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村旅游业发展

乡村旅游业发展

时间:2022-03-29 12:55: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村旅游业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乡村旅游业发展

第1篇

陕西,一座千年古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资料显示,2015陕西省乡村旅游投资131.59亿,乡村旅游接待1.4亿人次,旅游收入158.9亿元。“十二五”期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分别平均增长30.3%和30.8%。目前,全省有农家乐、农场、庄园2万户,从业人数达23万人,通过旅游业脱贫人数约60万人,占全省脱贫人数的15%。新形势下,乡村旅游业已成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新引擎。

一、陕西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影响

1.实现乡村劳动力转移,缓解乡村就业压力

乡村旅游业的兴起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大部分男青年在农闲时外出打工,剩余的人在家种地就造成了人才的闲置,乡村旅游业发展起来,能够使剩余的人力被充分利用。据资料显示,我国整个旅游业经济带动的就业人口总数每年达300万人,5年共创造就业岗位1500万个,其对扩大城乡居民就业率的作用不趋小视,它不但能缓解乡村人就业问题,还能带动经济发展,完成对农业的转型。“十二五”规划期间,陕西乡村旅游共解决就业人口达23万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解了就业压力。

2.带动周边经济,提高乡村生活水平

当乡村旅游业发展起来,周边的楼盘、土地的价值等也跟随着上涨,还能为周边的农副产品带来大市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一定是连接着生产者和消费者,这样,农民与各种饮料、农副产品、山货的供应商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也能够带来稳定的收益,为乡村经济收入提供了新来源。

3.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其他行业发展

旅游业主要围绕食、住、行、娱、游、购六个大要素,旅游景点为主要领头羊,其他附属要素也缺一不可,它能刺激消费者消费,扩大新的消费市场,拉动新的消费项目。过去农民以种地为主,如今旅游区的农民以旅游接待为生,还可以卖一些特产或者农副产品,从而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地方特产远近闻名,吸引来了更多的顾客,也是顾客感受到农民的朴实,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旅游产业链,调整了整个产业的结构。

4.加速乡村走入小康社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设施改善

有了经济来源,乡村很快能够走入小康社会,国家提倡的改善乡村落后的政策也能被快速推进,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样发展下去还能间接催生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改善农民的形象。

二、目前陕西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乡村旅游投入迫于窘境,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改善尚有困难

资金是每一个项目的虎口,相比起传统旅游业,乡村旅游资源分散,原生态的旅游资源多数交通不便,因此在开发阶段遇到很大的瓶颈。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投入,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和修整、改善生态环境都是很大的问题。甚至于一些地区乡村旅游的先期投入与预期的经济收益不成正比例,各方面与预期设想也有偏差。

2.乡村旅游开发特色不明显,雷同现象严重,缺乏多元化产业

乡村旅游的本质应是特色,最大的卖点也应是它的特色,目前全国乡村旅游的主要问题是特色的开发不够明显,雷同现象严重,业态也过于单一。陕西省内也有许多乡村旅游地也都有着自身特有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特色。如以乡村活化文化的关中民俗文化旅游体验地――袁家村,开放型品质民俗文化体验地――马嵬驿,有山有水有故事――青木川,还原关中民俗生态的休闲体验旅游目的地――周至水街。这些品牌化的乡村旅游地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模范,对我国其他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景区的开发模式也存在一定雷同,特色优势不明显。

3.原生态保护与商业化的矛盾

乡村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灵魂,是最有特色的廉价品牌宣传,但是在商业需要的发展下,使乡村文化的韵味逐渐发生了变化。生态地为了增加对顾客的吸引,尽力改造环境,增加顾客的舒适度;对当地的建筑和一些山坡进行了维护、修整;为了方便更多旅客的到来,乡村修建了公路,但这些原始的环境都被改变,没有最初的特色,使原生态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受到了威胁。

4.乡村旅游品质有待提高

从目前陕西一些典型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来看,还存在求量扩规模,但旅游品质不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如公共卫生间、停车场、餐馆严重缺乏;餐饮住宿环境较差;景区工作人员服务水平低等方面。同时,乱扔垃圾、随意刻字留名等旅游不文明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品质。

结论与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陕西乡村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后续发展乡村旅游中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乡村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2.适度开发、合理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注意对原生态的保护;

第2篇

把我省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

战略性支柱产业的优势和差距

我省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浙江是旅游经济大省,旅游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三。2011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4080?郾3亿元,旅游业增加值为1851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5?郾73%,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13?郾05%,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省旅游业发展初具规模,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产业转型加快、旅游融合空间拓宽、旅游项目推进平稳、旅游品质提升迅速,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2012年,全年已有在建旅游项目731个,实际完成投资508亿元,39个旅游项目进入2012年度全省服务业重大项目目录,“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格局初步确立。

 

浙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巨大,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基础良好。就资源而言,浙江在海洋、气候、山水地貌、生态环境、人文资源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旅游资源大省;就市场而言,2011年,浙江国民生产总值位列全国第三,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居全国各省区首位,居民闲暇时间增多,旅游市场发展后劲十足;就产业而言,旅游业发展的“精品意识”,与其构建“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格局的作用,不仅能带动服务业,也能融合农业、工业,参与和推动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既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可以带动和促进其他产业的转型升级。

 

我省旅游业发展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差距。第一,我省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定位不相适应。一是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仍然偏低。2011年,浙江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5?郾73%,远低于10%的世界平均水平。全省各地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在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方面,缺乏全局和长远发展的谋划,未能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巨大带动作用。二是浙江旅游业内部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具体表现为产业要素之间发展不平衡、各要素内部发展不平衡以及地区间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三是旅游产业竞争力仍然不强。我省旅游企业与发达国家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相比,差距较大,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等指标也低于其他行业。第二,我省旅游产品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不相适应。我省旅游总体接待能力仍存在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现象。一是供需矛盾在特定时期仍然突出。尤其是“十一”、春节长假期间,供给能力不足,既不利于有效满足快速增长的旅游需求,也不利于充分释放巨大的旅游消费潜力。二是旅游产品供给难以有效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旅游消费已逐步从对观光产品的单一需求向观光、度假、会展等多元需求转变,浙江旅游产品创新有待增强,难以有效满足日益显现的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三是旅游特色挖掘深度和广度不足。一些地方对自身比较优势认识不够,难以在定位上彰显特色、错位发展。第三,我省旅游管理体制与旅游产业发展不相适应。受多元化市场需求和产业模式创新驱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和社会资源融合加快,产业多元化、业态创新趋势越来越显著,形成一个大旅游产业体系,而目前旅游管理体制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变化不适应,突出表现为行业管理与大产业发展格局不匹配,多部门多头监管难以形成合力等问题。旅游资源分属文物、建设、国土、农业、林业、环保、海洋等不同部门,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部门,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甚至有些地方、有些部门还存在“大旅游产业”是旅游部门争要素、争资源的片面看法。

 

把我省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

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思考

党的十报告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我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推进“美丽浙江”建设。旅游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最有优势、最富潜力的产业。旅游产业是一项传播文明、传播美丽,带动培育美丽经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美丽产业。旅游产业是绿色产业,能够促进对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美好人居环境的缔造和推进力量。当前旅游业发展正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大有可为。

 

我们认为,把我省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必须以党的十精神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精心设计发展路径,把握突破重点,聚合各方力量,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旅游业发展之路。为此建议,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旅游业发展应坚持“一个战略、三个重点”的总体思路。

 

(一)一个战略。实施“大旅游”发展战略。“大旅游”发展战略,就是把旅游业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一个产业集群来综合推进。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持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规划,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旅游业的战略地位,实施“大旅游”发展战略:一是注重科学性,吸收国内外发展旅游业的成功经验,将科学发展观理念全面融入旅游业规划、建设、营销、管理全过程,实现从部门经济向综合经济跨越;二是注重统筹性,强化与各项产业政策有机融合,从行业管理向综合管理跨越;三是注重战略性,强化特色定位、区域定位、功能定位、业态定位,做到差异发展、重点发展、有序发展、持续发展。

 

(二)三大重点。

1.以推进旅游业与三大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一是推进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发展。有机整合我省山区、林区、海岛、平原等各类乡村地域的生态环境优势、乡土文化优势与特色产业优势,重点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渔业、水利、畜牧、海洋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二是推进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发展。发挥我省制造业和区域特色经济发达的优势,积极发展工业观光游、商务考察游。加强旅游商品的研发与生产,加快改善丝绸、陶瓷、刺绣、竹编、木雕、石雕、根雕等传统特色工艺品的花色品种和加工制造水平。三是推进旅游业与第三产业中其它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有序推进旅游与会展节庆、文化产业、信息服务、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等领域的产业融合。以大型国际展会、重要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为平台,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2.以推进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为重点。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是对旅游要素的重新组合和产业提升。一是推进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实施城市建设与城市旅游开发一体化发展,提升一批城市旅游综合体,开发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城市旅游综合体,形成高中低层次分明的旅游产品体系。二是推进乡村旅游集散地建设。将美丽乡村游融合到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中,实现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三是全面提升我省旅游产业效益。创新旅游开发模式,推进旅游产业集群化,形成多元化、综合化、差异化的产业特色,形成层次分明的产品体系,注重我省旅游区域均衡发展。坚持“促两头,带中间,全面推动”的思路。

第3篇

1)旅游业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十二五”期间我县旅游业快速发展时期,旅游业逐步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发展趋势,产业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县国民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旅游业发展思路逐步明晰。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整合旅游资源,按照理念围绕旅游变,产业围绕旅游办的建设思路,采取“党政大力支持,媒体强力推介,市场手段介入,集全民之智、举全县之力,开发旅游资源,努力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开发。

