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产实习报报告

生产实习报报告

时间:2022-05-15 19:27: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产实习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产实习报报告

第1篇

【关键词】新闻学院;就业指导模式;全程化;多维度

随着传统媒体就业空间的饱和,新媒体技术的变革浪潮的冲击,高校新闻学院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当下高校新闻学院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如何有效促进高校新闻学院毕业生就业?如何改进高校新闻学院就业指导工作?如何开辟一条符合实际要求的高校新闻学院就业工作新途径?成为摆在高校新闻学院面前的一道道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最根本的就是要探索一种既符合新闻学科特点和媒体用人需求,又契合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就业指导新模式。

一、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理论基础

“模式”在英文中用Model表示,有可以表达“典型”、“范例”、“模型”等不同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对“模式”的解释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做的标准样式。结合这一释义,本文将就业指导模式定义为:就业指导工作的标准或可参照样式,主要指就业指导工作可参照的形式和内容。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先后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就业指导模式的设想。

何建娥对“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内涵和特点进行了详细阐述,余国宇和李金进也认为,我国需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与高校校情的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模式。”虽然表述方式存在一定差异,但以上学者均认同就业指导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长期、系统性的有步骤的推进。他们讲就业指导分为多个阶段:认识、制定目标阶段、准备、提高能力阶段和冲刺、实践运用阶段,在不同的阶段要对学生开展不同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应该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和职业需要,有选择、有侧重地展开。

刘治军和迟涛是“网络化就业指导模式”的主要倡导者,刘治军认为:“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建立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市场,合理配置高校毕业生这一宝贵的人力资源,激发用人单位吸引人才、珍惜人才的积极性,增强毕业生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他提出,应通过建设丰富的信息网络系统和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处理系统和整合网络资源,实现信息共享等四个方面来创设优质的网络系统,以实现就业指导网络化。迟涛也认为“网络化就业指导方式可以更有效、更快捷地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更有针对性地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

除此以外,张伟远、孙震瀚、柳君芳、陈红梅、殷革兰等先后介绍了欧洲、北美和日本的就业指导模式。但这些研究尚停留在引入概念和比较研究的阶段,没有真正形成符合中国就业形势特点的就业指导模式。

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学者对就业指导模式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起具体的理念、内容、方法尚处于形成中,关于就业指导理论的探讨较多。而真正深入实践的探索较少。因此,如何通过实践研究探索一种符合中国就业形势和中国高校校情的就业指导模式势在必行。

二、高校新闻学院就业指导模式现状

在传统媒体就业市场饱和和高校新闻学院毕业生人数增多的双重压力下,高校新闻学院就业指导工作近几年面临严峻的形式。据调查了解,目前国内高校多数新闻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是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或专题讲座、组织洽谈会、推荐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等途径展开,就业指导内容涉及思想教育、政策指导、信息指导、技巧指导等方面。虽然就业指导形式多样,但缺乏系统新和整体性,往往临近毕业才仓促进行,在高校新闻学院教育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小,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就业指导模式化没有得到普遍重视

新闻学科是人文社会学科里的新兴学科,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一直是文科中就业率较高的学科。学生毕业可以去报纸、杂志、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工作,就业门路较宽泛,学生的优越感较强,对职业发展的期望较高,而高校新闻学院也长期抱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心态看待学生就业工作。大多数新闻学院就业指导工作仅停留于就业信息搜集、对接和的层面,没有投入就业指导工作的长期性建设,就业工作的整体建构缺乏宏观规划,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形成切实可行的就业指导模式。

(二)就业指导模式内容单一

大部分高校新闻学院直到临近毕业才开始就业指导工作,多采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或者开展就业指导讲座的方式对新闻学院毕业生在就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予以集中讲解,而就业指导的内容多为就业形势分析、就业信息提供、就业经验分享。而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对薄弱。

(三)就业指导模式的运营机制僵化

目前高校新闻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多由辅导员或学工组负责,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而任课教师则不参与或较少参与就业指导工作。这种管理机制没有将用人单位需求与课堂授课相结合,亦没有将高校新闻学院的社会资源与学生就业工作相结合,不仅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而且不利于新闻学院学生利用本源资源拓宽就业渠道。

三、华中大新闻学院就业指导模式特点

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华中大新闻学院就业指导模式是全程化的,贯穿于大学本科教育的每个阶段,形式丰富,内容全面,落实严格,具有针对性,并取得了较好的就业指导效果。通过对以上调查表征的归纳总结,结合笔者与华中大新闻学院分管就业工作辅导员的访谈情况,现将华中大新闻学院就业指导模式的特点整合如下。

(一)秉承“全员育人”理念,就业工作全员共管

华中大新闻学院坚持“全员育人”理念,全院上下高度关注就业形势,院系会议上多次强调就业工作,就业辅导员定期整理就业情况向学院领导和老师汇报;学院专门成立由院长、党总支副书记、各院系主任、各年级辅导员轮流值班的就业指导办公室,为学生提供规划和帮助;学院还在大三大四设立学业导师,针对学生就业需求提供指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员育人”。

