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特殊教育教学论文

特殊教育教学论文

时间:2022-11-22 09:05:19

特殊教育教学论文

第1篇

依据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普教领域已倡导多年,但在特殊教育课堂中实践这一理念,推行参与式教学有没有理论依据?笔者认为,多元智能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可以为其提供支持。

(一)多元智能理论

现代认知科学和神经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和智力发展具有可塑性和可替代性,研究者们对患有癫痫症的儿童进行了长期跟踪研究,发现这些儿童在整个半脑被切除后,他们剩下的半脑基本可以承担普通人整个大脑所拥有的功能。另外,在智力与脑组织之间关系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虽然人类的智力存在着共同特质与共同区域,但人的智力并非单一构成,而是由许多相当特殊、相当独立的智力形式而组成,即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并且不同的人其智力的构成结构和构成方式是不一样的”。美国学者加德纳(Gardner,1983)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IntelligencesTheory),他提出了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肢体动觉、音乐、人际、内省、自然观察等八项主要智能,并认为这些智能以不同的结构和方式同时存在于每个个体身上。多元智能理论可以作为在特殊教育课堂中实践参与式教学的理论支持。首先,依据该理论,每位学生的智力构成的多元而丰富的。尽管在传统的智力理论视角下,特殊儿童的语言和逻辑智能或许有所不足,但他们的其他领域的智能仍然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其次,加德纳主张教学的过程是生成性的,即通过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高质量的互动来达成教学成果。参与式教学正是一种高互动性、高体验性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知识的生成,也能帮助其开发人际、内省等智能。另外,加德纳提出“,增强‘多元智能’的看法本身并不是教育的最佳目的,它应该被视为有助于达到好的教育的助手”,即多元智能理论的落脚点应该是通过对学生的全面认识,开发优势智能,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自我认同。这也是参与式教学的目的所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其意义并不仅仅是提高学生某方面的能力,更在于通过这一方式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

(二)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Theor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1975)提出的,他认为自我决定是“个体在内在动机的驱使下,自主选择个人生活的能力”,另外,“自我决定不仅是个体的一种能力,它还是个体的一种需要。人们拥有一种基本的内在的自我决定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助于能力发展的行为,以便形成与社会环境的灵活适应”。对特殊儿童而言,自我决定不仅有助于其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更能提高他们的适应行为,进而改善生活质量。而在传统式课堂殊儿童自我决定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相应地,其自我决定潜能也没有很好的开发。参与式教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我决定、获得成功的机会,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自我决定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这恰好能弥补传统式课堂的不足。

(三)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CollaborativeLearning)是20世纪60~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其强调积极人际互动关系的培养和训练,并认为这有助于学生在认知、情意与技能等各方面的成长。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有:积极地相互依存关系(positiveinterdependence)、个人责任(individualaccountability)、面对面的正向互动(face-to-facepromotiveinteraction)、社交技能(socialskills)、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目标设计和结果评价(groupprocessing)。参与式教学最大限度地实践了合作学习的理念和原则,其通过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来培养学生积极的人际互动关系,促进知情意行各方面的进步。另外,参与式教学也提倡分组活动,主张不同水平、不同特点的学生共同合作、携手进步。

二、特殊教育课堂中实施参与式教学的主要原则

(一)学生为本原则

参与式教学是对学生为主体理念的实践,在特殊教育课程中实施这一教学方式,也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首先,依据多元智能理论,要肯定特殊儿童的能动性和发展潜能,为他们提供发挥能力的机会;其次,要尊重特殊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并以此为起点进行教学设计,避免“虚假性主体”的现象;再次,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赋权于特殊儿童,培养他们的自我决定能力;另外,在教学评价上,要鼓励特殊需要儿童进行自我比较,将学生的参与度纳入评价标准。

(二)个别差异原则

特殊教育的精髓在于差异化教学,实施参与式教学也要坚持尊重个别差异的原则,即要依据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IEP),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要以个别化教育计划为基础,既尊重特殊儿童的个别需求,又保证全员参与教学的顺利实施。具体而言,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分层式教学等方法,下文将会有详细介绍。

(三)整体性原则

参与式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有两层含义。第一是,特殊儿童参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即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要强调特殊儿童的参与;第二是,特殊儿童整个人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践参与式教学不仅仅是为了“看到”学生的参与,而是要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学生认识、情意和技能的全面发展,因而参与式教学要做到特殊儿童行为参与和心理投入的有机统一。

(四)开放性原则

参与式教学主张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认为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并不是通过机械式的“复制”,而在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建构。因而,参与式教学的目标、过程和结果均是开放的,教师可依经验设定教学纲要,但并不受限于此,所有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事件”都有教育意义。

三、特殊教育课堂中实施参与式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教学设计

如前所述,在特殊教育课堂中实践参与式教学要建立在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IEP)的基础之上,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应引导每位学生明确自己的能力现况和学习需求,进而结合教学环境、教学条件,为自己确立长短期目标。另外,教师可以协助特殊儿童设计“自我需求检核表”,以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意识。而在操作层面,将这一理念应用于特殊教育的教学设计之中有较大的难度,笔者建议应根据课程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首先,在基础类课程中,如实用语文、实用数学,应将关注点放在教师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材教法选用上,即教师以学生参与为目的设计教学,如选用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教材、制作学生熟悉的教具等。另外,在职业类课程中,如园艺技术、手工制作,应强调教师与学生共同协商,选择学生感兴趣、社会有需要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执行

综合普教领域参与式教学的文献发现,在教学实施环节教师一般注重学生行为方面的参与,而忽视了心理方面的投入。特殊儿童认知或社交能力有所欠缺,因而,在特殊课堂实践该方法更要注意这一问题,避免“虚假主体性”现象的出现。另外,在具体策略上,教师可尽量组织一些游戏类和动手操作型的活动,如角色扮演、制作卡片等。还有,为充分关注每位学生,笔者建议进行分层式教学。如教学活动为榨苹果汁,因应学生的能力和需求设定个别目标,分别为:甲生可依沟通图卡表示“要”“不要”;乙生可指认方位──左边、右边;丙生可数出正确1-4之数量;丁生可用眼神追视物品十秒。教学活动的开展即为:教师介绍时,在丁生前面,拿苹果缓缓由左到右,使之以眼神追视苹果;发材料时,双手拿相同物品,请乙生依指令选择左边或右边的东西;并请丙生协助拿四个杯子,发给同学;榨完苹果汁,在享用前,请甲生以沟通图卡表示要不要喝苹果汁。

(三)教学评价

第2篇

颁布并实施新课程标准,是对我国教育体制、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思想的一次重大变革。全国聋教育在这个重大教育背景下进行积极的改革,特殊教育学校也需要大胆尝试语文教材在这方面的使用。因为失聪,聋童在与人交流中存在了一定的障碍,这必然使之形成在认知上的依文学语,生理上的以耳代目以及抽象思维上的滞后与形象思维上的发达等思维特点。

1存在的问题

1.1中高年级忽略基础教学环节

在教学上,中高年级比较偏向于节,段,篇,而词句间的基础教学环节却往往被教师所忽视。在上课时,教师一般不会在学生生词理解、句意理解以及文字语言表达的连贯意思上认真地运用直观方法来帮助他们,而是只用手语在一两个课时上打出课文内容就开始分析课文阶段。

1.2忽视对学生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心理学认为,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是在与周围人的交流中的,聋生亦如此。聋生与他人交往最直接的方法是学习语言并运用语言;而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恰就是缺少了培养语言交往的能力,也缺乏了对培养聋生交往能力的研究与探讨。

1.3忽视对聋生语法知识的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多地鼓励学生使用手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使得学生思维较活跃,也敢于表达,但是他们却写出语序颠倒的作文。在学语阶段,健听儿童便能够获得各种语言的声音且懂得语言的意义与应用的环境,并从语义中判断环境对其自身的要求,进而根据这个要求来支配自己的活动与语言的选用;尤其是在学语的同时一并掌握了句中词语组合的原则。然而聋童却因为耳聋,形成了环境与语言相脱离现象。哪怕在低年级时候他们学习了较多词汇,但也因为他们没能及时获得组合词语的原则与语言应用环境等原因,所以写不出自然、通顺、有条理的句子。虽然教师的教学达到了标准,但也没有对其重视与强化,所以对聋生掌握语法知识的需求与渴望无法满足,这就导致了他们表达上的障碍。

