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服务业调查报告

服务业调查报告

时间:2022-08-25 09:47: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服务业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服务业调查报告

第1篇

一、旅行社行业的特点

1、规模小,固定资产少。由于旅行社的行业特殊性,不需要投入很多固定资金就可以运营起来,旅行社就单体来说,很少有大规模的。1间房、1台电脑、1张桌子、1部电话、几把椅子,就可能是一个旅行社的全部家当,固定资产较少。

2、人员少、流动性比较强。旅行社的工作人员除了经理就是导游,导游服务具有自由职业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对游离,旅行社组团少不了导游,导游带领游客到景点游览,在办公室的时间很少。今天是这个导游接的通知、领取报表,明天就带队出去了,报表放在哪里没有人知道。曾经有一家旅行社,半年报时先后换了三个人,领了三次报表。

3、行业淡旺季节明显。很多景区是以自然风景为主的旅游景点,以山水游为主,每年4—10月是旅游的旺季,10月份以后,很少有团队旅游,只是一些零星的散客,旅行社为了降低成本,实行轮流值班,工资待遇低,人员更难找。

二、调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旅行社办公地点不固定,不明显,查找困难。旅行社固定资产少,办公地点变更比较容易,而服务业报表是半年报,调查频率低,半年报调查时还在,年报时就搬到了其他地方,找不到该单位了。再者由于旅行社业务的特殊性,办公地点多是租用写字楼,标志不明显,寻找单位困难。

(二)旅行社配合程度差。旅行社多是私营企业,可能存在一些不规范经营行为(比如偷漏税),在与政府部门的人员接触时,容易产生抵触或戒备心理。为了避免多交税、费,在填报时他们对营业收入、上缴税、费等经济指标,一般总会故意漏报、瞒报。

(三)统计基础比较薄弱。旅行社多数规模偏小,基本上都没有专职统计人员,统计工作多是“今天,明天你干,抓住谁是谁”的局面,很难保存完整的业务基础资料。

(四)财务不健全。旅行社为了节约成本,尽量减少行政人员,不少旅行社不仅没有统计,甚至连专职会计都没有,会计多是兼职,不在旅行社上班,定期去单位处理帐务,有的帐目就是老板给其报个数据简单记录,个别的旅行社连会计都没有,什么数据都是老板自己说了算。

三、调查中采取的措施与方法研究

针对旅行社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在实际调查中认真研究调查方法和技巧,同时辅之以科学评估,提高调查数据质量,如实反映旅行社的发展水平。

(一)加强培训,提高旅行社人员业务素质。当前面临的困难,主要是旅行社人员不稳定,责任心不强,对调查工作有敷衍了事的现象。这就要求认真做好培训工作,要讲清服务业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使旅行社统计人员提高对调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详细讲解报表制度和要求,组织开展讨论,使参会人员切实掌握填报方法。培训要切实有效,对没有按时参加培训的旅行社,要求补会,不断提高企业人员的重视程度和统计业务素质,为搞好服务业调查工作提供保证。

(二)入户调查,确保数据现场采集质量。针对旅行社没有专职统计人员,会计人员相对稳定,报表上经济指标多是财务指标的情况,统一要求服务业报表由会计人员填写。入户调查前,事先联系旅行社的会计,约定好具体时间,与会计人员一起查阅企业相关资料填写服务业调查表,提高了源头数据的准确性。

(三)认真学习旅行社相关知识,为审核报表打下基础。开展调查前,认真查阅、学习有关旅行社方面的知识,如每家旅行社必须向市旅游局交纳10万元人民币的质量保证金,旅行社从事旅游业务经营活动,必须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一般不低于1500元等等。在审核旅行社报表时,发现不少旅行社都不填保险费,或者填报金额较小,通过查询发现属于漏填或者理解有误,要求企业补充填报有关指标,及时纠正报表差错。

(四)加强部门合作,利用行政手段提高旅行社的配合程度。旅游局是旅行社的行政主管部门,从旅行社的设立、行业管理,业务考评,到取消经营资格,都具有较强的制约作用,因此,建立部门工作协调机制,能够使调查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开展调查前,及时与旅游局行业管理科沟通联系,取得全市旅行社的详细资料,对旅行社地址和人员变动情况、旅行社经营现状做到心中有数。对那些工作难度较大,没有按要求上报的旅行社,提供名单,由旅游局负责催报,效果明显。通过建立部门合作机制,有效的督促旅行社准确填报、按时上报,切实提高了旅行社对调查工作的配合程度。

(五)宣传统计法律知识,依法开展调查。利用业务培训和走访调查等机会,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河南省统计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印发统计法规宣传单,让旅行社明白:如实提供统计资料是企事业单位的义务,一切违反统计法律法规的行为都会受到严肃的查处,根据违法情节可处五万元以下罚款。同时还告知他们,政府统计部门负有保密义务,不会随意向外透露他们的数据。通过宣传,既打消了他们的顾虑,又起到了震慑作用,为顺利开展调查、保障调查数据准确可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2篇

根据老龄部门的统计,截止__年底,__县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7.1万人,占总人口的11.5%,其中80周岁至90周岁的老年人有9408人,10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2人,与省、市同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预计到“十二五”末老年人口将增至7.97万人,每年的增长速度达到3%以上。“五保”人员1868人,占全县老年人口的2.6%。全县154个村(居)委会100%的成立了老年人协会。我县和全国一样,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出了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家庭小型化以及老年人口基数大、农村老年人多、贫困面大,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比例高等特点,伴随而来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呈现,趋于社会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满足广大老年群体及社会的服务需求,已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和县委政府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__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我县养老服务工作纳入了政府工作议程,纳入了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同时,为建设完善与老年人相关的文化、体育、健身、娱乐等活动场所,新建小区已规划要求配套建设老年娱乐活动场所;已经建好的小区,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公共设施按规定为老年人文化学习、体育健身、医疗保健、法律咨询等提供服务。__县国土局在符合土地用地总体规划下,根据土地功能分区,负责给予办理相关用地手续。

我县养老服务机构是更新养老服务理念,创新养老服务方式,解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途径。就我县而言,人口老龄化加速,高龄化加剧,老年人家庭空巢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加之老年人口80%的在农村,收入水平低,这就决定着老年人养老形式主要是家庭养老,让老年人生活在社区,居住在家里,既有子女的照顾,又可以参加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因此,大力开展养老服务业,满足社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是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质量,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促进社区和谐稳定,现就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如下建议:

(一)发挥党政主导作用。开展养老服务工作要认真贯彻“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要由政府主导,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组建养老服务工作机构,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各领导小组职责,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形成工作全力,组织推进养老服务工作,切实把养老服务场所建成功能齐全、管理规范、服务优良的养老场所,做到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服务。

(二)加大宣传力度。养老服务业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政府、社会、社区、家庭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因此,要广泛宣传,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努力营造尊老、爱老、为老服务的浓厚氛围,形成一个多方参与、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使全社会更加了解居家养老、敬老院的服务,老年人乐于接受,同时引导老年人转变消费观念和养老观念,接受新的养老方式,确保养老服务工作有力推进。

(三)制定政策扶持。各级政府应结全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逐步建立健全对养老服务机构的补助制度,省、市应提高对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资金投入的承担比例,减少县级财政的压力,健全完善政策扶持机制,明确购买服务对象,实行购买服务;养老服务机构应设有公益岗位,以保证工作岗位及人员到位。研究制定“民办公助”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居家养老服务业,贯彻落实国家现行关于养老服务机构的优惠政策。

(四)加大经费投入。养老服务是一项长期的政府民生工程,要把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营补贴、管理人员工作经费以及购买对象补贴资金等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充分发挥福彩资金作用,支持养老服务工作。

(五)拓宽服务内容。居家养老服务内容要从单纯的文体娱乐活动,维权服务拓展到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更多个性化服务项目。根据特殊老年群体需求设定项目及服务标准,满足老年人需求。同时养老服务机构要建立老年人医疗健康

档案,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充分发挥社区老协会作用,组织老年人开展各类学习教育和文体活动,让老年人增长知识,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还要开展与老年人进行情感沟通,陪聊谈心,心理疏导等活动。依托法律援助中心,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六)建立管理体系。政府应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在县、乡、村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受政府委托负责本辖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施和管理,基主要职责是,建立老年人信息库,老年人服务需求信息和社会服务供给信息,对享受政府补贴的居家老人进行资格评估;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资格进行审查,接受服务对象的服务信息反馈;检查监督服务质量。承担政府委托的其它养老服务事项。

