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4 13:15: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就业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尽管有一种艺术本身就被称为“实用美术”,尽管艺术从来没能真正成功地与实用脱离过,但一直以来,至少艺术家的创作动机更多地被鼓励建立在非功利目标追求的基础之上,传统艺术教育更是通过对艺术创作的“去世俗化”赋予其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搞艺术”曾经是一件神圣而崇高的事情。
然而,今天某些大学校园里的艺术教育已经自觉“祛魅”,步出神圣的殿堂。艺术,这个解决温饱之后的精神寄托,成为解决温饱的一个手段。本是精神产品,却通过物质衡量,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兴趣和特长已经被“好找工作”取代,成为大多数学生和家长选择专业方向时的第一动机。
建立在这一前提下的艺术教育,艺术含金量已明显不足。据笔者所知,在一些学生在心里将课程分为“有用”的和“没用”的,时间分配和精力投入以此为出发点。根据到课率、课堂气氛和作业认真程度来看,这种倾向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般来说“有用”的课程包括写生、各类设计实践和图形软件课等,而“没用”的以理论课居多。“有用”的基本为动手类课程,技术性强,见效快,“没用”的比如中外美术史和艺术概论等课程相比之下要“艺术”一些,短期内不易见效。这种学习上的偏食有各方面因素,但多少映射出学习目的的实用主义倾向。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这样一个事实:2008年法国巴黎关闭了最后一个教授现实主义绘画技法的画室,也就是说,如今在巴黎要想学习写实绘画已经找不着门了。
表面上看实践性是艺术专业的表征之一,但如果没有理论内核的支撑,到达一定程度后难有突破性的成就。建立在艺术观念更新基础上的艺术风格的探索和创新,是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高等艺术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区别所在,今天这个差别在某些院校已经日趋模糊。大家都知道艺术教育不能止步于实用,但这个共识在现实的窘迫中却已处于尴尬的地位。
尴尬首先来自于生源。对庞大的“艺术类考生”中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学习艺术并非天赋和兴趣使然,仅仅是一个“最不坏”的选择。这个事实的后果,是把原本充满乐趣和目标追求的艺术学习变成一个痛苦的经历,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目的和就业之间的因果关系自然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直接。
另一个尴尬来自校园外的“艺术世界”。中国当代艺术真正融入到了大众之中,融入到由画廊、拍卖行、批评家和收藏家共同营造的艺术商业链中,艺术的实用功能被具体发扬到了每一个平方尺。在这样的语境下,一厢情愿地以超功利主义的理想诉求要求学生不仅显得不合时宜,通常也不具备实效性。
但最尴尬的还是大学自身。“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在上世纪初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如是说。然而今天的大学在研究高深学问的同时,还承担着提高就业率的任务,并担当由此引起的后续效应,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课时分配的倾斜,以及不可避免的培养目标的实质性改变。而处于这一局面下的教师也被置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既寄望于学生志存高远,“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设身处地为学生的“稻粱谋”着想并授之以渔,去功利化的艺术理想虽未绝响,却已经不那么理直气壮了。大学自觉模糊了和职业培训所的区别,“研究高深学问”被“找到工作”所取代,这恐怕不仅是先生,也是现在的大学校长和老师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还有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在社会总就业份额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单独讨论各大学自身的就业率提升,基本不具备实质性意义,因为最终的结果无非是此消彼长,从宏观的维度衡量效益为零。我们有理由怀疑“就业率”至少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研究高深学问”。在目前情况下,最需要做的也许不是强调就业率,而是鼓励继续深造和充电,既然就业低迷,与其在一条本就不宽的道路上挤,不如养精蓄锐蓄势待发,为长期发展做好准备,比如扩大研究生招生就是一个有效举措。
伴随工业文明发展而来的科技崇拜及工具理性迷信,导致了现代社会的价值冷漠,其后果之一是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弥漫,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谓的“祛魅的世界”。在这样的风气下,教育的实用化倾向在所难免,并可能发展出好好学习就是为了找到一份工作的观念,这很容易使人想起“书中自有黄金屋”和“学而优则仕”。
尽管这可能只是一部分学生的真实想法,但不能够也不应该代表一个民族未来的全部理想诉求。我们的大学学府及部门,有责任引导人们超越平庸,否则其后果远非简单的专业人才合格与否所能概括,而是整整一代艺术教育可能的集体平庸。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动画系)
1.1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根据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相似课程结构域师资情况,以及学生所反映的不满意方面,我们针对典型问题设置了调研问卷。本次调研活动是在教育部批准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100所高等院校中发放问卷,每个学校发放的问卷中包括2份学校卷、9份教师卷和35份学生卷。分布于华北、华东、华南、东北、西南、华中、西北等地区,211院校和非211院校。对不同类型的院校也作了区别划分:如理工类、财经类、师范类、综合类等不同院校的情况分别作了相关变量因素的统计比较。
1.2确定影响就业率的主要因素
下面就缺乏专业实习、教师受本专业培训率、本科培养质量、教授授课率、双语教学比例等因素对就业率的影响作了主要的分析。
1.3各因素对就业率的影响分析
(1)缺乏专业实习对就业率的影响。
(2)教育质量对就业率的影响。
(3)教师接受本专业培训比例对就业率的影响。由图3可见:教师接受本专业培训比例越高,相对就业率来说能提高就业率.但是对不同档次的学校来说,由于教师的素质不一致,所以教师是否接受本专业培训对与教学质量的影响也不一致,因此对就业率的影响也不是一致的呈现同向变化趋势。
(4)教授给电子商务专业上课比例对其就业率的影响。由图4虽然能显示出教授给本科授课与就业率有并没有明显的关系,也不能明显显示教授授课比率越高就业率就越高的现象,所以教师是否有高级职称对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率并没有相关性。
(5)双语教学对就业率的影响。图略,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双语教学的比重越高,其就业率不会受到其影响的。
1.4回归分析
(1)建立影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数学模型。我们运用线性回归机那里模型,Y=a+bx+c,影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主要因素公式:就业率=103.143-3.283×缺乏专业实习比例+0.823×教师受培训率。
(2)分析参数对模型的拟合程度。参数R2=0.969,说明模型的拟合情况较好,同时这个值与1有一定差距,也说明影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还有其它相关因素:例如每年的招生人数、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学习的态度、对专业实习的认真程度等也有一些关系,由于本次调研的时间限制和人力制约,因此难以掌握这方面的数据,这也是我们未来对学生要做的分析探讨。
2对策探索与未来发展思考
(1)电子商务专业型人才在于“精而强”,而不在于“大而全”。从统计的数据和教学实践中,我们都可以观察到电子商务专业性学习的重要性,很多电子商务毕业生毕业时认为没学到什么专业知识,大学里开设了很多基础课程,而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课程则开设得很少,导致学生没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知识。这种现象非常普遍,高校在培养“大而全”式的复合型人才,但这恰恰冲淡了专业的特色,在与其他专业对比来看,电子商务毕业生既没有优势也不能在专业方面大显身手。
