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课堂讨论论文

课堂讨论论文

时间:2023-01-17 02:04:48

课堂讨论论文

第1篇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关键词:讨论,“思维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跳一跳,能摘到”,“三会”,两极分化。

《标准》基本理念第一条中用比以前更为明确的语言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了实现学生能生动活泼的学习,能充分的展示自己,能在思辨中去探求新知,课堂讨论便成了教学中实现这一理念的主要方法之一。

新课程实验已经3年有余,对课改实验,广大实验区的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给实验区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当前,课堂讨论主要存在讨论小组的设置比较随意,讨论时机把握的不够好,讨论方法不科学以及讨论氛围没形成等问题,从而导致课堂讨论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任何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本人结合我教学实际来谈谈体会!以便同各位同人共享。

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高潮,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有的老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第2篇

实施新课程以来,语文教师使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法为了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在课堂教学中,讨论合作学习的重要方式更受到语文教师的青睐而广泛使用。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发挥了非常大的影响。讨论是指由几名学生组成的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各成员围绕共同问题,通过讨论,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形式。

一、什么样的内容适合讨论

课堂讨论,作为一般的教学方法,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相互启发,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试图表达的习惯,以促进教师把握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调整教学策略,灵活地进行教学。但讨论只应是课堂教学方式的一种,而非全部,也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讨论,在实施中课堂讨论还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讨论,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课堂讨论的着重点不是讨论的结果如何,而在于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讨论的习惯,充分暴露学生的想法(思维)。所以,在课堂教学,让学生讨论,教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或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或加强知识之间的沟通等。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讨论这个问题的选择应该遵循具体的困难,应当遵循有趣的,适当的,有启发性,符合学生的原始意识水平的原则。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这是符合辩证法的。我的说法是,有一些内容是适合讨论的。讨论的一些内容适用于回答的就回答问题,适用于讲述的一些内容就细致讲述,有些内容适用于阅读就让学生认真阅读,适合背诵背诵的内容就认真实识记,有些内容适用于户外,就需要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因为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所以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形式也应该是活泼多样的。小组讨论只是许许多多教学形式中的一种而已,现在新课程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因为在传统课堂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并不是说他们是任何时候都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课堂讨论也有自己的独特价值,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它符合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思考,感觉,辩论,显示丰富的个性,充满创造的活力。

二、何时让学生讨论

时机是具有时间性的机会,是事物发展的连接点和转化的关节点。所以,要搞好课堂讨论,还需善于捕捉讨论的最佳时机。好的论题应具备哪些特征呢?文字要简洁、通俗易懂。契合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想说出来而不能”的愤悱状态。能在课堂教学中“牵一发而动全身”,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论题的答案不仅符合需要的教材和课程的内容,而不是受制于教材的需要。涉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学生可以讨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提出了论点让学生在讨论中,容易获得一些有价值的子问题,推动进一步讨论。此外,应该让学生讨论问题,尽可能的全面、开放、或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避免一些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如简单的概念、名词,或一本书有答案,学生不需要考虑更多的让学生讨论问题。每一个课堂讨论也不需要太多,讨论的形式应根据教学实际变化,可以是指导式讨论,就是教师结合教学目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坐在一起,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自己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要参与其中,做一些解释和释疑。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应该指定学生作为组长,负责记录,总结学生的意见,分组讨论后,还应让各组进行交流,教师发表自已的看法。

三、课堂讨论如何分工

在课堂讨论的实现之前,小组应该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个学生一个特定的角色分工,如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来增强学生的互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各种角色也应该轮流。此外,应该让学生知道如何讨论需求,实现了“我”与他人,尤其是教师,学习者都是平等的,意识到“我”的讨论,在此基础上的思维不仅积极参与演讲,听众在听,也做一个愿意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思考他人的长处和弱点。只有在讨论中让学生有明确的分工,并具备了倾听、尊重、平等和合作等这些意识,课堂中实施的讨论才能得以顺利展开。好的论题出现的时间也必须得当,当需要突出重点时,课堂教学必须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突出,组织课堂讨论,这是一个集中的方法。这样不但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思维,获得两次结果与一半的工作效果。一些教科书的内容可能会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扩大和深化,启蒙运动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从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用它来引发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认知结构等因素的限制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如注意力、兴趣、学生老师的问题出现“卡壳”的现象并不少见。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能冷颜相讥,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凭借学生集体智慧,达到的目的让学生解困。

四、结语

常言道:“真理愈辩愈明。”讨论式的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交流、冲突与融合的过程,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知识学得更巩固,而且更能够使结论更正确更全面。许多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带有不确定性,观念不同,角度不同,讨论的结果也就会不一样。在阅读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设置问题进行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训练他们思维的敏捷性,认识事物的全面性,深刻性。因此,不难看出,一潭死水的教学是没有出路的,适度的讨论才会使语文阅读教学更加“自然而和谐”。

作者:吴亚平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两家子镇中心小学校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讨论;有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24-01

课堂讨论就是一个大舞台,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享信息的一个媒介。在传统的教学理念里,课堂讨论无非就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在一起讨论出一个共同的结果而已,事实上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课堂讨论也在由传统的课堂讨论模式逐渐的过度到新型的课堂讨论模式中,课堂讨论也不再仅仅仅限于一问一答的讨论模式、我们平时所说的“茶话会”、“文艺晚会”和“辩论赛”等都可以称为广泛意义上的课堂讨论模式。由此可知,课堂讨论模式多种多样,为了更有效的实施课堂讨论,教师和学生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教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

