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学艺术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时间:2022-09-06 03:10: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学艺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学艺术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语域偏离,喜剧小品,幽默

 

一 语域及语域偏离理论

语域理论起源于应用语言学的“语言变体”的概念。根据韩礼德的界定,语域指的是“语言的功能变体”[1]。所谓功能变体,就是因情境语境的变化而产生的语言变化形式。情境语境指语言活动的直接环境,包含三个因素,即语场、语旨和语式。

语场即为话语范围,主要指交谈话题以及场地等情境因素。语旨即为话语基调,指交际双方的社会角色关系和语言活动的目的。语式即话语方式,指语言活动所采用的媒介或渠[2]论文提纲怎么写。

语言的运用必须适合各自的语言环境。但在日常交际中,人们会为了某种特定的语言交际目的而部分或整体借用另一语域中的语言形式,这就产生了语域偏离。语域偏离是一种文体中借用其他文体或语域的表达方式[3]。

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经常会出现语域的转换和语域混合或语域借用的现象,指一个话题借用另一话题的语言形式特征,形式上常体现为语言使用者使用的语言不符合他所处场景的任意一个因素,如在谈论一个话题时使用另一话题的专业术语或表达格式,或在正式场合或严肃的话题中使用非正式的语言,或在口头语言中使用书卷气十足的正式语言,或使用的语言不符合话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及身份地位,都会给人造成不得体、不协调的感觉。这种不得体、不协调的语言即语域偏离[4]的现象。

二 喜剧小品

喜剧小品是中国大众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小品之所以受欢迎在于演员滑稽可笑的表演和风趣幽默的语言。言语幽默是喜剧小品的核心艺术手法,是喜剧小品的生命线,是喜剧小品吸引观众的重要艺术手法。随着喜剧小品的日臻成熟,小品中的言语幽默也成了学者研究的对象。谢旭慧在其硕士论文《喜剧小品语言幽默艺术研究》中以大量的实例分析了喜剧小品语言幽默的特点和策略。[5]谢旭慧、牟玉华在《构造喜剧小品语言幽默的语音手段》一文中分析了构造喜剧小品语言幽默常见的语音手段,包括压韵、别解、飞白、不规则停连、方音土调的运用等。邓梦兰在《喜剧小品语言世界的“偏离”与幽默》一文中分析了喜剧小品幽默风趣的表达效果,产生于对语言世界的语音、语义、语法、语体等各种层级结构中的“偏离”手段[6]。

本文主要运用语域偏离理论,选取小说剧本“唐僧收徒”来分析通过语域转换,混合和借用产生的幽默效果。

三 语域偏离理论在喜剧小品中的运用及其产生的幽默效果

1.语域转换

语域转换,指的是讲话者从一个语域转入另一个语域,如秘书把领导的口头演讲稿改写成新闻广播稿,或国际学术会议上的听众由原来的专家同行变成了初学者而导致发言人对发言内容所做的修改[7]论文提纲怎么写。

观音:悟空!

悟空:又是你?这五百年来文学艺术论文,你每个星期都要来一次,你知不知道你很烦啊?

观音:这就是你的错了,我今天来是要告诉你一件好事的!

悟空:要不是放我出去,免谈。我现在很忙,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邀请我做形象代言人, 特奥会都请阿诺德了,我只是挣些零用钱而已嘛。

观音和悟空都是古时之人,悟空对观音一直都是毕恭毕敬的。但是在这个对话里,悟空和观音的对话没有了尊敬的意味,还有一些不耐烦的意思。属于语旨转换。这样的关系转换让人感觉很搞笑,起到了幽默的效果。

另外他们之间的对话本来应是用古文的形式,但是却用了纯现代的语言,如“免谈”“挣些零用钱”文学艺术论文,具体来说属于语式转换。

悟空:那你今天来是要告诉我什么呢?

观音:你听着。(说话间,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本本) ……孙悟空,男,因五百年前大闹天宫而被压在五行山下,现经天竺地区街道管理委员会全体大妈举手表决,将此人指派给唐朝一僧人做徒弟。

这段中,观音把孙悟空要给唐僧做徒弟这一事用现代的任命某人官职的形式宣布出来,属于语场的转换,使古代的故事具有了现代的意味,让人忍俊不禁。

2.语域混合

所谓语域混合,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语域在同一个语篇中交错使用的现象[7],如在白话文中混入文言文文学艺术论文,在书面表达中混入口头表达。

悟空:大山?要不是为了给如来一点面子,我早就变成一只苍蝇飞走了。只是住在别的地方还要收费,这里山清水秀,又有观音MM来看我,我就只好白天上班,晚上回来睡觉了?

观音:那你今天为什么没有上班呢?

悟空:双休日,understand?

观音:SURE!

在上面一段对话中,既有白话文又有英语,具体的说应该属于语式混合,虽然感觉有些无厘头,但是却可以博得观众一笑,起到幽默的效果。

3.语域借用

所谓语域借用文学艺术论文,指的是讲话者在进行语言交际时使用了与已选语域不同的语域,比较常见的是在讲话过程或行文过程中借用其它语域的某个说法[7]论文提纲怎么写。

悟空:这难道就是江湖中失传已久的“摇头咒”?

唐僧:不错,这摇头咒你一经听过,你就会立刻上瘾而无法自拔。一日不听就会筋脉倒流;两日不听就会周身溃烂;三日不听就会气血两亏,脸上长出黄褐斑,前列腺肿大,还会伴有更年期症状,就算吃了哈尔滨制药六厂生产的盖中盖口服液也救不了你了!

悟空:好狠毒!

唐僧:呵呵,正所谓无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

在这段对话中,唐僧借用现代的广告词,把紧箍咒的作用描述一番文学艺术论文,令人印象深刻。同时还伴随着对现在一些广告夸大其词的讽刺,让人笑,促人思。

四结语

语域偏离作为一种交际手段在语言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域转换,混合和借用通过改变语场,语旨和语式来违反语域常规,起到幽默的效果。喜剧小品的幽默可以通过很多形式来实现,但是语域偏离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策略。文章通过分析小品剧本“唐僧收徒”,更好的展示了这一点。还有很多的例子,有待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The user andusers of language”in M.A.K.Halliday,A.McIntosh and P.Stevens.(eds.)The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J].London:Longman,1964.

[2]胡壮麟,朱永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Leech,G.N.AlinguisticGuidetoEnglishpoetry[J].London:Longman,1969.

[4]Leech,Geoffrey.A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M].London:Longman,1969.

[5]谢旭慧.“喜剧小品语言幽默艺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邓梦兰.喜剧小品语言世界的“偏离”与“幽默”[J].宜春学院学报,2008(6).

