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搬迁计划

搬迁计划

时间:2022-02-28 09:35:27

搬迁计划

第1篇

地区印染企业的搬迁,要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性搬迁为着力点,通过对印染企业技术装备的更新提高、削减和调整企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等手段,确保全市排污总量有明显下降,确保搬迁后的印染企业装备水平有明显提高,确保土地的集约使用,从根本上减轻地区的环境压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搬迁时间和地点

搬迁时间:年内尽快启动搬迁工作,争取在年6月前全部完成搬迁工作。

搬迁地点:选择在符合环评要求和用地规划的区域。搬迁选址工作要慎之又慎,既要有过硬的环境容量和数据支撑,又要有专家的科学权威论证,做到没有专家论证不决策,没有多家比选方案不决策,没有集体讨论不决策,确保搬迁工作顺利进行。

三、有关政策

(一)由中介机构依据《城市房屋拆迁评估细则》进行评估,按市政府制定的鼓励企业搬迁、实行退二进三的有关政策对搬迁印染企业进行补偿。

(二)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搬迁的印染企业,按其经营性用地的实际成交价高于挂牌评估价部分的30%和经营性用地挂牌评估单价超出搬迁成本单价与企业搬迁面积之积的10%予以奖励。

(三)对搬迁后仍在境内办印染企业,但其排污总量比搬迁前规模减少一半以上的,按其经营性用地的实际成交价高于挂牌评估价部分的10%另外予以奖励。对不再在境内从事印染行业的企业,按其经营性用地的实际成交价高于挂牌评估价部分的20%另外予以奖励。

(四)对3家原国营印染企业,考虑到它们在转制时承担了本地职工安置补偿等一些社会历史包袱,在享受其他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按其经营性用地的实际成交价高于搬迁成本价部分的10%另外予以奖励。

(五)企业在搬迁过程中的停工损失费已经体现在奖励政策中,不再单独补偿。同时,《关于城(镇)区工业企业搬迁的若干政策意见》(政发[]62号)中有关奖励印染企业及限期搬迁的“两个5%”不再执行。

(六)对调整产业结构、不再从事污染行业的企业,可在工业区内优先选择企业用地。

(七)考虑到搬迁成本较高,在退二进三的操作过程中,除土地换社保的2%及上缴省8.4元/平方米这部分外,将拍卖存量土地上交市级的规费全额留给镇政府。

四、其他相关工作

(一)环保、建设部门要组织力量,对新搬迁地点做好环境容量评估论证工作,并提出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管网铺设的有关建议。

(二)国土部门及迁入地镇政府负责做好对新搬迁企业的用地规划调整及相应的申报、审批以及农民征地补偿等有关工作。同时,国土部门负责办理好搬迁印染企业退二进三的用地手续。

(三)供电部门负责做好新搬迁企业的用电保障工作。

(四)市计委、经贸委、科技局等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申请印染企业设备更新技改项目、经费及有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步伐,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五)交通部门要加快盛震线建设步伐,以有利于印染企业的搬迁工作。

(六)镇要负责做好置换土地的规划工作,为印染企业的搬迁搞好服务工作。要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认真处理好在搬迁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确保搬迁工作顺利进行。

第2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规划;总体布局;景观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新农村建设是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整体搬迁是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然而,在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中,普遍存在着模仿城市居住区规划的现象。这种不切实际,盲目模仿的现象造成了农村特色的削弱和消失。使城市居住区肌理代替村庄肌理,城市住宅代替村庄住宅。这种不符合农民生活方式的规划,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并且由此滋生了乱搭乱建等违法现象。

在村建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我们试图以农民为核心,根据保留改造点和新建居民点的不同情况,从村庄总体布局、农村住宅及宅基地、乡村景观等几个方面,对新农村规划进行分析,并对其农村特色进行思考。

一、村庄总体布局。

由于农村资金有限,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节约用地的原则。总体布局上,在保证农民生活舒适的基础上,在有限的用地红线内建造尽量多的农民住宅。

1、对于保留改造居民点,规划注重体现农村的特点,尊重农村原本的生活习惯。设计时充分考虑现状条件,在对土路、石子路进行规划梳理,对水面进行综合整治改造,对围墙棚舍进行统一安排的同时,遵循农村地区自然肌理,保护农村有别于城市的自然风貌。在规划中,尽可能按照原有道路、河流走向,确定组团形态、道路系统及开敞空间系统,保持村庄整体形态的延续。

(1)以控规为依据的同时做到少拆现状建筑,现状建筑与规划红线矛盾的地方,在规划中可适当调整用地红线,以适应现状建筑,节约用地。

(2)道路规划中尽量利用原有道路及进村位置。为了适应现状道路改造,道路宽度控制在2.5~5.0m。

(3)应本着节约土地的原则,根据用地现状进行适当扩建和插建。一是可以平衡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二是可以对新建点无法纳入的住宅做适当安排。

(4)因改造而在保留居民点中侵占了农民的法定宅基地的,设计中应在其它地方相应做出补偿。

(5)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的提高,在适当位置考虑了机动车的停车位。

(6)根据常年主导风向,增加设置公厕、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等环卫设施。

2、对于新建居民点,则努力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历史文脉及村民生活模式,努力把规划区建设成为一个居住环境良好、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的郊区新型村民社区。重视乡村自然、人文特色的动态延续性,营造一个具有生活气息浓郁、邻里关系融洽、景观环境优良的生态文明社区。

(1)总体户型比按照居民点现状调查结果做适当调整。

(2)住宅及宅基地的布置在考虑采光、通透的前提下,或与道路垂直,或平行于道路,或与道路成不同角度的夹角,间隙布置公共活动场地,整体形态生动活泼,丰富而多变。各组团围绕组团绿地布置,形态上形成一定的向心凝聚力,促进人文归属感的形成。每个居住组团都要设置室外健身点或公共活动场所。

(3)在交通组织上采用“人车混行”的方式,以节约用地。居民点内部道路划分为主路和支路。主路结构为环形或尽端路,设计上采取一定的曲折处理,降低了组团内部机动车的行车速度。

(4)新建的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原则上不超过0.375hm2(4亩),总建筑面积1000-2000m2之间,可结合卫生所、超市、村民活动室、物业管理用房、托幼所、公共厕所等一起设置。

(5)统一规划、分期开发、配套建设。注重分期开发的工程经济性以及设施配建与住宅建设的同时性,做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建齐全、道路交通系统完善、每期开发都能形成一个独立的分区单元,每个单元的有机组合又形成一个统一的住区。在分期建设中,近期、中期、远期的户数都要听取村里领导和农民的意见。

(6)居民点每20-30户设置垃圾桶。垃圾收集点则结合周边区域统一考虑。每居民点规划一座公厕,结合公共服务设施布置。

3、要完善新农村建设交通设施,若要富,先修路,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没有良好的交通是不行的。理顺村城内各个村屯的道路,规划功能合理的道路系统,确保村域与周边地区之间的便捷联系和可达性,在设计上要因地制宜,努力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公路,塑造完善的道路交通网络。规划中基本保持了现状的路网框架,结合地形对局部道路的走向进行了调整,形成“一横五纵”的路网结构,“一横”为主要对外交通道路,“五纵”为通往各村屯的主要道路。

二、农民住宅及宅基地

农民住宅设计既要源于农村生活,又要高于目前的农村生活。在户型设计中既要注意功能与实际生产、生活相对应,又要引入现代文明的生活理念。

1、对于保留改造点,宅基地面积不受制约。在尊重现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在改造中侵占了农民法定宅基地的,设计中在其它地方做出了补偿。

2、对于新建居民点

(1)宅基地划分数据指标按照相关指标要求进行规划。即对于1—2人户,3-4人户,5人户,和6人户分别规定不同的宅基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层数。住宅以双拼的形式组合,有院落的可以用围墙分隔,或者联排四五户的形式组合。形成农村特有的宅基地布局形态,不仅保障居民生活的私密性,还在农村规划建设中体现了节约的思想。

(2)如何确定农民住宅面宽的问题一直贯穿设计始终。有人主张面宽做宽符合农民长期以来的生活居住习惯,但由于总用地面积与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的限制而未能实现。普遍房型面宽定为7—9m,既满足使用要求,同时也节约土地。