3)文化元素植入景区,文化便成了旅游最好的招牌和看点。为提升__文化旅游品位,__县确定了以马致远纪念馆、元曲公园、荀慧生纪念馆、千年古刹铁佛寺、运河文化等主题景点为基础的文化旅游发展思路,深入挖掘__历史文化底蕴,加快完善__“一日游”旅游路线。目前,__每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

4)旅游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加强常态化开展旅游市场、旅游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强化安全教育,落实防范措施,完善安全防范预案,健全工作长效机制,不断优化旅游环境。整顿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经营行为,为游客营造了良好的旅游服务环境。

我县旅游产业虽然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景区品位不高。精品景区景点建设仍比较滞后,除__铁佛寺一枝独秀外,其他景区市场影响力小、吸引力不够强,游客滞留时间短,旅游综合效应未得到充分发挥。

2)产业链条不长。旅游产品形式单一、规模小,尤其是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滞后,缺乏特色旅游产品和特色纪念品。

3)服务功能不全。现有的旅游服务功能、基础设施、管理水平以及服务质量已跟不上发展需要。

4)建设资金短缺。旅游业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景区(点)开发缓慢,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在拓宽融资渠道、扩大投资力度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5)旅游人才短缺。县域旅游人力资源比较短缺,缺乏高、精、专的旅游管理服务和宣传营销人才。

旅游业是最具优势的龙头产业、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最具特色的品牌产业,也是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产业、代表县域经济发展方向的战略产业、绿色产业、低碳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十三五期间,我县发展旅游产业面临着诸多机遇。

1)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较高的旅游业发展优惠政策,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2)从法律角度规范了旅游服务,从国家层面将加强对乡村旅游重点扶贫村的政策支持,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8月11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将扶持600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乡村旅游,实现每个重点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国每年通过乡村旅游带动2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1)、因地制宜制定出主题化、个性化、定制化的地方旅游规划。特别是各地方正在由传统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升级,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将更加多样化打造一批上规模的旅游强镇,一批上档次的旅游特色村,一批规范的经营户,一批有特色的“农家乐”,一批有规模的“采摘园”。加快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带有方向性、基础性、示范性的乡村旅游项目,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新农村建设和当地群众致富。

2)、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现全域旅游目标。 抢抓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机遇,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建设思路建成一批融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创意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实现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和观赏农业转型,促进农业与旅游业更好的融合发展。依托当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培育生态观光旅游、人文旅游、休闲养生旅游、休闲农业旅游、城镇度假旅游五大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产业结构,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求。

3)、发展公益旅游。充分发挥旅游业稳定社会促进和谐的功能,开发开放一批全民共享的旅游项目,将一些旅游休憩区、文化旅游场所向公众免费或者优惠开放。普照公园是__县第一座开放式公园,近年来__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对其进行改扩建,目前已形成铁佛寺、二郎岗、泰山行宫、马致远纪念馆、荀慧生纪念馆等景点。 城区内还有结合普照公园改造的仿古街等众多文化景观节点,形成了“景与水、绿与园、人与环境、生态与文化”并举的城市魅力景观。

第4篇

同志们:

这次*旅游现场办公会是省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昨天,大家实地考察了长江*的一些景点。刚才,规划编制组的同志汇报了《湖北省长江*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控制性规划》的编制情况和主要内容,宜昌市、神农架林区、巴东县政府的负责同志汇报了当前旅游业发展情况,省直有关部门就*旅游发展讲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春明同志代表省政府,就如何贯彻落实规划、加快*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具体部署,讲得很好、很有针对性,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学习好、贯彻好。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随着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今年“五一”黄金周,全国各地景区人山人海,既反映了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也表明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旅游的需求。长江*是我省最具有代表性的流域性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已经具备了建成复合型、全天候、四季游的旅游目的地条件。省委、省政府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正声同志多次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地区各级政府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旅游业作为*地区第一支柱产业来培育,推动*旅游业尽快实现突破性发展。

加快发展*旅游业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是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需要,也是发挥资源比较优势的需要。围绕把“*坝库区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的目标,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好《湖北*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控制性规划》,是大力发展*旅游的前提和基础。刚才,大家对《规划》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总的来看,这部规划思路新颖、定位科学、目标宏伟、起点很高,既反映了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也符合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既体现了改革创新的要求,又紧密结合了*旅游发展实际,对我省*旅游业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规划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希望规划编制组的同志和各位专家,认真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尽快修改完善。规划编制完成后,请春明同志组织进行一次正式评审,省政府批准后实施。在实施控制性规划、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旅游发展与区域协作推进的关系。加强区域协作是*旅游发展的根本出路。*坝库各市县区要进一步强化开放协作的理念,坚决打破地区分割。要以重点景区为依托,以精品线路为纽带,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大力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景区合作。要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带动神农架、武当山旅游业的发展,带动荆州、荆门、襄樊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恩施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全省旅游业的整体发展。长江*地跨湖北、重庆两省市,既是一个完整的产品,也是一个统一的品牌,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与重庆的旅游合作。要按照双方达成的1+3协议,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与重庆共同建设长江*无障碍旅游区,共同打造一流的旅游品牌。在此基础上,要大力推进包括鄂、渝、湘、黔相邻地区在内的大*旅游区域的全方位协作互动,努力开创中西部旅游合作发展的新局面。要加强宜昌长江*与北京长城、西安兵马俑、四川九寨沟、湖南张家界等著名旅游目的地的合作,真正将*旅游推向国际。我与湖南省省长会谈时,都提到了西安—武当山—宜昌—张家界的高速公路建设,今后还要争取开通西安—武当山—宜昌—张家界的旅游列车,这对协作推进宜昌与其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二)正确处理发展*旅游与服务全省大局的关系。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从湖北实际出发,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提出着力构建“一主两副”的城市经济发展格局,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产业调整和结构转型,创造性地开展*移民工作,等等。这些都是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既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又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切实树立大旅游的观念,主动将旅游产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形成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比方说,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就是一个新课题。黄陂木兰天池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刚才,陈柏槐同志也谈到省农业厅、省旅游局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地区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大多集中在农村,各地可以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建成一批具有旅游特色的新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建设厅要把夷陵区三斗坪镇、太平溪镇、乐天溪镇、兴山县高阳镇、秭归县归州镇、巴东县沿渡河镇、神农架林区木鱼镇、红坪镇8个旅游节点城镇,以及夷陵区黄牛岩村、天桥村,点军区联棚村,秭归县周坪村、槐树坪村、四溪村和屈原村,兴山县昭君村、陈家湾村和巴东高岩村,全部纳入全省“百镇千村”建设范围,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服务*移民工作也大有文章可做,可以对*移民进行培训,让他们参与旅游景区、星级饭店的管理和服务,经营“农家乐”餐饮和住宿,销售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土特产品、旅游食品,促进农民就业,引导农民走旅游致富的路子。一台《盛世峡江》节目,吸引400多移民就业,非常了不起。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移民的培训力度。省教育厅要支持将省旅游学校升格为旅游职业学院,并与*大学在宜昌合办湖北省国际旅游学院,作为*移民就业培训基地,更好地为移民参与旅游服务。

(三)正确处理*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从这一点上讲,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是一致的。但也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地区具有生态敏感性和环境脆弱性双重特征,而且土地容量有限,环境恢复难度大,我们更要把旅游发展可能带来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坚持“保护第一”的方针,坚持和谐发展和永续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开发与建设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坚决防止发生水体污染、空气污染、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的现象。生态保护准入要成为*旅游开发的第一道和最重要的控制门槛,春明同志刚才讲了“四个一律”,要坚决予以贯彻落实。

(四)正确处理*旅游发展与文化保护传承的关系。文化是旅游的魅力和特色之所在,只有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旅游才有吸引力和生命力。武当山这几年旅游发展较快,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发挥了文化的优势。*地区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灿烂辉煌,是旅游发展取之不尽的源泉,我们要十分珍惜。发展*旅游业,一定要尊重*地区的历史,尊重*地区的文化传统,尊重*地区的风俗习惯,并与之相协调。不协调就是对文化的一种破坏,要坚决制止在旅游景区贪大求洋地兴建高楼大厦,大建人造景观的错误做法。要下大力保护好*地区的文物,将文物保护贯穿于旅游业发展的始终。要注重展示*地区的优秀文化。要积极发掘和整理土家民族风情、峡江传统习俗、*民间艺术等优秀文化遗产,并做到推陈出新,使它们更好地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现在游人面前。《盛世峡江》、《梦·*》等文化表演节目都不错,要按照这个思路继续走下去,并在旅游者的参与上狠下工夫。

(五)正确处理政府推动和企业运作的关系。目前,*旅游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正处于初步发展到大发展的过渡和转型时期,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两者之间的关系。*地区各级政府都要按照“培育第一支柱产业”的要求,把旅游业摆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重中之重的位置予以高度重视,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协调机构,建立协调机制,经常研究旅游业发展重大问题,出台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和完善旅游法规,为旅游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气解决服务功能与旅游发展不配套的问题。一些景区供水供电都没有保证,怎么发展旅游业?*旅游依赖于水道,旅游码头建设不跟上怎么行?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地区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省发改委、财政厅要视财力增长情况,适当增加全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省移民局、发改委、财政厅要从*库区产业发展基金中,每年安排30%的资金,用于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各地各部门要建立相应的工作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切实加强考核和检查,确保旅游业发展目标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要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市场化运作水平,扩大旅游业的对内对外开放,积极支持全社会办旅游,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鼓励旅游景区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采取拍卖、转让、租赁、资源折股等形式,加快景区开发,搞活景区经营。要进一步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积极支持旅游企业的发展,通过发挥旅游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推进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刚才,春明同志讲,要加强市场主体建设,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各地还要重视旅游投融资平台建设。政府可以为旅游投融资公司注入一定的资金,为公司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筹集旅游发展资金,为更好地促进旅游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同志们,从省委、省政府提出“一江两山”的旅游重点发展战略,到今天的旅游现场办公会,已经有6年的时间了。6年来,*地区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要把*真正培育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仍然是任重而道远。希望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加强配合,扎实工作,为促进*和全省旅游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5篇