第3篇

排在前十位的金融中心城市还有苏黎世、法兰克福、悉尼、芝加哥、东京和日内瓦。此次调查中,政策监管和税收环境成为衡量金融中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报告称,伦敦和纽约是真正的全球金融中心,为全球参与的交易提供了广泛服务。而两个城市在人力资源、市场准入及监管方面尤其突出。

在谈到亚洲金融中心时,报告称该组织2005年发表的报告认为,亚洲各金融中心之间没有明显领先者,而此次最新的分析却显示香港不单超越新加坡,还遥遥领先包括东京在内的其它亚洲金融中心。

该报告以人力资源、商业环境、市场准入、基础设施和综合竞争力为评比指标,对全球46个城市作为金融中心所具备的竞争力加以比较和排名。

人力资源是指该城市是否有足够的专业人才,灵活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推动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教育环境。商业环境则侧重于监管、税收环境、腐败程度、经济自由度和商业环境是否宽松。而该调查将监管视为衡量一个市场的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市场准入则指该金融中心的证券化程度,股票、债券的交易数量,以及城市中为金融领域服务的公司的数量。基础设施衡量的是该城市中建筑物租金和是否有足够的办公面积。综合竞争力则考量的是一个城市的生活条件。

据BBC报道,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数由英国的Z/Yen调查公司为伦敦金融城统计制作,每两年公布一次,对全球46个城市作为金融中心所具备的竞争力加以比较和排名。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数是根据对全球金融服务业决策层人士进行的网上问卷调查结果,结合47个有关竞争力的不同指数,综合计算分析得出。

排名目的

推出这个指数的日的是展示金融中心之间相对竞争力的变化,以助了解金融中心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从零开始建设一个世界主要金融中心(比如沙特的迪拜)是否可能;以及随着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亚洲是否可能出现一个全球金融中心。

伦敦金融城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斯耐德说:“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数凸显了两个亚洲金融中心――香港和新加坡――在竞争力上远远超过伦敦以外的其他任何一个欧洲城市。”

伦敦金融城2005年的金融中心竞争力调查报告显示,当时亚洲几个金融市场之间没有明确的高低之分,而今年的调查则清楚表明,香港不单超越新加坡,还遥遥领先包括东京在内的其它亚洲金融中心。香港被认为正在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而东京仅排名第9。

根据这次调查的结果,受访者认为香港最有可能成为全球金融中心。报告认为,香港拥有严格的监管以及经验丰富的金融人才,而且已经成为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只要亚洲金融市场不再出现较大的波动,香港是成为另一个全球金融中心的最有力竞争者。报告称,由于在人才、市场监管及企业环境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作为中国经济“龙头”的上海,与排名第9位的东京,从各项指标来看,目前都无法跟香港比。

根据调查报告,成功的金融中心扮演了五个角色中至少一个:

全球金融中心,目前只有伦敦和纽约够这个资格;

国际金融中心,比如香港,承担了大量跨国交易活动;

特色金融中心,在某个领域独霸鳌头,比如苏黎世的私营银行业是世界第一:

全国金融中心,作为一个国家的主要金融服务中心,比如上海;

区域金融中心,承担了国内一个地区的主要金融业务,比如芝加哥既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又是一个地区金融中心。

伦敦和纽约扮演了全部五种角色,但伦敦在五项竞争力指标上都超过了纽约。

竞争力要素改变

今年的调查结果表明,金融界要人对构成金融中心竞争力的要素的看法跟两年前不同。2005年,在《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相对竞争力调查报告》中,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人才和技术是整体竞争力的首要因素,而这次的调查显示,人们的关注焦点已经转移到监管政策和税务环境。

计算指数中采纳的其他竞争力因素指数还包括人力(高质量劳动力供应、劳动力市场灵活程度、商业教育和人力资本开况)、商业环境(监管、税率、腐败程度、经济自由度和经商的难易程度)、市场状况和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居住生活条件等因素。

第4篇

近日,市场调研公司Infonetics其最新的关于2014年电信设备供应商调查报告。该报告分析全球领先的六大电信设备供应商阿尔卡特朗讯、思科、爱立信、华为、诺基亚和中兴在基础设施、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发展情况。

电信设备商调查概况:

在全球六大电信设备商评比中,华为脱颖而出成为最大的领先者,这主要得益于其不断扩大的电信基础设施市场,软件定义网络市场(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

思科一直是个巨头,这主要得益其在供应商路由器和交换机市场长时间的领导地位,且在这些领域思科有着惊人的创新能力。

爱立信一直是佼佼者,它在RAN市场上表现强劲,服务业务收入良好,且拥有雄厚的财务基础,这一切都为其雄立于所有玩家之中奠定基础。

阿尔卡特朗讯近期表现抢眼,其在市场份额和客户忠诚度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然而在公司财务方面则面临挑战。

中兴继续在路由器、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移动电话和宽带CPE等方面扩大其份额,这些都使得市场份额和市场发展势头方面表现良好。

诺基亚网络收缩业务,聚焦于移动宽带和服务机构,这两方面表现都很好,然而由于其对业务进行调整,其市场占有率和动力有所下降。

第5篇

关键词: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改革;再思考;模拟公司;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5-0140-02

1高职教育要求与课程性质研究

1.1高职教育要求研究

2012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民族传统工艺振兴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很显然,高职教育的要求比中职教育更进一步,中职强调的是一线技术技能,而高职除了技能要求外,还要求教育出的学生是可发展、复合型、创新型,这就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会做,还要会思考,会创新。对于“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程来说,学生不仅要知道调查与预测的具体方法,而且还要会灵活应用,甚至要能够针对具体情况,思考出创造出更好的更合适的调查或预测的方法。这就要求学生要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真正吸收转化成自己的思想。

1.2课程性质研究

“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程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学科。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一定的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知识与技能,具备一定的调查、分析、预测和解决企业相关市场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现代市场对信息搜集与分析的需要。一方面,调查与预测的知识和技能来自于实践,是人们对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前人把它变为文字,上升为理论,给后人参考,以使后人少走弯路;另一方面,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更好地去处理市场上那些林林总总纷繁复杂的信息,使这些信息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为企业服务。因此,这门课程的实践性决定了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不仅是要知道还要会用。

2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研究

2.1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经过三轮教学实践后,笔者就开始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并于2011年4月在《科教文汇》杂志上发表了“‘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改革探析”一文。从教师自身有进行改革的能力、学生有进行改革的需求、督导提出进行改革的建议三个方面对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五大改革思路。第一,成立模拟公司,开展真实的调查活动;第二,课堂情景模拟,体验调查方法;第三,采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第四,引入上机实训,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第五,改革考试方式,采用大作业和课堂测试相结合的方式。

2.2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2.2.1取得的成效

(1)模拟公司成立,学生听课积极性明显提高。

第一堂课成立模拟公司,布置调查任务,后面的内容都以调查任务为引子,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得到明显的提高。以前学生听课缺乏动力,听着听着就会走神。但是现在只要一提到模拟公司的调查任务,引导学生去思考,学生的眼神马上会变得专注起来,有些认真的同学还会拿笔出来进行相应的记录。课堂效果和以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提升。

(2)多媒体课件引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力进一步提升。

引入多媒体课件后,学生上课更专注了,感觉多了一样吸引他们的东西。精神状态也要比以前使用板书时好很多。上课回答问题的准确率也提高了。这说明引入多媒体课件后,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率比以前提高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比以前提升了,多媒体课件的引入对学生的学习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3)考试方式变革,更合理全面地考查了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考试方式改革之后,期末考试成绩中一半的成绩决定于市场调查报告,而市场调查报告就是他们实际操作能力的反映。这样的考核方式很好地兼顾了理论和实践,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考查。另外,理论考试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这考查了学生的个人水平;而市场调查报告,是以模拟公司为单位完成的,需要学生间相互合作,这就考查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因此,考试方式的变革还同时兼顾了个人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的考查。变革后的考试方式更合理全面的考查了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2.2.2存在问题

