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人际交往

大学生人际交往

时间:2023-01-02 01:07: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人际交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人际交往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重要性;交往的障碍;交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是人际关系的构成条件,是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人际交往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所有领域。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1.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一种需要,它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青年期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尤其是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大家都努力通过人际交往来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使人精神愉快,充满信心,而且会使人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般来说,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能够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比如:抑郁症。

2.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大且价值高。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随着信息量的扩大,也在不断地增长;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大学生通过人际交往,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不断完善自己的经验,开阔视野,活跃思维;人际交往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实际上就是一种获得和交流知识信息的社会活动。在当今信息化充斥的社会里,那些不愿意与他人交往的学生,必然在自己与社会之间筑起一道道屏障,从而孤陋寡闻。因此,人际交往不但能够使人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而且信息的沟通又必然成为大学生成功道路上的剂。

二﹑构成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

据调查,目前我国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普遍较低,本人认为除一些客观因素外,其主要原因是大学生自身主观因素,特别是他们的心理原因。

1.不愿意去交往。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出于个人动机比如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等原因,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作用和需要,因此导致不主动,甚至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从而回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二是家庭教育。家长与学生的命令式对话不利于从小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心态和习惯。三是学校教育。我们传统的学校,语文课上主要以读书、看书为主,很少有说话方面的训练,因此有的大学生能独立完成学习和任务,但当与人沟通和交往时就会产生心理紧张和心理焦虑等心理现象,最终养成不愿与人交往的习惯。本人认为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时抓起,这样在拥有良好心态的前提下,大学生才能从心里重视人际交往的意义,从而积极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2.不懂得如何去交往。很多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知识,不懂人际交往原则,如何发挥人际交往的作用,如何掌握人际交往的发展阶段,如何克服人际交往中不利的因素等。因此他们普遍感到人际交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朋友之间不知该怎样相处,相处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等。

3.不擅长去交往。据调查,我国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一般刚入校的大学生在新环境中比较拘束,且适应能力较慢,尤其是在异性和非同龄人面前会特别紧张,不够大胆,不会主动交往,甚至有少数同学有自闭心理,又加之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缺乏技巧,缺乏交往的经验,有时候他们想关心人,但不知从何做起;想赞美人,可怎么也开不了口或词不达意;他们交友的愿望也很强烈,但总感到没有机会。本人认为大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不熟练,阻碍了他们和他人交往的顺利进行。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1.表达理解能力。表达理解能力意味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思想表现出来,还要让他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理解他人的表达。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也能直接地证明其社会适应的程度。

2.人际融合能力。表明一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人的可信以及可爱,它和人的个性(比如内外向等)有极大的关系,但又不完全由它决定,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意味。

3.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独生子女的一大弱点是依赖性强,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差。要遵守人际交往的原则:平等原则、换位原则、以诚相待原则、礼貌原则、互利原则。

我认为,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培养自己与同学、与老师以及与其他人打交道的能力。与同学交谈,可以探讨不同的学习方法,谈对社会现象的不同认识,在论辩中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与老师交谈,可以交流读书心得,理清不同的思想认识,可以从中受到启迪。总之,积极主动地与其他人交往,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充分发挥人际交往的作用,都会为大学生今后在社会中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障碍

1.前言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提出解决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的办法,课题组历时一年,对恩施及周边5所高校(湖北民族学院、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1000份调查问卷。收回975份,有效问卷958份,其中男生497份,女生461份;各年级比例为大一267人(27.8%),大二289人(30.2%),大三245人(25.5%),大四157人(16.5%)。结合调查结论,课题组咨询了各高校心理健康中心的辅导老师和相关负责人,听取他们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的认识和看法。

2.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分析调查所得资料,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对人际交往认识不够。在对1000名学生个案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在回答“如果你的人际交往出现困难,会不会向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寻求帮助”的问题时,有将近80%的学生回答“不会”。在回答“你是否会关注心理健康中心开展的有关人际交往能力提升活动”。只有30%表示会积极参加,有45%的同学表示时间、机遇凑巧会参加,而有25%的学生则表示完全不会参加。而在回答“学校开展的有关人际交往讲座,提升社会适应力的专题活动多不”时,有近60%的学生表示不知道有这类的专题和讲座,有26%的人回答偶尔举办,而只有14%人回答很频繁,而这14%的人中大部分是学生部门或学校社团的活跃者。但从各高校心理健康中心了解到,他们每个月都会进行一次不同主题的心理辅导或活动,持续数日甚至一个周,但参加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2)人际交往目标不成熟。在回答“你交往的第一动机是什么”时,有57.6%人回答是为了“获取信息”,有20.1%人回答是为了“拉关系”、“办事方便”,只有22.3%人回答是为了“思想交流,获得友谊”。可见大学生出于真正交朋友的目的并不是很多,大多数大学生和他人交往都是为了获得现实的利益,或物质的,或非物质的。

(3)人际交往缺乏自信。在回答“你觉得自己善于和人交往吗”的问题时,74.5%人回答自己不是很善于交往,对自己的交往能力表示怀疑,15.2%人回答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在人际交往中不存在问题,能与人和谐相处,和周围人关系融洽;而只有10.3%人回答自己很善于交往,认为自己是交际的人才,和什么人都有话题谈。在回答“你是否会主动和不熟悉但见得多的人打招呼”时,只有29.3%人回答“会”,有57.2%人回答“可能会”、“看情况”;另外13.5%人回答自己从没有想过和他们打招呼。

(4)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在回答“和他人沟通时你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吗”时,有65.3%的人回答不能,有16.5%的人选择因为害羞而不能完全表达(女生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18.2%的学生回答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回答“你认为自己人际关系不好的原因是”的问题时,有超过2/3的同学回答是自己人际交往技巧缺乏,排在第一位的是“不懂得交往技巧”比例高达40.4%。“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是不知道该不该表达自己的想法”占15.3%,还有就是“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回答“在和别人发生冲突后,你会言归于好吗”的问题时,有28.7%的同学回答“从不”、“很少”,40.1%的学生选择了“偶尔这样”只有31.2%的学生选择“常常这样”。

(5)与异往困难。大学生与异性的交往非常重要。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恋爱观并不是很健康,又由于自卑、羞怯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与异性的交往变得困难。缺乏异性知己,甚至有些大学生不知道怎么与异性相处。在回答“你为什么会在大学谈恋爱”的问题时,经过权重的分析,发现前几位的分别是“随大流”、“寂寞”、“感受恋爱的乐趣”、“获得生理满足”、“寻找人生伴侣”、“寻找学习动力”和“追求美好的爱情”。另外在回答“和异性相处时,你会?”时,有45.7%的人会觉得非常不自然,而有6.9%的学生选择从不与她们进行交往。

3.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究其原因,通过分析调研材料和请教相关专家,笔者认为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因素。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深刻的。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家庭教育、家庭结构和家庭的和谐程度[1]。小孩的模仿学习能力很强,因此家长的一些行为习惯,待人处事的风格会直接影响到小孩,他们从小就模仿其家长的行为,因此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会对直接投影到他们以后处理人际交往问题上。从家庭结构上来讲,通过调查的数据显示,家庭成员越多的大学生更善于人际交往,而单亲或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交往困难。此外,家庭的和谐程度也会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从小生活在温暖,和谐家庭的学生,会形成积极主动的交往观念,具有较强的交往能力。

(2)学校因素。除了家庭,学校是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中国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观念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深远,学生在升学的高压力下,埋头苦读,平时就忽视了与人交流的重要性[2]。此外,高校的教育体制也不利于大学生的日常人际交往,高校学习相对宽松,自由支配度大,学生平时都是以个体进行各种活动,缺乏与人合作的团队意识,与人沟通困难,如果与同寝室的人关系不好,很容易引发各类安全问题。

(3)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风气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观念和理念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关系更注重物质利益的交换,情感的交流慢慢淡化。科技的发展拓宽了人们的传播空间,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社会风气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也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逐渐变得功利化[3]。

(4)自身因素。心理障碍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最重要的因素,一些常见的心理障碍极大的阻碍了大学生主动与他人交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最大障碍。包括自卑心理、羞怯心理、猜疑心理、嫉妒心理[4]。要改变这些不积极的心理因素,社会、家庭、学校要通力合作才行。如何使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达到社会、家庭、学校的一致性将是未来的重大挑战。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建立积极的人际交往关系任道重远。

4.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方法与措施

通过访谈各高校心理辅导老师并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指导大学生的日常人际交往行为。

(1)从大学生自身方面来讲,要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调查发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以自我我中心,人际交往观念存在严重偏差。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应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提倡君子之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坚持诚信为本的原则。诚信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准则,真诚的交往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增进感情[5]。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摆脱自我为中心,要考虑双方共同的价值利益,是双方都能获得满足。人际交往其实也是一种交换关系,即人们都希望在人际交往中能获得不少于他们所付出的回报[6],在人际交往中要克服功力主义,自我主义。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还要学会正确的认识自我,大学生只有正确的进行自我认识,明确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找准自己理想中追求的目标,在现实中的水平,才能发现差异,知道自己改进的方向。古人言“人贵有自知之明”说得也是要正确的评价自己,不贬低自己,也不高看自己。

