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7 07:39: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改革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全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办学规模、校容校貌、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区现有中小学、幼儿园40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小学28所,公办幼儿园3所。
1.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8年以来,先后争取新农村卫生新校园、灾后重建等项目资金累计2亿元,新建、改扩建了一批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快,中小学实现了“远程教育”项目全覆盖,学校基础设施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2.“两支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积极组织全区教师参加中省培训,开展校本研修,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一批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推行校长管理制度改革,一批懂业务、会管理的中青年教师走上了学校各级管理岗位,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3.教育质量稳中有升。积极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开展“教育质量管理年”、课堂达标、课改成果展评和评教赛教等活动,重视教育科研和“两考”质量管理,中考升学率和高考录取率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4.“教育强区”骨干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李台等3个镇办先后被命名为“省教育强乡镇”;中学、高新中学晋升为省级标准化高中;区幼儿园等3所幼儿园晋升为省级示范化幼儿园;高新小学为省级艺术教育示范学校。2004年,我区通过“普及实验教学区”验收;2005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2007年通过国家“两基”复查验收,“教育强区”骨干指标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区教育发展还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教育文化体育管理职能繁杂,督导、教研力量薄弱;教师队伍长效补充和流动机制尚未有效建立,校长的选拔培养机制不够健全;教育投入不足,城乡办学条件不够均衡;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亟需进一步提高。
教育是民生之本。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增强竞争实力,都需要人力资源支撑,需要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社会务必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全力振兴教育事业,更好地为全面建设“科技、人才、园林、富裕”服务。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双高双普”、创建“教育强区”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城乡统筹和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强化管理和加大投入为保障,以“振兴教育工程”为载体,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教育改革,创建省级教育强区,实现教育全面振兴。
(二)主要目标
2013年“双高双普”达标并通过验收,“教育强区”骨干指标体系基本建成,2015年“教育强区”通过省级验收。
——学前教育得到全面普及。到2015年,每个镇办建成一所中心幼儿园,城乡社区建有配套幼儿园,消除入园难问题。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95%以上,全部实施学前三年免费教育。
——义务教育实现城乡均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100%达标,教育信息化普及和应用水平得到提高,教育资源实现城乡均衡配置,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99.5%;打造2-3所省内知名的特色学校。
——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义务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并逐年进位。
——职业教育得到发展。2014年建成区职教中心,以大职教的发展思路,整合区内各类职业教育资源,把区职教中心打造成以现代农业教育为特色的省级示范化职教中心。
三、重点工作
(一)实施“学前教育普及工程”
1.加快幼儿园建设。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公益性、普惠性、多形式”的建设原则,积极争取中省专项资金并安排配套资金,推进镇办中心幼儿园建设,规范城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制度,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学前教育机构。到2015年建成5个镇办中心幼儿园,10所以上城乡社区幼儿园,基本满足幼儿入园需求,彻底消除入园难问题。
2.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在幼儿园园舍条件基本满足入园的基础上,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到2015年全区3-5周岁儿童的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全面实施学前三年免费教育。
3.实施科学保教方法。加大幼儿园管理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加强对各类幼儿园教育教学和科研的管理指导,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和城乡结对帮扶长效机制,促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共享。
(二)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程”
4.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抓住省统筹城乡一体化教育发展改革试点区的有利契机,按照“城乡一体规划、建设标准一致、设施配置相当、师资配备均衡、服务质量均等”的思路,重新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新建、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全面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确保适龄少年儿童免试就近入学,着力解决好择校和残疾儿童就读问题。
5.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按照“配置科学、设施完善、装备合理、功能齐全、分步实施”的要求,对全区中心校以上的学校进行教育装备均衡配置。根据有关规范标准,配齐配足实验仪器、信息技术装备、图书和体卫艺器材等设施,完善部室、操场建设,建成校园安全监控及报警指挥系统,实现教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达到信息技术教学“校校通、班班通、人人会、天天用”。依托教育网,建成覆盖全区、连接省和国家的集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和校园校舍管理、学籍管理等为一体的教育信息化平台。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力营造校园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提高校长文化自觉意识,引导学校把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策略,用文化建设推动学校主动发展。要在价值文化、活动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建设一批“书香校园”、“墨香校园”,实现校园文化人文气息浓郁,教育内涵丰富的目标。
(三)实施“高中教育提质升位工程”
7.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高新中学、中学的扶持力度。每年从教育费附加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化解高中办学债务;安排专项经费,资助和奖励高中优秀学生、优秀教师;给高级中学在人、财、物等方面充分的办学自,对学校在人才引进、教师待遇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8.激活办学机制。进一步激活高中办学机制,鼓励和支持各中学根据本校实际,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和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全面推行校长公选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规范和完善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实行岗位管理;建立教师能进能出、轮岗转岗机制,畅通教师进出渠道;完善内部分配绩效制,完善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促进目标责任的落实,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9.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按照普通高中内涵优质发展思路,引导高中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出名师、育英才、创特色、上水平为关键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因材施教,推进分层教学,集中优质师资,强化质量管理,教育质量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并逐年进位。增加升入国家名校优秀生数量,走优质特色发展之路,在省级标准化高中的基础上晋级省级示范化高中,引领全区教育水平整体提高。
(四)实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工程”
10.规划新建区职教中心。按“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区职教中心选址新建(原校址划归张家岗小学扩建),重点解决目前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落后,场地校舍不足,设备设施和实训基地匮乏等问题。完善职教师资补充机制,出台地方性行业准入制度,探索建立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健康发展。
11.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采用“政府主导、部门合作、校企合作、依托学校、镇办联动”的办学机制,有效整合我区各部门职成教机构,将技校、劳动、农业、财政等部门的员工培训、农民培训和入区企业的职工培训统一整合到区职教中心,形成以职教中心为龙头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并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这一品牌优势,创新办学思路,把区职教中心建成以现代农业教育为特色的省级示范化职教中心,发挥科技示范、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和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
12.加强城乡成人教育机构建设。加强镇办农技校和农科教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健全以职教中心为龙头,以乡村化技术学校、农村中小学校、其他培训机构为基础,覆盖区、乡、村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社区教育内容丰富,开展活跃,效果良好。
(五)实施“两支队伍建设工程”
13.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教师实行归口管理,统一由教育部门按规定调配。建立教师队伍常态补充机制,确保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特色教育正常开展。审慎、稳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有序进入、轮岗交流、培训培养、退出分流”机制,实行教师动态管理。完善教师岗位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制订多层次、全方位的岗位管理细则,实行分配向一线教师和农村教师倾斜的激励机制。
14.推进校长任用制度改革。校长是实现教育突破性发展使命的关键。中小学校出现校长岗位空缺一律实行公开招聘,按照“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进行。推行校长任期制和期满交流制度,每届任期三年,任期届满后,重新进行聘任,在同一学校连续任期时间原则不得超过两届。加强校长队伍后备力量的选拔培养。
15.加强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名师带动计划”,认真做好名师、名校长的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工作,不断壮大名师、名校长群体。按照三年一届、动态管理的要求,逐步扩大数量,带动校长、教师队伍提高整体素质和水平。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制定优惠政策,以优厚待遇招聘引进一批外地名师和名校长。深入开展“中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加强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队伍建设。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一支以名校长、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为主体的高素质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队伍。
(六)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16.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制定《区“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以“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为载体,探索出具有本区特色的教学模式。倡导启发式教学,推行探究式学习,培育推广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创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课程教学管理、创新高效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评估机制,推进教与学两个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17.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和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区、校教育科研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科研规划和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和校本研究,有效解决新课改和提高教育质量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认真落实新课程计划,教师全员参与校本研修,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积极推进学校规范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强力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到2015年建成艺术体育类和文化建设类等特色项目学校2-3所。