在学院领导带领下,全院上下高度关注就业形势,充分发掘各行业优秀就业资源,联系相关对口单位来学院进行专场招聘。贵阳日报传媒集团、湖南经视、荆州电视台、西江日报社等新闻单位纷纷来学院开展招聘活动,吸纳优秀毕业生资源。同时,学院教师动用自身社会资源,介绍怀抱新闻理想、具备较高新闻素养的学子进入高层次媒体实习,争取得到就业机会。

为了更详细了解行业动态,以及掌握兄弟院校新闻学院学生的就业动态、职业教育方式方法,以便更好的指导与服务学生的就业,新闻学院各专业抽调老师分赴不同高校调研就业情况,学习就业经验,学工组专程赴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习交流。

(二)坚持长线就业指导,开展全覆盖就业教育

华中大新闻学院历来注重长线就业指导和教育,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学院从入校即开始对低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各专业的资深教师与新生座谈,进行专业介绍与学习指导;各专业的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担任班主任,与学生多渠道交流,进行专业指导;年级辅导员深入学生,针对专业就业问题答疑解惑;安排高年级的学生通过见面会、专项交流会、团队实践和学院活动等进行职业教育。同时,学院为高年级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和实习指导老师,根据高年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需要开展全方位的实践与就业指导。此外,学院增加实践课程比重,倡导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实习不间断,鼓励大一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实践,督促大二学生进行专业小实践,要求大三学生完成专业大实习,组织大四学生进行就业实践,并及时召开实习就业交流会,分享心得体会,对实习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坚持长线就业指导和教育。

其次,校内校外多方合力进行职业教育。在专业教师进行教育之外,学院还聘请杰出校友担任学生的业界导师,满足学生对业界的求知欲望,并解决学生的实习需求;邀请知名媒体和传媒人为学生带来新闻业界的新鲜资讯和行业要求,聘请国内各大媒体负责人为兼职教授,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安排业界与学生的对接,如组织学生“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行”、安排学生赴人民网参观学习等。另外,新闻学院整合校内媒体资源,与校宣传部鉴定合作框架协议,新闻学生全面参与校内各大媒体日常运作并成为运行主力,活跃在校电视台、校报、校广播台、华中大新闻网等校园媒体中。

再次,学院积极开展职业规划和就业技能教育,学工组举行新闻行业动态分析报告会,在全院范围内通报往届毕业生在全国各地的就业情况以及当前新闻行业的就业趋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摆正心态,制定适合自身的职业规划。同时学院综合利用资源,着重在大三搭建高层次实习平台,以期通过学生努力变实习平台为就业平台。

(三)建设高端实践平台,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

华中大新闻学院把握校内校外两个方向,结合就业、创新两个需求,积极进行专业实践平台建设,使实习、就业基地不断扩大。在全员教育的合力作用下,新闻学院的实习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学院领导重视下,在校友导师的帮助和推动下,学院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地建立了五十多处稳定的实习基地,与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湖北日报报业集团、长江互动传媒网、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名师网、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等实习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为学生的专业能力实习和高水平就业提供了高端平台。

在注重校外实践的同时,华中大新闻学院也加大了对创新基地建设的投入,学生校内创新实践平台不断拓展。学院向本科生开放文科研究基地和实验室,鼓励教师吸收本科生参加科研项目,使学生在基础教育期即可接触到高级研究方法和高端研究平台,激发他们创新的意志和兴趣,也为未来工作打下基础。在一系列创新活动的基础上,新闻学院学生工作以“发散思维,拓展素质,开阔视野,挖掘潜力”为宗旨,立足新闻与传播的专业特色,完善 “大学生多维创新基地”,由学院学生工作组指导,努力整合学生创新团队,建立供广大同学发挥创造力,挖掘自身潜力,培养专业意识的交流与学习平台。依托创新基地,学工组随时了解活动开展情况,联系相应的带队老师,提供资金、组织和智力支持,使学生在实践中利用所学解决实际的困难,发挥创造性,努力提升自我。

(四)细心提供就业服务,全力拓展就业渠道

华中大新闻学院收集历年来院招聘的单位信息,建立了用人单位档案,与单位保持友好联系,及时反馈毕业生信息并获取单位需求信息。

辅导员与毕业生一对一交流,广泛摸底,深入细致地了解每名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和求职进展,形成就业意向分析报告,更好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

辅导员还积极总结就业招聘会信息、就业活动和就业经验,一方面向学校汇报,一方面通报教师,一方面通报学生,通过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将各方力量和资源汇总到学生就业的大局上来。

