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期检查报告

中期检查报告

时间:2022-11-06 12:43: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期检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期检查报告

第1篇

一、各地人大开展中期评估监督的主要做法

1、监督工作的组织。多数地方由常委会副主任牵头,也有由常委会主任牵头,成立各相关委员会参加的监督审议或调研领导小组,监督工作方案由主任会议通过。如重庆人大成立“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调研组,常委会主任任组长,分工联系相关专委会的副主任任副组长。

2、监督工作的程序。一是跟踪政府评估进程,及时听取发改委总体评估工作和其他部门有关专项规划评估情况汇报。二是分专题由各委员会调研,调研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地方还通过上下联动开展调研。如,浙江人大确定民政事业、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少数民族事业、农村经济、环境保护等7个重点开展调研;上海市人大与区县人大联动调研,区县人大调研报告提交市人大审议参考。三是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既有大会审议也有分组审议,如有调整方案,分组审议居多。如广东人大不仅听取省政府关于规划中期评估及部分指标调整草案的报告,还听取人大财经委关于中期评估及部分指标调整草案的审查报告,并进行分组审议。

3、监督工作的成果。各地监督工作成果的形式各有不同。(1)形成调研报告提交常委会会议作为审议参阅资料。如上海,各委员会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财经委汇总形成总报告。(2)财经委对评估报告出具“审议意见”。如天津人大财经委汇总各方意见形成“关于评估报告的意见和建议”上会口头报告。(3)如政府提出指标调整方案的,财经委出具审查报告上会口头报告,常委会会议通过批准决议。

4、评估报告的形式。各地做法不同,有的地方评估报告与调整方案是分开的。如北京,政府除了评估报告,还向人大提交调整方案及其说明,人大财经委在“关于评估报告的意见和建议”中“建议同意”评估报告,“建议批准”调整方案,实际上就是审查。有的地方评估报告包含调整方案。如长沙,政府提交人大的评估报告包含指标调整内容,人大财经委对此提出“审查意见”。有的地方评估报告与调整方案分开,但政府向常委会会议做“关于评估报告和指标调整方案的说明”,如上海的普陀区,区人大财经工委对此提出“关于评估报告的审议意见和对调整方案的审查报告”。

二、几点思考

1、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是监督的基础。人大审议的对象是政府提出的评估报告,评估报告的质量影响审议质量。各地人大都非常重视与政府沟通,工作之初提出明确要求,期中又跟踪评估进程,尤其遇到指标调整,沟通越加紧密。

2、各委员会通力合作、代表参与是监督的保障。各地人大都成立了常委会领导挂帅的跨委员会领导小组,各委员会分头调研。为了保障代表知情权,各地人大重视吸收代表参与评估监督。如上海人大在常委会审议前组织报告会,由发改委向全体代表通报评估情况。

3、多种方式并举是监督的需要。规划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为此,各地人大除了采用听汇报、召开座谈会、考察重点项目等传统方式,还开展问卷调查、第三方评估、专家咨询和课题研究,有的还开展询问。如深圳人大在网上征集市民对“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的意见;上海静安、奉贤等区人大在审议评估报告时进行询问,政府当场答复。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省“十二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为目标,以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导向,突出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等工作重点,强化基层基础,开展全面评估,着力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市委、市政府既定的“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创建目标如期实现。

二、目标要求

自查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党委政府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情况。重点是镇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的签订与落实,年度目标管理责任细则的考评与奖惩,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的执行等。

(二)相关部门履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加强综合治理的情况。重点是各相关部门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的签订与落实,目标管理责任细则的考评与奖惩,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的执行,部门联动、信息共享、协调共创、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制度执行、活动开展、检查通报、治理成效等。

(三)对照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工作和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各项指标完成情况。重点是检查“十二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工作的体制机制、组织实施、难点突破、指标达成和实际完成情况等。

(四)人口和计划生育重点工作落实和推进情况等。重点是检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提质、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依法行政、阳光计生、村(居)信息化建设、新农村新家庭创建等专项活动及本市确定的重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强力推进和考核验收等。

三、方法步骤

(一)自查方法

采取镇(村)自查、自评与市指导评估相结合,座谈引导、实地考察、资料审核、数据分析、基层调查综合运用的方法。

(二)自查步骤

1、镇自查(2014年7月)

(1)成立指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2014年7月8日前)。根据省、市要求,结合创建工作,梳理工作思路,镇成立指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分解指标内容,细化工作责任,指导村开展自查工作。

(2)开展出生信息核查(2014年7月15日前)。村对2011年以来的出生人口进行认真细致的排查,逐个登记相关信息,确定计划类型,补充、完善、修正综合信息平台,并按照附表的要求,完成出生情况调查表(表1)、出生情况汇总表(表2)的填写,于2014年7月15日前报镇计生办,7月20日前汇总上报计生委规统科。

(3)撰写自查报告(2014年7月20日前)。根据收集到的各项数据及调查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对本镇“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行综合评估,撰写自查报告。自查报告于2014年7月20日前上报市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办公室。

(4)收集整理资料(2014年7月25日前)。根据自查内容,将2011年以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目标管理责任制、利益导向政策措施、依法行政、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开展优质随访服务、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人口计生宣传倡导、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加强机构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基层群众自治、作风行风建设、生育关怀等方面的资料收集整理,分类装订,备用备查。

(5)开展宣传培训活动(2014年7月31日前)。根据群众访谈要求,集中组织育龄群众进行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奖励扶助政策落实、合法权益保障、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生殖健康服务、预防出生缺陷指导服务、生殖道感染查治服务、计划生育手术随访服务、流动人口在现住地与户籍地接受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及合法权益保障、行风作风建设、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培训与指导,确保群众访谈达到规定的要求。

四、复查评估(2014年8-10月)

迎接市7月底,市8月份的综合指导,不断完善资料,接受9.10月份检查评估。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各单位要把中期评估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自查方案,落实工作责任,精心安排部署,确保中期评估工作扎实开展、有序推进。

(二)精心组织实施,确保自查质量。镇村要按照市自查方案要求和创建目标,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信息核查、资料整理和宣传培训,巩固工作成果,夯实基层基础。各成员单位要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自查评估和创建工作,确保达到预期成效。

第3篇

首先感谢委党组领导和全体同志们的信任,一年前把我送到了社会发展处副处长的岗位,使我有了得到更多锻炼和学习的机会。下面我就把自己在新的岗位上一年来的思想和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根据处内工作分工,本人负责旅游、教育、文化、广播电视、民政、档案及残疾人事业的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的编制、落实和检查工作,以及与上述社会事业领域发展相关的项目建设、协调服务、调查研究工作,同时还分工负责处内文字综合工作。一年来,在分管主任的领导和处长的带领下,较好地完成了分担的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年来,分别与相关部门合作,先后完成了丹东市文化事业、广播电视事业、档案事业、老年人事业及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的中期评估以及年度计划的编制、落实和检查工作,跟踪相关计划的日常运行情况,及时做好计划运行情况分析,为领导正确决策当好参谋。

工作中注意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搞好调查研究。在我市振兴老工业基地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为加快中职学校布局调整步伐,我们对我市中职教育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加快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对促进我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壮大地方经济实力、实现人力资源优势向人力资本优势转化、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等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这一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丹东市中等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的调查与建议》的专题调研报告。报告中提出了社会事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社会事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建议。该调查报告获全市计委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调查报告获市政府机关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

树立公仆意识,热心为基层办实事。社会处的工作涉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较多,每年都要回复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的提案和议案,自己都能给予积极协调、热情回复。去年初,接人大代表关于民办养老院所水电费负担过重的提案后,本人多次到供电部门和公用事业局组织协调,终于使上述部门同意对民办养老院所水费减低30%。去年省政府决定对我市抗美援朝纪念馆进行大规模扩建、改建,但基于我市财力不足,抗馆难以完成改造任务的实际情况,我在分管主任和处长的带领下,多次主动前往抗馆,帮助馆里拿方案,出主意,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还在领导的带领下多次到省计委汇报,争取省和国家的支持,终于使其项目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并争取资金2700万元,为今年能够如期完成改造任务奠定了基础。

    以上是自己对一年来思想工作情况的小结。一年来自己在委党组和处长的领导下,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足之处还很多,譬如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工作中开拓精神不足等,今后依然需要不断改正。

最后恳请领导和同志们对我一年来的工作给予批评指正,使我能够在委党组和处长的领导下,团结全处同志共同把社会发展处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第4篇

