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师

教师

时间:2022-03-11 08:10: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师

第1篇

也许在不同的人眼里,教师的形象是不一样的。正如一部部教师题材的电影,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教师形象就是丰富而立体的。在银幕中,那些平凡、普通的教师形象告诉我们:让我们感动的教师,一直都真实地存在着,带给我们“排山倒海”的动人力量。

感动 四部电影中的乡村教师

1993年的那部《凤凰琴》,讲述的是一位高考落榜的农村青年张英子在偏远山区小学代课的故事。当代课教师的第一天,她就被山区艰苦的办学条件所震惊:老校长每天给几十个学生娃娃做饭,仅有的两位教师不仅上课,还要天天接送学生。而他们的工资一次次被拖欠。

看完此片,每个人心里都会留下深刻印象:清晨竹笛演奏的国歌伴随冉冉升起的太阳回响在山区学校的操场上……

时隔六年,名导张艺谋的教育题材电影《一个也不能少》获得了第5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故事发生在偏远的水泉小学。高老师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亲,村长从邻村找来只有十三四岁的魏敏芝代一个月的课。临走时高老师叮嘱魏敏芝:看好孩子,一个也不能少……十岁的张慧科因家里欠债不得不失学到城里打工,魏敏芝单身一人进城,在茫茫人海里寻找……

再隔六年,讲述英籍裔女孩何艾作为志愿者,只身来到中国边远山区担任代课教师的首部慈善电影《烛光》和由倪萍主演的《美丽的大脚》相继上映,再度引发了神州大地对山村教师的关注。

在《烛光》中,女主角何艾老师在远离都市的山村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影片同时讲述了当地小学校长兼老师秋昌秀的故事,歌颂了乡村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此片同时也激起了人们对中西教育的差异与冲突的关注。

《美丽的大脚》中,由倪萍饰的张美丽是一名农村教师,她唯一出众的地方就是那双能穿43码鞋的大脚,她总觉得自己这辈子不太成功,所以竭尽所能地要让村里的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在北京过腻了养尊处优生活的夏雨报名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来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她的到来让这个原本平静的地方变得燥动起来。

山村以外的世界让孩子们包括张美丽感到因惑与茫然,山村贫穷而乏味的生活让夏雨感到辛酸与难熬,甚至想到了离开,但是,她能舍得离开这些纯朴的孩子,还有那个大脚张美丽吗?

四部影片,都反映了中国乡村教育的贫困,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身为没有“真正身份”的教师却无悔地为教育付出的无限心力,从而折射出乡村教师虽身处恶境,却闪动着人格魅力的耀眼光芒。

这从水泉小学的高老师身上我们就能轻易感知。虽然他出现在画面中的时间不足五分钟,却给予了每个观者以深沉的感动。“一个也不能少”的嘱托,临行前对粉笔“使用说明”的交代,上车前坚定地对魏敏芝“我给你五十元”的许诺,都能让每份眼神中凝聚了一丝难以形容的触动。魏敏芝的倔强与毅力使观者自叹弗如,既惊又羡。虽然一开始她就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角色,做为“老师”她没有足够的资格,正如一位学生看完《一个也不能少》时大呼:“怎么可能呢?教师的资格怎么会如此容易获得?”

而当我们用整个心灵感知画面,也许首先映入我的视野的是贯穿其中的一种意识,一种奇怪的寻找意识。从电影中去寻找我曾经以为深沉的命题。因为从一开始映入眼帘的秃黄的土地,破旧的教室和陈旧的画面,仿佛就渴望着一种改变,意味着一种追求,寻找着一种改变落后的方式,寻找回农村教育的一片晴朗天空,寻找回我们曾经遗忘的农村教师身上的力量。

虽然影片中的教师不能用任何“专业”的标准去衡量,他们或许不是许多人眼中的优秀教师,但却值得我们从画面中,从心灵深处与其相遇、握手、敬礼……

寻找“富教师”或“穷教师”?

这几乎是一个常识:教师不富裕,农村教师更甚……因为富裕是需用物质来作标志的。

现实与艺术是相融的,任何艺术都必须适当地反映真实。

农村的教育是什么样的?农村的教师身上背负着如何沉重的责任?从原来的一个疑问,到越来越多的疑问的产生,是因为影片给所有观者以最深刻与震撼的展现:中国有很多贫穷的地方,那里的教育需要情与意的灌入,那儿有很多农村教师,他们的名字不同,窘境却相同……

他们从外在看,完全是贫穷的。观众必然能轻易地从影片中发现这一点。从《凤凰琴》里的老校长,又或是《一个也不能少》中的高老师,或是《烛光》中的秋老师,还有《美丽的大脚》里的张老师,他们的清贫与贫瘠的土地“相配”,也真切地与真实的教育世界里无数平凡的老师们“相配”。

在四部影片中,与贫穷相关的画面是一种常态呈现。如《一个也不能少》中魏敏芝在的黄土中疾跑;上课时间以太阳照在钉上为准;当孩子们为挣钱而搬完砖要买水喝时,一致决定买没喝过的可乐,一人一口……

又如《美丽的大脚》里,孩子们没有去过游乐园、没有城市孩子玩的电玩,只有自己“创造”从直落的土坡上寻找游戏的快乐……

再如,《凤凰琴》中老校长带领学生伪造入学率以期在全乡评选比赛中获奖金而维修校舍,反映了农村教育经费紧缺问题。

在《烛光》里,何老师以西方的教育方式给孩子们上课,孩子们尽情地在教室外头用粉笔画画。孩子们小心地问:“画什么都可以吗?”何老师答:“你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这一简单对白折射出了农村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问题……

要知道,在我国广大农村,民办教师几乎是教育领域中的“透明体”。最卑微的身份,最恶劣的环境,最稀少的报酬,还不时被拖欠、抵消、挪用……

的的确确,他们是贫穷的,而他们却用最朴实的、最动人的言行让人相信:他们是富有的。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对教育的大情怀,看到了他们因“燃烧”而富有……

第2篇

教师赞

邓红玉

春华秋实,时序更替,我们说秋的辉煌是用老师的血凝成的,正是在这样一个金色的秋天,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一个灿烂的日子乘风而来——教师节!

请让我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将心中对老师诚挚的敬意转换成属于你们的语言。

大家都说您培育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那栋梁。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已经是第无数次把您的身影化成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光和热,您的品格和精神浓缩成两个字——燃烧,不停地燃烧,燃烧…… 还是您,工作在今朝,描绘的却是祖国未来的蓝图;教学在课堂,成就的却是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

如把您比作蚌,那学生就是蚌里的沙,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浸它……经年累月,砂粒变成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点缀了教育界,装潢了祖国!可您,从不愿炫耀这番丰功伟绩,永远地从事这叶的事业,却散发出花的芬芳,默默地将培育出的万紫千红开放在我们的心间,就象春蚕从未自诩,坚持着“命旦夕,丝方尽”,在中国的神圣之地上开创了闻名世界、震撼古今的丝绸之路。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

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锦绣,英才济济笑颜开!”

