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职业素养教育论文

职业素养教育论文

时间:2023-01-19 00:35: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职业素养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职业素养教育论文

第1篇

信息素养是1974年美国的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提出的,是个体所具备的能够理解和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如何去获取信息,确定、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一系列能力[2]。信息素养从技术层面反映了人们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但从人文层面来讲,信息素养却反映了人们面对信息时一种心理状态,或者说面对信息的修养。概括来说,信息素质包括3个层面的内容:文化层面(知识方面)、信息意识(意识方面)、信息技能(技术方面)。护理人员的信息素养是在护理实践过程当中逐渐培养出的一种对护理信息进行收集、鉴别、整理、分析和运用的能力,是现代护理信息系统广泛应用的基础和先提条件。随着医学信息学在临床医疗实践中的发展,护理信息化系统也在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领域广泛应用,以其快捷、安全、高效、清晰的特点受到医务工作者的好评。护理人员应定期搜索、即时获取包括护理教育信息、护理科研学术信息、专科医学发展信息、专科技术信息、医疗设备发展信息、法规标准信息、同行经验管理等信息,通过持续了解与交流才能在专业领域内不断进取,立于专业发展的前沿队伍。因此临床护理人员的信息素养是其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

2现代护理信息的特点

2.1专业性和相关性

护理信息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分支,是医院内用于护理信息采集、存贮、传输与处理的系统[3]。总体上来说,护理信息分成2大类[4]:临床护理信息系统和护理管理信息系统。临床护理信息系统主要是指应用于临床护理过程中的系统,如医嘱处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移动护士站、护理交班系统、病人评估与安全系统等;护理管理信息化系统包括护理人员档案管理系统、护士长排班系统、护理工作量统计系统、护理质量控制评价系统、护理安全分析系统等。由此可见,信息的运用已经渗透到护理活动中的每一个角落及细节。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和改进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5-6]。医院的物资设备库存管理系统、PIVAS系统、消毒物品跟踪管理系统、病区内耗材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系统极大的解放了护理劳动力,提高了准确率和管理效率;责任护士多项工作,如病区床位管理、医嘱处理与执行、病人评估、护理计划制定、生命体征观察与记录等信息电子化的传递既降低了重复转抄过程中的出错率,也同步自动计费,减少漏帐错账的发生;在医嘱处理与执行过程中合理用药自动检测、药品处方知识查询、病人条形码标识及执行医嘱时身份确认,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给药的准确率,确保病人的安全。临床护理工作每个环节信息化,不但需要护士熟练的计算机运用能力,更需要科学严谨的专业思维品质。护士在病人的诊治过程中,不仅为病人提供直接的护理,更要全面关注病人的症状、主观感受、心理精神状态,在大量临床资料处置过程中,护士对病人评估的描述和临床病情观察的标准化表达,规范、标准化的表格式护理文书的设计,是当前护理电子病历和临床护理决策支持系统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计算机护理术语及分类标准化是保证护理信息质量及记录安全品质的关键,也是护理信息共享、病人安全的保障。

2.2传播的灵活性、时效性、复制性

信息时代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网上信息都是全球性散布和接收,因此护理信息来自于不同的学科和教育背景、不同的机构和国家;网络传播是护理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具备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信息及时、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相对于传统信息而言,网络信息消耗低,形态多,易获取等特点,使现代护理信息越来越依赖网络传播。各种专业期刊杂志以最快时速发表电子版,将纸质版的专业信息以即时、3个月、6个月、1年的时限同步在各种网络搜索引擎中。各种学术活动实时动态、新业务新技术推广以新闻及会议的形式同步于网络,只要具备信息意识及获取信息能力,护理人员很容易获取各类专业学术信息。因此,在网络化时代,学习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天下事。

3信息时代青年护理职业者面临的挑战

3.1护理人员对护理信息在护理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护理信息贯穿整个护理活动当中,其影响力涵盖从临床实践到护理教育,从医嘱处理到文献检索,从院内信息的传递到全球信息的传播,渗透到护理教、学、研等各个层面,护理人员是否具备信息素养除了与自身职业发展相关以外,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护理学科的发展。在计算机已成为护理人员日常工具的今天,由于历史原因、教育体制及条件限制等因素大大制约了护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研究表明[4,5,7],护理人员信息意识、信息检索能力不足、检索策略的缺乏、对护理信息资源的不熟悉、信息环境不理想、优秀的护理信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缺乏都影响到护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培养,特别表现在对护理信息的评价、判断、组织、加工、处理及信息的实际运用等方面。目前利用教科书、期刊、杂志等,仍然是护士和护理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在一项护理专业大学生调查当中[7],近一半的护生(49.70%)在调查的那个学期内从未去过和极少去过图书馆查阅书籍、期刊和文献检索。除了学习任务重以外,近一半的学生认为信息检索与学习无关,在临床护士护理信息使用调查当中[8],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护士(24.70%)经常登录护理专业网站。尽管护士具备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操作能力,但信息意识不足造成护理人员缺乏信息需求和信息搜索的主动性,也表明护理人员对护理信息在护理实践活动中重要性认识不足。

3.2英语水平是适应信息时代的基本能力

根据资料显示,全球70%以上的文献是以英文撰写,主要的护理网络信息资源也相对集中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英语为主的国家,其中美国护理资源信息利用率最大[8]。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已经被广大的学者接受。因此,英语水平是了解护理发展动向,获取国际护理专业信息,了解国际护理动态的钥匙,也是适应信息时代的基本能力之一。

3.3信息检索能力的不足影响护理信息资源的使用

临床护士信息检索已经由传统的手工检索,经过联机检索和光盘检索,过渡到现在的网络信息检索。信息量大、及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使网络信息检索成为目前用户最多、影响最大的信息检索系统[9]。大量资料显示,有限的信息检索能力是护理人员和在校护理学生合理有效地使用护理信息资源的主要障碍之一[7-8]。信息的大量性、多样性和良莠不齐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良好搜索能力的同时,也要求具备一定的信息辨别能力。

4策略和方法

4.1创造合适的信息资源环境

护士信息素养及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社会化行为。医院的支持,图书情报单位和医学信息机构的参与都举足轻重,临床青年护士的培训更是重中之中。她们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和知识,精力充沛,也是求知的阶段。各单位可以与相关信息部门联系一起,对年青护士开设护理信息相关培训和继续教育,如文献检索,电脑技术,Powerpoint制作,网络课程,护理资源介绍等;鼓励开展护理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让青年护士走出院门,参与护理信息和会议的交流和分享,激发护理人员对护理信息,护理研究的兴趣等。青年护士本身也可以利用自身的网络优势和兴趣爱好参与网络护理信息,护理检索,护理研究等课程的学习,比如华护网、好医生网都提供在线的护理信息相关的网络课程。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学以致用,平时多浏览护理相关网站和资源,提高信息的辨识能力和检索能力。

4.2培养批判性思维模式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青年护士作为中国护理事业将来的接班人,应该开放思想,接受新的事物的挑战,自觉提高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和信息素养。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有效把握所需要的信息,及时、准确、快捷的获取信息。信息意识是正确有效的处理信息并运用信息的前提。目前护理人员对信息意识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但是只要青年护士愿意开放思想,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素养会不知不觉在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树立和培养起来。同时,青年护理人员在信息查询和使用大量信息的过程当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正确识别与理解信息,判断信息的价值,并结合自己对信息的需求对获取信息进行信息重组和加工,配合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需要的信息。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当中慢慢培养出来的。

4.3加大护理信息培训力度和纬度

护理信息学是一门新型学科定义为用计算机处理护理数据和资料。1992年由美国护士协会正式批准成为护理学科的一个专业分支,并在1995年开始设有护理信息学的资格认证,与护士资格认证相似,护理信息护士资格分为护理信息师,护理高级实践护士和护理信息学专家[10]。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比如美国、澳洲、台湾等已经开始开设护理信息的本科高等教育,甚至研究生和博士学历教育,为护理信息学的发展提供了专业人才。虽然我国在这方面还是空白,但是我们可以借用网络优势,学习他国的经验,根据本国的护理现状,提供相应的护理信息教育,提高在校护理学生的信息素养,为进入临床作准备。

4.6培养信息道德品质

在信息传播、分享和使用过程当中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信息道德品质。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存贮、传播和利用等信息活动各个环节中,用来规范其间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道德意识、规范和行为的总和,是个体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合理地运用网络资源,如何开放、公平、互动、合作和共享资源是培养信息道德的核心。作为青年护士职业者更应该树立版权意识,不抄袭不剽窃他人的科学研成果,允许百家争鸣。树立安全意识,禁止为个人的目的攻击他人的电脑及其它的非法行为。

5小结

第2篇

1.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是推进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力

教育教学领域面临着许多重大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但是怎样才能使研究成果为教育改革服务呢?示范是一种办法,但范围有限;口头介绍是一种办法,但口说转瞬即逝。应该说,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探索的结果写成教育科研论文,发表在刊物上。通过写论文的方式来传播教改成果,范围广、时间长、其影响也大得多。

