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设施建设论文

设施建设论文

时间:2022-03-08 17:38: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设施建设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设施建设论文

第1篇

我国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长期不足,不能满足建设需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滞后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瓶颈”。1998年以来,国家增发大量国债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国债资金K占年度间中央预算内农业基建投资的70%以上。但只靠发行国债筹集资金不是长久之计,一旦停发国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又会大幅度下降,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平稳。实际上,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已使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数据显示,全国财政收入继2003年突破2万亿元、2005年突破3万亿元以来,2006年又接近4万亿元达到39343.62亿元,2007年更是史无前例地突破5万亿元。这表明,我国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的财力条件。

一、进一步明确政府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

我国政府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在重心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财政对农田水利设施投入的比重偏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包括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既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又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必要前提。由于我国财政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心主要偏向大江大河治理、大型水利建设等,加之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较多,底子薄、基础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还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中小河流缺乏必要的调蓄设施,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要,大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还不健全,农业靠天吃饭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数据显示,2000-2006年各年间我国有效灌溉面积增长速度均低于1%,截至2006年底,全国有效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仅为44‰在有效灌溉面积中,节水灌溉面积又仅占到41%;已建成的8亿多亩灌溉面积,普遍存在灌溉设施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严重等问题,全国农田平均每年受旱面积达3亿亩以上,灌区中等干旱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因旱减产粮食数百亿公斤。

财政对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比重偏低,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财政用于带有广泛社会性的大型水利建设(如大江大河治理、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等)的支出比重偏高。“九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大型水利建设资金达1100多亿元,约占我国“九五”期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总量的70%左右,而且大部分大型水利建设资金又被应急投入到了防洪、抗旱、灌溉等救急性工程项目上。同时,林业生态建设投入资金所占比重也较高,2000年所占比重达到18.2%。大型水利、林业的特点是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其受益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农业,而在统计数据时,这部分投入都是计入对农业的投人中的。因此,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真正直接得到的财政支持,以及在建设中农民真正直接得到的切身实惠被放大了。

二、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比重

我国财政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比重不高,与建国以来中央财政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取向有关。建国以来,中央财政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主要被集中投入到大江大河治理和大型水利设施建设中,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则主要划归地方政府负责。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财力被大大削弱,地方财政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明显呈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疲态。而在地方财政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总投入中,县乡两级基层政府又是农业基建的“主力军”。财力不足,加之财权事权不对等,基层财政在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早已是不堪重负。特别是在取消农牧业税和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基层政府的财政状况更是雪上加霜,很多地方的财政基本沦为“吃饭财政”甚至“要饭财政”,根本无力承担支持本地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2003年起中央取消农村“以工代赈”的“两工”制度,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同时面临资金和劳动力两方面不足的问题,建设极难得到落实。

三,进一步丰富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形式

针对基层政府财力紧张、无力承担农业基建任务的实际情况,中央从2007g起开始逐步试点推行农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一事一议”从发起的初衷上看,一方面为了缓解基层财政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为了激发广大农民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从目前的实际效果上看,“一事一议”确实在诸如民主公开、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试图通过村民自治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来解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地方财政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实际执行中是很难做到的。原因有三:

首先是资金问题。农民收入水平很低,如果缺乏财政的有力支持、得不到政府的配套资金,就算自主筹资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一事一议”筹资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很差。农民不是不想通过自身力量筹资进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只是日益加剧的贫困状况让其有心无力。尤其严重的是,越是迫切需要进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地区,贫困程度往往越高,“一事一议”的筹资难度越大,由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其建设的滞后又反过来加重了该地区农业的落后、农民的贫困,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是劳动力问题。在如今大多数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都外出务工,留守家中的一般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不具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劳动力条件,“一事一议”的筹劳制度因而难以得到落实。鉴于我国当前的农村劳动力结构,比较可行的方案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引入专业建筑施工队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农民的贫困程度,决定了通过“一事一议”自发出资找建筑施工队的办法不可行。

另外还存在组织的问题。一是集中村民难。受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一到农闲,农村的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或者经商,务工地点比较分散。同时,有不少村民对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缺乏必要的关心和参与热情,认为村内事情是村干部的事,召开村民大会议事的难度较大,村民到会率难以保证。二是意见统一难。一些农业基础设施,有的农户直接受益或全部受益,有的农户间接受益或部分受益,前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积极性较高,后者则较低,很难形成统一的意见。三是执行落实难。在实施“一事一议”过程中,即使提案在村民代表会议上大部分人表决通过了,但没有通过的一部分人在筹资过程中往往会拒交款项,而只要一户不交,就会引发其他农户相继拒交“一事一议”款,执行难度很大。

第2篇

水利建设概况

1防洪工程建设

我省夏季雨量集中,使夏季治理洪涝灾害尤为重要。截止2000年,我省共建成各类防洪工程7.8万项。其中江河堤防6242km,保护635万人,1830万亩耕地;建成各型水库1311座,塘坝4万多座。总库容298亿m3,兴利库容169亿m3[5]。全省41座防洪城市基本上达到了防洪标准,基本完成全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防汛通讯及水文测报设施等非工程措施建设得到加强。在遇到洪涝灾害时,防洪工程可以囤积水源,以便遇到旱灾时就有足够的水源,如今全省已形成除害与兴利相结合的水利工程体系,在抵抗洪、涝、旱等自然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防洪、抗旱减灾效益。

2农田水利建设

我国是农业大国,吉林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盛产玉米、水稻、大豆和杂粮杂豆,因此农田水利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多年来,全省坚持不懈地开展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大中型工程为骨干,蓄、引、提、排等基本配套的水利工程体系,使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改善生态环境并促进农业增收,为我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水利保证,从而促进我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和谐农村建设的前提,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这也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需要人才培养和国家资金的支持,更需要人民群众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从而为我省的建设节约型社会打好基础。

3城市水利建设

水资源在城市发展中起很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的山塘水库被填埋,地表硬化了,河涌也失去了补给水源,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流入河,造成了水质污染严重。因此,实施城市水利建设管理,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如在城市应该成立一些诸如水利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水资源检测公司等。既可以解决水利建设投资问题,又保障了城市供排水和污水处理的高效运营,从而可以减轻财政负担。建设城市水利工程是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的,在做好推进项目建设的基础上,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管理体制。为保障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各水利建设应该在政府的管理下实施统一化管理,从而促进城市的水利建设同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4其他水利建设

通过多年的建设,吉林省水利建设还在居民供水、小水电事业、水土保持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缺水矛盾日益突出。这些年,全省农村乡镇供水、防病改水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也取得很大成绩,已基本解决各市自治区饮水问题。全省水电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截止本世纪初,已建成小水电站150多处,装机30多万kw,年发电量7.5亿kw/h。渔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人均内陆水面占有量位列全国第三,可养鱼水面在全国排第八位。全省应该本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加大水土保持监督力度,从而减少人为引起的水土流失,全省治理与破坏的比例下降了76.9%,改变了破坏大于治理的状况,全省水土保持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建国到现在,我省的水利建设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一是现有的水利工程设施落后,抗灾能力薄弱,不能满足防灾减灾的要求;二是大型骨干工程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低,不能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三是水利规划建设等基础工作滞后,不能满足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四是现有水利管理体制不合理,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五是缺乏水利建设人才。这些问题是在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改变水利建设工作多年来的陈旧观念,需要我们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探索水利建设的新理念、新对策,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提过良好的保障。

加强水利建设

为了解决我省的水利建设问题,缓解水资源短缺等趋势,我们应该加强水利建设,不仅要靠政府部门的严格管理,还需要全民的积极参与,从根本上解决我省水利建设的问题,加强水利建设。因此我们不仅仅是要认识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合理利用水资源。在加强水利建设方面,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我省的水利建设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加大投入,从而保证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二是加强我省的基础水利措施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应该加强水利建设;三是要优化水资源配置;四是要优化水利管理体制,合理规划水利管理;五是引进先进人才,科学建设水利工程。

第3篇

关键词:港口建设,基础设施,投融资,国际经验,机制创新

 

近年来,随着江苏“沿江开发战略”的逐步推进,镇江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港口航线逐步增多,吞吐量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态势。但比起南京港、连云港港等省内一些港口建设发展较快的城市,镇江的港口建设还相对滞后。调查发现,建设资金不足是制约镇江港口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借鉴国外港口建设投融资经验,创新港口建设投融资机制,解决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问题,是港口建设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国外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框架

纵观欧、美、亚多数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型:地主投资型港口和政府投资型港口。

1.地主投资型港口投融资体制

地主投资型港口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港口采用的模式,美国、欧洲大多数国家以及改革后的东欧国家港口均采用这一模式。地主投资型港口基本特点是:通过港口规划,包括现有布局规划和长远发展规划,界定港口的区域范围。凡是港口区域范围的土地交由港口管理机构(港务局)或者政府主导组成的一个公共企业(其性质类似于我国三峡建设总公司和长江口建设总公司)进行规划,并按照规划进行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然后将符合建设码头、库场等条件的岸线、土地出租给港口经营企业,建设码头或库场等从事经营,收取岸线或土地出租费用;或者自行按照规划,建设光板码头、库场出租给港口业务经营企业从事经营,收取码头或库场租用费。论文大全,港口建设。港务局或者这个公共企业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通过规划、建设实施政府对港口的管理职能,不参与市场竞争,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因此其土地或者码头、库场等的租金收入免交各种税费,全部用于港口基础设施的再建设,即通过土地运作,实行滚动开发。地主投资型港口的最大优点是确立了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长远固定投融资渠道,不需要各级政府的投入(各级政府财政往往不投入),实施滚动开发,对港口的长远发展和有效管理提供了保障。不论是政府管理部门管理的港口,还是由公共企业管理的港口,地主型港口的模式无疑是促进港口持续、有序发展的重要途径。

