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生国防教育教案

小学生国防教育教案

时间:2022-08-07 17:51:27

小学生国防教育教案

第1篇

   预防校园暴力欺凌应急预案1

   近年来,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事件,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为加强对此类事件的预防和处理,红旗小学多举措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发生。

   6月24日督学室李爱华督学来到我校进行督导,了解我校校园欺凌工作进程,王波校长带领校领导班子向督学进行汇报。我校针对校园欺凌都进行了一些必要的举措;

   一是专题教育。学校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充分利用品德与社会、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课,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危害性,这样做不但损害了她人的身心健康,还违反了《中小学生守则》,严重的还构成了犯罪。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心,彼此爱护,共同进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通知》这一通知也大大保障了弱势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希望国家对校园欺凌事件颁布法律真正确保校园欺凌有法可依,学校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二是完善制度。学校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

   三是加强预防。学校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及时处理。教师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四是监督指导。学校领导加强对学校开展校园欺凌治理的检查,对校园内的治理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教育处理,做好记录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备案。

   预防校园暴力欺凌应急预案2

   一、治理活动目的

   通过专项治理,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二、治理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安排及要求

   本次专项治理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学习教育 20xx年5月—7月。

   (一)开展教育。学校集中组织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同时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于6月15日前制定《xx小学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实施方案》,依据《方案》组织、实施一系列教育和自查工作,达到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目的。

   1、专题教育启动仪式。学校德育处负责在6月20日开展“校园欺凌治理”活动启动仪式。内容包括升旗仪式、德育主任宣读《方案》、学生国旗下发言《我们拒绝校园欺凌伤害——校园欺凌治理倡议书》和张宝增校长讲话四个内容。

   2、专题宣传学习活动。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xx]22号)和《市教委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津教委办〔20xx〕64号)精神,依据《xx区教育系统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文件,了解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措施等。利用电子屏分早中晚三个时段显示我校专题教育活动主题——“预防校园欺凌伤害,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时时警醒师生。

   3、主题班会教育。学校组织各班在6月20日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伤害,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为主题的班会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认识到校园欺凌行为的危害性。同时适当开展品德和安全教育。

   4、法制教育。学校将由张宝增小组协调(时间另定),邀请xx镇派出所、xx镇司法等部门专业人士到校,在3—5年级开展法制教育。

   5、承诺签名活动。学校少先队将组织所有少先队员于6月27日进行“我拒绝校园欺凌伤害”签名承诺活动。

   6、学校德育处协调心理健康主管教师孙鹏丽,根据《心理工作计划》,协同班主任,适时适当地对全校学生进行一次心理团体辅导,并针对个别学生进行疏导教育(档案存档)。

   (二)完善制度。学校由德育处负责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

   (三)加强预防。学校由校安办负责,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检查校园一键报警线路,确保畅通;让学生知晓遇到欺凌伤害时,及时向学校汇报,必要时拨打110报警,及时制止校园欺凌伤害事件发生或将伤害降到最低。

   (四)及时处理。学校将强化责任意识,一旦校园欺凌伤害又发生必须做到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严厉教育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第二阶段:自查整改总结 20xx年9月—12月。

   1、自查。学校校园欺凌治理活动领导小组针对专项治理第一阶段专题教育情况、规章制度完善情况、加强预防工作情况、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和处理情况等,进行全面自查、整改和总结,形成报告并上报。此项工作于20xx年9月15日前完成。

   2、区县普查。我校将按照xx区教育局的工作安排,配合搞好区域内所有中小学校专项治理情况进行全面督查,于20xx年10月20日前将完成。

   3、市级抽查。根据“市教育督导部门将组织督查组对本市专项治理情况进行抽查“安排”,此工作将于20xx年11月15日完成。

   总之,我校将根据国务院、天津市、xx区教育督导委员会制定的方案和要求,认真开展校园欺凌伤害专项治理活动,确保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如若一旦发生将及时处置,对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予以通报、追责问责并督促整改。

   预防校园暴力欺凌应急预案3

   按照《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xx]xx号)和《市教委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x教委办〔20xx〕xx号)精神,依据《xx区教育系统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实施方案》,为更好地开展我校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活动,特制定以下活动方案。

   一、治理活动目的

   通过专项治理,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二、治理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安排及要求

   本次专项治理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学习教育20xx年5月-7月。

   (一)开展教育。学校集中组织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同时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于6月15日前制定《xx小学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实施方案》,依据《方案》组织、实施一系列教育和自查工作,达到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目的。

   1、专题教育启动仪式。学校德育处负责在6月20日开展“校园欺凌治理”活动启动仪式。内容包括升旗仪式、德育主任宣读《方案》、学生国旗下发言《我们拒绝校园欺凌伤害校园欺凌治理倡议书》和张宝增校长讲话四个内容。

   2、专题宣传学习活动。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xx]22号)和《市教委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津教委办〔20xx〕64号)精神,依据《xx区教育系统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文件,了解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措施等。利用电子屏分早中晚三个时段显示我校专题教育活动主题――“预防校园欺凌伤害,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时时警醒师生。

   2、主题班会教育。学校组织各班在6月20日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伤害,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为主题的班会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认识到校园欺凌行为的危害性。同时适当开展品德和安全教育。

   3、法制教育。学校将由张宝增小组协调(时间另定),邀请xx镇派出所、xx镇司法等部门专业人士到校,在3-5年级开展法制教育。

   4、承诺签名活动。学校少先队将组织所有少先队员于6月27日进行“我拒绝校园欺凌伤害”签名承诺活动。

   5、学校德育处协调心理健康主管教师孙鹏丽,根据《心理工作计划》,协同班主任,适时适当地对全校学生进行一次心理团体辅导,并针对个别学生进行疏导教育(档案存档)。

   (二)完善制度。学校由德育处负责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

   (三)加强预防。学校由校安办负责,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检查校园一键报警线路,确保畅通;让学生知晓遇到欺凌伤害时,及时向学校汇报,必要时拨打110报警,及时制止校园欺凌伤害事件发生或将伤害降到最低。

   (四)及时处理。学校将强化责任意识,一旦校园欺凌伤害又发生必须做到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严厉教育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第二阶段:自查整改总结20xx年9月-12月。

   1、自查。学校校园欺凌治理活动领导小组针对专项治理第一阶段专题教育情况、规章制度完善情况、加强预防工作情况、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和处理情况等,进行全面自查、整改和总结,形成报告并上报。此项工作于20xx年9月15日前完成。

   2、区县普查。我校将按照xx区教育局的工作安排,配合搞好区域内所有中小学校专项治理情况进行全面督查,于20xx年10月20日前将完成。

第2篇

为了贯彻落实**县教育局下发《申报县级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围绕“无毒青春、健康成长”宣传教育主题,制定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方案,开展一系列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实践,谋求实效,增强了广大师生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强化了师生的禁毒意识,提高了师生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逐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现将取得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全面开展工作 

我校把禁毒教育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将禁毒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学校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与培养青少年树立良好的道德观结合起来。我校把禁毒教育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一项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二、建立领导机构,强化组织领导

为了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我校成立了毒品预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并作为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统筹全校禁毒工作;分管校长负责抓落实,班主任执行,小组各成员分工明确,做到齐抓共管,按照工作制度与工作方案,领导、协调和组织学校全面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了《***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制度》、《***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方案》;学校与领导小组成员、班主任签订《***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实行评优、晋级、提拔一票否决制和领导责任追究制,强化责任意识,确保了教育活动有序、持续地展开。

三、发挥阵地作用,浓郁宣传氛围

1.发放毒品预防读本。学校给五、六年级学生和毒品预防教育骨干教师每人发放一册《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知识读本》,为开展系统、科学的毒品预防教育提供了基础条件。

2.将毒品预防教育融入课堂。学校安排专门教师参加学习毒品预防教育,经过学习毒品预防教育,成为学校毒品预防教育骨干教师。毒品预防教育骨干教师每学期开展一次毒品预防授课。在“全员德育”这一办学方针的指导下,学科教师将禁毒知识有机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增强了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办好禁毒宣传专栏。通过黑板报展示毒品的分类、致病机理、染上毒瘾迹象、危害、预防方法、国际禁毒日由来等内容,师生们初步感知了毒品预防的常识。