18.扩大教育帮扶交流合作。在城乡学校之间、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积极组织开展对口支援、结对帮扶、交流服务、网络支教等活动,提高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在继续抓好与北师大教育培训中心、宝鸡中学、交大附小等机构教育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再选择一批省内外知名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教育交流合作,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七)实施“一体两翼建设工程”
19.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单设教育局和文体局,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增加机关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使之更好行使管理职能。切实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大力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创新管理方法,全面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20.加强教研、督导机构建设。推行“以教育行政为主体,以教育科研和教育督导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管理运行机制。加强教研室和督导室硬件建设,建成省级标准化教研室和督导室,配足配齐各科教研员和专职督学,设立教研督导专项经费,保证教研和督导机构能够充分开展工作。
21.充分发挥教研、督导机构作用。充分发挥教研室对教育教学的指导引领作用,全面建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指导教学、评价教学的教研指导机制;完善教育督导机制,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评估与监测相结合、监督与指导相结合,定期对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进行督导和评估,保障教育质量快速提升。
(八)实施“教育经费保障工程”
22.确保教育经费投入。强化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行为,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向学前、高中覆盖。依法保证教育经费投入的“三个增长”,确保教育财政支出达到或超过公共财政支出的省定比例。需地方配套的项目资金列入区财政预算,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23.科学统筹资金使用。在保证日常运转经费需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安排专项经费,着力解决教育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问题。统筹城乡、校际之间教育经费,重点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对各类资金进行规划整合、板块整合、项目整合,捆绑使用,发挥资金最大效益。
24.加强教育经费资产管理。加强教育经费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教育资金监管制度,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财务监督制度,健全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制度,推行校务公开制度,规范学校经济行为,防范学校财务风险。财政局研究制定《教育财务管理办法》,探索为学校方便快捷服务的新机制,充分尊重学校采购教育教学用品意愿,纳入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学校经费,做到及时、全额拨付学校,在教育局的监管下使用,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四、计划管理与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实施方案》是贯彻落实省《实施意见》和区《决定》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创建省级教育强区的重要措施。区上成立由政府区长任组长,区委、区政府主管领导任副组长,各镇(街道办)、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创建教育强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创建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由主管副区长担任主任,教育局局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同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半年一次例会,研究解决方案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工程类项目要落实项目推进责任人,对改革类项目要确定项目指导责任人,同时明确项目单位的主体责任。
(二)加大宣传,正确引导。
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做教育工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充分发挥群众尊师重教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为加快教育改革创建教育强区营造更加宽松的氛围。教育部门要加强作风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尊师重教、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三)分类指导,逐步实施。
《实施方案》涉及各级各类教育,是未来几年我区教育改革创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要坚持科学规划、统筹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有计划、按步骤地统筹推进。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分类、分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列出工作计划和推进时间表;教育部门要加强《实施方案》推进工作的协调与沟通工作,敦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促进工作落实;要加强对《实施方案》实施的过程性指导,特别是对改革类项目要组织专业人员深入项目单位,实行面对面的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推进中出现的偏差,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
(四)政策支持,多方保障。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大对《实施方案》的支持力度。要不折不扣地落实省《实施意见》中出台的各项政策,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住建、人社、编制、宣传等部门和单位,要从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眼,尽全力为《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提供便利和优惠,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需要向上沟通协调的要积极主动争得上级主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要在涉及规划立项、土地供应、资金投入、资产处置、行政审批、人事管理等重大事项上强化统筹。
核心提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目前正在紧张起草《中长期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据参与该专题小组的一位人士透露:目前,对于高考改革初步提出了3个方案,主要是要解决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一次考试定终身的问题。
扬子晚报8月9日报道近日,国内的民间教育智囊机构21世纪教育研究院了一份“民间版”的高考改革方案,这份方案汇集了众多教育界专家学者以及一线老师的智慧。其改革的基本思路被概括为“统一考试,分层多轨,自主招生,多次录取,公平公正”,这与正在紧张起草中的官方改革方案目标相同。
据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介绍,在其设计的这份高考方案中,可以按照学科的特点归为不同的类别,也就是不同的轨道:文史哲可以归为一类,数理化这样的纯粹的基础理科可以归为一类,工商管理专业可以归为一类,而工程技术专业也归为一类。
而在教育主管部门官方层面,据了解,目前正在紧张起草中的《中长期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于高考改革也有所涉及。据参与该专题小组的一位人士透露:目前,对于高考改革初步提出了3个方案,主要是要解决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一次考试定终身的问题。
方案1: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可经过多次考试通过。高考只考3门:语文、数学、外语,不分文理科。高校根据高考成绩,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方案2: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可经过多次考试通过。高考按学科群考5门:语文、数学、外语、实验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选一门、人文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选一门,不分文理。高校根据高考成绩,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成绩,择优录取。高校可根据培养方向和目标,以加权平均分数录取,不同专业加权系数不同。
方案3: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分开进行。考试内容体现不同特点,不分高低层次。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条件成熟的省市要积极探索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选拔模式。考取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也是成功者。
对照民间版与官方版的高考改革方案,不难发现其中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说分层次录取,高校自主招生等等。在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看来,这些改革举措其实都瞄准了同一个目标,就是“允许学生多次参加考试,多给学生一些机会”。
任何改革都要为自己的合法性进行有效辩护,否则,改革在形成之初可能就会夭折,即使不夭折也会严重影响到其后改革的实施进程。因而,古今中外的历次基础教育改革,没有一次不首先要为自己的改革“正名”,而作为一种工具,教育的功能最主要地体现在“社会”和“个体”两方面,因此,宣称本次改革将会促使社会进步和个体完善便成为所有基础教育改革合法性最核心的两大理据。人员分离性和功能分殊性:改革形成无不以教育系统人员功能分殊为依据基础教育改革方案的形成绝非一人之力所能,其关涉的参与人员很多,曾有学者将参与现实教育改革的主体划分为“政策规划型的有权之士、理论建构型的有学之士、实践突破型的有力之士、商业炒作型的有钱之士、社会公益型的有志之士”[5]五类,笔者以为,就其人员基本构成而言,最主要的还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并且缘于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系统而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以促使受教育者发生朝着教育者预期的方向发生身心变化,并且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受教育者并不参与或影响改革的具体形成,因此,此处笔者主要探讨的是教育者而非受教育者的人员分离与功能分殊性。
(1)人员分离性就教育者而言,如果单就改革这一事件本身而言,其最重要的参与群体有三类:一类是行政决策者。这类改革参与者主要是各级党政部门的国家公务人员,大致包括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主要是国务院和教育部,在地方则是省、市、县教育厅(局)。另一类是理论研究者。这类改革参与者主要是高校的和中央及省级教育科学研究部门的教育理论研究人员,不包括省级以下市县教师进修学院及教育局教研室的人员。再一类是实践行动者。这一类改革参与者主要是中小学校长、教师,不包括学生及其家长。上述三类改革参与主体因其生活构造不同,导致其智识构成、价值取向、言语方式各不相同,尽管都处于改革的风口浪尖,但却是相互分离的,用周浩波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相互间都存在差异与隔阂,甚至是相对对立的”。行政决策者生活在政府文官系统,其面对的是当前的现实事务,对现实中整体教育事业的具体运作条件与状态更为关注;理论研究者身处各大高校与科研机构,从事的是专业研究,其更加专注于那些带有普遍价值的抽象问题;实践行动者身安各地中小学校,从事的是日复一日的具体学生培养活动,他们不去关注宏大的教育理念,也不问教育的公正公平与否,而只专注于如何有效地提高教与学的实际效率,因而关注的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具体问题解决。由于三者在生活构造上的差异,致使其在智识构成、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言语风格等各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价值取向上,行政决策者更强调功利性、实用性、问题解决性;理论研究者更看重学术性、专业性、学理分析性;实践行动者更关注行动的结果及其具体功效。在言语方式上,行政决策者更注重简洁性、指令性、规范性、祈使性,理论研究者更注重论证严密性、完备性、逻辑性、商榷性;实践行动者更注重可理解性、可接受性、可影响性。”[6]
