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1 21:28: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适送别董大的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师:我想了解一个情况,同学们的家长有出差经历的请举手。我采访一下你,你的妈妈出差多还是爸爸?
生:我们家爸爸出差多。
师:他最远出差到了哪里?去了多长时间?
生:他最远去了常德,走了半个月。
师:我再采访一下你,你的家长最远去了哪里?
生:他去了四川成都,去了一个月。
师:你想他了怎么办?
生:我给他打电话,还通过QQ跟他视频聊天。
师:虽然相隔很远,但是仍然能听到他的声音,甚至能天天见面。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在古代,没有汽车、火车,也没有飞机,更没有网络、电话,甚至连寄信也没有邮局,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一旦远别,再会就遥遥无期,很长时间都杳无音讯,生死祸福都无从知晓。那时候,亲人朋友远行,离别该是多么令人伤感啊!所以,古代的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情深意重的送别诗。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两首唐代诗人所写的送别诗,请两位同学读一读。(纠正学生“客舍”的“舍”字读音)
师:说说两首送别诗有哪些相同之处。
生:这两首诗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二、学习《别董大》
师:关于董大,你了解多少?
生:董大,是姓董,在家里排行老大,所以叫董大。
生:他是唐朝著名的琴师。
师:是的,董大是唐玄宗时代一个极有才华的琴师。他一生漂泊,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和高适是在京城认识的。他们在塞外相逢的时候,正是高适人生最失意的时候,他怀着报国的理想来到塞外,希望能建立一番功业,可残酷的现实却令他深深地失望。高适还写了另一首《别董大》,他在这首诗中说,当时他们两个都穷困潦倒,囊中羞涩,甚至连买酒的钱都没有。短暂相聚之后,董大又要走了,去奔他的渺茫的前程。高适陪着朋友走了很远,聊了很多,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还是到了该说一声再见的时候了。举目四望,眼前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师:谁来读一、二行?(生读)
师:注意是“千里黄云”,不是“百里”更不是“十里”,读出天地的辽阔。(生再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这两行,速度慢一点,留出空隙来在脑海里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来点音乐,酝酿一下感情。(生读一、二行)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了高适和董大送别的情景。
生:我看到了漫天的黄云,北风吹着大雪纷纷地飞。
生:刺骨的寒风吹到他们的身上,有一种凄凉的感觉。
师:那你来读出这种凄凉的感觉。(生读)
生:我看到大雪纷飞的天空下,两个人的身影若隐若现。
生:我看到了千里黄沙。
师:从哪里看出是“千里黄沙”?
生:从“千里黄云”看出来。
生:我看到黄沙漫天,日光昏暗。
师:你从哪里读出“日光昏暗”?
生:因为这里写“千里黄云白日曛”,这个“曛”字就可以看出天地很昏暗。
师:真厉害!这个“曛”字就是“昏暗”的意思。
生:我还看到了一群大雁在雪中飞向南方。
师:老师有一个疑惑,为什么这里不写“飞雁”,而要写“吹雁”?这“吹雁”与“飞雁”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生:如果是“飞雁”就觉得大雁是自由自在地飞,而“吹雁”就让人感觉大雁是被大风吹着,飞得很艰难。
生:“吹雁”给人感觉就是被刺骨的寒风吹着,迫不得已地飞向南方。
师:是啊,一个“吹雁”让我们感受到大雁被风雪裹挟着前进,振翅难行的情景,让我们读出天气的恶劣,读出大雁在风中飞行的艰难。(生读)
师: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板书)。也就是说,诗人在写景的时候,往往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景物的描写往往含蓄地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那么,从高适的这两句诗中你能读出他怎样的内心世界呢?
生:我感觉到了高适在和董大分别的时候,就像风雪中的大雁一样,非常艰难。
师:也就是说,此时在风雪中艰难前行的不只是大雁,还有高适和董大,是吗?你对文字的感悟真好!
