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9 18:57: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水资源》是第二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特点和成因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通过实例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措施及节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进一步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节水意识,保护水资源。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知道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3.了解水资源存在的问题,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全面发展的观点。
(三)德育目标
通过缺水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使学生产生水资源的危机意识。树立正确的节水、保护水资源的观念,使学生从自我做起,真正做到在生活中节水、护水。
三、学法指导
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实例引导学生学习。通过读图、分析、讨论等形式将所学知识联系到一起。
四、重点、难点
(一)重点1.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二)难点1.工农业生产中如何节约用水。
2.正确理解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五、教学准备
1.收集整理有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课件展示图片黄河断流、西南干旱、西北干旱区人民的生活等,由于缺水,河流断流,草木枯黄,土地龟裂,人畜会死亡。水是生命的源泉。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节《水资源》。
(二) 教学过程
结合课本P75,学生总结出我国目前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哪两种水体。
学生回答:河流水和湖泊水。
【活动】课件展示“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图”。看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学生回答:东南多,西北少。
2.我国河流径流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学生回答:南多北少。
【总结】河流是我国主要的水资源,因此河流量多少可以作为衡量我国水资源多少的重要指标。
【活动】课件展示“我国南方和北方水土资源比较表”。分析图表总结出我国水土资源分配情况。回答:南方水多地少,北方地多水少。
【总结】我国水土资源分配不均。北方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需水多;人口密集,人均占有量少,更加剧了北方缺水状况。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板书】一、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1.空间分布特点: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讲解】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也与我国气候有关。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河流处于丰水期,水资源丰富;反之,冬春两季,水资源缺乏。
2.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分布不均。
【活动】读课本P76图表“北京年降水量变化”,分析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河流流量的变化的关系。学生回答: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河流有时会出现连续几年的丰水和枯水的情况。
课件展示图片1“南北方土地利用方式”,学生分析得出南方水田,北方旱地。
图片2.“旱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我国降水和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
【活动】做课本P76活动,进一步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过渡】由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我国自古以来一直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
【活动】读课本P77、P78,总结我国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学生回答(略)。
【板书】二、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1.修水库――季节分布不均。
2. 跨流域调水――空间分布不均。
【讲解】读课本P77“水库调节径流量示意图”,说明水库的重要功能是调控径流和水量,即在洪水期蓄水,减少下游洪水,在枯水期放水,增加下游水量。
【知识拓展】水库还具有防洪、发电、灌溉、旅游、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益。
【讲解】课件展示图3.16“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该工程缓解了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活动】课件展示“世界主要国家水资源比较表”,提问:表中反映了我国水资源怎样的现状?
回答: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活动】课件展示图片“农业大水漫灌”“水渠漏水”。提问:图中反映了怎样的用水状况?
回答: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活动】课件展示图片“就地取材”。提问:图中反映了什么问题?
回答:水污染严重。
【板书】三、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1.人均占有量少。
2.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3.水污染严重。
【过渡】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节水和保护水资源势在必行。
【活动】读课本P80,了解工农业及生活中的节水,防治水污染的具体措施。强调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摘 要:找朋友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三年级上学期的一节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主要以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练习,在游戏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学到了各种运动技能,组织幼儿体育活动能力,同时还获得了思想品德的教育。
关键词:中职 学前教育 教学设计
1、找朋友教学设计理念: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三年级上学期体育课按照教学计划安排为,学习幼儿体育活动设计,通过模拟学习幼儿游戏,提高学生体育教育活动能力。在内容的设置上力求贴近学生的专业,通过教师讲解理论,示范教学、学生模仿,学生模拟教学的方式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本节课以教师示范为主,学生模仿为辅。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展示(学生的声乐、舞蹈、幼儿故事、英语儿歌等专业技能)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体育活动能力。
2、找朋友教学设计(如图)
3、找朋友教学设计效果分析: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体育游戏克服了过去以“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引发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中。2、有效提高运动技能。体育教学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能在此基础上,灵活的应用与创造新的运动技能。利用体育游戏,建立正确的动作要领,能够有效提高运动技能。3、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运用体育游戏,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上课时让学生观看,并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游戏中,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竞争和合作意识。从中职生的自身特点来看,他们多数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并且缺乏足够的社会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借助于体育游戏这一手段和形式,能够达到树立学生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的目的。5、强化专业技能的的形成。幼儿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游戏的运用,能强化学生对幼儿体育活动理解,形成组织实施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能力。
1.学习"于、而"等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
2.掌握课文出现的"有(又)、暴(曝)、生(性)、()、知(智)"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
3.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4.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中心的能力。
5.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深刻理解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
一、 问题导入:
先秦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除了"圣人"孔子和"亚圣"孔子之外还有谁?
二、作者和标题
1、作者简介: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一个代表。在认识论方面,他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主张选贤任能,兼用礼、法、术治理国家。他的许多思想被法家所吸取。在人性问题上,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
2、解题
《劝学》,"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什么意思?明确:劝勉、鼓励。作者以《劝学》为题目,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 初知课文
1、 预习
2、 教师范读
3、 学生自读,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木直中绳(zhòng)以为轮(róu)
而望矣(qì)君子生非异也(xìng)
不积跬步(kuǐ)骐骥一跃(qí)(jì)
驽马十驾(nú)金石可镂(lòu)
虽有槁暴(yòu)(gǎo)(pù)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ān)(xǐng)
三、 思考讨论
荀子告诉我们学习都要注意哪些问题?这些观点和我们现在的学习有什么联系?
明确:
博学:广博地学习日参省:每天检查反省
登高:目标高远假:善于借助外力外物
积:积累不舍:坚持不懈用心:专一
四、 研读文章
1、 翻译分析第一二段,思考:第二段中列举众多的自然现象和事理和作者的观点有什么联系?