2.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过程。许多有价值的论文,并不是从“写”开始的,而是从“做”开始的,用“写”来指导“做”,用“做”来充实“写”。“做”的过程,既是探索的过程,又是积累写作材料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坚持经常写教学后记,写教育论文,坚持经常回顾、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那么我们就会从中得到许多的有益启示,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1)促进教师提高理论素养。撰写教育科研论文,需要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的理论基础,这就逼着教师自己去读自己原来并不熟悉的教育理论著作。

(2)促进教师广泛吸取信息。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可以逼着教师去广泛收集信息,看看在某个问题上别人已经探索了一些什么,哪些探索比自己高明,哪些探索还不如自己,这样就容易确定论文的角度和重点。

(3)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4)促进教师成为名师乃至成为教育名家

第3篇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一、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现状

1.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的现状

至2008年,我国有224个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已经成为我国近几年来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1]]包括教育软件工程、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媒体技术等多个培养方向,专业性质有师范性、非师范性和半师范性三种,开设院校已从开始的师范院校发展到目前综合性、理工科、农业、民族学院等不同性质的院校。但有不少院校存在专业基础深度不够、专业性质不明确、克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与实验条件不具备等问题。[[2]]

2.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杨改学总结了我国教育技术专业各个时期的培养目标,[[3]]从早期的“四种人”(电教课的教师、电教技术人员、电教研究人员和电教管理人员)到当前的“四种人”(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人员、新媒体的开发与研究人员、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师、信息技术课的教师以及管理人员),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越来越宽泛,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及研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适应范围由学校走向企业等各种行业。但是具体到各个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则存在着“轻实践目标、轻创造目标和对社会需求缺乏了解、闭门造车”等问题,[[4]]出现了同构现象,不论学校层次、规模、类型都要培养成为“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显然是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相吻合的。

3.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庞杂老化

由于教育技术学科是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其专业课程涉及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性学科,因此一些院校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开设的课程庞杂,课程设置求大求全,大有将学生培养成集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电视编导、教育学为一体的全才教育论文,但实际上形聚神散,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因课程繁多,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根本无法消化吸收,学而不精,知而不解。这种状况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所学“广度有余,深度不足”,缺乏专业人才的不可替代性,造成了在就业过程中的尴尬境地。但造成课程设计不合理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培养目标不明确。

另外,有一些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比较早,没有及时调整课程设置,许多课程与现实的教育技术实践需要脱节。[[5]]还有一些院校存在“因人设课”和“因无人而不设课”的现象,不注意课程衔接,没有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导致许多课程在内容上出现大量重复;对于专业技能课程,讲授多操作少,教学脱离实际论文开题报告范文。[[6]]

4.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薄弱

当前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少量的实验。这种教学方法虽有利于系统地讲授知识,但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专业素养以及主动地开展学习。另一方面,课堂讲授方法主要依托教师的口头语言,辅以板书等向学生传递信息,其表现信息的方式和手段单一,表现能力和信息量有限,传递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而该学科中包括许多直观性内容、技能性内容和过程性内容,难以表现教育论文,影响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全面掌握。

教育技术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主要有常规性实验、制作性实验和教学技能训练性三种类型。但是不少院校的教育技术专业往往忽视教学技能训练,所开展的常规性和制作性实验也多是验证性实验,这样的实验多依附于理论课,没有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学生按照详细的实验步骤,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一些基本操作,至于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操作,在基础性验证性实验中都没有涉及,指望这样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行不通的。

二、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1.培养目标——明确研究领域,选择培养方向

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领域应该包括“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但是“专业”与“学科”是不同的概念,从学科研究范畴出发确定的培养目标是不合适的。如果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技术专业都要囊括这理论与实践的五大范畴,那么这种“大而全”的专业教育必将使眼高手低,学生不能胜任具体的实践工作。如果一个学校的教育技术专业教育面向的是整个教育技术领域,那么其课程将十分庞杂。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的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能够进行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能够开展数字媒体研究及开发技术,能够从事教育软件工程和进行现代远程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工程素质,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媒体设计与开发能力、教学系统使用维护与管理能力、教学系统设计能力的人才,这样的综合型人才几乎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全才,其在大学阶段所要学习的课程就太多了。[7]

培养目标要具体说明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以能力要求、专业领域和职业类型或方向来限定的。[[7]]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新型专业,也是一个交叉跨度较大的专业,而本科生在四年中所能接受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将这样一个交叉学科的所有系统知识都纳入学习的范围,这就决定了教育技术专业比教育技术学科的面要窄。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应定位于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特色,必须要具有其他专业的不可替代性。要求学生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教育现象的能力,具有运用媒体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根据教育技术领域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专业改革教育论文,重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在一个专业下构建几个专业方向,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在专业能力上有所侧重,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2.课程体系——反映学科结构,突出技能培养

课程体系并不完全对应于学科理论体系,它包含着学科理论体系中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知识体系以及与培养目标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科目。[9]从由电化教育更名为教育技术以来,由于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不同,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从主干课程来看,都是从教育学、心理学到传播学,从普通物理到电路设计,从电视教材制作到网络课程开发,从电教美术、电教音乐到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不同的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在搞好教育技术学专业基本课程教育的同时,重点突出该专业在本校优势领域的拓展,在求专求深上下功夫,以增强本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竞争力。

本科层次应该培养具备一定理论并熟练掌握某类教学资源开发技术的专业人员,其课程设置应该反映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结构,技术与技能类课程不应该“杂而全”,而应该是“专而精”,使学生在学习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上掌握一到两门专长,以改变长期教育技术学专业存在的人才“广而不专”的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手段——强化实践环节,重视设计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广泛支持,社会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需要已从“音像媒体的制作与应用”扩展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传媒的原理技术、操作技术,重要的是要基于传媒技术能够设计、开发出能够促进学生有效意义建构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诸如音像教学材料、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课程及网络教学平台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因此,基于传媒技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和开发的能力是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关键在于实践教学环节。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环节上,一定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实验实践教学是培养教育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实验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和创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应用性人才教育论文,就应该变革只有基础性、验证性实验的实践实验教学模式,重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实施。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某一门或多门课程的综合知识的实验,是对学生实验技能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型实验。综合性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及查阅中外文资料的能力。综合性实验一般可以在一门课程的一个循环之后开设,也可以在几门课程之后安排一次有一定规模的时间较长的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是结合各自教学或独立于各种教学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实验。它不但要求学生综合多门学科的知识和各种实验原理来设计实验方案,而且要求学生能充分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设计性实验是开发学生智能的重要步骤,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

设计性实验一般是在学生经过常规和综合性实验训练,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之后开设。开始时可由指导教师出题目,给方案,由学生自己拟定步骤。更进一步的设计性实验则在指导教师出题后,全部由学生自己组织实验,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丁楠(1983.3-),男,河南邓州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数字化学习研究。

[[1]]徐福荫.改革开放推动我国教育技术迅猛发展[J].教育研究,2009(05):3-9.

[[2]]许霞,刘伟德.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互动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1):172-174.

[[3]]杨改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路在何方[J].中国电化教育,2006,(7):8-11.

[[4]]唐烈琼.论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及对策[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12):116-118.

[[5]]茹宏丽.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38-41.

[[6]]王余勤.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分层培养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8,(12):43-44..

[[7]]张军征,.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逃定位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33-36.

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语文教育;问题

语文,具有浓厚的人文思想、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个人思想理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是语文教育的深化阶段,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就目前状况而言,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并没有将语文教育放置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而是看作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整个教学环节都十分的薄弱,严重影响到高职语文重要作用的发挥。

一、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1.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在高职院校语文教育认知方面,大家仍然存有一定的误区。一是定名方面的问题。现阶段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仍然采用传统的大学语文这一说法,照搬本科院校语文教育理念,没有认识到本科语文教学和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这两个方面的区别,没有搞清楚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实际目的。一些高职院校更是随意开设各种语文课程,如文学欣赏、口才演讲、应用写作等,杂而不精,没有从高职院校的实际出发,语文课程比较混乱。二是定性方面的问题。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存有人文性与实用性双方面的要求,两者不可割裂开来。现在好多高职院校十分注重语文教学的实用性,用实用写作、口头训练等代替了基础文化课的培养,只是单纯着眼于实践能力,而忽视了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培养和人文素养的灌输。2.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实践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方式的简单倾向化。高职语文教学还停留在中学应试教育教学阶段,多是一些空洞的知识讲解和机械的写作模式的训练,缺乏情感体验,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少,不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语文教育队伍的萎缩。在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之中,语文教师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处于边缘化、可有可无的境地,得不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还会经常遭到其它课程的挤压。所以,高职语文教师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不得不转战其它的学科,专职教语文的教师少之又少,教学质量可想而知。三是语文教育内容比较混乱。从现有的高职语文教材的选择上就可以看出高职语文教学的混乱性,不仅教材选文五花八门、教材内容良莠不齐,而且好多内容都是重复讲解;甚至有些学校自己编写教材,没有经过科学的教学实践检验就将其应用到教学中。

