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2 22:16: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自评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焦虑抑郁;影响
焦虑抑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不良情绪状态。目前,据不完全数据统计[1]:全球精神焦虑抑郁人数高达3.38亿,且人数变化呈上升趋势,焦虑抑郁已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在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是焦虑抑郁情绪的多发群体[2],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忧郁冷漠、行动迟缓、思维迟钝、少言寡语、表情苦闷、力不从心、注意力不集中且常伴有失眠等不良情绪状态,这种不良情绪状态的大学生所占比例约为13.9%。本文探讨了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省某高校中,以班级为单位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大学生680名作为研究对象,共679名顺利完成本次研究。其中,对照组340名,男生173人,女生167人,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0.81±1.27)岁,文科生176人,理科生164人;研究组339名,男生171人,女生168人,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0.54±1.18)岁,文科生173人,理科生166人。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和文理科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学生在进行教育前后均统一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测评其焦虑度和抑郁度及其变化情况。
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在教学中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时,对学生进行常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组学生由省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进行为期2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1次/w,2 h/次。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处理方法,心理调节技巧与方法,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和恋爱与心理健康等方面;讲授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座谈和学生具体心理问题解答为辅贯穿整个课堂。首先教授讲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鼓励学生提出具体心理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开展讨论,在教授过程中,可借助图片、PPT和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并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应用所学心理问题处理的技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1.3评定指标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并分析两组学生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测评结果以评估其焦虑抑郁的变化情况[3]。焦虑和抑郁程度的分级标准:若测评结果80,则重度抑郁。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心理健康教育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测评结果为计量资料,用 表示,学生的焦虑抑郁检出情况为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采用P值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前后焦虑抑郁测评结果 与心理健康教育前相比,两组学生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测评结果均有一定程度降低,且研究组学生的测评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后焦虑抑郁检出情况 心理健康教育后,研究组学生焦虑测评结果中无焦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和中度以上焦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
3 讨论
焦虑是人由于达不到目标或克服不了障碍而使其自信心和自尊心受挫,形成的紧张不安且恐惧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抑郁是焦虑这种不良心理状态的进一步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忧郁冷漠、行动迟缓、思维迟钝、少言寡语、表情苦闷、力不从心、注意力不集中且常伴有失眠等不良状态[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学生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测评结果在心理健康教育后均有一定程度降低,且研究组学生的测评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理健康教育后,研究组学生焦虑测评结果中无焦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和中度以上焦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学生抑郁测评结果中无抑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和中度以上抑郁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大学生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缓解大学生的焦虑抑郁状态,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各大高校对大学生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王东平,詹合琴,卫世强.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对缓解医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2):1852-1853.
[2]顾思梦.成人依恋影响大学生抑郁的心理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05:18-21.
【关键词】 横断面调查;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 ;抑郁自评问卷;抑郁症
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主要类型,具有发病率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高,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等特点,中国卫生部的有关资料显示,抑郁症已占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位。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主要疾病。为探讨大学生抑郁症状的表现及流行状况,我们选用美国新一代心理治疗专家、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戴维・伯恩斯博士设计的抑郁症的自我诊断表“伯恩斯抑郁症清单(BDC)”自评问卷,对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的1000名在校大学生,采用美国新一代心理治疗专家、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戴维・伯恩斯博士设计的抑郁症的自我诊断表“伯恩斯抑郁症清单(BDC)”自评问卷,采取横断面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的选择 抽样调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的1000名在校大学生。
1.2 调查内容及诊断标准 采用美国新一代心理治疗专家、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戴维・伯恩斯博士设计的抑郁症的自我诊断表“伯恩斯抑郁症清单(BDC)”,这个自我诊断表可快速诊断出被调查者是否存在着抑郁症。调查内容及诊断标准如下:
请在符合你情绪的项上选分:
没有0轻度1中度2严重3
(1)悲伤:你是否一直感到伤心或悲哀?(2)泄气:你是否感到前景渺茫?(3)缺乏自尊:你是否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或自以为是一个失败者?(4)自卑:你是否觉得力不从心或自叹比不上别人?(5)内疚:你是否对任何事都自责?(6)犹豫:你是否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7)焦躁不安:这段时间你是否一直处于愤怒和不满状态?(8)对生活丧失兴趣:你对事业、家庭、爱好或朋友是否丧失了兴趣?(9)丧失动机:你是否感到一蹶不振、做事情毫无动力?(10)自我印象可怜:你是否以为自己已衰老或失去魅力?(11)食欲变化:你是否感到食欲不振?或情不自禁地暴饮暴食?(12)睡眠变化:你是否患有失眠症?或整天感到体力不支,昏昏欲睡?(13)丧失:你是否丧失了对性的兴趣?(14)臆想症:你是否经常担心自己的健康?(15)自杀冲动:你是否认为生存没有价值,或生不如死?
总分:____
测试完之后,请算出您的总分并评出你的抑郁程度。
抑郁自测答案:
0―4分 没有抑郁症;5―10分 偶尔有抑郁情绪;11―20分 有轻度抑郁症;21―30分 有中度抑郁症;31―45分 有严重抑郁症并需要立即治疗
1.3 统计方法 采用BDC各个分数段占总调查人数的百分比进行统计。
2 结果
0―4分 没有抑郁症的126人,占12.6%;5―10分 偶尔有抑郁情绪的225人,占22.5%;11―20分 有轻度抑郁症230人,占23%;21―30分 有中度抑郁症的353人,占35.3%;31―45分 有严重抑郁症并需要立即治疗的66人,占6.6% 。
3 结论
在校大学生抑郁症状较为普遍,大多数大学生为轻度或中度抑郁,少数为重度抑郁,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应引起学校的重视。
4 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综合病症,患者以持久的明显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常表现为失去平日的兴趣爱好,多愁善感,郁郁寡欢,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心情,精力明显减退,疲乏感强烈;反应迟钝,自卑,自我评价过低,悲观忧愁,思考能力下降,对生活失去信心,出现自杀的念头,有过自杀或者自伤的行为。
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明显上升的原因主要有:心理失衡、贫困学生的生活压力增大、学习压力增大、失恋、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对于大学生抑郁症,辅助的解决办法有如下几种:
第一,沐浴阳光,多运动、散步 有关研究表明,阳光是极好的天然抗抑郁药物,尤其是早晨的阳光,温暖而明亮,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最好。有抑郁症状的大学生,在温暖阳光的照耀下,会渐渐的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慢慢找回珍惜美好生活的信心。大学生抑郁症的治疗,还多运动、散步,观赏美丽的风景,感受生命的意义。