2.政府投资型港口投融资体制

各级政府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直接投入资金建设港口基础设施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亚洲。如:日本、新加坡,欧洲的法国以及我国的香港、大陆港口,由政府通过财政拨款用于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日本为例:日本港口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建设,凡新建、扩建港口,由地方政府拟定五或十年港口发展规划,报国土交通省审批。涉及陆域或建设省主管的岸线时,还需报建设省审批。重要港口新建或改建公众使用的水域设施,外围设施或泊位设施,工程费用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半分担。特别重要港口、避风港口75%由中央政府负担。论文大全,港口建设。海关、商检等配套单位的建设投资由其主管部门负责拨款。日本港口的码头投资主体分为三类:港湾局建设和管理公共码头,出租给港运企业(即装卸、运输企业)经营;厂商自行建设、管理其使用的专用码头;埠头公社建设、管理轮渡码头和集装箱码头,出租给船公司使用。

二、国外港口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基本经验

调查研究许多国家港口基础设施和经营设施的投融资体制和政策,可以发现两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经验:

1、突出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负责

所有港口不论是地主投资型港口还是非地主投资型港口,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都由政府负责。地主投资型港口是由政府港口管理部门或者行使政府职能的一个公共企业(即公司制形式)通过规划或立法界定一定区域的土地使用权或所有权。港口管理部门或者这个公共企业通过对土地、航道、水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可建码头的岸线,出租给经营人建设码头泊位或者由港口管理部门或者这个公共企业建设好码头或码头水工部分出租给经营人从事码头经营业务(如德国的租赁港、北欧及东欧国家的港口、日本埠头公社的码头等),而经营性的设施基本都由经营人自行建设、维护和管理。

从表面上看,其管理模式似乎各不相同,政策不一,但是在上述港口投融资体制的基本问题上所采取的模式几乎是完全相同的,这是基于港口是一个区域(不是一个企业),在这个区域内,存在若干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港口都是一个综合性的交易市场,它既构成与其他港口(另一个市场)的竞争,也构成一个港口(一个市场)内部竞争,在这种多种产业产品汇集、多个企业参与经营的情况下,基础设施特别是公用基础设施只能由管理港口的政府部门负责建设、维护和管理。这与我国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是完全一致的。

2、坚持港口规划、建设与维护相统一

不论是地主投资型港口还是非地主投资型港口,港口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无一不是始终捆在一起,统一由负责港口管理的政府管理部门或者承担政府港口管理职能的一个公共企业来负责的。论文大全,港口建设。其中的道理是十分清楚的,港口规划与公共基础设施布局、安排建设实际上作为政府提供基础设施的公共职能和对港口发展起主导和导向调控作用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港口规划由政府管理部门制定,而基础设施则由某一个企业去建设和管理,往往建设会偏离规划,难以真正使规划得到落实。我国港口在港务局政企不分的时候,港务局所作的规划和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都是围绕自身企业的经营来进行的,港口规划严格地说是一个港口企业的发展规划,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部港口的发展规划。即便如此,那时的规划与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港口实行政企分开之后,作为管理某个城市整个港口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法律已经赋予他制定港口总体规划的职责。要真正使整个港口规划得以落实,使港口能按科学规划进行有序的发展,港口的基础设施,应当由这个港口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建设、维护和管理,这是世界各国港口管理的共同内涵和共同特点。

三、镇江港口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创新思路

借鉴国外经验,结合镇江政府财力、金融体制和资本市场发育程度,创新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用活用足国家优惠政策,搭建投融资平台,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探索资本运营方式,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的格局,保障港口建设对资金不断投入的实际需求。

1.用活用足国家优惠政策

研究把握和深刻领会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沿江开发实施意见的精神实质,用活用足国家支持沿江开发和沿海开发的优惠政策。通过有效运作,争取更多的国家级、省级“十二五”港口建设重大项目,力争得到国家和省政府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用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务院支持江苏沿江和沿海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强与国家机关和省直机关的沟通联系,争取更多港口建设项目落户镇江港。

2.盘活港口现有资产

推行“地主港”经营模式。由政府委托特许经营机构代表国家拥有港区及后方一定范围土地、岸线及基础设施的产权,对该范围内的土地、岸线、航道等进行统一开发,并以租赁方式,把港口码头租给国内外港口经营企业或船舶公司经营,实行产权和经营权分开,向经营者收取一定租金,用于港口建设的滚动发展。

鼓励央企、大型公司和外商,以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参照BOT(特许权融资)、PPP(公私合营)等方式,培育多元化的港口投资和经营主体。论文大全,港口建设。

出租、出让或完全出售港口资产和港口服务,引导镇江的优势企业等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港口经营,有重点地开发港口中转和港区配套服务项目,扩大港口的规模效益。

3.创新招商引资项目

积极研究央属大型企业、省属企业和跨国公司以及台湾重点企业的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创新招商引资项目,通过政府招商、媒体宣传、对外推介会等多种形式,推出一批与港口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带动力强、附加值高、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大的石化、能源等港口投资项目,吸引拥有市场和货源、实力雄厚的中远、中海等国内外大航运集团、大船公司、大货主来镇江投资港口开发建设。同时,加强与国司合作,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增强国家和省级开发投资公司在镇江的投资信心,引导国司扩大投资规模,加大对镇江港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发投资力度。

4.搭建多渠道投融资平台

完善港口建设发展专项资金和担保机构。配合中央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每年从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港口建设的贴息、补助、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技术改造与创新、人才培训等。积极探索建立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成立由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担保公司,为港口建设贷款提供担保,开辟港口融资绿色通道。

借鉴国外著名港口以及江苏张家港、江阴港的经验作法,整合优质资源,成立股份制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公司债券和定向增发股份募集资金收购重大优质资产,壮大上市公司总资产。建议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大航运集团等参股,以便把更多与港口发展相关的投资主体联合在一起,形成港口的规模化经营积聚效应,打造利益共同体,共谋发展,做到既有效破解港口建设资金瓶颈制约,又保持稳定货源,使招商引资建设港口的过程成为开拓货源、扩大市场的过程,成为拓展港口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建立镇江港金融合作试验区,实现多方共赢。抢抓国家在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长三角金融中心的新契机,争取海外更多的民营金融机构落户镇江参与港口建设,促进镇江金融合作。支持金融系统积极开展“委托贷款”业务,引导民间过剩资金投向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长三角地区(尤其是浙江地区)的民间资本雄厚,投资遍布各个领域。可以参照上海一些外资银行采用的“委托贷款”方式,利用银行网点分布广泛、经营优势明显等特点,向民间个体或企业资金过剩方宣传、解释金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引导过剩的民间资金向需求资金的港口建设方向流动,并协助资金过剩贷出方对投入用于港口建设的资金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论文大全,港口建设。同时,银行本身也可以按比例收取一定的中间费用,开创建设方、贷出方和银行方多方共赢的局面。

搭建债券、基金融资平台。论文大全,港口建设。发行港口发展债券、企业债券,依托银行,设立港口产业发展的投资基金,鼓励发展各类产业基金、创投基金、私募基金;探索港口产业基金、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发行试点工作。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县级财政,支农投入

 

农业的重要性及其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农业予以支持与保护,财政对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财政投入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长期深远影响。本文立足围绕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现状,着眼于全市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和结构的现实分析,就建立完善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提高支农投入的资金使用效率进行相关分析与思考。

一、对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规模的基本判断

我们可以通过财政支农投入比例的纵向变化以及与周边相关县(市、区)的横向比较,来判断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规模的情况。

1、从纵向比较,赤壁市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呈上升之势。近些年,赤壁市财政部门努力加大支农力度,农村面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农民人均收入逐年递增。“九五”、“十五”时期以及2008年、2009年至今,全市财政支农投入呈增长之势。预算内财政支农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从“九五”期间的5.3%增加到2010年的10.7%,农投入绝对值从“九五”期间的924万元增加到2010年18026万元,支农投入增长率从2008年的12.4%提高到2010年度的24.1%。所以,从“九五”、“十五”和2008年至2010年预算内财政支农投入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与预算内支农支出比上年的增长率两个指标来看,赤壁市的财政支农投入处于逐年递增的态势。

2、从横向与其他周边县(市、区)比,赤壁市预算内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偏小。我们选择了周边具有较强可比性的咸安、崇阳、通城、通山四县(市、区),进行了支农投入规模的横向比较。以2007~2010年四年为例,这四年赤壁市预算内支农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0.2%、10.4%、10.6%和11.5%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农业论文,而四县(市、区)平均比重达到了12.2%、12.5%、12.2%和12.8%。由此可见,赤壁市预算内支农投入的规模偏小。

3、从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判断,赤壁市农业仍处在贡献地位。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财政支农投入/财政总支出)/(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财政支农投入和农业产值贡献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越高,说明农业获得的财政投入支持越大。倾斜指数为1,表明农业获得了与农业产值地位平等的财政支持度。根据上述公式计算,赤壁市2006~2010年五年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分别为0.53、0.57、0.63、0.64和0.69。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呈逐年上升的变化,首先表明了政府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在进一步加强,其次表明了赤壁市的农业经济还没有获得与其在国民经济中贡献相等的地位,仍处在贡献地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任务还任重而道远。