明确:木头经过墨线比量就显得笔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求学的人广博地学习、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成为"君子"。
2、 翻译分析第三段,思考:第三段使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明确:对比论证--"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 举例论证--"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 翻译第四段,思考第四段使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明确:正反对比论证
正面:"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反面:"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每堂课后我都会进行反思,每个阶段也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我会问自己:这节课的知识点我表达正确了没有?这节课的重难点是否突出?这节课学生的反应如何以及学生的能力锻炼的如何?这节课的设计是否合理?这节课的一个优点和一个缺点是什么?这节课我如果再上一遍,该如何去优化?
关于阶段性的反思我会问自己:我的课程进度安排是否合理?每个知识版块安排的课时是否合理?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学生存在哪些短板?哪些环节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也常常邀请组内前辈来听我的课,指出我的不足之处,在他们的帮助下进行更加深刻的反思。
另外,我也常常去听其他老师的课,体会他们的教学设计和上课思路,揣摩学习,并思考这节课如果是我上,应该怎么上。
只有不断的反思和虚心的学习,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快速的成长。我们要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常常反思和总结,积累知识方法和经验,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打磨,不断的历练自己,争取早日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好教师。
我满怀着激情和憧憬来到这个岗位,到现在我仍然保有那份激情和憧憬,因为我遇到了好的领导和同事,还有可爱的学生们。他们能够包容我、相信我、鼓励我。他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学习的榜样和职业发展上的明灯。我将葆有我的初心,奋力前行。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而一年级学生学习更在于兴趣。因而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多媒体课件以及图片辅助教学,呈现形象直观的教学。教学中安排了随文识字、集中识字及游戏识字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识字的乐趣。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并贯穿于整堂课的学习,使课堂形式丰富有趣,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创设和小伙伴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并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其中4个生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能正确、流利地美读儿歌,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本课新词,学着积累和运用新词。
3.懂得要互相谦让,明白光说不做,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多媒体课件
3.让学生了解这四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并与父母一起制作你喜欢的小动物头饰。
【教材分析】
《荒地》是一首充满乐趣的儿童诗,讲的是公鸡、鸭子、兔子和猴子为在一块地上种什么争来争去,大家只说不做,结果那块地仍然荒着的事,告诉学生光说不做将一事无成的道理。课文中的几种小动物是学生常见的,内容浅显,贴近学生生活,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愿望。
本课重点是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美读儿歌,认识本课生字。
建议本课用1~2课时。
【教学设计参考】
一、创设情境,听故事识生字“公、鸭、子、兔”,引入课题
1.听故事,和主人公“公鸡”“鸭子”“兔子”和“猴子”打招呼。
(课件出示这四个动物的图及带拼音的名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2.读生字朋友“公”“鸭”“子”和“兔”。
3.记一记这四个朋友。
4.有一天,四个朋友聚到一起商量,他们商量些什么呢?让我们走进第7课《荒地》去看一看吧。
二、读通课文,随文识字
1.自读儿歌,比比谁读得正确又流利。
2.小动物们为什么商量,商量的是什么?(随文识字“种”。)
3.小动物们各自有什么意见呢?
随文识字“桃”。
4.小动物们商量的结果怎么样?
认识生字“年”“去”。重点指导“年”的识字方法。
5.小动物们互不相让,到最后,这块地还是荒地,什么是“荒地”?
三、多种形式熟读课文
1.动画片的形式出现小动物们争吵的情景。
2.组内同学戴上头饰,分角色读一读。
3.小组展示。学生评议。全班表演。
四、说话练习,理解课文,懂得道理
1.小动物们争来争去的,你知道它们为什么会各有各的意见呢?(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话。)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3.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这块荒地不荒呢?
五、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识字游戏:种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小古文特点。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感受小古文趣味和韵味。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教学难点:借助图片展开想象,读懂小古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则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先看第一则谜语,我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谜面:像虎比虎小,日夜勤操劳,最爱捉老鼠,捉到就喊“喵”。同学们真聪明,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小猫咪。板书:猫
2、我们再看第二则谜语:没胳膊没腿,从来不离水。走路不用脚,摇头又摆尾。大家真棒,老师的谜语真没难住大家。板书:鱼
3、小猫和小鱼之间会发生一段什么故事呢,大家看图片说一说。刚才同学们发挥想象,用白话文讲了图片上的故事,咱们一起走进小古文《猫捕鱼》,看看小古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板书,齐读课题。
二、初读文本,读通读顺。
1、师:请大家打开课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指名读,纠正字音。
3、师:咱们的字音都能读正确了,但是小古文的朗读还要注意它的节奏和韵味,现在我们加上节奏来读一读。老师先给大家做一次示范。
4、带上节奏同桌之间练读。
5、指名展示读,(一人独诵或同桌齐诵)师相应评价。
三、解文,读出韵味。
1、师:文言文不仅要读出节奏,更要读懂,读出韵味。下面老师要用一个问题来考考你有没有读懂。
2、出示课件: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猫?从哪些词语或句子看出来的?
3、学生自由研读。
4、汇报交流
(1)馋嘴的小猫,贪吃的小猫(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一”“伏”可以用“一只”“趴”来替代。
(2)师小结:理解古文,换词法、组词法是经常用到的好办法。
(3)借助图片拓展想象:那只猫趴在缸上,想干什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猫此时的想法。“欲’是什么意思?当小猫“伏”在缸上的时候,心想:你真是只小馋猫,谁还想读读,能不能加上动作呀?
(4)引导感情朗读。(真是一只小馋猫啊!看着鲜美的鱼,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你能来读读这句话吗?)
(5)有的同学说,这还是一只狼狈的猫、倒霉的猫,哪句话能看出来呢? 狼狈的猫:(失足坠水中)多糟糕啊,猫掉进了水里,它不会游泳,会淹死的。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导学生读出“坠水中”的惊险。这只猫心里会想什么?
