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5 17:29: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基施工工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粉喷桩;软土地基;施工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145-01
0 引言
粉喷桩处理是用于用于加固饱和粘性土地基的一种方法。它是以水泥材料作为固化剂,利用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水泥与原位软土进行强制搅拌、压缩,并吸收周围水分,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水泥加固土,它对提高软土地基承载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量及高填土路基稳定性具有明显的效果。
1 粉喷桩加固软土路基的优点
1.1、于搅拌法将水泥固化剂和原地基软土就地搅拌混合,因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土;
1.2、搅拌时较少使地基侧挤出,所以对周围原建筑物的影响较小;
1.3、施工时无振动、无噪音、无污染,可在市区和密集建筑群中进行施工;
1.4、土体加固后重度基本不变,对软土下卧层不致产生附加沉降;
1.5、与钢筋混凝土桩相比,节省了材料,降低了造价;
1.6、可根据工程结构的实际需要,可灵合地采用柱状、壁状、格栅状等加固形式。
正由于上述优点,在公路改造建设工程中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中,下面就对粉喷桩处理公路软土地基施工工艺与检测方法进行探讨。
2 工程实例
2.1 设计情况
沿江高等级公路工程某标以下简称“本工程”)粉喷桩设计桩径为50cm,间距1~2m,按梅花型布置,桩长以穿透软、流塑层进入硬塑层不少于50cm为原则,通常为8~12m,用于粉喷桩的水泥(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干粉。根据地基含水量的大小,采用水泥喷入量为45~60kg/m。含水量在40%以下时,水泥用量为45Kg/m;含水量在40~60%之间,水泥用量为50kg/m;含水量在60~70%之间,水泥用量为55kg/m;含水量>70%时,水泥用量为60kg/m。设计要求水泥土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1.2MPa。
2.2 施工准备
2.2.1 粉喷桩施工前应准备下列施工技术资料: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报告,土工试验报告,室内配比试验报告,粉喷桩设计桩位图,原地面高程数据表,加固深度与停灰面高程以及测量资料等。
2.2.2场地平整、清除障碍。如场地低洼,应回填粘性土;施工场地不能满足机械行走要求时,应铺设砂土或碎石垫层。若地表过软,则应采取防止机械失稳措施。
2.2.3 施工机具准备,进行机械组装和试运转。
2.2.4 粉喷桩的施工工艺根据设计要求的配比和实测的各项施工参数通过试桩来确定。试桩一般为5根,通过试桩来确定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喷气压力、单位时间喷粉量等。
2.2.5 粉喷桩所用的水泥(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并经室内检验合格才能使用,严禁使用受潮、结块变质的加固料。
2.3 施工工艺流程
粉喷桩施工操作步骤为:
①深层搅拌机械就位。
②预搅下沉(至设计标高)。
③搅拌提升,同时喷干水泥粉至地面以下0.5m处(设计桩顶)。
④桩上部强度要求较高,在桩上部的5m长范围内或 (1/3~1/2)桩长重复搅拌一次。
⑤重复搅拌提升,直到离地面下0.5m,上部回填5%灰土(或水泥土)并压实。
⑥关闭搅拌机械移位至下一桩位。
2.4 施工注意事项
2.4.1 控制钻机下钻深度、喷粉高程及停灰面,确保粉喷桩长度。
2.4.2 为准确计量灰剂量, 喷粉机改造加设粉体流量装置。
2.4.3 定时检查粉喷桩的成桩直径及搅拌均匀程度。对使用的钻头定期复核检查,其直径磨耗量不得大于2cm。
2.4.4 当钻头提升至地面以下0.5m时,喷粉机应停止喷粉。
2.4.5 当喷粉成桩过程中遇有故障而停止喷粉,在第二次喷粉接桩时,其喷粉重叠长度不得小于1m。
2.4.6 粉喷桩施工时,泵送水泥必须连续,固化材料的用量以及泵送固化材料的时间应有专人记录,其用量误差不得大于±1%。
2.4.7 为保证搅拌机的垂直度。应检查起吊设备的平整度和导向架对地面的垂直度,每工作班检查不少于2次,使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
2.4.8 搅拌机喷粉提升的速度和次数必须符合预定的施工工艺要求,搅拌机每次下沉或提升的时间应有专人记录,深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时间误差不得大于5秒,施工前应丈量钻杆长度,并标上明显标志,以便掌握钻入深度,复搅深度。施工中出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做好记录。
2.4.9 储灰罐容量应不小于一根桩的用灰量加50kg,如储量不足时,不得对下一根桩开钻施工。
2.4.10粉喷桩必须根据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施工,操作人员应如实记录压力、喷粉量、钻进速度、提升速度、钻入深度及每根桩的钻进时间等,技术人员应随时检查记录情况。
2.4.11粉喷桩属地下隐蔽工程,施工质量受机具、施工工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其质量控制要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并建立全方位的施工质量监控管理体系。
2.4.12技术员与试验验收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加固料用量、桩长、复搅长度及施工中有无异常情况,记录其处理方法及措施。
3 质量检测
3.1 检测项目与规定见下表1
3.2 成桩7天内浅部开挖桩头,其深度宜为0.5m,目测检查搅拌的均匀性,测量成桩直径。检查频率为10%。解剖桩顶表明桩身质量良好,搅拌均匀,但桩头实际截面较较设计大,主要是浅部搅拌时拌轴晃动较大而引起桩头偏大。
3.3在成桩7天内采用轻便触探仪对桩顶区段的强进行连续检测,触探点应在桩径方向1/4处,长度桩长,现场测试结果其N10的平均击数54击,桩间土击数4-5击,抽检频率为2%。
3.4 成桩28天后在桩体上部(桩顶以下0.5m、1.0m、1.5m)分别截取3段桩体进行现场足尺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检查频率为2‰,每一工点不少于2根。
3.5 成桩28天后,按1‰频率或每一工点不少于2根采用钻孔取芯法对其进行终检,取芯通常用φ106岩芯管,取出可当场桩身的连续性、均匀性和硬度,并用锯、刀切割试块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但本方法取桩芯时,由于桩的不均匀性,在取样过程中水泥土很易产生破碎,试样的强度很难保证其真实性,一般将设计强度指标乘以小于1的系数(0.7-0.9)。
3.6 无损检测,用小应(下转147页)(上接146页)变仪和地质雷达对桩基完整性检测,随机抽查不小于10%的桩数,用以叛定是否出现断桩、桩长。与取芯对比,能通过小应变仪叛断桩的不均匀缺陷,但也有个别错误,主要于地下软土性质有关,主要为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明、暗滨填土、冲填土、生活垃圾填土强度值低,无损检测灵敏度低,难以准确判断粉喷桩的施工质量。
3.7 单桩和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
对某一场地施工质量有疑问时,最终可以采用静荷载试验,检查复合地基承载力或单桩承载力。静荷载试验没场地不小于3点,取3点试验的代表值,检查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参照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粉喷桩施工质量的检验与评判方法》检测并进行评分,本工程2.8万根粉喷桩共计27.87万延米均能达到优良级。
4 结语
4.1 粉喷桩处理在高等级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之一,粉喷桩施工中,作业班组多,一定要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质量管理,实行全过程、全方位控制,以确保施工质量。
4.2 对成桩28天的粉喷桩采用钻孔取芯法、动力解探法、无损检测等进行检测是行之有效的,一方面可以通过芯样的抗压强度试验掌握桩体的强度,另一方面对整个桩体也是一次全面的检查,以无损检测可以提高检验频率,从而保障了粉喷桩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基础地基处理
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对地基进行不同的处理。对于要求浇筑垫层的基础,在浇筑垫层前,先采取人工的方式将剩余未挖的500mm厚干沙挖掉,并洒水。在基坑底部铺200mm厚、20~40mm的碎石垫层,将沙挤密,并洒水,从而增加其密实度,之后按照设计施工图的要求,在碎石垫层上做100mm厚的混凝土垫层。当垫层浇筑完成后,要压实垫层抹面,并用经纬仪(或水准仪)操平。对于不要求浇筑垫层且没有底板钢筋的基础,应先在需要支模板处将干沙挖至设计深度。在支模完毕后、浇筑基础前,采取人工的方式将剩余未挖的500mm厚干沙挖掉,并在浇筑基础前向沙层上洒水。
2安装基础模板
由于沙表层较软,模板直接支设在没垫层的沙上会发生不均匀的沉降现象,所以,要采取在底层模板下方垫设木板、钢管下方垫设木板、绑扫地杆和加密钢管等措施。基础模板采用的是竹胶板。在基础施工前,应事先制作模板,模板加工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在制作基础模板时,模板内断面的尺寸不得小于设计断面的尺寸,并且光面为模板内侧。②由于立柱较高,所以,存在模板连接(接茬)。在连接模板时,接茬部位要严密,不得出现错位和缝隙,防止发生跑浆或基础侧面出现棱台的情况。③模板接茬不能处于同一截面上,应错开连接,并且在支模时,不能将模板接茬布置在立柱外露部分,影响立柱的美观度。④制作模板时,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8mm的板材,模板合缝应严密,不得漏浆。模板连接肋木的尺寸为50mm×50mm。一般情况下,肋木之间的距离为300~400mm。
3基础混凝土施工
3.1浇筑平台搭设由于沙丘基础开挖时造成的基坑较大,给混凝土下料带来了较大的麻烦,所以,必须在基础与基坑边之间搭设1个浇筑平台,便于铁塔基础模板的固定,同时,还可将其作为混凝土浇筑时的下料平台。浇筑平台采用钢管搭设,并且其应与铁塔基础模板支立、钢筋绑扎同步进行。浇筑平台的搭设要求:立杆间距1.5m,大横杆间距1.2m,操作层小横杆间距1m;必须设斜撑、剪刀撑;必须牢固、可靠,能够满足人员、运料小车的安全使用要求。