(3)在户型设计中,住宅底层设置卧室和卫生间,方便老人居住;卫生间面积稍大,可提供洗衣等家务劳动空间;底层南向出入口开在客厅,北向出入口开在厨房,这样符合农村居民生活习惯,也减少了走道面积,增加了生活用房的使用面积。同时在设计中考虑农民的使用特点,为农民提供仓储农具的空间或院落。

(4)机动车停车位设在庭院内,不设车库。

(5)响应政府节能减排的要求,在设计中预留太阳能热水器位置。农村地区没有高层建筑的遮挡,水温升温快,效果好。且农村均为独门独户的多层住宅,热水器安装维护方便。

三、乡村景观

1、对于保留改造点,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原有生态资源,林地、农田、果园结合,创造出不同于城市的田园风光,形成具有特色的郊区新居民集聚区。对于现状有河流经过的村庄,结合景观,梳理整合河道,提出河道水系整治方案,并利用原有水塘、河道进行景观布置,设置居民游憩场地。现状有果园的,可以适当修理改造,形成别具风格的农村景观。

2、对于新建居民点。绿地系统以步行绿化主轴为设计重点,结合步行道路,有机联系各组团绿地。并与规划区内的水体资源结合,形成社区绿地景观系统。各组团的公共绿地景观又与规划区的自然景观形成完整的景观环境系统。

3、生态环境规划

充分利用现有林地、菜地园等用地,注重保护原有山的生态环境,强化村域连续的绿色生态背景,合理利用山水资源,形成绿色背景、黄色板块及蓝色水面的村域生态网络。在农家庭园中集中绿化布置,沿村内道路两侧、休闲活动区和宅间空地进行重点绿化,体现绿色山村的自然清新面貌。

四、结语

在新农村整体搬迁过程中,设计人员从整理宅基地资料和户籍资料,到宅基地资料与现状地形的整合,从听取村里领导及村民的意愿,到与专家的多次交换意见,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只有深入调查研究,立足地方,结合实际,关心农民,尊重农民意愿,才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实现农村特色的延续和再塑造,真正提高农村的人居环境质量。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面对这种新的发展形势,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应明确主导思想,总结问题和经验教训,创新规划设计思路,加快规划设计实施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周亚群.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要点分析[J].中外建筑2012(2).

[2]王晓辉.新农村规划设计中需要重视的几个方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0).

第3篇

一、××年扶贫搬迁基本情况

今年省级下达我县户搬迁计划,市级下达我县户搬迁计划。由于全县急需搬迁的任务重,我们结合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自我加压,下达各乡镇市级移民搬迁计划户、省级搬迁扶贫计划户。为了将这一利民安民工程落到实处,我们依托省、市扶贫搬迁优惠政策,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凝聚社会帮扶合力,强化责任督办,使今年的扶贫搬迁工作稳步推进。根据年初计划,截止月日,完成市级移民搬迁户人。省级搬迁扶贫户人,完成比例占,即将完工在建户,占任务的。根据我县今年扶贫搬迁工作任务重的实情,我们多方筹资,争取到搬迁扶贫资金计划万元,目前已到位万元,其中省扶贫办下达搬迁扶贫专项资金万元,省财政安排资金万元。尚有县发改委万元资金计划还在协调落实中。基于此我们已于月初下拔落实到各乡镇财政所危改搬迁扶贫资金万元,由各乡镇财政所根据农户搬迁进度,按照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的要求,兑现落实到搬迁的农户。

二、主要做法版权所有

(一)界定范围,突出重点搬迁。围绕我县实施的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今年搬迁扶贫我们以重点村为主,突出重点村重点户。年初,我们通过组建重点村包保专班进村入户对至××年的省定重点村开展普查工作,将重点村需要搬迁的农户逐户登记造册,按照市级搬迁和省级搬迁(危改)两类建立基础性的档案,市级搬迁扶贫我们按照每个重点村村平户的指标下达计划任务户,按照优先重点村的原则,由各乡镇以村为单位组织上报实施。将搬迁扶贫作为整村推进扶贫的一项重点项目进行建设。对搬迁的农户的建房进行科学的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扶持政策,在各重点村做好省、市搬迁扶贫政策的宣传和动员,号召农户主动搬迁,提前搬迁,加快了农民搬迁脱贫步伐,加速了我县搬迁扶贫工作进程。

二强化领导,凝聚合力搬迁。今年,县委县政府将搬迁扶贫工作纳入全县重点工作进行月办月结,对搬迁工作加大领导力度,成立了由分管扶贫开发工作的书记、县长任组长,扶贫、民政、财政、计划、交通、电力、城建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分别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一把手牵头负责,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扶贫搬迁工作专班,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对搬迁任务实行责任包保,并制定了优惠的扶持政策,聚集各部门帮扶资金,合力投入。加大了扶贫搬迁工作力度。年初,县委、县政府组织扶贫部门,对全县移民搬迁和住危房户进行摸底调查。通过摸底健全了我县户特困户住危房户农户居住在高寒边远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地带贫困户的档案。为了解决这部分贫困户的住房和搬迁问题,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实施扶贫搬迁与解决特困户危房相结合,用今明两年时间彻底解决这部分特困农户的住房难。计划今年搬迁解决特困户危房户。由县扶贫办负责包保户,县民政局负责包户,县财政局负责包保户,县直个部门负责包保户。县委县政府将全县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纳入全县重要工作进行一月一通报,一月一办结,年终对各部门实行硬帐硬结,确保了全县扶贫搬迁工作向纵深推进。

(三)以人为本,创新机制搬迁。在扶贫搬迁工作中始终坚持群众自愿,扶真贫的原则。在搬迁对象的确定上,必须是真正的贫困户,必须由本人先提出书面申请;在安置方式上,由农户自主选择搬迁类型,能集中搬迁的就集中搬迁,能分散搬迁的就分散搬迁;在建房标准上,由农户根据自身经济状况确定,能建楼房的建楼房,能建经济实用房的建经济实用房。在安置的选址上,由各乡镇、村根据镇、村建设规划自行选址。在搬迁方式上重点采取四种搬迁模式:一是实行梯度搬迁。鼓励低山、河边的农户进城经商给予适当补贴,将其房屋和士地等低价转让给中高山地带的搬迁农户。二是集中安置搬迁。今年实施的第二批个整村推进重点村下达了户市级搬迁计划、户省级搬迁计划,大部分都要求实行集中安置。三是危改扶贫搬迁,××年县委、县政府决定,以扶贫、民政、财政为主,县直各部门全体动员对全县户住危房户实施危改扶贫搬迁,目前已完成特困户的危房改造。四是分散扶贫搬迁,去年全县分散搬迁户,仅重点村曾家垭村一年就搬迁户。今年,在全县实施整村推进的重点村实施分散搬迁户。在组织实施工作中我们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将省级搬迁和我县实施的危改搬迁有机结合同步实施。确保省、市级搬迁户和县委户的危改搬迁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将搬迁扶贫工作与整村推进扶贫工作相结合。将搬迁扶贫作为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项目进行建设。有效地推动了重点村的资金投入和工程建设力度。三是将搬迁扶贫工程与产业化扶贫相结合。在集中搬迁的重点村扶持建设规模化的茶叶、桑叶基地,促进搬迁农户发展产业脱贫。四是将扶贫搬迁与退根还林政策相结合。对搬迁的农户原有的田地进行退耕还林,既使农户享受了政策待遇,又起到天然林保护的作用。

