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6 20:51: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校―企合作 项目
一、引言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强、应用面广,将计算机技术与电子技术紧密结合、硬件与软件相联系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以C语言、数电、模电课程为基础,融合了计算机控制技术、软件编程等知识与技能,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编程思想、软硬件结合、模块化设计思想以及任务分析、方案确定、任务分解、综合技术应用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适应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宗旨,本课程的体系、内容、方法等均面向实践、面向应用、面向就业。课程定位在“以培养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为主,尽可能多的培养出具有一定开发能力的设计人才”上,强调突出实践、突出实用和能力培养。
二、课程改革思路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职业和就业为导向,构建新的工程实践化课程体系,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实用性和先进性。”该课程比传统课程的主要特点是:教材结构体系严谨,教学内容全面,工程应用实例丰富。
通过到企业的调研,与企业工程师一起讨论研究,收集和分析计算机应用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以及完成这些工作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进行了单片机课程开发,开发过程如图1所示。构建新的工程实践化课程体系,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实用性和先进性。课程开发改革后比传统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增加技能项目减少理论知识。技能项目内容是“校―企”合作共同完成确定的,教学体系按照“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安排,在课程内容安排上,采用“项目―知识点”的形式,可采用边解讲、边思考、边训练的教学模式,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程做到“教、做、学、思”的统一协调,删除了部分理论知识。
图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开发过程
三、教材的建设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与企业工程师们一起编写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基于C语言)》项目教程,2014年2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重点放在“基础+项目(任务)实训+项目开发过程”上(基础指的是课程的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以及在项目(任务)中会应用到的知识,基础为项目(任务)服务,项目(任务)是基础的综合应用,项目(任务)开发过程指的是从接受到项目,如何去组织、如何去读项目要求、如何去分工、如何去开发、如何去管理、如何去考核、如何去配合等等,基于工作过程的全新的教学模式)。根据高职院校单片机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内容分为7模块,着重讲授了解单片微型计算机、认识80C51单片机的结构、认识C51程序设计、认识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认识单片机中断系统、认识80C51单片机串行通信技术和认识80C51单片机接口技术等知识。
课程内容是“校―企”合作共同完成的,教学中的45个项目提供了PROTEUS ISIS软件仿真,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课程体系按照“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编写,可将班级分组教学,采用边解讲、边思考、边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边训练、边考核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全新教学模式,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素质提高,使教材做到“教、做、学、思”的统一协调。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总体架构如图2所以。
四、教学方法改革
(1)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教学过程良好有序地进行。针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授课对象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首先给学生介绍本课程与相关专业的关系和与学生专业知识整体性的关系,强调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实际动手操作的必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保证了整个教学过程在自觉学习中进行。
(2)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互动和谐。教师主导,体现为“引”和“导”,教师变“主宰”为“循循善诱”。同时,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讲授课程中,采用回忆提问、理解提问和应用提问等多种提问方式,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思路,进而深化理解、正确应用,变教师中心角色为引导性,完全改变了原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3)推广边学边做的教学模式,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是一门实战性很强的学科,结合理论和实践,一边学一边做是最好和最快捷的学习方法。将理论学习、实践应用、产品制作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实践训练为重点,以掌握知识和技能为教学。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在实训教室借助于单片机自身软、硬件环境来仿真其工作过程,教学形式独特,贴近技术应用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在“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边做边学”。
五、因材施教做法及效果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本着“能力为主、理论够用”的原则,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根据岗位要求调整教学内容
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制定科学的专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分析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和变化,根据自己多年从事企业工作的经验,结合IT行业企业的特点,删减部分理论内容,减少相关模块的课时,增加技能训练的授课学时。
(2)根据学生特点调整教学方法
针对高职学生“怕理论,爱动手”的特点,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训,增加学生课堂实训的时间,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小组竞赛问答、上黑板做题、设置错误答案让学生解决、角色扮演、实训竞赛、学生作品演示讲解等,这些做法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空前活跃。针对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的特点,在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网上查资料,同时邀请几名成绩好的同学和老师一起辅导,这种做法能达到两个效果:一是动手能力差学生增加了被辅导的机会,二是成绩好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一举两得。
(3)针对不同群体,提出不同要求
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在布置作业和实训时,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选择难度较大的实训供他们练习;对基础较差的同学,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对于技能较差的女同学,采用课后辅导或网上辅导的方式,树立她们的自信心。这种分层次的教学要求,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根据课程特点,锻炼创新能力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由于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借鉴的资源丰富,完全是自主开发。在授课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每当分析完一个项目,都会让学生进行项目分析,提出改进和完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创新设计。经过多次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有所提高,很受学生欢迎。
(5)改革作业形式,提高学习兴趣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注重改革传统的作业模式,以生活当中的单片机应用实例为题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当学完“定时器、中断”等教学单元时,就要求学生寻找生活当中的定时器、中断实例,完成定时器、中断实例分析作业,并分析设计的合理性。同时还举行定时器、中断设计比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并辅导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参加科技创新比赛。如计应122诸杰成、赵扎玉同学在四川省软件大赛获得一、二等奖。
六、小结
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组织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表现为:
①学习积极性高:课堂上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改变了以往被动学习的局面,每学期学生评价为优秀;
②学习效果好: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都明显提高,动手能力明显加强。如计应122诸杰成、赵扎玉同学在四川省软件大赛获得一、二等奖。
③就业评价优:近几年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都达到98%,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逐年提升,学生还没有毕业,就有许多IT企业前来“定购”学生,多数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部分学生已经担任企业领导职位。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13年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13SB0476)
[参考文献]
[1]杨居义编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基于C语言)项目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2
[2]许景辉、张成凤、李宗利.《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35期.