国有企业工资自查报告范文(一)

我公司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上级关于做好保密工作的要求,认真执行《保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条款,加强对保密工作的领导,严抓各项制度建设和落实,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保密宣传教育,使我公司保密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明显提高,全公司没有发生失、泄密现象,确保了国家秘密在我公司的安全。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政策理论学习,提高对保密工作的认识

领导班子非常重视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认真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及时对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定了落实措施,使公司的保密工作始终和上级要求保持一致,确保了公司保密工作的受控状态。在指导基层单位的保密工作上,公司在年初就把保密工作作为全年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全公司工作的议事日程,对一年来的保密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

二、优化完善组织机构,加强对保密工作的领导

为加强对保密工作的领导,公司适时根据公司领导班子变动情况和部门调整情况,及时对公司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对各级保密组织机构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明确了各级保密组织机构成员,并进一步加强了组织领导。公司领导班子坚持把保密工作列入全年的工作计划,并根据形势变化和上级要求及时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保密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召开会议学习落实上级有关精神,听取有关人员对保密工作汇报,认真分析当前公司的保密工作状况,确定重点保密部位,指导全公司的保密工作。为加强对全公司保密工作的领导,凡是有可能接触和产生国家秘密的部门我们都设置了保密工作人员,确保业务工作拓展到哪里,保密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使保密工作和全公司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核,确保了国家秘密和企业秘密的安全受控状态。

三、完善保密制度及设施,切实保证密级文件及信息的安全

为确保密级文件的安全,公司里专门为取文件的专职人员随时提供车辆,从而杜绝了文件在取送过程中失密的可能。保密工作人员均配有保险柜或密码保密铁柜,档案室、复印室、保卫部、生技部、信息中心等部门均专门装置了防盗门、报警器等防盗设施。公司保密工作制度明确规定载有秘密信息的计算机不得联入互联网,在手机通讯中不得谈论涉及国家及企业秘密的问题。同时还对涉密部门的涉密部位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全公司计算机进行普查,制定了相应的计算机管理制度,严禁把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联入互联网,对需要进行网上的内容需严格经过部门考查或组织鉴定,确认不涉及国家秘密后方可网上。在公文处理中,公司保密工作人员对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进行慎重处理,保证了密级公文在公文流转的各个环节上的安全。

四、加强对保密工作人员教育,切实提高新形势对密级事项的运用和处理能力

为加强保密工作力度,公司以加强密级文件管理为重点,每年对涉密人员进行教育。根据各部门工作特点,公司同形势相结合,同抓重点部门、重点人员相结合,同重大节日活动相结合,同企业管理责任制相结合,同表彰先进、查处失泄密事件相结合,认真落实上级对保密工作的指示精神,积极做好保密教育工作国有企业保密工作自查报告国有企业保密工作自查报告。

公司积极组织保密组织成员进行学习,利用每年3月份“法制教育月”的机会,举办法律、法规学习班,并有侧重地组织保密组织成员对《保密法》进行学习,认真学习《保密知识读本》,利用《保密工作》中的典型事迹和典型案件,对涉密工作人员进行新时期的保密教育,使保密组织成员受到了较为全面的、系统的保密知识教育,增强了保密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提高了业务素质,为公司保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人员保证。

总之,公司在上级单位的正确领导和公司党政领导班子关心指导下,保密工作顺利开展,圆满完成了各类保密工作任务,确保了国家秘密事项和企业秘密的安全,为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

国有企业工资自查报告范文(二)

根据《关于印发"六五"保密法制宣传教育中期检查督导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深刻领会新形势下加强保密工作的重要性。经过落实检查,现将我处保密工作情况说明如下。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保密管理工作

组织处室成员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保密制度,并加强文档保管和计算机的安全使用与管理。并在具体落实中,对处室成员进行了逐机、逐项自查,不留死角,确保安全工作到位。

二、明确责任,严格要求

1、我处严格执行保密管理制度,指定专人保管和收发文档 ,对涉密文件保持高度警觉,严格按程序办理并及时归档。处室重要文件资料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对过期没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也必须交由厅指定人员进行销毁处理。

2、我处无涉密计算机;

3、我处个人计算机已全部安装反病毒软件,并设置定期升级、定期全盘杀毒,以确保个人计算机安全无漏洞。

4、已落实设置双硬盘隔离措施,所有涉密文件都只存放于办公系统内网,确保了涉密计算机不上网,上网计算机不涉密。

5、个人U盘或移动硬盘不存放涉密资料,以防资料外泄。

三、进一步加强保密管理工作,确保保密工作落到实效

通过自查,我处的保密工作做到制度到位、管理到位、检查到位,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计算机防范技术有待学习提高,参加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不够。

我们将继续加强保密法律法规的学习,以增强处室成员的保密意识和法制观念,牢固树立保密无小事的思想,进一步提高保密管理水平。

国有企业工资自查报告范文(三)

为做好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保密管理工作,我局结合实际工作,对照检查目录表,逐条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保密工作落实情况

我局所收到文件,指定专人进行了妥善的处理,保证了涉密文件、记录、信息等在传递、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未出现过失、泄密问题。

我局设有信息化机房,使用内外网分离的方法,同时所有电脑都配备了杀毒软件,定期杀毒与升级,并指定专人从事计算机保密管理工作。通过自查,我局的计算机保密工作基本做到制度到位、管理到位、检查到位。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我局领导刚度重视,并成立了保密领导小组,严格落实保密工作。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自觉学习、掌握保密制度,做到懂法、知法、执法,在广大干部职工中,真正树立起有法必依、有章必循、违法必究、令行禁止的作风。

(二)重点突出,狠抓工作落实。我局定期以主要部门和主要领导为重点检查对象,对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违规外联和特种木马为检点,以查促管,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坚决切断涉密信息流向互联网的所有渠道。

(三)宣传教育,增强保密意识国有企业保密工作自查报告工作报告。为加强我局涉密人员保密安全意识,我局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相关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并将各类保密学习文件予以转发至各股室,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学习,并抓好贯彻落实,确保计算机及其网络安全。

(四)完善措施,严格制度规范

加强制度建设,是做好计算机保密管理的保障。为了构筑科学严密的制度防范体系,我局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计算机及其网络的保密管理,我局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计算机贯彻执行上级保密部门文件的有关项规定和要求,不断增强依法做好计算机保密管理的能力;二是制定局各项涉密及非涉密计算机及网络管理制度;三是严格涉密信息流转的规范性,严格执行“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的原则。

第5篇

本系统面向地震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实现地震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各个阶段的信息化,利用先进的网络、数据库等计算机技术,提供“一站式”科研项目管理服务。通过建立基于数据库的网络化科研项目管理系统,使科研项目管理部门能够进行实时的信息化访问和工作平台管理,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实现科研项目的申报、评审、进度跟踪、验收和成果推广等环节的服务。系统流程设计覆盖科研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涉及的功能主要包括对项目申报、项目初审、立项评审、项目中期检查、项目结题与项目成果推广应用等进行跟踪查询与管理,实现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

2系统设计

2.1角色分配

该系统为面向多角色用户的服务平台,不同类型的用户所具有的操作权限也不同。基于角色分配开发用户管理模块,实现对用户权限的统一管理,主要涉及系统管理员、项目申报人、评审专家(包括业务评审专家和财务评审专家两类)和系统访客四种角色,根据业务流程中各类角色用户的职能分配相应的功能和操作权限。其中每个角色的详细功能说明如下:

(1)系统管理员。即科研管理部门人员,具体负责项目申报、评审、立项、执行和结题等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主要职能包括:申报人员管理、评审专家管理、业务受理、预审申请书、组织管理评审工作等。

(2)项目申报人。即具体开展项目申报的科技人员,主要职能包括:维护个人基本信息、填写项目申请书、项目预算书、中期执行报告、项目结题验收报告及成果共享报告等。

(3)评审专家。即参与项目立项评审、结题验收评审的业务专家和财务专家,主要职能包括:维护个人基本信息、评审项目立项申报书、项目中期检查报告和项目结题验收报告等。其中业务专家主要评估项目执行的技术可行性,财务专家主要针对项目执行的财务预算和开支情况进行审查。