第二,找到精神支柱,宣泄抑郁情绪 从人的心理的角度而言,人都有交流、宣泄感情的需要。治疗大学生抑郁症,要引导大学生找到自己的精神支柱,找到努力的方向,体会生命的意义。同时在情绪低落的时候要合理宣泄,可以听音乐,向朋友倾诉,或近郊旅游等。
参考文献
[1]陈尧菊;大学生抑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周宇,周际.大学生成才教育与抑郁症的辅助治疗[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3(2)
三年的大学生活就这样匆匆忙忙的结束了,发现自己也长大成熟了好多。四年来点点滴滴的磨练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个关键的起点。有的辉煌,值得你记住一辈子的。以下是小编和大家分享大专学生自评报告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大专学生自评报告一
大学三年转眼即逝,回首往事仍历历在目。在大学三年的时间里,我享受过成功的甜蜜,品尝过失败的苦楚,生活的种种,都将我历练,让我从一个青涩,鲁莽的中学生,蜕变成一个成熟,内敛的大学生。使我能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平稳;面对生活的挫折时,知道该怎样去应对。下面是我毕业的自我鉴定。
在学习方面,我觉得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学习是无比重要的,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素质修养。这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必备的涵养,作为千千万万当代大学生的其中一位,我时刻记得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无论是课内的知识还是课外的知识,我都会以一种虚心的态度去学习。
在生活方面,我同样以一种虚心向学的姿态,向身边优秀的同学学习。在与很多同学接触的这三年时间里,我也懂得了很多生活的乐趣,我们一起谈笑风生,快乐无比。我们相互帮助,不让哪个同学落单。这些,都让我感到家一般的温暖,让我学会了感恩。 在社会实践方面,我喜欢利用假期时间,去做一些兼职。我觉得,校园只是我们社会的一个缩影,要真正的得到历练,我们还必须走出校园,走向真正的社会,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方可历练自己。学会吃苦,学会容忍,学会微笑,学会谦让。这样的我们才能立足于社会的不败之地。
三年的大学生活,给了我一个历练的平台。三年的所有事情,都是我以后回首可见的瑰宝。我衷心的感谢我的大学给我的所有。
大专学生自评报告二
三年的大学生活就这样匆匆忙忙的结束了,发现自己也长大成熟了好多。四年来点点滴滴的磨练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个关键的起点。有的辉煌,值得你记住一辈子的。我不怕苦,我只是怕我们没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勇气和机遇。所以我一直在努力着,一直在努力。刚上大一的时候,学校有好多的社团可以加入,比较好的就有广播站、学习部等。由于自己的害怕而放弃了加入学校这些优秀的社团。也许还要怪自己当时的想法,就是不在学校社团难道就不能发展自己了吗?难道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就不能学校做出贡献了吗?就这样机会与我擦肩而过。当我清楚知道加入社团的好处的时候,我其实也不是很后悔,而是自己默默的在心里发誓,做一名学生也要出类拔萃。
没有加入社团对我来说其实就是比别人晚了一步要进入所谓大学的半个社会。我经常会利用课余时间去外系旁听学习,虽然没有他们专业,但总比普通学生多学习了一点。就这样我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有一点就学习一点。我知道我在某些方面不如那些同学,所以我就拼命的学习,人家都说“学习能改变命运”,也许我就是冲着学习的优秀能祢补我的不足吧。所以在大一的下学期我就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我也正准备着向高一层次发展。也准备考一些对我以后发展有用证件。当然我也不放弃在假期和空闲时间去社会实践来提高自己,比如去苏宁打工,去一些专卖店促销商品。这不仅提高了我的思想觉悟,也使我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的优点是诚实、热情、性格坚毅。我认为诚信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己的,答应别人的事一定按时完成。由于待人热情诚恳,所以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得很好,而且也很受周围同学的欢迎,与许多同学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我更懂得了,考虑问题应该周到。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不喜欢虎头蛇尾,做事从来都是有始有终,就算再难的事也全力以赴,追求最好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我把自己的意志视为主要因素,相信只要有恒心铁棒就能磨成针。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我们自己。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是在跟自己作战,准确地说,是和自己的意志战斗。现在回想起来,我确实比以前坚毅了许多,但我不会松懈下来的。以上这些优点,是我今后立身处世的根本,我应该继续保持,并不断以此鞭策自己奋发向上。
当然,有优点就会有缺点。我应该做的是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的去正视,不断的去优化。我们不要想到有什么难处,我们应该鞭策自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成功与否在于自己的把握。
大学四年的生活是非常具有代表性质的,它包含了汗水和收获,也为我划上了人生拼搏的起跑线。
未来之路就在眼前,遥远,需君不断求索。那么就让我们屏弃所有的恐惧,和我一起上路,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继续创造我们自己的辉煌。
大专学生自评报告三
三年时间就这样结束,大学的学习生涯总是让人意外,过去我经常都希望能够早点毕业,细细想想我都感觉真美好,但是到了离开之际我内心此时有不舍了,真是反反复复,三年大学生涯塑造了我现在的身心,性格,这几年让我影响尤为深刻,经历过了中学,再来到这里感觉到处都是好奇的,我常常都能够感受到这一点,就像刚刚来到_这里的时候我是好奇的,我是难以相信学习可以这样,现在经过了三年的学习,我早已经习惯了这些,每当想想自己要离开,我心里竟不是滋味,当然包括了对这儿的不舍之情,毕竟是我值得留恋的地方,不仅仅是这里本身就带着魅力,也就这三年我应全面鉴定自己。
尝尝听说时间它是非常迅速的,我当然知道,留下了斑驳岁月,可它不曾留住时间,大学三年我一直在锻炼自己,我认为强大了自己才是打败了困难,这是我对学习的看法,很多时候我都明白这一点,我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看,学习一些好的东西,这跟周围的环境还是有关系的,我明白这一点,环境是非常磨砺一个人,也非常锻炼一个人,我结实个人修养非常高的同学,大学几年我也一直都是收到了周围环境的影响,我虚心学习,注重于自身的一言一行,我很喜欢这种感觉,自己一天天都会有进步,我也回想很多,有时候生活当中会发生一些特备考验人的事情,但是我也一直都有努力的去适应。
在学习上面,我追求一直很平静的状态,安静是我的身上的一个特点,至于是不是优点是另一说,我会让自己处在一个安静的学习氛围下,大学三年我对自己的学习也很重视,本就是来学习的,首要的任务这至关重要,现在我对自己身上的优缺点能够客观的去看待,我不因为自己个人身上的不足就忽视了环境对自己的影响,虚心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当然还是需要向这类同学靠拢,因为我是非常相信学习环境能够帮助到我,专业知识上面,在大学第一年我就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划,我制定了一些计划,在什么阶段完成什么,这些都是要注重的,现在我也在想这些,细细去想的时候有一个规划无比的珍贵。
一、强化帮带措施,促进角色尽快转变。采取乡干部二对一帮带的方式,让大学生村官全程参与村日常工作,提高大学生村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定一名班子成员和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好的机关干部担任大学生村官工作“辅导员”,传授群众工作经验,帮助开展各项工作。同时,把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政治学习、工作目标确定、工作任务的完成、业绩考核结果等内容与所在村“两委”的年度计划和年终工作考核捆绑在一起,促使所在村“两委”主动帮助、支持、鼓励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为大学生村官搭建平台。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工作能力。建立村官培养实施规划,实行“三项制度”。一是定期工作汇报制度。每日记一次工作日志、每月一次工作总结汇报、每半年一份调查报告。二是集中培训制度。定期参加乡村干部的培训,提高业务能力,使他们对如何更好地适应基层工作,提高自身素质,担当起新农村建设重任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三是会议制度。乡要求大学生村干部都要参加所在村的会议和乡干部会议,全面了解村日常工作议程,了解乡整体工作情况。
三、强化实践锻炼,提升综合能力。一是“压担子”。乡党委给予大学生村官安排具体的事务,如在各类材料撰写、文化宣传、远程教育管理等方面,明确要求,落实责任,进行交任务、压担子,增加他们的工作责任感,使他们在锻炼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二是异岗锻炼。为增进他们尽快熟悉工作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尽可能多的积累工作经验和方法,更好地做好基层服务。
四、强化督查指导,促其履职尽职。通过不定期的走访,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跟踪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等情况,认真搞好三级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督促指导。党政班子成员定期入村督查,了解大学生村干部的工作开展情况、目标完成等情况。
五、强化考核激励,树立争先创优意识。推行大学生村官考核测评制,考评实行每季度一评议、半年一考核、年末组织综合评议,以平时测评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跟踪了解、全面掌握。年度考核由乡、村共同组织完成,大学生“村官”根据履职情况进行自评和总结,向所在村进行述职,由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从德、能、勤、绩、廉等五方面进行民主评议,再由乡、村对其作出综合考核鉴定,并将考核结果存入个人档案。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规定凡考核优秀的大学生村干部,享受“三个优先”即发展党员优先、乡后备干部纳入优先、推荐荣誉优先,激励大学生村干部的争优进取意识。
【关键词】 抑郁;情绪;认知;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395.6 B 8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8-0958-03
Cognitive Processes Bias of Emotional Stroop Task in Depressive College Students/WEI Shu-guang*, ZHANG Yue-jua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10008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test whether depressive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negative sociotropic self-schemata.