千言万语也道不尽我们对您的感谢和赞扬,姑且让这首诗来诠释你们的生命价值,将你们的高尚品格在祖国传唱!

第3篇

1996年刚入幼儿园的我坚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果然在一次班级环境布置中得到了验证,那时我们班在教师少、孩子多、布置环境任务急的情况下,我没有退缩,毅然决定用一夜的时间来完成布置任务。果然不负有心人,我班的环境布置得到大家和园领导的称赞,同时我也被列为积极分子的行列。自那时起,我就时刻以一名党员标准来要求自己,思想上要求进步。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意味着什么,因此我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做到敬业奉献,从不做有损于教师名誉的事,力争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幼儿教师形象。1997年,刚接小班时,有的家长对我们十分感激,便请我们吃饭或给我们送礼物,这些全都被我拒绝了。我常对他们说:“教育好孩子是我的职责,只要你们支持我的工作,信任我们教师,我已经很知足了。

1998年,我承担了“听读游戏识字”实验项目。我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认真、耐心地教幼儿,在年终的成果汇报活动中,赢得了家长的好评,因此也获得了“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由我撰写的论文“音乐教育对幼儿社会化的作用”获牡市级三等奖。

1996年刚入幼儿园的我坚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果然在一次班级环境布置中得到了验证,那时我们班在教师少、孩子多、布置环境任务急的情况下,我没有退缩,毅然决定用一夜的时间来完成布置任务。果然不负有心人,我班的环境布置得到大家和园领导的称赞,同时我也被列为积极分子的行列。自那时起,我就时刻以一名党员标准来要求自己,思想上要求进步。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意味着什么,因此我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做到敬业奉献,从不做有损于教师名誉的事,力争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幼儿教师形象。1997年,刚接小班时,有的家长对我们十分感激,便请我们吃饭或给我们送礼物,这些全都被我拒绝了。我常对他们说:“教育好孩子是我的职责,只要你们支持我的工作,信任我们教师,我已经很知足了。

1998年,我承担了“听读游戏识字”实验项目。我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认真、耐心地教幼儿,在年终的成果汇报活动中,赢得了家长的好评,因此也获得了“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由我撰写的论文“音乐教育对幼儿社会化的作用”获牡市级三等奖。

1999年,我除了承担听读游戏识字实验项目外,我又承担了艺术启蒙实验项目。在实验过程中,我摸索出一套综合的路子,寓教于乐地把音乐、唱歌、读书、识字联在一起。在市里举办的幼儿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成果展活动中,我的一节音乐课“尝葡萄”被评为市级优秀公开课。我撰写的活动设计舞蹈“我的家乡日喀则”在省学前教育研究会活动设计评审中获三等奖。论文“在音乐活动中开发幼儿创造力”获省级二等奖。由此我也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000年让我难以忘记。我的“婚期”与“六一”相撞。结婚是头等大事,可编排团体操对于我来说同样也很重要。我知道它不是代表我个人,而是全体幼儿教师,代表整个幼儿园。我选择了后者。不知是多少次的文艺汇演,多少次的编排团体操,我都是认真去对待每次活动,因此也得到领导的信任和赞誉。同时在教师培训活动中,我的音乐课“舞龙灯”被评为市级优秀公开课。

2001年,我写的论文“音乐活动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被评为市级三等奖。

2002年,怀有身孕8个月的我,依然富有激情地穿梭在教学之中。我又被评为“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2003年,我的论文“谈谈对幼儿品德教育的几点看法”被评为国家级二等奖。

第4篇

1、我若是CEO,您就是CEO的老师。我若是总统,您就是总统的老师。不管我将来人生的路将是怎样,我都会永远爱您,老师!

2、老师,我们诚挚的祝福,就像老树上的翠绿,浓浓密密,与岁月俱增。

3、我是一棵绿树,沐浴着智慧的阳光,在您知识的土壤里,茁壮成长。

4、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对老师您说声:老师节日快乐!愿您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健康快乐!

5、在这特别的日子谨向您致以永恒的感激之情。对您的谢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教师节快乐!

6、您是一棵挺拔的树,曾结过成熟的果实,岁月在您的身上镌刻下苍老的年轮,您的身旁却崛起一片森林郁郁葱葱。

7、老师,不经意里您的头发已白了。只愿轻风能吹拂您的白发,明月清照您的白发。使您永远年青!愿您永远健康!

8、亲爱的老师,您就象那春天的细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您给予我们的爱和关怀将鼓舞着我们走过艰难困苦。

9、您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您是石阶,承受着我一步步踏实的向上的攀登;您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10、或许有千里冰封,或许有万里雪飘,您的圣洁和温暖却使我们相信:生活里没有冬天。老师!我永远感激您!祝福您!

11、老师,我常惹您生气,但是我有一颗善良炽热的心。您的辛劳将常记我心您谆谆教诲永难忘怀,在这属于您的日子,祝福您健康欢乐如意!

12、小时候总觉得您太严厉,现在才知道这是您爱的表现。老师,祝您节日快乐!

13、老师永远带着笑容,总是那样快乐幽默,喜欢谈论人生,也爱听听我的梦,那就是我——永远的老师。

14、或许我不是您最中意的学生,但您却是我将终身感谢的人。正是您,使我学会该如何长大!

1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桃李芬芳,其乐亦融融。祝福您,节日愉快!

16、我歌颂粉笔。它给予我学问,勾勒我的灵魂,指点我的前程,那美丽的粉笔不正是您的化身吗?谢谢您,老师!

17、老师—感念的季节风吹过我的眼眸,雨落在心中几番幕起又幕落,忍不住又忆起童年往事,悄悄问候您!

18、老师我永远记得您对我的教诲,正是您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19、轻轻的一声回侯,不想惊扰您!只想真切知道您的一切是否安好……

20、愿我的祝福像朵小花,永远盛开在这温馨的收获季节,替您时时刻刻点缀出欢乐洋溢。

21、面对着壮阔的大海,让我们向您庄严宣誓:请您放心吧,亲爱的老师,没有什么风浪能挡住我们青春的脚步!

22、在这美好的节日里,我要用老师教我写的字,用老师教我的美好词句,为老师写一首最美的小诗……

23、献给敬爱的老师:象天空一样高远的是您的胸怀,象大山一样深重的是您的恩情!老师!请接爱我诚挚的祝福。

24、鲜花、掌声、祝词表达了学生的心愿:老师您辛苦了!学生祝您:天天“九。十”,永远快乐!

25、您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彩,您的每句话犹如久旱的树苗得到滋润,我们就是在您的滋润下,长成参天大树。

26、老师,感谢您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我人生的旅途,对您我满怀感谢之情。

27、您是一片神奇的海滩,任我俯拾人世间那些美丽的贝壳。祝您教师节快乐!

28、祝教师节快乐,永远年轻,并愿阳光般灿烂的笑容永远与你相伴!