课堂讨论不仅是学生讨论的过程,更是教师参与的过程,可以说教师在课堂讨论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可以让教师更好的控制整个课堂讨论的进程以及更好的应对在课堂讨论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小学生的思维一般具有很强的跳跃性,他们总是会问出一些看起来稀奇古怪的问题,一旦教师准备不当,很容易就会被学生的问题问住。比如在学习《三顾茅庐》时,有的学生就会提出问题:“为什么诸葛亮非要被‘三请’不是‘四请’、‘五请’呢?”乍一听来,学生的问题似乎有些无理取闹,但是教师一旦从小学生的思考角度就会发现他们能够问出这样的问题实属正常。有些教师回答不上来或者是根本不屑于回答学生的这类问题,就会应付道:“书上说的三次就是三次,你怎么那么多问题呢?”、“你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去查阅资料了解一下。”等等,这些回答都是极不负责任的,教师应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为学生提供最有利的帮助,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三”在我国古代的意义,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其次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可以让教师更好的设计课堂讨论的形式和讨论的问题。比如在学习《精读与泛读》这篇课文时,教师通过课前的准备就可以确定本堂课以“小组辩论”的讨论模式进行,并提出“精读的益处大于泛读的益处”的辩论题目,这个题目的难度正适合于小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层次,有利于辩论讨论模式的顺利开展。

二、把学生合理的分成几个小组。

小组合作最主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合理的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就目前的课堂讨论教学来看,自由组合的模式倍受欢迎,它不但节省了分组的时间,也使兴趣相投的学生走到了一起,但是自由组合并不是十分理想的组合模式,在实际的小组组合形式中,教师首先需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成绩差异性等特点。教师可以把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和性格活泼的学生放到一个小组里,让性格活泼的学生带动性格内向的学生。也可以把成绩优异的学生与成就不理想的学生放到一个小组里,让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成绩不好的学生。总之要确保每一个小组内成员之间的互异,从而起到以长补短的作用。其次教师要让小组里的成员有一个明确的分工。讨论小组就是一个小小的团体,在这个团体里,每一个人都应该担任一个自己较为擅长的职务,如小组管理者、小组资料收集者、小组汇报者等职务,并且每一个成员都要严格完成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不能应付了事,降低小组讨论的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尽可能的控制小组成员的人数。如果人数过多,小组意见就会较为分散,管理起来也存在更多的困难;如果人数过少,那么学生讨论的方向就会受到很大的局限,达不到小组讨论的效果,所以小组讨论的人数最好控制在四到六人之间,从而可以高效的完成小组讨论的任务。比如在学习《精读与泛读》时,教师也可以选择四到六人的组合模式,让学生在小组里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小组讨论学习,从而完成本堂课的学习内容。

三、、教师要给予有效的评价

教师在小组讨论中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进行有效的评价,小学生的学习在很难大程度上会存在一些盲目性,教师不但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正确的指导,把学生的讨论引到正确的方向,更要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有效的评论,以此来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来自于语言上的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由于在语言评价中,评价的双方都能够清晰的看到对方给的表情,感受到对方的情绪,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情感上下一番功夫。也就是说教师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正面的评价中不要吝啬自己的赞扬和鼓励,在负面的评价中一定要以照顾学生的个人感受为主,尽量不去使用那些苛刻的批评语言。从而起到维护小学生自信心、激发小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比如在学习《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时,教师采取让学生表演的方式来学习相关的知识,然而有的学生在表演时出现了怯场的情况,导致在说话时结结巴巴,影响了整个小组的表演质量,这时教师不要以嘲讽和批评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并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更多表现的机会。教师用真挚的情感和善意的语言自然能逐渐的化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也必然会倍受鼓舞,从而慢慢的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不断的提高自己。

总而言之,课堂讨论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可谓是益处多多,它可以带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积极的加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爱上语文,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安令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探析[J];学周刊;2011年26期

第4篇

编号:H1(2014)12-04-03

作者:徐列慈

课堂讨论,作为教学的一般方法,符合课改要求,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彼此沟通与交流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相互启发,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尝试表达的习惯,便于教师把握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调整教学策略,灵活施教。但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讨论,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时机是具有时间性的机会,是事物发展的连接点和转化的关节点。所以,要搞好课堂讨论,还需善于捕捉讨论的最佳时机。常见的最佳时机有:

课堂教学必须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做到重点突出,而组织课堂讨论,则是突出重点的方法之一。这样不仅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而且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习中产生的认识偏差(或错误),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利用它引发讨论,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纠正学生的错误具有特殊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认知结构等智力因素的制约和注意、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出现“卡壳”的现象并不少见。遇到这种情况,教师既不能一手包揽,也不能“穷追猛打”,更不能冷言相讥,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达到使“卡壳”学生茅塞顿开的目的。

课堂教学的构思和组织,要以启迪学生思维为中心。一节课40分钟,学生的思维并非时刻都处于亢奋状态,而是有张有弛,高低起伏的,一旦发现学生的思维处于“低谷”时,可及时组织讨论,将学生的思维重新推向高潮,以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教学节奏。

