、探索,并对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优选和进一步的加工,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充分的利用,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将得到关于信息能力方面的最好的学习与锻炼,从而能较快地成长为既有高度创新精神、又有很强信息能力的符合21世纪需求的新型人材。

(2)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开放性教学。

开放性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改革;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协作学习和探讨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有利于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所谓可视化教学,就是将学生置于多媒体动画、图片、图表、视频、音频等视听资料和计算机网络所创造的可视化时空之中,使其在“虚拟的真实”中探索、发现、理解、掌握、运用教学内容,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和能力的目的。可视化教学的素质与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感知”可视化

使学生对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事物得到形象化感知;使学生观察到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实质性细节,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样可以大大缩短认知过程,减少由于学生经验和观察兴趣的差异所造成的“先天性”基础差距带来的学习疑难和教学困惑。

B、“想象”可视化

想象力的培养是创造性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想象思维的基础对象是事物存在及其变化的时空特征,学生利用可视化的时空图像进行想象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最有效的方法。

C、知识”可视化

知识是人对事物存在方式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它表现为概念、方法、规律等各种抽象形式。学生往往会死记硬背,或者是工于对知识内涵的逻辑性理解,而并不注重知识所描述的对象的真正行为。用大量凸显内涵要素的抽象或具体形态的外延表现内涵,是使学生真正理解、把握知识的最有效手段。

D、推理”可视化

推理是人借助概念、规律和形式逻辑从已知发现未知的思维过程。在推理过程中用可反馈的信息进行干预,是训练推理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E、“思想”可视化

这里指的思想是在具体学科中人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认识论、方法论,具有普遍性,很抽象,不可能用简单的概念、公式、定律等形式对学生表达清楚。但学生掌握这些思想对学科学习至关重要,使思想形象化将对学生理解学科思想、培养学科素质产生巨大影响。

F、“观念”可视化

观念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基本出发点。建立认识一类事物的观念是认识事物最重要的过程。所有学科都建立在观念基础之上,学科的基础性发展也体现为观念的变化,突破观念束缚是创造性素质培养的核心。但一般学生对观念的理解很困难,将观念描绘成可视化的资料非常重要。

(3)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持互动化教学。

1)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知识挖掘。

隐性知识是人们已经认知但未能用各种媒体表达出来的知识。这类知识具有很强的活跃性、创造性。应当鼓励学生不要仅仅从书本上学习,还要学会从交流中、从信息资源中学习。隐性知识一般有两类,一是尚存于人脑中的知识,如经验、意识等等;二是隐藏于大量信息之中,需要经过智能系统对这些信息的筛选、分析方可挖掘出来的知识。显性化是指通过互动的教与学过程,将隐性知识转化为能够用媒体表达的显性知识的过程。

2)使隐性知识共享、互动,实现知识创新。

存在于人脑中的隐性知识的开发一般是在交流活动过程中完成的。创造交流环境使人们共享大家的隐性知识,在共享中相互碰撞,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进行集体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信息技术整合让信息技术有计划地应用在各学科教学中,同时也各科教师在具备把握信息技术,自觉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有意识、按步骤地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训练机会,学会利用当前的信息环境获取知识。为此必须要求教师改变旧有的学科观念,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必须改变旧有的教材观,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当前的教材内容不可避免地要被不断丰富和更新。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废掉各模块间的阡陌,根据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设置相关的课题内容,并且按照课题难度的大小安排学习顺序和课时;教师必须改变旧有的教学观,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学方式都必须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能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基

2、李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中小学信息文化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问题观察报告》

第3篇

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促进《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有效实施,引导广大教师研究和探讨新课程深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与教育实践能力。《新课程研究》杂志社定于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举办2012年首届“心系新课程 给力新课改”全国教师论文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凡全国普通中、小学、幼儿园、职业教育院校、高等教育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包括在职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育科研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和热心于教育改革及课题研究的人士均可独立或合作撰写相关教科研论文并参加评选。

二、论文主题

征文要求涵盖教育课程改革的各个领域,重点关注当前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成果、新思路、新举措,可以就德育、教学、教研、管理、评价、课程等某一侧面的某一具体课题,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撰文参赛。具体包括:

1.关于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解读与思考;对于近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与回顾性的专题研究。

2.关于基础教育新课程和新课标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3.关于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

4.关于职业教育的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教育招生与就业制度建设的思考与探索;对职业院校将教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路径、过程研究,以及产学研结合的意义、模式、产学研基地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

5.关于高等教育专业建设的科学定位、品牌及特色的开拓创建,优质专业资源的共建共享,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对专业内容的充实,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与高校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关系,专业教学和实验的结合,人文、科学教育的融入以及文理交叉、学科融合等研究与探讨。

6.关于开拓高校管理“依法治校”、“以人为本”的新思路,研究现代大学制度的完善和构建以及高校内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制衡,从不同层次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管理制度的保障和平台的专题研究与实践。

7.关于幼儿教育中的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的有效方法,关注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的落实问题,以及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的完善问题研究。

8.探索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状况,探讨幼儿园在办学过程中实现特色发展的经验和模式。

三、参评要求

1.参评论文的形式,可以是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也可以是调查报告,实验课题,教育随笔,教育活动案例与分析、个案研究、日志等。

2.论文要注重“教育科研”含量,要求立意新颖、主题明确、论据充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所参赛论文一定是原创、无抄袭,引文要注明出处,署名排序无争议,文责自负。参评论文如已产生社会影响(发表、交流、获其它奖项等)者请在文末注明。此次论文报送截止日期为2012年12月28日,以后为每年的12月28日。

4.邮局或银行汇款。

每篇论文收取评审费80元,主要用于评审、授奖和印刷优秀论文集等。评审费可采取邮局汇款或银行汇款方式。

(1)邮局汇款至:武汉市武昌区黄鹂路39号《新课程研究》编辑部收(邮编:430077),请注明详细地址和电话及文章标题(邮局汇款勿寄个人。鉴于时效性问题,请尽量选择银行汇款方式)。

(2)银行汇款,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卡号:6227 0028 7382 0169 705,收款人:杨庆。

四、评选及奖励办法

1.主办方将邀请本市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组成评委会,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初评、复评、终评三个环节对征文进行认真、严格的审阅,评出等级奖。其中一等奖比例为参赛总人数的10%,二等奖为参赛总人数的20%,三等奖为参赛总人数的30%。

2.参评论文须经初审、复评、评定三个阶段,分设一、二、三等奖。本刊将全文发表一等奖获得者的文章,并将一等奖获得者吸收为本刊特约通讯员;对二等奖获得者的文章将刊发主要观点及精华部分;其他获奖教师均可获赠一份精美礼品并颁发获奖证书。此外,获奖教师均可免费参加本刊组织的大型教学研究活动,免收会议门票。

3.每年度设立市、县(市、区)及学校组织奖,凡集体组织100篇以上参赛论文的可获一等奖,50篇以上的获优秀组织奖,将获颁奖励匾牌和证书,一等奖单位的领导将获邀作为本刊编委参与杂志的宣传策划和专题报道。

4.获奖结果将于次年1月25日在《新课程研究》杂志社网站上公布。《新课程研究》杂志社拥有对本次征文竞赛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第4篇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当中作者引用他人的学术研究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能把涉及的内容都写下来,这样写出了的论文内容就很繁琐,论文的重点也不明确。下面是学术参考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梁镜清主编,《小学数学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

[2]郑其恭、李冠乾主编,《教师的能力结构》,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

[3]张楚廷著,《数学教育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

[4]朱仁宝、王荣德主编,《21世纪教师素质修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

[5]翁向新主编,《谈教师的素质与修养》,群众出版社,1992年。

[6]崔相录主编,《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7]李瑾瑜等编,《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

[8]傅道春编著,《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9]傅道春主编,《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10]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1]林六十等,《数学教育改革的现状与发展》,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

[12]陆书环,《数学教育学概论》,航空工业出版社,1997年。

[13]张奠宙,《数学素质教育设计》,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张奠宙,李士,《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5]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唐瑞芬,朱成杰,《数学教学理论选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年。

[8]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年。

[9]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年。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杜威着,许崇清译:《哲学的改造》[M],商务印书馆.1958年,P46

[2]阮忠英.初中几何教学策略浅谈[J].理科爱好者,2009(2)

[3]胡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几何教学[J].信息技术与应用,2008(4).