29、如今,天空已经成为我们的领地,而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是您给了我们飞翔的信念和力量。老师!向您致十二万分的敬意。

30、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无知走向文明,是您,亲爱的老师,您用生命的火炬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31、当我们采摘丰收果实的时候,您留给自己的是粉笔灰染白的两鬓白发。向您致敬,敬爱的老师!

32、没有人比您更值得如此深厚的谢意。仅这一天远不足以表达对您的感激之情。

33、我尊敬的老师,我的成功是您给于的支持,千言万语一声“谢谢”——您是我永远的老师,永远的朋友!

34、如果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宽广和深远。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

35、像天空一样高远的是您的胸怀、像大山一样深重的是您的恩情、请您接受我诚挚的祝福吧,教师节快乐!

36、您用生命的火炬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我要衷心对您说一声:谢谢您,老师

37、你不仅是一位合格的教师,更是一位好朋友,谢谢你所做的一切。

38、您的声音,总在我耳畔响起;您的教诲,常驻在我心田。祝您教师节快乐!

39、您像一只蜡烛,为学生献出了所有的光和热!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燃烧!

40、这是我们买给您的礼物,谢谢您,老师。没有您无私的奉献,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成功。

41、我虔诚得不敢寻觅词汇,因为老师这两个字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崇高的敬词。

42、您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我们就像您培植的小树,我们愿在冬天为您抵挡寒冷,春天带给您绿意,夏天带给您凉爽,秋天带给您硕果!

43、我们喜欢你,年轻的老师。您像云杉一般俊秀,像蓝天一样深沉,有一颗和我们通融的心。

44、老师,您启迪我真正领会了大自然的恩惠。从此我读懂了绿叶、彩云、浪花。

45、您给了我灿灿如金的生活真谛,经过岁月的磨洗,弥久而愈明。您用辛勤汗水,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谢谢你,老师!

46、是谁给了我们文明语言?是谁教会了我们人生的哲学?是谁教会我们怎样做人?是您!辛勤的园丁!祝您节日快乐!

47、也许,您不是最优秀的,但在我心中您是最棒的!节日快乐,老师!

48、春雨,染绿了世界,而自己却无声地消失在泥土之中。老师,您就是我们心田的春雨,我们将永远感谢您。

49、您的学识让我们钦佩,您的为人让我们折服,您的节日让我们共同庆祝!老师,节日快乐!

50、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崇敬的老师。在您的节日,您的学生愿您永远年轻。

51、一切过去了的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一切逝去了的方知可贵。我怀念您带我们走过的时光。

52、我说老师啊,您说我们考上大学的时候就是您找女朋友的时候,可现在呢,还是光棍一条,好汉一个,不要耽误自己的终身大事呦。

53、成功源自您的栽培,优秀出自您的耕耘。为今天喝彩的同时,我们永远铭记您当初的教诲和箴言!

54、三年过去了,一切都变成那昏黄色的画面。怀念操场,怀念教室,更怀念您!!我的老师!教师节快乐!

55、当我第一次走进课堂,叫您一声老师时,便意味着我一生都做您的学生。

56、将来,无论我成为参天大树,还是低矮的灌木,我都将以生命的翠绿向您祝福,我的老师!

57、在人生的旅途上,是您为我点燃希望的光芒,给我插上理想的翅膀,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上。感谢您,老师!

58、亲爱的老师,在人生旅途上,您为我点燃了希望之光,您所做的一切润泽了我的心灵,开阔了我的视野。今天我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59、赠老师: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您都默默地摇头,您说你只是一条蜿蜒流淌的溪。那我自然是您怀里一条欢愉的小鱼了。

60、今天,在遥远的他乡,您的学生把您给予的昨天,折叠成记忆的小船,任其飘荡在思念的心湖。

61、不管工作有多么的繁忙,只要记得我时刻都在远方关望您、祝福您就好。

62、辛勤的汗水是您无私的奉献,桃李满天下是您最高的荣誉。祝您:节日快乐!幸福永远!

63、讲台上,书桌旁,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撒下心血点点。辛苦了,我的老师。

64、献给敬爱的老师:我们搜寻那些美丽耐人的回忆,也默默遥远地祝福您永远健康快乐!

65、难忘恩师对我的激励,使得学生也能从事太阳底下光辉的事业!祝你健康,多育祖国的良苗!

66、您是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永远尊敬您,热爱您!祝您事事顺意,每天都有一份好的心情!

67、老师:每一缕的阳光是我对您的祝福,每一颗星星是我看您的眼睛,每一丝雨牵着我对您深深的思念,想念你。

68、白色的粉笔末,一阵阵的飘落。它染白了您的黑发,却将您青春的绿色映衬得更加浓郁。

69、我愿将我的祝愿和感激,浓缩了我对你的祝愿,愿你的每一年,每一天都充满了幸福和喜悦!

70、愿欢快的歌声,时刻萦绕着您。愿欢乐年华,永远伴随您。祝您节日愉快!

71、作为父母,我们深知您在我们孩子成长道路中的重要。谢谢您所做的一切,衷心感谢您,我孩子的恩师。

72、希望今天,所有的老师都会从心里微笑,为了桃李满天下!只要老师快乐,我们就快乐!

73、悦耳的铃声,妖艳的鲜花,都受时间的限制。只有我的祝福永恒,永远永远祝福您,给我智慧之泉的老师!

74、时逢教师节,是向所有教师表达谢意的日子。这个职业值得受到特别的重视和尊重。此刻是向您及您的同行们致敬的最佳时机。

第5篇

自古以来,教师的任务是教学、教授、教导、教化……,无不立足于“教”的一端,围绕“教”字展开。韩愈《师说》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如此,整个学校教育也概莫能外,就像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里描述的那样:“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关键在于“教”与“学”位置的变化,把“教校”变成“学校”,把教育真正变成教书育人的事业。一言以蔽之,教师当为学师。

教师为学师,当突出学生之“学”。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是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工作的中心。教师的“作品”是学生,考量教师绩效、能力和水平的标尺在于学生,在于学生所处的位置,在于每个学生的内心体验。可以说,学生不仅是教师的“衣食父母”,也是学校的“上帝”。学生好比学校的“消费者”,没有学生的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没有学校的发展就没有教师的发展。教师当为学师,就是要突破学生是接受者的“被动”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道”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人意识;突破学生在学校就是“读书”的观念,突出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教师的一切行为,既要考虑“教”的一端,更要围绕“学”的一头展开,从学生入手,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学校工作、教师履职的切入点和归宿点,自觉地坚持学生利益高于一切,以生为本、育人为本,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态、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教师为学师,当突出学习之“学”。学习之“学”,首先是促进学生学习。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众多发达国家都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定基于“人是如何学习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只是过程、手段和方式,“学”才是起点、目的和归宿。身为学师,就要围绕学生、研究学生、开发学生。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个“得法”,就是师生共同找到适合学生需求的学习方法。一名特级教师在一所学校上了一堂优秀课,如果全盘搬到另一所学校去,从教师的“教”来说,可能仍是“优秀”的,但从学生的“学”来讲,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不同的对象授之以不同的学法,这便是因材施教。其次是加强自身学习。作为“学习”之师,定然要通过学习为人师表,通过学习创新学法,通过学习凝炼风格,通过学习增强魅力。“教育”的真谛不在于强制,而在于熏染。教师自身勤于学敏于行的“勤敏”姿态,对学生来说,常常是最好的教育。第三还要身体力行。体现学生读书我学习、孩子读书我学习的教育文化,不断影响一代又一代学生、一个又一个家庭,进而不断推进学习型个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学师不仅起到传授知识、传承文明的作用,而且还是学识渊博、经验丰富、道德高尚、积极向上、理智稳重的典范,不仅影响学生,也会影响社会,影响未来,这才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称号的全部内涵所在。“学师”当是学生学习之师,当是自身学习之师,更当是社会学习之师。