通过对赤壁市支农投入规模的横向和纵向比较,以及近几年的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变化,表明赤壁市的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和投入能力处在一个稳步上升的阶段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核心期刊目录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过渡,赤壁市财政对农业的扶持由原来单一的农业发展项目拓展到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因此,尽管赤壁市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绝对规模有所扩大,但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支农投入能力的有限性与新农村发展的巨大需要之间还存在较大缺口,在财政支农投入规模逐步提升的基础上,如何提高财政支农投入资金的结构效率,提升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密切度,是我们建立完善现代财政支农投入机制的关键所在。

二、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赤壁市财政对“三农”投入的总量增长迅速,但市本级财政支农投入结构仍不尽合理。

1、农口系统事业费支出比例偏高。农林水利气象事业基本支出,主要是维持农口事业单位的“吃饭”问题。从赤壁市近几年财政农口事业费支出比例的变化看,尽管财政支出中农口单位基本支出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各年度农口单位基本支出仍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如2009年、2010年财政支出中的农口单位基本支出占农口部门预算总支出的比例分别达到了51%和48%,过高的农口单位基本支出,对农业生产的直接作用甚小。

2、农村基础建设投入不平衡。从赤壁市近几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实际看,对农村的基础建设投入都占财政支农支出的较大比例,如2008年对农村的基础建设投入达6530万元,占财政支农项目总支出的65%;2009年投入农村基础建设投入6791万元,占财政支农项目总支出的57%;2010年投入7280万元,占财政支农项目总支出的67%。但这些支出中用于大中型的带有社会性的水利、交通等全社会普遍受益的项目投入比重较大,而对一些农民直接受益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可以真正用于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关系农业和农村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如动植物防疫设施建设、农业品种改良、农田水利以及节水灌溉等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所占比重较小,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

3、农业科技、农民教育培训投入较低。农业科技投入是农业投入的重要

摘要内容。据统计,农村教育投入每增加1元,就可以使农业产值增加8.43元。当前赤壁市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也明显不够,2009年这块投入只占财政支农总投入的0.65%。

三、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赤壁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按照农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并重的原则,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统筹兼顾、合理配置,不断优化财政支农投入的规模结构,确保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定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目标的有效实现。

1、加大投入,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一是确保预算内支农资金稳步增长。坚决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按照中央提出的“三个高于”和“三个主要”的要求,进一步调整财政分配政策,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将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三农”倾斜,努力增加预算内支农资金,确保预算内支农支出按法定比例增长。二是广辟途径,拓宽财政支农资金的筹资渠道。在加大财政预算内对“三农”投入力度的同时,不断开拓新的稳定的支农资金筹措渠道,努力做到支农投入多渠道,资金来源多源化。一是加大政府性基金筹集力度。加强水利资金、土地开发资金、水资源费等预算外资金的征收管理。二是确保土地出让金的支农支出。列入土地开发成本的耕地开垦费、补充耕地成本回收款、农业土地开发出让金地方财政留成部分和省返回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用于支农支出;从安排给经济开发区、中心镇、城市防洪工程、工业功能区及乡镇的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8%用于全市新农村建设;大幅提高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净收入用于支农支出的比例;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提高后,新增地方财政留成部分用于支农支出。三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农业项目库,以优势项目争取省、咸宁市财政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其他各项支农专项资金上对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支持。

2、科学安排,合理调整财政支农投入结构。合理配置农业投入,正确处理好生产性与非生产性投入的比例、产业之间的投入比例、长期投入和短期投入的比例关系,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制定完善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各项补贴政策。积极改进补贴方式,加大对农业生产环节的补贴,增强农产品政策性补贴转作直接补贴资本的能力,提高财政支农投入与农业生产的联系密度。要把农产品政策性补贴一部分转投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科技上去,进一步扩大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的范围和规模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在补贴对象和补贴重点的选择上,目前除重点补贴粮食生产者外,还需注重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支持建立农业灾害保障机制。二是适当稳步减少农业事业费支出。在现有财政支农投入水平下,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进一步压缩财政支出存量中的一般性支出,根据各个农口单位的实际情况,努力创新体制机制,开源节流,腾出财力用于增加“三农”投入。三是加大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力度。合理调整农、林、水等投入比例,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本级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30%以上。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重点支持与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关系密切的中低产田改造、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配套机械、乡村道路、山间林道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四是增加农业科研和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科技投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持续动力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核心期刊目录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及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财政对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比例要提到财政支农投入总额的2%以上;加大对种子工程、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的投入,加快品种引进和改良;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的投入,提高农业社会化、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大对农产品认证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投入,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

3、形成合力,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作用。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市、乡镇(办、场)两级政府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发挥农业财政支持和导向功能,进一步建立农业投入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民办公助”方式,采取“以奖代补”、“以奖”、“先建后补”等多种形式,鼓励农民投资,政府适当补助,引导农民自愿筹资、投工投劳。要逐步建立信贷风险抵御机制和加大财政贴息力度,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

第5篇

【论文关键词】破解;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难题;变革 

 

在我国全面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增效与增收,而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国内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普遍面临严峻的资金难题,导致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举步维艰,严重影响到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因此,在新的环境与背景下,我们必须深入探讨破解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难题的策略,从而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1.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筹资政策的变革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筹资政策,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加快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筹资政策的变革步伐,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从筹资政策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其主要经历了三个变革阶段: 

1.1 在1949年-1980年,国内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筹资政策处于集体出资为主,国家出资为辅的阶段。1952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1952年水利工作决定》,其中明确提出:在沟渠、塘堰、渠道、井、泉与水土保持等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应以组织和发动群众力量为主,从而奠定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集体出资、收益的格局。 

1.2 在1981年-2004年,国内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筹资政策处于各级地方政府与农民投入为主,国家投资为辅的阶段,展现了市场化筹资的特征。特别是在我国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计划经济体制逐步瓦解,家庭承包经营成为新的形势,而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而相应的配套措施尚未完善,而导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进入投资严重不足的时期,而且筹资过程中也缺乏明确的管理主体。 

1.3 从2005年到至今,国内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筹资政策处于国家投资为主,而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投资为辅的阶段,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筹资格局。特别是在我国取消“农业税”与“两工”的背景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日趋明显的事权与财权匹配问题,所以,国家加大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2.国内农田水利建设中资金难题的引发原因 

从国内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而言,总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资金难题却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不能对于引发各类资金难题的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将严重影响到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结合笔者多年从事都江堰人民渠水利工程建设及维护工作中财务管理的经验,总结了以下两方面的引发资金难题的原因: 

2.1 农田水利建设的筹资机制滞后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前,农业生产是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基础的,兴修水利与农业生产的利益具有一致性,所以,农民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积极性较高。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于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农村土地数量的减少,更多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农民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明显降低。近年来,国内的农田水利建设呈现出规模大、工期长、投资大的特点,而且强调建设中的专业化与机械化,农民的投工、投劳需求大幅下降,而传统的筹资机制已经不适应新的时代,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当地政府自筹资金的能力相对较弱,单纯的依赖于财政拨款是不现实的,从而导致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滞后的局面。 

2.2 资金投入不足,主体责任不清 

在我国已经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中,国家和各地政府的财政资金投入占据主体地位,其次为社会资金筹集。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的投资重点更多的集中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城市防洪、大江大河治理等方面,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逐年递减。各地政府比较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但是由于自身财力资源有限,难以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另外,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由于受到历史原因与经济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主体责任不清的问题,导致很多在建农田水利工程因后续资金不足或资金管理不善,而出现管理日渐荒疏的现状,严重阻碍了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进程。 

3.破解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难题的对策 

在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是十分重要的,而从国内的实际状况而言,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破解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难题。 

3.1 广辟投资渠道,用活用好各类资金 

在国内今后的农田水利建设中,应积极开辟投资渠道,如:政策融资、利用外资、政府投资、银行贷款、社会融资、个人捐资等,以广泛的资金来源渠道,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全面发展。都江堰水利系统紫坪埔水库水利枢纽工程正是利用了政府投资、社会融资、银行贷款等资金来源方式。在吸引到足够的投资后,应注重各类资金的用活、用好,特别要强调“谁投资,谁受益”的基本原则,而且要逐步完善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制度,积极建设民营水利工程,从而实现由存量资产向增量资产的转变。另外,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应将民间资本作为主要筹资渠道,并树立民营农田水利建设的主导地位,实行“捆绑使用资金”的方式,有效提升各类资金的使用效益。 

3.2 构建多主体、多渠道、多元化的筹资体制 

在新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中,筹资体制的构建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而且要符合农田水利设施的准公共产品或公共产品属性。特别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应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与条件,构建多主体、多渠道、多元化的新型农田水利建设筹资机制。在农田水利建设筹资体制的构建中,必须要注重其所具备的公益性、战略性与基础性等属性,进一步明确各方投资的主题与次要地位,充分发挥国家和政府的主导地位,从而实现筹资体制的逐步完善。另外,在农田水利建设筹资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中,应尽量构建以市场或农民为投资主体的机制,更多的吸引民间资金,从而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使各方投资主体享受到相应的收益。 

第6篇

[论文关键词]无障碍设施;无障碍服务;观念无障碍

一、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所取得的成效

广东省法制办、广州市规划局、广州市建设委员会等相关部门人员一致认为《规定》颁布实施以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为残疾人出行提供了较大方便