(1)学生成立的公司名称不规范,调查报告内容不规范。

第一轮尝试时,对学生成立公司的要求不明确,导致学生成立的公司五花八门,有成立广告公司的,有成立市场调查公司的。调查报告和PPT的内容也各不相同。给人感觉有一点乱。

(2)多媒体课件内容不够丰富。

第一轮尝试,只是做到了各章都有多媒体课件,课件内容还不是很丰富,视频只有一小段,图片也不是很多,框架结构也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课件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市场调查报告评分体系不完善。

虽然对调查报告的评分结合了报告质量和ppt演示情况2个方面;对调查报告质量的评分从规范性、充实性、实用性、实效性四个方面进行,ppt汇报演示的打分也结合了老师的评分和学生评委的分数,但是评分标准还是不够细致。

(4)课堂情境模拟和上机实训尚未实施。

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课时安排较紧,机房安排紧张等,使得课堂情境模拟和上机实训两项改革尚未实施。

一轮实践完成后,我根据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了改革方法,并进行了新一轮的实践尝试。这一轮的教学效果又比前一轮有了新的提升。

3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再思考

3.1成立模拟调查公司,规范公司名称,将调查过程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第一堂课简要介绍学习要求和本门课程的学习任务后,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商量成立模拟调查公司,每个班成立3-4个公司;明确公司的名称一律为xx市场调查有限公司;公司的经营内容是:提供市场调查服务;并且布置本门课程的市场调查任务:为我系校园电子商务网站的成立开展调查,收集相关信息。

这样的设计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学生踏入社会,可以创业,自行成立公司,招募员工;也可以去应聘,为他人打工。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强行为他们安排工作伙伴,作为老板,他们可以自由选择需要的员工;作为员工,可以自由选择想去的单位。让学生自行成立模拟公司,而不是直接分配人员成立模拟公司,正是想让学生真实地体验一下市场上的这种双向选择的过程,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一种锻炼。第二,对于每个班成立模拟公司的数量有所限制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模拟公司若成立太多,后面的调查结果PPT汇报会占用大量时间,教学课时不够。二是学生踏入社会,自己成立公司,也有人数的要求,寻找不到合作伙伴,找不到合适的员工,那也只能选择为他人打工,否则,不劳动就没饭吃。所以,事实上,公司也不可能无限制成立。第三,对公司名称和经营内容的明确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角色,清楚自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公司的成员,要做什么。在两轮的实践中发现,高职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有些不足,不将公司名称、经营内容清楚地明确化,到后面,学生就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成立的公司五花八门。第四,第一堂课就明确模拟公司的调查任务,是为了让学生在后面的课程中都能进入角色带着任务有目的的去听讲、学习、思考。

此外,在以后每一堂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都要将调查任务贯穿进去,引导学生站在模拟公司的角度去思考。高职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还不是很强,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引导,不提点,那一开始成立的模拟公司就是空的,他们很难真正进入角色。

3.2完善多媒体课件,增加图片与短视频,提升课件吸引力

多媒体课件是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工具,鲜艳的色彩,漂亮的图片,活动的视频都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但是高职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他们的专注力不够,看了两眼,觉得没新意了,还是会走神。所以要想在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牢牢抓住学生,就要对现有的对媒体课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要进一步增加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短视频等内容,减少大量的文字堆积,增加自定义动画效果,减少静态页面停留时间,只有PPT动起来,变化起来,才能长时间吸引学生的目光。吸引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到相关的知识,所以图片、段视频及文字的内容要紧紧围绕课程的重难点,突出课程的重难点,要让学生愿意看PPT,想看PPT,并且能学到相关知识。这对PPT的要求很高,做起来相当不容易,但是这是值得去探索改进的,是今后改善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向。

3.3改革考核方式,平时与期末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细化实践分值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试方式能够比较合理全面地考查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符合课程的教学目的。本门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由平时和期末两部分成绩组成。期末成绩由卷面考试成绩和市场调查实践成绩两部分组成。各部分成绩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课程考核成绩组成分布表

对调查报告的格式给出明确的要求,统一封面和里面应包含的内容,各部分的字体、字号、行间距等也给出明确统一的要求,并对市场调查实践成绩进一步细化。对调查报告质量的每一分的取得都制定出明确的标准。例如规范性方面,封面、序言、目录、摘要、正文、附件齐全,排版规范,得6分。缺一样,扣1分,排版不规范,扣1分,扣完为止。调查报告演示:取学生平均分和教师打分的平均分。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交上来的调查报告更整齐统一,对实践成绩的评定更客观合理。

3.4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将课堂情境模拟与上机实训落到实处

课堂情境模拟与上机实训两项内容,对于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要进一步开展。但是,这两项内容同时又受到课时和一些客观条件的影响。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对教学进度进行更为合理的安排,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学生难于理解的理论内容,空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课堂情境模拟和上机实训。课堂情境模拟主要用于市场调查部分内容的讲解,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进一步理解调查方法。上机实训主要用于市场预测部分,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利用计算机对市场上的相关数据进行简单处理并进行预测,为学生踏上社会后真正使用奠定基础。上机实训的实施还需要提前和机房及教务部门协调,妥善安排实训课时。

4总结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改革,虽然经过了多轮的思考与实践,但远没有结束,每一轮实践都会有新的思考和收获,每一次思考都需要到实践中去检验和验证。课程教学方法将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再实践—再思考中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以确保符合市场的需要,培养出掌握扎实知识和能灵活应用技能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Z].2012,(6).

[2]高慎英.有效教学的新思路[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5).

[3]郑丽芬.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课堂理论教学与课下模拟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J].管理学家,2012(14).

第6篇

思想工作

为什么不管是IT消费者,还是行业用户,对于IT的消费和采购,部署和应用,总是充满了抱怨和担忧?

“服务好得一塌糊涂”。这就是去过北京海底捞火锅店的顾客,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周到的服务令许多初次到来的顾客瞠目结舌,原来,世上还有这样一个不但好吃,还有着超出普通消费顾客的热情服务的一家火锅店。

令顾客纳闷的是,海底捞的员工为何总有那么高昂的士气,因为你能感觉出来,他们的笑容、主动服务的热情,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

“把每个员工当成自己的家人。”拖拉机厂电焊工出身的海底捞董事长张勇从人性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管理之道。他的企业不仅为员工提供便利的食宿,还负责为员工打扫宿舍,清洗床单。他充分信任每一个员工,对于服务的流程也没有严格的界定,而是让员工们根据不同顾客的需要,授权他们去创造性地提供服务。

有一次我带孩子去用餐,结果他们的服务员发现小孩很喜欢吃他们免费提供的炸虾片,竟然在最后专门准备了一大袋子炸虾片送给小孩。

反观IT和其他服务行业,迄今为止,或许不乏拥有类似海底捞经营理念的企业家,但是真正能够将这种经营理念最终落实,并有很高客户满意度的企业,则几乎没有。为什么IT消费者或企业用户,还很难获得类似的体验?难道IT行业、其他服务业就不可以出现自己的“海底捞”?

过去的一周来,麻木的“IT公司人”成为我周围同事和圈里人热议的话题。《计算机世界》报对IT公司人首次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揭开了当今IT业界、甚至众多奔波在城市边缘的工薪阶层的疲惫心态。在这个超越吃红烧肉、穿漂亮衣服的时代,这一集体心理疲惫现象确实毫无疑问地存在,并且越来越引发主流社会的思考和焦虑,我想这也是《计算机世界》报这次心理调查报告引发社会广泛共鸣的根本原因。

麻木不仁的IT员工的工作生活状态,不利于IT产业的良性发展。如果IT服务业是由一大堆病态的人群在勉强维持、苟延残喘,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一幅图景啊!眼下,关注员工、回归人本,才是IT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深层需求。从海底捞的服务口碑,IT行业和其他服务行业,都应该好好给自己照照镜子。

中国经济的战略转型方向之一,便是现代服务业。然后,如何发掘好巨大的服务市场金矿,还需要所有服务行业的经营者、企业家们从内心反省,“你的服务是为人服务,而非其他。”如果一个服务产业或企业不能从心底感动员工,就必定不能从心底去感动顾客。如果在金融、医疗、教育、交通、零售、电子商务等行业,都能够出现自己的“海底捞”,我们将会拥有怎样幸福和谐的生活图景啊!