(2)功能分殊性由于上述改革者生活构造的分离性,致使三者在基础教育改革形成与实施过程中所担负的职责与功能也各不相同。具体讲:一是行政决策者的主要功能在于设计与规划。一方面,其负责基础教育改革的酝酿和启动,在改革前期对改革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及可能性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对改革的目标、内容、措施、进程、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并制定出相应的总体改革方案。另一方面,其负责整个改革前期试验及此后实施推广中所需要的人、力、物、财基础,通过独有的权能去督促改革实施者的具体施行进程并收集相关意见,以确保改革能够顺利达成预期效果。二是理论研究者的主要功能在于启蒙与批判。一方面,在基础教育改革前期,其凭借自身的研究优势,让忙于公务的决策者真切认识到改革的内因外缘及其重大历史意义与作用,进而促使决策者启动改革。而当改革正式提上日程后,理论研究者则又通过强化相关理念、建议相关措施对决策者施加影响;同时要对决策者、教师和普遍民众进行启蒙。另一方面,在改革实施过程中,理论研究者还发挥独特的批判纠错功能,尽管作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的知识分子,理论研究者的批评并不等于决策,其批判本身也并不必然意味全然正确,但当其批判形成社会舆论并代表民意时,势必会对整个改革实施进程产生影响,他们对改革中的不合理、不道德甚至部分错误行为进行批判并提出新的改进建议与方略,帮助决策者从长远和深层意义上把握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质与方向、任务与策略、步骤和方法等。“近年来,教育理论主体在参与决策过程中的咨询作用越来越明显”[7]就是理论研究者这一功能的体现。三是实践行动者的主要功能在于操作与反馈。改革最终要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才能使改革从设想变为现实,如果说理论研究者是中介者,那么教师便是改革的直接施行者,因而其基本职责是按相关要求去实施改革;然而,这种实施并非毫无能动性的消极施行,他们要担负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真实地向改革发起者反馈的职责。综上所述,如果上述三种改革参与者不能做到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并及时有效沟通,那么也会造成相互之间的隔阂与疏离,继而影响甚至破坏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施行进程。
二、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的教育逻辑
作为教育系统本身的变革行动,在改革方案形成之后,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实施是在教育系统核心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的互动过程中完成的,由于教育是一个具有自身运行特质的相对独立系统,且上述要素在改革过程中所处地位、功能及所起到的具体作用并不相同,所以整个基础教育改革在总体实施过程中便会呈现如下三个基本特征:
1.校长主导性与教师主体性:改革实施无不以学校为基本单位推进
任何改革的实施都有特定的时空场所和针对性的目标群体,就基础教育改革而言,其特定时空场所与针对群体便是身处各地中小学校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尽管基础教育改革可能会涉及到诸如行政、商业、事业等不同时空场所,但其改革基本单位是学校,而不是其他。在这个主阵地,支配改革的基本教育逻辑又有哪些呢?大致有二:
(1)校长主导性学校是基础教育系统构成的基本单位,无论公、私立,其管理运行均需获准国家的支持与认可,并在国家允许的范围之内运行,舍此,这所学校被撤除的命运将是必然的。每一所学校都设有校长,它是一所学校的领头人,代表国家来履行对整个学校教育活动的日常管理,正基于此,所以校长才是真正将改革精神、措施从改革发起到具体实践的主要落实人。可以说,校长是基础教育改革能否实施及其实施程度的主导因素。首先,为什么要强调校长在改革实施中的关键作用呢?其现实依据有三:一是改革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任何改革无论其前期设计得多么完善完备,事实上都是一种不断的试误过程,这一过程并不比行为主义实验中那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斯金纳的白鼠高明多少,因而都是一种此消彼长、变动不居的过程。正因如此,其改革进程与结果便存在某种程度的风险性,即改革可能有助于改革初衷或目标的达成,也可能压根就适得其反。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所以掌控一域的校长及其对改革的自我决断能力便显得尤为重要。二是校长的权力性与强操控性。任何校长都具有某种体制赋予的权力,而不管什么权力,都具有相应的制度权威和支配他者行为的力量,而当这种权力与校长个体自身的人格魅力得以良好结合时,这种权力便会带来行动的强操控性,即能够将某种思想观念转变为实际行动,并能对这一行动进程加以有效把控。三是决断的价值性与高效能性。任何决断都是基于分析判断之后做出的一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会导致具体取舍行为的产生,一旦这种价值判断和行为取舍得以确立,随之而来的便是方案制定与行动实施。由此,校长的决断便会自动产生高效能性,即会给实践及其结果带来全方位的实质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包括校长本人,也会同时波及整个学校,就像公交司机或船长一样,一旦汽车或船只驾驶出现问题,便会殃及全车或全船人员的身家性命,更何况这车载的还是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呢?其次,校长的主导性又是如何运行的呢?主要是通过自我决断及其对整个学校改革的具体运行来影响改革实际进程的。校长的自我决断包括分析判断与决策执行。分析判断是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举措到实施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就改革目标、要求与自身所处地域是否匹配、改革落实在自身这个学校到底阻力在多大及其性质如何等一系列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决策执行则是在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就本校到底改还是不改,如果不改,该怎么对付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质问与批评,如果改又怎么改,该通过哪些路径、采用哪些方法、寻找什么为突破口等诸多问题形成方案,并付诸实施执行。此间,无论校长作出何种决断它都将对所在学校基础教育改革产生十分关键的现实影响作用。(2)教师主体性如果说校长是改革实施的地域影响主导或统摄力量,那么作为教育实践主体的一线教师,就是改革实施的行动主体或决定力量,其践行力度的强弱将直接决定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进展与程度。首先,为什么教师是改革施行的主体依赖力量呢?这也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因为无论从学校教育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其过程功能看,还是从具体教育活动开展的结构及其过程功能看,教师都是最终将改革要求从静态可能转变为动态现实的唯一力量。就前者而言:教育作为一项以有意识地影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当具体至一个民族国家时,教育事实上是一个由上至下的逐级内化过程。在将社会对教育要求逐级内化的过程中,其起点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终点是学生个体身心的发展,而其具体展示过程表现为“国家将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内化为学校教育系统的总要求学校教育系统总方案内化为各自学校的具体办学方案学校具体办学方案内化为教师工作方案教师工作方案内化为学生个体身心具体发展最终促使学生身心发生变化”[8]四个层级。可见,从宏观到微观的教育过程中,尽管教师明显要受制于前两个层级的影响,但其本身却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因为只有这个层面的教师,其工作才会真正触及学生身心发展的内里世界,才是教育目的从理想变为现实的第一步。就后者而言: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如果我们承认学校设立的特殊功能,承认学校教育与日常生活世界中教育的差异是其专职人员、专门内容、专门机构等基本特征,那么,学校主导学生最终发展的主体力量显然是教师,而非有可塑性的学生本人,更非物质性的教育影响。因为学生之所以要到学校接受教育是为了获取其身心发展不具备或尚缺失的东西,如果他已然具备了这些身心发展的东西,他完全可以不用专门来学校接受教育,这在逻辑推理上是完全成立的。可见,受教育者(学生)不可能成为教育改革实施的主体。抛开学生要素就剩下教育影响和教育者(教师)了,教育影响通常由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场所等构成,在社会发展到今天这种程度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场所属于物质性事物,是命定的或者说对学生身心发展而言,其影响功能具有相对一致性,除非特例,否则其影响功能的变数不大;教育方法是教师的教书育人之法,它取决于教师,因师而异,因而可以归为教师这一主体之内;教育内容也要经由教师加工之后才会得以传播给学生,尽管学生可以直接感知、学习教育内容并形成自己的想法,但只要他们在学校,终归会受到教师的影响。由此,抛开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体确立,又回到了教师主体性这一结论之上。其次,作为教育改革实施主体的教师又是通过哪些方式来影响改革施行进程的呢?大致路径有如下三条:一是对改革方案从理念到措施作出理解并转换为自己的思想观念,继而影响其教育教学管理实践行为是否与改革要求一致及其一致性的程度;二是在此基础上,对课本或教材作出合乎自认为良好或正确的理解、诠释并选用相应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方法,继而影响其是否与改革要求相互一致及其一致性的程度。三是在此基础上,付诸于日常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管理具体行为,最终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完成改革的最终落实,继而看其结果是否符合改革要求及其符合的程度。通过上述层层施行,教师成为基础教育改革最终能否实现的关键力量,而这也是“教改问题关键是教员的问题”的理据所在。
2.课程驱动性与教学承载性:改革无不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同时展开
基础教育改革以学校为基本实施单位、由校长主导并以教师为主体实施,那么,其实施又是通过什么路径具体展开的呢?这便是静态的课程驱动性与动态的教学承载性。
(1)课程驱动性课程是关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进程及其安排总和,基础教育的改革总是以课程驱动为滥觞的。这又可以分为两个具体问题:首先,为什么会以课程为切入点来进行基础教育的改革呢?其缘由除了教育内容是教育最为核心的构件、课程是教育内容最主要的载体之外,还因为课程是唯一能够让改革成为有文可依、有章可循的物质性因素,它是改革得以体现的唯一可供迅速普及的物质载体,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让改革实践者了解和掌握改革的理念、措施及相关要求。不仅如此,课程还是唯一能够与改革目的直接发生对接并能相对保证改革目的不发生异变的要素。通过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本等课程系统的静态文本表述,改革目的能够得到最忠实的体现,它既不像教学活动那样需要情境感知,亦不像教师那般众口难调。因此,在改革过程的切入点上,改革者首先都会选择教育影响,而在教育影响中,又会首当其冲地选择课程来作为改革切入点。其次,改革者是如何通过课程来驱动整个改革的呢?大致路径有三条:一是制定并形成课程计划,即按照改革的既定目标,就整个课程设置的门类、学科、活动等的课时、进程及相关要求作出明文规定。二是在此基础上,就相关课程的内容范畴与实施做出“标准”化的限定,即制订各科课程标准。因为标准是教育内容的原则性规定,这种原则性规定一旦颁布便具有自然的统一与强制效力,也正是这一点才使得课程标准的制订通常都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讨论。三是在此基础上,编写课本,即按照课程标准选择编撰可供师生日常教学活动使用的课本或教材。如果说前两者还只是宏观层面,并不能对学生产生实际改革效果,那么到了课本这一层面,改革的真正作用便开始发生了,因为只要学校教育形式存在,那么课本或教材就必然是师生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实践载体,它是横亘于改革者与实践者中间的最终依据与中介。可以肯定地说,改革中的一切教育活动和非教育活动都是围绕课程展开的,如:师生课堂教学的进行、习题作业的布置批改、考试考核的选择进行、课外教辅资料的编写出版、校外各种赢利教育培训辅导机构的建立与谋利等等。
(2)教学承载性静态的课程驱动只为改革提供了前提条件,促使改革成为可能,但并未在实践层面发生作用,因此,在课程驱动的基础上,教学方式方法及相应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的变革便成为改革实践的主要领域。这个问题同样可以一分为二:首先,为什么教学是改革实施的主要承载要素呢?因为教学具有动态性特点。如前所述,改革是要使整个基础教育系统发生变化,最终落脚点是教师思想观念与教学行为的变更,是学生学习结果和身心发展状况等与此前的不同,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一相互交织的活动。只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并将改革要求付诸课堂教学及课外教育实践,使静态的、具有蓝图色彩的改革方案得以实施,才能作用于学生并完成静态文本向动态实践的转换。正是基于上述教学活动实践动态性这一特征,教学才被视为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举凡学习过教育学或在中小学有过经历的人都知道,教学工作是任何一所学校的核心工作,如果脱离开教学二字而以其他工作为中心,那么,学校要么实质不存,要么已被异化为其他性质的机构或场所。其次,改革者又是如何通过教学来承载落实各项改革内容与措施的呢?大致通过如下三种层层递进的形式进行:一是通过选取相应的学校进行教学改革实验,以不同于此前的教学实验来促进改革的实施;二是通过安排相应的实践和理论指导人员,在各中小学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指导来实施改革方案;三是着重从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学生学习行为等来促使改革要求在实践中落实。总之,教学实践才是改革实施的主要承载者,也只有动态的教学实践活动与体现改革精神与目的的课程设计蓝图相互一致时,改革实施才算是真正意义上地落实了。
3.意见分歧性与执行变异性:改革无不在质构同异分合中付诸推广
任何改革,无论理论设计多么完美,认同多么强大,都不可能被百分之百地原样贯彻执行,在执行中都会存在不同意见并客观存在被施行异化的可能。此处“,质”是相对目标与内容而言的,“构”是相对过程与形式而言,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过程也是在这种质构同异的分合中进行的。
(1)意见分歧性意见分歧性是指施行者在基础教育改革施行过程中对改革本身存在看法不一致的情形。尽管广义的改革施行者包括所有直接间接参与改革的所有人员,但学校校长与教师是基础教育改革施行的主导和主体力量,同时,对教师的意见分歧性分析同样适用于学校层面其他改革施行者,所以此处笔者主要分析教师的意见分歧性。教师作为“理性而成熟”的特殊个体,不仅对改革有着自己的认知与判断,有着自身的利益偏好与追求,而且还会据此在改革实践中自主地践行自己的判断与偏好,如果按照其对改革认同及其在实施中的不同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赞成者。这种教师通常是改革前期的个体实践探索者,他们很可能在改革尚未开启时就已经在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进行着与改革相似或一致的试验或实验,因而当大规模的与其教育理念与实践相一致的改革来临时,他们便成为改革的积极践行者与坚定捍卫者。特别是当这一群体在被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先进“典型”或因其积极践行而从中获得丰厚的物质利益时,无论出自心理或功利考虑,其强力推进改革施行的信念与行动力度都会得到无比的强化。二是反对者。这种教师通常是一些具有多年工作经验,在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业已形成自己一套缄默知识或潜意识的教师。当他们在理论认知或实践运行中发现改革存在问题或错误时,他们会对改革方案本身及其施行做出类似专家学者一样的学理或实践批判,并作出自己相应的“正确”判断,其反对有时候可能不只是出于学理,还可能出于对自身和学生利益的关注。譬如: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重过程、轻结果”的教学观,不少教师认为这样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与当前以考试定胜负的评教标准不一致,甚至会对教师本身的评价产生了威胁,于是排斥甚至阻止改革的施行。三是观望者。由于改革方案形成主要是由政治精英与教育理论研究者完成的,一线教师少有参与其间的机会,这种情形不仅导致不少教师对改革的最终利益导向不甚清楚,难以作出明确判断,也会制约其充分参与改革的相应热情,因而一旦到了改革实施阶段,一些教师特别是那些工作经验尚浅、并未真正领会改革精神实质、尚未形成自己独立见解的教师,在改革实施中就很可能只是依照改革行政指令机械地施行改革方案,而徒具改革的形式。当然,上述意见分歧程度及其实践力度大小的受制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教师自身因素外,还会受到来自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家长以及社会其他传媒力量的干扰与影响。譬如地方政府因素,因其片面追求业绩,考虑推行改革后自己利益受损而表现出消极应付等很可能会间接致使教师对待改革的态度与践行力度;又如家长因素,因其分属不同阶级和阶层,有着自己的师生观、学习观和改革态度,致使“代表总趋势和全局利益的改革往往会与某个阶层和某个区域的家长利益不一致”[9],所有这些都会对教师关于改革的意见产生间接影响;再如其他教育培训机构和传媒组织,其获利动机和“眼球效应”等都会干预一线教师对改革的观念与态度,继而影响到改革的具体实施进程。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社会事业改革相对滞后,教育体制亟待改革。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聚精会神地谋划改革、扎扎实实地实施改革,使2010年成为教育改革年。
