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3 09:26: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今天,我们学校六年级的学生一起迎来了期待已久的诗歌朗诵会。前几天,大家紧锣凑鼓的准备,就是为了这天的诗歌朗诵会。
几位风度翩翩的主持人神采奕奕的踏上了舞台,以优美婉转的语言让今天的节目拉开了隐形的序幕。
闭上眼睛,细细倾听同学们的朗诵,仿佛在聆听一首美妙的合唱。
六年三班的同学朗诵的诗歌柔美轻巧,犹如一只只轻盈的小燕子翩翩起舞,跳出了令人愉悦的舞蹈。六年四班的同学朗诵的诗歌,仿佛一只淘气的小猫,它那令人捉摸不透的脾气,时而柔顺高雅,时而顽皮可爱。六年五班的同学朗诵的诗歌,宛如一条清澈的小溪,丁冬丁冬的流水声是扬琴的歌声,是妈妈的叮咛,那么美妙清脆!还有六班同学们的诗歌,轻柔的白云;七班同学们的诗歌,妈妈给予我们的温暖;一班同学们的诗歌,新年的钟声轻轻敲响;二班同学们的诗歌,雄伟的石龙……
同学们的诗歌已编织出了一曲曲优雅的音乐。
如果最激动的时刻,是同学们心跳的节奏,是同学们的舞步。那就要数我们班的节目了,同学们时而抒情的婉转歌唱,时而昂首高歌一曲!诉说着一个又一个的古老而深远的故事……
虽然,这次活动美中不足的是同学们的朗诵水平需提高,但同学们写的诗歌已经慢慢渗透我的心。今天的诗歌朗诵会成为了我们心中的一丝美好的回忆!在即将毕业之前,让我们在母校绽放自己的硕果!成就自己的梦想!诗心如虹!五彩缤纷的诗歌印烙在我们心田!
这个学期,我们班举行了一个诗歌朗诵会。我们都要自己创作一首诗歌,于是我就开始编诗歌。
我绞尽脑汁地想啊想,终于想到了一个题材:赞美老师。对,就这个。首先我想:要开门见山,称呼要礼貌。然后我又想:哪些事物需要哪些事物的帮助。我脑海里立刻蹦出了几个字:幼苗和园丁。没错,我又想了两个。这些够了。再想其他的,发出感叹----“老师啊”。最后,,说出心里话,向老师发誓。就这样,一首诗歌就呈现出来了。下面,我要开始试着朗诵了。经我分析,朗诵赞美老师的诗歌读起来应有感激之情,热爱之情。我开始朗诵了,慢慢地读,时而高亢激昂,时而轻快柔和,啊!这真是太完美了!我又一遍一遍地朗诵。终于,我读着读着既会背也能朗诵得很好了。
我又认真地看了一遍,认为没错就把本子放进了书包里。在诗歌朗诵会上,我读得朗朗顺口,感情也读了出来,十分成功。
这次诗歌朗诵会让我学会了怎样创作诗,怎样朗诵诗歌。要知道,诗歌也是一种令人陶醉的“艺术”。
百花开放笑声甜,
拂面浓馥六月天。
对对白鸭游碧水,
双双木桨荡画船。
嫦娥羡慕儿童节,
织女思凡懒做仙。
敢问瑶台谁是主?
新蕾初绽正童年。
“六一”的歌
“六一”的太阳
为什么这样辉煌?
“六一”的花朵
为什么这样芬芳?
“六一”的红领巾
为什么这样鲜艳?
“六一”的孩子们
为什么这样欢畅……
你知道,他知道,
大家全知道。
全世界最年少的节日
已经来到,
全世界最天真的节日
就在今朝。
“六一”的歌声
为什么这样动听?
“六一”的舞蹈
为什么这样多情?
“六一”的故事
为什么这样引人?
“六一”的集会
为什么这样欢腾……
你清楚,他清楚,
大家都清楚。
歌舞、故事、集会
表达儿童的幸福,
今天的小苗,
必将长成参天大树。
我们是出巢的小鹰,
明天将飞得很高很高。
我们是含苞的小花,
明天将姹紫嫣红,分外妖娆。
我们就是我们,
红领巾在胸前燃烧。
请看明天,
我们将举起山,挑起河,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在各种考试中摸爬滚打过来的“将士”们,见到这八个字的时候,是否有一种遇到最熟悉的敌人的感觉?
“诗歌除外”――从中考到高考,再到公务员考试,哪一份语文卷子不用到这词组?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解风情、不懂诗歌的国度吗?答案是断然否定的。
白居易在其《新乐府序》里提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理论,有事即可有诗。我国最早的文学样式是诗歌,最早的诗集是《诗经》,那令我们骄傲的唐诗宋词元曲,如日月般璀璨,如恒星般生辉,光耀千年,深深滋养着所有的中国人。我们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俗语,据此理论,可以毫不自卑地说:凡受过诗歌启蒙的中国人,个个都是诗人。
可是,为什么在这个有着几千年诗歌传统的国度里,本该最受欢迎的诗歌竟如此不招人待见?