二、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的解决对策

1.注重实效,强化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的目标任务要想解决现有问题,首先就要确定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为其改革指明方向。一般而言,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评价、写作能力;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组织、运用材料的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和精神生活等。高职院校语文改革要从这几个方面出发,要全面而又深入地理解这几个方面的目标和任务,从而制定更切实际的改革方案。2.突出重点,优化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全面均衡发展的基础之上,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要将重点放在职业语文能力培养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教育;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学习相关的职业文化和职业知识等。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不应该面面俱到,而是要联系实际,结合当代社会发展和实际需求,重点进行某几个方面的教学。例如从最近几年的发展状况来看,高职语文教育要将重点放在阅读理解、口语表达、书面表达以及品评鉴赏方面。3.打造一支强有力的高职语文教师队伍教师只有将百分百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之中,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高职院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要尊重语文教师的发展空间、支持语文教师开展相关教研学习;要不遗余力地支持语文教师的进修、交流学习;要能够从精神和物质上给予教师支持。另一方面,教师个人也要培养对语文教学的专一态度和工作热情,要将主要精力放置在语文教学工作上,而不是其它的兼职工作上。4.凸显特色,构建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的基本模式高职院校语文教育模式构建可以概括为:语文教育在高职教育各专业教学中科学渗透,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必修语文课程和选修语文课程有机结合;课内语文教育与课外语文教育有机结合;显性语文教育课程和隐性语文教育课程有机结合;语文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创业就业教育等工作有机结合;传统语文教育和现代语文(网络语文)教育有机结合。可以说,高职院校实施语文教育的过程,是语文教育自身特色形成的过程,也是整体构建语文教育基本模式的过程

三、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教育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大对高职语文教育的重视度,努力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语文教育教学氛围。在此基础之上,加大对语文教师的培训力度,以建立起一支高技能、高素质、高水平的高职院校语文教师队伍,从而为高职语文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此外,高职院校还要对现有的语文方面的相关资源进行整合,从成功案例中吸取经验,不断创新、改革现有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高职语文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倪蒙.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困境与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硕士学位论文,2009,(5)

[2]张甲子.人文视野下的大学教育:从纽曼到赫钦斯[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2(4)

第5篇

为加强我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水平,进一步推动我校师德建设再上台阶,营造教职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良好氛围,造就一支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信赖的教师队伍,落实关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个学生的目标,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根据市教育局对师德教育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我校师德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依据,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为目的,树立以人为本、依法治教、以德治教的理念,强化师德素养,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促进学校事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完善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四个层次全方位的师德评议机制,引导全体教师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现我校提出的以师德提升人格魅力,提升育人水平的目标,在全校教职工中形成“诚信奉献、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崇高师德风尚。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优化行风,使我校教师成为执行公民道德的楷模。

三、主要措施:

1、健全师德教育、考核领导小组。建立以校长、书记为组长,各部门中层干部、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学校师德教育考核领导小组,建立由学生、家长、教师代表等人员组成的“师德建设、评价、考核小组”,对教师师德进行全方位考核,搭建学校与家长、学生的沟通平台,及时反馈家长、学生对我校教师师德的意见、建议,促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学校还将通过家访、电话询访、家长会、学生家长问卷等方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积极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及时检查学校教职工的师德表现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推进师德教育的全面开展。

2、搞好动员,加强教职工学习。“教师节”期间开好师德教育活动,引领教师学习《市教育系统二十条禁令》和《关于对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行为的八条处罚规定》,强化师德观念。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新颁布的《中小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新课改的理论;政治、法律学习要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并认真对照检查,把学习成果自觉纳入规范自身的教育行为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要记好学习笔记,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成长,随时做好迎检准备。学校今年将向全校教师征集师德教育论文,以此来强化教师依法治教、以德治教的意识。

3、开展主题活动,助推师德教育取得成效。开展以“学规范,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为主题的师德建设活动,每个教职工要在岗位上亮出精彩,党员要争创“党员示范岗”,教师要争创“教师先锋号”,每个教研组、年级组要团结协作,争创“教育服务品牌”。

4、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倾听和学习铁东区师德报告团13名教师的先进事迹,努力提升自身的师德形象。

第6篇

[关键词]地方综合院校;师范教育;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湖南理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组成员:彭时代、刘创、徐振祥,湖南岳阳414000

[中圈分类号]G65;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6―0138―04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培养全部由高等师范院校承担的做法正逐步打破,一个相对开放的师范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一批地方性师范院校通过更名、升格或合并共建等形式,纷纷向综合性院校发展,这些地方院校原有的师范专业还很大程度上作为办学特色予以保留。这种地方性综合院校主办师范专业的体制成为新时期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地方综合性院校办学模式复杂化和培养目标多样化的背景下,师范专业学生素质问题日益引起了社会的重视。特别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今天师范专业学生的素质就是明天基础教育教学的质量。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有知识、有能力、能实践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包括地方综合性院校在内的师范教育主办者的共识。

一、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素质教育的利弊因素

(一)地方综合性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有利因素。一是可发挥地方综合性院校相对而言在学科门类、办学规模、学术层次上的优势。依托综合性院校中占优势的学术资源和师资条件,为师范专业素质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地方综合性院校中的师范教育专业从原来比较单纯的教育性专业融入现在的学术水平较高、学科空间较大、师资力量较强的学科群之中,师范专业的学生有条件参与非师范专业的专业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学习,打破了传统师范教育中封闭性的教学体系,提高了师范教育的教学层次。特别是地方综合性院校较为显著的学术性发展目标能够开阔师范专业学生的学术视野,增强师范生研究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增加他们的学习实验和社会实践机会,有利于促进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三是由于地方综合性院校具有多学科、高水平、强师资的优势和长处,容易实现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之间的学科互补、交叉影响和有机融合,有利于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素质结构的调整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

(二)地方综合性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不利因素。一是地方综合性院校的办学目标,不利于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地方综合性院校的办学目标相对师范院校而言,更注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教育实践技能的培养被忽视,师范教育被综合性院校多元的发展目标所淡化,师范教育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地位,给素质教育带来了不利影响。二是地方综合性院校的管理统一化与师范教育专业化目标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分散在许多专业性学院或系部中,各个学院要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条件来安排和组织师范教育活动,全校没有一个统一的负责组织和管理师范教育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的部门或单位,师范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标准比较分散。再加之综合性院校重视学术上的成就与科研成果,很难对师范教育的专业化要求予以特别的重视或保证。学校的许多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运作,都可能难以照顾到师范教育的特点。师范教育的特点难以在学校的宏观管理制度中得到体现。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三是一些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教育课程的设置与教师队伍不利于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地方综合性院校中,课程建设的重点转向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直接服务的内容上,师范性课程被相对淡化,师范性教育类课程无论开设门类还是课程时数都不能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许多综合性院校的领导和教师,从来都没有从事过师范教育,有许多人甚至没有接受过师范教育,对于师范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比较模糊,造成了其在办学思想、教育目标、学生培养标准和职业技能训练等方面,忽视师范专业学生和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差别,不加区别地同等对待,使师范专业特点被湮灭,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

二、加强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素质教育的意义

教师担负着传播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影响着人类的未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影响着学生,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因素,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文明素质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特别是地方综合院校师范专业素质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一)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是克服地方综合性院校主办师范教育弊端的现实需要。如同上文分析,地方综合性院校主办师范教育在推进师范教育由封闭性向开放性发展,发挥综合性院校学术资源和师资优势,促进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之间的融合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样也面临着一些矛盾。这些矛盾给师范教育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直接影响到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明远曾多次参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相关政策的修订,他对综合性院校主办师范教育给教师素质培养带来的一些问题表示了深切关注。他曾撰文指出,“本来国家提倡开放型培养师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教师的质量,让一些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也来培养师资”,但是事实上综合性大学没有做好准备,也还没有提出培养师资的要求;“师范院校转为综合大学是历史必然,但是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应该说,这三个条件在我国基本具备,但还不充分”。这些都说明在当前综合性院校主办师范专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现实体制中,必须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以克服现实体制中的弊端,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师培养需要。

(二)当前师范专业学生的生源质量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随着师范院校向综合性院校转型,收费并轨、自主择业,师范专业的保障措施被逐步取消或者有名无实;再加之教育岗位待遇不高,直接导致师范专业生源质量不高和教师职业吸引力下降。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普遍在二本学生中招生,一般仅达到当地最低录取控制线。“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坦言:种种因素导致师范生生源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生源质量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有的学生考入师范专业后,因为个人素质基础等原因,根本无法适应师范教育的专业化需求,在基本技能、师范素养等方面根本无法满足教师职业的需要。教育专家顾明远也对此颇有同感,

“总以为现在不包分配、就业困难,教师职业比较稳定,报考师范专业的学生会多起来。事实并非如此,许多青年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当教师”。

(三)当前中小学教师素质的现状迫切要求地方综合性院校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关于目前所培养出的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状况,顾明远教授也表现出了极大的担忧:“现在的师专生,却是高考队伍中较差的一部分学生,只达到专科的录取分数线。师专的专业分科较窄,学习的课程缺乏小学教育应有的科目。小学教师需要的是宽广而不是专深的知识,而且他们最好在艺术方面有所专长,会唱善跳,能适应儿童活泼的天性。但是师专的学生都来自高中毕业生,可塑性就不如中师生,艺术素养和技能都不如中师生。再加上高等学校那种专业的导向作用,不利于培养小学教师。不论专科学校还是本科院校,强大的导向是报考研究生。在这种导向下,教师教育的质量是难以保证的。许多小学校长反映,现在专科或本科毕业的小学老师反而不如中师毕业生那样适应小学教育。”由于现在综合性院校在培养目标上的多元化直接导致了师范专业学生师范能力的弱化,很多师范专业学生受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影响,把主要精力放在外语、计算机等过级考试上,忽视了对基本师范技能的提高,相当多的毕业生表现出对基础教育现实的不适应。“教师是一种崇高的职业,需要对学生有热情,需要有点奉献精神,这种勉强为之的人怎么能成为高水平的教师?”