2解决对策

2.1教师要成为双语转换的平衡使用者

有相关专家曾说:聋人手语跟健听儿童口语相同,在他们思维发展的早期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学习研究并掌握甚至精通聋人母语,自然手语;然后用自然手语来帮助聋童学习文化知识,语言以及发展思维。进入中高年级,教师应该充分应用自然手语帮助学生理解他们所学的知识,并让他们理解手语与汉语的不同,教会他们运用母语来学习汉语与科学文化知识。然后在语言实践中对他们的汉语语法知识进行不断丰富,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感;也要对他们从手语转换成汉语行为重视,从而使聋童的语言发展真正从手语中起到促进作用,让双语转换在教师与学生中平衡使用。

2.2加强语言教学中的基础教学环节

虽然低年级学生能够掌握大量词汇与句子,但是他们并不能准确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子,所以在中高年级,依然要对语句教学重视。从词、句开始,帮助他们认识生词并理解句子意思以及注意词语的积累,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分析课文。第一,用多样化手段。聋童有听力障碍,所以虽然他们见过学过很多东西,但是不能将他们所见所学的那些东西与语言文字一一相对应;这就要求教师应用多种手段(多媒体等)来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与语言文字进行理解。第二,针对性地练习强化。学完不等于掌握,针对性地练习可以强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让他们真正理解课文。听说读写同等重要,拒绝厚此薄彼。

2.3注重学生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回归到社会中与广大健听人交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目前的语文教材,大多基调都是叙述式的语言,对话材料少之又少;要提高聋生语言交往能力,课文内容的灵活运用以及对话内容的增加必不可少。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去改变这种现状,先是要根据教材内容对聋生语言交往欲望的激发;然后创造情境给中高年级的学生,有步骤、有目的的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并奖励语言运用好的学生;最后告诉他们手语与口语表达一样重要。

2.4渗透语法教学

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法教学不同于健听学校,前者需要自然通俗;突出语言的使用规律而不是详细介绍语法的理论知识;要实用,具体以及通俗,简洁的说明语法规则;在各个教学段里由浅到深地穿插语法规则中的每个语法点。教师还应该向中高年级的学生渗透句子排列规律以及组合规律。现在的语文课文中,一般只包括语言材料与练习两方面,并不适合聋生;这就需要从聋童的角度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处理――在那两方面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语法点与对话。

第3篇

一、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特教中心学校使用的实用语文课本是为适应智力残疾学生教育、教学编写的教材,本教材的构建建立在奥苏博尔提出的课程组织应遵循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原则的基础上,以人为本,根据弱智教育大纲由浅入深,由低向高,最大限度地补偿弱智学生的缺陷,挖掘其潜能,帮助他们生存于社会,适应社会生活,成为一名能够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用语文课本中的内容都紧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具有丰富性和科学性的特点。有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写作等方面的教学和训练。课文中有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教师节》、《元旦、春节》等方面的文章让学生知道这些节日的时间和应该怎样做的知识;有讲卫生《洗手、刷牙》和吃饭不浪费《爱惜粮食》方面的文章;有《要是你迷了路》、《野生动物园》等为学生展现自然现象和科学奥秘的文章;有《锄禾》、《咏鹅》、《静夜思》等蕴藏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优美诗歌。这些文章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中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各篇课文的内容和特点,探究教材,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因素,从而使德育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渗透、交融,帮助学生道德规范的形成。例如在教学《孔融让梨》这篇文章时,一遍一遍地反复教学生多读,认真思考孔融和他爸爸的对话,课堂上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向孔融学习,养成尊老爱幼、尊长的习惯。通过学习《孔融让梨》这篇文章学生们懂得凡事应该谦让的礼仪。

二、作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通过作文的训练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论作文主题是什么、作文要求是什么,学生写作的材料均来源于生活,学生应具备正确的道德准则,才能从众多材料中选择恰当的例子来用。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德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写作选材作文离不开材料,而材料来源于生活。因此,学生应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事物、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但素材是否可以用于作文中,还要进行分析和选择。如指导学生写以“宽容”为题的作文,在选择素材时,应让学生恰当地使用,如“负荆请罪”、“宰相肚里能撑船”等这样的历史典故。也可让学生用身边的例子来论述宽容的重要性。在从生活中汲取素材时,要指导学生认真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辨别真、善、美、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写作主题主题是作文的灵魂,它贯穿文章的始末,包含着对事物的看法与评价,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要想立意正确,就必须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准则,具备对美的感受力,从事物的本质出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歌颂好人好事,鞭挞假恶丑。

(三)作文改评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不仅要注意语言文字、层次结构等问题,还要注意学生在作文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表扬学生作文中体现出的美好心灵、对生活的独到见解,让好的思想品德发扬光大;纠正学生作文中可能体现出的对生活的片面理解,甚至消极错误的思想,教师应通过正面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社会,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品质。

三、情感体验及文化传承中的德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教师根据社会的一定要求,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其良好的情感品质、积极的情感倾向和高尚情感。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指向学生情感的体验和丰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在情感体验中渗透德育。如在教学《国庆节》这篇文章时,课堂教学教师要带领同学们一起朗读句子,使学生深刻理解句子的内涵,应给学生讲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英雄英勇奋斗得来的。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所以中国人就把每年的10月1日作为祖国最重要的节日:国庆节。每一位中国人都要学习革命英雄英勇奋斗的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且一定要牢牢记住每年的10月1日是纪念我国国家成立、胜利的日子,不管在哪里都要以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智障语文教材选用了部分古代优秀的诗歌和故事等,如《锄禾》、《早发白帝城》、《狼来了》等等,这些课文积淀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锄禾》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作者杜甫;《过零丁洋》中的文天祥等。教师在授课时要注重弘扬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励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过:“我们经常怀着无限的赞美和敬畏心来看待的东西有二:一个是高悬在上空的星斗灿烂的天空;另一个是内心的道德规律。”这恰恰说明了道德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除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师更要注重德育的渗透,在日常教学及生活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塑造健康人格。

作者:邵秋香

第4篇

一、对聋哑儿童生存发展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关注

从我国教育部门所颁布的特属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已经成为了特殊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目标。从《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中的有关规定来看,对聋哑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了特殊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对聋哑儿童的生存发展能力问题的关注,也是由这些特殊儿童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在缺乏专门化的教育训练的情况下,这些特殊学生可能难以对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经验和技能进行充分了解。对此,在生存发展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特殊教育机构的教育人员首先需要对聋哑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强化。第二,在聋哑学生的培养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向他们讲授一些日常生活的基本常识。在聋哑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对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变化进行了解,以便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到时展给他们的日常生活所带来的优越条件。为了提升聋哑学生的生存发展能力,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也需要对他们的团结互助意识、关爱他人的意识和集体意识进行有效强化。

二、对聋哑儿童的心理素质培养问题进行关注

(一)引导聋哑儿童正确认识对待自身的缺陷。对聋哑儿童的生活信心进行强化,是教师在构建聋哑学生培养目标的过程中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针对聋哑儿童的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会在对残疾、障碍形成原因有关的书籍进行查阅以后,通过将相关资料传递给学生的方式,让他们对自身的缺陷问题形成正确认识。在让聋哑学生对身体残障问题给日常生活所带来的不便之处进行了解的同时,教师也需要让聋哑儿童对自身存在的一些长处进行了解,以便让聋哑学生在对自己身体状况这一事实进行客观了解以后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帮助聋哑儿童构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发展目标,并在学生达成目标以后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让学生在对自身的成就感进行充分满足的基础上,对自身的潜能进行充分了解。(二)对聋哑儿童对美好生活的感受能力进行培养。对于聋哑学生而言,特殊教育与他们的终身发展存在着至关重要的联系。从聋哑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看,对聋哑儿童感受美好生活的能力进行培养,可以让这一群特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因而这一工作也是聋哑儿童心理素质培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在对聋哑学生的这一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聋哑学生对身边自然环境的变化进行观察,进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大自然的造化之美进行充分感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社会对残疾人士的关怀入手,让学生从身边的实例对人性的善良进行感悟。也可以以聋人大学生周婷婷、残疾人舞蹈演员邰丽华等残疾人士的事迹为案例,对聋哑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强化。

三、对聋哑儿童的个体差异进行关注

(一)尊重聋哑儿童的独特性。对特殊儿童的独特性的尊重,也是新时期特殊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所表现出来的一大特点。最新出台的《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要求特殊教育学校要从聋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入手,对教学课程进行设置。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的相关要求,教师需要对聋哑学生自身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进行充分尊重,对聋哑学生自身的独立人格和精神世界进行充分尊重,也是特殊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所要关注的问题。为每一个聋哑学生都提供一种相对公平的成长发展机会,可以让聋哑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二)利用个别化的教育教学手段促进聋哑儿童的发展。针对聋哑学生之间个别差异相对较大的问题,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教师也需要对个别化的教育手段进行运用。对此,特教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首先要对儿童的障碍的形成原因(先天性因素或者是与事故、疾病等因素有关的后天性因素)、自身的认知发展水平、学习能力和个性发展状况进行了解,进而在对学生的长处和不足之处进行了解的基础上,采用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对生命的尊重是特殊教育所标新出来的主要特点,从聋哑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来看,在尊重聋哑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发展能力的培养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对聋哑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提升的一种有效方式。

作者:文婕 单位:桃江县特殊教育学校

参考文献:

[1]王静.加强聋哑生思想道德教育之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05:10-12.