责怪历史的传承?责怪现实的发展?责怪人心的急功近利?分析起来,每一个小观点都可以写就洋洋洒洒数千字的长篇大论。然而,写者落花,阅者流水,花大力气做无用功并非诗歌的优良传统。何况,古今名家早有诸多关于诗歌本质的精辟言论,挑两位有代表性的来看看他们的说法。
宋代梅尧臣关于诗歌有名言:“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五千年没有间断的历史文化造就了汉语的成熟,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诗歌语言更是极为精妙,浸其中数十载也未必能领略其伟大之一二,乾隆皇帝,热爱诗歌,作诗数万首,也未能成为杰出的诗人,也未必有一首诗歌能达到有口皆碑、妇孺皆知的程度――在诗歌堆里打滚着长大的中国人实在太挑剔了。
钱钟书先生在为外国人做演讲而写的《谈中国诗》中说:“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钱老先生说“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他自己对中国诗高屋建瓴的俯瞰阐释,将自己也归入了“流毒无穷的中国人”之列。
“逐渐腐化”,意味着再难超越前人,于是聪明人不敢与“李白”、“杜甫”、“白居易”较劲,也不想较劲――如今,文化创意方式如糖果般五彩缤纷,没必要选择诗歌来“吊死”。
实在有不识时务者,硬要在应试时创作诗歌,也一定会有对诗歌不甚了了的语文教师当头一棒,将他打出名牌大学的门槛。如此,我们只能在“诗歌除外”之后,自豪着我们曾经的无比悠久灿烂的诗歌文化传统。
诗人的诗歌要圆满
让读诗的人更加知道诗人的感情
让读诗的人沉入诗人的幻想
诗歌要圆满
让它拥有自己的意义
圆满的诗歌让作者的情表达又照应读者的心
诗歌的圆满让诵读者融入其中,让聆听者
心不自觉沉入
诗歌要圆满
诗歌是人类原本的心灵
要想真正地走进诗歌,品味出诗歌韵味,我们必须先掌握关于诗歌的一些基本知识,带着这些知识,我们才能近距离地接触诗歌、全方位地认识诗歌,最终和诗歌交朋友。当然,关于古体诗歌的知识,我们还只能是简单地介绍一些基本知识。通过具体的古体诗词引导学生认识“格律”知识,从欣赏简单优美的格律诗(主要是绝句)开始。具体地说我们要给学生讲解什么是平仄,什么是对仗,什么是押韵和如何押韵等知识。我们还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格律诗的几种基本句式,以及如何用粘对的方法将这些句式组织起来。在欣赏古体诗的同时,我们还要大力地向他们介绍现代诗的创作知识,现代诗歌的创作比较自由,因此关于现代诗歌的知识介绍,我们还是从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著名诗人徐志摩、戴望舒、舒婷、海子、席慕容等的诗歌作品中,认识现代诗的创作手法。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有不少地方的教育部门或者规模大的学校,都在一些传统诗词的学会和诗社的帮助下,在符合条件的中小学开始设立了诗词辅导站,有专人辅导诗歌创作,并定期出版刊物。这样的做法,等于是在课外为学生开辟了一个学习传统以及现代诗的创作、展示园地,让学生可以在这个园地中交流学习经验,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是非常好的做法,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呈现在同伴们的眼前时,欣赏诗词的兴趣一定会被大大地激发起来。
二、发掘诗歌中的优美画面所蕴涵的意境
我们欣赏诗歌,首先要将中规中矩的方块字还原成青山绿水和风细雨鸟语花香等和谐温馨的画面,然后在画面中体味出诗歌所要表达的那种意境。比如,我们在欣赏宋朝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对于景色的描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在我们透过文字感受到西湖的胜似瑶池仙境的美丽风光之余,我们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诗人面对美景而生出的对朋友不能共同拥有如此美景的惋惜,和诗人面对祖国大好河山而赞叹不已的豪迈情怀。
三、借助生活体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生活是一幅画,也是一首诗,诗歌吟诵的就是如诗如画的生活。我们对诗歌的欣赏,当然离不开我们对生活的体验。否则,我们对诗歌的赏析,就是空中楼阁,无病,就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力争引导学生将传统诗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诗歌欣赏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日常生活寻找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体验。或许有一些同学从小就熟读了唐诗三百首,早就对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耳熟能详了,在我们欣赏这首诗时,可以回忆自己的经历,特别是身处空旷的天地之间,那种对人生、对时间的万千感悟和此情此景是多么的契合;在欣赏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时,结合我们所了解的祖国历代革命英雄的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对于身处南宋乱世的民族英雄岳飞决心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我们很容易理解,并且不可抑制地产生共鸣。现代诗中与生活息息相连的佳作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反复吟唱的是那份我们或许都经历体验过的离愁别绪。全诗描述的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回味留恋,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隽永。
四、抓住“诗眼”体验诗歌的主题
每一首诗歌,都有极具表现力的字句,我们称之为“诗眼”或“题眼”。如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全词的终结句,“诗眼”是“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诗眼极富表现力。其表现力既体现在鲜明贴切,如用“春水”写忧愁,不仅有多之意,还可以联想到忧愁绵绵不绝之状,非常准确、凝练,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我们还可以感受到惋惜愤懑之情,配合全词情调,表达出感伤哀婉的主题情调。
诗歌艺术源远流长,它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大力发掘这一文化宝库。