[7]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第2篇

一、音乐形象与文学艺术的内在关系

首先,我们可以从艺术的起源上来分析两种艺术之的内存关系,在原始社会时期或更早时期的人类生活中,进行劳动作业或日常人类相互交流时,都会发出或长或短、高低不同的声音,在发出声音的同时或有节奏或无节奏,这些都可以表明音乐已经初步存在,并在人类的生活中较为普遍的使用了。而文学是在人类真正有了语言和简单的文字之后才开始慢慢形成,从这点上看,音乐艺术要先于文学艺术而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

其次,从两种艺术的历史发展中,两种艺术却又是相伴发展互相影响的关系,甚至有一种文学艺术的发展影响或先于音乐艺术的发展的推断,不少著名的音乐作品就是受到文学作品的起发继而创作出来的。例如国外的莫扎特的歌剧《唐•璜》,就是受到了19世纪英国杰出的诗人、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拜伦的长诗《唐•璜》而创作出来的,歌剧的序曲以奏鸣曲的形式表现了唐•璜的那种玩世不恭的性格,凸显出唐•璜的热情似火的生命力和乐观机智的人物形象。俄国的著名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就把威廉•莎士比亚著名的悲剧《罗米欧与朱丽叶》作为自己音乐创作的灵感而想谱写成一部歌剧,虽然最终是以一部幻想序曲告终,但总是磨灭不了这部作品的伟大。另外柴科夫斯基还将法国夏尔•贝洛童话中的《林中睡美人》作为音乐素材,把童话故事改编成舞剧音乐,用戏剧性的标题交响乐的手法成功塑造了舞剧中的人物形象,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同样将文学作品作为音乐素材的在中国也是有很多,如家喻户晓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是根据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依据而创作出来的,全曲用小提琴贯穿整个的音乐作品,用小提琴那委婉的单色诠译着这个千古的爱情悲剧,音乐中大提琴与小提琴的相互对答,更加形象地表现了剧中男女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最后,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还发现文学艺术与音乐艺术都属于人类的精神文明创造的产物,它们都是一种形象思维表达后的艺术品。只不过,文学艺术是运用其语言符号的特点进行表述,它具有较为明确性,而音乐艺术则是通过音乐作品作用于人的听觉感官,不能准确地表达其概念,具有模糊性的特点。

二、音乐形象与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

众所周知,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的最大的表现形式的不同就在于信息传达的准确性。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曾提到过:“音乐是情感生活的摹写,情感、95学的知识,掌握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有针对性的针对不同的问题,利用不同的音乐题材的作品进行心理疏导。其次,建立独特的教学体系。正如前文所述,传统的音乐教育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音乐的内涵,增加创造力就要改革教学体系。首先,学生要提高“听”能力,不同的音乐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比如说慷慨激昂的音乐可以鼓舞人的斗志;欢快的音乐可以使人轻松愉快,在教学中要动地如何利用音乐素材。其次,要注重“看”的能力。有好多的音乐剧的作品,它们不仅仅给人以听觉的享受,更给人以视觉的感官刺激,多利用这样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以更好的领悟音乐的内涵。再次,培养“想”的能力。音乐教育最终极的目的是要启发人的思维,对一个音乐作品展开丰富的联想,以加深对音乐作品背景的理解,形成自己的感受,开拓学生的视野。最后,要开展更多地音乐表演形式。学生所学的知识要运用到实践当中,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学要建设良好的音乐氛围,一曲优美的歌曲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通过开展更多地文化演出活动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比如,才艺表演、合唱、合奏等等,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增加集体荣誉感增强自信心,通过大型的演出活动,学生可以学会如何的分工、协作、与人交流,这些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韩蕊单位: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第3篇

论文关键词:路上,过客,同构关系

徐则臣的小说关注小人物的生活际遇,主人公往往面临反差强烈的两个世界,即诗意的心灵故乡与现实的残酷导致的精神焦虑之间的矛盾。《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是徐则臣的近作。若从作品人物、主旨、结果、结构等方面存在的相似性的角度进行开掘,可以发现其与鲁迅《过客》之间存在的同构关系。

鲁迅的《过客》,是反抗绝望的觉醒者的坚守。老者告诉他,路的尽头是坟地。他“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文学艺术论文,虽然不知道前方是否有他要寻找的东西,但仍然前行、反抗,拒绝以消极的方式结束人生的旅程论文提纲怎么写。徐则臣的《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讲述了城市里的一对夫妇,长在城市的女人难以忍受男人每日隐居家中,练书法,不愿出去走走的习惯。在农村长大的男人则对城市的喧闹难以忍受,一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次女人要求男人一同旅游遭到拒绝后,终于发怒,争吵与一番手脚后,两人离婚。在火车上,男人得了肺炎,不停咳嗽文学艺术论文,同行的女乘客递给他咳嗽药。两人结识,倾诉不幸,成为知己。女乘客的丈夫因为领导犯案牵扯进去,关在看守所,虽然一直未获准见面,但她仍一直坚持从远方来探看。后来,丈夫出狱,并受到提拔,要补偿在狱里受的折磨,身陷欲海不能自拔。女乘客对丈夫失去信赖。当两人再次相遇时,她要献身给“我”,被拒绝。

从作品人物上看文学艺术论文,《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与《过客》存在同构的关系。

过客与“我”都是探索者、坚守者。过客不知道自己前方的路怎样,却执意追求,从而在行动和心灵上都成为探索者。而《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中的“我”一直在坚守心中源于农村生活带来的宁静,对外界的繁华喧闹无动于衷论文提纲怎么写。离婚后,在火车上偶遇女乘客,为她的坚持感动。茫茫人海中,能找到对生活有执着追求的人,自然不易。“我”将她视为知己,“我”似乎找寻到了久违的心灵归属感。但最后女人以为“我”对她的纠缠是出于时,“我”再次发现,“我”仍然是茫茫俗世中的不被理解的一个“过客”,这也契合了文章“在路上”或者说行动与心灵的“漂泊”的主题。

两篇文章的同构文学艺术论文,还表现在老者与妻子在行文发展所起的作用上。妻子狂热地以旅游、聚会等方式释放压力,对外在生活的过度追求导致心灵追求的缺失,以致难以理解我对安静生活的坚守。同样,老者的形象也是世俗的代表,他曾有追求,而当知道路的前方是坟地时,就不再追求,在芸芸众生中过着平凡的生活。他们对“我”和过客都抱着不赞同的态度。