在大四上学期,毕业班辅导员从每班挑选出一名学生担任就业助理,对武汉地区各高校就业信息网招聘会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出每日招聘会信息,将招聘会时间、地点、招聘单位、招聘职位、要求等整理好,并通过有效的信息平台进行集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及时看到就业信息。在收集就业信息时,不仅寻找与本院系专业特色相符合的需求信息,同时也兼顾相关专业的需求信息,从而扩大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四、对高校新闻学院就业指导模式的思考

通过对华中大新闻学院就业指导模式现状的调查以及特点的剖析,本研究认为高校新闻学院应建立“全程化多维度的就业指导模式”。具体而言这种就业指导模式应当包括以下要素。

(一)就业指导工作须长期化、全程化、系统化

高校新闻学院应将就业指导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作,在大学四年内有步骤、分阶段、有重点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让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高校新闻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应既具有宏观指导性也具有微观辅,既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也要做好就业促进工作。

(二)就业指导工作须形式丰富,内容全面

就业形势应包括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就业指导讲座,请专业人士分享就业经验,单独与学生谈心,就业信息整合,开辟专业实践平台,组织与用人单位洽谈会,利用学院社会资源开辟就业新途径等。就业指导内容应包括职业生涯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规范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等。

(三)就业指导工作须集结校企双方力量,共同推进

新闻专业较强的社会实践特性和当前传媒行业就业市场饱和的现状都对校企合作提出了迫切要求。新闻学院的理论教育应当更密切地结合传媒单位实践需要。为此,学院应一方面邀请业界专业人士走进课堂分享就业经验,一方面积极拓展专业实践平台,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与新闻生产实践。面对当前新闻技术的冲击和传媒行业深刻的转型与变革,高校新闻学院应当在关注传统媒体行业就业的情况下更多关注新媒体行业的就业情况,鼓励学生到新媒体行业就业和发展。

(四)就业指导工作须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

就业指导工作效果是否理想除了要看就业率外,还要看学生对就业情况的满意度,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应当更多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针对不同性别、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心理特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学院应给予不同侧重点和不同形式的就业指导。这要求高校新闻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务必细致化,关照每位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就业进展,并适时给予针对个体特征的就业指导。

五、结语

新媒体技术的冲击和传统媒体就业市场的饱和让当前高校新闻学院就业形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对此,新闻学院应当给予高度重视,改变零时性的,内容单调,形势单一,机制僵化的就业指导模式,构建“全程化多维度的就业指导模式”,将就业指导工作长期性、全面化、系统化,丰富就业指导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广泛深度地推进校企合作,关注学生个体的就业需求与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6.

[2] 余国宇,李金进.新形势下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的建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8).

第2篇

关键词:得“益”忘形;顶层设计;系统构建;教育规律;质量提高;深度融合;

2014年,中国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的规划,这一系列制度和措施掀开了中国职业教育一个新的篇章。在职业教育的改革浪潮中,公众对职业教育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许多人甚至认为“职业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但是坐下来冷静地思考就会发现,回顾中国职教过去的十几年,中国职教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本文中,首先分析职业教育给我们带来什么变化,得到了什么“利益”。同时,也分析了职业教育的基本“形状”在哪里,以期给大家看到中国职教的未来以及需要努力的方向。

这几年高职教育发展很快,2015年湖北省职业教育更是迎来黄金期。例如,政府会增加财政拨款,主要用于职业教育。湖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增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职校还可依据规划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自主设置专业(国家控制类专业除外)。办学规范优良的学校,可逐步实行在核定办学规模内自主确定招生范围和招生计划。支持有条件的高职招生海外留学生,引进海外高水平专家教学。[1]在这一系列的政策举措下,湖北省将初步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政府支持逐年累计改善职业院校的教学及实习实训条件。发展职业教育可以带来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的不断增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职业教育还可以促进人口受教育程度和提高了劳动力受教育的年限。最后职业教育更是加强了传统技艺传承创新,保护传统文化,加强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但是中国职业教育得到的“益”和丢弃的“形”存在对应逻辑关系,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

1 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不断增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但是职业教育存在没有注重顶层设计和全方位的系统立体构建现象,并缺乏规范的教育管理

近年来,职业教育在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014年职业教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职业教育,年均毕业生约1000万人,培训超过5000万人,提高劳动者受教育年限,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6.5%,其中中职教育贡献48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7.5%,其中高职教育贡献17个百分点。同时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职教育每年帮助约300万农村青少年进入城镇工作,职业教育每年培训农民工约2000万人。以湖北省职业教育为例,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2]全省职业院校每年培养出40多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面向社会和市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30多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0多万次。在一些快速发展行业中,新增70%人手都来自于职业院校。

其中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承担完成了神龙汽车公司“温度、湿度控制系统技术改造”、国家973计划子项目“大型激光器特有零部件加工工艺研究”、餐厨废弃油脂生产洗涤用品等20个技术开发项目成为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的有生力量。全国、全省的大部分职业院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但是职业教育存在没有统筹规划的现象,一方面生产企业出现技能型人才短缺;一方面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错位对接,出现根据市场来订专业的现象。一些热门行业短时间受到职业院校的追捧,造成供大于求。例如,这几年国产动画产业市场集中度偏低,且近年来呈下降趋势,但是动画专业前几年一直扩大招生,造成动画专业学生就业一度成为红灯专业。