MethodsA total of 500 college students were surveyed by CES-D and SAS, and 77 college students were chosen for further experiment: 24 with depressive mood, 12 with anxious mood, 17 with depressive and anxious mood, 24 normal ones. Sociotropic adjectives were strictly developed, and 4 groups (depressive vs. anxious vs. depressive and anxious vs. normal) were given emotional stroop task. Results Color naming reaction time of depressed group for negative words were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positive words(P0.05). ConclusionDepressive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negative sociotropic schemata with state content.省略。
Beck认为抑郁病人具有深层次的消极自我图式,它具有稳定性,并决定了人们对抑郁的认知易感性,他把这种消极的认知图式称为功能失调性图式。这种功能失调性图式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潜在的认知结构,它就像一个过滤器,使抑郁者会选择性地注意和记忆那些与自我图式一致的消极信息,而不会注意和记忆与自我图式相反的积极信息[1]。Beck的抑郁图式理论提出后出现了很多实证研究,但多数研究使用自陈量表来间接推论抑郁图式的存在,这种方法的弊端是很难排除个体在自陈报告中的反应偏差。情绪stroop任务是经典的stroop实验范式在临床心理学中的应用,它主要是通过呈现一些情绪刺激物,要求被试对这些刺激物中的非情绪信息(如颜色)做出快速反应,以考察被试对情绪刺激的注意偏向及对非情绪信息认知加工时的抗情绪干扰情况[2]。对非情绪信息较长的反应时说明情绪词激活了自我图式,被试需要更多的努力来抑制与自我图式一致的信息。因此可以通过对不同情绪词的反应时来推断自我图式的内容。Gotlib[3]最早将情绪stroop任务应用到抑郁领域的研究中,发现抑郁者对消极内容词更易接近,可以推测抑郁者存在消极自我图式。目前国内已有的研究结果很不一致,有的研究支持抑郁图式的存在,有的研究则并不支持[4-5]。在本研究中,笔者假设抑郁者存在着消极的社交依赖自我图式,实验材料的筛选全部来自人际关系领域,通过情绪stroop任务考察抑郁大学生对社交依赖词汇的信息加工过程,推断抑郁大学生是否存在社交依赖消极自我图式,以此来验证Beck的抑郁图式理论,丰富抑郁的认知理论。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所高校500名大学生,其中大一、大二学生各半,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筛选。最后选取77名被试,其中抑郁组24人,焦虑组12人,抑郁焦虑组17人,正常对照组24人。选择标准是CES-D>20即表现抑郁情绪,SAS>40即表现焦虑情绪[6]。根据这一标准,各组平均分分别为:抑郁组CES-D=(25.88±4.12),SAS=(34.49±3.30);焦虑组 CES-D=(15.17±2.59),SAS=(42.42±1.44);抑郁焦虑组CES-D=(30.71±8.52),SAS=(47.00±7.02);正常对照组CES-D=(3.70±1.40),SAS=(26.61±3.37)。所有筛选出的被试1周内完成实验。
1.2 实验材料与工具
1.2.1 实验材料 参考Dozois社交依赖形容词筛选库[7],由外语系研究生进行翻译,确定190个人际关系类形容词。然后由18名心理系研究生将这些形容词归为积极特质、积极状态、消极特质、消极状态4类,对词意表达不清的词汇进行删除,确定每类词汇27个。最后由40名文科专业研究生对筛选出的词汇从效价(积极或消极属性)、稳定性(形容词的特质或状态属性)、情感强度(该词汇引起情感体验的心理强度)、联想强度(该词汇唤起心理映象的强度)进行1~5级评分。对他们的评定结果进行分析,最后确定积极特质、积极状态、消极特质、消极状态形容词各12个。4组词汇在效价、稳定性2个维度上的得分都符合要求,并在同一维度的2个方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组词汇在情感强度、联想强度和lg(词频)3个无关变量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2.2 筛选被试用量表 (1)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采用Radloff编制的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的中文修订版[6]。(2)焦虑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由Zung于1971年编制[6]。
1.3 实验程序与设计 在安静的房间里个别进行,计算机屏幕背景为白色,被试与屏幕中心的距离约为55 cm。正式实验前有10个形容词作为练习。刺激呈现顺序为:指导语――注视点“+”(1 000 ms)――空白掩蔽(500 ms)――刺激词汇(40号宋体字)――被试口头报告颜色,被试出声的同时主试按键反应。从刺激呈现到主试按键之间的时间为反应时间。要求被试在呈现刺激后立即大声报告刺激的颜色,同时由同一主试进行按键反应,对被试报告进行录音。48个刺激词汇分别以黄、绿、蓝、紫4种颜色呈现,每个词汇以4种颜色中的一种呈现,采用拉丁方法对不同被试接受的词汇颜色进行平衡,使每个词汇以每种颜色呈现的次数相等。
实验采用4(组别:抑郁组 vs.焦虑组 vs.抑郁焦虑组 vs.正常对照组)×2(效价:积极词 vs. 消极词)×2(稳定性:特质词 vs.状态词)混合实验设计,其中组别为组间变量,效价和稳定性为组内变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时间正偏向作为这个任务的因变量。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 13.0进行统计和分析。数据分别进行了4×2×2混合方差分析及简单效应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Post-Hoc比较(LSD法)。
2 结果
2.1 稳定性、效价、组别在颜色命名时间上的3因素方差分析由于颜色命名错误非常低(
表1 稳定性效价组别对颜色命名时间的混合方差分析
组别dfMSF值P值
被试内
稳定性1224.350.090.767
稳定性×组别31 609.770.640.595
效价113 459.265.77*0.019
效价×组别36 587.132.82*0.045
稳定性×效价11 311.700.660.418
稳定性×效价×组别31 489.620.750.525
被试间
组别3102 742.551.390.252
2.2 不同组别在颜色命名时间正偏向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计算颜色命名时间反应正偏向,公式为:命名时间正偏向=对积极词汇的命名时间-对消极词汇的命名时间。分别对特质词和状态词做颜色命名时间正偏向在组别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2。结果显示,4组被试只在状态词颜色命名反应时间正偏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9)=4.09,P
表2 颜色命名反应时间偏向的单因素方差分析(x±s,ms)
组别特质状态
抑郁组-12.77±89.24-40.24±63.77
焦虑组-23.45±55.47-28.78±58.31
抑郁焦虑组-7.38±65.54-20.19±61.27
对照组5.56±66.0416.64±46.93
F值0.484.09
P值0.700.01
3 讨论
研究发现,抑郁组对消极词汇颜色命名时间显著长于对积极词汇的颜色命名时间。刘明矾等[8]使用情绪负启动实验范式发现正常个体在实验任务中能成功地抑制积极和消极的情绪信息,而抑郁症患者虽然能抑制积极信息,但对消极信息存在抑制功能障碍,表明抑郁个体对消极情绪表现出易化的信息加工过程。提示在对消极词汇的颜色命名中,抑郁者有较大的图式激活。该结果说明同焦虑组、抑郁焦虑组、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大学生有消极的自我图式存在。同时由于本研究采用焦虑组和抑郁焦虑组作为对照,也验证了抑郁图式的内容专一性,说明抑郁个体的自我图式和焦虑个体、抑郁焦虑共患个体的自我图式并不相同。鉴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有研究者认为认知加工偏向可以作为一个更灵敏的指标[2],在计算上采用每个被试对积极刺激的反应时减去对消极刺激的反应时。本研究分别考察对特质词和状态词两类刺激材料的颜色命名反应正偏向,结果发现4组被试只在状态词颜色命名反应时间正偏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正常对照组的颜色命名反应时间正偏向显著高于抑郁组。颜色命名时间正偏向越大,说明积极词汇对颜色命名的干扰更大,自我图式中积极成分占的比例就相对更多;反之,颜色命名反应时间正偏向越小,说明消极词汇对颜色命名的干扰更大,自我图式中消极成分占的比例就相对更多。这一实验结果说明抑郁者自我图式中的消极成分可能是状态性的,根据Beck的抑郁图式理论,抑郁图式作为一个潜在的观念结构,应该以特质的形式存在。推测原因可能与被试的选择有关。在本研究中,由于研究选取的被试是由量表筛选出的抑郁大学生,还没有达到临床诊断标准,相对来说只是处于轻度抑郁阶段,他们的抑郁是情绪性的。研究结果说明,轻度抑郁个体存在状态性的抑郁图式,这可能是抑郁发展初期抑郁者的自我图式结构。随着抑郁程度的加重,抑郁图式的成分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即从状态成分转变为特质成分。这需要选取临床被试进一步进行验证。
本研究以Beck的社交依赖易感性人格理论为基础,从人际关系领域严格筛选实验材料,研究结果证实抑郁者存在着相对消极的自我图式,反映了抑郁者存在消极的社交依赖自我图式。这一结果提示,人际关系问题可能是大学生产生抑郁情绪的主要领域,社交依赖的个体强调建立和维持依恋人际的信念和目标,当个体遭遇人际关系方面的失败就导致了抑郁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提示,社交依赖自我图式在抑郁大学生中具有普遍意义,说明大学生阶段的人际关系可能比个人成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4 参考文献
[1] BECK AT. Cognitive therapy: A 30-year retrospective. Am Psychol,1991,46(4):368-375.
[2] GOTLIB IH, TRAILL SK, MONTOYA RL, et al. Attention and momory biases in the offspring of par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Indications from a pilot study. 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 2005,46(1):84-93.
[3] GOTLIB IH,McCANN CD. Construct acdessibility and depression: An examination of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factors . J Pers Soc Psychol, 1984, 47(2): 427-439.
[4] 钱铭怡,李旭,张光健.轻度抑郁者在自我相关编码任务中的加工偏向.心理学报,1998,30(3):337-342.
[5] 肖丰.关于抑郁的认知理论中自我图式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1994,14(3):186-188.
[6]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27-41.
[7] DOZOIS DJA. Cognitive Organiza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Clinical Depressio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ociotropic Schemata. Alberta:University of Calgary,1999.