第5篇

一、特殊教育班级管理的特殊性

面对特殊儿童来说,想要做好对他们的班级管理工作并非易事,尤其是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特殊教育班主任的我们一定要予以注意:

1.沟通更困难沟通是人与人交流的基本途径,然而由于特殊儿童的特殊性,原本普通的沟通变得不再普通。以聋哑儿童为例,他们因为无法正常的听和说,所以我们只能通过手语来进行沟通,所以手语是一名特殊教育班主任所必须要具备的技能。相比于聋哑儿童而言,智障儿童的沟通更加困难,因为智力方面的缺陷,许多智障儿童无法正常的交流,这种交流困难是无法借助手语等其他途径来予以完成,教师只能一遍一遍的说,一遍一遍的做,来让智障儿童去尽可能的理解,以完成与他们的沟通,做到倾听他们的诉求,实现对他们的教育。

2.心理更脆弱人的心理健康会对人的成长产生非常关键的影响作用,儿童因为心智尚未成熟,所以他们很容易因为自信心不足,而引起自卑心理。特殊儿童因为身体上的欠缺,使得他们更容易自卑,总觉得“低人一等”,据调查,98%的特殊儿童都存在自卑心理,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因为自卑他们心理非常脆弱,所以教师必须要格外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可能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有可能给孩子们带来错误的暗示,勾起他们敏感的神经,对他们的心理造成打击。

3.责任更重大相对于普通班级管理工作来说,特殊教育的班级管理工作其责任更为重大,其程度无法相互比较。因为儿童在心理、生理上尚未成熟,因此他们缺乏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特殊儿童因为其特殊性,自我保护能力更差,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他们对于危险的判断极为滞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班主任没有照顾好,那么特殊儿童很有可能出现危险。所以,在特殊教育班级管理中,教师一定要做到全方位管理和照顾,确保每一个儿童都能够在自己的照顾下安全的学习、玩耍,为特殊教育的有效展开提供基础保障。

二、特殊教育班主任管理工作开展对策

基于特殊儿童的特殊性,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想要确保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是重中之重。

1.加强家庭了解,深入掌握学生情况每一个特殊儿童都有着其不同的家庭和遭遇,作为特殊教育班主任的我们,想要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要熟悉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在这一前提下,我们有必要做好对特殊儿童的家庭情况了解,了解特殊儿童形成的模式(天生还是非天生),家庭成员是否健康,家庭氛围状态等,然后通过对所获得信息的综合分析,来制定出符合特殊儿童实际情况的管理对策,以确保管理工作能够有的放矢的展开,为其有效性提供保证。

2.心贴心的交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对于特殊儿童而言,想要做好对他们的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先建立起与他们之间的信任状态,基于这点认识,班级管理者一定要与特殊儿童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能够放下心中的防备,能够将我们视为如同家人一般的存在,让他们能够信任我们,在我们面前无所顾忌的展现自己的天性。因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实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才能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教育模式,才能找到适合他们的管理模式,在为班级管理工作效果带来帮助的同时,也为特殊教育效果的提升打下基础。在这一环节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多与家长沟通,多关心儿童的生活来让他们感受到来自于班主任的关爱,为实现心贴心的交流创造条件。

3.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健全人格德育作为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其在特殊教育当中也非常的重要。对于聋哑类非智力缺陷特殊儿童,做好他们的德育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摆脱自卑心理,树立起自信心,这会对特殊儿童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智力缺陷特殊儿童,做好对他们的德育教育,能够教会他们辨别基本是非,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以此来帮助他们学会规避危险,同时也避免他们给其他人带来危险。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班主任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其可以通过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多渗透德育工作,让儿童能够在日常的班级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完成德育教育,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发挥自我模范作用,通过自己良好的生活态度、行为模式来带给学生触动,让他们从内心当中想要成为一个班主任一样的人,以此来实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

4.倾听内在诉求,做好学生尊严保护学会倾听是一名合格特殊教育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特殊儿童而言,他们因为自身的特殊性、心智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很多时候他们无法规范、正确的表达出自己内在的诉求,一旦他们的诉求不被满足,他们就会出现发脾气、哭闹等行为,这种行为的出现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一定要学会倾听他们的内在需求,然而有的放矢的展开特殊教育工作,以确保他们的需求能够被满足。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时候他们的诉求并非合理,这时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一定要发挥出自己的专业性,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实现对他们的引导,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诉求是错误的,并能够从心里改变这种诉求。切忌当他们出现不合理诉求时,对他们进行责怪、批评或是冷处理,以避免特殊儿童的尊严能够受到保护,为他们健全人格的构建提供支持。

5.加强自信建立,培养学生积极态度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做好对他们自信心的建立,培养他们的积极态度,对于实现特殊教育班级管理工作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多给学生以鼓励,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然后恰当地将其放大,在帮助该学生建立自信的同时,也带给其他学生积极的影响,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态度,为特殊教育效果的提升打下基础。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其因为受教育儿童的特殊性,而变得充满挑战,但其又因为特殊性而让特殊教育工作者变得骄傲与自豪,每当特殊儿童发生进步后,教师所感受的是无比的骄傲与自豪。从我国当前的特殊教育水平来看,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面对庞大的特殊儿童而言,仍然任重而道远。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坚守在这里,为我们的每一个天使插上理想的翅膀,让他们能够在美丽的天空翱翔。

作者:谢红 单位:浙江省台州天台县教育局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吴桂琴.特殊教育学校班主任的工作方法[J].教师博览,2014,(10):77-78.

[2]韩媛.浅谈如何做好特殊教育学校班级管理工作[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286.

[3]蒋慧.“五心”伴我行,特教注真情[N].学知报,2011-08-29(G08).

[4]杨瑛.如何做好特教学校的班主任工作[J].贵州教育,2015,(13):22-23.

第6篇

关键词:特殊需要;特殊教育;问题;理论

特殊需要是特殊个体对其生存发展所需特殊条件的依赖,是生命基于个体间的差异性。它作为特殊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概念,在上世纪中后期全民教育运动与融合教育理念的倡导下,开始活跃于特殊教育领域,并随着特殊教育的服务模式进行不断的转移。传统教育实践中,残疾、障碍等特殊对象受到了人们的歧视,而特殊需要下特殊教育的出现不仅对其进行了批判与审视,并为其提供新的视角,同时也为满足学生的特殊需要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一、特殊教育的概念

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教育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国际上对特殊教育的理解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有关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特殊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中被多数人所认可的解释有以下几种,特殊教育是指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教材、课程、教学方式和教学设备等来满足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以达到特殊教育的目标。另一种解释是基于学习者个体之间的差异性,通过采取各种方法来尽可能满足这些特殊个体的教育需要,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确保这些特殊个体与正常个体具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机会。美国《残疾人教育法》中对特殊教育的理解是,指为满足具有一定特殊性学生的特殊需求而特别设计的教学计划,包括体育教学。虽然不同学者对特殊教育概念的界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其共同点都是针对特殊对象的教育目标、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教育。

二、基于特殊需要视野下特殊教育引发的问题

目前,国外对特殊教育理论的研究和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从其概念角度出发,而并没有对基于特殊需要的特殊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对特殊需要的理解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一般需要上,对特殊需要与特殊教育之间的联系也缺乏充分的认识与论证,从而导致诸多学者难以从学术方面或教育哲学角度来对基于特殊需要下的特殊教育问题进行审视与解决。国内对特殊教育的研究大多是对国外现有研究情况的一种介绍与推广,缺少与之相关的系统性研究。不仅对特殊需要概念理解非常模糊,而且将其逐渐泛化,从而模糊了其与其他学科的界限,为其他学者对特殊需要下的特殊教育研究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三、基于特殊需要视野下特殊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人的存在意味着需要,离开了需要便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不会有波澜壮阔的社会思潮,也不会有引导人们奋斗不息的美好前景。需要是剖析人的本性、揭示人的历史活动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对人的需要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理论、方法等,这些成果对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特殊需要是基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对其生命的存在、延续与发展所需特殊条件的一种反映。教育是生命个体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它体现在生命发展的过程之中。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反映了个体教育需要的差异性,有差异存在就会导致教育需要的不同。因此,差异性是人与人之间不同个性发展需要的表现。

特殊教育将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在概念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基于特殊需要视角,对特殊教育理论进行研究,从而为人们重新认识特殊教育和平等教育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为教育资源的有效融合与共享政策提供分析原则。