关键词 单片机 教学实践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单片机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工业等领域有极大的应用。单片机由于其具有体积小、价格低廉、高性能等特点,使其迅速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工业控制、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必不可少的主要部件之一。在高校开设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电子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生了解单片机原理及单片机开发的主干课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领域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单片机在设备控制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是实现机械自动控制的关键技术。因此,对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等电子类专业来说,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操作是大学生的重要任务。由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以理论为引导,突出实践操作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课程的理论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之初难以理解,对其基本原理没有深刻理解,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又以理论为主,实验课程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和要求,使得理论与实践出现脱节。因此,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跟不上教学要求。
目前大多教师在讲授《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时,大多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教学内容投影到屏幕上,讲解时图、声、视频并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I/O接口、硬件等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定的效果。但这种教学方式在学生下课后很快就会忘记所学内容,没有实际操作使得学生缺乏对所学内容的深刻了解。
(二)编程语言单一。
在很多高校,在讲授《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编程语言时大多以汇编语言为主,汇编语言虽然具有代码紧凑、执行时间短、控制及时且易于记忆等优点,但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汇编语言在单片机编程实现方面的劣势也逐渐被放大。C语言在功能、结构、维护性等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且具有非常丰富的函数库,可以有效提高编程效率。C语言对编程者的要求也不高,只要稍对单片机有一定的了解即可进行开发。因此,在编程语言上只注重单一的汇编语言使得教学效率比较低。
(三)课程评价方式单一。
一直以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考试都是闭卷考试,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考试前的背书大军成为高校独特的现象,在考完试后对所学的内容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学生的基本技能都没有掌握,更不用说开发单片机。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对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是没有实际性作用的。
(四)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开设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单片机开发的基本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考试结果,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三、创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践教学的方法策略
(一)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理念和思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首先,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作为教学主体体现教学的主导性。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体现教学的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导航者、辅导者,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自主探索,相互协作学习,教师的作用是告诉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并帮助学生解决通过努力解决不了的问题。其次,确立以实践为重点的理念,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进行实践,加深理解和记忆。
(二)适应C语言作为编程语言进行教学。
C语言是一门学习简单,容易实现的编程语言。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单片机开发都是基于C语言的。汇编语言虽然有其自身的优势,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为了更好适应社会的需要,单片机的程序编写语言应改为C语言,结合C语言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从概述、硬件结构、I/O接口、中断与定时系统、串行数据通信、应用等内容循序渐进,逐步巩固学生C语言的知识并将其应有到实际开发中。
(三)构建模拟与实体实验平台共同教学的实验模式。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现代化的《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教学支撑体系。高校可以利用计算机、KeilC51仿真器和Protues软件等建立一个可视化虚拟电子类实验室,将课程教学与实践虚拟到一个现实的场景。通过操作这些虚拟的实验仪器或设备。完成各个工程案例的设计与实现。利用仿真技术达到真实效果相一致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从而在不增加硬件投入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单片机课程的实验教学,除了利用Protues软件构建其虚拟现实电子教学实验平台外,必须补充单片机的综合设计实验,这是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让学生对实际的单片机应用系统有感性的认识,也能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设计能力。
四、结语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作为电子类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教学和学习中更应注重实践性和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教学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有效的教学改革不仅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职业能力,也有利于他们潜能的开发。
(作者:就职于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电力电子工程系,担任初级实验员,主要研究方向:电子)
参考文献:
[关键词]单片机 项目教学法 知识应用能力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以及制造工艺的进一步提高, 单片机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单片机已经深深地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多数院校都开设了单片机的课程。而课程所主要讲述的多数都是MCS-51单片机。但是,单片机的软硬件发展很快,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出现。如何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既能了解新技术又能对单片机的应用技术融会贯通成了主要的问题。《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我们按传统的学科教学法是以大纲为基准, 以教材为基础, 以教师为主体。 教师讲, 学生听为主要教学方式, 以教材章节顺序为教学进程, 先讲单片机概论、硬件;再讲指令、语句、流程图, 最后举一些开发应用实例。开始的时候学生听得可能很认真,但是由于这门课程是一门专业课,前面所涉及到很多的前序课程。由于前面的理论知识很抽象,这就导致越学越糊涂,最后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何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理解和掌握单片机技术,是目前单片机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些改革,并提出了一边学一边练、以干具体的项目为目标。使学生在锻炼中得到提高,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1.在教学上运用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引导,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本着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知识处理及知识转换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让学生懂得怎样自己去学会一门课程。
具体步骤如下。
(1)提出任务目标:提出本次课要解决的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
(2)分析任务特点:分析解决本任务的方法及步骤,选出最优方案。
(3)掌握相关知识:讲解实现本任务所必需的知识。
(4)实施具体项目:本任务实现的过程及结果。
比如在讲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时, 可以通过一个项目提出问题, 如何设计程序控制LED小灯的亮与灭。通过大约4个学时左右的时间将这一章节所用到的知识讲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去查阅资料,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去查阅。软件方面可以比较哪个程序所用的语句最少,编程最简单。硬件方面看谁的结构简单,成本最低。然后选择出一个最佳的软硬件方案自行制作。使学生从查阅资料到制作都自行完成,老师只是起到指导和答疑的作用。从传统的老师教会转变成现在的学生自己学会的转变,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在实验上根据单片机课程的特点,将实验教学内容分为基础实验、基本接口实验两个部分。基础实验主要有硬件的认知、指令系统实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基本接口实验安排在课堂进行,是实验教学的重点。它包括硬件接线与软件编程两部分。学生在进行实验时,首先要根据实验任务完成硬件设计、设计主体电路,然后编写程序,最后调试。试验内容主要为基础实验,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和软硬件的了解。为以后具体的做某一个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3.在考试环节上,主要通过三方面成绩来确定学生最后的期末成绩。这三方面主要包括期末笔试部分,平时实验部分,和实践创新部分。其中期末笔试部分占总成绩的40%,试验成绩占30%,实践创新成绩占30%。其中实践创新主要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针对于每一章节所提出的项目完成情况的评定。比如我们在讲中断系统的时候,引入一个项目“交通灯的控制”。学生可以分组自行制作。根据学生的完成的情况给出一定的分值,然后将每一章的分值乘以系数合成总分值。这样可以对学生的成绩有一个综合分值。这样学生在准备考试时会将精力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去, 而非死记硬背一些枯燥难记的指令和书本知识,更有利于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及知识转换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考察。这种考试形式给教师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 但使每个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最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为目标, 做了一些探索。 改进后的教学方法,内容由浅入深,理论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单片机的原理,并且相关的知识和应用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刚.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6).
[2]张鑫,华臻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8.
[3]赵志群. 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 2003,(6).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微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4-0098-03
Exploration of Blended Learning in Course of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CHEN Ni, YUAN ChengLin, LIANG Ni
Abstract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bility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students in our university is poor in the course of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blended learning mode of on-line and off-line is used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reform.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teaching resourc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blended learning under the new teaching mode. The problem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are analyzed.