[8] 刘明矾, 黄任之, 涂远亮,等.抑郁症患者对情绪词抑制功能的实验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61-163.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们选取天津市某高职院校2013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得到有效问卷4488份。由于当前学术界对贫困生的界定尚无统一、明确的标准,为了保证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我们设计题目,请被试对其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自评,自评结果如下:富裕(32人,0.7%)、小康(318人,7.1%)、一般(2414人,53.8%)、困难(1316人,29.3%)、特困(408人,9.1%)。根据自评结果,我们将自评为家庭经济“富裕”、“小康”和“一般”的样本作为非贫困生组,把自评为家庭经济“困难”和“特困”的样本作为贫困生组。这样得到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非贫困生2764人,占总人数的61.6%;贫困生1724人,占总人数的38.4%。
1.2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Inventory),又名90项症状清单(SCL-90),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包括10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该量表的每一个项目均采取1~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2)施测与统计。本次研究采用集体施测。测试前,所有参加被试都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由主试统一宣读指导语。测试时,被试填写人口统计学资料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束后统一收回问卷,录入数据,并根据测试数据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研究结果
2.1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根据1724个贫困生的数据结果,计算高职院校贫困生SCL-90各因子得分和总分,作为判断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指标,结果平均分(M);标准差(SD)分别如下:躯体化:1.32;0.37,强迫症状:1.67;0.52,人际关系敏感:1.57;0.51,抑郁:1.42;0.44,焦虑:1.44;0.44,敌对:1.42;0.46,恐怖:1.34;0.42,偏执:1.42;0.44,精神病性:1.35;0.39,其他:1.40;0.43,总分:129.6;34.83。
2.2高职院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SCL-90测试结果比较。
SCL-90各项因子得分在0-1.99分之间,总分均值为129.6,表明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根据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可考虑筛选阳性,依此标准进行筛查发现,1724个贫困生中,298人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占总人数的17.29%。同时,根据全国常模,各因子分≥2分作为有精神病理学意义的筛查标准。依此标准进行筛查发现,各类心理问题,按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人际敏感、偏执、抑郁、其他、精神病性、恐怖、躯体化、强迫、敌对、焦虑。别计算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SCL-90各因子上的平均分与总分均值,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心理健康的各个因子及总分上的差异,结果显示贫困生在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及总分上均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01)。
3、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贫困生SCL-90各项因子得分在0-1.99分之间,总分均值为129.6,表明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在使用总分对贫困生心理问题进行筛查时,发现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整体检出率为17.29%,在使用10个因子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筛查时,发现人际敏感、偏执、抑郁等因子的检出率较高。此结果表明:
(1)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
(2)从SCL-90各因子对心理问题检出率来看,高职院校贫困生在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的情况下,存在较为突出的人际敏感、偏执、抑郁的心理问题,需要相关工作者对这些问题多加关注,并通过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贫困生逐步缓解这些问题。同时提示我们,在使用SCL-90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进行筛查时,使用各因子得分进行筛查比总分更为精准,更能帮助我们准确把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特点。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贫困生在SCL-90量表贫困生在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及总分上均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01),说明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关于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原因,研究者对此进行了许多探讨,他们认为其根源在于贫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兴趣、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高,因而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他们会产生人际关系敏感、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关注这一特殊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4、对策研究
4.1完善经济资助体系,解决贫困生生活压力。
家庭经济贫困是导致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家庭经济的贫困使贫困生更容易面临生活中的各种应激事件,产生生活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因此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完善“奖、助、勤、贷、免”的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解决贫困生的生活压力。
4.2树立自强励志典型,激发贫困生心理动力。
树立自强励志典型是提高贫困生抗挫折能力、激发贫困生内在心理动力的良好途径。自强励志典型的成功的人生经历可以让贫困生看到生活的希望,并从中汲取奋斗的力量,可以激励他们在苦难中展望未来,为梦想而努力奋斗。经常开展自强励志教育活动,有助于帮助贫困生走出自卑、孤僻的心理困境。
4.3建立心理帮扶系统,提升贫困生心理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业拖延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9.086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and Mental Health
WU Siwei, WANG Xiaozhen, JIANG Yulu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s,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Hengyang, Hu'nan 421002)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178 college students' procrastination and mental health with the "questionnaire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procrastination" and the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Results showed that: (1) college students' procrastination is in high level. The score from high to low is autonomous learning, reviewing homework and preparing for tests. (2) The correlations among procrastination, preparing for tests,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mental health we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procrastination; mental health
0 前言
拖延是推迟必须要完成的目标的倾向。①学业拖延是拖延在学校情境中的表现,与考试复习、作业完成、自主学习的完成有关。学业拖延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国外有学者指出,大约30%至60%的本科生报告了有规律的考试复习、作业完成或自主学习的拖延。②国内也有学者指出,我国不同区域、类别高校中的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业拖延现象。③国内外研究表明拖延行为会引起焦虑不安、抑郁、失落等消极情绪体验,④然而,现有研究主要探讨了学业拖延的成因、对学业拖延的干预及学业拖延与完美主义、时间管理等因素的关系,却鲜有研究关注学业拖延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因此,研究大学生学业拖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对了解当前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具体情况,更加深入地了解学业拖延以及学业拖延所带来的影响有着深远的意义。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湖南省衡阳市某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78份,有效率为89%,其中男生88人,女生90人。
1.2 研究工具
(1)韩贵宁编制的《大学生学业拖延量表》。⑤该问卷由 37 道题组成(Cronbach’s %Z系数为0.867),设置三种任务情境(复习备考、完成作业和自主学习)。其中,复习备考10道,完成作业9道,自主学习7道。问卷还设置了10道考察学业拖延对学生影响的题目和1道考察学生改变学业拖延意愿的题目。采用5点计分,得分越高,说明拖延程度越高。(2)《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括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得分越高,说明心理症状严重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得分超过3分,说明该因子的症状已达到中等以上严重程度。
2 结果分析
2.1 大学生学业拖延的特点
本研究中,92.7%的大学生有中等程度以上的学业拖延表现,说明大学生的学业拖延水平较高。复习备考、完成作业、自主学习三种拖延情境的平均分为2.98、3.03、3.06,即大学生在自主学习任务上的拖延相对于在非自主学习任务上的拖延更为严重。该结果与前人研究⑤⑥较为一致。可能是大学生比较欠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制定的学习任务缺少外界的督促和约束,虽然制定了自主学习任务但存在较严重的学业拖延。对大学生学业拖延总分、三种拖延情境得分的人口统计学差异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的学业拖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专业和年级差异。
2.2 大学生学业拖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表1 学业拖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注:***表示P
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对大学生学业拖延总分、三种拖延情境得分与SCL-90总分的关系进行分析(见表1)。结果发现,学业拖延总分、复习备考、自主学习与SCL-90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即与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下转第188页)(上接第184页)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学业拖延、复习备考、自主学习与SCL-90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即与心理健康水平呈负相关。学业拖延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这可能是学业拖延程度较高的学生自我评价较低,内心有自卑感,由学业拖延导致的失败体验也多,更容易产生愧疚和自责,尤其是任务无法按时完成时心理的焦虑与抑郁感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水平。此外,拖延行为可能不仅仅是一个行为习惯的问题,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行为问题,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过程。⑦以往研究对拖延原因的解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拖延是个体稳定的人格特质,另一种观点则强调情境对拖延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发现学业拖延及各维度在不同群体大学生中的情况大体一致,因此,结果支持第一种对拖延的解释。
本研究立足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大学生学业拖延与心理健康关系进行考察,有益于临床工作者对大学生在学业拖延方面所反映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为改善学业拖延行为状况而开展工作。然而,本研究仅从静态角度探讨了大学生学业拖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且由于时间、财力和样本代表性的限制性,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受到一定影响,后续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展纵向追踪研究,从而对学业拖延及其影响有更深入系统的认识。
