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2 11:32: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西方文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其代表就是集文学家、政治家与哲学家于一身的重要人物西塞罗,他的政治哲学论、演说词、修辞著作等对罗曼文学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他还将自然地法理论融入共和政体中,提出了最早的人人自由平等的法理思想,认为所有人都要服从法律,他提出的分权论与制衡论被近代欧洲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视为珍贵的遗产。然后就是英国著名的大法官、政治家与作家———托马斯·莫尔,他所创作的《乌托邦》可以说是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首创文献。托马斯认为如果人类想要构建一个和谐的公共秩序,就必须创建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使得所有公众事件都以民主的方式加以解决的理想社会。从法律视角看,《乌托邦》渗透着强烈的民主精神,同时,《乌托邦》还被文学领域视为名著。发展至欧洲的启蒙运动时期,一系列先进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参与到这场运动中,其中孟德斯鸠的《论法精神》,被称为独特的资产阶级的法学百科全书,在此书中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的法学理论。紧接着更为激进的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卢梭,其创作的《忏悔录》及《爱弥儿》等,彰显出了解放个性、热爱自然、激越感情等文学思想,同样出自于卢梭之手的著作《民权论》等,其法律思想几乎超越了同时代的所有启蒙思想家,对法国、欧洲甚至对全世界的法律思想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美国颁布的《独立宣言》以及法国颁布的《人权宣言》等都打上了卢梭的法学思想烙印。
二、正义性法律精神在西方文学中的体现
法律的目标是实现正义,法律的内在精神也是为了彰显正义,然而并不是一切法律都能够体现正义,甚至与此完全相反,现实社会中的部分法律不但无法凸显正义,反而与正义背道而驰。但是,文学作为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能够将这些现象以文学的方式真实且到位地表述出来。以《安提戈涅》这部文学作品为例,故事中的克瑞翁身为一方的执政者,其自身就是法律的代表,他颁布了禁止安葬吕涅刻斯的法令,虽然此条法律的初衷是为了维护城邦的安全与和平,体现对人民统治的公正性,但是遭受到了人民的质疑以及安提戈涅的不满与反抗,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从正义原本的价值体系去分析,这条法令违背了基本的人性需求,换句话讲就是对人性的践踏和不尊重,无法满足人们对理想社会状态的期冀,显然也是与正义相背离的。再如《威尼斯商人》这部作品,故事中的夏洛克明明持有契约本,应该受到法律的支持,判决结果却与之截然相反,同样从正义原本的价值体系去分析,会发现这份契约在正常的、理性的、文明的人类社会中是不会执行的,虽然契约从各方面来看都合法有效,但对其执行的结果是安东尼奥必死无疑,从人性角度去看是既无人性又失公平的做法,很明显是与法律的正义精神相背离的。通过文学作品的展示,大家可以看到现实中的法律并不是完美无瑕的,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世俗性,促使人们更加理性地去认识、去思考、去理解法律。透过以上两部著作的法律精神研究,可以发现,当人们站到法律角度去探讨作品所彰显的法律精神的过程中,思维通常会陷入逻辑化与机械化的模式之中,从而更多地关注法律条文而忽视隐藏于法律之后的本质精神,致使出现对法律过于浅层化的认识。
三、合法性法律精神在西方文学中的体现
法律维护且制止着社会道德规范,法律是对应有社会秩序的一种规定,而文学作品提出的是一种理想社会秩序。真正可以确保政治自身合法性的是道德,而这正是政治与法律中不再有影响力的伦理道德规范。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与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现代化社会的出现依赖于法律与现代化道德的出现。道德可以说是政治得以合法生存的前提与基础,道德与法律同时为现代化社会提供了制度基础与思想前提。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法律这一角色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增加,而道德的功能则正在被边缘化。道德的逐渐缺失使得法律日益细化,而法律越加细化,就会使得现代性的一系列问题更加突出,从而不得不求助于文学,以期通过文学作品对一系列正面的伦理道德进行宣扬。这主要是由于在文学作品中,对道德方面的反映、批判与歌颂最为普遍,也更容易激发人们的认同感。从这个角度分析,文学的功能要优于法律,因此,一批具有当代道德标签的公众知识分子便应运而生,成为了公正的文学代表。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其秩序的维护不仅需要法律的保障,而且需要通过文学作品这种方式对法律进行补充的间接维护,从某种视角分析,文学作品能够最大程度体现法律的合法性。西方文学中的法律属于知识建构的一种产物,有着其独特的结构特点,是一种持续强化的、原型的知识权力。西方文学中的法律已经同西方文化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契合,其审判的实际场景,既不是对西方国家真实审判的一种简单体现,也不是对法律审判过程的一般性描述,而是具有整套的、独立的结构体系,是一种独立的自我叙事方式,透过这种独特的方式我们能够看到,西方社会文化及西方传统文学的所有操作都是潜伏秩序之一。大量的西方作家开始通过写作方式来强化此种模式,而这种模式也得到了很多西方作家的意识观念支持,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典型的西方思维方式。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人运用“law”这一词汇来指以下规则,即一方面是支配大自然的永恒不变的一种规则,另一方面是支配人类行为的一种规则。这种观点与认识,一直都是多数西方作家在文学创作中不断重复的语言表述,西方文学中的法律也始终在进行着,保持着稳定的叙述结构。
作者:颜敏暄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对于西方文学批评理论来说,女权批评可谓是一个不能不提及的文学批评思想,而生态批评诞生于20世纪末,且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众多人的关注,故而笔者以这两个文学批评思想来探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在英美作品中的运用。
(一)女权批评理论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仅批评内容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就连批评方法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但是不管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多么的波诡云谲都不能忽视女权主义,因为其在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中,影响最为广泛,活力最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是随着妇女运动的开始而开始的,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将西方的妇女运动分为“自由女权主义”“差异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和“平等与差异”这样的三个阶段,可以说女权主义的兴起,是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的。左金梅认为,作为妇女运动在学术领域的延伸,女权主义也可以相应地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为:抨击男性的性别歧视,揭示文学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歪曲(《为女权辩护》,1792);将女性文学作品作为一个特殊的领域,分析其文学作品的情节结构和作品(《女性奥秘》,1963);女性主义思潮与后现代思潮想碰撞———“后现代女权主义流派(《她们自己的文学》,1977)”。就文学领域来说,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有社会女权主义、符号学女权主义、心理分析学女权主义、女权主义、女性同性恋女权主义、黑人女权主义、生态女权主义、后殖民女权主义以及后女性主义。可以说女权主义覆盖了西方文学作品的每一个领域。
(二)生态批评理论“生态批评”理论产生的时间相对于女权主义来说较晚,其出现于20世纪20~60年代,它一出现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在20世纪末成为了一套极为系统的理论,不下于任何一种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相对于其他西方文学批评理论来说,它的内容有着根本的转变,那就是从“以人为中心”变成了“以自然为中心”,其主要是为了唤醒人的生态意识与保护环境意识,打破了以往的文学理论研究传统。“生态批评”理论脱胎于“生态伦理”思想,其主要的精神食粮是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伦理与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生态批评”理论以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研究各种文学作品的创作和各种文学文本,以此来探索人类生存方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式,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各种发展过程对生态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反思,尤其是对于“现代性”的反思,得出了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以此作为追求的终极目标。虽然“生态批评”理论出现的时间较晚,但是也出现了许多关于生态理论研究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比如1996年佐治亚大学出版了有格罗费尔蒂与费罗姆主编的《生态批评读者:文学生态的里程碑》,1999年洛兰•安德森和斯科特•斯洛维克主编的《文学与环境:自然与文化读本》,这些著作都推进了“生态批评”理论的研究。