(4)系统访客。即其他管理人员,可以自由浏览系统首页的科研项目通知通告等信息,但不能执行项目申报、评审等流程。

2.2功能模块

注册与登录模块:所有用户信息与腾讯通RTX(RealTimeeXchange)绑定,所有用户可通过RTX系统完成注册。该系统将科研管理部门人员默认为系统管理员,由系统管理员对每位注册的用户分配角色。由于一个项目生命周期的完成,需要项目申报人、项目管理人员、业务评审专家和财务评审专家4类人员的协同工作。同一个人在项目管理流程中存在职能变换的可能,比如申报人员由于资历丰富,可以作为申报人员申请科研项目,同时又可以作为专家来评审其他科研项目,因此系统为每位用户设立了2种角色,即申报人员和业务评审专家(或财务评审专家)。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统一分配角色,在系统内设立专家数据库,并默认其余用户都为项目申报人员。登录时,根据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与RTX中用户的注册信息进行验证,信息无误则登录成功。在无需进行任何操作时,所有用户都可以以系统访客的身份浏览系统首页中的内容。通知通告模块:由系统管理员负责,用于日常科研项目信息的,包括下达项目申报通知、项目资助通知、中期检查通知、结题验收通知和评审结果等,并默认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置顶信息。项目管理模块:该模块为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分为项目申报与受理、项目评审流程管理、在研项目管理、项目验收管理4个子模块。项目申报人员、评审专家和系统管理员进入各自的项目管理界面后,通过选择年度和项目类型进入相应的项目执行流程。项目执行过程包括项目申报、项目初审、专家评审、下达任务书、项目中期执行报告、项目结题验收报告和项目成果推广报告等。不同模块中提供相应阶段所需要的电子表格下载。以项目申报业务流程为例,项目申报人员登入个人账户提交项目申请书,由系统管理员进行初审,初审完成后由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将项目分配给该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专家通过登入个人账户查看所负责评审的项目,将评审意见表上传到系统中;系统以EXCEL表形式自动生成全部项目的专家评审意见结果,统一由科研项目管理部门进行汇总。系统管理员可以按照项目执行进度对项目进行统计与管理,使整个管理过程更加及时有效,并能对实施过程中的变化进行监督并做出提醒,使得项目实施过程更加可控和严谨。成果共享模块:主要针对项目结题验收中被评定为优秀等级的科研项目,由该项目负责人提交项目执行过程的详细报告及成果使用情况说明,由科研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后,到成果共享专区,供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学习与借鉴。

2.3系统体系结构

针对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特点,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案与管理思路,采用基于J2EE的B/S模式即浏览器/服务器(Browse/Server)模式,B/S模式易于用户使用与维护。系统架构采用:Spring,Hibernate,JSP,Tomcat6和MySQL数据库。Spring是一个轻量级的IoC和AOP容器框架,简单轻便,同时对主流的框架提供了很好的集成支持;Hibernate是一个对象关系映射框架,实现数据持久化;JSP是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用它开发的Web应用是跨平台的;Tomcat6是Web应用服务器,具有运行时占用的系统资源小,扩展性好等优势;MySQL数据库具有体积小,速度快,总体拥有成本低等优点。

3系统特色

(1)通过二次开发

将企业级通讯平台(RTX)与科研项目管理系统进行绑定,使用户注册与登录更加便捷,管理员可按照用户所在的部门进行角色分配,申报人员和专家用户可以通过RTX接收系统管理员的信息,使得信息与接收更加高效,促进地震科研项目管理业务流程不断优化,提升项目申报、评审等实施过程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2)采用B/S模式使得各地震台站不需要部署客户端应用程序

只需计算机支持浏览器即可访问本系统,解决了省地震局直属的13个地震台站分布较分散的问题,服务器端项目管理系统的升级、数据库维护都不需要修改客户端的配置及程序,不影响客户端的使用。

(3)通过对地震科研项目管理的特点和流程分析

集成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和现代管理思想,利用先进的Internet/Intranet技术,推动地震科研项目管理网络化和现代化,在集中的科技数据库管理系统基础上,提供地震科研项目管理、查询、信息、科技成果展示和信息共享服务,为科研项目管理的完整流程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提高科技管理和服务水平。

4结语

第6篇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纵向科研项目 提高结题率

随着国家对科学研究的重视和投入的增加,作为科学研究主力军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承担的纵向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总量大幅提升[1],例如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53项,经费456万元;2009年承担各类纵向课题178项;经费1522万元。在科研总量增加以后,如何对各类纵向科研项目进行有效管理,提高结题率,保障国家经费投入的使用效益成为地方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以学科建设、高水平科技研究平台为依托,创新学校科技管理体制,为科研项目的成功申请和顺利结题营造优质的外部环境和制度保证。

1.加强学科建设,构筑高水平的科技研究平台。学科建设和高水平科技平台两者互相依存、互相带动,两者都是做好学校科研工作的重要保证,加强两者的建设有利于高水平人才的聚合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产生新学科增长点;有利于学校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承担高水平的重大科研项目。学科和高水平科研平台的发展和建设可以将优势资源和特色资源转化成学校的科技竞争力,可以为学校各级科研项目申请的成功率和结题率的提供人才、智力、制度保证[2]。

我校始终将学科建设和高水平的科技平台作为学校科研工作的重点之一,并根据依靠特色、发挥优势的平台建设思路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开放共享、整合集成的建设原则,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目前我校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采矿工程”等4个博士点与36个硕士点,拥有“安徽省现代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安徽省高校“矿山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矿山建设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这些科技平台基本覆盖了我校的矿业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并且已经形成了一批稳定的、学术水平较高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各级科研项目的申请和按期高质完成奠定了基础。

2.创新学校科技管理体制,优化科研环境。科研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制定一套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科研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其政策导向作用,是推动学校科研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学校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的根本保证[3,4]。我校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新途径,出台了项目管理、经费管理、成果管理、学术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学校科研工作基本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同时,我校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在加强科研量化管理,制定科研成果的量化标准,完善科研机构评估体系,修改科研奖励措施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营造了一个有利于提高科研质量,推动科研成果转化、鼓励科技创新、实现科研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在“十五”期间我校先后出台和进一步完善了《安徽理工大学硕博科研启动基金管理办法》、《安徽理工大学校青年科研基金管理办法》、《安徽理工大学引进人才暂行办法(修订)》、《安徽理工大学选拔和培养优秀创新学术群体实施办法》、《安徽理工大学院系年度综合考核实施办法(修订)》、《安徽理工大学校内津贴改革暂行办法(修订)》等政策文件,形成了涵盖人才引进、人才培养、项目孵化、职务晋升、个人和院系考核等各个方面的完整的科研评价和考核制度系统,为学校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了完善的制度保证。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为了提高项目按时结题率,争取更多的科技成果奖励,我校出台的各种科研政策文件在重视科研经费和项目数量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科研项目的层次和完成的水平。如在制定我校教职工和院系工作业绩评价体系时,除了考虑科技成果、科技项目和经费数量,还特别重视质的评价,特别是各级重点项目是否按期高质完成在个人和院系考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此外,学校对项目完成质量高的负责人予以重奖,例如对按期完成的项目负责人一次性最高按照项目经费的15%予以奖励;对国家级奖获得者,学校按照所获奖金的1∶3予以配套奖励对其他级别的获奖也有不同的配套奖励,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教职工按期结题、申报成果、参加报奖的积极性。

二、充分发挥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能动作用。

我校科研管理部门重点从以下四关入手,将按期高效结题的思想贯彻于项目申报至结题的全过程中。

1.项目申报关。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把好申请项目的质量关,才能从源头保证项目最终结题的质量。为了保证申请项目的质量,我校实行系、科研处和校学术委员会三级审查制度,从不同的方面逐一进行审查。首先,系部就课题对国内外科研现状的了解与分析,科学水平及意义,预期研究前景,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研究方案等学术角度进行审查。其次,科研处从申报者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科研信用,申请书的形式,课题组人员结构、现有仪器、设备及前期工作基础学术水平及研究能力、申请经费及预算依据的合理程度等角度进行审查。最后校学术委员会从课题的科学价值和意义,观点、方法和理论的创新、可行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宏观把握。