【关键词】 焦虑;抑郁;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 R 749.7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9-0785-03
抑郁、焦虑症状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障碍,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还与吸烟、饮酒、伤害等健康危害行为密切相关[1-2]。农村学校寄宿生大都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或住家偏远不得不寄宿,这些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情感的缺失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为进一步了解安徽省农村寄宿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笔者于2007年12月到2008年5月对安徽省寄宿制学校学生样本人群的抑郁、焦虑症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安徽省长丰、绩溪、全椒、岳西4个县,每个抽样地区抽取农村寄宿制学校4~5所,每所学校分别从各年级(小学五年级~高中三年级)抽取1~3个班的所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收回有效问卷3 834份。其中长丰县958人(25.0%),绩溪县1 008人(26.3%),全椒县1 019人(26.6%),岳西县849人(22.1%);在校住宿学生1 586名(41.4%),在亲朋家住宿学生233名(6.1%),租房住宿学生323名(8.4%),在家住宿学生1 692名(44.1%);寄宿生(在校和租房住宿合并)1 909人(49.8%),走读生(在亲朋家和在家住宿合并)1 925人(50.2%);小学生721名(五年级、六年级分别为377和344人),初中生1 898名(初一、初二、初三分别为680,813,405人),高中生1 215名(高一、高二、高三分别为451,424,340人);男生2 293名(59.8%),女生1 541名(40.2%)。平均年龄(15.15±2.07)岁。
1.2 调查变量 (1)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年级、性别、年龄、地区、父母文化程度、自评家庭经济状况、独生子女情况、自评性格倾向、住宿类型等。(2)抑郁和焦虑症状评定: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3-4]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4-5]进行评定。SAS和SDS均包含20个项目,其评定分为4级,按最近1周以来的实际情况评分,20个项目评分之和为粗分,粗分乘以1.25,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标准分。本研究以标准分≥50分为界值,评估有无抑郁、焦虑症状。
在校住宿生是指来校上课和参加其他课外活动且在学校宿舍住宿的学生;住亲朋家住宿生指来校上课和参加其他课外活动且在亲戚或朋友家住宿的学生;租房住宿生指来校上课和参加其他课外活动自己租房住宿的学生;在家住宿生指来校上课和参加其他课外活动且回家住宿的学生。
1.3 调查方法及质量控制 在正式调查之前对调查员进行调查技术培训,统一方法。开展预调查完善调查表;所有调查表均印有指导语,调查时解释指导语并提醒学生和教师仔细阅读指导语后填写;以班级为单位,现场发放调查表,要求学生以匿名方式集中独立填写问卷,当场核验收回。
1.4 统计分析 资料以EpiData 3.0建库录入,经数据转换导入SPSS 10.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不同住宿类型学生的抑郁、焦虑症状分布特征,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抑郁、焦虑症状检出情况 3 834名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9.5%,焦虑症状检出率为24.6%,抑郁和焦虑症状并存检出率为20.8%。抑郁和焦虑呈正相关(r=0.404,P<0.01)。
2.2 不同住宿类型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检出情况 表1显示,在校住宿、在亲朋家住宿、租房住宿和在家住宿学生的抑郁症状以及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在校住宿与租房住宿的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抑郁=1.269,P=0.260;χ2焦虑=0.350,P=0.554),而在家住宿与在亲朋家住宿的学生抑郁、焦虑症状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抑郁=0.644,P=0.422;χ2焦虑=0.103,P=0.748),将在校住宿与租房住宿的学生合并为寄宿生,在亲朋家住宿与在家住宿合并为走读生。寄宿生和走读生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52.7%和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21,P=0.000);寄宿生和走读生的焦虑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7.7%,21.5%,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9.573,P=0.000)。
4种住宿类型中,抑郁症状检出率男、女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校住宿学生中,焦虑症状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7,P=0.021);其余3种住宿类型的学生,焦虑症状检出率男、女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论在校住宿、在亲朋家住宿、租房住宿还是在家住宿,从小学五年级至高三年级学生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差异无明显的规律性。4种住宿类学生间抑郁症状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27,P<0.01);焦虑症状检出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20.046,P<0.01)。
2.3 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2.3.1 抑郁、焦虑症状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χ2检验表明,寄宿情况、地区、年级、独生子女情况、父亲文化程度、自评家庭经济状况、体型、自评性格倾向8个因素间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寄宿情况、地区、性别、年级、独生子女情况、父亲文化程度、自评家庭经济状况、体型、自评性格倾向9个因素间焦虑症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2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见表2。
由表2可见,分别以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无症状赋值为0,有症状赋值为1)为因变量;以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地区(设置哑变量,“岳西县”为参照)、年级(设置哑变量,“高三”为参照)、性别(“男”为参照)、独生子女情况(“是独生子女”为参照)、父亲文化程度(设置哑变量,“大专及以上”为参照)、自评家庭经济状况(设置哑变量,“上等”为参照)、体型(设置哑变量,“很胖”为参照)、自评性格倾向(设置哑变量,“外向”为参照)、寄宿情况(走读生为参照)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orward:LR法)。纳入标准α =0.05,剔除标准 α=0.10。
结果表明,寄宿生有抑郁、焦虑症状的危险均高于走读生;性格外向的学生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性较低;绩溪县和全椒县学生抑郁症状发生情况低于岳西县;家庭经济水平上等的学生比经济状况一般的学生更易出现抑郁;五年级到初二年级学生发生抑郁的危险性比高三年级更大。女生有焦虑症状的危险性高于男生;高三年级学生的焦虑症状检出率高于其他年级;绩溪县学生焦虑发生率低于岳西县;抑郁与焦虑密切相关。
3 讨论
以往运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Beck抑郁量表等自评抑郁量表进行的调查发现,我国青少年抑郁发生率为22.8%~44.0%[6-10]。国外青少年自我报告的发生率为8.6%~52.4%[11-14]。本次调查的寄宿制学校3 834名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9.5%,其中寄宿生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52.7%,高于安徽省中学生(22.8%)[7]和安徽省大学生(28.2%)[15]。学生总的焦虑检出率为24.6%,寄宿生的焦虑症状检出率为27.7%,高于安徽省中学生[16],低于丁树荣等[17]的调查结果。反映抑郁和焦虑情绪问题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普遍存在,寄宿生和走读生都有较多的心理问题,但是寄宿生比走读生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情绪,特别是抑郁。可能因为本次调查中66.1%的学生为留守儿童,且寄宿生有70%为留守儿童,其余还有部分为离家偏远而寄宿,这些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与家人联系及外界交流相对较少,生活环境相对封闭,情感的缺失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由于评定方法和人群种族的不同,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国内外研究的结果不一致。很多研究认为,抑郁症状的性别差别不明显[18-20],焦虑症状女生显著高于男生[9,15],本次调查结果与这一结论相同。可能与男女生的心理特征有关,女生情感细腻、敏感,具有较高的焦虑特质。岳西县寄宿生出现抑郁、焦虑症状的风险均高于全椒县和绩溪县,笔者分析是因为岳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水平落后,且地处大别山脉,交通较闭塞,地形地貌在4个县中最为特殊,寄宿生生活条件较差,故该县寄宿生较易出现抑郁、焦虑情绪。
多因素结果显示,小学五年级到初二年级的学生发生抑郁的风险较高,而以高三年级为参照,其他年级出现焦虑情绪的风险均低于高三年级。考虑是因为小学五年级到初二年级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青春发动期的身心变化本身是一种应激事件,可能导致个体的抑郁风险增高[21-22]。对农村寄宿制学校这一特殊群体,父母的日常教育关心都比较少,面临这一转变而无法适应、无处倾诉解决,很可能导致抑郁情绪的增加;而高三年级学生面临高考压力,焦虑情绪的产生在所难免,与苏虹等[9]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农村寄宿制学生的心理健康不是某一个因素的独立作用,而是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结果。只有正确认识其危险因素,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关心和帮助,方能促进农村寄宿制学生的身心发育。但本研究只是横断面调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定抑郁、焦虑的影响因素。
(致谢:本课题得到安徽省学校体育卫生协会的大力支持,特此感谢!)
4 参考文献
[1] 陶芳标,张金霞,毛琛,等.抑郁、焦虑症状与中学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131-133.
[2] 张洪波,陶芳标,曾广玉,等.安徽省中学生故意伤害行为及社会心理特征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2,18(5):563-565.
[3] ZUNG WW. A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Arch Gen Psychiatry, 1965,12:63-70.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196,235-238.
[5] ZUNG WW. A rating instrument for anxiety disorders. Psychosomatics, 1971,12(6):371-379.
[6] 曾强,李乐,唐双阳,等.某高校大学生抑郁症影响因素和预防途径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6,13(6):1 412-1 413.
[7] 张洪波,陶芳标,曾广玉,等.安徽省中学生抑郁心理症状及其相关因素.中国公共卫生,2001,22(6):497-498.
[8] 冯正直,张大均,汪凤.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4):466-468.
[9] 苏虹,王保金,陈卉鸣,等.中学生抑郁、焦虑情绪的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2):196-198.
[10]刘贤臣,等.SDS和CES-D对大学生抑郁症状评定结果的比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 (1):19-20.
[11]PATTEN CA, GILLIN JC, FARKAS AJ, et al. Depressive symptoms in California adolescents: Family structure and parental support. J Adolesc Health, 1997,20(4):271-278.
[12]MIKOLAJCZYK RT, BREDEHORST M, KHELAIFAT N, et al. Correlate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Latino and Non-Latino White adolescents: Findings from the 2003 California Health Interview Survey. BMC Public Health, 2007,147(7):21.
[13]CROCKETT LJ, RANDALL BA, SHEN YL, et al. Measurement equivalence of 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for Latino and Anglo adolescents: A national study. J Consult Clin Psychol, 2005,73(1):47-58.
[14]LA GRECA AM, HARRISON HM. Adolescent peer relations, friendships,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Do they predict soci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J Clin Child Adolesc Psychol, 2005,34(1):49-61.
[15]许韶君,陶芳标,张洪波,等.大学生抑郁、焦虑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9,5 (2):121-122.
[16]张洪波,陶芳标,曾广玉,等.安徽省中学生焦虑心理症状流行特征研究.中国校医,2001,15(1):10-11.