二、女权批评理论与生态批评理论在英美作品中的运用
文学批评理论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主要是利用相应的文学批评理论去分析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的人物或者文本之中,找出其与文学理论的相应因素,并以此为视野,对文本进行解读。
(一)女权主义批评理论视野下的《简•爱》《简•爱》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著名作品,她因为童年与少年时代在约克郡荒原的生活,所以她的作品中充满了生命力,并且将这生命力赋予了她笔下的人物,因而其人物也具有鲜明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成为了他们追求自我意识的心理原动力,体现出了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因素。《简•爱》之所以具有如此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因为其开启了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的一个新的女性类型,在西方小说史,尤其是英国小说史中,出现过美貌、忠贞、温顺为特征的“淑女”形象,也出现过“倾国倾城”却又的“妇”形象,还出现过“悍妇”和“女巫”这样冷血的形象,可是在这之前却没有出现过简•爱这样追求自我的形象,因而《简•爱》成为典型的女权主义文学作品。简•爱这个形象,具有典型的女权主义因素:
(1)在生活上追求平衡,比如简•爱被里德舅妈关在一个空房子里的时候,她想到了自己受到的虐待,发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呼喊:“约翰粗暴地打了我,却没有人责备他。而我,为了叫他以后不再干出这么荒唐的暴行,却受到了众多人的责难。”
(2)简•爱虽然相貌平平,但是她的情感世界丰富,始终坚持独立,把女性的人格尊严看得高于一切,鄙视金钱、门第、美貌,她所要求的爱情,在于男女彼此真正地相爱,这就是她对于罗切斯特的爱,他们的爱就是这样的爱。
(3)在经济上独立,这也是当代女性极为重要的一个标准。简•爱从小在里德舅妈家长大,受尽了歧视与虐待,因而她毕业之后,就寻求经济上的独立,做起了家庭教师的职务。
(4)宗教上的反叛。简•爱在西方小说史中是一个特别的人物,她是一个没有经过基督教化的人物,因而没有宗教上的皈依,表现出来的是反叛,比如她为了自己争论,坚决地回击里德表兄与里德舅妈的虐待,她身上的表现,可以说是完全与基督教相悖的,比如当劳埃德先生问她是否愿意降低自己的身份去换取自由的时候,她毅然地拒绝了,因为她不愿意成为穷人,她当然也不知道,在基督教中,穷人是受人尊敬的。这些因素集中体现在《简•爱》中,可以说是女权主义小说的先河。
(二)生态批评理论视野下的《老人与海》《老人与海》是海明威53岁时创作的作品,它体现出了现代文明给人造成的异化现象,表现出了作者面对两次战争之后,对于人生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思考,他看到了他所经历的人对自然造成的危害,于是决心回归自然,以此来抗争战争的创伤、异化、虚无和绝望。海明威是一名热爱大自然的作家,他的笔下一直表现出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他花了大量的笔墨对大自然的壮丽与美景进行了描绘,如《最后一片净土》中的原始森林,《永别了,武器》中的蒙特尔山林,乞力马扎罗山的雪以及非洲的青山,《丧钟为谁而鸣》中的青山,《老人与海》中的大海,等等。生态批评理论认为,文学自然观的价值论,是在人们对自然的审美感观中所形成的,它表现于对山水树木的情感,而这种情感作为审美认识,和道德价值、情感价值、理念价值融于一体。比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将这种价值展露无遗,“陆地上空的云块像山冈一般耸立着,海岸上剩下一长条绿色的线,背后是灰青色的小山。海水呈深蓝色……它那胶质般的浮囊呈紫色,具有一定的外形,闪现出彩虹般的颜色”,这样美不胜收的景色,其实是老人的心情,也是海明威对自然的热爱,老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过着极为古朴而恬淡的生活。生态批评追求的终极目标是生态和谐,而这也表现在《老人与海》之中,在这里,自然环境表现得极为和谐,各自都为自己的生命表现出强大的拼搏状态,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之美,比如早上来临的时候,老人所听到的飞鸟出水的颤抖之声,军舰上的鸟在空中飞翔、盘旋,俯冲或者从水里跃出,还有大气泡的水母拖着长长的触须在水里游动等,这一切都表现出了大自然的力量之美与和谐之美。
[关键词]高校;“西方文化概论”;史料;历史学
“西方文化概论”在国内高校中大多被列为文科,尤其是历史、中文、哲学等学科门类的必修或选修课程。这门课程内容庞杂,涉及从古代到近现代的西方文化,无论是授课还是听课都有相当难度。为了避免通史性以及梳理性的授课思路,笔者选取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文化中具有显著特色的部分作为代表来讲解,通过以小见大的案例分析方式,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与把握。“西方文化概论”这门课程作为选修课,根据课程学时的安排,共分为12个主题,分别是绪论、古希腊文化与神话故事、罗马文化与罗马道路、罗马文化与罗马法、希腊罗马的婚姻与家庭、典雅爱情、黑死病的文化影响、美第奇家族与文艺复兴运动、图像与历史、美国电影与美国文化、欧美国家的慈善事业与基督教文化、结语。在国内的很多高校中,这门课程的授课工作大多是由文学、哲学学科背景出身的教师来承担。由于笔者是史学背景出身,同时授课对象是历史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因此希望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史学色彩,通过相关文献资料、论著及论文等史料的引入,在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发展的同时提高历史学专业学生对史料的重视程度以及史料应用水平。同时,通过研读这些材料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一、课程中文献资料的引入
文献资料向来是史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史料来源之一。在“西方文化概论”课程中,大量引入当时人的著述及法典等文献资料,可以令学生正确地把握西方文化的发展以及不同时期的特点等内容。尤其在了解西方古代及中世纪文化过程中,文献资料的应用尤为重要。在进行“绪论”“古希腊文化与神话故事”专题的讲解过程中,笔者尝试引入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等文献。在“绪论”中,引用了一段古希腊史家希罗多德的描述,“印度以东的全部地区是一片砂砾地带;在我们多少确实知道的所有亚细亚民族当中,住在日出的方向,住在最东面的民族就是印度人,因为由印度再向东便是一片沙漠而荒漠无人了”[1]239。由此,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何为西方”。通过希罗多德的描述,让学生了解到最早划分出东方与西方的是其著作中所描绘的发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希波战争。在“罗马文化与罗马道路”“罗马文化与罗马法”这两大专题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大量引入了《塞奥多西法典》《查士丁尼法典》的条文。在讲授罗马法之时,笔者引入了《塞奥多西法典》中两段有关女性地位及财产的条文,“如果任何人与一个女孩订立婚约并且未能在两年内实现这一婚约的话,并且如果女孩在这一时间已经过去后改而嫁给其他人的话,不应由于加速她的婚姻而归罪于她诈骗,并且也不能允许她的婚姻誓言归于无效”[2]67。“如果一个女儿从其家父处接受了一笔嫁资并随后结婚的话,如果其家父未立遗嘱而去世的话,如果她希望与其兄弟一同继承的话,她应被要求将其嫁资与其家父的田产合并,然后她就能成为共同继承人与其兄弟分割遗产。”[2]82通过这两段法典条文的引入,让学生了解到罗马法对于女性权益较为保护,同时也较为强调对本家族遗产的保护。在“典雅爱情”“黑死病的文化影响”等专题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则引入了但丁的《新生》、薄伽丘的《痴情的菲亚美达》《爱情十三问》《十日谈》。笔者在讲到文艺复兴早期人文主义者的典雅爱情观念的时候,引入了薄伽丘作品中的一段话:“夫人啊,您是我唯一的欢乐与幸福!如果说这话不中我的下怀,那我准是在说谎。如此自猜自想真令人心花怒放,我不由得从内心发出一声甜美的:您是属于我的。”[3]9这段话隐喻了作者第一次看到菲亚美达的情景。从《痴情的菲亚美达》的内容来看,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骑士”对于心爱的贵妇人的爱,一种平等的、女性稍占主导地位的,并且具备婚外恋性质的单恋,一种与中世纪骑士精神中的典雅爱情一脉相承的爱情观。我们发现,但丁、薄伽丘等文学巨匠笔下的女神是理想女性的化身,也是激发诗意灵感的源泉,通过巨匠的名作化为不朽。引入这些相关的重要文献资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为准确且深入地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西方文化所体现的特征,同时对于历史学本科学生而言,有利于提高其运用史料的意识和能力。