Key words blended learning;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micro class
1 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广西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疗仪器方向)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要求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单片机开发的基本流程及内部资源的使用,进一步具备单片机系统的综合研发能力。
目前,该门课程较为流行的教学模式是[1-2]: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通过项目、任务、产品、工序等方式来设计教学情境,将课程学习的主要知识点融入相应的学习情境中。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熟练掌握单片机内部资源的使用。然而,一旦进入综合性实践环节或实际项目开发环节,需要自主独立完成时,往往觉得难度大,不知从何处着手。大部分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之后还是处于单片机入门阶段,单片机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仍然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长期的以教师“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形成学生学习过程的依赖心理。“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实践能力,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仍习惯于求助教或他人,而不是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主动性的欠缺严重抑制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
2)网络课程教学资源不足,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便捷的协同交流为在线学习提供了便利。尤其是近年来慕课教育理念开始风靡全球,它所提供的大规模、开放的课程资源,使得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但现有慕课课程资源仍不完善,网络上虽有很多单片机学习的相关资源,但是这些资源质量参差不齐,教学目的性不强。一些资源可用于解决某些特定问题,一些具有教学性的资源不一定适合学生的基础且缺乏系统性。而且大部分学生还缺乏对信息的筛选能力,难以在大量的网络信息中选取适合于自己的学习内容。
3)学生的学习过程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量的课余时间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对单片机这类实践性强的课程而言,需要开展大量的实践训练才能获得开发技能、调试经验,进而具备相应的实践创新能力,仅靠课堂上有限的学习时间是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
由此可见,依赖性的学习方式、课后教学资源的欠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因此,需要转变学生当前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
2 混合式教学的含义
教育变革要能跟上时代步伐,关键是加快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3]。教学模式的设计以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习理论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学习理论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学习环境下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混合式教学(B-Learning)作为传统教学(Face to Face)与网络化教学(E-Learning)优势互补的一种教学模式,体现了三种学习理论相融合的趋势,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4]。
混合式教学的含义可理解为[5]:
1)采用面对面教学与网络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2)基于网络平台的,以音频、视频、文本、图形、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展现的教学资源;
3)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教学手段;
4)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5)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等多种方式结合的教学评价。
3 混合式教学在单片机课程中的实施
单片机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实验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基于本课程的特点,选取实践性强的知识单元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根据实验项目的内容来划分知识单元,并设计相应的网络教学资源。新的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打破原有的理论课与实验课独立授课的模式,以更好地形成“理论有效指导实验,实验加深理论理解”的教学效果。基于网络环境的混合式教学将教学过程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开发 课程教学资源是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基础,包括内容呈现和讲解型的教育资源、用于教学评价的试题资源等。单片机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视频、题库、程序库、开发软件、PPT等。课程资源开发一般有引进、自建、改造三种模式[6],即:引进网络上优质的课程资源,对现有的课程资源按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造或自制新的资源。
结合广西医科大学的实际情况,以自建和改造为教学资源的开发模式。将单片机课程中各知识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录制成教学视频,以微课的形式呈现;设计每章的自测题和期末模拟试题作为题库;把单片机课程实验中用到的小程序模块、本专业学生在项目开发中积累的程序模块整合为程序库;设计新教学模式下的单片机课程教学课件;最后,与单片机开发相关软件(Keil C编译软件、51单片机下载软件、Proteus仿真软件)一起作为教学资源,上传到第三方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上。
每节微n会有与之对应的微实验,如表1所示。微实验的内容为要求学生通过编写小程序或观察现有程序的实验结果来理解微课中的知识点。单片机课程的实验环境容易搭建,只需配备最小系统板,安装开发软件即可实现。而且单片机最小系统板价格便宜,体积小,便于携带,每个学生都可自行搭建实验平台,在课后其他场所随时开展相应的实验。
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过程
1)总体的实施思路。对课程进行知识单元的整理归类,划分出两大类:未涉及实验环节的和有实验环节的。对未涉及实验环节的知识单元,采用传统的面授方式,对于实践性强的知识单元则采用“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即: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利用课外时间线上自学;线下教学以实验教学为主,教师在实验课上对学生线上自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讲解重点和难点,与实验内容相结合,并通过实验的开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知识单元的设计要合理,最好能在每次课(3~4学时)完成一个知识单元的学习。最后,安排一次综合性实验,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教学,以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整门课程的教学安排如表2所示。
2)具体的实施过程。混合式教学还没有统一标准的教学方式,对于不同的课程,其教学过程也是有所不同的。在正式授课前,需要对授课的流程和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做专门介绍,让学生熟悉教学方式、清楚评价方法、明确学习要求。对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教学内容,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开展,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课前导学。教师在课前下发线上学习任务单,学生利用视频和任务单导学,在课前完成视频学习及微实验的内容,思考任务单上列出的问题。
第二阶段为课中研学。教师在授课开始以研讨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如以小组为单位回答任务单的问题,演示微实验的结果等;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出知识单元的重点、难点,安排本次课的实验内容;最后,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下发下次课的学习任务单。
第三阶段为课后练学。要求学生按学习任务单完成课后的练习任务,同时鼓励学生到学习论坛中分享经验、回答问题、贡献学习资源等。学生在课上的表现(如回答问题、实验情况、纪律等)和学习论坛中的表现均作为线上学习成绩的重要考量依据。
3)课程教学评价。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学习过程包括观看视频、完成相应的微实验、回答论坛问题、线下实验等方面。线上的学习成绩包括每个知识单元的自测、线下回答教师的问题及在论坛回答问题的积分;实验成绩包括每次实验课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的成绩及综合实验的成绩。最后,结合期末考试的成绩得到期评成绩,计算公式为:
期评成绩=线上学习成绩*20%+实验成绩*30%+期末成绩*50%
4)实施过程需注意的问题。
①新的教学模式下对教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单纯充当知识传授的角色,重点是在知识点的梳理、对课堂的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及学习方法的传授等方面。可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授课比赛、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等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全面提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专业技能、创新实践能力等。
②混合式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学生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形成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还要提高自学过程中诚信素养等。在开课前需对学生开展相应的思想教育工作。结合校内实施的班级导师制,将课改的教育理念作为班级导师授课的主题内容,在专业引导课中进行宣传,让学生理解并认可新的授课方式。
③需要根据课程的具体实施情况,合理设计教学过程中成绩的评定方式和在期评中所占的比例,形成新的课程评价体系。
4 结语
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开讲授的教学模式,从而将理论课与实验课有机结合,促进理论有效指导实验、实验加深理论理解的教学效果的形成。经过初步探索实践,验证了课改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胡利军,张小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135-137.
[2]周秀明,程烨,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27(2):86-88.
[3]陈琳.高校课程立体学习资源建设研究:促进学习方式转变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95-97.
[4]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50-56.