同时,《过客》中的小女孩与女乘客在行文中所起的作用相似;在结果上,过客的毅然前行与“我”为寻找心灵慰藉继续“在路上”探索存在同构。从词义上看,“过客”、“路上”都表现了一种漂移、不稳定的状态。作者说,“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文学艺术论文,偶然与一个女人的相遇,让我微微一颤,心心相惜。那只是一时的错觉。而现在,“我”依然在路上论文提纲怎么写。《过客》中,小女孩的好意,让青年人感动,几乎难以前行,但最终,过客不顾死亡,依然选择了前行。虽然都经历波折,但在最终的选择上,是一致的。

从整个结构上看,《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遵循着这样一条线索:无归属(与妻子貌合神离文学艺术论文,最终离婚)——归属或伪归属(与女人的偶遇,暂时找到了归属)——无归属(与女人仍然没有心灵对话的可能,依然“在路上”)。对应这些,《过客》中则有这样一条线索:前行(声音的召唤)——难以前行(女孩的帮助,我无法回报)——前行(继续坚定)。因此,在线索上,两者也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由上可知,这篇作品在诸多方面与《过客》存在同构关系。当然,这种影响可能是潜在的,作者化用以至融合,确是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张立新.在故乡与他乡之间的精神往返—徐则臣小说创作论[J].当代文坛.2007(3).

第4篇

论文关键词:习语,框架理论,概念隐喻

1. 引言

习语,作为人类发展的产物,大多来自于民间故事、文学作品及日常口语等各种形式,并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习语具有较强的文化特征。长期以来,人们对习语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习语词条的收集、编纂以及习语的文学以及文化特征的研究等。本研究将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之上,运用Lakoff的框架理论来分析习语理解、诠释以及运用。

2. 习语和隐喻的定义

2.1习语的定义

在汉语中,习语又被称作熟语,《现代汉语词典》(1998)将熟语定义为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美国习语字典》(2005)将习语定义为固定短语(”set phrases” or “fixed phrases”)。《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1997)则将习语定义为不能依据其字面拆解的意思获得其含义、须要作为整体来理解的短语或者句子(Phrase or sentence whose meaning is not clear from themeaning of its individual words and which must be learnt as a whole unit)。

2.2 概念隐喻理论

Lakoff和Johnson(1987)所建立的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人们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义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文学艺术论文,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语义观。他们认为,隐喻可以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论文开题报告。他们指出,“我们的许多概念系统是由隐喻构建的”(1980)。这种隐喻式推理一是基于人的经验,二是基于具体到抽象域的映射,即从源域(source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

3. 概念隐喻与习语

3.1概念隐喻理论对习语的阐释

Lakoff和Turner(1989)曾通过一般层次隐喻的假说解决两大问题——拟人和谚语。根据这一假说,我们也可以将其解释后者的方法运用于习语的认知研究和阐释。例如:

(1) 屋漏偏逢连夜雨。

看到这句话人们的脑海中首先出现一个屋顶漏雨的房屋的图式,一直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房屋是一个让人躲风避雨的栖身之所,但是假如房子漏雨了,偏偏还恰逢连夜雨,那么这样的房子便称不上栖身之所了。

由此特殊场景图式我们映射到一个一般场景图式。

一件事情已经发展到了困难重重的地步,但是假如这个时候再遭遇到连连的障碍,便会使整件事情几乎陷入举步维艰、难以进行的绝境。

由于万事万物间的联系性、依存性,由这个一般场景我们又可以映射到一个与之相关的人类行为的图式:

一个人身处困境,在这个时候又遇到更多新增的麻烦,由此陷入无所适从的绝境。

这样一个与人类行为有关的一般图式可以适用于各种具体的情景,因此,可以实现该习语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例如,

Lakoff和Turner将这种具体领域与一般领域之间的关系称作普遍即特殊隐喻(GENERIC IS SPECIFIC metaphor),即通过一个特殊领域到一般领域的映射以达到理解的目的。

3.2 概念隐喻理论对习语阐释的不足

概念隐喻理论通过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方式为我们理解习语并运用习语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不足,由于该理论的解释大多局限于字面意思的解释,在解释一些具有跨文化差异甚至矛盾的习语时便显得捉襟见肘,无法深入地对该习语的文化背景以及深层含义进行阐述和理解。例如:

在汉语中,出门在外我们常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家靠父母文学艺术论文,出门靠朋友”,但是在英美文化中,却更多地流传着这样的习语, God helps those that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 Self-preservation is thefirst law of nature(自我保护是自然的第一法则)。这些关于同一问题的习语却体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甚至矛盾,是我们无法单独地借助概念隐喻理论解释的。

4.Lakoff的框架理论与习语

4.1Lakoff的框架理论

“框架”(Frame)这一术语最早是由人类学家Bateson(1956)提出的心理学概念,美国人工智能专家Minsky(1975)首先提出了框架理论(frame theory),并将其运用于计算机心理学,Fillmore(1975)首先将框架理论引入了语言学。在这一背景下,Lakoff(2004)在《了解你的价值观并构建辩论》一书中将认知科学以及社会学中的“框架”(frame)运用到了政治学等领域中论文开题报告。

他认为,心理结构即框架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我们的心理框架可分为表层框架和深层框架。在我们平时的活动中,所见、所闻会激活我们的表层框架,并唤起代表了最根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深层框架,只有当我们所见、所闻的事物所代表的价值观、道德观与我们自身的价值观、道德观相契合时(即所见、所闻的事物所构建的框架与我们的心理框架相契合时),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反之则无法产生认同。也就是说,框架构建了我们的观念,决定了我们的思考方式,继而影响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如:

又如:

(2)tax relief

Lakoff认为,tax relief是布什使用最成功的词语。他认为,tax relief是一个隐喻,relief这个单词唤起了人们内心这样一个框架——一个无辜的人,由于受到一些外力的因素影响而深受苦难,而relief所传达的意思则是解除痛苦和烦恼(taking away of the pain or harm)。众所周知,在美国文化中,税收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大到买房产、买地皮文学艺术论文,小到买一支牙膏都需要付税。因此,当布什的tax relief通过演说、报纸传达到全家万户时,势必在绝大多数人的心中唤起了上述心理框架,为他赢得大选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我们的心理框架决定了我们对所见、所闻的反应和看法,从而左右我们的决定。反之,心理框架也主导了措辞的选择和使用,即不同的措辞反映了不同的心理框架。而习语,作为长期流传于民间,为人类所用的语言,必然集聚了深厚的社会文化气息,因此也就必然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因此,若要真正地了解一个习语的内涵且为自己所用,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该习语的字面解读,而要深入地解读和理解,因为只有当该习语所反映的价值观与使用者所处的文化背景相一致时,才可能产生预期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可以使用Lakoff的框架理论分析一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甚至自相矛盾的习语。

