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

时间:2022-11-02 18:54: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民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民教育

第1篇

在家庭当中,父母能够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培养子女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子女的社会本领、提升子女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子女的全面发展。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智育,轻德育。在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其实绝大多数家长都知道“教之道,德为先”的道理,明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向。但是他们在实际中并没有真得这样做,而是陷入了“重智育,轻德育”的泥潭不可自拔。为了提高子女的学习成绩,开发子女的智力水平,他们不惜成本地为子女报各类特长班与辅导班。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家庭的子女习惯于以个人为中心,喜欢乱发脾气。而家长却往往纵容这些不良品行。在他们眼里,孩子学习好是最重要的,放松了对孩子人格的培养,最终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失败。

重言传,轻身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愿望是好的,但如果没有好的教育方法做支撑,这种美好的愿望就很难实现。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有些家长喜欢训斥孩子,也有些家长喜欢拿别的孩子进行攀比,还有些家长喜欢放任自流的方式。这些教育方法不仅收不到理想中的教育效果,而且容易造成孩子的孤僻的性格,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此外,大部分家长习惯用言传的方式教育子女。而与身教方式相比,言传方式不容易被子女接受或信服。而且,有些家长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比价差,很难起到一个榜样示范作用。总之,在“重言传、轻身教”的情况下,家庭教育很难有所成效。

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健康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不仅指身体上的健康,而且指心理上的健康。然而,许多家长对此缺乏正确认识,产生了“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的错误倾向。受此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长怕累着孩子而不让他们参加正常的劳动,在吃穿上更是各尽所能,孩子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想穿什么就买什么。长此以往,孩子们就养成了“钱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而且,这种培养方式下出现了许多“小胖子”,身体健康很难保证。与此相反,大部分家长缺乏与孩子的正常沟通与交流,没有密切注意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使的许多心理问题积少成多,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果,而这也家庭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家庭教育中的公民教育路径

重视品德教育,实现德才兼备。培养德才兼备的子女,是家庭教育的培养目标。而在实现这项目标的过程中,首先要教会子女学会做人,这也是家庭教育的首要问题。为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子女的品德教育。具体而言,除了提供基本的生活帮助以外,家长要善于与子女进行各种形式的沟通与交流,关心子女的思想与品德状况,并引导子女追求上进,教会子女基本的生活技能与生存本领。当子女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要引导他们用道德与法律的准绳来解决实际问题,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这样,通过长期的品德教育,全面提升子女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科学文化素养。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家长对子女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而且这种影响不管好坏,在短时间内很难消除。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应当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向子女传输正面的影响,促进子女的健康成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例如,要想教育子女尊老爱幼,首先自己要做到这一点,因为子女往往会效仿家长的行为。这种效仿如果得以持续,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和品行。除了学习和生活以外,家长要注重对子女的“智力投资”,根据子女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并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学习教育理论,关注子女身心健康。家庭教育伴随人的一生,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无论何时何地,家庭教育始终影响着我们。不同的阶段就应当有不同的家庭教育方法。为此,家长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对子女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而关注子女身心健康,则是每个阶段家庭教育的永恒课题。与以往不同,现代的家庭教育不仅要关注子女的衣食住行,更要注重子女的心理健康,这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阅读一些心理方面的书籍或者资料,掌握最先进的心理教育方法,并采取科学的方法来引导和教育子女。当子女遇到心理问题时,要进行及时处理,防止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杨少英单位:玉溪师范学院

第2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育;公民教育;有效开展

一、历史教育中开展公民教育的重要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出台预示着对中学历史知识体系的又一突破。在该标准中首次对历史教育进行了公民教育的定位,而非专业教育定位,将历史教育的目标提升到了学生全方位人文素质培养的高度。

历史教育中开展公民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历史教育的目标进行了扩展,不在以为的讲历史,将过去的故事,而是以历史为立足点去探究其中的深沉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思考未来。历史是一面了解人类发展、朝代变更、反省人类行为的大镜子,它不仅是对过往事件的反应,更是对未来的预示。中学历史教育当中的公民教育就是将历史知识的学习与对未来的思考统一起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次,在中学历史教育当中,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不仅未来学习历史知识,了解历史事件,更是对前人的教训与经验进行总结,通过发生的历史事实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公民教育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在历史教育中开展公民教育能够让历史教育变成一个真正的充满理性思考的学科的同时,增强其实践性。

二、中学历史教育中公民教育现状

(一)中学历史教师对公民教育不够重视

当前,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中,中学历史教师往往忽视了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在历史教学上,历史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授课中一切以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为目标,重点讲考点,将公民教育只放在口头上,并未进行真正的实施。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将考试分数看成教学的唯一目的。不少中学历史教师将历史教学重点放下教材知识点的教学上,例如,在对、民族独立这样章节的讲解时,将教学重点放在事件发生的时间、时间人物、历史意义这些“考点”上,对公民教育几乎不谈。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学历史教师往往忽视了公民教育的重要性。这种思想上的忽视使得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所获得的关于公民教育的信息几乎为零。教师在思想上的忽视直接导致学生对公民教育的不重视,往往中学读完了,也不清楚公民有哪些权利与义务。

(二)教学方式死板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随处可见。为了应付考试,提高考试成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考试答案的背诵与记忆上,根本就没有对课堂中教授的知识进行彻底的理解,更谈不上公民教育了。其次,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更多的时间是对历史课本的“朗读”,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学生为对历史的学习失去兴趣。

三、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展开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抓住典型案例,培养学生爱国思想

在中学历史教材当中有非常多的爱国英雄典型案例。这些典型案例中所体现的爱国情怀无不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舍去自己,一心为国,让人动容。中学历史教科书当中典型案例是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案例,抓住这些典型案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向学生灌输爱国意识,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正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说的,保家卫国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与责任。历史教师在教学当中抓住这些爱国典型案例向学生讲述这些案例中的主人公为了国家利益牺牲小我的精神,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爱国主义的思想,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

(二)联系生活实际,在课堂上面挖掘生活中的公民教育

作为我国公民,都会享受很多公民权利同时还会承担很多公民义务。这些权利义务不只是在课本上面进行单纯的宣传,还要在实践中进行实践。在历史课堂教育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进行一个权利夯实的教育。在选举历史课代表,在选举课堂任务分配人等一些活动中就可以考验这些权利。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育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挖掘出与当今学生实际情况比较符合的一些例子。以必修3第一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为例,教师可以就“言论自由”展开公民教育。

(三)开展课堂交流,增强师生公民话题互动

本人认为,公民思想教育虽然和实际联系的很紧密,但是必要的思想交流才能产生出更大的思想火花。教师不要一言堂,而是把更多公民的话题留给学生。公民的话题因为是比较崇高的,学生讨论起来会比较严肃以及比较认真,这样为取得更好的效果奠定了基础。老师要把握好话题,话题既要和现实生活中公民权利义务相关,同时还要和相关的历史课程相关。教师一定要把握平衡点。话题一方面要有趣味性,另一方面还有悬疑性,最为关键的是,话题必须要有教育性。

参考文献:

[1]钟朝霞.中学历史教育中的公民教育的研究[J].才智 2012(7)

[2]何海怡.中学历史教育的价值分析与发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18)

[3]赵士才.谈高中历史教学传统美德的教育途径[J].神州(下旬刊)2011(8)

第3篇

[论文摘要]美国人一般把思想政治教育称为公民教育,学校被视为公民教育的核心机构,公民教育使美国人的公民意识不断加强,在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和促进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美国学校公民教育,并借鉴其成功经验,对改进和完善我国学校公民教育,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公民教育(civiceducation),是或应该是一种基本的事务。没有什么比发展一个有知识的、有效的、有责任的公民更重要。美国人应该认识到公民教育是支撑我们民主政治的根本。思维习惯,坚持民主的倾向,不是与生俱来的。民主政治不是机器,可以靠自身来运转,它需要一代接一代的人们用意识来复制它。”[1]这是美国公民教育的基本主张。在美国,学校被看作是公民教育的中心机构,通过学校公民教育使美国人的公民意识不断增强,在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面对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融合,研究和比较美国的学校公民教育,对完善我国学校公民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主要理论

美国的学校公民教育理论,体现在各门学科中,内容十分丰富,对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比较大的影响。