诗歌鉴赏能力如何提高
首先,要多读。这里的“多”有两层意思:一是对于每一首诗都要“多”读几遍,二是读诗的数量要“多”。古代学者朱熹云:“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这是说读的遍数要“多”。特级语文教师于漪在谈到如何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时,曾说“我利用部分早读课的时间坚持教学生读诗,以涓涓诗歌甘泉,渗入学生心田,滋养他们成长。每周学二三首,每次一二十分钟,读读背背讲讲,一日不多,十日许多,精心滴灌,学生兴味盎然,赏析能力提高,智力获得发展”。这是说读的量要“多”。事实上,我们也有这样的体会,很多古代诗歌的精髓是很难言传的,往往只有靠自己的反复吟诵、朗读,才能逐渐体会诗歌的意境,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我们还要让学生大声朗读,反复吟诵,因为大声地、动情地、投入地朗读是体悟诗歌思想感情的最好方法,也是培养语感的最好途径。朗读前,老师可作范读或让学生听录音,让学生一开始就受到感染,激发起浓厚的兴趣,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这样进入角色后,更易熟记和理解。只有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逐渐形成较强的个人感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尽量多地寻找相同背景、相同题材、相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拓展阅读,引导学生把视野由课本延伸到课外。
其次,要多思。如果只满足于自己背过了多少首诗,还是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水平。只有真正理解了诗的内涵,领悟了诗的精神,才能算是“鉴赏”了这首诗。要领会诗的形象,体味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怀,就要充分调动大脑的参与,多思考,积极运用想象和移情。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诗人的笔下景通过想象和联想还原为眼前景;将自己浸入其中,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反复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还要注意联系诗人写诗的背景。要真正理解诗歌,就要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特点和诗人的身世经历、创作风格。一个时代的发展变迁、兴衰成败都会在诗人的作品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例如盛唐时期,由于国家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这个时期的诗大多是格调昂扬向上的,诗人多抒发自己对祖国山川的热爱,投身社会和参与政治的热情以及高度的自信和自尊;边塞诗派还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到了晚唐时期,国势衰微,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诗人大多写一些身世飘零、感时伤世、为逃避现实而纵情山水之作。诗人的生平经历也会对他的创作内容、创作风格产生很大的影响。年轻时的杜甫,生活安定,过着“裘马轻狂”的生活,曾经写过不少浪漫主义的诗歌,最著名的是他的《望岳》,洋溢着年轻人特有的蓬勃向上的朝气。但由于家道的中落,自己仕途上的失意,尤其是十年长安的困守,使杜甫的诗风逐渐转向了现实主义。长期的流离失所又使他接近人民,体会到人民的情绪和愿望,从而丰富了自己的爱国思想和同情人民的感情,他的风格就定型为现实主义,创作了大量的现实主义的杰作。此外,每个作家的风格都是比较固定的,比如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李清照的委婉含蓄,陶渊明的恬淡自然等。掌握了这些诗歌鉴赏方面的文学常识,就为学生理解诗歌提供了前提条件。而这需要在平时的阅读中积累,更需要学生在鉴赏诗歌时能积极开动大脑,把它们和诗歌本身联系起来考虑。中国的汉字是表意凝练的文字,多以形显义,所以要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敏锐感知,多读多思考,你会发现每一个汉字都是有情感、有温度、有颜色、有重量的。
第三,要多练。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所以在培养学生鉴赏诗歌能力的同时,一定要指导学生多做一些诗歌鉴赏方面的专项训练,从中找“感觉”。也只有多练,“熟”才“能生巧”。我们可以按照某种标准对诗歌分类,比如说把不同风格流派、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等印发给学生加以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可以积累一定的答题技巧,比如有关作品风格、思想内容方面的术语,一些古代诗歌意象的特定含义等。在多练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教给学生一些考虑问题的思路方法,比如说鉴赏古诗词时,必须遵循一定的步骤:①这首诗都写了些什么内容(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抒了什么情?言了什么志?);②怎样写的(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人、物、景?);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运用这种手法写这些人、物、景,对自己抒情言志有什么作用?这三步缺一不可。找出作品中的形象,确定形象在作品中的特点,思考形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全面把握作品。这个考虑问题的步骤是逐层深入的,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关键词:诗歌;原理;节奏;旋律;音、意、视觉;和谐共振
本文所说原理,仅指非常适用于诗歌,而不同时非常适用于其他文体的原理。
例如,比喻是一种修辞,诗歌常常用到,但诗歌之外的文体也大量使用,比喻就不在本文论述范畴;
又如,真情实感于诗歌极其重要,但散文、小说,甚至绘画、音乐,也不能缺失真情实感,真情实感就也不在本文论述范畴。
一、节奏原理
节奏,指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
例如,火车行进中发出的“咣当、咣当”声,不停反复,就是一种节奏。
