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5 05:35: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影视欣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欣赏影视音乐影视资源音乐教学创新可视性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抽象的艺术。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努力使音乐“听起来很美”,还要想办法让音乐“看上去很美”。这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既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同舞蹈、绘画等艺术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它必须通过“聆听”才能感受得到,通过聆听旋律的起伏变化、节奏的快慢及力度的强弱等,来感受音乐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正由于音乐欣赏的这一特殊性,使得基于抽象的声音的联想与想象几乎成了人们进行音乐欣赏的重要手段。对于绝大部分并未经过长期的专业的音乐训练的人来说,仅靠这一手段来获得音乐的真正的内涵,显然具有一定的难度。他们更希望通过某种具象性的指引,在某种程度上实现音乐的“可视性”,从而更有助于理解与欣赏。我经过细心的调查。实践和研究,找到了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影视音乐与音乐教学相结合”的特殊方法。
一、音乐教学与影视音乐内在联系
音乐的审美功能与艺术魅力在于具有一种潜在的力量,它在震撼人的心灵和感染人的情绪上有一种其他艺术难以比拟的强有力的穿透力。它常常绕过人们的智能思维而直接融入心田,撞击人们的心灵。音乐在表达人的复杂情绪、情感方面的功力是其他艺术无法比拟、不可替代的。许多用语言难以传达的情感,音乐却能自如地表现出来。正如法国作曲家卡来尔·圣桑所说:“在言辞穷尽的时候便有了音乐,音乐能够说出那种无法说出的东西,它促使我们在自己内心中去寻找前所未知的深处:它能表达任何言语都无法表达的情绪和‘心态’。”所以有这样一种说法:一切艺术向往音乐。
电影、电视同样是时间的艺术、运动的艺术,但它更是空间的艺术、形象具体可视的艺术。它具有直观的艺术形态。人们可以直接感觉到它所表现的事物的空间状况和运动方式,不必像语言、音乐等抽象艺术那样须经过思维的“翻译”才能将所表现的抽象概念转化成具体的空间形象:画面具有瞬间的表现力,一个面部表情或一个飞逝的动作可在瞬间捕捉到。而音乐的乐思需要一定的时间展开,最简单的音乐也要求一定的曲式。电影、电视作为运动的艺术,是具体可见的,外部的,而音乐的运动是内心情感的、抽象的发展运动。画面表现的是运动的本身,音乐表现的是这一运动在人的意识中所引起的体验。感情的深度和强度用画面是不容易表现出来的,而对音乐来说是相对容易的。
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的结合。首先是建立在时间的延长性这一共性特征上,进而是建立在纵向发展的延长性与横向发展的伸展性的交叉组合上,由此形成的时空互补性,结构了立体的视听空间:
画面在空间运动中展示时间:音乐在时间过程中描绘空间。
画面是对概念的形象再现:音乐则是对思维的抽象概括。
画面与音乐从具体到抽象的有机组合,艺术地连接空间的描绘与时间的展示,诞生了新概念的音乐——影视音乐。
二、现代教学手段是提升学生《影视音乐欣赏》水平的主要载体
通过对音乐艺术和影视音乐的研究分析,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网络教学优势对学生进行影视音乐欣赏方面的训练。
1、贴近时代的需求。当今社会。能熟练的使用计算机是脱离“新文盲”的标志,综合素质教育能反映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能体现对年轻一代教育问题上的共同价值理念如学会学习、终身教育。网络教学能提供众多有实际价值并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例如:理解教育。强调相互依存、重视和谐合作的实践态度的培养;环境教育,增强对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解,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美学教育,补充贫乏的美学观念,培养对于美学的鉴赏与批评的能力等等。教育的多功能作用,都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得以同时实现。
2、为学生营造探索与创造的空间。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个性。在新世纪中,知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创新与创造成为日常工作的主要基调,把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索、反思与创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网络是一个优秀的教育递送媒介。教育信息贮存媒介。在提供创新环境与创造性学习条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3、创设学生协作的学习环境。学生首先可以就某一感兴趣的音乐或影片自主学习,并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其次,学生可与同学、教师相互探讨,着手解决问题:最后,学生可以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创新观念、想法,为《影视音乐欣赏》增添有利的新资源。这样,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其协作能力、探索能力、创造能力。并使之具有面对新问题的勇气和自信,从而使个性得以全面的发展。
三、以影视资源做为推进音乐教学的动力源,拓展学习空间
1、影视资源的运用使教学导入充满动感
导入是通向学习新课的桥梁。在一堂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影视资源的运用使教学导入更有动感。如教唱《桑塔露琪亚》时。我先播放了三位世界著名男高音演唱的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阳》,他们完美的艺术表现。洪亮的嗓音,及气势恢宏的场面,激起了学生们对歌唱家的崇拜和向往,激发了学习新歌《桑塔露琪亚》的热情。又如在学习《走进》之前,我让学生们在电视配乐散文《诗话》中领略的神秘文化和雪域风光。它色彩鲜明。诱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赞美了壮丽的西域风光。学生流连忘返,迅速地领会了《走进》是一首人歌唱孔繁森的赞歌,达到了“移情”的效果。
2、影视资源的运用使节奏教学轻松进行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而正是这付“骨骼”往往会成为学生学习中的“拦路虎”。它的学习是比较枯燥和困难的,学生对它缺乏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我找来了相关的影视资料,辅助学生攻克难关。例如:在七年级学习第四单元具有进行曲风格的节奏时,播放一些如《义勇军进行曲》、《进行曲》之类的电视录像。学生们在听着刚劲有力的音乐,看着动感整齐的画面时,会情不自禁地踩起进行曲的节拍。这种直观性的教学,学生很快就会掌握进行曲的节奏。
3、影视资源的运用使欣赏真正成为享受
欣赏课难上。是音乐教学中常会碰到的一个实际性的问题。音乐欣赏特别是那些器乐曲的欣赏常会令老师和学生觉得头疼。在以往的欣赏课上学生们不是忙着做与欣赏无关的事,就是听得呆若木鸡,听完了也说不出个
所以然来。老师则只能艰难地维持着课堂纪律。这样的欣赏,不听也罢,丝毫没有体现审美的宗旨。
【关键词】影视音乐 高校公共艺术课 《闯关东》 《家园》 教学设计
高校美育是培养大学生健康情感和良好道德风尚,提高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开阔视野、拓展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国内许多高校都为在校大学生开设各类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影视艺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艺术,需要人们从视觉和听觉两种感官进行电影、电视欣赏。影视音乐作为影视艺术重要表现元素,与普通音乐相比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作为高校音乐教师,笔者尝试为影视音乐与大学生公选课“牵线搭桥”,以影视音乐欣赏的方式开展大学生音乐选修课教学。
一、影视音乐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的特殊优势
影视艺术是一门视、听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影视音乐作为影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升华影视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宣泄主人公内心情感、营造主题意境等基本功能,在不同的影视作品中均有体现。