二、课程中论著及论文的引入
对于很多古代、中世纪以及近现代的文献资料,高校历史学本科学生把握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除了文献的引入外,笔者还引用了大量的近现代国内外学者的对相关主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尤以论著和论文为主,将它们作为补充。如威尔•杜兰的《世界文明史》、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布林顿的《西洋文化史》、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朱伟奇的《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彭小瑜的《中古西欧骑士文学和教会法里的爱情婚姻观》、李化成的《黑死病期间的英国社会初揭(1348—1350年)》等。以“典雅爱情”专题的讲授为例,笔者引入了布林顿在其著作《西洋文化史》中关于典雅爱情的定义:“衰退中的骑士精神培养出‘罗曼蒂克的爱情’,对一个理想的女人所产生的爱,一种做不到、非尘世的和精神上的爱。这个理想的女人是可以使崇拜者高贵起来……骑士精神也将的冲动升华作精神上的爱慕。”[4]186并且分析了这一定义中的两个重要词语“衰退”“高贵”。“衰退”指出了雅典爱情出现的时间,是在中世纪中后期;“使崇拜者高贵”是典雅爱情的作用。此外,笔者还引入了威尔•杜兰的一段话:“有两种影响力缓和骑士的野蛮作风———女人和基督教。女性的德行再度被发扬,以遏止英武男人好战的血气之勇。”[5]452同时,分析了威尔•杜兰这段话所指出的贵妇人在骑士精神特征转化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样的引入和分析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了解到中世纪存在于贵妇人和骑士之间这一神秘爱情的基本情况。在“黑死病的文化影响”中,在讲述黑死病来源的不同说法时,笔者引用了麦克尼尔在《瘟疫与人》一书中的看法:“在1252年蒙古军队从远征云南—缅甸的行动中撤回不久,鼠疫杆菌就侵入到蒙古的野生啮齿动物群落,并逐渐转化成地方病。随后几年,随着受感染的老鼠、跳蚤和人无意识地把杆菌传播到新的啮齿群落,而向西沿着大草原扩张。”[6]97通过这样的引入,让学生体会到从古至今东方与西方的文化都有交集,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进行传播和交流。通过引入相关学者的论著及论文作为补充,为学生提供更多不同的了解西方文化的特点及内容的视角,同时,也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三、小结
除文献资料以及近现代学者的论著和论文外,在“西方文化概论”课程中,笔者还引入了部分考古证据、影像资料、印章等史料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支撑。在授课对象主要为历史学本科学生的课程中,进行大量史料的引用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事实上,在这门课程结束之后,从学生所提交的读书报告和小论文的情况看,这门课程所选择的十二个专题不仅激起了很多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同时他们也努力在对相关史料的研读与分析中,试图就其中的某个感兴趣的论题进行独立的分析并撰写论文。
参考文献:
[1]希罗多德.历史(上册)[M].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ClydePharr.TheTheodosianCodeandNovelsandTheSirmondianConstitutions[M].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52.
[3]薄伽丘.痴情的菲亚美达[M].陈才宇,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4]赵林.神旨的召唤———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5]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信仰时代(第四卷)[M].幼狮文化公司,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关键字:幕末;和魂洋才;明治维新;文献综述
十九世纪中叶,在西力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率先被西方打开国门,随后不久日本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两国的仁人志士都开始认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主张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式来抵御西方的入侵,决定向西方学习。日本在学习西方的同时,提出了一个指导思想,那便是和魂洋才。和魂洋才的内涵顾名思义,“和魂”指大和名族的精神,而“洋才”指西方的文明,是以日本的精神来学习西方的知识,两者之间是并列的关系。与中国提出的“中体西用”不同,日本并没有拒绝西方,而是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吸收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又处心积虑地保留自己的传统。日本构建的这种以西方文明与日本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模式,成功地把日本从封建社会改造成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目前关于和魂洋才的相关论著与研究成果已十分丰富,具体的综述如下文:
1 国内学者的研究
著作上主要有江秀平的《走向近代化的东方对话――与明治维新的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该书以中日两国的近代化为背景,分析认为中国与日本明治维新在背景大体吻合但结果相差甚大的原因在于中日传统社会结构上的差异、中日两国近代化过程中政治结构上的差异与指导思想上的差异等三部分因素构成。关松林的《日本学习借鉴外国教育之研究”和魂洋才”的建构与嬗变》(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主要阐发了日本教育在学习借鉴外国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鲜明特点:日本教育擅长吸收外来文化,能够积极融合东西方文化的精华,且有选择性地吸收外国教育的长处,以适应日本自己的需要。叶渭渠的《日本文化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中概括介绍了日本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简要说明了这些文化与日本政治社会发展历史的有机联系,然后才比较的视角出发,论述了日本与中国交往的历史以及近代与西方交流、调适西方文化的新鲜经验。
其他著作还有吴廷桢、赵颂尧所著的《坎坷的历程――近代学习西方八十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王承仁的《中日近代化比较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樊和平的《儒学与日本模式》(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5)等。
论文主要有赵紫峰的《中日两国教育近代化之比较――以“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为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该文以“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思想对中日两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为主题,运用历史归纳综合的方法总结找出了两国在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异同。张敏琴、李珊珊在《“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思想之比较》(《文教资料》,2006年第28期)中,先是找出了两个口号的社会背景及其原始内涵都大体相同,其次分析了两者表现出明显差异的原因在于两国的经济基础与阶级基础不同、文化阻力与倡导者意识不同等方面。李翔海、刘岳兵在《“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比较申论》(《河北学刊》,1997年第5期)中作者认为中体西用的重点始终在“用”字上,而和魂洋才则不同,“洋才”包容的尺度越来越大,以致于可以在“和魂”的层面上接纳“洋魂”的内容,这是日本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吸收外来文化的方式。武安隆的《从“和魂汉才”到“和魂洋才”――兼说“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的异同》(《日本研究》,1995年第1期),作者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比较研究发现“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的发轫阶段出发点大致相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魂洋才”的取舍标准放宽了,而“中体西用”却难有突破,“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之间是无法用等值去衡量的。苏中立的《“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之比较》(《贵州社会科学》,1992第12期),作者从两者的文化模式去比较分析中日两国走上不同结局的原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大国,输出的多输入的少,日本则相反,致使中国学习西方、实现近代化的步伐远远落后于日本。