4.用足学校宣传平台。通过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进行禁毒知识的宣传。

四、丰富活动形式,优化教育效果

1.扎实开展禁毒教育宣传周活动。结合6.26国际禁毒日制定活动方案,活动形式丰富多彩。主要有:读一本禁毒书籍、看一部禁毒影视剧、参观一次禁毒图片展览、出一期禁毒黑板报、组织一节禁毒主题班会、听一次毒品预防报告、进行一次禁毒宣传的国旗下讲话、进行一次毒品预防教育的播音、举行一次禁毒手抄报比赛、进行一次禁毒征文比赛、进行一次禁毒知识问卷。所有活动都立足于以人为本,通过活动的开展,师生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举行毒品预防教育讲座。学校邀请法制人员到校进行毒品预防教育讲座,以图文展示、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师生了解毒品的危害,增强了毒品预防意识。报告结束后师生们还进行了“无毒青春、健康成长”的承诺签名仪式。

3.注重毒品预防教育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整合。毒品预防教育是学校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因此,在行为规范教育中加大禁毒教育的力度,并与培养学生的“三观”、提高学生是非观念和审美情趣结合起来,与引导学生谨慎交友、不盲目追求时尚、不涉足青少年禁入的场所等结合起来,与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结合起来。有效降低了学生染毒的可能性,培养了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毒品预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了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4.将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向家庭、村委会延伸。发放禁毒《告家长书》,利用微信群、QQ群向家长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利用家长会进行禁毒图片展、给家长宣讲禁毒知识;在村委会开展禁毒图片展,对村民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强化村民防范意识。

五、重视效果评价,突显教育价值

第3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资金投入;电子化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269-1

0 前言

按照国家教委要求,对于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要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和规划、纳入管理制度、纳入有关部门的职责范围和有关人员岗位责任制。在布置、检查、总结、验收各项工作时,要同步做好验收档案工作,这是对中小学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国家对于档案管理要求做到库房应有防盗、防火、防尘、防潮、防鼠、防虫、防强光、防高温等设施。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中小学校30万所,在校生总数大约15676.9万人。如此众多的中小学校和中小学生,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况且中小学生一般在校6年或3年,每隔6年、3年就要更新一批,如何管理好这些档案资料确实是一件令人头疼的大问题。

1 中小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领导重视不够。中小学档案管理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一些中小学领导只重视教学,重视升学率,重视本校学生有几个考入名牌大学。抓教学满腔热情,抓升学率不遗余力,抓起档案管理往往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个别领导口头重视中小学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中对档案管理工作漠不关心,在工作上口头支持比较多,实际工作抓的少。往往出现档案管理工作无人问津,更有甚者,一些偏远农村中小学校连档案室都没有,学籍档案管理全靠班主任老师。学生毕业后档案也就不知所踪。

二是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国家教委《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对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作出了明文规定,对中小学档案管理目前没有硬性规定,只是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对做好中小学教师业务档案信息收集工作下发文件,对中小学档案管理提出过明确的要求,这也是造成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的重要原因。

三是中小学档案管理资金投入不足。中小学资金投入不足问题是一个普遍现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资金匮乏问题尤为突出。最近媒体报道的湖北麻城3000名学生背课桌上学事件充分说明一些中小学校目前所处的困难状况。麻城市委书记杨遥在回应网友质疑中提到,农村中小学校学生自带桌椅上学问题,的确在麻城长期普遍存在,他们也认识到必须尽快解决。学生连上课起码的课桌都未能妥善解决,何谈中小学档案管理资金投入?可见资金问题也是困扰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因。

2 妥善做好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对策

妥善做好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在工作中要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以解决。

2.1 要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责任

要把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中小学管理,积极行动起来,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逐步实现中小学档案数字化管理,把档案数字化管理应纳入学校自动化信息管理网络,应使用档案管理部门推荐的与本规范配套的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提高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能力。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应用软件的配置环境,机种选型要和本单位自动化信息管理网络一致。最好尽可能选用容量较大,档次较高的计算机,以保证档案科学管理的需要和学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联网要求。

2.2 是加大资金投入,满足中小学档案管理数字化需求

中小学教育阶段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基础教育的“入口”。做好中小学教育工作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实现跨越式发展,解决人才短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义务教育的需要。一是需要提高认识,增强发展中小学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大学校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要增加投入,多渠道加大对中小学教育的资金投入;要强化教育培养,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探索创新,进一步加强学校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使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人性化、科学化。

2.3 动员全社会关心中小学教育工作

第4篇

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国家建立了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2013年3月25日是第18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了进一步搞好安全教育日活动,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根据我校安全教育日活动方案并结合我班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活动目的

以“安全教育日”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使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活动主题

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三、活动时间

2013年3月25日——3月29日

四、活动内容

1、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根据我班学生乘坐校车的特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校实际,加强行路常识(人行横道、靠右边走等)、乘机动车常识(不乘坐无牌、无证、超载等车辆)、交通事故处理常识(110匪警电话)等教育,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2、抓好消防安全教育。主要讲解森林防火安全,结合清明放假,要求学生禁止带火种进山,遇到火灾时及时拨打119,不能参与救火。平时不玩火,远离电源、插座等。熟悉有关的消防安全常识,如安全撤退路线图、安全出口、灭火器等。复习上次进行的消防安全演习。

3、饮食安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三无食品:不和生水,少吃零食

3、抓好防溺水宣传教育。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防溺水事故知识的宣传,明确要求学生禁止私自或与同学结伴到大海、池塘、水库等存有安全隐患的水域游泳或玩水。通过专题教育等形式提高广大学生的自防、自救能力。

4、抓好卫生防疫和饮食卫生安全教育。要加强对学生的生理卫生、心理卫生教育,特别是甲流、手主口病等季节性传染病;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饮食卫生安全,不食用不洁变质食品,防止食物中毒等卫生常识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5、抓好上课安全教育,特别是体育课,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安全教育。

6、抓好学生上下楼的安全教育,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

7、 营造事事讲安全,人人懂安全的氛围。教育学生“课间游戏不蹦跑、你追我赶多危险”等。

五、活动要求

1、班主任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制定完善的活动方案,通过“安全教育周”力争使安全主题教育入心入脑。

2、及时做好主题活动的影像或文字资料的收集存档,及时总结,查找不足,改进工作,不断丰富活动内容。

第5篇

日本国殇,震惊全球。灾害发生后,我们从电视画面看到了大部分日本国人面对灾难、应对灾难的那份从容、镇定、有序,同样令我们震惊、动容。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本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深入持久的防灾教育。

纳入学校正式教育计划

日本中小学一般都把防灾教育列入学校正式教育计划中,所有的小学、初中、高中和特殊学校都有常设的防灾教育委员会,负责防灾指南手册的编制、教职员分工、规划和实施防灾教育等工作。开展定期的有关防灾对策、指导学生防灾方法、学生心理辅导为主要内容的教师防灾进修或研讨会。编制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防灾教育课程。如在理科、社会等课程中指导学生学习地震发生的原理、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过去所遭受的自然灾害的特征等;在道德课、综合学习课、课外活动等时间培养学生的防灾意识、讲解日常生活中防灾的注意事项、灾害发生时应采取什么行动,以提高学生防灾的实际技能。防灾演习是把学生平时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的一项综合活动,日本各校分别针对地震发生在课上、课间、放学回家途中等不同情形进行各种实战训练,几乎所有学校每年都要实施一两次防灾演练,近30%的小学每年举行防灾演练四次以上,并请防灾教育专家或当地消防员来校指导,总结每次训练的经验和不足之处,以便下次演练时改进。由于日本各地学校防灾教育都能做到持之以恒,所以当地震来临时,教师和学生大多能迅速作出正确的避难行动,避免了无谓伤亡。

内容广泛,形式喜闻乐见

目前日本的防灾教育覆盖了地震、火山、海啸等日本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每项灾害预防和救助教育在具体内容上包含了灾前预警、灾中以及灾后自救、互救指导、家庭防灾救灾预案制作、社区互助、灾害管理、常备救灾物品等多个领域。内容设计上关注细节,强调实效,尤其注重对生活中真实事件的分析运用。如在有关海啸灾害的防护救助问题上,充分运用了2004年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事件的相关资料,很多海啸救护场景的设计都依据于印度洋海啸中发生的真实事件。由此增加了教育内容的可信度和可读性。阪神大地震的确给日本和日本政府敲响了警钟,在日本诸多的防灾救灾资料中,阪神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及所带来的警示被大量地提及,发生在阪神大地震期间的成功自救、互救的案例故事被广泛引用,用以教育国民注重日常防灾知识和物资的储备,并能在灾害到来之时有效开展救助,减少伤亡。

在防灾教育形式上,日本政府尽可能地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使复杂的灾害知识变得易于接受,人们喜闻乐见,从而增强了教育的效果,更好地达到了防灾救灾教育的目的。其防灾救灾教育形式多样,仅书面的防灾救灾宣传普及材料一项,就开发出了各种载体,包括从最简单的海报、展板、招贴画,到学校里使用的补充阅读材料、教材、发放到家庭的指导手册,还有各式日历、故事书、图文集、小插页,可以说是充分利用了生活中人们经常接触到的各类平面载体,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再加上广播、电视、各类实际演习等各种形式,使得日本国民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轻松地获取有关灾害救助的知识和信息。