当前,国内多数高校均开设了音乐鉴赏类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事实证明,大学生对这类课程比较喜欢,尤其是一些经典影视作品中的经典音乐。优秀的影视音乐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修正其偏执、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对真、善、美有更深刻的领悟。影视音乐欣赏让学生对影视音乐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拉近了学生与音乐的距离。在教学中再增加一些乐理知识、音乐常识,学生学起来也更有兴趣。
尽管影视音乐欣赏是以电影和电视的视频片段作为载体,但必须以音乐素材为主要内容,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注意力从影视剧转移到影视作品中的音乐上来,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尝试和乐理知识学习的热情和渴望。从大量的课程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多数都有自己喜爱的电影类型,女生较喜欢文艺和清新风格的影片,男生则喜欢题材比较宏大的电影,不同风格的电影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新一代大学生都比较有个性,为他们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去探寻影视音乐的奥秘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教师,笔者经常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寻找同一主题下的影视音乐,并分别对他们进行评论,或者直接让学生在讲台上发表个人对影视音乐的不同看法,锻炼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二、影视音乐《家园》欣赏教学设计
电视剧《闯关东》作为2008年中央电视台的开年大戏,在央视创下了收视神话,全国多数观众在同一时间观看了《闯关东》的大结局。长达52集的鸿篇巨制,生动再现了从到“九·一八”时期,在动荡中的人口迁徙和奋斗历史。一曲旋律舒展、风格多变、气势恢宏的片尾曲《家园》则成功地塑造了山东“闯民”的高大形象。此曲由刘欢作曲,王敏、张宏森作词。全曲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段由刘欢演唱,曲调跌宕,充满浪漫情怀;第二部分由宋祖英和刘欢共同演唱,甜美动人的东北民谣《摇篮曲》结合富有律动的Rap说唱,“土洋”结合,形式新颖;第三部分再由刘欢演唱,此曲高亢、激昂的高音部分将音乐迅速推向。
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以歌曲《家园》欣赏为主要内容进行如下教学设计:
1.走近“家园”
(1)欣赏默片《家园》。首先教师在课前将片尾曲的音乐关掉,课上播放无声的《家园》视频;然后让学生围绕音乐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谈谈看完这段无声视频后的感受;最后教师概括总结音乐在影视作品的重要作用,启发学生关注影视音乐。
(2)联想《家园》音乐。教师先简单介绍电视剧《闯关东》的故事情节;再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及所看视频联想片尾曲的音乐风格。
2.走进“家园”
(1)聆听《家园》。教师先播放完整的片尾曲《家园》;再让学生将听到的音乐与之前设想出的音乐做比较分析;最后教师总结歌曲《家园》的音乐风格特点。
(2)剖析《家园》(谱例1)。教师将分段处理的《家园》分4段播放,每放完一段,让学生说出该段音乐的演唱者;再用PPT课件显示乐曲歌词;总结出第一段、第二段的Rap和第三段都是由刘欢演唱,第二段女声部分由宋祖英演唱,曲调选自东北民歌《摇篮曲》。然后让学生结合《闯关东》的主题,思考歌曲为什么加入东北民歌的片段;最后教师总结影视音乐具有的地域性特点,并具体做出分析。
(3)学唱《家园》。教师用PPT课件显示乐曲简谱;然后教师弹钢琴,学生分段学唱歌曲简谱;待基本掌握旋律后,学生跟随钢琴伴奏演唱歌词;接着请学生谈谈对Rap的认识;让一位学生演奏架子鼓,一位学生朗读Rap部分的说唱;教师再概述Rap的由来、特点和国内外代表性说唱歌手;再请学生模仿歌曲中刘欢说唱的内容,节奏律动可以自由发挥;最后教师弹伴奏,学生分三组演唱;一部分男生齐唱刘欢片段,全体女生齐唱宋祖英的《摇篮曲》;一部分男生配合女生演唱Rap片段。
谱例1
3.走出“家园”
(1)比较刘欢、宋祖英的演唱风格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是否喜欢这两位歌唱家,再让学生列举刘欢和宋祖英的其他代表性歌曲;接着让学生进一步谈谈两位歌手的唱法和音乐风格有哪些不同;最后教师总结:刘欢和宋祖英分别属于通俗唱法和民族唱法,前者演唱流行音乐居多,后者擅长演唱民歌。
(2)“民族风”与“流行风”的相互融合
先让学生列举“民族风”歌手与“流行风”歌手搭档演唱的歌曲;接着教师补充:玖月奇迹的《中国美》,宋祖英和周杰伦的《本草纲目》,谭晶和陈奕迅的《龙文》等;然后播放玖月奇迹演唱的《中国美》视频;请学生分组讨论“民族风”与“流行风”相互融合的优缺点;最后将持不同观点的学生代表分成两组,进行5分钟辩论会研讨。
4.重返“家园”
(1)了解影视音乐的种类。先让学生欣赏电视剧《闯关东》的片头曲;再让他们分组讨论影视音乐中的其他类型;然后教师总结:除了片头曲、片尾曲之外,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还有插曲、背景音乐等音乐类型,讲解它们在影视作品中发挥的不同的重要作用。
(2)3位学生代表演唱《家园》。先由教师播放《家园》的伴奏音乐,接着让一位男生演唱刘欢所唱的片段,一位女生演唱宋祖英所唱的片段,一位学生演唱Rap部分。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歌声中结束这一课程的教学。
三、教学设计理念
在这节课中,以电视剧《闯关东》的片尾曲《家园》为载体,以走近“家园”、 走进“家园”、走出“家园”和重返“家园”为主线,通过看、听、析、唱、辩等环节展开教学。具体教学理念体现如下:
1.多媒体视听教学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既可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效果。在影视音乐欣赏教学中,多媒体视听结合的教学优势表现得就更加优越。多媒体设备可以将音乐分片段进行欣赏,也可借助一些音乐软件,如Cakewalk软件可以将音乐作品的各个声部分成若干音轨输入电脑,欣赏时可播放其中任意一音轨或多个音轨。这节课,在欣赏片尾曲《家园》时,教师可运用Cakewalk软件将这首歌曲的女声、男声及Rap分成三个音轨输入电脑中,课堂上分段播放,让学生清晰地欣赏各段,充分领略每一段的音乐特色。
2.注重感性体验到理性认知的提升
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体验的层面上,而应该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基础上转变为理性的认知。在影视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通过聆听音乐、演唱、创作等实践环节,帮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实践中尽可能多地积累对音乐的感性体会,并在感性体会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入观察和思考,才有可能将感性的体验转化为理性的认识。本节课,教师通过观看、聆听和演唱等一系列感性体验活动,帮助学生从视听两方面感性接触歌曲《家园》,在走出“家园”教学环节时,又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巧妙结合的特点,并进一步展开讨论。
3.以学生为本,培养独立创新思维
传统教学注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讲解、演示,几乎没有自己独立思考、实践创新的空间。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被动”理应转变为“主动”。教师应合理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在本节课中,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答辩、自由发挥Rap说唱和架子鼓伴奏等教学环节,为学生开辟一片宽阔的思维天地。
结语
作为当今的“80后”向“90后”转变的大学生群体,传统的音乐欣赏课程显然不能满足多数大学生在音乐课程方面的需求,影视音乐欣赏无疑为大学生开阔了艺术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并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契机。
参考文献:
[1]曾宏华.高校音乐公共课中渗透影视音乐教学的意义[J].电影文学,2008(6).
[2]曾宏华.试论影视音乐欣赏与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电影评介,2008(9).
[3]徐思海,刘春丽.影视音乐的美学特质与功能[J].作家,2008(14).