讨论的形式应根据教学实际变化,可以是指导式讨论,就是教师结合教学目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坐在一起,就教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教师则不时地参与讨论,或作一些提示、释疑;也可以是自主式讨论,就是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后,让学生自学教材,发现问题,并进行自由式的讨论,寻找答案。在组织学生讨论时,教师应指定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记录、归纳本组学生的意见,分组讨论后,还应让各组进行交流。

为便于讨论顺利开展,教师应把自己的外在权威隐藏起来,适当“稚化”,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相处,以与学生同样的好奇、同样的兴趣、同样的激情,融入学生中间,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甚至带有幽默意味的氛围,使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从而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将思维发散开来,动脑、动手并动口,大胆地发现对所议问题的看法。

(作者单位: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希望小学444324)

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讨论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讨论法,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使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讨论法在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广为运用。那么如何作到课堂讨论有效,笔者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认为应从如下方面进行研究。

一、认识到有效课堂讨论的意义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现代教育课堂讨论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学生独立自主的个性得到张扬。其主张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性人格的人。课堂讨论使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意识得到提高,讨论鼓励学生主动的思考和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得到较好的提高。而课堂讨论问题能积极的使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灵活的运用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能力,成为知识的共创者。在讨论中,就倾听他人的意见而言,学生和教师拥有同样的权利,因为讨论的进行以及不同的研究线索的推演是不可预测的,教师和学生要共同的承担起小组成员获得知识的责任,认真观察,证实或反驳有关观点,在讨论中学生便自然的成了知识的共同创造者。

二、课堂讨论有效性实施

1.课前精心准备工作。

思想准备:讨论要有课堂意识,课堂讨论要有教学价值,关注了解学生心理;实践准备:讨论什么,即确定问题所包含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来确定,这使得课堂讨论有了明确的课堂目标和内容依据,语文课堂教学因而减少了提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是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检验问题的综合性;是否符合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以思考问题的适切性;是否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考虑问题的探究性;是否有建设开放、动态的语文课程以检验问题的开放性。)把握讨论过程的时间,即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下,安排学生讨论的时间,以达到讨论的效果。学生准备:在讨论前,就指导学生各自借助资料、工具书等充分预习课文内容,多用心思,善于质疑,讨论时,先找到思维方向,向其它成员说明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找出理由为自己辩护,评价别人的观点应客观公正,不掺杂个人心不在焉讨论后善于总结、归纳、整理。在团结合作的讨论中使学生逐步学会倾听并尊重别人的意见。长此以往,就能在班级中形成人人原说、人人想说、人人会说的良好氛围。

2.从生活实际出发,贴近学生实际。

课堂讨论要从生活实际出发,贴近学生实际,是要求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讨论时,要充分考虑教学中的各种具体情况,估计教学中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使提问贴近学生就和教学实际,适应具体的教学情景,使学生愿意讨论,有所讨论,乐于讨论,产生不吐不快的感觉,同时从生活的实际挖掘作品与学生原有经验的结合点,激活原有经验,唤醒生活体验,让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形成体现学生智慧的原创性理解,从而提高讨论的有效性。

3.设置讨论情境,营造讨论氛围。

多媒体的图、文、声、像并茂,能诱导激励、唤起学生感情。也可以利用媒体为学生讨论设置一个适宜的讨论情境。要根据讨论内容的需要灵活分组,学生讨论需要教师的指导,课堂要采取多种手段达成学习目标,不可出现“泛讨论”现象。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组织课堂讨论应努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除此以外,课堂讨论还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对不同意见形成新的理解,不同的人对同样的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或者表达各自的见解时所用的术语不一致。讨论都可以给予参与者多次理解自己观点的机会。置身于各种不同的观点之中,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或他人的观点,一般来讲都是具有暂时性,他们逐渐认识到对于任何问题并非都有唯一的不可辩驳的解释。另外,讨论能增强学生对含糊或复杂事情的关心度和容忍度,使学生关心所谈的话题。在某些观点通过讲授表达出来,学生都显得遥远不相干或是含糊不清,但若通过讨论探究,就变得鲜活起来。

综上,课堂讨论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让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量使讨论更加具体化,情景化,生活化,情感化。从而使课堂讨论能真正有效地完成。

参考文献

[1]茹红忠.浅析语文课堂讨论的缺失及调控.语文教学之友,2008年第1期

第6篇

一、灵活选择课堂讨论的方式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的讨论方式主要有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三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选择讨论的方式。同桌讨论的方式适合只要动动脑筋、相互启发就能得出结论的问题;小组讨论比较灵活,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对于难度较小的问题,或课堂上突然碰到的“冷场”情况,可采取这种方式;全班讨论方式,一般是在解决重点与难点问题,或遇到争议的问题时,由教师提出来,然后大家即兴发表意见进行讨论。这种方式能使学生动脑动口,发展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充满民主气氛。

二、精心选择课堂讨论内容

课堂讨论的内容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质量,所以教师要精心选择具有一定讨论价值的内容。

1.对论内容应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越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越是要集思广益,组织学生主动去学习、去研究。

2.教师选择的讨论的内容要针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以引起每个同学的思考,教师也可从中起到点拨的作用,从而使全班同学共同提高。