为此,―要坚持改革,加快改革。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突破教育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解决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2010年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改革工作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力求在体制改革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后几年,我们每年都要围绕工作重点,出台一个教育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年度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制,建立检查工作机制,扎实深入地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使改革工作如同发展工作一样成为可执行、可检查、可评估的工作。二要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当前,教育改革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今年要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扩大高校办学自、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等方面,加大力度、加快进度,重点突破、整体推进。要加大对重点领域改革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改革的投入。三要先行先试、积累经验。经验来自基层,创造来自群众。要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允许、鼓励和支持各地各校开展教育改革试点。要善于发现新典型,正确对待新探索,及时总结新经验,勇于在更大的范围推广已经实践证明成功的做法。四要统筹推进、有序改革。越是在改革的攻坚阶段,越要加强统筹协调,稳步推进。教育部将成立教育体制改革工作小组,加强对教育体制改革的组织领导;成立教育体制改革办公室,负责改革项目的整体谋划、综合协调等事项;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对教育体制改革进行咨询指导。各省区市和学校也要提出推进改革方案,加强工作指导,规范工作程序,切实做好各项改革工作。
朱清时,中国科学院院士,自2009年 9月10日起,就任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2011年7月,任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2010年12月15日,筹备三年的南方科技大学官方网站刊登出朱清时校长“致报考南方科大考生的家长的一封信”,信中阐明,决定在不经教育部批准的情况下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和文凭。然而,筹办三年之久的改革方案却始终等不到教育部的招生许可证。朱校长决定不再等待,毅然先行先试。他倡导的“去官化、去行政化”的“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和文凭”的高校改革就在南科大施行了。朱校长的教育改革唱响了在中国建立能够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和文凭的研究性大学,回归学校自主办学,向国际先进大学行列进军的豪迈歌曲。然而,2014年1月22日,南方科技大学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深圳市原公安局局长李铭接替朱清时任南科大党委书记,朱清时不再兼任党委书记。据悉,五年任期将满的朱清时也同时不再担任南科大校长。朱清时校长提出的高校改革方案,大多也没有得到落实而最终“流产”。朱清时,一位站在时代教育改革最前沿的突击手,一位以“第一批丢掉铁饭碗下海人的勇气、小岗村人分田到户的激情”自比的弄潮儿,给我们的教育改革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南科一梦”,创新务实之梦
对于朱校长的教育改革,众人褒贬不一,莫衷一是。但无论世人怎么评说,朱校长的敢于打破传统、善于尝试创新、勇于向旧体制挑战的改革创新精神应值得肯定和传承。朱清时,一位深刻认识世情、国情、校情的真正教改人在中国教育改革走进“死胡同”的关键之时勇敢地走了出来,向已有的教育制度提出了大胆挑战,为高等教育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为教育改革注入了一剂良药。朱清时担任南科大创校校长的五年,其最大的贡献就是为这所学校树立起了“改革”的形象,为我国的高等教育走出“死亡谷”注入了一股清泉,这股清泉曾令大家头脑一震,眼睛一亮。但这股清泉很快就被炙热的骄阳蒸发得一干二净。南科大的遭遇,朱清时的壮志未酬,实在令人遗憾,让人感慨,撩人思绪,给我国的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如何发展带来诸多的反思和启迪。大家都称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和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他们敢于冒险的精神为世人所传颂。朱清时的教育改革梦虽然没有最终成为现实,但他那勇于尝试、敢为天下先的雄心胆略会给更多的改革者以启发、以信心、以鼓舞。不尝试哪来创新?不冒险哪来奇观?不改革哪来发展?不破哪来的立?因循守旧,抱着“老黄历”不放的“古董”们,怎能看到未来的曙光?在“教育雾霾”笼罩着中国教育天空的当下,朱校长毅然决然地要走出一条不经过传统高考流程的招生新路,为什么却遭到如此否定呢?南科大其实就是一块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在这块试验田上成长起来的禾苗为什么不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呢?愿意种好这块试验田的担当者为什么得不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呢?这发生在举国上下大力呼吁要进行教改的大背景下,着实令人忍俊不禁,嘘唏不已。
“南科一梦”,归因几何
僵化体制的瓶颈。朱校长的首创精神、务实之举为什么不能得以肯定和推广?“南科一梦”为什么会成为“昙花一现”?朱校长的教育改革到底触犯了“哪尊庙神”,触碰了谁的利益?难道办学体制不需要改革?难道扩大办学自只是用来高喊的口号?究其原因在于难以撼动的教育体制。长期以来,人们对僵化的教育体制深恶痛绝,也纷纷举起了讨伐滞后教育体制的大旗,但固化的教育体制就是“垂而不死”。尽其改革大旗如何飘扬,僵化体制依然“涛声依旧”;纵然口号喊得震耳欲聋,体制依然“岿然不动”。旧有教育体制的大旗在教育的上空飘扬,惯性如此之猛,作用如此之大,会让所有参与者、改革者无奈和无为。南科大教育改革实验石的粉碎,首先反映出在旧体制定势的氛围中,进行教育改革面临的压力之巨大,道路之艰难。教育改革确如朱校长所说,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做到循序渐进,而遗憾的是,循序渐进的改革,在南科大也很难寻觅。目前的南科大,正在向一所传统的体制内大学靠近,离公众的改革期待渐行渐远,令人叹息,让人迷茫。
这使我想起了三国时期的神医――华佗。华佗深知曹操病因所在,如若不尽快医治,他将大难临头。然而,当华佗真心实意要为曹操动手术时,多疑的曹操以为华佗是要借机杀他,为关羽报仇,于是命令左右将华佗收监拷问,致使一代神医屈死狱中。当今的中国教育体制的确有病且病得不轻,需要改革,需要动手术。但当有人站出来要对其医治时,却又受到种种排斥,受到冷遇。当下,一些人承认教育“有病”,但就是不愿意让人对其下手治疗,总是抱着僵死的体制和模式不放,在课改过程中表现出急功近利、因循保守的固态心理和违背教育现实的愚蠢之举,深感课改中存在着诸多“瞎折腾”“假大空”的现象,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新课改的进程和教育的良性发展。我们的体制何时才能真正改变?真正的教育改革者何时才能脱掉身上的枷锁?行政机构何时才能给办学主体者们“让利放权”?我国的办学政策何时才能“又多又好”?我们不能是非不辨,良莠不分,而要理性地审视和推进新课程改革。
不改变旧有体制,纵然你使出浑身解数,也是枉然。改革付出的阵阵隐痛也会让不少人难以忍受,而位于金字塔尖的高等教育的改革更触动着许多人的神经,更会面临着重重阻力。诚然,转型所必需的成本如何分担,家长担心孩子的前途,孩子担心自己的文凭能否得到社会尤其是官方认可,部分教职工在改革力度上的摇摆不定,这些都是南科大在教改路上的难题。但只要打破旧有体制,政府、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给予大力扶持,这些问题还是问题吗?教育的春天能不会尽快到来吗?在轰轰烈烈的课改背景下,人们往往为改革注入了太多的功利色彩,太多的条条框框,太多的人为羁绊。就是因为对外面临着整个教育体系的既得利益阻力,对内因为改革方向在重重干扰下左右摇摆,才导致南科大五年来的改革跌跌撞撞,虽然不能就此断言为原地踏步,至少也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关键词:核心素养;国培计划;农村美术教育;课程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教师培训的政策,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越发呈现出“需求导向、凸显实践”的动态化发展理念和地域性、体系性、多元化等新特征。教育部2014年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它的实施为发展新时期教育,尽快实现教育为本、教育强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大前提下,必然需要依循最新教育政策,考量农村美术教师内在需求,建立契合度更高的“国培计划”农村教师培训方案。
1现有美术课程体系的问题
近年来,“国培计划”课程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虽有国家持续性和针对性的政策助推和相关配套支持,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从某种角度来讲,最影响培训效果的就是课程问题。为了更深度地认知河南省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实施的现状,更好地推动改革的有效实施,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以近年来所承办的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为研究基础,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深度访谈、社会调研等方式对参培教师进行调研,以明晰当下培训课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有5.9%的学员对“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初中美术)的研修(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研修(培训)课程和活动、研修(培训)资源等方面评价一般;有2.1%的学员认为“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小学美术)在满足学习需求的程度、研修(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教学设施与条件方面评价一般。这说明学员对培训课程的丰富程度、适切性和实践性方面等方面有更高的期待。因此,学院认为当前“国培计划”课程体系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目标定位过高,课程针对性不强,同质化现象严重,与农村教学实际联系不够紧密。(2)针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理念的宣传与贯彻力度不足,针对如何提升核心素养的具体措施有待加强。(3)现代教育技术理念与实操课程安排不足,既没有特别贴合农村的教育教学实际,也没有将最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更大程度的推广传播。(4)与名校以及校外机构如艺术馆、展览馆、博物馆等结合力度不够,需进一步开拓参训教师的视野以及将名校先进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进行推广。(5)村组及家庭教育模式是农村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内部体系,目前课程体系中针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村组教育结合方面的指导和研究内容相对薄弱。(6)针对农村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发展需求方面的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2农村美术教育改革的定位与目标