职业教育还存在没有注重顶层设计和全方位系统构建的现象,[3]2015两会召开期间,王康委员提出职业教育应该在国家层面由国务院主导,人社部牵头在各部位都要对其所属的行业,企业提出要求,要求它们根据行业或者企业的标准提出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标准,并一起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大纲。共同开展师资培训,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如果顶层设计不做好,在微观层面永远是没办法的。不管你折腾得再厉害,那还是教育部在唱独角戏,只会剃头挑子一头热。”

教学是学院的中心,教学管理制度是学院完成教育过程的根本保障。传统僵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并不能适用于当今中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中国职业教育的管理过程应该是以人为本,促进师生身心和谐,并动态管理教学过程的管理制度模式。

1.1 管理规范、严格执行

目前大部分高职基本是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弹性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这就需要及时修订并补充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以及具有完整合理的考核体系。这个制度应该保障我们日常教学的课堂组织,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考试的安排和组织。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包括能力评价和考核方法)和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应该使制度更人性化,更灵活、更具有适用性。并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和权威性,以保证教育教学过程的正常运行。

1.2 完善标准,过程体现

据媒体报道,高职的学生在企业实习阶段,大多沦为“包身工”,很多学生在生产线上一周工作6天,每天12个小时,且大部分基本工资要上交学校,甚至存在不去工厂实习就不能毕业的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部分高职院校进行模式化教育以及扁平化管理。所以在高职学生实习,实训期间,职业院校一定要向平时在学校上课一样,有一些列的制度和监管措施,要重视实习教育,精心规划,对学生负责,不能简单地将学生丢给企业完事。

2 职业教育促进人口受教育程度和提高了劳动力受教育的年限,但是忽略了教育的本质

湖北省职业教育提高了人口受教育程度,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湖北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898人上升到9533人。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湖北省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高。我省从业人员中,2012年和2006年比高中文化程度占比提高4.77%,专科文化占比提升3.9%

西方有个教育学家说过,教育不是把知识填满,而是把灯点亮,所以职业教育应该遵循教育的规律,加强道德和文化素质教育,让学习自然地发生。在成都召开的全国职业院校管理经验现场交流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直言“职业教育要适应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着力为中高端产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怎样才能为中高端产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成为我们职业工作者考虑的问题。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职业教育的本质在哪里?职业教育过去被简单定义为“蓝领”教育,但是实际上职业教育应该不是培养一技之长,应该把道德教育放在本位,科学技能教育放在末位,不能本末倒置,丢掉本质的东西。教育应该首先是学会做人,其次才是做事。教育更应该是“育人”而非“制器”。[4]教育的方法应该是“育”而非“制”,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即用“道”去关注人本身的学习能力,关注人内心的发展,时刻掌握学生不同时候的需求来完成教育的过程,而不是把学生当产品放在流水线上去“制”造出来一个固定的模式。教育的对象是“人”而非“物”。人有感情而物没有,所以如果我们为了追求“益”而忘记了“形”,忘记了教育的本质,那对教育结果是一个很大的破坏。

今天的高职教育要重新审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关系,在工业革命之前,人文教育压倒一切。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教育才日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在高度科技发达和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再偏重某种教育,而应该把两种教育融合起来,在此之上,要高度加强人文教育。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提:“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也。”意思就是才是德的资本,而德是才的统领。德比才更重要。

反思中国高职教育,功利化的思想体现在高职教育过程中,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问题专家罗思高说:“在中国绝大多数职校中,学生什么也学不到,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通过对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调研,我们发现这些年职校头两年辍学率高达50%。中国目前有1.36万所职业学校,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提供了大部分劳动者,据估算,到了2020年职业院校在校生将达3800万。”

3 职业教育加强了传统技艺传承创新,但是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同度不高,职业教育需要从层次教育转化成类别教育

湖北省职业院校承担起区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责,成立了一些有影响的文化研究与传播机构,弘扬湖北特色文化(见表1)。

表1 职业院校设置的文化研究与传播机构及研究方向(部分)[2]

机构名称 举办学校 研究方向

汉水文化研究所 郧阳师范高等专业学校 秦巴山区旅游资源开发

湖北民歌研究中心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 文化、社会、教学服务

陆羽茶文化研究所 天门职业学院 茶产业

孝文化学院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孝文化研究、感恩研究

这些文化研究机构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间文化处于“濒危”状态的危机,保护了民间文化遗产,加强了传统技艺传承创新。

