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师挂职锻炼总结

教师挂职锻炼总结

时间:2022-04-25 08:22: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挂职锻炼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师挂职锻炼总结

第1篇

根据人事处教师实践锻炼的精神,为了响应学院的号召,了解企业生产基本情况,切实做到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全面提高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校企之间的合作,从而更好地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技能与专业素质,我于2015年7月16日-8月16日在武汉小巨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暑假实践,收获良多。

武汉小巨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作为阿里巴巴官方第三方服务商,立足于阿里巴巴全球B2B平台和淘宝网B2C平台,为跨境电商企业和零售商提供一站式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团队100人,下设运营部、设计部、技术部、市场部、培训部、企划部、行政部和财务部, 小巨人电商云集多位B2B运营专家,团队骨干均为资深运营顾问,更有阿里巴巴MVP讲师,拥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和软件研发团队,能够为企业提供全球旺铺视觉优化、产品定位、数据分析、关键词SEO、后台软件定制等多维度运营服务,系统规划企业电子商务成长之道,通过精准有效的电子商务外包整体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轻松实现“品牌”与“利润” 双赢。现将在这里实习一个月的主要收获总结如下:

一、学习阿里巴巴国际站一站式解决方案

小巨人这家电子商务企业是为传统外贸企业提供外贸电商解决方案,提供阿里巴巴国际站业务一站式解决方案,从店铺设立,全球旺铺装修,产品拍摄,网站代运营等一站式服务,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利的后盾。

(一)编写产品关键词和标题

刚开始的第一周主要是进行全方面的培训学习,每天都有安排培训,从最先开始的了解小巨人的框架、价值观、文化开始,然后到学习编写关键词、产品、搜索排名、平台诊断、橱窗优化、店铺装修等。我是从最基础的工作编写关键词开始做起,首先,运营专员给我分配了15个关键词,这15个关键词都是跟激光雕刻机相关的,我们将这15个关键词都统称为K1,根据这个15个K1需要自己想办法在每一个K1的基础上延伸出K2和K3,可以通过google搜索或者将K1输入到阿里巴巴官网上看相关产品的标题寻找灵感的方法,基本的原则就是关键词K2需要包含K1,关键词K3包含K2,然后在K1、K2、K3的基础上组合成标题,这种方法叫包含法。另外一种方法叫系列法,也是我用的最多的一种方法。系列法适合先将标题写好,然后再分别从标题中选取修饰词作为K2和K3,但是无论用哪种方法,标题的字符都不能超过64个字符,关键词的字符不能超过50个字符。

写关键词和标题是基本功,为了夯实基础,提高写关键词的速度,这项工作贯穿了整个实习前期,从15个慢慢加到26个,虽然重复琐碎枯燥,但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到东西。比如做得多了就会总结出一些技巧,将自己之前用的比较多比较好的修饰词单独做一张表,积累自己的词汇库,这样用起来就会随手沾来。

(二)产品

产品关键词和标题写好后就可以开始产品了,我进行的是类似产品,就是在前人已经有这类产品的基础上进行,这样一来工作量就得到了很大的减轻,因为产品的详情介绍已经有了现成的模板,所以我需要改的地方主要是四处标题一处3个关键词和6张照片,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如下:(1)需要修改的标题有四处;(2)关键词也需要修改;(3)产品的图片6张不能重复,顺序是前面是带边框的,中间是细节图,最后是效果图。产品好后,就可以在阿里后台查询自己宝贝的排名。查排名的时候要注意每个标题对应的3个关键词都要查,而且产品的图片和标题都要和你的产品一致才行。

(三)旺铺诊断

根据陈鹏和张兰兰讲师培训的旺铺装修和诊断的内容,自己找一家店铺进行分析诊断,将诊断出的问题总结成图表和报告。首先,在阿里巴巴官网上选择一家店铺,看它的关键词和标题有哪些问题,是否匹配,滚动banner有多少个,全景海报的尺寸大小是多少,信用保障额度有多大,橱窗利用率是高还是低等,然后填好表格,再根据表格进行诊断,表格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图片、标题、关键词、关键词排名、产品P4P位置等。这项任务能够很好地将所学进行运用,也只有在自己做的过程中才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深化校企合作,进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与孵化

小巨人作为湖北网商盟的成员之一,与湖北高校进行校企合作,进行跨境电商人才的培育,同时小巨人与企业深入合作,进行跨境电商人才的输出,解决跨境电商企业用人之急和大学生就业,孵化大学生自主创业。

这次我院有5名13级商务英语外贸专业的学生来到了小巨人进行为期2个多月的实习和比赛,这5名学生在尚洁老师和我的带领下,参加了2015年首届大学生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A类),这个跨境电商运营类大赛,是使用企业真实账号、以真实的企业产品、面对真实的国际客户运营,所以实际上,该类赛事,是学生团队入跨境B2B企业实习,在此基础上PK的比赛,最后的比赛结果根据参赛选手在企业实习中的实际运营数据指标和交易指标作为竞赛成绩。我们参赛实习的5名学生在学校的积极号召和支持下,热烈响应,在企业实习和比赛期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抱着一颗求知若渴的心认真地学习工作,生活上碰到的一些困难都能独立解决,自主生活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作为带队老师的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一个月下来,我看到了我们学生在于曼队长的带领下,无论是在比赛成绩上,还是在工作态度上,都得到了很大提高,相信这次实习和比赛,为深化校企合作,培养企业所需瑶的跨境电商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改变思想观念,提高教师学习技能积极性。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商务英语专业 下企业挂职 思考

高职院校的定位是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目标是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对于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企业的要求是“专业+英语”。然而目前的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很多本科英语专业学生要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都十分困难,为了能够让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的学生找出自己的优势,适应企业的要求,保证自己的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学校课程和企业要求中寻求一个接入点十分重要,只有保证专业教学为企业的需求服务,与市场需求接轨,学生在毕业后才能够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才能保有就业优势。但是如何才能使专业教学和企业需求接轨,以便保证学校学习的有效性,实用性和应用性,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中,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推进教师进企业实践锻炼的工程,能够有效强化“双师型”教师的质量和素质,让教师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教师在了解市场后,做出市场需求分析,根据市场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一、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的必要性分析

1.商务英语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分析

商务英语专业的兴起是在20世纪80年代,顺应沿海各大城市乃至内陆地区对外贸经济业务快速发展的趋势发展而设立的,到了20世纪90年代,商务英语的教学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化,除了有商务优势的本科院校之外,职业院校也开始发展商务英语专业,并且为了满足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在专业下的开设的课程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化。然而进入21世纪后,商务英语的发展虽然已经逐渐成熟,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到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理论研究都已经自成体系。商务英语,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却迎来了尴尬的局面。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中国与国外的合作越来越多,市场对就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矛盾的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英语能力和专业能力都不能满足市场要求,市场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缺口很大,然而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却不能填入这个缺口之中。为了商务英语的可持续性发展,学校的教学必需要与市场接轨,必需要时刻把握市场的动向和需求。

2.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队伍分析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有很多是由高校走向高校。没有进入企业实际工作过,没有对市场进行调研,缺乏专业实践和高职教学科研方面的经验是教师队伍的硬伤。通过推行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的工作,教师能够参与到企业的运营和管理中,从事企业活动,亲身体验企业对内,对外的,掌握企业的要求,同时进入市场,把握市场动向,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取长补短,还能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当然,不同于工科类专业强调专业技能,商务英语是经济管理类专业,需要教师进入企业内部,作为企业员工,在不同岗位轮换,吸取各个部门工作管理经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形成对于企业运营综合的看法。

3.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经过了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工作过程导向”,“职业情景导向”等一系列教学理论改革,当前商务英语专业已经有了比较系统,清晰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并且在内容和方向上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做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因此,这就更要求高职教师能够掌握市场和企业对于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的要求,通过积极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密切合作、与企业专家沟通、在企业开展调研等方式,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更新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课程体系,修订每一届学生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在沿海城市的发展较内陆城市更好,所以内陆学校在设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往往会做一些参考,当然,这样做可以吸收别人的长处,也可以由经验可学。但是,毕竟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很大一部分还是在本地解决,因此,本地企业的需求应该是有计划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除了要融入企业,让自己的知识为企业所用之外,自己也应该带着课题,带着问题进入企业,通过亲身体验,了解企业对于英语和专业技能方面的用工要求,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形成自己的一套经验,为专业改革所用。