基于课程凸显的问题以及对近三年“国培计划”的监测和反思,学院认为乡村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以及教学研究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的提升,必然需要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学技能训练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并考量参训教师年龄结构、不同学历等因素的差异性,对现有“国培计划”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现科学化定位,建立多元化、阶梯化的目标体系,整体提升农村美术教师的教育理念、课程设计和资源开发的能力。对于中小学美术教育来说,探求美术背后的文化意义是一项重要目标。美术文化的多重含义和价值决定了美术教育与社会文化情境的不可分割性。因此,中小学美术教师如何提升核心素养,增强对作品的解读力成为重要目标。其次,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着技能训练、审美意识培养割裂的现状,因此,还应设置技能课和美学、艺术概论等融为一体的课程,提升教师全方面地素养。再次,当下是一个视觉文化时代,视觉符号无处不在,如何更好地衔接、解读当代艺术成为重要议题,增设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等相关专题也成为必须要考虑的内容。最后,相对抽象晦涩的理论性课程,参训教师更关注创作实践和考察类课程,对主题式和案例化教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五、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发网络精品课程、增强数据库建设,落实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方式,建构多形态的课程体系。如随着各类终端设备的普及和智能化,参培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有明确的要求。总之,需尽可能地增强课程间的衔接性、多元性、前沿性和适配性,以专家、名师、参训教师共同建构“学术共同体”,推动课程结构的科学化。最终,学院将改革的目标设定为以下几个方面。(1)深化对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理解和对学生发展的认识,促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并将之应用到教育教学行动中。(2)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提升教师对《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一重要文件的理解。(3)系统学习美术学科教学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科研的基本方法,挖掘和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实现高效教学。(4)提高美术教学专业技能,培养具备专业美术理论、娴熟美术技能与良好教学素养并能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的骨干美术教师队伍。(5)增强对地区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的感悟力,探索开发学校美术与民俗文化、民间美术相结合、适合农村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培训模式,掌握具有地方文化和民间艺术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6)提高农村美术教师整体素质,使其获得自主专业发展知识与技能,提升实践能力,为农村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师骨干队伍。总而言之,改革目标可以简化为:了解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与主要内容;学习基于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掌握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情境的创设与营造、信息技术与深度学习方式的变革等内容。
3农村美术教育改革方案的特色与创新
3.1主题设计
在具体课程方案设计过程中,学院以《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指导思想,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原理和主要内容,强调了改革方案的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及农村美术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参考和研究少儿美术教育专项课题———“蒲公英行动”和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办的“成就未来———少儿课外美术教育工程”,吸收相关研究成果。(2)深化美术教育基本理论学习,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和学习方式进行系统化的重点分析和解读。(3)掌握美术教育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方法。以地方特色和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研究为契机,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反思和评价,使参训教师从实践中掌握课题论证和研究的基本流程。(4)提升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以研修过程中的教材成果为基础,将进行地方文化特色教材和校本课程教材的设计、说课、评课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反思等作为课程主体。改革方案的课程构成如图1所示。(1)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模块包括两部分。师德修养:模范教师师德报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新方向;教师职业倦怠调节策略。专业理念:核心素养时代的美术测评、政策解读与学生艺术实践;教师自身专业发展。(2)专业知识模块包括四部分。教育知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学生发展知识: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诊断。学科知识:核心素养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及其教学;用普通人视角看艺术———美术鉴赏、美术欣赏与美术批评。学科教学知识:艺术教育发展趋势与农村应对策略实践型思考。(3)专业能力模块包括六部分。教学设计:美术教材的分析与内涵挖掘;美术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教学实施:学校美术工作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实践基地校本教研观察;典型美术课例评析;村组与家庭教育。教学评价:中学美术的观课、说课、评课、微课;新课程观下的美术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地域美术、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及民间美术进课堂的尝试。班级管理:合作方式完成美术作品的策划与实施;美术主题班会的设计与组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之微课与翻转课堂;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3.2培训方式
改革方案坚持实践性、情境性、贴近性、开放性原则,立足于培养农村美术教师的“核心技能体系”,即注重学员在实践与交流的过程或情境中,经过不断地体验、感悟和反思后形成的知识,使之不仅为受训教师的自身发展提供支持,同样满足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要求。具体的培训方式有专家讲座、参观考察、教学研讨、实践探究、集中指导、案例分析、协同创新等多种方式。学院还开展“1+1”系列学术研究项目,即学术+实践,依托河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硕士专业,以自愿报名方式,由硕士研究生联系参训教师形成结伴帮扶,设计系列主题课题,在自媒体平台系列培训研究成果。
3.3考核评价与成果转化
改革方案采取学员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通过问卷调查、过程管理、成果展示等形式进行全面质量监控,以促进受训教师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为其提供开阔的美术课程与教学的视野。此外,受训教师还需提交能体现培训理念、特色的专业论文,经专业评委会评审通过后集结成论文集或针对核心素养教学的研修报告。学院还计划在培训结束后3~5年内,选拔优秀受训教师,联合其所在单位和相关艺术馆等举办“国培”美术成果展览。
教育管理者和实践者也在利用互联网打破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局面,让更多的教育资源薄弱的学校学生有机会去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学生学习过程的痕迹记录、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信息等等,都会成为未来高校录取的依据。
一考定终身,让很多在高考中发挥失常的学生留下终身悔恨。而唯分数论也让教师的教学束缚了手脚。学生成为“考试机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对中国教育的叩问刺痛了所有教育者的心。党的十以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全中国的社会理想,“立德树人”更是作为教育的总目标。在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出台了系列文件,指向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教育要培养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2016年第7期,我们策划了一期“面向未来的教育评价改革”的专题,旨在推动教育评价方式的转变。实际上,中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坚冰已经在融化,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已经拉开了序幕。北京市新中高考方案的颁布,正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风向标。信息技术为教育评价方式的转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我们注意到,中高考的录取方式更加注重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录取政策向教育薄弱地区倾斜。同时,教育管理者和实践者也在利用互联网打破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局面,让更多的教育资源薄弱的学校学生有机会去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学生学习过程的痕迹记录、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信息等等,都会成为未来高校录取的依据。
为了更清晰地看到中高考改革方案的全貌,我们结合“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的权威,把北京新中高考方案梳理如下。
北京新中考改革方案:科目和分值均有调整
新中考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体育9门课程,总分580分。
语数外为必考科目,外语增加了听力、口语考试,计分为40分,外语有两次考试机会。其他科目实行选考,即从除体育外的5门科目中选择3门参加考试,物理、生物(化学)须至少选择1门。
1. 更多选择性,选考科目是亮点
新方案中将之前所谓的“小科”,历史、地理、政治、物理、生物(化学)全部纳入考试科目,同时,学生可以在这些科目中五选三。所选三科成绩,由高到低分别按照100%、80%、60%的系数折算为实际分数,即:三科折算后实际满分分别为100分、80分和60分。
2. 开放性科学实践占10分,体育成绩增至40分
方案中规定,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思想品德五门考试科目满分均为100分,每科都包含10分开放性社会实践活动分数;同时体育分数增加到40分,逐步增强考试项目的选择性,加强仪器设备在量评项目测试中的应用。
3. 考查学生9年义务教育的积累
新中考方案中明确表明,要严格按照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注重考查学生9年义务教育的积累,注重考查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能力。扩大选材范围,贴近生活,注重实践。
此外,改进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加大市级优质教育资源统筹力度,完善优质高中校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校制度,2016年力争达到不低于招生计划50%的目标。招生政策向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比较短缺的区县和一般初中学校倾斜,引导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北京新高考改革方案:北京高考将不分文理,文理科目6选3
科目调整为“3+3”模式,即3门必考科目(语数外)+3门自选科目。未来,文理不分科,考生可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6科中任选3科。自选科目不用参加高考统考,采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方式,计算高考成绩。新高考方案2020年实施。
除了基础的语数外三门课,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强项,20种组合。
1. 高考英语改革大,今年起听力一年两考
从2017年起,英语采用计算化考试,英语30分的分值不变,但英语听力一年可两考,取最高成绩计入高考英语总分。从2021年起,英语增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总计50分。
2. 高等院校要求提前公布选考科目要求
根据最新高考改革方案,高等院校可以根据各自的培养需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自选科目中,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范围提出要求,但要求科目最多不能超过3门,必须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满足选考科目其中任何1门,即视为符合报考条件。
3. 2017年高考少数民族加分范围调整
从2017年高考起,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校招生录取。中考加分项目和分值,也将参照高考加分项目调整。
中高考改革牵动着千万学子的心,牵一发动全身,也让相应的课程体系发生改变,教师的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学生可以到户外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体验最新的技术,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学生超越教室的局限,走班去上课,在网络上与其他学校的学生互动学习,教育已突破校园的围墙。
链接: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谈教育深综改“基本思路”
北京市教育深综改的基本思路,在于促进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际获得感,以创新促绿色发展,其最终指向育人理念的重大转变。为此,一方面,我们要努力提高基础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使其贴近学生的消费习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要努力改善基础教育供给结构,打破单一的课程、资源、考试评价供给结构,构建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新供给侧结构,由此实现从需求侧的拉动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的转变。整体而言,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管理评价导向向服务支撑导向的转变。二是由单一学科导向向学生核心素养导向的转变。三是由封闭目标导向向开放发展目标导向的转变。
此次以考试和评价作为切入点来带动基础教育整体改革,旨在真正尊重教师和家长的消费习惯,在考试供给侧给不同类型的孩子都有发挥的空间,使不同学生都有增量。总体来说,这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我们希望聚焦和服务于学生在家门口“上好学”的实际获得,拓建广义教育资源供给,支持和引导学生在本地完成15年基础教育,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链接:东城出台全市首个中小学艺术素养评价指标
北京市东城区日前推出了《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生素质测评标准(试行)》,这也是北京市首个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标准,从此东城区学生艺术素质将有细化标准。