职业教育如何能从层次教育转化成类别教育,我们认为还是要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长期以来,人们对职业教育有偏见,许多家长会认为技就是“雕虫小技”,只是一个赖以生存的饭碗而已。对于望子成龙的家长而言,成为“士大夫”才是子女的最好成就。这在一定程度上报露出职业教育与社会认知和人才需求上不匹配的问题。一方面民营和中小企业存在招工难,特别是技术操作工,有的后继无人;而另一方面有的电焊工、数控机床操作岗位月薪过万,但企业依然招不到人才。

出现这些问题,归根结题还是要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的问题。教学是学院工作的中心工作,而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的根本保障。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我认为关键还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开展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以及举办一些职业理念教育活动,如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邀请企业的专家举办文化讲堂,讲解企业文化或者传统文化内容,又或者开展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来帮助学生在专业技能或者人文素质的提高。

教师队伍建设,我认为关键是要加强教师和企业的联系,具体来说以教研室为单位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利用企业先进的技术设备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利用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师傅对教师进行经验的传授,可以使教师较快的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提高整体素质,改善职业院校的师资结构。另外也可以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和师傅来给学生上课,但是前提一定是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学,心理学,课堂组织和课堂管理的相关培训,以保证他们的教学质量。

总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推动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变革,提倡互动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引导学生自己的学习,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兴趣,让学习自然地发生。

4 政府支持逐年累计改善了教学及实习实训条件,但是实习管理制度的可执行性和效度出现问题

2013年湖北省高职院校总办学金额66亿元,比2012年增加18亿元。同时高职高专院校积极加强实践条件,不断增强实训基地服务区域、服务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2013年,增去中央财政资金2480万元,立项建设13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总共全省国家级实训基地达到78个,省级实训基地达到114个,改善了职业院校教学及实习实训条件。

在政府逐年支持高职教育的背景下,高职学生的实习存在一些安全隐患。[5]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在第五个学期即要求去企业顶岗实习。实习、实践时间较长,不少实习地点和工作环境都存在一些风险,所以学生实习事故死亡率较高。中国教育报报道,据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联合工作组抽样调查,2013年每10万职业院校实习学生发生一般性伤害约78.65人,其中导致死亡的约有4.69人。这一数据高于2012年同类调查的39.9人和3.96人,也高于全国矿工企业每10万人死亡平均律的1.636人。

分析原因,主要是实习管理制度的可执行性以及它的效度出现问题。一些高职院校借着顶岗实习,将学生推向企业后,和企业分工责任不明确,忽视对学生的管理,出现管理上的空白,造成对学生的伤害。还有些职校因为和企业的利益关系,出现实习专业不对口,实习期间任意加长劳动时间,给学生造成身心的损害,从而引发各种安全事故。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实习制度的执行力,切实做出有效的学生实习,实训制度,最大效果地为学生考虑,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实习的监管力度,来保证制度执行的主体、制度的运行能健康有效地长期运行下去。[6]

总之,中国职教任重道远。2014年国务院提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就目前而言,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地位还没有充分认识,职业教育还面临许多问题,如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完善,生源结构不合理,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理念还没有接受,职业教育自身的吸引力还不强等。这些都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所以在当前这个时期,我们不能沉浸在职业教育已经取得的成果中,不要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应该着眼未来,规范教育管理,注重顶层设计和全方位系统构建;加强道德文化素质教育,让学习自然地发生;加强、提高教学质量让职业教育真正迎来春天。

参考文献:

[1] 职业教育迎来“黄金机遇期”高职学生也可报考公务员了[N].武汉晚报,2015-2-10(17).

[2]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省职业教育发展报告[R]. 2014.

[3] 程宜康,吴景松.对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学术论坛,2008(4).

[4] 杨叔子,余东升.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今日审视[J].高等教育研究2007(6).

第3篇

关键词:新媒体人才;产业发展;供给分析;培养机制

一、网络新媒体兴起与行业发展

(一)网络新媒体的涵义

网络新媒体(Internet New Media),又称为“网络媒体”、“新媒体”或“第四媒体”,是指继电视电影、广播、报纸期刊(纸制媒体)等传统媒体之后,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和卫星等传播渠道,以电脑、手机及其他数字接受设备为终端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形态。作为传播技术进步的产物,网络媒体以其巨大的信息负载能力、数字化技术、超时空传播等卓越的优势成为媒介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从媒介进化过程来看,“新媒体”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媒体形态,而是一个不断更新的概念。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革新,传统媒体也在不断自我分化和创新,孵化出丰富多样的新媒体形态,如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已成功构建新媒体4i框架,即利用自身传统报业优势打造出手机报(i-news)、数码杂志(i-mook)、公共新闻视屏(i-street)和电子报纸(i-paper)四大新媒体。

(二)我国网络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网络媒体产业始于1994年因特网的接入服务开始。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猛,短短15年时间就从当初单一的网站建设“热潮”发展到如今初具规模的产业。2005年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培育和推动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先后建立了多个动画产业基地和动漫游戏产业基地,更加刺激了该产业规模的增长,如2005年12月31日,首个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在北京大兴区成立,如今已初显集聚效应:30余家新媒体及其相关媒体机构已入驻园区,项目投资总额将超过20亿元;50多个电视栏目在基地录制,800多部的影视作品在这里拍摄;已经完成300多部动漫作品的创作;50多家国内外电视台已把节目制作间落户在这里。