生:我感受到高适心中惆怅和凄凉的感觉。
师:你能用到“惆怅”这个词太好了。他的内心为什么会这样“惆怅、凄凉”呢?可以联系前面老师介绍的背景想一想。
生:因为他们处于人生的低谷,很艰难。
生:高适现在还觉得前途非常渺茫,他们的内心很茫然,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师:让我们读出高适内心深沉的感慨来。(生再读)
师:是啊,不同的心情下看相同的景物感受完全不同。同是写塞外,同是写下雪,在岑参的笔下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在此时的高适眼中却是“北风吹雁雪纷纷”。
师:天气如此恶劣,现实如此困窘,前途又如此渺茫,但到了分别的那一刻,高适还是对朋友说——(生齐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师:“君”在这里指谁?
生:指“董大”。
师:高适的这番话是想告诉朋友什么?
生:他是想告诉董大,不要担心前面没有人赏识他,他这么有才华,天下每个人都会认识他的。
生:不要怕前面的困难,凭你的才华,会有很多人愿意和你交朋友的。
师:现在,你们是高适,我是董庭兰,把你们要安慰我的话再对我说一次。(生读)
师:谢谢你们,你们的话让我有在风雪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师:这番话仅仅是对朋友说的吗?
生:不是。
师:也是对谁说的?
生:对自己。
师:来,高适们,把这句话说给你们自己听!(生读,铿锵有力)
师:读给自己听的话,不用高声,沉下来,读到心坎里去。(生再读)
师:整首诗只有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却让我们感受到一千多年前诗人在命运面前决不屈服的灵魂。让我们再次回顾这一场情真意切的别离,齐读古诗。
三、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师:董大的背影消失在茫茫风雪之中,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另一场送别。
师:谁来读诗题?
生:《送元二使安西》。
师:“使”是什么意思?
生:出使。
师:元二是要出使到哪里?
生:安西。
师:我们来看地图,安西在哪里呢?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元二是从哪里出发去安西?
生:渭城。
师:渭城又在哪里呢?在今天陕西咸阳附近。
师:从渭城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咸阳到新疆库车县,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即使是骑马也要走上半年时间。这真是一次遥远的别离啊!(音乐起,教师配乐朗读)
师:细细品味这首诗,和《别董大》相比,两场送别有哪些不一样?(学生自学,在旁边做批注)
师:大家说说,这两场离别有哪些不同?
生:天气不同。《别董大》是在千里黄云、刮风下雪的天气里送别。《送元二使安西》是在早晨送别,而且下着小雨。
师:你从哪里看出是下着小雨?
生:“渭城朝雨浥轻尘”这里说小雨像小尘土一样。
师:小雨像小尘土?这里有个难理解的字:“浥”,谁知道什么意思?
生:“浥”是“润湿”的意思。
师:那么是什么润湿了什么?
生:是小雨润湿了渭城。
师:是啊,从渭城前往阳关的大路,原本尘土飞扬,现在被早晨的一场小雨润湿了,变得多么干净啊。谁来读这一句?(指名读)
师:还有什么不同?
生:《别董大》是在边塞送别的,而《送元二使安西》是在客舍送别的。(师再次纠正“舍”的读音)
师:从哪里看出?
生:客舍青青柳色新。
师:老师想问你,“客舍”为什么“青青”?
生:因为下了小雨。
师:下了小雨为什么会“青青”?这个理由好像还不充分。
生:这是因为旁边有了柳树,柳树是那么清新,那么绿,所以“客舍”也显得“青青”了。
师:说得真好,“客舍青青”正是因为有了柳色的掩映。
生:《别董大》中高适是鼓励董大,而《送元二使安西》中王维是尽可能地想留住元二。
师:你从哪里看出王维是想挽留元二?
生:“客舍青青柳色新”,从这个“柳”字我知道他想留住元二。
师:是啊,他为什么不写“桃色新”或者“李色新”,而写“柳色新”?你接着说。
生:这个“柳”字的谐音是“留”,就表示他想留住元二。
师:这个“柳”字确实是别有一番深意。古代很多的诗歌当中都写到了“柳”,因为“柳”的谐音是“留”。在隋唐年间,人们有折柳相送的习俗,表示对朋友的挽留和不舍。所以人们一看到“柳”,就会想到“送别”,想到“不舍”。这成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一个密码。就像今天你们看到橄榄枝,就会想到——
生:和平。
师:看到玫瑰,就会想到——
生:爱情。
师:这就是文化密码。
生:我跟他一样,觉得《送元二使安西》中,王维是想留住元二,但是我找到的地方不同。我是从“劝君更尽一杯酒”中感受到的。
师:哪个字让你感受到这种不舍?