3.2混凝土下料利用装载机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在短时间内运送浇筑平台前,通过溜槽和串筒将混凝土流入模板内。3.4.3混凝土养护因为施工地气候炎热,基础浇筑后3h内必须浇水养护。另外,由于流动沙丘地段的蒸发量大、风大,所以,要同时做好保湿工作,在现场采用棉被覆盖浇水的养护方式。3.5沉降观测因为这是第一次进行流动沙丘段的基础施工工作,虽然岩土工程勘测报告显示地基承载力足够,但是,为了积累施工经验和设计经验,在每个地基基础浇筑后设置了沉降观测点,并确定了观测时间,经过两个月的观测,基础未发生不均匀沉降或超过10mm的沉降。
4结束语
采取上述施工工艺和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有效保证沙丘段的基础施工质量,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作者:李杰宋峰单位:国网山西送变电工程公司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工艺
淤泥质土、淤泥、天然的强度比较低的、透水性比较小的、压缩性比较高的黏土统称软土。这种类型的路基主要的破坏方式就是由于沉降太大而造成的路基开裂。荷载很大的情况下,地基是很容易产生整体的剪切以及局部的剪切或者刺入的破坏的,这样很容易导致路面发生沉降以及路基出现失稳的状况。所以,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一定要处理好软土地基,确保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1.市政道路桥梁在软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于软土地基的施工非常重视,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地基进行加固,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些许不足之处。
1.1对于地质勘探工作不够细致
工程在开始施工之前,一定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勘探,为后期施工做好充分的准备。然而,现在许多施工单位,未能对勘探工作足够重视,制定详实的勘探计划,致使施工人员在勘探过程中责任心不强,工作上马马虎虎,未能对施工区域的地质做到详细勘探,对于后期的施工带来一定的隐患。
1.2施工单位对于软土的处理不到位
通过地质勘探发现施工工地是软土土质,则要及时制定方法进行加固处理,为施工做好准备。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的技术操作失误或者不规范,例如,没有按规定选用加固材料,回填过快,且碾压技术没按规定落实,致使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不到位,质量不过关。对于后期的施工和使用后都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1.3施工单位对于软土地基存在的侥幸心理
当通过勘探知道是软土地基以后,有的施工单位态度不够坚定,并不打算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这种侥幸心理带来的后果是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地基沉降的情况,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1.4在施工过程中对“硬壳层”进行破坏
软土地基上面通常会有一层硬壳层,这层硬壳层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他能够起到承受重力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施工成本。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会忽略到这一点,在施工方法和设备应用上未能体现出要保护硬壳层的意思,导致硬壳层遭到破坏,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还造成地基的沉降。
2.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需要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2.1自然方面的因素
在施工前期施工单位要充分了解施工区域的自然情况,根据不同的自然因素在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方面进行慎重选择。具体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土质条件情况和软土地基的构成情况。第一,土质条件因素。土质结构和成分决定了软土地基的坚固程度,因此,在施工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土质情况,根据不同的土质结构,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设计对软土地基进行硬化。例如。土质若为粘性土的话,为了达到地基的平整度,应选择对软土地基影响较小的工艺和设备来对黏土层进行硬化和压平。若土质为砂石土质,考虑到砂石土质的硬度比较大,在施工设备的选择方面要选择压力较大的设备来进行压实平整,以增强地基的硬度和稳定度。第二,软土地基的构成。虽然通过勘探已经知道是软土层,但是,不同区域的软土其构成是不同的。故而,要进行多点勘探,全面分析不同区域软土地基的构成成分,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的选择,以保证施工质量。
2.2针对不同等级的道路,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
在我们国家对道路进行了多等级划分,如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等等,每一个级别的道路对于施工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要针对不同的道路设计不同的施工方案。比如像对于等级较低的道路进行施工时,当地质勘探完成以后,选择相应的施工工艺先行铺设一段路面,等路面硬化不在进行沉降的时候,在开始表层路面的铺设,这种方法不仅缩短了工期还节约了成本,不过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像修筑高速公路或国道这种等级高的道路,则必须按部就班的对路基进行加固压平,对加固材料要求也很高,一般使用碎石等硬度大的材料,以增强软土地基的坚硬度和稳定性。同时,不同的道路形状其软土地基的处理情况也不尽相同。像弯道或者坡道对于地基的坚固度和稳定度要求要更高,其施工方案和工艺也要与普通道路有所区别。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多点勘探,全面掌握软土地基坚硬度的具体情况,对于坚硬度的不同则要采取不同的施工方式,保证整个软土地基拥有一个统一的坚硬度和稳定度。
3.针对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
3.1高强度夯实法
由于软土土质松软,抗压能力差,通过使用高强度夯实法,将软土不断地进行夯实,提高软土的抗压性和稳定性。这种方法应用很广泛,在施工过程中非常常见,鉴于其操作简单,不需要很多人力物力,深受施工单位的青睐。其工作原理就是应用设备不断地对软土进行打压,将软土中的水分给压缩出来,增强软土的整体性,从而实现对软土地基的不断硬化加固。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不断地对软土层进行硬度检测,并根据检测数据制定打压的密度、次数、范围和力度,避免出现过度夯实造成的人物力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在进行夯实时切不可一味追求速度,而忽视软土夯实的效果,要按部就班的一层一层的进行夯实,避免出现夯击不均匀的情况,降低施工质量。
2.2换填置换法
顾名思义就是将地基中影响地基稳定性和硬度的软土换成硬度高的砂石或者硬土块等材料,从而起到对地基进行加固和硬化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适用于地基软土层较薄且软土量较少的情况,反之,不仅施工难度增加,则增加工程量,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导致施工成本过高,得不偿失。所以,在进行换填置换法之前一定要对所换软土的体量进行充分计算,并对回填材料的购买、运输成本进行仔细核算,切对换填置换法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尽量降低施工成本。在具体的施工中,要做到由内到外、一层一层的进行回填,每填满一层都要进行压实,最终确保换填置换法的高标准完成,从而实现对软土地基的加固和硬化。
2.3排水法
通常情况下软土的含水量都比较高,个别区域含水量会更高,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实行排水法对软土层进行排水,降低软土层的间隙,在进行设备的夯实,实现软土层的整体坚固性,提高软土层的抗压能力,增强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关键词】填石路基;施工工艺;控制技术
填石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只有好的路基才能有稳固的公路,路基的建设质量是整个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之一。针对填石路基的施工工艺、检测手段、检测标准和粗粒压实特性等面对的各种难题,进行公路填石路基施工技术总结和探讨工作具有社会实用性价值。
1、工程概况及地质特征
十天高速是一条连接湖北十堰至甘肃天水的连接鄂、陕、甘的高速公路,白河连接线在陕西省境内,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 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I级,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路基设计宽度为12米,线路全长14.384公里。线路位于汉江中游,大巴山北麓,地貌主要为山地,地形复杂,区域内以少土多石的山区为主;地质情况主要为强风化千枚岩、弱风化千枚岩,岩层节理发育,岩质较差。而公路上填石路基的石料多来自沿线,石料的开采、爆破以及破碎工艺相对难以控制,从而导致填料的粒径组成变化较大,路基施工的碾压参数变化较大,致使填石路基的质量控制相对而言比较复杂。
2、填石路基地基处理要求
2.1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填石路基对于地基承载力要求严格,在地表上开挖或填筑路基,必然会改变原地层的受力状态。原先稳定状态的地层,有可能由于填筑或者开挖而引起不平衡,导致路基失稳。在填石路基填筑前应对地基的承载力进行测试,地基的承载力应满足路基不同填筑高度的要求:(1)当填石路基填筑高度小于l0m时,地基承载力不宜低于150KPa;(2)路基填筑高度为10-20m时,地基承载力不宜低于200KPa;(3)路基填筑高度大于20m时,路基应宜填筑在岩石基底上。