1、道德教育理论。杜威提出个人在实际经验中获得道德观念和行为,反对传统道德教育课中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播和灌输。在杜威看来,“教育的理想目的是创造自我控制的力量”。[2]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形成道德观念,培养美国的公民社会的公民。学校道德教育主要方法是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活动,使学生在社会活动中得到应有的道德训练;同时他认为学校生活和学科教学,都包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因而提出通过学校生活和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间接的道德教育,而不必开设道德教育课程,并强调学校道德教育应与社会道德保持一致,因为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有机部分,学校道德教育应该以社会这个大环境为主要教学内容。

2、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根据人的道德判断与道德推理能力的发展,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柯尔伯格认为教育者若能引导学生在道德冲突的情境中进行道德判断练习,就能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他主张不能通过直接的教导来进行道德教育,不能以教育者的权威从外部向学生灌输道德观念,而必须随时把握他们所达到的道德发展阶段,并根据其发展阶段的特点,循循善诱地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柯尔伯格“把促进儿童个人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品质的发展看作是道德教育的一种目的”。[3]柯尔伯格还强调,道德教育不能忽视社会环境对道德发展的重大影响。

3、价值澄清理论。拉斯认为,在当代社会多元化中,并不存在一套公认的道德价值观,不主张传统道德教育课中的那一套说教式教育方法,他主张鼓励学生按照一种价值观,以一种合理而一以贯之的方式待人接物。通过引发学生无忧无虑地表述内心活动,珍重自己的价值选择,并付诸行动,作为生活方式反复出现。学校应帮助学生在混乱的价值观中澄清自己的价值观,但不需教育者特别强制,让学生自主走上正确价值选择之路。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保持绝对中立。

4、政治社会化理论。伊斯顿认为政治社会化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就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内部传播政治文化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社会统治阶级通过传播政治文化,进行公民教育的过程。伊斯顿把政治社会化看作是个人通过学习政治文化发展政治自我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理论所要分析研究的就是这个过程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机制和机构。他还提出,通过许多不同的政治社会化机构实现政治文化的维护和发展,强调各种不同的政治社会化机构应当协调一致,发出共同的政治信息,稳定和发展社会政治生活。

二、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和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是西方民主社会的所谓典范。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宣扬西方核心意识形态,培养忠于美国制度的公民。其主要内容包括:

1、爱国主义教育。美国的统治者利用一切宣传教育手段竭力宣扬美国的生活方式、美国的民主与自由,把美国的政治制度说成是理想的制度。美国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包括介绍美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灌输“美国是世界上最成功、最强大的国家”、“当一名美国人比当任何其他国家的国民更好”[4]等观念。爱国主义教育具体渗透在对美国历史的教育中。美国历来有重视历史教育的传统,著名史学家格尔达·勒内认为“没有历史,任何国家都不能享有合法的地位或唤起爱国热忱”,所以尽管美国的历史只有短短的200多年,但其教育内容却是丰富的,以大学成就教育为例,它讲述美国在短短二百年间取得的巨大建设成就,以证明美国政治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增强美国公民的民族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培养好公民是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培养目标。美国各类学校普遍开设公民课,讲授美国宪法、政府结构、公务员制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公民的职责,强化社会责任感。做一个好公民就是要爱美国、爱美国的社会制度、遵守美国的法律、履行美国法律规定的义务。

2、法制纪律教育。目前美国大部分州的法律都要求学校必须进行美国宪法教学,强调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遵纪守法的意识。美国政府明确要求16至18岁的学生要学习独立宣言、联邦宪法、人权宣言等内容,各级学校的各种法制教育一环扣一环。法制纪律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说明美国法律和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和权威性,这是法制纪律教育的核心。与此同时,法制和纪律教育也为人们的日常行为做出了规范。从表面来看,美国尽力宣传美国式的民主和自由,似乎美国人的自由很少被约束。但实际上,美国有许多法规,如游行示威法、交通法、结社法等提出了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政治要求和法律要求。学校也同样把这些限制民主自由的法规传授给学生,并被要求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美国高校一般都有严格的学生行为守则和违纪处理条例,教育管理同严格的行为约束相结合正是美国教育的一大特点。

3、道德品格教育。美国的道德教育和美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以及独特的美国思想、性格和行为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集中体现了美国的主体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它强调进行以社会行业准则为核心的个人品质教育以促进社会形成文明的精神风貌。就个人的品德修养而言,主要是教学生如何按照美国的政治、经济、道德规范做人。公民课认为,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至少应具备17种品德:自律;守信;诚实;利己但不损人;在人际交往中,要谦恭礼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遵守法律等。这些方面涵盖了个人道德品质、人际交往、职业道德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对合格公民的道德要求。培养道德上成熟的人是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另一个目标。所谓道德上的成熟是和美国社会的基本思想、基本价值观密切联系的。美国教育管理机构十分重视道德品质教育在培养合格美国公民中的作用。道德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承担政治责任。4、权利义务教育。权利义务教育是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一贯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参加劳动、守法、纳税、投票、关心个人和家庭的事情而不要为着公众的利益去改善社会。美国人认为争取和维护个人的独立、平等和民主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维护民主政治必不可少的公民责任和义务。美国部分学者认为要成为美国社会的合格公民就必须了解社会的有关准则,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任何个人和组织必须以它为行动准绳而不得违反;政治上采取三权分立,行政、司法、立法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所以,作为一位美国公民首先就是要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否则就不能维护独立、平等和民主等公民的基本权利,也就不能履行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三、美国学校公民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美国与中国在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学校公民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均有其特殊性。但是,人性及做人的教育工作具有普遍性的一面,因而在差异性中也就存在着共同性,借鉴美国学校公民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加强和改进我国学校公民教育是大有裨益的。

1、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实际上,公民教育如果和传统文化相脱离就会变成没有根的东西,没有根的东西也就没有生命力。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正是想寻找在国家所允许的、不同文化所具有的共同的道德价值准则。而我国公民教育能否真正拥有优势和特色,其关键环节还在于能否真正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弘扬与创造性的转化上。正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并强调:“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5]

2、强化公民教育,培养公民意识。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课主要以知识掌握为导向,教学中强调单纯灌输,从而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与公民意识的养成。学生可以在政治考试中得到很高的分数,但在生活中他可能是个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传统政治课的知识化、工具化和科学化,把人的知识教育与精神构建相分离。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在一个开放、尊重多元化的现代公民社会中,将公民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各门课程中,提高学生的民主、平等、自主、批判等现代公民意识。

3、开展服务学习,加强实践锻炼。服务学习是一种建立在经验学习理论基础上,将课程学习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它通过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使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以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负责任的公民。服务学习的着眼点不仅试图通过为社会提供服务来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更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等。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适当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服务学习,注重实践锻炼,从多方面渗透公民意识,让学生感觉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生活感。在实践过程中,要考虑到服务与学生所学的知识相关以及社区的实际需要,更要善于引导学生以公民的方式思考问题。

4、改进教育方法,实现德育创新。美国的公民教育工作已基本达到无意识的境界,即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无意识地接受教育者的思想。美国非常注重调动受教育者参与思想教育的积极性,美国有很多的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教育基地,定期举办重大的纪念日庆典活动,这些教育基地和庆典活动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启示我们,要加强社会大环境的改善,用良好的大环境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无意识化。同时,要增强教育主体的人格感召力,通过教育者的行为、道德、作风、知识去启迪和矫正受教育者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Margaret·Stimmann·Branson·TheRoleofCivicEducation[M]·AssociateDirectorCenterforCivicEducation,1998·

[2][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和教育[C]·姜文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高觉敷,叶浩生·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第4篇

摘 要: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代,美国公民教育从根本上对未来公民的准备呈现出系列关心。学校确定了相应的课程目标与范围,国家政策与地方政策为公民教育有效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课程实施中突出表现了民主在学校的定义与民主审议和行动两个关键做法。美国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实施经验启示我国中学政治课程需要重新思考一些问题,其中包括应该有什么样的课程框架和突出课程的参与性特征。

关键词:美国学校公民教育 中学政治课程 参与性

李寒梅,女,齐鲁师范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我们生活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公民需要具备相应的素质。虽然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来,公民身份作为一个概念一直被研究,但近年,特别是1990年代以后,这一概念被赋予了很多新的理解,公民教育的意义也有了很大的不同。本文将从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和青少年研究等多学科的角度,介绍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观点与现状,并进一步思考其对我国中学政治课程的启示。