二、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的意义

1.教师挂职锻炼开启校企合作新形式

不同于工科专业有十分明显的专业技能,商务英语专业因为市场的细分,专业的细分,可以说只要和商务相关所有专业都可以用英语作为完成任务的手段和工具。因此要给商务英语专业规划一个明显的方向,或者一个特殊的技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虽然,现在很多院校的商务英语分专业为了金融方向和国际贸易方向,但是我们却可以发现这种分方向的方式是十分简单粗线条的。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甚至在毕业之后,都不知道自己的对口专业是什么。

通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教师明确企业的用工要求,将企业的任务作为学生的教学和实训任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向企业要求发展,同时也可以将企业的工作岗位推荐给学生,给学生一个方向性的指引,让学生在学校内掌握到市场动向,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就业方向。

教师还可以在挂职期间,推行企业的校内工作室,校外实训基地等项目,加深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2.综合技能提升,推动教学改革

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因为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很容易出现专业知识能力结构不完整,缺乏教学案例,或者案例空洞,不实用,甚至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出现重难点不分等问题。这些问题容易造成教学结果与企业要求不一致,脱节的情况。

教师进入企业之后,不仅要贡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更要亲身感受企业的运营,通过实际操作,感受企业对于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要求,从中归纳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把握重难点,同时搜集教学案例,增加教学案例的实用性和时效性。除了通过教师个人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提升,教师还应该总结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用工需求,推进专业的教学改革。

3.教育观念更新,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应该和市场接轨,而不是闭门造车。教师在挂职锻炼时,要抱着学习的心态,仔细观察,搜集资料,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工和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进人才培养的目标、职业能力定位、专业课程体系、专业主干课程和实训等和人才培养方案有关的问题。使学校教学环节顺应市场需求,为学生的培养以及就业铺平道路。

三、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的建议

1.企业类型多样化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挂职锻炼可以和其他专业结合起来,让英语课程老师进入到除了语言类之外的企业,更好地实现教师“双师素质”培养。而且,教师能够在多元化,复合型的工作环境中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更多专业动向,为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的调整打下基础。

2.和企业合作关系的维系

由学校或者是部门牵头和挂职锻炼的企业之间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企业挂职锻炼的岗位能够延续下去,教师轮流在企业中挂职锻炼,是企业的工作能够继续延续下去;二是企业活动的维系,让企业在有活动时能够从学校得到帮助,实现双赢。

3.企业、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协调统一

教师以挂职的身份进入企业,虽然在企业中有特定的工作岗位,但是这个岗位和身份是比较尴尬的。比如,公司的一些内部资料或者保密数据,作为非公司正式职工的教师是不可能拿到的,但是有的时候没有数据和资料,教师无法完成工作。因此,由学校出面,和企业,教师之间签署协议,不仅能够让教师达到挂职锻炼的自我提升和整体改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 教育部高教[2006]16号文件, 2006

[2] 张育博.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思考.职业教育[J], 2011,12: 58

[3] 范彬彬,蔡建平. 关于高职院校教师企业挂职锻炼的思考与探索.网络财富[J],2010,9:108,110

[4] 汪飞燕.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之教师挂职锻炼模式与方法探讨.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J],2011,12:26,42

第3篇

*市教育局非常重视此项工作,不仅投入大量经费,而且在挂职对象、挂职时间、挂职学校等方面都做了精心安排。

到目前为止,此项工作已经开展了五期,其中“乡进城”两期共24人,“城下乡”两期共12人。“乡进城”是由海城、台安、岫岩、千山四个县(市)区各选送6名年轻有为、有培养前途的正职中小学校长,分别到市内三城区的24所学校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挂职锻炼。这24所学校都是该地区管理水平较高且有特色的学校,共同特点是“重管理、求实效、讲创新、办特色”。“城下乡”是由市内三城区各选派2名中小学校长,分别到海城、台安、岫岩三个县(市)区的12所中小学进行为期5周的挂职锻炼,他们均是年龄在45岁以下的市级和区级名校长,其中有3名校长是*市首届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学员。

通过两种形式的挂职锻炼,城、乡中小学校长普遍感到受益匪浅,他们在学习、交流和实践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农村中小学校长不仅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更增强了紧迫感和使命感。城市学校办学理念提升之快、学校管理之规范、办学模式之新颖令他们始料不及,他们在感叹农村学校硬件建设落后的同时,深刻意识到思想观念上存在的差距。“以人为本”的管理、“为发展而教育”以及“小班化教学”,这些原本抽象的新知识和新理念都变得生动、鲜活,具有可操作性,使农村校长深受启发。他们目睹了专家型、学者型校长的风采,掌握了科学管理的内涵,体验到了新课程改革的成效,领悟到了因地制宜办特色学校的“真谛”。他们还尝试由后台走向前台,亲自主持城市学校工作,参与一系列教学、教研活动,这些亲身经历使他们平添了勇气,增强了学、赶先进校长的信心。

市内三城区的挂职校长,在毫不保留地做好传、帮、带,充分发挥名校、名校长辐射作用的同时,他们本身也得到锻炼和提高。农村艰苦的教学环境和教师执着的敬业精神使城市校长的心灵受到洗礼和净化,丰富了人生阅历,磨练了意志品质,为打造明星校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加挂职锻炼的校长们还充分利用这个契机,主动担负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与对口学校建立起长期帮扶关系,并不断深化这种姊妹校友谊,互通有无,彼此促进,共同发展。

实践证明,选派优秀中小学校长挂职锻炼是一项功在当前、利在长远的工作,是提高领导干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管理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最好尝试。为了确保此项工作积极稳妥、健康有效地运行下去,*市教育局在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注意不断加强管理和完善制度。20*年就挂职校长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交流、主持工作等方面提出了量化指标,制定了《关于中小学校长挂职锻炼工作的有关要求》,统一印制了《中小学校长挂职锻炼考核纪实表》和《中小学校长挂职锻炼工作考核手册》等,使这项工作逐步形成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收效更为显著。

第4篇

【论文关键词】下基层 高职教育 保障制度

高职高专教师下基层锻炼有两种工作岗位:教师和行业

一、下基层的原因

1、需要充分了解高职学生特点。我们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高职学生的特点,从分认识高职学生特点,是教师的本职工作,考生来源有三校生、高中生、历届生;考生家庭背景是单亲家庭、独生子女、寄养子女、灾区孩子。另招生生源地越来越倾向于中西部地区。这些都与本科生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些孩子在中小学成绩位于中下游,在自信,关爱,自律,性格等方面都需要高职教师付出大量的心血。

2、需要充分了解高职教师特点。高职教师一部分从“学校到学校”的学生教师(基本是没有行业实践经验)、一部分教师从企业直接任教教学。学生教师难免会将导师的上课方法,上课内容等复制传达给学生,完全不符合高职学生特点。而从企业来的教师虽然拥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却缺乏教师教学方法手段,这也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3、需要掌握最新最前沿的行业专业文化知识。教师需要随时掌握行业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新发明、新理念、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行业需要什么素质的人才。与行业同步,与学生同步,教学相长,充分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对新鲜知识的渴望,打破呆板的、滞后的行业知识内容。

4、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先拜师:会用粉笔、电脑、实训器械、网络资源;有资质:短期进修、双师素质,学历提升;懂职教:高职理念、能力本位、学生主体;挂职锻炼:主动创造条件校企合作:能为企业提供服务;校际交流:参加论坛、做访问学者、出国考察、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科研:争取校极、市级、国家级项目。这些途径能使教师在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多样化等很多方面得到极大的提高。

5、需要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学生就业工作方法有早期就业指导、毕业生就业指导、学校就业服务项目等。了解企事业单位需求什么样的人才,对教学计划的制定、突出技能型人才学培养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二、下基层的实施过程

高职教师首先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好自己的锻炼企事业。经校方审核通过后,全心全意投入学习状态中,在学习锻炼过程中的不断的总结自己的缺点与进步,化成教学题材、整理成册,回校后的任教突出能力培养,推动专业及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性课程的深入研究,改革实践性教学的形式、内容与方法。从培养目标出发,充分体现专业特色,设置专业综合课程。重新梳理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针对本专业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转贴于