关键词:单片机 教学改革 培养能力
一、引言
单片机在现代电子系统智能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现代工业、农业及生活领域,还是尖端科技等诸多领域,都离不开单片机,其应用率和普及率是其他类型的计算机不能比拟的。单片机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智能仪器仪表、机电一体化产品、实时工业控制、分布系统的前端模块、家用电器、医疗和军事等领域。所以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是电子、自动化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是电气信息类、自动化类、机电设备类、计算机类及仪器仪表类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单片机教学的改革就是使学生将学到的单片机理论知识转化为适应就业和工作需要的实际能力。
二、改革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的意义
(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理论教学是按教材编写的顺序,先讲单片机的硬件基础知识,然后讲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编程,接着是讲接口技术,教学形式和手段单一、方法简单呆板。在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单片机概念多、太抽象、难入门、指令太难记。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难度很大,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传统实训课则以教师为中心,基本都是教师先进行讲解、示范,然后学生开始实操训练,学生模仿教师按实训步骤操作实训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巡回查看辅导学生。实训考核则是操作一个操作过的题目,教师要据学生实训项目完成的结果和所用的时间给出学生实训实操考核成绩。用一个模式,完全按照指导书上规定的步骤做相同的实训。学生感到学习内容枯燥无味,没有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授课积极性都受到极大的挫伤。
(二)改革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的意义
针对单片机原理应用教学存在的问题,要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进行改革,培养学生学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高技能人才。
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理论教学改革
(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理论课中,引入案例教学
本着“理论够用”就可以的原则,把够用的理论优化整合到一个个案例中,案例中包含的理论由简到难,符合理论掌握的逻辑顺序,使“死”的大量的理论内容分散活化到每一个实际案例中。在应用中学习理论,理论因运用的具体而不再抽象,每个案例中学到的理论数量适中、迁移和内化的程度高,解决了单片机概念多、太抽象、难入门、指令太难记忆等问题。
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兴趣,一个个案例生动具体,给学生展示单片机应用的广阔前景,使学生对学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产生浓厚兴趣。学生在学习抽象内容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案例给学生介绍单片机无比优越的性价比,并且应用大量的事例说明单片机的应用无所不在。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与这些生动的现实应用实例相结合,给学生一个能看到、能听到、能摸着的学习目标,提高了学生学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兴趣。
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单片机原理应用的积极性。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渗透就业热点介绍,使学生认识到单片机从低端应用到高端应用都有广阔前景。学好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既能为低端应用打好基础,又能为高端处理器的学习做好准备。如此,使学生把学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与自己的就业前景结合起来,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理论课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能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少学生都反映,在理论课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到实践中不知道怎么使用,怎么入手。其原因就是没有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好,使用案例进行理论教学,使学生接触到了与实际应用相近的案例,可以缩短学生学习时间。比如,以一个完整的项目开发为案例,介绍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这样增强了趣味性,学生也很容易接受,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实现分析、反思、体验和感悟。当其领悟后,就能模仿,也会举一反三。
(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理论课中,丰富教学手段
学生觉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难学抽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传统教学的讲授加板书,无法为学生展示单片机内部数据动态流动的过程和图景。学生脑海中形不成单片机内部数据动态流动的过程和图景,产生了极大的困惑。制作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单片机中难懂的寻址方式指令举例和有代表性的指令,做成动画准确生动呈现出其数据流动的完整过程,学生瞬间就理解了寻址方式和典型指令,并且迅速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信息量大,要求授课容量大,制作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利用多媒体课件授课,节省了板书和大量的画图时间,可以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深、讲透课程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可以随机重复,前后可以随意翻看的特点,便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践表明,将传统教学的讲授加板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相结合,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践教学改革
(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训课中,多开发趣味实训项目
利用单片机编程可以实现许多电子电路,这是非常有趣的。例如,利用位操作指令可以实现各种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利用循环或定时器能实现软延时;利用定时器可以实现各种矩形脉冲发生器,这些都可以从示波器上观察到有趣的结果。这些实训项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训课中,引入模块化教学
把实践教学内容优化整合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中包含的知识点和技能又可分解到若干个实训题目中,例如灯光控制模块,包含了闪灯控制、排灯控制、转灯控制、流水灯控制、交通信号灯控制。每个模块的教学又可 分成三个层次,对学生来说就是三个层面的学习,即模仿学习、举一反三和创新。就拿灯光控制模块来说,直接按照实训指导书上的程序进行实训就是模仿学习,在此基础上对指导书上的程序进行改编实现延时和灯光花样的变化是举一反三,最后编制一个全新的灯光控制程序实现创新设计。这样的学习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思维,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小结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很多,这里从个人教学改革心得出发探讨了几个做法。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只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使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要深入教学改革,还需要不断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周绍平.单片机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8(2):60~62
[2]廖平.单片机实验教学的改革.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7):36~38
[3]陈 亮.单片机课程的教学改革.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9):121~123
一、引言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计算机、自动化、通信工程、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会使用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熟悉典型的接口芯片和接口技术,综合培养学生单片机设计及应用能力,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
单片机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应用开发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而实验教学尤为重要。在实践教学中,传统方法多数是利用硬件实验箱来完成,这存在着实验内容固定、灵活性差;缺乏创新性和开放性;实验室资金投入大、维护费用高,且无法长期保持先进性的不足。
为了突破当前单片机教学中的诸多限制,将Proteus仿真软件应用于实验教学,使用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和程序设计,可灵活的设计实验,方便的扩展实验项目,降低实验室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单片机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Proteus在单片机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Proteus软件是英国Labcenter公司开发的一款仿真平台,可以对多款单片机及相关接口芯片提供支持,还提供了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虚拟仪表,支持Keil等第三方编译开发软件,是一个全开放性的仿真实验平台,相当于一个设备齐全的综合性实验室[1]。与传统实验方法相比,借助Proteus进行单片机虚拟实验教学具有如下优势。
1.灵活性。传统实验方法采用的硬件实验箱,由于实验箱的电线、芯片多已焊接固定,实验中学生一般进行课堂教学的验证性实验,不能灵活自主的进行设计[2]。而采用Proteus软件实验平台,改变了“教师说,学生连”的传统实验模式,学生可自由选择电路连接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创新性。由于实验箱硬件的限制,实验步骤和内容常常很难扩展。由于实验课程安排有限,实验内容相对固定,学生很难在实验中进行创新应用。而采用软件仿真的实验平台,可以扩展实验项目,让学生根据兴趣和能力去选择,并且可以随时更新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开放性。由于实验箱价格较为昂贵、设备维护困难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得实验室无法做到全面开放。而采用软件实验平台,只需定期维护安装仿真软件的计算机即可,降低了实验室的建设和维护成本,使全面开放实验室成为可能,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采用单片机仿真软件Proteus对传统教学实验进行补充,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解决实验教学中硬件条件与实验学时不足的问题,丰富实践性教学的手段,强化学生所学知识[3]。