一、美国公民教育对学校的要求

美国对公民教育的描述是:“在我们的民主共和国,作为一个能够承担责任的公民需要具备如下素质:树立核心民主价值观并在生活中努力坚持;承担自己、家庭、社区幸福生活的责任;拥有关于当地社区、祖国、世界历史和传统的知识;拥有关于建国的知识、公民组织和政治过程的知识;拥有关于对区域、国家、民族及全球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和事件的意识;能够通过寻求来自不同信息和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能够分析和评估信息和思想;具备在公共场所和私人生活领域使用有效决策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小组成员有效协作的能力;积极参与公民和社区生活。”①正像NCSS所提到的,二十一世纪的公民必须具备应对快速变化、复杂多样的区域、国家和全球性问题、文化和宗教冲突、经济关系日益密切的国际关系的能力。”②总之,公民教育需要培养公民在民主社会中积极参与、自由和自主性,能够从关键的角度评估信息,能够根据新信息进行推理得出观点。①

这些公民教育要求从根本上对未来公民的准备呈现出系列关心,但这本身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如在公民的未来发展中公民教育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未来需要什么形式的公民政治教育?适当的课程是什么?非正式课程发挥什么作用?如何评估?年轻人对民主的理解是什么?他们理解的政治利益是什么?他们是否关心公民参与?解决上述问题的两个关键是:第一,确定年轻人未来积极行使公民权利所需的关键技能;第二,培养这些能力需要怎样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策略。为此,学校公民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很多。

二、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实施的目标及范围

雷蒙指出,公民教育有一个向公民身份教育的转变,在这一转变中,关注的焦点应该从获取知识(重点内容)到基于参与式民主关系基础上的旨在获取知识、能力和态度的连续学习和实践。②这意味着公民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要赋予权力、民主参与和承担责任,要在课程目标与范围中表现出来。

1.课程目标。

总目标:培养学生深思熟虑和负责任的能力,能够参与到民主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其中不仅要包含知识、价值观和技能,也包括应用程序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积极参与培养价值观和训练技能。

基本目标:理解民主制度的价值和基本原则;理解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在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领域中);了解当地政治决策过程和价值;了解国家和国际的决策水平;理解存在于当地区域、国家和全球环境的价值差异(文化、种族、性别和宗教);理解公民社会的功能和工作组织;理解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媒体的角色;了解和认识社区公共问题和当前事件对国家、社会和全球的影响;积极参与社会;树立民主的价值观和态度(如关心他人的权利和福利、承担社会责任、宽容和尊重差异和人权);接受法律规则;相信民主和和平;具有开放和批判思维;具有获取不同来源信息的能力;评价信息的至关重要性;独立思考;基于批判性评价基础上的决策、推理、和解决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进入对话等。

2.课程范围。

课程的范围指的是任何时间任何层次的课程的广度。③范围决定了哪些基本思想、概念、原理、技能、倾向和品质应在课程中进行。根据美国相关文献,课程范围必须基于三个主要维度:第一个知识维度包含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和参与的形式;第二个维度包括情感领域的价值观、态度和倾向;最后技能维度包括通用技能和参与技能。具体内容如下:

知识范围。政治知识:政治和法律体系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民主制度;权力分配和权威;公民身份概念;公民权利和责任(包括人权);地方、国家与国际政治决策的制定;当前政治问题;主要事件、趋势和民族、地区和世界历史变革推动者;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媒介素养和媒体作用;国家和国际安全。社会知识:社会关系;社会权利;自组织与公民社会的功能和作用;社会差异(福利、社会保障、卫生等)。文化知识:国家历史和文化遗产;一定的主导角色和价值的显著性;当地、区域、国家和全球文化差异;环境保护。经济知识:经济权利;经济原则和经济发展结果;主要金融事项和相关的经济文化;当地和国际的可持续发展。参与知识的构成: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的参与知识。

价值观、态度和性情。价值观:法律规则的接受;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权;民主信仰;和平信仰;公民相处之间的社会正义、公平、平等信仰;拒绝偏见、种族主义和所有类型的歧视;相信团结;对差异的包容和尊重;尊重理性;环境保护;相信可持续发展;评估自由和公平。态度:对真理的承诺;心胸开阔;致力于和平与建设性解决问题;政治参与的确定感;相信民主原则、机构和程序以及公民行为的重要性;自我决定与行为的责任感;承诺相互理解、合作、信任和团结的价值;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承诺;归属感。倾向:参与政治团体的倾向;团体中的积极倾向;公民社会的参与倾向。价值观、态度和倾向构成了公民教育课程的核心。

课程技能范围。一般技能:批判性思维;对信息的批评性检验;事实性陈述与意见的鉴别;基于对信息或推理的批评性检查基础上达成平衡性的判断、决定或观点;捍卫已有地位;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创造性思维;调查技巧;沟通技巧;积极利用媒体。参与技能:监督和影响决策(包括参与和平抗议);以和平方式解决冲突;自愿参与公民志愿组织;建立合作和联盟;显示民主领导的力量;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生活;处理所有类型的差异包括性别、社会、文化、种族和宗教;从事环境保护;合理消费和抵制不道德产品。①

课程的范围确定后是范围的组织方式问题。美国的一项关于公民教育的调查报告指出了实施公民教育的方法:“成功实施公民教育的学校需要一个全面的和连贯的方法,其前提是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公民教育课程、学校作为一个社区、学校与更广泛社区的合作”。②美国学校是从两个方面为公民教育提供服务的:第一个是通过正式的课程,第二个是通过隐性课程,包括学校文化。最近几年,虽然美国公民教育课程内容有所增加,但积极参与(公民参与)是其公民教育的重点。

三、课程理解的两个重要问题

1.一个关键理解:民主在学校的定义。

民主在学校的定义(对民主的理解)是一个指导原则,指导着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设置、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学生政治技能学习和公民教育目标的实现。认识与处理好异质性是公民教育课程对民主的理解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在异构的学习场所,在相互欣赏和宽容的基础上,学生们可以采取活跃和丰富的方式处理问题。课程在认识与处理异质性中的两个表现:

在项目中学习。在学校,实质性和民主性的学习项目反映了目前公民教育课程实施中的挑战。课程实施中的学习项目将根据学术研究、洞察力与专业知识做出具体的行为,甚至项目实施本身也要通过其基本要素(共同选择和规划主题、所有小组成员的认识、一起记录以及评估)的组成方式反映出民主的方法。因此,学习项目进展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在学校设计学习过程的系统性教育操作过程,而且还有助于当下民主实践的理解及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沃尔夫冈建议学校公民教育课程能够持续关注“当代关键问题”。③

不止于已知的。课程关注了实施中的民主行为、民主学习和教学经验。在那些不断促进公民教育课程发展的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由教师、项目组以及那些认识并抓住机会进行民主学习与践行的学生们组成。为了监督这些支持的进展情况,第三方的介入很重要。在与第三方的项目合作中,偶然性的学习机会转进项目研究中进行是经常性的,这种学习机会既不是课程策略上早就存在的也不是课程计划之中的,而是源自项目组成员对问题和冲突的反馈。许多情况下,他们起初并没有意识到公民教育项目本身的价值和它对民主公民身份形成的作用,仅仅是当项目组被第三方组织(邀请他们对工作做出系统和严格的反馈)提出质疑而被关注时才出现的。这种情况在公民教育课程的每个课堂中都会出现,重要的是怎样形成对这样的机会的认识,并在意识到公民教育的基础上提供建设性的思考与讨论。①

2.两个关键做法:民主审议与行动。

美国学校公民教育认为公民所需的思维习惯应该渗透在课程中,学生应该在成年人的生活中观察这些习惯,诸如爱国主义是什么?怎样在社区生活中获益?如何尊重和挑战权威?如何发展相互之间的关系和信任?如何了解自己和地球之间的联系?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是一个好的公民教育思维的开始。这些思想体现在课程的两个关键做法中:民主审议和行动。

民主审议。根据古希腊的观点,民主审议是“在我们做之前关于教会我们自己的讨论”,②这是民主课程的一个中心主题,是公民参与的核心。它需要群体而不是个人来完成,其中运用民主性的语言是基础。帕克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来鼓励课程的民主审议。比如:增加学生之间彼此不同的相互作用;学生思考与他们个人相互作用有关的问题以及超出学科范畴的争议;理想与期待中的审议应该基于知识而不只是意见。他强调“相互作用可以帮助儿童发展行为习惯和公共生活中的必要特性:礼貌、礼仪、宽容、尊重,正义感、与他人建立公共政策的本领,不管喜欢不喜欢”。③