[17]丁树荣,王天奎,王本华,等.中学生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公共卫生,1996,12(9):419-420.
[18]BENNETT DS, AMBROSINI PJ, KUDES D, et al. Gender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 depression: Do symptoms differ for boys and girls? J Affect Disord, 2005,89(1-3):35-44.
[19]MASI G, FAVILLA L, MUCCI M, et al. Depressive symptom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dysthymic disorder. Psychopathology, 2001,34(1):29-35.
[20]KOVACS M. Gender and the course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through adolescence in clinically referred youngsters.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01,40(9):1 079-1 085.
[21]STICE E, PRESNELL K, BEARMAN SK. Relation of early menarche to depression, eating disorders, substance abuse, and comorbid psychopathology among adolescent girls. Dev Psychol, 2001,37(5):608-619.
[关键词] 大学新生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独生子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大学生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应着眼于以下两点:一是预防;二是干预。而这些工作必须建立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真实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研究方法
(一)对象:采用整群抽样原则,随机抽取2008级新生若干人,通过计算机网络测试,实际获得有效问卷3422份。
其中城市应届生是2032人,农村应届生有1049人;非汉族学生中有134名男生。
(二)工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开放式问卷、半结构心理访谈
1.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是诊断性量表,评定被试近一周的身心状况,包括10个因子:(1)躯体化;(2)强迫症状;(3)人际关系敏感;(4)抑郁;(5)焦虑;(6)敌对;(7)恐怖;(8)偏执;(9)精神病性;(10)其他。
2.SCL-90量表因子分值的意义:一般认为任一因子分为1~2分提示心理健康;2~3分提示亚健康心理状态;3~4分提示有中等程度心理健康问题;4~5分提示有严重心理健康问题。
(三)时间:SCL-90测试和开放问卷调查在2008年10月底;心理访谈在2008年11月。
二、研究结果
(一)SCL-90测试结果
在本研究中我们把“异常标准”设定为“任一因子分为3~5分”。在591名异常者中:强迫症状者占68.0%、人际关系敏感者占46.7%、偏执者占27.2%、敌对者占22.3%、抑郁者占21.9%、精神病性者占20.0%、焦虑者占17.4%、其他占11.3%、恐怖占5.9%、躯体化占3.7%。
其中,城市应届生是320人,农村应届生有187人;非汉族学生中有23名男生;独生子女中有240名独生子。
(二)心理访谈和调查结果
在心理测试之后我们即组织专业人员对SCL-90测试结果筛选出的任一因子分为3~5分的大学生进行半结构深度访谈,同时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
1.半结构深度访谈情况
对SCL-90任一因子分为3~5分2008级大学生的半结构深度访谈一般用时20-30分钟,由专职心理咨询老师提前预约。之前,咨询老师会仔细阅读该生的SCL-90测试报告;访谈时针对其测试情况及对测试时要求的“一周”情况进行简单询问以排除或帮助解决突发生活事件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此外对其家庭情况、上大学过程等也会适当询问。访谈结束后我们发现,大学新生中SCL-90测试结果“任一因子分为3-5分者”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分析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时以下几种因素都应该考虑:(1)家庭;(2)人际关系;(3)学习;(4)生活适应;(5)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2.开放式问卷调查情况
随机抽取2008级大学新生70人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自从您到大学以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有哪些困惑?(请按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统计结果“困惑指数”从高到低排列如下:(1)学习方面:大学学习的方式、课程授课速度、作业多少,尤其是英语、数学、C++等课程的学习普遍感觉有压力;(2)时间安排:学习、睡眠、娱乐、兼职等时间的安排;(3)生活适应:气候、交通、校园环境、饮食口味及物价等;(4)理想与现实的差距;(5)思念远方亲友。
3.心理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的异同
因方式不同,心理访谈和问卷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我们发现与书面调查相比,访谈涉及的问题更加感性,较多地指向日常生活:饮食、起居、宿舍人际关系、时间分配等;而书面调查首当其冲的是学习问题,包括:学习方法、教师授课方式、具体课程的学习、学习与娱乐的冲突等。
三、讨论与建议
(一)2008级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1.从总体上说2008级大学生SCL-90阳性筛选率(任一因子分为3~5分)并不比2006级、2007级大学新生的高。从我们用SCL-90量表诊断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纵向来看,SCL-90阳性筛选率一直在10(~20(之间徘徊。
2.在SCL-90测试结果“任一因子为3~5分者”中,2008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集中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敌对及抑郁,以上因子分在3~5分之间的人数均超过20.0(。这可能和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密切相关:17~18岁的他们刚刚涉世,对人生、未来充满好奇、憧憬,“自我同一”是他们现阶段的人生课题,可由于之前一心读书,无暇他顾,更缺少人际历练,因此在独挡生活的时候会不知所措。
3.无论SCL-90测试结果“任一因子为3~5分者”还是“任一因子为3~4分者”、“任一因子为4~5分者”中男大学生都较女大学生更多地发生心理问题,而其发生的概率也要略高于女生,这提示我们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予以格外关注。
4.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他们的生活适应关系密切;他们发生频率高的心理问题与汉族大学生的几乎一致。通过心理访谈我们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数生活贫困、语言交流有障碍、有及时常做一些宗教仪式,由于其与汉族学生杂居,容易产生一些生活起居方面的问题。
5.大学新生中往届生比应届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要高;农村大学生比城市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要多,但在“严重心理健康问题者”中却例外。
6.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90前。笔者认为这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的进步以及人们关注心理健康可能都有关系。
7.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尤其是独生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应引起关注。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的独生子可能由于荷尔蒙的作用较独生女更激越的度过这个时期,当然这里面或许还有社会角色的期待起作用等。
(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1.以团体活动的方式培养和开发大学新生人际沟通技巧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保健。大学新生大多数来自遥远的地方,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又面对全新的学业,加之之前大部分学生因为学业而在人际沟通方面较少用心历练或学习,因此在这个时期对大学新生开展此类内容的课内或课外学习特别及时和必要――利用群体的动力和朋辈之间的相互帮助,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会事半功倍。
2.通过心理普查对“任一因子分3~5分”者尤其是高分者应给予心理跟踪并及时给予积极心理干预。
3.大力加强90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部分学生现在依然在大学里,而且有的已经在读研究生,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可掉以轻心。
4.男大学生、独生子和城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格外予以关注。因一般他们的家境较好可充分借力于其家人的支持和帮助,齐心协力共同扶助其健康成长。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决定木桶容量的并不取决于最高那块木板而恰恰是最低那块!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其心理素质可能就是制约其发展的最低那块板!有人说:谁赢得了现在谁才能赢得未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从他们踏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就开始。
参考文献:
[1]陆明.2100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8,(12).
[2]范韶维,李红娇.中国矿业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比分析[J].中国校医,2009,(04).