(四)基层教育的改革需要地方综合院校师范专业不断加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成为伟大时代赋予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现代基础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对教师的课程观、课程意识、课程技术以及专业知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科技时代对人文精神的呼唤,有赖于现代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以及知识结构的进一步合理化。这些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需要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地方综合性院校作为地方基础教育教师培养的摇篮,必须不断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

三、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素质教育的内容构成

知识、能力、素质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核心三要素。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培养出未来合格的人民教师,要求地方综合性院校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合理构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根据基础教育的实际和地方综合性院校的发展现状,师范专业素质教育的内容构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师范人格训练。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师范专业学生严谨求实、依法从教、乐于奉献、甘为人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培养师范专业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思想,培养他们“爱教育”的情感,使他们热爱教育事业,以积极的情感献身教师职业。

(二)师范技能训练。适应基层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强化师范专业学生对教育专业理论的学习,培养他们的课程设计能力、课堂讲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使他们掌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师范业务能力。

(三)人文素质训练。充分发挥地方综合院校人文底蕴丰厚、学科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学生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素养和自然科学素质培养,形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兼容并蓄的知识结构。

(四)艺术素质训练。了解国内外优秀艺术文化传统,形成师范专业学生的良好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掌握基本艺术技能,培养他们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发展个性,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研究性学习能力训练。针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研究性学习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主动探究、自主学习、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心理素质训练。培养师范专业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乐观向上的精神,耐得清贫、甘于奉献的思想,善于调整、勇于经受挫折的意志,与学生、学生家长、领导及同志友好协作的精神,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完善自我个性修养。

四、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改革课程体系。优化素质教育课程结构。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课程结构体系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才素质的培养。在师范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应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五大模块:教育理论课程、教育技能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人文艺术素养课程、其他自修课程。(1)教育理论课程主要是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心理学、教育史等。(2)教育技能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教学方法和基本教育技能,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课程主要包括:现代教学技能、微机教学、教育科学方法等。(3)教育实践课程主要是依托地方综合性院校教学中实践面广、实践教学体系较为完整的优势,把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实践课程纳入学校实践课程体系,主要培养学生从教职业道德、师范实战技能,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校内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教学模拟、中小学生活动组织等;校外主要实践课程包括教育实习、送教下乡、义务家教等。(4)人文艺术素养课程主要是扩大师范专业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掌握基本的艺术技能。课程主要包括:大学音乐基础、大学美术基础、电影艺术鉴赏、戏曲艺术欣赏等。(5)其他专业课程主要是充分发挥地方综合院校学科资源的优势,师范专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非师范专业课程的选修学习。完成相关课程学习考核,可获得相应课程选修学分。以上五类课程的实施形式分成三类,包括:必修课、选修课、指定选修课。必修课力求精益求精,选修课力求面广,指定选修课力求实用。这些课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贯穿于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发展全过程。

(二)强化实践教育,提高师范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专业实践指根据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需要,从学生入校起安排实践训练,做到专业实践教育与课堂教学并重,学生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齐头并进。一年级主要是观摩性的专业教育见习,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明确教师职业所要具备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感染学生施教情绪。二年级主要是学科性教育实践,如结合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参观、考察、调研等,学生边进行课程理论学习,边进行专业实践。三年级主要进行岗位模拟实践。一方面,利用寒暑假期,学生以小组形式自我组织临时教学队伍,学校安排带队教师,以送教下乡等形式进驻学校,组织假期学生教育辅导,学生进行试讲、自我评课活动,强调学生自我教育、相互启发;另一方面,在三年级学期

末最后两个月时间,组织学生在校内进行试教活动,师范专业拟定模拟教案、班级活动模拟方案、课堂模拟讲课,教师指导,让学生了解教师工作各个具体环节的职业要求,形成职业理性认识。四年级主要开展顶岗实践,撰写毕业论文。四年级一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为期约四周的教育顶岗实习,直接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带队指导教师和实习学校教师双方指导,让学生处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职业体验。顶岗实习完成后,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职业体验,再组织学生开展毕业生教育论文写作,形成教育反思和心得体会。

素质实践教育主要是根据地方综合性院校的特点,充分发挥地方实践资源优势和综合性院校的学科、专业、师资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师范专业学生从进校开始,就与其他专业学生一起,利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或者青年志愿者活动,深入城镇、农村、工厂、学校,开展社会调查、扶贫帮困、科技社服务等活动。师范专业学生还与其他专业学生一起组建科技活动社团,参加各类科技活动竞赛,师范专业学生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与其他专业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专业融合与素质提升。

第7篇

一、以人为本,认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曾有一位民办学校的校长毫不掩饰地说:“民办学校不能培养教师,因为这是一桩‘为他人作嫁衣’的赔本买卖。”有的民办学校招聘教师时直接以“有三年以上教学经历”为前提条件,招聘“成熟教师”。这样的话、这种做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民办学校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确实,少数教师长了本事,“翅膀硬了”,看到其他民办学校待遇高,就“白鸽子往亮处飞”,另攀高枝了。那么,民办学校真的不该培养教师吗?我们的观点和做法恰恰相反。办学十几年来,我们东台创新学校一直舍得投入培养教师,支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的基本观点是:第一,学校功能的本质是培养人,发展人。这里所说的“人”不只是学生,也应该包括教职工,指学校中所有的人。发展,是人的重要需求,办学者的责任就是为师生员工的发展提供条件。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应该是办学者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第二,有了好教师,才能教出好学生,办出好学校。虽然极个别教师有可能“有才不用”,但对绝大多数教师来说,“要用无才”是肯定不行的。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第三,聘用成熟教师当然是好,但是,你不培养,我不培养,成熟教师从何而来?即使从功利的角度讲,培养教师也不是“赔本买卖”。培养教师虽然要花钱,但教师水平高了,学生成绩好了,学校声誉美了,招生就容易了。对民办学校来说,“生源即财源”,所以,对培养教师的投资其实是效益最好的投资。第四,既然办教育,就要有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境界。办学13年来,我校教师考取公办学校的超过一百人,最近几年,每年都有二十多人。有人戏称我校是“公办学校教师的摇篮”。成熟的教师考走了,我们的心里也有些不舍,但是,我们还是为他们实现了自己的追求而高兴,设宴为他们送行。我们也为自己对教育事业做出了“别样的贡献”而感到欣慰。所以,我们每年都招聘新教师,继续进行培养。

二、价值引领,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学校倡导,并花钱投入,创造条件让教师发展专业,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有的教师似乎不感兴趣。直觉告诉我们,这是部分教师自我发展需求不强的表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有高低之分,先后之别。于是,我们对全校教师的“当前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我校教师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A类是年龄在30岁以上,长期在民办学校工作的教师,占一半以上。他们别无其他职业,也无其他收入,学校是他们生存的依靠。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对家庭责任大,负担重,“高收入”是他们的迫切需求。B类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年龄基本在30岁以下。他们对社会尚处于适应阶段,对职业处于选择阶段,经济上还未完全“断奶”,父母还可以给予支持。他们的近期需求是找个好职业或好单位。C类是返聘教师,年龄大多在55岁以上。他们原本是公办教师,退休或“退二线”之后,对教育有一种情怀,加之身体还好,在家无事,感到无聊,重返学校工作可以发挥余热,多一份收入,可以给子女更大的支持。他们的主要需求是生活充实、受人尊重。以上三类教师大多没有把专业发展作为“急需”或“必需”。通过以上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只有改变教师的价值取向,提高教师的需求层次,才能让教师认识到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排除“不想学”、“不愿学”、“不急于学”等思想障碍。

对于A类教师,我们重在帮助他们实现从“把教师当职业”到“把教育当事业”的升华。我们引导教师认识到,把教师当职业,得到的是有限的物质上的满足;把教育当事业,可以得到无限的精神享受。有了事业心,则有了责任感,发展专业、提高自我、教好学生便成了迫切需要和自觉行为。