(二)批判与审视传统特殊教育对特殊学习对象的歧视

基于特殊需要的传统特殊教育对特殊对象的歧视与偏见以及消极的教育期望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国际性的。近年来,特殊教育对象已相继获得法律上接受特殊教育的权力,并拥有平等入学体制和接受公共教育的机会。然而,这些特殊教育对象能够有多少接受教育的机会,自身又有多少能力来抓住这些机会来进行学习与生活,以满足其特殊的教育需要,是摆在当前特殊教育事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早期特殊教育机构的建立是出于慈善的目的,且特殊教育实践研究是以“差异病理学”为理论指导,这使得特殊教育在本质上将个体视为存在某种缺陷的人。基于特殊需要为视角,对特殊教育的实践价值进行重新审视发现,其实质是隐含了一种歧视性的教育态度,它忽略了特殊对象作为社会成员一份子所具有的接收平等教育的权力。

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决定着生命的价值,而生命价值的体现则依赖于生命个体与群体的共享互生、相辅相成。基于特殊需要视阈,对现有特殊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重新审视,既可以批判传统特殊教育对特殊教育对象的歧视与偏见,同时也可以为构建公平、资源共享、机会均等的特殊教育环境创造有利条件和提供理论依据。

四、总结

基于特殊需要视野下的特殊教育,其研究内容是多方面、多维度、多学科的,这主要体现在特殊教育对象受歧视的原因,特殊教育研究的历史困境及现实原因,各种教育思想、社会思潮与特殊教育之间的相互联系等。通过文章的分析,旨在使社会各界能够对特殊教育引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能够在大量实践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理论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只有对特殊需要视野下特殊教育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进行更为丰富与广阔的探索,才能实现对特殊教育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娇娥.全纳教育视野下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学园,2014,10:38-39.

[2]盛永进.特殊需要视野中的特殊教育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07,09:14-18.

第7篇

>> 论急诊科室的特殊性及其发展 论地名商标的特殊性及其保护 论《祝福》的特殊性及其价值 民工子弟的特殊性及其教育 音乐教育的特殊性及其优化建议 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 老年朋友就医的特殊性 论环境权的特殊性 论紫砂陶艺的特殊性 论影视翻译的特殊性 论离岸金融交易的特殊性及其纠纷管辖问题 论中国审计资源配置方式的特殊性及其优化 学前教育及其管理特殊性的再认识 试论民族教育的概念及其特殊性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及其统整 论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分析 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论单亲家庭大学生教育的特殊性 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老年糖尿病治疗的特殊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徐成文.国外的老年教育[J].山西老年,2003(11).

③中华老年网:.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144.

[2]施祖美等.老年教育策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社,2011:20-66.

[3]孙建国等.中国老年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40.

[4]段迎超.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教育推进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2.

[5]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R].2006:17.

[6]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59.

[7]金易.论老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J].学术交流,2012(1):39.

第8篇

关键词: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保障体系

作者简介:祝平(1980-),女,安徽淮北人,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滕祥东(1960-),女,北京人,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研究员。(北京 100075)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联合大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研究 ”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4-0116-02

从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现状来看,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学历偏低,除部分教师来自于高等学校的特殊教育专业之外,大部分教师来自于普通教育系统,基本没接受过特殊教育能力训练,教师特殊教育技能等参差不齐。

一、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界定

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包含三层含义:教师范围为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特别是独立设置的院校的专任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界定为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侧重于教师职后教育与培训;教师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职业具有独立的职业标准和任职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培训制度和管理制度。

二、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文献资料检索来看,国内外对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大多集中在三个方向:一是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的研究;二是分类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三是为特殊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保障的研究。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理论研究很多,如安鲁赫和特纳的研究、凯兹的研究、格雷高克的研究、富勒和鲍温的研究、伯顿的研究、麦克唐纳的研究、饶见维的研究等。其共同的特点是把教师的专业成熟或专业化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阶段。

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于1995年通过了《每个特殊教育者必须知道什么――有关特殊教育教师准备和资格的国际标准》,以法律的形式将关于特殊教育教师的107条核心知识要素固定下来。1990年,日本颁布的《教师执照法施行细则》明文规定: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兼修普通教育学校教师证书的学分和相应特殊教育领域规定的专业学分;菲律宾也有类似的相关规定。1995年,俄罗斯高等教育委员会对特殊教育教师提出53条一般和专业知识要求。瑞士特殊教育的教师培养与培训,主要通过师范教育、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和大学相关专业教育的方式进行。

可以看出,国外的研究特点是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内容方面较为丰富,制定政策和标准较多,对如何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较少,对如何保障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更少。

我国关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多从师范教育、教师培训和教师管理方面进行倡导,目前,国家层面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有了明确的要求,1994年,我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第37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残疾人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制定”。2009年,全国第四次特殊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但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未做明确的成文规定,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在实践层面也未有实施。鉴于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近几年来,人们开始关注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的研究。例如:特殊教育师资培育比较研究(马庆发,2002);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陈小饮、申仁洪,2008);特殊教育教师应符合的标准(包万平、李金波,2008);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甘开鹏、郑秀娟,2009)。

我国关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特点是:宏观研究多,可操作性研究少;基础特殊教育研究多,高等特殊教育研究少;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有待研究。

从以上的概述可以看出,虽然教师专业化发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不是新生事物,但对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却少之又少。目前还未有人将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专题研究,在如何评价和保障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方面,还有待开展。这说明关于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待于进行深入的挖掘,是个可以开垦的学术园地。

三、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共选取全国5所残疾人高等院校的在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从两个系列(聋、盲)对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现状开展调研,分析并确定影响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培养与培训体系

从事特殊教育教学工作的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职前教育多是普通师范教育培养模式,缺少特殊教育专业素质的教育。截止到2011年,全国招收残疾人的高等院校发展到22所。但是在残疾人高等院校教授残疾学生的教师,职前几乎没有专门接受过特殊教育基本知识的教育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对他们的专业发展质量进行评价,成为残疾人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主要通过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短训班、函授和教师进修的方式组织和实施教师培训,培训渠道与形式单一,大多培训形式大于实效,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且我国还尚未建立负责组织和实施教师培训的专门管理和监督机构,也没有对教师提出必须培训的要求,难以满足教师执教能力的提升,影响了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薪资待遇与社会地位

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相比普通高校教师工作量大,除了要熟练掌握所教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与技能,更要掌握特殊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所付出的工作努力与他们所得的报酬不成正比,且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没能享受国家对特教教师的特教津贴及退休后的福利待遇,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在残疾人高等院校也未能落实,在严重影响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积极性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

调研中大多数教师认为薪资待遇与当地普通高校教师水平相当,也有部分教师认为比普通教师的薪资待遇水平低。超过半数的特殊教育专任教师对特教津贴不满意,对特教津贴满意态度较低。

3.教师专业发展标准

专业标准是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依据与准则,没有标准就没有教师评价与考核,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与培育、培训内容、资格认定方面就缺乏依据与规范。在国外,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等都制定了各自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目前,我国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方面,在制定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方面,尚未出台关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相关文件。

4.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资格的认定

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特殊教育教师任职的资格标准或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实行严格的教师资格认定,只有达到规定要求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目前,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只要求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并未要求取得相应的特殊教育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认定程序也是按照普通高校教师规定的认定程序进行。在残疾人教育观念、特殊教育理论、特殊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主要来源于职后自学和实践摸索,这样不但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还严重影响了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四、构建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保障体系的建议

为了普及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研究与调查成果,构建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开发出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培训课程,开展对高等特殊教育院校骨干教师的培训,培训将特殊教育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其科学性、系统性与实效性的有机结合,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1.规范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的聘任制度

从法律层面建立和完善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制订出各领域分类型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如听障生教师专业标准、视障生教师专业标准),即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具有一般高等教育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具备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从事特殊教育的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和特殊教育教师上岗证书,在普通师范院校增设特殊教育课程,普及特殊教育知识,必须实行严格的教师资格制度,为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化把好基础关。

2.完善教师在职培训制度

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培养和培训应通过改革思路、方式,积极、主动地面向和服务于我国的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适时调整培训课程,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丰富原有的特殊教育理论及指导特殊教育实践,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学术会议,进行专业教研活动成为在职培训的有效补充,继续完善教师在职培训制度,提高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

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建立健全表彰制度,定期对在特殊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宣传,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减轻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的工作压力,在评选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对从事特教的教师给予适当倾斜,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到自身专业发展的实践中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王雁,顾定倩,陈亚秋.对高等师范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的探讨[J].教师教育研究,2004,(4).

[4]陈小饮,申仁洪.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标准及发展模式的研究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8,(4).

