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时间:2022-09-02 21:56: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第1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管理;问题;对策

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在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风险存在于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当中,稍有不慎就很可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现代企业要想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必须更新观念,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优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环境,实现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代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企业管理者和财务工作人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优化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不断提升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水平,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为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一、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现代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对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一味的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忽视了内部管理工作,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了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当中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财务风险;另外,由于领导的不重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以及其他部门工作人员更是缺乏对财务风险的正确认识,财务管理相关人员专业素养不高,面对专业性、复杂性比较突出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无从下手,其他部门人员也不能积极配合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导致企业风险管理流于形式,不能切实发挥作用。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现代企业将几乎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经济效益的提升方面,而忽视了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财务风险防范工作也没有制定一个科学的管理流程和标准。企业对自身的实际情况缺乏全面的了解,在开展各项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当中对于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不能进行科学的判断,也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财务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导致企业在面对突发的财务风险时没有详细的应对预案,不能准确的评估风险的大小、影响等,也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3.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业在面对日益增大的竞争压力的同时,还面对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然而很多现代企业内部资本结构的发展速度不能跟上社会经济和市场改革的发展速度,资本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第一,在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过于追求财务杠杆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持续攀升的负债率导致资金与负债失衡;第二,以短期经济利益为导向的管理目标,难以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因而企业容易因资本结构不合理而面临财务风险,导致企业战略发展受阻。

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1.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意识。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需要企业领导及工作人员提高财务风险意识。首先,企业领导要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提高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其次,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尤其是对于财务工作人员,要帮助其树立现代化的财务风险管理和防范意识,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强其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从而帮助企业有效的防范和应对财务风险,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2.规范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高效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离不开一套科学完善的制度作为指导和支撑,因此为了切实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企业必须完善和规范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建设。首先,明确责任制,企业要严格按照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工作流程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明确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保证企业在面对财务风险时可以很快的找出责任的根源,快速的处理风险,解决问题。其次,企业要强化财务部门风险管理职能,梳理和规范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各部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为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质量和科学性。另外,企业还要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审计制度,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防范、控制和评估体系,从而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制度保障。

3.优化企业资本结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针对目前现代企业由于资本结构不合理而面对的财务风险问题,企业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资本结构,这也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实现现代化经营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在进行资本结构优化的过程中要以降低财务风险为前提,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充分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的变化发展,对企业现有融资、投资结构进行改革优化,调整和控制企业资本与负债的失衡问题,将资本结构优化同企业的战略发展相结合,最终达到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

三、结语

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需要企业领导和工作人员提高重视,更新观念,强化财务风险防范和管理意识;企业要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财务风险预警、防范及评估机制,优化企业内部资本结构,进而帮助企业有效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最终实现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作者:白茹 单位:四川省阿坝州审计局

参考文献:

[1]周鹏燕.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研究[D].长江大学,2013.

[2]梁俊华.新时期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探析[J].现代商业,2012,09:198-199.

第2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体系;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存在于任何一种类型的企业组织形式中,经济形势时刻变化,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财务风险无论是在重要性还是在危险性上都相对较为突出,重视财务风险是企业必须要首先考虑的,因此如何控制财务风险被学者广泛论述和研究。集团企业的规模大,层级体系多,财务风险管理难度也相应增大。二十世纪初,世界著名集团公司相继破产,如香港百富勤投资集团、日本八百半公司、美国投行贝尔斯登,集团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都有放大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同时,美国次贷危机中雷曼兄弟及中国德隆集团的破产也足以让我们认识到集团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一、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

健康的财务框架增加企业提高其面对风险处理的能力,财务风险框架的建设应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财务管理强调其整体性,其组成要素共同支撑其财务系统运行,各组成要素是不可缺少、不可分割的。影响企业财务的各组成要素互相关联、共同作用,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二)环境分析起点原则

首先要阐明什么是环境,前面提到要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那么既然是框架它就存在边界,边界之外的因素就是环境。环境分析是每个集团企业制定其战略目标前的必须课,战略目标的的基础就是环境分析。本文所谈到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服从集团企业战略目标,两者具有一致性。

(三)目标导向原则

目标导向原则是指我们在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时,以确立的目标为导向。我们应该以目标为导向确定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体、活动和保障措施。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乃至战略管理的一部分。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成要素依据企业环境变化而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要求企业根据环境变化对框架构成要素进行重新评估、分析,要求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国家现状,依据国情,而不是照抄照搬国外的制度、实施措施或框架结构,并且有针对性的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目标中出现问题。

二、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

本文的框架是具有内在一致性、按照一定逻辑组成的一系列要素的集合,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参照蓝图。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但理论框架的落地需要实施框架来切实解决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实施问题。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三层结构:

(一)目标层。目标是指导实施层依靠目标层进行指导,也是其参考的的重要依据,最终也是企业实践活动的最终归宿。集团企业的行动方向就是既定的目标,对其行动成效的考评依据也是其目标是否实现,无具体目标的行动没有任何实施价值,没有目标的实施活动也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实际效果和提升多少效率。企业按照环境分析起点原则进行分析、制定目标,选择其中切实可行的目标,这就是目标层构成的要素。目标包括具体目标和战略目标,不同结构层级责任主体的目标为具体目标,战略目标则是企业层的整体、长期的目标。

(二)管理层。程序方法、责任主体以及保障体系等是管理层的组成要素,目标层进行的实践活动具体体现在管理层。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核心部分就是管理层。基础层的支持和保障是管理层存在基石。目标层是管理层方向,受制于目标层,但其存在对目标层层级目标的实现起决定性作用。管理层是基础层和目标层之间连接的桥梁,是基础层的现实表现和目标层的具体实践。

(三)基础层。基础层是整个过程的基准点,即企业所开展的所有管理活动都是为了从目标的建立到目标的完成,从实际出发所建立的基础层,是构建整个框架的基础,基础层体现了企业目前面临的显示情况和实际状态。管理层为基础层提供保障和支持,同时基础层也限制和制约管理主体、保障体系和管理活动。

三、结语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无处不在,财务管理复杂多变,我们必须构建一个框架,完善整个系统进而通过规范的体系进行综合治理。企业要达到有效、高效管理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的效率和效果紧紧靠责任主体落实财务风险管理流程和实施程序方法很难完成,我们通过构建目标层、管理层和基础层三个管理层次,这其中又包括五个要素,分别是责任主体、管理目标、保障体系、程序方法和管理基础。三个层次与五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从而预防企业财务风险。

作者:张克义 单位:山东锦润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农跃.企业全而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08.

[2]王洋.论我国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J].长春大学学报,2011.

[3]杨周南.论会计管理信息化的ISCA模型[J].会计研究,2003.

[3]于富生,张敏,姜付秀,任梦杰.公司治理影响公司财务风险吗[J].会计研究,2008.

[4]张伯伦.垄断价格理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第3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控制;内涵;原因;问题;措施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概述

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在营运过程中受到人为因素、环境因素、政策因素或者其他主客观因素导致中小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与既定的计划和方向产生一定的差异,甚至出现一些财产损失或者经济损失的现象,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涵盖中小企业的各个营运环节,主要包括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筹资风险以及投资风险等各种类型,财务风险的产生轻则影响中小企业的正常营运和发展,重则导致企业的破产和倒闭。

二、中小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

由于中小企业是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的,是参与到行业竞争中的,而市场环境又是不断变化和发展,其发展情况也是不可控制,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究其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即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主要内容如下所述:

(一)外部原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及我国社会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得中小企业在接受了一些机遇的同时也需要面对更多的风险和压力,同样也给其经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压力,再加之市场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产业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财务风险在中小企业中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也是不能完全消除的。

(二)内部原因

中小企业为了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和进步,会不断的扩大自身的规模,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自身的产业结构不够科学合理,投融资渠道选择的不够合理,或者对于行业资金链管理的不够严格和细致都会造成企业资金链的断裂,进而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和压力,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三、现阶段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着《财务风险管理法》、《会计法》等相关制度规范的出台和完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和发展,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了中小企业的高效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工作不规范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工作不规范是现阶段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现阶段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一方面受国家相关法律条例和制度规范的约束和管理,另一方面又要确保自身规模的扩大和发展,确保自身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实现,而现阶段,好多中小企业都没有严格的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规范,进而导致中小企业出现账目不清、成本不实等现象的发生,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工作不真实