2.2填石路基前的清理、压实要求
在路基设计高程以下600mm以内的树木、灌木丛等杂物均应砍伐或移植,将树根全部挖除,并以好土等材料将坑穴填土夯实。砍伐的树木应堆放在路基用地之外,并妥善处理。当路基原地基强度、稳定性不足时,在进行路基表土清理后,于填筑之前进行压实工作。其高速、一级、二级公路的基地压实度不应小于90%,三级、四级公路的基底压实度不应小于85%。
3、填石路基摊铺材料的技术分析
3.1填料的分类
公路行业路基填料的分类方法主要考虑的路基承载力,但实际目前对于路基填料的分类方法主要是按照粒径的颗粒大小特征来划分,并不能直接反映出承载能力的情况。此外,填料的工程性质还与其岩性、强度、抗风化程度及吸水性有关。我国现行规程中,对于大粒径碎石路基要求填料中粒径大于60mm的颗粒含量大于50%,粒径小于0.074mm的颗粒含量小于10%。
3.2摊铺施工工艺
摊铺施工工艺与技术是填石路基压实质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研究摊铺工艺可以明确采用何种摊铺方法可以从最大程度上避免填料的离析现象,以形成较为理想的结构状态。在施工中我们常用的摊铺方法主要有:渐进式摊铺法、后退式摊铺法及混合摊铺法。渐进式摊铺法:是运料汽车在新卸的松铺填筑材料面上逐渐卸料,推土机随时推铺整平。后退式摊铺法:是指运料汽车在上一层已压好的路基表面后退卸料。形成许多密集的填料堆,表面不易平整,易产生离析现象。这种方法适用于细料含量较多的填料及细粒土。混合摊铺法:在已压实的层面上,先采用后退法卸料,形成一些分散的填料堆,再在其上面采用渐进式摊铺法卸料,推土机平整。达到要求的厚度。这类方法适用于层厚较大的情况,兼有渐进式摊铺法与后退式摊铺法的优点。
4、机械碾压施工工艺的探究
不同条件下的填石路基要想达到理想的压实效果除了碾压的机械选择,对碾压速度与碾压遍数都有着不同的要求。
4.1选用振动压路机保证填石路基的施工质量:振动压实时,石料颗粒处于运动状态,填料内部阻力大大减少,同时振动压实机械静重作用和压力波形式的动力作用产生压实力和剪应力,促使颗粒移动,重新排列得以密实。
4.2填石路基压实机械的参数及压实速度的研究。随着石料的强度增大,相应的增大压实机械的激振力。当松铺厚度在60cm--80cm之间时,压实机械的吨位大于18T,其激振力在400KN左右。振动压路机的激振频率越接近填料的固有频率,路基的压实效果越好。填石路基采用振动压路机时的适宜频率为35Hz--50Hz。
4.3碾压次数。在施工中,碾压遍数与填料压实质量的关系因填料的岩性、粒径组成、碾压机械等条件的不同有所差异。随着碾压次数的增加,路基填筑体的压实密度随之增加,当碾压次数达到一定程度后,密度的增长率变小,趋于缓和。
5、填石路基检测标准
目前国内外还无完备的技术和手段针对填石路基尤其对大粒径碎石路基的质量进行准确的检测与评定。现行中大粒径碎石路基压实质量的检测方法可根据施工阶段的不同、要求不同和便利性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具体检测方法:
5.1试验路段采用孔隙率指标检测压实度。受荷载作用填石路基表面会产生形变,路基表面或体内空隙率会不断发生变化。利用静载试验测得路基表面位移曲线,可确定路基初始孔隙率,则路基压实度即可确定。亦可在施工现场采用灌砂法或灌水法测得填料压实度。
5.2施工阶段常采用沉降法
压实沉降差:测量人员在线外架设水准仪,每4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布设5~9个点,并用石灰线准确打出该点的所在位置,测其高程,并做好记录,再用振动压路机碾压一遍(强振,行走速度不超过4km/h),压实后再重测一下原来点的高程,当压实层顶面稳定,无轮迹,各点在振动前后的沉降差平均值不大于5mm,标准差不大于3mm时即为合格。
6、结束语
目前国外缺乏针对填石路基施工工艺的系统试验研究,而国内对填石路基的研究起步较晚,对大粒径碎石这一填料的工程特性和施工工艺还没有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完善的施工经验总结,并且这些经验也缺少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支持。现行公路设计施工规范中相关条文是借鉴填土路基和土石混填而来的,或者是取自水利、铁路工程施工经验,针对性不强,而且对于施工工艺的要求简单,没有定量的技术指标。
参考文献:
[1]徐东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3(09)
关键词:建筑施工;桩基;施工工艺
一、建筑桩基施工技术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的桩基施工工艺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基础环节,也是施工中比较重要的环节。桩基施工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和建筑本身的综合性能。与此同时,桩基施工技术还可以有效的解决由于地基问题导致的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对于提高建筑的有效载荷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桩基施工技术对于解决由于高层建筑荷载不均匀导致的整个建筑下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正确认识桩基施工工艺对高层建筑建设的重要性,并且在实际的施工操作中要严格按照桩基施工技术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桩基施工操作,从而为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整个城市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筑施工中的桩基施工工艺分析
(一)预制桩基础施工
预制桩基础施工通常是通过振动、水冲或锤击等方式将预先制作好的桩体打入准备就绪的点位中。桩基础施工人员在进行压桩的步骤中,必须要保障桩基稳定,在下压时应当将速度控制在每分钟下压1m,以保障预制桩基在下压中能够充分接触到每一个土层,缓解、释放所产生的剪力。除此之外,在压桩时,施工人员应当保障桩基下段钢筋能够对准空位,将上下桩基的接触面积控制为5~10mm。
(二)混凝土灌注桩
在进行混凝土灌注桩浇筑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对施工现场质量和技术人员的到岗情况、建筑材料的准备工作和施工方案的执行状况进行详细检查,准确把握混凝土的搅拌、配合比例,还要确保浇筑质量;2、在进行导管检查的时候,要进行水密承受压力、接头抗拉等试验;3、良好的和易性和抗离析能力是混凝土的两大特性,为了保障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要对运输到建筑现场的混凝土进行均匀性和坍落度检测,在确保检测合格之后方可投入使用,一旦检测不合格,必须进行二次搅拌,直至检测合格;4、为了有效避免混凝土灌注桩出现坍孔问题,在第一批次的混凝土下落之后要进行混凝土连续浇筑作业,并且连续作业之间中断时间不能过长。
(三)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要点
在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的时候很容易发生土壤回落现象,这是由于挖孔部位的复杂地质环境和土壤松软的特点共同决定的,可以采取设置防护网和遮挡板等方式来进行一定的防范。当遇到岩层风化程度较大的情况时,可以使用混凝土浆料进行加固。如果渗透严重,必须对孔壁灌浆完成加固;为了防止挖掘风化岩石层或者淤泥层时孔壁坍塌,可以用圆钢等材料支护法、钢筋材料加固与混凝土浆料结合法。为了防止在施工过程中钢筋笼位置出现偏差,一定要保证孔桩的混凝土浆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且混凝土浆料的凝固速度要快。为了有效防止混凝土浆料在存储罐中沉降,必须加快孔桩混凝土施工的速度。与此同时,要对孔底进行清洁,将积水尽快排出,一旦积水深度大于6m,就可以对孔底积水进行封堵,等混凝土终凝后再抽水,避免混凝土离析。
三、桩基的类型以及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措施
(一)桩基的类型
按照桩基的持力情况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两种。首先,就摩擦桩而言,将桩体打进土层,通过桩体和土壤的摩擦力以及桩尖阻力来向桩基上部结构提供荷载,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桩尖标高的控制和贯入度的思考;其次,就端承桩而言,其主要是桩基越过软土层直接进入深处地层发挥坚实土层的作用。单由桩尖阻力为上部提供荷载, 在施工中重视贯入度,并参考桩尖在持力层的标高和深度。
(二)桩基施工质量控制关键
对于桩基施工质量控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对桩基施工的原材料进行检测,包括水泥的抗折抗压强度、初凝和终凝时间、安定性和细度;混凝土的水灰比、坍落度和抗压强度;钢筋的拉伸弯曲性能;砂石的含水率和级配;其次,要复核钻孔时的检测,按照严格的标准控制桩体的长度和高度,并且在双控开挖时要对地基土的信息进行实时掌控,当遇到软土地基时,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桩基的承载能力,要按照勘探地质报告,延伸持力层距离8~10dm;最后,要加强对钢筋笼的检测。施工时必须严格检测钢筋笼搭接长度和焊接质量,搭接长度要符合桩基深度,如果桩基很长,为了防止焊接接头处于同一平面,可以采用搭接方式将焊接接头错开。把笼底钢筋制作成喇叭状,防止灌注过程中导管挂笼情况出现,避免钢筋笼上浮现象。针对终端配筋桩,假如笼顶标高处于地面之下,要用吊筋焊接方式来提升其牢固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桩基的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由于桩基施工工艺较为复杂,施工人员必须做好施工现场勘查分析,按照地质状况和施工要求来编制客观的施工方案,选择合理的工艺和形式,并且要根据施工工艺的不同合理选择成孔和沉桩方式。在保障桩基施工质量的同时也将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填石路基施工;发展现状;问题
Abstract: our rockfill dam engineering related process and theory development more mature, the rockfill subgrade construction to have the certain help, but the rockfill subgrade construction process has its unique features of the project, it is in the particularity and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just can be targeted figure out what the problem is.