(2)企业实践发现问题,学校课堂解决问题。根据电子商务的专业特点,在大学和课余时间里对学生加强专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不然就会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学校应该重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做到问题从企业中来,到学校课堂中去解决。
(3)培养双师型教师迫在眉睫。高校师资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性要素,一些高等院校强调师资的科研理论研究能力,二忽视了实践运用与科研转化能力,在高校出现了“教与学脱节”、“学与用不符”的现象,企业高呼人力资源跟不上,大学本科毕业生出现“眼高手低”的现状。因此,要提高学生质量,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高校应该与企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让教师先学习,再联系企业需求培养对应需要的人才。
(4)明确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从历届毕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发现:虽然市场需求很大,但就业并不如人意。学生反馈,学校传授的电子商务知识面窄。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就业岗位需求不明,而使培养目标的不清晰有关。
(5)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应提高教育质量。不同高校在核心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水平方面参差不齐,实践教学内容缺乏,学生不了解电子商务在企业的实际应用等,在这种情形下培养出的学生很难符合社会对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标准。高校应该规划好核心课程,教育部已成立了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教授陈德人认为,电子商务核心课程应从多角度开发建设,包括能体现信息技术、商务管理和网络经济的基础类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系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类核心课程以及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甚至更有前瞻性的前沿类核心课程三个层次。同时,还应与社会、企业加强合作,建立电子商务实践基地,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为企业所需,为社会服务”的电子商务人才。
(6)引导学生目标定位,减少盲从。根据本人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电子商务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定位是非常迷茫的。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干什么,能干哪些工作等。像这样的学生在学习中也是很迷茫的,不知道对哪些专业技能该作努力,以至于毕业后感觉双手空空,一无所措。因此,我们希望高校应该在刚进校的新生就进行专业方面的引导,让学生目标明确,定好自己的学习方位,以便学以致用。
近期,教育部公布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在全国范围内,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等15个专业“上榜”。从省份来看,每个省份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不尽相同,有的省市自治区,登榜的本科专业与全国榜单还有所出入。(据10月15日《新京报》)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凸显,人们对就业难的原因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剖析,这其中,最为人诟病的莫过于高校专业设置“不接地气”,不能够根据社会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导致大学生结构性失业――一些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同时,更多的专业供大于求。由此,社会舆论包括许多专家学者建议教育主管部门以及高校,要根据社会人才需求结构,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从而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从现实情况看,衡量社会人才需求状况切实可行的办法无疑是就业率统计,毕竟数字最为直接也最具说服力。从这个角度看,此番教育主管部门就业率较低专业名单,无论是对大学生择业方向,还是高考学生专业选择,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为避免“专业扎堆”“热门专业热不过三年”等现象发生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就业率这一“市场导向”作用下,让大学生和准大学生们对自身的就业方向和专业选择增加理性,也客观上对高校人才培养起到了优化调节的作用。
然而,在看到专业就业率“市场”调节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市场”本身所具有的盲目性,单纯的专业就业率并不能够说明一切,何况做这样一项统计本身就存在科学性与可行性的问题。
首先,专业就业率统计本身存在的准确性问题。目前,政府有关部门每年都会实时高校就业率状况,一项统计数字就频频引发舆论质疑,如果就此对全国高校各个专业进行数量统计,将是多么大的样本。除了工作量上的难度,更大的问题在于这样的统计需要基于高校基础统计,而现实情况是,由于高校就业率与高校专业设置以及教育资源分配挂钩,许多高校所提供的就业率数据掺了水分,如此难免会造成最终统计结果的“失真”,也就失去了市场调节作用。
其次,就业率统计的滞后性问题。高校就业率统计中的科学性问题也会影响统计结果,比如,目前就业率统计主要局限于高校离校时的就业率,而一些大学生是在离校后找到了工作,而同时一些就业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了“二次择业”,显然,目前的统计时间节点缺乏对毕业生的持续“跟踪”,本身也存在设计上的缺陷。
再次,专业就业率统计掩盖了专业的个性。众所周知,专业的划分依据的是学科知识特点与发展规律,而专业就业率反映的是当年或者近两年的就业状况,单纯依靠就业率进行专业调节不但不能优化专业结构,甚至会误导专业发展。如果说专业就业率对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这类“市场化”的专业有直接参考价值的话,那么,对于医学这样的专业则需要更加全面的考量。因为这些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很长的周期,而且这些专业有着比较明确的方向。
此前,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自今年起,编制和本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将就业质量情况作为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参考。显然,教育主管部门的初衷是好的,然而要达到预期的目的,需要拿出准确的数据,同时充分考虑各个专业的特点,而要做到这些,除了注重就业率的“市场化”调节作用,更需要政府对大学生就业进行宏观调控,有了这样的调控,市场调节才不至于走了样。
“雾里看花”的大学生就业率
一次就业率、初次就业率、签约率……这一系列的统计数据,到底哪个更能准确地反映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确实值得我们好好探究一下。
早在1999年,教育部首次公布了44所直属高校本专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的有关情况。情况显示,截止到当年11月份,各高校总体一次就业率为82%。其中本科生一次就业率85%,专科生一次就业率54%;44所高校中22所工科院校平均一次就业率为84.74%;6所师范院校平均一次就业率为80.24%;13所综合院校平均一次就业率为77.07%;3所外语院校平均一次就业率为74.24%。此外,教育部还公布了44所高校的就业率排序情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论。很显然,这个“一次就业率”指的是以当年11月份大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