(四)规范程序,政策激励搬迁。为了使扶贫搬迁工作科学、严谨、细致真正成为安民富民的一项重要工程,我们通过规范搬迁扶贫工作申报程序,夯实搬迁扶贫基础工作,以政策为引导,对搬迁扶贫工作阳光操作,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民参与搬迁扶贫工作的极积性。在搬迁前,做到“三表”齐全。年初,由扶贫办与各乡镇政府组织专班进村入户进行摸底调查,认真填写搬迁贫困户基本情况登记表、户主申请表、并由村委会签批意见,报乡镇党委政府批准同意后,以乡镇为单位向扶贫办上报年度搬迁实施计划申请和报表。确保了扶贫搬迁户的真实性和严密性。在搬迁实施过程中做到“三公开”。一是公开搬迁扶持对象标准。对纳入市级搬迁扶贫扶持对象的标准是生活在海拔在米以上的高寒边远区,水库淹没区,资源匮乏区和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地区的,靠自身难以脱贫的贫困农户。对纳入省级扶贫搬迁户同我县实施的危改工作相结合,介定对象是住草房、石板房的,房屋屋面严重腐朽不能遮风档雨的,墙体严重倾斜的,无安全感的贫困农户;二是公开搬迁扶贫政策。将扶贫搬迁政策宣传到村到户。按照市级搬迁每户给予元的补助政策。省级搬迁户按人口给予补助,至户人的补助元,人户的补助元,人户的补助元,人以上户的补助元;三是项目资金公开。根据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式的实施意见,今年月对××年省级搬迁的户和××年市级搬迁扶贫的户项目资金通过《今日××》在全县进行了为期天公告公式,将搬迁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式到户。以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使搬迁扶贫工作公开透明。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一)洪涝灾害影响农户危改搬迁进度。今年至月连续两个多月的强降雨,使农户的危房改造工程滞后,同时,一部分已建起的新房的农户受到地质滑坡的影响又重沦为危房,给危房改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二)部分农户外出打工,危房改造启动慢。在我县农村农户建一栋楼房需投入资金—万元,而每户的扶持只有元左右,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贫困户由于没有自我投入,而政策扶持有限。为了能够建房,农户在没有其它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只有靠外出打工挣钱建房,为此不能尽快启动建设。目前在建的农户有就属于这种情况。

(三)资金筹集到位晚,资金及时到位迟缓。由于扶贫搬迁是年初组织实施,到年尾时才兑现补助资金,从搬迁实施到项目申报下达到县运转周期太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搬迁农户在实施搬迁中缺乏建设和启动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搬迁积极性。今年,省级下达搬迁资金计划是扶贫资金万元,财政资金万元,计划资金万元。现在,扶贫和财政资金已到位并下拨,但计划部门并不承认有搬迁任务,致使资金不能到位。经过多方筹集,还差万元的资金。目前,搬迁扶贫工作已面临着验收考核,我们虽然通过组织专班多次深入农户未声明行督办,但资金筹集不能及时到位使搬迁扶贫工作的难度加大。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搬迁扶贫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确保今年的移民搬迁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一)加强督导,确保进度。组织重点村包保专班进村入户开展督导。做好移民搬迁工作组织领导,协调解决移民搬迁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进展缓慢的搬迁户,督办进度。继续抓好省、市移民搬迁工作的月督办、月通报,确保搬迁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第4篇

关键词:罗田馆;图书馆新馆;搬迁;策略

今年罗田县图书馆已经在3月27日召开了全馆职工动员大会,决定在后续搬迁工作结束后对外开放新馆。新馆地处江夏大桥旁边,不仅景色宜人、环境清幽,还配备了电子书借阅机等先进设备。结束了老馆设备老化,文献挤压的局面。

一、搬迁新馆策略的主要要素

罗田图书馆的搬迁工作复杂而庞大,因其没有可以借鉴的固定模式。此馆搬迁工程需要立足于本馆实际具体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搬迁策略,确保搬迁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1.谨遵搬迁纲领

从某种角度而言,可以说规划是搬迁新馆的纲领。所谓的规划,也就是指开展相对全面而长远的发展计划,对图书馆未来的整体性、长期性等进行综合思考并设计出合理的行动方案。毕竟图书馆搬迁工作复杂而繁多,若是不进行长远的考虑与用发展中的眼光看待,很不利于搬迁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务必从责任高度与服务理念着眼,合理规划搬迁图书馆的整体工程步骤,并加以科学运作,从而才能确保搬迁工作顺利实施。

2.谨记搬迁准则

从管理学层面分析,可以将计划阐述为计划工作与计划形式。前者旨在结合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未来一段时间内想要实现组织目标的有效方案。后者旨在以文字与指标等形式表达组织与组织内各部门及成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行动方向、工作内容以及方式等方面的安排。计划可以说是规划的延伸,其更具针对性与预见性,是针对规划而合理制定的实施计划,拥有明确的目的,具备一定指导性。同时也是对正式实施与实施后可能发生情况与效果的一种预见,实现未来目标是其规划的最终目的。换而言之,也就是说计划即明确目标与规定实现目标的途径与方案。

3.紧靠依据

实践是检验事物对错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也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因此想要检验搬迁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可进行实践。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尽可能降低新馆搬迁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性,也就是指在迈向目标不断前进的道路上架设起一座便捷稳固的桥梁。健全规范的计划可以确保实践过程中各环节与各部门的活动可以在时间、空间与数量上进行相互衔接,着眼于整体局面的同时,又能兼顾局部,相互协调,促使搬迁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二、新馆搬迁的理论分析与原则分析

1.理论分析

罗田县图书馆文献众多,职员数量也不少,此处搬迁新馆,不仅仅只是迁移文献资料,搬迁工作不仅需要高效,还需要省力与科学,合理组织藏书,实现书尽其用的目的,始终贯彻服务至上的理念,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与方法。基于本馆实际情况,从读者出发,使文献资料的得以充分运用,进一步健全符合读者需求的服务模式。如:将以往在各个阅览室借还图书改为全馆文献一站式借阅的服务模式等等。从理论上而言,搬迁藏书也可以说是改造藏书组织的契机。乘搬迁之机,根据藏书等级与使用对象进行藏书结构的划分工作,以读者需求为目的,将借、阅与藏进行有机统一,使藏书组织更科学合理化。

2.坚持原则

首先需要坚持的便是排检原则,也就是说对馆内各书库藏书全面进行整序、归类等,以此为新馆库位、架位等提供参考依据,并且在排检过程中还可以整改分编、典藏与排架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其次坚持有序原则,也就是将不常用的图书文献入库,常用的文献入架等。除此之外,还要坚持开放原则,也就是书库与阅览室施行图书文献排放全开放原则,这样便于读者查寻。

三、图书馆搬迁策略实施

1.合理组织搬运力量

让所有参与搬运工作的人员了解掌握新馆规划,使其明确方向与目标。然后进行合理分工,将搬运任务具体落实到个人身上。其次制定搬运期g的劳动纪律与奖惩制度,最大限度调动职员主动性与积极性。合理分工,避免出现一窝蜂的情况。科学的将搬运工作划分成几条互不干扰的工作线,把搬运的图书根据各个服务窗口分成几部分,然后把搬运人员根据服务窗口分成几个小组,每小组负责一个窗口的图书,并从小组中选取熟悉馆藏、业务水平高的人员任职组长,负责自己小组。明确图书下架、运送、上架各道工序,同时展开,高效进行。

2.统一调动,合理运用人力、物力与财力

统一协调新馆搬运各项工作,合理运用有限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因此需要成立起高效、精干与权威集于一体的指挥系统。然后合理规划与统筹藏书搬迁工作的各道工序,协调指挥各项事宜。比方说包括人员安排、图书下架、图书打捆、图书运送等,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3.搬迁期间的读者服务工作

在搬迁时,需要在新馆启动网络信息平台,为读者提供基本的查寻服务。在后续搬迁工作结束后对外开放新馆,一边继续整理一边接待读者。也就是说,必须使读者基本服务正常进行,确保图书馆处于最基本的一个运行状态。

4.新馆的管理方式

搬迁新馆后,需要及时更新现代化管理方式,做到未雨绸缪。首先使管理精细化。新馆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核心,充分利用人力与其他资源,促使服务效率最大化。基于岗位细则、服务细则等基础上科学合理制定工作制度与管理体系。其次新馆搬迁意味着服务需要有所提升,所以必须强调岗位练兵,增强服务本领。根据新馆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加强职员的业务考核,让整个图书馆馆员的服务水平更加专业化,掌握更高的专业技能。

四、结语

新馆搬迁不仅意味着服务功能需要强化,还意味着整体服务水平需要提升。同时要使新馆管理更加现代化,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面对图书馆搬迁这个契机,不仅要统筹新馆发展规划,还要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应的整套计划,将新馆现代化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出,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宋海沂. 图书馆搬迁策略[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01:109-111.

[2]张铁. 浅议图书馆的搬迁工作[J]. 中国电力教育,2008,S3:186+188.