Key words: the rockfill subgrade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ques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古代就已大量采用石料修筑堤坝。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缺乏施工机械,石料堤筑主要采用人工码砌和自然堆码的方法,实践经验很少,也没有形成一定的工程理论。20世纪50年代,水利上与填石路基相似的结构工程—堆石坝在我国的修筑开始了对大粒径材料填筑技术的研究。随着面板堆石坝的迅速推广,研究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有明显扩展。20世纪50年代在国外出现的振动碾压使堆石坝的修筑产生质的飞跃;70年代以来又完成了从抛填堆石到碾压堆石的过渡,开始采用薄层振动碾压技术修筑堆石坝,从而获得了许多工程实践经验,形成了一些理论。这标志着堆石坝的修筑进入了应用现代技术的阶段。在堆石料与垫料的动、静力特性、级配优化结构型式、堆石坝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及二维、三维静、动力分析与动力模型试验,填料控制爆破开采、施工振动碾压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国水利部门掌握了成套关键技术,有的成果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编制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原则和施工规范》,且对堆石料规划、采、运、级配、运铺以及碾压等工艺作出科学总结,特别是建立了完善的填筑质量控制、检验与监测方法。
与堆石坝工程相比,公路填石路基施工具有自身的工程特点:
(l)堆石坝工程的坝址一般选在地基条件良好,甚至是基本不产生压缩变形的基岩上。而作为线状的公路工程,线路所经过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很多是不良地质和地基承载力不足的地区。
(2)堆石坝工程的坝址固定,而且堆石料场固定、来源单一,其颗粒级配相对稳定也较易控制,施工现场的碾压参数也容易监控。而公路上填石路基的石料多来自沿线,石料的开采、爆破以及破碎工艺相对难以控制,从而导致填料的粒径组成变化较大,路基施工的碾压参数变化较大,致使填石路基的质量控制相对而言比较复杂。
堆石坝的施工工艺、施工参数以及检验标准都不能直接用于填石路基的施工,但是在填筑材料控制,碾压控制等许多方面上的经验与理论都可以得以借鉴。
二、国内外填石路基施工工艺控制技术现状
英国运输部在1986年的《公路工程技术规范》中列有两类包括填石或填土石在内的材料。一类是用做一般填土的粗粒料中的1C亚类,另一类是用做起动层的选用粗粒料中的6B亚类。日本填石路基填筑的控制方法大致可分为质量指标控制式和施工工艺控制式两种。一般多采用质量指标控制式,依据《JIS A 1214土的灌砂法密度试验》测定密度和孔隙率实施现场管理,密度控制的方法有灌水法、现场CBR和平板载荷试验(K值)等方法,但这些方法费力费时。因此硬岩粗粒料的填石路基难以使用质量指标控制式进行现场管理,多采用施工工艺控制,即先进行填筑试验(模拟施工),就压实机械(机型重量、振动数、轮胎压力)、压实遍数、铺厚、施工含水量作出规定,并向施工人员发出指令。
我国公路部门从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开始修筑填石路基。近几年来,国内在填石路基的施工、检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工程实践与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在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晋焦高速公路、江西昌厦一级公路、贵州贵黄一级公路、福建福泉高速公路等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试验,开展专题研究,积累了一定经验,推动了填石路基修筑技术的发展。国道309线武涉段改建工程进行了填石路基压实试验研究。通过对压实厚、压实遍数、密实度等影响压实效果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控制压实质量的控制标准。京珠高速公路某子项目二级公路 k24+120一k24+200进行填石路基试验,现场质量采用压实计测定法控制,得出压实遍数与压实度之间的关系。国道312线蓝田至小商源段填石路基研究,提出对石料强度不能小于15MPa,对强度质量较差的填石料,则要求做CBR试验。质量评定中采用控制沉降量极限值的方法。国道309线武安至山西省界段填石路基施工中采用控制粒径和压实度,选择最佳压实机具,配合控制压实遍数的方法,以无轮迹时,判为密实状态。
综上所述,国内公路部门对填石路基的施工技术虽进行了大量试验与施工实践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不成体系,目前还有以下一些问题急需研究或深化:(l)填石路基的结构类型划分方法与意义;(2)不同粒径和不同级配范围的碎石的强度指标和物理力学指标的标准值与试验方法没有统一的技术要求;(3)对碎石填料的开采及爆破技术未有系统地研究,现场石料的粒径组成变化过大,不便于现场施工工艺的控制;(4)对路基的地基处理技术还没有较为具体的技术规定;(5)不同压实机具及其不同压实机具组合与不同压实厚度之间的施工组织与工艺控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6)有待进一步明确填石路基施工时的含水量问题;(7)填石路基的边坡施工控制技术:(8)对于浸水、半填半挖路基等特殊填石路基的施工控制没有明确的技术指导。
目前国外缺乏针对填石路基施工工艺的系统试验研究,而国内对填石路基的研究起步较晚,对大粒径碎石这一填料的工程特性和施工工艺没有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完善的施工经验总结,并且这些经验也缺少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支持。现行公路设计施工规范中相关条文是借鉴填土路基和土石混填而来的,或者是取自水利、铁路工程施工经验,针对性不强,而且对于施工工艺的要求简单,没有定量的技术指标。同时现场施工工序要求各不相同,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规范的技术要求。因此,填石路基这一特殊类型路基的施工工艺鱼需进行深入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於永和,填石路堤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J】.广西交通科技,2002,01.
[2]王康臣,填石路堤修筑技术的发展【J】.2009,02.
关键词:高填方填石路基控制技术
在山岭重丘区进行公路施工过程中,深挖路堑和隧道施工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大量的弃石材料,对这些材料的处置往往成为一项令人棘手的问题。一方面,一直以来公路建造过程中对路基填料的压实特点、检验指标均是构建在细粒土的前提下,而对填石路基的施工工艺缺乏明确的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另一方面,若不能对施工中产生的岩块加以有效利用,则势必导致废弃石料的堆砌与路堤填筑材料的缺乏,不仅会破坏沿路的生态环境,并且还需要借土来填筑路堤,这极大的增加了当地的环保负担,增大了运输力量以及工程的成本,给整个工程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公路建造过程中急切需要解决碎石土、块石、石屑填充路基品质的现场检验评定方式,给出一套系统的侧重包含碎石土、石屑、石块等在内的高填方填石路基的机器化安排和施工工艺控制技术安排,此对指引公路项目填石路基的作业有特别重大的价值,也更为契合建造资源节省型、生态保护型工程的新思路。
1高填方填石路基的地基处理工艺技术要求与实践
1.1高填方填石路基的地基处理工艺技术要求
1.11高填方填石路基的地基承载力技术要求
高填方填石路基大部分出现在山岭区域的路基建设中,因为此些地方地势不平坦、沟壑较多,为了保证公路路线的线形达标,一定要实施诸多的填挖工作,路堤的填充高度也相应较高,一般均在10米之上。高填方填石路基较大的填筑数量代表着路堤填充体自身重量负载较大,此对地基的负载力提供了更高层级的要求。因为填石路基所使用的物料都是大粒径石块,互相间不存在粘合力,其抗剪性能重点源自颗粒间的摩擦与相互嵌压,因此填石路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半刚性体的性质。这种半刚体性使得填石路基能够抵御很大程度的路基下沉,但是如果路基产生很大幅度的下降时,导致路基填充体内部形成的剪应力超出路基的最大抗剪程度,路基便会产生形状变化而不再稳固。从这可以知道,高填方填石路基的石料之间的嵌挤作用一旦因外力而失去,会对路基造成极大的破坏,地基负载力是确保路基压实品质与稳定运用性能的基础。
1.12高填方填石路基的地基处理要求
在高填方填石路基填充作业的准备时期,先应当对作业表面加以清理,清理掉之前附着在上面的树叶等杂物,对于农耕土类型的原表面应清除表土15cm深,对于路堤基底原状土强度不足的,应对其进行换填,换填深度应在30cm以上。在高填方路基施工中,如碰到盐渍土、膨胀土等性质不好的地基的时候,应当依据施工现场状况与实际的施工要求采用清理、排水固结等复合地基处理措施。
1.2高填方填石路基的地基处理的实际运用
本论文对于高填石路基地理处置工艺和处置要求的现实状况,对在建中的江习古高速公路实施了诸多作业现场与有关技术材料的调查研究工作。通过调查研究得知,在江习古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高填方路基施工中设计者通过严格的要求和质量控制,使得填石路基施工顺利进行,在该段中未观测到填石路基出现变形破坏的现象。其遵照的地基处理技术控制要求为:对于填石路基填筑高度小于10m的,地基承载力不应低于150KPa;对于高度为10到20米的高填方填石路基填筑,地基承载力不宜低于200Kpa;对于高度在20米以上的超高填方填施工,路基应填筑在岩石基面之上。
2高填方填石路基施工工艺控制技术研究与实践
2.1高填方填石路基的填料摊铺工艺
2.11摊铺方式的选择
摊铺工艺的选择对填石路基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路基作业时物料填充的摊铺形式大致有三种,一种是后退型摊铺法,一种是渐进型摊铺法,还有一种是混合摊铺法。在填充物料岩性固定的状况下,摊铺形式的选取直接确定了高填方填石路基密实层的架构类别。通常而言,渐进型摊铺方法是运输物料的车辆在刚卸的松铺填料上逐步向前卸,推入机随后将其整平。后退性摊铺法经常使用在细料含量较多的填料或细粒土的填石路基施工中。混合摊铺法是渐进式和后退式的结合,该方式指的是在已经碾压过的层面上首先使用后退的方法将物料卸下,构成零散的填料堆以后,其次,在其方面运用渐进性方法将料卸下,最后用推土机将卸料推平,经过多次施工已达到有关规定层厚。
2.12最大粒径的控制技术