教师为学师,当突出学科之“学”。突出学科之“学”,就是要长于“课程”开发。学生的任务是学习,学习的过程不只是掌握静态的“知识”,更要形成动态的“经验”。学生个人经验不断丰富的过程就是“课程”。因此,突出学科之“学”,就是要从过去只关注“知识”传授,转向关注“课程”设计、“课程”开发,为学生安排丰富的经验过程。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偏重于教学研究、考试研究、资源研究,而对学科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个体化开发则重视不够,研究不多。作为学科之师的学师,不仅要达到学科课程的知识要求,更要加强学科知识的系统研究,关注学习过程的整体开发,分析学科特点,营造课程情境,建设教学文化,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学科特点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个性倾向。

教师为学师,当突出学校之“学”。作为学校之学的学师,不是学校领导的雇工,而是学校发展的主人。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大学问在于大教师,学校特色同样在于教师品位。教师品位就是教师的个人风格。有特色的学校不是只有一种风格,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每个人的风格结合在一起,才能铸造出真正的学校特色、学校精神、学校品牌,学校教育的事业才能长青。

经师易得,人师难寻。

人师即学师。教师为学师,必将开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的境界。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

第6篇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分用心,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

--题记

当我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靥时,您深邃的目光领我迈入知识的殿堂.面对三尺讲台上侃侃而谈的你,"老师"这一神圣的人物定格在我记忆的画框.

洋溢显赫稚气的我总是向您询问"稚气"的问题,您总是深情地凝望着我.老师,您在想什么?没有回答只有微笑.当我背着书包上学时,您总在校门领我入教室;当我年幼无知时,您总用谆谆的教诲指导我;当我沦落在自卑的沼泽时,是您用有力的双手把我了拉入坚实而钟毓灵秀的土地;是您不断为我加油,为我鼓励......

渐渐地,时间的列车毫无忌惮地载走了我年幼的如歌岁月,我迈入青春期.青春处处充满歌声,青春也处处充满诱惑.当我疲惫的双腿横跨在成功与失败的门槛时,当我辛勤的付出化为午夜霓丽时,当我徘徊在一个个人生十字路口中......是您,向我投向温和的眼光;是您.为我抚平心伤;是您,在身边指引着我.鼓励着我,以至让我的知识得以升华.

如今,当我踏入这片土地,我渐渐开始懂得了您为何要选择教师这项职业......

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有人追求的是呼风唤雨.大权在握.因为这些人认为:有权就可以高高在上,权利就是飞黄腾达的象征;也有些人渴求叱咤风云.名成利就.在他们眼里,名利与金钱就是世界的主宰,人生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名利双收.而有些人追求的是个人价值与理想的实现,为此无怨无悔.

您追求的既不是权力,也不是名利.而是"桃李满天下",站在讲台上演绎你非凡的人生,成为人类文明的传递者.

第7篇

时间,像握在手里的流沙,不停地悄悄流逝。转眼间,我已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工作八年了。这八年的时间里,我渐渐褪去了初登讲台时的青涩,积累了一些教育教学经验,同时,在这八年的时间里,我的身份也在不停的变化:老师,妈妈,家长……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自己角色身份的变化,我的教育思路也在慢慢地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一、我是老师―按部就班

仍然记得第一次走进校园,听到学生喊“老师好”时自己羞涩的样子;依稀又看到自己为适应角色,做好工作努力拼搏的影子。入校第一年我承担了一年级数学兼六年级信息技术课程。六年级的孩子个头有的比我都高,对于新来的老师他们很热情,所以课堂纪律很难把控。那个时候总是担心他们的热情让我的课堂纪律收不住,所以我努力克制不和同学们打成一片,虽有点不尽人情,但感觉很无奈。一年级的同学,虽比较容易“唬住”,但他们的自控能力很差,课堂上除了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对学困生,我常为简单的题目讲多遍还不会而苦恼,每次测试我班的学困生最多,为此我常利用课下时间给他们“开小灶”,虽付出了很多,但效果不明显。

二、当上妈妈――多了宽容和理解

2012年我当上妈妈,有了自己的宝宝。休完产假回到学校我还是接手原来的班,还记得当时校长看到我回来说:“你一回来,你班那几个捣蛋鬼明显老实了。”我知道这是校长对我的认可,心里很高兴。但同时我也发现问题了:几个月的时间不见,班里那些平时我表扬多的同学非常喜欢我的回归,而从那些平时受我批评多的孩子眼神中我看到了一丝恐惧。我在伤心失落之余思考:自己就那么可怕讨人厌吗?为什么会这样呢?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的一些做法让他们感到恐惧呢?回想到在家对儿子的溺爱,包容他的缺点,赏识他的行为。但在学校,我却无视那些同学们的优点,而是一再放大他们的缺点。虽说出发点都是为孩子好,但孩子们也是有自尊的,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

我想所有学生在家都是受家人百般宠爱的,我对儿子的赏识我的学生们在自己的父母身上也能得到,于是在自己从那刻起,我学会了俯下身子与孩子交流,聆听她们的心声。对那些调皮的同学们,我会多和他们接触,用行动表示老师是关心爱护他们的,让他们不要抵触老师,慢慢地,他们便能接受老师的教导了;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会更关注他每节课的知识都学会了吗?而不是测验完后对他的指责和失望。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是他们在前进的路上遇到了困惑,只要我们给予理解和指导,相信他们一定能行!