从幼儿到成人实现全民覆盖

日本的防灾教育实现全民覆盖,尤其注重对儿童的教育,从小培养其防范灾害、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日本的防灾教育面向不同年龄群体开发了不同的教育内容,在年龄层次上则实现了从幼儿园学童直至成年人的全覆盖。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和小学低年级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的故事,防灾救灾教育强调灾害的危险性、不可预测性以及做好防灾准备和灾害救助的重要性,使孩子从小就对自然灾害有清醒全面的认识,即自然灾害虽然是不可预测的、后果十分严重的,但却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降低损失的,因此需要在平时就做好相关准备,学会相关知识和技能。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则应进一步通过教材、补充阅读材料等,从科学的角度对他们阐明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并且教授他们各种实用的防护技巧,使学生不仅对自然灾害有科学理性的认识,而且懂得如何自如地应对灾害的发生,保护自己的生命。对于成年人,防灾救灾教育的重点则从个体防护转向家庭防护和社区互助,通过各种指导手册、插页、海报、展板、招贴画等形式,指导人们如何做好家庭防灾救灾的预案,如何在灾害发生时在做好自救的同时,尽可能地开展社区互救工作。

注重预警知识普及,强调互助互救技能培训

从2004年印度洋海啸,英国10岁小女孩缇丽凭借自己的知识成功挽救了海滩上几百名游客的性命这一事例中受到启示,日本的防灾救灾教育十分关注对于灾害的预警知识的普及。在其教育内容中,如何识别各类自然灾害的征兆,做出准确判断占据了很大部分。另一方面,它也很重视对于家庭、社区的救灾预案的制定。其针对家庭和社区的防灾救灾预案指导手册中,详细罗列了预案制定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帮助家庭和社区建立起完备的救灾应急预案。

日本防灾救灾教育中十分强调家人间、邻里间、社区间的互救开展。因为当灾害发生后,外部救援力量很有可能因某种客观原因无法及时到达救援地开展救灾工作,或因不熟悉灾区环境、情况而延缓救灾工作进展,因而,灾区人们相互之间的救援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其编制的大量教育资料中,体现出了一种人们相互扶持、共同度过困难时期、抚慰创伤、共同展望未来的精神。与此相配套的是大量社区互助互救技能的培训,以及相关成功案例的传播。由此使日本灾区的救灾工作形成自救——互救——外部救援体系。

我们学什么

我国也是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与日本的防灾教育相比,我国的相关教育还显得比较薄弱。我们应从日本的防灾教育中得到启示,改进自身的不足,从而建立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防灾教育体系。

一是要教育国民增强防灾意识。日本国民对自然灾害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调查显示,高达75%的小学生认为“不远的将来身边可能发生大地震”,有90%的人表示“最担心的灾害是地震”。为此,有60%的家庭购置了便携式收音机、手电筒和药品,有20%的家庭储存了应急食品,有86%的民众确认去过附近避难所的路线。借鉴日本经验,国家应在电视、广播、网络设立专门的国家防灾减灾公益频道;各级新闻媒体应加大对防灾减灾知识的传播力度,制作和拍摄一批经典的、群众喜闻乐见、入脑入心的防灾减灾影视作品;各类报刊也应定期设立公民防灾减灾教育栏目,多媒介、多渠道积极营造全民参与的防灾减灾教育氛围,向公众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避险技能。

第6篇

关键词:艾滋病教育 校本课程 行动研究

截至2008年12月,全球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就有3340万人,在2008年新增的感染者约有270万人,2008年因艾滋病死亡人数约为200万。在全球范围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低龄化的趋势,截至2008年12月,感染者中年龄低于15岁的人数约为210万,约占总人数的6.29%,2008年新增感染者中,年龄低于15岁的有43万人。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流行情况来看,在某些国家流行速度有所减缓,但是新增了一些出现感染者的国家,因此,整体情况不容乐观。没有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的情况下,教育被认为是最好的预防艾滋病的途径。

一、初中艾滋病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初中艾滋病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1.中国艾滋病流行现状

卫生部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对中国2009年艾滋病疫情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底,估计中国目前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约74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为10.5万人;估计2009年当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8万人。目前,中国艾滋病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间的传播,上升速度明显,并且全国艾滋病受影响人群增多,流行模式多样化,我国艾滋病的年龄分布具有年轻化的特点。

2.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由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特点可以看出,患艾滋病的人群集中在20~49岁,如果减去艾滋病的潜伏期7~10年,那么这些患者感染艾滋病的年龄最低是10岁。这说明艾滋病的传播具有低龄化的特点。同时,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会由于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产生一些迷茫,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又由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文化的多元化,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以及青少年不能认清与艾滋病的关系等都导致了青少年成为艾滋病易感人群。

因此,在青春期开展艾滋病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又由于青春期的孩子,还处于接受中学教育阶段,因此,在学校开展艾滋病教育对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3.国家对艾滋病教育的要求

国家对于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给予了重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的意见》(教体艺8号),对初中以上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02年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教体艺[2002]5号)对学校艾滋病教育提出了更为详尽的要求,并附上了《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在要求中规定了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还附加了一些教学资源。

2003年3月教育部正式下发了《中小学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规定从2003春季开学起,在中小学开设预防艾滋病的专题教育课,艾滋病教育的课程主要在初一到高二年级进行,按照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因此,初中总计6课时,高中总计4课时。为了进一步做好针对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的工作,卫生部办公厅和教育部办公厅于2007年下发了“关于印发《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7]92号)。

(二)初中艾滋病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由于不同地方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不同,面临的艾滋病流行的形式和特点不同,面临的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挑战不同,因此,将艾滋病教育纳入统一的国家课程可操作性不强。同时,不同的学校学生的基本情况不同,获得艾滋病相关信息的途径不同,进行青春期教育、性教育、预防教育等健康教育的程度不同,因此,各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艾滋病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二、当前学校教育中的艾滋病教育现状

尽管很多研究都表明开展艾滋病教育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但学校对于预防艾滋病的教育意识比较淡薄,教育的形式单调,教育方式比较乏味,教育人员单一,学生对于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状况不很理想。

对北京部分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技能行为现状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知道艾滋病传播的三个途径,但是对于哪些日常生活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没有清楚的认识,在态度和行为技能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研究表明,中学生对于基本的常识问题回答正确率较高,但是稍微深入的问题例如蚊子叮咬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知晓程度不高。在云南的一项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还认为日常的生活行为就会传染艾滋病。中学生普遍存在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和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态度,并且中学生中存在着多种危险行为,如抽烟、喝酒等,因此在中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促进危险行为的转化是非常迫切和重要的。

中学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得到有效的加强。调查显示在中学时期受过艾滋病教育的高校学生在UNGASS指标知晓情况调查中得分明显高于中学时期未受过相关教育的学生。越早的接受预防艾滋病知识,就越有可能在早期预防危险行为的发生,并促进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

三、艾滋病教育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

知识、动机、行为技巧模式(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IMB)是由Fisher J.D.和Fisher W.A.于1992年针对艾滋病预防提出的一个行为干预模式,这个模式认为影响人采纳预防艾滋病的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知识因素:主要是指使教育对象获得与艾滋病传播和预防相关的知识。(2)动机因素:是指教育对象产生改变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动机。这个因素与人对待预防艾滋病的态度(个人动机)以及对预防艾滋病行为的主观道德判断(社会动机)有关。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动机,比如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感受到HIV的易感性,预期采纳预防艾滋病行为的价值和收益所在等,对于一些特定的人群如性工作者,也会影响其动机。(3)行为技巧因素:主要是指有效实施预防艾滋病行为的客观技能,如拒绝不安全的能力、躲避危险行为的能力等。

IMB模式指出(见图1),知识和动机之间会相互影响,只有获得了知识才能使人对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及预防艾滋病的行为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社会道德判断从而提高预防艾滋病的动机,当人们预防艾滋病的动机提高的时候就会促使其去学习更多关于艾滋病传播和预防的知识。当人们知识水平和动机都提高的时候,可以通过已有的行为技能来实现预防艾滋病,在一些情况下知识和动机也可以直接影响艾滋病预防行为,例如如果一个禁欲者则不需要与伴侣讨论安全的技能也能做到预防艾滋病。