4.2 框架理论与相互矛盾的习语阐释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自然对相同的事物存在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理解,换言之,不同的习语也对应着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比如:

(3)a Our sins and our debts are often more than we think. (我们的罪和债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多。)

b 人之初,性本善

这两句习语都是关于人性的,前者阐述了人性原罪说文学艺术论文,而后者则强调人性本善的观点。而究其根本,还是由于两个习语来源于不同的文化,基督文化信奉原罪说,而中国儒家思想则认为人性本善,因此对人性也就构架了不同于基督文化的框架,见诸于文字;反之我们也可以说,不同的习语反映了架不同的心理框架。又如下例:

(4)a Hard words break no bones. (难听的话不会伤筋动骨论文开题报告。)

b 棍棒伤皮肉,恶语伤人心。

前者认为别人的流言蜚语不会对自己造成影响,而后者则恰恰相反。这是因为,在西方社会,人们极其注重品德品行。西方文化认为,只要行得正,没有做有损他人利益的事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不重要。而在东方文化中,由于长期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人与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甚至一体的,人在社会中得到的评价是判断名誉面子的标尺。

因此对心理结构即框架的了解为我们跳出字面意义的局限性,了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习语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和方法。

4.3 框架理论与习语的使用

Lakoff的框架理论帮助我们理解了字面表述不同甚至矛盾的习语的深层含义,反之,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构建不同的目标框架,选用相应的习语,以达到传达的目的。比如,作为老师,我们常常要劝导学生好好学习文学艺术论文,积累知识,使用“知识多,不压人”;在和一个沉迷于电脑游戏,不思进取,不爱学习的学生交流时,我们可以说Art is long, life is short;而对于那种将时间过度用在学习上,而忽略生活的学生,我们则需提醒他们劳逸结合,则可以说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5. 结语

习语作为文化、思想知识的传承,既是值得珍惜的人文财富,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流工具。本文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之上,运用Lakoff的框架理论,突破了以往研究局限于字面的局限性,阐释了部分习语的深层含义、文化背景以及蕴含的价值观、道德观,并为这一部分习语的使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根据个人的目的和想法,使用习语以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Hornby A S, Li Beida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Z]. The Commercialpr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Bateson G. “The message ‘Thisis play’”. In B. Schaffber (ed.). Group preocesses: transactions of theSecond Conference. New York: Josiah Jr. Founation. 1956

[3]Fillmore C. “An alternativeto checklist theories of meaning”. Proceedings of the 1st Annual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75

[4]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5]Lakoff G.& Turner, M. More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6]Lakoff G. Don’t Think ofan Elephant Know Your Values and Frame the debate [M]. Chesea GreenPublishing, 2004

[7]Minsky M. “A Framework forPresenting Knowledge”. In P. H. Winston (ed.) The Psychology of ComputerVision. New York: McGraw-Hill

[8]Ortony, Andrew. Metaphorand Thought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9]Spears R.A. Dictionaryof American Idioms [Z] Mc Graw-Hill Company, 2005

[10]郑勋烈郑晴.中国习语[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

[11]中国社科院词语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刷馆,1998

第5篇

论文关键词:格拉仄姆布鲁斯,爵士乐,宠儿

 

作为非裔美国黑人作家的代表,莫里森深受黑人传统文化及欧美文化的双重影响。她曾多次谈论音乐的力量以及音乐对她作品的影响,并认为音乐是一种理想的艺术形式。无论从叙述手段或是思想内容而言,莫里森的不朽巨作《宠儿》处处渗透着她对爵士乐的自如运用和发展。

当黑人从非洲大陆被带到美洲的那一刻起,贫困奴役的生活长期压迫着背井离乡的黑人们。1865年,虽然黑奴获得自由,但他们的生活依然贫困潦倒,他们唯一可以依靠的便是自故土带来的音乐,他们自娱自乐,吟唱自己的劳动号子、赞美诗、圣歌。黑人民间音乐遇上欧洲古典音乐,融合当时的流行音乐,创造出爵士乐的雏形。

19世纪末,拉格泰姆(Ragtime)盛行。拉格泰姆,称为散拍乐,其主旋律数量不固定,演奏略带即兴。贫苦的生活使的拉格泰姆演奏者没有机会学习到正统专业的乐理知识,但通过对欧洲音乐的效法,他们又严格按照音符节拍进行演奏。循规蹈矩又即兴的演奏给聆听者以节奏起伏的震撼,蕴含其中的挣扎表露无遗。正如法国爵士乐研究专家吕西安·马尔松所述:“好像在欧洲,一些为养老院家庭舞会或者茶舞会的老小姐,苦于找不到顽皮的表达方法”(吕西安·马尔松, 2005:33)

布鲁斯(Blues)由人声叙述,配以乐器伴奏,使演奏者与听众间形成微妙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文学艺术论文,其旋律忧伤缠绵,包含对世事的感伤和内心的痛苦,对生活与爱的向往和摆脱束缚的渴求。

“爵士音乐直接来源于布鲁斯,它的特征也与布鲁斯有联系。爵士乐演奏者用乐器模拟演唱者的歌喉,风格和悲伤的情调…鼓励演奏者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演奏者同时又是作曲家…便需要掺入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演奏方式”(艾琳·索森,1983:420)爵士乐的曲谱仅有个轮廓,演奏者依据轮廓自由发挥。切分自由,演奏灵活,富于变化,激发了爵士乐自由开放的曲风。

一 格拉泰姆式的挣扎

1.爱而弑之

奴隶制下,奴隶及其子女都被归为奴隶主的私有财产,黑人女奴更被视为可再生产的一种工具。奴隶主往往已扭曲甚至丧失人性,将女奴当成是泄欲和繁殖新奴隶的工具。他们掌握奴隶的生杀大权,可以将奴隶买卖出租,储存典当。在了无人性的奴隶制下孕育出的浓烈畸形的母爱成为小说《宠儿》的中心线,贯穿故事始终。奴隶制畸变原本伟大的母爱,使母亲不得不用杀死孩子的极端行为来保护子女免遭奴隶制的侵害。塞丝对奴隶制充满仇恨,但根深蒂固的奴隶制使她无法保护自己的孩子,为使孩子不被奴役,她唯一的办法是杀掉自己的孩子,将他们送到安全的地方——上帝那儿。