填石路基摊铺过程管控包含最大、不均衡系数管控和松铺厚度控制,其中最大粒径的控制技术占有关键性地位。在一定的爆破开采技术前提下,在爆破中产生的填料的粒径存在较大的随机性,在施工别需要注意对石料最大粒径的控制,以此来保证路基的压实质量和使用性能。
2.13高填方填石路基整平碾压工艺的有关要求
高填方填石路基的整平碾压技艺可以加大填石间的摩擦作用,增大其摩擦面积,让石块重新排序,降低孔隙所占比重,提升路基的总体硬度和形状稳固性。在实际的施工中,填石路基的整平压要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由于填石路基填料的粒径很大,均衡性很差,路基各个地点的密度和物理性能或许有很大差别;第二,伴随碾压过程中石料被不断的压碎,其原有粒径会发生改变,使得路基的密度和稳定性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第三、由于填料的透水性,一旦受到雨水的作用很容易导致路基填筑体中的细粒料流失,从而发生较大的沉降,因此在碾压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施工现场的雨水防护工作。
2.2高填方填石路基施工工艺实践
2.21摊铺方式的现场试验
本文的现场研究在江习古高速TJ1分部JK68+120-69+5615填石路基施工段,在该段中分别采用了渐进式和后退式2种摊铺方式实施现场对照试验,作业效果和摊铺以后的厚度和表层平顺度进行评定,而且利用挖坑试验来对2种摊铺方式对填充物料离析水平和碾实层架构的影响予以测定。在试验过程中,为了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采用了相同型号的压路机和碾压方式来进行压实。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高填方填石路基的建设来说,运用后退式摊铺方法加以作业较易产生填料表层较难整平、层厚管控困难系数高,最大粒径石料压实效果欠佳的问题。比较来说,运用渐进型摊铺方法时路基表层达成了大概的凭证,未曾有大颗粒石块突出的问题。挖坑试验证明在运用渐进型摊铺方法的时候,专门的碾压机实施压实,碾压六遍以后下降率只有425个百分点,而后退式摊铺法在相同情况下的下降率为705个百分点。所以整体而言,渐进型摊铺方式运用在大颗粒碎石的路基摊铺过程中有显著的优势,不但碾压层较易整平,另外还让填料的厚度较易管控,进而压缩了整平施工的时间,而且为填石路基的碾压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架构形态,有助于提升路基的碾压品质。
2.22最大粒径的控制
结合施工现场试验和施工经验总结,可以得到在高填方填石路基施工中对填石最大粒径控制的基本技术标准:(1)对于填石路基路床顶面以下30cm至80cm的,填料的最大粒径应小于15cm;(2)对于填石路基路床顶面以下80cm至5m范围的,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5cm,填石为软岩石类的不应大于20cm;(3)对处于填石路基路床顶面以下5m至12m范围内的,填石的最大粒径标准要依据填石的硬度来进行相应调整,若是坚硬类的岩石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5cm,对于次坚硬类岩石不应大于40cm,软岩石则应在25cm之内。(4)对于填石路基路床顶面12m深及以下的部分,对于坚硬类岩石填料的最大粒径可控制在60cm以内,对于次坚硬类岩石不应大于50cm,对于软岩石不应大于35cm。
3结束语
为进一步健全与提升国内公路路基作业技术,提升公路建设质量,满足西部山区区域公路建造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实际需要,对高填方填石路基施工控制方法的研究和以及相关评定标准的建立势在必行。高填方填石路基施工工艺的进一步成熟与完善对我国山岭区公路建设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康臣.填石路堤修筑技术的发展[J].公路交通技术,2011,2.
[2]李希元.山区高等级公路填石路堤修筑技术[J].广东公路交通,2012,3.
关键词:软土地基 路桥工程 质量控制 施工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97 文献标识码: A
路桥工程建设是城市化进程推进的重要内容,而在施工建设中遇到含水量大、土质酥松、稳定性差的软土地基,给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带来诸多隐患。软土地基多分布在沿河、海、湖等水源丰沛的区域,从土质成分来看以淤泥及淤泥粘土、粉土,泥炭等为主,孔隙大,含水量多,具有较强的蠕动性和触变性,给路桥工程施工带来诸多安全隐患。为此,本文将结合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常见问题,从工程施工策略上来加大质量控制,改善软土地基表层施工工艺,强化对软土地基粉喷桩的加固处理,并从预防软土地基沉降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1 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常见问题
1.1 软土地基对施工的影响分析
地基是路桥工程施工的最下层,也是构成路桥整体结构的基础,对于路桥地基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来说意义重大。在路桥工程实际施工中,软土地基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软土地基自身结构的稳定性比较差,对工程硬化材料的施工很难达到理想要求,以致于出现不同程度的裂隙、膨胀、沉陷等现象;二是作为路桥工程施工中的砂、石、泥等材料,因其颗粒性强,在铺设初期的抗水性比较差,特别是长期的水环境下,很容易发生松软现象;三是由于软土地基内部粘度小,缺乏稳定性,对于路桥结构建设中的沉降现象难以有效遏制,从而危及路桥的安全性。
1.2 当前对于软土地基路桥工程的施工现状
软土地基结构性质较为复杂,特别是施工预见性差,对于路桥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带来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如在设计时,对现场地基勘察工作的准确性难以把握,对于从设计上来改善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实施;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软土地基段施工要求的不同,一定在技术处理上出现疏漏,或者软土地基处理不到位,给施工工艺带来严重性的风险危险;同时,在施工材料的处理上,如填土速度不匹配,分层填筑不达标,路面碾压条件不及时等,都给路桥工程施工质量带来隐患。另外,对于“硬壳层”的利用上,如果能够有效利用,不仅可以增强软土地基的结构强度,还能提高承重,有效扩散应力作用,而一旦利用不当,给工程施工带来巨大的施工成本。
2强化对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应对策略
2.1 对设计及施工阶段加大对软土地基的质量控制
路桥工程设计是施工的基础,而设计是建立在有效的地基勘察基础上,为此,加大对路桥软土地基的现场勘查力度,获得最有效、最真实的地质信息,为提高路桥软土地基的设计科学性、合理性提供参考,同时,对于现场施工阶段的材料选择、建筑设备及施工工艺选择上,务必从数量上、质量上、规格上满足设计要求,并结合路桥工程施工管理规范要求,严格执行各类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从而为路桥工程的安全、可靠施工奠定基础;对于路桥工程监理管理工作,完善监理工作制度,加大施工进度管理和现场旁站监督,做好软土地基施工中各类检测数据的实时记录和全面监督。
2.2 对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表层的施工对策
在对路桥软土地基结构处理过程中,针对其稳定性差的特点,需要从表层技术处理上来加大对排水、铺设、以及增强路基表面强度的施工,以满足路桥工程施工的需要。
2.2.1 对软土地基表面排水的处理工艺
表层排水是处理软土地基的关键,对于含水量较大的地基,必须开挖铺有反滤层的多孔排水管,辅以深度0.5-1m、宽度0.5m的地表地沟,以有效减低软土地基的含水量,确保地基施工设备的有效运行。同时,在遇到坡度地形时,要结合地表自然坡度来设置排水沟槽,增强沟槽的排水量,特别是在回填土前增加透水性强的碳砂砾,并做好因填土沉降而防范地表水的回渗。
2.2.2 对软土地基砂垫层施工工艺处理
针对含水量大的松软地基,可以在表面铺垫厚度为0.5-1.2m的砂石层,既能够起到稳固地基,又能够有效排水。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中为了防范重型机械的碾压,需要加大砂垫层的厚度,以确保软土地基的处于稳定的状态。另外,在确保粉土铺洒作业时,要预先设置样板,以确保铺洒的均匀性。
2.2.3 对软土地基增设铺垫材料工艺处理
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性多与地基局部沉降,以及侧向变位有关,在进行路面铺设之前,通过引入化纤无纺布、玻璃纤维格栅,及土工布等材料,来加大地基表面的抗剪力、抗力性能,提升路基的荷载能力。
2.2.4 提升路基固结性能的添加剂工艺处理
为了减少软土地基表面粘性,通过添加一些生石灰、熟石灰,及水泥等材料,有效降低地基的含水率,从而改善地基粘性,增强土壤的稳定性和固结强度,确保路基施工机械的安全通行。
2.3 对软土地基粉喷桩加固处理对策
稳定性差是软土地基的常见问题,粉喷桩施工能够有效起到路基加固的要求。而在实施粉喷桩之前,需要对路桥地基的地质信息进行全面掌握,并从土工试验数据的分析中来合理设置粉喷桩位置,以及对于回填土的粘性、砂土层的平整度和稳定性进行处理,以完成粉喷桩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另外,在粉喷桩施工中,要注意对钻机下钻深度的控制,对喷粉高程以及停灰面的控制,以确保粉喷桩的有效长度,做好粉喷桩直径检测工作,对钻头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钻头直径磨损不超标(
2.4 对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沉降的处理对策
地基沉降是路桥软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也是影响路桥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其破坏性之强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为此,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来说,加大对现场施工的有效监测,及时通过施工技术来完善对相关地基沉降的影响,如增加铺垫层,设置管桩,添加石灰材料等工艺来改善。如在实施石灰工艺时,要依照施工流程,先清除坑内积水,填入一定量的生石灰,达到坑深的1/3,并做好回填碾压作业,使其得到层面结构的紧密性要求,满足地基的抗震及抗裂需要。对于管桩工艺施工中,必须从软土路基的实际检测要求上来调整管桩处理工艺,使其满足预防软土地基沉降要求;对于铺垫工艺施工中,对于表面过渡砂层的铺设,既能够确保路基排水性,又能够增强路基的荷载度。
