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幼儿园教师小班

幼儿园教师小班

时间:2022-07-23 07:20: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幼儿园教师小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幼儿园教师小班

第1篇

关键词:小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材料应用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材料和工具对于幼儿的创作兴趣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为了保证幼儿园小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展开,幼儿园教师必须做好相关材料的收集与运用工作。

一、材料的收集

为了实现幼儿园小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材料的较好应用,幼儿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生活中收集自然材料与废旧材料,这种自己收集材料进行的创意美术作品创作,能够很好地激发小班幼儿的美术创作兴趣。

1.生活中自然材料的收集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幼儿园小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幼儿园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与幼儿共同收集大自然中的树叶、羽毛、石块等自然材料,这一收集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幼儿对世界的理解,还能够为具体的创意美术活动提供材料。幼儿阶段认识周边事物大多依靠自身的直接感知,这种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的自然材料收集能够有效地推动幼儿的成长。

2.生活中废旧材料的收集

除了对生活中自然材料的收集外,幼儿园教师还应鼓励幼儿在学习与生活中,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如矿泉水瓶、纸杯、报纸与旧杂志、扣子、药盒等,利用多种多样的废旧材料,幼儿园小班幼儿就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创意美术活动。这种废旧材料的收集,同时还给小班幼儿植入绿色环保的理念,教师对环保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进一步推动小班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材料的应用

在完成创意美术活动材料的收集后,幼儿园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材料灵活地开展小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小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应用实例进行详细论述,希望能够为我国小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良好展开提供一定的帮助。

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中设有美术创意活动设施,该设施在我园幼儿群体中极受欢迎,在美术创意活动室中,小班幼儿可以根据自身的想法进行美术创作,小班幼儿在生活中收集的自然材料与废弃物材料,都会在美术创意活动室中得到有效利用。为了能够更好地支持美术创意活动的展开,幼儿园教师需要将幼儿收集的材料进行清洗、消毒,并将材料按照由易到难进行分类,这样小班幼儿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想法选择材料,自由地进行美术的相关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园教师需要对小班幼儿进行细致观察,并在其需要帮助时给予一定的帮助与引导,以保证小班幼儿能够顺利地进行美术创意活动。

笔者通过实际观察发现,小班幼儿在美术创意活动室中经常会出现对材料不感兴趣、没有创作欲望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幼儿园教师需要对材料进行一定的增加或删减,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引入一些能够引起幼儿兴趣的内容,使幼儿产生创作的欲望,这样幼儿就能够凭借自身的兴趣进行更好的美术创意活动。例如,在讲解与雪有关的课程后,幼儿园教师就可以在美术创意活动室中开展“雪花飘飘”主题活动。通过观察发现,小班幼儿最喜欢对纸张进行撕、团、拧等变形操作,所以在“雪花飘飘”主题活动中,幼儿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撕碎收集的废旧报纸,让他们玩下雪的游戏,这样幼儿就能够在互动的游戏氛围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当下雪游戏结束后,幼儿园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碎纸的打扫,教师可以利用碎纸引导幼儿进行相关的美术创作,这样能够激发小班幼儿的创作兴趣,使美术创意活动得以继续发展。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小班幼儿通过对废弃纸张的拧操作,使幼儿自由地进行美术创意活动,如果小班幼儿无从下手,教师可以通过这一操作演示相框的制作过程,为小班幼儿的创作提供灵感。

三、结论

在我国幼儿园小班幼儿教学中,美术创意活动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美术是一种能够有效进行小班幼儿自我实现、创造世界的语言形式,能够使小班幼儿的美术创意活动较好地实现幼儿自身情感的表达。美术创意活动室模式下的美术创意活动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与鼓励下,小班幼儿主动进行材料的收集。这种由幼儿自身收集材料,自由创作美术作品,在美术创意活动中能够起到较好的应用效果,并保证小班幼儿美术创意活动的较好展开。

参考文献:

[1]黄冠珠.谈小班幼儿在创意美术活动中材料创新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2(13):57.

[2]欧阳慧霖.创意美术活动在幼儿园的主题教学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5.

第2篇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精细化;管理

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对所在班级的人和物的有效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点,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幼儿园班级管理是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水平的必备条件,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幼儿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师生关系不够融洽、幼儿对家长过分依赖、班级管理忽略行为习惯的培养、学校和家长缺乏沟通、幼儿教师团队整体文化素质水平偏低,忽略幼儿兴趣爱好的培养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阻碍了幼儿园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必须导入精细化管理模式。

二、幼儿园教育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具体要求

(一)用微笑和真诚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爱

爱能够让幼儿产生安全感和满足感,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幼儿园教师和幼儿不存在血缘关系。所以,只有幼儿老师投入真挚的爱,才能被幼儿所感知。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每天保持亲切的笑容和友好的态度去拥抱和迎接每一位小朋友,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幸福与喜悦。第二,每天用手亲切的抚摸小朋友一下,让他们感受到安全与踏实。第三,蹲下身子与小朋友讲话,让他们感受到友好与平等。第四,勇于告诉孩子你喜欢他,让小朋友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另外,如果小朋友做错了事情,幼儿园教师不应对其进行严厉的责备和训斥,而应该和颜悦色的给小孩子讲道理,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究竟错在什么地方。这样既可以让孩子牢记这次错误,也能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让幼儿依从和热爱老师

刚进入幼儿园的小朋友大多对家人有着很强的依赖感,极易因为与家人的短暂分离而产生焦虑的情绪。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帮助小朋友快速的适应幼儿园生活节奏和环境。具体措施如下:

1、入园前的准备

在小朋友入园前,幼儿园教师应积极展开家访工作,和蔼可亲的与小朋友进行交谈和玩耍,从而消除小朋友的陌生感。

2、入园后的关爱

小朋友进入幼儿园之后,幼儿教师应当仔细观察每位小朋友的心理需求和生活需求并及时提供帮助。比如,帮小朋友擦鼻涕、提裤子、盖被子、帮小女孩扎辫子。从细小处给予小朋友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慈母般的爱。只有这样才能让小朋友产生安全感,对幼儿教师产生依恋和认同,在愉悦、快乐、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精细化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幼儿园小朋友而言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发挥榜样的力量

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的榜样作用十分重要。幼儿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小朋友。因此,幼儿园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榜样。比如,幼儿园教师在教小朋友坐姿端正的时候,自己也需要保持正确的坐姿。

2、重视方法与时机的选择

针对幼儿园大、中、小班孩子的不同特征,幼儿园教师应当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和方法。比如在教幼儿园小班小朋友正确对玩具进行分类和收纳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小朋友玩玩具之前,幼儿园教师应当引导小朋友按照不同颜色或者不同类别将玩具分好类,然后再引导小朋友识别每种玩具,了解玩具的具体玩法。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小朋友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了小朋友分类、归纳的能力。在幼儿园中班的教学中,幼儿园教师应当结合幼儿的不同喜好,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比如,部分中班的小朋友喜欢说脏话,争抢玩具。针对这一现象,幼儿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午休时间,播放一些与文明、友爱相关的故事、诗歌或者童瑶,让小朋友了解并学会逐步使用文明用语。

(四)注重校园和家园的沟通,用诚信理念做好家长工作

注重校园和家园的沟通,用诚信理念做好家长工作是有效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必不可缺的内容。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用真心和诚信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获得家长的信赖。第二,与家长具体交流过程中,关注每一个细小环节,并对家长提出的问题与疑惑进行耐心的讲解,消除家长的一切疑虑。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QQ、微信、短信等方式叮嘱家长需要注意的事项。

(五)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有效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必备条件。但是,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大多文化素质水平偏低,不利于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因此,相关工作者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和水平。第一,开拓幼儿园教师招聘途径,主动吸纳优秀人才。第二,加强培训。幼儿园应对本园的幼儿园教师进修定期培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素质与技能。第三,采取有效激励制度。对于学生和家长推荐的优秀教师,应予以表扬与肯定。

(六)加强对幼儿兴趣爱好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精细化管理模式要求幼儿园教师充分重视培养幼儿兴趣爱好的培养,带领小朋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比如,儿歌比赛、舞蹈比赛、诗歌比赛、书法比赛、积木比赛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幼儿园班级管理水平,确保幼儿健康成才。因此,相关工作者应正视目前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用微笑和真诚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爱、让幼儿依从和热爱老师、开展精细化班级管理、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幼儿园班级管理水平,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青青.新环境下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78.

[2]陈丹.温峤镇第二小学班级精细化管理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刘素琴.浅谈如何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J].快乐阅读,2013,07:86.