三、下基层的良好效果

通过下基层锻炼,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实践,把握了行业最新最活的知识、理念,充实了教学,提升了科研,使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是在理论联系实际上取得了较大收获。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丰富,但在具体工作层面上缺乏实践和经验。通过下基层、下企业,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理论优势,紧密结合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实际,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将理论研究与解决现实问题相互融合,既提升了理论的实践性,又突出了理论的指导性,很好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也进一步增强了课堂教学的鲜活性。

2、是在通过了解行业促进教学科研工作上取得的较大收获。一直以来,高职教师在给广大学生授课时,普遍存在理论传播和讲解多,联系实际行业知识少,学员反映讲课内容比较空洞。通过下企业、下基层,高职教师通过参与和承担挂职单位的具体工作,进一步对行业有了全面、深刻、直接、真实和客观、具体的认识和感知,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教学科研的针对性和与行业背景的紧密联系,大大增强了教学科研内容的丰富性和实效性。

3、是在知识拓展与能力提升的结合上取得了较大收获。高职教师在知识面和专题研究上有比较优势,但由于过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偏重于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对一些具体操作层面的体验和投入较少,因而在将理论教学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较好地联系起来的生动案例教学较少,导致课堂教学较为枯燥。通过下基层、下企业,即使高职挂职教师在知识上有了新的拓展,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又在能力上有了新的提升,从单纯的课堂教学投入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去,增长了本领,提升了能力。

四、下基层的制度保障

学校要出台详细的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实施办法。内容包括选派挂职锻炼教师的范围及对象确定、挂职时间、选派程序、具体要求、津贴待遇、考核办法等。

五、教师下基层出现的几个问题。

在充分肯定教师下基层工作所取得成绩和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一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第5篇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8月30日至11月31日我同其他8名同志赴广德县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挂职锻炼,按照领导要求,我在广德林业局挂职学习,虽然这次挂职时间较短,但我自觉服从安排,积极融入,全面了解、有所侧重的开展调研、宣传和交流,不断总结别人好的经验,学习好的做法,接受新的观念,,通过学习、切实使我本人学习了知识、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能力、增长了才干,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学习锻炼,在思想政治素质、工作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现将挂职以来的学习、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 广德社会及林业概况 

广德县位于我省东南部,地处苏 浙  皖三省八县交界处,素有“三省通衢”之称,是我省重点山区县之一,广德县古称桐枘,东汉建安初置,迄今有1800多年的历史,现有人口50.6万,XX年财政收入5.6亿元,广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干湿冷暖,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黄山余脉与天目山余脉在这里交汇,层恋叠嶂,翠竹覆盖,广德是国家首批命名的“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板栗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全县国土面积2165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90万亩,森林覆盖率60%, 竹林面积81万亩,蓄竹2.1亿株,竟内有国家四    a级旅游风景名胜“天下四绝”之一的太极洞,尤以“洞中大峡谷”的桃姑迷宫风景区。还有碧波万顷卢湖水库,其东是竹林幽深的甘溪沟,其西是峰峦挺拔的笄照山。卢湖犹如一颗晶莹的明珠,镶嵌在茫茫绿海之中。这里曲曲弯弯是湖,重重叠叠是山,水在峦间绕,峰在水中现。青山竹海构成了卢湖风景区独特之处。 可谓森林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二、挂职锻炼期间的主要工作 

  1、认真学习,进入角色。到先进地区林业局挂职锻炼,是一个难得的自我学习、提高、发展的机会。也是组织和领导对我的信任和关心。因此,我时时提醒自己,一定要珍惜机遇,认真学习,不辜负了组织的期望。要想真正完成学习目的,只有真诚和热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强自身学习,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为使我们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来局里报到的第一天,林业局张勇国局长就特地为我安排了引见了分管林政工作的局党委委员,检查总站站长陈总和分管林业产业化工作的储局长、两位责任心强的同志作为我挂职锻炼期间的指导教师,通过一对一地帮助,很快熟悉情况、开展工作。俗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在挂职锻炼期间,学习中遇到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甘当小学生,虚心向局有关领导及相关业务科室同志请教。逐渐了解了广德林业近年来的发展和有关工作情况,通过学习更新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了自身工作能力,在较短时间内便进入了工作角色。 

  2、严格要求、塑造形象。对于工作环境的变化,我积极进行调整,自己较快地适应工作角色和工作环境的转变。在挂职的两个月,我严格遵守所在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机关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打招呼,自觉参加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参加局里每周一次的学习会和班子会议。尊重领导,团结同志,随时和有关科室沟通交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树立良好的干部形象。 

  3  认真考察,虚心学习。除自觉参加有关会议,翻阅局情资料、文件和当地报刊,拜访领导外,坚持深入部门,深入基层站所,深入企业,调研了解广德林业产业化情况,开发区建设,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及党政机关效能建设的基本情况和成功经验,同时多次赴周边县市、安吉,长兴,溧阳,宜兴,泾县,宁国等地考察。既对广德地域文化所独有的创业精神及周边发展理念进行了感受,又对毗邻的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经验进行了学习,还对广德经济成功发展模式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基本了解了发展的真经。 

   4   深入思考,解放思想。  无论是阅读当地党政机关文件,还是浏览媒体网站消息,随时注意用广德的思维反思自己以往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坚持取人所长,弥补以往工作过失。考察调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不忘对照广德和砀山的实际,做深度思考,从中探索别人经验,寻求加快砀山经济社会发展的良计妙策。通过学习广德,思想进一步解放,思路进一步开阔,脑筋进一步灵活,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精神动力进一步增强,为今后工作奠定了基础 

   5    加强沟通,结交朋友。本着“挂一次职,交一片朋友,促进双赢发展”的思想,主动与广德的领导交流、汇报,跟相关单位工作人员相互学习,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通过挂职的桥梁作用,  加强和广德的党政干部交流并融洽感情,上班瞅机会,下班抓机会,虚心做他们的小学生,诚心和他们交朋友,建立了深厚感情和友谊。加强与广德的企业界人士沟通渗透,坚持互换名片,真诚相待,实情相告,已有几十名政界和商界朋友表示了加强交往与联络的意愿。为今后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一步创造了条件。  共3页,当前第1页1

    6     广泛宣传,争取项目。  利用各种机会,广泛向广德的各级领导、政府部门,特别是企业界人士,宣传推介砀山自然资源、人文环境、风土人情和招商引资项目及优惠政策,介绍可与广德以及广德周边地区对接的企业和项目,使广德的党政领导和企业界增进了对砀山的了解,增强了向砀山投资的意识和信心,扩大了砀山在广德的影响及知名度。                                                             

       三 用心感受,深入体会                                                                    

      挂职锻炼期间,我们挂职工作组的全体同志通过学、听、看、干,进一步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工作经验,增长了才干,尤其是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学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中发展经济的新思路、新办法,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很大启发。                                                                

      1  挂职锻炼是培养干部、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从经济落后地区选派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学习,是培养思路宽’眼界宽’胸襟宽,三宽型’’干部的快速通道,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水平、带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在广德的看’干’接触到的是精神抖擞想干事的人,感觉到是强烈的发展氛围.干部关键在"干",广德的干部个个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通过挂职锻炼,我们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开启了思路,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可资借鉴的经验。                                                                 

      2  挂职锻炼,能够正确认识差距,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挂职锻炼,我们认为广德与砀山的差距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思想上的差距。广德这些年来经济之所以发展速度快,靠的是对外开放,而

对外开放最关键的动力源泉就是他们思想解放,开拓意识强。经济要发展,必须树立大解放、大开放观念,这一点已成为当地各级领导的共识。另一方面是招商引资上的差距。广德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县上下紧紧围绕招商引资,千方百计抓招商引资。相比之下,广德比砀山在招商引资上的氛围更浓、决心更足、措施更硬、力度更大、办法更多、效果更好。第三是跑项目上的差距.从广德林业局可以看出来,全县经济部门到省跑项目,要项目力度之大,我县暂无法相比,每月只要有时间局里就安排到省厅联系,于省厅领导也结下了深刻的友谊,据说林业厅韩厅长今年以来到广德视察林业工作已五次之多了,对此,我们在思想上触动很大、感受颇深,同时,也坚定了加快开放、积极招商引资的信心和决心。                                                                    共3页,当前第2页2

      3   立足优势,抓好经济发展。作为我们来讲,关键是要立足自身优势,只有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只有我们大上、快上项目,才能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才能实现经济跨跃式发展。从广德林业发展来看,林业产业化一初具规模,广德有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带头能力的林业企业,如润华生态林业公司跻身首批“安徽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年来,在大力推进广德县林业产业化建设和促进当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结合我县实际和我县林业状况,我们特别要突出薛楼和张老家两个板材工业园区,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做优,要发挥我县地处四省七县的地理优势,仔细摸排我县及周边地区的林业资源,形成林木交换的集散地,建立一支专业的板材工业招商队伍,把我县打造成安徽在龙海经济圈的板材产业大县.