该艺术素质测评标准是以学生为测评主体,学生自愿自主申报,每名学生可申报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个艺术项目的素质测评,成绩折算计入北京市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成绩,测评总成绩为100分,外加10分加分。
音乐、美术项目成绩由学区认定,舞蹈、戏剧等学科不限定艺术门类,由区教委指定部门负责其成绩的认定工作。艺术素质成绩采用递增申报模式,每名学生每学年重新申报一次,不重新申报的,往年成绩有效。
以舞蹈艺术素质测评为例,指标共分为三级。一级指标包括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基础指标包括课程学习、课外活动两个二级指标;学业指标包括舞蹈基础知识、舞蹈基本能力等两个二级指标;发展指标包括舞蹈综合素养、课外学习、舞蹈特长加分项。三级指标则涵盖了学生参与舞蹈课学习的出勤率、参与度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等16个更加细化的指标。
日前,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随后,上海和浙江两地先后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一时间,以高考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改革话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此次高考改革可谓是中国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的考试制度改革。有媒体报道称,“大家一致的看法是,跨出了半步。”对此,有人觉得欣慰,“终于走了半步”;也有人觉得失望,“只走了半步”。
其实,一步也好,半步也罢,近30年来,我国的高考改革从没有停止过,只是之前的很多改革,如3+X、文综理综,或者自主招生制度等,都是局部“手术”,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正如人民日报所言,高考的改革,一直是在公平与科学之间做艰难的平衡,是在做一道难解的改革试题。但此次高考改革,第一次从计划编制,到考试、录取、管理等全方位进行系统化设计,这正是方案的亮点所在。只有系统的考量,才可能使教育改革达到最大的科学与最大的公平。
从长期来看,这次的改革方案第一次明确了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将教育拉回到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轨道上来。
回顾这些年的中国教育,在“一考定终身”、“分数决定一切”的导向下,学校和学生为了追求考试成绩,而忽视了素质的提升,把学生变成考试工具。从小学甚至是学前时代起,孩子就已经开始为他们并不理解的目标展开了竞争,在参加各种补习班的同时,童年正变得与快乐无缘;为了进入好学校,被各种证书武装起来的孩子,还要在经济实力和人际关系方面一决高下、拼爹拼妈,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这显然不利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学生个体的全面成长。
现在,大学招生录取的模式变成了“两依据、一参考”,也就是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实行多元录取。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高考分数之外,诸如价值观、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的综合素质,都可以进入大学招生录取的环节。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改革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就是说,通过制度上的顶层设计,明确无误地向社会传递出一个信息: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出发,老师该教什么就教什么,学生该学什么就学什么,不能再整天围着高考分数打转。
从短期来看,此次改革突出强调了招生录取的公平公正,它并没有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考试招生本身上,而是进一步强化了考试招生制度在实现代际转换、社会阶层流动、改变个人命运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并出台了一系列明确具体的政策措施予以保障,包括提高中西部地区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等,每一项措施都提出了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有些甚至严格规定了具体数据指标。
但是,认真审视沪浙两地的高考改革试点方案,不难发现其中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比如,未来高中教育如何摆脱围绕“应试”来组织教学的模式,选考科目的教学如何满足学生自由多样选择的需求?又如,高等学校如何来设定专业选考科目以及门槛,如何运用多样信息来考察选拔学生?再如,政府如何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性,如何保障这种评价的公信力,这些都是全新的课题,需要在改革实践中去研究和破解。
改革成果需要具有可复制性,才具有普遍价值,这是改革者需要认真思考的深层次问题。如何做实各项改革措施,对于各级政府、教育机构以及学生、家长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既要对改革充满期待,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障碍,尤其要防止诸如“新瓶装旧酒”、“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一些“把好经念歪”了的现象,通过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合理调整教育布局,严格遵循教育规律,最终促进教育公平,这显然才是广大群众乐于见到的。
2013年高考录取刚刚结束不久,某些网络媒体报道江苏省将于2016年进行高考改革,据称将取消英语在高考总分中的计分,而以等级形式供高校参考是否予以录取。不久,北京市出台的《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又一次把人们拉回了高考改革的视野中。无论是传言中的江苏高考改革方案,还是北京市的征求意见稿,都有一个共同点——均不约而同把改革的视点集中在英语科目上。无独有偶,近几年如山东等地也进行了针对英语科目的口语、听力考试分多次进行的改变。为什么焦点都集中在英语科目上?一时间议论纷纷,不乏各种支持或反对的观点、态度。在此,特邀请到从教语文、英语学科的资深教师,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人员和教育学者,来谈谈他们的观点——
将对高考语文的思考与对素质教育的思考结合起来
北京陈经纶中学语文特级老师 王大绩
北京市教委前不久《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高考考试与命题方面”在“语文学科”的具体体现是:语文学科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注意考查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发挥语文学习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
这个“征求意见稿”说明了三个问题:
第一,北京市教委正视语文学科与现实需要不匹配的现状,表达出改革加强的决心愿望。这令人鼓舞。第二,市教委试图以高考为导引改变这一现状,这是实事求是的选择,体现出勇毅气概。这值得肯定。第三,市教委对高考语文学科的改革包括内容形式两个方面,为征求意见提供明确方向。这引发思考。
的确,立足现实教育机制和社会心态谈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不能无视高考,不能无视高考对社会人心的强大吸引力,不能无视高考几乎成为中学生学习唯一动力的严峻现实。唯一实事求是的抉择就是,将对高考语文的思考与对素质教育的思考结合起来,通过高考促进语文教学实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的使命。
“考查内容”所强调的正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符合语文学科的规律。其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点,特别解释“不仅限于古诗文”,这解释十分必要。我觉得,还有一些是无需解释,自然包含在内的。例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见诸书本,也见诸生活实际。因为语文就是反映生活的学科,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再例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排斥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因为中华文化的特点就是包容,就是兼收并蓄,这一点鲁迅先生在名文《拿来主义》里曾做过精辟阐述。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育的重点,通过阅读吸纳,实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的教学任务。阅读类题目也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环节,应能促进语文阅读教学。
高考写作题目提供写作思维的原点。给标题和给话题的题目是给出一个原点。考场作文要由原点出发,在生活的广阔空间中,发挥展示思维,向外辐射。从而实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的任务。
从万圣节说开去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肖娟群
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是11月1日,刚好是西方的万圣节,儿子拎着一个带着憨态可掬笑脸的小南瓜兴奋地跑回来,告诉我幼儿园举办的南瓜节玩得很开心。我们现在的青少年们都热衷于过洋节日,除了万圣节,其他诸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每个节日总能在中国掀起一股热闹的节日气氛。反观中国的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人们似乎已不大喜欢了。当这么多人感觉端午没有圣诞重要、感叹月饼没有麦当劳好吃、对春节的热情越来越少而对情人节念念不忘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文化正在猛烈;中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毋庸置疑,在中小学教育中,语文,承载着很大一部分文化传播的功能,所以当看到北京2016年的高考改革方案降低英语考试分值、将“盈余”的分数分配给语文,且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将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部分的考查”时,我是乐见其成的。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一直在过度学英语,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硕博士生入学考试,乃至步入社会后的职称考试,英语都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席位,甚至现在已经向下延伸到了幼儿园、托儿班、早教班。全民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拼命学英语,但功利化、低龄化的教学并没有让英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虽然中小学生们每天都在学语文,语数外也是中高考中的铁三角,但是在学生的实际学习中,并没有真正把语文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众多高考科目中,学生普遍“怠慢”语文。这使得现在很多学中文、新闻出身的记者,中文功底都不是很好,写的一些稿子经常语句不通。在众多工作部门,经常有困恼是找不到真正能写出好公文、好报告、好总结的人。我自己在审学生的通讯稿时,也时常被一些错乱的遣词造句噎至无语。无论是现在的青少年文字运用能力偏弱现象,还是之前提及的文化传统传承问题,都亟需我们对语文教育改革的理性自觉。高考具有指挥棒的作用,语文分值的提高,相信语文课也会受到更多的重视。
将英语拉下“神坛”,并不代表英语不重要,而是让其回归工具本质。降低英语在中、高考中的权重,增加听力比重,突出英语作为语言的实际应用作用,其实这是在做一种非常有意义的英语考试方式方法探索——摒弃“哑巴英语”,让应试化、畸形化的英语教育更专业化、实用化!
改革不能只有初衷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者 熊丙奇
北京高考新方案公布,英语降低分值,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总体而言,舆论普遍赞成降低高考英语权重。在《新京报》组织的“你支持高考英语降低分值吗?”调查中,这也得到充分体现,支持者达74.8%。可是,再进一步分析各年龄段群体的意见,就会发现,对于这一改革,公众的情绪还是很纠结。
总体看来,这一调查得出一个结果:年级越大者,越支持降低英语分值、增加语文分值。比如,对于“你支持高考英语降低分值吗?”,有80.8%的50后被调查者选择赞成,60后选择赞成者则达73.4%。对于“你支持语文增加分值吗?”,有高达92.3%的50后选择赞成,60后选择赞成者达78.5%。而与之对应,刚完成学业、或者正在求学的80后、90后,赞成这两者的比例却要低,尤其是对于增加语文分值,赞成比例要低近20个百分点。赞成降低英语分值的80后为73.9%,90后为71.0%,支持语文增加分值的80后为68.4%,90后则仅为63.2%。
更为有意思的是,虽然赞成降低英语分值的比例颇高,可对于“降低英语分值是否会给学生增加新的负担?”,明确表示“会”的,50后群体却最高,为42.3%,60后紧随其后,为41.8%。这说明,就是最赞成英语降低分值者,也对这能否减轻学生的负担,并不看好。如果再考虑到90后群体有38.1%认为会增加负担,有20%说不清,80后有34.4%认为会增加负担,21.4%说不清,此次降低英语分值的高考改革,能有怎样的减负效果,还有待观察。
这对包括英语科目改革在内的高考改革,提出两方面问题。其一,改革必须充分听取各界意见,尤其是教育第一线、正在求学的学生的意见。其二,改革不要关注形式,而要重视实质。为何那么多的60后、50后赞成降低英文分值,却又认为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呢?——按理,如果认为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当反对这一改革才是。可以解释的理由是,对于降低英语分值的改革初衷大家是支持的,但对于改革措施的效果却不看好。大家对改革初衷的支持,被理解为对改革措施的支持了。
所以,要把改革的初衷和改革的措施分开,不能把支持降低英语权重与支持目前的改革措施混为一谈。降低英语权重是大势所趋,但目前简单降低分值的做法,很难说能起到这一效果。真正能让英语权重降低、引导基础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改革措施是,实行考试、招生分离。
定位准确,举措适当
北大附中资深英语教师 范存智
近期无论报刊、网络还是其他大众媒体热议2016年高考北京将英语降至100分,由此又使沉寂多日的2014年山东高考英语听力取消再起波澜,进而连带江苏的英语改革。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名执教英语逾40载的老教师,我对高考改革举双手赞同,对降低英语权重由衷拥护。让英语回归到工具学科的位置无疑是明智之举。
数年来我多次在各类型座谈会上发言谈应当降低英语权重。理由一:全球都是地球村了,英语作为交流工具很容易学;理由二:中国早已开放,走出去与请进来极其容易,外语与学外语再不神秘;理由三: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广袤大地上的13多亿人不必人人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也不可能做到这点;理由四:中国人不可能都走出去,随国力日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他们更愿意学说三两句中文;理由五:学外语要有语言环境,缺少语言环境的教学必然属无本之木,不接地气,实用价值大打折扣;理由六:目前义务教育初中段英语最大用场是中考,高中三年则是高考,大学就是四六级了。除此之外哪还能派上用场?