第5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以农村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将移民搬迁与小城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通过县城、集镇、中心社区集中安置等多种形式,切实搞好贫困群众移民搬迁工程,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的生存发展问题。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城乡统筹、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各乡镇要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强化措施,全力推动。同时,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积极动员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管理和监督等工作。

3、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等,一次规划,分步实施。

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文化、自然条件因素,合理确定安置规模和类型,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优先向贫困户倾斜优惠政策。

5、坚持整村组搬迁、相对集中安置。项目村贫困户全部纳入搬迁范围,相对集中安置,鼓励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落户。

6、坚持整合资源、联合共建。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各部门的项目资金,确保移民新区建一个、成一个,使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二、搬迁对象和目标任务

(一)搬迁任务。“十二五”期间,全县共搬迁安置1526户、6886人。其中,王家湾乡103户、369人,镰刀湾乡153户、821人,化子坪镇135户、617人,招安镇417户、1997人,沿河湾镇427户、1721人,西河口管委会99户、516人,高桥乡91户、342人,砖窑湾镇80户、407人,真武洞镇21户、96人。

(二)实施范围。“十二五”期间,全县扶贫移民搬迁共涉及9个乡镇、34个村、61个村民小组。

王家湾乡2个村、3个村民小组,即:张家塬村麻山、南塔村民小组,曹家洼村曹家洼村民小组。

镰刀湾乡4个村、7个村民小组,即:刘沟村定坪、刘沟、马沟村民小组,康河村老庄塔、老庄畔村民小组,高沟村牛峁河台村民小组,史川村背庄村民小组。

化子坪镇4个村、8个村民小组,即:梁河村庙沟村民小组,河西沟村阳山梁、学水湾村民小组,曹渠村王大湾、曹渠村民小组,咀头峁村牛庄、史坡塔、咀头峁村民小组。

招安镇11个村、24个村民小组,即:白坪村五圪堵村民小组,康岔村高山腰、叶老庄、铁龙山村民小组,周石尧村道渠湾村民小组,张新尧村阳畔、排来沟村民小组,碾盘沟村碾盘沟、老树河、九滩沟、阳畔村民小组,柴新庄村补子沟、崖尧沟村民小组,九台村南山畔、阳湾、高家峁、九台、崖尧河村民小组,周屯村白家沟村民小组,岳中庄村苗家山、白台、白咀村民小组,谢屯村中咀村民小组,三王河村黄柏刺湾村民小组。

沿河湾镇7个村、10个村民小组,即:玉家河村白家尧村民小组,寺腰岘村宋家沟、韩塔村民小组,侯沟门村海眼塔、桃树洼村民小组,边墙村边墙、尧台沟村民小组,碟子沟村新窑湾村民小组,砖窑沟村新庄洼村民小组,高家峁村崖尧沟村民小组。

西河口管委会2个村、3个村民小组,即:街砭村街砭村民小组,崖尧砭村崖尧砭、范台村民小组。

高桥乡2个村、2个村民小组,即:北宋塔村唐家沟村民小组,高桥村陈家沟村民小。

砖窑湾镇1个村、1个村民小组,即:砖窑湾村砖窑湾村民小组。

真武洞镇1个村、1个村民小组,即:阳庄村野家尧则村民小组。

(三)具体目标。通过实施扶贫移民搬迁,实现贫困群众住房有保障、环境有改善、增收有渠道、产业有发展,使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一是户有安全、经济、实用住房,人均住房面积达20平方米以上;二是村有1-2个主导产业,户有1-2人掌握实用技术;三是交通、电力、通讯、电视、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达到或超过当地城镇水平;四是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享受到城镇同等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五是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升,迁到城镇的群众收入力争达到当地城镇居民平均水平,迁到中心社区的群众收入力争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平均水平。

三、搬迁方式、安置办法和新村建设方法

(一)搬迁方式。按照省市有关移民搬迁政策要求,采取整村搬迁为主,分散搬迁为辅,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搬迁。

(二)安置办法。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对有条件的搬迁群众,实行县城、集镇、中心社区集中安置;对五保户采取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安置;对特困人员在个人自愿的前提下,由政府建免租金周转房,产权归集体所有,由当地村委会统一集中安置。

(三)新迁村建设方法。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统一规划、综合配套”的原则,采取集中统建与群众自建相结合方法建设。跨乡镇、跨村在县城、集镇安置的搬迁户建房可实行集中统建,在中心村安置建房可实行统建、联户或分户自建。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建房,都必须统一规划,征得群众同意。移民新村项目建设采取招、议标制,公开确定实施单位。对于贫困户建房原则上由贫困户自行确定,在项目实施中,要有群众代表参与监督。

四、扶贫移民搬迁工作程序

扶贫移民搬迁工作按照农户自愿申请,村组评议,乡镇审查,县扶贫办审批,市扶贫局备案的程序进行。

(一)户主自愿提出搬迁安置书面申请,报村委会评议。

(二)村委会将评议出的搬迁对象张榜公布,并组织搬迁户集中讨论决定新村建设规划初步实施方案(地址选择、住宅标准、建房规模、建房形式、房屋分配方案、新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资金除省市县配套补助资金外,搬迁户自筹资金方案)。若无异议,上报乡(镇)政府审查。

(三)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申报的搬迁对象进行审核,并选择有资质的规划设计部门对移民新村建设进行规划设计,之后报县扶贫办审批。

(四)县扶贫办审批后,将审批结果通知各乡(镇)、村委会组织实施,同时报市扶贫局备案。

五、扶贫移民搬迁新村规划设计

(一)移民新村选址要科学、超前、有发展空间,坚持近水、近电、近路,要与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确定的集镇、中心社区布点相一致,经群众集体讨论后,提交专业部门进行科学论证,县扶贫移民搬迁领导小组根据多方意见研究确定。

(二)统一规划设计由县扶贫移民搬迁领导小组负责,选择有资质的规划设计部门进行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审定前,要组织搬迁户进行讨论,征求群众意见,群众建房既要适当超前,又要结合群众的承受能力和传统习惯。

(三)移民新村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要超前,一次规划到位,分步实施。住宅内水电路等生活必备项目规划设计要一步到位,不留缺口,确保搬迁户新房建成后顺利入住。移民建房面积人均不得少于20平方米,每户最高不得超过120平方米。

六、扶贫移民搬迁补助政策

(一)扶贫移民搬迁建房补助政策。

1、省扶贫移民搬迁建房补助标准按照每搬迁一人补助3800元,每户补助1000元宅基地整理费,在享受省上人均补助的基础上建房仍有困难的特困户,按照搬迁贫困户总数的10%计算,每户再补助10000元。

2、市扶贫移民搬迁建房补助统一实行“1+5”政策。即每搬迁一户补助10000元,每人补助5000元。除省上建房补助外,不足部分建房补助由县财政解决。

3、根据县实际情况,扶贫移民搬迁继续实行“1+2”建房补助标准,即:除省市补助外,每搬迁一户补助10000元,每人补助2000元。

(二)扶贫移民搬迁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补助政策。

1、省财政按照扶贫移民搬迁每搬迁一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补助资金标准2300元。主要解决移民新村的巷道硬化、给排水、电力入户等村内群众急需项目。

2、市、县财政配套移民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补助资金标准每搬迁一人补助2300元。

3、项目乡(镇)、村组按规划设计实施项目,自筹资金及时到位,县财政按每户5000元标准给予奖励。

4、扶贫移民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除省、市、县补助资金外,不足部分由部门配套和群众自筹解决,部门配套项目不能安排的部分,由县财政配套解决。县上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统一安排实施完成了项目工程的,省、市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补助资金不予重复安排。

(三)扶贫移民搬迁管理经费

县财政按省、市、县补助资金总额的1.5%安排管理经费,主要用于规划设计、项目评估论证、监督检查、竣工验收等,不得用于与项目无关的费用支出。

七、扶贫移民搬迁项目资金管理

(一)中、省移民专项资金和市县配套补助资金,要指定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专账储存,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报账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二)扶贫移民搬迁建设补助资金由县扶贫办和财政局共同负责直补到户。不经搬迁户同意,不得统一支付。

(三)公共设施项目采取预付资金和预留质量保证金的办法。保证金按照项目资金总额的5%预留,剩余资金在项目动工实施前预拨三分之一,项目实施过半后,由县扶贫办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联合检查,达到实施合同要求后,再拨付三分之一,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拨付剩余资金。预留质量保证金按合同约定支付。