第6篇

表 彰

9月9日那天,《泰州晚报》周书卉记者来到学校,采访了我和高校长,我的成长经历让她很感兴趣,高校长对我的培养和教导让她惊叹。于是在2012年9月10日教师节这一天,《泰州晚报》在第18版特稿刊发了题为《恩师,谢谢您》的一整版专题报道,这一切都让我倍感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期待!我想,余生的我,将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对得起这份荣誉,无愧于这份崇高的荣誉!

挂 职

2012年9月15日,来自泰州、靖江、高港三地的一行7人,在泰州市教育局严爱国主任的带领下,奔赴人间天堂——苏州挂职锻炼。这是泰州市第一次组织全市中小学、职业学校校级干部赴苏南挂职锻炼,学习苏南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思想,为期两个多月。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这也是继xx年我远赴新疆支教后再次走出泰州。如果说去新疆更多的是充当指导者的角色,那这次去苏州完全是学习者。

我和靖江城北小学的李叶枫校长在江苏省苏州师范附小呆了两个多月令人难忘的挂职岁月。在附小期间,我们按照泰州市教育局宋吕银局长的要求,“潜心观察、诚心交流、细心体验、精心总结”,认真学习,有很多自己的感想,更有很多的收获。写下了近20篇挂职随想,在泰州市、高港区教育局网站上发表挂职随笔7篇,在苏州组挂职简报上发表随笔3篇,累计写下5万多字的感想。

走出去,让我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刻,眼界逐步宽广,领略了苏州教育的大手笔,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同时结合我区、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写下了8千多字的《学习之旅、阳光之旅、收获之旅》小结文章。

你的视野有多开阔,你创造的空间就有多大。

xx年新疆的支教生活,让我领略了祖国边疆的辽阔和宽广,09年的挂职,让我领略了苏南地区富庶和优质。两次不同的外出经历,是我人生历程重要的一部分,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更重要的是让我对教育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对教育的爱也越来越弥深。

成 长

2012年,伴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又长大了一岁,在这人生的黄金时刻,我也在拔节、在成长。

(1)(2)

在学校领导、老师的支持下,在华应龙、徐斌、沈本领等老师的关心指点下,我有了一定的进步,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对照一些年轻名师,对照周边地区一些优秀青年教师,差距还很大,我深知自己努力得还很不够,读的书不够多,对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刻,写的文章深度不够,发表的层次还偏低,对照自己的个人成长计划,尚须努力。

第7篇

关键词: 学校本位 外语教师发展 途径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一)对教师发展概念的界定

教师发展(teachers development)这一术语是在教师培训(teachers training)和教师教育(teachers education)的基础上产生的。教师培训主要是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及技术方面的培训,是培养教书匠的,不能体现出对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学态度的重视;教师教育则通过开设诸如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侧重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及文化素养;而教师发展则强调以“教育”理论为基础,鼓励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进行观察,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给予合理的评价,积极开展教学行动研究,学会反思性教学。也就是说,教师发展使得教师能够通过教学实践,检验别人的理论和发现,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反思,形成教学理念,使每一个判断都有理论支持,每一次决策都有理论依据。这与Freeman对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界定有相似之处: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以教师自我发展需要为动力,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学习、反思、提高专业素质和完善信念系统的动态过程。

(二)外语教师发展的现状

教师在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然而,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下,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也遭遇到瓶颈与困局,外语类教师的发展道路更是披荆斩棘。彭静总结了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面临的一些窘境,如主动发展意识薄弱,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职业倦怠状态凸显;没有学科依托,没有学术话语权,没有成就感等。外语教师还面临着“三提高――教学要求提高、学生水平提高、对教师的教学考核标准提高”的压力和挑战。

针对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窘境,许多研究者也在积极思索,寻求解困之道。彭静提出外语教师发展的三条途径:(1)进行教学反思;(2)开展行动研究;(3)重视外语教师个人理论。周建华建议采取以下四种策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1)完善培训机制,增加进修机会;(2)营造教师专业发展氛围,强化激励机制;(3)建立“研究型实践者”范式,注重科研;(4)建立“反思型实践者”范式,强化反思。李茹、蒋宇红探究了外语教师的“自我―合作”发展模式,提出了实现该模式的九种途径:(1)革新传统教育教学思想;(2)转变教师培训模式;(3)消除行政管理的制约;(4)改革教学评价机制;(5)搭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平台;(6)培养教师坚定的教学信念和正确的职业观;(7)科学设计教师教育课程和学科知识课程;(8)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9)强化职前教师实习(训)和在职教师培训。

这些研究揭示了外语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对外语教师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但是,面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不同类型的高校需根据自身实际,有指导性地引导外语专业改革与发展。本文以地方某高职高专类院校A校为例,探索在学校本位框架下外语教师发展的途径,为转型升级下A校外语教师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进而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二、学校本位外语教师发展研究

(一)学校本位教师发展的理念

郑东辉在《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解读》中指出:“学校本位主要有三种理解:地理概念、政治概念和组织概念,只有把这三种理解联系起来,才能揭示学校本位的本质,即学校本位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建构学习共同体为载体,学校自由支配各种教育资源,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谋福祉,并为发展的结果负责。”

香港学者郑燕祥认为,所谓学校本位教师发展,就是学校依靠有计划的政策活动,“加强教师专业化的能力,发展其有关教育和管理的正面态度及信念,帮助他们学习、进修和发展成为更有效能的成员,从而有效地教育学生、管理学校的运作。同时有效地帮助学校面对转变中的教育环境。学校本位教师发展的目标在于加强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的效能和学校的整体效能”。

笔者认为,学校本位教师发展的主体是教师,学校作为一个客观体,应尽其所能以一种“恰当的机制使组织内部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与研讨令组织获得卓越发展的知识,而组织中的个体也会因为这些知识的生产与交流获得专业上的进步”(柯政,2011)。教师发展需放置于学校专业发展共同体中,教师发展不是独善其身,而是教师共同体的发展。在学校里发生,主要依靠学校内部资源,主要为了学校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师发展,并且要立足于学校本位促进教师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仅要基于教师自身的兴趣与需要,还要建立一系列制度予以支持,而且要在“恰当的机制”下,调动各种因素自主配置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为教师提供专业服务,促进教师的合作与交流。两者是共生的合作关系,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二)学校本位外语教师发展的途径――以A校为例

2014年年底,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制订了《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通过省部共建、省市共建等立项建设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以此引领省内地方高校分类发展,科学构建地方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A校经过积极申报,最终在全省申报高校中脱颖而出,通过评审,成为地方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下一步,A校将围绕地方性、特色化、高水平三个核心,按照申报书和建设方案确定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服务于地方第三产业发展为主的特色鲜明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在此背景下,A校外语教师既面临着机遇,又需迎接挑战。要加大加深横向课题的申报与建设力度,提供更多挂职锻炼的机会,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大力共建校本教材,推进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五种途径,以为学校决策提供一些参考,为外语类教师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1.加大加深横向课题的申报与建设力度

A校服务地方的定位需要借助相应的平台实现,横向课题则是一个势在必行的途径。横向课题将是A校扩大对外联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和知名度的重要途径。以学校本位为依托,在服务地方的框架下,外语类专业需要加强与小学、外事部门、酒店、旅行社等行业的联系,主动作为,合作共建横向课题,逐步走入深水区,如翻译人才对外向型企业发展影响研究,高职职业外语类专业海外带薪实习项目开发与创新研究等。在课题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会获取养分,逐步得到提升。