3.讨论内容要处于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内,也就是说。教师选择地讨论题的难易程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主要依据,其难度要略高于全班的平均水平。

三、准确把握课堂讨论的时机

教师除了课前要有目的地安排课堂讨论之外,还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课堂讨论的时机。

1.当学生的思维不顺畅时,教师要灵活机动,设计思维“陷阱”。让学生产生疑问,及时组织讨论,这样可使学生的兴趣高涨,讨论激烈,效果最佳。

2.现在的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在课堂中随时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就要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四、及时对课堂讨论进行总结

在讨论中。学生积极思考、分析,进行热烈争论,但他们最关心的是教师对自己见解的看法,因此,总结时教师要分析学生的见解,充分肯定正确的意见,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及时澄清一些模糊认识。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讨论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120-02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并就分歧的意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有利于启迪、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自我探索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敢于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解、吸收、消化和充实课堂讲授的内容;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情感沟通;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有利于学生健康思想的发展;还有助于教师检验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并吸收各种有益的见解,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如何使课堂讨论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学生主体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呢?根据笔者的课改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和做法。

一 课堂讨论的目的要明确

课堂讨论有明确的目的和指向实现教学的目的,为实现教学目的而服务。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什么问题何时让学生讨论,教师应有明确的目的,或为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或为加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了解。课堂讨论的问题应小而具体、新而有趣、难度适当、富有启发性、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等。

二 课堂讨论要进行科学分组

要组织好课堂讨论,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组,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按优、良、中、差的搭配原则将学生分成10个小组。采取就近原则,4人一组为宜。在每一小组有以明确的分工,并设置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纪律督查员等角色,便于各司其职组织讨论,角色在定期内进行互换。由每组组长全面负责本组的讨论活动;记录员记录下组员讨论的结论或建议;汇报员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全班汇报;纪律督查员提醒组员不说不着边际的“题外话”。分组时考虑学生性格的互补、知识结构、特长的发挥等因素,让学生在合作中可以取长补短,合作小组活动时前后桌围成一圈,这样有利于集体意识的形成,也便于开展讨论活动。课堂讨论小组尤其要关心交往能力弱、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愿意倾听他们的声音,与大家携手共同进步。总之,课堂讨论的目的在于创造机会让学生不仅能自主、合作地去探究问题,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能在互补互助中反省深化,在讨论探究中提高,从而获得生活的体验和人生的感悟。

三 课堂讨论要凸显多变的形式

课堂讨论的形式应根据教学实际变化,全班讨论、小组讨论、专题讨论、辩论式讨论、穿插讨论等,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教师都要结合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提出一些问题,精心设计、组织,不时地参与讨论,或做一些提示、释疑,让学生探索教材、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同时汇报员负责记录、归纳本组讨论的意见。分组讨论后,教师还要组织进行全班交流,相机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进行自由式的讨论;或同桌讨论,好朋友、同观点讨论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灵活的讨论方式,充分鼓励那些平时不常发言或不敢、不善发言的学生多说。同时,教师要允许讨论出现不同结果,鼓励不同意见的争鸣,鼓励学生多进行求异思维,才能充分发挥讨论的作用。

四 课堂讨论要创造宽松的氛围

课堂讨论时,教师应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相待,怀着与学生有同样的好奇、兴趣、激情,融入学生中间去,相互交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并带有幽默意味的氛围,使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学生才能以开放的心态、充满激情的心情将思维发散开来,积极动脑、动手并动口,大胆地发表对所议问题的看法。如有学生做出错误判断时,不能立即否定,错误的资源也将成为展现学生思维障碍的重要契机,教师适时利用这些资源引导讨论,激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体验。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但受到教师、同学的尊重,而且明白了道理,统一了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得到民主平等情境下的修正和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探究,自己总结,一直享受着学生间交流辩解的乐趣,自然不会觉得枯燥乏味。

五 课堂讨论要营造良好的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我知道我不能将任何东西都教给学生。我只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促使他学习的环境。”这一观点启示我在课堂中营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自由争辩的气氛,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无拘无束地发展了思维;让学生们轻松愉快地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培养了自学和交流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要能创设那种使学生感到“惊奇”的情境,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动情入境,才能感染学生,让学生进入情境后再来感染老师。此时,老师不是居高临下地“教”学生,而是让自己的心和学生的心碰撞、交融。只有当学生都进入这种良好的环境状况时,才能引发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力,诱发学生的创造力,那些非逻辑的直觉思维,如顿悟、灵感都会接踵而来。

六 课堂讨论要注意“显”、“隐”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具有开放的胸怀,摆正讨论中教师的位置,处理好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关系。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注意“显”和“隐”的策略。所谓“显”,即在活动空间上,教师不加限制,学生可以下位,自由讨论,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各种机会,诱发学生的主动性,尤其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思维禁锢时,教师要适时加以点拨,给学生思维一片拨云见日的晴空。所谓“隐”,即在一定时间内把时间完全给学生,教师要心甘情愿地让出讨论“表演”的舞台,让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答案。

七 课堂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课堂讨论使用恰当,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还可以开发学生群体的资源,增加信息流通的渠道和能量,实现脑力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为了使课堂讨论收到实效课堂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第一,在得出结论之前,如在学习相似段落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讨论再归纳学法,然后运用学法再指导学生自学,从而顺势得出结论。