近年网络的大行其道,使很多大学生都沉迷于网络,从而忽视了现实中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7]。一大批大学生生成了真正的宅人,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缺乏乐趣。当代大学生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就要克服宅的影响,打破平常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8]。一方面是平时上课多和不认识人坐在一起,并积极主动的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认识更多的陌生人,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范围。另一方面多关注学校,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积极寻找大家的共同点,就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挖掘深度的意见,并争取能形成自己的看法,赢得大家的尊重。三是可以多利用网络工具进行沟通,积极参加班级QQ群、微博群里的话题讨论,拉近彼此的距离。这样在网内网外都能让同学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人际交往就更容易打开生面。

(2)从高校方面来讲,高校要提供良好的人际交往平台,让大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人际交往才发。高校应改变传统的模式,创新性的发展一些人际交往平台,切实指导、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一是加强师生沟通机制,及时的疏导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大学教师和辅导员应该多和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利用各种形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了解,如邮件,QQ、微博等及时沟通工具。二是积极发挥心理辅导中心的作用,要改变辅导中心在大学生心中的不好印象,认为只有心理有疾病的人才会找心理辅导老师。三是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发挥公寓文化节的真正作用,通过一系列趣味活动调动同寝室,寝室与寝室之间的关系,活跃公寓氛围。四是增加班级趣味活动,大学是一个缺乏班级凝聚力的地方,原因在于班级很少活动,或者是举办的活动老套,不能吸引90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参与者寥寥无几。班级开展的活动应该集时尚,趣味性一体,激发大家的热情。应多开展聚餐,联谊,郊游等,而现在高校担心安全问题,不支持甚至禁止这类活动,极大的削弱了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五是高校应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纳入日常的教学内容。多开设一些人际关系课程。如《管理沟通》、《人际关系》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提升小组》 《大学生人际交往指导》等。通过这些选修,必修课的学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懂得更多的人际交往技巧。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生口才与演讲协会”等社团的作用,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9]。

(3)从社会方面来讲,整个社会应给大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环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更有有效的途径和工具,社交新媒体出现极大的改变的人们交往的方式。借助于网络,人们可以不必面对面的交往,这使得有自卑心理和羞怯心理的大学生在网络中与人交流变得更加简单和自然。新媒体的好处就是它的开放性和去权威性,互动性,虚拟性[10]。新媒体的这些特点使得人际交往可以完全忽视个体的差异性,面向社会大众。在网络中大学生可以寻到彼此共同的爱好,易于产生共同话题,在现实中面对面的交往时也有更多的谈资。一些性格内向,有自卑心理和羞怯心理的人,因其对网络上的某件事特别了解,也会赢得大家的重视和关注。这将极大的增强他们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和能动性。安全感,归属感增加,人际交往的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崇勇.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调查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3)

[2]刘雷.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12(8):108-110

[3]倪嘉波.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2):126-127

[4]赵崇莲等.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因素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6

[5]邹平.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申武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及其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黄少华,魏淑娟.论网络交往理论[D].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2):8-11

[8]周福华.“宅”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社会工作的介入—以武汉区X高校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9]李双双.大学生人际压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43-02

1 人际交往的概念

人际交往是指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意见沟通、信息交流、情感与心理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它反映着人们为了满足个人和团体的需要,所进行的心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情感联系。[1]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和自我实现感,满足精神的需求,有益于心理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处于压抑和紧张的状态,精神方面相对孤寂,会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作为大学生群体的我们正处于渴求人际交往、渴求被理解和被认可的心理发展时期。

2 人际交往的心理发展阶段

根据欧文阿特曼和达尔马斯泰勒的社会渗透理论,从人际交往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把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定向阶段。即交往双方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在这个阶段中,由开始时的零接触状态,逐渐实现选择性注意。这种选择可以映射出交往者的兴趣特征、心理特点和某种需要倾向。

第二,情感探索阶段。即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沟通和探索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发展。在这个阶段中,交往双方开始角色性的接触,如打招呼、聊天、学习和生活上的互相帮助。

第三,情感交流阶段。即由角色性的接触,向建立在基本信任基础上的较深情感的卷入。在此阶段,双方会谈论一些私人性的问题,讨论各自家中的情况,诉说烦恼和分享快乐。

第四,稳定交往阶段。即交往双方由于逐渐接触,彼此的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从而进入稳定交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更深更广,心理距离不断缩小,情感愈发密切,在心理上逐渐形成一定程度的融合和依恋。这标志着人际关系已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表现为彼此关心增多,互相分享生活空间包括私人的情感和财物,并且两人一旦分离或发生冲突,交往者会出现牵挂、焦虑和烦躁的情绪。

3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困惑

3.1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3.1.1 自主性强范围广泛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随着身心的发育成熟,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人际交往中,不愿顺从别人,希望独立自主,喜欢展现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独特的性格。随着生活空间的扩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更加广泛的特点。

3.1.2 注重内容,注重形式

大学生校内外生活和实践丰富多彩,社团活动各具特色,人际交往的内容更加丰富。伴随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人际交往的手段日渐多元化。电话,短信,QQ、微信,邮箱、交往的形式越来越多,具有更多的开放和互动。

3.2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惑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主要有羞怯心理、猜疑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和自傲心理等。

3.2.1 羞怯心理

羞怯心理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最常见的现象。大学生的羞怯心理包括两个方面:害羞和胆怯。具有羞怯心理的人在社交场合,尤其是在同陌生人或异性的交往中,常常表现为腼腆、动作不自然,严重者表现为脸色绯红、手足冒汗、语无伦次等。有严重羞怯心理的大学生常常怯于交往,经常宅在宿舍里,对交往采取回避态度。

3.2.2 猜疑心理

猜疑表现为总觉得周围的事情与自己有关,对他人言行过于敏感,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猜疑经常导致无中生有,甚至曲解他人善意的言行,从而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3.2.3 自卑心理

具有自卑心理的人,往往情绪低落,学习效率较低,在困难面前畏葸不前,自我效能感较低,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待人接物过于敏感。

3.2.4 嫉妒心理。

大学生产生嫉妒心理是因为将自己与其他同学比较后,发现自己在学习成绩、能力特长、社交活跃程度或者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愤怒、怨恨、羡慕、羞愧等组成的复杂情绪。[2]

3.2.5 自傲心理

喜欢过高地估计自己,说话不注意分寸和方式,只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容易引起他人的攻击和反感。

4 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惑的应对方法

人际交往是人类基本的心理需求,有助于塑造个体的人格,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化。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惑的应对方法如下:

4.1 克服羞怯心理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要培养自信,清除消极的自我暗示,学会肯定自己。其次不要过于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患得患失;最后要学习必要的交往技巧,进行心理训练和实践锻炼,提高自身能力。

4.2 克服猜疑心理

首先,要培养面对问题时理智处理的能力。其次,要学会客观全面地认知他人和客观事物,不要以短暂的交往经验就做出结论,避免以偏概全。再次,要拓宽胸怀,人际交往中产生误会和隔阂是正常现象,要学会主动与他人沟通。

4.3 克服自卑心理

首先,要自尊自爱,正确看待自己,评价自己,欣赏自己,不断完善自我,增强人际吸引力;二是寻求他人帮助,如向心理咨

询师倾诉求助,三是学会自我调控,积极参加活动和运动,逐步培养自信心。

4.4 克服嫉妒心理

一是正确认识嫉妒心理的普遍性,并相信这种情绪可以克服;二是改变认知,见贤思齐,让自己的心胸逐步变得开阔;三是转移注意力,化嫉妒为动力,努力提高自己;四是,学会自我宣泄,找他人开导。

4.5 克服自傲心理

首先,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尊重他人,每个人都渴望被肯定被尊重;其次,要有同理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地自我觉察,不断地自我反省;再次,去培养群体意识,在集体的活动中,在他人的交往中,不断融合,不断适应,克服自傲的心理。

总之,大学生想要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需要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态度与他人交往,同时注意提高自身人际魅力。

参考文献:

[1] 沈德立主.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

[2] 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 心理 辅导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的体现,是一个人事业成功、人生幸福的保证。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个性保持正常、生活具有幸福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顺利渡过大学生活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大学生实现其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1.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一种需要,它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青年期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尤其是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大家都努力通过人际交往来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使人精神愉快,充满信心,而且会使人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

2.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量的不断地增长,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大学生通过人际交往,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不断完善自己的经验,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因此人际交往不仅是一种获得和交流知识信息的社会活动,也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人际交往不但能够使人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而且信息的沟通又必然成为大学生成功道路上的剂。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心理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一)对交往认识不够,缺乏正确指导。在思想上,对交往的认识不够。在调查中发现,在对问题“你有几位知心朋友”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选择知心朋友在“5位以上”的只有26%。在回答“如果求帮助吗”的问题时,有高达75%的学生选择“不会”或“不清楚,只有25%的学生选择“会”。在回答“学校有关提高社会适应与社会交往能力的讲座多不多”的问题时,有高达57%的学生表示“几乎没有”,36%的学生表示“偶然举办”。在回答“周围的老师是否向你强调过提高人际沟通,加强社交能力的重要性”的问题时,高达64%的学生选择“从不强调”,24%的学生选择“偶尔强调”,选择“经常强调”的只占12%。可见,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缺乏正确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二)交往中不够自信,缺乏积极主动性。

斯宾诺莎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命题:“我们的心灵有时主动,但有时也被动;只要具有正确的观念,它必然主动,只要具有不正确的观念,它必然被动。”调查中,有34%的学生在交际与交友方面较被动,6%的学生在交际与交友方面的行为困扰较大;22%的学生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有4%的学生极易受窘。同时,在回答“对于团体(学生会、社团)或非正式的组织,你是否参加”的问题时,有高达62%的学生选择“不参加(32%)”或“偶尔参加(30%)”。