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相关项目的资金来源是多渠道的,所以在经费管理上也是多元化的,但是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比较低、职业素养不够高、监督和控制体系不够健全,导致了假账呆账、、私自挪用资金等现象,进而不仅降低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质量,而且增加了中小企业的潜在风险。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不规范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不规范是现阶段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又一比较严重和普遍的问题,由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比较迅猛,导致一些制度规范存在滞后性,不能切实的对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约束和管理,此外,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也不够健全和规范,各个部门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进而导致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审核和财务风险核算工作的不一致,此外,还会造成信息失真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实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价值。

四、解决现阶段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通过上述对现阶段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工作中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分析和研究发现,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不能使中小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规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其他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不利于其长远的发展和进步,所以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解决现阶段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措施,旨在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一)加大对财务信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加大对财务信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是强化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工作的基础和关键,这就要求中小企业首先要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养和培训,鼓励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的提高其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新的业务技能,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其次,要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不断的引进新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比较强的复合型人才,增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在力量;此外,还要完善自身的财务风险管理机构,责任到人,责任到各个部门,严格规定相关资产的操作规范和使用率,加强反腐倡廉的建设,使更多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能够顺利的应对新的形势和压力。

(二)加强中小企业发票管理的力度

加强中小企业发票管理的力度是增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力度的重要方法之一,这就要求中小企业首先要严肃规定公司的发票,需要由财审科专业的工作人员到国税领取正规的发票;其次,要对领用发票的工作人员实行个人负责制,提高其责任意识,减少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此外,要对公司发票开具的金额范围进行严格的管理,实施时开时收制,发票上的数据要清晰明确,发票的抬头要和公司的名称相符,这样一来能够有效的避免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

加强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监管的力度能够有效的提高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这就要求中小企业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规范,细化监管的内容和范围,包括中小企业财务预算、财务支出、财务收入、投融资活动以及其他各项财务活动,加强制度规范的可操作性;其次,要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监督人员的责任意识,配合相关的奖惩机制,从根本上提高监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此外,要加强监管部门和财务风险管理部门的沟通和交流的力度,适当的扩大监管人员的权利,参与到财务风险管理的工作中来,做到时时监督和管理,进而能够有效的提高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五、结束语

总之,中小企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企业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其更好更快的发展和进步是现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和行业带头人十分关心和重视的问题,然而随着现阶段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中小企业的财务活动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同样也面临着更多的财务风险和压力,所以及时的发现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并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强化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工作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也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丽萍.新时期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策略分析[J].北方经贸,2015

第4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集团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3.073

1 引言

Leff(1978)将集团企业定义为“一组公司,在不同的市场上经营,在同一个行政的或经济的控制之下”,并且成员之间“是由个人之间的信任所联结,基于一个相似的个人的、道德的或者商业的背景”,集团内各企业之间由权益交叉持股或者连锁董事等方式进行联结,这种模式建立了内部的资本市场,可缓解外部市场的不完美及制度的缺失,还可共享集团的资源、声誉、技术等,具有明显优势,但集团企业产权关系复杂,财务决策主体层次较多,投资领域多元化,也带来了集团范围内财务风险管理的困境。日本八百半公司、香港百富勤投资集团、美国著名投行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德隆系”的倒塌,充分说明了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那么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哪些特征?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又存在着哪些弊病?有效的应对措施又是什么?本文尝试做出回答。

2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问题

2.1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2.1.1 财务风险的一般性

首先,财务风险具有综合性的特征。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财务风险产生于公司的筹资活动,广义财务风险产生于公司运营过程中的筹资、投资、经营、收益分配的各个环节,是公司经营和财务活动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的综合反映,涉及到公司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公司内部的各个方面以及公司环境中的各个因素。例如,在筹资环节中,采用债务融资的方式,会给企业带来还本付息的压力。当企业因债务问题陷入财务困境,表现在企业债务负担较重,财务杠杆过大,存在债务担保、诉讼、仲裁等纠纷,现金流量紧张,甚至出现资金冻结、停产的情况。这一筹资活动带来的风险,也反映出企业的盈利能力不高,无法产生充足的现金流偿还债务的经营活动风险。

其次,各财务风险之间具有传导性。总结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路径发现,主要有以下两条路径容易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一是因政策环境变化、自身竞争力不足导致供求变化、成本变化而产生主营业务危机,造成存货滞销,营运能力下降,盈利能力下降,偿债能力下降,现金流量不足,主营业务收入进一步下滑。二是因项目投资失误、借款过高产生本金和利息偿还压力、大股东占用资金等而造成现金流紧张,偿债能力下降,发展能力下降,营运能力下降,盈利能力下降,现金流断裂等,可见企业各项财务风险之间具有传导性。

2.1.2 财务风险的特殊性

一方面,集团企业财务风险容易被放大。集团企业规模较大,组织层级较多,由于多数股权控制子公司股本倍数的放大作用,形成了各级控股子公司对下属经营实体的全部资本控制,而这种层层控制关系也同时放大了收益的风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征。

另一方面,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关联性。母子公司虽然是独立的法人主体,但是因控制关系的存在,两者并不独立。当集团内部的某个成员陷入财务困境时,往往会波及其他成员,如果集团内部的核心组织置之不理,很有可能会使整个集团企业信誉受损,引发日后融资难的困境。

2.2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2.1 财务风险管理目标不统一

集团企业控制链条较长,随着层级的增加,不仅会出现累积性的信息损失,而且产权保护的动机具有衰减倾向,处于下级的子公司可能会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采取有利于子公司收益最大化的行动,影响了整个企业集团的利益,偏离母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

2.2.2 财务风险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

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责任主体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部分、岗位、子公司等。在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多数集团公司并没有将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进行逐级分解,明确各个层级在其中的责任,或者虽然进行了制度上的规定,但是无法预测全部情况,且部分规定缺乏执行性,仍然存在着管理范围重叠或空白的情况。

2.2.3 财务风险管理体制流于形式

集团公司存在着专业化投资和多元化投资并存的现状,集团业务规模较大,分布范围较广,本身的固有财务风险较高,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着战略层面风险评估不足、分裂应对风险、将风险管理与日常业务分离开来的误区,无法有效地发挥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功能。

2.2.4 财务风险管理监督保障措施不到位

首先,集团企业的监督体制存在缺陷。部分子公司权力较大,财务人员和监督人员往往难以具有实质上的独立性,在财务信息收集和风险评估中,难以将子公司的真实经营信息报告给母公司,导致母公司无法获得子公司的真实经营信息,不能有效评估各子公司的投融资活动风险。

其次,部分集团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并不完善。全面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需要较多的资金支撑和相关专业人才,使得企业在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中存在瓶颈,集团内部的信息沟通不畅,影响了财务风险信息的传递。

3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3.1 建立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模式

集团总公司应该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以资金、投资的集中管理为重点内容,将风险防范渗透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对于那些投资金额巨大、影响深远的战略性投资项目由集团母公司负责,非战略性项目由下属投资公司负责。另外,总公司可采取财务人员或关键管理人员委派的模式,由总公司进行考核并管理,并开展不定期巡视工作,强化对子公司的监管。

3.2 明确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

集团企业应根据集团的层级,将责任主体分解为目标层、管理层、部门基础层这三个层次。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作为最高的权力机构,应在对集团的宏观、围观环境进行SWOT分析后,结合企业的战略和使命高度,从企业财务风险承受的实际出发,制定整体目标,将目标进行分解;管理层应根据各自角色的定位建立系统,执行监督来确保控制持续有效的运行;部门基础层属于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基本单位,应服从上级的命令,并及时进行报告。

3.3 规范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财务风险管理的一般流程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这可借助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来实现,从集团企业的实践出发,还应建立专门针对集团特征的财务预警系统。企业的财务状况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而财务困境的出现,也具有一系列的表征,可从反映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中选取信息,建立预警模型,并配备相关的职能部门,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构建一套完整的财务预警系统。

还应强化各责任主体对风险识别过程的评价和考核。监督结果的评估和报告是财务风险管理流程的最后一环,包括结果排序、报告结果、后续追踪这三个步骤,应确定与责任主体层级相对应的报告层级,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便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3.4 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的保障体系

仅仅依赖程序方法,无法保障集团财务管理的效果和效率,还应完善财务管理的保障体系,这包括健全审计监督机制和提高监督技术这两个方面。

审计部门作为集团风险管理部门之一,直接对母公司董事会负责,负责审计下属子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并组织开展各类风险管理监控项目,推动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审计机构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把握成本效益原则,根据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程度、集团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识别关键控制,并综合采用持续监督和单独评估这两种方法执行监督程序。

集团企业资金实力相对雄厚,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保障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高度复杂精密的可移动设备和发达的网络系统,能够实现数据的多功能及时反馈和数据共享,取代之前很多的系统、职能部门和程序。依靠高效率、高度集成的软件系统和通讯技术,及时收集企业内外部信息,防范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张俊缇,王秀萍.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会计之友,2011,(9):96-98.