(四)审计部门要依法对移民搬迁资金实行年度审计,纪检、监察部门每年要进行专项检查。凡转移、挤占、挪用、拖欠移民搬迁资金的,都必须如数返回,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凡欺上瞒下、虚报冒领、贪污挪用移民搬迁资金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八、扶贫移民搬迁项目的检查验收

(一)乡(镇)自查自验。由乡(镇)政府牵头,抽调相关人员组成检查验收小组,按照统一的标准逐项进行验收,并报县扶贫办验收。

(二)县办验收。由县扶贫办牵头,抽调相关部门组成检查验收小组,按照项目规划设计逐项验收。对于验收达到优秀等次的县上给予通报表彰,对于验收不合格的乡(镇)给予通报批评,责其限期整改。

(三)检查验收内容:当年搬迁计划任务完成情况、瞄准贫困户、补助配套资金兑付、建房面积及质量、新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移民户入住、档案资料和村立碑、户挂牌情况等。采取百分制,总得分95分以上为优秀,80分(含)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下为不合格。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上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领导任副组长,扶贫、财政、交通、电力、水务、卫生、教育、广电、农业、林业、电信、畜牧、国土、经发、审计、纪监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县扶贫办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工作的日常事务。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狠抓落实,确保扶贫移民搬迁顺利实施。

第6篇

(一)上下联动,齐推进。

一是市级成立高山生态扶贫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为市发展改革委、城乡建委、扶贫办等市级有关部门,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搬迁工作,负责协调小组日常工作,其它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同时明确市级相关部门分片对口联系30个区县。二是各区县均建领导班子,由区县领导亲自挂帅;在发改委设立办公室。由发改委负主要责任,其它部门配合。三是制定了五年规划及今年具体实施方案,14个贫困县通过现场评审方式,启动项目实施,部分区县完成今年搬迁任务50%左右。

(二)横向考察,学经验。

为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搬迁政策,重庆市加强横向沟通交流,学习考察相邻省市开展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搬迁方式、补助标准、资金整合及住房、土地、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积极做好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制度顶层设计。

(三)加大投入,保落实。一是通过整合中央、市、区县(自治县)资金,打捆中央预算内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资金、生态移民资金、市级统筹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等,落实2013年搬迁资金计划16亿元。为有效解决“搬富不搬贫”的问题,市里按8000元/每人落实到区县(自治县),由各区县(自治县)针对安置条件、贫富状况的不同,制定差异化分类补助标准,重点支持建卡贫困户、农村低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体。为确保补助足额到人,要求各区县(自治县)对搬迁项目计划、搬迁资金安排、搬迁对象、补助标准和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公示,通过加强搬迁资金监督检查及验收,纳入年度绩效考评等措施,确保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程政策、资金落实到位。二是加大区县自筹力度。区县根据本级财力适当安排一部分,对口帮扶一部分,动员社会捐赠一部分。如黔江对有搬迁意愿,但没有搬迁能力的特困搬迁对象,通过部门一对一帮扶和财政兜底的方式进行安置。同时,加大宣传,通过网络、电视等让群众、社会了解支持扶贫搬迁工作,形成搬迁合力。三是通过土地筹集资金。通过地票交易、申请额贷款,“三权抵押”等筹集部分资金。

(四)制定办法,强管理。

为确保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资金安全、规范、有效运行,市财政局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的意见》,会同发改委、扶贫办、城乡建委共同制定了《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资金管理办法》,对搬迁标准、支持对象、资金来源、资金整合、资金拨付程序、项目资金公示、项目检查验收、违规问题处理等进行了明确 。

(五)调查研究,找问题。

搬迁领导工作小组深入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开展调研,收集并掌握了搬迁需求与指标计划的矛盾、补助标准不统一、特殊对象搬迁困难、安置区的用地困难、后续产业如何发展、集中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实地查看部分搬迁安置点建设情况,了解搬迁工作推进中的难点问题。

第7篇

[相关链接]

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十年见效

2001年9月,原国家计委出台《关于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实施意见》,利用国债资金在西部地区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云南、贵州、宁夏、内蒙被国家列入首批试点。截至2004年,国家累计安排易地扶贫搬迁试点资金46亿元,连同地方配套投资,总投资70多亿元,搬迁贫困人口102万人。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这项工作向更大范围推进。

从2009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在安徽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共安排试点工程项目27个,总投资11467万元。两年来,根据整体搬迁和集中安置的原则,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有关部门对11个县(市、区)27个乡(镇)的贫困农民15230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并对安置区组织实施配套工程建设,基本实现了消除贫困和改善生态的双重目标。

为彻底解决地质灾害给群众带来的威胁,陕西省今年初通过《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年)》、《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规划(20112015年)》,计划搬迁居民27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扶贫避灾移民工程。

“三位一体”总思路,10年移民近300万。根据部署,陕西省计划用10年时间,按照“小城镇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避灾扶贫搬迁”三位一体的思路,将陕南秦巴山区、陕北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三个连片贫困板块的近300万贫困群众搬迁出来。陕西省政府常务会议特别强调,移民搬迁过程中要统筹考虑集中安置、城镇布局、配套设施和土地利用等问题。“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程今年将按照“地质灾害避险优先,贫困(特困)户优先、偏远地区优先”的“三优先”原则,重点优先安排因地质灾害避险造成的移民搬迁安置,计划完成20万人。

四种安置三种补偿,每年4亿用于移民。陕西省明确了四种搬迁安置方式,即向城镇迁移;向移民新村迁移;小村并大村迁移;自主分散迁移。此外,针对移民搬迁中的农民户籍问题,陕西省按照《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纲要》确定的107个重点镇有望发挥重要作用。据悉,重点镇在户籍改革方面将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划分方式,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对搬迁户的补助将参照“5・12”汶川地震村民建房标准分三类实施,补助金额从3万元到4万元。针对陕南地区的移民搬迁,从2011年开始,陕西省每年安排4亿元用于移民搬迁。据了解,陕西已投入10亿元启动资金,省级今年住房补助资金已全部落实。

第8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要求,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企业为实施主体,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加快推进中心城工业企业搬迁工作,进一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拓宽城市发展空间,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规划先行,合理布局。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和搬迁企业用地需求,搬迁企业新厂选址腾出地利用和企业现址转产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的要求提前搞好规划。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律不再新上化工项目,中心城及周边区域化工企业暂停审批。

2.产业升级,集聚发展。通过搬迁或转产积极推进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改造升级。鼓励搬迁企业通过参股等方式联合重组,禁止异地低水平重复建设,推动搬迁企业向同类产业和配套产业相对集中的开发区、园区集中。

3.突出重点,分批实施。坚持先急后缓、分期分批、一企一策,既全面安排、整体推动,又集中力量、突破重点,实现中心城工业企业搬迁一批、转产一批、关停一批。

4.依法搬迁,依法推动。认真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依法行政,严格依法依规开展工业企业搬迁工作。搬迁或转产企业新建项目要符合各级产业政策,严格遵守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

二、搬迁范围及搬迁方式

(一)搬迁范围。中心城内(东到东八路,西到郝纯路,北到德州路,南到南外环)因污染或城市规划建设需要搬迁的工业企业。

(二)搬迁方式。对需搬迁的企业自2010年起利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搬迁工作。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以下方式:

1.需搬迁的化工企业原则上迁入港开发区,其他企业迁入经济技术开发区或胜利工业园区。

2.对部分基础条件好、具备转产能力的企业,经研究批准,可改变经营业态,就地转产服务业。

3.对没有环评、安评等手续,不符合现行产业政策的企业,由环保等部门提请市或县区政府依法予以关停。

4.对未按期完成搬迁任务或拒不执行搬迁任务的企业,依法予以关闭。

三、支持企业搬迁的相关政策措施

(一)财政税收支持。

1.市、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设立中心城工业企业搬迁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主要用于对搬迁企业的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由财政等部门另行制定。

2.对按要求实施搬迁、转产的企业,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多渠道争取国债资金和国家、省级各类治污减排、生态环保专项建设等补助资金予以支持。对符合排污费使用规定的企业,优先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搬迁企业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3.搬迁到港开发区的企业自投产纳税之日起至2017年底,缴纳税收的市级以下地方留成部分,按税收入库级次给予企业等额补助支持。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扶持期限。搬迁到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的企业自投产纳税之日起至2014年底,缴纳税收的市级以下地方留成部分,按税收入库级次给予企业等额补助支持。