关键词:桑木村;旅游影响;居民感知

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影响到旅游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旅游地居民的旅游感知研究是旅游影响研究的主要领域[1]。旅游地居民作为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当地旅游发展的感知与态度直接关系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了解居民对旅游开发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感知,对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政策,促进旅游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保护居民的利益,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区域概况

桑木村坐落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东嘎镇七二五油库西侧1公里处,距离拉萨市客运站有12公里,紧邻青藏公路。桑木村在有很长的历史,据说,桑木村的村名是莲花生在此修行时所起。桑木村传说是三世达赖喇嘛的诞生地,在历史上也一直是哲蚌寺、色拉寺等拉萨名寺的领地。

小村紧靠拉萨河畔,代表了拉萨市郊典型的农区,藏式村舍典雅古朴,与田园、林卡、溪流构成了美丽的农区乡村田园风光。该村是远近闻名的“歌舞之乡”,村民能歌善舞,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的民间艺人也很多。桑木村民俗旅游区2002年开始接待游客,有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内容丰富的乡村文艺表演、家访、林卡休闲、骑马、射箭以及桑木烤全羊等民间乡土旅游项目,桑木村生产的藏刀是的出名的特产。桑木村下设5个小组(自然村)。到2009年2月为止:桑木村共有334户,1374人,其中男性628人,女性746人。因桑木村五组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阵地,所以本调查着重针对于此地。2002年全村接待了2600多名游客。此后的三年,每年接待五、六千位游客。通车后旅客明显增加,第一年接待了2.6万多名游客,比2002年涨了10倍。以其为例进行居民感知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研究方法

本项研究采取实地问卷调查与现场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以调查问卷形式进行。问卷问题设计采用5 分制,即从“1”到“5”分别代表“非常同意”、“同意”、“中立”、“反对”、“非常反对”。间卷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居民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等)、居民对旅游的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环境影响的感知及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等内容。居民旅游感知共4大类37项,其中居民旅游感知包括经济影响感知(12项)、社会文化影响感知(12项)、环境影响感知(12项)、旅游总体感知(1项)等4大类,共37项。调查时间为2012年4月7日至6月29日;调查对象是桑木村内的居民。调查方式是将印制的220份问卷发到居民家中进行问卷调查,现场填写、现场回收。通过这种方式调查效果很好,共发放问卷220 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00 份,有效率90.91%;同时通过与居民的访谈,获得许多问卷未涉及的旅游感知信息。最后对问卷采用社会经济学统计软件包SPSS 进行分析研究。

三.研究结果

(一)被调查居民的基本情况

居民的基本情况见表1,从中可以看出桑木村居民月人均收入不是很高,均值在1000-2500元之间,众数在1000元及以下。居民的文化程度不高,初中及以下的占47%,高中占41.45%。居民对旅游业参与程度也不高,只有26%的居民或亲朋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来,要改善这种情况,必须在在未来的旅游发展中更加的关注民生。调查样本中包含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居住时间的居民,随机性较强,充分保证了分析结论的可靠性。

(二)经济影响感知

旅游业的经济功能与经济效应使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的经济影响较大[2]。调查的结果分析表明,桑木村居民对旅游经济影响的感知以正面为主。80%以上居民赞同乡村旅游“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基础设施”等,均值都围绕在1.8左右,由此可见桑木村的居民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经济收益,政府也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做了较多的基础设施方面的改善工作。但居民对于“吸引更多投资”、“促进土特产销售”、“增加财政税收”等经济影响的感知明显不如上面的几项明显,选择“中立”的人数占到30%以上,均值在2.5左右,说明居民对此并不十分了解。其中“增加财政税收”的中立人数占到42%,因此政府应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财政透明度,便于居民能够及时地了解财政税收情况。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负面影响,居民的感知态度也比较明显,50%以上的居民赞同旅游业的发展导致“少部分人受益”、“居民收入两极分化”,表明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比较大,也可以初步推测出居民与旅游营运方有着利益冲突。对于“政府投资过大”与否,58%的居民选择了中立,均值为2.975。表明当地居民对此的感知十分不明显,政府的投资情况,普通居民并不知晓。

(三)社会文化影响感知

随着旅游开发的推进,居民开始关注旅游开发对社会文化环境带来的影响[3],包括当地居民的价值体系、生活方式、道德标准、社会治安、人际关系等。由调查结果分析(表3)可知,桑木村居民对于社会文化正面影响的感知持认同的态度。居民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对“提高当地知名度”、“增加居民自豪感”、“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促进居民思想开放”、“促进传统文化弘扬”、“改善人际关系”以及“普通话得到推广”都有好处。特别是“普通话得到推广”这一项,有86%的居民持赞同的态度,表明普通话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确得到很好的推广,同时普通话的推广又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旅游发展的负面影响,“人们之间信任度降低”的感知不十分明显,“中立”的人数为42%,说明居民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其他的负面影响,大多数的居民并不认同“社会道德标准下降”、“诈骗、盗窃、赌博等现象与旅游业有关”、“犯罪率上升”。但对于“传统文化受到冲击”,46%的人持赞同态度,25.5%的人中立,表明传统文化的确受到一定的冲击,因此,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处理好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之间的关系,更加注重本地文化的保护。

(四)环境影响感知

桑木村居民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正面环境影响感知强烈,而对旅游的负面环境影响感知相对较弱。87.5%的居民赞同旅游发展“改善交通环境”;70%以上的居民赞同“居住质量提高”、“商业气氛浓厚”;60%以上的居民赞同“改善自然环境”、“增强居民环保意识”、“提升地方形象”,由此可知,旅游业对于当地的环境的改善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对于负面的环境影响均值都比较高,在数值3左右,表明居民的感知较弱。但是对于“娱乐产品过于商品化”,赞同态度的只占11.5%,55%的居民不赞同,感知明显。可见,居民对旅游环境影响的感知总体上以积极影响感知为主,但同时也对一些负面环境影响有较强的感知。总之,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当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断提高环境质量。

(五)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

基于居民自己对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经济影响的感知,最终确定自己对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态度。由表5分析可知,特别支持与支持的人共占86%,无所谓的占16.5%,反对的占3.5%。桑木村的绝大多数村民支持旅游业发展,因为他们对旅游的各方面感知基本以正面为主。当然,也有一些村民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持消极态度,这与他们的思想观念、对旅游业的认识以及在旅游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有很大关系。

四.讨论与结论

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依赖于吸引物与服务的供给,同时需要当地居民的支持[4]。Elizabeth Fredicine与Bill Faulkner认为,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有5种,即有矛盾的支持者、憎恨者、现实主义者、热爱者和顾虑者[5]。问卷结果显示桑木村的大部分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是热爱者,他们对旅游业的正面影响基本都持认同态度,认为旅游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拓宽了就业渠道,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改善了交通环境与自然环境,有利于桑木村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全面长远发展。而对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却基本持反对的态度,但是对于“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与“房价物价上涨”,大多数的居民也是持认同态度。而桑木村居民作为区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旅游业发展的主体,旅游地是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因此,旅游地资源和环境保护对社区居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当地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居民的感知,更加关注民生,保护好当地居民的利益,作好引导、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参与机制,适度的进行旅游开发,以促进桑木村旅游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林.旅游地理文献分析[J].地理研究,1997,16(2):105-111.

[2]章锦河.古村落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分析—以黟县西递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2):02-05

[3]卢松,张捷,苏勤.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历时性分析—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9,28(2):536-547.

[4]Gursoy D,Jurowski C,Uysal M.Resident Attitudes:A Structural Modeling Approach[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1):79-105.

第6篇

【内容摘要】发展全域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从推力系统、媒介系统、引力系统、支持系统四方面全方位梳理了大运河文化带苏北段全域旅游的发展基础。大运河文化带苏北段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有利于大运河文化带苏北段旅游业的转型发展,提升旅游的品质,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带;推力系统;媒介系统;引力系统;支持系统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贯彻“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大运河文化带”这一重要决策的重要举措。大运河文化带苏北段要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大运河文化,就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是“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它强调要把整个行政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全区域以旅游产业为龙头,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与共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旅游系统。因此,全域旅游是系统工程,涵盖了旅游区域的方方面面,需要具备一系列基础条件。

一、大运河文化带苏北段全域旅游发展推力系统分析

大运河文化带苏北段全域旅游发展推力系统包括政策导向、经济基础和旅游业发展状况。(一)具备良好的政策优势。具备良好的政策优势是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域旅游是现阶段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县域层面,早已将“全域旅游”作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在江苏省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全域旅游是第一战略,同时明确:充分挖掘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构建运河沿线旅游城市带,将大运河江苏段打造为大运河国家旅游风景道核心精品段。淮安市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特色主题旅游,加快里运河文化长廊、古淮河·西游记文旅区建设。正是本着“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徐州市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形成一核一环两翼三带的旅游发展新格局,谋求全域发展。宿迁市也积极推进骆马湖、洪泽湖片区南北两个旅游综合体建设,通过“提质增量”工程实现精品景区、旅游风情小镇、乡村旅游点等多点(区)布局,借助快行系统与绿道、水道等慢行系统,形成“城市休闲、近郊游憩、乡村旅游”的全域型旅游圈,构建“两湖、一廊、多点(区)”旅游空间格局。由此看出,大运河文化带苏北段发展全域旅游与政府发展旅游的导向高度契合,具备良好的政策优势。(三)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经济基础对于发展全域旅游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比2019年江苏省各市GDP排名,徐州排名第6位,淮安第11位,宿迁第13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当地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大运河文化带苏北段的总体经济实力是在不断上升的。2019年宿迁GDP总量3099