第5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恶劣,各国政府纷纷推出新的发展战略,加强低碳技术创新,发展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以抢占未来世界经济的制高点。在低碳经济背景发展潮流下,各国也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促使新能源产业成为未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国“十二五”时期将新能源作为未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众多企业进军新能源领域,以降低碳排放量为企业发展目标,纷纷尝试寻求安全、可靠的可持续能源系统,但新能源产业具有技术要求高、研发难度大等特点,因而新能源企业在经营中将面临不可预测的财务风险。

一、低碳经济与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鼓励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最终实现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减少煤炭、石油等传统石化能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进而推动国民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新能源企业的特征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通过新技术和新资源开发利用的能源,是相对于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而言,如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等。随着科学技术地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中将广泛采用新能源,新能源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发展新能源产业对缓解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新能源企业是在新能源开发与使用的趋势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企业,相对于传统产业,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具有以下优势:1.具有产业发展优势。新能源产业是人类自身可持续生产及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高速迅猛发展促进的产业。2.具有大量潜在的资本与市场。新能源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资本市场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财政资金、金融资金、风险资金等各种渠道都纷纷进入新能源产业。3.具有广阔的创新空间。新能源产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技术创新能力强。

(三)新能源企业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1.发展新能源企业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新能源企业具有清洁、干净、安全、可靠、且资源极其丰富的特征,不仅从事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还包括对新能源的技术创新和提供与新能源有关的产品和服务。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将减少煤炭、石油等传统石化能源的消耗,带动能源的低碳化,是推进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2.低碳经济为新能源企业提供发展机遇人类正常进化规律是从低等生物向高等生物进化,而能源的正常发展规律就是从使用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传统行业中碳排放量都是非常高的,而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的碳排放量很低,因此,开发低排放、低污染的新能源产业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能源发展向低碳发展的趋势迈进,再加上各国都将重视开发低碳能源,为新能源企业的发展提供机遇。

(四)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过程中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包括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等,从而导致企业的实际收益远远低于预期收益,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而新能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这些宏观因素会影响市场中新能源产品的供给与需求,进而制约着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再加上新能源企业资金技术密集,投资和运营成本高,这些不确定因素势必会给新能源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新能源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积极地应对企业出现的财务风险。

二、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一)新能源企业经营风险较高,容易导致经营危机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和市场预测能力高

低直接会给新能源企业带来经营风险。进行技术研发和人才储备是新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点,而现阶段新能源企业技术落后,如果经营者想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大新能源人才的储备量,这种行为将造成投入产出率较低,从而直接导致新能源企业现金短缺,引发财务风险。再加上新能源企业管理层财务风险管理理念中存在管理短期意识,过于注重眼前利益,忽视新能源企业不断创新的要求,将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管理层缺乏环保意识,缺乏在发展过程中对所用材料的环保处理,也会危机企业自身的生存。

(二)新能源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能满足风险管理的要求,风险防范意识有待加强

新能源企业要求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经常运用到软件技术,而新能源企业很多财务人员素质达不到风险管理岗位的要求。更为严重的是有些财务人员不能适应岗位职能的要求,也不能经常参加在职培训,不会主动去学习最新的财务管理知识,风险管理意识薄弱,职业道德缺失,进而会出现、泄露企业秘密的行为,这些都会引发危机,将不利于新能源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三)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有待完善,风险管理系统不健全

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风险管理系统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现金预算控制制度不完备。现金预算不合理可能会导致诸多危机的出现,如企业因资金不足带来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压力,或是因资金过剩导致企业经营中机会成本增多、降低收益。第二,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在新能源企业经营过程中因内部控制制度缺陷而导致管理人员出现、故意误解、等情况。第三,内部机构设置不健全,组织结构不完善。新能源企业缺乏专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没有明确的财务风险承担主体。

三、基于低碳经济理念下完善新能源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经营者管理水平,将低碳经济理念运用于新能源企业经营中

经营者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新能源企业抵抗经营风险的能力,因此新能源企业经营者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实力,在企业经营中不断改进自己,在各项决策中重视新能源企业的创新能力,将低碳经济理念运用于新能源企业经营中,以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新能源企业的财务目标。

(二)加强新能源企业财务人员定期培训,强化低碳经济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

新能源企业财务人员应强化低碳经济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密切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将低碳经济理念渗透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环节中。新能源企业应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职业和技术培训,加强对最新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新能源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把握其变化趋势及对企业的影响,适时调整财务政策,改变财务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

(三)完善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

新能源企业需要构建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来增强其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系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出发:首先,需要构建严格的预算控制制度。新能源企业首先要合理地制定预算管理目标,将低碳经济理念引入预算控制中,对新能源项目投资和新能源产品生产运营中所需的资源投入按照各阶段、分项目进行预算控制和考评。新能源企业应采用科学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对项目的整体成本投入和收益情况进行合理预算,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其次,需要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新能源企业通过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可以通过监测、掌握企业的经营信息、财务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及时发现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督促经营者在危机到来之前能迅速地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再次,需要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流程。新能源企业应建立明确的财务风险控制流程,完善财务风险控制组织框架的建立,通过财务预警系统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价、监测和预警,根据财务预警系统的结果执行相关控制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做到责、权、利统一,减少因内部管理不健全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翁秀芳.浅析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及预警体系[J].经贸实践,2015(7).

[2]李月晓.建立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J].现代企业,2014(11).

[3]薛冰.浅议新能源企业融资的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1).

[4]贾莉萍.浅论新能源企业融资的财务风险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4(9).

第6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一、前言

目前,我国的供电企业处于发展的黄金时代,但是电网建设的速度与居民生活用电需求量的增长速度以及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还是相对落后的。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各种电气设备被广泛地应用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地增加,为了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电能需求,我国的电网建设也在不断地扩大,电网建设的投资也迅猛的增长,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大,致使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成为供电企业管理的热点。

二、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成本控制风险。供电企业的成本控制风险主要包括生产费用的控制以及工程成本的控制,企业成本控制不实,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进而误导供电企业的科学决策以及有效管理,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许多供电企业对于如何实现城乡用电同价的认识尚不清楚,简单地将电网建设以及改造投资的偿还当作均摊终端电价,再加上部分供电企业并不重视电网建设与改造的经济效益,存在盲目追求高标准的现象,进一步增加了供电企业的成本控制风险。

(2)资产风险。电网改造形成的资产并不会立刻给供电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兵器资产的产权主体不明晰,产权关系并没有彻底处理清楚,管理的职责落实不到位,导致供电企业的资产收益相对较低,资产结构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

(3)市场化营销风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电力交易逐渐向市场化经营方向发展,并且电能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体现了商品的需求弹性,电力供需在市场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价格浮动的现象,导致电价存在风险。此外,由于厂网分开、市场购买力、用户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增加了客户市场的电力营销风险。

(4)筹资风险。供电企业因为筹资活动而导致的到期不能偿付本息、收益不确定等风险,此外,由于供电企业属于高投入的资金密集型企业,设备更新速度相对较快,这就导致供电企业经常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与运行。

(5)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指的是国家政策对企业经营活动、资本活动产生的风险,供电企业作为国家的骨干企业,其经营和发展势必会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