三、Proteus仿真软件在单片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单片机,应从实用的角度出发,鼓励学生编写一些简单的小程序,通过实践指引理论知识的学习。本文通过单片机端口操作实验模拟汽车左右转向灯的控制来说明Proteus在单片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实验任务。单片机端口操作模拟汽车转向灯实验中,P1口作为输出口,P3口作为输入口,P3.4、P3.5接拨动开关K3、K4;P1口接发光二极管L1~L8。K3作为左转弯开关,K4作为右转弯开关,L1作为左转弯灯,L2作为右转弯灯。要求编程实现向上打K3时,左转弯灯L1以一定频率闪烁;向下打K4时,右转弯灯L2以一定频率闪烁[4]。
2.硬件和软件的设计。
模拟汽车转向灯的单片机端口操作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电路主要由单片机最小系统、LED发光二极管和拨动开关组成。电路通过P3.4和P3.5口读取拨动开关的状态,但要注意准双向口P3作为输入口时,需先向锁存器写入“1”才能读取;为了让接在P1.0和P1.7口的LED发光二极管亮,需使P1.0和P1.7口的电平为低电平,所以,在程序中点亮左右转向灯时,给P1口赋值分别为FEH和7FH;为了实现转向灯闪烁点亮,需在程序中加延时子程序,本实验所用的延时时间为1s,具体程序如下4:
ORG 0000H
AJMP MAIN
ORG 0200H
MAIN:MOV P3,#0FFH
MOV A,P3
CJNE A,#0EFH,L1
MOV P1,#0FEH
CALL DELAY
MOV P1,#0FFH
CALL DELAY
L1:CJNE A,#0DFH,L2
MOV P1,#7FH
CALL DELAY
MOV P1,#0FFH
CALL DELAY
L2:AJMP MAIN
DELAY:MOV R5,#10
DE0:MOV R7,#200
DE1:MOV R6,#248
DE2:DJNZ R6,DE2
DJNZ R7,DE1
DJNZ R5,DE0
RET
END
【关键词】单片机 接口设计 考试 实践
【基金项目】2012年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GJJG084);2012年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GJJG14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42-01
一、考试方法改革内容
按照石家庄铁道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培养计划,与单片机相关的课程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制图技能训练》、《单片机接口设计》,三门课单独上单独考。
通过整合《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制图技能训练》、《单片机接口设计》课程,找到一种更为科学、更为合理的综合考试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整合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改革方法
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制图技能训练》、《单片机接口设计》三门课程综合考核。在开始学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时,学生2~3人一组,选择课程设计题目,整个学期每组做不同的课程设计,学生根据自己所选课程设计的情况,自主设计实验内容,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理论内容讲授完毕后,学生根据自己课程设计情况,设计系统原理图,利用protel软件绘制系统的原理图,板图,然后交于厂家进行加工,学生根据所设计的原理图,购买元器件,然后进行焊接,编写软件程序,最后进行系统调试。
三、改革与实践的重点
(1)调整教学内容。针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强化学以致用的教学指导思想。
(2)灵活设置实验项目。根据课程设计内容,自主设计实验内容。指导教师也可根据自己的科研实际,给学生设计一些典型应用案例。
(3)实施过程中进行阶段性检查。为了监管进度情况,每组学生需提交阶段性报告,对这一阶段的成果进行总结,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4)注重引入和应用典型新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给学生介绍实现同一系统目标可以采用传统方案,也可以采用新方案。给学生讲解不同的技术方案,不同的系统构建方式及其优缺点,根据自己的系统实现的功能不同采用最优的技术方案。
(5)采用综合考核方法。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对课程设计的不同内容进行考核,可分为单独实验,综合实验,系统设计,原理图及板图绘制,系统功能实现等等环节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核打分,最终成绩由报告、作品、答辩情况而定。把学生的课程设计放到课程网站上,形成独具特色的考核方式。
四、改革的步骤
(1)组织调查研究讨论,制定符合单片机原理及相关实践课程体系的考核方式、方法。
(2)选择有普遍性的试点班,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体系考试方式改革实验班”。
(3)贯彻落实单片机原理及相关实践课程体系考核方式方法实施计划。
(4)总结讨论单片机原理及相关实践课程体系课程考核方式方法实施过程。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好的方面要保留下来,以便在后续的学年实施时进行借鉴,对于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以便提高教学效果。
五、改革成果
顺利完成了三门课的教学任务;学生在独立设计、绘图、选件、焊接、调试的过程中,发现了不足,也发现了乐趣,获得了成就感,大大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综合素质。
电1002-2班为实验班,电1002-1班为对照班,图1为《单片机接口设计》的成绩比较,图2为《计算机辅助制图技能训练》的成绩比较。通过成绩比较可以看出,实验班的成绩比对照班的成绩都有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震宇,周克宁等.单片机与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Vol.24, No.4,Aug.2012,P338-342.
关键词:单片机;应用型;教学改革
微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同时该课程是电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涵盖了“电子线路”“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等课程,其中根据教学目的我们开设的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以单片机内容为主。
但是,单片机教学往往存在着教学内容与应用需求、甚至实验设备跟不上科技发展步伐的问题,导致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受限等。因此改革单片机教学,并以此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一、课程内容与教学现状
目前,开设单片机课程的院校主要以51单片机为主,但是51单片机在解决一些复杂问题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限制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基于增强型内置RISC(精简指令集)架构的单片机如AVR系列单片机等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同时德州仪器(TI)的MSP430系列单片机在仪器仪表行业也发展迅速。在32位嵌入式领域基于ARM架构以及以数字信号处理的为基础的DSP型也已经在我国有了广泛的应用。综上考虑,我们学校也专门开设了针对ARM的嵌入式课程,我们在单片机的选型上从51改为了MSP430。MSP430片上资源相当丰富,除了基本的片上资源外,还具有硬件乘法器、温度鞲衅鳌SPI总线以及LCD液晶驱动模块等片上资源,为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实验平台。
单片机课程是一门以应用为主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有关硬件、软件及相关接口设计的基本概念上,根据应用需求,设计出相关的系统。但是不少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仍然不了解单片机开发的流程,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甚至搞不清楚编程器和仿真器。因此,必须通过完善教学手段,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改革教学内容,增加学习趣味
在开始讲授单片机课程时,如果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再加上知识点的抽象性、复杂性等,这样会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产生放弃的念想。因此,在讲述之前,可以先将简易实验设备带到课堂,譬如为了突出介绍MSP430单片机的低功耗,可以在课堂上演示水果电池供电的MSP430液晶显示系统,通过鲜明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对MSP430的低功耗留下深刻印象,并对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另外在接下来的课程中,介绍IO口时可以先给学生演示五颜六色变化的LED彩灯;介绍PWM波时可以演示呼吸灯,等等,通过这些演示可以让学生直接看到和听到,使学生对单片机有立体的认识,使其了解学习对象,从而对单片机的开发和应用产生浓厚兴趣。
三、完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1.重视编译软件
在实践教学中,选用CCS编译器调试单片机程序。由于MSP430支持在线调试,所以在课堂讲授时可引入,每讲授一条语句就在CCS编译器中直接运行,注意讲授调试模式下单步、断点等调试技巧,通过Memory Windows窗口的1(内部RAM)、X(外RAM)和C(ROM)观察存储器内容。
2.利用基础开发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单片机课程是门对实践和动手能力要求都很强的课程,以往所有的实验都是在已经搭建好的实验箱上运行的。即使原理电路在实验课之前已经讲解过,但是学生并不知道实验箱上每部分电路是如何构成一个大的电路板,甚至连经过讲解的功能电路都不能理解,因此不能很好地将硬件电路开发和软件编程结合起来一起思考,为此我们在TI的支持下,给每组学生分发了基础的开发板,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将开发板带回宿舍进行研究和集体讨论。当课程结束后,学生再把开发板上交。这样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引入网络资源,并加以利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仅靠有限的书面知识已显得力不从心。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上有大量的单片机学习资料,有很多经典的设计案例。因此,教师要把网络资源和课本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同时培养学生课后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习惯,如布置一定的课后大作业引导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并学会在网上查找芯片资料和单片机资源来学习,从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单片机;教学改革;应用;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124-02
一、引言