[5]包万平,李金波.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

[6]杨福义,张福娟,刘琳.上海市学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6).

[7]姚晓燕,马宇,等.每个特殊教育者必须知道什么――有关特殊教育教师准备和资格的国际标准(节选)[J].现代特殊教育,2007,(9).

第9篇

关键词:随班就读 同班就读 全纳教育 本土化

分类号 G760

1 前言

从全球范围的角度来看,特殊教育经历了隔离式特殊教育体制(特殊教育学校与特殊教育班)、回归主流(瀑布式教育服务体系)、全纳教育等不同理论与实践模式的转变。近年来西方关于全纳教育的研究往往停留在对“人权、多元、平等、个性自由”等西方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基础的描述与鼓吹的层面,缺乏从特定社会文化的角度对全纳教育进行理论思考与分析。研究领域充斥着全纳的激情与期待,但缺乏理性、冷静的专业判断与透过表面喧嚣的反思。学界不仅没有深入探讨全纳教育的本质及历史文化特性,更缺乏扎根于不同文化背景与教育体制,缺少对全纳教育进行本土化理论生成与发展的探究。

中国特殊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荣的艰难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特殊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逐步丰富与完善起来。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自己的理论。正如朴永馨(1998)指出的,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在我国特有的国情与文化传统之上,对西方的文化传统、教育哲学等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不能照搬。我国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随班就读理论就是中国特殊教育工作者结合西方特殊教育的理念与做法,是在本土实践过程中创造出的理论。今天,随班就读已经成为我国特殊教育的主要理论与实践方式,很少有人否认随班就读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样,几乎无人不质疑随班就读的教学效果。随班就读发展的20多年以来,正是西方特殊教育从回归主流走向全纳教育的重要转型时期。然而,我国随班就读提出后似乎一蹴而就,严重缺乏从理论到实践层面的思考与探索。与80年代刚开始进行随班就读试验之时相比,现在的随班就读除了在入学率登记方面的变化外,并无本质的进展,仍然处于“似搞非搞”的状态。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福柯、伽达默尔等认为:语言是一切诠释的结构因素,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是语言的世界,任何脱离“话语”的事物都不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世界在语言中呈现自己,所以我们掌握语言的同时也为语言所掌握,这个掌握的维度就是理解的界限,同时也是语言的界限;要想产生超越现有理解的固化框架,就必须在语言上寻求一种突破与创新。因此,只有通过对语言的研究,我们才能真正进入思想的领域;同样,根据这种思想观念理解的“世界”概念也不是囿于自我的门户之见,而是一个不断克服自我限制而获得共识的公共领域。

全纳教育的哲学基础恰恰是后现代主义哲学,因此有必要对全纳教育及相关的词汇进行话语的分析与理解,尤其需要将已经固化的、通过法定程序或者习俗神圣化的词语重新置于特定的语境与社会文化情景中进行诠释与批判,从而实现话语体系的转变与概念自我的审视与突破。本文正是希望通过分析随班就读与回归主流、全纳教育之间的理论联系,将全纳教育与中国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通过纳入社会批判的视角审视随班就读的话语含义及其本质,期待形成扎根于中国特定文化情景与过程中的、具有独特性的全纳教育的解读与本土化特征的理论。

2 随班就读与回归主流模式的二元互动

2.1 关于随班就读的争论与基本观点

彭霞光(2010)指出,中国特殊教育面临由三类残疾儿童教育向有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转变;教育形式由特殊学校教育逐渐向随班就读学校教育的转变。我国随班就读模式与西方的回归主流以及后来的全纳教育是否完全一致?国内学者一般都承认随班就读是在西方回归主流思想影响下,由我国特殊教育工作者根据我国国情探索出的对特殊学生实施特殊教育的一种形式,它使特殊儿童就近进入邻近的普通小学接受义务教育。从现有观点的倾向性来看,有研究者将我国随班就读和西方回归主流或全纳教育等同对待,认为它们之间没有什么不同。这些学者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直接使用“Mainstreaming”(回归主流)或“Inclusive education或Inclusion"(全纳教育)等术语来描述我国随班就读的情况,并认为我国随班就读模式受国际特殊教育理论如回归主流或一体化思想的影响因而具有国际性。彭霞光(2011)认为:我国实施随班就读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距离融合教育目标有距离;但作者似乎将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制度等同看待。杨希洁(2011)似乎也是将随班就读视作融合教育的一部分,并认为国内外实证研究说明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可以促进残疾学生和正常学生的发展。另外一些研究者似乎更倾向于认为随班就读与西方的回归主流或者全纳教育之间有本质的区别。正如朴永馨(1996)指出,随班就读“与西方的一体化、回归主流在形式上有某些共同之处,但在出发点、指导思想、实施办法等方面有中国的特色”。肖非(2005)指出,早在1987年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到:大多数轻度弱智儿童已经进入当地小学随班就读;这是目前查到的在教育部文件中第一次出现“随班就读”一词的文件。朴永馨(1998)指出,没有任何一个外国可以为解决中国几百万残疾儿童教育准备好现成的药方,在特殊教育中过分强调“与国际接轨”是不妥当的。中国的随班就读与美国的回归主流或者全纳教育有相同之处。但是,中美两国国情是不同的;随班就读考虑了我国的社会文化、经济、教育等实际的条件,具有我们自己的民族性,是中国人自己总结和探索出来的。

近年来随着全纳教育的发展,一些学者将随班就读与全纳教育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试图探讨二者之问的异同,并探寻随班就读的本质属性。朴永馨(2004)解释:安置形式是为各国教育目标服务的,有相同的地方,这说明了特殊教育发展有共同的规律;也有不同的地方,这表现出地方的特色,是特殊教育民族性的一面。中国的随班就读与美国的回归主流在教育安置形式等方面有相同之处,正是特殊教育共同规律在各国的体现,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共同诉求,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将二者等同起来。邓猛(2007)认为:如果说西方全纳教育模式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模式,它以西方社会平等、个人自由等社会观念为基础,是在隔离式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特殊儿童义务教育已得到实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目的是保证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一样平等地在普通学校接受“免费、适当”的教育,追求的是特殊教育的高质量,最终追求的是实现个人尊严与社会公正的目标;我国随班就读则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全纳教育模式,旨在为我国大量还没有机会接受任何形式教育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上学读书的机会,它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文化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发展特殊教育的一种实用的、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随班就读模式和全纳教育在西方的生成演化过程不同。全纳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缺少其生成的文化土壤,它是从西方嫁接到我国的一个文化概念。随班就读正是西方全纳教育的形式与我国特殊教育实际的结合,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全纳教育模式。赵小红(2013)指出:随班就读政策是国情所需,其发展受国际回归主流及全纳教育思想影响;随班就读在保障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方面逐步起到了主体作用;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这两种安置形式虽然各有利弊,但还将在一定时期内齐头并进。李拉(2009)批驳了将随班就读与西方融合教育等同起来,或者认为随班就读是国外特殊教育思潮与我国特殊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的观点,指出:随班就读是产生于我国的本土性理论,但随班就读是通往全纳教育的桥梁和过程。总的来说,多数学者认为随班就读属于全纳教育的范畴,其理论的形成与实践方式更多地受到西方回归主流或全纳教育思想的影响,是西方特殊教育理念与中国特教实践结合的产物。因此,现有的相关研究文献中将随班就读与回归主流、全纳教育的概念相联系,在使用过程中相互混淆,经常不做详细的区分。

2.2 随班就读与西方回归主流模式有着天然的联系与本质的类似

从发生的时间次序上来看,随班就读是在1980年代中期出现的,这一阶段正是西方回归主流思想占主要地位的时期。全纳教育的概念是在1980年代末期在西方出现、发展起来,到1990年代以后才传入我国,并逐渐与随班就读发生关联的。因此,随班就读与回归主流在时间上更为接近。从理念与实践方式上来看,只要将我国“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大量的在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模式与回归主流所崇尚的“瀑布式特殊教育服务体系”略加比较,我们就很容易看出二者之间是何等的相似。“瀑布式特殊教育服务体系”根据学生的不同残疾与教育需要提供从最少限制的环境(即普通班)到最多限制的环境(即不具备教育性的医院或其他养护性机构)等七个层次的安置形式;尽可能地使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从隔离的环境向主流环境过渡,以实现教育平等、社会公正的理想。与西方“瀑布式特殊教育服务体系”相比较,我国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同样包含特殊教育学校到普通教室的不同选择,只是层次少一些而已。