三、成为家长―注重家校合力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的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时间了,我又多了一重身份――家长。每天看到儿子不太情愿地去上幼儿园,我心里除了不舍,更多的是担心,担心孩子的吃饭、睡觉、安全。一个多月的煎熬,孩子在幼儿园老师的关心帮助下,完全适应了新生活。我感到欣慰和感谢的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深刻体会到所有家长的良苦用心。家长把一个毫无生活经验,在家需要专人看护的孩子,送入学校大家庭中,不仅希望他们努力地学习知识,更希望他们适应学校生活,健康快乐地成长。老师身上肩负的是所有家长的希望和信任。想到这一点,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我会设身处地为孩子和家长着想,与他们交流,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我也慢慢理解了,原来很不喜欢的现象,比如放学队伍还没解散时,就有家长赶来队伍中帮孩子拿书包和水壶,在我看来他破坏我的规章制度,但在家长看来,那是对孩子一种出于本能的爱。虽然现在我仍不允许这种情况,但我会改变策略了:去引导而不是一味地去批评。相信同学们和家长理解了老师的用心,定会慢慢去改正!同学们越来越好,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愿望!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以这三种身份与我的班级,我的学生们在一起,为他们传授知识,做人的道理,见证他们的成长。期待儿子在幼儿园健康快乐地成长,期待我的学生在我的带领下学得更加轻松愉快,更期待自己能有更好的方式服务于我的学生、我的班级和我的学校!

(作者单位:山东德州市新湖北路小学)

第8篇

关键词:教师;需求理论;激励

基于需求而激发人动机的心理过程就是激励的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外刺激的影响下,使被激励者向激励者所需的期望发展。激励的心理过程,就是由人的需要、动机、行为、目标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教师的教学和工作过程中,教育领导者该采取怎样的激励方式对教师施加影响,使教师朝着学校所设计的目标努力?

一、赏识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在对教师的管理和引导过程中,赏识不可或缺。人的法国著名作家安德列·莫洛亚说过:“美好的语言,胜过礼物。”领导的赞美之言辞满足了教师个人较高层次的需要,即心理的需要。赏识是对教师的更好了解与沟通,赏识同时也让教师觉醒,内心深处的觉醒会以排山倒海之势不可阻挡把自己的追求融入到工作中。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性的本质需求就是渴望达到尊重和赏识;对教师的赏识,能让每个教师感到骄傲,要让每个教师都抬起头来走路。而假如作为学生的教育者和引路人都得不到赏识,都抬不起头来走路,又何望他们去赏识学生,让学生抬起头来走路呢?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1。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观点、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培养。也就是说,教师所进行的是塑造人灵魂的工作,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是一个平常人,他也需要得到别人的赏识,特别是领导的赏识。而反观我们的现实,我们有些学校的领导又是如何评价教师的呢?“你只会挑拨教师间的关系,破坏团结”“你怎么搞的,这一点小事都完不成?”“老是这样子,会教得好学生么?”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有些领导就是这样挖苦和数落教师,对教师的一点小毛病、小错误,大加批评、指责,有的甚至不经考证调查,就武断地对教师进行评判。而教师心中有的只是委屈和无奈,正所谓“哑吧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样受到批评指责的教师,慢慢也就心灰意冷,对工作热情渐失。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师能去欣赏学生么?否也!“没有欣赏,也就没有教育。”要想教师赏识学生,必先赏识教师。“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赏识教师,其核心就是要学会信任,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学会激励,学会宽容,学会提醒,使教师树立自信,使教师笑迎困难,笑迎挑战,含笑去克服自身的弱点和缺点;心灵舒展地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其高涨的工作热情,不断去开拓进取,克服困难,充分调动积极性,激发内趋力,朝着更深、更高、更好的方向努力。这样,他们才会情不自禁地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而在教师大加赏识之下的学生,就会如沐春风,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发展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我们的学校才会充满活力,教育目标才会实现。综上所述,为了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学校领导们,请赏识你的教师吧!

二、建立综合公平、公正评价机制

教师评价是教育评价中的重要构成部分。由于教师评价与教师的经济收入、职务职称晋升、工作成就感等切身利益和体验紧密联系,评价公平、公正、合理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公正、公平、合理的评价也是激励教师原动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只有在公平、公正基础上建立起的评价机制,才是科学的,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素养。这就要求学校制订规章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教师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学校中层领导对教师的评价,学校考核评价小组对教师的评价等。每个层面的评价都有详细的规定,每个层面之间有科学的连接,最终形成对教师评价结论。不管评价如何,公平是基础。

三、发挥领导艺术

大家知道,多表扬赞美学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同样多表扬教师让教师体验到成功也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原动力。不要小看那一两句微不足道的赞美之词,对领导者来说,也就是一两句话,但对下属来说,那是一种渴望、一种需求,是激励斗志和勇气的良药。我所熟悉的一位校长,学校地处山区,学校硬件建设差,教师的福利待遇也相对较差,但该校长有一个特点:一旦知道下属做出了出色的事,立即就表扬他,并将教师们的优秀事迹、取得的优异成绩写成文章,在校园网上贴出。教师们看了校园网上校长/领导赞美自己的文章,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种鼓励,尤其是对那些“对号入座”的教师更是一种激励。学校也因此具有了强大的吸引力,每年创造出让人难以想象的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思想上以先进的主导性校园文化来引领教师的价值观,管理方法上施以人性管理和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领导素养上发挥教育管理者的领导艺术多表扬教师,对激发教师的原动力起着重要作用。只有教师的原动力激发了,学校的命脉抓牢了,学校才有活力才有生机,学校才能获得可持续的长足发展。

四、告诫

这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的一段名言,一段对于老师来说非常深刻的言论: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和失败2,“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解除,儿童之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在我。因此教育领导者要适时告诫教师,让他们清醒,时刻牢记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教育的成败在于教师,使教师时刻要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作者单位: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教师素质;人格表征;知识结构;培养机制;教育改革

一、教育改革和教师素质

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韩愈《师说》)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无数评说、赞美、讴歌教师的语言中,不难看出对教师的职能、地位和作用有一个不断拓展和深入的过程。如果说传统道德讲“天地君亲师”的道统是将教师的地位神圣化,那么,今天对教师的认知则日益将教师纳入一个写着平等和人性的关系空间。从神话到人化,理性的因素在不断的蓄积力量,而人性的光辉也在不断的得以体现。而这,也正好符合教育的新形势下转变的方向。该方向预示着教育将越来越秉承人性的需求,在贴近现实的同时不断回归人性,将启发和尊重纳入教育的日常中来。作为教育的实践者,教学的执行者,在新的教育目标的指引下,教师亦需要不断的在素质上获得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仅是素质的完善,甚至可能涉及到根本性的变革。那么,前述神话到人化的过程,教师就经历了一个变革,然而,这只是一个开端。

正如许多领域一样,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开端,往往能撑开一片崭新且独立的天空。对教师和教师素质的探讨也因为人性步伐的临近而日益呈现越来越多的精彩。重视人本身,重视人所群聚的社会,人性的问题从来没有像在今天被这样关注过,而作为文明前进根基的教育也被越来越清晰的烙上了人性的印记。总的说来,教育要革新,无非就是两个方向,一是注重个人本身,另一个则是注重群聚体的福利。具体起来,前者需要在人格的塑造上面多下功夫,后者则更多的需要在知识结构上加以重视。简单说就是如此,虽然从个体到群聚,二者之间有着太多复杂且深刻的联系,将二者侧重比较仍然有着独特的价值,另一个侧重的后果就是教育目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拥有了“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独立齐备的人格表征”两个支脉。这两个支脉又紧密联系,不可割裂。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教师因为其在教育领域非可替代的地位则无可非议的要首先具备这样的素质。