节奏本指声音层面的变化。节指停止,奏指奏响。后来,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周期变化和情感周期变化,乃至生活的周期变化等,也都被认为是一种节奏。例如,人们常说生活节奏等。
诗歌节奏原理,本文指诗歌的语言有鲜明的节奏。
例如,《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e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仅从字数看,《静夜思》每个句子都是五个字,四句构成五个字的周期反复,形成节奏。
平时,我们很少说话句子字数一样多。一旦我们说话句子字数一样多,就很容易被”当作“是诗歌。汉语诗歌,特别是古典汉语诗歌,句子字数大量一样多。
为什么句子字数一样多,容易被”当作“是诗歌呢?因为,一方面我们日常说话也有节奏,但节奏不会如诗歌一样整齐鲜明,如字数一样多等;另一方面,我们天生喜欢有鲜明节奏的事物,有鲜明节奏的事物意味着重复,意味着有清晰的规律,容易把握。
注意,节奏鲜明也不全是诗歌。如顺口溜:
感情深,一口闷;
感情浅,舔一舔;
感情厚,喝个够;
感情铁,喝出血。
当然,从广义讲顺口溜也是一种诗歌。只是由于顺口溜在文字形式上、语言风格上,有其俚俗、欢愉等特征,回味性弱,难以产生优美等的心灵共振,所以,在我们习惯于了那些高雅美好的诗歌是诗歌后,我们常将其排除在了一般意义的诗歌之外。
诗歌的节奏鲜明不只在字数方面,还有其他如语音、语义等多个方面。一般来讲,语句越是节奏鲜明,语义越是多层次交织,越有回味性,越能营造出一种氛围,就越容易和读者产生心灵共振,越会被认为是诗歌。
诗歌的节奏同音乐节奏有点类似,但又有很大不同:一是义不同,二是音不同。
诗歌有语义,可以直接表达思想,音乐没有语义,无法直接表达思想;诗歌声音层面可变化范围有限,音乐则无比丰富。
唱歌则介于诗歌和音乐之间。注意,歌词广义讲也是一类诗歌,是更适合唱的诗歌。中国古人诗歌和歌词曾是一回事。
二、旋律原理
旋律,指一种有规律的,错落有致的连续节奏变化。
旋律原本指音乐的音高、音量等变化,后来不仅指音乐,还包括了生活社会等其他一切事物的连续节奏变化。例如,常有人说社会主旋律等等。
诗歌的旋律原理,本文指诗歌的语言有明显的错落有致连续节奏变化。
汉语诗歌中,最直观的旋律变化是字数变化。
例如,《声声慢・寻寻觅觅》部分(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大家仅看句子字数,就能感受到清晰的错落节奏变化。
例如以句子为单位,四字句、六字句、三字句、七子句等不同的句子,错落有致,节奏变化很有规律。
实际上,我们说话也有一定旋律,只是不像诗歌那么节奏清晰,那么错落有致。
诗歌的旋律不只在字数方面,还有其他如语音、语义等多个方面。
三、音意视觉和谐共振原理
诗歌同一般的语言不同,音上通常有鲜明的节奏和旋律,有音乐美;同音乐也不同,有直接的语义;写在纸张等媒介上,不同于一般的文体,常常分行,有清晰的视觉节奏变化。
诗歌音意视觉和谐共振原理,本文指诗歌音的节奏与旋律和意的节奏与旋律和视觉的节奏与旋律彼此相互作用,和谐共振。
例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诗歌前三句异常工整,各方面节奏都非常鲜明。
前三句每句句内,都有三个外部非远景,是意的节奏;每个景物都是两个字,两个字算一组,共三组,是三个视觉组的节奏;每两个字两个读音,共三组,是三个二音组的节奏。
例如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枯藤”、“老树”、“昏鸦”是三个可引起悲伤感的景物,也是三个二字组和二音组。三个景物和三个二字组、二音组和谐匹配,就在读者脑海里交织作用,产生共振回响。
诗歌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每一句都描写了一个方向的景物,三个句子写了三个方向的景物,就构成了三个落寞意组的节奏;三句每句共六个字,每句一样长,又是三个六字大音组的节奏;三句书写时分成三大行,长度完全一样,还是三大行视觉的节奏。三句三个大的景物组和三个大音组和三大行彼此和谐交织,相互作用,就产生了共振回响。
前三句句内有句内节奏,句间有句间节奏,总体上看非常工整。
第四句“夕阳西下”,句子的内外节奏开始变化,不同于前三句。语义上只一个景物,并且,一下跳跃到远景;语音上则变为“夕阳”、“西下”两个二音组;视觉上变为四个字,只有两个二字组,全句少了两个字。
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语义上,突然概括性地写了人的落寞状况,加入作者态度;语音上,则因语义分割为两部分“断肠人”和“在天涯”,句内成了两个三音组;视觉上,全句又回到六个字,字数等同前三句,句内则变成两个三字组,不同于前三句中每句的三个二字组。
显然,诗歌前三句语义、语音、视觉节奏是一致的,内部结构每句都是三个并列关系,都是三个并列二字意组、音组,六个字一句,句子长度一样;而到第四句和第五句,一切发生了变化,全句语义上都变成了一个偏正关系,语音视觉上则变得参差交错,先是两个二字意组、音组构成四字句,接着最后一句是两个三字意组、音组回到六字句。全篇下来,音的节奏、意的节奏、视觉的节奏就交织变化,形成了音意视觉的和谐共振与旋律变化。
音意视觉和谐共振的心理基础是通感联觉。所谓通感联觉,本文指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引发另一种感觉感受。
例如,低沉的声音给人的是声音感受,却同时可以给人位置低和重量重的感受。显然,低和沉本不是听觉的感受范畴,是视觉和触觉的感受范围,但声音却给人了这些感受,就是听觉带动了视觉和触觉感受。
通感联觉许多人会单独说通感,或单独说联觉。本文之所以把通感和联觉合并在一起说,是因为无论通感还是联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有人从心理层面定义,有人从修辞方面定义,而且,即使一些人方向相同,他们中不同的人表述的范畴也不一定相同。所以,为简要阐述一种诗歌共振于人的心理根源,本文把不同人有时说的同一范畴的概念就放在一起来说,都叫做了通感联觉。当然,方便起见,有时也只写作了通感,或只写作了联觉,本文均是指同一概念。
通感联觉心理现象跟自然界不同类事物发生时的正相关有关。即自然界发生了事物A,往往会发生B,于是人们感受到到A时,就常会预设将感受到B,甚至,无论是否发生了B,都常会感受到B。
各类事物中,声音的节奏很容易和人的情绪情感产生通感联觉。例如我们听到摇滚音乐铿锵有力的节奏,我们许多人会情不自禁地情绪被带动,身体会有节奏地摇摆起来;又如我们听到悲伤的音乐,心中会泛起悲伤的波澜,呼吸会走向深长。
诗歌是节奏的语言,诗歌的语音节奏会通感联觉出人的情绪情感节奏或某些通用节奏,通感联觉出的节奏和语义节奏产生共振,或和语义节奏通感联觉出的情绪情感节奏共振,就产生了心灵回响,产生了所谓的诗意。
例如上述《天净沙・秋思》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语音三个音组通感联觉出情绪情感节奏,或某个通用节奏,三个语义景物又通感联觉出悲凉的情绪感X节奏,两组联觉出的节奏叠加共振,振幅加大,读者的悲凉感被强化,就产生了诗意。
等待,期待真正文化的归来,翘首期盼,期许糟粕文化不再泛滥!