(三)交往能力不强,缺乏交往技巧。

孔子日:“不学礼,无以立。”礼仪虽然有时会表现为细枝末节,但却体现着交往主体的精神和品性。在答“能否在他人面前自由无障碍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问题时,有高达64%的学生选择“不能准确表达自己”,还有18%的学生选择“因为害羞不敢表达”,仅有18%的学生表示自己“很善于表达自己”。缺乏交往技巧,是大学生交往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在回答“你认为自己或身边同学人际关系不好的原因可能是?”的问题时,我们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感觉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缺乏技巧。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不懂得交际的技巧(24%)”,而且“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看法(18%)”、“不能听取意见(16%)”。为此大学生应认真学习交往的礼仪,应多参加一些校园内外的活动,从而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缺乏正确的恋爱观,与异往困扰。

作为处于青春期转型成熟的大学生,与异性之间的交往非常重要,然而我们的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在“你认为大学生恋爱的动机是(多项选择)”的分析中,排序依次为:“随大流”、“寻求精神寄托”、“克服寂寞”、“满足生理需求”、“寻找学习动力”、“追求美好爱情”。可见,相当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恋爱观以及不能正确处理和异往的问题。

(五)过分强调自我价值。“90后”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集全家之力培养一个孩子。他们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缺乏兄弟姐妹的竞争,缺乏理解和包容他人的意识.很容易形成惟我独尊的心理优势,同时,自我意识的发展要求对自己的各种需要和行为进行独立的选择和思考,希望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但经验不足、好冲动,善幻想等心理特征。过高的心理需求和较差的心理承受能力之间时时产生冲突,往往会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虚荣心强,过分炫耀自己,对人缺乏真诚,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从而影响了人际关系的发展。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恐惧与逃避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形象极为敏感,他们希望自己以满意的形象投入交往。特别是希望在异性的心目中留下一个好形象。因此,这种对交往的过高的期望值,使他们在交往中时常显得手足无措,前言不搭后语,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大学生常常陷入焦虑、痛苦、自卑

之中.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日常交往。

(二)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嫉妒与猜疑心理。嫉妒有很多方面,有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时,发现自己的境遇不如别人,就会产生抱怨、憎恨,甚至愤怒等复杂的心态。猜疑是一种没有出路的心理选择.是一种由主观臆断所产生的不信任的情绪情感。

(三)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孤独与自卑心理。孤独是心理上的障碍,是一种心灵上的孤寂,找不到或者根本就不想找到知音,缺少心灵的默契。自卑,即因自我认识发生偏差,过低地估计自己,轻视或看不起自己。这类学生往往在学习生活中独来独往,缺乏交往的愿望和兴趣,有意远离集体,自我封闭。

(四)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敌视与冲突心理。人际敌视是指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由于没有及时解决相应的问题,使人际关系进一步恶化而产生的。处于人际僵局的个体之间几乎不再有人际交往。人际冲突是人际相处障碍的最高表现形式。虽然大学生的人际冲突具有突发性,出现的频率也不高,但是发生冲突时,个体的理智感下降,非常容易做出极具伤害性的事情,从而长久地留下心理创伤或生理损害。

(五)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追求功利心理。人际交往中的功利主义通常是指把交往作为手段,把利益作为追逐目的的一种交往方式。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功利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交往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利益为前提:二是交往重物质利益,轻精神情感;三是交往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四是交往手段粗鄙化。

(六)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自我欣赏与高傲心理。具有自我欣赏心理的学生很不宜与他人相处。自我感觉奇好,喜欢出头露面,招摇过市,在各种场合都希望自己是中心,对别人的反应极其敏感。

三、高校心理辅导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人际交往应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1.人际交往应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人际交往对今后适应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较多。为了更好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成长的需要,心理健康课的形式应打破传统讲授为主的形式,广泛采取活动课的形式,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解决学生中切实存在的交往问题。因此课程设置应根据大学生需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开设,各高校都应开设心理健康课。

2.加强对高校班团活动指导,满足大学生团体交往需要。

建议高校加强对班团组织的指导,班团组织管理应吸收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开展有益的团体活动。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团组织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高校的学生管理应吸收心理学专业教师参加,或在学生处专门设立心理辅导科,专门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工作。

3.加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主动性。

为了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应主动开展工作,采取讲授大学生心理卫生课程、实施小组心理咨询和个别咨询相结合形式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针对大学生交往问题主动开展咨询与辅导工作应成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任务。

4.对于学生认可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面谈咨询,进一步将该项工作常规化、规范化开展。心理辅导团体活动是学生接受度高,喜爱度高的活动,学生在团体中既能有效地解决个人成长中的问题,更促进了人际交往。围绕学生心理素质内涵需要,开发相应主题的团体辅导课程,将团体辅导课程化,定期开展。在调查中显现出来,学生对心理团体辅导的需求是希望主题化,有针对性,并且可以定期开展,课程化规范化。

(二)运用心理辅导方法,开展有效的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主要解决学生心理健康与成熟的问题,致力于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提高心理成熟度,增强认知能力、选择能力、适应能力,确立并实现有益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活目标。大学生生心理辅导的一般方法有疏导渗透方法、表扬鼓励方法、典型教育方法等,这些方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过程中运用较多、效果较为明显。

心理疏导渗透方法是指在高职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过程中,通过采取潜移默化、迂回灌输的办法。寓教于乐,而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的方法,是一种间接教育方法,要正确分析形势,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方法开展心理辅导。要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使高职生明辨是非、坚信真理、抵制错误,激励高职生与正确的心理学理论进行比较对照,自觉学习和仿效,发展自己的健康心理。

表扬鼓励方法是指对高职生的长处和优点进行赞美和肯定的一种心理学教育方法。运用表扬鼓励方法,要针对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加以诱导,对高职生积极的心理行为适当地加以肯定,激发高职生的积极性,使其向健康方向发展。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对高职生要运用表扬鼓励方法,可以借助社会心理环境和高职生的群体压力,造成先进与非先进在精神荣誉和物质利益上的差别。从而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被表扬者则可以从这种差别上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使积极良好的心理态势得到进一步强化。

典型教育法点击是对高职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典型教育方法是指通过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教育帮助高职生提高心理认识的一种方法典型教育法将抽象的说理变成通过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来进行教育。从而激发高职生的思想情感共鸣,引导他们学习、对照及仿效。高职生的心理辅导是一项艰巨而又不容忽视的工作,在对高职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还必须坚持心理沟通、情感投资、心理相容、晓之以理、平等信任、实事求是等原则,充分注重心理辅导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这样,学校心理辅导才能真正为高职院校培养合格高技能人才起到保障作用。

(三)对于大学生来说,适应人际交往不仅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也是学生个体逐渐走向成熟和向成人转化的必要条件。健康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的形成,需要加强自我调适。

1.正确认识交往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大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时,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人际交往的特殊性、重要性,并在人际交往中,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心理,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扩大自己的心理相容度,摆正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位置,摒弃那种对人际交往的无所谓的态度。

2.树立交往自信心,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在交往中,大学生应树立交往的自信心,根据新群体的实际情况,重新客观地审视自己,对个人和他人的关系做出正确的评估,了解自己在他人和群体中的位置及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差异,并在找出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一旦遇到心理障碍时,要积极与辅导员、教师及学院开设的心理咨询机构联系,解决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

3.自觉优化自身心理,完善人格和能力。大学生要优化自身心理,及时疏导交往中的消极情绪和不良心理,充分健全自己的人格,施展才华,表现自己特长,使自己的人格、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良好的心理与人格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克服自我中心过强、自卑心理过重、狂妄自傲、怪癖孤独等不良的人际交往心理。

4.掌握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应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要从自我做起,有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用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坦然诚实地走进学生群体。在人际交往中,掌握礼貌,主动与同学进行沟通,平等待人,注重言谈举止,重视人际交往的语言把握。同时,要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对对方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尊重。

5.掌握正确的交往原则。诚实守信原则是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一条重要的道德原则,也是处理同学关系的一条基本公德规范。大学生都有独立的人格和做人的尊严,渴望并追求平等的交往关系。因而在交往中要特别遵循平等交往原则。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首先必须自尊,只有懂得自尊自重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有谦虚宽容的态度,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四、结语

高校心理辅导教育是新形式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心理辅导的对象是全体大学生,教育的目标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强健体魄和意志坚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和创新应用型人才。高校还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灵活的辅导技能的心理辅导教师。高校心理辅导是全社会、全体教职工及全体学生的共同命题,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借助各方面的资源优势,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只有高校心理辅导真正的落到实处,实现“以人为本”的战略主题,大学生才能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训美,高校心理辅导定位探析,福州大学学报,2003年。

[2]刘晓新、毕爱萍(主编),人际交往心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

第5篇

关键词:微信;大学生;人际交往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方法

当前,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人们面临巨大压力,传统单一的好友互动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用户的人际交往活动的需要。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日常人际交往更容易受到通信工具、通信方式以及通信环境的影响。微信以互联网为依托,以智能手机为搭载平台,以便捷高效的通信服务为重点,正在逐渐进入大学生的生活。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媒介平台,微信为用户提供了新鲜的社交体验,使用者在进行人际交往时存在单一性与多向性、匿名性与半公开性、偶然性与S机性等特点,都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