2.中期检查关。中期检查作为项目过程管理的重要一环,是把握项目进展程度,了解项目研究情况的手段。我校2009年一年各级项目立项超过200项,而各级结题项目数超过150项,如果仅仅依靠校科研处少数几个管理人员,很难保证对各级项目都进行有效的过程管理。因此,我校目前采用院系二级分级管理制。学校科研处主要对那些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进行直接管理和监督,以保证高级别项目的完成质量。对于一般项目,学校科研处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和宏观把握,系部主要负责具体的日常管理,并定期向科研处汇报项目进展。学校明文规定,无论什么级别的项目负责人都要按照《安徽理工大学科研项目中期检查实施细则》按时填写《安徽理工大学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送交科研处审查。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除了填写《安徽理工大学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学校还以中期检查时间为参照,对每个项目制定了不同的实施阶段,并要求项目负责人及时填写《安徽理工大学重点科研项目阶段检查报告书》。学校组织的检查评议小组根据项目计划任务书对材料审核后形成检查意见,作出“继续进行”或“需要整改”的判断,对极少数与项目计划书要求差距较大的研究项目进行调查,视不同情况采取限期改正、追回经费和终止项目等处理办法。

3.项目结题关、项目延期关。在把好项目申报关、中期检查关的前提下,项目一般都可以按时结题。但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我校每年六月、十二月组织下发《关于加强纵向到起项目结题与验收(鉴定)工作的通知》文件,及时通知相关系部和个人,督促项目负责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各种材料。学校科研处对项目负责人提供的材料进行认真审核并交校结题验收评议组,按《安徽理工大学学科研项目结题验收实施细则》检查验收并形成验收意见,通过的项目移交上级主管部门。如果的确有不可抗拒因素造成项目不能按期结题,就必须提前三个月向学校科研处提交《安徽理工大学科研项目延期申请书》,由学校调查核实后在上报相关主管部门待批。

三、我校项目结题率高的其他原因

1.我校依据《安徽理工大学硕博科研启动基金管理办法》、《安徽理工大学校青年科研基金管理办法》、《安徽理工大学引进人才暂行办法(修订)》设立的安徽理工大学硕博启动基金和安徽理工大学青年基金是学校支持学校青年教师从事创新科学研究,培养青年科研骨干人才队伍,培育孵化有研究潜力和发展前景的科研课题的专项基金,学校每年的投入达到100多万元,并且投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两项基金的有着共同特点,就是项目负责人几乎都是初次承担研究课题,既缺乏项目宏观把握的经验,对课题研究进展过程把握的能力不强,又没有形成固定的科研态度,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我校科研管理部门针对这个特点,不仅加大了对项目负责人的培训和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的力度,而且重点从科研思想和态度入手,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研方向和严谨的科研态度,让他们从自己的第一个课题开始就认真按照计划任务书踏踏实实保质保量地进行研究,形成按时结题的好习惯。

2.建立科研信用档案。学校为每一位科研人员建立科研信用档案,信用档案主要详细记录该科研人员历来在科研方面的得与失,具体包括主持或参加哪些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成果质量如何,课题结题概况等记录。这些记录基本上可以反映一个科研人员的科研实力,通过适当的量化后,可以形成一个信用值(我校分为优、良、一般、差四个级别),反映该科研人员在科研方面的信用状况。当该科研人员申报新课题时,我校根据信用值分别采取以下措施:信用值优和良者学校负责重点推荐申报,信用值一般者限项申报,信用值差者一年内不准申报,同时,项目获批后根据信用值学校分别予以不同数额的经费配套。

3.规范科研经费管理,做到科研经费既要加强管理,又要简化手续,方便合理使用,以便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能。经费是一个课题顺利开展的保证,其花费是否合理决定了项目能否取得预期成果。因此,我校在予以各级项目配套经费以保证项目研究经费充足的前提下,也针对科研经费管理的特点出台了《安徽理工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中规定项目按期(科研处出具证明)完成后,剩余经费并入项目负责人其它项目并且优先并入高级别项目课题。同时,学校参照项目剩余经费的50%予以现金奖励课题组成员。若没有按期结题,学校根据《安徽理工大学校内津贴改革暂行办法(修订)》规定扣除项目负责人相应的津贴。这样不仅保证了经费的使用效率,而且大大提高了项目负责人的研究热情和按期结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古广灵,刘碧容.高校科技创新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9,(01).

[2]谷菲菲,安胜军.高校科学研究的六大关系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1).

第7篇

关键词 高校 毕业论文 全程化管理

1 全程注重制度建设,强调规范要求

1.1 注重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一个明确的制度要求是毕业论文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前提。在毕业论文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文件,如选题专家审核制度、中期检查制度、成绩评定制度、延期毕业制度等,并将这些制度要求以学院正式文件的形式在全院、导师及学生中间予以公示和说明。在全程的论文管理中,严格执行相关的制度准绳,结合弹性灵活的突发事件处理决策机制,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成效。

选题专家审核制度指选题由师生共同产生,答辩领导小组根据专业特点进行筛选。中期检查制度指学生提交论文初稿后,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于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成绩评定制度则主要是制定评分标准,将导师初评、交叉评阅、答辩评分制度按合理比例组成,最终评定学生论文成绩。

1.2 强调规范要求

管理类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除了要求其能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写作能力外,也十分注重其文章写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因此,我们在建设和形成书面制度文件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毕业论文写作的规范要求,制定了论文模板。

在模板中,对字体、目录、参考文献、文本编排顺序等格式要求,给出严格的规范规定。同时,还会做出一些明确的量化要求,如:题目应该简短、明确,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关键词一般为3~6个,每一个英文关键词必须与中文关键词相应;目录一般按3级标题编写;文本主体(包括引言、正文与结论),字数不少于8000字;参考文献应在2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不应少于2篇等。

2 全程依托网络平台,实时监控与反馈

2.1 定期检查,辅以不定期抽检

首先,我们采用“以定期检查为主,随机不定期抽检”的方式,对学生提交各项材料情况加以实时监控。

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根据毕业论文的各个具体环节,详细制定进度表,细化各阶段任务,给出一个供师生参考的毕业论文 “时间进度表”。按照我们的进度安排,毕业论文时间安排在实习结束后。实习前,教师出选题,答辩指导小组讨论选题,初定选题,学生带选题进点。实习结束后,大四第一学期第6~7周召开师生动员会,收集学生选题、专家筛选选题;第8周确定选题,配备指导教师;第9~10周指导老师下发任务书,学生提交开题报告;第11~14周学生提交外文翻译及原文、文献综述;学期末,学院组织初期检查,检查学生提交情况和教师指导情况。大四第二学期第3周,学生提交调查报告、问卷、论文初稿,学院组织中期检查;第4~10周,导师反馈论文意见,学生修改,导师定稿、签字;第11~12周,导师初评、交叉评阅、论文答辩、成绩汇总,召开工作总结。

2.2 师生互动,灵活弹性管理

整个毕业论文进程,我们实行师生互动的管理,成立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指派一名专业老师为论文秘书,指派一名学院办教学管理人员协助论文秘书进行过程管理。领导小组在宏观上对师生论文进展进行监督,论文秘书和教学管理人员督促师生按时完成各项分解任务。学生记录教师指导记录,并在学生中选取优秀学生组成学生论文检查组,对同学进行督促,并对论文格式等进行规范化检查。

3 注重基础训练,全方位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毕业论文不是本科教育中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与前期专业课程学习、科研素养培养、毕业实习等紧密联系的一个系统教学过程。我们在教学管理中将专业学习、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工作作为同一项工程,进行四位一体的改革与实践。将论文训练过程前移,强化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并以毕业论文为载体,将学生四年的课程理论学习、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竞赛活动,与实习的前后衔接等形成有机整体,构建成一套有理论支撑、有实践基础的毕业论文设计模式。四位一体的全程化论文管理结构图如图1:

(1)专业学习。大学前三年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启动论文写作的预备阶段。开设社会研究方法、公共政策分析、统计学、公文写作等课程,进行论文研究方法、论文规范性(包括格式规范化)培训,使学生能够掌握毕业论文的基本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文献检索,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

(2)科研训练。成立学院科研指导小组,对学生开展专业科研训练。结合教师科研,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理论,进行论文撰写、发表或参赛。

(3)毕业实习。高等院校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度重视毕业实习,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①我们把实习教学与毕业选题工作结合起来,学生带选题下点实习,根据实习内容选择选题方向,或者将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在实习中遇到的工作重点等作为毕业论文选题,在实习中收集相关资料,把实习与毕业论文的工作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了毕业论文的质量。②

第8篇

【摘要】 目的:了解惠州地区异常胎儿的发病率,为制定产前干预措施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3174例产前B超检查的报告。结果:B超发现胎儿异常142例,发病率为4.47%,其中宫内发育迟缓117例占3.69%,畸形胎儿23例占0.73%。畸胎中以神经系统畸形最多,有15例,占畸胎的65.22%;其次是腹部器官的畸形,有6例,占26.01%。B超对畸形胎儿的诊断符合率100%,但不能发现胎儿的某些遗传病。结论:产前B超检查十分必要和有效,B超与生化指标的联合检测更有助于筛查先天异常的胎儿和减少严重缺陷儿的出生。