一夜静想,翌日迷茫,岁月流淌,哀伤埋葬,那段历史我们不能遗忘:笔尖轻揉过纸张,满腹经纶任其翱翔,荡漾在苏杭,听夜半诗声伴着钟声回荡,谪守远方,吟诗以示心亦如钢,兴游名胜美景尽囊,天在脚下赋歌而唱,闲来卧躺,思绪飘荡。兴起而为,败兴而回,赋诗长歌,何其快哉!
我们现在活得太忙乱,对诗歌说声呼唤!
儒家言语,泼墨至今,名言佳句,如恒河沙石说之不尽: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风光尽在其中。秋季萧瑟绵绵不绝,缠缠纠结,无尽情愫,尽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孤独与凄苦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字里行间之中显露无疑。“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又道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男女情意,缠绵坚贞,娓娓到来。实在美载!
我们活得太“粗糙”,整日囫囵吞枣,对诗歌说声呼唤,细细品位其间美善。
其实诗歌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离它而去,只是匆匆回首,岁月已走,诚然,这是千年前所盛行的文化,但这恰恰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们不能遗忘的记忆,不能舍弃的国之精髓,国魂所在!对诗歌说声呼唤,因为我们是华夏子孙,延承着先辈的睿智以及他们所留下那弥足珍贵的诗文。
现今世间迷乱无章,崇尚世俗与欲望,我们不能游离这地方,不愿融入又能用何来抵挡?拿起身边仅剩的笔泼墨在纸上,用自己的言语与天抗与世俗抗!
对诗歌说声呼唤,用它来坚持自己的理想,用它来延续对世间的希望,烦时吟诵两句,兴时信手赋诗,快哉,妙哉!
日
日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香港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威海卫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
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
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广州湾
东海和匈州是我的一双管钥,
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
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
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
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九龙
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
母亲呀,可记得你的九龙?
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
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
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
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旅顺,大连
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
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的比拟?
两个强邻将我来回的蹴蹋,
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
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
你不知道儿们如何的想念你!
母亲!我们要回来,母亲!
这篇组诗作于1925年3月,当时闻一多正在纽约。其序辞中Alsace-Lorraine通译为洛林地区,位于法国东部浮士山脚下,普法战争中割让给德国,凡尔塞和约后归还。在诗中,闻一多以拟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诅咒。
有感三首
(一)
清廷丧权辱炎黄,
赤子蒙辱痛断肠。
国耻民怨今消去,
巨龙腾飞屹东方。
(二)
南约辱国割香港,
列强逞凶民遭殃。
一国两制方针定,
明珠归主更辉煌。
(三)
五星红旗飘香江,
卷走米旗送英皇。
今天,我们班开展清明诗歌会。
陈雨昂担任主持人,在大家热情期待下,她宣布:“五(4)班清明诗歌会现在开始,下面有请程诺同学为大家朗诵《荷塘月色》!”
程诺同学手揣诗稿,大步走上去,说:“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说完就朗诵起来,她朗诵的很动听,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我也来到了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欣赏着荷香月色。
“天马行空”组合朗诵的是《最后一分钟》。他们用宏亮的声音朗诵这首诗,听着听着,我眼前似乎浮现出祖国时,全国人民欢呼的场景;仿佛看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最后一个节目是由贾媛媛和刘锦圆朗诵《我的家乡》。我心想:她们能朗诵好吗?
没想到,平时不声不响、文静斯文的两个小女孩,朗诵起来竟是那么动听。她们用优美的语调突出了泾县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物产丰富。