第7篇

关键词:恩施;旅游业;交通;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158-02

引言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多年来由于交通闭塞不为外人所知。随着沪蓉西高速路和宜万铁路开通,解决了其旅游目的地可进入性问题。恩施神奇自然景观和其独特的土苗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恩施旅游得到飞速发展,但同时其旅游容量、环境保护等问题也亟待解决。恩施需要找到合适的旅游发展策略,本文借助SWOT分析法对恩施发展旅游业进行要素分析和矩阵分析,得出可供参考的策略选择。

一、两路通车对恩施旅游的影响

Kual(1985)认为“交通是一种最基本的旅游需求”。在对恩施旅游进行SWOT分析前,有必要将两路开通给恩施带来的影响作简要分析。两路开通对恩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1)两路开通,改善了恩施的可进入性,恩施地处川渝东出的必经之路,以前的交通劣势转变为优势。两路打通了最后的蜀道,为恩施发展旅游业创造条件。众多游客出入恩施,将恩施的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传播到各地,有利于旅游宣传。(2)交通条件的改善给恩施旅游发展带来压力。大批游客进入将带来各种现代文化,恩施面临传统民族文化被同化和自然环境被破坏的危险。

二、恩施发展旅游业的SWOT因素分析

SWOT分析法由韦里克提出,包括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四方面因素分析,由因素分析形成四种不同的发展战略:发展型战略(SO)、多元化战略(ST)、扭转战略(WO)和防御型战略(WT)。本文借用SWOT分析方法对恩施发展旅游业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恩施旅游发展的策略选择矩阵。

(一)恩施发展旅游业的优势(S)

1.恩施发展旅游业具有环境优势。根据PETS分析模型进行分析。政治环境,“旅游兴州”是恩施发展战略之一,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一部分,省政府出台了促进其发展的政策;经济方面,恩施加快发展旅游业,更多资金投入到景区建设;技术层面,很多学者开始关注恩施旅游业发展,从理论和实践各方面对恩施旅游发展予以支持;社会环境,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山清水秀的恩施能为休闲散心的人提供完美的场所,外部需求大。

2.恩施的地理区位有利于其旅游发展。恩施海拔高,是介于武汉和重庆之间的避暑胜地。恩施毗邻三峡、张家界等旅游区,为恩施与周边旅游区集群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3.恩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该地拥有很多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和景区,如利川腾龙洞、恩施大峡谷、世界最古老的奥陶纪石林梭布垭石林等;恩施有很多自然人文景观,如神龙溪、清江闯滩、土司城、鱼木寨、大水井等;恩施具有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龙船调》就取材于恩施民间歌曲,土家摆手舞、茅古斯舞民间舞蹈韵味独特,有东方情人节“土家女儿会”,有独特的婚丧嫁娶礼仪哭嫁、“跳丧”和“撒尔荷”。

4.恩施有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植被的丰富多样有利于其发展观光农业,使得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成为可能。

(二)恩施发展旅游业的劣势(W)

1.恩施州内交通条件有待改善。恩施州以山地为主,州内的交通条件有待改善。不同景区之间通达性差,不利于景区之间的互动。

2.恩施旅游业配套设施不完备,持有导游资格证的导游数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旅游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急速增加的游客的需求。

3.恩施旅游业发展面临宣传不足的问题。恩施进行旅游宣传的媒体还比较缺乏,还不足以将恩施推向全世界。在宣传的路上,恩施依然是任重道远。

4.发展旅游业资金不足。恩施所辖县市多是贫困县,能用来发展旅游业的资金有限,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旅游业的需求。

5.景区分散不利于形成恩施名片。恩施州每个县市都有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旅游价值高,但其分散性不利于整体旅游形象的形成。

6.恩施旅游业市场运作化程度较低。多年来恩施一直是一个闭塞的空间,在近年旅游业面临大好发展机遇的同时,开发过程中缺乏严格的市场运作程序。

(三)恩施发展旅游业的机会(O)

1.交通条件的改善是恩施发展旅游的最大机遇。两路通车提高恩施可进入性,正在修建的安吉高速公路等也会改善恩施的交通通达性。

2. 2008年开始打造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恩施提供了良好契机,恩施作为该旅游圈的一部分能有效吸收襄阳、荆州等地区的广泛客源。

3.生态旅游的兴起为恩施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生态旅游需求越来越大,这为受工业化影响小,具有生态比较优势的恩施提供了好的发展机遇。

(四)恩施发展旅游业面临的挑战(T)

1.生态环境容易破坏。一是环境污染,大量游客的涌入加上配套设施的不齐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二是自然环境的破坏,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对原生态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2.民族文化易流失。大量现代社会文化要素涌入长时期处于闭塞状态的恩施,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有很大冲击。

3.恩施周围著名旅游景区带来的竞争压力。恩施与周边的张家界、神农架等景区相比各方面都不成熟,面临很大的挑战。

三、恩施发展旅游业的SWOT矩阵分析

通过对恩施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因素列举,进行组合分析,找到恩施旅游业发展的策略。

从以上矩阵分析可知,恩施发展旅游业优势明显,劣势和威胁容易克服,面临良好机遇,很显然目前SO策略是可供选择的策略。

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在劣势和挑战相对容易克服、优势明显的情况下,恩施必须发挥优势,抓住机会,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在SO策略下,有以下具体措施供参考。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增加旅游空间容量;培育专业导游及相关人才。改善州内交通状况,完善交通网,缩短到不同景点所需的时间。打造有恩施特色的旅游品牌,树立独特的旅游形象,加大宣传力度。恩施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其发展旅游业的基础,保护好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在面对各地旅游激烈竞争的同时,打破区域界限,与其他景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 宋鄂平.交通发展与恩施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性实证分析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院报,2010,(12).

[2] 黄泽涛.“两路”对恩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J].清江论坛,2011,(1).

[3] 胡卫华,王庆.“农家乐”旅游开发探析[J].城乡建设,2002,(8).

[4] 李永成.基于SWOT分析的恩施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2009,(2).

[5] 卞显红,王苏洁.交通系统在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

第8篇

内容摘要: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马来西亚旅游业蓬勃发展,不仅在旅游收入上赶上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邻国,旅游人数从2007年起长期保持了东南亚第一的位置。除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商业环境及基础设施外,旅游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施是马来西亚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其旅游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在国家经济纲领中提出发展旅游业的目标和主要措施,围绕这一政策目标制定国家旅游发展政策和各专项旅游政策等。

关键词:马来西亚 旅游业 政策 启示

马来西亚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与旅游政策

(一)马来西亚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马来西亚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受到全世界的瞩目。从1990年开始受宏观经济以及相应的旅游政策的推动,马来西亚旅游业保持持续增长。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马来西亚旅游业造成了较大影响。在1997年马来西亚接待入境游客680万人次,比1996年下降20.7%;1998年持续下降,为520万人次,比1997年又下降了23.5%。此后,马来西亚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入境旅游业迅速恢复。1999年-2002年马来西亚接待入境游客分别为793万人次、1022万人次、1278万人次、1329万人次,与1998年相比增幅高达52.5%、96.5%、145.6%、155.6%。入境旅游收入则分别为1999年的123亿林吉特,2000年的173亿林吉特,2001年的242亿林吉特,2002年的259亿林吉特。

在此之后的2003 -2009年间,受国际环境影响旅游业的波动性加大。“非典”、“禽流感”、“美伊战争”、印度洋海啸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等都给旅游业带来危机,受环境的不利影响,马来西亚2003年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曾出现过短暂的下跌,在随后的2004年就从危机中恢复过来,当年接待入境游客1570万人次,比2003年增长了48.5%。在2001-2005年的“八五计划”期间,马来西亚旅游业总收入增加了近一倍。由于长期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趋势,目前旅游业已经是马来西亚第二大外汇收入来源,第三大经济支柱,2007年马来西亚国际游客人数更高达2097万人次,位列东南亚第一(见图1)。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出版的《2009年旅游竞争力报告》对全球130多个国家的旅游竞争力排名,马来西亚旅游竞争力在全球排32位,在亚太地区的25个国家中排第7位,在东南亚仅次于新加坡。这说明无论是从全球范围还是从区域范围来看,马来西亚的旅游竞争力都是较强的。该报告认为,推动马来西亚的旅游业继续发展,是因为该国拥有旅游政策法规方面的优势:“马来西亚政府在政策上对旅游业的优先度较高,其政策制定的透明度、旅游政策的完善和便于实施等方面都做得较好。这样的优势将在一段时间内使马来西亚东南亚国际旅游人次保持在第一的位置”。由此可见,除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商业环境及基础设施,旅游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施是马来西亚旅游业取得成功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二)马来西亚旅游政策实施概况

在旅游政策的含义上,国外学者认为旅游政策是一套规章、规则、准则、指示、发展或促进的目标和战略,它们为集体或个人制定了直接影响某个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及日常活动的决策框架(查尔斯・R・戈尔德耐等,2003)。国内有学者认为,旅游政策是政府部门根据特定时期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为实现相应的旅游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准则,这些准则既包括宏观性的指导思想以及发展方向,也包括对某一具体问题的明确意见(魏小安,2009)。由此可见,旅游政策的目的在于引导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并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外交、经济和社会发展等一系列目标,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在宏观层面为旅游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旅游供给水平。

马来西亚二十几年来旅游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就体现了旅游政策的这一内涵。马来西亚实行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模式,政府对旅游业的宏观调控以政策性调节为主,其旅游发展的目标和主要措施体现在国家经济纲领中,围绕这一政策目标制定有关国家旅游发展政策、专项旅游政策并加以实施。