对于B类教师,我们重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消除“过客”思想。我们通过新教师岗前培训,再次对他们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教育对于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振兴的重大意义。我们让老教师“现身说法”,让他们分享从事教育工作的成就感、幸福感。我们与他们一起分析社会上不同职业的“苦”与“乐”、“得”与“失”,使他们认识到职业本无贵贱之分,“干什么不重要,干得好不好才重要”。我们让那些立志从教的年轻人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帮助那些彷徨者弄清了“热爱”与“选择”的辩证关系,鼓励他们先安下心来,慢慢体验当教师的乐趣。年轻教师们有了甘愿从教的思想基础,也就有了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对于C类教师,主要是帮他们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返聘教师,从教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本钱足”,自尊心强,他们的教学质量一般不会差于他人。然而,当今社会,“知识大爆炸”,信息更新快。学生求知的“杯子”增大了,要求教师要有“一大桶水”;学生要“喝新鲜水”,要求教师要供给“活水”。加之,实施“新课改”后,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及手段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熟马旧路”的情况不存在了,要求老教师“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我们利用老教师“德高望重”的优势,让他们担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科带头人、科研课题负责人,让他们做讲座、上示范课。“教”然后知“困”,因“困”要“学”,“学”然后知“不足”,老教师“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得到进一步强化。

三、搭建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

一般来说,民办中小学与公办中小学相比,教师学习、交流的机会相对少一些。我校的学生大多为留守儿童,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和“月假”制度。教师在校期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组织学生活动、照应学生用餐就寝,可以说是“眼睛一睁,忙到熄灯”。好不容易放“月假”,又要处理平时没空处理的家务事。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让教师在自然状态下自我学习进修,大多数教师的专业发展将会落空。我们决定,学校主动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

一是教师暑期培训。每年暑假期间,我校都要组织教师进行为期6天的业务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教学理论、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学校文化建设、学校管理制度等。重点是教育教学理论探讨和方法研究。形式主要是讲座、观摩、研讨、检测等。教师们反映,我校的教师暑期培训时间充足、内容丰富、成绩显著。

二是新老结对共进。传统的“青蓝工程”是“以老带新”,“以师带徒”。我们认为,老教师有老教师的优势,如专业思想稳定、职业道德良好、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工作方法规范等;青年教师也有青年教师的长处,如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头脑里的框框少易于创新、对现代化教育设备运用灵活等。我们将新老教师结成对子,建立学习提高“共同体”,让他们优势互补。为了使新老结对不停在表面、不流于形式,我们对结对教师的工作业绩进行“捆绑”考核,如“教学实绩奖”、“奖”等,一人得奖,两人光荣,成果共享。

三是课堂展示风采。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教学质量主要出在课堂,教师的风采就应该在课堂上展示。我们把公开课作为练兵、教研、比武、展示的最好平台。公开课有教学能手和老教师的示范课、新教师的汇报课、教学改革的研究课、同题异构的比赛课等。

四是“请进来,走出去”。每年我们都邀请市内外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等来校讲学,让教师“聆听窗外的声音”,与大师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以期达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每年我们都组织教师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参观名校,拜访名师,开眼界,拓思路。

五是评聘校内教学能手。除了鼓励教师申报参加市、县教学能手评选外,针对本校实际,我校还建立了校内教学能手评聘制度。凡在我校工作两年以上,教学实绩突出者,都可以申报校内教学能手。教学能手分为初级、校级两个级别,享受相应的经济待遇,教学能手评聘不搞“终身制”,每年一评,每批评聘四十名左右,逐年增加名额。

除了上述平台外,还有其他一些平台:教学研究沙龙、教科研论坛、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考高考试题解答比赛,等等。多样的平台,催人奋进,也让教师活出了精彩,“秀”出了风采。

四、评价激励,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

我们采取长效措施来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持续发展。

营造“学习型”学校氛围。为什么有的学校教师碰在一起就研讨教育教学问题,而有的学校教师凑在一起就谈炒股、说“八卦”?氛围不同也。教师成长需要充满“正能量”的环境。我校主张责任文化,要求师生“心怀责任进校园,肩负责任出校门”;我校倡导的教风是“严谨、求实、合作、高效”。学校要求教研组要有科研课题、教师要有教研专题。校长室经常向教师推荐阅读有关教育科研的书籍或文章,引导教师有方向地学习和研究。学校尊重名师,盛情邀请特级教师、市县学科带头人及教学能手来校工作。号召全校教师尊重名师、学习名师、争当名师。学校管理中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将业务水平高、教学实绩好的同志提拔到管理岗位,聘用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指导老师,让他们发挥榜样作用、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在教师中形成了“能者为尊,能者为荣”的价值认同。

帮助教师订立专业发展目标。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教师生涯有起点,有终点,中途可能经历若干个里程碑。如综合方面有:合格教师——成熟教师——骨干教师——名师——教育家。职称方面有: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学术方面有:发表教育教学心得——发表教育科研成果——著书立说。目标有长远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有总目标,还有子目标。不同的人订立不同的目标,原则是“跳一跳,够得到”,“天天有进步,年年有提高”。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考核奖励机制。为了激励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建立了系统的考核奖励制度,设计了多个奖励项目,如“优秀班主任奖”、“先进教师奖”、“教学实绩奖”、“青蓝工程奖”、“教学竞赛奖”、“发表教育论文奖”、“教育论文评比奖”、“指导学生奖”、“‘包生’工作先进个人奖”等。精神鼓励为主,辅之以一定的物质奖励。

第8篇

摘要:

通过调查发现,英语专业本科生论文存在文内和文后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部分论文存在抄袭和剽窃现象以及论文统计数据随意性较大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学术诚信教育机制不够健全以及师生的学术诚信意识不够强。建立健全学术诚信教育“管-监-检-惩”机制、完善学术诚信教育体系以及强化学生的学术诚信主体意识,是提高英语本科生学术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诚信教育;路径

学术诚信是大学生重要的学术品德之一。然而,大学生学术不诚信现象屡屡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的担忧,由此对我国人才培养质量产生质疑。英语写作是英语本科教育中的一门主干课程,贯穿整个大学生涯。经过各阶段的写作训练,学生是否已掌握了基本的学术写作规范,形成了良好的学术素养?为了解英语专业学生学术诚信现状,笔者对某高校2015届英语专业120名本科生的课程论文、学期论文和毕业论文进行了调研,旨在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一、英语本科生论文写作中学术不诚信的主要表现

笔者采用观察法,以英语专业本科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其撰写的课程论文、学期论文和毕业论文为语料,调研其文内引文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情况。英文文献的著录依据美国语言学会出版的《MLA科研论文写作规范》(MLAHandbookforWritersofResearchPapers)和美国心理学会出版的《APA格式手册》(2010年版)(PublicationMan⁃ualofThe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中文文献的著录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2005年颁布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2005)(该版本替代了旧版GB7714-1987)的规定。然后,利用中国知网“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TMLC2)”,对120篇毕业论文的总复制比、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复制比进行检测。最后,通过分析,概括出英语本科生学术诚信的状况。经统计发现,学生论文中存在学术失范和学术不诚信两种情况。第一,文内引用格式错误。主要问题有:英文人名写错;论文为多个作者时,格式写错;未写文献年代。第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不规范。主要问题有:漏写或误写作者、题名、文献名、出版地、出版年代等;著录格式错误,如期刊本应用[J],却用了[M]表示,等等;遗漏或用错符号,比如出版地后面应用“冒号”,却写成“逗号”,等等。第三,引用他人文献而未标明出处。120篇毕业论文复制比统计结果如下:论文总复制比大于30%的占10%,其中有4篇论文复制比分别达50%、55%、70.8%和85.9%;介于20%-30%的占15%;介于10%-20%的占41.7%;介于10%-20%的占33.3%。论文第一段复制比统计结果如下:大于30%的占12.5%;介于20%-30%的占16.67%;介于10%-20%的占29.2%;介于10%-20%的占41.67%。论文第二段复制比统计结果如下:大于30%的占12.5%;介于20%-30%的占15%;介于10%-20%的占35.8%;介于10%-20%的占36.67%。第四,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论文数据随意性大。有的论文数据不可信,经不起推敲,属于随意编造等问题。因而对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学术诚信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英语本科生学术诚信教育的方法

英语专业本科论文中学术不规范和学术不诚信的现象,既有来自学生自身的因素,同时也折射出教育管理和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因而,应从健全管理机制、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以及增强学生主体意识这三方面着手,实施学术诚信教育。