单片机在工业控制、数据处理、过程管理、日常通信、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电子玩具甚至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单片机类课程已经成为电子及电气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目前,我国的各大工科院校都开设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但是,我国的各大工科院校却几乎都存在同样的问题[1],即培养出来的学生单片机的应用能力不强,理论知识也不深厚,甚至还不如职业中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因此在就业方面就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使本科生陷入尴尬的境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本科教学与职业院校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本科院校偏重原理的掌握而职业院校偏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中如果实践部分偏少,学生势必不会有兴趣也将无法深入理解理论,致使本科教学理论与实践能力都不高的结果。
本文在分析目前教学现状后,介绍我校采取的改革措施,提出下一步的改革思路。
二、目前我校单片机教学现状
1.理论讲授与实例脱节。目前国内多数单片机原理教材在内容结构上是以科学逻辑顺序进行编排的。按照这种顺序单片机课程先讲基本原理和内部结构,而总是把实例讲解放在最后。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除非讲到到实例才知道前面讲的内容的用法,且只是对实例涉及到的内容清楚,其他内容则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记忆了,听课缺乏主次与目标性。
2.多采用汇编语言授课。目前,单片机教学中多数教师仍然倾向于采用汇编语言,原因在于采用汇编语言可以较好地讲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2],如数据存取、总线时序、程序指令执行过程等,但汇编语言教学与主流的C语言开发不一致,学生需花费大量时间记忆、学习汇编指令和汇编编程方法,效果自然不好。
3.实验箱教学的不足。实验箱的不足多数高校已经意识到[3]:(1)实验箱体积庞大,学生无法做到随时验证自己的程序。(2)实验箱的硬件面面俱到,原理图过于复杂,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
4.考核方式存在弊端。目前,各高校中单片机课程的考核方式存在几点弊端[4]:(1)考试试题无法全面、客观地衡量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2)笔试无法真正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有部分高校上机考试,形式仅仅是布置上机考试题,当场编程,当场计分。这种形式不可避免地使后边考试的学生占优势,且当场计分容易造成考试混乱,学生趁机复制作弊等。
三、目前已经采取得改革措施及效果
1.实验条件的完善。结合单片机实验教学的特点和我校人才培养的一些具体要求,本项目所涉及到的实验装置全部进行了自主开发。实验装置小巧易用,有完善的配套例程与开发资料。同时利用学校重点开放性实验项目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板卡的设计、组装、例程和实验指导书的编写过程中,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2.成立课程教学团队,采取集体备课。突破以前的各授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独立准备自己教案、课件的方式,每位老师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部分集中精力准备这部分教案与课件。这种方式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教师可以集中精力遴选授课案例、制作丰富的演示动画并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堂设计。
3.授课形式的改变。授课时,学生都需携带电脑及实验板到教室。讲授某个知识点时,学生可运行教师提供的设计演示程序观察其直观运行效果,先看结果,再来探究是如何编写程序的。该演示程序均经过教师充分设计,涵盖多个知识点,作为一条清晰的脉络贯穿各重要知识点。并且在此基础上可布置相关的作业,学生有了实验板必然提高学生课下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4.授课侧重点的改变。作为本科院校,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固然重要,但从培养学生的目标来看,原理与应用都不可偏废。汇编语言与C语言各有优劣,因此课堂上要求原理及应用并重,对汇编语言要求能结合汇编掌握掌握原理并能够看懂简单的小程序即可。要求会用C语言写外设的控制程序,即会应用单片机,同时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别及作为应用工具的殊途同归性。定时、中断、串口三部分传统的重点内容,从定时开始设置一个案例:如何实现灯50ms的闪烁?如何实现更长时间的延时?通过50ms定时如何实现,重点学习定时器工作方式一对寄存器的设置过程。
四、下一步的改革思路
1.使用考试系统进行期末考试。下一步的改革重点是全面进行题库建设[5],开发使用单片机上机考试系统,进行上机考试,试卷可由题库系统随机给出,包含理论与实践,考试机上配备keil与proteus软件,硬件包括实验板,学生可根据试题随时使用这些软硬件工具。考试完毕提交结果至服务器。这种方式避免了现场计分时由于学生众多不可避免的抄袭现象。
2.进行过程考试。平时成绩除记录学生出勤、作业外,可以在上课初始就为同学们布置稍微综合一点的设计题,但难度小于课程设计。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根据每个分知识点的案例学好各个知识点,也会在听课过程中思考自己的设计,并通过查找资料、教师答疑等完成综合设计。该设计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五、结论
针对单片机的改革措施,同学们反馈了不少意见与建议,多数同学反映改革措施非常好,本来对单片机抱着抵触心理没有信心学好的同学反馈,单片机不过如此,不再有畏惧情绪。但也有同学反映既讲汇编语言又讲C语言,会造成混淆。最后的考试也反映出这一点。单片机教学改革任重道远,需大胆尝试。
参考文献:
[1]朱志伟.基于C语言的单片机教学利弊分析[J].电子制作,2015,(03):103.
[2]姚健.单片机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5,(02):51-53.
[3]张德宁,蔡振江,张梦.“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02):55-58.
[关键词]独立学院 单片机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引言
单片机技术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高新技术[1],是研究单片机与外设之间如何进行连接和信息交换的一门技术。现已迅速发展并且在智能仪器仪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日常生活及家用电器、工业控制、机电一体化、武器装备、汽车电子设备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为电子类和机电类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要想掌握单片机这门技术,成为符合当今社会对该专业需要的人才,必须通过学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来了解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工作原理,初步掌握单片机技术,及其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掌握接口的硬件电路设计方法和程序的编制技术,并且将其有机结合,进而实现工业控制中的计算机控制等。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电子类、机电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从理论知识体系和实际应用系统两方面来讲,要求都较高,且需要软、硬件相结合,综合性强,在我院信息工程系的电类系列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该课程属于应用型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创造能力等。但是,通常教师在进行课堂讲授的过程中,面向的是众多学生,同一个班内学生的理论基础、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层次不一。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们,他们普遍在三批本科段次上,总体上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差。其中部分学生渴望通过认真学习来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欠缺学习方法,因此学习效果不甚理想。这些学生中大多来自经济状况较差或者一般的家庭。因为独立学院的学费普遍高于普通高校,很多家庭难以承受高额的学费,学生们也因此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早日成才,减轻家庭负担。另外一部分学生因为高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自主的学习能力,自律性较差,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较差,甚至有不良的爱好等。所以,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堂,其效率备受关注,而课堂上一个重要的角色——教师就显得尤其重要。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对“单片机”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并且传授一些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因材施教,那么绝大部分的学生就都能够学有所成了。
在多年的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单片机太抽象、概念多、入门难、指令不易记等等。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难度很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于是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单片机”课程的教学经验,及指导学生的必得体会,认真分析了目前“单片机”课程教与学的现状,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尝试,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对策,以供大家参考。
一、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变抽象为形象
单片机课程的信息量较大,包括芯片的内部结构、各功能部件的工作原理、外部引脚、编程语言、接口电路设计、系统设计等等。前期需要学习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知识,所以这门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的第六个学期,也就是大三的下学期。但是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不牢,接收知识的能力有限,大部分对前期课程掌握得不好,非常影响单片机课程的学习,学生们普遍反映这门课程太过抽象,很难听懂。
又因为学时有限,老师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将单片机的知识讲深、讲透,就必须精心设计讲解内容,制作出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和板书相结合,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表达形式,将传统课堂教学中抽象难懂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单调枯燥的理论多样化、生动化,将重难点知识内容通过多媒体演示,可以随机重复,便于记忆。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实践表明,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丰富了单片机课程的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良好。
二、随堂编程和电路仿真,变静态为动态
在单片机技术的应用及开发过程中,更重要更基础的是硬件设计。而单片机教学过程中,由于硬件条件或时间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很难向学生直接展示硬件设计过程。那么Keil Cx51和Proteus的出现可以满足对单片机进行随堂编程和电路仿真的需求。利用Keil Cx51与Proteus相结合,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中的实例(如图1所示)进行讲解,现场编程及绘制电路图,进行仿真和验证,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单片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