【关键词】 B超 妊娠 遗传筛查 胎儿 畸形

据我国卫生部出生监测机构1986年10月~1987年9月底的945所医院的资料,我国当时的出生缺陷总的发生率为1.307%,在围产儿死亡的原因中,胎儿先天性缺陷占第一位[1]。因此,及时地发现孕妇、胎儿的异常,减少缺陷儿出生,是提高产科质量的有效手段。产前B超检查由于简便、迅速、直观、无创伤、无痛苦,特别是对孕妇及胎儿无副作用且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已成为目前最普遍的产前检查手段。近年来,随看产前宣教的开展、优生优育知识的普及,围产前期保健、产前筛查、产前干预的广泛实施,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也因此已显著下降。但各种缺陷儿的出生仍然未杜绝,先天缺陷儿的出生,仍然是围产期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产前B超筛查情况,获取本地区的相关流行病学数据,为制定相应的提高产科质量和优生优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

收集2002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在我院产前检查和分娩的所有病例的资料,共收集到3174例孕妇的B超报告。患者的平均年龄26.83±4.17岁,最大年龄40岁,最小年龄21岁。首次B超检查时孕周为14~27周。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的产前B超检查的结果。

2 结果

2.1 筛查概况

在3174例中孕孕妇中,B超发现胎儿异常共142例,发病率为4.47%,其中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 IUGR)有117例,所占比例最大(3.69%);胎儿畸形比例次之,有23例,占0.73%。见表1。表1 中晚孕病理性妊娠统计 (略)注:* 为非胎儿因素,因此在本研究中未统计入胎儿异常;** 未见畸形。

2.2 胎儿先天畸形分类统计

如表2所示,在所有检测到的先天缺陷中,最常见的是神经系统的解剖畸形,有15例,占65.22%。经引产后确认,B超对畸形胎儿的诊断符合率100%。表2 胎儿先天缺陷分类统计 (略)注:* 4例有腹腔积液,其中2例合并有胸腔积液。

2.3 孕周的误差

在中孕时,共有204例B超所测孕周与LMP估计的孕周误差大于2周以上,占6.43%。当估计孕周与B超检测孕周发生差异时,以B超检测结果为准。

2.4 先天缺陷儿的出生率

产前B超检查发现的所有胎儿先天性畸形,均行羊膜腔引产终止妊娠,引产后的诊断与所有的产前B超的诊断是符合的。

本研究仍然发现有2例先天缺陷儿出生。1例为颚裂,婴儿存活;1例为无脑儿,新生儿出生后不久死亡。此2例出生的先天缺陷儿的父母亲均为无稳定的职业,经济状况较差。孕期均无进行产前保健和产前B超检查,直到分娩时才到医院就诊,失去了避免缺陷儿出生的机会。

3 讨论

3.1 本地区胎儿异常和先天缺陷儿的发生率及提示

本研究通过对今年来产前B超的筛查分析,确认了本地区中晚孕胎儿异常的发生率约为4.47%(142/3174),其中以IUGR居首位,约占3.69%;先天性胎儿缺陷的发生率约为0.73%。在胎儿先天性畸形中,比例最大的是神经系统的畸形,发病率约为65.22%。对比卫生部出生监测机构1986年10月~1987年9月底的945所医院的统计资料(出生缺陷总的发生率为1.307%)[1],本地区的先天缺陷儿的发病率明显下降(P

本地的胎儿异常以IUGR的发生率最高,但是,因为IUGR的胎儿并无解剖畸形,而且孕中期的IUGR与发育正常的胎儿差别不大,因此,孕中期的IUGR相对容易被基层医疗机构忽略和漏诊。本研究结果提示,基层医院应重视IUGR的鉴别诊断。

胎儿的先天性缺陷中,神经系统畸形比例最多。此类先天性缺陷的形态学差异有时并不明显,如脊柱裂、非重度的脑积水等。在孕中期,由于胎儿本身体积不大,因而较易漏诊,因此,定期的B超监护有助于及时发现此类胎儿缺陷。另一方面,胎儿的神经系统畸形往往伴随着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显著升高。万加华[2]等对530名中孕孕妇进行B超检查与血清AFP和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筛查,共筛查出异常妊娠13例,其中B超发现4例先天畸形胎儿。7例生化指标异常,其中4例AFP升高超过正常值1倍者行B超检查,发现2例为神经系统畸形。因此,本研究的数据提示,孕期B超检查结合血清生化指标的筛查,有助于减少非严重畸形的缺陷儿的出生。

3.2 B超在产前筛查和诊断中的价值

本研究中出生的2例先天性缺陷儿均未接受产前管理。在接受产前B超检查的所有病例中,反复的B超检查对中、晚孕的胎儿先天性解剖畸形的发现率达100%,经引产后确认,诊断的符合率也达100%,这说明我院的产前B超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都是可靠的。产前B超检查是一项无创伤、快速经济、可靠,也易于被患者及家属接受的检查。

有些遗传或先天性缺陷B超是很难发现的。例如,2001年4月~2003年4月期间,我们曾经对惠州地区城乡结合区域的3768名孕妇及其配偶进行β地中海贫血筛查,共检出β地贫携带者82例,发生率为2.17%。1例脐血检查为β地贫纯合子,孕妇于孕7+月行引产术,成功地避免了重度地贫儿的出生[3]。而且,我们并要求此夫妇再次妊娠应进行产前诊断,以避免重度地贫儿出生。对于这类较常见的遗传疾病,产前B超是很难发现的。对于另一种较常见的遗传病Down综合症,Locatelli等[4]也报道用胎儿颈项透明膜厚度(NT),βhCG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 3项指标联合筛查胎儿DS,筛查率为90.0%,假阳性率为5.0%,而应用胎儿鼻骨测量、NT、 βhCG和PAPPA 4项指标进行筛查,筛查率为90.5%,假阳性率下降了10倍(0.5%),从而有效降低了高危妊娠妇女接受侵入性产前诊断的几率。因此,B超检查并非全能的检查手段,生化指标的筛查也不能面面俱到,而两者的结合,能起到互相提示和优势互补的作用,更有利于及早发现胎儿异常。多指标联合筛查,是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研究仍然发现有2例先天缺陷儿出生,其原因均为患儿的父母亲经济状况较差,孕期从未接受产前检查,失去了避免缺陷儿出生的机会。这也提示,经济不发达、边远地区以及民工、流动人口的孕期保健水平,还应设法进一步加强,以提高整个社会群体的优生优育水平。

参考文献

1 乐杰, 主编.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7.

第9篇

教育质量是高校教育的根本,教学改革则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核心工作,高质量的搞好教学改革研究工作,是推动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全国各大高校绝大多数都设有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促进专业改革、课程建设升级、实践教学革新、教学方法创新,努力培育优秀教学成果。

一、不断更新项目管理理念,确保教学改革项目落实落地

校级教学改革项目从申报开始,再到中期检查和结项。涉及到众多人力、物力资源的分配和整合,具有涉及范围广、创新性强、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整体运行流程的掌控,一般是由教务处相关教学管理人员来负责,少数学校也会挂靠科研处负责。但由于一些高校缺乏项目管理的经验和相关管理人才,这势必会对教学改革项目的正常运转产生负面影响,难以达到预期的结果,影响其创新性的达成,甚至导致教学改革工作流于形式。

因此,要确保校级教学改革项目落实落地,将这一系统工程作为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突破口和创新点。就一定要丰富和更新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扩充高层次的管理队伍,变被动程序化的管理为主动管理,加强自身对教学改革项目的重视程度,不断学习项目管理最新知识和理念,重新审视教学改革项目实施的重要意义,切实发挥教学改革项目对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引领作用,使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与实施真正为教学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关于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具体运作流程的思考和建议

(一)加强引导,科学立项

任何一项工程的开端都十分艰难,教学改革项目这一质量工程也不例外。实践证明,任何一项学术活动,立项科学且符合规律对今后的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假如,在立项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对今后的研究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引导,保证教学改革项目科学立项。

项目立项前首先应出台相关政策,如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办法,本年度的立项指导思想和立项建议范围。作为纲领性的指导文件,这些政策文件对于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的申报起着灯塔性的指引作用。