【关键词】 影视欣赏;大学英语;听力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1
引言:英语听力在日常的交际中越来越重要,我国的学生对于英语听力的学习比较弱,为了提高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学习兴趣和水平,许多高校都推出了影视欣赏模式的教育。尤其是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提高英语听力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影视欣赏应用于大学英语听力的必要性
1、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内容非常单一,除了老师就是有时候能录音机播放,学生处于非常盲听的状态,对英语听力大多都不太感兴趣。随着教育的改革,老师在英语听力的课堂中应用了影视欣赏辅助教学,适时的播放英文片段或者影片,刺激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在英语听力课堂上不再无精打采,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影视中播放地道的英语语言,对于学生的发音和听力有很大的帮助。
2、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我国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国家,母语第二语言,尤其是日常的交流中用到英语的地方很少,由于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我国的大学生对于英语的听力很薄弱。影视英文欣赏能给学生营造一个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英文影视的语言交流涉及到的层面很广,不同的社会阶层、年龄、职业、性别、文化程度和地域,丰富的内容、地道的英语,这样的环境不仅使学生贴近生活,还能练好口语和听力,便于他们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不仅能够听懂对方讲的话,还能够用地道的英语表达出来。
3、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
了解一个语言国家的历史背景和风土人情,对于学好语言有很大的帮助。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是分不开的。在影视欣赏中,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的交流,了解英语国家民族文化的差别,,欣赏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可以让学生学习到英语民族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影视欣赏应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
1、影视欣赏利用的不适当
有许多高校英语教师安排有影视欣赏辅助教学,但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作为一堂课来准备,播放电影的过程中没有任何讲解,也没有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活动,老师只是起到电影放映员的作用,对影视资源没有充分的利用,没有借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部分英语较差的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他们并没有集中精力听,而是对于电影的故事情节非常投入,借助字幕来了解。这种教学方式欣赏影视,学生只是抱着看电影的心态,并没有真正练习到听力。
2、影视资料在选择上不合理
影视的题材多种多样,但是并不是每部电影都适合教学。例如,像一些好莱坞大片、动作片,他们对于英语国家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特征,并不能够真实的反映出来,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对于英文语言和对白没有经过更多的考量。因此,对影视题材选择不善,对于英语教学并不能取到积极的作用,不利于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学习,还会影响学生对西方文化和语言的理解,甚至还会歪曲他们的认识。
三、强化影视欣赏,提高英语听力的能力的对策
1、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为了能够让学生对影片有更全面、深刻的了解,老师应该提前把影片中涉及到的重点人物、生词、短语、文化背景等提前告诉学生,要求学生熟悉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提前查找、阅览相关的资料,为影视欣赏做好准备。
2、选择适当的影片
老师在选影片的时候,应该选择一些积极向上、励志的影片,具有趣味性、知识性的,例如,休闲娱乐、情感爱情、现代战争、校园生活等类的,可以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可以真实的反映英语国家的文化、社会、教育、生活、法律,而且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语言水平和对影片内容的接受程度,以及要符合他们的审美标准,对于那些晦涩难懂的也不宜选择,应该选择内容能够让学生理解的,语言难度系数要和学生的语言水平在一个等级。大学一年级的学生适合播放一些有趣的动画片,高年级的学生科学选择具有文化内涵的、语言多样化的,尽量选择美国英语的发音,要简单易懂,便于学生观看是学习。在编辑的时候,要注意每个片段时间和内容的搭配,播放的时候不要暂停太频繁,把握好每个片段播放的时间和内容,学生能够循环渐进的理解,也可以把影视分成几个部分,每堂课讲几个部分,让课文内容和影视内容交叉出现,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3、把影片与实践相结合
在学生观看在观看影片之前,老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影片。开始播放时最好消除字幕,以免学生对字幕产生依赖性,而不注重听,让他们通过听觉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老师要适时向学生解释一些比较难的词汇、短语和口语,对于精彩的部分要多播放几次,让学生跟着一起练习,模仿剧中人物的发音、语速、语调和节奏,能够有效的纠正他们的发音,掌握正确的语调,能偶让他们对影片有深刻的领会,从而使学生能够由听懂变成熟练。在影片播放完之后,要让学生模仿剧中人物进行表演,根据影片片段的人物和情节,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表演不同的角色,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和课堂上的互动性。可以让学生对影片配音,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巩固刚刚学到的知识。
4、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
观看影片完之后,对影片进行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评价的内容可以多中多样,可以让学生对影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影片中的文化,故事情节的设置,还可以让学生对影片做一下概括以及观后感。影片中的情况一般都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学生可以通过影片与生活想比较,找出不同的地方,可以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影片的内涵,通过影片获取更多的知识。对于影片的评价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批判性的,要鼓励学生积极评价,无论对错都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法,老师可以做出适当的补充说明,然后老师可以评价学生对影片的评价,指出哪些地方合理,哪些地方还有待改进,给出一些相关的建议,这样,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不但老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对影片知识获取的程度,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的进步。
四、结语
英语听力训练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利用影视欣赏作为一种教学的重要资源,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缓解学生的压力、寓教于乐,还提高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可以从中了解许多英语国家的文化,很大程度上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听力水平。所以高校应该重视影视欣赏在英语听力中的应用,英语教师也要努力完善这一教学形式,使之成为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丁桂珍,通过影视欣赏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21-222
[2]卢红艳,郭鸿雁,浅议英文电影赏析课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J].南北桥,2009(4),72
[3]吴文妹,大学英语配套的电影资源库建设与实践[J].电影文学,2011(2),146-147
当前,电影文化从逐渐普及到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了电影课或电影系列讲座,研究和鉴赏电影艺术已成为一门学问。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影视欣赏却成为一道隔岸欣赏的风景,或者只是浮光掠影的偶尔关注。当今的语文教学也处在不断更新换代的时期,让影视欣赏走进学生课堂,既是一种新颖的语文教学手段,更对学生人格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开设影视欣赏课的实践分析来阐述它在高中语文课中的意义所在。
一、将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进行参照比较,在认识中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影视是当今世界最富有魅力的综合艺术,它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诸种艺术之精华,成为一门独立的“第七艺术”。它与文学是如此休戚相关,很多语文教师在抱怨影视作品脱离了著作者的原意时,却常常忽略了他们之间的相通和不同之处正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原著,从而进行理性的分析,并投入到审美鉴赏活动中去。比如学生在上的《雷雨》时,常常很难把握好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与心理,人物之间的爱恋、同情、愤恨、忏悔、悲哀令人难以捉摸,难以确定。阅历简单,人生经验缺乏的学生面对作者笔下的形象虽感到回味无穷,但在理解上感到困难重重。语文教师应在课堂上带领大家一起观看影视作品《雷雨》,在分析两者不同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人物性格与矛盾冲突的分析,这可以借助演员的台词、动作、面部表情等,最终实现对作品本身的理解。
二、对于电影作品的热情将有效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非智力因素
众所周知,当前的语文教学还有着不尽如人意之处,表现在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的情感投入上显得令人失望。由于语文教师习惯于采取讲读的方式进行知识的灌输,单一的教学方式必然使求知欲望强烈、性格活泼的学生感到枯燥和厌倦,语文教师要改变现状,思考是必需的,而实践更重要。在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影视的功能是不可估量的。
教师应该选择学生乐意观看和值得观看的影视作品作为教材,因为优秀影视作品对于人心灵的净化功能将与语文教学实现相通,从而发挥情感交流。当学生在观看《红河谷》时,内心涌动的爱国情感并不是语文教师的说教可以达到的;当欣赏历届《华人辩论赛》的精彩实况时,学生渴望加强口语训练、来尽情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又变得突出和强烈;当收看昆曲《牡丹亭》时,学生们对祖国的传统文化又寄予厚望;当研究电视广告的精彩纷呈时,学生们体验了广告语言的生动和夸张,又对母语的学习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豪感。总而言之,影视作品种类繁多,教师要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挖掘,就能找到激起学生学好语文的愿望。