第二,课堂教学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重点突出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讨论,这样不仅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而且还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第三,在遇到教学内容的扩展和知识的深入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接收能力进行适当的扩展和深入,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

第四,当教师的提问出现“卡壳”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学生自身知识体系、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学生经常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出现“卡壳”时,教师既不能直接给学生答案,也不能“穷追猛打”,更不能嘲笑学生,而是要就势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将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从而创建良好的教学节奏。

总之,在课堂讨论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法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效果让学生自己去评价、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创造才能。

参考文献

[1]陈旭远、张捷.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8篇

关键词: 课堂讨论 课堂环境 讨论方式

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尤其是学习心理,针对教学内容和课型特点,从协调与学的双边活动,沟通师生信息交流渠道着手,灵活组织运用讨论艺术,充分发挥“课堂讨论”的潜在优势。笔者试做了如下探索。

一、创造良好的环境

课堂讨论环境指学生的发表欲、兴趣和情绪倾向、讨论题和课堂智力氛围三种因素构成的,三者互相制约、相辅相成而成为一个环境系统,很大程度上决定课堂讨论效果。如何有效创造良好的课堂讨论环境呢?现有如下两个途径:

(一)激发学生的“讨论欲”

“讨论欲”作为发展观点、欲望和动机,是学生参与集体讨论的驱动力。主要方法有:(1)反激法。即当我们从正面向学生激疑提问而遇到“启而不发”的僵局时,或学生对某一问题浅尝辄止,愿意再深入讨论时,我们可从回答问题的反面激问,撩拨学生自尊心和好胜心,促其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用自己的见解匡正问题的欲望。(2)诱引法,即根据学生探究心理,通过设置矛盾、激发矛盾的途径,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和探究欲,从而激发“讨论欲”。关键是教师发掘课文中具有思维价值的“争论点”,精心设计提问,“争论点”常见的有质疑型、发散型、求异型、评价型,或因认识角度差异,或因不同观点碰撞,或因理解深浅不同,或因分析正误的迥异,或因评价不一而容易引起争论,对学生积极思维具有很强的“磁力”,最能启发他们的“讨论欲”。有时,可预先在性格外向、自我表现欲较强的发言骨干中物色发言对子,让他们带头争辩驳语,诱使其他同学卷入争辩之中。

(二)创设师生共同平等研讨的课堂情境

年龄的增长和心理成熟使他们对课堂讨论产生“惧说”心理,其中主要原因是“教师权威效应”,怕自己的见解被教师否定而难堪,或者只等老师下定论。因此,老师一方面可运用“智力激励法”,即围绕一个中心问题鼓励所有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其间教师不“妄加”优劣正误评判,而是充分尊重学生发言中的合理因素和价值,尽可能从不同角度加以肯定,使学生在“言论自由”的气氛中获得成功感。另一方面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学生讨论成果的基础上,以问题讨论参与者的身份诚恳地谈谈自己的体会、感受和观点,进行潜在导向,并贳穿讨论始终,让学生在师生平等的讨论中自我判定、深化理解。

二、灵活设计课堂讨论方式

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活动和信息主流随机多变,经课堂讨论呈现出多种流向轨道。采用何种讨论方式,我们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课堂学习心理特点和课型特点优化调控、精心设计。

(一)导向式讨论。这种方式是从主导者角度着眼安排讨论程序,通常显示为定向导入――设坡点拨――归纳总结。“定向导入”阶段主要是教师根据本堂课教学目的重点,提出讨论题为讨论“定向”,使学生“有的放矢”。“设坡点拨”是主要阶段,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把握时机和火候,或大题化小;或难题化易;或铺设思维坡度,或由浅入深、层层启发、步步引导;或指点迷津、纠偏矫枉。学生随着老师的层层导向,对问题的认识和注解不断走向新台阶,逐步探寻要旨,实现学习目标。“归纳总结”阶段,或者由学生讨论的成果归纳出比较正确满意的结论,或者由教师用个人法总结正确答案,有时还可以把问题扩展开去,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途径把讨论引向更深层次。运用这种讨论方式的关键是造取“讨论点”,找准讨论的最佳突破口,老师趁机语导,使讨论流程环环相扣。特点是既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自由式讨论。这是一种从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习自主性,培养主动探索精神着眼,侧重学生“自由探索”的讨论方式。一般适用于预习和自读课,没有稳定程序。学生在认真学习言语,做好阅读、笔记的基础上,推选讨论主持人。主持人根据同学们提出的共同性问题,根据自清目标,确定中心讨论题,在课堂上展开自由讨论,按智集见,相互启发,明辨正误优劣,提高认识,允许有不同答案。其间学生唱主角,教师只起催化剂作用,完全放手松绑,让学生按自己的方式自由探索,形成正确观点。这种讨论方式的优点是;学生在自由、宽松的讨论气氛中充分发挥思维潜力,使思维处于最佳竞技状态,引爆出创造性思维火花,教师还能观察到学生的学习心理轨迹、认识心态和需求,为以后设计教学提供学时依据,使教学更富有针对性。