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Proteus构建个人实验平台,不再受限于传统的实验箱,在课下也可进行丰富不受限制的实践,培养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工程素养。
三、实物演示,变理论为实际
单片机课程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应用开发型”人才,因此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单片机技术的实际应用,教师应当适当地补充“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等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总体印象,促使学生对单片机的认识上升一个台阶,并且具有初步开发的技能。图2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小型单片机开发实验仪”举例之一,通过对抽象理论的讲解,配合实物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建立对单片机系统的实际印象。
以上是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的有关“单片机”课程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切实可行,实效性强,非常受学生们的欢迎。经过实践证明,确实能提高单片机课堂的授课效率,改变了过去学生认为的抽象难懂的看法,更多的学生提高了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并且通过自己不断地动手实践,不仅增强了实践技能,设计开发能力,而且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了。
四、结束语
由于单片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单片机课程的教学也应该随之调整,这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适时地修改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实践环节,采取多种途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统一。本文针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特点,及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现状,主要对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提出了改善现有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实践表明,上述单片机教学改革举措的实施,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单片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要重视课堂教学环节以外,还应该重视实验环节及课程设计环节,只有当这三个环节的教学质量都得到了提高,才能达到单片机课程教与学的真正统一。
[参考文献]
[1]唐炜.“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电气电子教学学报[J].2002年6月第24卷第3期.[21-23]
[2]曹晖,徐春辉,易蹭,彭小军.采用Proteus提高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效果.华东交通大学学报[J].2006年12月.第23卷[83-85]
[3]王仙娟.单片机教学拓展的研究.2008年9月第20卷第3期
[4]刘焕平.高职单片机课堂教学实效性探索.教育与职业[J].2009年5月第15期[127-128]
[5]袁锋伟,赵立宏,朱慧玲,张莹.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课程教学与实验改革.实验室研究与探索[J].2007年12月第26卷第12期
[6]张毅刚.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7]邹益民.单片机c语言教程[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0
[8]肖婧.单片机系统设计与仿真[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9]许志娥.独立学院的历史和发展.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北武汉
关键词: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TP36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8-0000-01
"MCU Theory and Applications"Curriculum Reform and Innovation
Wu Xiaochun
(Jiujiang Vocational College,Jiujiang 332000,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Microcontroller Theory and Applications"curriculum content,teaching methods and curriculum assessment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of the reform program,the case study,experiment and conduct in-depth course evaluation research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to stimulate student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students learn the scientific way of thinking and research methods.
Keywords:MCU Theory and Applications;Teaching;Reform;Innovation
单片机是为满足测控领域的需要而诞生的,以为它具有小体积、低功耗、易于产品化、耐干扰、适用温度范围广、易于实现多机及分布式控制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系统中。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基础课,“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在电气、机电一体化专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在学时紧、内容多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单片机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搞好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及课程考核,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教学分析。在教材选择上,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单片机发展也得到急速提升,产品日新月异。当下,大部分高校仍以传统的MCS-51单片机作为教材进行讲授,但却因为限于该单片机的典型性,致使学生对单片机技术的更新及更新单片机缺乏了解,狭隘了学生对单片机技术了解的视野。
(二)实验教学分析。单片机实验是为配合理论教学进行设置的。用于实验的试验箱多是为了对教材理论进行验证,可见,在课程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多为验证性试验,试验箱的优点在于电路板板上只需用几根线连接少数接口,抑或不需要连线,进而导入已编好的程序便能完成实验,无法对单片机的运行原理进行升入了解。因而学生不能真正地了解具体的程序编译和内部线路连接过程,缺乏对教材教学内容的反思和应用了解,根本无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及加深,更是无法调动学生的思考创新的积极性及创造性。
(三)考核方式存在弊端。对于当下高校的考核制度,为达到检验学生对单片机知识的真正掌握程度,仅仅依靠笔试是无法收效显著。面对单片机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试题无法以上要求,自然无法检测出学生的真实知识掌握程度;单片机技术重在实际的生产应用,笔试则无法考察学生实际动手实践能力,达不到确保学生能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效果。
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措施
(一)以案例法促进理论教学。有机地将实验融入课堂理论教学中来,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通过案例法教学,把单个的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使单片机的教学立体化,提高学生对存储器、指令系统等抽象的知识的学习兴趣,最终发挥案例法教学的最大效益。比如,在移位控制指令的讲解时,通过依次点亮实验板上的小灯,让学生直接地理解移位指令;在寻址方式的讲解时,比较直接寻址与立即数寻址间的区别,让学生在案例发现两种寻址方式的不同之处,使其对抽象寻址的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进而促进其对相关知识的了解通透。
(二)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单片机课程重点在知识的实践性运用,学生必须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的实践中。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不断改革试验模式,通过基础实验、研究型实验、创新性实验等一体化实验,有机地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验中,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总结掌握知识运用的要领。
1.基础实验。基础实验是理论教学初级实验,侧重于知识的验证性。通过实验,可使学生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及常用芯片的功能、使用方法及调试方法。通过基础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理论知识的巩固。2.研究型实验。实验要以理论教学为基础,通过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来对知识加以验证。让学生独立通过实验直观地找到实际问题的答案,使之不断掌握问题的本质,从而更好地解决单片机运用过程中的难题。3.创新性实验。以知识创新为导向的实验。让学生按小组进行实验,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简单的综合性课题实验,创新性实验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掌握实验的各个环节的要领,既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又有助于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激发。
(三)课程改革要以知识的拓宽为基准。以全方位涉猎促进知识全面拓展。讲课时要以点带面不断拓宽知识面,通过邀请从事单片机的专家、学者以专题讲座的方式给广大学生上公开课,使学生了解单片机的运用领域,使之看到掌握单片机核心技术的市场前景,通过对技术运用的憧憬引导学生通过网络等多途径获取前沿性较强的知识。
以综合考核确保课程改革的成效。采用综合考核的方式有助于确保单片机课程的教学改革的成效,综合考核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考核的重点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模拟、参与软件编程和调试,不断锻炼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最终加深对单片机知识的理解与灵活运用。
三、小结