初次就业率是和一次就业率相近的一个概念。按照国家教育部的定义,初次就业率的计算方式是:本年度7月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总人数-到7月份未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其中到7月份未就业毕业生人数包括到当年7月份仍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和已申请不参加本年度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在70%左右徘徊,但从绝对量上来说,这数量则在不断增长。2003年,按初次就业率计算的大学生失业人数为64.6万人,在2006年则首次突破了100万人,到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据统计,今年的大学生毕业总量大约为611万,如果按照历年70%左右的初次就业率来计算的话,大约有180多万的大学生将在走出校门的时候仍找不到工作。
另一个比较流行的统计指标是“签约率”。签约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统计时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根据人保部今年6月初的数据,虽然我国有275万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就业总量与去年持平,但签约率只有45%,比去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不过,如果按照毕业半年后统计的就业率,则大学生失业率和失业人数将大大降低。以2007年为例,毕业半年后大学生的就业率达到87.5%,比刚毕业时的就业率上升了15.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失业人数将会比刚出校门时大幅下降26万人。
即使是同一个指标,不同的统计单位数字也相差很大。比如国内第三方教育研究机构麦可思公司今年5月31日的《2009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5月月度报告显示,应届本科毕业生的签约率目前达到62%,高职毕业生的签约率略超本科生,为64%。这个数据要远高于教育部统计的45%签约率的数据。
因此,看各种大学生就业率的指标,既要注意时间点的变化,又要注意指标本身的真实含义。
苦乐不均的大学生就业率
从相关资料来看,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发达省区毕业生就业率要远远高于全国水平,比如北京地区、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区,平均就业率大都在8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0%以上。一方面是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另一方面是当地就业措施和用人环境较好,有力地促进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重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要高于非重点高校毕业生,特别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211工程院校,这些高校毕业生一方面他们得益于高校良好的培养和品牌优势。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他们自身的素质。比如2008年,“211”院校大学毕业生的签约率为73%,非“211”大学毕业生的签约率是54%,高职、高专院校为47%。而来自北京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今年6月初的数据称,该校87%的本科毕业生和81%的毕业研究生均已落实了就业去向,其中还有35名毕业生志愿赴西部地区建功立业。到目前为止,今年北大的用人单位需求信息达34265个,毕业生供需比为1:4。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应用型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要好于研究型专业毕业生。一些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民办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甚至要比公办高校高出不少。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平均就业率达到95.77%,这是从2005年开始全国中职就业率连续四年达到95%以上。职业技术学校的高就业率,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强烈需求。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93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即使是在劳动力市场明显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2008年第四季度,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职位空缺数与求职者数之比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仍大于供给。其中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求人倍率较大,分别为1.94、1.81、1.57。然而,我国的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现象却长期存在。据统计,当前中国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具有相当水平的技能劳动者仅占所有城镇从业人员的33%,包括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在内的高技能人才则仅占技能劳动者的21%;而发达国家的这两个比例分别是50%以上和30%。
就业率指标亟待规范
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针对大学生就业的统一规范的统计指标,也缺乏一个统计数字的管理和监督机构。也正因为如此,不仅使得我们对大学生就业状况难以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也给少数别有用心的机构和人员提供了弄虚作假的机会。
最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日益突出,教育管理部门开始以就业率指标作为考核高校的重要指标图以此来强化各级各类学校的高校服务意识。客观地讲,教育管理门把一所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列入重要考核指标的初衷无疑是好的,其积积极一面是促进学校提高教学质量、面向社会办学,培养“适销对路”的毕业生,近学校与市场的距离。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政绩”水平,不在就业率这个数据上打起主意,玩起了“数据注水”的把戏。
此类现象自2004年教育部规定高校年度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后,开始出现在一些民办大学、高职院校甚至一些公办本专科院校内。有的高校找公司批量签就业协议、鼓励学生去劳动力市场随意签就业协议、把学生档案集体存入人才服务中心等。虚报、高报就业率的事情时有发生。如有的学校就规定,如果不提供就业协议书,就不能进行论文答辩;有的学校采用截留毕
业证等手段,迫使一些尚未找到工作的同学,提供虚假的就业协议。湖南省教育厅前不久对本省高校上报的就业数据进行了核查,具体做法是从中随机抽样15%进行追踪调查,然后根据核实的情况核减就业率。令人叹息的是,没有一家上报的数据是百分之百过得硬的。最极端的例子是,一家不到百人的单位,竟然向某校开出了超过一百人的接收证明!许多高校对外宣传的就业率都高达90%以上。如果真如他们所宣传的那样,那中国大学生就业率力争达到70%的目标岂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吗?
1、成都理工大学本科就业率为95.01%,专科就业率为80.47%。
2、成都理工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以理工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由自然资源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来源:文章屋网 )
专业设置如何与市场需求对接,制止就业率不高专业的盲目设置和扩招,成为当下高校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此之前,河南省已确立5所本科高校作为首批试点,为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探索新路。
“低就业率专业”榜单引发关注
最近几天,大三学生李明(化名)有点郁闷,与同学朋友聊天时都谈论同一个话题:自己所学的动画设计专业到底有没有前途。