(三)竞赛式讨论。这是一种引进竞争机制组织讨论,解决某些主要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运用这种方式,首先教师要善于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即以满腔热情鼓励学生思考问题要有自主意识,表达见解要有自主意识,参与讨论要有自强意识,保持勇力竞技心态。其次,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和课堂讨论智力气氛,灵活变换竞赛形式:(1)个人竞赛,即从能否勇于参与讨论,讨论结果的正确性和创造性、发言的敏捷性和流畅性等角度进行激励,在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竞争的心理,活跃讨论气氛。(2)团体竞赛。主要从参与讨论者的覆盖面和气氛,讨论问题的正确和创造性角度出发,在平行班之间、班内小组之间、同桌之间形成竞争,从而提高讨论效率。(3)自我竞争。即引导学生从参与讨论的勇气、次数和讨论问题的正确率等方面形成自我竞争,自我激励,自我提高,从而提高全班讨论的整体水平。

第9篇

一、具体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讨论游离于课堂教学内容之外的非语文性问题

讨论开始后,如果老师对于课堂目标不明确,可能误入歧途,从而使讨论偏离话题。例如《荷花淀》引导讨论“女人为什么也上战场了”。假如我们把这些“非驴非马”的问题当成大语文教学观下的综合课程体现,那么只能造成语文的味道一再减弱。

(二)讨论题设置不恰当

问题的设置没有把握好难易程度。有些问题,答案明明白白,老师却布置讨论,结果问题一抛出,学生就已经知道答案;有些问题,即使是老师,如果不借助资料也难以解决,却要学生在课堂上有真知灼见,结果只能是学生“一头雾水”。

(三)讨论为少数学生把持,缺乏调控

一个班的学生能力有高有低、语言表达能力有强有弱,少数很健谈的或能力强的学生往往把持讨论,而一些能力低的学生则退出讨论,这样,讨论就没有起到应起的作用;同时老师一般检查讨论结果的时候,出于可以想到的原因,一般也是提问前者,造成讨论和反馈中的“两极分化”。

(四)问题本身不能引起讨论、不能以讨论的形式解决

所要讨论的问题应该具有探讨性、争议性,如果问题属于非争议性的,前人已有定论,或者有明确的答案,那就没有争论的必要了。如:沈从文的代表作是什么?孔子是什么时代、哪一国的人?这样的问题出现在讨论的范围,其价值不言而喻。至于讨论“如果菲力普在船上遇到百万富翁于勒会怎么办”,有些学生想象“他用于勒给的钱办工厂,并且也成了百万富翁”,诸如此类的“信口开河”式的讨论,对文本研究价值不大,还耽误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五)讨论成为作秀

课堂上热热闹闹,没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也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反而使课堂沉闷,学生的心灵之窗紧闭,没有另类的声音,没有独特的感悟,没有多元的结论,没有因思维撞击而迸发的火花。

二、对策:实现老师角色的转变

(一)从“无所作为”到“大有作为”

在合作学习中,老师要充当管理者、咨询者、伙伴等多种角色,充分发挥“主导”功能。笔者听过一节《背影》的公开课,很大一部分时间老师让学生围绕“你想对朱自清的父亲说些什么”进行自由讨论,学生有的讲到自己的父亲和课文中的形象大相径庭,有的讨论父亲还是母亲更让人爱戴,有的谈到中国父亲和美国父亲的差异……面对形形的答案,老师总说“你有自己的思想”、“你真是有心人”等赞许的话,没有及时引导,也没有情感、价值观的修正,更没有对文本主旨和文本语言的品味。这样的开放讨论倒不如没有。

还有老师的评价权。学生讨论背离话题、说出荒诞甚至低俗的观点都是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老师需要有中肯的引导和评价立场。评价时固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个性体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对讨论可以无原则地容忍和放纵。

讨论过程中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但是不能让讨论演绎成风马牛不相及的沙龙,老师更不应该放任粗糙片面的观点而置之不理,我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同时要重视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我们尊重学生的理解,但是不能淹没老师的主导地位。

(二)从“功利作为”转变为“有效作为”

老师要充当学生思想和能力的“助产师”和“催化剂”的角色。在讨论过程中,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过程予以支持、引导和帮助。比如,当学生的思维模糊时,老师可以降低问题的难度,缩小问题的范围,或者设置巧妙的、富有诱导性的问题;当学生的思维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时,老师要因势利导,提出要求进一步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想更有理性和深度;当学生的思维背离了讨论的问题时,老师要合理引导讨论的方向,回到与讨论相关的话题;而当学生不能对自己和小组的发言进行概括和总结时,老师更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概括和总结。另外,在全班讨论中,老师要鼓励和指导能力差的学生参加讨论,大胆发言。采用小组讨论法在分组时就应注意,小组范围不应过大。再者,在分组时,老师还应考虑学生的能力、才能等。

(三)老师要强化“本位”意识,做好“引路人”

第10篇

第一阶段:开始讨论阶段——以学定论,捕捉时机。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树立“以学定教,为学服务”的意识,那么,我们的课堂讨论就应该“以学定论,为学服务”,而不是遇到问题就讨论。这就需要老师首先应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捕捉讨论契机,组织学生讨论。比如:我在教河大版九年级上册《秋夜》一课时,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时候,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本文重点应写枣树,那么为什么要写小粉红花呢?”问题的出现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最好契机。所以我及时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学生讨论。结果学生的讨论不但积极,气氛活跃,而且效果很好。或者学生在理解文本有不同的见解时,也为讨论提供了契机。教师在布置讨论时,要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如:要求学生做好记录,列出提纲,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讨论问题,力求深入理解。