本文采用社会调查法对“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采用多段抽样、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H大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首先,运用文献法提出了研究假设:对微信的主观评价越积极,对微信的使用越积极,线上人际交往越积极、程度越深;对微信的主观评价越消极,对微信的使用越消极,实际生活中人际交往越密切;并根据理论框架内容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情况,包括是否使用微信、使用者性别等;(2)微信的使用情况,包括是否使用真人头像,使用微信的原因、目的、频率、时长,经常使用的微信功能以及使用微信与他人互动的情况。问卷调查以网络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通过得到的数据分析得出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二、大学生对微信的使用情况与主观评价

在248份有效数据中,微信的使用率达到了100%,由于调查问卷的传播途径主要集中于微信自带的功能朋友圈内,因此此数据虽不能严谨地体现出当今大学生的微信使用率,也能够大致推断出微信在现今大学生中的普及率是不低的。在对微信的使用频率一栏中,48.39%的同学表示会保持随时接收消息,43.55%的同学表示经常使用,选择偶尔使用的同学仅占8.06%。超过九成的大学生经常使用甚至保持全天在线的状态,这表明微信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相当高。因而也可以推断出,微信在人际交往中的使用频率相当之高,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影响之高。

随着时代的进步,法制观念的普及,以及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安全程度(信息的私密性、真实性等)”成为了大学生选择社交软件的必要考量标准之一。

根据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学生会在微信上真实的信息或使用真实的头像,其中内容为完全真实的占30.65%,大部分真实的占48.39%,部分真实的为19.35%,仅有1.31%的同学在微信上的个人信息为完全虚构。这表明大学生对微信的信任度较高,会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通过微信与自身相关的真实信息。同时他们也认为相比其他社交软件,通过微信添加的好友的真实性更可靠,好友的信息也更可信,因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微信的主观评价还是相对比较高的。

微信相关功能的使用频率按照调查结果由高到低排列主要有以下几项:聊天、朋友圈、微信支付、公众平台、二维码。其中聊天和朋友圈是大学生最常使用的两项功能,在248人中分别有181人、165人对其进行了选择。而选择微信支付、公众平台、二维码这三项功能的分别为139人、132人、100人。可见,微信在人际交往中作为通讯工具的功能仍是其最重要的属性,超过半数的微信支付选择率表明微信支付功能的使用率也在迅速提升,这也表明微信功能的方便快捷性对大学生也极具吸引力。

在微信好友来源方面,主要有3种途径:手机通讯录、QQ好友、二维码扫描,样本中分别有237人、224人、148人选择了上述3项。可见,基于熟人间关系网络联系的需要,是微信好友的主要来源,也是人们选择微信的重要原因。在使用微信的原因这一项中,上述结论得到了进一步证实:248人中有225人使用微信是因为“看到身边的朋友都在用”,希望加强与他们的联系,远远超过其他选项。其中原因也很容易理解:微信是一个私人网络,用户之间唯有互相确认才能成为好友。这个机制首先就在各自的社交网络中淘汰了一批“不相关用户”的不相关信息,从而“加密”了自己的私人账户。

事实上,微信虽靠熟人社交起家,但其早已成为杂糅了工作、好友、亲人的复杂关系网,人们的社交结构和信息获取方式被迫重构。由于中国人没有养成邮件沟通的习惯,微信承载了大多数职场人的工作、商务沟通,因此,许多工作上的“弱关系”也被搬到微信上来。私人、工作、亲友等信息和关系不可能再度分离,人们在弱关系上变得更为小心翼翼。虽然用在“弱关系”上的沟通时间不多,每次发个朋友圈,前思后想、字斟句酌所耗去的精力却增多,在微信上维护“弱关系”的成本高昂。

三、微信对大学生现实人际沟通的影响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在频繁使用手机微信,微信开始成为日常生活沟通、分享的重要平台。在这种虚拟的网络沟通中,是否会影响到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人际沟通,成为我们本次调查的重点考察方向之一。在我们的调查数据中显示有在受访的248名同学中微信好友主要来源于QQ和手机通讯录的分别有224人和237人,分别占总数据的90.32%和95.56%。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的微信通讯好友是来源于在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人,并且248个样本中有218个样本认为微信的有利影响在于方便熟人间的联系,同时他们认为微信可以加深熟人间的感情,而且因为微信的出现使他们处于失联的许多人际关系重新获得联系,扩大了他们社交网络。

由样本估计总结,可以认为,虚拟化网络下的微信是有利于人际沟通的。但就微信消极影响的问题中,也有30个样本认为,微信的频繁使用者沉溺网络世界,与现实缺少人际交流;泛滥的微商让朋友圈的信息真假性参差不齐,让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文字与符号表情的苍白描述容易产生朋友间的情感误解等消极问题。从两方面的数据结合分析,大学生多数还是认为微信有利用人际沟通,但对于促进现实交往中的人际沟通还是有所欠缺的。在我们此次的调查中,受访者有174人即70.16%认为微信于社交能力的提升并不一定有帮助,他们在使用微信后对于现实人际交往的改变并没有什么感觉。239位受访者认为微信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就目前而言还是利大于弊的。

综合我们以上几项调查数据,可以推论出微信对于网络沟通和网络交往是具有推动作用的,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发送微信文字、语音与他人进行沟通,也通过发送朋友圈介绍日常生活内容的形式和朋友们分享,以评论点赞、抢红包、漂流瓶等新颖的形式增加互动,在形式上极大丰富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式;同时微信的摇一摇、漂流瓶等方式也实现了双向性的跨区域交往,从而扩大了大学生的社交圈;校园以及社会上的各种微信公众平台更是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微信都已然成为大学生沟通交流的主要途径,影响着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大学生的人际社交。但我们始终要回归于现实的生活中,工作和生活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面对面沟通,需要用我们真实的语言、表情、肢体动作来表达真实的自己。过多地使用社交软件会慢慢侵蚀与生俱来的言语表达,给我们带来不会说、不会表达 、不会察言观色等一系列虚拟社交后遗症。因此增强现实生活的人际沟通能力是大学生亟须锻炼的能力之一,大学生需要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等能力而不是通过微信这类的社交软件。现实中有太多这样的例子,线上的交友达人却是线下的社交恐惧者。我们应该避免这种阻碍作用的影响,平衡虚拟网络交流和现实世界的交流,这对于大学生的自我发展至关重要,同时这也是大学教育应该关注的重点内容,学校应该多开展各种社团活动、体育赛事、心理咨询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它们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流部分,让微信交往成为他们补充交往和获取便利的非主流交往形式。

四、结语

当代大学生作为使用微信的主要群体,“微信文化”已经对大学生社交产生了深刻影响。如何引导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解决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就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适当使用微信,不能过度依赖微信来维持现实的人际交往,也不能过度相信微信中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不要做新时代的“低头族”沉迷于虚拟的社交网络,要多参加校园的社团活动和社会的实践活动,做积极向上的新时代青年,要提高自律自控能力,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趋利避害,让微信真正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的助手。

参考文献:

[1]王静溪,李威.微信对大学生入际关系的影响研究――基于天津师范大学大学生调查[J].新媒体与社会.2014,(3).

第6篇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必要性

1.对心理健康成长的好处。每个人都有情感和心理的需求,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认同,作为年青人的大学生尤其是这样,健康的人际交往可以打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通过情感的交流得到一个良好的心理支撑,远离心理问题的烦扰。同时,良好的人际交往也是治疗心理疾病的良药。

2.在学习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也让大学生学会如何处理同学、同事之间的关系,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有利于适应社会就业环境。

3.一个孤独的、不擅与人相处的人是得不到同伴的认可,也得不到集体的支撑力,注重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4.有利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学生自然会学习那些优秀的人,不自觉地接受他们的思想、做法,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多和优秀的人在一起,通过人际交往,有利于学习他们各方面的长处,培养积极的心态。

5.增强自控力,培养健康的情绪状态。缩短坏脾气运行周期,给脾气加个“度”。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而善于控制不好的情绪,把注意力集中到需要专注的工作上来是成功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青年大学生受外在事物影响较大,情绪波动强,易受干扰。但是在学校里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大学生会逐渐学会去关心他人,理解和认同他人,学会自控,学会自我疏导。自觉的学习把脾气控制在一个可控范围之内,不把坏脾气带给他人,学会宽容、理解。

二、不良的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有可能受到一些人不好的影响,大学生思想尚未成熟,社会阅历浅,易感情用事,缺乏辨别力,受到不良思想、行为的侵蚀。如:抽烟、酗酒、打架、赌博、沉迷网络等等。

2.现代大学生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等,没有良性的疏通渠道,就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没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和渠道,就无法形成健康的心理支撑系统,这可能导致两种情况:一是不良的交往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和加重;二是由于长期情绪、压力无法排解,没有形成正确的疏导渠道,而使心理疾病产生和加重。

3.有可能形成小团体,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小团体一般都具有封闭性和排外性,思维固化性。在团体内的人已经形成了较为统一的习惯和方式,对外来的人和思想有一定的抵触性,直接导致了思维的固化性。关心团体内的人多,和外界交流少,无法形成正常健康的沟通交流渠道。这种小团体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如老乡会。

4.人际交往的复杂性。人际交往具有泛指意义,它不仅仅指学校、同学之间的交往。我们的校园同样不是封闭的,人际交往还包括与社会人员的交往和网络交往。大学生思想尚未成熟,社会阅历浅,容易被社会人员利用,陷入网络陷阱。