因此,随班就读与回归主流模式有着天然的联系与本质的类似。二者都赞成“零拒绝”的哲学,认为存在着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两种不同的、平行的教育体系;希望残疾儿童尽可能地回归“正常的主流’环境公平地接受教育,试图将限制残疾儿童接触健全学生与正常社会生活环境的要素减少到最低程度。然而,回归主流允许一系列“抽出”的教育计划的存:生,是一个等级制的安置体系,本质上仍然是以特殊儿童应该在普通班级以外的、隔离的环境中受教育为前提。它要求特殊儿童必须达到某种预定的标准(鉴定结果)才能到普通教室就读。这意味着特殊儿童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赢得在普通教室接受教育的权利,如果不能达到某项标准则只能在限制程度较重的环境中学习。这一原则听似有理,它赞成减少环境的限制,其实它通过环境限制的分级以及建立相应的分级标准,将“有限制的环境”(如特殊教育学校、班)的存在合法化。Tailor(1988)指出:最少受限制原则使人们更加关心安置环境而非支持与服务;它是一种“顷备”模式,即儿童必须证明自己具备某项预备能力方才被允许到某个环境中去,这在道德上是不可接受的,实际上也很少有儿童能够从限制较多的环境中顺利地通过自己努力而非外界力量转移到限制较少的教育环境中去。更重要的是,这种严密的、根据残疾程度的不同决定教育环境的制度本身就违背了回归主流本身所追求的教育平等的理想与“零拒绝”的哲学,是不公平的等级制度。它将儿童的残疾假定为儿童失败的根本原因,而非学校本身条件或教学的不足,并为学校将处境不利儿童推向限制更多的环境找到了借口。

我国随班就读同样体现了预备模式的特点。“能够跟班学习的残疾儿童”才有可能被吸收到普通教室就读,事实上,我国目前随班就读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于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轻度与中度智力落后等三类残疾学生,许多中重度残疾、多重残疾以及其他残疾类型学生仍在普通学校拒绝之列。这种根据残疾儿童据残疾的轻重和能力表现决定儿童受限制的等级的做法和回归主流如出一辙。虽然这是我国现实教育背景下的无可奈何的妥协,但毕竟意味着随班就读是有条件的,与其倡导的“零拒绝”的哲学有天然的冲突。

从字义层面分析,随有“从”的含义,“行可委曲从迹,谓之委随”。从组词来看,有跟随、随从、随带、随着、随意、夫唱妇随等不同的用法。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第一,随班就读要求残疾学生随着普通教室正常学生的节奏,是“夫唱妇随”式的不平等与主从关系;残疾学生处于从属地位,可有可无,并非班级平等的一员。

第二,“随”字意味着能够跟上就“随着”,跟不上就“随便”,是可以随意抛弃的附属品,随班就坐或者随班混读就成为难以避免的现象。

第三,“随”字意味着能否跟上学习进度是残疾学生能力的问题,学校不需要为残疾学生做出任何改变或者承担任何实质性的责任。

因此,随班就读只是学校工作中的“边角料”,并没有触及到学校整体改革的灵魂。可见,随班就读成也在“随”,败也在“随”。“随”的成功之处在于使许多残疾学生有机会接受教育,使残疾学生入学率得到大幅度提高。“随”之失败之处在于它使残疾儿童处于不平等的从属地位的做法通过国家政策的方式体制化、合法化了;随班就读将将儿童的残疾假定为儿童失败的根本原因,而非学校本身条件或教学的不足,并为学校将处境不利儿童推向限制更多的环境找到了借口。在这方面,和Tailor(1988)对回归主流所崇尚的“最少,受限制环境的原则”的批判是何等相似。

3 从随班就读到同班就读是全纳教育本土化的必然诉求

3.1 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

西方全纳教育是在批判、反思回归主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目的就是要彻底告别隔离、等级制的教育体系,使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真正融合成为统一的教育体系。回归主流要求特殊儿童必须符合某些条件、通过自己努力去赢得在普通班级接受教育的权利。全纳教育并不要求学生去赢得到普通班级受教育的权利,相反,它假定特殊儿童本来就应该属于邻近学校的普通班级,他们不仅有权在普通班级里受教育,而且也应该在普通班级里接受相关支持与服务。因此,如果说回归主流意味着将特殊儿童部分或全部学习时间安置在普通班级的教育,而全纳教育则是全部时间把特殊儿童安排在普通班级里。

全纳教育者持激进的平等观,对传统的以封闭、隔离、与等级为特征的特殊教育服务模式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其目的就是要彻底告别隔离、等级制的教育体系的影响,使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真正融合成为统一的教育体系。全纳教育认为残疾是由于学校没有能力应对学生多元化的结果,而非学生本身的不足。学校应该尊重日趋多样的学生群体与学习需求,多元化带给学校的不应该是压力,而应该是资源。因此,学校应达成所有儿童都有学习能力与获得成功的权利的共识,学校应成为每一个儿童获得成功的地方,不能因为学生的残疾与差别而进行排斥与歧视;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只有一个类别:那就是学生,用正常/异常二分法简单划分学生是不公平的,也是无效的。因此,全纳教育者赞成异质平等的后现代观,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儿童都有独一无二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全纳教育者认为特殊儿童有权在普通教室接收高质量的、适合他们自己特点的、平等的教育,他们应该在普通教室而非“抽出”接受必需的支持与服务;他们无须经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赢得在普通教室接受教育的权利。因此,全纳意味着完全接纳,它基于满足所有学生多样化(diverse)需要的信念,在普通学校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教育环境里教育所有的儿童;所有学生,无论种族、语言能力、经济状况、性别、年龄、学习能力、学习方式、族群、文化背景、宗教、家庭背景、以及性倾向有何不同,都应该在主流的教育体系中接受教育。

尽管全纳教育模式的效果还没有被研究有效地证明,它却成功地导致了对传统的隔离特殊教育体系的完全否定。事实上,西方各国特殊教育实践表明传统的隔离式特殊教育学校体系基本上已经崩溃,隔离的特殊教育学校(班)已经或正在消失。例如,全纳教育在英国的发展已经导致特殊教育学校急剧减少或关闭;在1990年,只有1.3%的特殊儿童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在意大利,99%的特殊儿童都在普通教室里就读,真正实现了全纳。全纳教育理论在特殊教育领域似乎成功地成为垄断式话语,在普通教室教育残疾儿童似乎逐步成为各国特殊教育的主要发展模。

3.2 同班就读是我国对全纳教育理论的中国式回应与探索

回归主流及相应的“瀑布式特殊教育服务体系”自1970年代提出后,30多年过去了,西方特殊教育经历了从回归主流到全纳教育的深刻变化。我国随班就读的发展并没有类似的范式变迁,其理论与实践迄今为止并未脱离回归主流的范畴;多数特殊教育工作者对“瀑布式特殊教育服务体系”仍然情有独钟,认为是比较完美的模式图。全纳教育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并没有影响到随班就读理论或者实践方面的任何变化。

全纳的理念与目标为各个国家制定全纳的教育目标、政策提供了依据与动力。今天,即使在最为贫穷、资源缺乏的国家,全纳教育也至少成为使更多处境不利儿童享有学校教育机会的政治宣示或者现实举措。同时,各民族或国家具有独特的社会文化体系对全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着独特的影响,使全纳教育在各个国家的本土化成为可能。全纳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缺少其生成的文化土壤,它并非我国本土文化的自然生成,是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之间的嫁接、冲撞与融汇,是基于文化嫁接之上的再生成。这种再生成需要扎根于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以“自发的”“内在的”方式生成具有本土化特征的全纳教育理论。

对应西方回归主流走向全纳教育的趋势,我国特殊教育理论应该在随班就读模式的基础上走向与全纳教育理念一致的“同班就读”。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其蕴含的意义却相差甚远。“同班就读”体现全纳教育的理念,承认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存在着个别差异,有其独特的个人特征与学习需要。在此基础上,同班就读的“同”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同等的权利。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一样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虽然随班就读也确认这一。基本原则并致力于提高残疾儿童的入学率,但随班就读一直局限于视力残疾、听力残疾以及智力落后中程度较轻的残疾儿童教育。同班就读则应包含所有残疾儿童的教育权利,在传统的三类残疾教育的基础上扩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所规定的7类残疾儿童的平等教育权。

(2)同样的环境。同班就读意味着,残疾儿童有权在普通教室接收适合他们自己特点的教育,他们无须经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赢得在普通教室接受教育的权利。普通学校应通过学校整体变革,创建平等接纳的校园文化,建立能够回应多样性需求的学校,促进学校整体质量的提升。同班就读强调同样环境权利,但并不拒绝残疾学生对于特殊教育学校或其他安置模式的选择。

(3)同等的地位。残疾儿童不仅能进入普通学校就读,在班级里与正常学生处于相同的主体地位,而不应该是班级的附属品。他们应平等、全面地参与学校与班级的所有活动,是普通教室中平等的一员,并有着较高的身份认同与归属感。