第二阶段,课堂讨论阶段。

讨论的方法有两种:(1)小组讨论:可以二人组、四人组,也可以一排一组,在分组讨论中,教师来回巡视,也可参与学生的讨论之中,适当点拨、启发、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当学生的讨论仅停留在表层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理解,追问个“为什么……”或“怎样才能……”在小组讨论中,可分组评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2)集体讨论,即组织学生集体研讨,讨论后,学生对问题举手发言,也可把学生请上讲台,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表现欲。对于一些仍有疑难的,学生学了也不解的,老师就要教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明辨是非,寻找结论。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并在活动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因此,教师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应注意:

1、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而学生不是个别学生, 也不是某一部分学生,而是学生的全体。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小组讨论中大胆发言,普遍发言。教师应面向全体,不应只抓个别。对于那些发言不积极的学生,教师应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在引导时,教师千万要注意不要压制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围绕话题中心,能够有创造性的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及时的予以肯定和积极反馈,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逐渐使这些成员由被动发言转为主动发言,以激励学生有继续探讨的兴趣和热情。

2、教师对课堂要善于调控,掌握好学生讨论及发言的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在巡视中,适时适当的点拨,以了解学生讨论的程度或结果。根据进展的情况,时时地引导,引导学生围绕话题中心进行发言,不要偏离话题,甚至风马牛不相及。

3、教师在听取学生发言时,应尽量采取激励性的评价。因此,在引导时,教师千万要注意不要压制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围绕话题中心,能够有创造性的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及时的予以肯定和积极反馈,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逐渐使这些成员由被动发言转为主动发言,以激励学生有继续探讨的兴趣和热情。即使学生所言离题万里,也应对其讨论时的态度及表现予以肯定,让他们在发言中获得愉悦。以适当的方式对其思考的角度、着眼点给予校正,避免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阶段,归纳结论阶段。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组讨论;教学效率

小组讨论的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本文就小组讨论教学法的有关内容展开探讨。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小组讨论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在不断进行,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是在这一教育理念下诞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顺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小组讨论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课堂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就某些学习问题,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任务的分配和合作学习,经过充分讨论,自由交流,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探究和掌握知识。

小组讨论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能够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参与到语文课程的学习当中来,就不同的语文学习任务,学生们通过任务分工的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学习了《背影》这一课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去感悟亲情、养成尊老爱幼的习惯,培养对家庭的那种责任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我爱我家”的话题讨论,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人~6人,小组成员先分工搜集有关家庭亲情图片、家庭温馨故事等材料,然后进行整理和归纳,最后形成小组统一的探究成果。每个同学通过自己和其他小组成员对材料的搜集和展示,能够真实地感受和表达亲情,传递亲情。这都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任务有着很强的责任感,需要学生间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在这种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这种知识的获得过程,通过自己的动手和动脑来得到知识。教师在小组讨论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精心设计,合理分配好任务。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是一个导演,而不是演员。

二、“小组讨论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比较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往往是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就是课堂的主宰,往往从课堂开始一直讲解到课程结束,学生好像只是被动学习的接收器,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也易形成懒惰的学习心理,教师讲解某些语文问题,即使进行问题的提问,学生也懒于思考,因为已经形成了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教师会把答案直接讲出,学生的任务就是写一写、记一记,没有思考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满堂灌的教学策略。根据教学任务对学生的讨论主题进行选择和设计,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评价。教师的引导,对学生讨论主题的设计,直接影响到讨论学习的效果,学生对讨论主题有着足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关问题的准备工作,在小组中有着自己的学习任务的分工,而不是传统的担任听课的角色,明确了自己的学习责任,根据讨论的内容和要求,知道自己应当做什么,如何完成自己的任务,并注重与其他成员之间配合,增强了团队意识。在小组讨论的学习中要引进学习竞争机制,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三、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小组讨论教学法”

小组讨论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讨论主题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教学的需要,学生能够充分地展开思维。例如在学习《春》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通读课文,对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分别对描写春天好的词语、美的句子进行标记,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文章的主旨句在哪里,对文章的主题思想进行总结。对这些问题进行分工,通过分工,学生们进行积极地准备,品味文中精彩生动的语言,一起分享给大家。同时也能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真实感受,通过小组的讨论和分享能够学习到作者是如何描写春天的,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对各种写作手法能够真正的理解和运用。因为这些写作的技巧是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讨论得到的,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也能够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文章的赏析,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讨论和发言中,能够锻炼自己的各种综合能力,而不是教师对课文进行泛泛地讲解。学生的充分讨论,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写作过程中如何寓情于景,教师可以布置这样一个讨论话题:什么是寓情于景?能不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去准备并回答对寓情于景的各种理解,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寓情于景就是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景色之中,借助现实中的景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抒发自己的情怀。通过充分交流,学生对寓情于景的写作方式有了真正理解。在小组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不断展现自己的个性,例如,通过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老舍描写了济南的冬天的美,真实描写了济南的山、水、阳光和白雪,教师可以组织一个话题:如果对一个没有去过济南的人讲述济南的冬天应当怎样去进行生动地描述来吸引别人?学生进行讨论,进行语言的组织,表达技巧的运用来描述一个独特真实的济南的冬天,学生的各种表达的欲望能够得到激发,语文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各种综合素质能力,在与同学、教师的讨论和交流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到新的知识\新的学习方法,提高了与人交际、协作的能力,这也是进行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

小组讨论教学法,能够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来,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个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进行小组讨论教学法的教学实践中,需要继续进行探索和研究,来充分发挥小组讨论教学法的优势,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红英.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

论坛,2011(13).