(6)掉进水里可不舒服,还好这只猫反应快——出示:急——(跃起),什么意思呢?跳是跳出鱼缸了,不过啊,这只小猫变成了落汤鸡,全身——(皆湿)。什么叫皆湿?皆就是都的意思。全身皆湿,小猫心里会想什么?引导学生想象猫落水后的窘态,读出猫的可爱。再读读这句。
5、师小结:通过你们的理解我看到了一只可爱的、贪吃的、聪明的、倒霉的小猫现在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吧。指名读。
关键词:教学设计 复数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66-01
1 设计问题活动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该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数学学习方式。因此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中很有必要设置一定数量和不同形式的数学问题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对多个数学教师的课堂调查发现数学活动的实施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以下几点:第一,学生想参与问题活动但是机会很少。第二,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不能得到体现主要是由于教师的教学观念造成的,很多教师认为自己讲效率更高。第三,学生不知道如何在课堂上参与数学活动。设置切合学生实际的问题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内容:数系的扩充(苏教版选修1-2第三章第一节)
环节一:问题情境。
问题与活动一:请同学们单独完成以下几个解方程题,学习小组讨论交流答案。
(1) x+3=0,x∈N
(2) 2x+3=0,x∈Z
(3) 2x2+2=6,x∈Q
问题解决:问题一在自然数集中方程一无自然数解,为了解决此问题引入了负数的概念;问题二在整数集中方程无整数解,为此课本中引入了有理数的概念;问题三在有理数集中方程无有理数解,为此课本中引入了无理数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三道解方程问题的设置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矛盾之所在以及问题的化解过程,正是这种数集的不断扩充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学生的知识面才得到不断的延伸。
问题与活动二:请同学们在学习小组内讨论自然数集到整数集、整数集到有理数集、有理数集到实数集的每一次的扩展内在因素和动力,他们在扩展的过程中是否遵循某种共同的规则。
设计意图: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为新内容的引入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接下来过度到负数的内容就很自然了。
环节二:数学建构。
问题与活动三:请同学们讨论方程x2=-1在R上是否有解?如果没有解能否参考活动二中的问题解决方案引入新数来扩大我们的数集?
问题解决:和活动一中的问题一样,次方程在实数集中是无解的,因此师生达成共识:引入新数i使得i2=-1,但是此数还要满足活动二中的相关规则:引入的新数与实数之间满足以上的三种运算律。
设计意图:通过对此方程的求解让学生感受到现有的数集已经不够用了,引入新数来扩充数集非常必要,更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问题与活动四:在循序以上三种运算法则的前提下新数与实数之间可以产生哪些新的数和代数式,并把它们写出来,请同学们自己独立探索,同桌之间进行比较,并把结果展示出来。
成果分析:通过学生的展示可能产生如下一些结果3i,-7i,3+2i,23-i……
设计意图:数学活动四是产生新知识的重要一环,在活动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本环节以师生互动为主,教师及时的点拨能很好的解决学生由于知识的生疏所产生的障碍。在新数与实数的乘法满换律,与实数的加法也满换律,因此同学们很自然地会写出a+bi(a∈R,b∈R)的形式。
问题与活动五: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复数集、实数集、虚数集、纯虚数集之间的关系,并用符号和图形表示出来。
问题与活动六:请同学们思考任意的两个复数之间能否比较大小?
通过以上六个环节的学生活动之后本节课的新内容基本上已经呈现出来了,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有层次的问题,不仅收获了知识同时也提升了能力。
3 设计问题活动应注意的方面
3.1 明确数学问题与活动的内涵
本文所介绍的学生活动是指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根据教师的安排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尽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独立思考、同学之间的互助探索等过程,因而这里所提到的活动主要是学生的思维活动,与一般的肢体活动有本质上的区别。数学课的学生活动(简称数学活动)与问题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但是数学活动与解决一般的数学题目也有很大的区别,数学活动强调的是一种探究性的过程,没有固定的套路可以模仿。因此,数学活动不仅需要学生的逻辑思维,还需要发散思维、聚集思维等多种思维品质,对学生的长久发展立体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3.2 精心设计案例,合理安排问题活动
《小雨沙沙》是浙美版第一册第5课,是在美术新课标正式公布的背景下,编写的一堂十分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造型、表现课。雨是最寻常的,但是下雨之美学生却很少用美术的方式去表现。教材中运用富有童趣的拼音儿歌,小雨沙沙的情景,为的是更有意境地让学生认识美术元素中的点与线,并学习如何来表现雨的意象。本课的编排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小雨,让学生仔细观察下雨等这些自然现象的美,体会到植物在雨中造型变化的特点,从而用有情感的点与线去塑造。教材还展示了不同雨的画法,拟人化的小花喝雨水的步骤图和两幅不同表现内容的学生作品,对不同的下雨情景进行点与线分析,起到了欣赏和感悟的作用,引导学生去表现春天的雨中动植物的可爱模样。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用点、线来表现事物,但是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表达,或者说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所运用的点、线还有粗细、曲直、疏密、轻重、急缓的变化。所以这堂课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地学习点、线的变化。通过这一课,学生要了解点和线的轻、重、 缓、急。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美术元素中的点与线的基本知识,体会点与线的轻重急缓。
2.过程与能力:采用聆听雨声、触摸雨水等形式,结合表演、欣赏、述说等做法,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情感体验来表达下雨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点、线、色彩的表现能力。
3.情感与态度:学生感受到雨的美,点与线的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向往,对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运用点、线及色彩表现下雨时动植物的情景。
2.难点:点与线的变化,情感的融合。
四、课前准备
1.学生:油画棒或者水彩笔
2.教师:课件、教具和纸
五、教法和学法
根据一年级学生心理特征,在教师引导下,采用在“玩中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一是在“听雨”中,玩点与线,表现形象;
二是在“看雨”中,玩点与线,丰富形象;
三是在“讲雨”中,玩点与线,组织形象;
四是在“评雨”中,加深对点线美的认识;
五是在“组合”中,加深对整体美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雨声,唱《小雨》儿歌,体会声音与点、线的关系。
1.播放下雨的各种声音,听自然的雨声,请学生根据听到的声音在纸上画点与线,让学生体会声音与点、线的关系。
师:现在我们先做一个游戏,请大家拿出白色的纸和记号笔,听声音来画画,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听,准备好了吗?
放小雨沙沙声,(不出示图像)
学生根据听到的声音随意地用点和线来画
师:大家画的是什么?