马来西亚国家经济纲领中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措施

1956-1990年间,马来西亚先后执行了7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2个马来亚“五年计划”,5个马来西亚“五年计划”)。作为国家经济发展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历次“五年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变经济结构,开发资源,建设并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最终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缩小国民收入差距等(马燕冰,2011)。虽然每个“五年计划”有所侧重,但都留有重要篇幅,对发展旅游业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措施、政府投资方向等内容。

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马来西亚经济遭受了严重打击,随后其政府认识到不能将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单一的外向型制造业,决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进行调整,并把旅游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部门。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业,马来西亚政府在1991 -2010年期间的四个“马来西亚五年计划”(即“六五计划”、“七五计划”、“八五计划”和“九五计划”)中提出了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和具体措施。表1为马来西亚政府历次五年计划中对旅游业发展的投资总额。

(一)“六五计划”和“七五计划”

1991年6月,马来西亚政府颁布《1991-2000年经济发展纲要》,这个发展纲要包括了两个五年计划即“六五计划”(1991-1995年),“七五计划”(1996-2000年)。

马来西亚在“六五计划”中专门提到了国家形象问题,并决定通过发展旅游业,达到改进马来西亚国家形象并促进国家统一的目标。

在“七五计划”中,马来西亚将国家旅游业形象建设目标确定为“马来西亚人的生活方式”(Malaysian way of life);并进一步计划确定了新的旅游产品,包括乡村旅游、社区旅游和自然旅游;并特别重视发展生态旅游,认为通过生态和农业资源等旅游业项目,能使马来西亚所独特的热带气候和自然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二)“八五计划”

在第八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中马来西亚政府提出了抢占新的国际性旅游战略市场的目标,并且提出将吉隆坡国际机场发展成区域航运中心;同时还主动提出了发展休闲、航海、游艇等新的旅游项目,以对应亚洲新的增长需求;该计划还进一步建议通过发展飞机-游轮包价旅游,加强与中远距离旅游市场的经济联系;并主动提出了东盟在航海旅游及营销上进行区域合作的计划。“八五计划”首次显示了马来西亚对发展旅游业的自信,因为在这个五年计划中,马来西亚而是将自身定位为东南亚旅游业的合作者、开拓者,而不再是新加坡和泰国的副手。

(三)“九五计划”

由于受伊拉克战争和SARS等事件的影响, 2003-2004年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都出现较大幅下跌,这让马来西亚政府在“九五计划”(2006-2010年)中,特别强调维持区域内外和平稳定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并第一次把发展旅游业,与扩大出口、吸引投资和开拓新的市场视为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四个重点。马来西亚在“九五计划”中提出了到2010年,每年吸引2460万游客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九五计划”甚至提出国际市场营销方面的具体措施:例如“改造专门负责马来西亚旅游业对外宣传和市场营销工作的马来西亚旅游促进局(Malaysia Tourism Board),实行私有部门的经营和管理方式,以增加该部门的活力,提升营销效率”。

为了实现历次“五年经济计划”中发展旅游业的目标,马来西亚政府从1971年“二五计划”开始就投入专项资金发展旅游业,资金用于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港口、机场等入境场地的升级改造工程。1990年以后为了继续建设和维护国内旅游设施,开拓国际旅游新的市场,实现对外宣传马来西亚形象的目的,马来西亚政府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专项投入,“六五计划”为533.9百万林吉特,“七五计划”为605.5百万林吉特,“八五计划”为1009百万林吉特,“九五计划”更高达1847.9百万林吉特(Azizan Marzuzi,2010)。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投入的快速增长,体现了马来西亚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视和决心。

国家层面政府主导制定的国家旅游发展政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虽然马来西亚有旅游资源上的优势,政府也主动发展旅游业,但在如何发展旅游业的问题上,中央政府各部门之间,马来西亚各州之间有着明显的分歧(R.J.G.Wens,1982)。这种因地域和部门差异导致的矛盾,曾在一段时期内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马来西亚政府宏观旅游政策上的另外一个举措就是出台国家旅游发展政策,规划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协调马来西亚政府部门与各州的权限。

马来西亚的国家旅游发展政策包括:1975年的《马来西亚旅游发展计划》(Malaysia Tourism Development plan),1989年的《国家旅游业发展指引》(Guidelines for Nat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1990年出台的的马来西亚旅游政策文件(Malaysia tourism policy document),1992年的《国家旅游政策研究》(National Tourism Policy Study),2003年出台的国家旅游政策(The Second National Tourism Policy)。其中,1992年的《国家旅游政策研究》影响最广。

1992年,马来西亚政府出台的《国家旅游政策研究》内容包括旅游业的规划、开发和营销、协调政府部门与各州权限等广泛的政策。引人注目的是,这份国家旅游政策中,设立了发展旅游业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和政治目标:在经济上要解决就业、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经济公平发展等目标;在政治上要发展外交、改进国际形象、促进国家统一等目标;同时实现社会发展、推动文化交流等社会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系列目标,马来西亚提出对其“海洋、沙滩”等旅游产品格局进行突破,决心发展一系列的新形态产品,包括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遗产旅游、会议与展览等。同时通过大量投资旅游购物业和举办“销售嘉年华”活动,将马来西亚建成著名的旅游购物目的地。

通过出台专门的旅游发展政策,确立发展旅游业的目标,开发新形态的旅游产品,马来西亚中央政府各部门之间都为实现旅游业发展的目标承担一部分任务,有利于从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也有利于旅游资源差异较大的各州根据自身实际,开发优势旅游项目或产品。

政府制定和实施的专项旅游政策

除宏观旅游政策以外,马来西亚还比较重视专项旅游的发展,制定实施了很多具体的专项旅游政策。

(一)乡村旅游总体规划

2001年马来西亚艺术文化和旅游部下属的一个专家咨询小组,代表联合国开发署和世界旅游组织,起草了一份乡村旅游总规划,为发展马来西亚的乡村旅游设定了诸如:提高乡村旅游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使旅游者能通过参加乡村旅游获得全新的旅游体验;使乡村旅游收入在5年内由现有的3.5亿林吉特增加到10亿林吉特等一系列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这份规划制定了一系列保证安全、提供舒适的住宿接待设施的主要措施,并把乡村旅游和热带风情进行结合,让游客参与一些诸如种植水稻等体验性活动。

通过乡村旅游,让旅游业受惠人群遍及到广大乡村社区,而且能让旅游者加强和乡村社区的互动、吸引更多游客在马来西亚游览。实践证明,马来西亚着力推广乡村旅游,有利于完成国家旅游政策中所提到的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家生态旅游计划

1996年,马来西亚的非政府组织―马来西亚世界自然基金会提出了国家生态旅游计划。这份计划较为详细地涵盖了如何管理自然保护区、整合政府资源、获取财政支持、吸引当地居民参与、联合营销等,如今该计划成为了马来西亚发展生态旅游的实际指导准则。通过此计划,马来西亚在生态旅游的实践中走在了国际的前列。

(三)学生旅游项目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马来西亚开始重视对特殊群体的旅游奖励,并出台一系列的项目,当中影响最大的是2001年由旅游部门和教育部联合推出的,旨在让更多学生参与旅游的学生旅游项目(Student Tourism Programme)。政府希望通过这一项目培养青少年的旅游、爱国热情,并希望通过旅游活动解决这一群体的种种不良嗜好,进而培养全民的旅游意识。

(四)第二家园项目

为了吸引外资,也为了鼓励更多的外国游客频繁地访问马来西亚,马来西亚2002年在全球范围推出了“马来西亚第二家园项目”。符合资格的外国人加入该项目后除给予10年有效期的护照自由出入外,还将在马来西亚享受自由购置房产、免税购买汽车、定期存款利息免税、子女就读当地学校等一系列的权利。据统计,“马来西亚第二家园项目”自2002年启动以来,至2010年3月为止共有15816人/户加入,其中以中国、孟加拉、英国和日本等国国民居多。不少人认为该项目有较大的吸引力,因为“只需将个人22万元人民币或家庭33万元人民币,折合成林吉特,存入马来西亚境内的任意一家银行,就如同瞬间获得一张‘绿卡’,可以一边享受存款利息,一边拥有在马来西亚的定期居住权,并在当地投资”(王博,2007)。

在旅游业发展得比较成熟之后,马来西亚将视野由传统的旅游活动向扶贫、生态、修学和移民等专项旅游方面拓展,不仅为旅游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供给,也提高了马来西亚旅游业发展的水平。

马来西亚旅游政策的经验借鉴和启示

国家经济计划、国家旅游发展政策、专项旅游政策构成了马来西亚旅游政策的主框架,在这一框架以外,马来西亚政府还采取一些旅游基础设施基金、旅游专项发展基金和税收优惠等财政手段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基于上文对马来西亚旅游政策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经验及启示:

第一,从马来西亚近20年历次的“五年经济计划”中可以发现,马来西亚旅游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始终在国家战略层次之上,并且具有明显的延续性。旅游业在国家经济纲领性文件中不但占据一定的地位,还往往有专门的目标和措施的描述,始终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财政投入的快速增长,更体现了马来西亚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视和决心。

第二,发展旅游业要有利于国家的整体发展。发展旅游业必然有一系列经济、社会和政治目标,马来西亚政府对旅游业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有明确的定位和预期,虽然制定一系列旅游政策的目的在于引导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但没有仅因经济收益把旅游业单纯视为一个需要着力推动的产业,而是希望旅游业能够嵌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之中,解决包括政治、教育、社会和文化在内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发展旅游业达到国家的整体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旅游业过度重视经济目标而忽视了社会的发展,显现出诸多问题,马来西亚旅游政策的经验值得借鉴。