行动。课程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强调参与能力的培养。参与到社会行动项目中教会学生明白了作为一个公民意味着什么、政治领导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在公共领域发现和利用信息、与公众交流、使用政府和法律知识及政策采取行动、检查的伦理和道德的推理。盖尔宗说:“没有正确的方法来教民主,除非我们也实践它。”④通过这种行动中的民主课程,学生可以参加学校内部或外部的活动,在审议和行动中产生结论。正像莱文所指出的:“公民参与会改变一个人。因为他们的工作,人们开始看到作为公民和参与者的自己,而不是孤立的个体……缺乏技能不应该成为未来参与者的障碍,当他们参与实践时他们便获得了技能。这种年轻时习得的宝贵技能和知识将会一直持续到成年时代。”⑤

四、对我国中学政治课程的启示

通过对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梳理可以看出,其公民教育实质上是一种自规则教育,是一种“植根于集体决策和行动中的民主教育。”⑥在集体决策和行动中引导学生进入公民角色,授权于他们,以他们的公民身份去发现他们可以做出的真正贡献,体验他们自身既是公民又是统治者,当他们实践聆听、思考、争议、审议和行动时他们也学到了学术问题,这将示范给学生和公众一种年轻人成为公民所具备的能力和信仰,并确认他们是民主的未来。在一个全球化时代,面对课程建设的诸多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要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实质性的公民教育机会。

1.应该有什么样的课程框架。

课程框架需要解决四个问题。在实践中,课程是一系列的计划,可能是一个单位,也可能是一系列项目,作为学校整个教育程序的一个单位承担教育意义而存在。我们依据的仍然是泰勒的四个问题:学校教育目标应该是什么?提供什么教育经历才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是否达到?①中学政治课程框架应该包括上述四个问题的回答。

关键知识的选择问题。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可以分为三个维度:认知维度(政治知识、政治原则、政治传统、政治程序)、情感维度(政治态度、政治信念)、行动维度(积极参与、决策)。其中,认知维度是政治素养的基础,支持学生成为知情的公民,了解政治进程。思想政治课程要能够影响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形成,知识(包含政治教育的关键知识)存储是关键。目前需要搞清楚的是如何选择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那些关键内容。

政治教育原则的指向问题。政治教育作为课程的一个原则是知识、技能、价值观的政治教育指向问题。美国公民教育课程实施中形成的主要经验之一是社会研究课程有助于学生获得该领域内诸如批评性争议等关键性技能,将知识从技能中分离出去是不可能的,尽管从理论上看,知识、态度和技能各有其独特的理解,但他们在应用中是不可分割的。政治教育作为每个年级思想政治课程的一个主要焦点,面临着将不同内容的知识、技能、价值观等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好政治教育问题。

2.突出课程的参与性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那些关键的政治问题如何在理性范围内做出合理的决定并采取行动。基于这种认识,所有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必须以一个确定的方式整合在一起,课程应该提供给学生参与模拟、项目服务、冲突解决等活动机会。因此,参与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实践,课程应该尝试开发学生作为公民的核心元素的决策自主权和个人行动能力。

第5篇

生活是德育教育的源头活水。在师生共同生活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将目光投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生的需要入手确定公民素养教育的活动主题和内容。

1.巧拟活动主题

根据小学生认知、情感发展的特点,学校对小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的活动内容进行了精心的策划。我们筛选了孩子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遵循小而实的原则,从细微处入手,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主题。每月围绕一个重点,以“学会”为主题词,以“每天进步一点点”为目标,开展公民素养教育活动。例如,学会走路、学会吃饭、学会说话、学会整理、学会扫地……各年段通过开展生动活泼,扎实有效的活动,培养学生文明的言谈举止,良好的行为习惯。

2.巧设活动台阶

根据小学生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各年级围绕主题,巧设台阶,循序渐进地开展公民素养教育活动。做到主题设置有梯度,活动开展有计划。就拿“学会吃饭”这一主题来说,低年段重在指导孩子学会怎么吃饭,懂得吃饭的最基本的规矩,如饭前要洗手,不能边吃饭边说话等等;中年级重在指导学生了解食物的营养搭配,学会吃饭不挑食;而高年级则让学生懂得饭桌上的礼仪,譬如如何吃西餐,如何做到用餐举止优雅等等。同年级同主题活动也形成序列。如一年级“学会扫地”这一主题又分为“学会正确的握扫把姿势”、“学会正确的扫地方法”、“学会有序地打扫”这几个训练点,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演练,评比强化等几个步骤,真正让孩子学会扫地。随着活动的深入,活动的范围也随之扩大。由校内转向校外,由关心身边事到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惠山古镇的变迁”;“,我们的岛”等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也随之拉开序幕。

二、精设计,守护儿童的天性

泰戈尔说:“一切教育都是从我们对儿童天性的理解开始的。”好奇、爱玩、喜欢探索是儿童的天性,教育就应坚守这一本义,顺应孩子的天性。在公民素养教育活动中,我们从儿童出发,设计富有情趣的活动,在游戏一般的活动中展开公民素养教育。

1.细节设计有情趣

“蹲下来”———以儿童的视角来设计是我们开展公民素养教育遵循的原则。我们关注校园的每一个细节,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感受德育,发自内心体验德育。走进学校你会发现,教学大楼的楼梯上,贴着一个个小脚丫。平时我们发现许多学生上下楼梯随意穿行、满楼梯乱“飞”,既不文明又存在安全隐患。针对孩子的特点,我们采用了直观的指示方法,在楼梯的台阶上设计了一个个富有卡通情趣的小脚丫。孩子们循着小脚丫有秩序的上下楼梯,非常有趣。直观的小脚丫像无声的老师,指引着小朋友学会正确的上下楼梯的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设计在我们学校随处可见,时时处处体现了学校在公民素养教育活动中的儿童立场。

2.活动设计有生趣

我校的公民素养系列活动丰富多彩,富有生趣。比如,为帮助孩子学会认识自己,“吴小达人秀,秀出真精彩”主题活动拉开了序幕,活动历时三个月,人人都有机会在达人秀的舞台上一展真我风采。活动带给学生的是自信、阳光和快乐。孩子在活动中学会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耐挫能力不强是现在很多孩子存在的弱点。为帮助高年级学生学会耐挫,六年级开展了远足活动。活动线路很精彩,但行进的过程却需要学生付出努力和汗水。在老师们的精心组织下,学生一路辛苦一路收获。克服了身体的疲乏,筋骨的酸痛,饥渴的折磨……体验到了苦尽甘来的喜悦。通过活动孩子们磨练了意志,学会了耐挫,真是一举多得。

3.评价设计有意趣

小公民银行是精心设计的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行为评价方式。学校给每个学生精心制作了一个小公民存折。公民存折存入的不是金钱,而是一笔让孩子终身受用的人生财富———良好的公民素养。我们通过一个个小而实的评价活动,将孩子们良好的行为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小奖章———或大拇指,或可爱的卡通图形,或美丽的小贴画……这些小奖章被存入存折,虽然很不起眼,却成为激励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的重要手段。“公民储蓄幸运兑换”活动每月底都会准时启动,这一天成了吴小孩子的盛大节日。奖品丰富多彩,除了孩子们喜欢的文具用品、小玩具之外,还有许多更为吸引人的项目,比如,免做一次作业;和校长的一次拥抱;当一次小小升旗手;做一天校长助理等等……这些评价活动符合孩子天性,富有儿童情趣,特别有意义。

三、重浸润,走进儿童的心灵

不浸润的教育是苍白的,走进儿童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我校的公民素养教育如春风化雨,悄悄走进学生的心灵,逐步改变着学生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内化为孩子的素质。

1.捕捉美丽,让心灵震撼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叩开学生的心窗,走进学生的心灵,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感动。国旗下讲话,我们一改说教的老面孔,以“寻找吴小的美丽瞬间”为主题,开展宣讲活动。讲话从校行政开始,话题是身边的平凡小事,也许是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场景———几个大孩子扶起一个摔倒的小朋友,帮他擦干眼泪,说声“不哭”;也许是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弯弯腰捡起了地上的纸屑……在飘扬的国旗下,演讲的老师充满感情地细数这些小事的时候,是如此让人震撼,感动在场的每一个学生。这些感动如春风化雨,走入学生心田。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学会了发现身边的感动,这些感动被孩子的眼睛注视,被相机的镜头摄入,被习作记录……在被人感动的同时,自己也在感动别人,在一次次的相互感动中,孩子的行为也悄悄发生了变化。

2.内化行为,让心灵敞亮

第6篇

所谓“幸福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功能,为学生智慧和人格的同步发展创设最佳的环境与条件,使学生在校期间具有良好幸福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培养学生感受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传递幸福的能力和素质。