单片机的课程改革需要从理论、实践以及知识面的拓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革新,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结合,通过案例教学、刻板演示、课外实践、综合考核等方式,突破传统教学存在的教学瓶颈,以激发学习兴趣为起点,不断提高学生单片机知识运用能力,最终培养精通单片机各种功能操作、具备单片机技术研发创新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石建国.以工程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单片机教学改革探讨[J].茂名学院学报,2009,19:3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和应用普及程度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单片机已应用到工业过程控制,仪器仪表等许多领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是机电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单片机软件编程和硬件设计,具有在本专业及相关领域中的单片机开发能力[2]。学习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是机电类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该课程也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及毕业设计等打下了技术基础。
目前机电类学生在学习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中主要有以下问题:(1)机电类学生的程序编写能力和硬件设计能力较差。在学习本课程前,机电类学生一般只学过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和最基本的电工电子课程,没有系统学过微机原理及汇编程序设计,所以在学习该课程时普遍感觉课程抽象,内容多,难以掌握。(2)学生对单片机应用技术在机电控制领域中的应用和意义认识不清,学习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和自己的专业关系不大,导致其学习被动,学习效果差。(3)该课程学时偏少,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机电类专业的单片机课程总学时一般为32~48学时,其中实验一般为8学时,任课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系统学习单片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往往在教学安排上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使大部分学生对一些记忆性的内容掌握得较好,但应用和创新能力较弱,没有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由于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本身概念多且抽象难懂[3],涉及的知识面广,信息量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从下手,学习积极性不高。另外,机电类专业学生的电类及微机原理类知识基础较薄弱,造成了该课程难教难学的局面,一些学生学完该课程后,不能理解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结构,不会应用相关仿真及设计软件,不具有设计应用能力。因此,如何提高机电类学生学习单片机的兴趣,培养其开发设计能力,是当前机电类专业单片机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
1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
由于单片机课程实用性很强,教师教学中首先要与实际系统相结合,例如:上第一节课时拿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实物进行演示,使学生对单片机应用系统有完整的认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随后,引导学生思考单片机需要哪些部件可以实现上述应用系统的功能?让学生思考讨论后,教师再系统地给学生讲解课程内容,结合实物讲其组成、主要讲授芯片—AT89C51的外部引脚、功能和使用方法及其基本功能部件CPU,RAM,ROM与定时器/计数器以及I/O接口[1],并对单片机应用系统所必需的电路进行简单介绍,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和比拟教学方法。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高其学习兴趣。在每章的开始,首先强调学生应该掌握和了解的内容以及具体的学时安排,教师在课堂上只讲主要内容以及该部分重点、难点,对一些仅需要了解或特别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学。另外,课堂作业一定要有一些有难度的扩展性思考题,使学生有机会做深度思考。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采取比拟法教学,例如,在程序设计教学环节中,可以将单片机比作人脑,单片机的系统指令相当于人所掌握的词汇,我们表达思想需要将词汇组合起来形成语言,同理,针对某个特定问题,我们要将指令组合形成一个有实际意义的程序供单片机执行。
采用专题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步骤。学生感觉学习单片机课程非常困难,部分原因在于没有把握住该课程的学习方法,教师应该给学生一把学习的钥匙,用科学的方法指导他们学会学习。循环程序的编写是令许多学生头疼的问题,我们将这类题目做一个教学专题讲解,分三步进行:(1)让学生学会阅读编程要求,分析清楚循环初始条件、循环结束条件、循环内容等。(2)引导学生编写简单的没有循环的单次运行程序。(3)寻找程序运行中的变量,在单次运行程序中加上循环体,完成循环程序设计。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每个循环程序的设计都严格按照这三个步骤进行。经过几次练习,学生基本上都能顺利地按要求编写出循环程序。
2改革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和仿真模拟软件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通过语言传递信息,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所讲内容,而且教师的课程进度只能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安排,不能兼顾“两头”的学生,特别是不能兼顾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生和教师都很辛苦,但是整体学习效果往往不理想。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在单片机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我们制作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采用动画和图片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多媒体教学讲课速度一般比较快,课堂信息量大,学生没有自主思考时间,所以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要对授课内容认真安排,要特别重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中引入了MedWin,Proteus等计算机仿真软件。MedWin是集编辑、编译/汇编、在线及模拟调试为一体的单片机开发工具[4],在教学过程中采用MedWin进行计算机仿真演示,使学生可以实时观察指令执行情况,将枯燥难懂的程序分析变得形象、生动。Proteus是英国Labcenterelectronics公司研发的多功能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软件[5,6],同时支持第三方的软件编译和调试环境,如MedWin和Keil等。教师可以利用Proteus在课堂上进行单片机应用系统电路设计,并将采用MedWin或Keil调试好的程序传送到所设计的应用系统中,然后在Proteus平台上进行软硬件结合仿真,不但使抽象的教学变得直观,而且训练了学生的硬件设计能力。
3改革实验内容,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应用性强,实验是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非常重要的环节。实验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通过对课本上抽象命令的应用、程序的编制、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现场调试,加深了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应用能力。在我院原来的实验教学中,由实验教师讲解实验内容和详细实验步骤,学生按部就班在单片机实验平台上做完全相同的实验,并且基本上都是验证性实验,大部分学生对实验根本没有兴趣,做实验仅是为了获得实验成绩,所以收获并不大。为此,我们对实验项目和实验方法进行了重新设计,实验课上基本取消了验证性实验,如数据块传送等一些纯软件验证性实验作为作业让学生在课下通过MedWin等计算机仿真软件完成。
另外,增加了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为了加强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我们将有内在联系的知识安排为一个实验,例如将LED显示器接口及键盘接口安排为一个实验,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Proteus工程原理图编写LED显示器驱动程序及键盘扫描程序,并采用定时器实现电子钟功能,从而实现时间的动态显示和设置。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单片机综合实验中,我们要求学生根据单片机实验箱所能提供的硬件资源,自行设计一个单片机应用产品,经过MedWin结合Proteus调试后,写入实验箱进行现场调试。另外,我们充分利用该课程实践性、技术性强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制作、电子科技制作大赛等第二课堂创新活动,并让有潜力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相关科研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单片机项目的开发能力。
4改革课程成绩考核评定方法
在原来的单片机课程成绩考核评定中,期末考试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70%,并且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重点考核基本理论知识,考题中记忆型题目偏多,程序设计型题目一般比较简单,考查学生应用实践类题目几乎没有,这样的考核方式不能完全检测出学生学习该门功课的实际效果,使在平时学习中知识掌握程度和单片机应用能力不够的学生,通过考前突击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我们考虑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为技术应用类课程,改革了成绩考核评定方法,侧重于应用能力的考核,将成绩评定方式改为上课出勤、作业情况、实验情况占总成绩20%;学生自己选题,完成课外设计和制作情况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并且在试题中增加了实验考核题。
5建设网络课程
网络技术可以使教师将各种教学资源非常方便地放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并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而且可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网络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和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交互式学习的机会,是一种很好的课下辅助学习手段。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我们利用我院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网络课程,将授课计划、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测试题、视频学习资料等进行整理,并以教学单元为组织单位上传到我院网络教学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学习,还在该平台上设计了在线答疑、作业讲评等交互式的教学活动。通过网络课程的建设可以使学生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能够对单片机系统应用等复杂的问题做深入学习和实践,并给师生进一步学习交流提供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