广州市为了迎接“全国无障碍城市”创建工作,按照《规定》要求,对全市的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居民小区和住宅等相关设施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在城市的道路上共计对城区七条主次干道无障碍设施进行了全面维修改造。在城市公共建筑上,共计对16家政府机关办公楼实施了入口坡道改造、无障碍厕所改造;对165家公共服务窗口单位建设改造了低位服务窗口、无障碍厕所;对10处主要交通路口设置盲人按钮及过街音响装置;对24处公共场所进行了入口坡道改造,对20处主次干道室外公厕进行了无障碍厕位改造。这些举措都为残疾人的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

(二)保证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人员在访谈中透露,自《规定》实施以来,广州市政府和建委都很重视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只要是新建的市政建设,无障碍设施的合格率都要求达到100%,对既有的相关设施也进行了合理的改造和维护。目前无障碍设施已覆盖城市中心的公园、绿地、商店、码头、车站、地铁、机场和火车站等。同时相关部门也更加注重人性化的建设,比如在地铁设有呼叫系统,公交车上也设有盲人语音系统方便盲人出入。

(三)无障碍服务不断提升

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广州市的客运及公交站场的无障碍设施渐趋完善,盲道可以与路面盲道相衔接,有盲文提示,扶手电梯有轮椅锁定以及低位饮水器等。经过“创文”时期进行的改造,现在客运站的无障碍设施是比较齐全的,包括盲道、坡道、扶手、无障碍洗手间、低位洗手台、升降梯等。在服务方面,对于重点旅客服务,设置求助铃,有服务员进行全程服务。

(四)为广州社会文明进步提供支撑与动力

《规定》施行8年来,广州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经过亚运会及亚残会和创文活动后,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更为广泛普及,管理也更为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广州市获评全国唯一一个由国家残联授予的“爱心城市”,广州也因为在无障碍设施建设与管理等关爱弱势群体方面做出的重大努力与突出成绩而被评为全国10个“文明示范城市”之一。

二、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规定》出台以后,广州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与管理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相比内地城市而言,广州市在无障碍建设方面也走在前列,但相较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广州在这方面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具体而言,广州市无障碍设施在建设和管理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某些无障碍设施不符合《规定》的要求

1.盲道问题。有的盲道中间会冒出电灯杆,有的盲道砖在施工时就不够平整,不少盲道砖已经被损坏,很不便于盲人行走。更有的盲道时断时续,经常失踪,存在导向误区。盲道被占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在某些商业区内的街道,经常能够看到盲道被摆摊商贩霸占,或被用于停靠摩托车等。

2.坡道问题。有些地方的坡道设计严重不足,甚至有的公共建筑未设坡道。很多商场、银行、酒店、公共事务机构营业大厅等地都未设置坡道,入口都是高高的台阶,肢残者根本不可能单独进入。而有的地方虽有坡道,但不设扶手,或未设休息平台,或坡道比例过大,这些都使得使用轮椅者望而却步。

3.无障碍厕所问题。番禺区内的很多商场、银行和公共事务机构营业大厅都未设置无障碍厕所。而有些公园、医院虽然设有无障碍厕所,但部分设置不合理。比如有的座便器旁虽然安装了拱形扶手,但缺少防滑设计,容易导致使用者摔倒。又比如有的残疾者专业卫生间出入口的有效宽度不能达到80cm以上,且存在较大高差。

4.低位服务台问题。即使在无障碍水平相对较高的各公共建筑内也经常存在低位服务台等无障碍盲点。由于没有专为残疾人设计的接待台,高高在上的提款机、收银台、咨询台、售票处等给轮椅乘坐者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5.无障碍电梯问题。除了个别高层商品住宅楼、医院、酒店已经安装上符合要求的无障碍电梯外,无障碍电梯的普及率并不如人意。但已安装的残疾人电梯也仍有部分存在按钮过高、梯厢内未安装镜子等现象,导致轮椅乘坐者使用不方便甚至困难。

(二)设施的日常管理与维护问题

最常见的是路上的盲道等无障碍设施常有被损坏、占用的问题。更严重的是问题的反应渠道不够畅通,在问题出现之后不知道应该向哪个部门反映。即有重建设,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之嫌。同时,无障碍设施的利用率不够高,残疾人群体习惯于求助服务员,很多人不了解一些指示牌、显示屏和有关标志的具体含义。

(三)无障碍设施的整体规划问题

根据残联的调查,现在广州所有的城区道路无论宽与窄都有盲道,甚至在罗岗那边的高速路上都有盲道。但有些地方确实是没有盲人去的,那些盲道就只是摆设了。而同时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地方的无障碍建设又存在较大的盲点,基本很难看到与城区对应的一些基本无障碍设施。另外 某些无障碍设施在与其交接的地方存在断层,比如有些地铁站与天桥、客运站的盲道衔接有问题。这些都缺乏整体的规划和协调。

(四)关于技术标准的问题

无障碍设施的具体建设标准不明,除了广州市的《规定》,2001年有《城市道路与建设无障碍设计规范》等标准,对此验收部门表示不知道该按照哪个标准进行无障碍设施的检查。在竣工验收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度,主要体现为具体标准很复杂。如果将一些规定设计为强制性规范,则会带来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比如有的小区一个盲人都没有,盲道的设置则略显多余。如每个天桥都设置电梯,成本太高,与社会发展水平也不适应。

三、完善无障碍设施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针对该《规定》存在的问题,综合各访谈对象的意见,笔者提出以下完善该《规定》的具体建议和想法:

(一)加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与改造

围绕公共交通方面,建立全方位的无障碍设施与环境。范围覆盖到广州市的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客运码头等,达到有坡道、盲道、有轮椅水平及垂直通道、低位售票口、无障碍厕所或厕位、有盲文站牌等无障碍要求。在城市道路方面,除了要加强坡道和盲道建设以外,还应在主要道路的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设置轮椅坡道和安全梯道或者直接设置垂直升降电梯。在公共建筑方面,新建、扩建、改建的办公科研建筑、商业服务建筑、医疗建筑等各类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要尽量达到100%。在特殊设施无障碍方面,80%以上的特教学校、福利企业、康复中心、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养老机构等都要达到无障碍化。

(二)通过教育与宣传使社会观念无障碍深入人心

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渠道,用不同的形式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宣传。把“助残日”等时间开展的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建筑规划设计人员和广大市民的无障碍环境认识,让大家都能意识到选择使用无障碍公共环境是残疾人、老年人等应有的一项重要权利,是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各行各业应力争做到观念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并从某种意义上将它们作为单位考核的一项指标。只有不断地完善无障碍设施,同时加大教育与宣传力度,提升市民对于无障碍环境的认识,才能真正地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态。

(三)注重无障碍设施的整体规划与协调

对于无障碍设施的规划,要由中心城区向乡村发展,齐抓共管,力求覆盖乡村的重点区域,扫除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的盲点。对于具体的需求,可组织残障人士参与对无障碍设施进行体验评分和评价,以最大程度实现其利用价值。

(四)各机关严抓落实并各尽其责

各级职能部门(包括残联)一定要落实好《规定》的执行力度,对没有配套相应无障碍设施的任何新建和改建项目不予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予颁发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不予进行竣工验收等,通过这些手段来确保这些新建和改建项目的无障碍设施的配套性。要提高无障碍设施的使用率,不能仅仅在要接受检查的时候才开放这些无障碍设施。对于在无障碍设施建设与管理方面存在重大违规或者严重不作为的部门与人员,应该严肃追究其相关责任。

(五)注重投入以完善财政保障机制

因为作为公共物品的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其投入主体大多为各级人民政府,因此政府部门必须明确认识。完善财政保障机制,确保无障碍建设的资金专款专用。

第7篇

关键词:城市公共设施,导向,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济宁

 

中低收入住房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不仅在我国,在发达国家同样存在。由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渊源以及中低收入人口数量等因素的差异,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不是唯一的,国外的经验只能用来借鉴而不能简单照搬。本文从城市公共设施的引导作用来分析,通过居住空间的落实,进行回归性研究分析问题的核心,以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1 城市公共设施对居住空间布局的主要影响1.1 引导居住空间开发时序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是居住区开发建设的基本要素,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时序决定着开发的时序,也是择居人群的重要导向之一。同时,城市公共设施又会根据相应地段与居住人群而建设,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形成对择居人群的二次吸引力,逐步形成功能完备的社区。免费论文。

1.2 对城市地价起决定作用凡是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公共服务设施齐全的地段,都对择局人群形成强大的吸引,其地块价值也相对较高。从公共设施完备到人群聚集、地块价值的提高,再到公共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形成良性循环,所以,城市公共设施配套的完善和便利程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块的价值。

1.3 参与社会网络构建城市公共设施中的道路、公交网络以及服务设施对于城市居民的出行、生活、交流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居民社会网络构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随着社区文化、结构、层次的明晰化和固定化,对于设施的选择和建设重点又起到筛选作用。因此,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对于居住环境的层次、文化品位、阶层关系等有着预设作用。