生:我从“劝”和“更”感受到的。
师:“更”是什么意思?
生:“更”是“再一次”的意思。王维让元二喝了一杯又一杯,就是想让元二多留一会。
师:说得真好,请你读出这一杯又一杯中的深情。
生:这两首诗中人的声誉不同。
师:声誉不同?你想说的是遭遇不同吗?
生:高适和董大没有钱买酒,而王维他们有钱买酒。(引起满场哄笑)
师:哦,是的,高适无钱买酒,是以话语送别朋友,而王维是以酒送别朋友。他们送别的方式不同。
师:中国人确实和酒有着不解之缘。结婚喝喜酒,有烦恼的时候借酒浇愁,离别的时候,千言万语就寄托在这酒里。
生:我还觉得这两首诗感情不同。高适是鼓励朋友勇敢地走出去,王维却对朋友说“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说,离开了渭城,你就没有我这样的朋友了。
师:说得真好。让我们看看地图吧。从渭城到安西,这3000多公里的路途中,不是荒山野岭,就是戈壁荒漠,朋友,一路艰辛,好自珍重啊!干了这一杯吧。(生朗读后两行)
师: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方能重逢啊。三年?五年?“君问归期未有期”啊,再来一杯吧。(生再读)
师:诗句的最后两行充满了离愁别绪,有的同学会说,老师不是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吗,为什么前面两行却写得那样清新明快呢?这样的“景语”又在诉说怎样的“情语”呢?同学们读一读前两行。
师:前两行给你什么感觉?
生:给我一种朦胧的感觉,因为有朝雨。
生:给我一种凄凉的感觉。
师:前面我们讲到“浥轻尘”,讲到“柳色新”,读一读前两行,再体会一下,是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前两行诗透着一种生机却又带着几分不舍。
师:那么这样的“景语”又是在表达怎样的“情语”呢?
生:是说送别的这一天天气很好,是希望元二带着好心情出发。
生:也是希望元二记住渭城这里的美好。
师:元二这一次是奉皇帝的命令出使西域,出使西域在当时可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也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啊。诗人把景色写得这样清新明快,是为了表达什么?
生:是为了表达对朋友的祝福,希望他一路平安。
生:是替元二高兴,因为他奉皇帝之命到安西去,希望他获得荣誉。
师:希望他载誉归来,是吗?让我们读出诗人对元二的祝福,也读出他对元二的不舍。(生朗读整首诗)
关键词:高考 诗歌 五看 五明 知识储备
高考是考学生的短处而非长处,换句话讲,在考试中谁的短板少,谁就会成功。而诗歌鉴赏正是学生的“短板”,历来是众多考生得分的“瓶颈”。如果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就可避开短板,突破瓶颈。
一.汝果欲解诗,真义在诗内
“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诗歌虽然在学生眼中高深莫测,但其实它有自己的规律:诗人常常在题目、序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解读的捷径。笔者认为,只要做好“五看”功,读诗自然可事半功倍。
1.看作者。即知人论世,理解诗人的简况。了解诗人的有关资料是鉴赏诗歌形象的前提,诗人的有关资料主要包括其经历、代表作、所处的时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诗歌具体的创作背景等。吟咏物象的诗更应关注诗人的生平活动。
2.看标题。标题,往往表明诗歌的题材,从客观上把握诗歌的内容。如骆宾王的《咏蝉》,就表明此诗为咏物质;张籍的《秋思》,则表明此诗为思乡思亲(行旅)诗。
3.看序言。部分诗歌标题下有序言,交代作诗的时间、地点、创作背景等,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对我们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琵琶行》前的小引。
4.看注释。诗歌的注释或解释诗疑难词句(包括典故),或对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说明,这些同样有助于诗歌内容的了解。
5.看题向。认真研读题干,有助于弄清诗歌鉴赏的题型,明确答题方向和答题模式。
二.掀开盖头明诗义
“文贵隐,诗贵藏”,一首诗歌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容纳大量的形象要素和情感要素,就要通过其外显的信息最大限度地蕴涵深层的潜信息,越是卓越的诗人就越注重其诗歌的内涵,也就是说,越优秀的诗作其内在的潜信息越多且能有机地组合。就诗歌而言,内在信息一般不外两种:形象和情感。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诗歌中所书写的对象也不外人、事、物、景、情,但因其语言凝练,内容又高度集中,所以,在字面之外隐藏着大量的人、事、物、景(形象)和情(情感),我们称之为潜在信息。我们掌握“五明”法就可让“欲说还羞”的诗歌明朗起来。
1.明类别。诗歌分田园诗、山水诗、咏怀诗、送别诗、边塞诗、闺怨诗、禅理诗、叙事写人诗等。明确诗歌类别,有助于明确诗歌的题材、特点和表现要点。如《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别董大》(高适)、《赠汪伦》(李白),这是三首送别诗,送别诗的特点(意象)主要有柳、酒、歌、船、长亭短亭、灞桥、南浦等,表现的要点是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等。
2.明形象。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化、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人物形象主要指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如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李白;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杜甫;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陶渊明;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陆游等。景物形象,如杜甫《旅夜书怀》所描绘的景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等)表现主观感情的,诗景物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事物形象,更多为咏物诗,往往表现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特点,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骆宾王的《咏蝉》等。
3.明情感。任何诗歌都寄托了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或忧国伤时,或建功报国,或思乡情人,或伤春悲秋,或隐逸之情,或山水之情,或吊古伤今,或登高揽胜等,明确情感,有助于浅析硕士论文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明手法。手法既包括修辞手法,也包括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对偶、设问、反问等。诗修辞手法,容易识别,分清其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即可。表现手法常见的有起兴、虚实结合、用典、衬托、烘托、渲染、象征、抑扬,动静结合、直抒胸臆、借物抒情、托物意志等。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年华”;“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连用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5.明风格。即明确诗歌的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风格包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如李白豪放飘逸,杜甫沉郁顿挫,陶渊明朴素自然,苏轼雄健豪壮,李清照婉约凄切等。