杀死自己的婴孩有悖人伦,杀婴源于母爱更有悖常理。但发生在塞丝身上却可以理解。塞丝她深爱自己的孩子,没有孩子她就“无法呼吸”,她可以承受虐待毒打,却不能原谅学校老师的侄子抢走她的奶水。奶水是唯一能给孩子的爱,“除了我自己的孩子,谁也不能再得到我的奶水。”她对孩子的爱毋庸置疑,但就是母爱将她逼入两难的境地,没有孩子她“无法呼吸”,若孩子继续留在身边,他们又将经历她曾经的痛苦。她的“爱太浓烈”,她宁愿自己“无法呼吸”也要把孩子送往安全的地方。

2. 丹芙的矛盾情感

在塞丝逃跑途中,丹芙出生了。虽然过程惊险波折,但丹芙最终顺利活下并健康成长。但塞丝的弑婴行为使整个124号处于社会群体甚至是黑人群体的鄙视排斥中。外人的疏远加上塞丝的过度保护,使丹芙完全与外界隔离,“没有人跟我们说话。没有人来。男孩子不喜欢我,女孩子也不喜欢我”。在家中,怨恨的鬼魂吓跑了两个哥哥。自从哥哥逃跑后,祖母整天沉迷于色彩研究,母亲沉浸于对死去女儿的忏悔中。丹芙虽然在物质生活上衣食无忧,但在精神层面上,她却从未被真正的关怀。她被家人忽略,被外界孤立。无穷的孤独感使她将长期以来骚扰124号的鬼魂当作自己的唯一伙伴。这段一厢情愿的友谊看似诡异,但对于长期处在寂寞中的丹芙而言,那是唯一心灵的依靠。但是保罗·D来了,赶走了作乱的鬼魂,也赶跑了她孤独世界中唯一的伙伴文学艺术论文,他甚至将唯一还在乎她的母亲的注意力也转移了。被孤立的感觉使她将女孩宠儿当作另一精神寄托,她想要彻底得到宠儿所有的注意力。生平第一次,丹芙有了被需要、被重视的感觉。她将宠儿当作另一个自我。当她发现宠儿回归的唯一目标是塞丝,面对越来越虚弱的母亲,丹芙开始担心宠儿会杀死母亲。为了拯救母亲,她走出124号,向社区人求救,最终赶走宠儿。

塞丝畸变的母爱及丹芙和宠儿间矛盾的皈依,矛盾又成其自然,向读者展示了拉格泰姆式矛盾挣扎的风格。

二 布鲁斯的忧伤

1. 西克索的悲剧

西克索是《宠儿》中不甚起眼的人物,但他却是“甜蜜之家”男黑奴中一个特殊的存在,他是莫里森在《宠儿》中塑造的一个完美黑人的形象。莫里森形容他“靛青色的西克索长着火红的舌头”。靛青色是一种稳重沉静的色彩,让人联想到广阔深邃,但又不失孩童的天真。用这样的词来形容西克索实在恰当不过,西克索知道料理食物;知道作为人类追求爱的权利,他历经千辛万苦,只为见他那“三十里地女人”一面,“为了让他的血统后继有人”,“西克索是唯一不因渴望塞丝而瘫痪的人”。

西克索曾是温柔沉静的,而且说英语。在其他黑奴都甘于生活在“甜蜜之家”服从加纳先生的统治时,西克索已经预知他们的未来不会美满,现在的生活只是五彩泡沫。西克索深思熟虑、知识丰富。他们的逃亡是由西克索设计的,因为在每次和“十三里地女人”的约会中,他清楚记下了“甜蜜之家”以外的地形路线。只有西克索敢于质疑并反驳“学校老师”“定义属于定义者,而不是被定义者”的观点,他无疑是一个善于雄辩、逻辑清晰的智者。

西克索的舌头是火红的。红色是《宠儿》中大量运用的一个色彩意向。红色之于不同人物拥有不同的含义,对于宠儿,红色是死亡、暴力和奴隶制的残酷、人性的血腥;对于保罗·D,是自由与勇气的想往;对于爱弥尔是希望与光明。对于西克索,火红的舌头包含了正负面的所有情感。早期的西克索,对未来充满渴望,他火红的舌头代表对自由的向往。逃亡失败被抓时,他放任自己疯狂,用火红的舌头唱歌大笑,西克索从不笑,“他平生只大笑过一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西克索没有坚持到最后,他最终仍被奴隶制摧毁。他不再说英语,这是对未来的绝望,亦是对英语这种白人语言的反抗。最终,他在大笑中被活活烧死。西克索微笑着迎接死亡,给人心酸悲伤的感觉。才为他自己乃至所有反抗非人性待遇的黑人保有了生的尊严。

2.贝比·萨格丝的含恨而终

贝比·萨格丝一共有八个儿子,虽然其他的孩子不是死了就是下落不明,但她还有最小的儿子黑尔陪伴在身边。相比其他女奴,贝比·萨格丝无疑是幸运的。加纳统治时代的奴隶们拥有相对稍宽裕的生活,甚至令黑尔可以出卖劳动力为贝比赎回自由身。

长期被奴役后突然获得自由,贝比被这种突如其来的自由震撼了。获得自由的第一件事便是改掉自己的名字。对于她来说,这是自由意识的实际象征。不仅自己拥有自由的意识,她还想要将这种意识传递给社区的其他人。她成为一个不入教的传道师。她在“林间空地”布道文学艺术论文,号召黑人热爱自己,热爱自己的身体。

然而,亲眼目睹社区人的背叛与嫉妒,看着赛丝被迫杀死自己的女儿被警察带走而她却束手无策,贝比心中刚建立起的信念彻底崩溃。最终她选择封闭自己,玩味无法对她造成任何伤害的色彩打发时间。终其死去,贝比也没能摆脱心中的恨意,找回迷失的自我。

西克索从未笑过,唯一一次大笑,却是在死亡之时;贝比·萨格丝拥有自由与自我信念的权利,却被推进虚幻的色彩世界,含恨而终。对西克索和贝比而言,死亡不是结束而是解脱,是新的开始,但就是这样不正常的死亡,现实而悲哀,传承了布鲁斯哀伤的风格。

三 爵士乐的开放

1.开放的结局

小说最后一字虽已完结,但情节却似乎没有完结。作者留给读者一个全然开放的结局, 一个想象的空间:宠儿是否真的是塞丝的女儿;黑尔是否真的死去;塞丝最后是生是死,与保罗的发展又是如何。