关键词:心理健康档案;大学生;互联网+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普遍的关注,虽然各高校负责部门、组织体系,评估等方面各有特点,但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确是都会涉及的,心理健康档案能科学指导校园心理健康工作,因此科学有效的建立和管理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因为目前数据收集和管理在技术和组织方面的瓶颈,让众多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流于形式,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运用“互联网+”战略,即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下重新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特别是深入挖掘心理健康档案的信息,能更加全面、深入的发挥心理健康档案的作用有了新的方向。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原则
1.客观性原则。尊重客观心理事实,科学严谨的记录。
2.系统性原则。系统完整的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注重所选测评工具的信度和效度,为数据的深入挖掘提供基础并能定期获取数据。
3.动态性原则。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学生,注重资料的时间空间延续性。
4.多样性原则。常规收集和随机收集相结合,定量收集和定性收集相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信息收集作用,将时时的测评结果纳入心理档案。
5.教育性原则。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时,要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6.保密性原则。遵守心理咨询中的保密性原则。
7.经济性原则。经济高效的获得数据是实施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互联网信息化是不错的选择,例如心理档案测评软件化,手机APP,以自行测评为最佳推荐,减少耗时耗力的集中测评。
(二)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设计
心理健康档案的信息是评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大学生进行预防性心理辅导的重要依据。因此内容设计是决定其有效性的的重要步骤,通过实践和文献综述设计规划如下:
1、学生的基本资料。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号、学院、系别、专业、年级、联系方式(电话、邮箱)、籍贯、民族、政治面貌、是否独生子女、个人兴趣、身体健康状况、既往病史、近亲中有无精神病史问题。
2、学习与就业。主要包括学习成绩、有无挂科、学习态度和习惯、录取专业和自己的愿望的符合程度、上大学的目的、担任班干部情况、参加社团情况、社团活动是否与学习相冲突、获奖情况、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等。
3、主要社会关系信息。家庭成员结构、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学费是否贷款、亲子关系、本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家庭人际关系和谐程度、宿舍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谐程度、是否恋爱、与恋人的感情关系状况。
4、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员的死亡、父母离异、与教师同学关系紧张、恋爱失败、影响生活的重大挫折等。
5、心理测量信息。主要包括能力倾向、人格特征(卡特尔16PF、爱德华个性偏好测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艾森克人格测验EPQ、气质测验等)、心理健康状况(SCL一90,UP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学习心理分析(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学习意志力、学习困难的诊断等)、职业能力倾向类型(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倾向)、潜在科研素质、创业素质等量表。
6、统计信息。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综合评定材料、心理状态发展报告等。
7、动态反馈信息。心理咨询记录,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干预效果的发展报告。
心理危机预警信息:心理偏常态的个体预警,如自杀倾向、重度抑郁或焦虑等。
2 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
对高校大学生心理档案的有效管理决定着心理档案发挥作用的大小,运用合适的技术对庞杂的信息进行科学的管理,高效发挥心理档案的动态监测作用,一直是困扰很多高校心理工作的问题,借鉴互联网和大数据下的数据管理策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新尝试,但要做到这些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组织管理框架。
(一)责任主体
在心理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明确管理机构和主要负责人,具体人员要求是既懂心理学又懂档案管理的专业人员负责管理。制定管理条例,落实责任。应用先进的数据管理手段,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
(二)信息权限分配
心理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和反馈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不同主体享有不同信息的权限分配来解决这一问题。就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模块而言,心理咨询教师享有的信息权限是:①学生的基本资料一②学习与就业一③主要社会关系信息一④重大社会生活事件一⑤心理测量信息一⑥统计信息一⑦动态反馈一⑧心理危机预警信息(心理咨询教师受专门的心理档案管理条例的约束,须严格保密)。学生本人可以拥有的权限是①、②、③、④、⑤、⑥(学生可以在①、②、③、④更改自己的信息,只能查阅⑤、⑥)。学校管理人员拥有的权限是⑤、⑥、⑧(按校、院等分别设置相应的权限,校级管理人员只能查阅相应权限等级下的统计分析报告)。
(三)更新
心理健康档案应该是一个不断更新的系统,要有新资料不断补充到档案中去。由于学生信息很难在入学时全面准确地一次收集到,这就需要学校心理咨询部门从多渠道收集,充分利用信息化校园收集相关数据补充更新档案,例如,互联网上动态时时的测评服务,通过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随堂心理测试既辅助课堂教学环节,又能有效获得阶段性数据。
(四)信息分析整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起来会,更重要的是使这些数据产生1+1>2的效果,这就离不开对档案的分析整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系统保存了大量的学生心理测试量表,在管理过程中要使量表数据能更直观、更方便的使用和分析。所以,在整理的过程中,可以从纵横两方面来考虑,一、保证一定时期一个学生各类量表的连续性。二、应该力争使其能够体现在同类一量表中,尽可能保证心理测评工具的一致性,使所得资料具有真实可比性。
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具有指导性意义,心理数据的深入挖掘对建立心理问题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分析资料库是有利的,引进现代化管理手段(大数据)来处理学生的档案材料。辅导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检索系统,迅速查找某一学生的资料,提高心理辅导工作的效率,使测验后的数据处理更为方便快捷,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数据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娟.大学生心理档案指标体系的建构与管理[D].天津:天津大学,2010
大学生城市生存训练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途径。它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大课堂,选择一个陌生的城市,在老师“若即若离”的保护下,以小组为单位,考验学生的生存、求职能力,或自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考察活动,或进行集思想教育、耐挫训练、研究性学习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在陌生城市中迅速适应环境、独立生活并完成一项调研课题的综合素质。它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因此成为近年越来越多大学进行实践活动的一项内容。
但这一活动具体应如何组织?在整个活动中应抓好哪些方面问题?在总结近年来全国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城市生存训练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若要使这一活动收到实效,以下五方面问题必须抓好。
确定组织、人员安排及相应职责
高校要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学工部领导、教师、就业处、相关系领导及辅导员,统筹安排,抓好落实。以系或班级为单位,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可分活动策划部、宣传外联部、权益保障部、纪律仲裁部等部门,各部门各司其职。领导小组和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负责拟订活动总方案,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过程、要求、训练项目、考察项目、评价标准,制定安全保障措施和安全预案,确定相关教师、工作人员的管理职责。划分活动小组(小组的人数以6人左右为宜,男女同学合理搭配),确定小组长,分组制定并讨论确定小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的制定包括:自写设计背景、自定达成目标、自拟可行性方案、自制活动章程、自分成员职责等。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设计、自我约束能力,为学生创设个性发展空间,搭建自我发展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拟定训练项目
从大学生实际出发,城市生存训练项目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适应社会,训练“基本生存”能力。要求学生在训练规定的时间内,不依靠亲朋好友,而完全靠自己的努力赚取生存金,自行解决吃、住、行问题。消费合理适度,记录全部消费金额,记入考察日记,提倡节俭。非特殊情况下,不乘出租车。学会判断、识别,增长社会经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尝试靠才智生存,学会合理的自我定位。大学生不能只靠体力活生存,要运用所学知识及特长寻找工作,从中检验自己在校的学习,发现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要了解自己、有自信,同时又不能好高骛远,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在找工作时放下大学生的架子,并能做很平常的事,同时积极主动与别人交流沟通、增进了解,获得认同,赢得别人的信任。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在高兴、失意时能够做到宠辱不惊,当单位给你一个起点时,自己要能把它发展起来,同时要有团队合作精神。
认识社会,升华自我。在实地考察、调查访谈、资料搜集中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有更深层的认识;在触摸历史、感受文化、走近名人的过程中,让外部世界和学生自我生命的存在状态相通,实施自我教育和道德内化,完成精神的自主升华和道德的自然发展;在集体中,遵守纪律,团结协作,帮助他人;在社会上,遵守公德,自律行为规范,学习社会交往,在一切公共场合做精神文明的模范。
制定活动要求
如学生所带生活费金额,通过什么方式求得生存,在什么情况下将被淘汰,是否允许中途退出,评选优胜小组的标准等。如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与沈阳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联合举办的首届暑期都市生存训练营活动,竞赛的主要规则是:每名队员只能拿20元钱作为基本生活费,在陌生的城市里生存10天;如果连续3天未找到工作且剩余资金不足以维持今后几天的生活,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发现私带钱物者,给予警告一次,在综合评定中扣除相应的分数,再有违反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此外,为鼓励队员投资经营,组委会还制定了存款和贷款细则。比赛的最后阶段,两支小分队在长春会合,进行素质拓展训练,根据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向冠军队颁发“素质拓展杯”,向优胜队员颁发“都市生存金卡”,“都市生存银卡”等奖项。
而华东理工大学2006年的生存训练提高了“含金量”,规定不允许学生只干体力活,要求参赛同学可根据城市及自己团队特点事先策划可行性方案,但不允许在出发前私自与当地企业或公司联系,更不允许通过私人关系在当地寻找工作,一经发现将取消其比赛资格。学生事先的策划方案的实践完成情况及社会影响力最终也会加入评分标准。
确定研究课题、列出考察项目
可以统一确定研究课题,也可由活动小组自拟研究课题。小组要自定研究计划、自聘指导教师,事先搜集资料并设计好调研考察的具体方案,然后在陌生城市边“吃苦”边调研,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成果。
在生存训练的同时可组织考察,列出必修考察项目和选修项目。可以和“红色之旅”等学习参观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可到改革开放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地方参观考察,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成就,增强大学生对党的感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爱,激发他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学习参观要突出教育主题,增强教育效果,力戒形式主义。
总结、评价、展示、交流
总结。返校后,每位学生撰写训练、考察的情况报告及小结并完成调研课题,组长做出小组总结,在班级内交流、展示。
评价。对本次活动进行学生自评。自我评价可分三个层面展开: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自我评价;以班级为单位,完成小组互评;由学生自选产生的班级评价委员最后确认,给予学分。要把学生参与城市生存训练活动的情况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记录的重要内容之一,并纳入到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之中。这些活动是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教育、自我思考的过程,它使学生成了活动的主体、思维的主体和成长的主体。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品德评价 档案袋评价