在项目立项申请审核时,应详细考察该项目的立项申请表,具体包括项目组成员构成(项目组成员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比例、项目组成员获得校级以上奖励比例、项目组成员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项目组成员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立项依据合理性(立项的可行性、立项的实用性、立项的紧迫性),项目类别及资金申请额度相符度,项目安排科学性指标,预期达成的成果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经综合考虑,统筹兼顾,严格把关,科学立项,确保所有立项的教改项目都符合学校教学改革的大方向。

(二)合理监控,跟踪管理

教学改革项目监控是一项动态的监管过程,教学管理人员应化被动管理为主动监控,对项目进行全程管理。合理的监控才能避免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后处于无人监管状态,流于形式。期中检查是极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对教改项目进行期中检查是保证其顺利结项的重要措施。一方面,需要项目负责人上交教改项目中期检查表,向项目负责部门报告进展状况。管理人员应着重检查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以及资金阶段性使用情况(资金按计划使用的程度、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组织专家同行听课、座谈会、观摩课等多种形式,检验检查教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把对教改项目的管理纳入到日常教学管理中,这将有利于监督项目的实施进展状况,全面了解项目的进展运作情况,确保其正常运行,顺利结项。

(三)严格结项,推广成果

教学改革项目结项验收应当注重项目的实践性和推广性,注重改革对相关专业、相关课程的参考、借鉴和推广应用。评价一个项目能否结项的重要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能切合实际的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结项时,项目负责人应提交具体的相关结项材料,具体包括结项登记表、项目成果(包括论文、调查报告、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总结报告)。管理部门应聘请具有学术权威的专家进行民主评议,明确专家评议指标,着重考虑研究成果应用指标(已取得的效果、影响的广泛程度、未来项目的可扩展性)以及项目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

项目鉴定时,应着重考虑教学改革的效果,考察教改项目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两大指标,创新性包括教学思想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以及课程体系的创新;实用性则包括该项目成果在校内的实践情况和校外的推广情况。

评价在大学里的任何改革是否成功,归根结底到最后都是落脚在人才培养上,大学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大学,看一个项目是否成功还应该考虑其对人才培养的效果,具体指标包括学生的满意程度和对人才培养产生的持久性效果,学生对于该项目涉及到的教学和课程改革评价高,那么这个项目才算真正的成功。

项目评审应保证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相关专家可结合结项材料或者通过实际观摩课堂、座谈等多种形式了解项目的结项情况。对于少部分没有达到结项要求的项目,应对其进行严格督促,使其顺利结项,切不可仓促盲目结项,导致教改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的成效。

三、加大教学改革项目支持力度,全面提高项目质量

实施有效的教学改革激励措施,加大对教学改革项目的支持力度,可以激发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研究热情,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对于研究型高校建立意义重大。学校方面,应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加大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力度,给广大教师创造一个和谐活泼的创新氛围。各大高校应以教学改革项目作为契机和手段,大力创新,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静.高校教学改革项目管理模式优化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8).

第10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质量监控;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191-02

国家教育部于2004年4月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文件中着重强调要努力改善毕业设计(工作)的基本条件[1]。2005年1月,教育部强调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心转移,要求切实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2],不得降低要求,要严格管理、确保质量。文件精神充分说明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现教学、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和初步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保证高校学士学位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3]。如何保证切实有效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本文从六个方面给予阐述。

一、教师立题

恰当的立题是做好毕业论文的重要前提。毕业设计题目应尽量从生产、科研和教学的实际问题中选定,其难度和工作量应适合学生自身知识、能力和相应的实验条件。所立题目不得与近三年内题目重复。题目的类型可以多种多样,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为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给予学生全面指导,原则上每名教师所指导学生人数不得多于8人。同时,教师所提交的立题需要经过教学团队主任评阅、基层负责人审核及教学副院长签字三方面都通过才能成为有效题目。教师提交的立题在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被退审,根据问题的严重性采取修改后重审或拒绝再次提交。这一环节加大力度,能有效杜绝重复性题目,并能严格把握论文题目与内容的谐调与统一,严格要求设计目标明确、实验方法手段具体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生选题

由于立题阶段已经做到有效立题数量是学生人数的1.5倍左右,且题目类型多样化,所以学生具有非常广泛的选题空间。为进一步提高选题效率及选题的公平性与透明性,可以采用学生网络选题的方法进行。在有效选题时间内,学生可以看到全部有效立题并根据题目所阐述的具体设计内容及实现目标等选择适合个人水平的题目并点击“提交”,该操作过程中对题目类型(指数据库开发类、算法类、网络信息安全类及嵌入式类等)及教师姓名均支持模糊查询。根据题目的状态能识别出该题目目前是无人选择、已经有人选择或正在被几个人选择三种状态。每名学生只能选择一个题目,当选择“提交”后但立题教师没有给予确认“同意”信息之前,学生可以选择放弃该题目再次重新选择其他题目并提交,直到选择到自己满意的选题为止。一旦学生点击“提交”、教师给予反馈“同意”信息,那么师生间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就得以确认,教师应及时网上提交毕业设计任务书,学生根据任务书中的进一步要求准备下一阶段的开题工作。实现网络选题功能后,千名左右的学生选题工作一天内就可以顺利结束,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整个过程没有任何差错。

三、开题阶段

立题工作每年的11月初进行,选题工作每年的12月底进行,所以寒假前师生间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就能得以确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工作。次年的3月初统一进行开题答辩工作。开题工作包括学生对论文题目背景的了解,对课题所采用的方法、工具的认知程度,对课题目标的实现应采用怎样的实现步骤,如何有效验证结论的正确性等。学生对整个毕业设计工作的完成计划列表,详细撰写开题准备情况记录并“提交”,指导教师评阅通过后方可进行现场开题答辩。通常现场开题答辩委员会由3~5名教师组成,对学生现场的开题答辩给予评判与指导性意见,及时纠正不恰当的研究内容或研究方法、手段等,以保证学生按照合理有效的渠道从事正确的毕业设计的后期工作。现场答辩通过的学生方可继续网上提交开题报告,没通过的学生需要重新组织二次开题答辩,并被列入后期重点跟踪考察对象。开题答辩委员会需网上提交开题答辩成绩,占总成绩的10%。

四、中期检查

毕业设计中期检查的目的是通过检查工作及早发现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方案并尽快部属改进措施,确保毕业设计工作顺利进行,保证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该项工作安排在“五一”前一周进行。毕业设计中期检查是继毕业设计开题工作后的另一重要环节。中期检查工作通过认真查阅各教学团队提交的团队中期检查报告、指导教师自查表和学生自查表,可以了解到现阶段学生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具体进展情况。其中包括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多方因素:如学生设计进度、指导教师教学态度和质量、管理人员管理方法等。针对中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中期检查小组有责任对指导教师或学生进行指导和督促,使教师更加负责,使学生能够顺利按时完成毕业设计,使毕业设计工作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便于操作和执行。该项工作的开展是实现毕业设计全程质量监控必不可缺的环节。由于中期检查工作全面实行背靠背的方式进行,即网上随机派发的评阅教师与被评阅学生之间是盲评的方式,评阅教师给被评学生的打分占总成绩的10%。

五、答辩阶段

答辩分组按照教师的研究方向和学生毕业设计内容相近原则进行分配,这样可以从专业角度更好地衡量学生的论文水平,也可将相近的题目进行相互间质量比较分析。每位教师手中都有一份本组全体学生的从开题到网上提交论文后的每个阶段表现评语、阶段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方便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有目的性地提问。这个环节中,学生网上提交的论文由指导教师和论文评阅教师各自独立下载评阅并打分,导师打分占总成绩的20%,评阅教师打分占总成绩的10%,答辩委员会评分占总成绩的50%。要求每个答辩组答辩结束后提交本组最差的1~2名学生参加二次答辩,全体二次答辩的学生都要统一再进行一次答辩,该答辩组成员由各答辩组长组成,通过学生的二次答辩决定其最终的论文成绩是否合格。

六、成绩评定

由于总成绩由开题、中期检查、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及答辩委员会五个不同阶段的成绩组成,所以较全面地表现了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期间的综合表现,保证学生从选题开始就能集中精力投入到论文的研究工作中,有效防止了盲目突击、一蹴而就或一人说了算的不良现象发生。

本文针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方法与实现模式,为相应的教师或管理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希望以此为契机快速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Z].教高厅[2004]14号.