我们儿童诗歌会结束了,但大家还意犹未尽,拍着手掌要求孙老师和王老师也来朗诵一首。老师们推辞不过,只好朗诵。
孙老师朗诵的是《乡愁》。孙老师用低沉的声音读着,特别是读到“乡愁是一座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时,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忧伤……
王老师朗诵的是《海燕》。想不到平时普通话讲的不怎么标准的王老师竟然朗诵地很有情感,让我们也感受到暴风雨就要来临。
清明诗歌会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六年级:沈茜
唐大中至咸通、乾符以来,诗人们在宗法前人的基础上,努力探索着自己的创作道路。大中前期,以许浑、刘沧为代表的格律诗人致力于山水、怀古诗的创作,逐渐使七律艺术达致熟练之境;杜牧、李商隐、温庭筠兼容诸家,取精用宏,在发展完善律诗、绝句的表现手法,丰富咏史、咏物诗之境界等方面创获颇丰,其中对于心灵世界和绮艳题材的开拓,尤具诗史意义。大中后期,随着两大诗人群体在“夕阳无限好”的凄丽余晖中退出诗坛,晚唐诗歌也随着大唐帝国一起走向了暮霭沉沉的黄昏。
“咸通时代物情奢,欢杀金张许史家。破产竞留天上乐,铸山争买洞中花。”(韦庄《咸通》)随着世风的急剧腐化,咸、乾士风更加隳坏,士人们生活态度上放荡无忌,尽决藩篱,创作趣尚上“下笔不在洞房蛾眉、神仙诡怪之间,则掷之不顾”(吴融《禅月集序》)。元人辛文房感慨系之道摘要:“观唐至此间弊亦极矣。独奈何国运将弛,士气日丧,文不能不如之。嘲云戏月,刻翠粘红,不见补于采风,无少裨于化育;徒务巧于一联,或伐善于只字,悦心快口,何异秋蝉乱鸣也。”在蝉噪蛙吟声中,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曹邺、刘驾、罗隐、杜荀鹤、李山甫等寒士“返棹下流,更唱喑俗,置声禄于度外,患大雅之凌迟,使耳厌郑卫,而忽洗云和;心醉醇醴,而乍爽玄酒”。他们以复古求新,有意和时风相左的自觉意识,将诗歌创作和衰微时代紧密相联系,努力从汉乐府民歌和元白新乐府诗歌中汲取营养,将浅俗表现范式运用于乐府古风及格律诗创作中,在浮艳绮靡时风中,独树尚俗写实之帜,势若微阳战阴,冲密云而吐丹气,使现实主义诗歌创作在晚唐诗坛放射出最后光线。由于时代和才力所限,寒士们未能越出前人樊篱而卓然成家,他们在艺术上所做的不懈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汉乐府民歌以“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创作精神,表现现实人生,抒发真情实感,其语言朴素精炼,风格清新流畅,胡应麟赞之为摘要:“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近而能远,天下至文,靡以过之。”又说摘要:“矢口成言,绝无文饰,故浑朴真至,独擅今古。”汉乐府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旨在总结人生经验,说明生活道理,对于生死、贫富、盛衰等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新问题抒发感慨,其形式或为谣谚,或为寓言,带有教训告诫意味。元白的新乐府继续了汉、魏乐府“美刺比兴”的优良传统,向民间歌谣学习,不事雕饰,直写性情,以流易之体,极富赡之思,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寒士们学习汉乐府民歌和新乐府的精神和语言,他们不仅在乐府古风的创作中自觉地继续了元白的浅俗范式,还将其运用至格律诗的创作中,为律诗的通俗化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乐府诗本可人乐,诉诸听觉而非完全由视觉接受,其独特的表现方法,和雅言系统的文人作品大异其趣,它非凡的朴、拙、自然等趣味,正为志在复古的尚俗寒士们所喜爱,他们醉心学习和模拟,以致在他们仿作的乐府,甚至近体诗中,都带有民歌清浅自然的风味。他们极少用典,善用白描,直抒胸臆,毫不掩饰。皮日休的《三羞诗》、《正乐府十篇》,远承汉魏乐府谣谚,近师白居易《新乐府》、《秦中吟》,语言通俗、朴质平易是其长,然排比见迹、显露无余是其短。皮日休在格律诗中用清浅之语言,流利之音节,跳踯之句法,破前人惯用之音节词汇,自制音响,实已开宋诗先河。如《西塞上泊渔家》摘要:
白纶巾下发如丝,静倚风根坐钓矾。
中妇桑村挑叶去,小儿沙市买蓑归。
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
西塞上前终日客,隔波相羡尽依依。
此诗前六句细写渔家境趣,如数家珍。首联“静倚”二字绘出渔父悠然自适的神情。中间两联描写渔家日常生活摘要:中妇采桑以供蚕事,小儿买蓑以备风雨,见渔家各尽其事、勤于治生;雨过有莼菜之滑,春后有鲈鱼之肥,是渔家衣食丰足、风物情佳。结言自己“隔波相羡”之意,表露对田园隐逸生活的依依向往之情。全诗刻画真切,语言秀雅,风格淡逸,颇具宋诗之概。又如《送从弟归复州》摘要:
羡尔优游正少年,竟陵烟月似吴天。
车螯近岸无妨取,舴艋随风不费牵。
处处路傍千顷稻,家家门外一渠莲。
殷勤莫笑襄阳住,为爱南溪缩项鳊。
此诗夸竟陵美景,羡弟得以归家。首联叙相别之意,点出故乡景物和吴天不异。中二联总写“似吴天”摘要:上联,车螯近岸而可取,舴艋随风而易行,写归途之风物;下联,处处稻熟,家家莲开,写归家时景候。尾联设想其弟到家之事,竟陵南塘之鳊,风味正不减吴地鲈鱼之美,归正其时,可以享用。全诗以亲切的话语,平易晓畅的民歌格调,叙写吴地至家乡竟陵一带的美丽风光,洋溢着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