宠儿的到来和离去都充满神秘感,她没有交代她从何而来,只说她从水里来,她的脖子“周长不足一个茶碟”,她的名字和塞丝为死去女儿墓碑上刻的名字一模一样。种种迹象显示她就是塞丝的女儿。推断是如此,但小说却又暗示她好像只是一个逃跑的女奴。关于黑尔,我们只知道他疯了,失踪了,脸上涂满牛油和酸酪,自己在嘴上勒着铁嚼子。我们甚至难以确定他是怎么疯的,是因为看到了自己的妻子被,还是因为意识到自己作为奴隶的悲哀。他是活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或是已孤独的死去。

对塞丝和保罗·D,小说的最后一幕定格在贝比萨格斯的病床上,塞丝在等死,保罗·D努力劝说,希望她回到过去。保罗走出自己迷失的内心,编织着未来属于他们的美梦。但最终塞丝是否从宠儿离开的痛苦和杀死女儿的悔恨中走出来,并与保罗幸福的生活,都仍是未知数。

小说虽已完结,故事仍可持续,读者可以在反复阅读中寻找想要的答案。开放的结局,不同的读者心中自有不同的诠释。这就是爵士乐开放自由的体现。

2.最后的解放

贝比·萨格斯,塞丝,丹芙是美国黑人女性在认识自我,寻求自我,塑造自我旅程上的三代标志性形象。贝比开始产生自我意识,并期望通过传教的形式向其他黑人传递这一想法,但最终却在深受打击后崩溃文学艺术论文,预示了第一代黑人女性寻求自我意识的失败。

塞丝是个极富自尊的黑人女性。这或许可成为推动她寻求自我意识的内在特质。杀死宠儿后,她一直活在悔恨痛苦中,当宠儿到来之后,塞丝将已蠢蠢欲动的自我意识建立在宠儿身上。这是种危险的行为--自我意识怎能建立在她人身上。因此,当宠儿消失后,她好不容易才刚建立起的自我意识消失殆尽,第二代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寻求也以失败告终。

丹芙从未受过奴隶制的摧残,虽然孤独的环境造压抑了她对自我意识的认知。但长期的寂寞锻造了这个孤独小姑娘勇敢坚强的内在。因此,为了保护母亲,她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在寻求帮助的过程中,她的自我意识逐步累积。成功赶走宠儿,保护了母亲,她甚至还将去念大学,这昭示着第三代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追求之路终于成功。

这种思想解放与开放的结局,体现了爵士乐自由开放的音乐特性。在成功地寻求自我意识变为可能之时,就是黑人女性甚至是整个黑人种族的民族意识得到解放之时。

爵士乐在非裔美国人心中的地位是崇高无可替代的。在深受爵士音乐特性的影响下,莫里森小说贯彻爵士乐发展三部曲的步调,从拉格泰姆挣扎矛盾性,到布鲁斯的悲伤基调,直至爵士乐的自由曲风,在《宠儿》小说中处处有所体现。《宠儿》的思想内容与黑人爵士乐发展历史的契合这一音乐特性,体现了莫里森对黑人传统文化的热爱,对黑人历史的缅怀,也让读者体会黑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莫里森正是通过爵士乐的特点,向族人呼吁热爱自己文化的同时,弘扬自己的历史文化的。

参考文献:

[1]MUSIC - Mendi + Keith Obadike[DB/OL]./blacknetart.com/Morrison.html,

[2]吕西安·马尔松.严璐,冯寿农译.《爵士乐简明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4:33.

[3]艾琳·索森.袁华清译.《美国黑人音乐史》[M]. 人民音乐出版社:北京,1983.3:420.

[4]腾金秋.《黑人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中的<宠儿>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7.

[5]许晓萍.《论<宠儿>中色彩的象征意义》[J].宜春学院学报. 2010, 32(1)

第6篇

论文关键词:多丽丝莱辛,《玛拉和丹恩》,生态女性主义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 )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是关注社会现实和时代问题的作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创作中,莱辛一直致力于对时代生活与人的追问探索,她的作品题材广泛,涉及到种族矛盾、两性关系、原子战争、环境污染、科学危机等社会问题。2007年,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瑞典皇家科学院在给这位关注女性体验的“史诗诗人”的颁奖词中就讲道:“她为改变我们的世界观做出了巨大贡献。她对普通大众几乎是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对于每种形式的人类行为都不含偏见。她较早认识到全球环境威胁以及第三世界的贫困和腐败问题。” 莱辛在1999年发表的《玛拉和丹恩历险记》(Mara and Dann, An Adventure)虚构了一万多年后的地球环境,在延续其对女性关注的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环境恶化的关注。正如莱辛本人所说的那样,这部作品并非简单的是一本科幻小说。在《玛拉和丹恩历险记》出版后,她第一时间也是首次在线接受网友提问时就强调的“如果人们认为莱辛又转向什么科幻或空间小说了的话,那我会感到很遗憾”,并特意指出了这本科幻小说在环境和气候方面同现实的关联。

本文重点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莱辛的《玛拉和丹恩历险记》,分析小说中父权制度瓦解下的男性女性形象和人把自然他者化后的环境问题,指明玛拉丹恩之旅其实就是男性与女性,人与自然二元对立模式的瓦解之旅,而旅途的终点就是和谐的精神家园。一、两性对立的瓦解

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是20世纪70年代晚期以来女权运动和生态运动结合而成的思潮。生态女性主义学者凯伦华伦指出: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与对女人的压迫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终极意义上讲,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统治有着共同的文化根源,即:二元对立思维和价值等级制。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之间不仅是对立关系,而且是上下等级关系。人类对自然的统治和男人对女人的统治就是建立在这种观念框架上的。因此,推翻父权制与拯救生态在观念层面上是交织在一起和彼此强化的。

莱辛的《玛拉和丹恩历险记》的生态关怀首先体现在对男权文化中心统治逻辑的否定上文学艺术论文,《玛拉和丹恩》对这种“父权制’世界观的消解是逐步进行的。首先, 传统的父权国度在小说一开始就被毁灭了,玛拉和丹恩的父亲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姐弟俩被带离王宫以后,就失去了父权制度给他们设定的身份,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忘记自己的真实姓名――那个代表着过去的父权制度的身份符号,从他们的心里被抹去了。在两人的整个历险过程中,他们完全忘记了曾经的身份,重新建立自己的性别身份和文化身份。丹恩作为男性世界的代表,从一开始就被一再地告知不许讲话,保持安静。对丹恩的命令“嘘,嘘,安静”仅在第一章前两页就重复了六次。丹恩从一开始就实际上已处于了文化失语的境地,男性权力话语消失了。而在此后的历险中,丹恩一直生活在恐惧中,两人也几次因丹恩的恐惧,惊慌而逃亡北上的历程倍加艰难会计毕业论文范文。某种程度上,男性不再处于二元对立中的上级地位。