2.提供更多挂职锻炼的机会

身为高职高专类院校的A校需要调动各种因素自主配置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能够为更多外语教师提供赴小学、外事部门、酒店、旅行社等行业挂职学习、锻炼的机会,使老师能够与他们零距离接触,掌握第一手的知识与技能,把握最前沿动态,专业发展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返校后,可以在学校范围内作交流,以自身的经历作分享。同时,挂职锻炼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将为课堂教学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让学生也能跟得上趟,大大地辐射学校的各层各级。

3.拓宽国际合作渠道

教育国际化刻不容缓。目前A校已与美国、爱尔兰、韩国、迪拜等国有合作办学经历,这为学生提供了出国继续深造的机会。同时,A校需进一步密切联系,为外语类教师出国培训、访学、研修提供平台。因此,A校外语教师能够走入不同课堂,体验不同文化,为其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教师个人的成长对学校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4.大力共建校本教材

教材是师生共同依托的一种教学资源,好的教材将使教与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与行业紧密度联系大的的外语类课程,教师需与相关行业人员共谋共策,合力开发更具针对性、更适合A校发展实际的教材,并能逐步推广开去,如商务类、旅游类、教育类等不同外语类的教材。在教材语言的使用上,建议开发双语教材,以体现英语在行业中的应用,凸显“语言+技术”的特点,为培养未来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打下夯实的基础。

5.推进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

作为教育比较研究方法的一种,“同课异构”以课堂教学为场所、以日常教学问题为切入点、以具体教学内容为载体、以探求教学改进和教师发展为目标,能有效地强化教研活动的实效性、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促使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使“教师成为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校外语类教师可以开展校校、校地、校企、校所范围内的同课异构活动,通过活动的平台,互相借鉴与学习,扩大眼界,提高外语类教师实践能力,获得实践性知识,在提高自身专业修养的同时,反哺学校、课堂、学生,为课堂教学提供新鲜案例。

三、结语

新形势新背景对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A校作为高职高专类院校需要立足地方,发挥自身特色,利用英语的工具性与人文地方,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A校在学校本位下,通过加大加深横向课题的申报与建设力度、提供更多挂职锻炼的机会、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大力共建校本教材、推进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五种途径加强师资建设,促进外语类教师发展,形成地方、学校、教师三位一体的良性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Freeman D & Richards J C(eds.).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C].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2]G.Spark.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Staff Development for Effective Teaching[M].Educational Leadership,1993.

[3]崔允t.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框架及其意义[J].教育发展研究,2011,(18):67-72.

[4]顾佩娅.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环境调查[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4):51-58.

[5]柯政.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的立论基础[J].全球教育展望,2011,(9):37-43.

[6]李茹,蒋宇红.从查尔斯・泰勒的“自我―社群”思想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J].外语界,2015(2):88-95.

[7]蒙诗茜.以自身为资源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8]彭静.着力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国外应用语言学者论外语教师的发展及其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4(4):59-62.

[9] 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5):199-205.

[10]张莲.外语教师个人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11]郑东辉.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解读[J].教育发展研究,2011,(18).

第8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 城市轨道车辆工程 校外实习

[中图分类号] 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0-0163-03

一、概述

2010年6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成为教育部第一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方向成为试点专业方向之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我国的一个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和提高,其中校外实习则是该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1]

校外实习的实施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及与实习基地建设相匹配的实习模式、实习课程内容体系、实习教学方式、校外实习师资队伍等多个方面。[2]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在校企双方共同努力下,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师资培养等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随着校外实习建设不断深入,需要进一步建设提高校外实习基地教育质量和内涵。本文即根据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校外实习的现状,总结目前该专业在校外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本专业实习基地现状等条件,提出了针对本专业校外实习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其他相关院校相关专业校外实习提供借鉴。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校外实习现状

目前,我国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迅速发展,各地相继成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以培养专业的车辆工程人才。而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主要依靠各整车制造及运营企业,且基地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2005年1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现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组成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共同成立国内第一家以专门培养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学院。[3]学院在成立10年左右的时间里,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一)构建了校企战略联盟的办学机制

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实体为基础,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师资、产学研基地,为教学实施、教师挂职锻炼、科研和学生实习、实训与就业提供支持。形成三级的校企联合机制:校企之间的、领导之间的宏观调控;各系与分公司之间专业交流;专业课教师与现场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这种校企战略联盟的办学机制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持续运作提供了机制保障。[4]

(二)依托产学联盟,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系列特色校外实习基地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校外实习基地,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自主研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近年来学校和上海申通地铁集团紧密合作,建设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实习基地:车辆分厂维修保养基地,目前承担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大部分的校外实习;上海地铁龙阳路基地,基地目前承担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学生基础实习的任务;九亭大修实习基地,目前承担着车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任务。

(三)创建了教师企业挂职机制

学院借助校企合作办学的共建平台,把教师挂职锻炼作为培养教师的一项制度,有计划的分批派遣教师前往地铁公司挂职至少半年以上。目前为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共有12人次教师进入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公司相关部门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挂职锻炼。通过挂职,使教师将现场企业工程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三、目前校外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校外实习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机制保障和完善的硬件条件。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校外实习的具体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校企双方密切合作,且无任何先例可供遵循,存在较大瓶颈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要进行大量的摸索实践。

(一)传统的实习模式制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卓越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实习通过不同的实习内容采用不同的实习模式。如城市轨道交通认识实习多采用传统的“参观型”实习模式,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生产实习则主要使用“跟岗型”实习模式,这些传统的实习模式受企业安全因素的考虑,学生绝大多数在实习中仍然为“参观者”,无法真正成为实习的“实践者”,极大束缚了校外实习的发展,无法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实施的内涵建设需要。

(二)现有校外实习基地内容体系亟待优化

针对已建成的校外实习教学基地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实习基地,初步实现了校外实习基地的目标体系规划,以及针对目标体系的内容规划。但随着基地建设的推进,以及基地使用中出现的新问题,还必须不断探索,进行基地实习内容体系的优化。同时,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是实习基地的另一重要功能。实习基地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实习的场所,还必须使学生掌握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目前现有实习基地内容规划中缺少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应内容,亟待完善。

(三)现有师资队伍无法深入进行校外实习环节的学生指导工作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虽然拥有一支学历、年龄、学缘结构较好的师资队伍,且专职教师全面参加了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企业的挂职锻炼过程,对现场工程应用等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胜任针对现场特点进行校外实习的设计、管理工作,但实际操作能力较弱,只能辅助指导校外实习环节,而无法深入的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因此现有师资队伍很难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校外实习环节的需求。

综上分析,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的校外实习不但在实习模式、实习内容、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存在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卓越”人才的培养。

四、解决方案

通过本专业校外实习基地调研及分析存在问题可知,以城市轨道车辆校外实习基地为平台,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目标为引领,突破现有“参观型”和“跟岗型”实习模式,真正使学生进入“实践型”的实习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针对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存在的瓶颈问题,项目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解决。

(一)整合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已有及在建实习基地资源,构建多层次的实习模式,从而形成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全新校外实习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根据其培养目标经过不断优化,确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基础实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认识实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生产实习三个层次的校外实习课程。首先从目前已有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深层次实地调研,总结各自在发挥实习功能方面特点,从而进行各类实习模式、实习内容、可容纳实习人数分析,得出各实习模式的可行性分析结果。对目前三个层次的校外实习课程,进行对应的实习模式研究,构建多层次的实习模式,研究在学生低年级实习课程――城市轨道交通基础实习中,如何在延续“参观型”实习模式的基础上增加部分“实践型”环节,增强学生的实习兴趣及感性认识,而针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的专业实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认识实习及生产实习,需要着重研究及设计出专用的实习场地、实习工器具、实习设施及设备,建立学生真正能够实际动手操作的“实践型”的全新校外实习模式。

(二)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目标为导向,着力打造集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于一体的校外实习内容体系

城市轨道车辆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内容体系的构建主要贯穿于校外实习的整个过程。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实习内容体系的设计首先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目标为导向,并针对企业各实习基地的特点,进行全方位的实习内容体系的优化。在城市轨道交通基础实习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认识实习中,以原理性及验证性的内容为主,而在高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生产实习中,除设计企业实际操作的技能型内容外,还需着重设计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内容,这些内容的设置及实施将有助于学生综合利用多门专业课的多个知识点,培养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最终优化及完整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内容体系。[5]

(三)以提升教师工程应用及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师资队伍建设方法研究

在校外实习中的师资队伍建设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需要对学校教师进行培养,以适应校外实习环节的指导。拟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通过已有的企业挂职锻炼机制,让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学习,打破以往教师去企业了解工程应用知识,并不注重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无法进行全程实习指导的旧机制,而项目研究则使教师以实际工程应用及实践动手能力为导向,以适应在新的实习模式及实习内容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企业实习指导的需要。其次,需要将企业专业工程人员引入校外实习指导环节,同时在企业导师的选择上,研究将企业“创新工作室”的首席研究员队伍引入教师队伍,以满足新的实习内容设计性及创新性的需要。通过这两方面校外实习师资的培养和补充,最终能够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校外实习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

五、总结

城市轨道车辆专业校外实习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受到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管理模式、实习内容体系、校外指导教师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在明确其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除了进行实习基地建设外,还需细致进行所对应的实习模式、实习内容体系、实习教师培养等多方面的建设,以达到卓越人才培养的需要。

[ 注 释 ]

[1] 黄诗君,阳林,章争荣.工科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实习新模式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52-55.