4.对企业搬迁或转产中涉及的技术改造、产品结构调整、节能节水和节能技术产业化等项目,符合条件的优先安排申请国家和省、市有关专项资金扶持。

(二)土地收益支持。

1.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搬迁的企业,原厂址土地出让金扣除成本性支出及必需的政策性扣除后的净收益,全部等额补助支持企业;搬迁企业原厂址先行纳入政府土地储备的,可提前支付部分补偿费用。

2.搬迁到港开发区的化工企业,新厂址占用土地所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地方留成部分扣除成本性支出及必需的政策性扣除后的净收益,全部等额补助支持企业。搬迁到其他区域的,给予一定扶持。

(三)住房建设支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企业迁入地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或港开发区管委会按照经济适用住房和棚户区改造的有关政策,组织实施搬迁企业职工家庭安置住房建设。同时,优先纳入市县经济适用房规划和建设。住房建设用地可以划拨方式供应,搬迁范围内原有住宅用地的出让净收益优先用于安置住房建设。职工原有住房与安置住房实行等面积产权调换,执行国家规定的住房设计最低套型面积。

(四)行政事业收费支持。

1.企业搬迁或转产过程中发生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收费项目,在扣除上缴上级资金和成本性支出后,全部予以减免。2.对搬迁企业在原址所占用的水、电、气使用指标、排污指标,由供水、电力、供气、环保部门按原指标变更至搬迁新址,不再收取费用。

(五)信贷资金支持。金融部门针对搬迁企业具体情况,拓宽抵押担保范围,创新担保方式和信贷产品,对搬迁项目建设、生产恢复等优先给予信贷资金支持。

搬迁企业享受的财政税收支持、土地收益支持和行政事业收费支持之和不得大于搬迁过程中企业固定资产损失。在搬迁计划期内企业擅自在现址建设的项目不纳入企业搬迁补偿范围,不享受相关扶持政策。对列入搬迁计划的企业,未按期完成搬迁任务的,搬迁时不给予相关优惠政策扶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中心城工业企业搬迁工作的有序稳妥推进,市政府成立市中心城工业企业搬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批有关县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制定的搬迁工作计划和企业搬迁工作方案,研究制定搬迁政策,核定扶持限额,研究解决搬迁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企业搬迁的日常调度、指导、协调及监督考核工作。有关县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具体负责本辖区企业搬迁工作。

(二)严格企业搬迁程序。

1.列入搬迁名单的企业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搬迁或转产方案,由所在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或企业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后,报市中心城工业企业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提交企业现址土地的评估报告、新厂建设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新址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等相关文件资料。

2.市中心城工业企业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对企业搬迁或转产方案进行论证,核算扶持限额,报市中心城工业企业搬迁工作领导小组批准确定。

3.搬迁方案经批准后,由企业所在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督促落实,企业具体组织实施搬迁。企业搬迁或转产完成后,由企业所在县区政府或开发区管委会提出申请,由市中心城工业企业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审核验收。

(三)严格落实责任。实行企业搬迁工作目标责任制,将中心城工业企业搬迁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有关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制定具体的搬迁工作计划,精心组织,加快推进。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通力配合,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积极帮助企业解决搬迁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在搬迁企业征地、注册、新建厂房,以及投资项目的审批等方面,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第9篇

贵州省委、省政府发动脱贫攻坚春季攻势,易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是其中两大任务。就如何更好推动这两项工作,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采访了贵州省易地搬迁扶贫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局长王应政和贵州省教育厅厅长王凤友。

当代贵州:今年是贵州易地搬迁扶贫承上启下和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贵州打算怎么打好易地搬迁扶贫这场硬仗?定下搬迁75万人计划任务主要基于哪些考虑?

王应政:2017年既要实施好75万人的易地搬迁,还要解决好2016年45万人搬迁后的脱贫发展。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和项目导向,以精准搬迁、精准脱贫为主线,严格执行易地搬迁扶贫政策,全面提升易地扶贫搬迁质量和水平,坚决打好春季攻势,确保2017年再战告捷。

主要工作分两块。一是精准抓好搬迁对象、安置地点、住房建设、项目管理、资金保障五个关键环节,解决好“怎么搬”的问题,实现多搬、快搬、搬好。二是学习借鉴惠水试点经验,在全省全面推广和落实“五个三”政策,解决好“搬出来后怎么办”的问题,让搬迁群众一步住上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

易地搬迁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一年搬迁75万人,接近“十三五”规划任务的一半,在贵州历史上前所未有,全国罕见。打赢这一仗,如期实现脱贫和全面小康就有了主动,就更有底气。

当代贵州:随着贵州省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已具备了良好的安置条件和就业空间。今年贵州易地搬迁扶贫要求“城镇化集中安置”,将如何推进这项工作呢?

王应政:城镇化安置是指易地搬迁人口和资源要素向城镇聚集的过程。

我们将选择经济要素集聚功能强、创业就业机会多,人口承载容量大的县城和中心集镇布局安置点,以市州所在地和县城为主、中心集镇为补充,推动搬迁农户向城镇集中。也就是说,不再安置到一般边远乡镇、旅游景区服务区和中心村,特别是避免山上搬山下、农村搬农村、这个“穷窝”挪到那个“穷窝”。

以安置点为单元实行集中安置,坚决防止分散、零星安置。

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管理,以利于统筹全县资源做好配套建设和后续扶持,不能把安置项目分散到各乡镇自行实施。因为乡镇不仅缺乏工程建设技术力量和管理经验,更缺乏支撑就业、产业等的项目和资源。

推进城镇化集中安置,产业是基础,就业是关键。要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逐户落实就业资源和脱贫措施,实现劳动力在城镇充分就业。只有让搬迁群众有事可做、有业可就、有钱可赚、增收致富,就能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调动和激发群众的搬迁热情。

当代贵州:解决好易地搬迁扶贫安置区群众子女入学,群众才能安居乐业。为推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贵州将采取哪些措施?

王凤友:我们将统筹解决好易地搬迁扶贫安置区群众子女就学,落实好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入学和升学政策。同时,巩固提高教育“9+3”计划,优化中职学校布局,提升职教培养质量和人才技能。针对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子女进行招生,确保他们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能,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并继续推进10所省属优质职业院校对口招收全免费精准扶贫“威宁班”、“赫章班”2000人,帮助贫困家庭“拔穷根”。

争取扩大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好贵州大学等省属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提高高职院校分类招生中招收贫困家庭中职毕业生的比例,民族预科班、双语预科班、民族班、双语民族班招生计划向符合条件的扶贫对象倾斜,增加贫困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深化“省属院校帮百村”扶贫行动,大力推进教育帮扶,增强贫困村发展后劲,助推加快脱贫进程。

当代贵州: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教育扶贫作为三大攻势重点内容之一,贵州省教育部门如何将精准扶贫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

王凤友:“扶贫必扶智。”我们将严格执行国家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免学杂费政策,认真落实好全省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政策,继续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中至本科阶段学生提供扶贫专项助学金,免(补)普通高中和中职学生学费、住宿费、教科书费,免(补)大学本专科学生学费。

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孤儿和残疾幼儿入园保育费和生活费,帮助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认真落实好“两免一a”政策,完善控辍保学机制,保障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

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贵州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向在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就读的儿童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接下来我们将提质升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努力让学生吃得营养、吃得均衡。

当代贵州:易地搬迁扶贫是精准扶贫“当头炮”,需要扎实推进。夯实教育脱贫根基重点在贫困县,让贫困地区孩子能够就近接受良好教育,是教育脱贫的长远之计。有效推进这两方面工作的着力点何在?