2 城市公共设施的导向性分析2.1 交通可达性需求城市道路和公交网络的完善程度决定了人群的出行方便程度,进而影响其对城市资源的利用以及人际交往圈层的范围。低收入人群等城市相对弱势群体在占有城市资源方面原本就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尤其在私有化交通工具日益发达趋势下,更处于一种不利地位。由于资源的分配不均,高收入者对城市交通设施的占有比例将大幅增加,从而将低收入者进一步推向边缘,形成了公共设施占用中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所以,受保障者对公共交通便利程度有着更高的诉求,住所周边的公交网络成为人群的主要出行节点,与公交站点之间的步行距离直接反映了出行便利程度。济宁市由于城市建成区范围较小,以及城市公共设施分布较为集中,居民多以公交加步行和自行车等方式出行为主。而济宁市北湖新区的建设和东部中心的拓展,必将导致的城市建成区的“跨越式”扩展,结果将是步行与自行车出行的比例将急剧下降,受保障对象的出行劣势将快速呈现。

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应结合公交网络布局, 在主要公交换乘中心周围布置保障性住房。在旧城区中,越是居住条件好的地段其公交系统越发达。基于目前老城逐步疏解的趋势,济宁市一方面可以加大已建设保障性住房区域的公交网络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对原繁华地段整合,政府可以集中调换与回购其住宅以用作租赁性保障住房。就北湖新区和东部新区而言,从保障性住房的选址阶段就应重点考虑将其选在交通便捷的地域,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网络的优势,以保证受保障群体的长期受益。

2.2 区域就业需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生产的服务条件,同时,公共服务设施由于其行业特性需要大量的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起到对社会劳动力的配置作用。旧城更新改造的居民迁往新区,打破了原有社会网络的支持,虽然有了住房保障,但是在收入来源和交通成本的影响下,其生活品质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这方面在国外的建设实践中已被证明。

济宁市北湖新区的起步以及东部新区的拓展将孕育出南部中心和东部中心,必然形成分别以两个中心为基础的公共服务网络。如何利用本区域的优势完成对受保障对象的就业安置是居住空间布局首要考虑的问题。理想化的选择是结合区域公共服务设施中心和公交换乘枢纽集中布置保障性住房社区,其他社区临近公共服务设施地块分散布置保障性住房,便利受保障对象就近就业,统筹安置、定向选址,以达到合理的居住空间结构。

2.3 文化生活需求城市公共设施的功能是否健全、利用是否充分、服务范围是否广泛等因素直接影响着社会功能的发挥,也影响到群众文化生活品质的提高,特别是社区中心更是区域的文化生活的集散地,所以对于住区居民来讲,能否方便的共享这种资源直接影响其生活水平,甚至影响其社会价值的实现程度。

济宁市旧城区居住密集,公共设施配套完善,且受到早期“单位制”和居民购买能力的影响,多被中高收入群体占用且地价较高,在这一区域建设保障性住房的余地有限。随着城市行政中心南移,将带来新区的发展和内城的整合,鉴于此,结合旧城和拟建新城公共设施布局保障性住房是现实的,也是必要的。

2.4 有效引导社会网络的同构社会系统被视为一种依赖性的联系网络,社会成员按照联系点有差别地占有稀缺资源和结构性地分配这些资源(Ruan 1993)。免费论文。其中和居民最为密切相关的是社会支持网络,也是微观社会网络分析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前三项需求均是社会支持网络的基础性构成要素,均与城市公共设施布局和完备程度相关。低收入人群的社会网络是相对低水平的,处于社会边缘的状态,保障性住房如不能从社会网络特别是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保障上给予受保障人群以更多的支持,就无法给予其社会活动和生存能力的保障。免费论文。迁往郊区、新区的居民以及其他受保障人群,得到的是住房实物支持,而原有的社会网络却几乎不复存在,其生活水平并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改善。因此,充分利用城市公共设施的作用和引导是其社会网络特别是社会支持网络重新构建所必需的。

基于以上观点,济宁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必要在旧城疏解和新区发展中重视受保障人群社会网络的构建和优化,在保障其居住权利的同时为其生活、交往以及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旧城疏解中,结合原有公共设施用地配建住房,将危旧房集中地段更替为相对较高容积率的住房,用以还迁和增设保障性住房;对于原有设施和环境较好且其原居民迁出的地段,政府采用回购的方式予以保障低收入人群。新区建设中,在居住用地规划布局前就应充分考虑保障性住房利用城市公共设施的便利性,重点以临近公共交通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地段作为选址参考,在政府收益与社会保障之间取得平衡。

3 结语居住空间布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保障性住房建设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对其研究要落到实体物质空间上,以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现实问题,本文提出了以城市公共设施为导向、如何优化与合理布局济宁市旧城和新城保障性住房的措施,以期对城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方面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文宏著. 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社会网络[M].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聂兰生,邹颖,舒平著.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3]焦怡雪,伊强. 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比例问题的思考[J]. 城市规划,2008,(9).

第8篇

关键词: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288-03

1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关于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研究现状

1.1.1 国外研究进展

世界各国在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方面所进行的研究总体上比较晚,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兴学科的兴起,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西方国家在原来经济评价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种社会学家参与分析的项目评价,将社会学、经济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综合运用于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评价过程中。例如,STUDIO FROSIO(2000年)出版的刊物《ENERGIE》一书,书中对小型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研究;Mr.Vincent ROQUET(2006年)在对大坝工程及其配套工程进行后评价时,引入了补偿的政策机制。

美国在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后评价方面起步较早,前苏联、德国、英国、日本、印度等国家随后也开展了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活动。这种后评价活动综合考虑了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社会和经济两方面的效益,并重视环境影响评价。

国外在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过程中所取得了成功,政府的积极参与是首要因素。政府的积极参与是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顺利开展的根本保障。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公益性,属于公共物品,其主要功能是为社会提供服务。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主要提供者,一方面要保证其质量与功能效果;另一方面,政府对水运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起到规划、评价、监督等作用。在国外,大多数的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关的评价过程中,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保证了评价的公正、顺利。

1.1.2 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开展得较晚,20世纪80年代,水运项目评价工作的制定、颁布和实施与整个国家的后评价步伐是一致的。1983年交通部制定并了《水运投资效益计算的试行办法》,经过实践,于1988年对试行办法进行了修改,了《水运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使得水运建设项目评价工作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关于水运建设项目后评价的规范、办法相继出台。1996年交通部水利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水运建设项目评价手册》,为水运建设项目后评价提供了一套规范,推动水运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开展。

根据查阅的资料,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对于水运建设项目的评价多数是建设前的可行性研究,对项目后评价的研究较少。

目前我国水运建设项目后评价存在这些问题:评价内容单一、重点不突出、评价深度不够、后评价方法的研究不够透彻、后评价反馈机制不健全。

总体上来讲,我国对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后评价的不多,经验不足。船闸建设项目的后评价目前尚处于探讨阶段,没有现成的工作方法可以借鉴,国内外也没有统一的后评价方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纵观国内外文献资料,对于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研究不多,经验尚缺。船闸是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水运基础设施。目前国外没有专门针对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研究,而国内在此领域研究的学者也不多,目前只有章恒全、许长新(2003年)蚌埠闸扩建工程项目后评价;吴凤平(2007年)京杭运河谏壁二线船闸项目绩效评价及(2009年)世界银行贷款第二个内河航运项目(江苏段五座船闸)绩效评价。

本论文以船闸为研究对象,试图寻求船闸建设与运行的发展规律,在深入研究和充分探讨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适合于船闸建设项目的后评价的指标体系,这也是本论文研究的价值所在。

我认为在作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时,应该吃透选题,根据这个选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来构建指标体系才能达到正确评价的目的。普遍性就是船闸作为建设项目、水运建设项目,在进行后评价时,指标的选取应该围绕评价目标,确定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且能反映方案优劣的各项指标;特殊性,要求对船闸进行后评价时,要考虑到船闸建设项目是一个综合性工程,除了发展航运外,还兼有发电、水利灌溉、排涝、城市用水、水产养殖、旅游等功能,指标的选择要兼顾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等方面。

2 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准则

船闸都具有通航、防洪、发电、供水、灌溉、除涝、水土保持、旅游等多项功能,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其它项目无法比拟的社会性。本研究中评价准则借鉴2008年7月1日起施行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中的相关性、效率、效果、影响和可持续性准则。这五个准则评价了项目立项、项目施工过程、项目运营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具有全面性。根据这五个准则,本文开发了子准则。

(1)相关性。相关性是指项目与国际、国家和地方发展政策的相符程度,包括“前相关”和“后相关”,即项目设计之时的相关性和进行后评价时的相关性。在项目批准之时必须与国际、国家、地方的优先发展重点相关,所以“前相关”基本能够满足。而评价“后相关”则可以检查项目实施完成以后是否仍然针对当地的实际需求,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这对于后评价更有意义,同时也可以避免因只评价“前相关”导致的相关性准则评价过高的情况。故将相关性准则细分为前相关和后相关两个子准则。

(2)效率。效率是指项目的实际产出与预计产出的相符程度。效率评价的内容包括项目实施的时间效率、产出效率即在使用既定资源下的产出情况和资金效率。

项目实施的时间效率考察项目是否按计划的时间开工、是否在计划实施周期内完工。在使用既定资源下的产出情况是指项目是否实现了所有的预计产出,它衡量资源使用的有效性。资金效率是指资金使用和管理的效率,其中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周期内经济净现值累计等于零的折现率,是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贡献的相对指标。一般来说,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都会对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进行测算,以便判断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并且会对项目完工后的经济内部收益率进行测算,以便判断项目是否仍然具有经济价值。故将效率准则细分为时间效率、产出效率、资金效率三个子准则。