(4)同等的教育。不管残疾学生存在何种困难,他们同样应享受到高质量的、适合他们自己特点的、平等的教育。同班就读意味着,所有儿童都有学习能力与获得成功的权利,学校应成为每一个儿童获得成功的地方。

同班就读由随班就读发展而来,经历了从跟随到平等、从关注入学率到关注质量提升、从初期的实用与无奈的选择到今天和谐社会背景下对教育公平理念的主动追求的复杂过程。虽然只有一字之改,其蕴含的理念与实际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变化。从理念上看,“同”清晰地表明追求教育公平与平等的权利,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融合教育核心价值观的追求;并试图摆脱“随”所导致的附属主次关系以及局限于残疾学生跟随而普通教育拒绝改变的现状。“同”字希望颠覆社会及普通教育领域对于残疾学生地位与权利的传统观点,真正将“同”等的权利与需求落到实处。从实践层面看,首先,同班就读意味着教育教学改革要涵盖所有学生,只有在同等权利与地位的条件下,普通教育的改革才能真正应对学生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成为整合的、创新的体制。针对残疾学生的教学改革与调整与普通教育整体的教育教学范式变迁是一致的。其次,随班就读所倡导的支持保障体系往往狭义的,是针对几个残疾学生而言的,试图通过支持与服务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现有的学校与社会生活,很少主动地触及整个学校体制与社会生态的变化。同班就读则意味着:通过多样化的、平等的社会与教育环境的构建,主动改变现有的教育体制,进行资源整合与重构,构建具有广泛通达性的(accessible)、共享的支持保障体系,促进学校整体变革与质量提升,使学校满足学生日益多样化的特征与独特的学习需求。当然,任何理论都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与发展。同班就读目前仍停留在理论的演绎与构思之中,其实践的方式与意义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实践。但不可否认的是,理论的争鸣本身就具有激发思想火花与影响实践的意义。对不同观点的包容与探索正是理论创新所需要的,哪怕目前的观点并不成熟或者甚至是错误的,它本身能为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提供参考的价值。如同随班就读是回归主流的思想与我国实际历史文化背景结合的产物一样,同班就读是我国对国际全纳教育理论与发展趋势的中国式回应与探索。同班就读既赞成全纳教育的理念,又与随班就读发展一脉相承,是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之间的嫁接、冲撞与融汇,是基于文化嫁接之上的再生成。因此,同班就读这一说法不能用“全纳教育”这一术语简单替代;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色彩与历史传承,它与西方全纳教育有所不同。

西方全纳教育是在彻底反思与批判回归主流及其相对应的“瀑布式特殊教育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班就读则与随班就读相辅相成。西方全纳教育针对所有处于弱势地位的儿童群体的教育和社会参与,残疾仅仅是其中一类。同班就读却仍然以残疾儿童为主要教育对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一特点不会改变。西方全纳教育主张消除特殊教育学校(班)等隔离的特殊教育形式,倡导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彻底交融成为一个整体,甚至消除二者之间的职业差别。同班就读却仍然要以大量特殊教育学校(班)及特殊教师群体为主要专业支持平台;不仅不会消除二者之问的差别,相反会继续扩大特殊教育的专业特征。西方全纳教育从一开始就倡导通过普通学校整体变革与重新组合来适应学生需求日趋多样化的特征;同班就读则始终聚焦于残疾儿童教育,试图通过残疾儿童教育这一杠杆撬动我国教育的整体变革。西方全纳教育理论是西方特有的社会文化土壤里结出特殊教育理论的果实,也是西方社会民主、自由等所谓普世性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同班就读建立在我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及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之上。传统文化中的精英教育模式影响仍然比较大,以考试与升学率为中心的教育体制的桎梏还没有完全打破。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潜能和独特需要难以得到得到满足,残疾学生的平等权利难以实现。因此,我们应该吸纳国际全纳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结合我国教育改革的打针方针,探索实施同班就读的具体实施策略与实践模式。

4 结论

全纳教育的理论为全球特殊教育发展提供了美好的愿景,但并非灵丹妙药。尽管很多国家都致力于发展全纳教育,但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实现了高质量的、有效的全纳教育。没有一个国家的做法能够为其它国家发展全纳教育提供一个标准的蓝本或范例。因此,全纳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各个国家需要根据本国的国情探索适合自己的全纳教育模式。近年来,中西方理念的相互交织与冲突,一方面丰富了我国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方式,另一方面似乎不断困扰着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

第10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体育;现状及发展

一、特殊教育学校相关概况概述

1、特殊教育的概念和实施特殊教育的意义

顾名思义,特殊教育是指经过特别制作和设计的,供残疾儿童学习或者获得知识的教材、课程或者教学方法。特殊教育是对特殊儿童的一种关照,特殊教育能够增强残疾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利于残疾儿童的健康成长。我国开设特殊教育学校是公平对待残疾儿童、保障残疾儿童各项权利的表现,也是一种对社会负责的表现。

2、特殊教育学校体育项目设立的目的和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特殊教育发展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党和政府讲包括特殊教育在内的教育作为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将教育看做是国家立国的根本。为了保证特殊儿童能够获得与正常儿童同等的教学机会,享受与一般人相同的受教育权利,我国设立的特殊教育学校从低级到高级,形成了完善的特殊教育教学体系。这一点,得到了我国人民的一致拥护,特别是对于残疾人而言,特殊教育学校的成立利于特殊人群树立正确的“三观”,利于特殊人群的“自我救赎”,利于特殊人群个体理想的实现。

二、特殊教育学校体育项目开设现状探究

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事业发展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许多学校、许多地区的特殊教育体育项目教学等仍然存在遗漏与不足之处,以下简要进行总结:第一,全国各地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课教学水平差距大。有些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的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项目设置仅仅两三个,而且,体育课活动的时间严重不足,加之,户外体育课易受天气等自然环境的干扰,许多学校的体育活动时间严重缺乏,这就导致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专业形同虚设,学生的基本体育训练不能满足。第二,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老师缺乏。一些学校的体育老师同时代多个班级,或者体育老师兼教数学、语文,学生与老师的人数比例严重不足;体育老师的年龄、性别、经验等不适合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学习;体育教师没有教学资格,或者体育老师本身技能、教学能力等低下,不能起到指导学生体育锻炼的作用,这就严重阻碍和限制了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提技能提高。第三,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场馆、体育教材、体育练习器材缺失。显而易见,这些东西是学生们参加体育活动、学习体育知识的必备物品之一,但是,有的学校根本置办不齐,或者学校的体育器材损坏而没人报修,这都打击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等。第四,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理论课程机构设置不合理。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包括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内容太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二是,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体育运动的理论知识“纸上谈兵”,不能真正联系实践、指导实践,导致体育训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三是,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定位不准确。由于学校学生的特殊性,学校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不应是培养“竞技型”人才,而应该把人才培养的重心放在“复合型”“应用型”方面,这样才能保证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学习体育的实效性。

三、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发展方向及措施研究

第一,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要实事求是,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等实际条件,进行适当的教学重心安排。第二,学校要建立并制定统一的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并严格执行,决不聘用“误人子弟”的教师。第三,创新教学方式,改变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等便捷的教学方法,督促学生学习,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兴趣,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以便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和认识体育活动的实践。第四,特殊学校体育教育的课程改革要紧跟时代潮流,结合实际,果断剔除落后的、不科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行为;各项改革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保证学生学习的实效性。第五,学校积极引进外资,加大在体育专业教学方面的建设资金投入,保证各教学器材、教学书籍、体育场馆等配置和建设的齐全和可用。这是学生学好体育理论知识和顺利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物质保证。

作者:赵静 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美奋,张华,于美刚等.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09—30.

[2]赵国武.山西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D].山西大学,2005—06—01.

[3]洪邦辉.贵州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04—10.

[4]孙伟伟.上海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以上海市聋哑学校为例[D].上海体育学院,2010—05—30.