第三,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立足自身优势,实行差异化的战略。与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邻国相比,马来西亚也拥有海滩、阳光、岛屿等热带自然景观,但马来西亚坚持适度发展的思路,没有一味追求发展速度和扩张规模,而是寻求保护和发展共赢的中间道路,其生态旅游的实践走在世界的前列,许多旅游景区虽然经过多年经营仍然保持着完好的原生态景象,在世界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这是吸引旅游者的最大卖点。更为可贵的是,马来西亚政府以该国多元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优势作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并精心开发各种专项旅游产品以满足各种不同的旅游需求,在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马来西亚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参考文献:

1.Malaysia Tourism Promotion Board. Annual Report of Malaysia Economy[R]. Malaysia Tourism Promotion Board .Year 2005-2009

2.WEF. The Travel and Tourism Competitive Report 2009 [R].World Economic Forum,2009

3.查尔斯・R・戈尔德耐,J・R・布伦特・里奇,罗伯特・W・麦金托什.旅游业教程―旅游业原理、方法和实践[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魏小安.旅游政策与法规[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马燕冰.列国志:马来西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Government of Malaysia.Sixth Malaysia Plan, 1991-1995[R]. Kuala Lumpur: Government Printers,1991

7.Government of Malaysia. Seventh Malaysia Plan, 1996-2000[R]. Kuala Lumpur: Government Printers,1996

8.Government of Malaysia. Eighth Malaysia Plan, 2000-2005[R]. Kuala Lumpur: Government Printers,2000

9.Government of Malaysia. Ninth Malaysia Plan, 2005-2010[R]. Kuala Lumpur: Government Printers,2006

10.Azizan Marzuzi.Tourism Development in Malaysia .A Review On Federal Government Policies[J].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es in Urban Management, 2010(11)

11.R.J.G.Wens.Tourism planning in a presently developing country-The case of Malaysia [J]. Tourism Management,1982(3)

第9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将其作为支柱产业培育和提升,取得了长足发展。如何瞄准新目标,发挥新优势,迈出新步伐,加快旅游业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近期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市旅游业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总体上看,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市旅游业已进入厚积薄发、加速发展的新阶段,突出表现为“四个明显”。

一是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接待游客431万人次,同比增长26%,位居全省第10位,较提升了1个位次;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24.9亿元,同比增长36%,第一次超过全省平均增幅,位居全省第8位,较提升了2个位次;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的5.2%,较提高了2.6个百分点,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二是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旅游业具有鲜明的辐射性、交叉性、带动性,其加快发展对地方经济带动明显。据不完全统计,带动休闲地产完成投资7.8亿元,全市旅游业(含旅游在建项目)实现税收2.9亿元,汤池、香泉等四个旅游重点镇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数5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旅游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13%,旅游收入占gdp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直接解决就业1万人,间接吸纳就业近9万人,三年翻了一番;来巢游客人均停留天数由两年前的1.5天增加到现在的1.8天;人均消费额由400元上升到580元以上,购物及休闲娱乐等消费比重由25%上升到40%左右。

三是项目投入明显增多。从近四年全市旅游实际投入来看,为3.5亿元,为4.2亿元,为6.4亿元,为16.5亿元,列全省第二,其中,投资额在2亿元以上的重点旅游项目共12个,总投资109.6亿元,当年完成投资近15亿元,一批有特色、上规模、竞争力强的项目开工建设,部分项目已建成对外营业,旅游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四是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创建了1家aaaa级景区,2家aaa级和3家aa级景区;新上五星级饭店6家,四星级饭店4家,三星级11家,以及2家五星级农家乐,9家四星级农家乐;新建旅游公路80多公里,整修通往重点景区道路90多公里,通往a级以上景区道路均为二级以上等级,景区景点通达率为100%,旅游进入条件日益改善,旅游环境日趋完善,极大提升了我市对外形象。特别是汤池、香泉等四个旅游重点乡镇,通过一年的整治,镇容街貌发生了明显变化,成为省内外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乡镇。出台了《市市本级旅游投资优惠政策》,各地各有关部门的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明显提高,进一步增强了旅游招商的吸引力。

虽然我市旅游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旅游业大发展、快发展的要求,也还存在一些差距。一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从目前我市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来看,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与全省平均水平仍有差距。二是产品结构还不够优。县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优势产品特色不明显,游客消费层次不够高。三是项目建设还不够快。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在建旅游项目建设与既定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四是宣传声音还不够响。虽然近年来宣传推介成效明显,但与国内发达旅游城市和地方相比,广告宣传和舆论造势还要进一步加强。

二、加快实现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新跨越

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坚持把旅游业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来培育,促进我市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大市跨越”。我们应按照既定目标要求,努力培强产业支柱,促进旅游业更好更快跨越发展。

(一)必须把旅游经济总量做得更大。旅游业是我市重点培育的七大支柱产业之一,但目前的发展水准离支柱产业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做大旅游经济总量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因此,全市上下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旅游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更加主动地把旅游业摆到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快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大市跨越,力争用两到三年时间使我市旅游收入占gdp比重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当前,我市旅游业发展正面临难得的机遇。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旅游发展的政策,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构建泛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区,中央和省、市启动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这些都为我市旅游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旅游业是朝阳产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巨大;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近年来,随着以“一湖四泉”为重点旅游项目开发的加速,休闲旅游的特色越来越显现,为我市旅游业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我们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发挥优势,加快推进,特别要抢抓国家一系列加大投入、扩大内需的机遇,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打响特色品牌,延长产业链条,千方百计开拓旅游市场,加快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过渡,不断提升旅游消费层次,努力以旅游经济总量的扩大带动旅游综合效益的提升。

(二)必须把旅游重点项目推得更快。项目建设是旅游发展的载体,是旅游业做大做强的基础。项目多、旅游才旺,项目优、旅游效益才好。所以,必须坚持不懈地在项目建设上狠下功夫。要千方百计加大招商步伐。今后旅游业发展,根本出路还在于招商引资、借力发展。所以要像抓工业招商一样,始终把旅游招商摆在重中之重。要重点围绕“一湖四泉”,编制、包装、策划一批高质量项目,并有针对性组织开展系列招商对接活动,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对落户企业,要精心呵护,做好以商引商工作;对意向项目,要盯住不放,力求更好更快落地。总之,要通过不懈努力,尽快形成储备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及竣工一批项目的良好态势,给旅游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要千方百计推进在建项目。要建立健全项目推进目标责任制,坚持一个项目一个负责人牵头、一套班子服务,及时帮助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目前,少数重点旅游在建项目建设缓慢,社会反响强烈。对此,必须按照支持真干的、督促慢干的、清理假干的原则,一方面加大支持督促力度,对进度快、效益好,能按时兑现合同的,给予支持鼓励;另一方面,对极少数长期低成本占有旅游资源,而又没有按合同要求进行同步开发的,应研究具体解决办法,尤其要把优惠政策与开发进度,供地进度与开发进度挂钩,切实营造一个公平健康 的投资环境。要千方百计提升建设水平。进一步增强科学规划意识,切实做到高点规划、高规格评审、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对一些综合项目,要注意处理好旅游项目与商业地产项目关系,主打旅游牌,彰显特色、营造卖点、错位发展,力求更大更好的效益。

(三)必须把特色品牌打得更响。知名品牌是一个地方的“名片”。一个地方有了自己的名牌景区、名牌旅游商品,旅游市场才更具有竞争力、吸引力。近年来,我市以“一湖四泉”为主的特色旅游开发虽然势头强劲,但总的来说品牌效应还不够明显。对此,必须坚持把旅游品牌战略作为一项突出的任务来抓,力争全市旅游品牌经济有一个大的突破。要继续围绕“一湖四泉”,主打温泉牌、做活水文章,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搞好资源深度开发、产品整合包装,挖掘打造品位高、规模大、特色明的主打旅游产品。要集中有限财力,举办诸如“温泉之乡万人游”、“美,美在水”等别具特色的游览活动;大手笔策划创意旅游形象广告,积极在知名主流媒体投放。同时,要创新营销方式,采取异地联促、整合联手、企业跟进、互补双赢等多元化的促销组织模式,大力拓展旅游市场,尤其是江、浙、沪市场。总之,要通过多层次、高频率、广覆盖的宣传推介,全力打响“温泉之都、休闲”主题品牌。当前,尤其要抢抓“中国温泉之乡”即将授牌之机,及早谋划,精心准备,全力推介,全面造势,进一步把温泉炒响,旅游市场炒热。

第10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民族地区开发模式

一、前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国家。共有S个少数民族自治区,26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大部分分布地处偏远山区、牧区以及高寒地区。这就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其赖以存在的基本物质基础,即范围广阔的农村,而其原始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明、自然与历史遗存相结合的农业和农村景观以及淳朴厚重的民族风情的存在,又进一步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劣势,但另一方面,其在开发乡村旅游方面却是具有显著优势,而如何把这种潜在优势转变咸现实的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是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首先分析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借鉴汉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提出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保障措施。

二、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技术落后、资金紧缺、人才奇缺的情况下,旅游业的发展所要求的服务档次、接待规模以及施标准很难达预期的标准,旅游业运作过程卜分艰难。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的条件下,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面临如下问题:旅游开发所需资金不足,接待能力和开发规模有限;当地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体系不健全,旅游业产品供应不足,市场经济发展落后;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导致配套接待设施条件难以达到规定标准;民族地区自我积累能力不足,人均收入水平低下导致商品流通滞后;教育培训严重缺乏,导致旅游人才缺U较大,旅游接待和服务的质量难以向国际标准看齐;旅游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2.政策依赖性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起到了主导的作用。无论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还是旅游产品的对外宣传等-系列工作,都需要政府来主导参与。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对地方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因此旅游业才被很多地方政府列为优先扶持产业或主导产业。为了尽快开发民族地区经济,当地政府制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参与旅游开发经营,以出让土地、景点等资源和各类优惠政策作为对外引资的条件,而对当地少数民族具名的补偿主要采用核算的土地出让金的形式的方式,同时也忽视了当地少数民族居民自身发展能力的培养。