令人震惊的是,目下的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分化严重。平庸化的普遍状况不只是传统应试教育的直接后果,同时也是教师素质人格表征未被正确重视的衍生物。关于前者,作为大环境,制约整个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其巨大的腐蚀性无可厚非。后者,则反映了在教师素质问题上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局限和偏颇,试问一个本身就不尊重人性基本点,未有健全人格的授道者,又如何能培育出有健全人格的学生?而事实更令人担忧,在教与学的互动体系中,往往是教师的非健全进一步影响甚至是强化了学生的非健全。如果将创新精神视作独立齐备人格表征中的一个基本因素的话,可以看到,教育领域中对创新性的认识是如此的缺乏,以至于影响到全民族的创新力量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动。

通观于此,教育的全面革新带来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实在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而教师素质的提升最终亦要以“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独立齐备的人格表征”为目标。

二、知识和人格并重--未来教师素质的新构想

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独立齐备的人格表征,分别从两个角度提供了教师素质的革新目标。显而易见,将人格同知识并立再一次强调了人性在教育中的注入。而正因为教育的全部施受对象和服务范围都在人的范畴之下,自然,浓厚的人性才是教育生生不息的本质特征。为此,教育现代性自开始便将人性纳入其中,也正因为此,其改良和发展的目标才第一次因为其深刻的人文特征而显得如此波澜壮阔,尤其是当它与重视知识存储量的要求结合到一起的时候,这一目标就更加鲜明且有针对性,也使得这一目标指引下的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更加鲜明直接而且有针对性。

这种针对性直指个体和社会两个方面,直面现实的公允和人性的辉光,对未来的教师素质提供了更加明确且有据可考的要求,新的构想也必然从两个方面加以架构。

首先,未来的教师应该从根本上重视基础知识结构在人文目标和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如果说未来的教育首先应该培养起一种独立的且深刻的思维方式的话,基本的知识及其构架起来的基础知识结构理所当然的成为这种思维的奠基,或者说是诞生的土壤。而秉承着“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教师则必然应当因为其自身对于基础知识结构的掌握而成为一种表率,这种表率不仅仅表现在因为知识面广博带来的人文吸引力,更表现在由此而引发的对于事物和事件的独特思维模式。这种模式固然不能而且不应该完全为人所吸收,但其独特的思维背后所蕴含的独立思考的精神却能够感染并引导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从根本上说,后者乃是教育的根本。也正是从此意义上讲,重视基础知识结构并不仅仅要求机械的增加阅读和涉猎的范围,更加重要的是从这些知识的汇聚中领悟或者异化出属于自身的思维。进一步讲,这一要求背后还包含了一种态度,那便是对于知识的开放性和选择性吸收。德意志的许多政治经济哲学大师们强调开放的社会,但事实上,开放的社会首要的便是开放的学习态度,在广泛吸纳的基础上逐步精选,直到异化的出现,这时候的异化就是建立在强大知识基础上的逻辑推论而非凭空构想,也只有这种真正的逻辑推论才具有强大的说服能力,使得受教育者能理性而非被迫地接受。

其次,独立齐备的人格表征将成为未来教师基本素养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是真正能影响到未来教育演变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基础的知识结构给予了一个机会,这个机会足以诞生新的思维模式,也是人格完善的基础性来源。然而,社会的发展正是一个只是存贮容量日益呈现爆炸式增长的过程,知识的膨胀已经远非人们所能想象的那般能够加以控制,也正是如此,寻求知识的内在联系并找到一种合适于知识整理运用的模式就显得重要,而这一切,不仅仅要依靠开放的态度,同样需要一个独立的人格背景加以引导。教育的现代性显然意识到这一点,将人性的因素义无反顾地纳入教育的目标体系中,那么,教师这一承担着延续知识延续思维延续文明重任的独特的社会群体自然也需要更好的人格背景人性背景,才能不辱使命。

当然,所谓人格表征一词看似简单,却需要诸多甚至有差异的诠释。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教师的人格素养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里不准备将林林总总的东西做一次汇编,而旨在寻找贯穿其中的共同部分:

尊重。从政治到宗教,从东方到西方,尊重作为平衡人际的基本力量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里提到尊重,不仅仅是指对于教育本身的尊重,对于教师神圣工作的尊重,更是指教育过程中的真正将所有个体当成个性化主体、人性凝聚体来看待的尊重。这种尊重不仅仅提出了社会对于教师的理解与配合,更提出了教师在其基本素养中应该尊重其对象的崭新要求。“还学生一个真实的人性背景,还学生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存在”,就是这个尊重对教育提出的崭新口号。

求知欲和创新精神。现代化的一个特点就是知识的产生不再受人类的控制,其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远超乎个人的想象,因为知识诞生和演变的节奏加快,社会生活和教育活动的节奏也随之发生重大改变,越来越需要对知识更新的主动追寻,也就是求知欲在现代化的逼迫之下显得日益重要,而这种种首先就开源于一种启蒙,这个启蒙的出发点就是教师。那么,在未来教师的人格素养中添上求知欲和创新的精神事实上正是对现代化社会要求所作出的正面而且积极的回应。

热爱。宗教为人们广泛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仅仅在于它(们)给予了解脱的希望,也在于其在现实生活中倡导热爱。热爱神的旨意,热爱亲人和所有的人,这些箴言虽然挂着神圣的外衣,却给予了一种现实的生活图景。事实上,也正是热爱这一词,于人类历史的进程注入了新的力量源泉。未来的教育要承继这样的事实,延续这样的精神,自然,教师应当首先领悟并深入其中,热爱教育、热爱知识、热爱亲人和国家、热爱学生,种种热爱才能真正营造出一种珍贵的气氛,并使得这样的气氛能够极大的鼓舞和影响未来的发展。

尊重、求知欲和热爱,这便是对于未来教师人格素养要求的基本面部分。作出这些要求,强烈的依据着这样的事实,那便是所有这些都是未来教育应达到的目标,而教师又肩负着引导这个目标实现的巨大责任。

三、结论和其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中蓄积的问题由来已久,谈及教育的改革,也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涉及众多、关系复杂,需要徐图缓进,有侧重有步骤的系统工程。该工程牵涉范围广,却也意义深远,直接关系着国家与社会的未来。所以,在教育改革问题上,需要调配各个方面的力量,在教师素质这一个具体而微的事件上,同样需要多方面的投入。总的说来,要使教师的素养能获得全面的提升,实现“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独立齐备的人格表征”两大目标,单靠教师自身和教育系统自身都是无法解决的。严格的说,在此之上,需要从培养机制、任用机制和监督机制等三大方面协调运作,才能有所作为。

具体说来,培育机制就是要严格贯彻教师培育的两大目标,在教师后备力量的培养上从一开始就注重知识和人格两个方面的建设,教师队伍本身也需要强化教育机制,进行轮岗培训,使得教师素质获得根本上的提高。任用机制则在人事安排上严格把关,坚持能者上,不能者下的方针,真正做到教师队伍的高素质、高标准和高成效。监督机制则更需要全社会力量的投入,依据上述目标对教师队伍加强监督,通过组织、舆论和其他方式及时纠正错误,合理引导,规范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

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系统的力量,系统的力量需要精密的安排和执行。在对未来教师素质提出展望后,惟愿教师的素质教育能真正提上日程,从而从根本上推进教育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袁玲俊.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2]黄向真.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心理不适及其解决[J].教育评论,2002.6.