所以,IT业可不可以有自己的“海底捞”?这个可以有,而且必须有!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取向;政策认知;就业服务

1 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挑战

自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始于美国华尔街的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剧烈的外部冲击。金融危机通过以下三重路径对我国就业形势构成严峻挑战:

外需缩减效应。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经济增长衰退,失业上升,居民家庭收入下降,消费减少和储蓄增加等现象,发达国家的进口收入需求效应随之显现,对中国出口企业的订单减少、推迟或取消,影响此类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同时,在外部订单减少和人民币升值效应影响下,不少出口导向的外商企业或国内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条断裂的危险和亏损、倒闭的威胁,不得不削减生产或关门倒闭,从而造成了就业问题。

投资流失效应。我国是全球吸收FDI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跨国企业或投资者由于受到资本市场筹资和融资的约束,无法筹措资金对新兴市场进行投资。而且中国制造业成本上升和利润率较大幅度的下降,也降低了投资盈利预期,导致外商投资拉动就业的效应明显减弱。出口滑落带来出口企业和制造业的开工不足,诱发投资进一步下降,加大了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负面影响。

间接减损效应。由于外需出口缩减和直接投资下降,为货物贸易提供服务的服务业也遭受影响,比如外贸服务部门、国际金融和国际结算等部门。同时,国外游客数量减少和跨国公司节约旅行开支,都对服务业贸易和本地经济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对就业和收入产生影响。出口下降还通过乘数效应放大了对投资、消费和总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消费者对经济缺乏信心,而导致国内需求进一步下降,从而形成投资与消费的循环低迷。

与此同时,我国大学毕业生规模逐年增加。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预测, 2009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将在2008年559万的基础上增加50万人左右

据推算,如果2009年我国实现8%的经济增长,将创造900万个工作机会,但仅仅应届大学毕业生就有610万人。学者武毅英在对经济增长、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之后,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首要因素为经济因素,其次才是高校近年来的大幅扩招。基于理论和现实可以推测,金融危机下就业机会的缩减与大学毕业生的激增,加上金融危机本身的不可预见性,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已进入异常严峻时期。

2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认知

2.1 大学生对金融危机持续时间的判断:在对某高校的问卷调查中,问卷主要通过询问“您认为,当前这场金融危机还将持续多长时间”来调查大学生对金融危机的判断。调查结果表明,62.83%的被试者认为金融危机将在“一年到三年”内结束,11.05%的被试者认为“一年之内”结束,还有22.19%的被试者认为金融危机将持续“三年到五年”,仅有3.93%的大学生选择“五年以上”。

2.2 大学生对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就业影响的判断:在问到“您认为,金融危机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程度如何”时,如图表2所示,56.26%的大学生认为影响“较大”,19.91%的大学生认为影响“很大”,19.09%的大学生认为影响“一般”,3.47%的大学生认为影响“较小”,另有1.28%的大学生认为“没什么影响”。

图表2

2.3 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信心:在回答“金融危机下,您对自己顺利就业的信心如何”时,如图表3所示,大学生群体的分化比较明显:48.03%的大学生表示“信心较小”,40.05%的大学生则选择“信心较大”,另有6.69%选择“没有信心”,4.95%则表示“信心很大”。

图表3

2.4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中国大学生就业与工资水平调查报告(2008年)》显示,2007届大学生在毕业时已落实工作的毕业生比率为55.8%,大大低于半年后的87.5%,说明就业现实需要部分学生承受一定的待业期。 这一统计数据是在2008年3月份收集的,当时金融危机尚未爆发,经济运行景气度较高,如今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又随着毕业生增多,预计将有更多的毕业生延长待业期,这将增大这部分毕业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大学生的家庭收入对其所能接受的择业时长有一定影响。

在被问到“您毕业之后,愿意最长花多少时间来找工作”时,55.6%的大学生能接受的最长找工作时间在“六个月之内”,有35.87%的大学生愿意花费“6个月到一年”来找工作。总体来看,约90%的大学生难以接受毕业后一年内不能找到工作的状况,这表明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普遍比较迫切。

《中国大学生就业与工资水平调查报告(2008年)》显示,全国2007届本科毕业生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预期月薪平均水平分别是1677元和1316元。事实上,由于高校扩招以来的日益剧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的就业薪酬呈逐年下降趋势。2007年9月,中华英才网公布了全国应届毕业生2005-2007年现金收入市场平均水平,2006年比2005年同比下降4.5%,2007年又比2006年同比下降7.1%。三年间,应届毕业生的年收入缩水了3159元,已经降到了比较低的水平,所以金融危机的来临并没有导致学生预期月薪的大幅降低,1000元是90%以上大学生能接受的月薪底线。

2.5 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规划:《中国大学生就业与工资水平调查报告(2008年)》数据显示,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比例仅为1.2%,而目前将自主创业作为毕业后首选打算的大学生比例达到3.41%,表明金融危机下大学生有逐渐倾向于自主创业的趋势,但自主创业仍不是大学生的主流选择。值得注意的是,仍有16.94%的大学生“还没有明确打算”, 这表明部分大学生缺乏自身的职业规划,对毕业后的打算比较茫然。

图表4

《中国大学生就业与工资水平调查报告(2008年)》显示,2007届大学生在毕业时已落实工作的毕业生比率为55.8%,大大低于半年后的87.5%,说明就业现实需要部分学生承受一定的待业期。这一统计数据是在2008年2月份收集的,当时金融危机尚未爆发,经济运行景气度较高。综合职业搜寻理论和此调查数据,可以推测,随着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预计将有更多的毕业生在毕业离校时成为失业搜寻者,即进入待业期。本次调查针对这一现实情况设计了关于待业期择业取向和政策需求的问题。

3 金融危机背景下推进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对策

3.1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配套政策:从1998年开始,我国确立了新时期“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这一就业政策充分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也明确了政府负有促进就业的公共责任。事实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还受到经济金融政策、教育政策、科技文化政策等若干不同政策分系统的影响。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到中小企业工作有着较强的意愿,但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数据显示,全国2008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相当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等困难,这与国家施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有直接关系。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小企业生存越发艰难,只有通过金融、财税、管理服务等多重途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才能最大程度使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功能。可见,促进就业政策效果如何不仅局限于就业政策中的条款规定,而且需要就业政策系统与其他政策系统的相互协调。政府作为就业政策和服务的主导提供者,其重要功能在于构建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整体性制度环境,设计实施有效的激励结构,只有这样,政府出台的直接促进就业政策才能真正发挥效用。

3.2 分层分类对大学时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择业取向、政策需求等方面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不同学历层次、家庭收入、专业、性别的大学生群体存在着诸多差异。这就意味着有效的就业政策应基于细分大学生群体的基础上制定和执行,应有针对性地考虑不同学历层次、家庭收入、专业、性别的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覆盖到更多的大学生。本调查显示,农村生源大学生、家庭收入和学历层次相对较低的大学生有较强的意愿到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乡村基层就业,因此政府应制定详细的鼓励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工作的政策,为家庭收入较低的大学生提供基层就业岗位,引导以高职高专和本科学生为主的大学生群体到中西部、乡村基层就业,并加强相关技能培训和福利保障。此外,政府和高校对于文史专业大学生的隐性就业情况应予以重点关注,从劳动合同、社会保障等方面予以规范和保护。

3.3 政府、高校和其他公共部门应加强合作:金融危机下半数以上大学生对于顺利就业的信心不足,也有半数以上大学生仅能接受6个月以内的待业期,这从两方面说明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就业压力较大、就业心态急切。这就要求政府、高校和其他公共部门加强合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共同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和缓解压力的服务工作。大学生待业期间的就业服务是薄弱环节,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我们建议,政府、高校和其他公共部门应将就业服务延至大学生待业期,特别要注重通过各种组织化手段,建立长效机制来解决待业期间大学生的择业问题和心理压力,缓解大学生在待业期的心理焦虑,并从危机管理的角度,疏导可能由此导致的行为失范和群体事件,防止金融危机通过就业问题传导成为社会危机。