第3篇

每一个地方文化都有值得传承的方面,尤其是那些融合先人大智慧的文化,幼儿园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全体,地方文化的传承其也有一定的责任,只是这种责任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去引导。东北地方文化有很多值得研究的方面,如果能够将其与幼儿园课程有效的融合起来,这对东北地方文化的传承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实际上,就东北地区来说,幼儿园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与地方文化融合进行教学意识的并不高,因此错失了很多对东北地方文化传承的机会。现代幼儿园教育应该更多的体现出人性化、现代化以及地方化,这样才能全面的培养儿童,以此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能力,与此同时,传承东北地区的文化。有些地区幼儿园课程与地方文化融合的情况比较好,东北地区可以借鉴其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地区特点进行融合。幼儿园儿童生活的周围丰富而广泛的人、事、物和活动,都蕴含着民俗文化内容,均可视为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时机,幼儿园儿童在这些生活情境中,通过交往、参与、探究,获得知识、锻炼动作和技能、发展情感、形成个性。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领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幼儿园教育中,合理利用民俗文化元素,传递民俗文化,塑造民族精神气质,文化意蕴,让民俗发挥其深厚的文化价值,对促进幼儿教育、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利用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其成为随处可见、可用的活教材。从上述的阐释中,我们能够非常知道幼儿园课程与东北地方文化融合有着意义重大。

2.幼儿园与东北地方文化有效融合的措施

幼儿园是文化启蒙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对当地的文化的启蒙更重要,这是幼儿园孩子熟知自己所在的生活环境的重要方法,进而激发出孩子对家乡的热爱。东北地方文化作为独具特色的地区文化,如果能够与幼儿园的教学有效融合,这对东北文化的传承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将两者有效融合的措施如下:

2.1民俗文化的有效融入

东北地方文化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民俗文化非常丰富,而且民俗文化使其东北地方文化传承的重点,因此在幼儿园课程中应该融入民俗文化。但是在融入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点,比如小班孩子,年龄比较小,对所有的事物的认知都比较模糊,有些孩子刚刚学会说话,针对小班孩子,主要交给他们一些朗朗上口的民间文化歌谣,比如《拉大锯》,朗朗上口的歌谣既能锻炼小班孩子说话的能力,也能够传统出东北文化的地域特色,而如果是大班孩子,其基本的认识已经基本形成,可以排练一些简单的剧目,或者幼儿园教师自行安排一些居民,将东北地方文化融入其中。

2.2合理利用东北地区的本土资源

幼儿园孩子的对事物的认知并不高,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还更多的偏向于感性,积极的调动幼儿园儿童的感官。本土资源就最能够体现出东北地方文化特色的一项内容,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机会,积极的利用本土资源来向幼儿园孩子传达东北地方文化信息。因为东北地区特殊的地域特色,有很多特殊的资源其他的地域并没有或者不常见。比如东北有些地区每年都要开展冰雪节,幼儿园教师可以带领儿童去赏冰雪,在观赏的过程中,可以讲解一些有关冰雪的历史文化传说,这样更生动,儿童更容易接受。在观赏结束之后,幼儿园教师也可以编排一些关于冰雪的剧目,以此帮助幼儿园儿童加深印象。

2.3幼儿园课程与东北民间游戏有效结合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孩子更容易获得新的知识,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交给儿童一些体现出东北地方文化的游戏。游戏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再加之,游戏具有竞争性的特征,因此也能够锻炼幼儿园儿童心理素质,所以选择适当的优势,将其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是非常值得实践的方法。比如打雪仗,编花篮等游戏。这些游戏能够与东北文化有效的结合起来,教师在其中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公平的竞争关系,不会出现教师偏袒某一方的现象,而影响儿童的情绪,其教学将会儿童反效果,尤其是对还处于输赢意识比较强烈的幼儿园阶段的儿童。这是需要格外注意的事情。

2.4举办讲述东北地区历史传说大赛

这是教师布置给儿童的任务,这一项任务既能锻炼幼儿儿童的语言组织能力,也能够充分的发挥其想象能力,并且对传承东北地方文化有积极的作用。幼儿园儿童的表现欲望比较强烈,教师在布置这项内容,要事先与家长沟通,以此保证儿童完全能够理解教师布置的任务的要求。比如东北地区各个地方地名的由来或者是某一条河流名字的由来等。幼儿园儿童在讲述的过程中,可以合理的想象,教师要给以适当的引导。因为是重要的比赛,因此教师要提高重视程度,这样才能带动儿童的热情,也可以请家长一起参与,这也是家长与儿童有效沟通的主要方式。

3.结语

第4篇

【摘要】

为了解幼儿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公平观现状,采用多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扬州市8所幼儿园152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任教年级、教龄、所在幼儿园级别和教师对幼儿的期望等都会影响他们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公平观。

【关键词】

教育公平观;幼儿园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

一、问题提出

当前,促进教育公平受到了政府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目前很多研究都将目光聚焦在政府作为上,希望从政府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来解决诸多矛盾,但教育资源配置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如幼儿一日生活中教育公平这样的微观研究还比较缺乏。基于此,本研究从幼儿园教师的课堂教育理念出发,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园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公平观现状。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随机选取了扬州市8所幼儿园共计152名幼儿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M=33.15;平均教龄M=8.85)。问卷采用自编问卷《课堂中幼儿园教师教育公平观问卷》,以考察当前幼儿园教师对涉及教育公平若干教育观点和策略所持的态度,分析在日常课堂中不同职务、学历、教龄、年龄、所带班级、所在幼儿园级别、专业背景及有无子女等因素与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公平观之间的关系。研究共计发放问卷155份,回收有效问卷152份,占总数的98.1%。问卷编制主要参考了EmmaSmith和StephenGorard 以及WiebeBerry的相关研究,确立了从教师期望、教学评价和师生互动三个方面考察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公平观:教师期望(包括认为幼儿“有多大可能完成”和“完成得怎么样”)、教学评价(包括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师生互动(互动机会和对象、互动方式、互动内容)。[1][2]问卷共40题。采用Likert五级量表,按照认可程度从低到高,分别为“完全不赞同”“比较不赞同”“一般”“比较赞同”“完全赞同”。运用Spss10.0进行数据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担任职务、是否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及是否有子女等因素对幼儿园教师课堂中教育公平观并无显著性差异;在对数据进行多元方差分析,主要有以下发现。

(一)任教不同年龄班的教师在师幼互动方式和互动对象上存在差异对执教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园教师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后发现,在互动方式上,小班和中班的幼儿园教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中班教师的得分水平更高,这表明中班教师对幼儿互动方式中涉及的教育公平问题有着更高水平的理解;在互动对象上,托班和中班的幼儿园教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中班教师的得分水平更高(见表2、表3),表明中班教师在互动对象的选择过程中存在的教育公平有着高水平的认识。虽然不同年龄班教师在与幼儿互动方式和互动对象表现出一定差异,但整体来说,教师们普遍注意到对象差异性也会影响他们的互动方式。目前,大多数幼儿园教师认为应该为不同的幼儿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支持,总体上教师应该以积极、支持的态度给予在学习和个性发展上处于弱势的幼儿更多地支持与帮助。如对“对于能力弱的孩子,我认为应该给他们更多地鼓励和表扬”“我认为,应该常常叫那些发言不积极主动的孩子来回答问题”和“我认为,应给那些不够积极主动的孩子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等观点,分别有91%、85.1%和62.3%的幼儿园教师表示赞成。

(二)不同教龄的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公平观存在显著差异按照BurdenP.R.对教师发展的阶段的划分,幼儿园教师按照教龄的长短将3年以及以下为入职期,3~5年教龄为调整期,5年以上为成熟期。在对不同发展阶段幼儿园教师的得分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处于调整期和成熟期的幼儿园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成熟期幼儿园教师得分水平更高,对互动方式中存在的教育公平问题有着更高水平的认识(见表4、表5)。这表明,教师个人的经验可能对他们的教育公平观有着重要影响。而对于入职初期的教师与调整期的教师而言,教师期望、教学评价和师幼互动等各项水平没有太大差异,因此对教龄在5年以内的教师来说,他们在师生互动上需要积极向成熟期教师学习,这样可以尽快缩短因为教龄原因对教育教学效果的影响。

(三)不同级别幼儿园的教师教育公平观存在显著性差异数据分析显示,一般幼儿园的教师在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解上,同示范园和优质园教师存在显著性差异。示范园和优质园教师对教育公平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基本一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一般园的教师同示范园和优质园的教师对教育公平的理解和认识在诸多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6)。另外,就不同园所教师的学历情况看,示范园和优质园教师的受教育 水平普遍较高。示范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的比例高达71.9%,优质园本科学历教师的比例也有47.3%,而一般园本科学历的教师比例仅为34.2%。由此我们推测,由于受教师本身素质、园所文化氛围等影响,他们对教育公平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偏差。

(四)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期望对课堂教学中教育公平观有着直接的影响性别歧视被认为是社会公平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人们常常会因为对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而产生对不同性别个体的偏见。此外,人们对不同家庭背景、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发展持有偏见也是构成社会不公平的一个重要部分。研究中我们发现目前大多数幼儿园教师都能对不同性别幼儿保持适当的发展期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时许多幼儿园教师能够对不同家庭背景和社会经济地位幼儿的发展同样保持相对积极的发展期望。

四、思考与建议

由于整体社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在教育公平一时难以实现的背景下,教师有责任在微观系统中追求教育公平。正确对待主客观原因,积极创造条件,相信教育公平不只是一种理念,而是应通过因材施教等教育教学方式,积极进行尝试与探索,不断进行教育理念的系统学习与更新,逐步实现教育教学层面的教育公平。一方面,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应注重教师对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另一方面,幼儿园应做好教师教学的服务工作和教育资源合理分配的把握,让教师主动回避因幼儿家庭背景对教师教学等观念和行为产生不必要的影响。第三,幼儿园也需注重打造系统内部的公平与正义的氛围,让教师深刻体会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公平的,自己生活的环境是积极向上的。

【参考文献】

[1]EmmaSmith,StephenGorard.Pupils'viewsonequityinschools[J]BritishAssociationforInternationalandcomparativeEducation,2006,(1):41-56.