1.发挥教育部门的职能作用,构建学术诚信教育“管-监-检-惩”机制。第一,以国外诚信管理机制成功经验为借鉴,建立英语本科生学术诚信档案。学术诚信档案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诚信观念,规范其诚信行为。将学生的诚信情况(如作业、考试和论文写作)记录在案,并与奖学金评定、出国推荐以及未来职业和生活等挂钩。有不良记录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这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体验、践行诚信,逐渐养成自觉诚信意识。第二,以制度为保障,建立学术诚信管理、监督、检查和惩罚体系。成立专门的学术诚信管理和监督机构,制定详细的学术规范和标准,监督并定期检查学术失信行为和防治情况。对学术失信行为情节较轻者,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影响恶劣者,给予严厉惩罚,并在通告栏、网站上予以公布,以便惩前毖后,防止学术不诚信行为滋生蔓延。在各个环节的实施过程中需把握以下几点:首先,在制定规范和标准时,不妨参考《MLA科研论文写作规范》和英美高校的学术规范条例,细化规则,并辅以实例,使学生有所参照。其次,在监督环节上,可采用多种方式,如生生监督、师生监督。再次,在惩罚环节,应提高惩罚的执行力,而不是纸上谈兵。除了进行学术规范教育外,“防患于未然”尤为重要。比如,可以采用现代技术——反抄袭软件来遏制学术失信行为,可采用学生先自测,学院在论文答辩前再检测的方式。若整篇论文和各章节的重复率超过学校规定的比例,则责成论文作者修改。再次检测若仍达不到要求者,则不予答辩。第三,以本科生参与为手段,营造良好的学术诚信氛围。在我国,学术诚信教育主要依靠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行政手段,从政策的制定到实施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成为被动接受者。其结果是,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实践体验,不利于其学术诚信意识的形成。因此,应当加强英语本科生的参与度,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学术诚信教育活动,营造学术诚信氛围,使学生逐步内化学术诚信理念。比如学校教育部门可邀请学生参加制定学术规范条例,监管和裁决学术失信案例。图书馆、学生会和学院可专门设置学术诚信教育网页,组织学生相关规定、标准、规范、条例和惩罚措施,供学生随时查阅。此外,学生可在校刊、校报和橱窗登载学术诚信教育文章或宣传册。另外,采用英语学习经验交流、英语演讲比赛、学术诚信知识竞赛和英语论文写作比赛等方式,加强大学生学术诚信自我教育。

2.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完善学术诚信教育体系。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为指导,强化英语本科生学术诚信意识。学术诚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学术价值观以及对学术诚信的认知。因此,要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学术诚信意识,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研精神,在学业和学术上互相信任,坦诚交流观点,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成绩,公平竞争,自觉遵守学术规范,抵制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成为学术诚信的捍卫者。第二,以年级为阶段,实行“入学教育-课程论文-学期论文-毕业论文”的“一条龙”学术诚信教育培养模式。“一条龙”模式的具体做法是:以英语专业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开展“学术诚信周”活动。人手一本《新生入学手册》,内容包含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使新生一入校即感知科研诚信的重要意义。对于一、二年级的课程论文或课程报告,任课教师应强调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同时,可采用高年级学生进行讲座的形式加深低年级学生对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认识。同伴讲座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因为中国学生“往往对正式的规则并不在意,而来自同伴(peer)的口口相传(wordofmouth)对其更有影响力”。到了二、三年级,学生在撰写学期论文或学年论文时,逐步养成了学术诚信的习惯。及至四年级撰写毕业论文时,便会习惯成自然。总之,学术诚信的培养需要经过系统、扎实和持久的训练才能产生效果。第三,以“导学”为抓手,提高英语教师学术诚信教育指导水平。教师是学生学术诚信养成的引路人。因此,廓清“指导什么”和“如何指导”是关键。针对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笔者曾提出“十三导”的原则,即论文前期准备阶段的“六指导”(导学风、导目的、导阅读、导文献、导选题、导信心)、写作过程的“三指导”(导科研态度、导宏观与微观结构和导耐心)以及答辩过程的“四指导”(导总结、导陈述、导答辩和导意义)。受此启发,针对引文和参考文献规范,笔者提出“六导”的指导思路,即:导学风——树立“质量意识”“规范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导目的——阐述引文和参考文献的意义;导阅读——阅读并仔细研究引文和参考文献规范;导查新——如何在网上、图书馆查阅、筛选和记录参考文献;导格式——比较和分析文内引用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和规范;导耐心——用心对待参考文献的细枝末节,如“标点”的用法、各种文献的著录方法以及作者、出版社、出版地和出版年代的正确写法,等等。

3.强化责任意识,激发英语专业学生学术诚信的主体作用。第一,以自律为准则,强化学术诚信自教和内控意识。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提高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加强自我道德培养和自我道德约束,自觉、自愿地遵守学术规范,成为学术诚信的传播者。第二,以国际和国内“规则”为准绳,掌握基本的学术写作规范。学术诚信是建立在学术写作规范基础上逐步养成的习惯。因此,了解和熟悉学术写作相关规范是第一步。要了解国际上学术诚信教育和学术写作规范动态,与国际学术惯例接轨。

参考文献:

[1]张春芳.近五年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质量调查与思考——以某校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9,(2).

第9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 教学内容 职教特色 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0116-02

职校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多数学生重“专”轻“文”,这就陷入了只顾眼前不思长远的误区。实际上,仅就文化课中的语文学科而言,这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它可以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虽然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当中,语文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职校语文课程的重要价值还远未发挥,应起的作用不甚明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探讨如何优化职校语文课程教学内容。

一、职校语文教学内容应实用性强,具有鲜明的职教特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职校语文课程吸引学生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看到学习语文对于自身生活的意义,看到语文世界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语文教师要注意根据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其具有现实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以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中职生。

(一)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随着电脑应用的普及,很多学生已不太重视写规范汉字和练一手好书法。殊不知,在生活中手工书写还是有其不可替代性的。学生如果字写得不好,且错别字过多,不仅有损自身形象,而且影响文字表达效果,还会给人素质不高的印象。为此,从第一堂语文课起,语文教师就要让学生知道写一手好字的重要性,平时应着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笔者的做法是,先让学生熟练掌握汉字正确的笔顺、结构和书写方法,再通过临摹字帖提高字体的美观度,最后形成个人的书法风格。要练就一手好字不是一夕之功,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因此,练字必须贯穿整个语文教学的始终。实践证明,对于这样的“课外作业”,学生并不厌烦,反而乐于接受,因为这不需要花费太多脑力,也是他们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而且经过不断的练习,他们看到自己在进步,自信心、成就感便油然而生。笔者的学生每天都坚持练字,既有钢笔的,也有毛笔的。等到毕业的时候,他们的书写能力跟三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二)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近年来,社会对中职生的听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选会上,能说会写的毕业生很受欢迎。可见,接收信息是否准确,语言表达是否顺畅,遣词造句是否生动,这都是关乎求职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便顺利走入职场了,学生还要懂得如何在语言交流中获取他人传达出的重要信息,如何在不同场合中进行洽谈、答询、协商,等等。因此,职校语文教师应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首先,进行普通话训练。职校生多来自乡镇、农村,普通话往往不够标准,方言音较重,所以从入学起,教师就要求学生学说普通话,课堂上鼓励他们开口读书,在提问交流的同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此外,建议学生多收看《新闻联播》,学习主播标准、规范的普通话发音技巧。职校学生往往带有一些自卑心理,只有多鼓励多训练,他们才能逐渐摆脱方言的影响,说一口较为流利、标准的普通话,从而彻底打破与人沟通困难的障碍。其次,教会学生“怎么说”,即如何准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我们训练的内容包括,从声音的运用技巧开始,学习用腹腔而不是胸腔来呼吸,说话时把声调放低;然后是心理素质训练,多说“我可以”之类增加信心的话,说话时配合一些手势;最后是说话的态势和一般语言表达技巧训练等。

(三)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的“表达与交流”模块对中职生作出了明确要求――“掌握日常生活、职业岗位需要的写作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掌握便条、单据、书信、启事、通知、计划等常用应用文的写法,以及掌握调查报告、说明书、广告词、策划书、求职信、应聘书等应用文的写法。但有人错误地认为,应用文写作很容易,模仿、套用一下书里现成的文章就行。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学生要写好应用文,不仅要掌握格式,而且应懂得该文的内容、用语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好好地教,学生反复地练,直至写作这类常用应用文得心应手。另外,语文写作教学不可脱离社会,教师还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练习说明文、议论文、商业信件等实用性文体,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和深造打牢基础。

(四)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现代社会发展迅猛,各种知识与信息日新月异,职校生走出学校后,如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很快就会被淘汰。因此,语文课上引导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培养他们通过自学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也很重要。

我们利用语文课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做法是:第一,转变观念,相信学生。有的教师认为学生能力有限,处处大包大揽,课堂上经常“自问自答”,结果却吃力不讨好,学生缺乏锻炼,成绩、水平只能原地踏步。其实,教师应转变观念,相信学生的智慧,要敢放手,多放手。第二,加强指导,教会方法。备课时,教师要深入教材,仔细研究学生学习时可能会碰到的问题,同时寻找便于学生理解、接受的解决方法,课堂上加以指导。教师还可以举一反三,有计划、有层次地提出类似问题,请学生试着解决,加深认识。第三,创造机会,鼓励自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创造性学习,引导学生不断拓展思维空间;教会学生善于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养成积累与实践的好习惯。第四,加深认识,提升自我。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懂得自学能力的重要性。提高自学能力,不仅可以提高知识掌握的速度和质量,还可以不断扩大知识面。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适应高速发展变化的高科技信息时代环境,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职校语文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专业,提升职业素养

职校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语文课程的学习联系紧密。语文教师应时刻牢记一“职”字,始终用职业教育的战略眼光来看待手中的文本,密切关注学习主体。在日常教学中,课堂内容要与学生专业紧密联系,以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同时丰富语文的教学内容。