陆龟蒙曾在《甫里先生传》中曾这样自述自己的诗歌创作历程摘要:“少攻歌诗,欲和造物者争柄,遇事辄变化,不一其体裁。始则凌轹波涛,穿穴险固,囚锁怪异,破碎阵敌,卒造平淡而已。”陆龟蒙咸通年间和皮日休唱和吴中,学韩愈诗风,逞才炫博,驰骛新奇,“另开僻涩一体”,胡震亨评其诗“墨彩反复黯钝者,当由多学为累,苦欲以赋料人诗耳”。其后退隐江湖,回归自然,吸取江南民歌《吴声歌》的营养,仿乐府古题而作《古意》、《杂兴》、《古态》、《洞房怨》、《南塘曲》、《风人诗四首》、《乐府杂咏六首》、《子夜四时歌》、《子夜警歌二首》、《子夜变歌三首》、《江南曲五首》、《陌上桑》等,深婉缠绵,情韵悠扬,保持了民歌清新流畅的风味和情调。
陆龟蒙隐居松江期间创作的山水田园诗,以清新明丽、流畅如歌的语言,描画家乡吴中秀美的山川风光,表达自己山林恬适之趣,其《自遣诗三十首》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如其一摘要:
五年重到旧山村,树有交柯犊有孙。
更喜卞峰颜色好,晓云才散便当门。
诗写远客乍归,满目新奇,流露出对家乡田园山水的无限依恋心情。又如其二十五摘要:
一派溪随箬下流,春来无处不汀洲。
漪澜未碧蒲犹短,不见鸳鸯正自由。
描写南国水乡春色,可谓诗中有画。《怀宛陵旧游》也是清隽秀逸、情景融会的佳篇摘要: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胱青山李白楼。
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
通首以“佳地”二字贯下,次句写宛陵名胜,文士风流,
三、四句用俊逸之语绘出一幅绝妙景致摘要:斜辉映溪,风动酒旗,影照春流,巧妙传达出诗人对旧游佳地的魂牵梦萦之情。《和袭美春夕酒醒》以潇洒自然、情趣盎然之笔,勾画出自己浪迹江湖、悠然自得的闲散之情摘要: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
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月色、花影、醉人浑然一体,化合成春意、美景、诗情、高士的翩翩韵致。
曹邺诗中有大量的乐府旧题,如《徒相逢》、《筑城曲》、《战城南》、《长相思》、《东武吟》、《蓟北门行》、《代罗敷诮使君》、《怨歌行》、《不可见》、《薄命妾》、《放歌行》、《代班姬》等,此外还有仿效元白新乐府而自创的新题乐府,如《望不来》、《古相送》、《去不返》、《思不见》、《乐府体》、《南征怨》、《古词》、《古莫买妾行》等,古辞古韵,诸体略备而意深语健。但由于过分追求质直简切,有些诗歌语言枯燥干涩,缺少灵动之气,这也是其他乐府古风诗人的通病。
曹邺中岁归隐田园后,“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题山居》),秀色可餐的阳朔山水,安置了诗人飘泊的心灵。他的七言绝句以农村为题材,用不刻画、不雕琢的白描手法叙事写景,直寻兴会,其清淡冲旷的风格,深得乐府遗意和陶诗韵致。如《田家效陶》摘要:
黑黍舂来酿酒饮,青禾刈了驱牛载。
大姑小叔常在眼,却笑长安在天外。
全诗用简淡之笔,以农家的淳朴淡泊,映现出功名富贵的虚妄。从农家媳妇的口吻中,真切地表达了处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农民自给自足、自得其乐、和世无争的心理状态。又如《早秋宿田舍》摘要:
涧草疏疏萤火光,山月朗朗枫树长。
南村犊子夜声急,应是栏边新有霜。
诗人夜宿农家,亲涉农事,和农村的种种物事皆能亲切交流,他熟悉这里的一切,成了农家的一员,能够从秋夜牛犊的鸣叫声中,推想出栏边早霜的微寒。又如《老圃堂》摘要:
召平瓜地接吾庐,谷雨乾时偶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史记·萧相国世家》摘要:“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诗用召平瓜事,写自己摆脱名利,耕读田园,甘心淡泊的闲适生活和愉悦心境。语言浅俗,感情深沉。
三、四句用拟人之法,以“欺”点睛,妙传早春之神,春风那如孩儿调皮捣蛋而又天真可爱的神态如可触摸。
尚俗寒士中的乐府古风诗人多承继着汉乐府和元白新乐府的浅俗传统,为求诗歌内容的明晰,不论在古体诗或近体诗中,他们多采用语法结构较为松散的散文语法,力求使诗歌意象清新,易于浮现。他们的诗歌语言合乎日常语言习惯,易于知解;诗中极少使用散漫式的语言,或省略过多的叙述方式。总之,他们以听者的感官能在瞬间接收、连贯成完整的形象或意象为首要的考虑。如刘驾的《桑妇》摘要:
墙下桑叶尽,春蚕半未老。
城南路迢迢,今日起更早。
四邻无去伴,醉卧青楼晓。
妾颜不如谁,所贵守妇道。
一春常在树,自觉身如鸟。
归来见小姑,新妆弄百草。
诗歌的语言未经任何复杂的改造,矢口而出,明白如话,声调婉畅,内容浅近,保存了民歌的天然韵味。
为了易于知解,尚俗寒士们在诗歌意象的传达和语法的运用上,也遵循着乐府民歌的传统手法,诸如镶嵌、重叠、排比、递进、顶真之类,通过形式上的拙趣,产生声音反复、回环的韵律效果;或者采用较为直接的感叹、设问、呼告等表意方法,表达激烈、直露的情绪。乐府诗中一贯使用的基于音、义和形的拙趣,他们也加以巧妙的承袭,即使是在近体诗中,他们也没有因近体诗的习惯而遽加改变,有时反倒更加强调民歌手法以增添趣味。如刘驾在七言绝句的尾联,有意连用三个叠字,从而形成一种非凡独创的句法,在晚唐绝句中别具一格摘要:
一别杜陵归未期,只凭魂梦接亲知。近来欲睡兼难睡,夜夜夜深闻子规。(《春夜》)
几岁干戈阻路岐,忆山心切和心违。时难何处披衷抱,日日日斜空醉归。(《秋怀》)
清秋新霁和君同,江上高楼倚碧空。酒尽露零宾客散,更更更漏月明中。(《望月》)
顷年曾住此中来,今日重游事可哀。忆得几家欢宴处,家家家业尽成灰。(《郭中感怀》)
未栉凭栏眺锦城,烟笼万井二江明。香风满阁花满树,树树树梢啼晓莺。(《晓登成都迎春阁》)
叠字的使用,正是听觉效果的一种设计,它固然强化了意象上细腻刻画的奇巧,但更多的还是出于诗家追求诗歌声音的动听、生动的艺术效果,从而也加重了诗中情感表现的力度。这正是民歌纯朴表现技巧的灵活运用。