第5篇

一、关注新教师心理健康 增强职业认同感

(一)进行理论学习,增强新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首先,新教师要认真学习与幼儿园紧密相关的政策及法规等指导性的文件,如《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认真解读、分析自身的差距及所面临的适应问题,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取得的工作业绩也需要一定时间的学习、积累才能升华。幼儿教育不仅是一种职业,更需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长期不懈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探索才能实现自我专业的成长。

其次,新教师要了解幼儿园的发展历程、幼儿园的办园思想、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的内涵;明确幼儿园的规章制度,熟悉幼儿园教师工作的内容,履行责任和义务,树立勤奋、敬业的思想,以从事幼教工作为乐,让新教师从内心萌发一种爱,这种爱既包含对职业的热爱、对幼儿的关爱;也包含同事之间的互爱,使她们感受到自己是团队的一员,形成坚定的职业情怀,增强职业认同感。

(二)学会沟通交流,帮助新教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幼儿园应注重新入职幼儿教师心理保健,关注她们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其心理动态,给予正确的疏通和引导,使她们学会处理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面对多层面的人际关系,沟通和交往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新教师应不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能够正确处理自己与幼儿、同事及家长的关系问题。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人友善,善于微笑。敢于面对压力和挫折,不要一味的抱怨和忍耐,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的情绪。学会适应压力,变压力为动力,使自己变得理性,心智和经验不断成熟起来。

(三)了解工作要点,学会独立工作

新教师要迅速适应由学生到幼儿园教师的角色转变,学会自我管理,摆脱依赖心理,提升自身工作的主动性,学会独立工作。在工作中,幼儿园要帮助新教师明确幼儿教师身兼保育教育的工作,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教育不单是组织幼儿一日教学活动,作为教师,更要注重一日常规工作中的保育和养育,增强新教师的保教并重的意识。

二、知行结合,多种形式开展新教师入职培训

(一)树立师德为先的培训理念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该标准的基本理念部分指出: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师德建设是教育发展的灵魂,师德修养是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幼儿园有针对性地开设《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教师职业礼仪》等方面的课程,不断加强新教师的道德修养,培养新教师的职业意识,为其专业成长打下坚实的师德基础。

(二)根据新教师特点,设置专题培训内容

1. 理念引领模块

我们设置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等内容。另外,结合自身园所的办园思想和教育理念,还设置了一些与校园文化、校园核心标准化相关的培训内容,帮助新教师尽快融入幼儿园。

2. 常态组织模块

常态组织模块我们围绕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基本流程开展,从教师的晨间接待到护送幼儿离园的每个环节,帮助新教师组织好幼儿的一日生活,使她们对一日工作的基本流程更加清晰,从而更高效地投入工作。 3. 教学解析模块

第6篇

公办幼儿园教师辞职信【一】

尊敬的园长:

您好,本人在贵幼儿园工作时间已经两年了,这两年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管是带班方面还是教学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切都是领导的悉心教导和老师们的照顾所得的成果,对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

记得我刚刚来幼儿园的时候,一点经验和带班能力都没有,都是本班老师和园长的耐心教导下,我才会一点一点地在进步。也许、我会经历过很多的困难,但我都会努力克服它。

刚接手新班时,我一开始真的无所适从,小班小朋友都不听我的话,爱哭闹,我根本无从下手。多亏了园长的辛勤教导,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很 diyifanwen.com多道理。这些都是外面学不到的。有时,我也会做错事,也会受到园长的批评。但是,我从心里感谢你,是你教育了我很多东西,很多道理。

现在,由于合同期已到和我的喉咙问题几个月以来一直得不到解决。这让我下定决心,辞到现在的工作,我必须养好我的喉咙,然后重新出发,望能谅解,请批准。

谢谢园长,谢谢所有的老师同事,谢谢幼儿园,给我带来这么多快乐,给我这么好的发展平台。我相信,不管在哪里,你们都是我最美丽的回忆。

在此,我祝贵幼儿园事事顺利、大展宏图。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公办幼儿园教师辞职信【二】

尊敬的园长:

你好!时间过的真快,非常感谢你们给我在蓓蕾的工作机会。以及这两年给我的帮助和关怀!但由于个人原因在这里提出辞呈!

在这两年里蓓蕾给我很多机遇和挑战。让我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提升,在这里真的学到很多,记得刚开始在上讲台的我,拿者粉笔就会发抖,面对二三十个小朋友还会语无伦次,而现在我可以拿着话筒对着四五百小朋友和六七被个家长也可以畅谈自由,原来管理一个班都还会胆怯,现在可以带领一个级,在这里你们带领我们学习《弟子规》,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和义diyifanwen.com务,可能我们刚开始回蒙蒙懂懂,相信有一天会明白。很多次的外出培训,在我的教育路上也增添的很多知识,这一切的一切,我都会记得是你们给的,由衷感谢!

提前三个月上交辞呈,这样你有时间去找合适的人来填补我的空缺,同时我也会尽量协助新人的工作交接。 再此也希望梅姨不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要让自己带自由和快乐的生活,多给老师引路,道路是她们自己走出来的。希望蓓蕾越来越好!

此致

敬礼

辞职申请人:XXX

第7篇

我园作为北京市首批示范园,国家首批“《纲要》试点园”,历来重视教科研工作。每年我们都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研究课题,并且获批多个市区级课题项目。在具体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过程中,我们在积极思考,如何将课题研究工作与幼儿园的日常保教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如何使课题研究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在开展“园本教研制度建设”课题研究的实践中。我们尝试通过建设“课题合作研究制度”来规范幼儿园的课题研究工作,并借此全面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幼儿园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呢?我们首先分析了幼儿园教师的特点。一方面幼儿园教师的日常工作非常繁忙,另一方面幼儿园教师普遍缺乏研究经验和能力。因此,我们决定,以课题合作研究小组的方式组织教师开展研究,以期让全园教师形成一个学习与研究共同体,让大家群策群力、共享智慧。

那么,合作研究小组该如何建立呢?经过认真考虑,我们决定从课题研究的需要和教师的兴趣、需求两方面出发来建立合作研究小组。我们是这样思考的,一方面,课题研究往往要求体现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水平,因此需要不同年龄班教师的参与。另一方面,从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角度来看,不同年龄班教师构成的研究小组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有利于避免同一年龄班教师的思维局限,更加准确地把握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和水平。

课题研究任务一旦明确,我们便通过教科室向全体教师公布,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愿报名,在此基础上形成合作研究小组。为了让更多教师能够参与到合作研究中来,我们既有上级部门正式立项的课题,也有园级课题。园级课题更多基于教师的兴趣和需求,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园级课题研究了一段时间,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之后,我们就会寻求机会向上级部门申报相关的正式立项课题。例如,关于图画书阅读教学的课题开始是一个园级课题,在进行了两年左右的研究之后,我们向上级部门申报立项,最后被确定为区级“十二五”重点课题。教师研究的积极性更高了。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有效性,我们对合作研究活动提出了要求。例如,申请开展正式立项课题研究的合作研究小组要向教科室提交课题申请书、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申请开展园级课题的合作研究小组也需提交研究计划。同时,各合作研究小组在研究过程中应当注意积累研究资料,如会议记录、教师论文、研讨总结、图片资料等,以利于教师增强对研究过程的认识,及时总结和提升相关经验。每个合作研究小组要有明确的主持人。主持人是合作研究小组活动的组织者,通常要做好相关研究话题的开启和总结工作。一般由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或在某方面有一定研究经验的教师来担当。主持人是可以更换的,在研究开展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其他教师成长起来了,那么也可以换为其他更合适的教师来担任主持人。每个合作研究小组成员有明确的任务分工,针对不同的研究阶段和研究任务可以有不同的分工方式。例如,在撰写研究计划的时候,小组成员可承担不同的任务,有的查阅资料,有的负责资料的汇总、梳理,有的负责撰写,等等。在研究过程中,有些任务需要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例如,“社会领域教育研究”的合作研究小组在观察和分析大班幼儿合作游戏时,把小组成员分成四个小小组,分别观察四组幼儿。每个小小组内部还做了更细致的分工,每位教师负责观察记录一名幼儿的行为和语言,然后大家将记录结果汇总起来,以共同分析幼儿在合作游戏中的表现。在提出要求的同时,我们也给各个研究小组提供必要的支持。例如,幼儿园会根据各个研究小组的研究内容为他们提供外出观摩和培训的机会,也会给研究小组一些必要的经费支持,鼓励他们购买相应的书籍和学习资料,并且作为园所的图书资料留存,以便为大家所共享。