(一)专业思想教育在语文学习中加强。职校语文教学,可将自信与自强、敬业与爱岗、责任与诚信、团结与协作等职业素养教育渗透其中。如给新生补充阅读《技能人才成功之路》、《李嘉诚的深圳演讲》等励志文章,帮助其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健全人格,增强道德修养,使其不再因为考不上普通高中而情绪低落,感觉低人一等,务必要让学生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中职生经过努力也能收获成功。在阅读教学中,将文本中的人文性延伸至职业素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职业准入的一道门槛,是今后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如在《我喜欢出发》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合作探究:人能走多远,人能攀多高,这取决于什么?作者所喜欢、所追求的“出发”是一种盲目的、无目的的“出发”吗?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学生不难领悟到年轻人要时刻追求进步、给自己不断充电的道理,同时也明白了只要意志坚定,人生会变得丰富而充实。

(二)专业知识与语文教学内容融会贯通。专业知识与语文教学内容的巧妙结合,还可以体现在通过挖掘专业方面的资源,灵活运用于语文教学,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例如,汽修专业的学生拆卸发动机可谓得心应手,于是,在练习写作说明文的时候,就可以出这样一个题目――《汽车发动机的拆卸》。这个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熟悉,他们写起来也不太费劲,这样就可以将专业知识与写作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再如,给美术专业学生上《米洛斯的维纳斯》时,笔者借助绘画语言来品读课文,使学生在绘画艺术与文学艺术的交融体验中汲取语文的素养,唤起审美的体验,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三、职校语文教学应利用传媒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信息技术被快速应用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多媒体和因特网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创造能力的重要工具。而现在许多农村中小学都已配置了电脑,有的家长也为孩子购买了电脑,为此,如何引导学生善用网络、传媒资源,成为语文教师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方面,语文教师应教会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一是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如课前了解写作背景、时代特征,知晓作者生平、主要作品,收集美文、格言、警句,探究文本所引发的人生思考,等等。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获取、选择、分析信息的能力。二是借助网络快车寻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源,再现当时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的直观感受,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如引导学生上网观看《红楼梦》等经典影视作品。三是利用网络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使课堂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发生关联,充满时代的气息。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可利用电视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如播音员字正腔圆的播音、每天半小时的新闻联播、中央台的“焦点访谈”,甚至广告词、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技巧等,都值得好好学习与借鉴,由此丰富、充实语文教学的内容。

总之,职校语文教学应凸显学科的价值与特色,使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能够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提升职业能力,从而为今后走进职场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熊亮.建设切合中职生实际的语文教学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09(3)

[2]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10篇

摘要:学科的应用性通常被用来衡量某一学科的体制是否健全,并据此评判其发展水平。汉语言文学以培养高能力的汉语专业英才为主任,却因其与理工科应用性强的专业的性质差异而被忽视,导致它的应用性发展一直处于模糊状态,找不到准确的职业定位。因此,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便有了其存在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所体现的基本特点,并将社会发展现状与本学科的专业期望相结合,对优化汉语言文学学科教育体制,强化其应用性做了深刻思考与分析。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与传统意义上的理工科类型专业――例如建筑、医学、会计等等相比,汉语言文学的职业定位还很模糊,也难以吻合“应用性人才”的一般定义。当应用性人才已成为各类学校的确定培养目标时,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着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艰巨挑战,因此,我们应明确本专业的发展现状,结合时代要求,改革教育体制,提高专业应用性。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分析与现实意义

(一)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分析

1、文学理解

文学理解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显性的应用。顾名思义,文学理解即是理解文学作品。通过日积月累的专业教授与锻炼,专业生已具备了从高层次维度来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这与普通的文学阅读是相区分的,它要求专业生解构文学作品深层次的蕴义。通过特定的专业训练,专业生不仅可以对学过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理解,也可以对没学过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层结构是在是在深厚的理论专业知识基础上完成的。

2、语言塑造

语言塑造是在掌握语言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提升。要求专业生具备达标的语言文字修养能力,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表现为普通话的规范运用。据此再上升到对语言的运用能力,这也是其应用性的体现。语言规律的应用,包括语音音韵的应用,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理解。语言塑造是对汉语言文学自身理论的实际应用。

3、写作应用

《写作学》为专业生提供理论指导和格式标准,《文学概论》提供大量的写作规律总结。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应用,不同于其它专业的写作要求,专业生要求达到“舞文弄墨”的优美意境。总的来说,写作应用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性质的一种体现。

(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现实意义

1、顺应社会应用性人才需求的趋势

实践证明,只有高素质应用性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是所有素养中最基本的。因此要快速提升本专业的应用性以促进人才的更快配备。具体表现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将社会要求的基本能力内化为自己的职业能力,以自身文化底蕴为基础,形成强大的内力。

2、符合本专业的学科发展道路

汉语言文学本身就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教会学生娴熟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学会分析文字内涵,学会在文字中进行研究和实践。提高它的应用性是对其本质性质的回归。

3、拓宽学生的出路,明确专业发展前景

本专业应用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动手与实践能力都得到强化,适应工作的能力增强,出路明显宽阔了。相应的,专业的发展前景也就清晰明朗了,有助于将“终身发展”的精神底蕴贯穿整个的培育过程。

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对策

(一)学校、教育部层面

第一:突破学科限制,革新教学内容。贴近社会需求,促进学术型人才向应用性人才的转变。第二:构建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思维。例如开展学术心得转化活动,将优秀的学术心得、灵感运用于当地的文化建设中,一举两得,既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又可以促进当地经济效益的提高。第三:建设学科性与应用性相得益彰的学科教学体制。革新内容,丰富科目,引进多样实践科目,丰富知识结构,创建选修与必修相辅的课程体系。

(二)教师层面

第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新教学方法。避免照本宣科,引进教学新工具,灌输科研新成果。第二:将实践型与研究型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推荐民主化教学,师生互动共进。同时采用实践型教学方式,将课堂讲授与实践锻炼结合,可以进行实际考察的就考察,可以进行实际合作讨论的就分组实践。另外,鼓励教师进行科研,支持将科研成果用于教学实践,可创建科研团队,重视实习工作,规范好实践论文。

(三)学生层面

1、学生应重视自主合作、实践研究型学习方式。最基本的,要有强大的自控力,这是第一因素。第二因素是合作能力,多参加活动,多进行小组实验,多沟通交流。第三因素是心理上对研究型学习方式的悦纳,并坚决实践。

2、注重培养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有意锻炼,多交谈,多思考,多发言,多演讲。

结束语:对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思考,应实事求是,有的放矢。要让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双向促进,共同进步。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既强化自身文化熏陶的功能,培育精神文化,又结合社会时代需求,提高专业应用。

参考文献:

[1]潘新和.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刍议[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第11篇

关键词 师德;科研评价;高校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040-02

1 前言

科研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在当前“教研相长”的时代要求下,各大高校也根据各自学校的教研队伍构架制定了不同的科研评价标准,并将这些标准作为评价教师科研能力、职称晋升、评优评奖等工作的参考标准。高校教师越来越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科研积极性大大提高。由于各高校的定位、专业、科研领域及科研方向的不同,评价标准难以实现所有专业科研评价的公平性,因而评价标准制定得越来越细化且多元化。我国传统师德观念认为:“师者,人之模范也。”师德不仅体现在课堂授课,更体现在教师的科研工作中,因为科研工作更强调科研个体的慎独精神。因此,对师德的评价应放在教师科研评价的首要位置。我国传统师德思想已有千百年的历史,且不断完善、进步,也激励和约束着当代教师的思想品德。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高校教师只有端正自己的科研态度,求真求实,才能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2 传统师德思想对高校教师科研作风的指导作用

“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是《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新时期高校教师的要求。在经济发展活跃的当今,在繁忙教学任务之外能潜心做科研的教师并不多。《大学》的第一句就教导知识分子学习的目的在于“明明德”,然而不求德厚,只求位尊禄重,醉心于学术之名带来崇荣之心的大有人在[1]。对于高校教师科研思想导向的引导,各大院校在科研评价标准中均制定了行政规范,但规范只是硬性要求,对于自发性的行为规范应当加大鼓励力度。儒家传统思想强调“修身”,认为“修身”是一切行为规范的总则,对于道德行为规范强调“自发性”,而不是强制性。当前社会的经济形势,确实存在一定的经济利益诱惑,使一些教师的科研动机不纯粹。高校对教师科研评价中,不仅仅要从书面上形式性地审查教师的科研作风,更应强调科研作风的自律。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自尊自律,清廉从教,以身作则”作为衡量教师科研素养的标准,从而建立完善的科研师德评价机制。

3 传统师德思想对高校教师科研方向性和连续性的指导作用

科研工作是具有连续性的,这种连续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研工作的周期长,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潜心钻研;二是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的连续性,即科研工作者研究的方向和深度要有一定的连续性。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研实验实践能力,还要有毅力和“乐业”精神。一些教师为了迎合评价标准而科研,为了业绩而科研,认为科研评价仅仅是业绩分数的累加,而回避这样的科研态度带来的经费浪费、环境污染、人力资源浪费等一系列学术弊端。教师的科研工作,不仅仅是对于某一领域的探索研究,更重要的是要将成型的科研方法、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具有验证性的实验结果充实到教学中去,在明确研究方向的同时,拓展自身视野,提高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