此外,从新媒体的受众规模(网名数量)来分析,如图1所示,据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简称CNNIC)统计,2000年至2008年,我国网民规模增长速度逐年加速,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1.9%);网民规模较2007年增长8800万,年增长率为41.9%,这说明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产业正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新媒体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

此外,2005年以来我国无线网络媒体业务(WAP)也在迅速成长。截至2007年3月底,我国WAP活跃用户数约为3900万人;我国具有独立域名的WAP站点数量约为6.5万个;网页数量约为2.6亿个,特别是随着我国移动多媒体和3G网络的实现,通过手机、移动电视等数字终端来接收和传播信息会成为人们的时尚选择。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2月底,我国使用移动通信服务的用户已达6亿5978万,占全国人口的48.5%。此用户量比比2008年2月增长了16.73%。这预示着网络媒体正从“有线网络”向“无线网络”延伸和拓展,其发展已从最初“新经济”现象发展成为一个朝气蓬勃的产业。

二、我国网络新媒体人才供给分析

我国媒体产业正处于大分化和新整合的关键时期,新媒体发展突飞猛进,其惊人的技术革新速度和产业增长规模使得该行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国内高校作为新媒体人才的主要供给主体,成功应对这一挑战首先需要对自身供给现状进行正确分析和判断。

(一)新媒体人才供给的高校规模分析

从1995年开始,国内的广播电台、报刊社、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纷纷上线组建门户网站,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媒体研究和教育机构的极大关注,不少高校开始进行网络传播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等相关研究并尝试进行网络媒体专业教育,总体数量经过短暂的平稳增长后于2003年开始大幅攀升,如图2所示:

1996年,仅有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一所院校率先在全国招收22名网络新闻传播专业的本科生;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全国也只有7所高校设立网络传播专业;到2003年发展成为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10多所。然而,截至2005年,国内开设有网络新闻传播专业(方向)的新闻院系却猛增到110多所,而且近些年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这说明:第一,网络新媒体人才备受推崇,属于行业的“稀缺资源”,供需缺口增大。第二,近几年开设新媒体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新媒体专业教育市场出现泛化趋势。事实上,这种泛化现象对传统的媒体教育市场是不利的,它使得媒体人才培养环境有所恶化,整体人才质量有所下降,致使输入市场的人才参差不齐,所学技能与现实需求存在一定的错位,导致人才供给难填企业“胃口”而出现“相对过剩”。正如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在“2006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论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上所言,为了人才先行,有些学校在没有条件,不了解市场和这一产业学科的前提下盲目上马,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

(二)高校新媒体专业办学模式分析

由于国内高校对新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对于新媒体专业的院系所设置不敢大张旗鼓,多采取依托学校传统媒体院系的办学资源,采取挂靠方式进行办学,专业与相关院系所的设置一般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如图3所示:

第一种途径是从增设专业方向开始到试设新媒体专业再到开设系所和研究中心的途径,如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数字艺术系和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Digital Media Research of CUC)、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系与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中心等;第二种途径是通过先设置新媒体研究中心(部所)到开设研究生相关专业或研究方向,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候再下行延伸,开设本专科相关专业,如中国美术学院首先于2001年9月组建了新媒体艺术中心,在此基础上再于2003年6月设立了“新媒体系”。

(三)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层次分析

目前高校对于媒体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和本科生层次,在研究生层次中以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主,博士研究生培养占总体比重非常小,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高校通过专业挂靠培养一些技术型专科人才。各层次比例如图4所示。

其中,具有本科办学层次的高校有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10多所;具备硕士生办学层次的有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广西大学、上海大学、福州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科研单位30余所;博士生培养层次的高校仅有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专业)、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专业新媒体传播方向)等几所。不难发现,当前新媒体高层次研究型教育急需加强,尤其在新媒体技术、新媒体产业运营和新媒体未来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型和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上。

(四)新媒体专业培养模式差异性分析

1、培养目标定位差异性。突出表现在偏文和偏理的院校在新媒体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技术型人才(技术主义)和人文艺术型人才(产业主义)定位之争。

2、课程设置体系的差异性。以本科生为例,我国不少知名高校就显现出各自不同的倾向性,如表1所示。以上5所高校在网络传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上代表3种典型:第一类以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其专业基础课和核心专业课总共19门,传统新闻学方面的课程有13门,网络信息传播方面的课程只有4门,课程设置特点是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主,以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第二类以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其总课程20门,其中互联网应用技能技术方面的课程9门,占课程总数近一半,课程设置突出特点是以互联网应用和技能训练为主,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辅;第三类以复旦大学为代表,其16门专业核心课里,网络类课程只有2门,和传播学有关的课程有7门,其他课程大多以新媒体人才综合素养教育为主,如组织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课程,课程体系突出以传播学训练为主,以媒体综合应用能力为辅。此外,高校对新媒体课程名称及所含内容也颇有争议,如将“新媒体基础”称之为“网络传播学”(南京大学)、“网络传播原理与应用”(复旦大学)、“电子传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媒体导论”(清华大学)等多种。