李明是河南周口人,2011年高考时,并不喜爱美术的他,在高中老师和父母的建议下,报了美术培训班,当时正兴起艺术热,他就“跟风”参加了艺考,最后如愿考入郑州一所二本院校的动画专业。而令他感到失望的是,前几天,教育部公布了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他所学的动画专业也上了“榜单”,此外还有表演、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旅游管理等15个近年来被考生和家长视为“香饽饽”的“高大上”专业,都上了榜单。
“当初老师和父母都认为前景非常好的动画专业,为什么却成了难就业的专业?”看到榜单后,还有两年才毕业的李明首次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产生了疑问。
感到迷茫的还有正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习法学专业的高敏,此次河南省有5个专业被亮了红牌,她所学的法学赫然在列,这让刚刚入学的她产生了转专业的想法。“这几天找老师询问转专业的同学不少,但转专业并不容易,每个系都有名额限制。”
教育部此次公布的“低就业率本科专业”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热议。
中央以及各省的多家媒体都了此份“榜单”,不少媒体还对此配发了评论。有媒体认为,教育部对低就业率专业亮红牌是一种教育责任感,此举会制止就业率不高专业的盲目设置和扩招。也有媒体提出,对就业率较低专业既要“红牌”提醒,也要“绿灯”指引,引导高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就业率低主要是人才培养没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洛阳理工学院教授、党委副书记陈岩说,1999年扩招以来,高校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校均规模都在万人以上,但教学条件、师资水平、基础设施由于教育经费不足没有及时达到标准,从而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更严重的是,高校没有根据经济转型发展及时调整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僵化,培养模式单一,发展目标趋同质化,从而造成毕业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的“两难”局面。
“低就业率专业”的公布在高中也引起了关注。郑州第九中学的一位毕业班老师说,这几天在学校里,老师和学生讨论最多的也是这个信息,教育部公布的名单可以作为高考学子报考时的参考,而不是盲目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
昔日“热门专业”为何上榜
“企业需要的是懂食品加工和检测的人才,而不是满腹理论的‘学院派’,我们更愿意招收高职高专的学生,因为他们动手能力强,可以直接上手。”郑州福晶园企业管理公司总经理刘群立说。
一边是用人市场的人才短缺,一边是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企业需求。近年来,这种人才的供需矛盾显得尤为突出,也促使外界对大学的专业设置产生了质疑。此次教育部公布的15个专业中,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表演等专业,均是前几年的“时髦专业”,并曾被广泛追捧。
洛阳理工学院院长杨小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教育部该名单是为了加强对高校专业宏观管理,引导高校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从此举的初衷看,教育部的用心可谓良苦。由于我国近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较大转变,部分行业对人才需求发生变化,就业率低反映了这些专业在最近几年的供需变化。
杨小林认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专业设置应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不服务社会,教育就不会有生命力。1999年前后,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和部分院校为了招生而迎合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开设了不少“时髦专业”,什么专业收入高、就业率高,就设置什么专业,在功利至上的理念下,高校一哄而上,家长和学生也是一哄而上,导致某些专业供求失衡。
高校专业如何“接地气”
教育部公布“低就业率专业”引发关注的背后,河南省很多高校都已在探索专业设置如何与市场接轨。
10月23日,记者在许昌学院看到,新成立的瑞贝卡学院设立的发制品展厅时尚大气,将发制品的发展史和手工操作平台放置在一起,不仅教给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
“瑞贝卡学院是河南省同类院校第一个行业学院,我们主要为发制品行业定向培养管理、营销、设计等专业人才。”许昌学院瑞贝卡学院院长沈春光告诉记者,学院与中国发制品协会合作,建立了理事会制度,从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师资配置等方面与发制品行业的专家紧密合作,首批学生已顺利入学,并按照既定的培养模式授课,深受全国发制品行业“巨头”的好评。“虽然他们毕业还要三四年,但已有很多发制品大型企业来校预定毕业生了。”
“我们的学生还是大三实习阶段,工资都拿到七八千块了!”许昌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兼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志立欣喜地说,2011级软件设计班20余名大三学生在实习阶段,人均工资达到了5000元以上,这与该学院长期以来设立各种科研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不无关系。
“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我们必须与研究型大学、与高职高专院校区别开来,找准我们的位置。”许昌学院党委书记王清义接受采访时说,近年来,学院围绕地方人才需求与产业升级,大胆改革,加快了专业优化与改造步伐,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来开设相应的专业。同时,强化开放办学,除瑞贝卡学院外,还组建了电梯学院、道路养护国家培训中心等行业学院,围绕社会行业需要,定向培养与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人才。
杨小林也认为,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要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需求导向、条件保障、规模适度、持续建设的原则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对国家急需、有发展潜力的专业给予更多扶持,而对于那些社会热度居高不下,市场需求却有限的专业,要适度控制招生规模,同时要在专业学科教育上投入更多精力,切实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
高校转型转向何处
此次教育部公布“低就业率专业”引发关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问题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据了解,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有1036所,在校生1250多万人。随着招生生源紧张、新生报到率下降以及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等问题的出现,地方本科院校办学中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强力引导和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
实际上,自2013年5月开始,河南省就确定了黄淮学院、黄河科技学院、洛阳理工学院、许昌学院、安阳工学院5所本科高校作为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单位,全面启动了河南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研究推动工作。
杨小林告诉记者,洛阳理工学院作为行业院校转型试点之一,试点项目为“基于高校转型发展的学科专业集群建设研究”。该学院目前已根据建材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初步分类建设了建筑材料类学科专业集群、先进制造业类学科专业集群、信息控制技术类学科专业集群、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类学科专业集群和文化创意产业类学科专业集群。学院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开放办学,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坚持政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协同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斯彭思教育信号模型 分离均衡 混同均衡