三、大学生良好的、健康的人际交往需要正确的引导,需要一个良好的支撑运行系统,它包括学校、社会、家庭以及大学生个人的努力

(一)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

1.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工作模式和方法创新,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学、社交礼仪、语言学、形体学等课程,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学生个人综合素质。

2.充分发挥班级和寝室的引导作用。做好班级氛围的营造,树立良好的学风、班风。辅导员、班主任要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带动学生交流交往的欲望,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班级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友爱互助的心理习惯和班级精神。通过班会、座谈会、班级活动等打造良好人际交往的平台。

寝室是大学生交往和交流的另一个重要场所,合谐团结的寝室氛围有利于培养友谊,促进大学生的交往。大力加强寝室文化建设,营造文明、卫生、健康的寝室氛围,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寝室活动,对大学生的交往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3.学生活动和社团建设。高校应根据青年大学生的爱好和需要多开展一些形式内容多样的活动,如专业活动、就业指导、体育文艺等,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增强交流交往。

大力加强社团建设。社团具有较强的自由性和一定的开放度,社团活动会有助于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拓展视野,建立团结协作的和谐关系。为保证社团运行的规范性和活动的有效性,高校应强化对社团的考核管理,同时配备指导老师。

4.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的有效桥梁。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也可以通过实习建立长期合作的实习实践基地、寒暑假社会实践等活动,促进学生和社会的交流,增进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5.建设规范、科学的心理辅导体系。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构,配备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开展规范化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通过心理辅导体系,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通过讲座、座谈、调查问卷等,针对不同情况,可开展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等方式。

6.网络交往。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网络沟通的自由性、开放性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深受大学生欢迎。通过网络,使大学生增加了一个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机会,多了一个了解社会的窗口。但是网络同时又具有隐蔽性和虚假性,大学生涉世未深,容易被虚假的信息所迷惑,感情较为感性化,对网上交流的人缺乏辨别力,易陷入网络陷阱。还有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交流,而忽略了现实交流,对人际交往反而起了反作用。高校应强化对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教育,开展网络防范教育,对网上信息加以甄别;针对网络上的热点问题、时政问题通过开展时政教育课、班会、讲座座谈等形式,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现象,正确理解社会问题;引导学生理性上网,合理分配好上网和学习生活的时间,辨别虚拟与现实的区别;寻找学习和上网的结合点,寻找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的契合点。

7.异往。通过与异性的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成熟人格的形成。大学生渴望同异性的交往,但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拘束,不自然的现象,或者出现说话做事大大咧咧的现象。要教育学生与异往是正常的,没必要紧张。要以正常的心态去和异往,展现真实的自己。要尊重异性同学的生理和心理特性,相互理解。在追求恋爱的过程中,以尊重理解他人为前提,以关心爱护他人为前提,理解爱是奉献,而不是索取,更不能把对方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要有正确的恋爱观。高校应正确面对学生的异往,不回避,加以引导,加强对学生“异往”的教育,开展“恋爱观”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性格、人格的成长。

(二)家庭给予的人际交往情感支撑

父母恩爱、和谐幸福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富有爱心,乐于帮助他人,乐于与人交往,充满自信,阳光,抗负面情感能力较强;父母不和、离异、单亲或有重大变故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较敏感,戒备心理较强,对外信任感弱,抗负面情感能力弱。要促进孩子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良好的性格,家庭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这就告诫我们为人父母者,要关爱家庭,努力促进子女健康性格的形成,这是父母能给予子女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三)社会舆论的导向引导作用

社会媒体等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避免散布一些社会负面、人性丑陋的消息,避免将一些偶然现象绝对化、放大化,要正确分析一些社会现象,防止资本主义腐朽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腐蚀;多颂扬阳光的、乐于奉献的正面人物,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个人努力

年青大学生如何克服自己的缺点,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呢?

1.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信心和决心。人际交往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每个人不断的摸索前进。在人际交往中可能会遇到挫折,甚至打击,但是只要你理解这是每个人成长所必经的过程,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提升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

2.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关心爱护他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需要感情的付出的,只有你真心尊重别人,关心别人,才可能得到其他人的友谊和认可。

第7篇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交往 技巧

人际交往,是人们生活、生存必要的自然的活动,而交往能力的大小,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工作空间和质量。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意大利的诗人但丁说:“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英国的石头缝里,它自会长成一棵很矮的小树;但是,要是它被种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长成一棵大树。”①这就说明如果大学生人际交往良好、健康,就会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益处;如人际环境不良就会对大学生不利,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对爱、关心、尊重等交往活动的需要,并不亚于食物等生理需要。如果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人就会像吃不饱饭而营养不良一样,出现心理上的失调。本文探究一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希望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所帮助。

一、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活动

集体活动要求参与者在较少的束缚情况下坦诚相待,在有效交流的基础上积极地相互配合。这本身就是一个正常的交往过程,而且在集体活动中,交往中的正反馈起到了相互的社会强化作用,同时由于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增多,产生误解和冲突的可能性就降低。

二、在时间、空间距离上有意识地与他人靠近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水楼台先得月”。美国的心理学家调查发现:一栋住宅内居民与其邻居的交往和熟悉程度,一般与距离自己家庭较近的邻居交往更亲密一些。接近能使人们发现彼此的相似性,并且诱发相互交往的期待,进而由相互熟悉、经常交往而诱发相互的喜欢。②当然,接近也可能诱发敌意,大多数攻击和谋杀都发生在住得很近的人群中间,但接近性更容易诱发喜欢。同一宿舍的大学生,更有机会频繁交往,更容易建立亲密关系。

三、克服与人交往时候的胆怯与紧张

心理学家阿龙森等人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研究发现,大家最喜欢才能出众而且犯了错误的人,其次才是出众完美无缺的人,最不喜欢才能平平而又犯了错误的人。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不足和缺陷是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的。如果自尊心过强或者是过于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就会紧张地期望着自己能表现更好,但这种压力完全是“作茧自缚”。事实上偶然暴露出自己的某项缺点,反而会让人觉得自己的形象更真实,更容易亲近。

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遵循互助原则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离不开互相互利,可表现为通过对物质、能量、精神、感情的交换而使各自的需要得到满足。有人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他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他们走进一个房间,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每个人都瘦骨伶仃,一脸饿相。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只可以够到锅里的长柄汤勺,但有肉汤喝不到肚子里,只能望“汤”兴叹,无可奈何。上帝又把这个人领到天堂里。这里也是一锅肉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勺。但大家都身宽体胖,正在快乐地歌唱着幸福。“为什么会这样?”这个人问上帝,“为什么地狱的人喝不到肉汤,而天堂里的人能喝到?”上帝微笑着说:“很简单,在这儿,他们都会喂别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能互相互利,在人际交往中懂得合作,才会得到更多的幸福。

五、端正自己的交往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将人们对人际关系的需求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包容需求,指人们愿意与他人建立并维持和谐、友好的关系。在这样期望的驱动下人际交往将倾向于容纳他人,积极与人沟通,参与集体活动,有归属感。但若处理不当,就是排斥、疏远、对立与退缩。第二种是控制需求,指人们希望运用权力和权威来领导、控制、影响和支配他人。如果这种愿望偏离就会抗拒权威,失去个性一味模仿他人,追随他人,并倾向于接受他人的支配。第三种是情感需求。希望与他人建立起比较亲密的关系的人通常待人热情而友好,富有同情心;而那些对人际间的情感互动不重视的人,则一般待人冷淡,在内心和行动上疏远他人。

六、注重自己的仪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倾向于接受和喜欢外表漂亮、仪表端庄的人。戴恩(K.Qion)及同事在实验室向大学生被试者出示三张外表吸引力不同的照片,并请他们对照片上的三个人在27项特质上打分,并预测其未来的幸福程度。结果表明:大多数被试者对外貌好的人给予较高的评价与预测。人们一般觉得外貌好的人聪明、有趣、独立、会交际、能干等。③外表漂亮的人,常常会给人很强的刻板印象,即“美就是好”。所以我们应该充分注重自己的仪表,比如说整洁的衣着,适度的服饰,优雅的谈吐等,才能积极地进行人际互动。

七、培养受人欢迎的个性品质

安德森(N.H.Anderson)曾向100名大学生展示了表现性格的555个形容词的词表,询问大学生对各种性格的喜欢或者厌恶程度,让他们对各个词进行评价,并按照自己对它们的喜欢程度排出顺序。结果发现,热情是令人喜欢的重要个性品质,一个热情的人比总是冷淡的人具有吸引力。黄希庭教授研究了个性因素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结果发现一些个性特征有利于人际吸引力: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有同情心;热心班集体活动,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持重,耐心,忠厚老实;热情,开朗,喜爱交往,对人真诚;聪颖,爱独立思考,成绩优良,乐于助人;兴趣爱好多样;有较高的审美眼光,有幽默感但不刻薄;温文尔雅,端庄,仪表美。富弼年少时走在洛阳大街上,有人过来悄声说:“某某在背后骂你!”富弼说:“大概是骂别人吧。”那人又说:“人家指名道姓在骂你呢!”富弼想了想说:“怕是在骂别人吧,估计是有人跟我同名同姓。”骂他的人“闻之大惭”,赶紧向富弼道歉。年少的富弼分明是假装糊涂,却显示了他的聪明睿智。富弼洛阳街头“不认骂”的故事说明,善于消释痛苦者,向来不“放大痛苦”;比起心胸狭窄的人,富弼更受欢迎。