第11篇

2009年1月7日到2月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开展了第一轮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本文为作者对此纲要就特殊教育问题提的建议,发表时有所删节。据悉,截至2月28日,《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共收到电子邮件、信件1.4万多封,网民通过教育部门户网站发帖1.1万多条;各界人士在社会网站、高校校园网上发帖210多万条。本文便是这些多少万分之一。但所有关心特殊教育的人,都无法忽视一位一线特教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刊发,以供交流。

加大投入,

提高特殊教育的竞争力

无论较之于发达国家的特殊教育,还是较之于我国的普通教育,我国特殊教育整体水平仍然有待提高,政府仍然需要加大对于特殊教育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水平,以增强特殊教育的竞争力,促使我国的特殊教育事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1.合理布局,重点投入。

上世纪90年代,“普九”验收“特殊教育一票否决”的政策,促进了特殊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总数已达1667所,在校盲、聋、智残学生达58.3万,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大幅度提高。今年国家发改委又颁布了“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特殊教育学校又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我们在欣喜一大批新建特殊教育学校的同时,也应当看到特殊教育学校的布局应科学规划,特殊教育学校的投入不能只从量上考虑,而应研究学校建设的长远效益。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适龄入学的残疾儿童数量也在逐渐减少,在一些地方特殊教育学校生源明显下减,办学规模也趋于缩小。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特殊教育的资金与硬件投入也应考虑到学校的发展前景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有关专家深入特殊教育实际,认真调查研究,科学规划,合理整合,重点投入,用更多资金支持有发展潜力的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2.普及提高,提升层次。

当前我国的特殊教育基本上完成了普及的任务,今后的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中,普及中提高应是重要的发展目标。首先,特殊教育的义务教育办学层次需要由九年提升为十二年,进入普及高中教育阶段,重点建设一批特殊教育高级中学,积极探索具有适合特殊教育发展需要的办学之路。其次,国家还应加强高等特殊教育和职业特殊教育的扶持力度,让更多的特殊教育学生拥有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机会,使其经过几年的教育之后,具有一技之长,能够自食其力。再次,应当加大学前特殊教育的投入。特殊教育学生学前教育直接制约着其发展的速度与水平,例如聋生的学前阶段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于聋生补偿语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普及聋生的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的水平是聋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质量提高的保证。

3.更新配置,完善设施。

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性决定着特殊教育需要更先进的教学设备与基础教育设施。然而当前在我国的一些地方,特别是中西部一些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设施很是简陋,无法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教学设备与基础设施需要加强与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应实现教学现代化,不仅要让多媒体等普通现代教学设备进课堂,而且还需要引进一批特殊教育必需的教学设备,如聋校的语言训练设备、盲校的盲文打字设备等等。同时,特殊教育学校还应加强体育运动设施、图书馆的建设等项目,让特殊学生尽可能地得到全面发展。

科学管理,

激活特殊教育的原动力

特殊教育的管理水平直接制约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加强特殊教育管理需要完善特殊教育管理体系,更新特殊教育观念,探索科学的特殊教育管理方式。

1.完善特殊教育管理体系。

我国现行的特殊教育学校实行属地管理,特殊教育学校直属于当地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但是一般在一个县区只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存在,因而很容易被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忽略。一些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于特殊教育没有专门的科室负责,直接交由基础教育科室兼管,而负责普通基础教育的管理人员又没有特殊教育管理的理论知识,对于特殊教育的管理往往混同于普通学校,很难适应特殊教育发展的要求。再者,就单个特殊教育学校而言,其校长以及主要管理人员也大多是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直接认定的,有的还是从普通教育学校外调的,由于没有一定的特殊教育理论基础,管理过程中甚至会出现一些有违特殊教育规律的管理方式,给特殊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因此,首先应完善特殊教育管理体系。从中央到地方特殊教育管理机构应明确,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设立独立的特殊教育管理机构,设专人负责,选拔了解特殊教育、热爱特殊教育、具有一定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水平的特殊教育管理人员。其次,应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再次,应加强特殊教育的监督与监管工作,对特殊教育的发展规划以及教育教学进行指导与引领。

2.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合作机制。

特殊教育学校地域分散,给校际交流合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但特殊教育学校需要彼此合作与交流,以便共同探讨特殊教育理论,解决特殊教育教育教学上的难题。省级特殊教育管理部门应切实引导,创设平台,促进合作。

首先,省特殊教育管理部门应发挥职能作用,定期举办主题教学以及研究活动,促进省内特殊教育学校的合作与交流。其次,实行管理人员以及教师交流制度,通过换岗学习锻炼的形式,加强区域内外特殊教育学校的合作。再次,建立资源共享网络,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在网络上实现资源共享,方便合作交流。

3.形成特殊教育科研网络。

特殊教育因为其特殊性,规模不及普通教育,教育科研的人力物力远远不及普通教育,而特殊教育的研究领域极为广泛,难度又远远超过普通教育,因此更需要一个宠大的教育科研网络,以提高特殊教育教育科研的整体实力。

首先,应加强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引领作用。在特殊教育科研网络体系中,这些机构处于金字塔尖的位置,聚集着特殊教育的顶尖人才,他们具有深厚的特殊教育理论素养以及雄厚的教育科研能力。这些机构要发挥其应有的引领作用,就必须要在基础理论研究之外,深入特殊教育实际,了解特殊教育实践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增强研究的有效性,寻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同时,还要主动承担起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其次,应加强各级特殊教育科研部门的指导作用。因为各级特殊教育科研部门与特殊教育基层密切联系,更加了解特殊教育的实际情况,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指导会更直接。再次,特殊教育学校应加强校本教研,提高学校的教育科研实力,科研兴校,以教育科研促进学校整体实力的提高。

培训师资,

打造特殊教育的软实力

教师的素质与水平直接关系着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教育的发展,特殊教育也不例外。由于我国特殊教育起步较晚,为了满足特殊教育的需要,先期进入特教学校的一大批教师均来自于普通学校或者是普通师范的毕业生,虽然经过一定时期的特殊教育实践工作,但是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仍然令人堪忧。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力量建设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1.推行特殊教育资格制度。

国际上对特殊教育教师普遍采取“教师资格证书+特殊教育专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资格制度。这种双证书资格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素质,也是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这种资格制度尚未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实行,仅有上海等少数地区进行了探索性实验。基于国内外的特殊教育资格认证的经验已经趋于成熟,当下应当将这种资格认证制度向全国推广,切实提高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整体水平。

2.实行特殊继续教育模式。

由于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没有实行,特教教师入行门槛较低,除了很少一部分教师是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生之外,大部分教师均毕业于普通师范学校,没有接受系统的特殊教育理论培训,因此继续教育培训对于特教教师来讲尤为重要。然而,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地理分散,继续教育工作又归属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而这些部门又没有独立的特殊教育研究机构,也没有组织与开展特教教师继续教育的能力和精力,往往将特教教师的继续教育归属于普通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这种方式虽然对于更新特教教师教育理念、提高特教教师教学能力有一定作用,但难以体现特殊教育的特殊性原则,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对特教教师实行特殊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不仅对其进行通识的教育理论培训,还应加强特殊教育学、特殊教育心理学以及学科专业理论的培训工作。特殊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可以实行地属管理与省级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省级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省级特殊教育研究会的培训作用,开展适合特教教师教学实际的继续教育培训。

3.探索特教教师的激励机制。

第12篇

基于贵州省的特殊教育发展的整体特点。铜仁学院将本校的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特殊教育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特殊教育政策法规,了解与特殊教育学科领域相关的知识和特殊教育学科发展的趋势,具备能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以及相关康复机构从事特殊儿童的教育、康复、咨询、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培养能立足铜仁、面向贵州、人格品质健全、专业知识坚实、技术技能较强,具有智慧灵性及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的培养要求则根据铜仁学院2016的办学定位和培养要求和国家教育部颁发的2015年《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的特殊教育的基本要求进行制定。本专业的培养要求主要有四个维度,分别是:人格品质、专业知识、技能技术和智慧灵性。具体培养要求如表一。

二、特殊教育专业模块化课程设置与能力达成

铜仁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的主干学科为教育学、心理学、医学。而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有:教育学研究专题、特殊教育概论、特殊儿童心理与发展、特殊儿童康复学、盲文、手语。在主干学科和主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本专业的师资情况以及结合当地特殊学校和康复中心的培养需求。将本专业的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两大模块。而两大模块下又分别设置六大子模块,分别是:专业理念模块、学生发展知识模块、教育教学设计与康复模块、环境创设与利用模块、组织与实施模块以及沟通合作与反思模块。在这六大子模块下面再分设各大课程模块。

三、特殊教育专业周学时分布

铜仁学院本专业的培养模式为:“智慧通达、能力为本、教康结合、岗学一体”。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我院特殊教育专业的周学时安排改变了以往在大一时期一味重视通识教育而忽略专业教育的格局。我们从大一开始直至大三,将专业课贯穿始终。为的就是巩固和扎实学生的专业技能。从大四开始,一年内主要加强学生的课外实践技能,这个时期是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关键时期。

四、结论

我国高等教育的模块化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才刚刚开始,特殊教育专业的模块化教学改革也只是刚刚开始部分实施,我们的调查和研究也由于条件所限,还存在相当的局限性。本文旨在通过对我院特殊教育专业的模块化教学课程设置的探索和实践的介绍,抛砖引玉,拓宽各高校的相关或相近专业教研、教改的思路,一起为在高等院校中推广模块化教学模式献计献策。

作者:陆 艳 邢明明 王 霞 单位:铜仁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