《资治通鉴》中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即严肃、严谨却照本宣科的教师不少见,但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就非常难得了。在科研评价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教师的科研没有专一性和延展性,触及的领域多,且没有连续性,科研论文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形式上有“凑数”的嫌疑,甚至出现抄袭等学术造假行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信仰”的缺失。很多高校的教师科研评价标准对不同职称教师的科研论文质量有明确的要求,从政策导向上引导教师多发高质量科研文章。作为知识分子,应当崇尚科学精神,将科学精神作为自己科学实践活动中的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如果只是“遵守规定”,实在是科研工作者的悲哀。只有坚持信仰,才能对自身的研究领域有着宏观的认识和长远规划。坚持信仰,归根结底是做“人”的方式和对传统思想中“人”的理解。孔子说:“修己以安人。”只有“正身、正义”,才能做到《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为师准则。

4 传统师德思想对高校教师科研带教评价的指导作用

高校教师的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课堂授课和科研工作。由于当前各高校对大学生科研素质的高标准、严要求,使得授课与科研融为一体,使大学生有了更多与教师合作科研项目的机会。也正因为如此,教师的科研工作已不仅仅是实验活动,而是在科研中传授知识,同时与学生共同完成实验项目。能否带出科研素质较高的学生,是对教师科研能力的一种考验,也是近年来高校对教师科研评价的重要内容。学生的科研素养和文章写作质量,都反映了带教教师的科研能力。学生对带教教师的科研评价作为对教师整体科研评价的参考,也是较为客观的评价方式。在对教师的科研评价中,应将该教师培养的学生的科研水平作为评价的一个方面,以带教者的科研习惯对学生的影响、传授科研思维以及学生的反馈信息作为科研评价的主要参考项目。我国传统师德思想对这些评价内容都有过阐述,无论是对教师带教学生方面,还是科研评价方法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传统师德思想中的“言传身教” 在教师的科研评价过程中,很多评价标准围绕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来进行,而越来越多的经验表明,大量的科研成果并不完全代表教师的科研态度、科研习惯和科研诚信等,在带教过程中却能够暴露一些科研恶习。我国自古就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孟子的“正人先正己”,荀子的“以善先人者谓之教”,陶行知的“教师应当以身作则”,等等,都强调了教师的“模范”作用。教师的科研思路时刻影响着学生科研思路的创建,而教师的实验动手能力、节约思想、慎独精神、实事求是等,也都时刻影响着学生的科研养成。因此,在科研评价的过程中,对学生科研素养的考验间接反映了带教教师的科研素养,能够成为客观评价教师科研水平的凭据之一。

传统师德思想中的“因材施教” 高校教师带教学生做科研是能够相互促进的,教师能够指导学生的科研方向,学生在科研中遇到的问题、接触到的新领域等也会给教师以经验和灵感。在历届大学生科研汇报时,都会有一些科研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也会有一些学生应付了事,甚至认为科研是浪费时间的现象出现。这些现象都提醒教师在带教大学生课题、指导学生论文写作、组织学生学术交流时,都应当注意因材施教。孔子主张在授课的过程中“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在科研带教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按照学生的综合素质来为学生选择适合的科研方向。如: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选择科研实验类的课题;写作能力好、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可以选择调查问卷方面的课题;对于努力克服自身缺点的学生也应当给予指导,并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教师在掌握学生自身特点的同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循循善诱。在科研评价过程中也应当将学生的科研态度作为对教师科研评价的一部分,毕竟引导学生热爱科研,以端正的态度对待科研,也是教师对科研工作的贡献。

传统师德思想中的“尊师重道” 我国古代有很多尊师典故,如理学家杨时的程门立雪、儒商始祖子贡的尊师至诚、唐太宗李世民的教子尊师等,都体现了教育思想中的尊师美德。然而自古以来知识分子都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观念,什么样的教师值得尊重,什么样的教师能获得学生的尊重,这是在科研评价时不得不思考的问题。通常来说,在对教师的科研评价中,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最为真实和多元化,因为学生能够时刻观察到教师的科研态度、科研方式、科研真实性等一系列能够反映教师科研水平的方面。而当前的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更开放,对教师的选择性更具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双向选择,因此,学生对教师尊敬与否、对教师的客观评价都反映了教师的科研方向与能力。《师说》认为,“师”和“道”是密不可分的,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教师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科研水平,修于自身科研素养,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5 结语

综上所述,对教师的科研评价标准不应仅仅拘泥于科研成果、奖项和论文数量,最重要的是要将教师的师德放在科研评价的首位,用儒家传统师德思想严格要求教师,使教师真正做到“修身”,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将儒家传统教育思想和师德师风评价融合到一起,让教师从信仰、本性上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道德水平,这样才能使高校的科研评价机制建立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同时也促进我国的科研环境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梅兰.论师德在高校教师评价机制中的回归[J].教师教育论坛,2014(2):68-71.

[2]魏斌.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内外因分析研究[J].教育探索,2011(5):125-126.

[3]杨玉浩,苏雄武,方义涛.传统文化背景下大学教师师德的时代内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6(16):

124-126.

第12篇

[论文内容摘要]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新兴的热门话题,由于这项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所以在师资培养、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科学研究等学科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进程。因此,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就业政策的改革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原来存有“应急性、短期性”缺点的就业指导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需求。在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已经很深入,在师资培养、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而在我国由于这项工作起步较晚,在这些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进程。

一、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科建设的意义

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科建设是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以职业要求为目标的管理方式,通过让他们明确其职业目标,使之能够自觉地按职业目标的要求开发潜能、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科建设有利于科学地引导学生从发展的角度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认识环境,科学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和人生道路,制定有针对性地学习计划和能力提升计划,并根据规划积极学习将来就业所需要的各项知识、技能,最终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价值。

2.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科建设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高效开展的需要。现在,市场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的就业机制已经逐步健全和被社会接受,这就促使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进行改革。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存在着连贯性及系统性较差的情况,多数停留在毕业环节的择业指导上,就业指导教育对象主要是应届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现处于安置就业阶段,对大学生的潜能开发、职业生涯规划和决策能力、心理健康的维护等都很少涉及,导致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科建设可以丰富大学生就业教育内容,进而提高学生就业指导的成效。

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科建设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需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从而开创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1.专业师资缺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需要熟悉学生所学专业特点,掌握相关专业领域政策法规,还要具备与职业规划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目前,专门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人才极少,大多数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任务主要是由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和辅导员担任,而这些指导者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形成职业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专业指导人员的缺乏在客观上给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进程。

2.课程建设不完善。在扩招学生尚未毕业,毕业生数量还相对较少的时期,就业指导课程基本停留在毕业生就业技巧培训、注意事项提示以及帮助毕业生联系用人单位等内容上。大多数高校尚未开设相关职业生涯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还存有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教材内容不完善等问题。

3.研究缺乏系统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体系,具有早期性、个性化、服务性、专业性、咨询性和实用性等特点。我国的研究主要从90年代开始,学术性论文从2001年以后才逐渐出现,2005年、2006年的研究成果大幅度增多。但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上存有生涯理论研究不深入,实践研究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测评理论与工具没有和国人特征相结合等不足。

三、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科建设的途径

1.加强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职业生涯指导队伍,经常开展职业指导、咨询等服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大学生求职的需求,才能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为保证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完成:一是在招聘专业职业生涯指导教师的基础上,对现有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心理咨询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使之成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组织者、决策者、管理者和研究者。二是对辅导员队伍进行常规培训,使之成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直接指导者和督促者。三是对学校所有教师进行“通识教育”,使之成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关心者和支持者。四是通过兼职、聘请等多种形式吸引校外的职业生涯规划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专门人员,不定期开展活动,提供咨询和辅导服务。

通过以上四条途径,可以建设出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同时又具有高度政治责任感、事业心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

2.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是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理论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注重系统性和全程性的结合,引导帮助学生在走向职场之前,从观念、心态、知识、能力等各方面做好应对职业挑战的全面准备。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特点,笔者认为进行生涯课程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目前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存有视学生为可以任意改造的“工具”现象,忽视其能动性。而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以人为本,在课程设置中着眼于学生及社会发展的要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大学生掌握职业生涯理论、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理论,掌握择业基本理论,掌握就业规律、特点,了解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政策等,但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常常遇到许多因人而异的问题,并不能单靠理论课全部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在理论教育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实践训练的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加深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对职业的认识,提高就业能力,从而提高其择业竞争力。(3)全程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在校期间,处于不同时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的阶段特征和心理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工作中在坚持教育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出各有侧重的教学内容。(4)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共同提高的原则。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运行,对从业者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团队精神、组织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但无论职业能力如何出色,到了工作岗位后,职业道德的缺失必将导致职业生涯的失败。所以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中必需增加职业道德培养的内容。

3.深入进行科学研究。在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课程建设的同时,我们要充分吸收国外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精髓,把握学科研究方向,同我国教育实践相结合,加大生涯理论和实施方案研究力度,研究出一套具有系统性、连续性、科学性、针对性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体系,同时编写出适合不同专业、不同行业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材。

总之,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科建设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只有全力完善该学科的建设,才能不断提高职业生涯教育队伍的研究能力、学习能力和指导能力,才能更好的确立科学的、系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从而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