[4]吕月霞.杜威的“从做中学”之我见[J].教育新论,2009.5

[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P185

[6]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P184

[7]尚晓青.DGS技术与初中几何教学整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第5篇

关键词:本科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新型课程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4-0076-01

一、 课程结构改革的重要性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最主要和直接的手段,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核心地位,是教育的“心脏”。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从古至今,课程的改革一直都是各国教育改革的主战场。

课程结构的设计和规划,在宏观上把握课程的具体设置,是设计一套课程体系最初的一环,它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后面各环节。

二、 我国本科教育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本科教育的课程结构主要是模仿美国本科教育的2+2模式,即前两年偏重于基础教育,后两年侧重于专业和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程结构不能说是不科学的,但在中国实际操作起来,的确存在着各种的问题。

(一)专业口径过窄。中国教育专业口径窄从中学文理分科开始,高考填志愿更加强了专业化趋势。而本科后两年的专业教育,其课程设置的专业化色彩也非常浓,基本都是围绕本专业来进行,很少出现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

(二)文科生理科知识缺乏,理、工科生人文知识不够。在中国,大部分文科生对最基本的物理化知识一窍不通;而基本的历史、写作和英语对大部分的理、工科学生来说也是一件头痛的事。

其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我国本科教育,但本科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却忽视了这一问题,导致了学生在接受了四年本科教育后仍然如此。

(三)实践能力过弱。就本科教育来说,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几乎都离不开课本来进行。相对于初、高中的填鸭式教学,本科教学也许没那么模式化,但仍然无法脱离过多的理论知识教育。纵观中国大学的课程设置,实践性或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少的可怜,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极差。

三、 中国本科课程结构的改革

通过以上对我国本科教育中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分析,结合当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本文提出了一些改革我国课程结构的措施。

(一)基础教育要更加偏重于对已有知识的提升。在中学阶段基础知识积累之上,本科教育应从深度和广度进行提升,引导学生更好的吸收和运用这些知识。

同时,根据中国教育体系的特点,可适当减少基础教育课时,改变2+2的课程结构,变两年的基础教育为1年半,为后面的能力培养和实践教学环节提供更为充裕的时间。

(二)课程设置的综合化。开设各种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课程,建立跨学科的专业。不论是教还是学,都不能死抓住自己的小专业不放,要有将小专业大专业化得意识。

在课程结构方面,可以采取一年半的时间来学习专业知识,其中一年主要是学习与本专业相关联的各类学科,从广度上为后半年的本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课程设置上的文、理、工相互渗透。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必修课程。给文科开设实用性较强、相对简单的理、工科课程。为理、工科开设基础的政史地课程,加强英语学习。其次,选修课。增设文、理、工科知识相互融合的选修课程,让各学科学生能够从选修课中相互获取知识。最后,开展各类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讲座。

(四)课程设置上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从观念上改变过分注重理论教学的思想,其次才是在课程和教学环节上的改善。

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增加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让学生能脱离书本,走向实际。在课程结构方面,可提供半年时间给学生实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让学生从实践中更好的了解到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还能为学生最后半年的毕业论文提供题材,一举三得。

(五)大量增设选修课。可以先对学生对选修课程方面的要求进行一定的调查,然后根据需求来开设,以免造成盲目开设带来的资源浪费,比如热门的选修课可以适当增开,冷门一点的选修课可以选择小班教学的形式等。

(六)分类型的进行人才培养。这一措施比较适合在大四最后半年进行,在学生通过前几年的基础和专业学习和半年的实习之后,基本确定了自己未来道路的规划,就能对学生进行分类。学校就能根据学生自身的意愿为前提来为其提供各类的指导。

最后,根据以上的改革措施,再参考我国教育体系的实际情况,本文对过去2+2形式的课程结构进行了一定的改善,提出了一个“基础理论培养――专业素质培养――应用培养――能力培养”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新型课程结构。即1.5+1.5+0.5+0.5模式的课程结构。

这种模式将四年制的本科教育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教育部分,这一部分从过去的2年变成了现在的1.5年,具体原因如上所述,主要是由于中国教育体系的特殊性。第二部分是专业教育部分,而这一部分又分为1+0.5,前面一年主要是对相关专业和学科的普及学习,后面半年才是对本专业的专业知识的学习。第三部分的半年是实习阶段。第四部分是毕业论文的写作阶段。

参考文献

[1]王科辉.浅析成人高等教育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7(11)

[2]谷闲林.比较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及体会[J].教学研究,2000(3)

第6篇

【关键词】物理学 毕业论文 选题 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055-02

本科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既是对学生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一次综合考查,也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近几年,笔者在指导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时发现,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主要是选题呈现多样化,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趋热,理论物理研究方向的选题趋冷,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已成为热点。出现这种现象,既有考研与就业形势的影响,也有学生的学习观与就业观的因素,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思考。

本文研究所选数据为最近几年的数据,具有较好的时效性,数据来源准确,且基于浙江师范大学的学校地位(1980年被列为浙江省属重点高校),所以能基本反映全国高师院校中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趋势。

一 毕业论文选题的调查统计分析

对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2010~2012年三届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的研究方向作了较详细统计,分别从纵向、横向进行了比较,见表1、表2、表3。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涉及十几个小研究方向,通过对这些小研究方向进行合并,可归类整理成“物理教育”“理论物理”“普通物理”“应用物理”四个大研究方向。其中,物理教育包含中学物理教育、物理学史和大学物理实验;理论物理包含理论力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和统计物理;普通物理包含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应用物理包含新能源材料、家用电器和其他。如“物理教育”研究方向,除了传统的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外,还涉足了物理学史研究方向和大学物理实验研究方向,毕业论文选题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

从表2可以看出,三届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为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人数分别占年级总人数的24.4%、30.4%、37.4%,而选题为理论物理研究方向的人数分别占年级总人数的43.3%、40.2%、26.4%,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趋热而理论物理研究方向的选题趋冷的特点明显。从表3可以看出,在物理教育研究方向毕业论文选题中,选题为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人数分别占物理教育研究方向总人数的63.6%、78.6%、82.4%,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已成为学生研究热点的特点非常明显。

面对以上高师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新趋势,指导教师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看法,褒贬不一,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目前,由于中学教师待遇较好,越来越多的高师毕业生想进中学工作,学生选做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课题既实事求是,又能为将来从事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2)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进,新的课程理念、教材、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高师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选题以中学物理教育为研究方向,充分体现了当前高师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对我国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关注。(3)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论文学术性低,让大学本科学生去做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会降低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4)高师物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只有几周中学物理教学实践时间,让学生做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既不切实际,也无法写出高水平的中学物理教育研究论文。

二 高师物理学专业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1.转变观念,自觉提高对物理教育研究的认识