(3)效果。效果是指项目的实现程度以及实际产生的效果和相关目标群体的获益。效果从基础设施改善程度和受益群体的瞄准度两方面进行评价。对于船闸建设项目,基础设施的改善程度可以从航道基础设施等级、大型船舶航行能力、船闸通过能力等方面进行测度。项目瞄准度是指考察项目成果是否真正地被目标群体享有。也就是说,项目效果的评价不仅取决于项目实现预期目标的程度,也要考察其成果(一般表现为项目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使目标人群受益。故将效果准则细分为基础设施改善程度和受益群体的瞄准度两个子准则。

(4)影响。影响是指项目产生的长期作用,包括其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作用。社会影响指项目对扶贫、减灾、人口就业的影响;经济影响侧重于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考虑项目对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环境影响是指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和运营阶段对所在地区或相关地区的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故将影响准则细分为社会影响、经济影响、环境影响三个子准则。

(5)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指项目实施完工后,其独立运行的能力和产生效益的持续性。它通过考察保障项目持续运行并发挥成效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评价,这些因素包括与项目实施有关的政策制度、项目维护和利用、运营管理机构、人力资源及项目建设资金的可持续性。故将可持续性准则细分为政策制度的可持续性、船闸基础设施利用的可持续性、运营管理机构的可持续性、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建设资金的可持续性五个子准则。

2.2 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的初选

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为四层,第一层为目标层,即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第二层为准则层,即相关性、效率、效果、影响和可持续性准则;基于系统理论、反馈控制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根据相关性、效率、效果、影响和可持续性准则,设计了第三层子准则层,十五个子准则为:(1)相关性:前相关、后相关。(2)效率:时间效率、产出效率、资金效率。(3)效果:基础设施改善程度、受益群体的瞄准度。(4)影响:社会影响、经济影响、环境影响。(5)可持续性:政策制度的可持续性、船闸基础设施利用的可持续性、运营管理机构的可持续性、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建设资金的可持续性。

第四层为指标层,根据文献调查法和频度统计法初步拟定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阐述如下:

(1)相关性。

①项目立项的依据,用来衡量前相关;②项目运营过程解决的实际问题,用的来衡量后相关。

(2)效率。

①项目进度和及时性,通过计划开工时间与实际开工时间、计划完工时间与实际完工时间的比较来衡量时间效率;②土建工程、机电设备、船闸信息化是船闸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三个子项目,因此选择土建工程完成任务量、机电设备安装情况、船闸信息化程度实现情况,来衡量项目的产出效率;③项目操作规范性、工程质量合格率、工程质量优良品率、工程技术指标达标率,反映工程质量的优劣,用来衡量项目产出效率;④资金管理的规范性、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资金筹措能力、配套项目资金比重、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的实现情况,是反映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指标,用来衡量项目资金效率。

(3)效果。

①航道基础设施的改善情况可以通过航道基础设施等级的变化、大型船舶航行能力的变化、船闸通过能力的变化、船舶平均吨位提高比例、航运事故降低比率、航运周转次数增加比例来体现;②项目的实际受益群体与计划受益群体的相符程度的比较,来衡量项目受益群体的瞄准度。

(4)影响。

①船闸建设项目对地区做出的扶贫贡献、减灾贡献、就业贡献、社会安定贡献,可以用来衡量项目对社会产生的影响;②船闸建设项目对沿线地方经济发展竞争力做出的贡献可以用来衡量项目对经济产生的影响;③船闸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建成后对沿线环境的改善、对船闸管理所环境的改善,反映了船闸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5)可持续性。

①船闸建设项目的可持续性要考虑政策制度的可持续性,与项目实施有关的政策满足项目持续运行的程度、与项目实施有关的制度满足项目持续运行的程度反映了政策制度的可持续性;②船闸基础设施的维护状况和利用状况、对综合运输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对减少运输能耗的贡献及货运量预测值,是船闸建设项目可持续性运营的体现;③项目的管理机构设置的健全程度、项目运行的制度健全程度,是项目运营管理机构可持续性的表现;④项目人力资源的配备情况、项目人力资源的培训情况,是项目人力资源可持续性的体现;⑤项目建设资金分年度到位情况、项目经费满足项目持续运行的程度、借款还款情况,是项目建设资金可持续性的体现。

2.3 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的精选

初步确定的指标层,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1)包含的指标比较多。初步建立指标体系时,往往认为指标个数越多代表指标体系的越完备,从而不断提出新指标,使指标增多,但很多指标信息重复,有些存在操作性较差、相互之间缺乏独立性、重要的指标得不到突出的特点;(2)选择指标存在很大的主观臆断性,往往依靠自身或部分专家的经验选择指标,未能采用科学有效的指标精选方法。

2.4 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通过以上研究,一个完整的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应该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及指标层,如表1。

3 结论与展望

3.1 主要结论

(1)本文通过对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研究,得出从相关性、效率、效果、影响和可持续性五个方面考察船闸建设项目,为船闸建设项目决策者研究未来船闸建设以及对未来船闸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2)32个指标是对基础设施改善程度、受益群体的瞄准度、时间效率、产出效率、资金效率等15个子准则的进一步分解,所构建的船闸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既考察到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普遍性又兼顾船闸建设项目自身的特殊性,为船闸建设项目的评价活动做了贡献。

3.2 展望

本文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简化到32个指标,但在实际操作中,应简化指标,以达到更简洁、更实用。

(2)采用这一指标体系可以运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对运营的船闸建设项目进行评价,以检验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STUDIO FROSIO.ENERGIE[M].ITALY:STUDIO FROSIO,2000.

[2]Mr.Vincent pensation Policy Issue-Final Report[R].September 15th,2006.

第9篇

关键词:供水安全,水污染,污染控制,环境保护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对维系人类生存、保障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平衡具有中心作用和综合作用。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我国,也面临着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持续恶化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保证安全供水,提高公共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的矛盾。水的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越来越明显。

1 .我国水污染的状况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并且时空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难度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用水的要求会更高,缺水威胁还可能加重。加之,水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

(1)地表水体污染。我国污水的年排放总量已达600多亿吨,其中80%以上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的污水。全国7大河流经过的主要大城市的河段,大部分水质污染严重,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有的已经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源。

(2)地下水体污染。地下水污染的特点“三氮”污染,硬度升高,酚、氰化物、砷、汞、铬、氟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升高。这类物质不易分解,不易沉淀,在迁移循环过程中遍布水体、土壤和作物,污染环境,危害生态。

(3)降水酸化日趋突出。全国已有不少地区降落酸雨,并呈由北向南扩展之势。

(4)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规范》和国家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我国有近一半的城市居民在使用不合格的饮用水。饮用水安全问题严重威胁到居民身体健康,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2 .水污染的影响

水污染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极为重要的制约因素。水污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工业的影响。绝大多数的工业生产离不开水,水质会直接影响工业产品的质量。二是对农业的影响。用污染的水灌溉农田,会造成土壤质量降低,农作物减产、变质,甚至颗粒不收;污水对渔业造成的危害也非常大,可使水生生物缓慢中毒,出现畸形的或是带有怪味的鱼虾,严重时一夜之间成百上千的鱼死亡。三是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中,当数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3. 加强水污染控制的对策思考

(1)加强全民的环保教育。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世世代代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应该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加大环保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水忧患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积极投身防治水污染的伟大实践。特别是政府要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坚持实施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发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污水作为一种稳定可靠的水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形成良性循环,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水污染控制的协调发展。

(2)加强工业废水的源头治理。按照节能、降耗、减污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则,全面推行废水排放量最小化清洁生产。一是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执法力度。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强化对工业企业的监管,严肃查处违法排污现象。二是严格工业项目环保审批。博士论文,供水安全。。对于新建基本建设项目,严格实行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和排放许可证制度,坚持做到生产线设计与污染治理设计、生产线施工与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生产线建成投资与污染治理设备启用“三同时”,严格杜绝对环境产生新的污染。三是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进环保生产工艺,生产绿色产品,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四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博士论文,供水安全。。博士论文,供水安全。。从源头削减污染,清洁生产包括合理选择原料和进行产品的生态设计、改革生产工艺和更新生产设备、提高水的循环使用和重复使用率,以及加强生产管理,减少和杜绝跑冒滴漏。五是提高工业废水处理及利用的水平。

(3)加强城市废水污染的控制。一是科学编制城市水资源利用的整体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好城市的近期、中期、远期水资源综合利用整体规划和水污染控制规划。二是抓好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和改造。我国城市大多数属于综合性城市,居住、商贸、工业混杂在一起,城市建设欠债太多,排水系统不健全,管道质量差,且雨污合流,不利于对污水进行处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必须与城市建设同步实施,协调发展,决不能半途而废或打乱总体部署。应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和“雨污分流”的原则,建设好市政排水管网,并为污水回用预留管网空间。同时,进一步完善城区排水设施建设、逐步实现雨污分流,与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衔接。三是筹划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厂是水污染控制的骨干工程。应逐步建立面向市场的环境保护融资机制,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和外国资本投资兴建城市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以最短的时间实现水污染控制阳治理。要根据城市规模和污水水质实际情况,科学论证引进污水处理高效低耗成套工艺、技术和设备,防止出现部分处理建筑物和设备闲置的问题,使有限的建设资金发挥出更大的社会、环境效益。污水处理厂建设也要注重消除自身对环境的影响,成为无污染的绿色工程。