3.4 运用政策手段,促进大学生公平就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然而,由于户籍关系、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教育环境、性别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使大学毕业生面临不同的境遇,在上述因素中占有利地位的成为就业中的强势群体,反之则是弱势群体。本次调查表明,家庭收入较低的大学生、农村生源的大学生、文史专业的大学生、女大学生就业压力更大,就业观念更务实,就业期望更低,成为就业中的弱势群体。 而随着就业形势的紧张,求职成本也越来越高,择业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就业弱势群体的大学生所拥有的就业机会、资源也会更少,这将加大这一群体的就业压力。因此,国家应当完善立法,加大纠正和惩治用人单位就业歧视的力度,政府部门应制定保护大学生中弱势群体在就业中不受歧视的具体政策,切实体现公平正义。针对弱势群体大学生有更高的意愿到乡村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的情况,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予以鼓励和引导,并对大学生的收益差进行制度化的合理补偿。

3.5 促进高校教学内容和就业需求接轨:半数以上的大学生选择通过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提升社会实践能力来应对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压力。而目前高校教育的内容体系、知识结构与用人单位需求相脱节的情况广泛存在,这就要求高校推进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内容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使得高校毕业生的能力、视野、心态各方面能充分适应以企业为主的用人单位的需要。高校提供的就业服务应当以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见习经验为主,积极搭建大学生与社会各界进行交流沟通、获得丰富就业信息的服务平台,使大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与现实相适应的能力、视野和心态,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

参考文献

[1] 李培林,陈光金.力挽狂澜:中国社会发展迎接新挑战——2008~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发展预测总报告[A].

[2] 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第8篇

(一)翻译产业内涵

关于翻译产业的概念,目前尚未统一。朱宪超(2009)认为,广义的“翻译产业”不仅包括翻译服务、翻译培训及翻译技术,还应包括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中以纸质、网络或影音等形式为媒介的对外文化交流或对外信息内容传播等。狭义的“翻译产业”即“翻译服务产业”,以“翻译活动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得到了体现”为标准,以“译出的服务或产品”为载体,主要包括口译、笔译、手语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和机器翻译等;不包括对劳动者(译员)的教育与培训,对劳动工具(电子词典、翻译软件、计算机工具等)的研发与生产,以及对劳动对象(语言和文字)的分类、整理、加工及再利用等。中国翻译协会早期使用的是“翻译产业”这一术语,随着语言服务产业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拓展,该机构开始使用“语言服务行业”,在最近召开的2013年中国国际语言服务业大会上又改用“语言服务业”或“语言产业”。崔启亮(2010)认为语言服务产业包括语言文字信息内容设计与开发、文字信息内容翻译与本地化、语言技术软件开发、语言技能教育与培训、语言行业研究与咨询、语言服务行业管理等内容。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翻译产业”概念应结合“产业”的概念及翻译行业的特点来界定。在经济学领域,产业的含义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水,2010:4)。因此,“翻译产业”的概念可界定为:提供语言或文字信息转换产品和服务以及关联服务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换言之,本文所指的翻译产业包括经营或业务的主要内容为提供语言间信息转换服务,即笔译口译服务、软件本地化、网站全球化、技术开发、语言培训或信息咨询服务的企业或机构等。

(二)我国翻译产业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翻译协会和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院于2012年的《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2012》(以下简称《报告》)提供的数据,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全国(不含港、澳、台)共有语言服务企业(即本文意义上的翻译企业,下同)37197家,从业人员约119万人,2011年创造产值约1576亿元。在当下经济贸易、文化传播全球化时代,随着我国多方位、多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企业、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翻译服务已经渗透到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翻译产业已经成为“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性行业,企业走出去的支柱性行业,现代服务外包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崔启亮,2014)。换言之,翻译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全球化经济的基础性支撑产业。就翻译产业的结构而言,我国翻译产业包括翻译内容产业、翻译技术产业以及翻译能力产业。翻译内容产业是翻译产业的核心层,指提供语言间信息转换服务的产业,包括笔译、口译、本地化、网站国际化、翻译创意、影视字幕译制等领域。翻译技术产业是翻译产业的相关层,指研发和生产辅助翻译工具、机器翻译、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产业。翻译能力产业是指提供翻译培训、翻译咨询、多语信息咨询等内容为经营对象的产业,翻译能力产业是整个翻译产业的支持层。《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从事翻译内容产业经营的企业已经达到29372家,从事翻译技术产业经营的企业共54家,而从事翻译能力产业经营的企业数量为278家。从业人员约119万人,其中从事翻译内容产业的人员占53.8%;兼职人员达330多万人。过去30多年来,我国翻译行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中国服务外包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经济和文化走出去战略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的翻译产业发展前景良好,预计“十二五”期间该行业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中国翻译协会等,2012:9)。

二、我国翻译产业发展的SCP分析

产业经济学也称作产业组织学,其研究对象为产业,具体包括产业组织、产业联系、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研究等,其目的是为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服务。SCP范式是一种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框架,是指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相结合的研究模式。美国哈佛学派代表人物Bain(1968)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在其著作《产业组织》一书中提出了SCP分析范式,具体涵义是指,特定的市场环境决定市场结构,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而决定市场绩效;同时,绩效、行为、结构之间也有反作用。其中,市场结构是第一位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基础,是市场关系或资源配置优劣的最终制约力量。市场绩效在一定程度上又对市场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个动态的系统。SCP范式的结构如图1所示。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分析工具,它通过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间因果关系的分析,从而可以对某一具体产业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日本著名产业组织理论权威植草益(1988:17)认为,SCP是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框架和方法,并明确指出“产业组织理论可以对农林、水产、服务业等任何产业进行分析,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把制造业、矿产业以及建筑业等第二产业作为研究对象,但是根据需要也涉及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因此,尽管标准的产业组织理论以生产性企业为研究主体,但其同样也可运用于翻译产业这一新兴的服务产业的研究分析。

(一)我国翻译产业的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指特定产业中各企业间市场联系的表现和形式,如图1所示,包括企业数量、规模、市场份额、利润分配等各个方面的关系特征,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势。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主要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和退出壁垒等。市场集中程度。市场集中程度指大企业在市场上的控制程度,用市场占有额表示。集中度越高,市场支配势力越大,竞争程度越低,越容易形成规模垄断。衡量市场集中度的主要指标是行业集中度(ConcentrationRate),是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家企业占整体市场或行业的份额,用以计算的数据可以是资产总额、产量、产值、销售量、销售额和雇员数量等。现阶段,我国翻译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是,由于这是一个新兴服务业态,而且尚未列入我国国民经济产业统计数据当中,精确的行业数据目前尚难以获取,《报告》提供的数据尚无法充分衡量该行业的组织状况。根据该《报告》提供的数据,我国翻译企业的数量多,但投资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不够,市场竞争力不强,基本上处于单兵游勇作战状态,资源比较分散。其中,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内的企业数量占到总数的75.9%,而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占6%。翻译企业总体注册资金少,以小型和微型企业为主。此外,我国的翻译企业区域分布不均,主要以大城市为中心,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国际化程度高的地区。《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4省市的企业数量在全国排名前四位,占全国总量的69.8%,仅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的翻译企业就占到了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55.6%),仅北京一地的翻译企业数量就达到12000余家。因此,行业整体竞争力较弱,抵抗风险能力低,面对国际企业竞争时处于劣势,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度不高,在国外设置分支机构和参与国外行业组织,获得国外语言服务行业认证的企业数量很少。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或提供的同类服务,因存在差异而导致产品间的不完全性替代。产品差异化实现了同一产业中不同企业产品的可替代性的减少,从而独立地影响价格,进而带来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以及寡占或市场垄断。我国的翻译企业业务,即产品构成为:笔译和本地化服务占71%,口译占22%,其他(包括培训、翻译工具与软件开发等)占7%。由此可见,大部分翻译企业从事的是传统的口笔译服务,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导致低端市场竞争,翻译价格低,产品质量也较低。与此相矛盾的是,高端市场领域,如中译外等领域,又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二)我国翻译产业的市场行为