三、强化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1)创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管理体制。想要创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管理体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监测以及分析机制,并配备先进的信息处理系统以及专业的风险控制管理人员,做到财务风险的事前预测、事中处理以及事后解决,总结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其次,制定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除了充分地考虑会计报表内的定量指标之外,还应该重视社会贡献、持续发展、市场作用等指标。再者,明确风险预警的责任,为了有效地避免因为财务管理人员或者其他相关部门人员的人为过失导致的财务风险责任不明确的问题,供电企业应该创建完善的责任机制,将财务风险预警体制贯彻落实到供电企业的全员中,以此充分地调动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防范财务风险,显著的提高财务风险预警管理体制的实施效果。

(2)强化财务风险的预测分析和管理。预测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方法是利用财务比率,根据各个风险因素的权重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然后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当风险分析结束之后向决策者提交风险分析报告,形成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处理。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首先应该确定财务风险系数或者财务安全系数,通过创建多元线性函数关系式,采用多种财务指标进行汇总。因此,应该将对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有影响的因素作为标准值,确定权重分布后用统计软件进行计算,由此可得,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系数Z的公式表示为:ax1+bx2+cx3+dx4+ex5+fx6+gx7+hx8+ix9=Z,其中x1代表担保与权益比率,标准值为0.5;x2代表投资收益率,标准值为0.2;x3代表资产收益,标准值为0.1;x4代表正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负债比,标准值为0.2;x5代表利息保障倍数,标准值为2;x6代表近三年平均债务保障率,标准值为0.25;x7代表负债资本比率,标准值为1;x8代表速动比率,标准值为1;x9代表流动比率,标准值为2。供电企业的安全系数通常超过某个标准值,如果小于该标准值,表明供电企业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通过准确地预测财务风险,然后采取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承受以及风险分担等措施,有效的控制与管理财务风险。

(3)风险回避管理。风险回避指的是考虑到风险事故存在较大的可能性,主动地改变或者放弃某项可能发生风险损失的一种风险管理措施,对于供电企业的财务高风险管理来说,风险回避是一种最彻底的风险管理方法。通过采用回避风险,能够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彻底地消除该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而不仅是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的影响程度。但是,风险回避管理是一种非常消极地控制财务风险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一些不可避免的,如瘟疫、地震以及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等风险。因此,只有在特殊的状况下,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才会采用回避风险管理措施。

(4)强化内部审核防范财务风险。供电企业应该对各个环节进行强化控制,增大审核力度,以此实现对企业全方位的管理与控制。当企业内部出现矛盾时,应该准确地找出矛盾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控制方法,将各种有效增长经济利润的经济行为控制在规定的框架内,强化资产的负债管理,定时地进行监督和管理,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同时还应该创建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准确地编制企业的现金以及其他资金流量预算,有效控制财务管理风险。

(5)拓展财务风险管理手段。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想要完全规避财务风险是不现实的,将财务风险的大小降低到最低限度,才是财务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因此,供电企业应该不断地拓宽财务风险管理的手段,针对企业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企业应该具备辨识风险的识别能力以及迅速的反应能力,将财务风险尽可能的降到最低,在企业统一领导和研究风险管理的基础上,采用分级分权的管理方式,保证每个项目都有专门的负责人,由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利用先进的财务风险防范手段,强化对企业所有项目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提高企业各个部门的运作效率,这对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供电企业中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存在于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如果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准确地辨识财务风险,对财务进行有效的处理,将会对供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由此可见,针对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孟林.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2(2):208.

第7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 财务风险 财务管理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筹资及财务状况不足以维持企业偿债能力而产生的风险,建筑企业主要财务风险包括:投标风险、合同签订风险、资金短缺风险、资金筹集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入确认风险、成本亏损风险等。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经营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增大了建筑企业财务风险。

■一、建筑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1.1缺乏专业性的对危机预警、风险评估的人才

国内大多数建筑企业对风险管理没有明确的定位,不注重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在组织结构的设置上没有考虑风险管理部门,缺乏专职部门和人员履行风险管理职责。企业内部风险机制不健全,降低了企业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增加了组织结构的运行风险。

1.2建筑企业不重视内部环境的改善

企业风险管理文化欠缺,公司治理不到位,虽然大部分企业进行了公司制度改革,建立起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制衡机制,但高管层仍习惯沿袭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缺乏主动的风险管理理念,导致决策时有失误,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也未起到相应的作用。

1.3建筑企业负债筹资风险大

随着负债的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将会增大,债权人无法按期得到利息的风险也相应增大,因此,债权人将要求公司对增加的负债提供风险溢酬,这会导致企业定期支出的利息等固定费用增加,同时企业投资者也会因企业风险的增大而要求更高的投资报酬率,以作为对可能产生风险的一种补偿,这些都会提高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和借款酬资的酬资资本。

1.4建筑企业设定了不合理的风险控制目标

建筑企业对投标、合同、工期、质量、安全、成本、资金等任一环节风险控制制度的不完善,都会导致项目出现重要风险。

■二、加强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2.1 培养财务管理人员

现代社会的发展所需要的是综合性的人才,市场经济是风险经济,也是人才经济,人才在企业管理中居于重要位置;建筑企业要加强财会队伍建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具备风险管理知识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具备对财务风险敏感的职业判断能力,能够及时、准确发现和估计潜在的风险,可以对具体环境、方法的切合性及某些条件进行合理假设和估计,从而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对建筑企业财会人员进行专业的信息化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技术和财务管理水平,增强职业道德意识。

2.2 建立科学、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必须坚持的原则主要表现在:要根据建筑施工企业所处的行业、规模和经营情况以及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确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应以偿债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营运指标、现金流指标和资产结构指标为依据;对指标进行综合的预警评估,首先确定指标权数,根据各项指标在预警中的重要性赋予权数,其次是聘请专家和企业内部人事共同对各个指标进行打分,最后是根据指标权重和得分,计算出综合评估得分;根据财务预警指标分析情况,结合企业其他相关部门收集的相关信息,由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撰写财务预警分析报告。对于评议得分较低的指标,有关人事应给与相应的重视,分析低分原因,找出问题所在,避免潜在风险的恶化。建筑行业业务循环的过程以项目工程成本为核心,合理配置人力、机械、原材料构筑工程实体,通过合同结算换回资金。

2.3 强化现金流管控

提高建筑企业资金运行效益,保证建筑资金合理、安全使用是增强建筑企业抵御财务风险能力的必要措施。对于跨度大、层次较多、流动分散的建筑企业,从传统的分散型资金管理模式向现代的集中型资金管理模式转变更有意义。建筑企业需要成立内部资金结算中心,改变目前资金结算和收付分散的局面,变零星的资金沉淀为整体积集。通过规模运作,加强资金调度,降低建筑企业整体资金成本。在资金管理上,建筑企业必须明确总会计师、委派的财会主管的职责权限,保障其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同时,建立资金预算管理、资金划拨管理、借还款管理和资金管理评价制度,规范资金业务流程,实现资金的预算控制、日常业务管理控制和资金支付风险控制。

2.4 制定建筑企业风险管理目标

各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清晰、统一的风险管理政策,提高风险管理制度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要设计财务风险监测指标,定期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债务保障率、投资报酬率等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测算,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警戒范围;一旦预测到风险来临,企业就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加大工程欠款的力度,谨慎投标施工项目等,使各项预警指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化解企业的财务风险。

总之,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高效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企业只有采取相应财务风险管理对策,认真解决上述问题,才能真正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曾健如.简析中小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及成本控制[J].企业技术开发,2007;5

[2] 黄雄文.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核算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6

第8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综述;控制

中图分类号:F8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35-0132-02

当前新形势下,中国中小企业肩负并支撑着产业转型和升级的重任,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成员,也是核心要素之一。“十二五”规划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中国中小企业在企业数量上达99%,在城镇人口就业贡献上达75%到85%以上,在财税贡献和经济贡献上也都在50%以上,有部分省份区域甚至达60-70%,说明现在全世界最大的中小企业群体正在形成。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结构全面转型,社会稳定和谐无比重要的关键时期,中小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是这一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国内对中小企业发展给予的政策不断增多,意在扶植一些有市场潜力和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才能在经济大潮中有立足之地,财务风险管理是中小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管理方面,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提高风险抵抗能力和竞争能力,因此本文将着重讨论财务风险管理相关知识。