四、初中艾滋病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目标

艾滋病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获得与艾滋病相关的知识,进而形成预防艾滋病的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关爱艾滋病病人及病毒感染者。由IMB模式可知,这三方面的目标之间是互相联系的。知识是基础,学生只有获得了艾滋病相关的知识,才能对生活中的行为或者发生的事件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形成对艾滋病、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感染者级艾滋病高危行为的正确态度,提高其预防艾滋病的动机和意识,继而才能形成预防艾滋病的行为习惯。因此,笔者根据大纲,为本课程设定了以下课程目标(见表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笔者以Fisher J.D.和Fisher W.A.于1992年针对艾滋病预防提出知识、动机、行为技巧模式为理论基础,以我国教育部于2003年3月正式下发的《中小学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为依据,根据实验学校的基本情况,设计了初中艾滋病教育校本课程的框架(见图2)。

笔者参考马迎华编写的《预防艾滋病学校健康教育教学方法》、齐建国和马迎华主编的《预防艾滋病教育教程》、张伯源和周子军主编的《初中健康教育教学参考书(第二册)》以及WHO编写的《School Health Education to Prevent AIDS and STD――A resource package for curriculum planners》,设计了“初中预防艾滋病教育校本课程”(见表2)。

(三)实施

笔者设计的课程除了运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以外,还采用了游戏/活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形式,旨在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讲授

在涉及知识方面的教学内容时,多采用讲授式教学,穿插其他教学方式。例如,在“艾滋病与艾滋病病毒”这堂课中,就用讲授式教学对艾滋病、艾滋病病毒进行讲解,同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游戏/活动

笔者设计游戏/活动教学是希望学生能在参与到课堂中时,能通过自身的体会来改变态度,提高预防艾滋病的动机。本课程中所用到的游戏/活动有的是借鉴的已有的运用于艾滋病教育的经典游戏方案,有的是借用的心理学上的游戏,有的游戏是自创的。

野火游戏就是艾滋病教育中比较经典的游戏方案,此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艾滋病病人可能与常人看起来一样,如果不注意预防随时都可能感染上艾滋病病毒,而且艾滋病传播速度很快。

生命链游戏就是一个心理游戏,旨在让学生通过游戏体验,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学会做选择,类似的心理游戏还有拍卖游戏等。这个心理游戏是放在“拒绝”和“拒绝过早”两个内容之后的,是对前面两个内容的一个总结,希望学生能通过探寻自己的内心来学会如何做决定。

在第一次课中团结起来预防艾滋病的游戏灵感来源于杀人游戏,笔者将其改编后运用到教学中,旨在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验要预防艾滋病需要大家团结起来。

除了游戏以外,课程还设计了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增加对艾滋病病人的关爱之心。例如,在心系红丝带这堂课中,教师在介绍了社会各界对艾滋病病人的关爱,世界艾滋病日的由来以及我国的“四免一关怀”政策后,让学生参与一个“我的世界艾滋病日”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世界艾滋病日的海报和口号,最后上台展示。

3.案例

案例教学主要是用于“拒绝”和“拒绝过早”这两部分内容中,旨在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意识到吸毒和过早可能带来的危害,提高学生拒绝和过早的动机。此处的危害不仅仅是指可能感染上艾滋病,同时也指这些行为可能给青少年的身体带来的其他的危害。教学中运用的案例均来源于网络。

4.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基本贯穿于整个课程中,很多教学内容均需要用PowerPoint进行展示,另外在教学中给学生放映了关于艾滋病的公益宣传片《爱在阳光下》。这个公益片是在关于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的教学已经完成之后播放的,让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的同时,也为后面一节课“正视艾滋病,远离歧视”做铺垫。

5.小组合作

在“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及危害”、“心系红丝带”等主题中,运用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旨在让学生通过交流学习,提高预防艾滋病的意识,也让学生产生对艾滋病病人的关爱之心。

6.模拟实验

由于学生对于献血知识不太了解,而要讲清楚献血知识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因此,就用了一个模拟实验的方式来为学生展示非法采血站采血的过程,解释这样的采血形式可能引发艾滋病大范围感染的原因。果汁模拟实验是参考的一个氢氧化钠的模拟实验,由于氢氧化钠具有危险性以及载玻片检验不易于展示,因此笔者对此实验进行了改进。

(四)评价

在进行了13课时的艾滋病教育课程之后,对参与课程的12名学生进行了访谈。

1.课时安排

对于课时,有的学生表示课时偏多,这可能是因为每周只上一个课时,导致一学期大部分时间都是关于艾滋病教育的内容,学生觉得偏多。也有学生表示觉得课时少,至于原因学生没有说,当问及课程内容还应该增加些什么时,学生表示还想了解艾滋病的起源,还想增加一下急救的知识以及青春期的知识特别是青春期心理变化方面的知识。

2.教学内容

在访谈过程中,学生表示对教学内容整体而言比较满意,印象最深的部分是关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部分,以及播放的艾滋病宣传公益片《爱在阳光下》和案例。有一名女生同时表示对在急救的时候如何保护自己那部分内容印象最深。对于内容中涉及到性的部分,大部分学生表示不会觉得尴尬,仅有2个女生表示有男生在会觉得尴尬。对于教学内容的难度而言,八年级学生普遍反映没有问题,有1个七年级的学生表示在病毒传染部分觉得有点难,这与学生是否掌握了生物学课程中病毒相关的知识有关。

3.教学形式

关于教学形式,学生表示喜欢游戏(特别是心理游戏)、案例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也有个别学生表示喜欢老师讲授,不喜欢小组合作学习,这也能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看出来。在做“生命链”游戏的时候,几乎每个学生都很专注,似乎每一次的选择都是一次真实的人生抉择,同时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会说“老师给我们讲故事吧”,对于播放的艾滋病公益宣传片《爱在阳光下》学生曾多次要求再看一遍。但是,在“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与危害”这一节课中,学生则表现出对于材料以及小组学习不感兴趣,组内几乎没有进行讨论。

4.课程意义及其他建议

访谈中,很多学生均表示参与课程的收获在于知道了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知道了如何预防,以及如何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还一个学生表示在课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越来越喜欢生物学课程。

除了上述学生对于本课程的评价和建议外,有一名学生表示应该将艾滋病教育课程推广开来。

参考文献:

[1]UNAIDS,AIDS epidemic update.2009.

[2]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中国艾滋病预防联合评估报告.2007.

[3]张小凤.在青少年人群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重要性.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1):77.

[4]王士国.谈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教育的迫切性.中国学校卫生,2000,21(3):176.

[5]张润.开展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教育的迫切性.中华临床新医学,2004,4(2):186-187.

[6]胥光勇,论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中国性科学,2007,16(4):3-5.

[7]王超等.北京市部分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技能行为现状.中国学校卫生,2007,28(4):309-311.

[8]马迎华,陈以晨,李含硕,孙江平,董建群.云南省中学生与教师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健康教育需求的研究.中国公共卫生,1999,15(6):541-544.

[9]马迎华,季成叶,张芯.UNGASS指标在全国高校预防艾滋病教育评估中的应用.中国学校卫生,2006,27(3):215-216.

[10]黄静.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高危行为教育及效果评价.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30~31.

[11]Fisher, J.D.F.,William A,Williams, Sunyna S,Malloy,Thomas E.Empirical tests of an 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 of AIDS-preventive behavior with gay men and heterosexual university students. Health Psychology,1994,13(3):238-250.

第7篇

关键词: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犯罪;预防;案例分析

作者简介:段惠方(1981-),男,安徽宿州人,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0042)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高校辅导员开展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2SJBFDY040)、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犯罪的预防”(项目编号:2011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122-02

近年来,马加爵案、李启铭案、药家鑫案等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在社会上产生了较为恶劣的影响。2013年4月,又相继爆发了复旦大学研究生宿舍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学生宿舍杀人案,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再次成为社会舆论的关注焦点。大学生的违法犯罪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容回避的问题,如何有效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预防大学生犯罪可以分为群体教育和个体教育两个层面,群体教育层面的预防措施是针对全体或群体大学生开展的,主要包括法律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安全管理等内容;个体教育层面的预防措施主要是针对部分大学生个体开展的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措施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是群体教育措施的必要补充,高校预防大学生的违法犯罪必须将群体教育措施与个体教育措施结合起来。本文主要通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案例分析,探索实施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路径。