生:小雨
2.播放《小雨沙沙》音乐,请学生根据听到的音乐在纸上画点与线,体会音乐、儿歌与点、线的旋律。板书课题:《小雨沙沙》。
师:春天里,下雨了,小植物,小动物会怎样啊?大家来听儿歌,用记号笔画下来。
放小雨沙沙儿歌,(不出示图像)如果儿歌结束,教师再背相关的儿歌,
师:我们请第一组把作业交上来,看画了什么?
投影仪展示,教师描述,然后贴在相应的黑板上
师:刚才的游戏里,大家用点与线(板书点与线)画出了小雨和各种形象,我们是否想画得更好一些啊?
生:想!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小雨沙沙这一课。
(贴小雨沙沙课题,出示教材的幻灯片。)
设计意图:一开始就让学生动手实践,随意地表现听到的雨声、儿歌。看似无意的画画,呈现的是学生对点和线的最初运用的状态。
(二)展开:看雨天,引出与雨有关的形象,打开学生的思维。
播放小雨沙沙情景的幻灯片,用视觉去感受雨中有哪些形象出现和变化,并在纸上画出来。
1.画白云,体验线条的“轻”。
师:我们现在做第二个游戏,看图画画。贴“看”,请大家拿出三角形的彩纸,用记号笔画。(出示白云的图片),蓝蓝的天空上飘来了一朵一朵的白云,我们可以用怎样的线条来画?
生:轻轻的。淡淡的。细细的。
师:请把轻轻的云画下来。
师:大家画完了吗?请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画的。看这一张轻轻得画得像棉花一样,这一张画得像白纱一样,还有这一张更有趣,画得像一个小白熊,我们班的小朋友有画得不一样的吗?请举手,教师巡视,挑好的一张,展示后贴在黑板上(要给学生另一张纸)。
教师小结:画云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轻轻的线条来画,在板书的“线的变化”下贴有“轻”字的图片。
2.画乌云,体验线条的“重”、“缓”。
师:出示乌云图片。看,厚厚的乌云飘来了。我们可以用怎样的线条来画厚厚的乌云?
生:力气带大点。重重的。粗点。颜色深点。
师:请把厚厚的乌云画下来。
师:大家画完了吗?来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画的,看这张乌云一圈一圈的,很厚,这张乌云一片一片的,重重叠叠。你们有画得不一样的吗?请举手,教师巡视,挑好的一张,展示后贴在黑板上。
教师小结:画乌云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重重的线条来画,在板书“轻”下贴有“重”字的图片。
3.画闪电,体验线条的“急”。
师:轰隆隆,雷声响,哗啦啦,闪电亮。(出示闪电图片)我们可以用怎样的线条来画闪电?(折线)谁能把闪电画得更有力量?(粗线)请你画一画有力量的闪电。
师:画完了吗?来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画的,看这张闪电像树根,划过天空,这张闪电像裂缝,你们有画的不一样的吗?请举手,教师巡视,挑好的一张,展示后贴在黑板上。
教师小结:画闪电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重重的快速的线来画。在板书“重”下贴有“急”字的图片。
4.画变化的雨点,体验点和线条的轻重急缓。
师:滴答滴答,下雨了。(出示下雨图片)我们可以用怎样的点来画雨滴?(轻、重、大、小)请把雨点画下来。
师:大家画完了吗?来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画的,看这张雨滴大大的,这张雨滴重重的 ,这张雨滴轻轻的。你们有画的不一样的吗?请举手,教师巡视,挑好的一张,展示后贴在黑板上。
教师小结:画雨点的时候我们可以轻轻地画,也可以重重的画,可以画空心的,也可以画实心的。
师:雨点串在一起会变成了什么?(雨丝)雨越下越密了,成了长长短短的细雨丝。还有没有不一样的雨丝?(粗的)风呼呼的吹着,细雨丝怎么了?请你画一画雨丝。
师:画完了吗?来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画的,看这张雨丝细细的,像牛毛,画的时候用的力气一定很小,这张雨丝粗粗的,肯定用力画了,这张雨丝用了波浪线,我猜可能风儿很调皮,吹得雨丝左右摇晃了。你们有画的不一样的吗?请举手,教师巡视,挑好的一张,展示后贴在黑板上。
教师小结:雨丝可以用轻轻线条的画,可以用重重的线条画,也可以用斜斜的线来画。在板书“折”下面贴有“斜”字的图片。
师:雨越来越大了,噼里啪啦,雨点打在花瓣上,溅起了一朵朵水花。你可以用怎样的线条画水花?请你用我们学过的线条画一画水花。
师:画完了吗?来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画的。看,这张水花像小手,这张用到了点和细线,这张水花用到了粗粗的线条。你们有画的不一样的吗?请举手,教师巡视,挑好的一张,展示后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练习,用点和线表现下雨情境中的基本要素。下雨时,不仅有雨点,还有其他天气变化:天阴了,乌云聚集了,闪电了——所以下雨了不应该仅仅只关注不同的雨点。雨天典型变化图片的播放,让学生对雨天变化有所了解。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可能对天气变化时所有的特征都有所认识,观察之后还需要有个内化的过程,所以采用老师和学生一起画雨天的天气变化,降低了难度。
(三)深入:想雨中情景,说雨中的故事,丰富学生想象力。
创设雨中情境,启发学生讲故事,拓展思维,为学生画下雨的情境创作准备。
情境:画下雨天动物和植物的拟人故事。
师:刚才的游戏里我们用变化的点和线画出了不一样的雨天天气变化。
师:现在我们来做第三个游戏,想象画画。贴板书“想”。
师:小雨点,沙沙沙,落到花园里,猜猜谁来迎接它了?(画小花)
师:小花乐得张嘴巴,她在干嘛呢?(盖上画了雨的透明的薄膜)喝着甜甜的雨水,真快活。
师:再来猜猜,这朵小花在干嘛?(抽掉教师示范画的小花,显示出第二张事先画好的小花)
师:漂亮小花扭扭腰。再来看看,谁笑了?(抽掉第二张小花,显示第三张小草)绿色的小草随风摇。现在请你想一想,下雨了,还有哪些植物特别高兴?能学一学它们的动作吗?