现在被热议的多种改革方案突出一点就是加强听说,听是基础,也因此北京方案中初中听力50分,高中30分,但总分100时,权重增至三分之一。山东取消听力,但强化了过程性评价力度;江苏的分级多次考也仍保持了英语的重要性。
关键词:信息类专业;成人教育;教改方案
收稿日期:2007―03―05
项目来源:兰州交通大学教改资助项目,编号:0006。
作者简介:王吉吉(1956―),女,汉族,辽宁凤城人,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和科研。
为迎接21世纪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的社会发展对信息类专业人才需求的挑战,紧跟信息专业发展前沿,满足和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倡终身教育的理念,近年来,高等学校在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同时,积极挖掘办学潜力,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广泛开展了函授、夜大以及脱产、短期培训等教育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了民族素质,促进了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根据教育部2006年5月的《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①,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504.46万人,在校生1561.78万人,毕业生306.8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共招生193.03万人,在校生436.07万人,毕业生166.79万人。无论是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还是毕业生人数,成人教育在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由于信息类专业成人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与应用脱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模式等都缺乏成人高教特色等问题,如不及时采取对策,必将影响信息类成人高教的发展。
一、现阶段教学情况的现状分析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类技术发展尤为显著,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据了解,目前国内信息类专业的成人教育教学远远落后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有教学计划陈旧,教材落后
专业课程的设置与行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接轨差距较大,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行业新技术的发展。同时信息类专业成人教育的专用教材严重缺乏,长期以来基本上沿用全日制本科的教材,在课程编写中,忽略了成人学习的特点和规律,照搬全日制本科教材的编写方法以及教学计划,造成了教材、教学计划与教学、学习的脱节。教材也由于出版周期长资金短缺人力不足等原因无法满足需求。
2)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教学时间严重减少,缺乏实践性教学环节
老化的设施、落后的手段极不适应现实教学的要求。教学手段一直沿用粉笔黑板模式,效率很低,缺乏相应的教学软件(音像、电子教学、教学光盘等)和现代化的网络教学条件。成人教育由于学生自身的特点,平时工作任务繁重,参加函授或夜大班学习时,由于课时短,又缺乏配套的短期培训教材,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同时,实践性教学环节无相应匹配环境,实验室不能对成教学生提供开发动手做实验的环境,现场实习也只能走马观花,缺乏实际操作的条件。这些不利因素对培养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影响较大,使得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动手能力、增加高新技术和专业前沿知识等受到了严重制约。
3)成人教育学生知识水平不同,层次差距大,实际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成人学生来自社会的不同地区部门、阶层,层次差距大,他们基本上是在职从业人员,工作学习矛盾突出,而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大多是搬用全日制的方式,从而造成成人高等教育的普教化。这种方式培养的成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没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所学知识在各自工作岗位上难以得到运用。作为信息类专业学生,缺乏现代化的网络学习条件,不具备配套的试验基地能够随时上网查阅、答疑、练习,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针对以上对现阶段信息类专业成人教育教学情况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面临形式的严峻性和确立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应加快对教学改革方案的探讨、制定与实施。
二、教学改革方案预期目标的确定
信息类专业成人教育教学改革方案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主题,根据信息类专业成人教育面临的发展形势和具体现实,确定教学改革方案的预期目标是:
1.研究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和相关的课程设置,制定出新的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优化选择基础课程教材,积极编写包含知识内容广、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前沿、结合实际且技术知识介绍通俗易懂的适合于成人教育学生的信息类技术新教材。
2.拓宽教学组织形式,可与企业进行合作办班,如短期的基础知识培训班和学历班,组织安排有关专家为成教学生进行新技术专题讲座。
3.充分利用高校的实验设施,提高成教学生的实验水平。多方联系具体的实习单位,使学生能够在现场实习中掌握实践经验,以便在工作岗位中得以运用。
4.丰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现代远程教学等现代化的网络教学手段,提高成教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充分利用Internet搜集资料,了解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新动向,察看Web课件和网络教程,便于课后对知识更好的掌握。也可以通过E-mail、QQ及QQ群、MSN或是远程视频与任课老师和同学及时联系,实时进行学习交流。
根据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的目标,设立专项经费,加强对专业教育改革的管理,确保教改方案取得预期效果。
三、教学改革方案的具体实施
信息类专业成人教育教改方案应紧跟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求,适用信息类专业各种函授、夜大学以及脱产、短期培训等成人教育形式。对成人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要从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更要看重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培养他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教学改革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研究成人教育培养人才模式,制定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
明确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各种实用型或继续教育提高型的人才,是一种应用型、提高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对信息类专业成教学生成功的培养模式,调研现代社会各行业对信息类人才的需求,研究培养适合现场工作需要的人才模式。紧跟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和新的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专业课程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对一些专业课程重新进行设置,增加一些有市场需求的新兴的课程,将一些知识点落后或是市场没有需求的课程删除,在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使开设的课程既实用又能代表信息类专业的发展方向。
2.优化选择基础课程教材,编著相关教材
根据成教学生知识水平差异大、层次多、学习实用性强等特点,优化选择一些基础的信息类课程教材。在教材选取上遵循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通俗易懂性和结合实践性的原则,适于脱产、函授、夜大等各种形式的成教学生的认知学习。关注新技术应用,突出现场实际,力求简洁实用,注重培训效果。
积极编写包含信息类技术知识内容广、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前沿、结合实际且通俗易懂的具有成人教育特色的新教材,对成教学生来说更具有理论学习性和实践指导性。教材应重点突出原理,网络结构、实际操作和组网应用,有实际应用案例,力求教材生动,贴近现场,满足信息类用人单位的需要。
3.拓宽教学组织形式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走出去”的方式,与企业签订合同联合办学,如开办短期的理论知识培训班,对新上岗的员工进行基础知识技能培训,帮助单位对员工进行平时工作中的知识考核。开办学历班,使学生在不耽误平时工作任务的情况下,进行培训拿到相应的学历,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4.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打破沿用粉笔黑板授课的单一的教学方式,以计算网络、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多媒体课件完成课堂授课,丰富课堂气氛,增强教学的效果。
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满足在职成人教育学生学习的需求,利用音像、电子课件、视频、光盘等教学软件和网络教学方式,实现师生、学生间的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提高教学交流的质量。例如,授课教师利用网络手段向学生提供信息技术方面的最新知识和一些与所授课程相关的最新视频教材;在开课前向学生公开其电子信箱和QQ、MSN等网络联系方式,便于与学生及时交流,进行课程辅导和网上答疑;在学校网站的服务器上建设专用的BBS社区,供教师和学生以及其他对相关主题感兴趣的人员参与讨论;授课教师在一些知名门户网站开设博客(Blog),就教学内容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
5.改革考核模式,充分挖掘成教学生的自主能力
成人教育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大以及知识基础薄弱的缘故,对于精深的理论问题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对于一些应用类型的问题,往往因为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反而有比较强烈的兴趣。因此,在成人教育的实践中,不能对其照搬全日制教育的考核模式,应该尽量做到以实践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以灵活多变的开卷考试或专题研究论文为主、死记硬背的闭卷考试或与实际应用无关的知识点考核为辅;以平时成绩为主、期末考试成绩为辅。对于一些以实验为主的课程,采取开放式教学和考核。总而言之,我们认为,成人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行收集资料、采集数据的意识,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能力,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改革考核模式的意义不言自明②③。
6.对实践性教育环节进行改革,与企业合作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充分利用高校本科教学中的实验设施,提高成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水平。加大对成教学生实践教学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与企业合作,多方联系使学生去现场实习,使学生能够在现场实习中掌握实践经验。对于在职学习的成教学生,结合其本职工作的特点,在实习中尽量安排或设计一些与其本职工作有一定联系的科目,提高学生本人的学习兴趣,摆脱一般的学历教育一切以文凭为重的窠臼,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7.对成教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改革,结合实际进行自主选题
对于成教学生的毕业设计要求应更贴合自己的本职工作,结合实践经验和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利于所学知识在今后工作中的应用。而对于没有工作的成教学生来说,由指导教师给出参考题目,让学生自由选择或根据爱好和未来工作需求自由命题的方法,通过自选课题满足他们的要求,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对他们今后从事工作的实用性。
四、结束语
为紧跟信息专业发展前沿,信息类成人教育的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实施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进行课程改革,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模式进行改革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难点,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市场需求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电子课件、视频讲座、网络等教学手段,运用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人教育人才。
注释:
①教育部.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6.5,moe.省略/edoas/website18/info20464.htm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英语教育改革路径摘
一、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英语教育改革目标
教育生态学是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在教育学中渗透与应用的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将教育系统内部规律作为研究对象,注重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平衡和协调,分析教育生态环境与教育活动相互作用关系的机理和规律。在教育生态系统中,生态因子的关系不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学生群体的构成也是多样的,依据年龄、性别、性格、学习基础等因素,可以分为不同的群体,这些群体之间也存在各种联系。教育教学效果不仅仅受到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态度的影响,还受到学生群体结构和这些群体之间互动关系的影响。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英语教育改革目标的设定要符合社会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趋势,即注重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性的语言素养,而不是注重应试能力的提升。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需要好的语言环境和主动学习的动力,因此,英语教育改革要从提升学习氛围、创造语言环境、提升课堂生动性着手,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英语教育发展趋势和具体的英语教育教学方法。
二、英语教育改革的限制因子分析
限制因子又称非生态因子,指生态环境中的抑制性因子,由一般的生态因子转化而来。生态环境中的某一个或某一些生态因子由于数量、活性过大或过小,打破了生态平衡,阻碍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这样的生态因子就成为限制因子。生态学的限制因子仅限于自然因素,而教育生态学的限制因子则延伸到了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等方面。想要促进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最大化教育教学资源的效益,就应该找出导致不平衡的根源,即发现教育生态环境的限制因子,只有这样,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突破教育瓶颈,从而推进教育改革迈向成功。结合我国教育现状,可以将英语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限制因子归纳为教育条件、教育观念、管理制度、考试内容与形式、考核评价制度。
1.教育条件因子
(1)英语教师的整体水平有限