其他相关论文还有肖传国的《中日在吸收近代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以“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为中心》(《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张雯的《“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之比较》(《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3期),赖作卿的《“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辩》(《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严清华的《中日近代之初的两种对外开放观――“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思想比较》(《经济评论》,1995年第2期)等。
2 日本学者的研究
高坂史朗的《近代之挫折:东亚社会与西方文明的碰撞》(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该书以日本、朝鲜、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为中心。作者认为东方的近代化一开始就陷入了“和魂洋才”、“东道西器”、“中体西用”这种东西二元对立的陷进中,这种陷进造成了东亚社会发展的非连续性,同时也对东亚的自我认识带来了困惑与挫折。加藤周一的《日本文化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主要从日本文学的角度来看待和魂汉才到和魂洋才的转变,作者认为在汉才时期中国主要为日本带来了儒学思想,汉才与和才融合经历了一千多年,这种精神已经深入了日本的骨髓,所以日本的洋才才能带入西方的价值观,影响到近代的日本。衫谷昭的《和魂h才から和魂洋才へ:久米邦武の知的背景》(L崎心大学人文学部,1995)中作者从久米邦武随行欧美写下的回忆录中,从个人的身份背景、时代背景等分析对于了日本人的自我认知这个问题。
研究近代日本,不H要把握当时日本国内外政治情事的变化,对日本思想文化上的转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对和魂洋才思想的研究,了解其是如何从产生到变化再到发展的过程,便对近代日本的发展历程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江秀平:《走向近代化的东方对话――与明治维新的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2] 关松林:《日本学习借鉴外国教育之研究”和魂洋才”的建构与嬗变》,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
[3] 叶渭渠:《日本文化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4] 赵紫峰:《中日两国教育近代化之比较――以“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为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5] 张敏琴、李珊珊:《“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思想之比较》,文教资料2006年第28期
[6] 李翔海、刘岳兵:《“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比较申论》,河北学刊,1997年第5期
[7] 武安隆:《从“和魂汉才”到“和魂洋才”――兼说“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的异同》,日本研究1995年第1期
[8] 苏中立:《“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之比较》,贵州社会科学,1992第12期
[9]高坂史朗:《近代之挫折:东亚社会与西方文明的碰撞》,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1.引言
艺术真实是中西方文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真实理论还在不断发展。在人们过多的关注西方文学艺术真实观的同时,笔者认为我们也应关注到中国艺术真实理论的变化发展。笔者对国内艺术真实论的专著、硕博论文及核心期刊这三大类文献进行了简要梳理。硕博论文类文献,以关键词“艺术真实”在知网搜寻硕博论文情况,截止2015年5月,共计279篇论文。由于艺术真实一直是关注的热点,期刊较多,根据本文研究的范围,所以只选取了文学理论核心期刊类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具体分析。其中《文艺研究》有12篇、《文艺理论与批评》有6篇,《文艺报》有5篇,《文学评论》有8篇,《外国文学研究》有4篇,《文艺理论研究》有26篇。
根据专著类书目的介绍及评述,笔者发现国内艺术真实论的专著多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本文主要列举的艺术真实论专著有:陆贵山《艺术真实论》、萧殷论文集《论生活、艺术和真实》、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和张炯《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责》。
再者,经过国内文献研究的整理,从古代文论中梳理出艺术真实理论线索的文献不多。笔者发现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艺术真实理论尚有挖掘的空间。在古代文论中,很难找到有关于艺术真实理论的专论,但是其中关联性的线索是有迹可循的。笔者的问题是,中古国代文论中能否通过这种源头性线索的梳理来建立起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论的理论框架。笔者试从古代文论中梳理出相关线索以验证其探寻其可能性。
2.国内艺术真实论研究概况
笔者基于国内艺术真实理论专著、文艺学专业的硕博论文及核心期刊文献的综合分析,将国内艺术真实理论研究的问题及特点概括如下:一是艺术真实论的文献专著主要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二是艺术真实概念模糊不清;三是艺术真实理论研究呈现了极强自省意识及融合力;四是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论还有发展的空间。
2.1艺术真实论文献专著主要集中于80年代
围绕艺术真实论进行探讨的专著主要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艺术真实论专著主要有:陆贵山《艺术真实论》、萧殷论文集《论生活、艺术和真实》、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和张炯《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责》。这些著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受思想及现实主义思潮的影响。这些艺术真实的观点主要围绕生活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艺术真实与生活的关系等。
陆贵山的《艺术真实论》首先在概述部分梳理了中西方艺术真实理论的历史发展。《论生活、艺术和真实》是萧殷收录的个人论文集子,主要论述了生活、艺术和真实的关系。此外,在文学写作实践方面也给年轻人指出了宝贵的意见。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一书首先梳理了西方艺术真实观的演变和中国艺术真实观的演变,并比较了中西方的艺术真实论,建构了艺术真实论的动态模型。张炯《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责》一书共分为五辑。在本书中,张炯指出“作家的职责在于暴露”,他认为作家应该“全面地辩证地反映生活真实的问题”,弄清楚“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区别问题”,并要“准确地描写人物和关键的关系问题。”
2.2艺术真实概念的模糊不清
艺术真实的概念含混不清首先则体现于用法的混乱。如“艺术的真实”、“文学真实”、“文学的真实性”等。理论家们在运用此术语时则呈现自说自话的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读者造成了理解上的混乱。其次,艺术真实的概念在文艺界的讨论中众说纷纭。众多理论家关于艺术真实的概念也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反而从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艺术真实与生活的关系中间接阐明观点。再者,艺术真实的概念界定也出现了变化,热衷于探讨艺术真实的性质,由以往的二元关系模式(如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等)走入了多元动态的关系模式(如朱立元提出的艺术真实“创作—作品—鉴赏”的动态模型)。
2.3艺术真实理论研究呈现了极强自省意识及融合力
国内艺术真实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了极强的自省意识及融合力。当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不能普及性的运用并解决问题时,研究者会开始审视理论的更新与发展。如赵炎秋在《“艺术真实”辨析》一文中通过三类教材艺术真实观的比较,他指出了艺术真实研究的局限。颜翔林在《艺术:“真实”与“真理”的缺席》一文中运用怀疑论美学质疑“艺术真实乃文学之生命”的命题叶茂康在《“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再认识》一文则主张推到“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一命题;他将“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一命题界定于现实主义范围之内。生琳,黄浩在《对现实主义艺术真实论的历史告别—新时期以来艺术真实问题讨论的基本思考与批判》一文中,结合网络文学,武侠,科幻小说以及网络统计数据,质疑已有的艺术真实论命题。