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或标准,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状况所进行评价的过程。[1]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品德评价虽然重要,目前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
档案袋评价是根据学生的反映,加上教师的评价、观察、考查和成绩测评等,得出有关学生进步和发展的系统而持续的记录。[2]档案袋评价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发展的过程。虽然档案袋评价侧重于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测评,但其评价理念和方法在学生思想品德测评中同样具有可行性。
一、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困境:解构的必要性
回顾传统的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重“绩本”评价,轻“人本”评价;二是重共性模式评价,轻个性差异评价;三是重结果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四是重外部评价,轻自我评价。
(一)重“绩本”评价,轻“人本”评价。
“人本”评价指的是以人为本,以发现学生的德行价值,发挥学生的道德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品德为前提进行的评价。所谓“绩本”评价,即以学生的成绩作为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依据,成绩好的学生,一般都被冠以“思想好,有上进心”,可以获得较高的品德等级或较高的思想品德分,而其它的品行表现只作为一般性的考查。这种“一俊遮百丑”的现象长时间存在,即使在品德测评中加入了思想、心理等其它方面的指标,但在实际测评中,这些也被看作软指标,是只能凭印象进行模糊评价的。
(二)重共性模式评价,轻个性差异评价。
个性化评价就是依据个体的独特性,确立评价标准,促进其发展自身存在的社会价值的评价。共性评价则是指依据社会要求,确立德育目标和评价标准,对全体学生进行的基本评价。过去的品德评价特别注重社会要求,对评价标准的规范化要求很高,评价实践中表现为:用同一把尺子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分等,评价的目标、标准和方法都是既定的、划一的,没有学生根据自身发展进行选择的余地。共性评价忽视了个体差异、轻视个性发展,导致大学生品德评价与学生的实际脱节,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越来越远,难以发挥评价的各项功能,难以起到品德评价的期望效果。
(三)重结果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
过去的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一般都是每学期结束时由辅导员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打个等级、写个评语就一评了之了。即使有学生参评和平时记录的要求,真正做到的也不多。学生自评多为走过场,既没有事先组织标准讨论,又没有评价的指导。思想品德评价中基本落实的只有期末的辅导员评价。
在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中,实施结果性评价有其特定的作用。但是,仅有结果性评价却带来许多问题:其一,反馈不及时。对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生的问题不能及时诊断,及时调整教育,失去了许多很好的教育发展时机;其二,评价难以全面。由于评价间隔时间较长,学生较多,辅导员很难记住每个学生的具体细节,往往只能进行比较笼统的评价,造成许多的雷同;或者为一时一事所影响,造成评价的偏颇;其三,针对性较差。结果性评价主要是一种达到度的评价和一种概括性的评价,不如形成性评价那样有针对性,那样吸引学生对自己日常品德形象的关注。
(四)重外部评价,轻自我评价。
当前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主体更多的是老师、同学,重外部评价,轻自我评价,思品评价主体错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自我评价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自我评价是大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评价自己的评价方法,是靠学生自身思想的矛盾运动,自觉地接受先进思想、正确理论的引导和教育并不断地纠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促进学生沿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档案袋评价应用于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优势:解构的可行性
档案袋评价对于传统学生思想品德评价而言,存在诸多优势: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人本”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加强自我评价;丰富测评内容,体现学生个体性;强调学生品德的形成,注重过程性评价,等等。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人本”评价。
档案袋评价的目的有三方面:一是展示学生的最佳成果;二是描述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反映学生的进步;三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发挥档案袋评价的工具性。由此可知,档案袋评价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十分注重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主体地位的发挥。
(二)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加强自我评价。
档案袋评价是多元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重视评价过程中的多主体参与。而目前的大部分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中明显显现出“他评”特征,教师扮演裁判、说教者等角色,给出死板的分数或写出千人一面、缺乏个性的评语;学生则在评价实践中扮演着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自尊心得不到保护,也没有申述、辩驳的权利,因此也就缺乏对自己思想品德反思的动力。部分学生在这种利害关系中出现行为偏差:可以过分讨好或过分压抑,自由散漫或宣泄不满,甚至做出过激行为。因此,学生的思想品德测评应充分体现出档案袋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特点,并强调测评本身的客观性,尽量减少因个人评定标准的差异、观察机会的有限性等因素给思想品德测评带来的信度与效度问题;评价主体应由教师个体转变为“多维一体”,即教师评价、学生自我反思及其他学生或教师评价的结合,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品德行为进行自我审视、反思、检讨和评价,并通过反思说明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时还应鼓励家长、同学等其他评价主体共同参与,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与自我评价的积极性。
(三)丰富测评内容,体现学生个体性。
在档案袋评价中,教师既要收集反映学生某方面成就和进步的材料,又要记录学生存在的问题,还要收集学生自我反思的证据。通过大量材料的收集和学生本人对材料的反省,不仅能客观、形象地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进步与成就,而且能反映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中的问题,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的能力。
(四)强调学生品德的形成,注重过程性评价。
档案袋评价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过程,它可以使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以及学生各方面才能的发展和学生向预期目标进步的过程。因此,档案袋评价在内容和方法上都体现了自身的过程性与形成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师应为学生确定个性化的发展性目标,并不断收集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过程中的信息,而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并与他人比较。
三、档案袋评价在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中的实施:重建的评价体系
教师运用档案袋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评价,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立档案袋的内容。
由于学生档案袋是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主要运用档案袋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内容,展现学生的情感表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等。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档案袋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参加素质拓展活动的材料、学生遵守校纪校规情况、学生的优秀事迹材料及获奖情况、学生互动论坛、学生学期成长代表作品展示和讨论式的教师评价报告等。
1.学生参加素质拓展活动的材料
学生参加的素质拓展活动,包括学生参加学校、社区、团队组织等社会团体组织的各项活动记录,材料既可由组织单位出具,也可由知情的教师、同学出具,经档案袋保管者核实认可。同时,学生需撰写素质拓展活动心得等材料,由相关组织单位写评语,通过素质拓展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分析自己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最后将学生所有的相关材料收入档案袋中。
2.学生遵守校纪校规情况
遵守校纪校规情况主要指的是学生有无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在学习上有无迟到、早退、旷课情况;在寝室生活中,有无夜不归宿情况等违纪行为;有无打架斗殴等各种违纪行为。这些材料都需放入学生思想品德档案袋中。
3.学生的优秀事迹材料及获奖情况
学生的优秀事迹材料不仅包括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表现突出而形成的新闻报道、表扬信、表彰文件,以及教师、家长、学生、社会人士提供的书面材料等,而且包括学生其他优秀事迹材料。学生所获各项奖励,包括学生个人单独获奖或集体获奖情况,由获奖集体负责人(组织者)或知情人出具材料,连同获奖证书复印件一并收集。
4.学生互动论坛
组织各班开展班会,学生在班团小组内进行互动评价,主要是个体将历程记录与表现在班团小组内展示交流,便于学习借鉴、彼此互动评价,并形成小组“希望式”评语。班团组织对学生的历程记录进行认定,形成“综合建议”式评语。
5.学生学期成长“代表作品”展示
班主任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作品”展示会,让学生把自己此阶段最能代表成长进步水平的记载展示给全班同学。代表作品包括:助人记录、诚信与合作情况、热点问题评析、参加公益活动情况,等等。
6.讨论式的教师评价报告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报告主要是对学生学期“成长历程”进行总结性点评,要概括出学生的个性特征。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现阶段最大的进步是什么,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学生下阶段的努力方向在哪里;对学生的进步还有哪些建议,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档案袋收集的资料既可是原件,又可是复印件、影像资料等。资料既可随时收集,如学生上课、参加素质活动记录等,又可阶段性收集,如:所获奖励、获奖作品等。教师要将收集到的资料归类后按一定顺序装入档案袋,并填写相应目录,交保管人员妥善保管。
(二)评价标准的制定[3]。
评价标准是档案袋评价的重要依据。在制定评价标准时,首先要明确使用档案袋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即明确学生的发展目标。学生了解到对自己的要求,可以依据这一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及改进。在制定档案袋评价标准时,必须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可以采用学生自评、相互评估和教师评定的综合性评价方式对作品进行评价,实现多层次标准。若评价过程中是单一及缺乏弹性的评价标准,必然会影响到评价的效果、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评价可以从三方面来进行:一是一个阶段下来对档案袋进行总结性评价;二是对学生发展过程中档案袋所收集的材料进行总结性评价;三是通过对档案袋内容的分析、反思与评价,诊断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
(三)档案袋的保管与使用。
学生成长档案袋的保管有两种形式[4]:一是由教师或班级指定专人统一保管,这有利于资料的归类、整理和保存;二是由家长或学生分散保管,这有利于学生、家长随时了解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状况。
作为一种德育评价工具,学生成长档案袋主要用于评价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档案袋评价的主要目标是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我发展。因此,学生档案袋评价对象是每一个学生个体,评价标准是多元的。在实践中,它不对评价对象作横向比较或整体评比,而是将评价对象的过去与现在或某些侧面进行比较。教师要借助学生成长档案袋中的资料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发展轨迹,帮助其树立信心、培养兴趣,而不是简单地将学生分等评级。
参考文献:
[1]韦青松.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困难的成因与对策[J].南方论刊,2009.6:68-69.
[2]胡中锋.教育测量与评价[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6:315-334.
[3]李齐.档案袋评价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学[J].林区教学,2009.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