尚俗寒士中的罗隐、杜荀鹤和李山甫三人,则将浅俗之风引入律诗创作,走出了一条七律平易通畅的道路。尽管前人对此褒贬不一,但他们在律诗体式上的创格之功则是有目共睹,不可忽视。明人许学夷云摘要:“开成许浑七言律,再流而为唐末李山甫、罗隐诸子。罗、李才力益小,风气日衰,而造诣愈卑。故于鄙俗村陋之中,间有一二可采。然声尽轻浮,语尽纤巧,而气韵衰飒殊甚。唐人律诗至此乃尽敝矣。”又云摘要:“初唐七言律,质胜于文,盛唐文质兼备,大历而后,文胜质衰,至李山甫、罗隐诸子,则文浮而质灭矣。”吴乔《答万季野诗问》云摘要:“七律至沈、宋以至温、李,皆在起承转合规矩之中。唯少陵一气直下,如古风然,乃是别调。白傅得其直遂,而失其气。昭谏益甚。”又云摘要:“乐天之后,又有罗昭谏,安得不成宋人诗。”朱克生《唐诗品汇删·七言律》云摘要:“杜苟鹤、李山甫则委巷说矣。”又《幕府燕闲录》云摘要:“杜苟鹤诗鄙俚近俗”。而洪亮吉则云摘要:“七律至唐末造,惟罗昭谏最感慨苍凉,沉郁顿挫,实可以远绍浣花,近俪玉溪,盖由其人品之高,见地之卓,迥非他人所及。”曹毓德《唐七言律诗钞》云摘要:“罗昭谏之笔健气雄,分道扬镳,并属全唐后劲。”顾云也在《唐风集序》中极力推崇杜荀鹤之诗摘要:
咏其雅丽清苦激越之句,能使贪吏廉,邪臣正,父慈子孝,兄良弟顺,人伦纲纪备矣。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吞贾喻八九于胸中,曾不萎介。或情发乎中,则极思冥搜,游泳希夷,形兀枯木,五声劳于呼吸,万象悉于抉剔,信诗家之雄杰者也。
平心而论,罗隐等人将声律对偶和浅近通俗结合起来,将七律由主观抒情引向客观纪实,叙事抒情委婉流畅,如话家常,议论明快尖锐,饶有风趣。其中一些诗句类乎格言成语,为人们广为传诵。王楙《野客丛书》卷六《杜荀鹤罗隐诗》云摘要:
唐人诗句中用俗语者,惟杜荀鹤、罗隐为多。社荀鹤诗,如曰摘要:“只恐为僧僧不了,为僧得了尽输僧。”(《赠僧》)曰摘要:“乍可百年无称意,难叫一日不吟诗。”(《秋日闲居寄先达》)曰摘要:“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闻子规》)曰摘要:“拳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秋宿临江驿》)曰摘要:“世间多少能言客,谁是无愁行睡人。”(《秋夕》)曰摘要:“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赠质上人》)曰摘要:“莫道无金空有寿,有金无寿欲如何。”(《戏题王处士书斋》)罗隐诗,如曰摘要:“西施若解亡人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西施》)曰摘要:“今宵有酒令宵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自遣》)曰摘要:“能消造化凡多力,不受阳和一点恩。”(《登高咏菊尽》)曰摘要:“只知事逐眼前去,不觉老从头上来。”(《水边偶题》)曰摘要:“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筹笔驿》)曰摘要:“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劳为谁甜?”(《蜂》)曰摘要:“明年更有新条在,搅乱春风卒未休。”(《柳》)今人多引此语,往往不知谁作。
《石园诗话》卷二论李山甫云摘要:
诗和孩子们的友谊,正在日益疏远、淡漠,原因很多:电视节目的诱惑、武侠或言情小说的吸引、功课的压力……不一而足。但依我看,一个重要原因是诗本身与孩子们生活疏离造成的。
这就涉及到为儿童的诗歌――朗诵诗了。每逢节日,不少孩子会为适宜这一节日的诗作缺少而烦恼。尽管朗诵诗实用,甚至可能直白,但毫无疑问,借助于铿锵的韵律、充沛的情感及恣肆的语言,诗又重新成为孩子心中的偶像。
可惜的是不能天天过节,于是,孩子们也不能天天读诗。但这一现象提示我们:诗,尤其是为儿童的朗诵诗,在当代中国少年儿童生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她可能不像武侠小说那样引人入胜,言情小说那样荡气回肠,侦探推理小说那样莫测高深;她更不像报告文学那样痛快淋漓,童话那样活泼有趣,散文那样细腻舒展,但她却有自己的存在价值和生存空间。
这是因为诗本身的审美作用是任何文学品种也无法替代的。
话题再回到朗诵诗。
我认为,凡真正的好诗都应是好的朗诵诗,仅凭齐整响亮的韵脚是不够的,这只是朗诵诗所应具备的外部形式之一。此外,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神韵、巧妙的构思和绵邈悠悠的意境。前苏联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固然是朗诵诗的大家,但印度泰戈尔散文化的诗,也因其充满浓郁的爱心而感人至深,若在艳艳的春日里伴着音乐吟诵,同样美不胜收、妙不可言。
这只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当然,朗诵诗需要充沛的激情,但激情不等于标语口号的罗列,鼓舞人心和士气也不能依靠大喊大叫。我个人认为,把政治抒情诗与朗诵诗之间划等号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其实,叙事诗、寓言诗、童话诗及优秀的抒情组诗均可列入朗诵诗的范畴。换句话来说,为儿童的朗诵诗,第一个标准是真正意义上的诗,这已是一个公众认可的标准了。
儿童是人类的童年身影,让儿童和诗交朋友,让诗意浸润他们的心灵,让诗美影响他们的品位,他们才可能拥有或进入一个阔大的、深邃的精神世界,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孩子。
我更希望我的建议能引起各少年宫负责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注意,他们应该是少年儿童与诗歌之间最重要的桥梁!如果这一支队伍中有乐于创作儿童诗的业余作者,应该是诗与儿童的双重之幸。
可是,话说回来,诗的力量,尤其在审美多元化的今天毕竟不很强大,尚不足以同流行歌曲、网络文学、电影电视及动漫作品抗衡,事实上也不需要抗衡,我们需要的仅仅是文学生态的平衡,因此,把节日留给诗歌,留给为儿童的朗诵诗,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应该能够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