王应政:对于易地搬迁扶贫,当前工作主要有三点:第一,抓好政策培训。对各市(州)、县政府分管领导、发改局长、移民局长和各县平台公司负责人,以及省直有关部门共500余人参加了培训,系统培训了中央和省的易地搬迁扶贫政策,特别是前面提到的新思路、新要求和操作规范。第二,抓好政策执行。省易地搬迁扶贫工程建设指挥部已将2017年定为质量建设年,要求严格执行中央、省的相关政策规定和要求,全面规范项目管理和工作行为,着力推动“五个三”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提升搬迁安置质量和脱贫成效。第三,抓好政策督查。将全省易地搬迁扶贫工作划分为3个片区,每个片区由一名厅级干部联系,由一个片区工作组常驻一线明查暗访和督促指导,实行片区负责制。

王凤友:对于教育精准扶贫,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是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

大力增加乡镇、城市社区和城郊结合部公办幼儿园资源,同时按照“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联合办园”布局,重点推进人口集中村寨新建或利用闲置小学校舍改建农村幼儿园,让农村孩子就近接受良好启蒙教育。

第10篇

一、科学规划,全面建立整村搬迁引导机制

一是建立规划引导机制。20__年,该市立足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户以下小规模自然村为主对象,确定了整村搬迁五年计划。×—20__年,全市计划完成小规模自然村整体搬迁×个(含自然村),其中行政村搬迁×个。

二是建立组织发动机制。各县(市、区)均建立健全了农民异地转移组织领导机构或协调机构。各有关部门按照农民异地转移工作整体要求,认真履行职责,通力协作,协调解决整村搬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通过电视报纸媒体宣传、编印《整村搬迁×例》、干部进村入户宣传和组织高山远山群众到安置小区考察等多种形式,提高群众对整村搬迁工作的认知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20__年起,连续三年提出了“农民增收六大目标”,每年与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签订工作目标责任状,其中首要目标和核心任务就是以整村搬迁为重点的农民异地转移工作。同时,市委、市政府对整村搬迁工作实行“一月一报、一年一考核”的督查机制,对实现年度目标的县(市、区)给予×万元的工作经费奖励和补助,极大地激活各地的工作积极性。

二、规范操作,全面建立整村搬迁推进机制

一是规范项目实施流程。由符合农民异地转移规划和自愿整体搬迁的自然村,自主召开户主会议讨论形成自愿整村搬迁决议,形成决议后向所在村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交由村委会讨论决定同意后向所在乡镇(街道)提交申请报告。乡镇(街道)审核、汇总,报送各县(市、区)农民异地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异地转移办组织复核,提请当地政府研究审定,审定同意后方可进行整村搬迁。

二是明确政策扶持内容。为确保整村搬迁五年计划落到实处,20__年配套制订了《关于加快农民异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丽委〔×〕×号),重点明确了整村搬迁“一补、两不、三优先”政策。对整村搬迁的农户,市、县(市、区)财政和省财政补助予以配套,确保给予每人不少于×万元的补助。×—20__年,市财政累计安排×亿元以上的农民异地转移专项资金,对市本级、县(市)实施整村搬迁的农民分别按人均×元和×元标准予以补助。

三是严格项目验收程序。整村搬迁项目实施完成后,需由县(市、区)自行组织力量进行一次逐村实地初验,初验合格后再报市里验收,通过市级验收后方可拨付补助资金。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则该指标视作未完成,不予拨付补助资金:农民异地转移人数达不到目标数的;整村搬迁人数占计划任务搬迁人数比例低于×%的;财政对整村搬迁农民补助没有达到每人×万元的。

三、灵活安置,全面建立整村搬迁保障机制

一是强化安置保障。根据整村搬迁农户的多样化需求,采取了集中安置型、分散安置型和困难救助型三种安置方式。分散安置主要是货币形式安置,政府对符合条件的异地转移对象给予货币补助,鼓励他们到城镇购买商品房或二手房,有些则从自然村到中心村自建房。而对困难群众的安置,包括对五保户实行到敬老院里供养,对没有能力购房或建房的特困户采取廉租房、政府补贴房租或建设低成本简易房等形式给予安置。

二是强化增收保障。首先,科学选择安置地。坚持“依城镇建区、依村设点”的原则,优先考虑在人口比较集中、有一定产业支撑的城区和中心镇建设安置小区,目前全市已建成安置小区(点)×多个。其次,大力发展来料加工和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从20__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万元来料加工和农家乐休闲旅游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来料加工经纪人在农民异地转移安置小区拓展来料加工业,支持异地转移农民兴办农家乐,促进转移农民就地就业发展。第三,积极开展异地转移农民就业培训。对异地转移农民实行免费培训,提高培训经费补助标准,同时重点围绕异地转移农户开展就业帮扶、就业援助,力争每一个家庭至少有一个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第11篇

一、工作原则

(一)避让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原则。根据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以人为本,在确保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能够通过工程治理消除隐患且投入不大的隐患点,实施工程治理;对威胁人数多、治理投入巨大的隐患点,采取搬迁避让,彻底摆脱隐患威胁;对目前危害不大的一般地质灾害隐患点以监测为主,远期考虑采取简易工程、搬迁避让等措施。对治理、搬迁难度都较大,隐患长期不能解决的重点地灾点,采取通过专家调查论证,实施工程消除主要隐患。

(二)统筹兼顾,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把地质灾害的避让搬迁与山区扶贫异地安置、乡村规划调整、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等结合起来,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充分尊重当地群众意见,以分散安置为主,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办法,对受威胁户进行搬迁安置。鼓励搬迁户进城入镇进行购房安置。

(三)补助为主,实物和资金相结合原则。搬迁安置补助分实物补助和资金补助两部分。实物补助包括过渡房的修整、提供安置用地、集中安置点的“三通一平”等,资金补助包括拆迁、过渡安置及搬迁补助等。

(四)建一拆一补一原则。搬迁户搬迁后,以户为计算单位,建一拆一补一。一户一宅,原来居住房及生产用房必须拆除,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发放补助。

二、我市目前地质灾害现状

通过1:5万地质灾害详查和2015年汛后核查,确定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高陡边坡隐患点共153处,其中崩塌72处,滑坡65处,不稳定斜坡11处,泥石流2处,地面塌陷处3处,市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13处。除天湖街道外全市的各乡镇、街道均有分布,成因除地质环境条件、气象水文外,还与频繁实施的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密切相关。

三、治理目标任务及工作安排

经征询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意见,结合调查、核查结果,按照轻重缓急、分期治理原则,2016年计划实施危险点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20处,涉及37户123人。其中,搬迁安置15处22户77人,工程治理5处15户46人。搬迁避让工作计划于2016年底完成,工程治理计划于2016年汛前启动招标程序(详细见附表)。

四、费用概算

(一)搬迁避让费用

参照现有的搬迁避让补助标准,具体如下:

(1)安置补助款:按5万元/户拨付;

(2)奖励资金:在规定时间内搬迁完毕并将旧房拆除的奖励1万元/户;

(3)2层及2层以上砖混结构房屋按楼房面积另行补助200元/平方米。

初步估算,本次搬迁避让共需资金为171万元。

(二)重点隐患点工程治理费用

工程治理费用包括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费用。5处工程治理初步估算约需570万元。

(三)续建项目

包括4个工程治理项目和3个集中搬迁安置项目,其中工程治理项目勘查、设计已完成,因省国土厅和财政厅正在制定相关管理办法,项目审查意见还未下发,意见下发后将进行施工招投标,搬迁避让集中安置项目中西津办事处罗溪海山为2012年项目,因征地费用增高(原计划100万,实际为310万),及安置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处理、道路硬化及小区绿化等),预计增加费用400万元,中溪石口刘村和南极杨狮茶厂搬迁集中安置项目为2014年项目,2015年启动项目,计划2016年底完成。续建项目总共需用资金1884万元。

(四)设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

主要指一些未纳入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或纳入隐患点但未纳入年度治理计划,或突发性的小型地质灾害的治理,由于影响人员少,搬迁成本高,但可以采取简易的工程进行治理(这类点在我市较普遍),建议市政府每年设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200万元。由各乡镇、街道自行进行治理,项目报财政、国土审核备案,根据审计结果,按50%比例实施“以奖代补”补助,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五)监测及应急费用

监测费用主要包括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员补助、简易的监测仪器、装备的购置费和汛期、防台期间转移危险区人员等应急处置费用,预算为80万元左右。

以上费用预算合计为2905万元,其中2016年项目资金预算1021万元,续建项目1884万元。

五、经费来源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规定,地质灾害防治费用由市政府从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中解决,另外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由市政府先行垫付:

(一)避让搬迁“以奖代补”项目:若获立项,每户可获3万元补助;

(二)治理工程“以奖代补”项目:若获立项,则按申报的实际治理费用的45%比例补助;

(三)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资金:每年约60万元。

六、管理及实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因自然因素引发地质灾害的治理和避让搬迁资金由政府负责落实;因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相关责任人(单位)负责组织治理和避让搬迁。