三、对影视作品的接受,避免了学生在封闭、独立的领域里学习语文,使他们采取开放、互补的态度研究语文
长期以来,我们的很多语文教师是在纯“语文”的领域里进行着艰苦的改革,我们的学生是在纯“语文”的范围内进行着不懈的学习,实际上,这样的语文活动无非就是上课、听讲,写作、批阅,考试、评讲等等,这样局限的范围势必使语文成了“小语文”,它与周围的其他学科没有联系,与我们的生活、工作进行了断然的隔绝,这已经走入了一个误区。而影视作品正好弥补了这一个缺陷,影视作品涉及的范围大至宇宙、世界,小到某一个细节,可以说它无所不包。语文教师应利用它的开放的特点来进行语文教学,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经常会在班里发现知识面狭窄、生活三点一线的同学,那么不妨让他们看一下反映世界、国家、民族生活的电影(比如《辛德勒的名单》),使他们的视野变得开阔,写作时就能引经据典,体现思维的广度;而对于那些情感淡漠、对文学读本没有体悟的学生,不妨播放一下反映人与人真情的影视作品(比如电影《金色池塘》),使学生在充盈了丰富的感情后,再投入到学习文本中去;而对于那些为了学习语文而学习语文的同学,那就播放一些演讲、辩论比赛的录像或反映个人成长史的影视作品,使他们走出狭隘的自我,而唤起让自己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的动力,从而进行居高望远的定位,使之能从原先的“封闭、独立”的学习范围中走向更广阔的领域。
四、欣赏影视作品的过程将激发学生内心的创作欲望,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与机遇
语文教师也许担心,当我们利用每周一节或每两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影视鉴赏时,整个的欣赏过程是否显得多余,因为我们本身的课时也不多。实际上当学生对某影视作品产生感觉从而获得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中,必然对其作出一些选择、分析和判断,并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取向。学生在对影视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他的情感随作品涌动起伏,创作欲望也适时而生。不少同学在观看了电影《可可西里》后,在写作中提到了它,在课堂教学中也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这说明这部影片对他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又比如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不但使学生对法西斯产生了强烈的憎恨,而且影片中色彩的运用也成为学生进行影视评论的一个角度,从欣赏变为理性的分析和评论,这无疑可喜可贺。这样的创作欲望一旦产生,教师就要抓住时机,不遗余力地进行鼓励,指导,使这种欲望稳定化,固定化,教学的目标就达到了。
关键词: 英语听力 影视教学 兴趣
根据英语教学大纲,大学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基本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及英语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听是人们日常交流的主要途径,因此听力尤为重要。根据美国保尔・兰金(Paul Rankin)教授统计,听占人们日常言语活动的45%, 说占30%, 读占16%, 写仅占9%。因此,培养听力技能应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都局限于听力磁带的播放,也就是老师播放磁带,学生边听边做练习,然后对答案,老师再讲解,学生再听。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课堂气氛通常都很枯燥,学生觉得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改革英语听力教学,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丰富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探索英语听力教学的最佳模式,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是当前英语教师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听力课上应引入影视欣赏环节,造就一种“亲临其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类目标语言的“地道”表达形式,以刺激学生的模仿行为以及语言实践的热情。
一、 影视教学的优势
1. 轻松的语言环境
Krashen. S.D 强调情感对语言输入的重大作用,认为“只有克服心理障碍,才能使语言材料顺利进入学习者的知识结构,有效实现学习习得目的”。听力课是教师提问次数最多,涉及学生面最广的一门课程。学生因害怕听不懂,回答不出问题丢面子,焦虑感较其他课程有所增加。而焦虑感是一个最能影响语言学习的因素,它的增加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而电影则以轻松愉快的形式向学习者展现视听环境,情节跌宕起伏,学习者沉浸在整个情节中,能消除传统教学方式一贯存在的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并寓教于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
2. 培养学习兴趣
在电影教学中,生动活泼的故事情节,贴近生活的精彩对白,使学习者从中获得乐趣,降低他们的情感焦虑程度,学习起来当然乐此不疲,自然也不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兴趣是人的特殊的心理机能,是人们发展智力索取知识走向成功,进而达到理想境界的桥梁和纽带。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对于人的认识活动是一种巨大的动力,符合人们兴趣的活动才能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使人集中注意力,长时间愉快地从事某种活动。在欣赏作品的时候视听兼顾,学生可以同时接受到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从而把形象和语言结合起来,通过视觉向大脑输入鲜明而完整的主体表象,使人的感觉产生广泛的兴奋点,最大限度地调动视听触动多个感官系统。因此,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3. 提高交际能力
一个掌握大量词汇正确语音牢固语法和准确句型的学习者,未必在听到任何材料时都会得心应手,理解准确,其原因就是影响听力的因素还有除语言本身以外的其他相关因素。影视教学把真实的世界搬进课堂,真实的外语环境有利于学习外语,使学生摆脱母语羁绊,最终达到能用英语准确流利地表达思想和感情的目的。在电影播放过程中,通过人物表演,场景转化,学生可以了解到说话人的背景条件交际语的适用情景因文化差异产生的语言禁忌。在特定的语境中比较容易掌握不同语体的得体恰当的称呼方式和表达形式,如正式语体与非正式语体的区别,而语体的变化与社会生活中某些方式的变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一致性。
4. 增强英美文化知识
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的能力。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学习者,由于接受的文化教育不同,在交往过程中常常会存在理解上的障碍。中西文化在各自的教育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节日习俗交往中的称呼问候聊天以及对答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模式,表达的方式也不同。如果照搬中文文化然后对等套用到英语文化表达中,肯定会影响正确的听力理解。而电影是一种大众文化载体,它是现实生活的浓缩与升华,是文化沟通的桥梁。看电影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了解英语民族的文化,包括对英语民族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理解。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对语言文化的介绍应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因为学习另外一种语言也就是学习另外一种文化。
二、 英语听力课上如何实施影视教学
1.选择合适影片
听力课上运用影视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影片的选择,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影片。很多老师对影视资料的选择全凭个人喜好,不考虑学生的需求。影视教学手段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征求学生的意见。选择合适的影片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看内容是否健康有趣,所选影片一定要有益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他们能以正确的视角和心态来解读英美文化和现代生活。坚决杜绝那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和暴力电影。同时还要考虑到故事情节是否有趣,有趣的故事情节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于初学者,可以考虑那些生动有趣的动画片,如:Finding Nemo, Lion King, Beauty and Beast 等等。二要看语言是否清晰,发音是否纯正。只有清晰地道的发音才能让学生学到地道的语音语调用词以及使用者的情感表达方式。三看长度是否适中。英语听力课课时有限,针对电影的类型和学生听说水平,选择电影时要注意影片的长度。
2.影视教学的具体运用
首先,教师应该放映整部电影给学生欣赏,学生应坚持把电影看完。在看一部电影之前,不提倡让学生看剧本,学生应尽量听,至少要对情节有所了解。教师可以介绍一下影片的背景知识,特别是那些根据历史事实改编的电影,这样学生就会对影片有个整体的认识。
然后,放映精彩片段并讲解。在播放时要采取片断播放的方法,通常15分钟为一个片段,不能太长时间,否则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播放一遍后,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讲解。影视作品中的英文对白,多以日常对话为主,里面夹杂着大量的口语、俚语和习惯表达法, 更有文化上的差异,因此教师的讲解对于学生对影视作品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口语表达与书面语的不同之处,注意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如何恰当地表达思想感情,真正训练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注意影视里的句式,可要求学生运用这些句式进行造句练习。
其次,对一些经典对白,要求学生模仿角色的语音语调进行朗读和背诵。电影对白是语调语气的最佳范本。教师可以播放画面,隐去声音,让学生分角色进行配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背诵时重视模仿,一开始可以用中文思考英美人的逻辑思维,边思考边背诵,然后慢慢用英文思考,把英美人的逻辑逐渐变为自己的。
再者,看完整部电影后,组织学生就电影里的人物性格、表达效果、感彩、文化内涵等等展开讨论。学生可对影片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如话外功能的分析。教师也可让学生写观后感。
最后,课外教师应要求学生使用磁带进行影片精彩片段的模仿、朗读、背诵和听写练习,巩固学生的口语句型,短语,挺高听说水平。语言的输入靠听和读,语言的输出靠说和写。通过听和读,输入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输出的准确、流利和多样。音像材料提供的英美知识与语调、英语语句比课本等书面材料更直接,更形象,更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言语。
电影听力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借助电影学英语,表面在看,实质在听。电影听力不像听磁带那样干巴巴的,学习者可以通过故事发展的逻辑推理,感觉到台词的意思,潜移默化中,学习者就有了语感,能轻松地听懂英语和运用英语,真正让英语“活”起来。当然,学习者下工夫努力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D.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M].New York, Longman,1985.
[2]Krashen. S.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Pergamum Press,1982.
[3]Paul T. Rankin. The Importance of Listening Ability[J].The English Journal,1928,(8):623 - 630.