“课题日”就是合作研究小组根据事先安排,选择一天时间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其主要内容为根据研究目的组织教师开展相关的观摩活动并开展相应的研讨活动。观摩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并不局限于集体教学活动。可以是集体教学活动,也可以是某个活动区的活动,还可以是某个过渡环节、某个区角环境的设计,甚至可以是对某个教育理论问题的探讨……例如,图画书阅读教学研究课题的合作研究小组曾经开展过“班级图书区环境创设的研究”活动,他们选择了两个班级的图书区环境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要求小组成员共同观察图书区的墙饰设计、材料投放、书籍分类、阅读规则等方面内容,并且围绕这些内容开展研讨活动。

多次观摩提升了教师对幼儿园教育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探索愿望。如观摩了相关活动之后,有教师就想:“我觉得我们班也适合开展这种形式的活动,下次我也试试。”“我觉得这个活动内容安排在小班做不太适合,放在我们中班更适宜一些。”这表明,课题研究和日常的教育教学有了密切的联系,研究成果得到了即时的尝试或验证,而实践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或形成的新经验又反过来引发出更加深入的研究,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使得课题研究能更深入而有效地进行下去。

在“课题日”活动中,有教师认为在观摩活动之前应当安排一次集体备课,以凝聚集体的智慧,给予设计和组织活动的教师一定的帮助。于是我们设立了“集体备课日”,并且放在“课题日”之前。即利用一个固定的时间让合作研究小组的教师围绕观摩活动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帮助设计和组织活动的教师出主意、想办法。例如,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小组在围绕主题活动“妈妈”开展集体备课时提出了“在三个小班只用口头讲述的方法讲‘孟母三迁’这个传统故事是否合适”的问题,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在小班开展这个活动要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建议三个小班分别尝试用不同的形式呈现这个故事内容,其中一个班用表演的形式,一个班用幻灯片的形式,一个班用“围裙手偶故事”的形式。这样,设计和组织活动的教师有了比较明确的思路。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也对活动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和清晰的预期,提升了观摩活动的质量和后续的研讨质量。

时至今日,我们的“课题日”和“集体备课日”已经坚持了三年多时间,教师们的合作研究一直在正常进行,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

第8篇

关键词:音乐;培养习惯;小班幼儿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尚小刚入幼儿园不久,离开父母很难短时间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家中的一些行为习惯还很难改正过来,甚至会出现一些新的不良的常规习惯,然而幼儿的心智发育是刚起步阶段,对于幼教的说教可能产生不理解的现象,没有办法真正的纠正一些不良的习惯,所以有必要通过音乐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

一、利用音乐安抚幼儿的情绪

小班幼儿的情绪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甚至容易出现哭闹不止的现象,这时候幼教应该学会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来安抚他们的情绪,音乐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安抚办法,这时候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能够很快的改变幼儿的心情,而且将他们思维带入到另一种愉悦的情境中。幼教可以通过这种办法逐渐的使小班幼儿克服这种情绪波动较大的现象,使他们能够越来越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逐渐融入新的大家庭中。

二、编制歌谣教育幼儿

儿童歌曲深受广大幼儿的喜爱,因为这些儿童歌谣一般取材于生活,节奏欢快而且演唱起来朗朗上口,所以通过儿童歌曲更能够向小班幼儿们传授更多的生活常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幼教在向小朋友讲解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要贪玩跟陌生人回家等,这些生活常识可以由教师编成儿歌唱给小朋友听,幼儿通过学习儿歌的过程就能够牢牢记住这些道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小就学会自己保护好自己。

三、通过音乐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

音乐可以熏陶幼儿的情感,在优美的音乐环境中幼儿的情感得到更好的丰富,孩子从小接受音乐的过程中,能够对艺术有进一步的了解,这样有利于对孩子以后各方面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经常聆听音乐的人身心更加健康,面对生活更加乐观积极,在人际交往上也体现出更多的优势,所以有必要通过音乐的方法培养幼儿健康的心智,使他们成长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

四、结语

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逐渐的使小班幼儿拥有良好的常规习惯,无论是在对待生活的态度还是在情感的表达方面,音乐都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很好的途径来培养良好的习惯,使他们能够越来越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逐渐融入新的大家庭中。

第9篇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教育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学习和生活活动,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可以看出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核心内容。

通过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普遍能够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能够在一日工作之中渗透安全教育,部分教师能够利用多种方式(如主题活动、区角创设、绘本阅读)对儿童展开安全教育。幼儿园也积极为教师提供岗前或上岗后安全教育方面相关培训,在日常工作中,幼儿园也将安全教育列为了教育活动的重中之重。但安全教育也普遍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一、形式较为单一

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形式以教师的口头说教为主,其他方式运用的并不充分。由于幼儿的思维特点具有直观行动性,加之学前儿童的言语理解能力尚不成熟,这种方式的安全教育大多事倍功半。小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伴随着第一次逆反期的出现,更使得一些小班的安全教育适得其反。调查发现,幼儿园中通过绘本阅读、区角创设和主题活动等途径开展的安全教育还比较欠缺。此现象在民办幼儿园中尤为突出,部分因场地、教师水平等所限,未能有效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二、缺乏相应的支持

幼儿园安全教育兼有保育和教育的特点,这便要求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时间、场地、人力和资金等。缺少足够的场地和时间,往往导致幼儿园无法开展与安全教育有关的主题活动;资金不充裕限制了幼儿园购置安全教育内容的绘本数量,限制了安全园所环境的创设,由于资金不足,个别园所还存在着明显的安全隐患,如教室拥挤、活动设施老化、卫生消毒设施陈旧等问题。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较弱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这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更为突出。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时,往往是缺乏逻辑的、随意的、被动的。这主要表现在幼儿一日生活当中,教师观察到存在的安全隐患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但使幼儿发现认识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各类安全问题、正确处理完全事故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明显缺乏系统性、逻辑性。

教师在安全教育与主导作用发挥不明显,这可能与教师本身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有着密切关系。调查发现,针对幼儿园的安全知识、急救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明显不足,这导致幼儿教师本身对安全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缺陷。另外,如何结合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安全教育的性质开展适合的教育活动,也是幼儿教师普遍存在的疑惑。

四、内容较为片面、陈旧

幼儿园安全教育涉及最多的是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如游戏中的安全、玩教具的安全使用、进出教室楼道的安全等。此外,幼儿教师对安全饮水、防火、防电等方面也多开展安全教育。相比之下,对于幼儿园外的安全教育涉及较少,如出行安全、家居安全等内容涉及较少。此外,对于地震、坍塌、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与,传染病知识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开展的较少,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此外,伴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科技产品的安全使用越来越引起学前教育者的重视。

五、家长对安全教育的意识差

天津地区大多数家庭属于“421”的隔代抚养,往往对于幼儿过度的保护,担心幼儿出现意外伤害事件,进而阻碍幼儿进行各种积极的尝试,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独立探索能力,导致在家庭中失去了安全教育的机会。部分家长认为孩子最重要的是吃饱穿暖,而对于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比较忽视。一部分幼儿园中开展的安全教育,没有得到家长的足够支持,于是无法延伸到家庭领域中去,导致以开展的教育活动很难得到强化与巩固,出现“5+2=0”现象。

(一)理论结合实践,多种形式开展幼儿园安全教育

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安全教育内容设计主题活动,让幼儿参与进直观形象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安全教育的知识,掌握遇到安全事故的应急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采用讲故事,朗诵诗歌,儿童剧表演,舞蹈展示等情景记忆的方式比口头说教的效果更好,让幼儿在做中学,学中练,更好地掌握安全知识,并能促进儿童认识安全隐患、不安全行为,建立安全意识。

(二)相关部门为幼儿园安全教育提供足够支持

硬件设备的缺乏是阻碍安全教育开展的最大因素,足够的时间、场地设施和财政投入均为幼儿园安全教育有效开展的基本保障。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为幼儿园安全教育制定相关的法规,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建立相应的实施方案与监督体系,让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三)为幼儿教师提供充足的培训

开展有效的幼儿园安全教育,首先应保证教师们本身具有足够安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幼儿园方面需向教师提供足够的、专业性培训,结合自身园所的性质,让有关专家走进幼儿园讲授专业知识,让幼儿教师有机会走出去接受安全方面的培训。并且,教师不单要掌握相关安全知识,还需具有适合的教学方法。幼儿园可针对此方面内容定期展开教研活动,使幼儿教师相互交流安全教育方面的经验,丰富教育方法,促进幼儿教师将自身掌握的安全知识有效的融入到教育活动当中去。

(四)丰富安全教育内容

跌落伤、烧烫伤、交通伤害仍是危害幼儿健康的最重要事件。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应加强对家中常备药品、自然灾害事件和传染病等造成的安全教育。如自然灾害,幼儿教师可增加此方面的主题活动,增加幼儿灾害的知识,并为幼儿提供实际演习的机会,让幼儿掌握简单的应对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逃生技巧,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此外,高科技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逐步引起幼儿园教师的关注,安全乘坐飞机、火车与私家车等交通工具,网络信息安全、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安全使用等诸多方面内容,也应是幼儿园安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国家教育部,2001:1.