[3]吴振宇.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5.

[4]王翔.开放教育中的教师管理与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1999.3.

[5]黄鹏群.课程改革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J].天津化工,2001.5.

[6]廖荣雄.谈教师心理素质的优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7]于成义.教师要有健全的人格[J].宁夏教育,2002.7.

[8]唐晓红.论素质教育对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9]王华.从教师心理焦虑谈科学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

[10]郝峰.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防治[J].宁夏教育,2004.2.

第10篇

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但是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教会学生做人的根本,形成学生高尚的人格。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进取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博怀,“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高尚气节,“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以及信、义、诚、达、礼等一些优秀的人格层面,这就是做人的根本。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著名教育家斯霞曾经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西汉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扬雄指出:“师者,人之模范也。”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形象比生命更重要”。丰子恺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只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和谐统一,才能为人师表。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之。”没有爱心的培育就没有师德的提升。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地专心致志,爱地无私无畏!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圣神的。我班韩承鑫同学,长得很可爱,可就是喜欢调皮捣蛋。上语文课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能专心地听,认真地回答问题,可他呢?一会儿和后面同学吵闹,一会儿又离开座位到边上玩耍,搅得我的课都没法正常进行。课后我与这学生多次谈心,问他最喜欢什么课啊,语文课喜欢吗,识字课枯燥吗,爱学吗等等,并在上课时多给他表现的机会,多鼓励他,适时表扬他,只要发现他有一点点的进步就及时给予肯定,让他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很喜欢他,很重视他,一段时间之后他进步很大。我认为这是对学生情感教育的结果。因为,师爱是师魂、师德的最好体现。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疼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中国古代师生关系中尊师爱生的佳话不胜枚举,许多事迹感人至深。孔门师生之间感情相当深厚,关系十分密切融洽,颜渊不幸病死,孔子极其悲痛。《吕氏春秋》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师徒同体”、“师徒同心”。对于教师而言,要能“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对学生而言,则要尊师敬业。为什么要师徒同心呢?因为“人之情,爱同于己者,誉同于己者,助同于己者”;如果师徒相互异心,就会相互怨恨厌恶——“不能亲其所怨,不能誉其所恶”。倘若师徒同心同德,学业便由此而彰明,道术由此而大行,就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对一个教师而言,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处理与学生的矛盾——转化后进生。先进和后进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相比较才显示出来的,即使集中全校最优秀的学生组成的班级也同样有后进生。这就迫切需要老师拥有最大的宽容与毅力,研究并帮助后进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保护并引导后进生的自尊心。越得不到重视的学生越会做出一些引人注意的举动,做不出正面的、积极的举动就做出一些离经叛道的事。“哀莫大于心死”,绝不能用一些激烈的言行使得学生泯灭了争取上进的愿望。魏书生说过:“要珍惜学生心灵中闪光的东西,以他们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孔子在与学生讨论人生理想的过程中,明显是赞同曾皙的——“吾与点耳”,但是他自始至终都在关注另外的三个弟子,只是用比较的方式委婉地得出结论,呼唤学生的思考、鉴别。“诲人不倦,可以为师矣!”让我们谨记雨果的一段话:“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所以,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圣洁光荣而艰巨的。教师要用自己的汗水、心血和智慧,去精心浇灌祖国的幼苗和花朵,要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崇高风范,求真知、做“真人”,不断加强道德修养,自尊、自重、自强,用自己的无限忠诚,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奋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培养未来的人才。这些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上,对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把教师道德提高到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11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育本质;教育规律;三维目标;德育为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11-0008-03

在世纪转换之际,新课程改革启动,中国的教育渴望在新世纪呈现新气象。如今,轰轰烈烈的课改已经十多年了,十多年的改革使我们意识到,这其实也是一场教育文化的变革,即由以教材为中心的工具文化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道德文化。这是一场根本性的变革。以往,我们很容易从思想政治的角度去理解学校教育中的“德育为首”,以比较机械外在的方式执行德育渗透;新课程理念则从教育本质的角度来证明德育的首要地位,从内在规律的层次体现“以德育率领教育”的思想。所以,如今的教育应该是富含德育文化的教育。从理念的转变看,这是一场洗心革面的急剧转型;从文化的变革看,这又是一场综合的、漫长的演变过程。其中,教师是落实理念、引领文化转变的关键因素。因为,专家们提出的课程理念需要教师去执行,依据新理念编写的新教材也只有通过教师才能展露其“以学生为本”的道德精神。所以,如果教师不能发生重大的、根本性的改变,新课程倡导的道德文化也许只能消弭于换汤不换药的教育实践之中。

教师首先要改变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教育是通过教书实现育人,通过育人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的教只是达成学生学的手段,教以学为目的,所以,教的质量要由学的质量来判定。教育是基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的活动,教师的“教”是条件,学生的“学”才是核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服务者、指导者。教育不是其他,只是在教师介入、辅助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这是目前盛行的以学定教的基本主张,这个主张看似特别新潮,其实,正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叶圣陶的名言“教育就是为了不需要教育”是对教育本质的科学解读;陶行知早就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但是他们的这种反映教育本质的理念在“教育者”“受教育者”概念的误导下很难得到真正的理解,因为,这两个概念直观地告诉我们,教师是“授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受教育”的客体,教育就是师生之间的授受关系、改变与被改变的关系。一旦教育的落脚点没有放在学生的自我教育上,教师的一切作为,都将造成师生对立和异化。“我们兢兢业业,恨不得把心都掏给学生,但是,学生们并不领情,甚至心怀怨恨;这让我们感到痛苦和沮丧。难道我们痛苦的本质真的来自于我们的责任心?”某老师的感叹其实就是教育的对立和异化之声。教师只有端正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才能认清自己工作的性质,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职能,才会在指导学生、促进学生中有所为有所不为。