[4]宋方琴.转轨中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
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历史影视欣赏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主要以纸质课本材料为教学载体,以平面、静止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世界里,而影视资料以其特有的立体感、动感、色彩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图文并茂、声画结合、视听同步的表达方式,为知识增添了一些艺术色彩,充分调动了初中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满足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将影视欣赏融入历史教学课堂,达到了知识传授与学习兴趣的统一,强化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研究表明,学生更容易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视觉与听觉上的冲击,使他们对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能够感同身受,从而引起心灵的共鸣,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自然而然对历史问题进行思考,提高了课后对历史知识进行自主探究的可能性。
2.促进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多数影视资料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场景再现以及对历史英雄人物事迹的描述,具有一定的思想教育功能。把影视欣赏运用于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观看中学会欣赏,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对历史事件有更深的情感体验,无论是从感性还是理性的层面来看,初中生的思想水平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升华,促进了对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x等主流价值观的培养,更高效地完成了素质教育的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离不开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历史影视作品对于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塑造学生的良好道德品格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观看过草地、爬雪山的影片,学生可以深切地体会到百折不挠、英勇顽强的奋斗精神,从而明白当今幸福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他们奋发图强、不怕困难的坚定信念。
二、引入历史影视欣赏课辅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
1.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写观后感。
由于初中历史教学时间有限,不可能在课堂上播放完整的历史影视作品,因此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时间的有限可以通过拓展学生的课前、课后时间来弥补,达到预习、学习、巩固的效果。历史老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前对影视作品的相关信息进行主动了解,如影视作品的时代背景或思想主题,有资源的学生可自主观看。课堂知识的学习要以了解相关信息为前提,学生在对知识有大致了解的基础上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有助于学生及时在课堂上向历史老师反馈疑惑之处。如在教学《和抗击沙俄》一课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并观看与郑成功有关的影视作品,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学生就能从中深刻了解郑成功的人物性格,以及他的事迹,加强了对该课时知识点的理解。在课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写影片观后感来深化思想教育。学生在欣赏影视作品后,势必对影片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即可,学生的思想境界与历史知识水平都得以提高。
2.增强历史影视作品的选择针对性。
将历史影视欣赏融入课堂教学是一个需要教师精挑细选的过程。当前,还不具备与初中历史教材配套的影视作品,因此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慎重选择。历史影视作品层出不穷,范围宽广,质量无从保证,教师应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年龄与心理差异为现实依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影视作品。目前的影视作品中,除纪录片以外,其他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历史事实进行了改编,不具备客观性与真实性,甚至有的作品与历史事实完全不符。教师唯有精挑细选,才能保证历史影视欣赏课的教学质量。以教学服务为第一要务,影视作品服务于历史教学内容,确保影视作品的真实性,另外,在选择内容方面,影视作品必须符合健康向上、与时代主题相符的要求,避免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而选取偏离历史教学目标的作品。让学生在影视欣赏中,总结历史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师要巧妙结合影视作品的特色,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历史知识探索能力,让学生经历对影视作品的信息搜集、认真观看、强化认知的过程,使学生在思辨中成长,在思考中成熟,为以后学习历史知识奠定深厚的基础。
【关键词】英语学习 小学教育 影视欣赏 趣味教学
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注重传授语言知识,过多偏向于课本知识的学习,强调背单词,背词组,背课文和语法练习等机械式的记忆性学习,对听说环节缺乏重视,对语言运用能力重要性的忽视,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枯燥乏味,停滞不前。而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普遍薄弱,对英语课程缺乏兴趣,英语的听说能力更是低下。英语电影开拓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眼界,电影语言内容丰富,地道,语言生动,更贴近现实生活,它弥补了课本知识的生硬,抽象,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学习空间,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能直接推动学生投入学习,也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欣赏优秀的英文原版电影,享受电影艺术所带来的乐趣,是每个学生的一种心理需要。因此,电影提供了真实的场景,创造了一种轻松的英语学习氛围,更能促进学生真正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一、实施策略与教学方法
在利用原版英文影视作品进行视听说教学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本课程的特点,充分发挥英文电影的优势,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要有所创新。本文以《蒂芙尼的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为例,具体展示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其内容。
二、课前预习
教师提出三至五个思考题使学生在课前有针对性地对电影故事的时代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有基本的了解。针对《蒂芙尼的早餐》这部电影,教师在课前可以布置如下任务:例举你所知道的所有由奥黛丽・出演电影有哪些?《蒂芙尼的早餐》这部电影与你之前看过的英文电影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等。建议学生在课前能够利用网络查找与影片背景知识相关的资料。
三、课堂活动
1.课前陈述:首先每组选出一名学生就准备的话题进行陈述,发言时间在3分钟左右。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做简短记录,并给予评价。评价涉及陈述内容的正确性,语言是否出现语句错误等。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技巧,多鼓励,少批评,以免打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学生向陈述者提问。
2.背景知识介绍: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由教师系统全面地对影片的背景知识进行介绍,补充学生遗漏的问题。比如《蒂芙尼的早餐》这部电影,教师可以讲一讲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成为好莱坞经典影片的两个原因:第一,影片剧情很好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第二,影片中人物塑造多样化,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选段分析:节选有代表性的片段,在播放选段之前,教师应讲解其中的单词、短语、俚语以及习惯用法,提高学生理解和吸收语言知识的能力。在《蒂芙尼的早餐》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选择霍莉与保罗,霍莉与巴西富豪之间的经典对话作为视听学习的片段。在播放片段时我们要注意教学方法。首先进行无字幕播放,让学生根据画面大体去理解片段内容,尝试着去听懂部分台词。然后打开英文字幕播放,让学生重点留意前面没听懂的词句,加深记忆。最后再一次关掉字幕,让学生边听边重复听到的每一句台词。在播放中,教师在每句后面可以适当按暂停键停顿。通过这一环节的练习学生不仅逐步提高了听说能力,还积累了大量的词汇。角色扮演:学生在学习了重点片段之后,以小组形式来进行听说训练。具体可以采取两个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或者让学生看字幕来配音。
4.经典语句分析:正在每一个片段学习完之后,教师可以选出其中的经典语句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内涵,使学生快速领悟影片主旨。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锻炼了英语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将影视欣赏引入英语教学实践目的所在。
5.学唱英文歌:学唱英文歌曲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学习英语的途径。在《蒂芙尼的早餐》中那首名叫《月亮河》的主题歌不仅帮助《蒂芙尼的早餐》这部电影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最佳配乐两项奖,这首旋律优美的电影原声也获得了美国格莱美最佳歌曲奖,是十分值得学习的经典英文歌曲。主题歌曲中的歌词都是经过锤炼的,简洁而极具表达力。从语言学习的多重目的来说,通过掌握歌词所表达的内容,对理解电影情节甚至异域文化都与很大帮助。
四、课后活动
在课后教师可以针对节选电影片段的重点、难点词语设计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积累词汇。让学生根据所给思考题用英语撰写《蒂芙尼的早餐》影评。这个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影片的理解,更锻炼了他们的英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刁若菲.论原版英文电影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J].安徽文化,2014(7).
[2]张兵兵.英文电影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运用[J].电影文学,2015(17).
[3]郭爽.英文电影欣赏在外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电影文学,2012(22).