一、引言
研究生作为相对稀缺的高端人才,理应得到社会乃至市场的追逐,但现实却是高级人才就业率反而低了。签约率的走低至少反映了研究生的期待与劳动力市场认同之间存在着差距与脱节。本文拟从博弈论中斯彭思教育信号模型出发,着重分析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低于本科生的现象以及教育的社会作用。
二、理论研究综述
教育信号模型是用于解释教育经济学中筛选理论的模型,筛选理论主要包括Arrow的过滤理论,Stiglitz的筛选假设和Spence的信号理论。所谓“筛选”,其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学历是能力的信号;另一方面学历是个体进入某些高收入职业的门票。而根据“信号”观点,学历提供有用的信息以确定个体是否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每个应聘者都含有一系列可很快观察到的特征与属性,而有些是不容易马上被观察到的,如个体真正的劳动生产率等,就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被雇主慢慢掌握。但是,由于许多特征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些不能够马上获知的特征与品质是可以通过其他一些别的能够立即观察到的属性折射出来的。因此雇主可能在雇佣的前后,将应聘者或者新雇员的那些能够迅速把握的信息作为参照指标,以确定那些需要长期考察才能获知的信息。斯潘斯以及其他筛选理论的创建者,都不约而同地考察教育的信号功能。
三、教育信号模型
1、教育信号模型概述
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有关应聘者能力的信息不对称,应聘者知道自己的能力,而雇主不知道,这样会发生逆向选择,雇主不能有效区分能力高低的应聘者,只能按照平均水平付给他们统一的工资。而有效的信号可以避免这种逆向选择的发生。假设:劳动生产率是个人的内在能力,而并不因接受教育的多少而提高或者下降;个人内在的劳动生产率与改变自身受教育状况所需付出的信号成本是负相关的关系,劳动生产率高的个体改变自身受教育状况的信号成本较低;求职者的受教育状况可以被雇主免费观察到。正是这三个基本假设在实际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就决定了在求职者和雇主的双向选择中,教育或学历能够作为很好的信号传递求职者的劳动生产率、素质和能力。
教育信号模型可以理解为激励机制的一个特例,属于信号传递模型,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先行动,将其私人信号传递给没有信息的一方。其传递过程如下:首先,潜在的求职者决定他们希望进行多大的人力资本投资以向雇主传递信息,并支付相应的信号示意成本。然后,雇主根据求职者的受教育程度和自己对教育程度和实际能力之间的“关联”的概率“信念”,决定给与求职者的工资水平。受雇以后,雇主就可以真实地观察雇员的实际能力水平。雇主对教育程度和实际能力之间的“关联”的概率“信念”是指雇主对于学历与能力的相关性的判断,可以简化为雇主认为多么高的教育程度是高素质和低素质的“分界”。这种判断与企业和岗位有关,但更多的是一种经验判断。
2、离散选择的信号模型――教育不影响劳动生产率
假设教育不提高受教育者的能力,而只是区分受教育者的能力。该假设颠覆了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但该假设有利于分析教育信号模型如何实现贝叶斯均衡。经济模型的斯彭思教育信号传递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横轴表示应聘者的受教育程度,纵轴表示雇主提供的工资。
图1离散选择的信号模型
假设:(1)有两种类型的求职者存在:L型工人和H型工人,分别值得用工资w1和w2去雇用;(2)超出普通教育之上的受教育程度用某个实数量y表示,L型工人接受教育的成本和所受教育的程度是等比例上升,即CL(y)=y,而H型工人的传递教育程度信号的成本是CH(y)=y/2,表示他们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高学历。雇主对教育程度和实际能力之间的“关联”的概率“信念”用y?鄢表示,即假设雇主认为受过某个特定水平y?鄢0的教育,如硕士学位,即受过比这个水平更高的教育的求职者是高能力的求职者,达不到这个水平的求职者是低能力求职者。当雇主观察到一个求职者的受教育水平为yy?鄢时,会认为这个求职者是L型求职者,愿意支付w1的工资;相反,如果雇主观察到这个求职者的受教育水平为y≥y?鄢,就会认为他是H型的求职者,愿意支付给他w2的工资。
3、信号模型的分离均衡
假设y1≤y?鄢≤y2,如图2所示,雇主和求职者进行博弈,实现均衡的过程如下:对于L型求职者来说,当他们把教育水平定位在不接受研究生教育y=0时,净收益用图中线段b表示,即获得w1的工资;当他们把教育水平定位在接受研究生教育y=y?鄢时,净收益用a表示,即[w2CL(y?鄢)]由于ab,L型求职者会将教育水平定位在不接受研究生教育,以实现净收益最大化。
图2离散选择的信号模型的分离均衡
对于H型求职者来说,当他们选择接受y=y?鄢的研究生教育时,获得净收益用c表示,即[w2CH(y?鄢)]。由于cb,H型求职者会选择研究生教育。对于雇主来说,雇主先前的信念:认为受教育程度yy?鄢的求职者都将是L型劳动力,受教育程度y≥y?鄢的求职者都是H型劳动力,这一信念得到验证与支持,从而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分离均衡。当y?鄢=y1时,社会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此时,H型求职者花费的成本最少,净收益最大;L型求职者不受y?鄢的影响,他们都将选择y=0的教育水平,并获得w1的净收益;雇主获得正常利润,也不受y?鄢的影响。后文的分析将把y?鄢定位于y1,表示接受研究生教育。
4、信号模型的混同均衡
从分离均衡的实现过程不难看出,信号模型的分离均衡条件为y1≤y?鄢≤y2(见图2),即雇主认为选择研究生教育的应聘者一定是高能力的劳动力。如果雇主认为学历对区分高能力和低能力应聘者所起的作用很小,教育不传递信号,那么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情况一,他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不高,此时他会规定一个较低的学历水平作为区分标准,如y?鄢y1,其均衡如图3所示。情况二,雇主认为只有很高的学历才能起到区分的作用,那么他规定一个非常高的学历来筛选人才,如y?鄢y2,其均衡如图4所示。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出现混同均衡,即不同能力的应聘者选择相同的教育程度,从而获得相同的工资。当y?鄢y1时,即使教育成本比较高的L型求职者也能很容易达到y?鄢的教育水平,其净收益用a表示,由于ab,L型求职者将选择接受教育程度y?鄢,而H型求职者依然会选择接受教育程度y?鄢。这时L型和H型应聘者都选择接受教育,形成“高端”混同均衡(图3),从而导致该教育程度失去传递应聘者能力高低的作用。当y?鄢y2时,即使教育成本比较低的H型求职者要达到y?鄢的教育水平也非常困难,其净收益用c表示,由于cb,H型求职者反而会选择不接受教育程度y?鄢,这时L型和H型求职者都选择不接受高端教育,形成“低端”混同均衡(见图4),从而导致该教育程度也失去传递信号的作用。雇主认为选择研究生教育的应聘者既有可能是低能力劳动力,也有可能是高能力劳动力,教育没有筛选和传递信号的作用。
四、结论
1、企业对教育程度和实际能力之间关联的概率信念下降
企业如果依赖教育的筛选和传递信号的作用,就可能选择不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从而导致企业降低对硕士学历的认可程度,即认为高学历不一定代表高能力。在以后的招聘中,企业将降低学历的要求,对硕士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甚至专科毕业生提供区分度不大的工资,待招聘后的实际工作中再来观察雇员的实际能力。如果企业对教育程度和实际能力之间关联的概率信念持续走低。
2、潜在应聘者对信号示意成本的忽视
教育能传递能力高低信号这一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教育信号传递模型的重要假设之一:个人内在的劳动生产率与改变自身受教育状况所需付出的信号成本是负相关的关系,劳动生产率高的个体改变自身受教育状况的信号成本较低。
综上所述,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与学历“倒挂”现象是教育信号模型的混同均衡的现实情形。由于混同均衡弱化并扭曲了教育的筛选作用和信号传递作用,所以如果这种“倒挂”现象反复在各地出现,相关各部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更严重的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 Arrow K J:Higher education as a filter[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973(2).
[2] Spence M:Job market signaling[J]. The Quarterly of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3(87).