市场行为是联接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中介,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为了获取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和更大利润而采取的战略,包括定价、价格竞争等价格行为以及产品策略、企业组织调整等非价格行为,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翻译产业的市场行为即翻译企业的企业行为。就价格行为而言,目前我国翻译市场十分混乱,价格竞争激烈。翻译产品与其他有形产品不同,没有明显的替代品,只在质量上有所差别。按照价格因素,可将翻译产品按照品质由低到高分成多个层次。高质量翻译产品与低质量翻译产品即互为替代品。由于我国翻译市场刚刚初步形成,消费者在对翻译产品的消费方面存在着较大程度的信息不对称,对翻译服务的形态、方法等了解较少,对一般客户,较低的翻译质量即能满足其需求,无需花费较高代价购买高质量翻译产品,因此对高质量翻译产品构成了替代威胁。另外,再加上国内翻译行业进入壁垒较低,大量小公司以及不胜任的兼职翻译人员涌入翻译市场,采用掠夺性定价方法,以极低的价格抢占了能够提供高质量翻译服务的翻译公司的原有市场。如有的翻译公司声称“本公司对承接译文,只分种类不分难易程度,施行统一收费”(田传茂,2007:108)。这种做法对不少老牌翻译公司构成了很大冲击,使翻译产品价格不断下降,一些翻译公司为此不得不减少工作步骤,以降低成本。这样的价格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柠檬市场”的出现,使我国翻译市场存在鱼龙混杂,翻译质量低劣的情况。就非价格行为而言,我国翻译企业可分为高、中、低端三个层次。高端和中端翻译企业近年来开始注重自身产品品牌形象的塑造,加强翻译队伍建设,将翻译服务作为翻译项目分为译前、译中、译后流程进行运作,实行项目经理制度,重视知识资产管理,利用互联网等IT技术提供语言服务,实行多元经营等。在品牌推广方面,传神联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中国地区翻译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007年)》(以下简称《调查报告》)显示,只有12%的翻译企业会通过报纸杂志来进行品牌推广,13%的企业通过展会活动来推广,也就是说只有25%左右的企业有主动的品牌推广意识。34%的翻译企业是通过网站论坛来推广,其实这一推广是定位于接市场散单的。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属于品牌推广。另外,还有41%的企业不作要求。在企业重组方面,一些低端翻译企业通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即无法经受市场的考验而消亡。高中端翻译企业则开始注重多元化经营,2013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国际语言服务行业大会上所作的报告表明,一些企业已将产、学、研、政相结合,打造了涵盖翻译服务、职业培训、研究、信息数据交互、法律服务等为一体的新型服务基地,呈现出翻译产业集群的雏形。

(三)我国翻译产业的市场绩效

市场绩效是企业在特定的市场结构中,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取得的相应经济成果,体现在产销量、成本、利润等方面,反映了市场运行的效率及资源配置的最终成果。市场绩效受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共同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市场结构,调整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评价通常由资源配置效率、产能利用率、技术进步等指标综合度量。国内目前尚无关于翻译企业营业额、成本、利润、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精细数据。《调查报告》提到,大多数翻译企业年营业额为200-499万,年营业额上千万的企业很少,超过2000万的企业更是屈指可数。而在技术进步方面,《报告》公布的结果显示,近三年(2010-2012),我国的翻译企业平均每年对翻译技术、翻译辅助软件及工具研发和购置的投入占总营业额的平均比例为14.79%。翻译辅助软件及工具的普及程度在不断提高,一些企业在使用自主开发的辅助工具和管理软件。

三、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我国翻译产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需求旺盛,产业前景良好。同时,通过对其产业组织情况的分析发现,我国翻译产业行业集中度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以价格为主的低端竞争现象激烈、市场绩效低。另外,我国翻译产业的产业地位尚不明确,《国家经济行业分类》标准规定的国民经济20个门类、900余个小类中,都未将翻译产业或语言服务产业列入其中。而在北美产业分类系统(NorthAmericanIndustryClassificationSystem,NAICS)中,从2002年以来就已列出了翻译与口译服务业(TranslationandInterpretationService),产业代码541930,属于职业科技服务(Professional,Scientific,andTechnicalServices)产业的范畴之下,其翻译与口译服务业具体包括以翻译与口译为主的企业以及提供手语服务的企业。基于此,我们认为,要促进中国翻译产业健康发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给予政策扶持

确立产业地位,加快翻译行业产业化进程。我国的翻译市场已经部分实现了产业化。衡量其产业化的因素主要包括:(1)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2)创建并规范了翻译任务的执行模式,使得翻译市场中所产生的翻译工具经改造后几乎被所有的职业译者使用。翻译行业日趋产业化的主要标志包括翻译业务量增多、待译材料和文件的标准化、产业化的工作方法、工作流程和组织形式的出现、材料处理和翻译的标准化、特殊翻译工具的研发和应用、质量管理、翻译服务业外包、翻译企业集中或分散发展等(葛代克,2011:209-211)。如前文SCP结构图所示,政策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以及市场绩效都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当重视翻译产业的发展,加大扶持力度,“主要应着力于科技扶持政策、财政税收扶持政策、金融扶持政策”(贺宏志、陈鹏,2013:92),加速翻译行业产业化,尽快将翻译产业纳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体系当中。

(二)提高集聚水平

促进翻译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是提升效率最为有效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集群内的企业通过竞争与合作的方式,能够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同时可以树立行业品牌,并同时促进企业创新,不断刺激新服务、新产品的出现,提高效率,这种内生的优胜劣汰机制有助于推动我国翻译产业健康发展。为此,应积极建立翻译或语言服务园区。

(三)开展翻译产业状况调研

加强翻译产业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报告》提出,应建立行业研究机制,深入研究国家相关领域政策,寻找行业发展机遇;深入调研行业状况,积累行业发展的数据和分析,对行业发展进行规划和指导。

(四)注重人才培养

第9篇

整个调查在去年5个城市1500个样本企业的基础上,增加了18个中小城市,2000多个新样本。这一次调查覆盖了具有活力的沿海地区和落后的内陆地区。样本企业取自一系列的部门,包括:出口产业如制衣、纺织、电子等,内向型制造业如汽车部件等,服务业如IT业等。根据调查结果,世行对中国的23个城市的投资环境划分了A+至B-的6个等级。

负责这次调查的世界银行宏观增长局局长大卫。道勒接受本刊专访,详细解读中国的地区投资环境竞争力。

《财经界》:中国各区域的投资环境相比较而言,比如东北地区、京津唐地区、长三角地区、西南地区,哪些地区投资环境更有吸引力?

大卫:投资环境最好的是长三角地区,珠三角也有一部分地区投资环境不错,比如江门。这些城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基础设施很完善,法规环境也很好,使得企业能够方便注册、很快的发展起来。

当我们的调查往西部推进时,发现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也还不错,但是相对有所下降。同时体制环境存在一些缺陷。像南宁、昆明、贵阳这样一些更靠近内陆的城市,其基础设施薄弱的地方就更多。

《财经界》:您能列出中国投资环境最好的3个城市和最需要改善的3个城市吗?

大卫:最好的3个城市杭州、上海、江门,最需要改善的是昆明、贵阳和兰州。

《财经界》:这次调查中,江门的得分是A,而北京的得分是B+,江门的投资环境比北京还要好?

大卫:这可能与调查针对的行业有关,我们更多的调查选择的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比如纺织、成衣,而这些企业很少被吸引到北京。实际上,这也是联合国公布投资环境好坏的一个趋势,它公布的全球10大投资环境最好的城市通常都是中小城市。这些中小城市正在成功的改善自己的投资环境,也在大量吸引外资的投入。

《财经界》:地区的投资环境是应该完全靠政府来解决吗?

大卫:在投资环境方面讨论的许多问题实际上都和政府出台的政策、法规有关,这首先是和政府直接相关的,像交通基础设施、企业注册所需的时间。但从企业层面来说,确实也有许多问题值得考虑,比如中国某些城市,企业为提高员工素质而进行的培训就蔚然成风,事实上这使整个经济都受益,所以我想需要一些企业或者一些类似的行业协会来做这些事情。

《财经界》: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投资环境如何?