关键词: 影视欣赏选修 大学英语教学 辅助功能
一、前言
为更好地提高大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仅仅教授大学英语教学课程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需要,因此,很多高校在大学英语综合课程基础之上,开设了一些相关的英语提高课程,比如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阅读、国外影视欣赏等课程,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并在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也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二、英美影视选修课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
(一)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英语课堂,学生对教师和书本有一定的依赖性,完全没有脱离“灌输式”教学,学生上课枯燥,教师也不能很好地调动授课积极性。
(二)提供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
影视欣赏选修课另一大优势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上课的积极性更浓厚,学生完全是在一个地道的英语环境中。教师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让学生看完一段影视台词后,让学生现场重复所看、所听到的内容,并给出相对应译文。
(三)促使学生深入了解英美文化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不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交际能力很差。而每部影片所展示的社会状况、生活情景、民俗习惯、地理地貌、历史背景等会加深学生对目的语国家的了解,提高其语言的社会实用能力和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
(四)影视字幕对口语教学的辅助作用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外语口语技能,教师在努力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同时,还必须探索并采用一些深受学生欢迎的新的教学方法。字幕影视正是这样一种好方式。Ellsworth(1992)发现,影视字幕教学不仅能使学生较好地获得对语料内容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对内容、词语、句式的记忆更佳,因为在这种融视、读、听为一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同时受到来自画面、话语、字幕三种感官刺激,增强了对语言知识学习、记忆和掌握的效果。Borras&Lafayette(1994)经实证发现,字幕影视通过听、读、说的有机结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外语生成能力。
(五)影视字幕对英语快速阅读的辅助作用
在中国学生读、写、听、说、译这五项外语基本技能中,阅读常被很多中国学生视为他们的“强项”。所谓“强”,主要是就“理解”而言,即学生能读懂具有相当语言难度的外语文章和书著,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外语阅读已达到很高水平了。决定阅读水平高低的基本因素有两个,一是理解,二是速度,两者缺一不可。例如在英语国家,人们阅读报刊、杂志的平均速度在250―500wpm(Rich-ards,et al., 1992)之间。在我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四级的快速阅读也仅为100wpm,六级为120wpm(《课程要求》,2007);即使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快速阅读速度,六级水平要求达到的语速为140―180wpm(《英语教学大纲》2000版)。从上述几组数字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学生的英语阅读速度仍然是很低的。笔者认为,偏低的阅读速度已成了制约提高学生整体外语水平的瓶颈。英语国家的快速阅读训练方面的经验表明,每个阅读者都具有提高阅读速度的巨大潜力,只要树立正确的阅读意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经过一段训练,大部分阅读者能将阅读速度提高一至两倍,甚至数倍(McWhorter,1996)。笔者认为,在快速阅读训练方面,字幕影视是一种比较适合我国学生特点的好方法,主要原因有二:①有利于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很多中国学生缺乏速读意识,养成了回读、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边读边查词典等不良阅读习惯。而影视字幕以其字幕与言语同时消失的特点为学生创造一种独特的阅读氛围:阅读者必须尽力按字幕隐现的速度进行阅读。在这方面,国外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②练习速度适当。Rivers(1981)通过调查发现,英语为母语者讲话的语速一般分布在130―220wpm之间,其中130wpm以下为慢速,160―220wpm为平均语速,220wpm以上为快速;而英语国家广播、电视、电影中的语速一般都为200wpm左右。这一语速既高于中国学生的英语阅读速度但又并非高不可攀,因此,选用这一语速来训练和提高我国学生的英语阅读速度是可行的。
三、如何组织好影视欣赏课
在课堂上,教师主要就精选的电影片段进行教学,而整部电影的欣赏要求学生课下自行观看。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俚语和语音的讲解、文化现象的解释、相关实用文体的写作,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配音等口语活动,对比分析中国的文化传统进行分组讨论,或开展一些其他任务活动。课后还给学生留有作业,使其对课上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复习和巩固。
四、结语
影视欣赏作为一门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出现,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是明显的,提高了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了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对外语教师来说,也提高了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扩展了知识面,加强了自身的知识体系。影视欣赏教学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还属新生事物,它和专业英语教学还有着很多不同。笔者以上所讨论的影视选修的教学辅助方法如果得当,将对英语语言学习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蔡蔚,张文霞.以人为本:英语提高阶段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2004,(1).
[2]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 Inc.,1985.
[关键词] 影视艺术教育 艺术修养 教学方法
影视艺术作为视听语言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它最具有大众化和生活化,它广泛而直接地影响着当代青年尤其是高校的大学生的思想情操和艺术素质。因而笔者认为,在普通高校应普及影视艺术教育。
一、普通高校普及影视艺术教育的意义
影视艺术教育的普及,是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捷径。影视艺术的门槛之低、受众之广、传播手段之丰富、持续影响力之强,是其它任何艺术所无法比拟的。所以,任何一种艺术的影响力和导向性,都远不能与影视艺术相提并论。但是广大大学生的影视鉴赏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同学只是肤浅片面地对剧情进行理解的深层次的主题表达理解不到位,使优秀文化不能准确传播和吸收,而一些糟粕文化却乘虚而入。影视艺术集成了绘画、音乐、三维技术、化装、表演文学、摄影、灯光、编辑等众多艺术门类的,要整个高校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就定要普及影视艺术教育。也只有普及了影视艺术教育,才能帮助当代大学生真正准确地吸收影视艺术中的优秀文化,抛弃垃圾文化,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影视艺术教育的普及,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中外影视名著的欣赏和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了解影视艺术的特征和艺术规律的同时,提高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净化心灵、指导人生。情感是影视欣赏教育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也是影视教育感受的动力和中介。比如电影《可可西里》一开始影像语言描绘出的是美丽的雪山、辽阔的青藏高原,她峻美、宽广、苍芎、荒凉、寒冷……,它是藏羚羊的天堂,是地球生命的自然写照。接下来的影像展现的是怀羔的藏羚羊大面积遭盗猎者屠杀,无奈的、可怜的、鲜血的故事背后只是为了那500元一张的藏羚羊皮。为保护藏羚羊,巡山队队长日泰惨死在盗猎者的枪口下。影片以记实的手法描述,以真实的、静默的、直观的方式呈现,使学生的情感沸腾。他们愤怒了,他们悲伤了。在愤怒的情感驱使下,他们找到了罪恶;在悲伤的情感下,他们找到了无辜;在情感的画面前,他们善良了。
二、如何上好影视艺术教育课
首先,教师应该不断丰富的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文化素养。教师是站在文化的前锋,这个前锋的方向决定着学生的文化朝向。因此教师应大量欣赏影视艺术作品,系统地了解影视发展的历史和不同时期的影视背景,搜集大量的影视文献资料,深入细致地了解影视评论,广泛的了解影视的类型,提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真正把握影视发展的主旋律。
其次。影视艺术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有审美活动的欣赏教育,也要有艺术批判的欣赏教育。欣赏影视作品是对影视作品的再创造。积极自觉的欣赏活动,常常会赋予影视作品新意。一部影视作品,通常从表面上理解是一种含义,而从更深层上去理解则会发现它的另一种含义。例如卓别林的影《摩登时代》表面是一部诙谐、幽默的无声喜剧。但是我们只要略加思考,就会发现这部看似滑稽可笑的喜剧影片中却蕴含着深刻的悲剧色彩,即人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中所面临的异化状态和那种永远也摆脱不了的不幸阴影。它构成了这部影片的深刻思想内涵。影视欣赏活动不是机械地复现作品的原意,而是能动地、积极地参与作品意义的再生产。把自己的情感、理想、意志投射到作品中去,使影视欣赏成为一种有个性化色彩的创造活动。一部《红楼梦》,才子看见“色”,道学看见“”,革命者看见“叛逆”,循世者看见“空”。这种仁智互见现象,说明了影视再创造既是受制于审美对象(作品),又是受制于主体(观众)。作为教师应当自觉形成良好的观赏习惯,对影视作品的理解要多视角分析,逐渐形成囤积式的、独特的理解方式。对艺术的认识既要符合艺术的普遍审美规律,又要有自己的个性风格,独到见解,才能达到创造意义上的影视欣赏活动的最佳状态。
再次,根据影视艺术教育课的特点,创新多媒体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以多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多媒体可以形成声、光、形、色、动等直接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共同作用的情景,具有良好的强化效果和整体效应。多媒体教学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分为板块法、重组法、实践法。板块法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的需要,断章取义、集取所需。把欣赏内容分为多个板块,对于中心重组、故事梗概、人物讲解、分析定位有着讲解方便、调度快捷的好处。尤其是对欣赏大型影视作品更为明显。如在欣赏大型史诗片《埃及艳后》时,影片时间较长,历史内涵深刻,人物角色较多,故事内容复杂,运用板块法快速、明了地讲解,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整部电影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欣赏的侧重点。重组法是根据教学的需要,重新组合欣赏对象的结构、背景、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重新组合影视作品,可以缩短内容、因果倒置、开拓思维。在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时,重组不同的故事情节和结尾,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实践法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互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从被动的接受中成为主动参与的一分子,从而达到我有艺术,艺术有我的境地。在欣赏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时,不仅使学生懂得了善、恶、美,欣赏到动人的音乐。在“孤独的牧羊人”那段美妙的木偶音乐伴奏下,学生扮起了剧中自己喜爱的角色,忘乎所以地“疯狂”了一回,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加强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最后,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尽可能地教育学生远离恐怖片、和黑帮片这类影视片。学生的年龄处于鉴赏朦胧时期,教师应尽弘扬真、善、美的责任。
【关键词】影视作品音乐学前教育素质演奏