2.4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论还有发展的空间
中国古代艺术这是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古代文论中梳理出的相关线索的文献较少。在此只列举部分文献,以咨参考。除了陆贵山《艺术真实论》(见本书21-24页)和朱立元《真的感悟》中对于中国古代艺术真实理论的相关梳理外,还有以下文献做出了相应的梳理。如张新艳硕士论文《论艺术真实之维》、朱述超硕士论文《袁枚“性灵”美学思想研究》分析了袁枚的性灵论,指出其情感论与真实论的统一。此外,王汝梅《白居易的文学真实论——谈小说理论的萌芽》一文中论述了白居易的文学艺术真实论并指出“我国古典诗论,从诗的主客、形神、虚实、有无、真魇两方面的对立、融合关系探求艺术真实,大道了极其精妙的程度,表现了特有的民族风采。”蒋述卓在《佛教对艺术真实论的影响一文中,从古代文论“真幻”、“情真”等范畴分析佛教对艺术真实论的影响。
3.小结
综合上述,国内艺术真实论文艺理论研究特点主要有四点,一是艺术真实论的文献专著主要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二是艺术真实概念模糊不清;三是艺术真实理论研究呈现了极强自省意识及融合力;四是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论还有发展的空间。艺术真实理论作为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依旧还有继续探讨及研究的潜在空间。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
主干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影视文学、文学概论、美学、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中国文化概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写作、中国古典文献学、民俗学、逻辑学、书法等。
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语言调查、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人本主义 多元化 新课程 人文素养 个性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3-0029-04
在社会科学领域,文艺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于20世纪中后期有了很大发展。文艺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发展的现状及走向问题直接影响着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特别是指导着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学。文艺理论思潮对我们正确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及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意义有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一、 东西方文艺学发展现状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可以分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主要思潮。20世纪初,西方人本主义者继承并发展了莎士比亚关于“人是宇宙的精神,是万物的灵长”的人文主义思想,并重新强调了以单个的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观――人本主义。他们重视人的个性、个体的心灵活动并试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并强调文学表现中的“非理性”的直觉对于文学创作的第一性。这在萨特的存在主义文论中就曾提及。但真正丰富人本主义观点的是瓦莱里的象征诗论、庞德关于感情与理性的“复合” ,特别是克罗齐关于艺术是抒情的直觉和表现的表现主义文论,甚至是弗洛伊德 “无意识” 所剖析的文学中表现的个体精神史的创作理论,都是人本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因。
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较早提出有关科学主义的文艺理论。其后继者布拉格学派的文艺理论因受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主张研究文学的内在规律,即使文学之为文学的文学性,即文学中的语言形式和结构。科学主义反对人本主义的文论观,强调文学的独立性,强调文学之所以为文学是因为它一经创作就具有了“客观性”,它是独立于作者、社会、意识形态之外的,文学是由结构、语言、语义和形式等实在的物质承担的。科学主义文论观反对文学创作的主观理论,试图从可确切的科学研究性的角度把握并揭示文学自身的内在规律。这在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文论中尤为明显。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在研究侧重上,有两次历史性的重大转移:一是由侧重作家研究转变为侧重文本研究;二是由侧重文本研究变为侧重读者接受研究。拜伦作诗不需要思考,他是用天赋在作诗;安娜・卡列宁娜是一个激情饱满的觉醒者,是一个敢于反抗一切不平等、敢于追求自由的托尔斯泰式的人物。19世纪,现实主义作为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主流肯定了文学作品对社会、对自我、对作者自身精神意识的重塑与创造,强调文学创作的天才和“主体第一性”,这是人本主义文论在作品上的印证。但20世纪20年代之后,随着俄国形式主义、语义学和新批评派的崛起,西方文论研究的重点开始发生悄悄的转移,从研究作家为主逐步转向研究作品为主,他们甚至不再关心作者的生平和心理,不再关注他们天赋的文才,他们试图割断文学作品与作者、读者的联系,只孤立地研究文学作品本身。罗兰・巴尔特甚至声称:作者死了。20世纪30年代,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在重点研究文学作品的同时已经开始关注读者的接受问题,特别是萨特对读者的再创作给予的高度评价和英伽登关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再创作的系统理论的出现,第二次研究重点再次发生了转移,一直到60年代出现的解释学和接受理论再次把这一研究重点推向了,特别是结构主义文论的出现,更使其达到了顶峰。
当代西方文论最重要的特征是出现了两个转向:一是“非理性转向”;二是“语言论转向”。非理性转向主要是就人本主义文论而言的。19世纪以前的西方古典文论同古典哲学一样,是理性主义占主导地位,人能主宰世界的理性精神被看作人之为人、人高于动物的本质所在,这是那一时期,甚至更前的一段时期的所有西方思想家共有的理想。在那时,人文主义其实就是一种初期的人本主义,理性是主宰一切的“神灵”。但叔本华和尼采打垮了黑格尔曾引以为豪的理性人本主义,他挑战传统,发出了人可以超越自身理性的哲学观念。这种绝对夸大人的理性对世界的改造和创作性的文学观念发展到极致,就出现了所谓的“非理性转向”。他们认为传统理性不能认识这个世界,不能解释人类无限丰富的精神世界,这些是理性无法涉及的,但确实客观存在的,于是,情感、直觉、无意识、意识流、思维前逻辑、审美期待视野等种种心理活动拓展了人们对于自身意识的认识。这些“非理性”的文学观念挑战了“理性”无法解释的文学创作现象,伽达默尔“合法的前见”的提出,卡西尔对“隐喻思维”的重现等,都从不同方面对人的本质力量中非理性的方面加以发现和张扬。但越是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越是难以解释更多的文学理论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非理性因素的存在造成了无定的文论阐述和解释,于是科学主义文论预示着“语言论转向”的出现,这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文学理论的一次文本主义的理性回归。“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恩格斯),哲学对人认识世界何以可能的探询,由真理转为了有待证明的理论转变,决定了以法国哲学家笛卡儿为代表的理性哲学观念对经院哲学推崇的信仰的反叛,也成为了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基础。这种哲学转变和发展在文学研究中就表现为“语言论的转向”。维也纳学派的石里克在《普通认识论》中认为这种转向使传统的认识论本体得到了解决,思考表达和陈述的本质,即每一种可能的语言(广义)本质,代替了研究人类的认识能力。于是人们的问题不再是问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的本质又是什么?而是我们如何知道世界的本质?以及我们为什么知道人区别与动物而称其为人?任何非理性和主观判断和建立在为实证的客观数据上的论辩都被否定了,在文学上,强调了对于文学作品应先在语言层面上检验命题的真伪的观点,反映在文学理论上就是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语义学和新批评派,一直到结构主义、符号学、解构主义。
受西方文艺理论发展的影响,中国的文艺理论在20世纪有着巨大的发展。中西方文艺学的现状牵动着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文学教学的发展;同时,文学教学应该依据文艺学理论调节自身存在的问题。
二、 新课程改革下中学语文文学教学出现的问题