[2] 方守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4):134-135.

[3] 方宇,师蔚,柴晓冬,等.校企联合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卓越工程人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4):187-188.

第9篇

关键词 校企合作;打造“一体化”教师队伍

为适应中职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建设高水平的“一体化”教师队伍,我校开展了以“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到学校兼职”为主要内容的“校企合作打造‘一体化’教师队伍”活动。

一、校企合作培养“一体化”教师主要做法

(1)专业学部领导干部到企业挂职锻炼。每年安排1/4左右的学部领导和中层干部到与学校主干专业相关的企业挂职锻炼,时间不少于1个月。挂职期间重点研究企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预测,了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能力构成、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注意收集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信息,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制度,与企业领导干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探讨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途径。

(2)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各学校每年都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业生产一线顶岗实习,每年顶岗时间1-2个月。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有的学部每周利用一天的时间安排专业课教师到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有的学部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集中到企业实践。教师到企业顶岗重点是提高专业技能操作水平,了解本专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了解本专业对员工技能操作水平的要求,熟练掌握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积极参与企业的员工培训和产品开发,努力提高技能操作水平。参加顶岗实习的教师,每周都要做实习记录,每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交流学习,以便及时掌握企业用人需求、管理模式和生产工艺流程等,研究技能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把到企业顶岗学到的新知识、技能及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3)充分利用企业专家、技术骨干等优质资源。学校主动邀请有关企业负责人、技术专家到学校兼任一定职务,共同参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如邀请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兼职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参与学校专业开发;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担任学校就业指导顾问,开展就业咨询、就业讲座,向学生提前渗透先进的企业文化;邀请技术骨干担任学校课改指导,参与学校课程开发;邀请能工巧匠担任技能教学指导,指导学校技能教学。

(4)学校教师参与企业培训技改攻关,反哺企业,促进校企合作纵深发展。食品生物工艺专业教师每年利用暑假深入企业,参与技术服务和员工培训,为青铜峡市明珠园清真食品公司、青铜峡市红十月葡萄基地、青铜峡市树新林场员工提供了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并联合开办了农村实用人才函授中专班,2013年216名学员已全部毕业。机电类专业教师为青铜峡市金昱元化工集团公司树脂分厂培训电工、电焊工,机械维修工,改进了维修工艺,提高了设备维修运转的效率,提高了企业的产量。为青铜峡市古峡门业提供焊接服务和工艺指导,提高了加工质量和效率。

(5)校企同台竞技,互帮互助,提升合作内涵。企业借助学校资源,开展在职职工培训与阶段性技能鉴定、技术比武工作。青铜峡市明珠园清真食品有限公司、青铜峡市宾馆、青铜峡市金昱元化工集团公司借助学校举办青工技能比武,学校为企业提供理论培训、实践场所、考务管理等专业服务。

二、校企合作培养“一体化”教师的保障措施

一是政策保障。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这一主题贯穿于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对有效开展校企合作的学部教师,在申报职称时给予加分奖励。

二是制度保障。学校出台了《专业教师下企业制度》,规定每一位专业教师每年利用双休日、寒暑假至少下企业一个月,并以此作为专业教师评职、评优的优先条件。

三是组织保障。为了加强管理,完善领导,学校专门成立了由分管校长、研训处主任、专业学部主任组成的下企业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制定具体可行的专业教师下企业活动实施方案,联系确定企业单位及岗位工种。下企业前召开下企业专题会议,布置任务,提出相关要求。负责安排专业教师分批下企业,同时领导小组定期到企业单位巡视。

四是总结反馈。学校要求专业教师在下企业期间虚心向师傅请教,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写好总结体会文章。同时,学校也要求企业对实习的教师提出反馈意见。

三、校企合作打造“一体化”教师队伍的主要成效

开展校企合作,打造“一体化”教师队伍活动以后,不但提升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而且在其他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1)进一步密切了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为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奠定了基础。目前,青铜峡市及银川市几家大型企业对青铜峡市职教中心毕业生尤其欢迎,他们过硬的技能水平,较短的适应期,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赢得企业起来的主要因素。学校每年还要邀请企业技术、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及学校毕业生返校召开座谈会,对校企合作不足之处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改进工作奠定基础。

(2)紧跟企业发展实际,培养高技能人才。让学校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及时跟进企业技术发展培养新人。实现了教育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3)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专业教师走出去,深入厂矿企业,不但磨练了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使广大教师学习和掌握了生产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而且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技能教学水平,为一体化师资的培养、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

(4)企业积极融入中职教育。让企业领导、技术骨干、能工巧匠走进校园,按照企业需求参与学校专业开发、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训指导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推进中职教育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减少学校教学的盲目性。

第10篇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英语系,北京100102)

[摘要]本文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为例,提出高职学院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教师的培养,二是学生的培养。围绕着这两点,文章探讨了教师及学生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发展策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4.113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近十年来重点发展的教育方向。职业教育不同于学历教育,除了常规的专业课程教学以外,高职教育更加侧重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培养。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与学历教育相比,办学经验明显不足。职业教育的发展与革新是高职教育者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像普通院校一样,高职院校发展的好坏也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教师,表现在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以及名师、专家、乃至大师的数量和影响力;二是学生,体现在毕业生的发展力和影响力。本文拟从这两点出发,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为例来探讨高职院校的发展策略。

1教师的培养策略

1.1完善科研评价体系,营造“独立、自由”的学术氛围

“科研特色”是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一大特色。在高职院校的办学层面上,还鲜有高校将科研作为一项具体的要求提出作为学院的办学特色。但是,目前的科研评价体制过于指标化和单一化,以申报成功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数量,科研经费数额,核心期刊的数量,以及被国内外同行引用的次数作为科研评价的指标。“sci之父”加菲尔德博士在中国大连谈起学术评价标准时,曾经提到“由于科学管理者的懒惰,希望用一个数字来解决所有的评价问题,就好比是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很多人,这是不对的,我们需要有综合的评估指标。”

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不利于教师在科研上的个人发展。为了完成学术GDP的硬性指标,为了争取到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许多教师不断地“削足适履”,被迫放弃本来适合自己的研究计划,而去迎合自己本不熟悉但可以拿到项目和经费的研究方向,失去了本有的坚守和执着,而这份坚守和执着正是教师学术成功的基本保障。为了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教师更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学术是自由的,科研是独立的,学术和科研都有自己遵循的规律,科研工作者和教师在做科研时,要听从内心的声音,不可盲目跟进,唯有提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学术和科研才能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1.2联手海外名校,培养真正的学科带头人

“国际特色”是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另外一大特色,主要表现在院领导到国外考察职业教育,与加拿大高校合办国际商务学院,派遣本院教师到国外高校做访问学者,选送优秀毕业生到国外继续本科教育,暑期派遣学生到国外短期学习劳务等。这些举措促进了学院和国外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开拓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增加了教师和学生学习深造的机会。

建议学院加大国际合作的力度,选派十名中青年教师赴海外名校攻读博士学位或者从事博士后研究,学院负责联络海外名校,签订定向委培合同,预支全部学费和生活费,若选派教师毕业时拿到学位,则不必支付任何留学费用,若拿不到学位,则需支付一半的费用。选派教师毕业返校后,学院聘为学科带头人。为了防止选派教师毕业之后滞外不归或者回国后另谋高就,学院可以制定相应的制约措施。