这次世行选择了25个国家进行调查,在25个国家中,中国所处的地位是相当之高的,我们认为只有马来西亚、泰国的投资环境优于中国。但投资环境是个综合的领域,中国在某些方面特别强,在某些方面则还不足。对中国而言,最强的是基础设施,尤其是很多地区已经为企业起步奠定了很好的机制。最弱的还是融资渠道。在一些经济比较成功的地区和国家,银行的贷款体系更多的是支持成功的企业,在中国情况却很特殊,很多国有企业业绩不佳,但他们却得到了很好的贷款,而很多民营企业业绩很好,却得不到贷款的渠道。

我有一个建议,能不能将国有银行的一部分分解成很多小部分,这些小部分能够引进外资成为合资的或者股份制的公司,由他们来增进竞争机制。

《财经界》:中国这样发展中国家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达到美国这样发达国家的投资环境水平?

大卫: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也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因为美国内部也存在很大差别。美国也关注如何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如何使城市之间的差别得到进一步缩小。

实际上,美国和中国存在的问题非常类似,比如美国有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质量下降很快,而有的城市却在这方面迎头赶上。有些城市腐败的程度非常高,这使企业注册的成本更大,难度更高。

《财经界》:在投资环境方面,中国最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善?

第10篇

低储蓄率

由研究公司TNS进行的这项调查还发现,在积蓄不足月收入的家庭主要收入者当中,62%的人使用信用卡――其中近四分之一的人,不能每个月都还清欠款。

目前,香港家庭储蓄率为27%,虽无法与内地的50%相比,但相对仍然较高――美国的家庭储蓄率为13%。但富达国际投资总裁吴玉慈表示,香港超级富豪阶层的庞大积蓄,扭曲了储蓄率数字――多年来香港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已经超过新加坡和纽约,甚至超过中国内地的总体水平。

而汇丰保险2012年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有67%的受访港人打算在未来六个月增加储蓄,并认为失业是影响其长期储蓄的最大因素。不过,有24%的港人声称“完全没有储蓄”,这样的比例同样是亚洲区内最高。

汇丰保险的这份调查还披露,有47%的港人认为,储蓄最重要的目的是使退休生活有保障。至于储蓄比率,调查指约占月收入的33%。

贫困人数创纪录

日前,国际救援组织乐施会有报告称,除了储蓄率偏低,香港工薪贫困家庭的人数也在增加,最近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香港有六分之一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不断上涨的房产价格(2008年以来上涨逾90%)引起人们对崩盘的恐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香港出现过房价泡沫破裂,导致许多家庭资不抵债。

乐施会的调查报告显示,香港在职贫穷人士无力购买每日所需的基本营养膳食。乐施会调查了全港19个街市的食品价格,依照食物营养金字塔制作早餐及晚餐,发现6至12岁儿童平均每日需要47.5港元购买基本营养食物,成人则需要66.6港元。但在职贫穷家庭平均每人每日开支只有30元。乐施会建议政府向低收入家庭,发放每人每日15元的膳食津贴,并建议关爱基金将援助贫穷家庭小学生每月220元的膳食津贴,增加至每月380多元,并将计划扩展至中学生。

《香港的住户收入分布》报告称,若按家庭实际收入计算,香港2011年基尼系数高达0.537。而香港统计处处长欧阳方丽表示,不能仅从基尼系数居于高位,就简单地认为香港贫富状况恶化,必须考虑其他因素,而香港人口持续老化,也是导致基尼系数升高的一个原因。

欧阳方丽解释,过去十年间,香港非从事经济活动的家庭住户大幅增加48.3%,由2001年约28.6万户增至2011年约42.4万户,自然会造成收入差距扩大,她重申,按人口平均除税及福利转移后住户每月收入编制的基尼系数,较能反映真实情况。“香港属开放型经济体系,收入差距本来就比依靠制造业和农业的经济体系大。”

畸形的社会结构

长江商学院前高级研究员罗天昊认为,香港社会结构的失衡,其实早在1980年代就种下病根。香港腾飞过程中崛起的新商人,意外地获得了固化其社会经济地位的机会。30年来,香港的头面人物不断受到各种“关照”,香港逐步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豪族。这些大族因为与内地的关系,不仅到大陆投资受到照顾,同时,在某些与权力联系紧密的领域,亦获得了特殊的放行。

“地产行业的畸形发展就是表现之一。作为与权力关系最为亲近的行业,香港地产行业的繁荣,萌发于1960年代,但最终修成正果,则在1980年代以后。”罗天昊表示。

在他看来,香港和新加坡,都以制造业和贸易起家,后来发展服务业。而今天新加坡与香港的支柱产业,却完全不一样。目前,新加坡的支柱产业是贸易、制造业、航运业与旅游业;而香港的支柱产业是零售业、旅游业、地产业、银行及金融服务业,特别是对于地产行业的依赖,达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

罗天昊认为,同为海港城市,新加坡土地资源更为紧张,人口密度更大,但是新加坡却没有房产危机――新加坡建立了很多廉租房,地产行业的富豪远没有香港多。香港却迟迟无法建立这种住房制度。香港的地产行业异常发达,富豪云集。1990年代以后资产过10亿美元的大富豪,90%以上都涉足地产行业。

第11篇

[关键词] 互联网农村 特性

一、互联网在中国农村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 2009年1月13日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比2007年增长8800万人。其中,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8460万人,较2007年增长3190万,增长率超过60%。

对比2007年中国网民的城乡结构,2008年中国网民中乡村人口所占比重不断提升,互联网正在不断向农村地区渗透。

农村网民的迅速增长固然可喜,但农村互联网的普及仍远远不够。与我国农村人口远多于城镇人口的现状相反,目前我国农村网民只占了总网民的28.4%,而我国农村人口却占了总人口的55.1%。由此可见,我国农村网民的发展空间很大,未来几年内仍将是我国网民增长的重要力量,农村当然也就会成为政府和电信、互联网企业发力的重要市场。

二、互联网在中国农村发展特性分析

1.互联网是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最便捷最经济的途径

我国城乡信息化差距甚大,目前城镇互联网的普及率为35.2%,而农村仅为11.7%。可见我国农村信息化仍比较落后,甚至影响了国家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因此,我国政府将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规划到实施,从政策到基础设施,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由于农村信息化的推广手段及途径尚不完善,信息化在农村的扩散相对较慢。

可喜的是,近两年来我国农村互联网迅速发展。据CNNIC统计数据显示,到2008年底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8460万人,农村网民的年增长速度(60.8%)明显高于全国网民的增长速度(41.9%)。而在2008年中国新增的8800万网民中,新增的农村网民有3190万人,占36%。可见,农村已成为我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区域和新网民的重要来源,互联网将是目前我国推动农村信息化化建设最便捷最经济的途径。

2.需求潜力大,农村移动商务市场空间巨大

首先,农村有庞大的潜在用户群

CNNIC的《2008-2009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手机上网用户达到1.2亿,城镇手机上网用户7665万人,占城镇网民总体的36.5%。农村手机上网用户约为4010万人,占农村网民总体的47.4%。手机上网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普遍高于城镇,为移动电子商务提供了沃土。加之“家电下乡”工程的推进,农村的手机用户规模也在不断增多,并将源源不断的加入到移动网民的行列,契合农村手机网民需求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将拥有一个庞大的并且在不断壮大的潜在用户群。

其次,农村市场需求潜力大

CNNIC的调研数据显示,农村网民近年来在使用网络购物和网络支付两项应用上的比例保持着稳定的增长,但增速明显低于城镇,这一方面表明农村网民对电子商务的需求和认可度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上网设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低、教育水平不高等因素的限制,农村电子商务与城镇电子商务的差距越来越大。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不平衡的城乡差距,移动电子商务势必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低成本、“随时随地”的优势,通过打通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等通路,迎合并不断深挖农村市场需求。

3. 农村网吧问题需要关注和治理

(1)农村网吧经济繁荣

目前,家庭和网吧仍然是网民上网的最主要的两个场所。但是,受上述因素影响,城乡网民上网场所的选择侧重有所不同。农村家庭上网的人群比例为68.0%,比城镇低14.3%;而农村的网吧经济较为繁荣,网吧网民比例为54.2%,比城镇高16.2%。对于农村网民而言,网吧与家庭几乎居于同等重要的位置,网吧成为广大农村网民进行网上生活的重要场所,随之也带动了农村网吧经济的繁荣。8460万农村网民中,网吧网民人数已达到了4585万人,年增长率达79.7%。其中,约有787万人只在网吧上网的网民。