近年来,我校坚持致力于创办幸福教育特色学校,以“实施幸福教育,培养学生阳光心态”为核心,全方位培养身心健康、自信向上、具有积极阳光心态、享受幸福的童年的桃源学子,造就终身幸福的公民。

一、以环境建设为基础,优化幸福的校园文化

学校以“幸福教育”为核心,以“桃李芬芳,幸福满源”为主题,以“幸福港湾”“幸福启航”“幸福旅程”三大板块为主要内容,构建幸福教育的主题大厅、走廊文化,记载着师生和家长自创的对幸福教育的体验和感悟。学校的主题色是橙色与蓝色,橙色象征着热情和温暖,蓝色象征着宁静与和谐,寓意希望学生在温暖和谐的氛围中汲取知识带来的正能量,在温暖和谐的书香校园里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人文的气质、科学的素养和创造的才能,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殿堂。

二、以快乐活动为载体,打造幸福的学生文化

关注学生幸福,使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充分的机会培养感知幸福、追寻创造幸福的能力。“孩子们需要机会学习享受闲暇时间所必需的那些基本技能,他们必须在童年时代有时间参加此类活动,他们应该自由地去听音乐、欣赏戏剧、做手工、进行游戏活动、从事阅读及其他艺术活动,必须通过学习获得运用闲暇时间的能力,甚至自由地享受快乐的能力。”(查伊・纳什)学校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中英师生交流互访为平台,开展“美文品读”“国际书香日”、读书节、“六一”文化快乐周等活动,打造“书香人雅”的班级文化,积淀人文素养,提升国际教育内涵,培养富有民族精神的世界公民,全方位启迪学生的才智和灵性。

三、以“幸福心育”为龙头,渗透幸福的心理文化

面向师生及家庭,全方位、多角度、不同层面地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和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学校以课堂作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阳光心态的主渠道。

1.多层次入手,建设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课程体系

学校开展了“可爱的孩子你最近有哪些烦恼?”“亲爱的老师你认为这学期你们班级最急需解决的心理问题都有哪些?”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问卷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发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教学目标。一是按照课程表在每个班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如:一年级“我有许多好朋友”、二年级“我和快乐交朋友”等。二是结合国家课题“小学教育中学生幸福感培养的行动研究”,开展“我阳光,我幸福”为主题的“我是阳光小使者”“积极你我他”等心育班会。三是结合一年级新生对学校、教师的适应问题,中年级的学习策略问题,高年级的青春期烦恼、同学交往、升学压力等问题,每学期每年级上一节年级大课。四是学期初安排关于迎接新学期的“新学期,新气象”全校大课,让学生以一个全新的面貌、阳光的态度开始新学期,学期末举办“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消除考试焦虑”的讲座,学生们在这些形式多样的课程中不断地感受幸福、体验幸福、进而相互传递幸福。五是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个体心理咨询辅导,为学生们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六是开展学生个体和团体沙盘游戏,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发现与完善。七是成立学生阳光小使者团,通过团队游戏培养班级阳光小使者,发现或协助解决同学遇到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在共同分享中获得成长。八是设置心理健康图书角,供学生们阅读书籍、绘本,营造心育氛围。九是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活动,针对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东西,会让你感受到最大的幸福”,筛查出学生内心最大的幸福愿望;六年级是小初衔接的关键阶段,学校以“幸福拍卖会”为活动载体,模仿拍卖场景,拍卖品都是问卷调查集中反映的幸福愿望,让学生深入思考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幸福,体验竞争,明确目标,并从当下开始去积极努力。十是在校园网上建立“桃源心苑”心理版块,主要包括四个主题:资讯快报(及时上传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特色活动的报道)、心情处方(对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情绪问题的疏导建议)、家有妙招(向家长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园丁之家(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心理活动课教案资源、教师心理健康等),通过这四个版块,形成与教师、家长、学生的全面互动,使幸福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深入。

2.全学科入手,发掘多种多样能培养学生幸福感的活动

学校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挑战、正确面对成败、自信自强的积极心理品质,使学生拥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阳光下锻炼,在幸福中学习。幸福首先在于运动,开展多项校园体育活动:生动活泼的体育课,形式多样的课间活动,激烈的春季田径运动会,有趣的秋季亲子运动会及“校长杯”足球联赛、篮球联赛等,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幸福地学习和生活。

艺术的空间,幸福在流淌。音乐艺术教育是学校的特色教育,学校有年度艺术节活动,学校的合唱队、舞蹈队、管弦乐队多次出访并在国家、省、市级大赛中获得殊荣。

登科技高点,为幸福加速。学校每年都有科技节,学生的机器人设计、速叠杯、魔方、航模的项目成果不仅在校园展览,还多次在各级比赛中获奖。

和平之鸽振翅飞,衔来幸福橄榄枝。我校与英国莫纳代克友好学校进行互访活动,在中英小学教育文化的交流中开阔学生的视野。

四、以家校携手为基石,共筑幸福的家庭文化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学校通过家长学校,以形式多样的全员培训,通过“幸福教育”系列课程的实施,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以“书香校园,书香家庭”建设为途径,开展亲子共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书卷气;以“走进校园,走近孩子”家长教学开放日活动为载体,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近新课程,注重习惯培养的实效,不断提高家长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和能力,形成了家校紧密配合、有效衔接和互为补充的教育模式。

第7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公民教育;重要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强国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的新的征程已经顺利启程!中国人民实现这一目标的自信愈来愈强,行动愈来愈坚定,复兴蓝图雏形已现,繁荣富强的伟大国家呼之欲出,人民美好生活次第展现在世界面前。在此新形势下,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必然需要更多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必然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当然也会出现影响中等职业教育顺利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如何通过中等职业教育,把高素质的劳动者输送给国家和社会。

完美地解决这一问题无疑是一个教育系统工程,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从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来看,困难集中在我们如何通过教育的努力,将一大批较低素质的中职生,切实转变为学有所长、思有所得、行有所能的较高素质的社会劳动者。

从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来看,学生大多都是从九年义务教育分流而来,其中所谓的“问题学生”占有很大的比例,因而大大增加了教育的难度,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实效。这是不争的事实。笔者从事中等职业教育十多年来,屡屡觉得作为一名教师越来越困惑,深感中职教师“教书育人”之不易!经常感叹学生之难教。经过笔者长期的观察,认为现在中职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不学习”“不读书”“不思考”。在行为上随意不羁,沉迷于低层次的快乐和享受,比如流连于网吧和热衷于校园恶作剧;在人文思想上表现为信仰缺失,缺乏社会责任感,更不要说去亲身力行了。如此状况,如何达到转化其为合格的社会劳动者的教育目的?笔者认为还是首先应该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入手,特别是从公民教育入手。“中等职业教育首先应当是公民教育。”这是由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中职生思想行为素质偏低的现状两方面因素决定的。

从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来看,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中职生作为未来产业大军的骨干,其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制造”质量优劣,影响到中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能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这就需要中职生要着力培养自身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水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确立职业理想,制定职业规划,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不断提高自身身体和心理素质,以适应国家社会的需要。

要做到以上几个方面,最根本的还是得依靠学生自觉性、主动性的提高。如果没有学生内心在灵魂深处产生对自己和国家、民族前途和未来的深沉关切,没有学生自身对“家”“国”以及“自身”的责任的认真考量,又如何增强其自主成才的自觉性、主动性呢?然而要增强中职生成才自觉性和主动性的法宝,就是依靠我们切实有效的政治思想教育,特别是要把“公民教育”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领头羊”,作为具有导向性和基础性的教育模块来认真夯实。中等职业教育要转化,促进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就应当而且必须从加强“公民教育”入手。

公民教育的核心价值是自由、平等、尊严和责任,关乎政治、道德、责任、爱国。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和忠诚,遵守社会法律和制度,履行社会政治生活之义务,自律、自制、自强,自觉服务社会和集体,在社会关系中恪守公共道德,公民个人对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自身所负责任的自觉承担,等等。中等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应首先要从“加强公民教育入手”,紧紧抓住“公民教育”这个“牛鼻子”,促进学生灵魂深处的转变,特别是通过“义务和责任”教育,使其从“被动教育”转变为“主动自觉学习”,逐渐养成“爱学习”“爱读书”“爱思考”“学会做人、做事”的习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还应鼓励学生参与学校自治,鼓励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深入了解社会,关注社会事务,通过社会实践参与社会事务。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广大教师(并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都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加强公民教育,而教师自身的公民素质和公民行为和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对学生更有言传身教的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要健康发展,就首先应当从“公民教育”入手。

参考文献:

[1]崔明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学校快速发展[J].现代阅读(教育

版),2012,(01).