1.3联合国内外知名企事业机构,培养自己的行业专家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职业性和应用性,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合某一行业领域的实用型专业人才。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目标决定了教师不能将自己封闭在书斋里,不了解行业的最新情况,不在行业实践中锻炼,仅仅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

建议学院每年选派二十名教师到国内乃至世界知名的企业、事业、社会机构中挂职锻炼,期限一年。教师挂职锻炼期间,学院不再安排其他任何工作,教师不用参加学院的任何活动,学院全额支付工资。目前,挂职锻炼虽然已经在实施之中,但是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挂职时间太短,纯粹是“蜻蜓点水”;二是挂职岗位不重要,学无所长,可谓“人在河边走,鞋儿却未湿。”建议学院可以向企事业机构支付培养费,为挂职教师争取到最好的挂职岗位,从而学到最有用的东西。

1.4加大、拓宽科研赞助的力度和广度,提升科研的整体水平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科研处对教工的科研一直非常重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鼓励帮助教工做科研,譬如对在核心期刊上予以赞助和奖励,加大院级科研项目的投入等。在学院科研处和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科研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每年发表各类论文几百篇。但是,出版的学术著作不多,有影响力的更少。

建议学院每年全额赞助出版20本学术专著。20本学术书稿的筛选采取“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由院学术委员会不记名投票表决,书稿著者若是学术委员会委员不能参与投票。投票表决结果向全院公示。专著出版后,在院图书馆展示,供全院教师评阅。

2学生的培养策略

2.1改进生源结构,提高生源素质

作为北京市教委的下属院校,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生源主要来自北京地区。自2000年春季招生开始,学院开始相继在一些外地省份招生,外地学生的总人数一直控制在全院学生总人数的四分之一以内。随着近二十年来高校扩招,学院的生源素质逐渐下降,学生的高考入学成绩也呈下降的趋势。

建议学院进一步增加外地生源的招生人数。外地学生的高考成绩明显高于本地学生,其学习能力、自控力以及纪律性也强于本地学生,每年获取奖学金、专升本、自考的学生基本上以外地学生为主。建议将外地生源和本地生源的比例确定为4∶6,4保证了生源的高素质,6确保了学院的地方性。

2.2取消“奖学金制”,推行“助教制”

奖学金制是我国高校普遍使用的激励学生的制度。但是,“奖学金制”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激励作用的时效太短,激励作用仅局限于学年初评议奖学金时;二是激励对象有限,每年获取奖学金的学生比例少;三是评选标准不够科学,标准解释也不够统一。

建议以“助教制”来代替“奖学金制”,具体实施方法是在学生中招聘品学兼优者充任助教,助教不是服务于教师,而是服务于学生。助教的职责包括负责考勤记录,组织早、晚自习,批阅同学作业,解答同学疑问,设计、组织月考,检查敦促同学的学习进度。助教不同于勤工俭学,实行月薪制,每月1000元。与“奖学金制”相比,“助教制”有三大好处,一是“助教制”的作用体现在每一个教学日,而不像“奖学金制”那样仅仅体现在学年末;二是“助教制”能够促进所有学生的学业,而不像“奖学金制”那样仅能激励部分学生;三是奖学金的获得者只是得到了一笔收入,而没有得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而助教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在不断提升自己。

2.3联合国内本科院校,实施“3+2”专升本模式

高职学生的学历相对较低,续本是大多数高职学生进入高职学院的第一天就制定好的求学计划。目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毕业生续本的途径主要有自考、联大续本、出国续本三种形式。自考灵活度高,但难度大。联大续本有严格的人数要求,仅有15%的学生有资格参加续本考试,考试合格者方能去联大续本。出国续本费用较高,家境贫困的学生无力承担高昂的费用。

建议学院联合国内本科院校,实施“3+2”专升本模式。所谓“3+2”,指学生在学院读三年高职,毕业后继续留在学院学习两年,攻读其他本科院校的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培养要求由本科院校制定,学院负责具体实施。专升本实行学分制,学生修完所有学分后,参加本科院校组织的毕业考试和论文答辩,全部通过者可以获得本科院校的毕业文凭和学位证书。

2.4设立“大学生创业中心”,帮助学生自主创业

据有关机构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相对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高职毕业生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但是高职毕业生的薪酬明显低于本科生和研究生,职业的发展空间也远逊于本科生或研究生。为了应对毕业后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也为了赚取更多的收入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许多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已经开始创业,但是苦于缺少指导和帮助。

建议设立“大学生创业中心”,帮助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中心”隶属于学院学生处,由学生处处长兼任中心主任,中心聘用专任指导教师。学院每年向“大学生创业中心”划拨专款,设立专项资金,帮助学生开展创业调研和规划。

3总结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存在的时间不长,是高等教育领域内的一项新课题。办好高职教育就是要做好人的培养,人的培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教师的培养,二是学生的培养。唯有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在当下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内生存与发展。

第11篇

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和内容因系统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而有别于高校的一些传统专业。对本专业教师来说,为地方培养有特色的本科层次物流管理人才,必须走既掌握物流理论知识、能进行理论教学,又熟悉地方特色,掌握技术的应用、能指导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模式。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求教师要不断接受物流管理新理念,提升教学技能,这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1利于物流管理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物流

教师既要掌握物流理论知识,又要了解企业物流生产和管理过程,关注物流市场的需求状况,找准专业培养方向,科学设置一套相对完整的物流课程知识结构体系。教学技能的提升利于教师开发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基于企业生产运作过程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让专业的建设符合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2利于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

培养服务于地方物流业的高技术应用型管理人才,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在知识、操作、实践上的能力培养。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操作技能、加强实训教学,通过自己的参与示范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技能大赛、专业比赛和顶岗实习等,让学生能动手、会动手、展身手,真正掌握专业技能的本领。

3利于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素质提升

目前高校教师的职称可分为三个等级:初级(助教)、中级(讲师)、高级(副教授、教授)。作为初级的物流教师,主要以讲授理论课为主,配合讲师指导实训,通过实训和参加社会实践来丰富和提高实践技能。讲师级的物流教师拥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具备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较好地参与物流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物流的高级教师则已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能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教学创新等提出建设性意见,能引领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教师在一步步提升技能的成长中,也提升了自我相应的职业素质。经常开展教研室活动,专业教师通过研讨交流取长补短,进行有益的传帮带,能共同提高物流专业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二提升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教学技能的措施

传统专业的教育主要是课堂授课,注重理论上的传授,属于理论型教学。而物流的教育不仅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动手的实践能力培养,形式上主要有几种:讲课(常规授课)、实训(模拟仿真)、实习与见习(参观企业、物流设施);另外还会增设如学术讲座(企业物流人士学术报告会)、研讨会(与企业交流)、团队合作项目训练(课题研究)等。在教学过程中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教学技能主要体现在:教学分析上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学设计上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实施上良好的组织与协调能力、专业规划与建设上不断更新的社会实践经验、与企业合作上创新科技的能力等。

1树立良好的师德,爱岗敬业,团结合作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师德,要真心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热爱物流管理这个专业,能耐心细致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现代物流环节众多,包括运输、储存、包装、配送等,这也要求专业教师间要有团结协作精神,把相关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互相融合,并把合作精神传递给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

2加强教育理论培养,不断学习新技术

鼓励与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与技术,让教师懂理论、有技能、会教书、会动手,从理论专业型向技能双师型转变。

(1)走出去,请进来

为提升专业教学技能水平,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国家或省市举办的培训活动,内容涉及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讲解、演示及新兴的微课教学等;也可以参加专业类的如全国高校物流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主要学习专业领域新理论和前沿知识。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组织高层次教师进行国外访学、培训,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与技术手段。举办校内外的物流经验交流活动、专题学术讲座等,把高校同行请进来相互学习交流,共同切磋与探讨专业建设的问题,促进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能力;把企业实践领域专家请进来,共同探讨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可以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以及人才培养方向等相关信息,可以获得许多有价值的间接实践经验。通过开展兄弟院校之间、校企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科前沿和行业发展新动态,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学习新技术