随着教育的发展,“科研兴校”“科研促学”的理念日益被大家所接受,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作为物理教师一项必备的素质也越来越受重视。物理教育研究是以物理教育现象和物理教育问题为对象,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科学研究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物理教育现象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探寻物理教育活动规律及其有效物理教育途径和方法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物理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它要求研究人员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论知识,具有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收集文献资料和筛选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等。高师物理学专业加强培养学生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不仅符合高师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而且适应当前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因此,高师物理学专业的教育管理者和任课教师应转变观念,自觉提高对物理教育研究的认识。

2.与时俱进,积极关注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

由于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占了较大比例,这一项指导任务,单由几个从事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师来承担难以完成,还需其他专业课教师也来承担才能完成。这就给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转变轻视中学物理教育研究的观念,与时俱进,全面了解当前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内容及发展趋势,这样才能正确指导学生做好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毕业论文。另外,作为一名高师物理学专业的任课教师,即使不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也应时刻关注我国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发展与需求,也应积极参与我国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实践和研究,因为高师物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未来的中学物理教师,高师物理学专业所有的教学工作都应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因此,高师物理学专业的任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关注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

3.因势利导,积极为学生创造物理教育研究的条件

第一,开设“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尽早参与物理教育研究。笔者建议在高师物理学专业大三开设“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课程。在做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毕业论文时,绝大多数学生从未有过做物理教育研究的体验,完全不清楚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的具体要求和规范,这与没有开设“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课程有直接关系。该课程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剖析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的要旨。如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的目的、意义、价值;物理教育研究论文的选题、文献综述、论点的形成、研究方法的选择、论据的梳理;物理教育研究论文的规范、要求、修改等,从理论层面进行剖析。同时将一些有代表性的优秀物理教育研究论文作为范本,在学生仔细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评析,诸如评析论文的选题与结构,材料的整理与分析,研究其学术性、科学性、创新性、专业性、实践性等,以此给学生示范作用,从实践层面使学生准确地掌握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的要领,提高学生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

第二,拓展物理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做物理教育研究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深入物理教学的第一线。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学生物理教育实习普遍采用在大四集中(或相对集中)实习的模式进行,时间一般只有6~8周,实习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学物理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实践,培养其独立从事中学物理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及中学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时间短且形式单一的物理教育实习,是学生做中学物理教育研究论文的不利因素,也是造成中学物理教育研究论文水平不高的直接原因。笔者建议拓展物理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高师物理学专业应让本科学生在大一到大四整个学习过程中尽早、多次、渐进地全程接触和了解中学物理教学实际,在中学物理教育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中(如在教育见习、模拟实习、正式实习等阶段中)感知、思考和深化对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的专业性、复杂性的认识,并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在中学物理教育实践中开展物理教育现状调查和物理教育研究工作,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教育研究能力。国外许多国家在师范生教育实习方面有很多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德国师范生实习时间是72周,在较长的实习期间,学生能深入了解教育实际,学会在真实的教育实境和教学个案中调查研究、发现问题、选择课题、搜集数据、形成观点,以培养他们的教育研究能力。总之,积极为学生创造物理教育研究的条件,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地方高师院校;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素质教育

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地方高师院校要在挑战中抓住机遇,顺流而上,必须考虑地方高师院校的持续发展问题,这无论是对高等师范院校的持续发展还是对基础教育的长久发展都是有益的。

一、地方高师院校的历史使命

地方师范院校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的根基和主体,具有师范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从其特点不难看出,其历史使命之一是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为其培养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基础教育需要吸纳新鲜的血液,因此,为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地方高师院校必须参与其中,实现新课程改革方案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接。其二:地方高师院校为当地经济发展输送人才。在高师院校中,部分没有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人才会投入到地区经济建设的队伍中来;另外,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师范院校设置的非师范类专业培养的非师范生也会参与到地区经济建设中去,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这就要求高师院校能够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对未来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需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包括: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开展教育研究的能力;不断创新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探索教学手段的能力;摄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素质。只有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基础教育的改革才有望收到成效。

二、地方高师院校发展中的问题

地方高师院校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母机",要想在基础教育改革和面临与综合大学、重点师范大学竞争的今天居于有利地位,必须考虑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地方高师院校培养的学生,在学术性方面是先天不足,在师范性方面又显得优势不优。

(一)办学定位不明确

办学定位不明确,即地方高师院校对其是培养和综合大学一样的学术性人才,还是培养具有师范性特点的师范性人才的目标上定位不明确。一方面,地方高师院校为了谋求办学规模的扩大,盲目的向综合大学追求"大"、"全",片面的增加非师范专业,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非师范专业精品课程的设置与申报上,由于不具备充足的办学物资、师资力量,往往使其丢了师范性的优势,影响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师范大学办学的开放性,国家允许综合大学办师范,这样就使地方高师院校受到两种优势力量的夹击,地方高师院校既无法与综合大学竞争,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上与重点师范大学又存在较大差距,在发展中面临窘境。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制约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的又一问题是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地方高师院校是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教师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基础教育质量的高低。表现为:

1、专业设置落后

在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倡导下,基础教育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新课程改革,其课程内容的整合性、课程目标的开放性、课程评价的发展性、课程管理的多元性等等都要求教师有相应的教学素养。而当前地方高师院校一贯以来是按照中小学的课程安排设置相应专业,中小学开什么课,高师就设什么专业。试想基础教育改革实行的"文理大综合",如果高师专业设置仍然分割存在,好不容易统整起来的综合知识又被强行分裂,这样的改革就毫无意义。

2、课程结构不合理

我国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的设置主要包括三大板块: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类课程。在国外,普通教育课程往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且具有文理渗透、拓展基础、门类众多和比例较大的特点[1]。通识教育课程指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等课程,门类少,比例小,特别是地方高师院校课程设置中有关"人文"精神的课程没有得足够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得到保证;而教育类课程的安排同样如此,从课时比例来看,教育类课程只占到5%--9%,而且教育实习所占的时间仅为6--8周,造成师范院校学科专业冗繁,学生每天钻研专业课程,不关注教育类课程,严重影响了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

(三)办学理念落后

办学理念落后导致地方高师院校和基础教育相脱节,是地方高师院校发展面临的又一问题。在当前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下,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的瓶颈表现在:

1、地方高师院校主要强调对学生教育理论知识的灌输。在教学内容上理论性过强,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如今,很多师范生表示不愿意从教,这与地方高师院校忽视对学生师范性素质的教育有关,特别是高师重政治思想,轻职业道德。

2、素质教育更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当前高师教育和基层教育与实际需要相脱节,前者重理论学术,后者重实践。教师教育固然要学习教育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但是师范生缺乏的教育见习和实习机会,且无法从课堂上了解到新课改的信息,当其从教后,势必会在一定时间内影响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3、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学手段落后,直接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且,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和内涵。当前,中国大学生创新精神不够,师云亦云,缺乏挑战精神,这与长期以来学校教育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评价标准有关。但学生作为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不能像产品那样规格,无疑是对学生个性的压抑,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磨灭。

三、地方高师院校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准确定位,确立"师范性"和"地方性"的学校特色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指出:"如果把地方高等教育比作一架钢琴,每个高校犹如琴键。不同学校发出不同的音,经和谐组成美妙的音响;若一窝蜂地谈一个调是奏不出妙曲的。"这段话形象的描述出高等学校应办出各自特色的重要意义。地方高师院校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站稳脚跟,必须把争做名牌与办出特色作为重要的办学目标。因此必须在"地方性"和"师范性"上作文章,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所谓师范性是指地方高师院校要把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教师教育是地方高师院校的首要特色[2]。地方高师院校的"师范性"特色已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这就是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竞争的最大筹码,只有坚持"师范性"的特色,才能不丢掉优势,不丢掉历史。另外,由于人们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师范生不仅仅要具有教育教学的能力,还需要有教育研究的能力,即"学术性"的能力。地方高师院校要在坚持师范性特色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另外,坚持地方性就是地方高师院校要给予地方基础教育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乡土教材的编制上予以一定的帮助。并且,也要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办学条件,适当开设一些地方经济建设所急需的非师范性专业,以有利于学生的多样性选择,从而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同时,也为学生毕业后多种道路的选择提供各种路径[3]。