20世纪末,语文教育教学经历了从饱受质疑到成为评论界“众矢之的”的过程,穷途末路之后是改革的势在必行。随着新大纲、新《课标》、新教材的推行,以及各地区优质课大赛的不断举办,文学教学的发展极其迅猛。但是,“松绑”后的兴奋之余,新的问题也逐步产生。
(一)问题一:文学教学过程中,文学作品的分析过度理性化,缺乏感性的整体把握与直觉领悟上的积极引导
感性的整体把握是对具体对象的直观映像总结,是从作品整体出发,俯视整部作品的思想情感。文学作品是一个整体,不是单一化的机械拼凑,一部作品的整体思想情感远远超出了各部分审美价值相加的总和,必须站在高处从作品全局角度出发,才能达到洞若观火的效果。 另外,在文学教学过程中,直观映像的总结,是激发潜意识思维活动的积极手段,有助于文学审美中深刻独到的自我感悟的形成,是培养审美“悟性”的有效方法。如今的文学教学理性有余,灵性不足,精彩言语被处理得过于技术化,往往被割裂开来深度挖掘、客观分析,脱离了作家、历史及社会背景、语境的精彩言语被咀嚼得干瘪枯燥,来自整体把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阅读美感被武断的分析式教学切割得支离破碎。文学鉴赏需要感性的整体把握。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模糊性和解读的多向性,有的教师对文学作品片段式的“死抠”、穷形尽相的分析本身就极度损害作品美感。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忽略了文学创作的非逻辑性,而一味把文学教学法与自然科学教学法等同,用理性“肢解”式的分析去影响学生的审美状态及心情,太过侧重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不注重整体感悟的培养,使学生得不到真正来自文学审美的,而文学教学也就成了一张空头支票。
(二)问题二:功利化的拓展延伸影响对文本的深度把握
1.文学教学中的功利化拓展行为
新课程对综合性学习的强调,使不少教师错误地认为提升课堂教学品位以及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方法就是大搞课外拓展延伸。无论文本是否适合“涉外活动”,一律大肆迁移拓展,而对文本的阅读却是粗略的,对学生的引导由领悟文学魅力,变成多方向、多角度积累文史常识。于是,课堂虽热闹非凡,“听取蛙声一片”,但很难见文学课堂特点。这是舍本逐末的表现,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不到有效培养,课堂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2.教学中的刻意表演行为
新课改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的民主性,于是,不少教师力求用丰富的活动来诠释互动的精彩,大量具有表演色彩的文学鉴赏课也就应运而生了。这种课不注重对文本本身的挖掘,而更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多媒体教学的紧密配合。这些课内容定型而程序化,课堂热闹非凡,却缺乏思维的碰撞和对学生想象和感悟的有效引导。这样的做法限制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真正的感悟,从而使文本教学陷入一种肤浅而简单的对话当中。学生的鉴赏水平也因肤浅而无法提升。一味追求热闹的形式,一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忽略老师的主导角色,使得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荡然无存,更不用说贯彻新课改理念了。
3.太过夸大学生自主能力的行为
新课改强调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不少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及创新思维既是大势所趋,那就应当放手将学习的自交给学生。由学生备课、上课这样的活动搞得风生水起,力求一节课40分钟,教师只讲授10分钟。这样的行为必将导致学生在文学方面的肤浅认知。
三、东西方文艺理论发展趋势指导下中学语文文学教学革新对策
(一)发扬人本主义,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
以单个的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观――人本主义,重视人的个性、个体的心灵活动并试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强调文学表现中的“非理性”的直觉对与文学创作的第一性。这种思想影响着我们在文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陶冶学生的性格,从整体接受的角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学生用感性的整体把握取性的支离破碎的分析。总而言之,诵读有加深感受的妙处,也给学生再次体会文本的动力,同时,朗读引导学生将自我情感与作品的思想情感相融合,从而使得学生更深地走入文本。它体现了重视人、重视人性,彰显人性光芒的人本主义理念,也是高度重视人的个性、心灵发展和打造个人新的精神史的体现。
(二) 西方文论的两次转向启示我们,在文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
两次历史性转向皆因西方文艺理论研究对文本本身以及读者自身感受的重视,体现在教学上,则是引导学生个性化感悟文本的魅力。
新《课标》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文学教学中,学生的感悟是调动自身的情感,对文本进行广泛的想象联想,并结合自身的深度理解所形成的。感悟越多,文本解读得越深,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就得到了提升,情操和人格也得到了升华。文学教学,与自然科学及一些实用性课程教学不同,它无法通过井井有条的理性教导使学生获得某种知识,它给学生带来的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感受,思想上的碰撞和共鸣,灵魂深处的浸染。所以,它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受,通过自身的体会和审美的偏好,实现对文本意境及思想的深度挖掘。
文学作品中有些内容对学生而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红杏枝头春意闹”“黑云压城城欲摧”“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的“闹”“压”“横”“拥”字,放在作品中品味别有一番味道,而一经理性剖析,文学审美的意趣就荡然无存了。面对文学作品,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把精彩言语放在文本之中去感悟,以精彩言语为切入点,与文本对象整体产生共鸣,与此同时进一步体味精彩言语特殊的表达作用。这样,文学教学的引导才真正具有特色,而学生的审美水平也会随之逐渐提升。
(三)以中国文艺学多元化发展为鉴,在文学教学中要多元化理解作品
多元是指建立在不同哲学观、历史观、价值观、美学观基础上的不同形态的文艺学。多元化理解文本,以百家之长促进个性化解读,有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文学世界的丰富性和人文性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个性的培养有很大帮助,因此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文学作品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在文学教学过程中,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向理解是必要的。所以,教师在文学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元化理解文章,提升自己多角度、多层级、多方向鉴赏文本的能力,不强求学生必须与主流理解一致,培养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创造性和积极多样认识的意识,也应该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体验,进行合理化想象与联想,在文本中形成自己的个性解读。总而言之,既要鼓励学生多元化感悟文学作品,也要注重文学教学价值定位和文学内在价值理念的一致性。如果文学教学能摆脱功利性,潜心钻研,努力开拓、努力用先进的文艺理论思想武装自己,那么文学教学的有效性将会大大提高,营造出生机盎然的绿色语文教育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钱中文.文学原理―― 发展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关键词]词与物;关系;历史理解
[中图分类号]G13/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121 ― 02
一、西方对“词”与“物”关系的历史理解
世界上大多数文字在被创造之时都追求着与事物的对应,西方文字就是这样。西方文字被称为拼音文字,这是目前对西方文字比较通行的称谓。原因在于西方文字在造字上不同于中国汉字的横平竖直,立体感不够强但是线条感突出。其实,西方文字是在借用的基础上形成的。据史料记载,最初创造字母的是腓尼基人,而希腊人借鉴腓尼基字母又创造了希腊字母,希腊字母就是当今拉丁文字的来源。
以英语体系为例。这种字母文字结构简单,线条感强,但也表达出象形的意义,当今的英文字母中,就有很多仍旧保留此特点。比如当前非常受人追捧的女性“S”型身材中的字母“S”,就和女人的体貌特征极其相似;字母“O”在西方古文字中代表“眼睛”,它确实和人的眼睛的形状类似;字母“F”类似旗帜的形状,因此在今天的英语中旗帜“flag”这个单词就是以“F”开头的,后来“F”的象形含义又有了转化,引申为飞扬、流动等含义,因此有了英文“fly”(飞翔)、“flow”(流动)等词汇。除此之外,英文字母“G”的象形含义与生殖有关,形似一个怀孕的女子;而字母“H”代表栅栏、字母“I”代表手指、字母“L”代表刺棒等等。由此可见,西方人在造字之初是遵循“词”与“物”的对应关系的,但由于生活环境、时代背景等的不同,如今的西方文字呈现出抽象性高于形象性的特点。这一转变的原因,我们可以从生活环境的角度进行考察。最初创造字母的腓尼基人与改造字母的希腊人,他们多以海上生活为生,这种生活方式区别于中国的以农业为生,海上生活使人们的头脑变得更加聪慧、敏锐,因此更善于推理与演算,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时得到锻炼与强化,表现在文字上便是要求简约、易于书写,而符号化正是其显著特征,和横平竖直的中国汉字比起来,西方文字,在书写上的确简约了许多,但象形特征却由此减弱。“词”与“物”的对应关系不再像造字之初那样明显,绝大多数文字甚至无法与事物的形象联系起来。