一、案例分析

1.案例经过

小夏,男,来自西部某少数民族自治区,在江苏南京某高校就读。小夏入学报到较晚,到宿舍后其他同学已经互相熟悉,小夏平时沉默寡言,不喜与同学相处,在宿舍生活中也与其他五位同学格格不入,班级活动不积极参加,在上课时经常独自坐在最后一排,听课不够认真,成绩较差。小夏课余时间一般选择在宿舍看电视,宿舍的公用电视机几乎成了其个人财产,不给其他同学使用。宿舍熄灯后,小夏还经常使用蜡烛或应急灯看书、做事。小夏的这些行为影响了宿舍其他同学的生活,当宿舍小王等同学向他提出意见时,小夏则采取了不予理睬或砸东西的行为来表示反抗,小王等同学在劝说无用的情况下,开始孤立小夏,宿舍关系开始紧张。大一下学期的一天,当小王因为小夏看电视声音太大而向他表示不满时,矛盾升级,双方打起架来,小夏从自己抽屉里拿出了一把匕首,其他同学见状立即将双方拉开,并和小王一起找辅导员说明情况。

2.个性化分析

如果仅从该案例的表面情况分析,小夏对打架事件负有主要责任,小夏作为一个各方面表现不好的“差等生”,做出影响他人的行为,甚至采取蛮横无理的方法拒绝他人的意见和规劝,持管制刀具与同学打架,虽然未刺伤同学,但也已经接近违法犯罪的边缘。然而其辅导员并没有因此而直接得出结论并做出处罚措施,而是通过与小夏及其家长、同学的沟通,从更多方面了解事件的特殊情况,并进行个性化分析:

(1)家庭贫困和学习基础差导致心理自卑。小夏来自西部农村,父母都以务农为生,且身体不好,家里还有弟弟和妹妹,家庭非常贫困,与来自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生活水平低下。同时由于高中学习基础和内地的学生有一定差距,学习比较吃力,特别是英语、计算机等基础科目成绩较差。这些情况导致小夏心理上的自卑感,让他认为同学们都看不起他、疏远他,因此把同学的意见当做对他的指责,他选择坐在最后一排听课、独自在宿舍看电视等离群行为来封闭自己。

(2)生活习惯差异导致行为差异。地域和家庭所赋予的生活习惯差异在宿舍生活中体现出来,在缺乏有效沟通的情况下,小夏为维护其尊严采取了一些无视他人的行为方式,导致其始终无法融入新的宿舍生活。例如,小夏所在的地区与内地存在一定的时差,小夏刚来到南京没有及时调整好自身的作息规律,因此到了宿舍晚熄灯后,他却无法迅速进入睡眠,当同学因此提出意见时,他以为是别人不尊重他的生活,拒绝改变自己的行为。

(3)成长背景差异导致法律观念淡薄。小夏入学之前一直生活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个人对法律的认知较少,在思维上比较接受用“拳头”来解决争端的方式,即使是带刀的行为也被认为是正常行为。

3.个性化措施

(1)违纪事件的冷处理。一般违纪事件处理方式可以分为冷处理和热处理。热处理是指借助一个违纪事件,给予处分,并且通报全体学生引以为戒。冷处理即给予犯错者一定的严厉批评和警告,但是不宣扬。冷处理一般是针对一些轻微的、初犯的或有特殊原因的违纪情况。小夏虽然犯了错,但是考虑到其自身情况的特殊性,如果给予严厉的处分并作为反面典型,则很可能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因此在做好宿舍同学工作的前提下,对此事件进行冷处理。

(2)环境适应再教育。高校一般会为大学新生安排统一的环境适应教育,但是仍然会有部分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生活,需要进行环境适应的再教育。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小夏的问题症结在于地域差异、生活习惯差异、家庭困难以及学习能力弱所导致的环境适应问题,需要对其进行环境适应的深度辅导。主要措施包括专业教师心理健康辅导、辅导员定期深入谈心、同学结对帮扶、提供合适的实践平台、培养健康的兴趣特长、创造人际交往机会等。

(3)开展有针对性的法纪教育。小夏的犯错行为体现出其法律、纪律意识的淡薄和在观念上采用武力解决问题的错误倾向,如不及时进行矫正,很有可能会走向更严重的错误甚至犯罪。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法纪教育,主要是增强法律意识、改变错误观念。打架事件发生后,小夏被任命为安全检查员,负责每天晚上到男生宿舍检查同学回寝情况以及宿舍用电等安全情况,这是一个勤工助学和学生干部合一的岗位。目的是在解决小夏生活困难的同时,为小夏提供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激发他的使命感和自信心,增强其安全意识和纪律意识。

4.成效

经过努力,小夏终于在心理上从自卑走向自信,在人际关系上从孤立走向融合,在学习上从落后走向优秀。有感于自己和家乡人们法律意识的淡薄,小夏定下了跨专业报考法律硕士研究生的目标,在辅导员的帮助下小夏申请了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终于考取了一所国内著名的“211”工程大学的法律硕士研究生。

二、案例启示

1.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大学生犯罪在大学生群体中毕竟属于少数的个体行为,而对于大学生犯罪的预防则要针对每一个个体做工作,这就要求必须采取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形势下,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转变,个性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1]在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平等地对待学生,发挥学生的教育主体性作用。对于小夏之前的种种“差”表现,容易被贴上“差等生”的标签来进行“挽救”,但是这个案例之所以取得成效的前提在于对小夏的尊重,正是这种允许和尊重差异的观念,取得了小夏的信任,激发了他的主体性。

2.坚持对症下药,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

预防大学生犯罪的主要途径是纠正学生的各种思想和行为偏差。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偏差的症状表现也许相似,但是其原因和特征却是千差万别的,没有一种万能的良药可以包治百病,也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教育好每个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好“望闻问切”的基础工作,调查和分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和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分析结果来制定教育方案。案例中,辅导员通过家庭、教师、同学、冲突双方等相关者和旁观者调查了小夏的行为表现与个性特征,并请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分析了小夏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从而充分了解了小夏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为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3.坚持因材施教,选择适合的个性方法

因材施教是我国传统的优秀教育理念,同时也是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是为了选择适合学生的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因材施教。面对每个鲜活的学生个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先入为主地从自我经验出发,而应从学生本身出发寻找适合的方法。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是不拘一格、灵活多变、不断创新、追求成效的,其主要的着眼点在于“适合”,只有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有效的方法。[2]案例中对小夏采取的教育措施非常具有针对性,这些措施中虽然不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但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综合运用到小夏身上,就体现出了个性化方法的特征。

4.坚持未雨绸缪,规范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国著名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预防大学生犯罪正是要在犯罪这个“病症”形成之前,做到未雨绸缪,对学生进行预防性的治疗。[3]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做到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了解学生的情况,善于发现问题,做到见微知著,规范和引导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是无条件地放纵学生自由个性的发展,更不是推崇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和鼓励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个性发展必须以不损害别人的个性发展为前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共识,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案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着眼于对小夏错误行为的纠偏,更着眼于小夏的健康成长,不但成功地预防了小夏走向犯罪,更促成了小夏的成功转变,实现了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标本兼治”功效。

参考文献:

[1]杨琳,蒋锦洪.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个性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J].理论建设,2011,(3).

第8篇

一、当前校园欺凌事件的主要特点

2016年年底,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当年1月至11月全国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案件数据,分析这些案件,可以找到当前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基本特点。

(1)从作案手段来看,以伤害和侵占财务为主。在罪名中,主要集中在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抢劫、聚众斗殴等,其中伤害类和侵财类案件所占比重较大,达到80%。

(2)从涉案的年龄来看,以中学生为主。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报告,校园欺凌在各学龄段均有涉及,但以中学生为主,占到70%。而初中生的涉案往往以“团伙暴力”为特点,占到四成。

(3)从作案起因来看,基本是由小事引发的突发性事件。比如不小心碰撞、争执发生口角等引起的纠纷。

(4)从发生时间与地点来看,放学后发生率最高,还发生在课间休息时间。在寄宿制学校,则多发生于晚上。从发生的地点来看,多发生在校门口、厕所和宿舍。

二、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五道防线

1.家庭教育

防止欺凌事件发生的源头是家庭教育。首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对孩子影响最大,因此父母自身要做到谦和、理性,以身作则。

其次,家长要掌握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告诉孩子如何友爱同学,尊重对方,和平相处和如何谅解、忍让他人,以理服人。

最后,多与孩子沟通,及早发现孩子的错误认识与异常行为,及时干预。如果孩子欺凌了他人,要主动了解事实,采取道歉、赔偿等措施,千万不能袒护、纵容孩子。如果孩子被人欺凌,要认真倾听孩子的陈述,了解事实情况,还要与学校沟通,了解事实真相。然后指导孩子走出阴影,告诉孩子如何自我保护,再追究欺凌人的责任。