(二)依基础教育改革之需,适时调整课程设置

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推进,地方高师院校落后的课程结构已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因此,需要推进以"怎样培养人"为主导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是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途径,地方高师院校改革必须诉求于课程改革。因此,

1、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更新专业。地方高师院校落后的专业设置严重影响了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因此,地方高师院校要依据中小学课程的安排调整相关专业,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通才教育,为中小学培养相应的教师。

2、调整课程结构。首先,加强通识课程。新课程改革需要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地方高师院校需注重文理课程的相互渗透,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其次,精简专业课程,突出主干课程。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需将部分专业课内容适当降低难度,将某些专业课程设为选修课或自修课,供需进一步深造的学生选学[4]。最重要的是,加大教育类课程的比重。教育类课程体现了师范生师范性特征,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时期,正确的教育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增加教育类课程的时数和门数,特别是要延长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实现地方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的双向交流

基础教育与高师教育的关系就像是树叶与树根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根深才能叶茂。只有高师教育把高质量的营养输送到基础教育中,基础教育的质量才能保证。另一方面,叶茂有利于根对营养的吸收和发展[5]。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只有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实现二者的"双向交流",使高师院校跳出了自我封闭的狭小天地,用"大教育大服务"的理念走进基础教育的课堂,避免形成新课改"剃头匠的担子--一头热"的窘境。当前教育理念的潮流是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地方高师院校要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需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方式,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1、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地方高师院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变单纯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为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主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向权威说"不",大力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会学生"学会认知"。

2、创新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上,学校要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和要求,灵活采用多种考核方式,把平时的讨论、考察、调研、论文撰写等纳入考核范围,改变过去单一的期末卷面考试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3、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除了配套相应的硬件设施外,还需建设宽松的软环境。如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报告会、音乐会、美术、书法、摄影、演讲等。这些活动要带有一定的师范教育性质,使其与显性课程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受到陶冶,提高修养,发展个性。

总之,地方高师院校的命运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以基础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抓住机遇,立足地区、依靠地区、为了地区,积极探索一条具有特色的办学道路,从而在改革浪潮中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吴文侃,杨汉涛. 比较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608

[2]范进军. 经济全球化时代地方高师院校的发展思路[J]. 中国教育学刊,2004:59-62

[3] 张海燕. 试论地方高师院校可持续发展[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2006):19-20

[4] 梁鹏.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教育科学,25(2009):38-41

第8篇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困境是社会问题的缩影,并通过反馈作用反作用于社会系统。打破基础教育与经济发展间的恶性循环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

1.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观念落后,政府、民众对其不重视,师资力量薄弱,涌出大批民办教师。改革开放后,农村基础教育地位有所提高,但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投入严重不足、教育设备陈旧、教师队伍人才流失等等使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发展困境。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状与面临的困境是各种社会问题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社会问题的缩影。在这个闭合的系统中,若不采取调节措施,在这些困境下衍生的问题又将反馈于社会系统,进一步加深社会问题,加剧两极分化,形成恶性循环。

2.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1)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理想模式。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关系很早就为人们所认可和重视,并出现了教育经济学等研究分支。经济增长影响着教育的普及程度,方式和手段,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影响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也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推动经济增长。理想的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间可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大教育投资等环节形成良好的反馈关系。

(2)社会问题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①社会经济发展两极分化的影响。社会经济的二元化发展,直接影响了当地政府对于基础教育的投资,农村教育与城镇基础教育质量差距大,农村基础教育区域发展失衡。同时社会经济的二元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向外转移,大多农民工在经济状况、城市教育户籍制度等限制下,尚无能力携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造成留守儿童增多,家庭教育空缺,其责任和义务部分转移给农村基础教育,为农村基础教育的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

②人口素质的制约。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在我国农村,农村教育观念落后,小农社会封建科举制下“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维方式决定了农民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把“离农”作为学习目标,将升入城镇重点高中视为唯一出路。应试教育限制了其中高等教育素质的培养。

教师素质亟需提高。近年来,教师人才大量流失,无法引入新的人力资本,教师群体人口结构中老龄化现象严重,从而导致教师创新、改革精神薄弱,无法应对新课程等改革。基层地方官员素质也是制约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个因素。由于教育对经济建设促进作用的后滞性,地方政府官员更注重公共基础建设、引入外资等眼前事务。这造成了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不重视,投资少,学校硬件设施得不到保证,且经常拖欠老师的工资,加剧了教师的人才流失。

③空间组织结构的影响。我国经历了世界上最长最完善的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空间组织的层序化结构高度发达,教育系统也不例外,层序的空间结构使教育政府投资、慈善投资呈现出了“漏斗式”的划拨管理,不能有效地直接投入到农村教育上。层序社会结构中空间管理结构下领导者的选拔,并非民主选举,内部管理模式僵化,教师对这种管理模式有抵触情绪,造成农村基础教育内部动力的内耗。

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社会问题,既有历史成因,又有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后衍生的新问题。这些因素介入教育、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系统,破坏了原有系统结构,滞延了这一正反馈,未能让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相促进作用良好发挥。

3.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对策初探

(1)国家政策的重视。要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组织目标发展为“以发展教育和经济建设为中心”。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近年来,我国实行税费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应放宽农民城市化的户籍、就业、教育等政策,让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加速城市化进程,缓解农村基础教育的压力;另一方面,则需加大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吸引外来人才。

(2)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普及职业教育对实现劳动力进城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据农业部门统计,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农业劳动力的0.71%,低下的劳动力素质使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商业化陷入困境。普及、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村基础教育是发展农村经济的迫切需要。

(3)基础教育改革配套系统制度的完善。因农村人口分散度大等特点,农村基础教育是覆盖面很广的“面式教育”,城市化进程使这样的特点更为明显,给农村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除完善的寄宿管理、配套公共基础设施之外,也应具备良好师资、保育技能等相应要求,以保证学龄儿童的教育和生活。

参考文献

[1]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第9篇

[关键词]地方综合院校;师范教育;素质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培养全部由高等师范院校承担的做法正逐步打破,一个相对开放的师范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一批地方性师范院校通过更名、升格或合并共建等形式,纷纷向综合性院校发展,这些地方院校原有的师范专业还很大程度上作为办学特色予以保留。这种地方性综合院校主办师范专业的体制成为新时期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地方综合性院校办学模式复杂化和培养目标多样化的背景下,师范专业学生素质问题日益引起了社会的重视。特别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今天师范专业学生的素质就是明天基础教育教学的质量。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有知识、有能力、能实践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包括地方综合性院校在内的师范教育主办者的共识。

一、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素质教育的利弊因素

(一)地方综合性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有利因素。一是可发挥地方综合性院校相对而言在学科门类、办学规模、学术层次上的优势。依托综合性院校中占优势的学术资源和师资条件,为师范专业素质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地方综合性院校中的师范教育专业从原来比较单纯的教育性专业融入现在的学术水平较高、学科空间较大、师资力量较强的学科群之中,师范专业的学生有条件参与非师范专业的专业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学习,打破了传统师范教育中封闭性的教学体系,提高了师范教育的教学层次。特别是地方综合性院校较为显著的学术性发展目标能够开阔师范专业学生的学术视野,增强师范生研究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增加他们的学习实验和社会实践机会,有利于促进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三是由于地方综合性院校具有多学科、高水平、强师资的优势和长处,容易实现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之间的学科互补、交叉影响和有机融合,有利于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素质结构的调整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