新的英语教育目标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自身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英语学习能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然而,受我国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制约,许多英语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于自身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也就不具备培养这种能力的方法和技巧,无法做到对英语综合知识应用与教育教学的融会贯通。
(2)缺乏系统明确的在职培训平台和机制
目前,学校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培养,会主动搭建平台,为英语教师尤其是优秀的英语教师提供培训与交流的机会。英语教师也非常注重自我提升,除了积极地报名参与学校组织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也会主动考一些证书,来提升自身的素质。然而,我国对于英语教师在职培训还缺乏系统性,培训目标也未明确统一,没有形成以提升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英语学习能力为目标的在职培训机制。
(3)英语师资队伍数量不足
我国整体英语教师数量不足,无法全面实施小班授课,且经常是一名英语教师教授多个班级,这就使得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和负担较重,往往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同样的英语教育教学方式,且以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式为主,无法为每个学生制定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英语教育教学计划,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此外,由于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往往较多,因而课堂上学生之间互动交流机会也比较少,不利于英语语言氛围的塑造,且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就不利于学生之间互动性的发挥。
2.教育观念因子教育观念是阻碍
英语教育改革的首要限制因子。只有教育观念能够跟上时代的需求,与英语教育改革目标相一致,才能够保证英语教育改革的目标转化为现实。然而,受传统英语教育思维的限制和影响,我国英语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趋势,应付考试成为了英语教育的主要目标。从义务教育阶段的升学考试,到大学阶段的英语四六级、专业八级,出国留学的托福、雅思,再到职称英语考试,教师教英语、学生学英语,主要就是为了一个好的分数,达到升学或求职的目的,而不是真正以提升英语交流能力和学习能力为目的。长期存在的英语应试大环境使英语教育观念发生了扭曲,出现了严重的本末倒置。而应试教育的思维也使得现代英语教育延续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及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这不仅不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和英语综合素质,还可能起到反作用。
3.管理制度因子管理制度
因子对于英语教育改革的阻碍是多方面的。大部分学校属于国家事业单位,长期以来采取等级化管理制度,领导、教职工、学生之间存在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这就大大阻碍了英语教育改革的贯彻落实。一方面,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相割裂,使得不同层级之间的信息沟通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学校英语教育改革方案的制定者由于难以了解英语教职工的真实意见和想法,因此在制定学校英语教育改革方案时,难免与现实状况相偏离。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感,则会从某种程度上阻碍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往往怯于主动表达,这就阻碍了学生英语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此外,等级化管理制度也阻碍了英语教师之间的互动沟通,教师的差距往往通过职称的高低体现出来,在这种竞争机制下,英语教师之间往往宁愿闭门造车,也不愿意分享交流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
4.评价制度和考试内容方式
因子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围绕学生的考试成绩,对教职工往往采取量化考评的评价机制,而量化的标准也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虽然国家不断对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进行改革,加大了听力的比例和难度,有些考试也加入了口语考试内容,然而,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难以用量化标准进行准确的比较衡量,以一次、两次的考试成绩来判定学生的优劣,是极其缺乏合理性、人性化的,这不仅抑制了英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使得英语教育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不相符,导致所谓的“花盆效应”,严重阻碍了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英语教育改革路径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要充分协调好物质与精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其各自能够处于最合适的生态位,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对于物质形态的教育资源,要努力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其效用最大化。对于英语教育活动的参与者,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此外,在精神层面上,英语教育改革要有统一的目标、具体的规划,使目标和规划与实际需求相符合,与现实条件相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引领英语教育资源,共同朝着英语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而努力。
1.相关部门应积极提升教学条件
(1)构建系统的英语教师在职培训平台
国家教育部门在进行英语教育改革规划的设置时,除了要提升英语教育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等,更要围绕英语教育改革目标,将英语教师在职培训系统平台的构建纳入规划中,而英语教师在职培训规划系统平台的构建和完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规划设置的过程中,也要注重结合现实条件,体现出阶段性特征,保证规划的可行性。教育相关部门要整合英语教育资源,组织英语教育教学精英团队,结合时代需求,制定出系统的在职培训方案方法以及符合现实条件的培训实施路径,帮助我国英语教师队伍加深对于英语语言和英语教育的理解,提升我国英语教师队伍培养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的能力。
(2)扩充英语教师队伍的整体规模
在提升英语教师质量、保证英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能够跟上时代步伐的同时,还要扩充英语教师数量。我国整体上呈现出英语教师队伍不足的问题,而目前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不在于我国缺乏英语专业人才,而在于英语教育条件艰苦,如存在英语教育投入不足、英语教师待遇低下等问题,许多英语专业人才不愿意投身于英语教育事业,而选择了其他工作条件相对好、待遇相对高的职业。这种问题也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越贫困、越偏远的地区英语教师的数量越不足。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提升英语教师的工资待遇,从而吸引更多的英语专业人士投入到英语教育的工作中。
(3)遵循耐度定律,坚持适度原则,注重全面提升
无论是英语教师在职培训平台的构建,还是教育经费投入的加大,都要坚持耐度定律,即保持适度性,与其他因素相协调,而不能过分追求快或多。这种协调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的协调,从国家层面来说,我国英语教育水平、英语教师在职培训的科学性和完善性与其他教育水平高的国家相比,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和照搬,因为不同的国家社会环境、区域文化、经济水平等因素各不相同。我国在完善英语教师在职培训平台、促进英语教育改革方面,都要注重与自身国情相结合,与其他英语教育条件相配合。同样,在不同的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的学校,都要注重内部的协调,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寻求渐进的、全面的提升,逐步推进英语教育改革。
2.英语教师应转变英语教育观念
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想要使自身的英语综合应用素质提升到一个高度,需要在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前提下,极大地发挥英语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从更加深层的视角去挖掘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注重传授方法和技巧,激发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英语的动力和能力,而不是单纯地归纳考试重点,帮助学生应付考试。彻底打破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放眼长远,坚持英语教育与实际需求相融合,将英语教育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上,是突破“花盆效应”的基础前提。
3.学校应构建人性化管理模式
学校理应是一个人文气息浓厚的地方,然而,传统等级观念阻碍了和谐的人文氛围的形成,人性化管理的模式能够从根本上转化集权化、等级化管理模式下形成的领导、英语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使英语教育教学的参与者们能够保持一个平等、和谐的关系,使这些参与者各自站在一个相对于自身来说的最佳生态位上。在最佳的生态位的组合下,领导、英语教师、学生之间实现了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够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其相互作用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形成一个最大化的合力,共同作用于一定范围内英语教育水平的提升。
4.采用富有弹性的考评制度
对于量化的考评标准指标进行调整,增加其弹性,使考评制度能够真正起到鼓励监督的作用,而不要打击英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学校可以依据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进行划分分组,实行分级教学,对学生的考评评价可以在同一级别的学生之间进行,使学生能够真正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赛跑,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又不会打击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而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也要综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努力程度。此外,学校也要在现有的条件基础上,努力实现个性化的英语教学,做到因材施教,营造和谐互动的生态化教学氛围。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英语教育改革要符合社会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趋势,实现物质与精神、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各种因子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使其各自能够处于最合适的生态位,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本文分析得出我国英语教育存在教育条件因子、教育观念因子等限制因子,这些限制因子阻碍了英语教育改革的步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升教学条件、转变英语教育观念等英语教育改革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高彤彤.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知识经济,2014(22).
[2]付艳丽.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分析[J].校园英语,2015(24).
[3]朱莎.从教育生态学看英语专业课堂教学[J].校园英语,2014(33).
[4]孙丹,殷际文,李舰君.论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家庭教育的重要价值,并在一些国家层面的教育改革方案和改革举措中阐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实施办法和策略等。近期,中华女子学院家庭教育立法课题组分别在湖北、云南、广东三省的武汉、十堰、昆明、保山、广州、汕头六市包括农村地区,采取典型抽样方法,围绕公众对家庭教育立法的态度、认知、服务需求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引来媒体的关注。
此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公众普遍对家庭教育立法认同度较高。74.3%的人认为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家庭教育服务和管理工作,其中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家庭教育立法的认同度更高。
随着《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继出台,各地开始推进家庭教育建设。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仍然存在三大缺陷。
一是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庭教育立法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分别有69%的受访人认为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缺乏相关知识”、67%的受访人认为“缺少经验借鉴”、42.8%的受访人认为“缺少获得帮助的机构”。二是家长自身的素质与教育能力参差不齐。三是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深圳市宝安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副主任张琼说,家庭教育市场缺乏准入机制而鱼龙混杂。因为政府的专业机构人员的指导难以满足广大群众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很多民间机构和组织纷纷抢占家庭教育市场,导致“科学不足,市场有余”,一味迎合家长而不是科学的指导,后果严重。
由此,专家呼吁,家庭教育既需家庭投入,也需要国家的支持和保障。应当有一部专门性法律,对家庭教育的诸多问题予以明确。
有人认为,家庭是私有的,家庭教育是自主的,所以国家不应当干预。“其实,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关乎个人和家庭福祉,也关乎社会和谐和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公共利益性。”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林建军教授说。从此意义上看,家庭教育不仅是私事,也是一种具有重要公共利益性的公共社会事务。为此,家庭教育既需要家庭投入,进行家庭私育;也需要国家的支持、指导和保障,提供社会公育,尤其是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过程中必须给予全面、必要的组织指导。
家庭教育立法并非“控制家庭”,而是强调家庭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保障公民在家庭中受教育权的实现,可以作为立法的宗旨之一。”教育部法制办公室副主任王大泉建议,立法要致力于建立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体系,建立对家庭教育市场化服务的监管机制和质量标准;要致力于将家庭教育纳入国家公共服务的范畴,成为财政开支的一部分;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合作的公共治理框架,充分发挥各种主体的作用;要明确不同主体的权利义务,要有具体明确的职责规定,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目前,家庭教育立法在我国不仅为社会发展所必需,且推动立法的条件渐趋成熟。已经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等均涉及家庭教育,并从法律和政策层面对家庭教育的责任、要求作了相应的规定。尤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制定有关考试、学校、终身教育、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等法律”;全国妇联制定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年)》,也将促进家庭教育立法取得实质性成果。
(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