第10篇

关键词 游戏观;儿童游戏;儿童自由;农村幼教;城乡幼教比较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604(2008)10-0019-06

在幼儿园中,什么样的活动可以被称为“游戏”?我们通常认为,“游戏”不同于“工作”“劳动”等工具,而是与“审美”“艺术创作”等活动类似,是不受外部强加规则制约的,重过程而非结果的,儿童自愿参与并能满足他们身心发展需要的一种活动。判断一个活动是不是真正的游戏,关键是看游戏者自身的体验,即看游戏者能否在该活动中获得一种“开心”“好玩”的体验,看他们是否“自觉自愿、无外在动机和目的”。简言之,游戏中的儿童应该是一个自由的个体,他的主体性可以得到最充分的张扬和发展。然而,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教师对“什么是游戏”“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如何开展”等问题的回答往往五花八门。因此,本研究试图就以下问题进行探讨:幼儿园教师怎么看待游戏,特别是儿童的自由游戏(即没有成人干预的完全由儿童自己发起和持续参与的游戏)?城市与农村的幼儿园教师在对儿童游戏的看法上有何区别?教师对游戏的理解是否会影响到幼儿园中儿童的游戏体验,特别是他们对自由的体验?

本研究主要采用以录像为媒介的、多重话语分析的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首先,研究者拍摄自然状态下某农村幼儿园――长江幼儿园(化名)一日生活的录像并将其剪辑成20分钟长的短片:然后,组织城乡幼教工作者观看该录像并就录像内容展开讨论;最后,收集、整理和分析访谈资料。需要说明的是,研究者并非要把所拍摄的内容本身当作一个典型的农村幼儿园样本进行分析,所以选择哪所幼儿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观众在看完录像后所发表的评论以及这些评论中蕴涵的教育理念。

一、录像内容:长江幼儿园的一天

长江幼儿园坐落在重庆市郊、长江岸边,是一所规模不大的农村幼儿园。2005年初夏研究者拍摄录像时,该园共有三位带班教师、一位园长(也参与带班)、一位兼职厨师,大中小班各一,共57名幼儿。限于篇幅,本文只重点描述录像中的部分镜头。

早操前,活动室里,两名4岁男孩趴在齐胸高的课桌上玩拍纸画的游戏。每人手中捏着一小叠画片,每次各取出两张放在桌上,轮流用手扇、拍。旁边不时有幼儿围过来观战。教师一直没有出现在活动室里。室外水泥地操场上,唯一的游戏器材是一个用水泥和砖头砌成的滑梯。有幼儿沿着滑梯通道在往上爬。滑梯下方,三名小女孩挤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六七名小男孩凑在花坛边,幻想着自己手中的石头是飞机、大炮,不停地比划着,嘴里发出“嘟嘟”声。水沟边上,几名幼儿用落叶、泥土、水等材料在玩过家家。其余的幼儿三五成群,在光滑的地面上“滑冰”、互相追逐、捉迷藏、叠纸飞机等。教师一直站在操场的一角,没有介入。

早操和自由活动后,9点20分,第一堂课铃声响起,30岁出头的游老师走进中班活动室。活动室内靠门的地方有一架风琴和一个放课本的书桌,见不到一件玩具。18名幼儿都坐好后,游老师发给每人一个不锈钢小碟子,里面放了四张5×5厘米见方的识字卡片。有幼儿好奇地打量着这些卡片,大部分幼儿则按照教师的话把小手放在背后,坐得很端正。游老师共教幼儿认了四个汉字:吹、唱、吃、喝。教每个字时,游老师一般先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幼儿一直坐着),比如让幼儿猜测吹泡泡和吹气球的动作、一起唱歌、看图说话(画面上有幼儿喝水、吃饭的情景)等,然后让幼儿跟随教师反复诵读汉字。再从自己面前的碟子里找出这个汉字。四个汉字都教完后,游老师还启发幼儿归纳几个字的共同点:“左边都有个‘口’,与嘴有关,是不是?”40分钟过去了,下课铃响起,幼儿按教师的要求,把自己手中的四个“字宝宝”一一对应地送进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四个纸盒子中,然后有的出去上厕所、喝水,有的留在活动室中自由活动。

上午一共有三个集体教学活动。其他两个分别是用彩色橡皮泥做“美丽的花”的手工活动和“背沙包、运沙包、投掷沙包”的体育活动。吃完午饭后。全园幼儿在二楼午睡,值班的俞老师一直待在幼儿寝室里,帮助个别小班幼儿脱衣服、盖被子,其余幼儿自己照顾自己或互相帮忙,没有人吵闹。幼儿很快入睡了。两个小时后,幼儿起床,大多自己穿衣、穿鞋、叠被子。镜头中,一名小男孩从三层上下铺的第三层灵活地爬下来,挽着一个小伙伴一道下了楼。

下午的主要活动是一周一次的户外郊游。教师和园长先后向幼儿交代了外出纪律后,带领全园幼儿走出幼儿园大门,穿过镇中心商业区,来到绿色的田野。教师偶尔会停下来问问幼儿看到了什么,教幼儿认识周围的花草树木。幼儿有的手牵手唱着儿歌,有的去摘路边的花草,有的干脆一个劲儿往前跑。三位教师分别走在队伍的前、中、后,几乎没有限制幼儿的活动。当队伍路过养鱼的池塘、狭窄而陡峭的石阶等显得比较危险的路段时,除个别有残疾的幼儿需要教师背着或牵着手外,绝大多数幼儿都能自己小心而安全地通过。

下午4点半,全体幼儿回到幼儿园,在活动室外集合,准备放学。游老师站在队伍前,交代了回家的注意事项,如“不要到水池边去玩”“天快要下雨了,没带伞的小朋友要快快回家,不要在路上逗留”,等等。个别幼儿有家长来接,绝大多数幼儿则结伴回家。很快,幼儿都走光了。两位教师和园长检查全园后锁上活动室的门和幼儿园大门,也说笑着离开了幼儿园。

二、游戏观一:“幼儿园应该组织更多游戏,该园的课程有点小学化”

当研究者把上述长江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录像播映给其他幼儿园的教师和园长看时,有相当一部分观众指出该幼儿园课程存在明显的“小学化”倾向。

这种教学形式不像幼儿园的教学形式。感觉课程内容不太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四五岁的幼儿就像小学生一样在识字。[A老师,昆明市区]

该园像小学一样,幼儿自己耍自己的。想看书就看书,反正想干啥就干啥。幼儿园游戏应该是既有分组游戏又有集体游戏。[C老师,成都某镇]

学前教育“小学化”一般指用教育小学生的一套理念和方法来教育学前儿童。中国幼教界对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普遍持批判态度。早在1987

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幼教工作会议上,幼教工作者就曾明确指出,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无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幼儿教育规律”。(s)时至今日,依然不时有幼教工作者撰文呼吁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提高师资水平,尽量杜绝一些地方层出不穷的学前教育“小学化”做法。在这样的舆论和政策背景下,我们不难理解不少一线幼教工作者对长江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批判态度。很明显,这些教师主要是针对录像中上午的集体教学活动而言的。在他们看来,该园“小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1)识字课不适合中班(4岁左右)幼儿的年龄特点。(2)集体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大量使用黑板、讲授法、出示范例法等,没有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3)活动安排像小学,有上课打铃和课间休息时间等。

在访谈中,观看这些录像的教师和园长下意识地将游戏当作评判幼儿园课程的主要标准之一:“小学化”的课程势必游戏少、形式单一:而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幼儿园课程则不仅游戏丰富多样,教学活动也应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即力争做到教学活动“游戏化”。但随着访谈的深入。部分持有上述观点的教师和园长也谈及在贯彻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理念时遇到的一些尴尬,比如因游戏概念泛化而带来的困惑、在处理“游戏”与“教学”关系时的矛盾等。

现在幼儿园哪样活动不是游戏?天天都在说“游戏化”。除了睡觉这种生活活动,其他的都应该算游戏吧。[E老师,成都市区]