(二)地方综合性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不利因素。一是地方综合性院校的办学目标,不利于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地方综合性院校的办学目标相对师范院校而言,更注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教育实践技能的培养被忽视,师范教育被综合性院校多元的发展目标所淡化,师范教育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地位,给素质教育带来了不利影响。二是地方综合性院校的管理统一化与师范教育专业化目标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分散在许多专业性学院或系部中,各个学院要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条件来安排和组织师范教育活动,全校没有一个统一的负责组织和管理师范教育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的部门或单位,师范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标准比较分散。再加之综合性院校重视学术上的成就与科研成果,很难对师范教育的专业化要求予以特别的重视或保证。学校的许多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运作,都可能难以照顾到师范教育的特点。师范教育的特点难以在学校的宏观管理制度中得到体现。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三是一些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教育课程的设置与教师队伍不利于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地方综合性院校中,课程建设的重点转向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直接服务的内容上,师范性课程被相对淡化,师范性教育类课程无论开设门类还是课程时数都不能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许多综合性院校的领导和教师,从来都没有从事过师范教育,有许多人甚至没有接受过师范教育,对于师范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比较模糊,造成了其在办学思想、教育目标、学生培养标准和职业技能训练等方面,忽视师范专业学生和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差别,不加区别地同等对待,使师范专业特点被湮灭,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

二、加强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素质教育的意义

教师担负着传播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影响着人类的未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影响着学生,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因素,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文明素质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特别是地方综合院校师范专业素质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一)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是克服地方综合性院校主办师范教育弊端的现实需要。如同上文分析,地方综合性院校主办师范教育在推进师范教育由封闭性向开放性发展,发挥综合性院校学术资源和师资优势,促进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之间的融合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样也面临着一些矛盾。这些矛盾给师范教育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直接影响到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明远曾多次参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相关政策的修订,他对综合性院校主办师范教育给教师素质培养带来的一些问题表示了深切关注。他曾撰文指出,“本来国家提倡开放型培养师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教师的质量,让一些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也来培养师资”,但是事实上综合性大学没有做好准备,也还没有提出培养师资的要求;“师范院校转为综合大学是历史必然,但是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应该说,这三个条件在我国基本具备,但还不充分”。这些都说明在当前综合性院校主办师范专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现实体制中,必须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以克服现实体制中的弊端,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师培养需要。

(二)当前师范专业学生的生源质量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随着师范院校向综合性院校转型,收费并轨、自主择业,师范专业的保障措施被逐步取消或者有名无实;再加之教育岗位待遇不高,直接导致师范专业生源质量不高和教师职业吸引力下降。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普遍在二本学生中招生,一般仅达到当地最低录取控制线。“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坦言:种种因素导致师范生生源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生源质量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有的学生考入师范专业后,因为个人素质基础等原因,根本无法适应师范教育的专业化需求,在基本技能、师范素养等方面根本无法满足教师职业的需要。教育专家顾明远也对此颇有同感,“总以为现在不包分配、就业困难,教师职业比较稳定,报考师范专业的学生会多起来。事实并非如此,许多青年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当教师”。

(三)当前中小学教师素质的现状迫切要求地方综合性院校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关于目前所培养出的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状况,顾明远教授也表现出了极大的担忧:“现在的师专生,却是高考队伍中较差的一部分学生,只达到专科的录取分数线。师专的专业分科较窄,学习的课程缺乏小学教育应有的科目。小学教师需要的是宽广而不是专深的知识,而且他们最好在艺术方面有所专长,会唱善跳,能适应儿童活泼的天性。但是师专的学生都来自高中毕业生,可塑性就不如中师生,艺术素养和技能都不如中师生。再加上高等学校那种专业的导向作用,不利于培养小学教师。不论专科学校还是本科院校,强大的导向是报考研究生。在这种导向下,教师教育的质量是难以保证的。许多小学校长反映,现在专科或本科毕业的小学老师反而不如中师毕业生那样适应小学教育。”由于现在综合性院校在培养目标上的多元化直接导致了师范专业学生师范能力的弱化,很多师范专业学生受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影响,把主要精力放在外语、计算机等过级考试上,忽视了对基本师范技能的提高,相当多的毕业生表现出对基础教育现实的不适应。“教师是一种崇高的职业,需要对学生有热情,需要有点奉献精神,这种勉强为之的人怎么能成为高水平的教师?”

(四)基层教育的改革需要地方综合院校师范专业不断加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成为伟大时代赋予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现代基础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对教师的课程观、课程意识、课程技术以及专业知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科技时代对人文精神的呼唤,有赖于现代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以及知识结构的进一步合理化。这些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需要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地方综合性院校作为地方基础教育教师培养的摇篮,必须不断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

三、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素质教育的内容构成

知识、能力、素质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核心三要素。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培养出未来合格的人民教师,要求地方综合性院校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合理构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根据基础教育的实际和地方综合性院校的发展现状,师范专业素质教育的内容构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师范人格训练。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师范专业学生严谨求实、依法从教、乐于奉献、甘为人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培养师范专业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思想,培养他们“爱教育”的情感,使他们热爱教育事业,以积极的情感献身教师职业。

(二)师范技能训练。适应基层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强化师范专业学生对教育专业理论的学习,培养他们的课程设计能力、课堂讲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使他们掌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师范业务能力。

(三)人文素质训练。充分发挥地方综合院校人文底蕴丰厚、学科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学生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素养和自然科学素质培养,形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兼容并蓄的知识结构。

(四)艺术素质训练。了解国内外优秀艺术文化传统,形成师范专业学生的良好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掌握基本艺术技能,培养他们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发展个性,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研究性学习能力训练。针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研究性学习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主动探究、自主学习、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心理素质训练。培养师范专业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乐观向上的精神,耐得清贫、甘于奉献的思想,善于调整、勇于经受挫折的意志,与学生、学生家长、领导及同志友好协作的精神,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完善自我个性修养。

四、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改革课程体系。优化素质教育课程结构。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课程结构体系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才素质的培养。在师范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应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五大模块:教育理论课程、教育技能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人文艺术素养课程、其他自修课程。(1)教育理论课程主要是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心理学、教育史等。(2)教育技能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教学方法和基本教育技能,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课程主要包括:现代教学技能、微机教学、教育科学方法等。(3)教育实践课程主要是依托地方综合性院校教学中实践面广、实践教学体系较为完整的优势,把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实践课程纳入学校实践课程体系,主要培养学生从教职业道德、师范实战技能,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校内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教学模拟、中小学生活动组织等;校外主要实践课程包括教育实习、送教下乡、义务家教等。(4)人文艺术素养课程主要是扩大师范专业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掌握基本的艺术技能。课程主要包括:大学音乐基础、大学美术基础、电影艺术鉴赏、戏曲艺术欣赏等。(5)其他专业课程主要是充分发挥地方综合院校学科资源的优势,师范专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非师范专业课程的选修学习。完成相关课程学习考核,可获得相应课程选修学分。以上五类课程的实施形式分成三类,包括:必修课、选修课、指定选修课。必修课力求精益求精,选修课力求面广,指定选修课力求实用。这些课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贯穿于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发展全过程。