八、接纳自己的缺点

心理学家阿龙森等人的经典研究:请被试者根据主观感觉评价对录像中被访者的喜欢程度。被访者都是大学生,访谈的内容是一样的,分四种情况:第一位被访者才能杰出,完美无缺;第二位被访者与第一位大同小异,只是有些紧张,打翻了咖啡杯;第三位被访者表现平平;第四位被访者和第三位大同小异,又像第二位那样打翻咖啡杯。结果发现,大家最喜欢才能出众而又犯了错误的人。其次才是才能出众完美的人,最不喜欢才能平平而又犯了错误的人。所以,最被人欣赏的并不是全能的人。一方面人们都希望与有才能的人交往。另一方面,如果这人近乎完美,可望而不可即,人们就会感到压力而对此人敬而远之。所以,接纳自己的小缺点,没人能做到完美。

九、善于赞美别人

称赞是对他人的肯定。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尊重,交往中注重肯定对方的价值,有利于大学生之间建立融洽的关系④。哈佛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类最基本的相同点,就是渴望被别人欣赏和成为重要人物的欲望。”每个人都有受尊重的需求,渴望得到他人的赞美是人的一种天性。赞美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赞美可以使陌生人变成朋友,赞美可以使对方感到温馨与振奋。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与客户见面,简单几句赞美的话语,往往可以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马克·吐温说过:“一句赞美的话,可以使我受用两个月。”中华民族是一个含蓄的民族,大都没有赞美别人的习惯。我们常常听到“一切尽在不言中”之类的话语,其实别人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不能完全准确的猜到你想表达什么。选择恰当的时机和适当的表达方式对对方的赞许是增进彼此情感的催化剂。④

十、善于化解人际冲突

常言道:有人的地方就有争论。人们在交流、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分歧与冲突,冲突可以带来挑战,也可以带来机遇。如果冲突中双方互不相让,就可能导致双方关系破裂;如果双方积极沟通,把隐藏的误解澄清,消除隔阂,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就能有效地解决人际冲突,就会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总而言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生从高中过渡到大学,在人际关系上面临新的挑战,不良的人际关系妨碍大学生健康成长,造成留级、休学、退学等现象。大学生只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在大学里正常学习和生活,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大学生尽早走向独立、自理、成熟的必要途径。每一个人都需要朋友,每一个人都能拥有朋友,重要的是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树立良好的群体意识,把自己真正融入集体之中,在广泛的人际交往中,在多姿多彩的人生实践中不断地锻炼和提高,就一定能建立起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

注释:

①王治航.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1(10).

②陈红.心理电影赏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③韩晓雨.团体辅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9).

④陈笃钦.网络:大学生心理咨询新途径[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参考文献:

[1]陈义静.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透视[J].教育与职业,2012(9):189-190.

[2]周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2-83.

[3]李亚平.大学生心理健康[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79.

[4]吴军.浅析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J].2010:59-60.

第8篇

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增进人际吸引的积极因素(1)邻近性因素,指人与人在时间、空间上的临近性。(2)相似性因素,又称为类似性因素。(3)补偿性因素,又称为需要的互补。

(4)仪表的魅力。尽管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下的人对美的认识不同,但置身于美的环境总会令人赏心悦目,感到愉快。因此,人的.仪表魅力也是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之一。

(5)个性品质或人格特征。人在现实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的行为倾向性、人格、气质、能力等个性品质,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些个性品质容易导致人际吸引,诸如:助人为乐、坦诚无私等行为倾向,就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维系和发展。

(6)情景因素。它是指社会环境、自我环境、心理环境三方面。大学生大多都是第一次远离家乡。往往在互帮互助中得到认同,这就形成了人际吸引。

上述增进人际吸引的积极因素,往往是几种因素共同发生作用。因此,协调好各个因素的作用,可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

人际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1]。而建立积极的亲密关系,则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重要课题[2]。

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在人际交往领域的具体应用,它指的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能否与他人进行良好沟通,解决交往障碍,达成交往目的的信心、预期和自我评估[3]。谢晶[4]指出,人际交往效能感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人际交往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否达到某个交往目标的主观判断;第二,人际交往效能感产生于交往活动发生之前,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某一交往活动的预期。

依恋(attachment)是个体与特定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此概念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并在习性学的基础上整合了精神分析理论、信息加工理论与控制论,创立了依恋理论。Hazan和Shaver。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个体的人际交往效能感对其交往行为起着控制和调节的作用[3]。成人依恋本质上就是一种成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人际交往效能感无疑会影响成人依恋的质量。因此,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成人依恋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加深对成人依恋的心理机制的理解,并为改善亲密关系提供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选择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在武汉地区两所高校发放问卷245份,有效回收199份,有效回收率81.2% 。其中男生92人,女生106人;人文社科类99人,理工农医类99人;大一60人,大二38人,大三59人,大四42人。

(二)研究工具

1. 人际交往效能感问卷

本研究采用谢晶编制的人际交往效能感问卷[9]。该问卷由36个项目构成,为6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该量表有六个维度:亲和效能、印象管理效能、利他效能、沟通效能、情绪控制效能、自我价值感。在信度方面,该量表六个维度的克隆巴赫α系数在0.56~0.78之间。在效度方面,谢晶等采用郑日昌等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作为效标,结果发现二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82(p<0.01)。由此可见,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在本研究中,六个维度的克隆巴赫α系数在0.62~0.72之间。

2. 亲密关系问卷

亲密关系经历问卷(ECR,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scale)是公认的设计较合理、信效度较高的自陈式量表。此量表由Brennan,Clark和Shaver等人编制,共有36个项目,采用7级评分(从非常不赞成到非常赞成)。Brennan等人通过因素分析得到两个维度: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各由18个项目组成,并且两个子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为0.91和0.93。本研究采用李同归等修订的中文版ECR量表[10],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同质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其中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是0.82和0.77。在本研究中,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2和0.74。

(三)研究程序

采用随机抽取方式进行取样,量表为纸质自陈式问卷,采用统一的指导语,测试完成后当场收回问卷。 

(四)数据统计

将问卷数据输入计算机后,使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现状

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在不同性别、专业、年级上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效能各维度的得分均高于中间值18分,其中沟通效能的平均得分最高,为25.12分,亲和效能的平均得分最低,为21.89分。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性别、专业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女生在自我印象效能、自我价值感上显著高于男生(t=2.97,p=0.003;t=2.86,p=0.005);但男生在情绪控制上则显著优于女生(t=2.58,p=0.011);人文社科类学生的自我印象效能显著高于理工农医类学生(t=3.04,p=0.003)。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自我印象效能上存在显著差异,LSD事后检验发现,大一学生的自我印象效能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均值差为2.29,p=0.004。

(二)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现状

对大学生成人依恋在不同性别、专业、年级上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页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均低于中间值72分,女生在依恋回避上的得分高于男生,大二和大三学生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上的得分要高于其他年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性别、专业的大学生的成人依恋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在依恋回避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2.11,p=0.036);不同专业大学生的成人依恋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依恋回避上存在显著差异(F  (3,195) =3.30,p=0.021),在依恋焦虑上存在边缘显著的差异(F(3,195) =2.57,p=0.056)。LSD事后检验发现,在依恋回避得分上,大一学生和大二学生均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均值差分别为6.27(p=0.008)、6.42(p=0.017)。在依恋焦虑得分上,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和大四学生,均值差分别为5.90(p=0.028)、5.91(p=0.045)。

依据费舍公式,将大学生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上的得分进行转换,可以得到4种成人依恋类型,如表3所示。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成人依恋的相关

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成人依恋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亲和效能、沟通效能、自我价值感均与依恋回避呈显著负相关,自我印象效能和情绪控制效能与依恋焦虑呈显著负相关。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对成人依恋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究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成人依恋的关系,本研究以人际交往效能感各维度为自变量,分别以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表6所示。

从表5可知,亲和效能、自我价值感对依恋回避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方程的决定系数R2=0.141。从表6可知,自我印象效能对依恋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方程的决定系数R2=0.083。

四、讨论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现状

本研究发现,女生在自我印象效能、自我价值感上显著高于男生。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女生的生理发育早于男生,这一差异反应在心理上,则表现为女生普遍比男生成熟,且自我意识更强[9]。而自我印象效能和自我价值感都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因此女生在这两个方面相对更具优势。

另一方面,本研究发现男生的情绪控制效能显著优于女生,这与谢晶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我们认为,情绪控制效能的性别差异可能与男女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情绪调控模式有关。一般来说,男生的情绪体验较为稳定,在应对情绪变化时更为理性,因而能较好地调控自己的情绪;相比之下,女生在人际交往中则可能有更多的情感投入,情绪体验更为细腻,遇到情绪问题时可能比较感性,更倾向于自然地表露出来,因此情绪控制效能感

较低。

本研究发现,人文社科类学生在自我印象效能上显著高于理工农医类学生,这可能与学业压力、社交氛围等因素有关。理工农医类课程相对繁重,学业压力较大,社交范围较小;人文社科类则相对轻松,时间安排上较为自由,用于社交活动的时间也相对较多[11]。

本研究还发现,大三学生的自我印象效能最低。其原因可能在于,大三阶段的专业课程压力较大,且大部分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前程作出明确的选择:出国,工作,还是读研[12]。因此,在评判、反思乃至重新规划的过程中,大三学生可能会经历较长的迷茫期,导致自我印象效能感降低。