第10篇

2008年9月,工信部、国资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工信部联通【2008】235号文);2010年4月,工信部印发了《关于2010年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联通【2010】204号文)。这两个文件是我国电信基础设施共享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比2000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简称《电信条例》)有很大进步,其基本思路已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法(征求意见稿)》中,主要提倡各运营商之间的共建共享。电信基础设施共享并非仅是电信行业内部的事情[1],还涉及市场机制、消费者权益、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等多方面问题,必须由各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合作共同做好。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一些地区的实践经验,对地方政府如何在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享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电信运营商业利益色彩已超过公共利益。电信运营商建设基础设施,更多理解为商业利益需要,很难让社会公众(包括运营商自己)认同为服务公共利益。我们也不能天真地认为各运营商的经营者有足够高的觉悟,愿意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共享基础设施。运营商由于竞争、盈利和自身发展需要,很难为了满足主管部门的要求而牺牲商业利益、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2)各运营商不愿意共享电信基础设施。中国大陆电信运营商没有购买运营牌照的财务压力,《电信条例》为基础设施建设保驾护航,运营成本很容易转嫁给消费者,所以各运营商都愿意自建电信基础设施。这是实力的表现,也是阻止新进入者的高门槛。各运营商的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一般采用外包服务,对相关的部门和个人来说有很大的寻租空间,他们往往抵制扩大共建共享范围。由于历史原因,各运营商拥有的电信基础设施存在较大差距,电信基础设施具有规模经济性和马太效应[2],根据博弈理论,不共享基础设施才是各运营商的最优选择[3]。不共享基础设施可使电信基础设施较完善的运营商维持对其他运营商的网络优势,遏制竞争对手,维持高市场份额,从而进一步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所以运营商很难自愿共享电信基础设施。各运营商的负责人往往很难放低身段、相互协商共建共享,对外界关于重复建设的指责也置之不理[4]。

(3)消费者和地方政府承担着共享不足的成本。重复建设造成的高成本最终都转嫁给消费者。共享不足带来覆盖不足问题,一些楼宇内部手机信号覆盖不好,部分手机用户必须到阳台等地方接听电话,这违背了通信自由、普遍服务原则。电信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造成土地、空间浪费和环境破坏,高昂的电信服务费用也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制约了高端服务业发展。电信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损害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地方政府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享的可行性

1、地方政府的作用。(1)世界上电信基础设施共享执行较好的国家和地区有两个共同点:一是电信监管、物权等法律比较健全,执行到位;二是电信市场开放,运营商有很强的成本约束。介绍国外经验的文章较多,本文不再赘述。总的来看,国外经验是我们长期努力方向,但近期我们缺少借鉴这些经验的土壤。(2)如果将电信基础设施建设认同为公共利益,并把建设权力赋予各运营商,势必造成选址、建设的随意性增加,周边社会公众的利益受损;如果将其认同为商业利益,势必造成建设选址困难,电信发展落后,没法满足通信服务需求,给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影响。在代表公共利益方面,地方政府比各运营商更被社会公众认可,在法律方面也更容易解释。如何协调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地方政府可以发挥较大作用。

2、地方政府有动力推进共享。地方政府一方面欢迎电信基础设施投资,希望运营商更多参与无线城市、智慧城市等建设,另一方面希望电信基础设施尽可能共享,减少占用土地和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基站辐射引起的周边居民抗议。地方政府非常尊重工信部作为主管部门的权威,但也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使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整体发展要求保持高度一致。

3、地方政府有手段推进共享。初步统计,有超过30%的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在政府或国企物业、公园、绿化带、公路附属设施上;这些设施建设前,需要得到建设、城管、交通、环保等部门的审批同意。地方政府如果在审批条件中增加共享方面的要求,对运营商的约束将比考核指标更有效,可以实现过程监管。

4、法律和行业政策不存在障碍。按照《物权法》,建筑物的通信配套设施属于全体业主共有,运营商只要征得业主的同意,即可使用其小区内的已有电信设施。这在法律上断绝了开发商、物业公司或运营商的垄断行为,保障了小区用户的电信服务选择权。2012年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明确表示鼓励民间资本开展接入网业务试点和用户驻地网业务,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站机房、通信塔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维护。这个政策与之前“运营商共建共享”的提法有很大不同,为地方政府采取多种模式促进共享提供了政策依据。

5、一些地区已经取得了部分成功经验。江苏、四川、福建等地在高速公路沿线通讯铁塔建设、市内基站建设、室内分布系统等方面引入第三方进行共建共享建设及维护试点[5]。上海市政府授权上海信息管线公司负责电信管道的建设、授权上海建筑电信公司负责新建住宅建筑电信配套工程的建设、维护,杭州市政府授权华数集团负责全市的电信铁塔建设[6]。

三、关于地方政府促进共享的建议

(1)加强选址规划统筹管理。大到一个城市,小到一个公园,都应要求各运营商提前做好电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政府再加强统筹,合并类似的选址需求,提高站址的利用效率。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批量审批、合并审批等方式,优先许可建设共享的电信基础设施,引导各运营商加强合作。涉及公共利益的建设规划应进行公示,争取社会公众的支持,同时引导社会力量对重复建设进行监督。我国电信市场的4G移动网络建设刚刚起步,特别要提前做好规划管理,争取在4G网络建设中大幅提高共享水平。

(2)规范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电信基础设施除了通信功能外,还涉及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地方政府有必要加以规范。目前我国并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法规来统一规范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程序和审批手续,而散见于一些法规和规章中的规定往往过于原则化、边缘化甚至存在歧义,没有起到规范的作用,操作过程中执行部门自由裁量权很大。地方政府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各部门的统筹,积极探索有利于城市长远发展的电信基础设施建设模式。

(3)推进第三方建设模式。电信基础设施共享的难点在于如何界定和取得所有权。运营商“共建共享”模式不能有效解决产权、技术服务和协调等问题。运营商之间本来存在竞争关系,缺少信任感,行政指令下的强制合作不可能产生效益,不可能持续。

一家运营商通过非市场化手段(《电信条例》赋予的法定权利,没有招拍挂流程)、以公共电信设施的名义取得了城市空间的建设权、所有权,再按照市场价格出租和经营是否合理?这中间存在政策红利。但这部分红利并不属于运营商的核心利益。地方政府可组建第三方公司,依托政府、国企物业和市政设施场地等,建设、经营部分电信基础设施。这种共享模式协调成本低,运作更顺畅,存在模式红利。在目前各运营商各自为政、无序竞争中,产生了大量内耗,政策红利和模式红利都消耗掉了,对整个社会来说是巨大的浪费。

第三方公司对股东(地方政府)负责,较好落实地方政府对城市景观、空间利用等的要求,采取更多的美化措施,保护好城市美丽的天际线。同时,第三方公司可帮助运营商节约投资,解决“选址难”、“建站难”、“维护难”等难题,集约建设电信基站、铁塔、杆路、管道、传输线路、室内分布系统、住宅建设电信配套工程等电信基础设施,向各运营商提供公平、公正、透明的专业服务,让各运营商更好专注于主营业务。

(4)结合城市发展目标推进共享。地方政府在建设无线城市、智慧城市,实施三网融合等工作中要注重电信基础设施共享。建设无线城市要集约建设Wi-Fi网络,共享热点设备,避免造成新的“数字鸿沟”,统筹实现无线宽带网络的城市全覆盖。一直以来,建筑物通信设施产权、物权与通信公平间的矛盾、物业垄断地位滥用等一直困扰电信基础设施共享工作,现在又同样困扰着三网融合工作。电信基础设施共享、三网融合的出发点都是有效利用社会物质财富,促进行业竞争。

(5)结合产业发展推进共享。电信基础设施共享除了要保证通信安全和运行稳定,还需要解决设备间干扰等技术难题,这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支持,更可能催生技术创新。例如,ZTE公司融合平台可支持多制式、多标准共站建设;Nokia-Simens的Flex多模基站可实现多制式平台共享与快速建网;Ericsson管塔式站址共享,可节省占地,容纳多套基站设备,比传统基站功耗低40%[7]。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享,也为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带来机遇。华为、中兴公司是世界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在这个领域将大有作为。

四、结束语

党的十要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要求我们在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消费模式等多方面进行变革,政府和国有企业要起到表率作用。电信基础设施共享可以节约上千亿资金投入,节约大量的土地、钢材和电力,是学习贯彻落实十精神的具体行动。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要转变观念,务实合作,共同把电信基础设施共享这项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

参考文献

[1]程德杰.共建共享非电信业一家之事,《电信世界》2009年18期.