(二)强化实践教育,提高师范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专业实践指根据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需要,从学生入校起安排实践训练,做到专业实践教育与课堂教学并重,学生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齐头并进。一年级主要是观摩性的专业教育见习,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明确教师职业所要具备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感染学生施教情绪。二年级主要是学科性教育实践,如结合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参观、考察、调研等,学生边进行课程理论学习,边进行专业实践。三年级主要进行岗位模拟实践。一方面,利用寒暑假期,学生以小组形式自我组织临时教学队伍,学校安排带队教师,以送教下乡等形式进驻学校,组织假期学生教育辅导,学生进行试讲、自我评课活动,强调学生自我教育、相互启发;另一方面,在三年级学期末最后两个月时间,组织学生在校内进行试教活动,师范专业拟定模拟教案、班级活动模拟方案、课堂模拟讲课,教师指导,让学生了解教师工作各个具体环节的职业要求,形成职业理性认识。四年级主要开展顶岗实践,撰写毕业论文。四年级一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为期约四周的教育顶岗实习,直接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带队指导教师和实习学校教师双方指导,让学生处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职业体验。顶岗实习完成后,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职业体验,再组织学生开展毕业生教育论文写作,形成教育反思和心得体会。

素质实践教育主要是根据地方综合性院校的特点,充分发挥地方实践资源优势和综合性院校的学科、专业、师资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师范专业学生从进校开始,就与其他专业学生一起,利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或者青年志愿者活动,深入城镇、农村、工厂、学校,开展社会调查、扶贫帮困、科技社服务等活动。师范专业学生还与其他专业学生一起组建科技活动社团,参加各类科技活动竞赛,师范专业学生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与其他专业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专业融合与素质提升。

第10篇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8-0068-03

一、引言

国家发展,教育先行;教育发展,教师教育先行,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教师职业发展日趋专业化的今天,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体现。2004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下文简称《标准》),《标准》分别对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各高等师范院校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对职前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进行培养。但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20余年来,因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以及传统教学理念的原因,《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教学内容几乎囊括教育技术学学科所有内容,成了教育技术学学科内容的“精简”版。教学内容的庞大繁杂,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多尴尬局面,深入细讲内容多讲不完,简略泛讲学生只是略懂皮毛,不利于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因此,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标准》对教学人员提出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提出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内容体系重新构建的一些认识。

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从目前各高等师范院校所开设的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所采用的教材和教学课时设置都不尽相同。为了能够更详细地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内容现状,我们通过图书馆和网络书店共收集到32本名为《现代教育技术》(教程或理论与应用)的公共课教材。通过分析这些教材的内容,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教学内容基本是教育技术学专业主干课课程的浓缩

我们对收集到的教材进行内容归类分析,得到图1所示的教学内容分布情况图。可以看出,众多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教育技术概述、教学系统设计、教学媒体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和素材获取、教学环境和资源、教育技术基础理论、远程教育与网络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内容。其中教育技术概述、教学系统设计、教学媒体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和素材获取、教学环境和资源这些内容在超过一半以上的课本中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讲解。通过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相比较,我们发现它们基本包括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几乎所有主干课程,且每个章节只是对每门专业主干课程的概括介绍。

2.课程主要内容存在陈旧现象,不能及时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动态

在一本教材中,越是重要的内容介绍的就越详细。笔者按照这样的脉络,梳理了诸多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发现多媒体课件制作和素材的获取是公共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其次是教学设计和教学媒体的使用。在多媒体课件制作和素材获取部分主要讲解的是处理相应素材的方法及其软件操作,然而很多教程中介绍的方法以及所用到的软件仍然是以往的低版本,相对陈旧,不能与现实的发展相适应。

3.对信息检索利用和信息道德培养不重视

信息检索和利用能力是信息时代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而信息道德则是信息时代任何一个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如图1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很少的几本教材包括信息检索利用和信息道德方面的内容,更多的教材内容偏向于介绍媒体的应用和课件的制作。这方面知识在教学内容中如此少,可见我们的公共课教学对于信息检索利用和信息道德的培养不够重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信息检索利用和信息道德培养比学会某种媒体和课件的制作更重要。在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时,我们应该思考职前教师开设《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或者说开设课程的重点是什么,是简单的对媒体的使用和课件的开发,还是培养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解读

为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关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包含内容做出明确规定的文件,也是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开设的重要依据。

1.《标准》让我们明确了公共课开设的目标

《标准》的颁布不仅说明了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在教师教学能力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丰富了职前教师教育专业知识的组成,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标准》分别对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提出了不同的能力标准。就公共课教学而言,我们注重的是中小学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标准》对教学人员的能力标准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要求。通过对《标准》的分析发现,需要教师能够达到思想意识上高度重视教育的信息化发展,有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和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识;在知识技能方面,能够掌握各种信息检索、加工方法,熟悉各种媒体工具的使用,并且能够在教学、科研、交流合作等方面恰当的、创新的应用各种技术;同时在教学和工作中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使得各种信息技术能够公平、规范、健康的使用。《标准》中对意识、知识技能、应用创新等方面的要求为公共课教学提供了明确的目标。

2.《标准》有利于规范公共课教学内容的组成

《标准》为《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提供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但是如何实现这些目标,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只有严格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才能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提供条件。通过对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的分析,笔者以为,以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主干课教材的浓缩组成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内容是不够科学合理的。首先专业学生和非专业学生所培养的目标不同,其次,专业学生和非专业学生所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四、《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构

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已是世界各国所公认的,推进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是当今国际教育领域普遍关注的话题。在基础教育信息化推广应用阶段,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已经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师在当前信息化教育环境下完成教学活动所必需的能力之一。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信息化社会中指向了实践性知识的教师教学能力,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1]目前我国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和提升主要通过职前学习和职后培训两条途径,职前学习主要是在师范院校中为非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进行理论和实践学习,职后培训主要是通过各种方式对在职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短期培训。[2] 面对快速发展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如何培养和提高职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以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这已经成为当前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教学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笔者给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重构建议:

1.课程内容应与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相适应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发展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使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适应信息时代对新一代公民教育的基本要求。[3]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基础教育改革,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因素,教师的意识观念和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学质量的高低。高等师范教育是我国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主要途径,因而在师范教育中对学生思想观念和教学能力的培养直接决定着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素质。但是,教师的培养与信息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高等师范院校对职前教师的培养必须要以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实际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培养出来的教师能够胜任未来基础教育发展的工作需要。《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对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对未来基础教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因此,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方向紧密结合。

2.教学内容要具有实用性和前沿性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是当今高校的重要职责。面对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应用性高等教育应运而生。为了适应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教师需要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把新颖性、前沿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内容引入到教学中,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实行因材施教,强调课堂民主,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把各种考试方式方法结合在一起,提高考试的科学化水平,全面推进教学改革。[4]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以信息时代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为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学内容必须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课程从教学内容的组织到教学方法的安排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等都要注重对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和考察。[5]内容要具有实用性,首先内容应紧跟教学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不能太陈旧。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信息技术工具更新换代也很快,因此不能重复已经淘汰或过于老化的知识。例如课件制作软件Authorware虽然具有图标控制流程及实现良好的交互功能等优点,但是与lectora等软件相比已远不能满足网络时展的需要,却仍然在教学内容中涉及。正如Adobe公司在2005年对Authorware软件停止开发时,强调“由于科技日新月异,电子学习与传统学习模式的界线变得愈来愈模糊。所以,现时学习管理系统并不再适用,反而应该着眼于推广其他可以让教学人员作快速学习的工具”,《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应该以实用和体现教育技术发展动态为基础。

3.教学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

培养学生对教育信息化高度重视的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和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识等等,对这些意识与态度的培养不能仅仅从理论上去告诉学生,更重要的是要从实践中使学生领悟这种意识。分析发现,许多教材是通过对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及掌握它的重要性等方面的理论说明,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对教育信息化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与态度。这正如我们不要期望能够仅仅通过做作业达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一样。[6]我们应该设计更多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教育技术对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作用和现代基础教育改革中现代教育技术起到了哪些作用,去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和价值,学生自然会意识到学习它的重要性。因此,意识与态度的培养更应该以理论为基础,注重从实践活动中培养。

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是信息时代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明确指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培养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但是目前公共课的教学内容组织更多的是依据教育技术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形式组合,教学内容成了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的“精简版”,没有切实以《标准》的要求为目标依据。为了能更好的促进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对公共课教学内容进行重构,要以《标准》对教学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目标依据,与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相适应,注重前沿性和实用性,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对信息化教育重视和教育技术能力掌握的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92.