我们在开展活动时有教师的引导,幼儿都来参与这个游戏。虽然肯定不是每个幼儿都喜欢这个游戏,但就算幼儿不喜欢也要参与。这时候教师就要想办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但同时又要注意不能限制了幼儿的想法。因为要学知识,所以有时候有个别幼儿虽然不喜欢这个游戏,但还是会被强迫来玩这个游戏。[C老师,成都某镇]

换个角度看,教学活动“游戏化”也可以被看作是游戏活动“教学化”,即在幼儿自发游戏中添加“教学”的成分,通过教师的介入使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获得“学习”经验。比如,当我们把研究录像放给重庆市某示范幼儿园的两位园长看后,其中一位园长针对录像中农村幼儿拍纸画的游戏作了如下点评。

比如说拍纸画,这个活动很好,城里幼儿很少接触。如果利用得好的话,教师可以在里面发现很多有教育价值的东西。但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录像中)幼儿的活动是自发的,教师没有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种(教育的)契机。[G园长,重庆市区]

G园长的看法颇具代表性。估计在课程改革日益推进的今天,有类似想法的幼教工作者不在少数。然而,长江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他们是否认同这种儿童游戏“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来指导的观点呢?这是本研究关注的另一个重点。

三、游戏观二:“下课了,就是玩的时间”

在回访长江幼儿园时,研究者将上述访谈内容转达给了录像中的两位带班教师和园长,并问他们对此有何看法。起初教师们不是很理解“教育契机”具体指什么,在听了研究者的解释之后,。他们表示,课间活动是幼儿自己的活动。是“游戏”。教师的职责主要是保证活动安全,没必要对幼儿的游戏进行干预或指导。

这算是课间游戏吧。下课我们基本上就是让幼儿自GG。我们不像明天幼儿园(化名)那样没有上课下课之分。我们更像小学。上课,就是教师进行集体教学活动。下课,就是幼儿玩的时间。[游老师]

我们没有整天都跟着幼儿。我们让幼儿自由地玩。教师只要在旁边看好幼儿就行了。幼儿想怎样就怎样。比如像滑梯这种比较危险的地方,教师最多就是提醒一下幼儿。[田园长]

尽管如此,长江幼儿园的教师们并没有完全否定游戏活动“教学化”的合理性。在访谈中,他们多次强调农村幼教所面临的现实条件制约着教师们对可能存在的教育契机的把握。比如在软件上,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有限,外出培训机会很少,教师大多不清楚当下幼教领域的新做法、新理念。在硬件上,农村幼儿园往往缺乏活动经费,缺少必要的活动器材、教玩具等。教师们即使有好的想法也不容易实施。

农村和城市不一样,没有那个条件让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玩,没有什么玩具可玩。[游老师]

关键是我们没有这个条件,没什么可玩的。可以说农村幼儿园都是这样。[田园长]

但即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几位长江幼儿园教师的眼里,“教学化”了的游戏与幼儿自发的游戏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幼儿园中前者并不能完全替代后者。

(即使可以对游戏做更多的引导)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让幼儿自由活动。整天都把他们控制住不好。活动本来就是幼儿的天性,有必要让他们自由发展。而且我们自由活动的时候是全园幼儿都在操场上,这增加了幼儿同伴之间的交流。小孩子可以向大孩子学很多东西……(有时候)不去干涉幼儿还好些,幼儿玩的花样还多些。不信你试一下,幼儿还不一定会按照教师制定的规则做,(按规则做)反而限制了(幼儿的游戏)。[田园长]

当被问及“游戏是什么”的时候,长江幼儿园的教师们毫不犹豫地认为游戏就是“下课后孩子们自己玩”。他们在访谈中并不避讳使用“上课”“教学”等字眼,乍听上去确实显得有些“小学化”。但有意思的是,正是这看似“小学化”的课程却保障了在园幼儿每天有大量时间自己玩,自由地玩,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玩出了许多花样,锻炼了“会玩”的能力。许多接受访谈的城市幼儿园教师和园长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他们评价长江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体现出“学是学、玩是玩”的特点,幼儿具有“会玩”的能力。

虽然这两位教师是小学式的教,但他们也有他们自由的一面。一个是农村自然条件比较好,另一个是教师不管的时候就是不管,幼儿也习惯自己玩。我看这些幼儿自己的游戏玩得很好,很主动,而且幼儿之间的交流很自然,与教师也很亲近。[D园长,上海市区]

包括长江幼儿园的教师在内,与我们交谈过的许多农村幼儿园教师往往一方面认为“课间游戏”是必要的,但另一方面也会流露出些许的无奈,把如此的课程设计归因于“不得已而为之”。农村幼教经费缺乏、资源有限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在农村幼儿园中除了集体教学时间外,农村幼儿只能处于一种“放养”“自娱自乐”的状态。农村幼教工作者的这些认识来自他们在农村工作和生活的切身体验和感受,它提醒我们切忌将农村幼儿园中儿童的“游戏”自由过于理想化、浪漫化,视之为农村幼儿园教师主观上追求的一种教育实践。

四、游戏观三:“城里的孩子已经不会玩了”

事实上在本研究的访谈中,对长江幼儿园幼儿“能玩”“会玩”的现象表示欣赏的城市幼教工作者大有人在。在谈观后感时,大家用得最多的字眼包括“自然”“自由”“娃娃开心”“快乐”等。这不仅出乎研究者的预料,而且许多以前从未亲历过农

村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城市幼儿园教师也对录像中的某些场景感到意外,他们认为“比想象中的要好”或者“比城里还好”。总的来讲,长江幼儿园的幼儿在课间游戏、午后郊游甚至集体教学活动中展示出的精神面貌、社会性发展和动作协调能力等,给城市幼儿园教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少教师拿录像中的农村幼儿与自己所教的城里幼儿作比较,感叹自由游戏的好处。

每一个可以玩的地方他们都能玩起来!他们玩的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小时候玩的呀。现在城市的幼儿已经不会玩了![M老师,上海市区]

从该园幼儿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幼儿的真实模样。我们上海城市里的幼儿已经没有幼儿的影子了,整天都被大人包围着,学这个学那个,幼儿一天到晚都是很紧张的。现在你要是去问(城里幼儿):“你开心吗?”他就是说开心那也是表面的,内心真的是不开心。幼儿不懂怎么来表述内心感受而已。他们(录像中的幼儿)是真的发自内心的开心![K老师,上海市区]

玩。是儿童的天性。不用成人教,学前儿童也具有“玩”的能力。换句话说,当儿童自主、自愿地活动时,游戏也就随之产生了。长江幼儿园的幼儿“会玩”的事实不过是证实了这个原本很普通的人性。可不料这个看似简单的现象却引来不少城市幼儿园教师的阵阵感叹,,甚至心生羡慕。这些教师从录像中看到了他们日常工作中不常见的游戏场景,即非教师组织却生动无比的儿童自由游戏。很明显,他们认同此类游戏的价值,不光因为他们看到了身处其中的农村儿童自然、自由、快乐的一面,还因为他们由此回忆起了自己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童年。与此同时,他们对现在城市幼儿园中此类游戏的缺乏表示不满,对城市幼儿长此以往的发展表示担心。同样是幼儿,同样是儿童游戏,这种历史的、地域的差异原因何在?教师们在讨论中提到以下三种原因:第一。城市家长对安全和卫生习惯的担心束缚了幼儿的手脚,影响了教师对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比如教师倾向于降低活动的难度,不开展有挑战性的活动等。第二,城市化、工业化使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越来越低,幼儿缺乏游戏的场地、时间,缺乏人际交往机会,玩的能力得不到锻炼。第三,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丰富产生了副作用,儿童游戏越来越依赖商业化的玩具,儿童的发展受到了这些商业化玩具的限制。

以上归因仅是受访教师们的一些零星感受,其科学性有待未来研究的证实,但从中我们至少可以形成一点共识,那就是能开心自由游戏的儿童是幸福的。这种幸福的获得不仅需要外界条件。也需要儿童自身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和谐的社会大环境和宽容的幼儿园小环境的共同保障下,儿童才有可能不仅可以“玩”,而且会“玩”,享受到游戏中真正的自由和乐趣。

五、结论与反思:教师的游戏观与儿童的自由

研究中,我们发现广大一线幼教工作者对儿童游戏,特别是幼儿园中儿童的自由游戏,有以下三种看似不同的观点。

(1)教学活动应该游戏化,幼儿园内几乎一切活动都可以被称为游戏。持这种观点的大多是城市幼儿园教师,但也包括少数接触“先进理念”比较多的农村幼儿园教师。比如,在贵州、四川等地的偏远农村,因为当地教育部门参与了儿童基金会的培训项目,所以部分教师有许多接受“先进理念”培训的机会,这些教师也持这样的观点。在这些主张“教学游戏化”的教师看来,“小学化”课程和散漫的“放养”都不能很好地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有违优质早期教育的初衷。