相反,玛拉的女性角色却显得异常地高大、勇敢和富于智慧。她对于知识有着无比的热情,如饥似渴,抓住任何机会吸纳学习远古文明,相比于文中大部分的男性角色,玛拉散发着耀眼的智慧光彩。女性在父权社会中往往被视为生育后代的工具。玛拉在她的历险中,一直都极力摆脱这种父权制的价值观。在石村时,玛拉因干旱而身体虚弱,暂时失去生育的能力时,她并未伤心,反而因此松了一口气,因为她明白自己摆脱了作为生育工具的命运。玛拉在途经各地之后发现,由于环境的恶化,男性的生殖力已经极度退化。男性权力的象征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权威。然而女性的生育能力依然是女性价值的最重要体现。玛拉遇到的第一男人,就想让她成为传宗接代的工具,玛拉拒绝了,离开安逸的生活,重新踏上旅程。而另一个男人想让她成为享受荣华富贵的王妃,为他生育后代,继承他的王位,因为他的原配不能生养孩子。玛拉意识到这样光鲜的地位,同样只是父权制度下的一个工具而已。有着独立思想的玛拉,为了追求自己理想的身份,再一次选择了离开。

当姐弟俩到达大陆的北方时,一对年老的本族夫妇希望玛拉和丹恩为了种族的延续而结合,从而延续从前的父权王国。玛拉坚持人性,说服了意志动摇的弟弟,战胜了邪恶的冲动,最终姐弟俩恢复了纯洁的亲情,各自与自己的爱人平静地生活在一起。这样文学艺术论文,男女两性的二元对立在此得到了消解,传统的男性逻各斯中心消失了,同时也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女性中心。

莱辛的小说告诉我们,要认识两性间平等互补的相互性,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同生共存的命运,需要打破男性中心的意识,克服统治和支配的傲慢感觉,懂得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关爱的伦理。这样才能建构亲密无间的人际关系;才能感受亲情,升华爱情;才能消除性别偏见,构建一个两性和谐的生态社会。

二,人与自然对立的瓦解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自然是他者,人类对自然开发利用是合理公正的。生态女性主义批判这种二元对立。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地球上的所有存在物就是一个有生命的统一体。大地、山川、花草、虫鱼、空气等都是大自然这个宇宙之链上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宇宙中一切生命体都有其存在的内在价值,都是平等的,并且没有等级差别。大自然并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而存在,人类只不过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既不在自然之上,也不在自然之外,而在自然之中”(陈喜荣,2002)。大自然中各种生命体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形成了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人类作为大自然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链条,其存在依赖于和其他生物的和谐关系上。而人类目前这种将自然他者化,认为自然只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存在的人类中心主义必导致对自然资源无限制地掠夺。这不仅会给大自然带来巨大破坏,而且会逐渐使整个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而最终伤害到人类自己

莱辛的《玛拉和丹恩历险记》的生态关怀也同样体现在她试图消解这种人将自然看做对立面,看做他者的传统理念。小说一开始从不同的侧面向读者展示了未来恶劣的自然环境:干旱,沙漠化,冰川,洪水等等极端的自然灾难使未来人类的生存倍加艰难。莱辛通过展示未来的极端环境,引起人们对于自然与人关系的反思。小说中令人感触最深的一个意象是“渴”。小说一开始便呈现了大陆干涸的景象,“动物和植物都死光了。但拉斯塔充满了沙尘。他们说沙尘暴刮的昏天黑地,填满了房屋,掩埋了花园(P75)。”玛拉被囚禁在密不透风的石屋里,受到干渴的折磨。后来,在出逃的途中,他们遇到了洪水,便不顾生命安危,跳进水里嬉戏,因为在他们看来,水就是生命。当他们碰到一个小水泊的时候,用小桶挑着水,视为最宝贵的财富,时刻守卫着小小的两个小水桶。一旦遇到水源,“他们一个劲地喝着。两个人都在想,趁着还有水文学艺术论文,一定要喝个够(P101)。”干旱使大地颗粒无收,动物也渴死,人们食物短缺,身体受到极大损害,女性丧失了生育能力。

他们默默的承受着这一切,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到北方去,北方有水,有绿洲。他们不知道为什么环境如此恶劣,以为一直以来都是如此。然而,在旅程中,他们逐渐发现了原因,其实并非完全一直都是这样的干旱,这样的荒凉。在玛拉和丹恩到达中心,参观博物馆的时候,他们看到了这样的描述古人类行为的文字“这些人根本不关注他们行动造成的后患。他们杀绝了野兽;毒死了海洋里的鱼;对森林滥砍滥伐,使曾经遍地森林的国家一个个变成了沙漠,荒原。他们破坏一切可以触摸到的东西。他们的头脑可能出了问题会计毕业论文范文。有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这些古人确实应该受到冰纪的惩罚,他们罪有应得(P471)。”

在玛拉丹恩从南向北的旅程中,环境有了一些好转,有了河流,有了草地,甚至有了森林,虽然人们的生活依然艰难。干旱依然存在。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与自然的对立在慢慢的缓和,从小河到大河,他们一直航行在水上,这对于曾经身处干旱的他们来说是很奇妙的事情,河流两边也出现了一些城镇和村庄,越朝北的地方,人类的生活越发原始,工业文明的痕迹几乎消失殆尽.这一切表明随着人类中心主义的淡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慢慢趋于缓和。

莱辛认为正是人类对自然的肆无忌惮的破坏和利用,环境才发生着变化,森林消失了,河流消失了,沙漫天遍野到处都是,而人类也因此生存困难,只有消除掉这种传统的人与自然对立的模式,才能拯救生态,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和谐的精神家园

生态批评家先驱之一帕特里克墨菲(Patrick D.Murphy)曾指出“生态学和女性主义在保留差异的前提下联合起来…这样的整合能够产生一种新的对于人与世界之关系的认识,使之朝拆解男权/人类中心主义的方向努力…”,这正是生态女性主义者所追寻的,也是莱辛在《玛拉和丹恩历险记》文末所描绘的精神家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文学艺术论文,男性女性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平等和谐。

玛拉丹恩在经历种种历险,客服各种困难最终来到了他们向往的精神家园,这里自然不再是干涸的大地,不再有饥渴。“前面是一望无际的蓝色,蓝色的海水和淡蓝色的天空交会到一起。蓝色中点缀着白色的,不断移动的浪峰。迎面吹来的是带着咸味的风,咸味就在他们的唇边(P491)。”自然以未受到任何压迫的面貌呈现在他们面前,而他们未来的家则与自然和谐的融为一体。“右侧是海,前面是一个长长的山丘,山坡上是一个低矮的红砖大房子,带着门廊,立柱。”