[2]朱永海等.《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融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体系的设计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2):105-109.

[3]刘德亮. 黎加厚博士谈教育信息化[J].中国电化教育,2002(1):3-9.

[4]周叶中,胡甲刚.论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69~372.

第11篇

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教育部正在积极构建国家教师教育标准体系,并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教师教育面临繁重的探索和建设任务,还面临水平提升和质量提高的全面考验。从高等师范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长期困扰师范大学的学术性与师范性,或综合化与特色化之争并未彻底解决,良好的教师教育文化氛围有待形成,发展教师教育尚未成为全校共识。教师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师教学能力离基础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教师教育的专职师资队伍数量总量不足,兼职队伍不稳定。创新团队、教学团队和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领军人才严重缺乏。科研水平不高,研究项目偏少。教育学和学科教育的学科建设水平亟待提升,引领、服务基础教育的能力仍有待加强。

二、教师教育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基本路径

高等师范院校是基础教育的教师培育基地。为了适应国家新时期关于教师教育改革的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应适时以教育部相关改革理念为指导,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正确定位培养目标,切实加强与中小学的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切实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打造教师教育品牌。

(一)准确定位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大多属于新建本科院校,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其本科专业数量和招生人数都急剧增加,多学科发展成为共同趋势。但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一定要准确定位教师教育目标,明确教师教育在学校中的位置,不能因为走综合化之路而丢弃原有的师范特色与优势。一方面,要确立教师教育专业的独立地位,保障教师教育的"合适"位置,大力构建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培养体系。绝大多数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是由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的,仍然承担着本地区基础教育、师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的重任,因而其教师教育专业既是学校的发展根基和办学的优势与特色,又是服务社会的重要桥梁,在继续输送合格师资、培训在岗教师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牢固培养教师的专业目标,立足于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尽管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或愿意从事教师行业,但从专业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师教育专业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细化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要求,从而保证学生毕业时具备教师资格。

(二)切实加强与中小学的合作教师教育是教师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入职教育,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确保培养的学生能够胜任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教师教育专业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思考的问题。综观中外师范教育的办学历史不难发现,重视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与基础教育的接轨是办好师范教育的必要前提。但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由于教师教育专业招生人数急剧增加,高师院校在办学过程中缺乏主动与中小学联系的机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基础教育联系不紧密,教育内容也脱离了基础教育实际,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不能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近些年,高师院校已经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开始积极主动建立与中小学的紧密合作机制。笔者认为,高师与中小学的合作,重点内容有四大方面。第一,共同开发课程及实施课程教学。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坚持本科教学的学术规范,课程设置必须遵照国家学科规定;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培养合格师资的职业标准,专业课程中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技能、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班主任工作等课程必须与服务地方紧密结合,分别与中小学、幼儿园共同开发课程,保证课程开设的实用性。目前,大多数教师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时强调本科教学的学术性,教师教学一味强调理论灌输,鲜有对接基础教育实际的课程,因而学生在校的学习与实际的中小学教学存在明显的脱节,学生在教育实习时存在过长的不适应期。因此,教师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时必须保证一定比例的教育教学类课程与中小学联合开发,一定比例的课由中小学优秀教师来实施教学,通过他们的以身示范和案例教学,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保证师范生更早、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基础教育。第二,共享共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构建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聘任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名师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数量要不少于教育类课程教学教师人数的20%。兼职教师要承担课程教学或指导专业实践和毕业设计等任务,从而形成高校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机制,实行双导师制。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中小学和幼儿园定期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教师每四年内至少要有一个学期在中小学或幼儿园工作,全面、深入掌握基础教育实际,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同时,高师院校要支持教师积极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试验,担任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必须具备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服务工作经历。只有"双管齐下",才能逐步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第三,教育见习实习的协同创新。总体来看,中小学、幼儿园的办学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办学特色也有较大差异。首先,高师院校要结合不同专业的实际,定向选择符合专业办学定位的中小学、幼儿园作为实习基地,并与实习基地开展深度合作,综合考虑课程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与资教助教等多方面的因素,深度融合师范生的专业成长与兼职教师、专业教师的职业提升的要求,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其次,高师院校要与实习基地共同开展教学改革与基础教育研究,改革校−县、校−校合作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教育实习与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发展评价体系,增强基础教育、网络课程、案例库的资源建设等。最后,高师院校要持续加大专项投入,巩固完善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建设教育实习基地,主要是为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服务,按照"谁受益、谁投入"的基本规则,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高师院校要设立"实习基地建设"专项经费,专项建设经费可以依据"按需申报,高度共享、统筹管理"的原则来执行。同时,要定期选择一定数量的中小学、幼儿园来推进和巩固各学科专业的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形成稳定的"见习、实习、研究、服务"四位一体的实习基地,从而建成一批标准化的实习基地。

(三)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近些年来,教育部连续推进卓越工程师、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面向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计划,这对推动各高校的本科教学改革工作无疑是一种政策引导。作为师范院校,探索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自然是义不容辞的。地方高师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多种路径可供选择,诸如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综合教改实验班、优秀师范生助学奖励计划、定向培养、第二学位、开放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的主辅修制、本科−教育硕士和本科−农村教育硕士一体化培养等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笔者以教育硕士授权学校为例,简要说明实施"本科硕士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实施"3+0.5+0.5+2"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具体设想。"3"指的是本科培养的前三年,主要任务是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学习的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教师职业教育的理论课程,培养过程中要融合专业教育与教师职业教育的特点,既要保证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要培养学生初步具有从事教师工作的职业能力。前一个"0.5"指的是本科培养的第七学期,主要是安排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教育实习。校方要集中安排学生到中小学担任课程教学和班主任工作,逐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还要安排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准备工作。毕业论文的选题要契合学生的实习实际,既可以是教学研究论文,也可以是教育调查报告。当然,辅导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与所修专业相关的研究性论文。后一个"0.5"指的是本科培养的第八学期,主要是学生进行反思性、发展性学习。学生在经过理论学习和教育实习后,要认真进行理性反思,进一步明晰作为中小学教师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学校开设的课程既要有专业选修课程,还要增加教师职业教育课程,尽量多开设专题式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院系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研讨活动,使学生具有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的能力,同时做好本硕一体的课程衔接工作。"2"指的是两年的教育硕士学习阶段,主要任务是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高度融合。教育硕士课程的设置包括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课程、专业课程(学科发展课程、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结合的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独立解决教学中疑难问题的能力,开展基础教育研究的能力,以及初步具有引领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地方高师一定要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考核,要建立"师范生成长档案",形成"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我教育"的学业评价机制,逐步完善毕业生跟踪制度,把师范生的在校培养和工作后的专业成长纳入培养体系,确保学生实现从"优秀师范生"到"优秀教师"的转换。