3、培养方法的差异性。由于新媒体是一个新兴学科,其培养方法上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尽管不少高校都在呼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加大实训模块的比重,提出“课程外包”、“实地教学”等主张,但是这些方法大多因为办学条件不足、跨行业合作机制不完善、教学难以管理等原因而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优化新媒体人才供给,调节供需矛盾的途径

(一)强化对新媒体办学市场的监管

从公共经济学角度而言,高等教育是一个准公共物品。作为这一物品的最终供给者,政府拥有对高等教育市场供给进行调节和监管的权力。当前新媒体人才供给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导致人才供需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些年高校“培养热”造成的,因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完整的新媒体人才办学资质审核标准,对高校新媒体专业的办学现状进行全面核查,整顿现有办学市场并对后期申办相关专业的高校进行严格把关,设置准入门槛,控制办学质量,为新媒体人才的培养营造更加规范的教育环境。

此外,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与传媒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长期以来,我国的传媒管理主要靠方针政策和行政手段进行,有关传媒的法律法规数量相对较少,应当针对当前媒体产业发展新趋势完善传媒法律法规体系及依法管理的制度,这样行为能够对新媒体教育市场具有明确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二)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导入市场需求管理

尽管需求管理是企业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工具,但它对于企业剖析市场需求以及调节生产具有重大实践价值。需求管理是一个包含市场需求调研、市场需求分析、产品生产调节、产品需求反馈4个环节的循环管理活动,如图5所示。

需求管理可以实时发掘市场需求信息,通过调研和信息反馈一方面可以准确获取“售出产品”的反馈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识别市场新需求,快速做出反应以调整生产线,制造新产品满足新需求。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培养的人才也早已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优化配置,高校培养出的“产品”能否符合市场需求直接决定该校的未来发展,因此,现今高校的职能已不能简单停留在培养上,而应该更加关注培养的学生市场竞争能力。要实现这种转变,除了更新教育理念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对于行业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新媒体专业教育而言,本文倡导的市场需求管理就是调节人才(包括新媒体人才)供需矛盾、提升学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在高校管理上如何导入人才需求管理呢?可以通过以下链接来实现:

1、在高校设立人才需求研究中心,建立职能机构,专门从事人才(包括新媒体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和信息处理工作,对行业人才需求进行及时地扫描和监控,对输出的人才开展调研反馈,评估培养成果。

2、实现人才需求中心与学校具体培养部门(系部)数据共享,确保人才需求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到具体培养部门,其信息流程如图6所示。

如图6所示,高校设置人才需求中心后,该中心与各具体培养部门(系部)的数据信息交换是双向的。第一类数据交换是关于市场需求新信息的交换:一方面,研究中心将新媒体行业人才需求新信息和新媒体教育市场信息定期向本校承担培养任务的系教务机构和招生部门反馈,系(部)教务机构再传递至相关教研室并组织教师进行集体讨论和研究,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报告并报教务主管部门审批并下达执行;另一方面,研究中心将信息输出到招生就业部门,并报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招生专业和招生规模的调整并下达执行。第二类数据交换是内部调研需求信息的交换:相关系部教务机构和招生就业部门也需要定期将培养信息和就业信息以及调研需求输入研究中心,由中心根据部门调研需求指令组织市场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再次反馈到需求提出部门。

3、人才需求中心的调查方式可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两种方式进行。定期调查包括定期召开已就业学生座谈会、组织媒体用人单位联席会等方式。调查既可以通过在门户网站上设立调研窗口进行网络抽样调查和电子邮件调查,也可以通过电话约谈、电视会议等方式进行,还可以针对性地与相关媒体咨询公司和公关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委托调研和构建数据交换机制。

(三)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1、规范课程体系,实行层级模块管理。针对当前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种类繁多、专业课程开发不规范的现状,当务之急是尽快构建高校间沟通合作机制,在规范课程设置、开发相关核心教材等方面密切合作,通过举办新媒体研讨会和论坛等活动加强国内外高校成功办学经验交流和学习,对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核心课程内容及创新性的教学方式等领域展开广泛探讨,使新媒体课程设置趋于规范化。新媒体专业的理论课程模块可以按照基本素养课程、新媒体专业课程(包含实训课程)和综合能力塑造课程3大部分来构建。现以本科为例,如图7所示。