两性之间的关系,从一开始的紧张、对立,而在这种精神家园里也变得和谐起来。玛拉丹恩各自相爱的人都在这个家园里等待着他们。“他们看到门廊上有两个人。丹恩跑过去喊道:基拉…呆呆地看着那个斜靠在躺椅上冲他微笑的年轻漂亮女人。”玛拉的爱人沙必斯“站在那里,微微的向前探着身子,冲着玛拉微笑着,似乎在等待…”

和谐,这是文字中传递出来的信息。莱辛在文末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人与自然和谐,男性与女性和谐相处的图画。这正是生态女性主义者致力达到的精神家园。正如莱辛文末极具含义的话语;“水融合到了水里”。人与自然的差异,男性与女性的差异最终都融合为一体。

莱辛在《玛拉和丹恩历险记》中倾注了她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关注,在她不懈的、发人深省的对自然和性别这些生态女性主义者所关注的主体的探索中,给我们展示了拓展的、进化的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体现了解放女性与自然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天在科技发展所伴随的种种弊端中,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隔阂加剧的语境下,如何为人类找到摆脱痛苦、指明道路的灯塔、找到安身立命的家园,莱辛的小说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

参考文献

[1]Jean Pickering.Understanding Doris Lessing[M]. 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90.

[2]Warren, Karen J. EcofeministPhilosophy: A Western Perspective on What It I sand Why It Matters. Marylan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000.

[3]Warren, Karen J. Ecological Feminism[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4.

[4]Zimmerman, Michael E., et.al,eds.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From Animal Rights to Radical Ecology[M].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Hal,l 1993.

[5]Doris Lessing online chatabout Mara and Dann at Barnes and Noble[M]. Com, Wednesday, January 20, 1999 -7pm.<http: // dorislessing. org/interviews. html>.)

[6]Patrick D.Murphy,“Ecofeminist Dialogics”, inLaurence Coupe ed,Green Studies Reader: From Romanticism to Ecocriticism, Routledge, 2000,pp.193-194(韦清琦译)

[7]薇尔普鲁姆德马天杰等译,女性主义与对自然的主宰[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8]金莉.“生态女权主义”[J],《外国文学》5(2004): 57-64.

[9]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2.

[10][英]多丽丝莱辛.苗争芝等译.玛拉和丹恩历险记[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11]陈喜荣.生态女性主义述评[J].武汉大学学报,2002.

[12]谢鹏,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论[J] .文学?艺术,2006(2).

[13]赵媛媛,王子彦.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述评[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4(10): 35-38.

[14]周铭.威拉凯瑟小说《啊,拓荒者!》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外国文学,2006,(3).

第7篇

2008年,90岁高龄的钱老说自己“一生懒懒散散”。这种所谓的懒散,用钱先生另外的说法来讲,就是“散淡”。他常爱引用京剧《空城计》中诸葛亮的一句唱词:“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他认为:诸葛亮之所以除建功立业之外,还留下了不乏真性情的好作品,关键在于他是一个能够“散淡”的人。“能够散淡,才能不失自我,保持自己的本真,任何时候都能不丧失理智的清明,做官能够不忘百姓,写文章能够直抒胸臆,绝无矫揉造作、装腔作势之态,这就自然能够写出别人爱看的好文章来。”“做散淡的人,当然也并非轻而易举的事。在荣利面前,有几个人真能漠然处之,抱‘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态度?尤其在权势面前,谁又能依旧我行我素,昂然挺立,不稍低头?这真是谈何容易!”

而钱先生正是这少之又少中的佼佼者。1993年10月,我到上海时,由陈子善先生做东。饭后已两点半了,子善先生说现在钱先生午睡已过,可以去了。我才深怀仰慕之心前往拜见,走进楼道就有一种洁净的感觉。及至进了钱先生家门,走入他的书房兼客厅,这种洁净的感觉更为强烈了。虽然书桌和书架上的书有些凌乱,但是从地板到桌案都十分清洁,称得上是干干净净。钱先生刚午睡过后,精神焕发,眉毛很长,有几根凸现出来,也洁净之极。我联想起上海记者所描述的钱先生在上海文化界许多活动场合中的形象:西装笔挺,潇洒风流。气温稍低时戴着法兰西小帽,脸上带着率真的微笑,笑呵呵的就像那人见人爱的弥勒佛。我忽然悟出:钱先生的“淡”,正来自于“清”。因为过的是清白干净的生活,所以对世间的种种诱惑处之淡然,因而也就“高”。合而为之,就升入“清高”之境。

“散淡”中的“散”,更有一番意味。这种“散”,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发散性思维,一种散淡中的闲思散想,一种大聪明和大智慧。不是为了媚俗,看着权势者眼色和众人好恶,在既定的教条中机械性地进行思维运转,让别人的思想在自己的头脑中跑马,而是摆脱一切羁绊,特立独行,任情适性。按照客观现实的本来情况进行自由自主的独立思考。这种“散”,又是一种创作心态,一种自由自在、无往而不逍遥的创作心境。钱先生在所谓懒懒散散的生活中,写出了真诚、精到的艺术论文。像钱先生那样,在清逸散淡中生活,不仅惬意,能够享受到人生的乐趣,而且闲寂有助于深思,真正好的想法和灵感,往往就是在“优柔适会”的闲思散想中迸发出来的。

这种“散”,归根结底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为人与为文的高境界。其中蕴涵着一种哲学,包含着体现人的最高价值的诸多思想。钱先生早年以“文学是入学”名世,也因其遭难,但他确实是把如何做人的学问研究透了,进入了“人学”的化境――宠辱不惊、输赢不计的大境界。治学为文,是为了自己“因心以会道”,活得明白点儿,除了思想、学术和艺术本身的成就之外别无野心,别无所求。无所求于外界的内心,永远是稳定和丰富的。有了这样的心,对外界无所依傍,只是全心追求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自觉的精神境界。而不是像“为人者”那样“凭誉以显扬”,所以不会侮食自矜,曲学阿世,伪学欺世。而只能要求自己的人格、生命与学问、真理合而为一,思想自由,精神独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读书不肯为人忙”,“为学不作媚时语”,不去跟形势、图名利,不耐俗务,始终保持着名士的真性情和真气度,以诚立言、践行诚意。因而他明了生命的真趣,不为物累而保有内心的清明,善解人意同时自享精神的超拔,视文学艺术的真谛为自己的“情人”,获得了人生的大自在。

编 辑 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