(二)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现状

本研究显示,女生在依恋回避维度上的得分上显著高于男生。这可能和中国传统的教养文化有关,女生在人际交往中一般更为含蓄、委婉,而男生则相对主动。值得关注的是,大三学生依恋焦虑得分最高,依恋回避得分最低。正如前文所述,发展亲密关系是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多数大三学生来说,学校生活和专业学习都已较为熟悉,主动地追求和发展亲密关系已成为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可能导致依恋回避的程度较低。然而,大三阶段的课业负担较大,且面临就业、升学、出国等多方面的抉择,加之不少学生在处理亲密关系时缺乏经验,导致大三学生的整体依恋焦虑现象也最为严重。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中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仅占7.5%,害怕型占52.3%,倾注型和轻视型分别占16.1% 和24.1%,这与国内研究中的依恋类型分布[13,14]相似,以害怕型的比例最大。而在国外研究中,则呈现出不同的分布比例。譬如,Creasey[15]对145对恋人进行依恋类型的测量,发现安全型占40%,轻视型占28%,倾注型占6%,未解决型占26%;Lopez[16]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依恋类型分别为安全型(46%)、惧怕型(20%)、冷漠型(19%)和专注型(15%)。

由此可见,国内外大学生在成人依恋的类型分布上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国外研究中安全型依恋的比例最大,而国内研究中则表现出害怕型依恋比例最大。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中国文化更强调隐忍、含蓄、谨慎,不鼓励直接的情感表达和强烈的身体接触,导致大学生即便在情感上需要亲密的关系,但在交往过程中又顾虑较多,很难相信他人[14]。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对成人依恋的关系

本研究显示,亲和效能、沟通效能、自我价值感均与依恋回避呈显著负相关,自我印象效能、情绪控制效能与依恋焦虑呈显著负相关。更进一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亲和效能、自我价值感对依恋回避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我印象效能对依恋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如前所述,发展积极的亲密关系对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2]。面对大学生的恋爱和择偶问题时,高校的管理者和学生工作者既不能将大学生恋爱视作洪水猛兽,四处设防,又不能视而不见,消极回避[17]。结合本研究的结论,从提高人际交往效能方面入手,或许能改善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模式,帮助他们建立更为积极的、安全的亲密关系。

具体来说,针对那些在依恋回避维度上得分较高的大学生而言,学生工作者可以组织一些联谊活动,帮助他们拓宽交往范围,举办一些社交礼仪和技巧方面的讲座,讲解并示范具体的交往策略,并对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主动表现给予言语鼓励等。通过这些方式来增强其亲和效能和自我价值感,增强其在交往过程中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交往的自信心,进而减少对亲密关系的回避心理。另一方面,针对那些在依恋焦虑维度上得分较高的大学生而言,学生工作者可以通过前面提到的社交礼仪、技巧讲座来给予学生一般的指导,也可以针对学生在发展亲密关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惑给予具体的建议,帮助他们逐步改善消极的自我印象,进而降低依恋关系中的焦虑心理。

五、结论

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和成人依恋的调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 女生在自我印象效能、自我价值感上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情绪控制上则显著优于女生,人文社科类学生的自我印象效能显著高于理工农医类学生,大一学生的自我印象效能显著高于大三学生;(2)女生在依恋回避上显著高于男生,大三学生在依恋回避上显著低于大一、大二学生,但在依恋焦虑上显著高于大一、大四学生;(3)在具体的依恋类型上,安全型占7.5%,害怕型占52.3%,倾注型和轻视型分别占16.1% 和24.1%;(4)亲和效能、沟通效能、自我价值感均与依恋回避呈显著负相关,自我印象效能、情绪控制效能均与依恋焦虑呈显著负相关;(5)亲和效能、自我价值感对依恋回避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我印象效能对依恋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 作用。

[1]王君,张洪波,许娟,等. 安徽省大学生心身症状调查[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7):481-481.

[2]贾晓明.学习建立亲密关系: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3(6):67-69. 

[3]来燕,边玉芳.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结构及其量表编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404-406.

[4]谢晶,张厚粲.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研究[J].心理研究,2009,1(6):67-71.

[5]Hazan C,Shaver P.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7,52(3):511-524.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61(2):226-244.

[7]何腾腾,巩文冰,缪艳君,等.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交往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5):782-784.

[8]李光裕,李俊晓.大学生情侣间亲密关系的信任及期望水平[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2):293-295.

[9]谢晶,张厚粲.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理论构念与测量[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 (3):330-332.

[10]李同归.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ECR) 中文版[J].心理学报,2006,38(3):399-406.

[11]周文莉.大学生社交效能感的评估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5.

[12]肖志玲.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13]田瑞琪.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4.

[14]王宇.大学生成人依恋现状及其与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8.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激励

美国着名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由于他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一语道破了人际交往和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很多人忽视了这方面,尤其是高校中的贫困大学生,由于多方面原因,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的概率更大,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一问题。本文拟从何以对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进行心理激励的角度,对此问题做一探讨。

一、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正处在渴望友谊、渴求交往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他们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他们人格的发展和完善,有利于他们全面成长成才。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特别是贫困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存在着较大心理困惑。

(一)人际交往的认知不足

在人际交往时,交际双方必须要有良好的认知和认同,必须要客观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和他人。贫困大学生由于受已有的经验、价值观念和家庭条件的影响,在人际交往时,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认知偏差,从而影响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

贫困大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与城里学生相比在文娱活动方面又没多少特长,这使得他们内心不免产生失落感,久而久之就把自己封闭起来,始终与他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并怀着戒备心理,对他人的言行也过于敏感,生怕别人贬低自己。由于这些顾虑,使得贫困大学生很难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往。

(二)人际交往的底气不足

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建立在平等交换的基础上,交换的不仅是物质的,也包括信息、情感、地位等。由于贫困大学生因物质条件有限,在人际交往时,从外在形象到内在心理,都会出现底气不足的心理困惑。具体体现在:

第一,自卑心理,因家庭经济拮据,在生活水平上无法与其他同学相比,在人际交往中,也不愿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导致他们处于人际交往的半封闭状态,从而影响他们的正常交往。第二,焦虑心理,受生活环境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对涉及自身和家庭问题的时候特别敏感,他们渴望与其他同学正常交往但又担心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内心与实际行动产生冲突导致贫困大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从而与他人产生情绪对立致使人际关系产生问题。

(三)人际交往的技巧不足

一个人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技巧。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技巧上也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由于自卑,在人际交往时,贫困大学生常常处在被动状态,总是等着别人来接近自己,这种守株待兔的惰性心理,阻碍了他们进一步与人交往。其次,由于戒备心理较强,贫困大学生不愿意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感,敞开心扉的告诉他人,这无形中拉开了自己与周围人之间的距离,使自己处于一种孤立状态。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时存在羞怯、封闭、猜疑等不良心理,导致很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导致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问题的原因

贫困大学生之所以在人际交往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所导致。

(一)社会因素

一个人的成长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问题与社会的影响密不可分。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已成为社会的价值中心,甚至人的感情也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商品化,人际交往也难免受到这些经济因素的渗透,这种负面的导向也加剧了贫困大学生对金钱的渴望,在人际交往时也表现出更看重物质利益的倾向。另外,社会中一些善意的资助由于实施不当或扭曲,使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心理上感觉资助更像施舍,这就不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从而间接的影响了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交往心理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对贫困大学生更是如此。

一方面,贫困大学生的家庭经济较为困难,因此对自己未来期望值较高,一旦在学业上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自卑和焦虑心理。另一方面,部分贫困大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或者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父母迫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成长,导致贫困大学生容易存在人格缺陷和抑郁心理。

(三)自身因素

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问题,固然与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不无关系,但个人因素则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内因。

首先在自我认知方面,一些贫困大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偏低,没有正确的看待他人和自己,当人际交往出现挫折时,又往往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归因于自己的贫穷,从而在人际交往上会变得更加消极。其次,在性格上,一些贫困大学生性格较为内向,在行为上比较孤僻,因此也就很少参与公众活动,这无形当中减少了与他人交往的机会,使得自己的朋友很少,有些被孤立。此外,一些贫困大学生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常常独来独往,也不想搭理别人。

第11篇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交往能力 社会实践

1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及其功能

人具有社会属性,这决定了人在社会活动之中必然产生相互交往和交流沟通。人们在运用语言或者非语言符号交流意见和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人际交往关系。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宝贵财富。于大学生而言,通过接触交流,可以交换信息,拓宽视野、增进感情、互帮互助,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增强群体凝聚力。而且协调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矛盾,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不仅是大学生自身的情感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2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以自我为中心

当代大学生以“90后”为主体,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父母长辈的养成教育,部分大学生容易形成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征。具体表现为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对自我期望过高;不懂得关心他人,与他人关系较为疏远;固执己见,对他人的正确观点也很难持赞同态度;自尊心过强、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说话做事不顾及他人感受,容易与他人产生矛盾冲突。以上种种行为都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与恶化。

2.2 主动性不足,回避与人交往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正式步入社会之前的缓冲期,校园人际关系既单纯也复杂。尤其是大一新生,在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群时,有时会出现情绪紧张,甚至行为失常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交往恐惧症”。极有可能是大学生曾经有过的消极情感体验或者是长期形成的性格缺陷,如自卑、孤傲和胆怯等,最终导致大学生不敢或回避与人交往,这都严重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