(2)“下课了,就是玩的时间。”以长江幼儿园教师为代表的大多数农村幼儿园教师都持这种观点。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教师也承认这是农村幼教受制于现有条件不得不如此,但他们心目中“教学”和“游戏”两个概念分得很清楚,在教育实践中也无意识地贯彻了“玩是玩、学是学”的理念,上课时努力地“教”,下课后让幼儿痛痛快快地玩。

(3)儿童返璞归真的自由游戏其实才是儿童游戏的至高境界。一批为数不少的城市幼教工作者。包括幼儿园教师、园长,甚至大学教授,在看完长江幼儿园录像后纷纷表达了这种观点。农村幼儿在自由游戏中体验到的快乐让人羡慕,可惜这样的游戏在城市幼儿园里和城市幼儿身上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事实上,这三种游戏观并不是互相排斥的,教师们的想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认为教学活动应该游戏化的教师,很可能在观看长江幼儿园的录像后也能感受到自由游戏的魅力,并承认有时候可以让幼儿“自己玩”,教师不要总干涉幼儿的游戏。而那些已经完全放手让幼儿课间自己玩的农村教师们,也许在接触了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理念后也会对其表示认同,并将在农村幼教条件得到改善的情况下进行“指导”幼儿游戏的尝试。至于不少认可儿童自由游戏价值的城市幼儿园教师,他们虽然羡慕农村幼儿能玩会玩,但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受到种种外在条件的制约,可能并不会向幼儿提供太多完全可以自己玩的机会。这么一来,在实践层面,持第三种观念与第一种观念的教师的做法可能差别并不大。

此外,在三种观点中存在的城乡差异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一名幼儿园教师对儿童的自由游戏持什么样的观点,这更多地与他的生活经历、接受过的理论培训、工作中面临的实际条件等有关。当城乡差异影响到上述因素的时候(比如农村幼儿园教师普遍更少有参加培训的机会,更多地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等等),地域差异才会间接地对不同地区教师的教育观念产生作用。

第11篇

关键词: 应急安全 幼儿教育 应急对策

一、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关于幼儿园应急安全教育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同时幼儿园应急安全工作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有代表性的为:刘馨等对我国部分地区幼儿园安全状况与安全教育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幼儿园安全状况,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刘宣通过分析国内外安全教育实例,对国外幼儿园教育安全进行了述评,旨在为我国幼儿园安全教育提供启发和借鉴。黄倩研究了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对幼儿尤其好动、好奇心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薄弱的现状,提出幼儿的安全教育要全方位进行。

二、相关研究的不足

以上成果,凝结着学者们的智慧,也提出了安全教育方法,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涉及家庭和幼儿园的协同工作

幼儿应急安全教育绝不能仅在幼儿园进行,儿童的家长也要重视。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一段时间以前教过的应急安全知识,常被多数孩子遗忘。这时,如果幼儿园的应急安全教育能够得到家长的重视,局面就会有所改观。因此,幼儿园应急安全教育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协同进行工作。

2、很少考虑幼儿应急分级安全教育

幼儿园儿童的年龄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理解和行动能力也不同。在平时的应急安全教育中,我将预先准备好的应急安全知识分别教给大班的孩子一次、中班的孩子两次和小班的孩子三次。结果发现,大班的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最好,小班的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最不好,中班的孩子介于两者之间。这说明需要对幼儿进行应急分级安全教育。

3、在进行应急演练时很少考虑突发事件的级别

在所实行的幼儿园应急演练中,究竟可以应对什么级别的突发事件,值得深思。如汶川地震主震发生后,只是地震中心的房子倒坍,大部分的房子只是摇晃,因此在余震到来之前,可以把握短暂的时间进行逃生。但是某身处顶楼的幼儿园老师,对地震级别估计不足,命令孩子趴下,最终错过了最佳的逃生时间。其实如果教师能预先对地震级别进行估计,组织孩子跑到空旷的场地上,就会避免惨剧。因此,在进行应急演练时,需要考虑突发事件的级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演练。

三、应急对策

针对以上不足,我提出了如下有关幼儿园应急安全教育的建议,具体包括:

1、建立幼儿园与家长应急协调机制

具体地,首先,应聚集所有在园儿童的家长,进行以儿童应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座谈会,并建立家长应急教育小组,负责代表家长和幼儿园关于幼儿掌握应急安全教育的情况进行沟通。然后,作为幼儿园教师,应主要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并结合家长提出的合理建议编写教案,进一步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并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应急安全教育的教学工作。最后,教师以询问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应急安全测评,同时通过家长反映的幼儿心理状况,以综合了解幼儿应急安全教育的效果。

2、差异化制定幼儿应急安全教育的教案

首先,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征、行动能力等。例如: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在这一时期孩子的语言能力明显增强,行动能力明显改善,自己会走动,而这些儿童的自我防护意识较差,很容易发生事故。对于5-6岁的孩子来说,在这一时期孩子的大脑发育接近于成人,但孩子容易兴奋、激动,还特别好动。然后,考虑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制定教学内容。例如:对于3-4岁的孩子,教学内容着重应急安全环境的创设和对孩子进行应急安全行为的教育;对于5-6岁的孩子,教学内容的重点应为引导孩子知道什么是安全的,以及发生突发事件时孩子面对这些事件的防范和处理能力。

3、按事故发生级别的不同进行应急演练

具体地,首先,教师应搜集有关突发事件事故级别的资料,掌握发生突发事件时事故的基本特征,并能依据事故产生的具体特征大致估计事故发生的级别。然后,按照事故可能发生的级别,分别制定应急演练的方案。为使应急演练的方案可行有效,应考虑询问当地救援部门的意见,对应急演练方案进行完善;最后,依据实际需要,组织孩子进行应急演练。每一次应急演练的效果,教师应记录下来,并总结该次演练的不足,以便在下次应急演练时进行纠正。

四、结束语

本文针对幼儿园应急安全教育问题,对代表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不足。值得一提的是,本文还提出了解决这些不足的应急对策,下一步的研究目标是增强这些应急对策的可用性。

参考文献

[1]刘馨 李淑芳 我国部分地区幼儿园安全状况与安全教育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 2005,12:15-18。

第12篇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教育;教育实习;案例;班导师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8-0049-03[ZW(N]

[作者简介]曾灵霞(1966―),女,江西武宁人,专科,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幼儿园园长,小教高级;钱桃英(1966―),女,江西九江人,本科,江西省九江职业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能力为重,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结合起来,突出保教实践能力;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开展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1]对具有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院校来说,班导师是一种优质资源,他们为教育实习生提供的职业道德、专业、就业、科研和心理等方面的引导,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一、案例分析:给她一次实习的机会

妮妮,1992年12月7日出生,福建福州人,某高校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大专二年级女生。2013年5月9日,班导师接到一个电话,妮妮要到某高校的附属幼儿园实习。妮妮原被安排在市区一所大型民办幼儿园实习,实习几天,幼儿园反映妮妮有时自言自语,有时独自舞蹈,坚持辞退她,使她中断了原定一个月的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使幼儿园教师形成教育智慧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准幼儿教师的重要环节,而某高校附属幼儿园承载着幼教科研、教育实践基地等功能,接受学生实习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必须提供妮妮实习的机会。

妮妮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来到该附属幼儿园,班导师(该附属幼儿园园长)暂时把妮妮安排在办公室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给她一个缓冲适应期。毕竟她调整了实习单位,又没有得到原幼儿园面对面的解释,班导师觉得有些突然。这样安排也便于班导师观察了解妮妮之后,再做下一步的计划。

班导师在办公室与妮妮沟通,商量能不能留下手机号码便于联系,她小心翼翼地回答说没有手机。妮妮还是处于惊魂未定的状态,用回避退缩的方式自我保护。

5月11日,班导师与妮妮的母亲电话沟通,了解她的成长经历:妮妮小时候发育迟缓,时常呕吐;在家境较好、家教较严、父母精心呵护的环境中长大;初中成绩尚可,考高中只差几分,最终通过择校安排在重点高中学理科,在高中阶段表现学业困难;人际交往缺乏独立性。如家庭单元门钥匙丢了,家长让她按邻居家的门铃帮忙开门,她这样做了几次后,不愿麻烦邻居,一定要家长给配钥匙。由于家长工作都很忙,也为了更好地保护她,不放心她交往,妮妮独处的机会很多,因此,妮妮生活的圈子很小,了解社会的机会少,单纯、心智不成熟,不了解社会的复杂性,但妮妮从未出现过激行为。

5月13日,妮妮没有到附属幼儿园上班,班导师与她的辅导员了解情况,辅导员也电话联系不上她。班导师八点半在去妮妮宿舍的路上接到她的电话,她说头晕,不能上班。班导师接到电话就放心了,让她好好休息。下午,妮妮来上班了。考虑到她与班导师在一个办公室上班有压力,很拘谨,并且有一周的适应期了,班导师重新安排她到中班实习。