[3] Spence M:Market Signaling:The Information Structure of Job Markets and Related Phenomena,1972.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水平主要通过就业率与对口就业率两项指标来衡量。就业率只能反映就业的量,不能有效地反映就业的质;对口就业率则既能反映就业的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就业的量。作为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酒店管理专业,虽然就业率相当高,但对口就业率则较低。究其原因,当前酒店业面临着政府公款消费急剧下降、新开酒店数量不断增多的现实竞争环境;同时,酒店业还面临着消费者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理智、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的消费状况;另外,还有诸如人工成本急剧提升、管理费用不断增加等诸多经营管理困境。这些困境致使酒店业利润率出现下行趋势。虽然酒店业多次提升员工薪酬,但提薪幅度有限。相对于其他诸如金融、航空等服务业而言,仍然处于劣势。即使与生产性行业比较,也没有竞争优势。酒店业吸引力弱,加之社会认同度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到酒店就业的比率较低。较低的对口就业率不仅弱化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还极大地影响到酒店业持续健康发展。虽然国内学者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提出了诸多解决路径,但都未探寻到有效路径。究其原因,在于国内学者偏重于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学校教育的主体性作用。我们认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其知识基础、学习习惯等因素决定了其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比一般本科学生弱。在此前提下,强调学生主体性而忽视学校教育的主体性,只能是舍本求末、南辕北辙。
对口就业率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因此,国内外学者主要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来研究对口就业率问题。
国外学者们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口就业率提升路径、政府吸引与集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方法偏重于定量分析,形成了丰富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如King,Mxkercher和Waryzak比较分析了中澳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凯茜?恩兹从机制角度,结合核心竞争力理论,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与形成路径进行了分析。国外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对于国内学者开展研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与国外相比,国内学者们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才开始大量研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对口就业问题。国内学者的研究集中于三个方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学者偏重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代表性的有张有根、李起潮、王伟廉、马廷奇、周洪宇、钟秉林等;从研究方法来看,主要集中于定性研究,很少进行定量研究;从研究结论来看,形成了诸如“企业学院制”、“定单制”、“工学交替制”、“企业全程参与制”等人才培养模式。这些培养模式,虽然对于提高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对口就业率,克服供需矛盾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强调校企双方或校企生三方的匹配性,忽视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主体性,并不能达到有效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率的目的。因此,将学校教育置于主体地位,突出学校教育的主体功能,构建并运行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学生与用人单位参与,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特点,尤其是适应现今家长与学生职业期望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的有效路径。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其研究目的与内容。由于我们的研究目的在于获取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数据,研究内容侧重于分析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低下的原因。研究目的明确,研究内容单一,适合于定性分析。因此,我们设计了定性问卷。问卷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问题:贵校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2010―2013年是多少?您认为下列哪些因素导致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不高(多选)?您认为下列哪个因素是影响酒店专业对口就业率的核心因素?设计好调查问卷后,通过快递或直接电话访问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笔者随机从高职旅游教育群里抽取的55位院校教研室主任,共发出55份调查问卷,回收55份,其中9份为白卷(卷头注明该院校没有酒店管理专业),问卷回收率为83.6%。对问卷整体信度进行分析,得到alpha值为0.852,表明样本通过信度检验。
从受访院校所在城市来看,超过一半的院校位于省会城市;从受访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层次来看,建设水平高的酒店管理专业基本上是旅游类专科院校或办学历史较长的院校;从受访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统计来看,2010―2013年期间,超过一半的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低于20%,这表明目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错位现象突出,专业服务行业功能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从受访院校对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低的原因选择来看,全部选择学校主体教育功能缺失,比例最高,其他依次为酒店企业吸引力弱、学生期望值高、社会偏见影响、亲属不支持,这表明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负责人意识到专业对口率低的首要原因是院校自身,需要强化学校自身主体教育功能。表1是受访样本基本调查结果统计。
三、突破路径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整体对口就业率处于较低水平。这既反映了当前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困境,也折射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错位现象突出。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期望能找到解决路径。可惜的是,他们提出的方案,要么重视学生内在动力,要么重视企业参与,要么提倡学校、企业、学生三者互动,却未能真正起效。究其原因,这些方案没有找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较低的核心主导因素,当然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提出解决路径。从问卷调查可知,影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学校主体教育功能方面的,有来自学生方面的,有来自酒店吸引力方面的,有来自社会方面的,有来自学生家庭方面的。若深入分析这些因素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发现,学校主体教育功能是最核心因素,其他因素均只起辅助作用。学校主体教育功能引领着学生期望值,支配着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影响着社会与家庭支持度。学生期望值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学生对自身职业的规划,对自身价值的期望。大学教育的功能之一便是通过职业能力的提升与职业生涯指导引领学生的职业期望,满足学生职业期望。酒店吸引力弱从客观角度来说,确实影响着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但无论其如何起作用,始终只是外因,不构成主因。众所周知,酒店吸引力强与弱,不是学生能决定的,也不是学校能决定,是由社会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与酒店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来决定。在目前国内酒店业竞争激烈、行业利润水平不高的情形下,酒店企业员工收入很难具有行业竞争优势。因此,在一定时期内,酒店企业吸引力还会处于较弱水平。基于此,很多学者认为,酒店行业吸引力弱是造成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低的主因。这种结论,既否认了学校教育的主体地位,也是本末倒置,完全把学校教育责任开脱开来。同样,社会偏见与家庭支持度也都是外因。社会偏见与家庭支持均有特定历史阶段性,受价值观影响。在传统的儒家文化影响下,社会与家庭均认为从事管理型岗位社会地位高,家庭认可度高。因此,若其子女能从事基层管理岗位,薪酬具有竞争性,社会偏见与家庭支持力度低的因素就会因此而改变。也就是说,社会偏见不是一成不变的,家庭支持力度的高与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现实情况也允许学校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成基层管理者。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公报,每年星级酒店新增管理岗位近40万,而每年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不足35万。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目标调整到星级酒店基层管理者,不仅现实而且可行。可见,学校主体教育功能发挥得好,学生质量高,就业契合社会与家庭的期望,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相应就会提高。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只有以学校教育为主导,构建起既让企业参与、又符合社会、学生、家庭期望值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才是突破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偏低困境的有效路径。