2.学校教育

孩子大部分的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是教育孩子的最重要的场所。学校要加强三大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纪校规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是让学生心中有标准,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这是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让学生心中有钥匙,知道如何处理心理问题,遇到情绪不稳、内心焦急等情况,知道怎样调节,怎样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这是良药;校纪校规教育是让学生心中有戒律,懂规则与秩序,如果违反了将会受到怎样的处罚,承担怎样的后果,这是防线。

全校师生要形成欺凌行为是不可容忍的共识,“欺凌害人害己”“违纪违法必究”的观念要扎根心中,防微杜渐,从根本上破坏校园欺凌滋生的土壤。学校还应出台相关防止校园欺凌的制度,做好人防、技防、物防工作,加强防范,学校保安管理严格,严格落实出入校门制度和校园巡查监督工作。

3.班级教育

班级是学生学习c生活的主要地方,班级文化的建设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一个温馨和谐的班集体会让孩子懂得情义与感恩,从而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任课老师天天与学生接触,要特别关注“突然事件”,比如某学生突然成绩下滑、突然变得沉默不语、突然无故缺席、突然情绪反常等。对这些事情,老师要引起足够注意,发现问题,尽早判断,及时处理。

校园欺凌事件具有隐秘性的特点,往往是学生先知道而老师后知道或者不知道。因此,需要加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就是当看到他人受到不公正待遇时,要设想他人就是自己,从而主动帮助他人。

4.社区教育

社区也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社区需要广泛宣传防止校园欺凌方面的知识,营造和睦、友好的邻里关系。由于校园欺凌常常发生在社区的偏僻地方,所以社区需要重点监控学生上下学重点路段、重点时段,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

社区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是“判后教育”,帮助判缓刑的未成年犯罪者实行行为矫正,参加一定的社区服务。要让学生感受到社区的关心,从而实现内心感化,行为转化。

5.司法教育

一方面,发挥司法的惩戒教育作用,对于欺凌者,不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依法处理,让学生承担欺凌他人的法律责任,逐步将“敬畏法律、尊重法律”的观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树立起足够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发挥司法警示教育作用、威慑教育作用,让校园欺凌犯罪者现身说法,警示其他学生,防止负面行为的发生。

第9篇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方案》(桂教督委办〔2021〕12号)精神,为做好我县参加2021年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业质量、体育与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监测工作,抓紧抓实抓细监测期间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切实保障我县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有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学校和谐稳定,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正常开展。

二、工作原则

(一)强化管理,明确职责

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戴游高副局长兼任,副主任由杨秀球股长兼任,加强组织领导,压实疫情防控责任。各样本中小学校校长为本校疫情防控的责任人,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十严格”,严格压实学校防控主体责任。

(二)强化监测,预防为主

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及学校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师生日常体温监测。严格活动管控,监测过程中要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减少参加聚集性活动的人员。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消毒指南,定期做好公共场所的通风消毒。

(三)强化措施,快速处置

进一步改善疫情防控条件、储备防控物资、完善应急预案,提高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能力,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必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三、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一)完善“一校一策”疫情防控预案

各样本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2月25日召开的全区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视频会议有关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按照国家卫健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小学校春季学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三版)》要求完善本地本校疫情防控预案,并发到局基教股邮箱备案。

(二)加强宣传教育和卫生清洁工作

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师生疫情防护知识教育,宣传推广好的经验做法,提高防护能力。各监测点校要大力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确保不留卫生死角,开展监测工作前要对公共活动区域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

(三)强化体温测量检查,规范处置师生出现发热等症状

各样本学校要坚持对全体师生进出校门进行体温检测,学生和教职员工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立即上报学校负责人,并及时按规定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交、三马仔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途中和在医院内应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级别的口罩)。严格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做好疫情统计、上报工作。

(四)落实防疫物资及做好应急准备

各样本学校要做好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洗手液、消毒剂、乳胶手套、非接触式测温仪等防疫物资准备。视情况安排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携带必要的设备器材或120专用救护车驻点,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置。

(五)科学处置新冠肺炎疫情

测试前或测试中,如监测点校出现新冠肺炎疫情,要严格按照《全区教育系统应对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处置预案》快速处置,要立即派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实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送检,查明病因,有关信息经卫生健康部门核实后及时上报。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主动承担部门责任、单位责任、个人责任,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在县委县府和县疫情指挥部领导下,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统一协调落实监测点校的防控工作。

(二)加强督查指导。各样本学校要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三)加强信息报送管理。各监测点校如有被当地卫生疾控部门医学诊断确认的师生病例,要按照当地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统一报送,不得擅自对外发布信息。引导广大师生不信谣、不传谣,不在媒体上传播不实信息。

 

 

第10篇

(一)总体目标

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监测学生健康状况,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师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0%以上,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3%。各项健康教育工作指标,达到国家卫生城市考核指标。

(二)工作原则

1、面向全体。在教育对象上面向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及全体师生。

2、身心兼顾。在内容上做到生理健康知识与心理健康知识并重。

3、统筹结合。在方式方法上统筹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等学校工作,把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坚持以学校教育带动家庭教育。

4、知行转化。在效果上注重将健康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健康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既关注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又关注健康行为形成率,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5、互相促进。在目的上,摆正为学生服务与为创建服务的关系,做到服从大局、服务师生。

二、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总体目标,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全方位的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全面推进我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积极营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传播健康信息,增强师生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实施范围和具体目标要求

(一)幼儿园

1、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

2、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3、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4、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5、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和活动进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6、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二)小学

1、人体的主要解剖生理知识

2、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

3、合理营养与健康

4、环境卫生与健康

5、体育运动与健康

6、常见疾病的预防(含常见地方病)

7、安全与意外事故伤害的预防

8、心理卫生

(三)初中

1、人体的解剖生理特点

2、青春期生理卫生

3、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

4、合理营养与健康

5、学校生活卫生(含教学卫生与环境卫生)

6、常见疾病的预防

7、心理卫生

8、体育锻炼与健康

(四)高中

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系统接受健康教育基础上,巩固教育成果,并进一步加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专题健康教育活动。

(五)中小学预防艾滋病和专题健康教育

预防艾滋病教育主要在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预防教育主要在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二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两项专题教育的课时原则上从地方课程和班团队活动时间中安排。同时,学校应利用“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禁毒日”等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各学段的分目标为:小学阶段主要是了解危害的简单知识,远离危害。初中阶段主要是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拒绝诱惑;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和措施,培养自我保护意识。高中阶段要求学会自我保护,培养禁毒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发现可疑情况能够及时报告;进一步了解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学会保护自己,培养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感。

四、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年1—4月)

1、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建立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健康教育工作会议。

2、开展爱国卫生月、除四害宣传。

3、组织开展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学习、讲解,明确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的、要求和具体指标。

4、编印学生健康教育读本。

(二)实施阶段(20*年5—20*年7月)

1、健全学校健康教育网络,建立各级健康教育管理组织,确定健康教育员,做到有校长(园长)主管,有医务室、保健医生,配置不低于1/600。

2、设立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按照要求每月更换健康教育资料,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宣传,每学期每个班举行一次主题班会,校广播每周播放健康知识不少于一次。

3、发放学生健康教育读本,全面启动师生健康教育行动。开展健康教育知识测试。

4、组织开展健康、卫生知识讲座。

5、全面开展禁烟工作,开展无烟学校评选和卫生先进学校创建活动。

6、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资料收集、整理、归档要求,规范健康教育资料,使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健康教育档案资料、传播材料底稿、培训及活动记录等保存完整。完成20*年度健康教育档案整理。

7、联系相关部门开展大型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

8、加强学校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管理。落实好体检等常规性工作。

9、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学校制定有控制吸烟、不饮酒、不去网吧、预防意外伤害等公共卫生规定。重点做好心理健康、环境保护、远离、预防艾滋病、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学生应知应会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不低于80%。

10、每年开展学校健康教育的综合评价,依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自评得分≥90以上。

(三)总结迎检阶段(20*年6月—12月)

1、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评审方案,按方案要求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评审。

2、开展健康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形成率调查,对不符合的学校限期整改。

3、开展市民卫生满意度调查,明确市民对城区卫生满意度和不满意度的具体项目。

4、对各单位健康教育工作资料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规范整理、归档。

5、做好迎接全国爱卫办对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的检查考核工作。

五、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络建设。区教体局建立健康教育工作协调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各中小学、幼儿园按照要求建立相应的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形成领导重视,一级抓一级,人人参与的局面。要认真研究、统筹安排。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量化细化工作指标,落实人、财、物,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制。按照健康教育工作目标要求,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把健康教育纳入各级工作目标考核。