(2)农村未成年出入网吧急需规范

未成年人大多处于学龄时期,农村未成年网民中,81.6%都是学生,学生大量进入网吧上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加之农村未成年人网吧上网主要以娱乐为主,交友聊天、网络游戏的使用率较高,他们对互联网加深现实人际关系深度方面的作用较为认同,而对网络世界的信任感则较低。

4.青少年成瘾倾向:农村比城镇更普遍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4次调查报告显示, 农村青少年成瘾倾向网民占比高于城镇,农村青少年网民中一天不上网就感觉难受的认同比例达到13.9%,高出城市相应比例0.9个百分点;同时,认为与现实相比,更愿意呆在网上的比例也高于城镇相应水平。

与城镇相比,农村地区上网资源更加有限,网吧上网比例较高;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缺乏足够的家庭监管,无约束的上网行为是网络成瘾巨大隐患。农村青少年娱乐活动更为单一,上网的娱乐性高于城镇网民。

三、结束语

对于网站和互联网上网服务业而言,广阔的农村市场、八亿的潜在消费者无疑也是一个难得的发展商机。传统农业正在向科技化、文化的方向发展,网络作为新传媒,肩负着信息传播的责任,很多的农业产业链会通过信息搭桥,整合农村地区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从而给中国农村广阔天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中国农业地区的互联网用户的增长率显著高于全国的网络用户增长率,相信互联网发展的下一个亮点会在农村出现。

参考文献:

第12篇

这可能是李师傅最后一年在北京干活了。

李师傅今年64岁,老家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农村。早在上世纪90年代,李师傅就来到北京开始了打工生涯。直到前年,由于年龄太大,他开始干起环卫工人这份工作。由于用人单位担心员工年龄太大容易出问题,把年龄上限定在了65岁,这也就意味着,李师傅明年就不能继续干这份工作。

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数为26894万。如果将50岁以上的农民工视为高龄农民工,其比重达到15.2%,绝对数量达4100万。

而国家统计局4月29日刚刚的《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50岁以上的农民工比重上升至17.1%,绝对数量高达4685万人,接近4700万。如此庞大的群体,其生存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都值得社会高度关注。

现状:想干重活多挣钱,但身体吃不消

如今的高龄农民工,绝大多数是上世纪90年代左右就外出打工的第一代农民工。年轻时,他们多从事建筑等重体力劳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与体力的下降,他们不得不另谋生路。

李师傅年轻时做过饲料厂工人、装修木工等四五种工作,挣得都要比现在做清洁工多。如今,李师傅每个月拿2100元工资,工作单位管住(与其他11名工友住在一间屋子),但不管吃。

对于目前的境况,李师傅并没有太多抱怨。在他看来,到他这个年龄,只要能挣钱就已经很不错了。“我也想干挣得多的活,可是人老了没人愿意要”。今年过年,为了拿到全额工资,他甚至都没有请假回老家。

因为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3年内做了两次手术,家住安徽阜阳的农民工老张,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但他还是盼望着,未来能到外地或当地的建筑工地上去打工。“在那里干活一天就能挣好几百元钱,比做其他活划算多了。”

然而实际上,老张的愿望很难实现。由于他今年已经50多岁,加上身体不好,几乎所有的建筑工地都拒绝了他。现在,他只能在家附近的汽车站帮长途客车司机拉客,拉到一个人能赚上十几二十元钱。旺季的时候,老张一天能赚两三百元,淡季的时候,也就一百元左右。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教研室主任郭伟和教授指出,学界一般将农民工群体细分为第一代农民工(高龄农民工就属于该群体)和第二代农民工(或称新生代农民工)。两个群体虽然都被外界视为农民工,但是在人生理想、社会期待、工作态度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体力劳动量很大且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的建筑业和一些低端服务业,如今已经很难招到第二代农民工,只能靠吃苦耐劳精神相对更强的第一代农民工来填补这个空缺。但现实中,第一代农民工的年龄越来越大,已经开始难以承受重体力劳动。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近年来建筑业、采矿业等重体力劳动工作的工资一路上涨。据媒体报道,我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多年来,采矿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体力型”行业收入水平较高。尤其是建筑业一直排在前列,且增幅高于各行业平均水平。数据显示,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的月均收入,从2009年的1625元已经涨到了2013年的2965元。

未来:养老、医疗是最担心的两大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未来的生活,大多数高龄农民工并没有太强的信心。他们只是希望在眼下还能干活的时候,尽可能地多工作、多赚钱。

李师傅告诉记者,明年回河北老家后,趁着身体还能干,他打算重操旧业――种地。他说,在农村生活其实花不了多少钱。家里的老房子收拾收拾还能凑合住。最怕的就是生病。如今,就算是感冒等小病,去医院随随便便也要花上几十上百元。万一身体有了大毛病,还得去大医院,就要花更多的钱,不但自己承受不了,也会给孩子们添麻烦。

李师傅有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家。大儿子一家在北京摆了一个卖早点的小摊,二儿子在北京郊区一家锅炉厂打工。对于以后的养老,李师傅觉得顺其自然就好――自己能挣钱就尽量不给子女添麻烦,实在干不动了,也只能靠孩子们。“孩子们没读什么书,挣的都是辛苦钱,也挣不了多少”。

和李师傅选择回家种地不同,安徽的老张告诉记者,他宁可整天在外面打小工,也不愿意回家种地,因为种地实在挣不到钱。老张说,现在,他每天在外拉活,妻子也在村里的火纸作坊打工,帮人家叠火纸。虽然工作很脏很累,但一天也能挣个百十块钱。

老张有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都已成家,全部在江浙地区打工。谈到未来,老张表示,他和妻子还能干十几年,自己的生活不是问题,说不定还能攒下一些钱,养老尽量不麻烦孩子们。

一些高龄农民工在发愁养老、医疗问题,另一些却仍在焦虑孩子的成家、买房等问题。

老家在河北承德的许师傅在北京一个建筑工地上班。马上就要年满50岁的他,19岁就开始出来打工,在工地上干过小工、木工、钢筋工、塔吊司机等多种工作。他告诉记者,由于项目经理担心出事故,今年春节后,工地上50岁以上的工人大都被辞退,已经不剩几个了。

他说,近几年像他这样接近50岁的工人,很多都在为给孩子买房的问题发愁。因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农村里流行男孩必须要在城里有套房才能结婚。如今,一套县城的房子随随便便就要几十万元,为了给孩子凑这份钱,父母们必须在外面打工挣钱。

长期关注农民工问题的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博士后黄斌欢认为,在当下,纯粹务农已经很难挣钱并维持体面生活。高龄农民工这一代人已经不太可能纯粹靠回家种地来解决自己的养老和医疗问题,他们必须通过其他办法找钱。

郭伟和在研究中也发现,许多高龄农民工不是不想退休,而是不敢退休,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要给自己挣养老钱。“这一代人年轻的时候为改善家庭生活和孩子成长条件而奋斗,老了还要自己存钱养老,真是让人非常心酸”。

谁来填补高龄农民工留下的空缺?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章铮曾指出,如果将50岁视为高龄的标准,出现大量高龄农民工并不奇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农村劳动力可以进城,城镇劳动密集型行业留下的职工几乎是清一色的青年农民工,这种城镇企业用(农民)工年轻化的趋势持续了近20年。

他分析,2004年爆发了全国性的民工荒,背后并非是缺乏农村劳动力,而是缺乏劳动生产率高的青年农村劳动力。在当前状况下,虽然农民工的工资连年增长,但这样的工资水平对那些想要在城市安家落户的新一代劳动者来说,吸引力仍不够,只有那些工作在城市、未来会回到农村的劳动力(高龄农民工是典型代表)愿意工作。所以说,以高龄农民工应对民工荒已经成为事实,高龄农民工就业将会成为一种新的常态。

许多调查研究已经指出,当下高龄农民工多从事劳动条件艰苦、劳动强度较高的第二产业或低端服务业,而这些工作恰巧又是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从事的。即使高龄农民工目前还能继续工作,但他们也有完全老去的那一天,到那时,谁来填补高龄农民工留下的空缺?

郭伟和指出,从我国的人口结构来看,未来我们将面临劳动力缺乏这一严重问题。要应对这一问题,除了延迟退休等制度性手段,更重要的治本之策应该是让年轻的劳动者、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获得体面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权利,让他们获得归宿感和认同感,激发他们身上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