在上述模式中,核心环节是学校主体教育功能的发挥,其他环节围绕其开展。
第一,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原来定位于高技能人才转向定位于基层管理者,以此区分高职与中职或技校的教育功能。客观来说,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技能上并不一定比中职或技校学生强。应该及时调整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不然两者教育功能相同,高职教育价值就存在疑问。另外,从学生、家长、社会评价方面也需要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为星级酒店基层管理者。有些学者或许会认为,定位于星级酒店基层管理者会失去高等色彩,不符合高职教育要求。其实,将酒店管理专业定位于高技能人才,才没有真正体现高职教育功能。
第二,设计符合星级酒店基层管理者管理能力成长路径的课程体系。星级酒店基层管理者管理能力成长路径一般经由基本管理能力、综合管理能力与职业提升能力三个阶梯式成长阶段。基本管理能力方面可设计专业基础方面的课程,如酒店管理学、公共营养知识、管理思维与艺术、酒店职业英语、第二外语等;综合管理能力方面可设计实务方面的课程,如酒店营销实务、前厅客房运行与管理、餐饮运行与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酒店主管管理实务、酒店督导实务、认识实习、顶岗实习等;职业发展能力方面可设计职业能力提升方面的课程,如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筹建实务、企业品牌与文化建设、经济法、音乐欣赏与舞蹈训练等课程。
第三,实施体现工学结合特点的三练式实践教学模式。基本管理能力课程适合于学用演练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是实行专兼职教师共同授课,专任教师主要讲授理论,兼职教师主要讲授实践部分。现在,高职院校鼓励专任教师进行职业技能进修,以此期望专任教师承担实践部分。这种想法固然值得提倡,然而事实是,很多高职院校仅仅根据教师提供的一本职业资格证书就认定为“双师”素质。要知道,现代酒店管理理念、方法与技巧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高职教师大部分是直接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而来,没有行业从业经历,即使在企业挂职锻炼半年甚至一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实践经验也不一定能适应变化中的酒店管理实际。因此,基本管理能力课程实践部分应当由具有丰富实践管理经验的兼职教师来讲授,让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一开始接触到实际管理案例,获取实际管理技术与方法。综合管理能力课程适合采用就业锻炼模式。职业管理能力课程以实践课程为主,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酒店职业管理方法与技巧,使其具备较高的职业管理能力,进而提升其就业话语权。就业锻炼模式关键是学校主体的深度参与。例如,顶岗实习课程,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将学生安排到星级酒店相应岗位上进行为期数月甚至一年以上的岗位实习,每个实习单位配备一位指导教师,应该说,这种模式相当普遍。虽然这一模式符合企业与学校的意愿,然而不一定符合学生意愿。如果仅关注于自身利益,而没有兼顾到学生利益,这种实习模式不可能长久,也没有生命力。
本报北京3月19日讯(记者万玉风)记者今天从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获悉,该校毕业生京外就业率连续两年突破50%,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公共部门、科研攻关的前沿、国家建设一线就业,创新创业成为大学生青睐的选择。
记者发现,在清华今天举行的年度规模最大的校园招聘会上,不少京外用人单位的展位前,毕业生排队前来应聘。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张其光介绍说,近年来,毕业生京外就业率屡创新高,很多有理想、有抱负的毕业生主动选择到基层公共部门就业。6年来赴基层公共部门的毕业生累计已超过800名。去年一年,431名毕业生前往西部、东北地区就业。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5年3月20日版)
关键词:高校 西洋管乐专业 就业率 途径分析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渐渐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西洋管乐专业生亦是如此。随着各大高等院校对音乐专业的规模与设置不断进行调整,连续大规模的扩招,西洋管乐专业生入学率也得以大幅度的提升,继而每年都会有一大批的高校西洋管乐毕业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但是随着这类毕业人群的不断壮大,社会需求不断改革,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导致西洋管乐专业生毕业形势日益严峻。然而,西洋管乐专业生就业难与高等教育大众化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联系,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西洋管乐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将会愈加明显。
诚然,影响高等院校西洋管乐专业生就业率的因素诸多,诸如经济大环境、高等教育体制、社会供需矛盾、大众对于西洋管乐的认知力、高等院校西洋管乐专业生就业能力与心态等,都是左右就业率的不确定因素。
笔者认为,提升高等院校西洋管乐专业生就业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良好的就业择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
高校西洋管乐专业生在就业之前,首先应审视清楚自己的价值观,正确看待就业问题。要明白自己是名西洋管乐大学生,同时在全国各地还有数百万与自己一样的大学生,大家都在竞争上岗,应该学会审时度势,用科学长远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就业问题,要知道竞争是必然的,但机会总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当前高校西洋管乐专业生应做的除了要精细自身的专业外,还应多去学习掌握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学科,更立体更全面的充实自己,拓展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会根据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及自身专业的发展走向,适时的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先就业后择业,在不断的锻炼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平和自己的心态,脚踏实地的去对待每一份职业,切忌好高骛远。
二、深化高校西洋管乐教学体制改革
目前的全国各大高校的音乐学专业多以声乐、钢琴为主,除国内几所专业音乐学院之外,其他高校对于西洋管乐专业的划分并不是很清楚细致,有的本科院校内的音乐学专业甚至仍然属于专科制,这也对西洋管乐专业生今后的就业造成一定的困扰。所以,首先应明确西洋管乐专业在整个音乐学专业当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加大高校西洋管乐专业的教学力度,增加专业的师资与教学设备,提高西洋管乐专业的地位。其次,加强学科间的综合与互动,西洋管乐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是最传统也是最有成效的教学方法,那么在专业教学的同时,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拓宽相关专业的学习,如西洋管乐的保养、乐队编排及音乐制作、音乐治疗、重奏等课程,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西洋管乐专业生的学习思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演奏能力的提高。