影视作为大众传媒,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影视作品中的音乐元素,让学生为日后的幼儿音乐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一、 影视作品中的音乐概念及特点
影视作品中的音乐,通常简称为电影音乐,其概念顾名思义,广义的是指电影中所用的一切音乐和歌曲。但是我们在现实用法中,狭义指的是作曲家为电影专门创作的音乐和歌曲。影视作品中的音乐是影视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部分。影视音乐在不断的发展运用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音乐艺术,成为音乐艺术的一种新的体裁。影视作品中的音乐仍具有其本质构成要素,即旋律、和声、节奏和色彩,但是因为其置于电影的大背景中,其所表现出来的特质是音乐的听觉形象与语言、音响效果、视觉画面相结合起来。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与电影题材、情节、风格的紧密相关性。音乐构思由电影的题材内容、风格样式、人物性格及导演的艺术总体构思来决定,音乐的听觉形象与最终与画面的视觉形象紧密融合。电影中的音乐,除神话、童话、科学幻想类影片等,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很少有夸张和程式化的东西,这一点明显区别于音乐会乐曲和舞台歌剧音乐。
二是音乐常常与对话、自然音响效果相结合。当影视由无声电影进入到有声电影以后,音乐即与电影中的对话、音响效果、画面紧紧融合在一起。基于影视作品的美学功能和要求,影视作品中在表现抒情性、戏剧性气氛的时候恰当地、有效地使用音乐。
二、在学前教育音乐课中发挥影视音乐欣赏在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影视音乐的一些作品中流淌着不同的音乐情感。通过欣赏一些多媒体影视音乐,并结合教材讲解片中的剧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影视作品的主题和寓意。比如在欣赏了《祖国的花朵》、《妈妈再爱我一次》片中的主题歌曲时。让我们又想起和重温了童年时在影院里面的那份美好的时光和记忆。通过欣赏这类的影视歌曲,使学生切身地体会人们相互之间的亲情,教育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教会他们懂得如何珍惜,这样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所达到的效果,是通过说教难以达到的。在进行人性教育方面,让学生欣赏一些动画片中的音乐,例如《小鲤鱼历险记》、《宝莲灯》等影视音乐,通过欣赏和讲解音乐的内容,教育他们应该保持并发扬敢与邪恶势力作斗争,不畏艰险、不怕辛苦;通过欣赏《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歌曲《我心永恒》,更好地教育学生,爱情不只是甜蜜,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而是无私地付出、是双方心灵的交融。只有坚定世上存在纯洁的爱情,才能真正地体会到爱情的滋味与可贵。总之,通过把影视音乐进行分类以及一些片段式的欣赏,并结合一定的剧中内容进行讲解,会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促进今后的幼教事业发展。
另外,可通过影视音乐欣赏课,让学生对影视艺术的了解、喜爱,来激发他们对影视音乐的热情和对音乐知识的渴望。在选修课中,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学生都看过电影,有的同学还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欣赏不同风格的电影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在这样一个个性充斥的课堂中,给予大家更加广阔的开放空间去探寻影视音乐的魅力是十分必要的。
三、在学前教育音乐课中发挥影视音乐对学生器乐演奏表演意识的提高
在器乐演奏中“演”的把握需要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理解、诠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地域风格的音乐作品的过程,是激发学生表演意识、表演欲望的过程。将影视音乐融入到器乐演奏实践中去,是提升器乐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尝试,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运用影视音乐来提升学生的表演意识。
首先,运用影视音乐的艺术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影视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通过优美的旋律、跃动的节奏、悦耳的音响,结合跳动的画面,可以充分展开想象,去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景象,看到五彩的画面,使影视音乐的艺术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器乐演奏中,部分学生虽然技术比较熟练,演奏时却木讷、刻板,没有生气,这是缺乏想象的表现,此时教师可以运用影视音乐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提示学生抓住音乐情绪抽象的关键,通过想象将音乐形象生活化、具象化。演奏作品时,以形象思维为主,想象看到的情节画面,或者联想影视作品画面,再现其中情节,把握角色所处的具体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使演奏表现出较高的艺术性和强烈的时代感,促进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
其次,运用影视音乐的文学性激发学生的情感。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之一就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音乐教学大纲强调,“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把美育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去,这既是音乐教育的立足点,又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说在器乐教学中,体现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性、时代感尤为重要。从音乐教育的功能看,音乐对于心灵的塑造、道德的教化具有独特的功能,音乐具有一种潜在的力量,在震撼人的心灵和感染人的情绪上有一种难以形容的穿透力,直撞心灵。利用影视音乐“以情感人”、“寓教于乐”,既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又完善其人格,因为影视音乐作品所表现主题思想是多方面的: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有对革命先辈的缅怀,有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有对人生的思索与追求,有对未来的向往与憧憬的,有对人类社会美好情感和行为的赞颂与讴歌的等等,这些有利于学生体验作品的时代感,培养学生把握不同时代作品的能力,提高艺术审美能力,从而使学生有意识地表现音乐作品的情感情绪、艺术性与时代性。
[关键词]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 方法手段
影视艺术教育是以电影、电视艺术品为教育媒介,面向普通观众和受教者,以区别于影视的制作教育而纳入素质教育的一种教学定位。影视艺术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两种方式,学校教育又分为大学影视艺术教育、中小学影视教育两个层次和培养影视艺术制作者(专业教育)、影视艺术欣赏者(普及教育)两个目标。
我国影视艺术教育历史发展形态和我国影视艺术发展形态基本吻合,目前的现状是:影视艺术教育的社会教育弱于学校影视艺术教育,而学校影视艺术教育中的大学影视艺术教育又弱于中、小学影视艺术教育。大学影视艺术教育中的普及教育又弱于专业教育。针对这些急需解决的难题。重中之重是要构建好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课程体系的前提下.对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研究,以期实现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的课程目标。
一、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和教学目标
对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研究,首先要分析、明确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影视艺术中的教育,这主要是指影视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教育功能一是通过影视艺术作品内容来进行教育。主要指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教育功能。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课程最突出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影视作为工业制作艺术、大众消费艺术,从创作到制作都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其中包含有成百上千个程序,包含有数百个职业和各种艺术门类。培养大学影视艺术制作者、创作者的影视艺术专业教育,要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强化教育的实践环节。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则承继了影视艺术专业教育的综合性,弱化了其实践性,并突出地显现出:既不同于娱乐性、游戏性,也不同于审美性的愉悦性;课程目标不重求深而重求广,教学内容、教材结构具有综合性;超越了所属“美育”学科范畴,成为“文化教育”学科,具有人文性由于其文本的经典性,体现出课程的经典性:和其他课程相比,更注重教育过程等特点。可以说,大学影视普及教育课程是大学教育中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它是愉悦性和审美性的统一,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经典性和现代性的统一,是信息性和教育性的统一,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教育课程。[1]
根据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的基本特点,结合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形势。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可以概括如下:使大学生在欣赏解读影视作品的同时。去了解、理解影视艺术的特性、影视语言的特性;在趣味盎然的影视作品观赏过程中,提升审美期待,提高审美趣味,丰富审美知识,提高审美能力,陶冶审美情操,激发审美感情。
要实现这个课程目标,教学改革是关键因素之一。它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方面。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
二、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优化教学方法最有效教学手段的基本标准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的、由一整套教学方式组成的操作策略,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是联结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实现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也是影响教师威信、师生关系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重要原因。它具有实践性、双向性、多样性、整体性、继承性的基本特点。
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服务的。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不同,就应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的年龄、性别、经历、气质、性格、思维类型、审美情趣等的不同,也对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只有选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相符合,与教学对象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教学对象的知识能力和思想水平,促进其健康向上的发展。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体现着教师的智慧,标志着其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低。
一般说来,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应具备如下条件:一是能否被接受者在理智方面、情感方面认同。二是教师与学生的参与程度、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较好地体现出教学的民主性。三是克服了每种类型方法的局限性,在功能、效果、手段等方面呈现出经过优化组合后的综合性。四是高效果与高效率的统一。五是符合美的规律和原则,能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注意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具有审美价值。