师:植物笑了,动物也乐了。看谁来了?(抽掉第三张小草,显示第四张小兔)
师:大自然中,还有什么也可以当雨伞。小兔子,撑着伞,走来走去,真快活。左一脚,右一脚,溅起水花笑哈哈。(教师在透明薄膜上画水花)
师:猜猜它为什么笑了?(抽掉第四张小兔,显示第五张蚂蚁蜗牛)
师:你解释的真好,那请你们想一想,下雨了,还有哪些动物很开心?
设计意图:动植物拟人手法的指导练习。一年级的学生,处在“样式化前期”,美术基础还是幼儿水平,容易口高手低,表达的时候说得非常到位,一旦动手表现就未必那么回事了。所以在唤醒了学生对雨景的记忆后,就应该安排雨景的具体画法指导。对于植物而言,拟人的具体手法就是添加表情和动作。表情可以是眯着眼睛享受雨水的滋润,也可以张开嘴巴喝着甜甜的雨水——但是教师示范的只是其中一种,其他表情由学生来思考。小花会拥抱,会跳舞——而这些动作靠叶子来完成。教师的表情添画和不同动作的形象是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小草,大树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表现。而对于小动物而言可能有趣的就是躲雨的样子:躲到荷叶下,藏到蘑菇下,还可以用小花做伞挡雨。但一堂课里不可能所有的画法都示范,这些抽拉的形式会更快更有效。
(四)学生想不一样的故事,创作一幅独特的下雨天的画。
教师发各种彩色几何形纸片。学生进行创作。
作业要求:画一画雨中小花、小草、小动物的可爱模样。
教师巡回指导,幻灯片放小学生画下雨天各种题材的作业。
师:有个小朋友就把这开心的小动物,小植物画下来了,看看她画了哪些雨中情景。你能不能画出和她不一样的雨中情景呢?你想画什么?下面我们就来画一画雨中小动物小植物的可爱模样,画好后思考一下,你用了哪些线条和点,为什么这样用?画面中哪里与众不同,最好能给自己的画取个题目。音乐停止我们就结束。开始吧。
(五)赏佳作,评雨景。
欣赏同学作品,尝试用点雨线的基础知识来评价作品。
评价要求:
1.用了哪些点和线,为什么这样用?
2.小花、小草、小动物哪里最可爱?
3.能给你的作品取个动听的名字吗?
4.谁的画更有下雨天的情境?
师:好,已经有小朋友画好了,(巡视过程中挑一张好的),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小作者来介绍一下你的作品,用了哪些点和线条?为什么这样用?你觉得哪里最与众不同?想过题目吗?(介绍好贴到黑板上)你们有没有画的不一样的?请举手,教师巡视,挑好的6张,展示后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这些问题都是针对本课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的要求进行讲评。
(六)雨景组合会怎样?拓展思维
1. 把作业排成下雨天。(教师摆)
2.把作业排成雨伞。
3.拓展:给你的作业配儿歌、古诗、谜语等等。
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听雨、看雨、想雨,练习了点和线条的变化。可以用线轻轻的画,重重的画,线条可以折,线条还可以产生水花,点和线可以表现很多的景色。
拓展:这么美的画面要是能配上合适的儿歌,那就更有意境了。下课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找有关小雨的儿歌,写到画面中,比比谁找到的更合适。
最后让我们看着自己美美的画面,来唱一唱小雨沙沙。(放音乐,唱儿歌)
设计意图:组合让学生看到更大的空间,进一步创意的情景,把美的表现方法不断地拓展。
七、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中主体形象的表现侧重用拟人化的手法来表现动植物在雨中的不同造型。作为一堂学习点与线的基础课,最实质性的内容就是掌握点与线的轻重急缓变化,用富有变化的点与线来表现雨中情景。所以教学设计由最初的创设雨中情景为主改成了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体验点与线的轻重急缓为核心。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的确感受到了点与线的变化,也能尝试着用富有变化的点与线来表现雨中情景。但是,毕竟只是一年级的学生,40分钟的一堂课一直在进行观察、比较、操作,这样的课堂操练强度是否可以适当弱化点值得我们思考,毕竟孩子们才刚刚进入小学生活。在注重技法指导,强化操作性的基础上,可能对孩子的情感体验的关注弱化了。学生在埋头操练的同时,对烟雨蒙蒙的美景的感悟,对踩着水坑,放声欢笑的场景的回忆似乎欠缺了些。如果能打破课堂的界限,把教室搬到大自然中,如果能适当加入些情感的体验,学生在这堂课里的收获会更完整,更丰厚。
(鄞州区栎社小学?浙江宁波)
关键词:认识美;走进美;发现美;欣赏美;审视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93-02
教学目标:1.理解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结构层次。2.引导学生认识美,理解真正的美,发现身边的美并激发他们去创造美。
教学设想:1.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愿望,利用多种美激发学生,在朗读和赏析中认识和体会美。2.立足书本,面向生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观。3.一课时。
一、导入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生对话分享美:师: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现在请你们擦亮自己的眼睛,观察一下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图片,用你的语言说说它们的美在哪里,如:“我看到彩虹的美——它色彩绚烂,气贯蓝天……”学生观察后发言。师生小结:我们分享了:自然美,艺术美,劳动美,拼搏美……
二、走进作者
1.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说说培根。
2.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培根的相关资料。
三、走进书本,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认识“美”,活动如下:①大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滑稽、愧悔、德行、颜色。②文中作者围绕着“美”,提出了哪些观点?如: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加华丽;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它方面的才能;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的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③请按“引论-本论-结论”给课文划分层次。引论:(1)提出中心论点:美德最美。本论:(2-4)具体论述美德最美。分三层:第一层:(2)“内在美”是人生最重要的。第二层:(3)“最高的美”是行为之美,即美德之美。第三层:(4)对比,进一步强调美德最美。结论:(5)重申论点,勉励世人。
2.再读课文,梳理“美”默读文章小组讨论,文章共写了哪几种“美”?这些“美”各有什么特点?