西方文字更多的是对语音的记录,以表情达意为目标,对文字本身的研究并不被西方人所重视,比如表示“女人”含义的英语单词为woman,单从词形看,我们找不到与女人外形相近的地方,象形性全无,但从这个单词的构词法来看,它是由human(人,人类)、female(女性的)和adult(成年人)这三个单词经过删减重组而成的,可见在表情达意上做到了对事物的确切描述。类似的单词,不胜枚举,我们通常将这种构词法叫做词缀构词法,是英语中最常见的构词法之一。虽然词缀构词法能够在表情达意上使得文字和事物联系起来,但是“词”与“物”的统一性已变得不再明显。
经过以上分析可知,西方文字与事物的关系从最初的外型上的形象发展到今天的抽象,“词”与“物”的统一性被打破。而东方文字与事物关系的发展状况却与西方存在着不同。
二、东方对“词”与“物”关系的历史理解
东方文字,以汉字为例,在创造之初和西方文字一样模拟着事物的特征,与西方文字不同的是,这种“词”与“物”的统一关系并没有随着文字的发展和演变被彻底打破,它始终是汉字的基础,并且这一原则对汉字的影响非常深远。汉字完全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它不以其他的文字体系为基础,靠自身的发展、演变而形成。史料记载,中国的汉字是在图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早期的图画摹仿自然万物,用以记事、传情,而古老的汉字和图画有相近之处。“虽然文字学界至今对文字来源的看法尚未取得统一的认识,然而绝大多数当代文字学者,都不否认原始图画是文字的主要渊源。”〔1〕也有的学者很肯定的说道:“人类最早的文字都是从记事图画演变而成的,这种文字都是根据客观事物的形状和特色创造而成的。”〔2〕可见文字和图画的确有着不解之缘。
众所周知,汉字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古文字和今文字两个阶段。最早的古文字是甲骨文,它也是汉字的最早形式。甲骨文中的很大一部分文字是以实物为基础的,比如“鸟”字便和现实中的鸟有极大的相似之处,而到了大篆的“鸟”字,便和繁体字“”接近了,但仍可看出图画上鸟的神韵;又如甲骨文的“日”字,是一个圆圈里面加个点,就像太阳的形状,但由于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圆形刻画起来不方便,因此才写成了方形;同样,“月”字在甲骨文中也和自然界中的月亮的形状极为相似,它是一个半圆形,里面加了一画,也是为了刻画的方便,把它写成了方形,只是下边没有封口,用以和“日”字相区分;而“山”字也一样遵守形似的原则,“山”为“象山峰并起之形”,这是我国五代宋初时期曾为《说文解字》作注的训诂学家徐锴的解释。从汉字的造字法来看,以上的文字被称为象形字,即用象形的方法造出的汉字,是一种通过摹仿事物的外形而创造文字的造字法。象形字无疑遵循着“词”与“物”统一的原则,那么其他几种造字法是否也是如此呢,答案当然不是。单从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转注字、假借字等造字法的定义就可以找出答案,比如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会意”是“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用现代汉语定义的会意字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3〕用这种方法造出的字是会意字;指事字是“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现代汉语定义指事字为:“一种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4〕由此可见,除象形字以外的几种造字法并没有以自然界的事物为依托,但象形字是构成汉字的基础,“我们说象形是基本原则,是因为会意和形声在多数情况下也都是以象形为基础的。所谓会意字,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形声字也可以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不过其中一个象形字不取其义,只取其声,用为表音的成分罢了……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上古汉字基本上是一种象形文字。”〔5〕象形字在汉字中所占比率并不高,但却拥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其中缘由不得不提到我们常说的“摹仿说”了。
“摹仿说”最早起源于西方,通常用于谈论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此学说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他说:“艺术显然是由于摹仿自然”。除赫拉克利特之外,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都认为文学与现实有着某种对应关系,比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摹仿是人的天性”。由于西方文学最早是叙事文学,所以“摹仿说”比较发达,而中国文学最早的文学样式属于抒情文学,所以“摹仿说”不够发达,中国古代没有明确提出过“摹仿说”,但却有这种思想,比如,《周易・系辞》中说道:“观物取象”; 《吕氏春秋・古乐》:“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荆浩提出“度物象而取其真”;王履认为:“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等等。由此可见,我们的先人也认识到了摹仿的重要性,只是没有像西方人一样明确提出“摹仿”这一学说。西方的“摹仿说”更多是对文学与现实关系的探讨,而广义的摹仿不仅限于文学或艺术领域,早期社会被创造出来的、尚且称不上文明、只是古人为了便于生存的文字就是摹仿现实存在物的产物。
如上所述,我们的祖先在造字之初是摹仿自然的存在物,追求着文字与自然世界的形似,故而最早的汉字由图画发展而来不足为奇。图画在摹仿自然方面的确高于文字,但在表情达意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先人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和自身进步的需要,取图画高摹仿性之特征,以便于刻画、记载为原则,又以充分表情达意为目的,创造了历经五千年而仍旧大放异彩的中华汉字,虽然如今的汉字很多已看不出象形的特征,汉字已由最初的表形走向表意,但对自然的摹仿始终都是汉字产生的基础,摹仿对于汉字这一伟大文明成果意义重大。想了解汉字的起源,摹仿这个环节是无法绕过的,“词”与“物”的统一关系在早期社会也就是这样被建立起来的。
纵观“词”与“物”的理论渊源,我们可以得知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遵守着“词”与“物”的统一,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以前。十九世纪,很多学者、文学家、文艺理论家等开始打破“词”与“物”统一的规则,并力图颠覆两者的关系,福柯便是其中之一。福柯通过对西方文化四种知识类型中“词”与“物”关系的分析,得出进入十九世纪以来的现代知识型中,“词的秩序已不再表示真实的事物,而是表现人对物的表现”的结论。福柯通过对“词”与“物”统一关系的颠覆传达出了他的话语观,在他看来话语不再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不再是传播知识的手段,它已成为一种主导力量,是事物的本源。但是福柯在《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中仍旧承认“词”与“物”在十六世纪以前是保持着一种统一关系,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关系才被打破。
三、简析早期社会“词”与“物”统一关系的原因
如前所述,“词”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包括语言、文字,还包括线条、色彩、音符等。经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已经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无论是西方社会还是东方社会,人们在造字之初都追求着与自然事物的统一。其实,不仅是文字,人们在发明语言、音乐、舞蹈、绘画等时也同样如此,毋庸置疑,人类发出的第一个可以称得上语言的声音绝对不会讲究语法的精确、发音的优美,可能只是一个声音,提醒他的同伴远离危险或者发现了食物,这是由人的第一本能即生存本能决定的,此时的人类或许并不比老虎等动物高级,他们生活于自然之中,自然事物的影响无处不在,听到了虫鸣鸟叫他们学会了说话和歌唱,看到了动物奔跑或者走路的姿势他们学会了舞蹈,见到了大自然中的树木花草、河流山川学会了绘画,正如德谟克利特所说:“在许多重要事情上,我们是摹仿禽兽,作禽兽的小学生的。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得鸟学会了唱歌。”〔6〕无疑,自然事物为人类提供了现实的摹本,所以才有了今天辉煌灿烂的艺术世界。
由此可见,早期的人类是出于摹仿的本能去创造“词”,“物”是他们生活中最直接、最清晰的参照物,那么追求两者的统一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王元鹿.普通文字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71.
〔2〕刘又辛.汉语汉字答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5.
〔3〕 〔4〕黄伯荣,等.现代汉语〔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54,55.