3.乡村旅游内需不足。目前我国比较成熟而且市场效益较好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是利用大都市客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主要是考虑可以充分利用了都市郊区相对城市良好的独特的人文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一般学者认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位置应以旅游者自驾车大约l小时能到达的范围为准,那么这种距离是最优的,比较适宜采取城乡互动的旅游开发模式。但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偏远的山区,城市化水平比较低,依托周边大中城市的庞大旅游市场开发乡村旅游不具备条件,缺乏有力的市场支撑。基于以上原因,造成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内需不足,难以吸引足够的外地游客。而少数民族地区往往具有较多的较高级别的风景旅游区和流量相对集中(向游客,依托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一定的优势,即使没有景区的支撑,少数民族地区也可以依托原始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明、自然与历史遗存相结合的农业和农村景观、靠边疆(或边区)的特殊区位以及淳朴厚重的民族风情,开发特色乡村旅游,形成相对独立的乡村旅游区,吸引游客。

4.出游成本高。从地理位置上看,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目的地随着与大中城市距离增加而逐步衰减,大部分的出游目的地市场集中于距大中城市500公里以内的范围。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牧区、边疆和高寒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难以进入。这是自然条件形成的。而且从历史上来考证,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境内各民族很少进行迁徙,除了因扩张和征战而进行迁徙从而与汉民族发生融合的部分少数民族,这是这种自然文化特征,从而形成了较为封闭的地理人文环境。所以少数民族地区远离中心城市,加上交通和通讯不便,游客出游成本相对较高。

三、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发创新模式

1.产业链本地化。根据乘数理论,旅游目的地旅游业乘数效应大小决定了区域旅游产业链的发育程度。产业链越长,则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也越大,旅游业通过产业关联能带动更多的部门,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反之,则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就比较小。所以,以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优化配置上下游产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在本地生产和销售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最大限度地使旅游收益留在本地,有效安置当地居民的就业,是提高旅游效益的重要手段。在乡村旅游开发的时候,最大化当地群众的利益是第一原则,只有遵循这一原则,将旅游开发与当地居民的利益作为共同体,才能为当地居民所接受。所以,只有实施乡村旅游产业链的本土化战略,才能有效地带动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并最大化当地群众的利益。

2.经营者共生化。经营者共生化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分工共生模式,在该模式中,本地经营者和外来经营者同时提供不同类别相等级的旅游产品吸引不同(阿旅游市场,他们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依存,避免了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共同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另一种是合作共生模式,本地经营者和外来经营者合资合作开发乡村旅游,利益共享,比如天龙堡的合作模式。广西上林县新东村是实施“经营者共生化”模式的典型代表。上林县新东村开发乡村旅游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很好地处理了外来者合本地业户的关系一以互补代替竞争。新东村的“鹅和鸭农庄”的投资者是外来户,其目标市场是在广西的中高档次入者。“鹅和鸭农庄”占地二干多亩,是广西富有特色的名胜农庄休闲处,它的“鹅和鸭”取名来自英国著名的“鹅和鸭”酒吧,其投资者融合了迪斯尼风格和中国苏州园艺以及广西为代表的南方风格,是高档乡村俱乐部的雏形。该农庄里有迷你高尔夫球场、跑马场、卡丁车场、游泳池、彩弹射击场、射箭场、沙滩排球场、棒球发射场,以及儿童游戏的蹦蹦床、攀岩、滑梯等游乐设施,还将建成保龄球馆、壁球馆、儿童乐园馆。由于“鹅和鸭农庄”的成功经营,提高了新东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给新东村带来了滚滚客流,特别是“鹅和鸭农庄”开展大型活动时,当超过农庄的接待能力时,很多客人被分流到新东村当地民俗户进行接待。“经营者共生化”是一种本地业主和外来者互惠双赢的安排。

四、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保障平台建设

1.健全政府管理机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采取有效的行政、经济、法律等相配套的宏观调整、监督、指导和管理手段和方法,乡村旅游地政府要明确各自的工作责任,把乡村旅游的管理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切实有效制定出乡村旅游相关管理制度或条例,在规划审批、安全管理、经营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监督,引导其逐步走向行业协会自律管理。虽然在内部,乡村旅游是由一家一户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但从游客市场和社会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地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全局利益和整体形象。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和职能管理部门西欧那个广大游客的利益、当地经营户的利益出发,合理规划,积极引导,制定相关法令法规,使乡村旅游的运作向

法制化、规范化健康发展。同时还可以成立行业自律组织,如成立乡村旅游协会等,保护乡村旅游资源,避免旅游资源遭受生态环境和景观开发性的破坏。

2.强化服务规范。要提高乡村旅游接待的整体服务水平,就必须强化旅游服务意识,提高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加强对旅游知识的培训。旅游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反映了当地旅游接待的征途服务水平。增强旅游知识培训,有利于旅游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形势和趋势,有利于与游客进行直接交流。二是加强对服务规范的培训。乡村旅游能与其他类型的旅游产业向区隔的原冈在于它以“特色”吸引人,但这种特色的前提条件是规范服务:因为没有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服务,特色也就不复存在。目前乡村旅游市场上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各地政府部门要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强化这方面的培训,以规范的服务来引导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三是强化经营知识的培训。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从业人员外出学习、考察,扩大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加强对全体农民的旅游经营知识的培训,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旅游产品文化含量。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文化开发可以结合实际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树立鲜明的乡村意象,乡村意象是乡村在常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头脑里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图像”,其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其次注重产品性和知识含量,提高产品安全性,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知识含量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也是留住游客,延长其逗留时间的最好方法。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农家气氛及农事活动,使旅游项目贴近农家生活,营造出一种真正的“农家乐”。通过提炼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使旅游者体验返朴归真和乡野的乐趣,通过收获劳动成果使旅游者从中获取一定的知识,满足旅游者寓教于乐的需要。再次是挖掘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民族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丰富,有着反映人与自然的依存和延续、形态独特的乡村聚落;有着反映我国千年的传统文化、社会组织形式和家庭关系、古朴雅的乡村建筑;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将这种文化内涵挖掘出来,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设计适销对路、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才能增强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第11篇

[摘要]民族村寨作为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载体,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突破点。其中,村民既是村寨的主人,也是民族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承人,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所要依托的关键。因此,村民对于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态度和参与度直接关系着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如何引导村民积极的参与到旅游业中去,这取决于能否建立一个有效保障村民利益的机制。目前,我国很多民族地区如一些民族村寨的旅游业发展在利益分配上都存在着问题,若农村的利益分配机制没有理顺,将直接制约着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村民;利益保障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68-02

1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在利益分配机制上存在的问题

克什克腾旗(以下简称克旗)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地处大兴安岭西山脉、燕山山脉、浑善达克沙地三大地貌的结合部,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特色突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蒙、汉、回、满、壮、朝鲜、达斡尔等8个民族聚居的地区。近几年,克旗的旅游业已经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主打草原生态旅游、世界地质公园及民族传统特色文化三大旅游品牌。总体上说,克旗旅游业的发展定位在生态观光和民俗体验旅游上。2011年全旗接待国内外游客232万人次,实现收入10.4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和22%[zw(]数据源自于新华网内蒙古频道,http://nmg.xinhuanet. com/nmgwq/2012-02/01/content_24622099.htm.[zw)]。

 

在发展的同时,克旗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个问题就是克旗农牧民在旅游业中的受益问题,也就是村民的利益保障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牧)民人均收入普遍偏低

克旗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旗县,2010年,全旗农业人口197546人,占总人口的近79%,农(牧)民人均收入5090元,同年比全国农民人均收入低829元。可以说,如何解决克旗农牧民持续增收是一个当务之急的问题。

 

1.2从旅游业中受益的农(牧)民

到2011年,全旗有近15000名农牧民参与到旅游开发中[zw(]数据源自新农网,http://xinnong.com/zhifu/nmg/1315895944.html.[zw)],主要是一些成形的景区和周边的农牧民,通过创办“农家乐”、“牧家乐”、“林家乐”、“渔家乐”等特色民俗体验和餐饮服务,还有更多的农牧民利用农闲时间季节性从事牵马、摔跤等旅游服务项目,每年收入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收入水平较从前、较未参与旅游业的农牧民都有了明显提高。可见,小部分农牧民能从旅游业中获取较可观的收益。但对没有直接参与旅游业的农牧民来说,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利益和机会并未对他们产生任何影响。他们依旧从事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并且以农业种植或者放牧作为其主要的收入来源,其中也不乏出去务工的村民。这样,这部分村民的收入和直接从事旅游业的村民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1.3农(牧)民获取利益途径单一

克旗农牧民参与旅游业的形式主要是为游客提供直接性的食、宿,还有一些简单的购物,业态相对简单,基本是依靠直接参与旅游接待而获得。但直接参与接待的农牧民数量又不能过多,这样就造成了其他农牧民无法从旅游业中获益的现实。

 

因此,在克旗,农牧民的经济水平和他们对旅游业的态度各不相同,甚至形成了明显的分化,而造成这种分化的根源就在于对地区对全体村民的利益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2完善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村民的利益保障机制

民族地区中,整个社区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人和人的生活氛围、场景都是开展旅游业所要依托的重要资源,因此,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需要全民参与。而且,在文化旅游形式中,由于人是文化载体,所以地区的人是最大的卖方,或者说是投资方,他们卖的就是祖祖辈辈积淀形成的特色文化,因此他们理应成为旅游开发中最大的受益者。基于此,民族地区必须建立合理的利益保障机制,保证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的村民都能从旅游业发展中受益。就克旗而言,完善村民的利益保障机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规划、布局好线路及业态,合理引导村民直接参与旅游业