[2]刘亚.基于社会实践提升高职生就业力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

版),2012,(03).

第8篇

公民教育,最通俗的理解就是关于人的教育。在当代,公民教育主要侧重于对公民加强国家意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公德意识和环境意识的教育,其核心内容是公民责任感和义务感的培养。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地理学科作为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为当代中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地理科学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加强公民教育,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素养,是一名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总结以往的地理教学,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强化公民教育。

一、关注时政新闻,强化公民教育

例如,我在讲“天气预报——台风”这一内容时告诉学生,我国在台风预报方面应用了多种现代化手段,从气象卫星到雷达引导,再到高密度地面观测自动站,使我国对台风的预报做到了无一遗漏,对台风的生成、孕育、发生、发展和影响,都做到了全程监视。目前,我国不仅在台风预报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防御、救灾、抗灾方面,也处于世界先进行列。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报告和活生生的现实材料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既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又调动了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心系社会。在讲到“我国的自然资源特征”的时候,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比较我国的各种资源在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方面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结合网络热词“光盘行动”,让学生深刻领悟:浪费资源,祸及子孙;节约资源,我有责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节俭意识,落实节俭行动。

二、创设活动情景,强化公民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公民教育,不能单纯地进行理论说教,要有真情实感,要设计生动有趣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让感悟在活动中升华。因为情感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扎实的认知基础,难以产生真挚的情感。在教学中,我结合课堂教学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活动情景,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如讲完“中国区域地理”后,我设计了一堂“我的祖国我的爱”的地理活动课。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对我国的疆域、行政区划有了更加直观、形象的理解,对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知识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还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结合教学内容强化公民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森林锐减、垃圾成灾、酸雨肆虐、雾霾横行……这些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面对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树立公民的环保理念,对公民进行环境教育势在必行。通过环境教育使学生获取环境知识,形成环境意识。环境意识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所以,在当代社会,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公民进行环境意识教育,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对中学生来说,课堂教学是公民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战场。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在仔细研究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与同学科的教师分工,将教材中涉及环境教育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如,在学习水资源的内容时,先让学生了解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再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和全球水资源现状,了解全球因水资源短缺而产生的严重的环境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各种图片和视频资料,以此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印象。另外,引导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并让学生大胆设想化解水资源危机的方法和途径。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纷纷提出自己的设想。有些设想虽然幼稚,不太现实,但是学生关爱社会、关心自然的爱国情感已经被激发。这种渗透式的教学,既能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地理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体验式教学强化公民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设计一定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给学生提供了锻炼自身素质的机会。例如,在讲“自然灾害——地震”一课时,我反复强调在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准备,但是效果很不理想。于是我调整了教学思路,提出假说:假如我们生活在地震带上,而这个地震带又正处于活跃期,我们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假如现在正发生地震,我们正在教室上课,应该怎么办?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发言。没想到,学习效果出人意料,对地震的应急准备,学生总结得异常精彩,课后检测,学生对应急准备印象深刻。所以说,体验式教学往往更有说服力。学生处在情景之中,感受自然深刻。学生能够在体验中学会思考问题,在体验中寻找办法解决问题,树立科学的观念。这将有助于公民教育目标的实现。

作者:李慧 单位:青岛市黄岛区铁山街道办事处中心中学

第9篇

一、公民教育何以可比

不同的理论取向或视角决定了不同的公民教育模式选择。在理论层面,国内许多公民教育研究者一般都倾向于采纳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分法,将当代公民教育理论概括为自由主义、共和主义和社群主义等模式。这种观点显然是从传统的政治哲学角度出发来看待公民教育实践的,其主要关注的是公民与政府或国家之间的关系、政府的权限、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彼此之间应该如何对待等问题,但这些问题显然主要适用于传统民族―国家类型。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及九十年代末期,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IEA)曾经针对公民教育作过几次较大范围的国际调查研究,其中就主要从上述逻辑关系的角度特别关注和总结了公民教育模式(理论及实践)方面的三种基本派别:一类是从柏拉图和苏格拉底时代就已经开始的“公民身份或资格培训”模式;一类是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模式;还有一类则是基于社会与发展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发展模式。通观各类关于公民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成果,西方范型的特征分析较为全面与深刻,东西范型之间的比较分析以及东方声音,则明显较少。

当代,随着人口流动、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公民教育不可能再仅仅以传统的民族―国家模式继续存在,它必然会产生和形成许多新的模式。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超越传统的政治哲学理论主导的公民教育观,从各种新理论和新思潮如后现论、多元文化理论、全球化理论等中,寻找和发现值得我们比较和研究的、对于公民教育实践模式与趋向具有较大影响的种种启示。

二、国际视野中公民教育何以可教

苏格拉底在《王制》中提到,假设是为了最好的城邦,那么美德不仅可教且必须教。国际经验更加表明,作为培育公共生活品格的公民教育,在目的、对象、概念界定、内容等方面,存在可教的充分条件。公民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也正处于不断革新和发展之中。以工业革命、18世纪末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及法国大革命为标志性事件,民族和民族主义逐步获得了近现代意义上的大众政治形式及意识形态概念的地位,人民逐渐享有更多的平等权。瑞森博格将法国大革命之后的现代公民身份称为“第二公民”。“第二公民”时代以来的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关注点,开始从注重古典的“公民”美德转向以现代民族―国家的公民身份认同为主体的政治、社会、法律等制度性“知识”的灌输与学习方向。

雅诺斯基也认为,现代公民身份代表着具有一定普遍性权利与义务的被动的或主动的成员身份。因此,权利与义务显然成为了公民身份现代意涵的核心学习理念。政治、社会、法律与参与等维度,不仅构成了公民教育课程构建的基本原则与价值指向,更是组成了确定的和“可教的”公民教育课程的主要逻辑、内容与“知识”。

三、六国公民教育模式比较

政体有多少种,公民或公民教育的范型就有多少种。从英、美、德、法、日本及韩国六国的现代政治体制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君主立宪制,如英国与日本;另一类为民主共和制,如美国、德国、法国与韩国。从民族―国家结构类型来看,也可分为两类:单一制(英国、法国、日本与韩国)与联邦制(美国、德国)。在政治体制与国家基本结构的基础之上,各个国家依据自己的国情确立了自己的公共教育体制及公民教育模式。公民教育体制及模式一般也是以国家教育法律的形式规定,通常是根据各国固有的教育组织原理开展实践。

当代公民教育权力模式或范型之间,呈现出矩阵化的变化取向与趋势,即水平与垂直权力的交集或混合,而这种混合尤以民主/多元范型为主流或强势迹象。这种发展的基本态势,实际上才代表了公民教育发展的实际现状(见表1)。

与上述公共教育权力变革的发展相类似的具体表现是,传统分权体制的英国、美国等国,开始出台国家层面的公民教育课程规划与政策;而传统集权体制的法国、日本与韩国等也开始了公民教育方面的分权变革。例如,当代法国着重于在共和教育的基础之上,强调人权教育的价值取向;日本则明显强化地方与学校在公民教育方面的政策权力;韩国政治层面的民主化趋势也明显影响到了传统的国民道德教化。

四、公民教育国际比较的启示

东西方公民教育发展路径选择的差异,根源在于“公”“私”之间的不同分野与定位。在欧美,公民教育始终伴随着公共教育体制的发展而发展,公共领域的教育实践活动与家庭及教堂的活动始终存在着愈来愈严格的区分。而在东亚,以儒家伦理为主旨的道德教化是针对国民教育的传统方式,历史上开展的形式以家教模式为主。鉴于人们对政治与教育之间的关联度、教育的属性以及私人与公共生活的界限与程度等持有不同的看法,因而各个民族―国家在公民教育的形态方面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欧美与东亚公民教育在目标、内容、实践策略与评价方面,因“公”“私”分野而存在着客观上的一些区分。

(一)两种本位导向公民教育的分野

1.权利本位导向的公民教育

早在民族―国家正式形成之前,权利本位就已成为欧洲各国公民教育的价值导向及基本传统,权利本位导向的公民教育也是国际上尤其是欧美国家公民教育的特征概况。工业革命及伴随而来的欧美大陆的资产阶级革命,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民族―国家现代体制的建立,则进一步确认和加深了权利本位导向的公民教育模式。在权利本位导向的公民教育中,身份认同教育的核心是主体对权利的认同,公民权利是公民教育的逻辑起点,而公民教育的发展则代表了教育现代化的本质。