第12篇

一、讨论缺失的表征

1. 失控性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倾听和反应发生困难,难以真正了解大多数学生或单元小组的发言,难以随时进行教学调控;对学生个体讨论行为的评价缺席,对讨论行为过程的评价缺席,对讨论尚未切实研究和普及实施评价,常见的评价大多数是“认知结论的评价”,仅保留在对讨论结果的判断性、结论性意见的评价上,“是”与“否”,“对”与“不对”,或者加上些认知方式策略的评价。

2. 泛化性

随时要求学生讨论,未留意设计、预判讨论的认知时机,未留意把握、诱导讨论需求动机;论题区分不力,近似于凡“问”皆可讨论,未切实关照问题的大与小、点题涉面的宽与窄、解题过程的繁与简、题解相对多义等,而大、宽、繁、多义等元素,才可构成真正的“讨论思维”和“讨论行动”。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讨论的缺失表征,要求教师据此调节自身在课堂讨论中互动的行为及策略,重视课堂讨论的认知功能和教学生长功能。

二、讨论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1. 组织设计的角色

教师除了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编制议题之外,更为重要的是组织来自学生的教学资源,从中筛选出议题。议题可能引发的多元难度思考和论辩,都是组织设计论题的重要的备课点。特别是要关注论题引发多向反思与辩论的作用。

2. 指导调控的角色

在讨论的展开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关注即时实况的点:第一,学生的参与程度,通过巡视、督促学生发言和倾听;第二,话题的主题和展开情况,通过对一两个讨论的观察,掌握议论的进展和质量,发现新讨论素材及制约讨论质量的问题;第三,教师介入的时机,以适时地引导和矫正讨论过程,补充信息供讨论深入或转折;第四,评价的重点,在包括态度的、知识适用的、合作关系的、学习创新的认知结果的种种讨论行为侧面中,确定该讨论的评价对象、内容和方式。

3. 评价反馈的角色

教师评价的任务包括:第一,对学生的讨论结果的评价,着眼点是认知的正确度、深度、创新度;第二,对学生学习策略的评价,重点是学生发言中的言语策略及讨论结果中反映出的认知策略;第三,对学生讨论行为的评价,侧重于讨论中学生的参与的频率、态度、习惯、方式的评价以及相关能力成长的评价;第四,对学生讨论过程的评价,着重评价单元中学生的自我组织的形态、教学生长形态等。

三、讨论行为的优化策略

1. 启动讨论的策略

讨论是一种需“启动”的互动的行为,教师在讨论中作为教学讨论的一员,不仅要在讨论过程中介入并发挥指导作用,也要作为讨论的发起者,促成讨论状态的形成。第一,创设讨论的心理和问题的情境,使学生由听课时的“被动思维”转入讨论的相对“主动思维”;第二,给定讨论的物质条件,使学生能在获得充分的学习材料和研讨资讯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第三,构建讨论组织,使讨论中人际关系更适宜学生的合作学习心理;第四,激起讨论的冲突,使学生不断置于“对立见解”的刺激中,形成“回应”、“辩论”的行为态势。

2. 介入讨论的策略

教师介入讨论的行为实质是扮演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的角色,即为学生提供新思维材料和深化题旨的信息。第一,寻找学生的思维盲点,由此引发其生发出教学生长点;第二,围绕论题,以“分析学生发言”为主,以“分析论题本身”为辅;第三,介入的语言方式和语言信息富于“教学性”,讲求语言方式课堂化、非常化,逻辑语法、修辞恰当准确,力求语言信息的资讯化,充实或深化学生的已知,衍化出新的教学资源;第四,以质疑学生、设计悖论、模糊提问等手段不断变换方式持续介入。

四、评价讨论的策略

评价讨论过程要做到有针对性,针对各种具体行为的评价,同时要置集体中的个人行为于集体中作观察评价,评价其在集体行为中的功能及变化。

1. 评价态度

评价参与讨论的情感态度和认知态度,讨论中的参与度,聆听、记录、发言等是否专心认真;参与中是否具有较强的秩序性、积极性、合作性和创见性。

2. 评价聆听

评价听取和听知的表现,听取别人发言专注与否;对他人见解的理解度、关注度如何;对他人见解能否合理利用其中提供的信息来充实、调整自我的认知。

3. 评价内容

评价个体发言的话语内容中,有无论点和论据,有无结论,结构完整与否;论点的明确性、合理性、创见性怎样,议论的切题程度如何。

4. 评价表述

评价表达的措辞准确度、艺术感,表意的恰切与否,情绪情感的合宜度,语言流畅与否;能否恰当承接和转换话题,语势、语态是否有吸引力。

5. 评价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