教师要改变对教育规律的选择

教育学里有两大规律,一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是走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水平的前面还是走在社会发展的后面?我们倡导教育在适应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促进社会进步;二是教育与学生的关系,即教育是走在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前面还是走在身心发展的后面?我们倡导教育在适应学生的条件下促进学生成长。第一个规律要由政府部门去把握,教师能够做的主要是遵循第二个规律。可惜的是,理论上的清醒未必在实践中得到呼应,因为,现实的情况是,教育往往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在学生的身心尚未做好必要准备的情况下,我们要求教育提前介入,带领学生发展。这种选择一是受苏联学者赞科夫“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的影响,二是我国固有的急功近利、只争朝夕的文化使然。超前教育是基于对学生潜能的相信,并且的确可以为社会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只不过它的代价是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超前教育是以社会为本,与今天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相悖。因为,在学生还没有足够准备的情况下,其学习往往显得比较困难,其体验往往是失败感居多,学生慢慢养成了畏难情绪和畏惧态度。同时,教师也往往显得急躁、失望或者表现出经常性的坏脾气,师生关系陷入“我在为你好而你却不领情”的奇怪模式中。超前教育的种种现象不必罗列,超前教育中师生的种种感受也无需描述。我们大家都是当事人。经验一直在告诉我们,教育“适度地”走在发展前面的理论往往导致教育实践的无限超前,基于此,我们在这里要旗帜鲜明地呼吁,教育要适度地走在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后面,坚持以学定教的理念。江苏省洋思中学创造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非常经典地体现了以学定教的理念。通过“先学”获得“后教”的起点和基础,使“后教”有了明确的针对性;通过“当堂训练”提高首次教学的掌握度,使知识不成为学习的负担,让教学真正为学生成长服务。洋思模式的核心原则就是“针对性先于系统性,掌握度先于进度”,这就是落实以学生为本的坚实保证。当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准备施加教育的时候,学生才能够感觉到正中下怀的愉悦和轻松,并且从不断的成功中感受到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当教育走在发展的前面的时候,教育往往是发展的障碍物和怨恨对象;当教育走在发展的后面的时候,教育才能成为发展的友好推进力。

教师要立足“过程与方法”来实现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的提出是我国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它并非创造,因为所有的优秀教师其实一直在按照它在做,但是,三维目标却以明确、清晰的文字将名师的秘诀昭示于众,将秘而不宣的经验转化成足以范导的训条。所以,它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然而,目前对三维目标的解读还比较混乱,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它的指导力,甚至干扰了教学的科学性。一些老师的教案中看不到这三维之间的承接关系,而是把三维割裂为三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被理解为要给课堂以与教材没有内在联系的情感调节和价值观教育。我们认为,三维目标是个有机体系,它以过程与方法为枢纽。“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有了过程,知识才能展示出自身的内在逻辑,学生才能品尝到知识的内在滋味;“方法”就是要求教师展示知识的使用方法,通过方法,学生在运用知识中看到知识的外在功用,也体会到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所带来的成功感和乐趣。当学生通过学习既能够品尝知识本身的味道,又能够运用知识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时候,学生才会养成对知识的积极情态和正确的价值观。由于知识牵涉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价值观必然要演绎为社会的价值观。社会的价值观不可能凭空养成,它一定要寄生于具体知识与某方面社会领域的联系过程。于是,通过过程与方法,知识活了起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有了内在的根据。教师既要立足于过程与方法去讲解知识,又要通过过程与方法提升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打通了三维目标,教师完整地做着学科教学,并且以学科教学培养完整的人。这里,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名句,所学的东西要恰当地予以习练,才能体验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孔子的“学”“习”“悦”与今天的“三维目标”似乎是英雄所见略同,它们都体现了寓德育于教学之中的人本文化。

教师要改变对学生行为的解读方式

第12篇

上午好!我叫***,现任二年级英语教师及英语教研组组长。我今天来竞聘英语教师的岗位。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向大家介绍自己,接受检验和挑战的机会。我将客观地说明我自己所具备的应聘能力,全面地论述我对于做好英语教学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并且,将心悦诚服地接受各位领导和老师的评判。

我是1997年参加工作的,“弹指一挥间”,蓦然回首走过的足迹,有太多值得回味的东西一直在心头涌动,七年来一直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我的工作得到了在座的许多领导、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帮助。我不敢辜负领导们的殷切期望,勤勤恳恳,不断进取,在思想上和工作能力上都有了不少的进步。因此我今天充满信心走上这竞聘讲台。

站在大家面前有点单瘦的我,稳重而不死板,激进而不张扬,温和而不懦弱, 愚钝而不懒惰, 正直而不固执。

我觉得,我竞聘英语教师有如下几个优势和条件:

1. 有良好的师德

我为人处事的原则是: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工作,开开心心生活。自己一贯注重个人品德素质的培养,努力做到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工作负责,办事公道,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工作对同志有公心,爱心,平常心和宽容心。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首先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2. 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我从昌潍师专英语系毕业后曾到山东师范大学进修取得本科学历,系统而又牢固地掌握了英语教学的专业知识。多年来始终在教学第一线致力于小学英语教学及研究,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充实、更新和扩展。被聘为教育部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实验教师,系山东省双语教育研究会会员,参编了《学习与创新》,《阳光英语》等,有多篇和获奖。

3. 有较强的教学能力

从选择教师这门职业的第一天起,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为了这个心愿,我一直在不懈努力着。要求自己做到牢固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相关学科的文化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精通业务,精心施教,把握好教学的难点重点,认真探索教学规律,钻研教学艺术,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我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效果普遍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我提出的教学模式在市区研讨会上做了交流并发表在《课改通讯》上。

4. 有突出的工作业绩

我从2002年8月学校成立后被选取调到学校担任英语教师及教研组长。在这段时间里,我工作的很幸福,生活的很愉快。任职期间我被评为山东省英语教学能手,奎文区英语学科带头人,奎文区教育教学先进个人,奎文区现代技术教学能手,奎文区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所教学生成绩优异,在5月份的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中,奎文区二年级被选入决赛的19名学生中其中16名来自于我和张琳老师辅导的我校学生,最后一举取得了决赛第一名的好成绩。

以上所述情况,是我竞聘英语教师的优势条件,假如我有幸竞聘上岗,这些优势条件将有助于我更好的开展英语教学工作。

英语组是双语学校的重要科室,它的工作关系着双语学校的未来及发展,处于核心地位。我深知,英语教学的工作不是轻而易举能做好的,必须全力以赴,理清思路,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如果我有幸竞聘成功,继续担任英语教师的话,我将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各项决定,加强学习,积极进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驾驭双语学校英语教学工作的能力,用自己的勤奋加智慧,完成好教学任务。使我校的英语教学始终走在全区乃至全国的前列。二是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进行目标明确、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强化教研科研意识,带动教研室科研和教研工作的开展。

财务竞聘报告 ·办公室主任竞聘报告 ·教师竞聘报告 ·核算员竞聘报告

三、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早已在我市全面推开,做为新课改的实践者,要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大力改革教学,积极探索实施创新教学模式。把英语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真实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

二、做一个富有爱心的老师“不爱学生就教不好学生”,“爱学生就要爱每一个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要无私地奉献爱,处处播洒爱,使我的学生在爱的激励下,增强自信,勇于创新,不断进取,成长为撑起祖国一片蓝天的栋梁。

用质朴的心爱护学生,用诚挚的情感染学生,用精湛的教学艺术熏陶学生,用忘我的工作态度影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