1 财务风险的概念

时珏(2011)认为财务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风险要素的存在,使得企业的资金及其运动呈现出不确定性,最终可能导致企业未来的财务收益与人们预期收益产生重大差异的一种财务活动。

瞿(2011)认为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使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从而形成的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或更大收益的可能性。

齐莉(2009)认为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特定的客观情况下和特定的期间内,在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的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等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使得企业资金运动(资金流)的效益性降低和连续性中断,进而使得企业的实际经营绩效与预计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盈利目标产生负面影响或不利结果的可能性。

侯宇(2012)认为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给企业经营与管理带来的困难和损失。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公司资产和现金流的充足性是否有保障,即公司是否有充分的资产偿还债务,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量来满足它的操作费用。

姚雁雁(2010)认为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特定的客观情况下和特定的期间内,在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的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等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使得企业资金运动的效益性降低和连续性中断,进而使得企业的实际经营绩效与预计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盈利目标产生负面影响或不利结果的可能性。

2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般说来,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与内部的管理控制不当等多方面引起的。

盛桂花(2010)认为,具体而言,导致财务风险的因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①财务决策失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者主观决策极容易做出不合理的决策,而决策者又发现不了存在问题,加上决策者本身财务风险意思不是很高。②举债方式不合,财务决策者没有给企业选择适合企业本身的融资方式。③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企业发展过程中,偿债能力严重不能支撑企业的负债需要。④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客观环境不断的变化也会影响企业财务风险。

何国武(2011)认为财务风险原因具体有五个:①财务管理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引起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②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③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财务决策者做出的决策不是最科学、最优化的。④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明,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以及本企业和上级企业之间,资金管理权责不明。⑤财务杠杆系数的变动,部分中小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

顾惠芳(2012)认为财务风险主要来自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包括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中小企业资产结构的不合理、财务关系不明确都会加深财务风险,外部主要是指财务管理环境复杂多变。

齐莉(2009)认为外部环境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甚至会进一步发展成企业财务危机,内部环境中诸如管理层风险意识缺乏、经营决策失误、资本结构不合理、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落后、企业内部控制、监管体系不健全都会导致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如果企业能够对财务风险管理到位,则企业可以避免一系列损失,企业能够发展更快。

侯宇(2012)认为财务风险原因主要有:①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②管理模式僵化,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中小企业存在家族式经营为主,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③风险意识落后,经营决策缺乏科学性,财务决策者容易主管臆断,容易给企业带来损失。④财务控制薄弱,缺乏风险预警机制,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⑤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对企业研发投入较少,导致企业竞争力不足。

3 构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体系的对策

时珏(2011)认为,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其中预警系统分为短期和长期,短期预警系统主要是加强对现金流的管理,其中应着重对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及存货项目的重视,注意这三个项目的平衡关系,如发生不平衡,则就会发生潜在的财务风险,长期预警系统应重视对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同时辅以产管理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考核。其次要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包括对资金、成本、利润等方面,对企业编制的预算应给予严格管理,超预算业务要按照公司管理制度进行。最后要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内控的管理,对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要加强教育,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业务人员的基本素质。

盛桂花(2010)主张首先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教育,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在预防财务风险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次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科学的决策会给企业创造高效益,再次要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确定适度的负债结构。债务结构必须要符合企业自身的条件,注意采用合理的筹资方式。最后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并时刻关注政策和市场的变化。要注意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财务状况带来何种影响,风险管理要提升在企业在管理的地位。

何国武(2011)认为主要是加强财务控制,提高企业资产使用效率,对企业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实物资产都提出了具体的管理要求。合理选取投资组合,提高企业投资收益,要注意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合理的转嫁投资过程中可分散的财务风险。合理选择筹资方式,适度负债经营,资本结构和负债经营要匹配,不能给企业增加一些不必要的负担。争取资金支持,降低筹资成本。对符合国家政策支持的一定要积极去争取,适当的政府补贴会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增强业务人员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设立风险抵押金。要让员工充分的融入企业的这个集体中,可以增加企业的活力。财务人员要强化对企业偿债能力的认识。财务人员自身财务素质一定要加强。

顾惠芳(2012)指出应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都要进行系统深入的调研,各个职能岗位都要加钱控制,对财务决策应该由一个专门的决策机构进行,才能保证决策不出错,财务人员的素质应该要提高,对财务风险判断能力都要熟练,同时中小企业还要建立长期预警系统,主要是用来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

侯宇(2012)认为首先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公司所有员工应该都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其次加强信息管理,完善信息系统,对信息分析能力和数字敏感要高,再次财务工作做到适度超前,做好定量和定性分析,最后保证预警信息传递路线的畅通和对策反应的及时性,信息传输通道一定要可以通到企业最高领导层。减少信息传递失真和失误。

4 结 论

本文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都进行了适当的梳理,发现当前学者研究的研究视角趋同,侧重点不尽相同,有的重视财务预警信息化建设,有的重视财务人员素质意识教育,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前景广阔,国家在政策层面上支持力度将会大大增加,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家相关部委都在积极联系金融行业应该给与足够的照顾和优先处理,发展中小企业会大大增加就业人数,对于提高经济结构都有者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应该发展高新技术行业,行业的领先地位将会决定企业财务状况优化,企业各项财务指标才能保持在一个相对良好的水平之上。作为企业一名财务人员,应该要有财务风险意识,同时也要加强企业内控管理,对企业运行时各项指标在何种正常水平内都应该给与重视,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时钰.构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体系的研究[J].财会研究,2011,(11).

[2] 盛桂花.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J].财会月刊,2010,(9).

[3] 何国武.基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活动的财务风险分析[J].财会研究,2011,(22).

[4] 瞿.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作用机理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1,(17).

[5] 顾惠芳.金融危机下加强中小企业财务与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J].经管空间,2012,(3).

[6] 齐莉.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会计之友,2009,(7).

第9篇

一、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在整个运营和财务管理过程中,由于种种不确定的主、客观因素影响,企业财务现实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对企业正常发展甚至生存产生的负面影响。企业财务风险包括财务状况变坏的风险和财务成果减少的风险,大致可分为融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等。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研究对象主要是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策略。笼统而言,风险管理对象的主要特点为:一是具有特殊性,多是突出的、不可预测的意外事件;二是具有应用性和针对性;三是具有全面性,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甚或生存。就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而言,它是指企业识别、衡量和评估财务风险,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的过程。作为风险管理的特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包括财产损失、经营损失和企业责任损失等。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探析

导致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因素比较复杂,既有市场风云变幻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管理诸方面的因素。大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企业投资规划缺乏科学论证,战略目标不够明晰。一些企业在投资之初,没有经过足够的市场调查和深入的投资论证(一般需要半年以上时间),对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没有充分研究,项目上马比较仓促,这往往为后续运行留下财务风险的隐患。还有的企业前期运行基本良好,但在企业做大做强过程中,没有居安思危、量力而行,没有在企业的总体控制能力和当前综合配套资源的合理框架下考虑人力、财力,或在投向新的领域时对所进入行业的认知程度不足,对后续项目的可行性或市场竞争压力准备不足,战略目标不太明晰,从而加大了财务风险。(二)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债务比例高出正常范围。现实中,很多企业的负债率比较高,在市场销售业绩良好的情况下,除了企业的利息负担外倒也没有什么太大问题。这也使得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对此风险视而不见,甚至进一步扩大债务比例。然而,一旦市场销售的“冬天”来临,资金回笼不畅、周转不灵的窘境就成为企业正常运行的枷锁,严重的甚至导致企业资不抵债,陷于破产的绝境。(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监控趋于失灵。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内部监控系统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但是,当前很多企业没有建立系统的财务监控制度;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关规章制度,但由于领导不重视、执行不力等因素,致使制度停留在纸面上,成为一纸空文。比如,由于责任追究制度没有建立或执行不到位,导致企业资本流失,长此以往就会增加财务风险。(四)资产流动性较差,企业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隐患。债务融资之后,企业在正常运营中必须保持足够的现金流量以备到期债务、利息的顺利偿还。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囿于种种因素,资金流动状况较差、现金变现能力不强,甚至于“拆东墙补西墙”,同时又没有在危机来临时的应对之策,就有可能在某个关键时刻使这种潜在的财务风险变成资金链断裂的严酷现实,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是灭顶之灾。(五)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风险意识不强。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这也是造成风险管理质量较差的一个现实因素。这些财务管理人员往往对财务风险没有预见性,不能结合企业的现实生产状况制定行之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有的管理人员虽然有一定的风险意识,但囿于专业知识、财务素质的不足,采取的风险应对策略往往脱离企业实际,未能“对症下药”,从而成效甚微。