第11篇

关键词: 思政课堂教学 考核方式 创新设计

笔者于2011年在《教育与职业》发表了论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考核方式创新探索》,在论文中详细介绍了“1234”考核方式,此成果被多人引用。5年过去了,“1234”考核方式已被写入襄职思政课课程标准,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欢迎,为强化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5年多的实践中也不断显现出一些问题,引起笔者的思考和研究,现就相关问题及对策阐述如下,供同仁们商榷。

一、襄职思政课“1234”考核方式的创新之处

(一)在考核价值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理念,防止陷入唯技能培训理念的误区。这符合党的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职人才培养指明了价值取向。

(二)突出了思政课堂教学的主旨在于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理念。高校的教学与中学阶段教学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它不再是对知识的简单拷贝,不再是应试教育,而是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引发学生对真善美的思考,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突破了传统“的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的经典方式。所谓“1234”思政课考核方式,就是把思政课的考核形式分为全程考勤(占10%)、课堂考核(占20%)、调查报告(占30%)和期末考试(占40%)四种,学生的总评成绩为100分。克服了以划分等次为目的,注重考核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忽视考核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误区。

二、襄职思政课“1234”实践中的突出问题

(一)对高职生源的巨大变化重视不够。

随着我国高职招生各项政策的打通,我校高职生源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即高职人才培养的客体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必须对高职生源的特点和属性加以认真分析和研究。以本学期笔者在经济管理学院承担的市场营销专业1401和1402班为例,有网录生、技能考试生、单招生、五年一贯生和成教生等,几乎各占20%。他们具有一些共同特点:比如:一些人有挫折感,自信心不足,又比如: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家庭,大多是留守儿童,等等。

由于上述特点,一些人在我的课堂上折射的突出表现有:不带书、不带笔、只带手机;迟到早退旷课时常发生,班主任也很难管理;课后的书面作业很难按时完成,老师要不断追讨作业,甚至不得不把课堂教学时间拿出来做作业。学生主体的变化,给思政课堂教学的考核带来严峻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二)部分考核方式逐渐脱离了现实,针对性丧失。

1.权重3――调查报告考核流于形式。调查报告100分,权重为30%。在学期开始时就给学生布置调查任务,学期结束时让学生提交调查报告,由教师逐一批阅并给出成绩,优为100分,良为80分,及格为60分,不及格为0~50分。实际情况是由于生源的变化,很少有学生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搜集资料,进行独立思考,写出自己的调查报告。到了学期结束时,为了应付考核,就临时在网上百度一下,复制粘贴,再打印出来交给老师,效果差,几乎失去考核效果。

2.权重2――课堂考核异化为课后平时书面作业成绩。课堂考核100分,权重为20%。考核内容包括平时的书面作业(每个学期1~2次)、课堂笔记和课堂提问等。演讲会、交流会等课堂训练情况由学生评委和教师共同考核。期末由教师给出成绩,优为100分,良为80分,及格为60分,不及格为0~50分。实际情况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应付期中期末的教学常规检查,课堂上留给学生作业的时间几乎没有,更谈不上课堂提问、课堂训练了,而且课堂提问、课堂训练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增加了教学难度,教师不愿意开展,所以课堂考核就异化为课后平时书面作业成绩,逐渐失去了对不重视平时学习、有厌学情绪的学生考核的针对性。

3.权重1――全程考勤分值偏低,学生不够重视。全程考勤100分,权重为10%。上课时,教师对学生进行点名以检查学生是否缺课,并在教务日志上进行详细记载。期末时由教师给出成绩,优为100分,良为80分,及格为60分。实行严格的全程考勤,对于自制能力相对较差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来说,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利于降低缺课率,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全程考勤是在“1234”四项考核形式实际操作中操作性最强的,也是效果相对较好的考核形式,但由于此项权重分值最低,学生的重视不够,影响了考核的实际效果。

4.权重4――期末考试分值依然过高,应试教育痕迹明显。期末考试100分,权重为40%。考核的主体是教师,考核的对象是学生,采取书面考试的形式。题型以简答题和分析题为主。书面考试的方式提倡采用开卷考试形式。期末考试重点考核学生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依据期末书面考试情况给出成绩。尽管降低了期末考试的分值,但在“1234”四项考核中的权重依然是最高的,实际情况是期末考试成为学校和学生最重视的考核形式,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窠臼。

三、思政课堂教学“5个2”考核方式创新的对策

只有坚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够有效解决前进中的问题。针对思政课堂教学“1234”考核方式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思考和研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堂教学实际,提出“5个2”考核方式创新的对策。

(一)在考核的指导思想上必须坚守课堂主阵地,不可偏离,舍本求末。

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是国家和高校直接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目前,我校思政课堂教学的一个单元是2节课90分钟的时间,90分钟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守的阵地,无论学生人数多少,无论学生素质高低,无论教室里有没有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你都必须切实对90分钟负起责任,做足文章,充分发挥90分钟效能。离开这90分钟,思政课堂教学便是舍本求末,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二)敢于突破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适应高职生的学习特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2015年夏天,笔者有幸参加了学校境外学习教师交流会,聆听了大学学习的交流报告,我特别关注了课堂教学考核方式的内容,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某大学的护理专业的考核,课堂教学考核90%的权重课堂上学生自主设计的项目完成考核,书面识记知识的考试权重仅占10%,对我的启发最大,我们要敢于突破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适应高职生的学习特点。

(三)思政课堂教学“5个2”考核方式创新设计。

基于思政课堂教学“1234”考核方式的成功与经验,“5个2”考核方式创新之处在于紧紧围绕思政课堂教学90分钟的主阵地,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敢于突破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把主阵地分成5个小阵地:考勤、提问、作业、读书、考试。这5个课堂教学环节各占20%的权重,所以称为“5个2”考核方式。学生总成绩100分=考勤20%+提问20%+作业20%+读书20%+考试20%。

1.考勤:考勤100分,权重为20%。克服了“1234”考核方式分值过低、学生不重视的不足,重点在于全程考核学生的到课率,比如旷课、事假、病假等缺课原因要详细记载,如果缺课达到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视为旷考,则建议重修,不给成绩,让学生产生压力,提高到课率。旷课一次扣20分,迟到、早退一次扣5分,事假、病假一次1分,有同学质问为什么事假、病假还扣分,我的回答是:如果这一个学期16次课,你请16次事假、病假,老师会给你成绩吗?如果我给了,则是对别的同学不公平。

2.提问:提问100分,权重为20%。没有提问的课堂是效率低下的课堂,要彻底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习惯,精心设计翻转课堂,以问题为导向,善于运用案例讨论会、演讲会、交流会及课堂诵读等各种有效形式,努力把讲台交给学生。教师要详细记载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可以分为A、B、C三个等次,学期结束时,折算成分数。

3.作业:作业100分,权重为20%。作业以课堂作业为主,课后作业为辅,针对高职生的学习习惯特点,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作业,在90分钟的课堂上留出一定的作业时间,指导督促学生课堂完成,效果比课后作业的效果要好。

4.读书:读书100分,权重为20%。针对高职生的学习习惯特点变调查报告为读书笔记,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项目更切合实际。学期开始教师给学生推荐30本左右的参考书目,供学生选择,学期结束时,学生上交1000字以上的手写的读书笔记,强调手写,迫使学生动笔,教师批阅给分计入成绩。

5.考试:考试100分,权重为20%。降低考试权重,旨在引导教师和学生敢于突破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重视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以期末考试为重点,不搞期中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型以简答题和分析题为主,书面考试的方式提倡采用开卷考试形式,尽量不采用闭卷形式。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Z].2012.