不过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在网上开展学习、工作和沟通。特别是对于当代大学生,网络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越来越多出现了一些大学生平时不善于交际,但在网络空间却异常活跃、乐于交友的现象。从内心来说这类学生渴望表达与沟通,有着极强的交往意愿。

2.3 功利倾向严重

心理学家霍曼斯提出,人们之间的交往实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它不仅包括物质的交往,还包括非物质的交换,如服务、信息、情感方面的交换。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都希望这个交换是对等的,这样人们的心理才能够维持平衡。因此,人们的一切交往行为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都是围绕一定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对于值得的,便会主动地去建立和维持,对于不值得的,就会选择放弃或回避。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人们的行为特点趋向于利益最大化,表现在人际交往上就出现更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本来人际关系是以情感为交往基础的,但受到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影响,或者是受到现实社会和网络世界的诸多负面信息的干扰,大学生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功利化。在交往过程中,呈现出亲近物质条件好或者拥有一定权势的人,并且渴望短期内获得超值回报的特点。如,评比奖学金或各类荣誉称号前,主动与老师或评比小组成员拉近关系。

3 以社会实践活动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路径

目前,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愈发重视,已经逐步改变以前重技能、轻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除了传统的设立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定期开展校园心理知识普及活动,开设一系列选修课程或者专题讲座外,我们应该化被动为主动,将出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转化为潜移默化继而提升能力。学会转变思维角度,把人际交往作为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通过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长知识、增加才干的有效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有利于大学生正确把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

4 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调查研究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拥有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从而发生心态或者行为上的改变。通过笔者对本院2013级100位参与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何影响。

我院在2013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2013级学生开始试点,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分类引导项目。初衷来源为我院为师范院校的理工学院,除完成基础专业课程外,还要花大量时间在实验课程上,课余利用时间十分有限。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去完成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抑或有针对性地提高某方面的能力,便有了分类引导这一举措。分类引导总共分为4大类,科创考研中心、文体艺术中心、教师教育中心、社会实践中心。每个中心设置一名相关专业的导师,全面指导学生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中选择两类参加(如某生可以同时参加科创考研和社会实践两类)。一旦加入,便必须参与该中心组织的活动,完成该中心下达的任务,也获取该中心提供的各类资源。每一学年初始,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重新选择参加。我选取的100名调查对象正是在2013全年参与我院社会实践中心的2013级学生。

通过为期1学年的跟踪随访,采用问卷调查法,得出以下结论。

根据统计,100名同学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频率最高的依次为以下几种:教师类(35人),包含一对一家教和一对多的班级授课销售类;暑期三下乡(31人),由学院统一组织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宣传与咨询活动等志愿服务,以及社会调查活动;销售类(27人),主要包括商场促销、电话销售、发放传单等活动;科创实验(16人),结合自身专业,跟随导师进行科研课题研究。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来分类,主要为勤工助学、志愿服务、调查研究以及自主创业。从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长短来看,教师类平均时长最长,大致有20~40小时。销售类时长最不稳定,有只参与过一两次的,也有几乎每天都在外兼职的。

5 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影响

5.1 社会实践活动改变了大学生对人际交往关系单纯、理想化的认识

学生身处大学校园,主要交际对象为老师、同学。交际范围相对狭小,交际关系相对单纯。而参与社会实践之中,特别是在外兼职,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而其文化素质各有高低。如果大学生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套交际手法,且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那么在面对复杂的人际交往关系中必然会受到重挫。而人际交往的失败,一方面会给大学生带来挫败感,另一方面也会促使大学生面对复杂的现实状况,有意识地进行调整。首先是角色转化,不再自视为“天子骄子”,而是现实社会的普通成员。其次是价值观转化,更加注重人际关系的功利性和工具性,认为人际关系就是日后可以利用的人脉资源,一部分大学生正是因为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而开始注重人际交往。

5.2 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更加包容自信

自卑、羞怯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的心理障碍之一。而社会实践活动恰恰有助于大学生克服这类心理障碍,使大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与他人交往。第一,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外界的互动增加,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会更加全面深刻,以前一些自认为不足,甚至感到羞耻的缺点,发现这其实是大部分人的通病。甚至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具有一般人没有的特长和潜力,从而能够促使大学生更好地接纳自我。第二,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认识到,他人并不会时刻关注自己的行为,自己也不必过分苛求完美,别人对自己的评论并不总是消极负面的。这些都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树立自信心。

5.3 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掌握更多的人际交往技巧

我们都知道,自己的亲身经历往往更加印象深刻。大学生通过实践与尝试,会逐步认识到人际交往技巧的重要性,尤其是从事产品销售、团体活动等配合度较高的工作,对人际交往技巧的要求更高。通过亲身参与、发生失误失败、总结经验教训等一系列过程,能够让大学生更快掌握人际关系的技巧。大学生发现一些领导或者前辈能够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那么通过自身的观察交流便能不断掌握提升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诸如良好的语言沟通、办公室礼仪,这些都是大学生学习交往的“第一章”。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也迫使大学生们日益优化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渴求通过“第一印象”占据先机,提升自我的核心竞争力。由此人际交往能力已被视为良好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之一。

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交往的平台,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累交往经验,提升交往技巧,促进心理健康成长。作为高校教育者,我们不仅需要给大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空间,更需要经常鼓励学生,特别是存在交际困难的学生多多参与交往活动,以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参考文献

[1] 姚天保.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归因分析.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8.6.

第12篇

【关键词】人际交往 心理调适 能力培养

人际交往的内涵、特点、原则及功能

人际交往是指个体与周围人之间一种心理和行为的沟通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彼此交流各种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和意见,并且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而人际交往又存在主观性、实践性、社会性、互动性、复杂性等特点。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要遵守平等、诚信、尊重、宽容、互助这五项原则,从而建立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人际交往存在以下几点功能: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必经之路;人际交往是获得知识的手段;人际交往是培养良好个性的手段;人际交往是个体自我认识的途径;人际交往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基本需要;人际交往是社会联系的桥梁;人际交往是获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心理问题的调适

1.害羞心理的调适

具有害羞心理的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不正常的心理问题。对害羞心理障碍的治疗应以心理治疗为主,可采用行为疗法、暗示疗法,并结合有效的社交技能训练来克服和消除自身的害羞心理;另一方面大学生要增强自信,多参加集体活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预防和避免害羞心理的产生。

2.自卑心理的调适

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卑心理,逐步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当大学生因为人际交往不利而陷于自卑时,可通过倾诉、参加活动、听音乐等方式来摆脱不良心境。因为这种方式一方面宣泄了自己的不良情绪,同时也或多或少地增加了自己人际交往的机会,无形中培养了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在校大学生一定要建立信心,只有这样,克服人际交往中的自卑心理的各项措施才能得以畅通无阻,发挥最大作用。

3.孤独心理的调适

大学生要克服孤独心理,首先要做到开放自我,多与外界交流,以诚相待。其次,要大胆交往不怕挫折,善于在交往过程中、挫折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增强交往能力。再次,大学生要加强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了爱好就有了追求,也就不会感到孤独。最后,大学生应尽量去克服自己的自卑情绪,由于自卑造成孤独状态,如同作茧自缚,不冲破这层茧,就难以走出孤独。

4.戒备心理的调试

大学生应对戒备心理存在正确的认识,不必顾虑重重,产生交往恐惧。应该培养自信心,只有充满信心地与人交往,才不会对交往充满恐惧。当大学生发现自己出现不适当的戒备心理时,要迅速地自我克制,要自己告诉自己,无端的怀疑是不适宜的,会给自己的人际关系带来不良的影响。大学生在有些时候要适当地自我暴露,消除自我封闭心理,坦诚地向交往对象透露自己的某些秘密,可以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可以使自己的戒备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此外,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还有嫉妒心理、完美心理等。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缺点、一些做不到位的地方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应以平和、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对方的不足,即使要指出,也应该通过真诚的沟通,而不是大加指责。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1.学校方面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只有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人际交往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训练的方法主要包括个体辅导、案例讨论与研究以及团体活动训练。

①个体辅导。个体辅导是针对学生个体存在的交往问题进行个别指导,以改善他们的交往现状,促进他们交往能力健康发展的方法。

②案例讨论与研究。案例讨论与研究是在人际交往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对学生进行交往能力训练的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采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的方法。

③团体活动训练。团体活动训练的特点是适用于有共同交往问题或是有共同心理困扰的人,而成长中的大学生确实有着共同的交往问题及心理问题。团体活动训练的优点在于团体成员的互动,实践性强、形式多样、生动有趣、适用面广。随着人际交往教育需要的逐步增强,这种方式也必将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训练的主要方式。

2.大学生自身对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①提高认识。大学生应正确地认识自我,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交往过程中的问题;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去评价他人,充分地肯定他人和尊重他人;以积极的观念去看待人际交往,赢得他人的热情和友谊;学会包容和理解,维持交往环境的和谐和融洽。

②掌握社交的技巧。大学生应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掌握行为规范和体态语言,与人沟通交往要讲究语言和谈话艺术,善于倾听对方谈话,做到虚心、耐心和真诚。还有就是大学生需要增强人际吸引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把握好对象的特点,有的放矢,灵活应对,扩大交际圈。

总之,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树立自信,充满热情,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逐渐走向交往的成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