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和避让搬迁工作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为责任主体,统一组织实施。

治理工程竣工后,政府投资的由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竣工验收,验收通过后明确有关单位管理和维护。市财政主管部门负责治理资金审核和拨付。责任人(单位)负责治理的由责任人组织竣工验收,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参加,验收通过后由责任人(单位)负责管理和维护。

七、资金使用与管理

项目资金由市财政统一管理,按标准及时拨付补助到位,其中避让搬迁补助资金在农户搬迁完成后一次性全部兑现,并公布避让搬迁户补助资金发放情况。工程治理资金按进度、按程序拨付。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办副主任、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为副组长,宣传、财政、建设、规划、公安、国土资源、交通、水利、林业、新农办、供电等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检查督促全市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工作。

(二)强化资金管理。地灾防治专项资金应严格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截留、坐支、挪用。对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规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的,除责令将资金收回外,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12篇

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移民搬迁安排工作会议,今天。主要目的贯彻落实省市移民搬迁安排工作会议精神,安排安排我县20102020年及2011年度的移民搬迁安排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立即行动起来,迅速掀起移民搬迁安排工作热潮。刚才,桂林同志就《县20112020年移民搬迁安排工作规划》和2011年实施方案进行了说明,稍后,春茂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现在就今年的全县的移民搬迁安排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明确我县移民搬迁安排目标任务

5月上旬,依照5月6日全省移民搬迁安排工作会议要求。县委、县政府从发改、扶贫、国土、水务、林业等部门抽调工作人员,深入全县13个镇120个村,对需要搬迁的地灾移民、洪灾移民、扶贫移民、生态移民和工程移民的数量、规模进行了调查、摸底、核实,此基础上,编制了县20112020年移民搬迁安排工作规划》和《县2011年移民搬迁安排工作实施方案》计划从今年开始,利用10年时间搬迁安顿13000户50000人。其中:地灾移民1000户4000人,洪灾移民520户2000人,扶贫移民7800户30000人,生态移民3680户14000人。建设移民搬迁安排小区16个,移民集中安排点120个,集中安顿7400户28850人,分散安顿5600户21150人。

今年我县要完成移民搬迁安顿1100户4400人,根据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重点搬迁受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威胁的群众。各镇和各有关部门的工作任务桂林同志在发言中已经明确,请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确保今年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实施好10年移民搬迁安排规划开好头、起好步。

二、扎实做好2011年移民搬迁安排工作

已进入6月份,当前。要完成2011年度1100户4400人的移民搬迁安排任务,时间很紧、任务很重,各镇各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会后立即行动起来,全面启动移民搬迁安排工作。

(一)迅速开展摸底调查。依照省市要求。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特困户由政府提供免费住房,特困户建房规范视其家庭人口每户按3050平方米考虑,五保户、特困户不得逾越总搬迁比例的10%各镇在会后要迅速抽调人员,进村入户开展调查摸底工作,摸清群众的户型选择意愿,摸清一般贫困户、特困户和五保户的户数、人数以及搬迁类型,严格依照省市规范和比例要求造册登记、签字确认,要实行谁摸底调查谁签字负责,严禁优亲厚友、弄虚作假。调查摸底表由各镇人民政府负责,依照搬迁类型分类,以村为单位进行填报,以镇为单位进行汇总,经镇长和县直相关牵头部门负责人签字后,6月10日前上报县移民搬迁安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合理选定集中安排点。这次移民搬迁安排工作主要采取集中建房的方式。向大村集中;对分散安排户要严格审查,从严控制。因此,各镇各牵头部门要按照“以集中安排为主,分散安排为辅”思路,重点在县城、集镇、中心村和较大的自然村选定一批集中安排点、一批移民新村、一批小城镇建设、现代农业和避灾扶贫搬迁“三位一体”集中安排小区,使我县集中安排户数达到总搬迁户数的70%以上。移民安排点分为4个层次,一是3个县级集中安排示范社区,主要安排全县范围内的移民搬迁户。会后由县国土局牵头,县扶贫局、住建局参与,下梁镇、石瓮镇、小岭镇、凤凰镇配合,实地进行勘查后再行确定。二是10个镇级集中安排示范点,主要安排本镇区域内的移民搬迁安排户,由各镇自行选点,6月10日前报县移民搬迁安排领导小组审定。需要说明的被确定为县级集中安排示范社区的镇不再安排镇级集中安排示范点。三是村级集中安排点,主要安排本村和邻近村组的移民搬迁户,由各镇根据实际需求选点确定;四是分散安排点,由各镇因地制宜进行选点。集中安排点选择要做到三高三避一禁止”即:高出水位线、高地势、高地基,避洪水、避滑坡、避泥石流,禁止在地质结构不稳定和存在灾害隐患的地方建房,确保安排点地质条件稳定,平安可靠。另外,集中安排点要选择基础条件相对较好,产业形成一定规模的公路沿线、川道地区,或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易于解决并靠近交通干线的地方,能够解决搬迁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问题,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目标。

(三)认真编制规划方案。会上印发了县20112020年移民搬迁安排工作规划(讨论稿)请各镇各有关部门结合该规划。认真编制移民搬迁安顿10年规划和年度工作实施方案,6月20日之前上报县移民搬迁安排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单位在编制规划方案时要做到六个结合”即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产业开发相结合、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与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相结合、与石板房改造相结合、与灾民建房相结合。同时,要坚持“科学、经济、实用”原则,合理确定每个集中安排点的所在地方、安排规模(包括户数、人数)所需土地面积和配套设施,并广泛征求项目所在地村组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意见,确保规划方案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移民点基础设施及其它项目,要按照“需要什么,规划什么”要求,科学布局,统筹规划。

(四)扎实抓好集中安排小区建设。依照责任分工。各相关镇和部门依照职能职责做好协调配合工作;10个镇级集中安排示范点,每个都要按照“统一坐向、统一风格、统一面积、统一用材、统一色调”要求,由各镇负责组织实施,县直相关部门指导配合,群众自行建房;村级集中安排点和分散安排点,由各镇和相关村负责组织实施,各联镇包村单位做好配合指导工作。各级各部门务必要依照职责分工,进一步细化任务、夯实责任,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全力以赴抓好移民安排项目建设工作,千方百计加快工程进度,确保按时完成各级集中安排示范点的建设任务。同时,各单位都要明确包抓责任领导,抽调强有力的技术干部,常住施工现场监督指导,严把工程质量关,切实建好这一惠及广大群众的民生工程。

(五)掌握时限按期施工。依照市上统一安排。第一批移民搬迁安排户要动工建设,进城无土安排工作要全面启动;7月中旬,要完成今年搬迁施工项目的规划设计、评审、筹资、招标等工作;11月底以前要完成第一批居民安排点建设和进城入镇无土安排移民户房屋主体建设任务;12月底要对2011年移民搬迁工作进行自查、考核。各镇各部门要依照这一时限要求,尽快启动所有集中安排点的选点、规划、设计、建设等工作,确保2011年度的移民搬迁安排任务按时圆满完成。

三、严格依照规范要求搞好移民搬迁工作

(一)搞好宣传发动。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专栏和会议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群众变“要我搬”为“要搬”宣传发动要做到三到户”一是宣传资料发放到户。由县移民搬迁安排工作办公室统一印制宣传手册、宣传单,各镇负责及时发放到移民对象手中,使移民搬迁的目的意义家喻户晓。二是政策规定宣讲到位。各单位干部职工在进行调查摸底的同时,要仔细讲解实施移民搬迁安排工作的政策、措施、顺序和办法,对于搬迁户的补助资金,省市具体补助政策未出台之前,依照每户2万元的规范进行宣传。三是群众疑虑解答到户。要把移民搬迁安顿的有关问题一一向群众宣讲清楚,认真解释移民搬迁对象、补助规范和安置政策,消除群众疑虑。

(二)统筹搬迁计划。移民搬迁涉及面广。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从宽政策,统筹各类搬迁计划。一是把各类移民搬迁统一纳入全县移民总盘子;二是除扶贫对象外,其他形式搬迁尽量动员更多群众向城镇转移;三是对受地灾和洪灾等威胁需要搬迁的群众,必需全部进行搬迁,要采取一定的硬性措施,不留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