[2]彭舒兰.论我国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共享法律制度的构建,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3]苑春荟,陈曦.电信运营商移动电信基础设施共享的博弈分析,《中国软科学》. 2009年第10期

[4]徐云鹤,印度移动运营商携手共享基础设施我国电信网重复建设乱局愈演愈烈,《IT时代周刊》. 2008年第2期

[5]谢丽容,舒杰.全国数地共建共享引入第三方道路越走越宽,《通信产业报》. 2010年7月19日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空心村,回乡创业,公共政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则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新农村建设成了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建设新农村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有相应的资金投资。[i]但在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农村的基本面貌有了相当大改观之后,新农村并没有真正地发展起来。由于农村收入相对较低,留在农村没有出路,村子里的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建设中的新农村呈现出空心村的状态。新农村是为农民建的,但建设中的新农村却没有农民,这就出现了理论与现实的相悖,也应该引起我们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思考。

一、空心村概念的界定

学界对于“空心村”概念的界定存在两种主流观点:一是地理意义“空心村”。如李卫华认为:所谓“空心村”,是指由于村庄规划严重滞后,一些农民新建住宅时,为追求住宅宽敞,在村子外围新辟宅基地建房,造成了村中老宅基地空闲和地闲置,形成外实内空的“空心”村落。[ii]而张昭则认为:“空心村”就是村庄面积盲目扩大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新住宅多向村外发展,村庄内部出现了大面积的空闲宅基地的一种特殊结构布局的村庄。[iii]二是人文意义上的空心村。如张志胜就认为“空心村”是指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吸引农村中的有知识、懂技术的年轻人来到城市工作,造成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空心化”;[iv]陈旭堂、王舒则更为简单地将在“空心村”概括为“缺乏青壮劳动力的农村社区”论文格式范文。[v]

当前情况下,对于空心村的理解我们应该从两个维度出发:既要显示出其在地理上的状态,又要体现出其人文上的特征。因此,笔者认为:所谓空心村主要是指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和农村资源的有限性所造成的农村内部宅基地闲置或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的现象。大量农村人口的外流,不仅导致了新农村的“空心化”,更严重的后果便是与之而来的农村的衰落与贫穷。老人和小孩注定承担不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年青人的缺失,给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蒙上了一层阴影。

二、新农村建设的空心村现状

为了客观地了解北京郊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其出现的问题,2010年12月18日至2011年6月27日,我们先后多次对延庆县井庄镇老银庄村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汇总访谈记录6篇;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5份,问卷回收率96%;男女比例56:49,较有代表性地反映了北京郊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对新农村建设成效的评价

对新农村前景的看法

项目

比例

项目

比例

非常明显

4.80%

会让农村有一个彻底的改观

18.10%

比较明显

31.50%

会对农村有些好处,但作用不会太大

42.90%

一般

26.70%

只是一场政治运动,不会有什么改观

25.70%

不太明显

26.70%

不清楚

13.30%

非常不明显

10.50%

————

————

台湾清华大学黄春兴教授在谈台湾的收入分配变迁时提到:台湾的发展得益于私营经济的发展,而私营经济的兴起则得益于台湾的土地私有化政策,许多农民可以通过土地的抵押与转让获得资本的原始积累,进而发展台湾的工商业。科斯定理也告诉我们: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很低,那么市场配置资源就是有效率的。在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农村土地产权的改革来使农民拥有一定的产权,并且通过产权的使用与转让让农民获得其回乡创业的资金支持。在当前情况下,有效的资本原始积累政策不仅为农民工回乡创业开辟了市场,也为其提供了资金保障论文格式范文。

(2) 村庄环境的整治

由于我们所讨论的引导农民工回乡创业主要是指引导其回到自己所在的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和工商业,所以农村的投资环境和整体状况对于农民工的回乡创业将有重要影响。通过表五我们也可以知道:农民对于政府的新农村投资意向和新农村建设的态度是相当理性的,为了自己村庄的发展,他们不仅愿意在口头上附议,也愿意付出自己的实践。

是否愿意去村办企业工作

对政府投资重点的意见

对义务兴修基础设施的看法

项目

比例

项目

比例

项目

比例

工资高了就去

13.30%

扶植种植大户,解决大众就业

17.10%

乐意参加

66.70%

工资说得过去就去

34.30%

补贴慰问贫困户

21.90%

不想参加

10.50%

不管工资多少就去

47.60%

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25.70%

给一定补贴才参加

22.90%

不想去

4.80%

村民平分掉

35.20%

第12篇

[论文摘 要] 通过对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校存在场馆、设施不足,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分析了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必然性,提出了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经营的思路。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经营是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的必经之路,是我国体育教育深化改革的一个突破口,需要开拓思路,采取符合市场经济运作规律的变革,在满足高校基本教学训练的同时加大高校体育场馆的开发与利用,解决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经费短缺的问题。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的深化,人们健身需求逐渐增强,现有体育场地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大众健身需求,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也不可能大规模地进行体育场馆建设,如何把高校丰富的体育场馆资源,保证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正常进行下有效的适时合理地向社会开放,将会有利于改善供需矛盾关系,最大限度的弥补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养护资金的不足,这无疑是一种“双赢”的举措。

1、高校体育场馆现状分析

对全国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与器材配备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对象中没有完全达到《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要求的高校中,44%的高校认为体育场馆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教学、课外话动、运动训练的需要,60%的高校认为体育器材配备基本能够满足教学、课外话动及运动训练的需要。

目前高校大部分都制定了体育场地增扩建的计划,在资金引进方面基本上都是依靠国家拨款或学校贷款,资金来源单一,没有开辟新的资金渠道,造成体育设施建设缓慢,在维修资金方面79%的高校依靠国家拨款,社会化经营思路不开拓,没有引进社会资金建设和开发利用现有的优势资源。高校的优质体育设施资源和优势体育师资没有有效利用,没有形成有效的有偿服务网络,在场馆利用方面社会化经营力度不大,仅仅局限于场馆出租和有限的有偿服务。

2、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必然性

2.1市场需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只有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才有可能取得收益。而高校体育场馆的有偿开放,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具有广阔的市场。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的精神紧张、情感失衡、压抑等不良情绪需要宣泄和释放,而体育运动是他们的最佳选择;花钱买健康渐成一种时尚,许多人渴望得到健身指导,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有偿开放,可极大地满足他们健身娱乐方面的需求。这又为有偿开放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

2.2高校自身的优势

高校体育场馆相对来说面积大,场地条件较优越。另外,体育师资力量较强,掌握了科学锻炼的理论与方法,可谓集教学、训练、科技为一体,这都是高校具有的优势。因此,充分利用高校体育场馆优势向社会开放,发挥高校体育人才优势,参与社会体育指导,从而获得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2.3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

我国体育场馆及设施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占全国场馆大多数的高校体育场馆却存在大量闲置的现象。体育场馆本身存在一定的折旧和老化的周期,国家花巨资建造的场馆,如果只当作摆设,任其自然老化直至报废,将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

3、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经营的思路

社会化经营是一个总体性的要求,主要是针对整个经济结构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运作方式而言的。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社会化经营的重要任务首先是引进先进经营理理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保证体育设施的公益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创造更多体育消费方式,创造更多的财富,克服学校建设资金的不足。其次是改善体育投资环境,开拓资金来源,引进社会资金的流入,做大作强学校体育设施社会化。

3.1转换经营观念,引入市场机制,加快高校体育设施快速发展

在国家对高校体育场馆投资缺乏,学校自身又无法解决建设资金的情况下,推行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化经营,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发展的空间。但要坚持政府引导,统一规划,规范管理,市场运作,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资本市场、外资和民间投入兼容并包的充满活力的投融资机制,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特别是民营企业资金,解决高校体育设施发展资金不足、不活的问题。

3.2开拓思路,使体育场馆功能多元化

从传统意义上讲,体育建筑功能单一,但近些年随着体育文化在大众生活中的不断融入,体育设施建设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并把这些经验规范化、普及化。使现代体育建筑成为公益性和商业性的融合体。使体育设施全方位地服务于大众。体育设施建设理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体育设施建设中更加注重场馆的综合利用,充分考虑场馆的日后运营、维护和管理。使用功能方面,注意使用功能的多样化,而且注重在建设阶段就为多功能的使用预留设施条件;随着体育赛事活动中现代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场馆设备也日益专业化,并自成系统;设计中重视节能和环保,考虑采用了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甚至设置能源回收系统,以达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3.3深化经营理念,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设施,提高自身造血功能

高校体育设施的经营,除了必须研究开展健康体育活动必备的基本服务之外,还必须建立整体观念,从全局出发,研究能够满足体育消费者需要,并认可的其他各种相关服务,有计划地培育以大众消费为核心的体育健身、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咨询、体育旅游等,要充分挖掘高校体育设施和体育师资的优势资源,从简单的出租场馆设施的观念中走出来,尽可能的开拓思路,采取联合培训、有偿服务、拓宽体育消费领域、培育人们健康投资消费等多种方式开展多层次的开发利用,创造最大的效益。

3.4要处理好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过程中的公益性

高校体育场馆引进社会资金加快发展,实行有偿消费,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高校体育事业健康发展,但许多高校体育主管部门却本末倒置,把体育设施当成赚钱的工具、盈利的手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体育发展。因此高校体育设施的有偿服务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既要保证在校学生的基本利益,又要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具体操作中可以规划时间段,不同的时间段,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给消费群体一个灵活的选择空间。

4、结论和建议

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经营是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的必经之路,是我国体育教育深化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但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开拓思路,采取符合市场经济运作规律的变革。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一方面可以缓解高校体育设施建设中的资金不足的困难,一方面高校体育场馆的有偿使用还可以缓解社会体育场馆紧张的矛盾。体育设施建设中要更加注重场馆的综合利用,充分考虑场馆的日后运营、维护和管理。注意使用功能的多样化,而且注重在建设阶段就为多功能的使用预留设施条件,从而为社会化经营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经营势在必行,但如何在经营“盈利”和“促进发展”之间找到一个理想的结合点,成为高校体育设施的经营管理所面临的具体问题。■

参 考 文 献

[1]顾雪兰.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构思[J].体育学刊,2003(4):10-12

[2]赵云宏,袁建国.我国体育场馆管理现状及对策的初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3):20-13

[3]冷迎辉.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有偿开放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报,2005(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