2.5 对路堤桥涵工程施工的处理对策
对于不同环境下的路堤桥涵来说,不同设计类型与其施工工艺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对于路堤桥涵软土地基的处理上,在施工之前要做好全面的勘察和数据分析,以最大化的减少不利因素对桥梁稳定性的影响,如对路桥过渡段的变形处理,对路基沉降量的控制,对路桥衔接部位的不同处理,以及连续式斜坡沉降处理等。对台背路堤的处理工艺上,增加土工格栅是减少路基侧向移动,提升路基土体抗剪能力的有效措施。对于采用填筑式的桥涵通道和路堤施工作业时,可以采用后期开槽处理,在桥台前后增加填土,在桥台后背增加渗水性砾材料填筑,在桥台台背土工格栅施工作业时,要充分减少格栅与路基填土间摩擦力,适当降低台背的垂直应力,准确计算出土工格栅的长度和间距,使其满足桥台施工规范要求。
为了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桥台与其路堤的沉降差,可在桥台间相应距离内用粉喷桩、砂桩等对地基进行加固。
3 结语
软土地基施工处理工艺对于提升地基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结合软土地基地质特点,对软土地基工程施工材料的选取、施工工艺的实施,依照路桥工程项目投资预算、工期预算、环境因素等状况来统筹安排施工作业,因地制宜的完成路桥工程项目的科学、合理、经济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成瑜. 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方法[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05)
[2] 余新勤. 浅谈软土地基的特点与加固方法[J]. 科技资讯. 2011(01)
【关键词】填石路基;施工工艺;控制技术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特征
十天高速是一条连接湖北十堰至甘肃天水的连接鄂、陕、甘的高速公路,白河连接线在陕西省境内,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 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I级,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路基设计宽度为12米,线路全长14.384公里。线路位于汉江中游,大巴山北麓,地貌主要为山地,地形复杂,区域内以少土多石的山区为主;地质情况主要为强风化千枚岩、弱风化千枚岩,岩层节理发育,岩质较差。
二、填石路基地基处理要求
1、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填石路基对于地基承载力要求严格,在地表上开挖或填筑路基,必然会改变原地层的受力状态。原先稳定状态的地层,有可能由于填筑或者开挖而引起不平衡,导致路基失稳。在填石路基填筑前应对地基的承载力进行测试,地基的承载力应满足路基不同填筑高度的要求:(1)当填石路基填筑高度小于l0m时,地基承载力不宜低于150KPa;(2)路基填筑高度为10-20m时,地基承载力不宜低于200KPa;(3)路基填筑高度大于20m时,路基应宜填筑在岩石基底上。
2、填石路基前的清理、压实要求。(1)在路基设计高程以下600mm以内的树木、灌木丛等杂物均应砍伐或移植,并将树根全部挖除,并以好土等材料将坑穴填土夯实。砍伐的树木应堆放在路基用地之外,并妥善处理。(2)当路基原地基强度、稳定性不足时,在进行路基表土清理后,于填筑之前进行压实工作。其高速、一级、二级公路的基地压实度不应小于90%,三级、四级公路的基底压实度不应小于85%。
三、填石路基摊铺材料的技术分析
1、填料的分类。公路行业路基填料的分类方法主要考虑的路基承载力,但实际目前对于路基填料的分类方法主要是按照粒径的颗粒大小特征来划分,并不能直接反映出承载能力的情况。此外,填料的工程性质还与其岩性、强度、抗风化程度及吸水性有关。我国现行规程中,要求填方路基的填料中粒径大于60mm的颗粒含量大于50%,粒径小于0.074mm的颗粒含量小于10%。
2、摊铺施工工艺。摊铺施工工艺与技术是填石路基压实质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研究摊铺工艺可以明确采用何种摊铺方法可以从最大程度上避免填料的离析现象,以形成较为理想的结构状态。在施工中我们常用的摊铺方法主要有:渐进式摊铺法、后退式摊铺法及混合摊铺法。渐进式摊铺法:是运料汽车在新卸的松铺填筑材料面上逐渐卸料,推土机随时推铺整平。后退式摊铺法:是指运料汽车在上一层已压好的路基表面后退卸料。形成许多密集的填料堆,表面不易平整,易产生离析现象。这种方法适用于细料含量较多的填料及细粒土。混合摊铺法:在已压实的层面上,先采用后退法卸料,形成一些分散的填料堆,再在其上面采用渐进式摊铺法卸料,推土机平整。达到要求的厚度。这类方法适用于层厚较大的情况,兼有渐进式摊铺法与后退式摊铺法的优点。
四、机械碾压施工工艺的探究
不同条件下的填石路基要想达到理想的压实效果除了碾压的机械选择,对碾压速度与碾压遍数都有着不同的要求。
1、选用振动压路机保证填石路基的施工质量:振动压实时,石料颗粒处于运动状态,填料内部阻力大大减少,同时振动压实机械静重作用和压力波形式的动力作用产生压实力和剪应力,促使颗粒移动,重新排列得以密实。
2、填石路基压实机械的参数及压实速度的研究。随着石料的强度增大,相应的增大压实机械的激振力。当松铺厚度在60cm--80cm之间时,压实机械的吨位大于18T,其激振力在400KN左右。振动压路机的激振频率越接近填料的固有频率,路基的压实效果越好。填石路基采用振动压路机时的适宜频率为35Hz--50Hz。
3、碾压次数。在施工中,碾压遍数与填料压实质量的关系因填料的岩性、粒径组成、碾压机械等条件的不同有所差异。随着碾压次数的增加,路基填筑体的压实密度随之增加,当碾压次数达到一定程度后,密度度的增长率变小,趋于缓和。
五、填石路基检测标准
目前国内外还无完备的技术和手段针对填石路基如何对大粒径碎石路基的质量进行检测与评定。大粒径碎石路基压实质量的检测方法可根据施工阶段的不同、要求不同和便利性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具体检测方法:
1、试验路段采用孔隙率指标检测压实度。受荷载作用填石路基表面会产生形变,路基表面或体内空隙率会不断发生变化。利用静载试验测得路基表面位移曲线,可确定路基初始孔隙率,则路基压实度即可确定。亦可在施工现场采用灌砂法或灌水法测得填料压实度。压实度值即为该压实填料的孔隙率。孔隙率要求见表:
2、施工阶段常采用沉降法
压实沉降差:测量人员在线外架设水准仪,每4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布设5~9个点,并用石灰线准确打出该点的所在位置,测其高程,并做好记录,再用振动压路机碾压一遍(强振,行走速度不超过4km/h),压实后再重测一下原来点的高程,当压实层顶面稳定,无轮迹,各点在振动前后的沉降差平均值不大于5mm,标准差不大于3mm时即为合格。
注意事项:⑴石质填料装运时,尽量使填料混合均匀,避免大粒径填料集中装运。安排好石料运输路线,专人指挥,按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卸料。⑵填石路基外侧两料范围采用人工码砌。⑶用装载机摊平,个别不平处配合人工用细石块、石屑找平。摊铺厚度不大于50cm,填石摊平后应及时测出填石标高。
六、结语
十天高速白河连接线按此方法施工的路基工程经检测之后,有很好的强度和稳定性,符合各种检验标准和技术指标,获得良好的评论。
【参考文献】
[1]吴祥海.填石路基施工工艺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7.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关键词:建筑施工桩基选择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桩的种类和桩基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桩基的施工工艺以及设计方法、设计理念都随之有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进步。在土质不良地区修建各种建筑都会用到桩基,而且现在的高层建筑、重型厂房和具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这些建筑中都要采用桩基施工工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桩基础有多方面的好处,其一,能够缩短一定的施工工期,其二,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此外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对整个建筑今后的社会效益有很大意义。就因为桩基的种种特点,所以建筑施工中桩基的选择及应用成为建筑行业值得研究的课题,以下简单论述桩基的选择和应用。
一、结合工程要求,进行桩基选择
桩基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不算是一项新的技术,早在新石器时代,桩基施工工艺就被我国人民应用在建筑中,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的科学理念和技术手段被运用在桩基施工中。如今,融入新的技术手段和施工工艺的桩基在施工中已经成为现代建筑施工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桩基的种类繁多,但每一种桩基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一种桩基不可能适用所有的建筑工程,因此在建筑施工时要合理选择桩基。桩基方案选择的依据有,建筑工程的地质的特性、工程的要求等,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在桩基施工的过程中不允许地基存在过大沉降或者不均匀沉降的高层建筑以及其他重要建筑物。
2、对于高耸、高结构的建筑物,为承受较大的上拔力和水平力最好采用桩基,同时也可以防止结构物的倾斜。
4、对于软弱地基或建于某些特殊性土地上的各类永久性建筑物较为实用,也可采用桩基作为地震区结构抗震措施。
5、对于精密程度要求高的或大型的设备基础,必须减小基础振动,同时应该控制基础沉降以及沉降速率。
6、当地基上部软弱而下部深处埋藏有坚实地层时,最宜采用桩基。
7、通过上部较坚实地层将荷载传到下部软弱地层,反而会使桩基沉降增加
8、如果软弱土层很厚而桩端不能达到良好地层时,就应该考虑桩基的沉降等问题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设计出现失误或施工过程不当,致使桩基不满足以上的要求,将使建筑工程的质量不能达标,甚至酿成重大事故。因此,桩基施工时还要做好地基勘察,科学合理设计、谨慎设计选择方案,严密监管施工过程,这些都是桩基工程施工必须遵循的准则。