三.“闻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学生必须拥有相应的诗歌知识储备。调动储备法就是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与诗歌有关的所有知识,完成诗歌鉴赏活动的一种方法。
1.文学知识储备
如果所鉴赏的诗歌作者是熟悉的诗人,我们就要充分调动作家生平、创作风格等相关的知识储备。以陆游为例,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大都表达了有心报国却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以及渴望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欣赏陆游的诗作,我们可以从其生平和诗风推测其诗歌的内容与主旨。
2.史学知识储备
同一时代的诗人会有着某种共同性,同一时代不同时期的诗人又有着某种不同之处,因为历史影响着文学的创作。从文学的角度积累史学知识,联系史学的知识鉴赏文学作品,既有助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风格,也有助于准确欣赏诗歌。
3.诗歌知识储备
诗歌知识涉及的内容很多,最主要的是要知常识。首先,应让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派有相当清晰的认识。其次,应让学生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平仄、对仗等知识。对此,前人多有定论,不妨让学生采用“拿来主义”。
运用文学典故是古典诗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诗歌中的典故通常包括历史故事、神话故事、传说、小说和诗文掌故等。古典诗歌中的典故被诗人或正用或反用,或明用或暗用。诗人臧克家说:“典故往往给今日的读者造成不少麻烦,‘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这两句诗引用了典故,不把它们的意思弄清楚,就打不开诗意的窍门。”因此,我们指导学生鉴赏古典诗歌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让学生必须查清、理通诗歌所用典故的出处及含义,但查清、理通典故并不是目的,关键是搞清作者用典的意图,即他想通过典故表达什么思想或感情,进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知识储备可以利用的内容很多,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勤于积累、勤于归纳、勤于总结。陆游有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无论学诗还是赏诗功夫都在诗外、在平时。
新《课标》与教材对古诗文名句的相关要求是:记诵默写所学课文中的古诗文名句;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篇或段;记诵教材附录中的古诗词名句。
古诗文默写的主要考点有:古诗词中优美句子的默写运用,文言中优美的句子、重点句子,与课文有关的古代名言警句的默写和运用,通常是格言、警句、俗语、哲理语、中心句等。
古诗文默写的主要题型有:
1.识记型。采用填写上句或下句的方式,多考查古诗文中名句的背诵。
2.理解型。采用提示名篇、内容要点及作用等方式。既考查对整篇诗文的背诵,又考查对记诵内容的理解。
3.开放型。只提出一种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任意默写,答案不唯一。
4.运用型。根据情景内容填写古诗文名句,既考查记诵积累,又考查对于学过的古诗文的灵活运用。
复习时,要重视积累,强化课内篇目特别是古诗文名句的记诵,重视课外制作卡片等。平时对要求默写的字、词、句正确规范地书写,抓住蕴意深刻,富含哲理,警策励志方面的名言警句,对其归类集合,强化记忆。
【能力训练】
一、识记型默写
(一)请你根据上下句默写出相应的诗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2. 问渠那得清如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知汝远来应有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
5. 山河破碎风飘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几处早莺争暖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惶恐滩头说惶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
12. 相见时难别亦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光云影共徘徊。
14. 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二)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光向日金鳞开。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芳草萋萋鹦鹉洲。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浅草才能没马蹄。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马冰河入梦来。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树前头万木春。
6. 世事洞明皆学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共看明月应垂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河表里潼关路。
10.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牧人驱犊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帆天际看。好峰随处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行到水穷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因思杜陵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型默写
(一)理解诗文手法,进行正确默写。