妮妮是一个单纯、敏感、脆弱、胆小、不善交际、动作迟缓、缺少安全感的实习生。在实习前期遭到辞退,如惊弓之鸟,不能释怀,有挫折感,情绪十分低落。为了让她走出困境,顺利度过实习期,附属幼儿园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给予她一个包容、宽松的环境

首先,考虑到小班孩子安全压力大,大班有的孩子欺生、淘气,而中班孩子相对容易接纳实习生,班导师给妮妮安排到中班实习。其次,与中班保教人员沟通,让她们包容、接纳妮妮,伸出温暖的手,帮助她度过实习期。妮妮在中班实习时,也出现了独自舞蹈,导致幼儿兴奋地模仿乱成一团,早上睡过头,没有上班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中班保教人员及时与班导师沟通,班导师及时了解她的情况,给予她帮助。只有班导师、教师和保育员提供包容、接纳、宽松的实习环境,妮妮才能度过艰难的实习期。

(二)挖掘她的闪光点,扬长避短

妮妮擅长绘画,也能静下心来做一件事。班导师建议她指导幼儿绘画,既发挥了她的特长,也给她一个任务驱动,让她在学中做、做中学。妮妮在指导幼儿绘画中体验到存在的价值,获得了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三)与同伴交往,建立安全感

在附属幼儿园实习的还有另外一位福建籍实习生,班导师建议妮妮与这位同伴交往,避免孤独感,尽快融入到幼儿园这个集体中。由于在实习前期出现了挫折,妮妮到附属幼儿园实习时缺乏安全感,处处小心翼翼。班导师明确告诉她,不要紧张,大胆实习,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附属幼儿园一定给予她实习的机会。在消除顾虑、有安全感的氛围中,妮妮积极与其他实习生交往,建立同伴互助的团队,相互支持,共同提高。

(四)密切与家长沟通,共助成长

经常与家长沟通,特别是妮妮情绪不稳定、消沉时,借助家长的关心和关爱帮助她走出困境,让亲情给予她肯定与鼓励,帮助她重拾信心,找到心灵的依托。妮妮经历幼儿园辞退后时常做梦,在梦境中又被辞退。妮妮家长则鼓励她:大家都认为她在大学学习这两年进步很大,如她在上学期间,冬天双手生了冻疮,也能勇敢地承受,不向家长诉苦,独立能力增强了不少。家校的有效合作可以有利促进学生的成长。

(五)给予展示平台,充分展现价值

附属幼儿园要求每一位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前展示一节汇报课,班导师、实习生、指导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妮妮想在汇报课上有充分的展示并有所创新,但由于准备不充分,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过她第一次尝试了组织幼儿活动,也熟悉了组织幼儿活动的基本流程,积累了实践经验,也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

教育实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使学生毕业后具有在幼儿园独立从事教学和教育工作的能力,获得从事幼教工作的自信。教育实习应为学生提供充分锻炼的机会,需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幼儿园和高素质的班导师。2014年5月,妮妮参加福建省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已经入围,面试成绩尚可,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最后仅以四分之差落选。但她不气馁,准备明年继续应战。每一个人都秉性不同具有差异,但每个人都有生长的空间,在学生的成长路上,学校、家长以及周围同伴应伸出温暖之手,共同帮助他成长。

二、班导师引导教育实习的策略思考

某具有幼儿园教师教育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本是女生,在教育实习阶段,她们具有双重身份――在校大学生和幼儿园教师。这是她们第一次独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她们缺乏社会经验,却要与幼儿园领导、同事、家长、幼儿等对象展开交往,难免出现初入职的焦虑、迷茫、浮躁、困惑等社会不适应。下文以该校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大三年级女生为例,分析与思考班导师引导教育实习的策略:

(一)就业指导――帮助选择优质幼儿园

幼儿园的环境相对比较单纯,可以为教育实习生提供迈向社会的过渡缓冲期,帮助其成熟心智进而增强应对纷繁复杂社会的能力。大型民办幼儿园大多拥有一支优质的教师团队,而省级示范幼儿园都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在这样的团队中教育实习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专业能力也能提升较快。班导师推荐两位教育实习生到九江早期教育学校(幼儿园)就业。九江早期教育学校是1997年创办的一所大型民办省级示范幼儿园,生源充足,管理规范,提供实习津贴,免费提供食宿。两位教育实习生在一个单位工作,也是一个互助团队,遇到困难能相互商量、照应,共同度过就业适应期。艳艳是这两位实习生中的一位,曾在教育实习之前找到班导师要求给予指导。到这所幼儿园实习后,艳艳给班导师的短信中写道:“真的很感谢老师推荐到早期教育学校实习,感谢老师在我最迷茫的时候指引我。在幼儿园我学到了很多、实践了很多。在教师技能比赛中,我的说课尝试用PPT演示,还担任了主持人。任何一种尝试对于我来说都是学习和成长,是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不断扩充。我会继续努力,不会让老师失望。”在这里,班导师帮助实习生选择优质幼儿园就业,为实习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二)基层面对面――走近实习生和园长

班导师需要走向基层、走进幼儿园、走近实习生,需要了解实习生在幼儿园工作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的困难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不仅能让实习生觉得亲切、温暖,而且能更加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班导师还与九江早期教育学校的园长进行深度交流,园长对两位教育实习生的评价很高,认为她们工作态度好、有激情、专业能力强。园长还特别表扬了艳艳,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九江早期教育学校春季教学是正月初五开学,正月初二艳艳就离开甘肃老家回到单位工作,责任心很强。园长感谢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院校为幼儿园输送了两位优秀实习生,希望今后能推荐更多的毕业生到幼儿园工作。

走基层活动也是班导师全面了解幼儿园的良好契机。2011级有两位教育实习生应聘到一所新园――未来星幼儿园。班导师赴未来星幼儿园对幼儿园办园基本条件、举办者的身份背景、幼儿园园长和幼儿园的资质等方面进行考察,确保教育实习生的实习单位能持续发展,实习生有安全保障。班导师与未来星幼儿园园长交流时,园长反映了实习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上班时间吃零食、迟到、认为幼儿园管理苛刻、小题大做等组织纪律不严、生活不严谨、对自身要求不严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班导师要正视教育实习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实习生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1]

(三)教研指导――引导实习生进行教研活动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专业能力有如下要求: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1]《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七条规定了幼儿园教师的主要职责,要求教师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2]班导师应积极引导实习生开展社会实践和教研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实习生的教研兴趣、教研能力和社会实践技能。如江西省九江市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每年开展幼教论文、教育案例、观察笔记征集活动,班导师积极鼓励教育实习生参加活动,并对实习生撰写的幼教文章给予修改。在班导师的指导下,实习生英英的幼教论文《播下一个行为 收获一种习惯》在江西省九江市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2013年征集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也激发了所有教育实习生的教研热情。在江西省九江市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2014年开展的幼教论文、教育案例、观察笔记征集活动中,所有实习生都积极参赛,实习生写作和分析问题的教研能力得到了提升。

(四)管理指导――关注实习生群体动态

班导师要关注教育实习生群体动态,应利用邮件、短信、QQ群等信息平台,突破空间的限制,与实习生交流思想,帮助她们排解心理压力,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如实习生媛媛和兰兰处于单亲、低保家庭,家庭结构不健全,经济拮据。班导师积极为媛媛和兰兰提供了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的信息,并帮助她们准备申请材料,使她们成功申请到补贴。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低收入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也使她们因为班导师的悉心关怀而备感温暖。幼儿园教师教育院校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已经参加了普通话考试,班导师了解到,江西省对幼儿园教师资格普通话条件的认定是达到二级乙等即可,而上海、甘肃嘉峪关市等地要求幼儿园教师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二级甲等。为此,班导师便建议部分实习生(普通话二级乙等)在教育实习期再次参加普通话考试,改变普通话等级。在班导师的指导下,班级44位学生中有32人取得了二级甲等普通话等级证书。了解到江西、福建、甘肃等地2014年届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后,班导师结合岗位计划、岗位条件,实习生的年龄、户籍、个人能力综合考量等情况,为实习生提供报考岗位、招聘考试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帮助实习生有效复习、积极应考。在学生档案管理方面,班导师认真负责,并为每一位档案缺失的教育实习生提供帮助。如教育实习生燕燕自主招生的入学档案缺失,班导师积极联系辅导员、学院、学生家长以及学校招生处,在多方寻找档案未果的情况下,班导师了解到另外一个参加自主招生的教育实习生的入学档案是邮寄到户籍所在地,于是分析推测燕燕的档案可能还在农村的镇邮政所。让燕燕家长查找后,果然在家乡的邮政所找到了遗失近两年的档案。此外,班导师还利用信息平台,关注实习生群体动态,在困难补助申请、普通话考试、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档案建设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科学指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