三、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完善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已经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向每一位大学生普及开来,它的功能发展与变化和时代的发展变化是同步的。在《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教程公共类》艺术中指出,“就业指导应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内容是渐进的和连续的。从新生入学开始,及早开设就业指导课,引导学生分析预测社会需要、行业发展情况,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所学专业,稳定专业思想。”在该课程的教学上,应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将自己的想法与能力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在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用实际效果来诠释理论内容。其次,帮助西洋管乐专业生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即指将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观与客观条件进行评测、分析、总结的基础之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现今的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一个最佳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该目标作出努力和牺牲。一份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包含了学生、职业及社会的所有关系与特征,可谓精密,同时也说明了其重要性。因此,高校在发展西洋管乐专业的同时,应尽力帮助大学生完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让西洋管乐专业生更有方向感与奋斗激情,避免毕业后的迷茫与不知所措。
四、提高大众对于西洋管乐的认知度
西洋管乐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在人们固有的观念中几乎没有西洋管乐这一概念,亦或是觉得这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并不重要。这样陈旧落后的观念势必会阻碍西洋管乐专业在我国的发展,那么西洋管乐专业生的就业难度也就加大了。所以,如何让大众认识、接受西洋管乐就变得十分有必要了。人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关于音乐的话:“音乐如同情感一样,是不分地域与国界的”。音乐不分贫富贵贱,也不分高原大漠,任何地方都可以有音乐的存在,西洋管乐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多举办西洋管乐音乐会、西洋管乐知识普及等活动,加强高校之间、甚至是城市国家之间的西洋管乐的交流,由小及大,由少积多,让西洋管乐走进大众身边,引起大众的兴趣。了解西洋管乐的魅力与作用,为西洋管乐的发展营造广大的群众基础。西洋管乐的发展才能够更扎实、更广泛,在良好的大环境之下,西洋管乐专业生的就业与发展才能够更加顺利。
五、构建完善的就业导航机构与就业信息网络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信息交流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所以应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发就业市场,充分利用各行各业的资源,为西洋管乐专业生尽可能多的提供就业岗位信息。积极创建具有个性化的西洋管乐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帮助高校毕业生了解当前最新的就业政策,提高求职技巧。加强对于西洋管乐专业毕业生中的贫困家庭的扶持力度,全面推动西洋管乐专业生的就业发展。在高校与企业之间,要保持良好招聘合作关系,多举办招聘会,特别是所举办有特色、专业性强的招聘会。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及时向广大毕业生招聘信息,为高校西洋管乐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全面的就业服务,促进高校西洋管乐专业生的就业。
六、政府方面加大高校西洋管乐专业的社会需求与保障
从目前社会所提供的岗位来看,与音乐专业相关的岗位并不多,那么与西洋管乐专业相关的岗位就更少了。高校西洋管乐专业毕业生的发展出路目前大可总结为以下五种:1.商业演出兼职;2.艺术学校兼职;3.琴行西洋管乐培训师;4.自主创业,开办西洋管乐培训班;5.进入中小学成为一名一线的音乐教师。有明确说明需要西洋管乐专业生的企业单位很少,所以可供西洋管乐专业生就业的岗位机会也少之又少,才华无用武之地,一些西洋管乐专业生甚至产生了后悔、倦怠的消极心理。面对这一现象,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各种经济及行政等手段,在保持社会经济稳定的同时,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市场法制建设,切实维护好高校西洋管乐专业生的合法权利,规范就业市场,为高校西洋管乐专业生的就业提供积极安全的就业环境,使西洋管乐专业生能够进入更多领域当中。
总之,关注高校西洋管乐专业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就业率,对于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建设乃至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都有着重大意义。高校西洋管乐专业生的就业问题的产生不是单方面的,也不是短期内造成的,因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不是一步就能到位的,依旧需要大家的共同关注与努力。对于西洋管乐专业生自身来讲,一定要学会调整自己心态,去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适应自己,但也莫气馁,要相信自己,切莫浮躁大意。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需要长期坚持与奋斗,方得始终。
参考文献:
[1]姜继红.高校毕业生就业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
[2]邱小林,周文波,范瑞阳.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教程(公共类)[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3]洪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18).
大学生受创业热潮影响,创业意愿比去年翻翻
2015年七成毕业生选择就业,比例略有下降;选择创业的大学生比例上升明显,应届大学生创业热潮兴起
新一代毕业生自我意识强烈,为理想创业
而在选择创业的原因中,XXXX调查显示,27.4%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20.8%表示创业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此外,19.3%的毕业生选择创业是为了挣钱,自由也是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的一个重要理由。理想、兴趣、财富、自由都凸显出新一代大学毕业生强烈的自我意识。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仍有5.4%的大学生选择创业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而社会整体的创业氛围浓厚,政府对创业者们的支持,包括开辟创业园、提供初创办公地点、提供类似天使投资的创业帮扶基金,都对大学生选择毕业后创业有更强的吸引力,让聪明、有想法、有激情的大学生投身到创业大潮中去。
一、引言
1.人口状况分析
人口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与很多方面的因素相关,例如环境容量和资源的利用以及经济体制的发展等。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我国人口目前存在几大特点:人口总量低速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为平稳,而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向经济发展快的地区聚拢。
2.研究思路及方法
首先,分析并观察总人口与就业人口的相关性,建立合适的模型。接着,开始对数据进行拟合,于是便可得到模型的参数,同时检验出参数和方程的显著性,对从业人口做预测。
接着,对从业人口作为时间序列来分析,分析其是否平稳,若不平稳,进行差分处理之后,并分析出具体p,q的取值,建立ARMA模型。在Eveiws中进行数据处理,便由此可得到预测值与相对应的结论。
二、海南省人口增长和就业人口之间的关系
在SPSS中运行数据,得到总人口与从业人口之间相关性表。在Pearson相关性检验下,总人口与从业人口的相关系数为0.980,在0.00的显著水平下,接受原假设,总人口与就业人口之间显著相关。
根据以往的调查数据以及研究成果,初步判断两者之间存在指数关系,因此可建立模型为:
Y=mXa (1)
其中Y为从业人口数,X为总人口数,m为常数系数。上式化简可得:
lnY=c+alnX (2)
使用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在Eviews软件中进行参数估计。得到具体表达式为:
lnY=5.356+0.231lnX (3)
同时,R2=0.9718,F统计量为310.5606,相伴概率Prob.为0.000,明显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可以拒绝零假设,说明回归方程是显著的,该方程参数通过t检验。
三、ARMA模型下的分析与预测
1.自相关与偏自相关的分析
构成时间序列的每个序列值之间的简单相关关系成为自相关。自相关程度由自相关系数rk度量,表示时间序列中相隔k期的观测值之间的相关程度。
(4)
式中,n为样本量;k为滞后期;代表样本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且自相关系数rk的取值范围是[-1,1],且越接近1,自相关程度越高。
偏自相关是指对于时间序列yt,在给定的条件下,yt与yt-k之间的条件相关关系。相关程度用偏自相关系数φkk度量,有-1≤φkk≤1。
在本次的案例中,我们要综合考察系列的自相关和偏自相关。
由图1可以看出,在一阶差分后,除了k=1时自相关系数是0.719,仍大大超出了随机区间的范围,在k≥2以后,自相关系数的值均落入置信区间内,说明序列的趋势已基本消除,此时的序列为平稳时间序列,于是可以建立ARMA模型。可以取q=1,p=1,可以建立ARMA(1,1)模型。
2.模型的建立与参数估计
所以得出模型为:
(5)
决定系数R2=0.9950,调整后的决定系数0.9943,都很接近于1,且赤池消息准则AIC=5.8278,施瓦茨准则SC=5.8716。说明模型ARMA(1,1)是合适的。
3.模型的预测与评估
从右侧评价指标上看,平均绝对误差MAPE的的值为2.8418,说明预测精度高,希尔不等系数TIC的值为0.0024,说明该模型的拟合程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