3.深读文章,品味“美”。①课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分别证明了什么?②作者层次清晰,有理有据的阐述了他眼中的美,你有没有发现作者的美呢?(准确精练,隽永含蓄,充满智慧的语言)。③找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品析思考,从中寻找美的真谛。(我喜欢句子?摇?摇 ?摇,因为?摇?摇 ?摇。)提示:从修辞、语言、对你的启发和你的感受入手。
4.齐诵文章,识记“美”。有感情地齐诵文章,感悟并识记充满哲理和智慧的语言。
四、联系生活,识别“美”
1.列举生活现象,哪些美,哪些不美,并说明理由。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各图片。
2.阅读短文《给美丽做道加法》,说说你对中学生之美的新看法。美文赏读:《给美丽做道加法》说说启示:就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一枚银币,突然的声响,惹得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靠窗那排坐在最后的同学,弄碎了一块小镜子。这是上午的第二节课,同学们正进行课堂练习。初冬的阳光从窗外涌进来,流淌在摊开着的课本上的字里行间。老师在教室的课桌间来回踱步,沙沙的写字声编织成了美妙的乐音。一面姑娘心爱的小镜子掉在了地上,摔坏了。教室里有了低低的议论:“臭美惹的祸!”“上课怎么能照镜子?”“肯定挨批了。”“看老师怎么办!”老师没有言语,他静静听着学生们的小声议论。这些孩子们呀,全是十五六岁的年纪,又是旅游专业的新生,平时就甚是活泼,现在乍一发现新鲜事,自然就像被吵醒了的一窝小雀鸟,三五分钟怕是很难安静下来了。老师的心里笑着,他知道她们在等讲台上的反应。其实,学生开始做练习后不久,老师就发现那位学生悄悄摸出了一面小镜子。她将镜子偷偷压在作业本下,写几笔就照一照。老师把这一幕都看在了眼中,想提醒她,但一时又没有想好合适的话,现在经学生们一催化,他忽然有了一个灵感。他微笑着开口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说说平面镜的作用?”“反射。”全班同学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啊,”老师说,“同学们,几分钟前,我们教室里56位同学变成了57朵花,有一个同学借镜子反射出一朵。但是,镜中的花是虚的,镜片只能反射美丽,并不能增加美丽。要增加美丽或者让美丽永久不变,我们惟一的办法就是我们一次次为进步做努力,一次次对自己的目标不轻言放弃,或者,一次次向我们的周围伸出自己温暖的手……而此刻,对坐在教室的你来说,帮助你增加美丽的是你桌上的书本。”当天晚自习时,照镜的小女孩在日记中写下了这么一句话——给美丽做道加法。
五、发现、创造“美”
1.将目光投向周围,去发现周围同学身上的一点美,对他她说一句话:同学,我要对你说:——
2.将目光投向学校,去发现一些美:例如:沸腾的操场上,同学们在呐喊、嬉戏、吃零食、聊天……只有九(2)班的张雪同学坐在操场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停下来做笔记,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我望着她沐浴在灿烂阳光下的安静的身影,为这种积极学习的美而深深感动。昨天,运动会上九(5)班代大军、尚敏、刘银山、杨铎、唐朋等同学在长长的跑道上挥汗如雨,那种坚持是美,那种力量是美,那种为集体荣誉而拼搏也是美。运动场上为运动员呐喊助威的同学们在集体取胜后,相互以不同方式祝贺时,那种伟大的团队精神更是一种美。
六、审视美
1.让学生用 也是一种美说话,看看他们对美有哪些新的看法。
2.学生观赏:近期运动会照片;感悟他们身上的美。多媒体展示。
七、各抒己见
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发现美、创造美?
八、课堂结语
1.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构造.通过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实验,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比比谁的力气大”以及“找找生活中的滑轮”,激发学习兴趣,了解滑轮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体会物理应用于生活.
3.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杠杆变形”,了解定滑轮相当于支点在圆心的等臂杠杆,动滑轮相当于支点在边缘的省力杠杆.
4.通过参与活动“组装滑轮组”,知道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能根据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通过实验现象并运用力的平衡分析,能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二、重点、难点
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难点:滑轮的实质.
三、设计思想
滑轮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简单机械,虽然平时同学们对此关注较少,但并不陌生,这有利于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找到“生活中的滑轮”,但学生对于滑轮的构造和使用特点了解不多,特别是将滑轮与所学的杠杆联系起来就更不容易,这使得“动滑轮可以看成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成为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突破学习中的难点,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让滑轮直观形象,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将一节内容设计为五大板块――“比比谁的力气大――初识滑轮”、“找找身边的滑轮――滑轮举例”、“看看手边的滑轮――滑轮构造认识”、“用用我的滑轮――滑轮特点和实质”、“组装滑轮组――滑轮组特点”.
通过活动的设计,让学生经历真正的探究,获得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通过下定义、找特点、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真正锻炼思维能力.
四、教学资源
大支架(高2米左右)2个、大滑轮2个(配套粗线)、重约400 N的包裹2个;滑轮4个、细棉线2根、铁架台2个、弹簧测力计2个、钩码若干.
五、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活动一:“比比谁的力气大”
1.两位力气大小相差不大的男同学通过扳手腕赛比较出甲同学力气大;
2.甲同学用图1(a)所示的滑轮提升400 N的重物,没有能成功;
3.乙同学用图1(b)所示的滑轮提升同样的重物,较轻松完成!
请两位男同学扳手腕:甲胜乙败,说明甲的力气更大一些.
甲乙都用一样的滑轮提升一样的重物,但甲失败了,乙反而成功了.
其他同学激烈讨论:
“好像不一样,一个在上面,一个在下面”;
“明显甲力气大嘛,肯定是装置的问题,但装置都一样啊,怎么会差别这么大呢?”
说明:通过活动,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对滑轮作进一步了解的愿望.
(二)引入新课
活动二:“找找身边的滑轮”
其实,同学们看到的这个创造奇迹的轮子,我们称之为滑轮,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滑轮吗?