3、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促进学校创建活动,带动全体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与“六大校园”创建活动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改善学生的习惯,陶冶学生的情操,愉悦学生的心灵;继续推进“改寝室、改食堂”工程,实施农村中小学校寄宿学生“送营养工程”,给学校健康教育提供硬件和环境支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食堂分级量化管理,重点抓好学校食堂、小卖部及饮用水的卫生监管,确保师生用餐、饮水安全;按照《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强化学校卫生综合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相应措施,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努力按规定配备好专(兼)保健教师和卫生技术人员,建立学校突发卫生事件联络员队伍,组织培训学习。

4、加大经费投入,规范工作档案。各校(园)应逐条对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配足教材教具,改进教学卫生,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确保20项Ⅲ级指标合格;改善工作环境,配备必要的宣传器材,建立和巩固健康教育宣传阵地,营造健康环境。做好各想健康教育活动材料收集、记录,规范健康教育工作档案。

5、建立考核机制,加强督查。根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试行)》要求,实事求是地做好健康教育评价工作。建城区内中小学、幼儿园健康教育自评得分应达90分以上。每年9月前学校(园)应向主管教育部门报送上学年评价表、健康教育总结及下学年健康教育计划。认真做好健康教育的建档工作。学校每学年应对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自查,由教育、卫生等部门进行检查(抽查),学校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学校健康教育与卫生工作作为考评学校工作的一项内容。对在健康教育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或个人,教育、卫生部门和学校给予表彰、奖励。

六、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1、以省地方通用课程《人•自然•社会》的健康教育模块及《体育与健康》教学为重点,确保每周0.5课时的课堂教学时间,系统开展健康教育。

2、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积极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将体、卫工作密切结合,在体育与健康课综合改革方面形成特色。

3、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配合卫生部门和家长做好学生的年度体检工作,重点做好入园(托)幼儿和中小学新生的体检。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对特异体质学生应在学校体育等各项活动中予以照顾。

4、积极开辟宣传阵地,加大健康教育传播力度。学校要利用健康教育橱窗、广播站、图书馆、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网页、电视课堂、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对师生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各校应设置健康教育专栏橱窗(黑板报),每月至少更换一次。有条件的学校应在网站上设立健康教育专栏。

第11篇

关键词: 高校安全教育 重要性 主要内容 建议

近年来,高校内发生的治安案件、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偷盗、诈骗案件频发,甚至出现入室持刀抢劫这类恶性案件,令人触目惊心,给当前高校的安全教育敲响了警钟。因此,加强对学生公共安全方面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安全方面的知识和应对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措施和办法,是关系到大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的一件大事。

一、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一)高校安全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当前我国国家形势依旧复杂多变,在校大学生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国内外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渠道潜入大学校园,妄图利用大学生政治敏锐性差的弱点,以举办讲座、设立基金会等形式诱惑学生加入他们的队伍,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意识渗透,传播西方的政治和经济价值观。因此,帮助大学生全面理解国家安全的含义,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就迫切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国家安全知识,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二)高校安全教育是当前校园治安形势的需要。

开放型校园的发展,使得校园与社会相互影响,校园治安形势严峻。高校后勤化改革后,大量的外来务工、社会闲杂人员涌入校园,给学校的治安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些高校位于城乡结合部位,地域广,周边人员复杂,给整个校园的安全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因而,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三)高校安全教育是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自我保护能力的需要。

当前大学生安全防范和法律意识意识相对薄弱,思想单纯,缺乏对社会复杂性的认识,一些学生在受到不法侵害时没有及时报警或向学校保卫部门求助。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让他们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可以提高广大学生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能力,起到预防犯罪、减少发案的作用。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针对当前的严峻形势,各高校领导,特别是主管学生安全工作的教育工作者都日益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并依据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国家安全教育。

一是抓好《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守法意识。二是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强化责任意识。三是抓好保密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敌情观念和保密意识,使每个大学生在对外交往中能自觉遵守各项保密制度和规定,自觉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

(二)消防安全教育。

当前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普遍比较淡薄,缺乏必要的消防常识和自救逃生技能。针对这些情况,一是要组织大学生学习好国家和学校的名项消防法规知识提高依法治火的观念;二是要大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增强灭火技能和火灾发生时逃生、自救、互救本领。学校可采用开设消防知识讲座,举办消防员培训,图片展览,演示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常见火灾的扑救方法,不同情况下的逃生自救方法,进行模拟消防训练等多种方式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三)交通安全教育。

一是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交通法制观念。二是积极开展交通安全周或交通安全月活动,从而使广大学生牢固树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交通方针。三是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心理训练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对交通突况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遇到紧急情况可以作出迅速处理,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防盗防骗教育。

近期高校学生宿舍盗窃案发率上升,要减少宿舍盗窃案件的发生,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治安防范意识。二要运用典型案例开展防盗窃教育。三要建立治安情况通报制度。通过校园网定期“防骗警示”、“温馨提示”、“案情通报”或上传防盗防骗视频资料等形式,及时向学生通报各类案件的原因、特点和规律,告诉学生一些防盗防骗的知识。四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规定,在宿舍内不得存放大额现金,贵重物品不得随意摆放,不擅自留宿外客。同时,宿管人员要严格制订来访人员登记制度,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要提高警惕,随时进行询问,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五)网络安全教育。

当今网络技术迅速发展,高校师生几乎人人涉足网络,虽然他们有驾驭网络的技能,但对维护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条例却知之甚少,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相对淡薄。针对上述情况,要重点抓好网络安全教育,一是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法制观念。二是积极开展“构建安全和谐网络环境”等宣传教育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三是积极开展网上正面宣传教育活动,用科学的理论占领网络阵地,教育学生自觉抵制网上的有害信息,防止校园网络遭到非法侵入。

三、抓好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建议

一是加强高校安全教育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在校师生员工的行为;落实领导责任制,成立以校长为首,宣传部、保卫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大学生安全教育领导小组,各学院“一把手”负责本学院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各项具体工作。二是在师生中树立“安全稳定工作压倒一切”的共识,让大家认识到安全是高校稳定和谐发展的前提,提高自防自救自卫能力。三是点面结合抓好安全教育。抓好重点人物、重点场所和重点时期的安全教育,特别是加强新生入学时和节假日期间安全教育。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课。采取课堂授课与实践演练的形式,推广安全知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各种安全案例,上传生动的视频资料,供学生阅读观看。定期开展安全知识普及月活动,辅之图片展板,集中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

总之,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校园的安全稳定直接关乎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谐,我们要深入研究高校安全教育问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才能真正构建平安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叶长才.大学生安全教育刻不容缓[J].教育探索,2007,24:220-222.

第12篇

【关键词】校园惨案;中小学;安全保卫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化,现在中小学校园的面积、资产的数量快速增长,校园管理的难度加大,特别是近期频发的校园惨案,都对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案件反映了学校周边和学校内部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学校安全工作必须要抓的紧、抓的实,如何更好的地做好中小学的安全保卫工作,社会各方需要共同努力。其中作为主体的学校,在安全保卫工作上,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如何堵塞安全防范漏洞,有效预防和应对校园内发生的各种案件,是中小学安全防范工作的应有之义。

一、2010年校园惨案情况回顾

2010年3月23日7时25分许福建省南平市,曾在一社区卫生服务站担任医生的郑民生因感情受挫、悲观厌世等原因,持刀在南平市实验小学大门口行凶,造成小学生8死5伤的惨剧,后被群众抓获转交警方。这一案件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很快关于此案件的报道传遍全国,人们为孩子们感到惋惜和深切的悼念,但令人更加震惊的是,接下来这类案件又在其他地方频繁发生。

2010年5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综治委主任,在全国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维护学校、幼儿园安全,党政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教育部长袁贵仁在第十五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说,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这是我们应当必须共同遵循的教育准则。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学校,绝对是一所不合格的学校,一个不具备安全意识的老师,绝对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

不到40天,5起校园惨案,举国震惊。悲愤之余,恐怕每个人都在追问,为什么此类案件会如此密集发生,我们到底怎样来保证孩子们的安全?4月29日,教育部发出紧急通知;5月1日,公安部召开紧急会议,下发紧急通知;2010年5月3日,全国综治维稳工作会议召开,一场全国性的加强校园安全战役在各地展开。

二、从校园惨案看中小学安全防范漏洞

近年来校园惨案频发,有其多层次的原因,比如社会管控不利、社会矛盾凸显、个体问题未得到有效关注等等。但如果仅从安全防范角度来分析,诚然,目前中学校的安全防范存在诸多漏洞,也是校园惨案之所以发生,或者说之所以造成如此惨重后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反思校园本身的安全保护与防范工作,也是有效防止此类案件再次发生的有效手段。