2.责任本位导向的公民教育

在公民教育领域,责任或义务通常是作为权利的对立面提出的。历史的实际,原本亦如此。强调个体对公共领域的服从、忠诚与美德,是责任本位导向公民教育的主要取向。因此,责任本位导向的公民教育的历史,实际上比权利本位导向的公民教育更为悠久,代表了人类最早形态的公民教育实践。近现代,由于受到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启发”和影响,东亚地区开始揖别古典儒家传统。但由于根深蒂固的集团价值与泛道德化取向,现代东亚地区在继承和发展了儒家伦理之后,逐渐重新确认了责任本位导向的现代公民教育模式。实际上,西方近些年“共同体”思潮的回流,不仅代表了责任导向公民教育传统的复兴,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他们对于权利本位导向公民教育模式的反思。

3.两种本位导向公民教育的分野

权利与责任两类导向的公民教育在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的选择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如理念差异主要表现为身份认同、教育本质、教育内容、教育类型等方面的区别(见表2);而实践模式差异则表现为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策略及评价等方面的不同选择(见表3)。

(二)两种本位导向公民教育的合流

尽管存在着分野,但国际公民教育发展的共同经验也是明显的:一是基于权利―责任等值的身份认同;二是建立公民教育的国家课程标准,专设或间接设立公民教育课程体系;三是公民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宗教等机构全面参与公民教育实践;四是强调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以民主教学促进学生社会参与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提升等。复杂的政治现实、多元的价值认同、国家课程与自主发展之间的矛盾、教师专业发展以及考试评价发展的瓶颈等领域,则是未来公民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10篇

1.1行为主体不明确

公民信息素养教育引起了国内许多学者的关注。但由谁来组织和实践公民的信息素养教育,国内学者还没有达成共识。公民信息素养教育应由图书馆界、教育界、文化界等共同推进,而目前国内没有形成一个主要的实践者来领导这些具体的组织机构实践公民信息素养教育,并确定其责任与角色。教育界主要实施对于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并且是在应试教育下对中小学生进行基础的信息技能教育,没有面向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教育,这种做法显然跟不上信息社会发展步伐。而在大学,着重于大学生信息检索知识的教育,没有使大学生培养起自觉的信息意识和清晰的信息道德。这些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但却远远赶不上信息社会公民的信息需求。公民信息素养教育迫切需要一个组织者来明确在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图书馆界、教育界和社区等的职责与角色;确定公民信息素养教育整体的发展战略等。

1.2缺乏科学实用的公民信息素养教育内容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系统的、实用的、面向公民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内容。对于中小学生,国家规定了中小学要开展信息知识课程,但是由于应试教育体制的限制,再加上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的不足,我国中小学并没有开设信息知识的课程,通常只有较为基础的计算机课程,这还是在信息设备较为齐全的经济发达的中小学,而关于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道德却没有相关的内容设置。对于高校学生,国内学者对信息素养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就是结合实际情况,借鉴国外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发展体系,重点发展信息检索课程。而图书馆界、教育界和社区等,对于公民的信息素养教育都有自己的理解,使得现阶段没有形成对于整体公民而言的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实用的公民信息素养教育内容。

1.3缺少规范的公民信息素养教育方式与手段

由于没有针对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系统内容,也没有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组织者,我国的公民信息素养教育整体呈现各自为政的状态。公共图书馆对于公民信息素养教育主要采取公民参观、培训和宣传等方式,给予公民最为基础的信息素养知识。如天津的泰达公共图书馆向参观者宣传图书馆服务理念,启发用户的图书馆使用意识。此外,还利用宣传资料、展台等多种形式培养用户信息素养。但由于我国公民信息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单一的公民信息素养教育方式与方法无法满足全社会公民的信息素养需求,特别是偏远地区民众的需求。

二、构建公民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策略

2.1明确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

信息素养作为公民在信息时代必备的基本能力,在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占有一定的位置。因此,公民信息素养涉及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截至2010年,共有省级公共图书馆37个,覆盖率100%;地市级公共图书馆334个,覆盖率为81.98%;县级公共图书馆2512个,覆盖率为86.1%。这使得公共图书馆相比其他公民信息素养教育机构有着服务范围上的优势。公共图书馆还具有资源优势和专业人员的优势。这些都使得公共图书馆应该成为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成为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实践者。但是,合作才是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关键。在确定公共图书馆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必须发挥政府、社区和其他非营利性组织等的补充作用。政府应该在政策上推动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具体来说,一是制定符合国情和实际的公民信息素养标准;二是加大对于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宣传,以提高公民的信息素养意识。而社区应该成为公共图书馆开展社区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较广,而社区最了解社区居民的信息需求,因此在社区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更具现实意义。科研组织等非营利性组织可以作为第三方,测评和评估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效果,以确保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健康持续开展。

2.2构建完善的公民信息素养教育内容

公民信息素养主要包含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和信息能力。那么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就要在以下3个方面开展:①重点培养公民的信息能力。公民信息素养有别于“传统的文化素养”,它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的新的信息素养,它存在的基础是信息时代。在公民信息素养教育中,要重点培养公民的信息能力,即建设信息基础设施,为实现公民信息能力提供必要的平台;开设信息检索课程,特别是适应不同文化程度公民的信息检索课程,以及提升公民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跟踪公民信息能力的实践活动,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改进整个公民信息能力的建设过程中使之更加贴近公民需要。②重视提高公民的信息道德。网络已经带来了以下的问题:电脑“黑客”、网络信息的安全性问题、电脑病毒的传播、网络道德对于“传统道德”的冲击、盗版软件、网络知识产权问题和“网瘾”的客观存在等。这些问题已成为网络发展不可忽视的方面,且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就迫切要求重视公民的信息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网络信息道德意识。③加强提升公民的信息意识。公民要成为合格的信息人才,不仅要成为信息的使用者,更应该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创造和组织信息。但是,公民信息意识是一种公民自觉的能力,是与公民的其他能力相关的。所以,提升公民的信息意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2.3运用多种方式与方法进行信息素养教育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应该运用多种方法来开展公民的信息素养教育。首先,公共图书馆要加强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对于计算机和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之与信息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其次,公共图书馆应该联合高校图书馆和科研组织等,进一步加强资源的共建共享。这样,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就可以更大限度地满足公民的信息需求,并且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公共图书馆开展公民信息素养教育最为重要的是:面对不同的公民群体,提供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对于中小学生,公共图书馆要成为学校信息素养教育的补充,加强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的教育,高校学生亦是如此。而对于社会上文化程度较低的公民,公共图书馆要联合成人教育机构等,使这部分的公民能够认识和理解信息素养,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的工作和学习问题。公共图书馆还要定期地开展专家讲座和信息素养知识宣传讲座,充分调动公民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积极性。

三、结语

第11篇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加强公民教育。与此相适应,公民教育的内容要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要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要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公民意识;要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锻炼;要拓展教育渠道,实现德育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主政治体制的完善,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等社会变迁,使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变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为了使人生活得更为自由幸福,更为全面地发展自身,实现自身价值。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提升现代意识,培育现代公民。因此,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大力开展公民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和谐社会与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新主题,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总书记从六个方面归纳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或者说,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体现这六个方面的特征。

关于“公民教育”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并不统一,但总的来说,不外乎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民教育指的是培养良好公民的教育。从狭义上看,公民教育是指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它是对每一个公民进行如何做合格公民的教育,这是以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教育目标体系。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公民教育的关系

判断是否建成和谐社会的标准,除了是否具有较高的物质文明,还要看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看公民教育的成就和质量。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公民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将公民教育工作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视角,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密切相联。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哲人都有“大同社会”和“理想国”的构想。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为生,各得其养以成。“和谐”与“中道”被认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人类历史上多民族和谐共生的样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历来重视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民主法治教育,事实上已经把公民教育纳入了和谐社会的视域。.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在明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情况下,将公民教育纳入其视野,也就顺理成章了。

2.全面和谐社会的公民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无论是内容上。还是目标上。二者是一致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提高公民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总的来看,与过去相比,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与此相适应,要形成比过去更加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学技术和文化创新体制,在全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较高的公民教育是相伴而生、相伴相随、相辅相成的。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对公民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需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全面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不断促进公民教育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二者处于一个互动的良性循环之中。公民教育搞得好,就会增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经济和社会越是发展和进步,就越增强对公民教育的需求,促进公民教育的不断发展。