总课程体系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分体系,以本科四年为例,人才培养随着学年的递增而实施不同的课程模块,其培养的目标层次也在不断由学科基础层向专业中心层以及综合提高层上升。大学第一学年主要修学基本素养课程,属于学科基础层次,包括大学英语和数学和政治等基础课外,还包括如新闻学导论、传播学概论、计算机基础等媒体基本理论课程;大学第二学年主要修学新媒体理论和技术课程,属于专业中心层,包括网络新闻采编、网络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动画等;第三学年的综合能力塑造课程及第四学年的实习模拟属于综合提高层,能力塑造课程包括新媒体运营管理、媒体市场营销、传媒法律、财务管理等课程。

2、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总体来说,新媒体人才培养包含3个重要过程:基础理论教育过程、实践教育过程、研究和再学习过程。基础理论教育过程指系统性的大学本科教育或研究生教育,这一过程主要完成新媒体的理论教学,过程创新点是积极探索教学新方法,在明确教学目标前提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外,新媒体教育会涉及到网络和软件技术、媒体管理以及法律等非媒体专业课程,需要做好这些跨专业师资的调配和协调工作,开展诸如跨系研讨会来集体探讨新媒体教育问题。实践教育过程可以分为实验室教学、协助科研活动、创新竞技活动和实习活动等过程。高校可以通过开展新媒体相关的竞技、设计、成果展览和推介等活动,营造学习氛围,提升学生操作技能。研究和再学习过程是在工作实践中通过自我研习前沿理论技术以及参加继续教育活动来更新知识、提升从业技能以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过程。这一过程容易被忽视,但这是新媒体教育过程创新的重点。

3、拓展实践平台,强化实践教学。新媒体行业是一个技术性强、变化速度快的新兴产业,对人才技术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应重点放在实践能力培养上,关键在于探究实践教学新方法,而实践平台是构建实践教学的基础和硬件,它直接决定了新媒体人才实践教学的空间和效果,因而创新实践教学应该从如何搭建完善的实践平台入手。当前新媒体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实践平台”的缺失或管理机制不完善,如果将为数不多的实验实习课程和学术活动等同于新媒体实践教学的全部内涵是不准确的,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来构筑融合性的“实践平台”,如图8所示:

内部平台建设可以通过课堂仿真教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校园竞技及学术活动的开展以及校园产业基地建设来完成。在高校内部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硬件”。其中校办产业园建设尤为重要,尽管目前国内高校由于政策、资金和人才等条件限制而在此方面还少人问津,但产业园建设具有重大的长远价值:可以丰富教学资源,营造教学氛围;有利于产学研结合,便于开展新媒体研究及成果转化;为外部合作创造良好通道,有利于引进高端媒体机构、高端项目和高端人才,为新媒体产品的代工生产提供便利。外部平台建设主要包括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以及高校与科研培训机构合作3个平台。其中,校企平台可以为实训基地建设和新媒体产品“代工生产”提供支持,通过新媒体专业合作办学、参与内容制作和媒体管理运营;校际合作是便于教学资源互补利用,包括教学实验设备和优秀师资调配等方面;扩大与媒体科研机构以及媒体培训机构合作是便于新媒体项目协助研究、新媒体人才单项技能培训等业务开展。总之,新媒体人才的培养需要“多管齐下”,复合型人才培养更需要一个复合型“实践平台”。

4、构建继续教育和再学习机制。众所周知,在我国会计行业,由于会计准则和财务管理技术不断变化,为了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以适应变化的需求,我国政府通过委托财政部门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一年一度的综合素质继续教育和资质年检。从实践结果来看,这项举措效果斐然。那么,新媒体行业与会计行业具有相似的特征,都是技术不断革新的行业,如何使现有的新媒体人才保值增值并满足行业变化的需求,建立继续教育机制和资质定期审查制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举措。事实上,当前不少媒体从业人员也正在为自身技能滞后于时代而四处问道,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委托或授权相关机构包括定点高校、私人培训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建立关于新媒体行业的正规化继续教育制度,构建新媒体人才再学习机制。

四、结束语

新媒体竞争实质是媒体人才的竞争。如何在媒体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探究新媒体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极具争议而又必需认真探究的课题。在历时半年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力求通过各种途径广泛猎取相关研究的最新资料,然而在研究过程中却发现一些当初很“新”的资料已经悄悄变得些许陈旧,新媒体发展之快令人叹服,对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更是时不我待!本文主张从宏观层面入手规范办学环境到微观层面进行创新培养模式、导入需求管理等两大层次来优化人才供给,这是一个系统的实践过程,更需要实践中进行检验和修正。

参考文献:

1、付荣校,杨福康.网络传播与教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学科发展报告[R].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1).

3、王灿发.中国新闻人才发展报告[J].现代传播,2006(2).

4、徐晓波.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应以新闻传媒发展变化为导向[J].今传媒,2007(8).

5、李永晖.北京大兴区新媒体产业基地初显集聚效应[N].文化创意产业周刊,2007-06-25.

6、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1).

7、2007年中国WAP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简版)[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7(5).

8、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