讨论后得出结论:
1.升国旗时,旗杆顶部有滑轮;
2.电梯梯箱顶部有滑轮;
3.吊车车臂上有滑轮;
4.提升建筑材料的起重机.
说明:感受物理跟生活的联系.
(三)实验探究
活动三:“看看手边的滑轮”
1.在每位同学的桌子上都放着一个滑轮,请仔细观察,用语言描述你看到的滑轮.
才能的人,不炫耀自己,外表好像很愚笨;帮助②能量来之内部.
(12)(原创)升温(焦点/沸点).帮助①属中日领土是非地,“升温”表明人们关注程度加大;帮助②“点”有地方、温度两层意思(猜中两个加倍计分).
(13)必须抵制原子弹(卷帘格:核反应).帮助①卷帘格是将谜底倒过来读的一种谜底变化格式,正扣法猜;帮助②原子弹为核武器的一种,“必须”与“应”意同,“抵制”与“反对”意相近.
(14)(原创)领队跟五个队员打招呼(粉底格:连通器).帮助①粉底格须将谜底最后一个字谐读;帮助②“打招呼”可用“通气”替代,“五个队员”暗示“多”,动作连贯.
(15)近在咫尺(粉底格:绝缘).帮助①反扣法猜;帮助②“咫”古代长度单位,八寸为一咫,距离绝(对)(不)远,将“远”谐读即扣谜底(若没有谜格限制,正扣法猜,谜底为短路).
3.猜网络流行语
(16)给“PM2.5”取个中国名(打一网络流行语:雾霾/京尘//尘世美/尘惯吸//尘疾思汗//喂人民服雾).帮助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微米的固态颗粒;帮助②由名人、名言、称谓, 2或3或4或5字谐音而成,幽默诙谐.
穿“物”引“谜”竞赛活动,从知识整合、学科渗透角度,尝试多元的教育方法,来实现学生素质培养多元化,窃以为高效课堂涂鸦,不禁推敲,好歹抛砖引玉.
学生认真观察滑轮,边观察边与同桌交流讨论.
学生举手回答:
“一个周边有凹槽的圆轮子”
“在使用时,用绳子绕着轮子转动”
“轮子上有钩子,用来悬挂物体”
2.通过观察,你认为滑轮的构造有什么特点,你能给滑轮下个定义吗?
学生尝试回答:
周边有槽,能够在绳子的拉动下绕轴转动的轮子.
说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下定义不一定要求严谨到位,旨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概括能力.
活动四:“用用我的滑轮”
老师:“甲同学一直很困惑,自己的力气明明比乙大,为什么自己拎不动货物呢?同学们用自己身边的滑轮试一试,看看谁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1.学生自己组装定滑轮,如图2(a),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提升钩码,测量出拉力的大小.
学生组装定滑轮,并通过定滑轮提升钩码,测量出拉力的大小.
2.学生自己组装动滑轮,如图2(b),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提升钩码,测量出拉力的大小.
学生继续组装动滑轮,并通过动滑轮提升钩码,测量出拉力的大小.
3.你觉得这两种提升重物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1)像图2(a)中这样,工作时,轴的位置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2)像图2(b)中这样,工作时,轴的位置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3)利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4)利用动滑轮能够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5)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当力的方向改变时,力的大小不变;
(6)利用动滑轮提升重物,当力的方向改变时,力的大小会随之变化.
学生讨论回答:
(1)图2(a)中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动、图2(b)中滑轮的位置会上升;
(2)图2(a)中弹簧测力计向下拉动、图2(b)中弹簧测力计向上拉动;
(3)图2(a)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钩码重力大小相等、图2(b)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小于钩码重力大小;
(4)图2(a)中绳子斜过来拉动时,拉力的大小不变、而图2(b)中把绳子斜过来拉动时,拉力会变大;
(5)无论是图2(a)还是图2(b)中,只要加速提升重物,拉力的大小都会改变.
说明:这个环节,应充分放开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讨论、自己总结.得出滑轮特点后,引导学生分析本节课甲乙同学比赛中甲失败的原因.
4.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使用定滑轮不省力,而使用动滑轮时,可以省力?
学生思考、讨论,但不能给出肯定的答案.
教师演示实验:杠杆变形记
(1)杠杆变定滑轮
演示第一步:如图3(a)所示,一根长绳子从有凹槽的水平杠杆(中心被固定在铁架台上)中穿过,一段悬挂重物,另一端用手向下拉动.
演示第二步:如图3(b)所示,在重物提升了一点高度后,就无法继续提升了,怎么才能通过拉动绳子,让重物持续升高呢?
演示第三步:如图3(c)所示,在直杠杆的两侧加上不锈钢凹槽半圆,用螺丝固定好,将绳子从凹槽中绕过去,拉动绳子.
有的同学想到了滑轮是转动中使用,应该可以从杠杆的角度来分析,但还是不能解释清楚.
(2)杠杆变动滑轮
演示第一步:如图4(a)所示,一根长绳子从有凹槽的水平杠杆底部穿过,一段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用手向上固定.在杠杆中心打孔处悬挂重物.
演示第二步:如图4(b)所示,在重物提升了一点高度后,就无法继续提升了,怎么才能通过拉动绳子,让重物持续升高呢?
演示第三步:如图4(c)所示,在直杠杆的两侧加上不锈钢凹槽半圆,用螺丝固定好,将绳子从凹槽中绕过去,拉动绳子.
学生发现:定滑轮原来是支点在中心的等臂杠杆.
学生发现:动滑轮原来是支点在一侧的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
说明:虽然学生暂时不能给出正确的答案,还是应该让学生充分讨论,说说他们的想法和疑惑.用直观的实验,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突破难点.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解开滑轮实质之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滑轮组
活动五:“组装滑轮组”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是不能省力,而动滑轮可以省力却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如果既想省力又想改变力的方向,怎么办呢?
学生自己组装一定一动的滑轮组.