三、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一致的公民教育的内容

1.科学发展观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引导和推动着发展的实践朝着一定方向前进的指导思想。执政者的发展观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对公民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形势下对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顺应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潮流,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教育全体公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念,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树立生态科技观和科技生态观。

2.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热爱祖国的思想和情感,使其立志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贡献力量。现代公民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公民教育范围内,但不把公民教育仅仅局限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范畴,在要求受教育者贡献于自己国家的同时,还要求国家给予个体公民的权利。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富强兴盛的精神动因。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宏大而系统的社会教育工程,明确了民族精神要与时俱进的培育思路。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公民教育范畴,需要强化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民族盛衰强弱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意识;需要倡导各民族团结和睦,平等互助,维护国家稳定,维护社会稳定的民族团结意识;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奋发图强的民族自强意识;需要保护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的自尊自信意识。

3.民主法治教育。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是现代公民素质的体现,也是我国现代公民教育的基础。实施公民教育,增强公民意识,重要的是唤起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这是公民作为政治社会或国家的平等成员的本质属性所要求的。公民教育中的民主法治意识教育主要是培养主体意识和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培养少数服从多数和尊重他人的民主习惯,要牢固树立法律的无尚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依法办事的观念。要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做一个积极负责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做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4.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反映,是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公德教育主要是使公民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法、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利益、遵守环境道德、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公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公民认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依存关系,从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四、构建和谐社会,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要把积极推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公民教育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主导的促进作用,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公民教育同样也有促进作用。当今社会,教育的环境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的特征,面对复杂的新环境,公民教育需要以全新的姿态来面对,在教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上要勇于开拓,大胆创新。

1.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公民教育如果和传统文化相脱离就会变成没有根的东西,没有根的东西也就没有生命力。我国的公民教育能否真正拥有优势和特色,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真正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弘扬与创造性的转化上。正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并强调,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公民意识。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学中强调单纯灌输,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公民意识的养成,特别是公民的自我维权意识和创新意识教育,这是制约我国法制社会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在一个开放、尊重多元化的现代公民社会中,将公民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各门课程中,提高学生的民主、平等、自主、批判等现代公民意识。

3.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锻炼。公民教育重在实效,它不同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只侧重于讲解和传授,而更侧重于在理解的基础上理性的认可和参与。如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以公民身份和角色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在答疑中进行公民教育;对重大的涉及公民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通过具体公民及其事迹,即以榜样和先进事迹来更好地启发、感染教育对象;在活动过程中感到合作与秩序的重要性;模拟民主选举场景;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更新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创新精神,而不仅仅只是思想传承。

4.拓展教育渠道,实现德育创新。学校公民教育是社会公民教育的基础,学校公民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改革公民教育课程为主线,改革公民教育办法,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公民教育。此外,公民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它的教育对象生活在现实之中,无时无刻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调动一切因素、一切手段,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团体和大众传媒,注重营造公民教育的氛围,保持公民教育的渗透性和持久性,使公民在良好的大小氛围中,经受精神的洗礼,提高思想境界,发挥各方面的合力作用,搞好公民教育。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公民教育的迫切性和现实性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和发展、社会的开放和公民参与社会事务机会增多等等,都要求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有效开展公民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全民素质。

参考文献

[1]常修泽,和谐社会的价值、特征和构建思路[N].人民日报,2005—03—18.

[2]苗伟伦,公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转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

[3]雷骥,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研究领域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4]姜涌,中国的“公民意识”问题思考[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5]刘国华,张积家,对学校公民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6]王学风,学校公民教育:塑造公民道德的必修课[J].思想·理论·教育,2006,(3).

第12篇

本文立足于素养维度、道德维度,以及情感维度,分析了高中历史课程与公民教育理念的关联性,提出了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公民教育理念的途径。

关键词:

高中历史;公民教育;素养维度;道德维度;情感维度

公民概念伴随着西欧国家关于“天赋人权”的启蒙思想逐渐延续至近代,特指社会成员在法律层面上的国家主人翁身份,“公民”权利通过法律文本固定不仅是基于国家政治基础的身份归类,还进一步确立了“公民”作为固定社会成员的责任与义务。当代公民教育的内涵即是促使学生具备与公民身份相适应的公共知识、情感态度,以及群体价值观,促使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的觉醒。作为顺应社会发展大局,纠正社会不端行为的趋同性教育体例,公民教育理念与高中历史课程的素养维度、道德维度、情感维度保持着高度一致,奠定了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公民教育理念的基础。

一、高中历史课程与公民教育的关联性

(一)高中历史课程与公民教育的素养维度

推明古训,唯有四字:实事求是。求真辨伪是历史学的基本态度,讲究“文直”、“实录”、“不隐恶”,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将历史学的治史精神纳入学生的素质培养领域。纵观高中历史课程,中国的“商鞅变法”,西方的马丁路德“民权运动”,无一不是历史语境中的真知践行,基于历史课程开展公民教育理念不仅是统一两者对真理的追求,还是促使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倚重向全体公民过渡的需要。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普通老百姓没有投身社会改造的权利,现代民主社会则视社会大众而非精英分子为社会革新的主体,主张人人心存对真理的敬畏之心,共同捍卫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二)高中历史课程与公民教育的道德维度

历史学的道德维度是善的维度,强调“扬善祛恶”,尽管历史时代与社会条件诸多不同,但人类的善恶判断始终一致,忠臣良将的美名千古流传,乱臣贼子的恶行遭万世唾骂,历史始终发挥着它赏善惩恶的终极功能。“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公民教育理念不仅借助历史与历史人物濡染社会大众的存善祛恶之心,还旨在推动古代“刑”观念向现代“法治”转变。高中历史课程“夏作禹刑”,“商作汤刑”,“周作九刑”,善恶赏罚以皇权为本位,公民教育理念推崇法治思想,即遵循在广大公民共同意志上形成的法律文本体系,解决公民生存权与刑罚权的冲突,保障社会扬善祛恶的根本理性,其在社会历史事件中反观法律的尊严与精神,有益于社会道德的真正成长。

(三)高中历史课程与公民教育的情感维度

历史情感是建立在人类文明进程之上的高级情感,历史教育是容括人性与人文关怀的使命感教育,学生在历史学科中凭借公民身份感知世界与认识自己,正是这种将个体纳入整个历史长河的集体视野与情感归属,激发了学生对生命本身的热爱,生成公民社会的美好愿景,最终构建起公民在社会体系中的行为动机。高中历史课程和公民教育的整合,亦是促使公民的民族情感向世界意识转变,我国高中历史新课改明确指出:“历史教育必须将中国与世界发展相融合”,经济全球化促使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的多元交互,“世界公民”应运而生,引导学生认识民族与世界的发展大局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必然选择。

二、高中历史公民教育理念的教学实践

(一)高中历史教学的公民素养培养

基于高中历史课程与公民教育的素养维度,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树立学生投身社会改革的公民意识。一是利用历史语境的联想效益,展示公民责任。比如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士大夫形象,教师可以将古代知识分子鞠躬尽瘁的报国情怀与公民责任相联系,突出历史角色与公民角色的统一性。二是利用历史环境的类比效益,展示公民精神。比如教师可针对士大夫的职业属性与当代公民的职业属性进行辨析,梳理士大夫在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突显现代社会“在民”,人民可自由发挥社会职能的优越环境,促使学生正视身为公民“有身份无意识”的素养真空,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

(二)高中历史教学的公民道德培养

基于高中历史课程与公民教育的道德维度,高中历史教学应致力于学生的公民道德培养,建立学生的法制观念。一是明确现代法与古代法的根本不同,教师可基于古代《九章律》、《唐律》中的“皇权本位”,以及当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契约关系”进行主题教学,强化学生“刑”观念与“法”观念的区别。二是向学生揭示法律维护社会道德的精神本质,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等历史素材,张海超“开胸验肺”、公民孙志刚之死等现实依据都可作为法律尊严的象征,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公平正义需要公民的实践完善。

(三)高中历史教学的公民情感培养

基于高中历史课程与公民教育的情感维度,高中历史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公民情感,并推动学生的民族意识向世界意识过渡。一是扩大高中历史民族性内容的教学外延,将其置于世界范畴内开展组合教学。比如关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学习,教师可以将其与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放在一起对比教学。二是突出历史教学中的“共情心理”,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比如通过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的恐怖战争,引导学生认识狭隘民族主义对世界和平的扼杀,渲染历史的悲情与厚重,增强学生的历史洞察力;又比如通过选修课《圣雄甘地》,探讨世界性的“爱和理解”,树立学生基于世界公民的历史使命感。

作者:黄素萍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