1. 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2. 《望岳》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使至塞上》中诗人自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5.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生动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描写动物迎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十年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赤壁》中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写冬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杜甫在《春望》中通过描写花和鸟来表现诗人悲怆心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以比喻写愁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的悲凉孤寂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比较默写
1. 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在《别董大》中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李白《把酒问月》中有“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诗句,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从这句中脱胎而来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难长生。”《孟子》阐述这一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诗圣杜甫“侧身天地更怀君,独立苍茫自忧民”的两句诗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5.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与《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两句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请写出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具有相同哲理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天净沙・秋思》中与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境相反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红楼梦》中有句诗: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陷淖泥中。《爱莲说》中与之文意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夜雨寄北》中诗人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寄托于对未来相逢的设想,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除表达与亲人不能相聚的思念之情外,更能宕开一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词句来表达他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
12.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道出了类似的生死观。
1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根据诗文内容默写
1. 《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归园田居》中画龙点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表达豪迈乐观之情,引用《秋词》中的诗句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传诵千古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诗人前路艰难,归期无期的处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观沧海》中最能体现诗人博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观书有感》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次北固山下》中写诗人思念故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有“以新代旧”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题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诗人的民族气节和生死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之“大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雁门太守行》中表明战士以死报效君主的坚定决心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李白的《行路难》中表现作者执着的抱负与坚定信念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中伤花惜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运用型默写
1. 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像《〈论语〉十则》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2. 建设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由此,我们想到《游山西村》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诗经・关雎》表达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思慕、爱恋之情,其中被我们常用来形容美貌女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教师节到了,你送给老师的最好的对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李商隐《无题》句)
5. “扑朔迷离”常用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这个成语的源头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来题景,它是由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衍化而来。
7. 有的干部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8. 面对金融危机,我们积极应对,攻坚克难,表现出无所畏惧、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这可以用王安石《登飞来峰》 中的诗句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读完莫泊桑的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不由得使人想起《陋室铭》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这么多大腕级作家朋友的福楼拜,真是让人羡慕啊!