(一)校园安全设施建设不足

校园安全防范设施是保护校园的一道重要防线,这些设施的建设需要长期建设和资金的投入。从以上几次案件的介绍来看,校园也都设立了一些基本的安全防范设施,例如校门、围墙、门口保安室、监控系统、报警设备等等。但是从事件发生的过程来分析,犯罪分子有通过欺骗门卫从校门进入校园的,有通过围墙翻入校园的,还有的通过爬墙的方式进入教学区域,这些都说明校园的安全设施建设还未达到可以进行防范的效果,犯罪分子采取比较简单的方式,就可以通过这些防范设施。同时,在案件发生以后,报警系统也未能及时发挥作用,即使发挥了作用,也未能使有关人员及时到位阻止犯罪事实的发生,使这些无辜的孩子丧生在屠刀之下。

除了这些物质设施的构建以外,一些其他小件的安全设备配备也严重不足。例如,保安员一般只是穿着保安服,但是保安室和保安员手中均没有相应的防范性设备,诸如橡胶警棍、辣椒水、强光手电等,或者配备陈旧早已无法使用,或者根本就没有配备,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保安功能的发挥。

(二)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教育不到位

从这些案件发生时情况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普遍反应较为缓慢,不能做出及时有效的应急反应。甚至有的学生在慌乱逃避的过程当中,还自己撞到作案人员的身上。作为学校的成人群体,教师对学生的安全负有一定责任,在案件发生时,应该尽其所能保护这些未成年群体的安全,同时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使其在自保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制止犯罪活动,但现在教师普遍缺乏此类教育。而学生作为未成年的群体,自身防范能力比较差,学校平时又缺乏安全知识教育,遇到危险情况,盲目慌乱,不知所措,逃避的路线混乱缺乏系统性,这些都是导致案件结果严重的原因之一。

(三)安全防范人力资源欠缺并缺乏职业素质

校园安全防范的人力资源主要是指学校门卫和日常巡逻的保安,而目前可以看出,在发生惨案校园中,首先,保安的年龄都偏大,其次都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或者获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再次,这些保安的安全防范意识也相对比较淡薄。如雷州一案,陈康炳在下午3时的上课时间,携带藏有60厘米长刀的背包,乘坐两轮摩轮至校门口下车,堂而皇之进入当地重点小学校园,未遇任何阻拦到达教学楼五楼五年班七班教室。然后拔出长刀,砍伤师生共17人。事后,学校解释称,当天有基层的教师来听课,凶手混入教师的队伍进入校园,保安没有察觉。上述解释当然难以服众,局外人都知道有无数种方法可以解决此问题,比如给基层教师佩发胸牌等。在事件中,保安连最基本的入门登记手续都未进行。在福建南门惨案中,校门提前打开,没有专业的保护措施,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是让8个孩子的生命离我们而去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这些保安人员并未起到阻止对校园安全有威胁的人员进入,另一方面,在事件发生以后,他们也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缺乏最基本的保安人员职业素质。

三、如何有效开展中小学安全保卫工作,共建平安校园

(一)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教育、辅导和演练,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

从上面的事实可以看出,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的教育是学校日常的工作之一,广州市协和小学校长梁静远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班会也好,校会也好,教学生一些日常的防护、脱离危险的技巧。因此,学校应当在每个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安全防护技巧教育活动,可以由学校保卫部门的人员来教授,可以外面聘用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来教授,也可以请公安干警来教授。社区民警作为社区中小学校的法制副校长,要深入学校,在学校设立校园110,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教育培训。同时,可以开展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演练机制,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演练,主要教会学生在遇到紧急威胁性事件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如何有秩序地逃离危险地点,并及时告知相关人员。

(二)加强门卫管理和监控

根据2006年8月出台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校应当健全门卫制度,建立校外人员入校的登记或者验证制度。学校门卫应当由专职保安或者其他能够切实履行职责的人员担任。

学校是一个区域界线非常明显的地域范围,其中校门是人员出入的重要场所,在几起案件中,犯罪分子在门口作案或者通过门口进入是一个主要方式。例如泰兴幼儿园发生的案件中,平时幼儿园7点半就开园,但不少家长送小孩较迟,一般要到9点半前后才能全部送来。因此,在7点半入园高峰结束至9点半期间,侧门会关闭;但为了应对不断到来的入园幼儿,锁往往只是挂在内侧门上,并未锁死。而犯罪嫌疑人徐玉元就是通过这个并未锁死的侧门进入了幼儿园实施暴行。因此,加强门卫管理和监督是一种控制进入校园人员的有效方式。

例如,在课间要实行封闭管理,除了上下学时间外,校园不能随意进出,学生不得出校园,同样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进校园。要严格出入登记制度,也就是说在可以进出校园的时间和由于某些突况,例如学生生病,家长有紧急事件等,要进行严格的登记,要记录出入校园的人员的姓名和原因,记录出入校园的具体时间。

(三)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

1. 加强人防,强化动态防范。加强校园防范力量建设,在校园关键部位配备人防力量进行控制,设立校园110,组建保安巡逻队,尤其要聘用具有相应职业资质的门卫。校园惨案发生后,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安机关也加强了社会面的控制,很多地区安排值班民警对学校周边路段,学生上学和放学等重点时段进行巡逻,但是这种临时性措施毕竟缺乏长期性,重要的还是要学校组建一个正规的保安队伍,能够对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做好防范工作。要聘用经过规范培训的保安,并对年龄做一定的限制,入校以后也要加强日常的训练,提高他们的体能素质、职业素质,不要在发生案件时无法进行处置,不但不能起到防范作用,反而只求自保,形同虚设。另外还可以建立多种形式的群众联防组织,这样的人防力量覆盖了整个校区,使犯罪分子难以下手。

从2010年5月1日起,70名统一着装并配备警棍、警用辣椒水等警械的专职校园保安,将进驻南京市鼓楼区67所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正式上岗守护校园。据介绍,这支由鼓楼区组建的南京市首支校园保安大队,每年140余万元的经费将由区财政全额支付,不增加学校负担。“这些保安的年龄平均在45岁左右,但与一般保安不同的是,他们都经过了更加严格的面试、体检、政审等关卡,并由公安部门进行了专业的培训。”鼓楼区教育局一位负责人说。据介绍,这支特别成立的校园保安队伍,是南京首支专职负责校园安全及秩序维护的队伍,将列入南京鼓楼区社区保安序列。

2. 落实物防,加强防范硬件建设。学校物防主要反映在校门、围墙和校园楼宇建筑上。现在中小学一般使用铁门、伸缩门等,在正式上课时间校门一般都关闭,这为防止犯罪分子进入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以上校园惨案也大都发生在白天或者上下学时间,但是同样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夜晚也是学校受侵害的一个重要时段,尤其是现在许多中小学开始招收寄宿制学生,校园宿舍的安全也成为防范的一个重点。因此,学校大门最好是有一定高度和封闭性,围墙不能过于低矮,防止犯罪分子翻入。宿舍门要坚固耐用,容易爬入的低矮楼层还可以安装防盗窗。日常时间实施封闭管理,形成立体的防范格局,预防犯罪。

除此之外,还可以适当配备小件防范的设备,例如每位保安配有橡胶警棍和辣椒水等。南京市鼓楼区公安分局王场派出所专门定制了Y型钢叉,配到辖区的中小学、幼儿园,并对配发钢叉的学校保卫力量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学校应对校园侵害事件的处置能力,有效控制和缓解危险分子的进攻。

3. 加强技防,提高防范技术水平。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在中小学校园区域范围内警戒可能发生的侵入行为,对发生的报警及时捕获和记录相关信息,并做出相应处理;对进入校区的车辆及人员实现有效的安全监控;对学校内教师和学生提供有效的保护,这些都是技术防范措施大显身手之处。校园的安全防范系统主要由周界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巡更系统、遇险紧急报警系统等组成。例如,可以在整个校园围墙安装主动红外探测器,防止人员翻越围墙进入学校;在学校门口、教师走廊出入口等重要位置,安装监控探头,设立主监控室,由专人进行监控,发现可疑人员立即及时报警;设立电子巡更系统,校园保安根据事先设定的巡逻线路进行巡更,到每个巡更点进行登记,保证巡更人员不漏点。同时,有更先进的无线巡更系统,可以在安保中心配有无线接收装置和校区电子地图,在电视地图上显示保安人员的巡更路线,在巡更人员发生意外时电脑立即显示人员所处位置,安保中心人员可根据此信息进行处置。在门口保卫室、安保中心、每间教室和办公室,应该装有紧急报警系统,一旦发生紧急事件,通过简单的按钮,即可报警,以保证有关人员能够及时到达现场进行处置。

(四)建设长效机制,保障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