三、管控企业财务风险的路径选择

(一)建立科学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企业财务出现的风险是各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同时,风险的发生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企业财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警的。所谓财务风险预警,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种异常变动情况或苗头现象进行持续跟踪和数据分析、监控,努力做到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并判断风险大小,从而及早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隐患或将风险控制在适度范围内。1.确定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的重点指标。获利是企业经营的目标,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因此,预警指标应以能够变现能力、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作为重点,并辅之以财务效益指标和资产营运指标。大体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借款货币资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比重、流动比率、应收款项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2.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强化短期性财务风险预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财务部门应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表达,建立定期的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通过预算分析,可以比较全面地掌握企业动态的现金流动情况,尤其是对企业的大额资金支出进行掌控。3.强化风险资料报送与信息收集,对风险信号进行跟踪。风险资料收集整理和筛选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在此基础上,企业财务部门应利用多样化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把异常情况及时汇报给企业决策层,提醒决策者采取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措施。比如:在企业运营中,如果突然出现应收账款增大、成本上升的情况,就要及时跟进,弄清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具体过程,提交具有专题性质的风险报告。4.根据风险预警信号和评估结果,及时制定高质量的风险处理方案并抓好落实。高质量的方案,高效率的执行,这是控制财务风险的关键环节。这里指的主要是预防性控制,即预先基本可以确定发生机率较大的损失,通过未雨绸缪,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还有一种是抑制性控制,即对即将或正在发生的不可避免的损失采取措施,力争把损失程度降到最低。(二)建立有效的企业财务控制机制。1.财务控制机制是一个全过程的整体控制,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方面的控制。事前控制是指企业在进行方案选择取舍的时候,既要充分考虑可能获得的利益,又要关注潜在的风险及其出现的概率,在不增加额外负担的情况下采取措施,妥善应对。事中控制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面对已经出现的企业财务风险状况,在风险出现之初就通过定量、定性方法进行科学评估,控制偏差,有效遏制风险,推动其朝着好的方向转变,千方百计地减少企业损失。事后控制是指对于已经发生过的财务风险,应组织召开“事后诸葛亮”讨论会,建立风险档案,汲取深刻教训,避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对于损失及时作帐务消化处理,清除下一步发展的隐患。2.选择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结合企业的特点和发展目标,对不同的职能部门合理划分经济职能,规定不同的经济责任,使每一个部门都明白自己在财务控制中的职责、作用和地位,并合理授权,真正实现利、权、责的和谐统一。可建立部门联席会议或定期财务控制研讨会制度,加强对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也可探索以内部结算中心的形式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三)采取多元化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策略。1.建立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决策机制。企业应注重国家产业政策、市场信号变化等综合因素对财务决策的影响,防止决策风险。加强投资管理,特别是在做出重大投资项目时,应加强市场的调研和评估(一般来说,这一周期不应少于半年),防止投资决策出现重大偏差。加强筹资决策管理,在预测企业资金的需要总量时,应根据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实际(包括合理考虑扩大再生产的实际)进行预测,合理确定资金的比例和结构。2.加强企业财务的预算管理。财务部门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规范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提出整体财务预算方案;在企业总体财务预算框架下,各执行部门应紧密结合本部门的现实需求和特点提出本部门的具体财务预算方案;对财务预算编制中出现的问题,财务部门应与各执行部门充分沟通协调,及时修正调整和完善。同时,做好预算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工作。对财务预算执行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和出现较大偏差的项目,各预算执行部门应及时报告,协助财务部门共同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顺畅执行。3.加强现金流量管理,细化应收款项管理。对于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应收款项管理,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应给予充分重视。首先,应对客户尤其是较大客户建立信用额度管理制度,在赊销商品时确定信用政策;其次,应做好帐龄分析,提高企业的收现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正常运营和扩大生产对资金的迫切需求;再次,应加强坏帐管理,及时核销呆帐和坏帐。(四)提高财务管理队伍的专业素质和风险防范意识。一切管理机制,归根到底都要靠人来落实。企业要切实降低财务风险,就必须“以人为本”,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财务管理队伍,并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解决能力。首先,应持续做好风险管理培训,全员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企业的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管理中将这种意识进行“压力传导”,从上到下形成高度重视风险的全员防范意识。其次,出台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措施。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使管理层、财务部门和执行部门直至普通员工的努力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尽可能趋于一致,采取多层次的、兼具科学性和人本化的评判标准,形成合理的竞争机制,从而鼓励良、约束负面行为,显著降低风险发生的机率。第三,积极开展适岗再教育。随着社会发展和新技术的进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视野可能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发展需要。这个时候就需要企业提供必要的培训经费,鼓励甚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深化学习和适岗再教育,提高财务管理专业化素质,提高财务风险应对能力。当然,财务管理人员自身也要自觉树立爱岗敬业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增强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大局意识,为企业的发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参考文献:

[1]王洋,高连科.浅析中国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1(25):112~113.

[2]沈莉莉.基于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原则[J].财会天地,2011(12下):75~76.

第10篇

关键字:企业 财务风险 安全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172-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取得了重大发展,国民经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过程中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由于受自身行业的局限性和市场的影响,很多企业财务在抗风险方面显得相形见绌,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财务风险的影响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本文通过对困扰我国企业发展的财务风险种类、成因的研究,旨在为企业更好地控制财务风险提供合理化建议,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使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够上一个层次,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作出贡献。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要获得发展就必须有充足的资金,在获得资金的同时风险也接踵而来。企业资金的来源有多种渠道,其主要渠道有三种:外借、投资者投入、投资回报。由于企业获得的资金要从事生产运作等投资活动,因此,企业就可能面临多种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仍处于不断探索完善阶段,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员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同时由于我国企业在理论知识方面的欠缺以及对风险的认识不足等多种原因,在实际工作中暴露出诸多问题。

1.企业风险意识淡薄,对财务风险不够重视。当前,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对财务风险不够重视的问题,无论是企业管理层人员还是基层工作人员都极为欠缺防风险意识。企业管理层在作出某一决策时不能充分考虑此项决策的执行对财务安全的影响,以及可能受到的风险,在未获取足够充分的市场信息和下属意见(内部建议)的前提下,仅凭个人经验或者模仿其他企业成功经验就制定并执行一项决策,未能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决策。另外,企业在后续收集市场对决策的反应方面也十分迟钝,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也过于迟缓。此外,企业的一些财务工作者也对风险不够重视,只是把财务工作看作简单的记账工作,没有充分考虑财务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或者及时发现危险也不够重视,未能及时作出有效应对。可想而知,一旦出现财务风险,对企业的财务安全无疑是巨大的威胁。

2.企业筹资渠道单一。筹资方式多元化是一个企业获得长久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多渠道的筹资方式能够保证企业在面对突况时能够用灵活的政策来应对,保障企业财务的安全,从而保障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由于受多种原因的影响导致过度地依赖于某一种筹资方式,有的企业喜欢举债经营,因为借债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为企业筹集所需资金;有的企业倾向于向股东筹资,这样可以避免借债所要面临的还债问题。但不管选择哪种筹资方式只要是过度依赖,就容易使企业资本结构失衡,在面临风险时方寸大乱。

3.风险预警系统缺失。由于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现在正处于探索阶段,市场上也没有成型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供企业选择,但这并不代表就没有预警系统能够为企业服务。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行业状况,聘请专门财务人员为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防范体系。但在实际工作中,虽然有些企业认识到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危害性,但却由于其它原因和目的,没有针对性地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从而盲目地进行财务工作。结果在问题出现时就未能及时预警,最后导致“小问题”变成“大麻烦”,其结果有时甚至能威胁到企业的安全,企业由于没有建立预警体系而破产的案例可谓数不胜数。