二、桩基处理的一般原则
桩基的质量好坏与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密切相关,桩基设计之初就严格把控质量关,但是有时难免出现问题,若桩基发生质量问题后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将会给整个建筑带来安全隐患。因此,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桩基处理通常遵循一些特定原则,下面具体说明:
1、进行桩基处理前有两个建筑方必须具备的条件:其一,清楚掌握事故性质和范围;其二,目的要明确,制定合理的预定方案。
2、事故处理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两大原则:第一,事故处理方案要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第二,对于未施工部分要制定预防和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重演。
3、事故处理应及时、有效,排除可能的安全隐患。基桩开挖前进行检测,全面检查成桩记录、桩的测试资料,一旦发现质量上问题,必须经过重新评估研究后方能挖土,防止基桩开挖后再来处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4、已完成工程质量和后续工程的质量都会受到事故处理的影响,所以进行事故处理时要考虑后续工作。有时事故处理必须采取补桩措施,这时不仅要考虑以上情况,还要避免补桩对混凝土强度和较低的邻近桩造成损坏。
三、 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1、沉管灌注桩
沉管灌注桩采用振动冲击或者锤击振动的方法沉管开孔。制桩尖的直径为300mm-500mm,桩长控制在在20m以内,。对直径340mm和480mm的桩,如果锤的质量各为1t 和2t一3.5t 时,单桩轴向承载力分别约为250KN和500KN -700KN。这种桩基施工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打桩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其缺点是在某些岩性不好的地层可能会产生缩颈、混凝土离析、断桩等情况,也可能因为强度不足引起质量问题。导致以上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措施进行改善,对于缩颈问题,可以用放慢拔管的速度的方法加以改善。
2、钻(冲、磨)孔灌注桩
目前,国内的钻(冲)孔灌注桩钻进时要下钢套筒,利用泥浆保护孔壁,以防现孔的发生,常用的桩径为800mm、1000mm、1200mm等,所采用的承载力为3MN-9MN。各种钻孔桩在施工时要把桩孔位置的土排到地面上,再清孔底残渣,放钢筋笼,最后再浇灌混凝土。直径为600mm或650mm钻孔桩,常用回转机具开孔,桩长lOm-30m,单桩承载力1MN-2MN。
3、挖孔桩
挖孔桩可以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挖掘开孔。人工挖土时,首先,挖深到0.9m~1.0m左右要进行上下圈之间的插筋连接,继续挖到既定深度后对其进行扩孔,最后浇灌混凝土。挖孔桩的直径一般不能小于1m,深度为15m为宜,桩径达1.2m~-1.4m 以上,桩身长度最好限制在30m之内。
四、结语
桩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中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研究成果,在当今的建筑工程施工应用中是不可忽视的方法,桩基的应用给建筑公司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时如何选择桩基,如何进行桩基施工等一系列问题都将影响到工程的后续进行。桩基方案的确定需要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在多种方案中进行对比、评估才能确定最优方案,而工程施工过程中又会有新的问题产生,在不断探索与改进中桩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新技术与土力学和基础工程学的综合应用使得桩基工程朝着机械化、标准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工程技术的不断革新会使桩基施工的发展为建筑施工带来新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勇浅谈建筑施工中桩基的应用科学与财富,2012(6).
[2]何精强.浅谈建筑施工中桩基的应用及施工技术.中国化工贸易,2012(8).
[3]叶平.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工艺的探讨.科技致富向导,2012 (9).
关键词: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工艺;处理方法
某铁路路基工程为国家铁路网的重要组成路段。施工现场为山区地带,这里不仅地形复杂危险,而且交通条件非常差。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展铁路路基工程建设,就要严格把好路基施工质量关,以使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保证铁路运输安全。路基施工直接关乎到该段铁路的整体质量,要确保铁路路基施工质量与设计要求,所有的使用技术都按照技术规范执行,以为铁路交通安全提供保障。
一、工程概况
该铁路工程施工路段全长142.3公里,路经2座特大桥,全长1726米。其中的铁路路基施工段全长0.965公里,路基挖方16万立方米,路基的填筑和挖土具有具备一定的高度。从整个的路基施工来看,以半填筑和半挖土为主。在本路基段的工作中,对湿土进行技术处理是重点。填筑和挖土施工的施工量较大,就会使用机械设备作业。在使用推土机填筑的过程中,采用分层填筑的形式,整平之后压实。在进行铁路路基工程施工之前,要做好施工技术,对各方面工作合理安排,并合理科学调配土石方,以确保铁路工程施工顺利展开。
二、铁路路基工程施工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中,要对铁路客运专线的行车速度,所属的类型以及所规定的工后沉降标准都要有所考虑。目前的铁路客运专线的轨道结构划分为两种,即无砟轨道、砟轨道。无砟轨道结构,机车的行车速度可以达到时速300公里至350公里,砟轨道结构,机车的行车速度可以达到时速200公里至250公里。无砟轨道、砟轨道的工后沉降标准分别为5厘米和15毫米、15厘米和10厘米等等。在铁路路基工程施工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如下:其一,铁路路基工程施工中,对设计的选择中需要考虑的重点元素包括轨道的类型、客车运行的设计速度以及所规定的工后沉降标准等等。无砟轨道结构的地基处理一般要采用预制混凝土打入桩的技术方法,或者采用CFG桩,不鼓励采用常规的排水固结法等等;砟轨道的地基处理宜选择复合地基法,即挤密桩技术、排水固结法或者搅拌桩技术等等。其二,铁路路基施工段如果为湿陷性黄土地段,就要首先将地基的湿陷性消除。所采用的技术方法为,如果地基的湿陷性没有达到6米,就可以采用强夯的方法;如果地基的湿陷性超过6米,没有达到20米,就可以采用水泥土挤密桩的方法;如果地基的湿陷性超过20米,就可以采用钻孔桩桩板结构,或者采用CFG桩技术,可以达到良好效果。其三,铁路路基施工段如果为岩溶地段,可以采用填筑泥浆技术、灌制砂石技术或者回填片石技术。其四,铁路路基施工段如果为砂土液化地段,可以采用挤压的技术,即挤密碎石桩技术或者挤密砂桩技术,将地基的液化状态完全消除。
三、铁路路基工程的施工工艺
路基工程施工工艺直接关乎到铁路路面的质量,关乎到铁路运行的品质。特别是铁路投入运行后需要修补的时限和修补的程度,也与铁路路基存在着正相关性。本工程的铁路路基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要规范,施工技术水平要能够确保铁路路基质量,以在加快铁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进度的情况下降低施工成本。1.铁路路基工程中的填土施工与压实施工。铁路路基工程中的填土施工与压实施工中,要高度重视路基材料的选择。通常而言,最宜选择CBR(加州承载比)值大的路基材料,而且还要对其稳定性和压实性进行试验,以对各项参数验证合格后才可以用于路基施工中。对试验土进行分析,对路基的调料的粒径和强度都要进行量化分析,得出最大的粒径值和最低强度值。路基压实施工中,要对从路基施工特点出发,使用适当的压实工具,选择科学的压实方法,厚度要适当。当各项指标都符合设计标准之后,才可以是压实是施工中,保证其密度符合要求,确保压实施工质量。2.铁路路基工程施工之前的路基试验。铁路路基工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路基试验。具体实施中,需要铁路施工单位从工程施工实际出发选择试验段。要求试验段要在施工路段中,长度大约为100米。要求对试验要严肃对待,对各项试验数据要科学分析。只有这样,所获得对待试验结果才能够被作为铁路路基施工的参考量。经过路基试验所获得的试验结果包括路基施工中填料的含水量、需要填筑的厚度、压实施工中所使用的工具、压实的次数以及参数等等,都为后续正式施工的展开提供可靠的依据。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的防护技术。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的防护分为两种,其一为避免沿河河堤河坝遭到冲刷,将周围的植物利用起来进行防护处理,配合采用石笼、砌石或者挡土墙等等;其二为边坡坡面的防护,可以将大坝等导治构造物利用起来,也可以设置护林带,起到一定的间接防护作用,同时还可以避免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以及遭到雨水冲刷而导致路基边坡表层被破坏。
四、铁路路基工程的处理方法
1.铁路路基基坑挖掘技术。铁路路基基坑挖掘施工中,对基坑支护的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具有丰富的经验才能够到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特别是针对坑壁不稳定的问题,需要根据施工实际采用分级开挖技术。2.铁路路基基坑的基底处理技术。铁路路基基坑的基底处理要严格按制造设计规范执行,铺设0.5米的垫层。为了确保基底具有足够的承载力,要开展基底的承载力试验,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了,才可以进入到基底施工。铁路路基施工段为湿陷性膨胀土,可以将遇水后就出现膨胀现象的地基进行封闭处理,也可以采用施加压力的方法。路堑段的基底处理,可以将湿陷性膨胀土挖出来,填筑密度高且相对坚实的土,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也采取换土的方法,需要改良的土一般为1.5米至2.5米深,可采取封闭技术处理[3]。如果选用改良土质的阶段为路堤段,则地基需要换土达到深度则要超过2.5米,填筑改良土之后,还要实施加压处理。铁路路基施工段为浅层松软土地段,采用加压的方法、强夯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换土是较为常用的方法。如果地基的软土层比较深厚,就要采用预制混凝土打入桩技术或者CFG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技术。3.铁路路基基坑的放坡开挖技术。铁路路基基坑的放坡开挖以挖掘机为主要工具,当开挖到规定的深度,使用钢板桩所好支护。放坡开挖的主要目的是将基桩桩头的外露部分截除,使其与设计的标高相符合,还要使用混凝土对PHC管桩的桩头做好封堵处理。开挖放坡施工中,按照规定,基础开挖的底宽为涵洞混凝土基础宽度增加2米,即两端各增加1米。