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各种知识层出不穷,教师时间精力与机会有限,不可能参加所有的培训。但如果将培训的内容放到专门的网络上,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资源的获取与共享,能让更多的教师有针对的享受到远程教育。利用网站平台,教师们还可以相互交流,把自己优秀的微课或课件共享,让其它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3)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高校外兼职教师教学水平

青年教师是新生力军与未来的主力军,能更容易融合到现代物流人才建设中去。为促进其快速健康成长,学校可以采用双导师制的培养方法:一个是本校教学一线多年的高级教师,从教学技能方面传授与培养;一个是地方企业一线多年的工程技术人员或骨干业务人士,从实践实战方面分享经验,实现教学工作与企业实践相辅相成。对于聘请的个别物流管理专业兼职教师在教育相关理论和执教水平上达不到高校教师要求的现象,可以对其进行岗前教育理论培训,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让兼职教师了解本科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学会运用高校教育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技能,从而提高了教学水平。

3加强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的培训,多岗位见习锻炼

(1)建立校内实训中心,促进高校间学习交流

各高校重点建设的物流实训中心,是提供给师生技术培训和实践锻炼的场所,如进行仓储物流管理实训,可以学习并掌握商品出入库的整个物流流程和信息流程;在国际贸易全仿真操作实训中,可以掌握进出口合同的签订,出口商品成本核算等。模拟实训以及物流应用软件的操作,以实践代替理论学习,提高师生实践能力和业务素质。高校间也可以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完善校内实习实训室的建设,避免无效投资和建设项目的不足。

(2)深入企业,加强实践

如果说教师的理论提升在科研进修上,那么他们需要的实践经验,则应是在企业这个大课堂里。在教学与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带到企业大课堂里去寻找解决,通过参与企业实际生产活动,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技能。

(3)参观学习

充分利用地方区域资源,高校可开展到物流企业作业现场如港口码头、铁路车站、配送中心、图书物流、生产企业包装生产线等参观最现代、最科学的企业物流流程。一些专业方向如港口物流,由于其涉及的设备价值昂贵、地方本科高校不可能具备这样高成本的的实训中心,到企业现场去观摩真实的大型设备和工作环境就是最好的选择。教师把在参观学习中了解到的最新物流科技发展动向,转化成最新的教学内容,反馈回专业的建设,反馈回人才的培养。

(4)挂职锻炼

专业教师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到企业里去锻炼,将有机会接触与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到企业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可分为两种:一是到企业进行物流管理方面对口与专项的短期实践。例如仓储作业实务培训可选择仓储公司,练习收发货、验收、填单、装车、盘点等相关内容,有些内容往往在书本上并未涉及,而是直接由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得,培训效果明显。二是到企业进行中长期的挂职锻炼。在企业里,教师以一名新企业员工姿态去虚心向一线技术人员学习、向企业专家学习,观察企业的微观活动,感受企业文化,可以找到自己平时在学校教学过程的许多不足之处。高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与地方企业达成协议,为教师积极创造条件,以便能分批分方向进入物流企业挂职锻炼,在实践操作中完善知识结构、积累经验。教师在外训中掌握物流企业信息和企业动态、前沿的物流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日后回归的教学中能完整反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成长为现代物流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以科研促进教改学院应积极拓展思路,依托区域物流行业,整合学校、企业、科研单位等不同教育资源的优势,推进学校与物流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根据自已的研究方向,把专业理论的知识教育与企业的生产、科研有机结合,带领学生一同参与地方企业横向课题研究,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中锻炼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也提供物流技术支持服务,共同解决地方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这既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水平,也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自我的专业发展,为将来成为高素质员工打下坚实基础,真正实现高校与企业相互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多赢格局。

5练就双师型技能

在经历一系列高校为教师创造的培训、实习,到物流企业和物流相关工作单位挂职,在产学研相互合作的成长锻炼中,教师逐渐获得丰富工作经历,同时具备获得各种物流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如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根据层次可分为物流员、助理物流师、物流师、高级物流师)、注册采购师职业资格认证(按资质相应认定为采购师、高级采购师、注册采购师)等。国家权威的资格认证可以进一步提高各物流专业一线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真正做到“双师合一”。

6建立物流教师绩效考评体系

目前高校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定指标还是倚重课堂教学工作量及科研情况,考评制度里对实践能力方面涉及较少,教师的大多时间在被繁重的课堂教学与科研任务占用之下,也就不会主动去争取外出实践锻炼的机会。为此,学校或二级学院的绩效考评里,要增加如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学习的时间或次数要求,考评其上报的实践活动计划方案、实践业务进展与总结,并以此作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内容,并体现到职称的评定上。这样的导向作用,能积极鼓励和推动专业教师走出高校走进企业,获得相应实践工作经历,提高物流实践操作技能。

四结束语

第12篇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

根据高校自身的特色,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组织实施方式可以多样化。台州学院结合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立足本地,开展主题先行,点面结合,以专业性、服务性为

特色的暑期社会实践。

(一)合理组队,明确任务台州学院各二级学院招募团队时,采用按项组队的形式。首先是确定团队负责人。队长必须责任心强,组织经验丰富。接着,根据预期目标,将成员人数严格控制在5-15人,其中要有至少一名组织能力强,一名文字能力强,一名是台州本地人。要求每个队员各尽其能,注重团队合作。最后,选定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表,明确注意事项,制定实践计划,进行申报立项。这种以按需组团形式组织起来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能够有效地促进队员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思维的发挥,培养团队合作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结合专业,走进基层高校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遴选、培育与立项,必须要立足学校的办学实际,围绕学科特色与专业优势、人才培养特色等科学设计实践选题。[2]台州学院致力于摸索并扩展“订单式”暑期社会实践的活动模式,结合各专业特色策划活动方案,例如以开展基层调研为前提的“赴企业、农村和机关单位”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达到知、学、思、行的统一。

(三)结合课题,服务就业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起来,有助于增强暑期社会实践的教育性,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水平,为将来的就业增加砝码。台州学院每年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新苗人才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积极申报省、市、校立项科研,并将课题研究跟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将课题的可行性研究放在社会实践中进行,使参与课题的学生具备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四)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能够为暑期社会实践规范有序地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台州学院根据实际制定实施意见和办法,编写了台州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指导手册,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方案设计、调研需求、动员实施、宣传指导、总结展示、评价表彰等各个环节进行详细说明。同时,成立以校团委为总策划,各二级学院分团委组织发动的暑期社会实践实施体系,分工明确,便于加强管理。

创新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形式,丰富成效评价体系的途径

(一)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以就业为导向1.结合社会调研和科研实践活动坚持专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根据社会实践活动调研选题,有组织地开展专题调研,撰写调查报告,为台州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二级学院学生科研项目的参与者为主,充分利用假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查资料、做实验、写论文等,开展集体研究和攻关,争取出一批科研成果。2.利用学生骨干挂职锻炼集中组织学生骨干到台州各社区、企业、农村进行挂职锻炼、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国情,经受磨练,增长才干。作为实施“青年者培养工程”的重要环节,挂职的学生骨干在参与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台州这座城市的认识;同时结合“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行动”,帮助他们提高职业素质、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顺利就业奠定基础。3.提倡创业创新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投身我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实践,鼓励大学生利用暑假时间深入社会,充分焕发创业激情和创造活力,开展各类实习和见习活动、创新创业活动,主动开展创新实践,瞄准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积极参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锻炼在校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改革运作形式1.加强项目化运作根据学生现阶段开设的专业课程情况,结合当前经济社会热点问题设计项目课题,进行社会实践。在团队成员组织结构上应提倡多元化,鼓励跨院系、跨年级、跨专业组建团队,优势互补,进行项目申报;再次,通过台州学院网站对申报的实践项目进行公开评估,对创新点突出、思路详实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2.深化基地化运作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桥梁。应鼓励各二级学院成立实践基地,坚持“双向受益”和“就近原则”,加强校地的交流联系,探索校地合作的良性发展模式,为推进暑期社会实践工作长效持续开展奠定基础。3.合理确定专业教师指导一方面,学校应为暑期社会实践队伍配备专业指导老师,以其擅长的研究领域进行分配,保证“一队一师”,为社会实践的专业性、科学性提供支持,从而使大学生真正明确实践方向,极大地提升实践效果。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应将自己的研究课题、教学内容融入课题的项目化运作中,使教学与学生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学院应完善教师指导的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专业教师加入到社会实践队伍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