4.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财务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熟知,在国内有不少企业在内部管理方面可圈可点,但仍有不少企业特别是家族式企业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管理混乱,财务人员素质较低等诸多问题。众所周知,企业的良好发展要靠人、财、物的全面协调,缺一不可。而协调这一要素的关键因素在于能够有一个好的管理者,但在很多企业中存着任人唯亲的现象,聘用的财务管理人员基本功太差,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问题。此外,部分企业的内部管理也较为混乱,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难以展开,进而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5.财务监管不力。监督管理企业财务活是一种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方法,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监管,能够有效防止决策不当而可能造成的财物损失,保护股东权益不受侵害。可是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企业存在财务监管不够重视,监管不力等问题,从而导致企业财务资源浪费严重,给企业财务活动埋下隐患。

三、财务风险的成因

企业财务风险按产生的来源分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的存在具有客观性是企业自身无法改变的,引起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因素、国家政策因素、市场因素等。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原因主要是负债比例过大、决策失误、专业财务管理人才的缺失等。

1.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是企业无法预料和控制的。自然环境灾害带给企业的损失是很难估量和计算的。(2)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动。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方法,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如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经济发展计划、财税政策以及政府行政法规等都会对企业的筹资、投资、分配等财务事项产生重要影响。(3)市场因素。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市场供求的变化。尤其是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的生产销售都会面临重大的挑战,为了应对变化企业只能投入更多资金用于巩固市场份额,过大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剧了紧张的市场,结果又会引来竞争者的更大资金投入。行业竞争的激烈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此外由于市场的变化是企业所无法预料的,因此,一旦管理者投资决策与市场需求相背离,就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

外部投资环境的复杂性。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改革时期,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在企业外部投资环境中高度存在。

2.内部因素。(1)负债比例过大。负债经营是造成企业财务风险过大的主要因素,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特有的一种经营方式。企业经营所需资金并不完全是从企业内部筹集或向股东筹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外部借款而来,这就形成了负债经营。负债占资产的比重称为负债比例,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活动的,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表明,现阶段企业在资本运作、筹集资金、资金分配等方面都发生了本质变化,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单就一个企业而言其所能筹集资金的渠道是十分有限的,有时为了抓住某一投资机会,企业更多地会选择筹资速度更快的借款方式来进行筹资,或者出于其它原因而倾向于选择举债。因此,举债经营在现今企业中是十分普遍的。企业举债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要定期支付高昂的利息费用和到期归还本金。然而市场是变化莫测的,企业举债只能解决其一时之渴,若企业经营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不能够及时改善经营状况,企业举债只能是饮鸩止渴。然而,很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为了求得生存发展,在现有资金不足的前提下,,在没有充分考虑风险的情况下,盲目借债,一旦经营出现差错,给企业带来的只能是损失,有时甚至是灭顶之灾。企业由于负债过大而破产的案例可谓数不胜数。(2)投资决策失误。企业为了获得收益就必须进行投资生产,企业直接参与的投资按投资方向可分为外部投资和内部投资。在内部投资中项目投资是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最大因素,项目投资是一种长期行为,从投资性质上来看项目投资是企业直接参与的实物投资。项目投资的成功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利润,但它的缺点也不容忽视,很多企业只是看到了利润却没有能够仔细分析其中隐藏的风险。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由于对风险欠考虑,以致决策失误,不仅占用了企业的资金而且给企业的财务带来风险。(3)财务管理人才的缺失。在任何行业中,人才都是至关重要的关键因素,而在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诸多因素中,财务管理人员的缺失无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现代企业竞争的残酷性,使企业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财务管理人才对企业财物安全的重要性。

四、如何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指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在分析、鉴定财务风险的基础上采取恰当措施有效处理财务风险。以最小的代价或最安全的措施进行融资、投资等生产活动。

1.控制负债比例,拓宽融资渠道。企业从事生产经营,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解决资金的来源问题。负债经营是现代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经营方式,也被市场证明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但过大的负债则只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负面影响。企业负债比例过大意味着企业资本结构可能面临失衡的危险,大量的负债会使企业将更多的剩余利润用来偿债,而很难用于扩大再生产或者向股东分配股利,从而引发企业财务危机。为此,企业管理者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一个负债比例警戒点,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将财务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2.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事实上,由于企业筹集到的资金只有通过投资才能转化成高效率运作的资产,而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加剧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此,企业急需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并付诸实践。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就是在企业财务风险或危险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去发现和揭示财务部门在一般情况下中的防错纠错中存在的不足,同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预警,为其企业管理者作决策提供帮助。因此,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作用不仅在于能够有效预测和防范企业财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弊端,更在于能够为企业在筹资、投资等决策分析上提供合理化建议。所以,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于当今企业预防风险来说,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市场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任何一种机制都有可能与市场脱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同样如此,其本身也会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或其它原因而存在不完善问题。在预警机制运行过程中,会出现风险已经显现而预警机制却未能捕捉到这一信息,及预警机制可能存在漏报现象,或者各项指标均处于正常状态,风险并未产生但预警机制却作出预警反应,即其可能作出错误判断造成谎报现象。一旦出现上述现象就会给企业财务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预警机制执行过程中需要对其功能进行完善,即通过对市场环境变化的调查分析与预警机制在实施过程中的准确性与及时性相结合,弥补预警机制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减少其出错的可能性。

3.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招聘。实践证明,通过对财务人员的持续培训,能够有效提高其工作的专业化与职业化,保证企业对财务工作人员的要求。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和规范化以及市场风险的不确定性,都迫切要求企业加大对高素质财务人员的引进力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难题,提高企业财务部门的整体工作水平,继而打造出一支能够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职业化、专业化的财务管理工作团队,从而保证企业财务的稳定,切实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卞泽.扶持中小企业政策将颁布[J].中国橡胶,2000.(17)

2.刘伟华.风险管理[M].中信出版社,2002.9

3.王洪波,宋国良.风险预警机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4.张道生.如何进行财务控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荆新,王化成.财务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彭韶兵.财务风险机理与控制分析[J].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7.刘殿庆.中小企业防范财务风险探讨[J].商贸与会计,2006

8.毛新礼.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财务会计,2009

9.毕静云.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科技信息,2009

第11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控制

企业财务管理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资产保值增值为中心的综合性管理,是通过资金运作对企业全部经济活动的反映与控制,是企业经营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经营的效果取决于企业管理的效果,而企业管理的效果关键又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为企业创造安全的生存环境

企业对财务风险不重视、防范意识差、高负债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危机,因此只有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建立相应管理机制,才能为企业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

2.有利于稳定企业财务活动,加速资金周转

资金沉淀对企业而言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资金的使用表现为各种资产,但是作为一个高效运转的企业,加速资金周转,缩短资金沉淀时间;防范资金沉淀过程中的不良财务风险,无疑有利于实现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和盈利性。

3.有利于企业全面、经济、有效的进行风险防范

企业进入市场,如若对市场风险认识不足,无法把握市场变化,必然使财务风险加大。例如,片面追求盈利性强的产品,而不考虑市场变化,往往造成该产品前期畅销,后期产品积压、资金过分沉淀,使资金周转困难,财务风险上升。

二、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企业的资产流动情况较差

企业在债务融资后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现金以偿还到期的债务和利息,如果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较差、变现能力不强而无法保证足够的现金,这些都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由潜在变成现实,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

2.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

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导致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之中。这种过高的负债比率不但使企业有利息负担而且到期要偿还高额债务本金,在企业经营状况较差的情况下还会导致企业资不抵债,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

3.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法律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是企业所无法控制的,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因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增大了企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4.企业财务投资决策失误

由于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投资决策失误导致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于企业的筹资成本,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威胁到企业到期债务的偿还,增大了企业静态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通常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不善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1.投资风险控制策略

(1)加强风险决策分析。在企业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要重视和加强对风险因素分析,注重投资收益率和相应风险之间的权衡,以收益风险比为决策依据,选取投资收益风险比最佳的方案。(2)分散投资风险。风险决策的结果虽然选择了风险较小而收益较大的投资方案,从而使得投资收益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保障,但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投资方案,风险总是客观存在、难以避免的,因此,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分散投资风险,才能保证投资预期收益。企业应尽量避免在同一时期内实施多个投资项目,以便平衡财务风险,避免因财务状况不佳造成的违约风险和倒闭风险。