教学手段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传递教学信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为感知、理解、记忆知识创造条件的物质载体。它主要包括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和教学工具(普通教具和现代化教具)两大类载体。教育手段与人类文明的演绎历程亦步亦趋,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传统的面授到今天现代化技术投影[幻灯]、录音、录象、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的开放型、超时空教育,教学手段已经迈向现代化,处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共同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状态。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应当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给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三、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优化教学方法最有效教学手段
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优化的基本的教学方法有:(1)课堂讲授法。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万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学校教育的“大众法”。这种方法以教师为主体,同时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启发教学、谈话式教学等促进双边活动。(2)现场观摩法。这种方法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由理性思维转向对感性形象的认识,也可以说由以教师为主体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有:一是和属地的影视制作机构联合,酌情组织学生代表到拍摄现场观摩二是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影视剧制作现场花絮的记录片。(3)实验实践法。这是由以教师为主体真正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有:一是根据课堂讲授内容,有选择地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主要是节假日)拍摄DV剧;二是组织学生到影视拍摄基地参观考察三是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撰写影视鉴赏文章,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和论文写作能力。(4)考试检验方法。这也是常见的传统的方法,主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的考核,采用平时测验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理论测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优化的综合的教学方法主要有:(1)问题式教学法。强化求疑意识,注重知识的科学性。主要内容包括5个方面:教师课前将教学内容提升为问题把应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学生拿到问题后则明确本次教学的目标、学习目的,教师根据问题类型、难易程度等决定如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清晰、明了的总结,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实践证明,问题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建立,使学生能自主、充分和有效地学习。(2)作业式教学法。强化参与意识,实行师生互动,注重知识的深刻性。其做法是:教师将下一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分解,通过师生双方协商,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就某部影视剧申报发言主题,然后,学生进行广泛的观赏。组织好书面分析材料,届时在课堂上作专题发言,课堂中60%以上的时间由学生主导。师生角色互补互换,学生报告,教师和学生点评,及时展开讨论,将学习引向深入。(3)话题教学法。强化创新意识,注重知识的建构性。“话题”指的是影视艺术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等。具体做法是,先由教师主讲。然后提问,就某一话题让学生谈见解,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如对当下影视界热点话题的讨论,比如影视制作的特技;港台影视和大陆影视以及其他地区华语影视作品之间的差异等等。(4)综合方法论教学法。教学方法的综合性,强化学生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其做法是,对于影视发展史中的现象和影视作品,运用多种角度和多种方法。如文化学、社会学、符号学和比较法、还原法等进行阐释。(5)学术研究法。由学习到实践,强化大学生知识学习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课外兴趣课题活动中,比如。影视剧欣赏写作,DV拍摄,撰写带有学术研究性质的论文,支持学生组合申报校、院级课题,甚至吸收学生参加本课程教师主持的国家级、省级的规划课题研究或教改课题等。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主要有:(1)影视欣赏室。这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教室。它的基本配备是:有一间能容纳一个大班的学生上课的专用室,有陈列橱窗,有投影仪、收录机、放像机、电视机、电脑,并配有相应的教学资料软件;影视欣赏室大体可归纳为几种类型:影视剧历史图片、资料展示室(复制的即可)影视音像及文字资料、教具陈列室;影视多媒体专用室等。影视欣赏室的出现对教学现代化的推进有着功不可抹的作用,特点是:它的整体环境能够给大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良好的条件;能够方便大学生对影视艺术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它最大的效能,不仅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能利用,中文专业的文学课、历史专业的文献课,甚至思想政治课等都可以利用,既能成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场所,也能成为本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影视欣赏课件。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课件是从教学活动出发,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能够使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生一定的改变,它能把课程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用软件的方式实现出来,但缺失了很多课程的内涵。现在常用的影视欣赏课件有多媒体影视欣赏课件和网络影视欣赏课件:多媒体影视欣赏课件是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是一种运用课件制作软件制作的可以在电脑上演示的能配上一些图像、声音、动画等,它可以在电脑上操作,图文并茂,既生动又形象,又可以免去上课时的粉笔书写的麻烦;网络影视欣赏课件,就是应用于网络环境的课件,主要通过网络表现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等。此外,现在不少电视台的影视艺术专题、专栏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的“影视同期声”等,可以作为特殊的影视欣赏课件,复制下来,供大学生学习用,这种课件可称之谓“影视欣赏电视课件”。
四、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优化教学方法、最有效教学手段实施意义
关键词:英文影视作品;教学资源;高中英语
作为人们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英语本身就包含着浓厚的情感和文化。但这些却被日常教学忽略,而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的英语影视作品,可弥补这一缺憾,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英语教学开启一片新天地。
一、英文影视作品对高中英语教学的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重视,满足学生个体要求的理念也受到了广泛的认同。为了促进学生在身体、智慧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英语教学正在朝着多元化、均衡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而影视作品欣赏能很好地配合英语教学实现这些目标。
(一)有助于教材的讲解
“现行英语教材的课文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方方面面,体裁多样,且有许多是学生未曾了解和接触过的。”[1]因此,教师可通过利用相关影视作品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例如,在讲解Unit1TheWrittenWord的Reading时,笔者通过电影《孤星血泪》的片段,使学生轻易就记住了文中人物的姓名和形象。在讲授Unit2TheUniversalLanguage的Reading时,笔者通过播放Turandot这部电影,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对故事情节及人物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
英语教学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始终受到制约的原因在于缺乏一定的听、说环境。英文影视作品欣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听、说能力教学中的应用,能充分实现图文声影的有机结合,为英语学习创造一个立体化的语言学习环境,同时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三)有助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语言学习不仅仅是掌握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技能学习中习得文化。受制于母语及自身文化意识,多数学生对英语国家风土人情的理解难免存在偏差。例如,在礼节方面,西方国家将年龄、工资收入等问题看作个人隐私,贸然询问这些问题是很失礼的行为。英文影视作品中蕴含着大量的西方国家的历史传统和当今社会现象。“影视作品中不可避免,也必然会涉及相关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及礼仪习惯,这些对于增强学生对英语国家的了解和跨文化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2]
二、英文影视作品欣赏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甄别英文电影教学资源
英语影视作品内容丰富,题材类型多样。因此,教师应该尽量选用思想健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尤其是一些荣获国际奖项的作品。同时,“对于情节复杂晦涩、感官刺激强烈、专业性过强和不适合中学生现阶段理解能力的作品,应尽量避免选用。”[3]教师最好选择一些题材丰富、内容轻松、时长适中的影视作品,这种作品符合高中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如《肖申克的救赎》《辛德勒的名单》《音乐之声》《美丽人生》等。
(二)做好欣赏前后的教学工作
在作品欣赏之前,教师可适当启发学生,让学生对影视作品的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即使学生欣赏的是作品的片段,也能迅速融入影片情景。接着可播放前期精心准备的影视作品,在播放过程中尽量不要中断或暂停,要让学生主动调动自身的眼睛、耳朵和心灵等感官去理解。播放完毕后,教师应及时组织相关的练习活动。练习方式可选用模仿、复述和讨论等形式,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
(三)注意积累与重复
重复和积累英语影视作品中的语言文化信息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和英语思维方式。学生会对欣赏影视作品产生很大的热情,但当存在理解困难时,其学习动机就会降低。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影视作品欣赏时,引导学生做到“精看”与“泛看”相结合。教师可采用补充讲解、适时提问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影片。在观赏作品时,首先要做到让学生获得影片的完整信息,然后对于存在理解困难的部分进行停顿回放,使学生的疑惑解除。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重复观看积累相应的英语知识。
三、结语
英文影视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不仅能辅助英语学习,还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了相对理想的学习工具,帮助他们熟悉和了解外国文化,这是其他语言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组织学生欣赏英语影视作品时,一定要对作品进行甄别和加工,明确欣赏目的,设计好问题清单和讨论环节。相信通过努力探索,教师一定会教“活”英语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1]李嵩岳.原版英语影视作品的潜在教学功能研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8(4):61-62.
[2]刘菁健.高中英语翻译教学初探[J].英语教师,2008(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