四、开放型默写(除5外,都需注明作者和标题)
1.请写出二句古代诗词中写“山”的诗句(必须带山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的诗人很喜欢写柳,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再写出两句写柳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在诗人笔下多姿多彩,请再写出不同的三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古诗词中有关亲情的名句灿若繁星,请你写出两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如画的残阳,常映入古诗文中。试写出两句,供大家欣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诗的世界也姹紫嫣红。请写出三个涉及颜色描写的古诗句(要求:出处应各不相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忽如一夜春风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巧用比喻,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表达了杜甫对家人的强烈思念;“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拟人,使落花有情,表现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9. 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两句与“雪”有关的完整的诗句。再写出一个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描写了边塞的悲凉,相应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古诗词中有很多关心民生疾苦的句子,请写出一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生;古诗;分类推荐;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并在附录中推荐了120篇优秀诗文背诵篇目,其中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新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古诗词的教学要求作了具体规定:“1-2年级,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3-4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5-6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可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为帮助学生有效积累,提高记忆的效率,教师可以尝试从时间、咏物、怀古咏史、抒情和哲理等几个方面线索入手,正面引导学生把握规律,进行分类推荐。
一、以时间为线索,进行古诗分类推荐
古人对季节变化比较敏感,篇数占据时间类的绝大部分,故而按照四季进行分类推荐。
(一)春天
欧阳修《丰乐亭游春》:“绿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韩愈有两首,其一《晚春》:“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其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杜甫有三首诗,其一《春夜喜雨》,其二《江畔独步寻花》,其三《绝句》。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杜牧的《江南春》,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二)夏天
杨万里有两首,一首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另外一首是《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范成大的《夏时田园杂兴》(其一):“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三)秋天
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四)冬天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此外,也有描写节日的诗,王安石《元日》是以春节作为题材:“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二、以咏物为线索,进行古诗分类推荐
古代文人大多托物言志,借描写景物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因而文人更倾向于日月山水、花鸟虫鱼、江河湖海等等,留下了不少佳作。
(一)动植物
咏梅的有三首,其一王冕《墨梅》,其二卢梅坡的《雪梅》,其三林逋的《山园小梅》;咏柳的有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草的有白居易《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描写动物的诗有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二)自然
李峤的《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描写月亮的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张九龄咏月诗《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三、以怀古咏史为线索,进行古诗分类推荐
这类古诗也不在少数。古代诗人为避嫌,往往会借史咏怀,或借史讽今。在教授过程中,有必要对其字面意思和引申意义加以阐述。
如杜甫《蜀相》一诗有情、有景,可谓情景交融。既有对历史的评论,也包含了对现实社会的期望。因而,这首诗在历代赞扬诸葛亮的诗作中,堪称一绝。
爱国诗人杜牧有三首诗,都是怀古咏史的类型。其一,《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从字面意思上看,作者认为周瑜的获胜只是因为偶然因素,而不是安邦定国的治国策略。如果没有东风这种偶然性因素,那么周瑜的火计就不能得逞,东吴就很有可能被曹操消灭。这两句突出了赤壁之战的重要性,同时也暗喻自己虽然胸怀大志,但没有被朝廷重用的悲观心理。其二,《泊秦淮》更是一首传世爱国佳作,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当时的唐朝已经是千疮百孔,诗人在秦淮河上,还听到歌曲在演唱《花》,其实是借陈后主因为荒无度导致亡国的惨痛教训,暗讽晚唐那帮醉生梦死的生活,表现出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尽忧虑。其三,《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首诗直面英雄项羽兵败自刎的事实,归咎于其不能接受失败,没有东山再起的气魄,也归咎于他刚愎自用,不懂得用人、待人等管理的手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英雄自刎的惋惜。
四、以抒情为线索,进行古诗分类推荐
古人擅用古诗来抒感,即所谓“以诗言志”的传统文化,因而这类古诗的数量也较多。细分之,则有送别、相思、爱国、感怀、爱情、悲愤等,充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一)送别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李白《送友人》:“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等。
(二)爱国
陆游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思乡
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四)思念
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五、以哲理为线索,进行古诗分类推荐
哲理类的诗不仅需要学生记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背后的意义,分学习方法、励志以及哲学方法论等类型。
(一)学习方法
如朱熹的《观书有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启示意义:人的思想应当保持活跃,以广开言路的方式和开阔的胸襟,学会接受和包容不同的思想和知识,这样才能永葆新鲜,创新不断。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揭示了书本上理论的学习还不够,一定要联系实践的道理。
(二)励志
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应当引导学生不要害怕艰难险阻,只要敢于开拓、勇于进取、发奋图强,那么,前方将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全新境界。白居易《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写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三)哲学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