2.筹资风险控制策略

(1)根据自己的风险能力来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资本结构;(2)企业在借入资金时,应在慎重考虑资金成本、财务风险、信息传递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筹资顺序来控制财务风险,使企业财务风险降到最低;(3)在资金安排上,企业所筹集的资金的偿还期必须与其相应资产的变现期相适应,短期筹资的资金只能用于流动资产,中、长期的债务资金,可以用于长期投资或变现期较长的固定资产的购建。企业将所筹资金的偿还期与资产的变现期相结合,既可以利于各种不同的资金高效利用,又能保证企业按期偿还资金,使企业的资金流转能够正常进行。

3.收益分配风险控制策略

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投资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业如果扩展速度快,销售与生产规模的高速发展,需要添置大量资产,税后利润大部分留用。但如果利润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于相当水平,就可能影响企业股票价值,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因此,必须注意两者之间的平衡,加强财务风险监测。

4.资金回收风险控制策略

(1)选择收益相对较大而风险相对较小的资金回收方案,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的决策方案,用5C原则来衡量客户享受的信用标准,赊销后企业应尽快回收账款,建立客户账龄分析体系等措施防范坏账风险;(2)根据客户按约付款的可能性,选择不同销售方式。从回避资金回收风险的角度,采用现销方式出售商品无疑是最佳选择,为控制资金回收风险,企业只能对信用状况好、偿债能力强,达到企业信用标准的客户采取赊销方式,并将累计赊销金额控制在信用限额范围之内,但对那些信用状况不好、偿债能力差的客户则宜尽可能采取现销方式。

四、结语

总之,财务风险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全面分析各种不同风险的产生原因,增强企业抵御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第12篇

1我国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现状及问题分析

1.1治理结构不合理

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风险,一般通过财务指标反映出来,而这些异常与公司的治理有较大关系,因为公司治理是风险管理实施的平台,也是重要的内部环境。从实际实施的情况来看,煤炭上市公司以国有企业为主,虽然目前很多企业处于重组整合的过程中,但是大型煤炭企业国有控股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超过总股本的50%,虽然体现出国家控制煤炭市场的宏观调控,但是国有煤炭企业中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等职能结构未发挥应有作用,企业公司治理机制还存在由内部人控制,监事会起到的作用不大,股东大会的召开仅限于形式、而不注重实质等问题。公司缺乏完善的权利制衡机制,大型煤炭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或者原国有企业改制的,董事长、总经理、监事的任命多是上层领导委派,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并且企业经理会成员往往是董事会成员兼任,这种人员重叠使得公司的制衡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企业经理层和监事会受董事局的控制导致监督难以实现。

1.2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因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导致煤炭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因为煤炭企业的不景气,促使企业财务风险不断加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煤炭企业基层管理人员财务风险管理知识比较欠缺,财务人员忙于完成份内工作,对整个企业或者分公司的财务状况难以全面把握。煤炭企业因其行业特殊性,企业下属各级公司较多,财务管理层级多。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使得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薄弱,在财务工作中出现失误或差错,使公司受到外部处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1.3企业内部财务活动管理不善

企业内部财务活动管理不善主要是煤炭企业为保证持续发展导致的债务结构不合理、资产负载率过高,经过对煤炭企业近几年财务报表数据的分析,煤炭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大型煤炭企业的流动负债所占比例较高,而与此相对应的流动资产的比重却较小,使企业面临很大的短期偿债问题。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企业资产变为现金并保有购买力的能力,而财务风险与资产流动息相关。随着煤炭价格的下跌,很多煤炭企业的应收账款增加,并且账龄延长。煤炭货币资金缺少、存货积压、债务多等问题都是资产流动性不强的表现,也是引起企业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1.4内部监控机制形同虚设

内部审计是直接、全面、有效的自我监控手段,但也具有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煤炭企业尤其是大型煤炭企业是成立时间较长的大型国有控股公司,人事关系复杂,在利益分配中涉及的人员较多,且现有公司管理层次较多,限制及制约因素错综复杂,从而导致管理活动较为被动,在此基础上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相关政策对企业长久发展尤为重要。但一般煤炭企业未建立起贯穿整个公司的财务监控机制,存在财务监管力度不足、监控不到位的情况。具体体现在监控部门的权威低;内部审计作用不大、主要依靠外部审计成果;内部监控人员兼职财务工作、造成监控机制不健全;在实施监控中方法落后、效率低下,增加了公司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

1.5多元投资成本高、效益低

煤炭企业多元投资是常态,并且近年来随着煤炭价格的下跌,企业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往往采用多元投资的方式。但是很多煤炭企业的多元投资成本较高,而取得的收益较低,以兖矿集团为例,在2000年到2013年间,兖矿在国内和国外不断进行多元化布局,在国内形成煤业、煤化、东华、物业、电铝为产业布局的五大板块,但是在2013年各板块亏损严重,仅煤化亏损就达13亿元。从企业管理角度看投资失误或者效益低下的原因有以下4个方面:第一,缺少专门的环境和技术研究团队与机构;第二,审批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性;第三,项目多由下属单位提出,申报单位可能隐瞒数据或者虚报数据;第四,企业对于重大项目的决策链条比较长,影响了决策效率。

2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2.1加强公司治理

煤炭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应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宗旨,并且要考虑小股东的利益,以保证股东之间的平等,而董事应对全体股东负责,要对公司的各项重大投资方案进行审议。在审议公司重大决策时应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多层次讨论和审议,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书面文件,以此作为评价公司治理效果的依据。煤炭企业经理层的决策水平、管理水平、专业知识能力不仅影响到公司的经营成果,还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首先要完善经理人的奖惩制度,以公司效益的增加来确定经理人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刺激和鼓励经理人更好地服务于公司。

2.2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形成风险管理文化

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地反映公司的财务情况,资产负债表能够反映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结构信息;利润表能够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信息;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现金流入、流出量的增减变动情况。作为财务人员在进行常规管理过程中,需要树立财务风险意识,从公司管理角度分析各项数据,发现财务数据背后的风险问题。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内在支撑力,实现有效管理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不仅形成相关制度,还需要培育整个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理念,并融入企业文化中。首先加强员工对风险管理的认同,需要将风险管理的认识、手段通过各种渠道传导到全体员工,并得以认同;其次将风险管理意识转化为员工共同的认识和自觉行为,而不是风险管理仅仅是管理层、财务部门的工作。

2.3加强内部财务活动管理

煤炭企业为了更好地提高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实现整体资金供需平衡,首先,应做到集中资金管理、统一调度、强化监管、统一过程控制,通过完善财务管理体制保证资金合理利用。所有资金账户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内部财务报告制度,统一掌握企业资金使用状况。其次,要统一重大资金调度权,日常资金管理权限予以下放,而对重大项目资金和物资采购,由企业进行集中对外支付,以保证结算资金的内部控制。企业长久发展需要资金保证,为保证在现有经济环境下的良性运行,企业需慎重考虑资金来源和结构。可合理规划资本结构,优化债务比例,利用债务杠杆,选择风险较低的融资方式,这不仅可以降低财务风险,还可以节约财务成本。另外要合理规划债务期限,减少企业财务因集中支付利息而造成资金流动性和偿债能力的减弱。为提高企业整体资产的流动性,需加强对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的管理,并预先提留风险补偿基金,增加企业的风险自担能力。按时提取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并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适当调整提取比例。

2.4建立独立的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机制

一般将内部审计称为财务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适当的审计,不仅可以加强财务的控制能力,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战略管理水平。独立性和权威性则是其发挥作用的保证,所以内部审计机构应设置在监事会下,这可以有效保证不受管理层和被审计部门的制约,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并能为监事会获得监督资源。企业向风险导向型审计转变首先要明确概念,内部审计人员为保证审计计划和经营计划的一致性,要对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使整个审计工作以风险管理原则为保障。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作为关键流程,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也转向确认风险及测试管理风险,而不再将测试控制作为重点工作。因此,建立风险导向型审计就应以风险为起点,逐步建立通过确证和咨询活动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反馈的机制,而且反馈控制要从事后反馈逐渐向事前控制和事中反馈延伸。

2.5保持核心竞争力,完善投资决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