学生分析、讨论:
可以用滑轮组.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针对电子专业和电接触的高频率,在学习基本电路之前让学生学习安全用电,形成一种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树立安全责任意识,树立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安全用电常识是电工类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学会安全用电是每个学生的基本任务。
2、学情分析
刚入校职校的中职学生普遍理论知识基础薄弱,理解能力不强,对纯理论的说教不感兴趣,大部分同学不善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见解,但他们熟悉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多分析,多表达,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校园安全用电基本常识
2.知道排除用电安全隐患的方法
3.知道触电后的急救常识
【技能目标】
能排查常见校园危险用电隐患
能正确对触电事故做一般急救处理
【情感目标】
培养小组的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内容】
1、排除常见校园用电安全隐患
2、对一般触电事故能做出正确的处理方式
【难点内容】
1、对一般触电事故能做出正确的处理方式
二、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①、讲授法
对于安全用电常识部分适当扩展内容并采用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讲授教学
②、情景教学法
以教室、实训室和宿舍为依托模拟危险用电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学习找出危险用电的行为并及时改正。
2、学法指导
让学生联系生活,亲自在情境中寻找问题和答案,通过分析、讨论和总结学习安全用电知识。
3、教学手段
多媒体、事实情景
三、教学程序
1、案例引入
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大火案例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本次大火案例,让学生明确用电安全的重要性,特别是作为一名电子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要。
导入:列举实训操作中安全用电的操作要求?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讲授新课
⑴、学生在校园内的用电安全情景演示
教室用电安全
实训室用电安全
宿舍用电安全
设计意图:以“我们来找茬儿”的小游戏的模式,利用学生情景重现校园内常见的危险用电行为,让学生现场找到错误的地方并及时改正这些危险用电行为,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用电安全的重要性
⑵、介绍不同情景的安全用电常识,此过程注意和学生的实际校园生活相联系。
1.教室安全用电法则:
不在教室内违规充电
不在教室私自拉接插线板
2.实训室安全用电法则
电烙铁冷却后才能放入工具包
应定期检查实训用具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
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
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新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3.寝室用电安全法则
不要随意更改线路
不使用大功率电器
经常检查电器
养成安全用电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启发引导、对比分析、联系实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介绍触电急救措施,注意此时需要注明只是理论急救措施,具体操作方法下一次课程中再详细介绍。提醒急救的重要性和正确性,否者只会给伤者带来二次伤害。
3、课堂练习,教学反馈
投影展示安全用电练习题
设计意图:通过进一步的练习、总结,加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
4、小结:简洁、突出本节知识的重点
5、布置作业: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扩大获取知识的途径。
四、板书设计
【关键词】 前期分析 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任务分析 学习者分析 学习背景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140-01
前期分析是美国学者哈里斯(J·Harless)于1968年提出的一项技术,旨在教学设计过程的开端就分析清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前期分析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它可以使我们了解教学设计的背景情况,搞清楚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笔者最近设计了一份《教学设计前期分析调查表》,旨在了解我校教师对于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了解情况。通过15位高中数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从反馈数据中反映出部分教师对教学设计期分析并不十分了解,主要包括:(1)对前期分析意义不够明确;(2)对前期分析所包含的内容不清楚;(3)对前期分析的方法不明了。
我们平时在教学设计时,虽然也对教材与学情进行分析,然而这些分析大多数比较肤浅,并且不够全面,以致于教学设计的目标针对性不强,重点不够突出,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单调,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很有必要运用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来指导教学实践工作。
在不同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中,前期分析的内容不尽相同。一般可从学习需要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背景分析四个方面来进行教学前期分析。通过学习需要分析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任务分析得出任务的类型及学习任务方法,通过学习者分析确定学生学习起点及方法,通过学习背景分析确定影响教学的条件及所能利用的资源。
1 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需要分析所要做的就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为学习者现状与所期望之间的差距提供有效资料和数据,从而在此分析基础上得到总的教学目标。
在本例中通过四个步骤来实现学习需要分析:
(1)分析本课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
(2)分析本课的教学要求。
(3)依据以上分析有针对的对学生的现状进行调查。
(4)比较期望值与学生现状的差距。
2 学习任务分析
根据第一步学习需要分析得到的目标是学生学习的终点目标。对学生所必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终点目标进行分析的过程,就是学习任务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就是揭示学生起点行为(即学生学习的现状)到终点目标(即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所达到的结果)所必需掌握的任务及任务之间的关系。
学习任务分析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实现:
(1)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任务分析的内容。
(2)运用学习目标分类理论,初步分析任务的类型与评价方法,确定教法与学法。本文的任务分析案例选取的理论依据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方法,它包括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五个方面。
(3)运用层级法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确定实现学习目标的必要条件。
3 学习者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某项学习目标的学习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和掌握的程度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这就告诉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必须分析学生在进入学习过程所具有的一般特征,此项内容就是学习者分析。它主要包括学习内容方面(即学习者原有知识)、学习技能、认知发展水平、态度等。
4 学习背景分析
学习背景是指持续影响学习者学习的、由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学习背景分析是指对这些复杂因素系统的考察。一般情况下它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
时间角度:从此角度看影响教学的背景因素主要包括教学前、教学过程、教学后的背景因素。
空间角度:从此角度看影响教学的背景因素主要包括校内的背景因素和校外的背景因素。
综合角度:从此角度看影响教学的背景因素主要包括学校环境、教师、学习者、课程资源等。
综上所述,学习需要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背景分析构成了教学前期分析的内容,四种分析是相互联系的。学习需要分析能让我们根据差距得到总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学生经过学习最终需要达到的能力水平即终点能力,它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开始的第一步。学习任务分析就是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出从起点能力向终点能力转化的必要条件和方法,它是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学习者分析能让我们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学习背景分析能让我们分析出影响学生学习的各项外界因素,两者为任务分析提供依据。
通过教学前期分析可以让我们了解教学设计的背景情况,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前必须做的一项工作。只有高度认识前期分析的意义、科学地分析前期分析的各项内容,才能使教法、学法更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会梅,张平海.《教师教学行为设计的最优化原则》.远程教育杂志,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