民族地区的旅游线路和业态很重要,线路直接带动着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和村民对旅游业的参与,而业态的布局则引导着游客在村寨中的消费行为以及村民直接参与旅游业的方式。克旗的旅游产品主要是草原风光及民俗风情,常规线路上还串联了世界地质公园等。但就其草原风光游和民俗风情游旅游产品、线路来说,各地雷同性较大,独特性挖掘尚浅,大多产品处于比较低级的观光旅游产品,效益低,带动性小。且旅游业态主要以“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等形式布局在成形景区及周边,主要解决游客在吃饭、住宿和购物方面的需求,而很多生态、文化保存完好的地区尚处于旅游业的空白地带,基本不具备什么业态,只有少数具有旅游住宿接待功能,满足少量自助游客的需求。在旅游规划与布局的同时,可以选择一些生态环境及人文特色突出的村寨,适当布局一些业态和项目,引导游客进入,并将这些村寨作为游客可以比较深入体验并融入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甚至可以发展乡村特色度假,并通过线路将其连接,这样就通过局部带动了整体,旅游产品体系也得到了丰富,从而盘活克旗的旅游业,可以让更多的村民直接受益。

 

2.2一三产业相互融合,延伸产业链

民族地区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联系十分紧密,二者同等重要。农(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对乡村景观环境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为游客及城市地区供应生态、特色的农(牧)产品,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农产品生态性好,在这个追求绿色、生态的社会有着良好的市场基础。而且全国各地的农业都在实现集约化发展,农业的规模效应、农民的身份转换优势将表现的更加突出,农民将不再是单纯的“自给自足”,借助旅游业,农产品的附加值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这将直接反馈在农民的利益上。而且近几年国家政府及政策对农业特别是家庭农场的模式计划试行,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为依靠第一产业为支柱的民族地区实现集约化生产带来机遇。同时,由农(牧)产品生产而引起的农(牧)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将使农业的产业链得到更好的延伸,农(牧)民也将从中获取更高的回报。将专业化、集约化的第一产业作为基础,通过旅游业提升其产业价值,可以对第一产业农产品形成“原料生产—设计—加工—(再加工)—销售”的一整条价值链,从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让更多村民通过旅游业受益。

2.3建立有效的农业补偿机制,鼓励村民积极从事第一产业

民族

地区除了要有绚丽的民族文化以外,村落生态和景观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吸引力,它构成了民族地区民族旅游的景观大背景和村民的生活环境。因此,民族地区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非但不能放弃第一产业,而且要鼓励村民积极的从事第一产业,对于他们的利益,也必须予以保障。为了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和参与旅游业的热情,必须建立有效的农(牧)业补偿机制,即对仍然从事第一产业的村民给予一定的农业补偿,特别是一些不能直接从事旅游业但又为当地民俗旅游的开展奠定背景和氛围的村民。这样,他们的收入一部分来源于农业生产,另一部分则来源于旅游业发展创造的农业补偿,一方面保证了乡村原生景观的维持,另一方面也保障了村民的经济收益,有利于实现民族民俗旅游的持续吸引力。

 

2.4保护、开发有效结合,实现开发商、政府和村民的利益最大化

克旗进行旅游开发的目的之一在于使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就目前的观光市场而言,克旗每年接待的游客量已超过200百万人次,面对旅游者日趋成熟的度假需求,克旗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给克旗一个正确的定位。目前,克旗旅游产品以观光为主,产品类型比较单一,开发层次低,很多旅游资源条件优厚的地区尚未介入旅游业,因此其可开发的空间较大。但针对目前已开发的景区来说,发展已接近成熟,过度开发则不利于社区、村民的长远利益。可以说,旅游业发展之初,克旗这些地方的产品定位为观光旅游是比较合理的。在未来的发展中,克旗可凭借其已形成的品牌效应及已有知名度的景区,在成熟景区继续做民族文化观光旅游,而在景点周边各节点做休闲度假和较高端的深度旅游,通过引进投资商,布局较高端的休闲度假产业,并形成完整的休闲度假产业链。这样,一方面迎合了市场对度假及高端化产品的需求,形成了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大片区;另一方面,借助克旗草原风光和民俗风情的品牌效应,构成大本营式的度假地旅游发展格局也将使克旗的民族文化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护。而且,这种模式的发展更有利于实现多方利益的最大化,投资商、政府都将通过旅游业发展从中获益,而村民也将通过直接参与旅游业或者配合构建度假地氛围间接的参与旅游业,从而获得相应的利益或者相应的补偿。

 

3结论

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水平较为落后,且原生资源保存较好,发展旅游业不失为一个脱贫的重要手段。但村民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主体,也是弱势群体,必须对其利益进行维护和保障,以充分体现旅游业对居民、社区及社会的综合影响。

 

第12篇

一、全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事业发展,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以建设“生态旅游名县”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建构以鸣凤山景区为主体、以龙潭河景区和嫘祖故里景区为辅翼的“一主两翼”旅游格局,大力开发全县文化、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着力培育特色旅游品牌,全县旅游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较为明显效果。

(一)旅游发展思路日渐明晰。县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高度统一,始终把旅游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围绕建设生态旅游名县的目标,坚持每年对旅游产业建设进行专题研究、现场办公和安排部署。坚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立足资源、彰显特色的原则,狠抓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先后编制完成了《鸣凤风景名胜区发展总体规划》、《省县荷花镇旅游发展规划》等7个旅游发展规划,促进了全县旅游资源的有序利用和合理开发。在旅游开发建设上,严格按照各旅游景区的定位、功能布局、线路安排、要素配置等,加强资源整合,力求突出特色、体现个性,推进全县旅游业科学有序发展。全县共有各类旅游资源65处,对外开放的景区10余处,其中3A级景区2处。

(二)旅游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抢抓全省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契机,积极争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大力开展项目建设。截止2010年11月底,全县已有6个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完成项目投资2亿多元,开发建设了鸣凤山、龙潭河、灵龙峡、鹿苑寺等生态旅游风景区和三江航天军事博览园、地质公园等游览点。启动了荷花镇创建全省旅游名镇和望家村创建全省旅游名村工作,并已初见成效。

(三)旅游配套服务不断加强。经过几年来的培育和发展,全县旅游业整体水平有了一定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全县拥有鸣凤、两家星级宾馆以及三江、沮城等多家旅游饭店,领秀天下国际大酒店正在按四星级标准建设;旅行家国旅、中国国旅等两家旅行社入驻;开发出原野风、鸣凤米、真丝服饰、鹿苑茶等多种特色旅游商品。同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旅游行业综合管理体系,强化旅游行业综合管理和旅游市场综合治理。认真开展“治理整顿零负团费”、“星级饭店评定”、“行业培训”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等一系列活动,不断加强对旅游市场检查整治,有效的净化了旅游市场,为旅游者提供了文明、舒适的旅游环境。

(四)旅游综合效益初显成效。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且加大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打造知名度,创造就业岗位,拉动本地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259.7万人次,比“十五”时期的147.8万人次增长75.7%;旅游业总收入11.83亿元,增长25.1%。2010年,全县旅游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县共接待各类香游客72.7万人次,同比增长21.8%,完成年度计划的00.9%;旅游综合性收入3.43亿元,同比增长22.9%,完成年度计划的100.8%。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旅游业虽然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周边旅游业发展较快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实现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目标任重道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不够,缺乏一流的精品景区。县内资源分布比较零散,知名度、品位不高。二是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吃、住、行、游、购、娱设施有待加强,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水平不高。三是旅游市场营销创新手段、旅游产品开发和宣传推介不够。组织大型宣传活动进行整体形象推介乏力,没有形成旅游品牌和名牌,有待整合策划进行“炒作”推介。四是旅游产业人才缺乏。我县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三、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强化政府主导,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旅游业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产业,关联度强,涉及面广。要充分认识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意识,树立抓旅游就是兴产业、抓就业、调结构、促开放、抓文化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对旅游产业的组织领导,建议成立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旅游局),重大问题由领导小组研究解决,日常工作由县旅游局协调、督促和落实。并尽快出台《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营造全社会关心旅游、支持旅游、投资旅游的浓厚氛围。

(二)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业发展具有“前期大投入、后期大产出”的特点,我县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必须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一是建立投入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宣传促销、项目前期工作。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认真做好旅游项目的包装论证,通过推介会、委托、网上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参与旅游开发。三是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各类经济成分从事旅游产品开发,策划开展旅游活动。积极开展信贷服务,加大引导信贷资金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运用多种形式来盘活旅游资源。

(三)突出发展重点,着力培育旅游产业品牌。尽快完成并完善我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加大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力度,实行以奖代补,大力发展乡村农家乐,助推乡村旅游发展。增强精品意识,以资源整合、特色营造为核心,充分利用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资源,加快嫘祖故里、鸣凤山、龙潭河、鹿苑寺等4个重点项目和金家湾、地质公园、军事博览园、桃花岛等11个支撑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旅游精品,提升旅游竞争力。加快旅游商品市场建设。紧密结合我县旅游业发展实际,在城区中心规划建设土特产品超市,定点销售具有地方特色的真丝服饰、鸣凤米等旅游商品,以满足游客精神和文化需求。

(四)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拓展旅游市场。进一步完善旅游市场促销体系,多渠道、全方位、深层次宣传我县旅游产品,塑造旅游的整体形象。积极组织参加旅游推介会、交易会、洽谈会、旅游节等,发放宣传资料。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开辟专栏、专版、专题,对我县的旅游资源进行“炒作”推介,通过策划一系列活动,扩大知名度。积极开发以周边县市区为主体,以宜昌、荆门为重点的客源市场,有针对性的招揽游客。设计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路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合,实现资源互补,市场共享,互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