(四)全面优化课程体系总体而言,我国各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大致相同,一般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类课程三个部分。目前来看,我国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系与发达国家基本相似,但各类课程的比例与内容选取与发达国家有着显著差异,突出的问题有三:一是公共基础课程偏弱,不利于教师素质的全面发展。目前高师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等课程,涉及的领域较为狭窄,无法为学生提供宽口径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储备,也无法适应日趋综合化的新课程改革要求。二是学科专业知识过于庞杂,限制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目前占总课程60%以上的专业课程,拘泥于封闭的学科体系,内容陈旧单一,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尤其是与教育学科的整合,严重脱离基础教育的实际,使得学生学的知识不少,但无法直接应用于基础教育教学的实际。三是教育类课程量少质低,无力支撑教师职业技能的形成。几十年来的"老三门",即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一直是教师教育专业的特有符号,教学内容也基本是空洞的理论说教,无法与基础教育的实际接轨。面对新的形势,高师院校必须大力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积极构建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和开放兼容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主动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遵循教师教育成长规律,科学设置师范教育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学科理论与教育实践要紧密结合。按照教育部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规定的学习领域、建议模块和学分要求,制订有针对性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保证新入职教师基本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需要。大力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建设,开发网络课程、教学案例库和资源库,注重学思结合,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五)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教师教育,既要重视理论学习,还要高度重视教学技能的培养。因此,教师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不断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建立实验、见习、实训、竞赛、体验、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既要包括专业课程的实验,也要涵盖部分中小学课程的典型实验。教育见习,应从大二学生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师范生每学期到中小学见习一周,给学生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机会,使学生直接获得中小学教育的感性认知。同时,加强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训练,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比赛,"以赛带练",实行教育实习资格制度,凡是没有达到实习资格要求的一律不得参加教育实习。大力实施一学期教育实习制,通过顶岗支教、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等混合编队实习,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环境。辅导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实习指导,形成专兼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从而保证教育实习的实效性。

三、结语

第12篇

教师教育的改革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使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处于重大的转型阶段,使两者关系由隔离、分化和冲突走向了整合、共建和协同,从原先的相离相弃走向了当前的相依相行,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两者的协同应从理念协同、目标协同、资源协同和师资协同入手,探索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共生发展策略。

关键词:

基础教育;教师教育;协同发展

“教学服务”是要将服务的理念贯穿于学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全部事务中,做到“教学无处不在,服务无处不在”。协同创新,关键在“协同”,主旨在“创新”。简单地说,协同创新就是各协同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目标指引下,充分发挥主体优势,整合各创新要素,通过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开展深度合作,从而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协同创新实质上是一种管理创新。对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而言,就是要在高师院校和地方政府及中小学校成员单位之间形成发展共同体,确立共同目标,致力于推进高师院校人才培养和地方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在这样的共同目标指导下,合作双方建立良好的共生共长的关系,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积极性,协同创新各参与主体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战略联盟,开展深度合作,产出丰硕的、高质量的协同创新成果。“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对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全面规划,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思想和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及任务,提出要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根本,健全教师培养体系,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凸显教师教育特色,在服务基础教育方面发挥示范作用。2014年8月,《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中明确提出,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应建立“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即地方政府统筹规划本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科学预测教师需求的数量和结构,做好招生培养与教师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高校将社会需求信息及时反馈到教师培养环节,优化整合内部教师教育资源,促进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中小学全程参与教师培养,积极利用高校智力支持和优质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理念协同,探索教师教育模式改革

以地方基础教育协同创新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增强教师教育协同创新辐射效应。实验区既是集团内高师院校的实习基地、实践基地、研究基地、服务基地,又可以成为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试验田,真正实现高校与高校、高师院校与地方政府、大学与基层教育、城市与农村教育的互动,在推动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必将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以与高校所在地政府签订基础教育改革与协同创新合作框架协议为契机,双方本着“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互惠互利、实现共赢”的原则,在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以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为契机,着力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实现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持续发展,为基础教育培养卓越教师,更好地服务地方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落实“高校、地方政府、中小高师院校”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机制。充分发挥高校的研究与理论优势,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行政与管理优势,充分利用中小学校的实践基地优势,整合各部分的优势资源,旨在培养师德师风高尚、教育信念坚定、文化底蕴丰厚、知识结构合理、教育理念先进、教学能力扎实、教学技能娴熟、实践反思敏锐、专业发展自主的创新型中小学教师人才。以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为平台,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倡导以人为本和以人育人的理念,深入推进以“师生关系为媒介的教学”,推动师生积极互动,在对话中促进理解,在对话中深化合作,在对话中促进学生发展。积极推行平等式教育和交互性学习改革,深入推行师生互动式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主动求教意识,督导师生积极联系与深入接触。

二、目标协同,优化教师教育培养方案

与地方基础教育人才需求相协同,培养方案按需定位。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中小学骨干教师与高校教务处和各专业负责人联合召开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针对现有方案的不足,遵照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及时修订或部分调整本科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高师院校本着深化素质教育,坚持师德教育为先,坚持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相通相补,成人教育与成材教育相辅相成,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相融相通,学识教育与技能教育相促相生,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连相助的基本理念。加强教师教育专业职业品格培养类课程与职业能力培训类课程间的融合,加强教师教育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间的渗透,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与教育教学技能培训类课程间的融合,加强各类课程与教育见习实习的互动。2011年,教育部提出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开发优质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教育实践环节等措施,并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系列文件,对教师培养、准入、培训以及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等进行规范,以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从而掀起了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帷幕。高师院校应合理设置各模块课程体系,体现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操作的实效性。依托校内模拟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等途径,强化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科学安排教育实习、见习时间,设置“教师职业体验———教师职业认识———教师职业规划”等系列课程,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认同。增加选修课的比重,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范围和知识领域。打造教师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平台,为学生提供课程“套餐”,开设多个系列的公共选修课程,形成了教师职业能力培训必修课、选修课和系列讲座相配套的课程体系。同时,高校应出台相关文件,支持与推动学生开展项目推进性学习、产品研发性学习和自主创新性学习,鼓励和督促学生走进实验室,鼓励学生走进中小学等实习和实践基地,促进与推动学生开展学科交叉实践、探究性实践和创新性实践。

三、资源协同,提升教师教育创新能力

与地方基础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相协同,实现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平台的纵横拓展。充分利用实验区等实践教学资源,地方政府及地区中小学应积极参与高师院校学生的教育见习、实习,实行地校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挂牌制度,建立“师徒制”,对高师院校的实习生进行全程指导和实践考核。高师院校应与地区中小学教师共同开发研制教师教育资源库,包括教学案例、高师院校管理案例、名师教学实录,各种观摩课、公开课、研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竞赛课等的实录。在此基础上,通过整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搭建高层次、多功能、开放式的教育平台,有效提高高师院校师范生和地区中小学教师的从师任教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和“大创计划”项目为抓手,突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为重点,以坚持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普及和提高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训练与竞赛相结合、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遵循创业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面向全体,注重引导,分类培养,结合专业,强化实践,大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化水平。高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注重将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提倡开展“服务性实践”,鼓励学生走进社区,通过为基层社会提供支援和服务,培养学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大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力度,探索政府、企业和学校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实训基地。坚持专业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志愿服务基地一体化建设,发挥基地的创业培训功能。加强基地管理,通过规范运行、年度评审、定期回访,使基地成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成为学校开放办学和与就业单位联系的有益纽带。

四、师资协同,拓展教师教育服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