第12篇

关键词: 毕业论文 质量 管理 督导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以下简称毕设,是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检验,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其质量是衡量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1]。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交易的转变,学生人数的爆发性增加,师资和教学资源不足,传统教学管理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现行教学需求,尤其毕设这一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改进、调整[2]。

一、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从学生角度出发

毕设与学生就业、考研、考公之间的问题。毕设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课程结束后和第八学期,这个时期刚好是学生择业或考研的关键时期。在国家分配工作期间,学生有时间、有精力扎扎实实地完成毕业设计,检验自己大学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接下来的工作打好基础。而高校扩招后,随着自主择业政策的实施,就业环境严峻,导致学生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择业上,而择业时间与毕设时间冲突,第七学期后期与第八学期刚好是招聘高峰期,学生忙于四处投简历和面试,甚至外出择业,根本没有时间、精力投入到毕设环节中[3]。二是就业导向问题,用人单位面试时一般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其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的经历,一般不关注学生的毕设质量,导致学生不重视毕业设计,另外一部分用人单位会让已签约学生提前来单位实习,进行岗前培训,导致这部分同学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毕设,对于考研、考公同学也是一样的,第七学期正是研究生考试复习准备阶段,根本无力关注毕设,而第八学期则要忙于复试,很难将精力投入到毕设中,这种在毕设与就业、考研、考公之间的精力、时间冲突已是毕设工作中的普遍难题。

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对毕设环节理解不透彻,对毕设持一种漠视态度,不重视,仅仅将其看做毕业前需经历的一门课而已,而不是将其作为检验自己、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过程认真对待。其主观态度是决定这一训练过程成效的关键[4]。

2.从教师角度出发

第一,高校扩招,师生比例失调。

近年来本科招生规模逐渐扩大,而良好的师资建设却没有跟上,造成在校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普通毕设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一般为4~10人,多的学院指导教师要达到20~30名左右,同时还要保证大部分学生的毕设题目或研究方向各有不同,指导教师难免在指导过程中力不从心。随着高校扩招,学校里青年教师过多,由于毕业指导教师的职称限制,无法有效参与到指导工作中,等满足了职称要求,直接上手,缺少一线指导经验。不仅不利于新教师的职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学校教学水平。

第二,高校政策导向问题。

现在高校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在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基础上,还要完成一定量的纵向及横向课题、发表科研论文,导致老师没有足够精力投入到指导工作中,无法保证指导效果和论文质量[5]。

第三,部分指导教师水平有限,职业修养不够。

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上,由于自身水平、科研任务较重、指导学生数较多等因素的影响,指导教师很少按要求与学生见面,指导论文,学生发现、遇到问题得不到反馈,没有阶段性的检查验收和改进要求,对论文缺乏整体掌控,导致设计过程出现偏差,对学生的进展不闻不问。甚至在论文初稿提交后,教师都没有认真审阅论文结构、文章规范性等,直接通过,草草装订、答辩,怎样保证论文质量呢[6]?

3.从管理者角度出发

第一,毕设流程时间跨度大,缺乏有效的监控。

学校针对本科毕设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条例,但是由于规章制度条例在执行中缺乏量化考核,缺乏可操作性,学校在毕设管理过程中,从第七学期到第八学期这一时间阶段,只能给出一个大致毕业论文流程时间节点,各学院、指导教师、学生按照学校的时间节点操作,最终只能在毕业前完成毕设,提交各项材料,参加答辩,获得成绩。就算完成毕设工作,也很难避免指导教师突击赶工现象,缺乏对毕设全过程的有效监控。同时缺乏对指导教师的有效监督机制,最终导致本科毕设工作流于形式[7]。

第二,毕设质量监控缺少有效审核。

毕设的选题一般由指导教师提出、系主任审核,由指导老师指定学生选题,缺少双选和专家的审核。毕设中期检查表用于老师自查学生的论文进度,缺少专家审核,毕设的初稿由指导老师审定,评阅老师参阅指导教师意见,进行论文审阅,缺少专家审核,这三者应该是相互独立的。

第三,指导教师对毕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

在日常工作中,部分老师反映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对他们来讲纯属任务,提不起工作热情。在完成指导学生论文的期间,可以完成更多科研工作量,调整毕业设计工作的绩效考核,将老师的科研热情激发出来。

二、提高毕设质量的对策

第一,加强学生论文培训和技能指导。

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学生明确毕设在其大学生涯中所起的作用,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毕业设计写作过程与其求学择业的冲突性,以及时间的紧迫性。同时,对于本专业毕业设计的流程安排、时间节点要广而告知,便于学生合理安排时间、联系导师。同时在低年级开设科研论文写作通修课,让学生了解毕业论文的写作流程、方法。如教师申报毕设课题,学生选题,确认并撰写开题报告,开展专题调研、中期检查报告、外文翻译、提交论文等活动。

第二,调整教学计划,合理调整时间。

针对学生择业与毕业冲突的前提,根据各专业学科特点和培养方案要求,适当调整教学计划,调整部分课程的上课时间,如调整部分专业课的周学时,将毕业论文相关课程放到前面学期,从第七学期开始做好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各学院统一时间表下达毕业设计任务,各系上报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及具体实施计划方案,确定指导教师申报课题,系主任审批,学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审核。然后学生、老师双选,确定选题,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联系指导教师,完成选题的调查研究,完成开题报告的填写,督导检查教师的了解情况、学生的开题情况。这样可以确保学生空出一个寒假的时间段进行毕业设计工作,有效避免毕业设计和择业的部分冲突,调整毕业设计时间是确保毕业设计质量的一项有力措施[5]。

第三,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培养师资。

首先明确指导教师的资格,只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才能担任指导教师,加强对现任在职年轻教师的培训,组建毕设教学团队,让青年教师属于团队,团队中做好传帮带工作,共同指导毕设,提高他们的教学科研能力。还要采取奖惩激励措施和政策导向,吸引优秀老师看重毕业设计,如加大毕业指导学生的工作量统计系数,将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纳入科研工作量统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和考核,从而形成一支素质高、业务过硬的师资队伍,为毕设提供充足的人力保证。再次,选聘更多校外科研单位机关和企业的“双师型”或“三师型”人员担任毕设的指导教师,同时将专业实习与毕设结合起来,让学生到对口企业或用人单位从事毕设工作,充分调用企业和单位中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实践技能和技术,提高毕设质量。

第四,规范规章制度,强化过程管理。

学校根据毕设的分步骤制定科学的规范文件,对毕设的组织管理、课题申报、学生选题、中期检查、随机抽查、论文答辩、成绩考核等,都要有详细的可操作管理规定和细则,形成健全、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和质量评价、监控体系,借助信息技术,建立一个有效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对毕设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监控毕业设计的全过程,指导教师、学生使用这个系统,管理者全程控制时间节点,督导组利用这个系统,方便地查看毕业设计的相关各种表格,对毕业设计工作进行全程的有效督导。同时督导组对毕业设计各个环节的检查与监控机制是解决毕设质量下降的最好方法。围绕毕业设计全过程的评价和考核体系是建立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有力保障,在毕业设计教学管理方面,以申报课题、学生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外文翻译、论文提交、专家调研督导、答辩、成绩评定、论文抽检、资料归档、论文评优等环节形成质量控制面。

第五,建立毕业论文专家督导制度。

毕业设计专家督导指学校聘请在职教授或离退休教授作为指导专家,对整个毕业设计教学过程进行指导、检查、考核和反馈的教学活动,督导模式包括督导的内容、规模和范围。督导制度的执行力度反映学校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督导专家督导内容应包括:毕业设计题目、学生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论文撰写、教师指导记录、论文评语、资料归档等方面。专家督导工作可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采取按人数比例抽检的方式。前期可安排于教师申报课题时,对课题的科学性、实践性、难度进行把关审核,同时考核各学院毕业设计工作前期组织和准备情况。中期安排于中期检查阶段,考查课题的研究进度,了解学生与指导教师的见面次数、指导内容、工作态度、进展情况、学生投入时间、指导教师指导中存在的问题等,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整改,确保毕设后期工作顺利进行。后期安排在毕业答辩前,对论文定稿、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的评阅成绩进行二次考核,通过后方能进行整体答辩。通过这三个阶段,给老师、学生提供反映问题和建议的平台。在选定质量控制面的基础上,对毕业设计中如申报课题、学生选题、中期检查、答辩等重点环节,进行质量检查和考核,做到反馈、整改、考核与评估相结合,进一步确保毕业设计质量。在答辩完成后,专家还可对成绩进行评定,进行论文抽检,检查资料归档情况等。

三、结语

本科毕设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加强并规范学生的毕业设计,不断提高毕设质量,是保证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针对我校本科毕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在完善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借助论文系统,让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督导专家全程参与毕业设计工作流程,参与考核,参与反馈。有效确保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同时提出从学生出发,年轻教师传帮带团队建设,督导全程参与毕设考核,教学改革举措和加大奖励措施等设想,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望能在提高本科毕设质量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新乐,郭仁宁,于静梅.本科毕业设计问题分析及质量提高方法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7):140-142.

[2]唐湘宁,华维慧.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模式创新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11):198-199.

[3朱丽华.论我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28):100-103.

[4]张俊丽.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与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2(8):116-117.

[5]付建伟,陈志民,许群.浅析提高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105-106.

[6]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中国高教研究,2007(7),89-90.

[7]余伟.关于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2008(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