五、结语
关键词: 公路工程;填石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Abstract: The difficulty of technology and technical problems of key technology of subgrade construction in highway engineering has been the focus of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many years, starting from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stone embankment, for quality control and process requirements before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a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fill subgrade construction, ensure construction level.
Key words: highway engineering; fill subgrad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U415.6 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2104(2013)1-0020-02
1 施工前质量分析与控制
在填石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前期,要进行施工前的质量控制与分析,这是保证公路工程填石路基施工关键技术能够实现质量标准的重要前期准备,施工前的质量分析和控制,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施工前的设计。设计是保证整个工程能够顺利施工并实现质量标准取得相应成果的重要保证,在工程施工之前对于所有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讨论,科学合理的研究与规划,工程施工技术的预测和风险分析,对整个工程的目标实现是至关重要的。施工前的设计,要归集所有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坡面取值、高填路基的稳定性验算、各类施工工艺和填料等设计和技术上的问题,还有施工过程中施工顺序、填筑厚度、原路边坡处理等都十分重要。同时对于地质考查,周围环境考查,图纸的设计和审核,所具备的技术是否能实现相关设计要求等等都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考量,做好充足的事前准备,保证工程施工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
2)人员、机械管理。对于公路工程施工填石路基质量控制的实现,还需要对人员和机械设备合理的管理,保证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环环相扣每个环节的准备充分和鼎力配合才是工程质量和工程技术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人员的管理要求人员素质的提高,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有序管理,保证工程有序推进。机械设备作为公路工程填石路基的重要工具,机械的正常运转和科学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部分,机械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机械的良好状态同样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值得注意和完善的方面,只有做到所有方面的完善和团结,才能实现公路工程填石地基关键技术的全面控制和质量水平的提高。
2 填石路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公路工程填石料质量的控制。公路工程的建设日益发达,穿山跃林,越来越多的在不同地质环境和较为艰难的地段进行施工,面临越来越多的工艺难度,地质改造工程量也增大,各方面的协调十分重要,其中每个环节都要尽量保证达到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才能保证整体工程施工正常进行的实现。公路工程填石路基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目前工艺难度难控制的环节,其中存在的需要注意的工艺要求有很多,比如工程填石料的控制就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基本控制点。填石料大部分颗粒较大且不均匀,对于填石料的质量检测目前常用的几种方法也因为没有一个量化标准,缺乏可操作性。强度和稳定性是路基质量检测的两个重要标准,在路基填石质量的检测和控制过程中,填石路堤压实质量采用压实密度孔隙率指标检测时,就必须挖大坑,采用水袋法进行,用于施工过程控制难度较大,会影响到填筑施工的稳定发展。填石路基填石料的选择要求能够满足强度和稳定性是路基选料的基本要求,通过沉降和抗力的检测可以作为填石料质量是否达标的标准。同时,对于填石料的质量检测方法可以更加多样化和有创新,加强检测工作的技术含量和整体水平。
2)公路填石路基地基处理。公路填石路基地基处理也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填石料比较坚硬,密度大,透水性好,容易使水进入基层造成路基整体沉降不均匀,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同时,填石路段多出现于山区地形,填石高度较大,地基承载力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之一,否则会导致后期施工地基沉降过大或变形引起的沉降不均匀。地基处理中对于承载力的要求是十分高的,为了保证地基不变形和稳定性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首先要求对原地表面进行清理,对于一般耕地用土要去除30cm左右的表土,并用符合标准的填石料进行回填和压实; 对于含水量较高的基底要进行翻晒保证其重型压实度在90%以上; 填石高度在80cm以上时,基底压实度要保持更高。其次,地基填石还要注意基底的强度,对于强度不够的地基要进行换填并且换填深度要在60cm以上。还有对于地质不好的地基例如膨胀土和盐渍土等应当根据地质考查和具体工程条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排水固结、抛石和复合地基等技术方式进行基底的加固处理,保证地基的承载力和坚固性,保证填石地基的稳定性,为后期压实施工等打下坚实稳定的基础。
3)填石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填石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首先填石路基的填料摊铺工艺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决定了填石路基基底的结构类型并影响到压实效果。无论采取哪种摊铺方法,都要将填料摊铺形成合理的结构,最大程度保证压实效果并避免离析现象,常用的摊铺方式有适用于细料较多以及细粒土基底的渐进式摊铺法和后退式摊铺法,还有适用于层厚较大的混合式摊铺法几种。其次,要保证填石路基的填料平整,填料摊铺完,其平整度不仅影响到压实层的填料粒径组成,还影响到路面碾压的压实效果,所以对于摊铺的路面表面要添加细料,保证表面的平整度和碾压工序的开展,表面的平顺是保证路面碾压工作压实效果的重要保证。保持路面表面平整的工艺关键在于填石料的分布,大石块在底部,细料在表层,并且要进行空隙填充,保证最佳压实效果的同时,平顺的表面还保证了压路机的正常工作,不易造成损坏。对于压实路面中细料缺少的地方应该及时填补或者洒上石屑料填充空隙,但是禁用细粒土填充。
同时,在填石路基的整平工艺中,要注意碎石填料的粒径组成,这直接影响到压实的效果,例如大粒径石料为主的填石路面,由于细料不足中间空隙大,颗粒间的结力减小,压实会出现压实不足的现象,静压方式也无法使之密实,稳定性较差。所以,粒径组成对压实效果的实现十分重要,石料的粒径组成应当由大粒径碎石充当骨架,小粒径随时充当空隙填充料,然后运用振动压实的方式进行路基压实,这样的方式既可以保证路基的密实程度和承载力,也可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粒径组成是填石路基整平工艺中的重要控制点。
3 结语
随着我国公路工程事业的发展,公路工程施工的地质环境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的技术难关需要克服,这些问题和难关同样体现在填石路基的施工关键技术控制上。要实现填石路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首先要做好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并了解施工关键技术的控制点,要进行公路工程填石料的质量控制,进行公路填石路基的地基处理,加强填石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实现公路工程填石地基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施工质量的全面控制,保证施工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郭建广.对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的探讨[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18)
[2] 孙建军.公路填筑路基施工工艺探讨[J]. 科技传播. 2011(09)
[3] 董育初,谢雄.公路工程路基质量控制分析[J]. 山西建筑. 2011(09)
[4] 曲杰,王永超.从设计与施工谈公路路基工程质量[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