论文摘要: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跨越国界和超越同一文化背景的文学思潮、流派、运动、作家、作品以及和文学发展有关的各种现象的学科。纵观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累进式发展的三大阶段,即影响研究的欧洲阶段(法国)、平行研究的北美洲阶段(美国)和跨文化研究的亚洲阶段(中国)。
在当今世界学术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无疑是最引人瞩目的学科之一。自它在中华大地上复兴以来,发展迅猛,至今仍然方兴未艾。
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概念
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卡雷在他的《比较文学》艺术中对比较文学进行了定义:“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与普希金、歌德与卡莱尔、司各特与维涅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各国文学的作品之间、灵感来源之间与作家生平之间的事实联系。比较文学主要不考虑作品的独创价值,而特别关怀每个国家、每位作家对其所取材料的演变。”
美国学派代表人物雷马克对比较文学进行定义:“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领域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我国学者季羡林先生对比较文学曾下定义:“顾名思义,比较文学就是把不同国家的文学拿出来比较,这可以说是狭义的比较文学。广义的比较文学是把文学同其他学科来比较,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钱钟书先生的说法是:“比较文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则专指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更具体的说,就是把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文学现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它们在文艺理论、文学思潮,具体作家、作品之间的互相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比较文学定义为:比较文学是以世界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和跨文明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比较文学作为一种专门的学科,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但是,中西比较文学是否也能成为一种专门的学科,犹如“红学”之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鲁迅学”之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我们认为,把中西比较文学从比较文学中独立出来,进行专门的、深入的研究,有着特殊而重大的意义。固然,对于中外文化交流,取异域文学之长,补我国文学之短,中国文学与朝鲜、日本、越南文学的比较,以中国文学为主体的东亚文学与以印度文学为主体的南亚文学的比较,乃至中国文学与中东文学、拉美文学、非洲文学的比较等等,也都是有待深入开发的研究领域。但是,对于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来说,从来没有任何一种文学像西方文学那样,对我们民族的文学冲击那么大,发生过那么无孔不入的影响。直到现在,世界各国的文学传统仍在受欧美文学传统的冲击。我们现在的文学教科书,甚至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在内的教科书,都在使用着欧美文学的概念。我国当代的作家,仍在自觉或者不自觉、直接或者间接的接受着西方文学的影响,我国一般大学的外国文学课实际讲授的是欧美文学课。因此,作为专门学科的中西比较文学的建立已迫在眉睫!
中西比较文学,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大的研究领域。一是现代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二是中国古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前者应侧重于法国学派正统意义上的比较文学,即影响研究,后者应侧重于美国学派提出的平行研究。中国新文学的历史不长,而古代又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和丰富的文学遗产,这个传统总在有形无形地对中国新文学发生影响。因此,随着中西比较文学研究的深入,应该把研究的重点从现代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移道中国古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上来。
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历史与发展
曹顺庆在《比较文学史》中谈到“整个比较文学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实施,就是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一个个‘人为圈子’的不断被冲破,一堵堵围墙的不断被跨越,从而构成整个比较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走向。”[1]纵观全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一条较为清晰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学术之链。这条学术之链历经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文明研究三大阶段,呈累进式的发展态势。
第一阶段,在比较文学历史上,法国学派是最早出现的一个学派,从19世纪末开始至20世纪20年代已具雏形。法国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巴尔登斯贝格、梵第根、伽列及基亚等人。法国学派所进行的影响研究可以概括为:其一,在研究方向上,注重国与国之间文学的事实联系和实际的影响关系,在有些学者那里,对这种联系和影响的研究甚至被严格的限定在两国之间,如梵第根就持有这种观点。所以法国学派学者严厉,比较文学一词是一门系统而科学的学科没有起好的名字。其二,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实证主义。认为要使学科建立在坚实的科学性上,只有对文学关系的事实联系进行细致的、慎重的考察求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们主张把比较文学看成为文学史的一个分支。
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它在比较文学形成之初就为学科发展开辟了一条科学、严谨的研究道路,为学科理论和研究范式奠定了最初的基础。虽然法国学派在学科定位、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偏狭的观点,但影响研究至今,认识比较文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而且也是一个始终充满生命活力的研究领域。
第二阶段,1958年9月在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二次大会上,耶鲁大学教授韦勒克做了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发言,向法国学派的理论观点提出了直截了当的挑战。这个发言被认为是美国学派的宣言书,此后不仅打破了法国学派的一统天下,也确立了美国学派在世界比较文学领域中的地位。
美国学派对文学进行的平行研究在与法国学派争论中确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其理论重点和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可小结如下:第一,扩大了研究的领域,把不同学科引入到文学研究中来;第二,把比较文学研究的目光转向了文学的内部,更加关注作品的结构、语言、层次等方面的问题;第三,开拓了多元的研究方法,主张针对不同作品、不同问题运用不同方法,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在第三阶段,学科自我发展的又一次机遇是东西比较文学研究的崛起。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台港及大陆比较文学研究的迅速崛起,为开拓比较文学的领域,尤其是东西方文学的跨文明比较做出了实绩。这种跨越东西方异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将全世界比较文学引向了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为比较文学拓展了更加宽广的视界,将比较文学导向了又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中国学术界正在探索甚至正在建构跨越东西方异质文明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新体系。台港学者对于东西方文化“模子”的比较文学研究和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探索,已迈开了比较文学新的学科理论建设的步伐。而近年来中国大陆学者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跨文明”的提出及其方法论体系轮廓的初步勾勒,更进一步奠定了学科理论建设的坚实基础。可以说,全世界比较文学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战略性转变,新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正如旭日般冉冉升起,这是一个更加广阔的视界,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阶段。
中国比较文学乃至世界比较文学今后迈向何方?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跨文明研究”,或者说着眼于在中西文明冲突、对话与交流的跨越东西方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将是中国比较文学乃至世界比较文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曹顺庆.比较文学论[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2.
[2]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唐君毅对道德理性统领下文化关系的论述综合了儒家“本”“末”与西方哲学“一”“多”关系的理论,但他最终还是回归于儒家的摄末归本思路。唐君毅认为,人类的一切文化活动,均属于道德自我或精神自我,文化是道德自我或精神自我分殊之表现。他说:“人类一切文化活动,均统属于一道德自我或精神自我、超越自我,而为其分殊之表现。……然而一切文化活动之所以能存在,皆依于一道德自我,为之支持。一切文化活动,皆不自觉的,或超自觉的,表现一道德价值。道德自我是一,是本,是涵摄一切文化理想的。文化活动是多,是末,是成就文明之现实的。道德之实践,内在于个人人格。”[3]3唐君毅明确指出,道德理性统领文化世界,文化世界是道德理性展现出来的特殊文化价值。这种立论方式显然来自传统儒家思想。唐君毅借鉴了孔孟论述六艺本于人之心性与人之人格的方式,将文化活动反本于人。唐君毅的学生霍韬晦说:“由用识体,由末归本,最后终于发现各种文化活动均为人同一的精神自我超越其自然性向之分殊之表现。依是,道德理性一方面是理性,一方面是道德,除此之外,还有超越性、主宰性、内在性、创造性等种种涵义。”[3]1可见,道德理性之“一”并非西方哲学意义上的“理性”同一,而是中国文化智慧之“本”善。道德理性与文化世界的关系是本末体用之关系。从本末体用看人文世界,人文世界并非外在于人的异在之“物”,而是人类实现类价值的合目的,这是直承儒家思想而来的对人文体用关系的阐释。唐君毅自述自己的根本观点本自儒家思想,他说:“而我今之论文化,即直承船山之重气重精神之表现之义而发展。然吾人之言心与性理,则仍依于朱子与阳明之路数,此即本书所承于中国儒家思想者也。”[3]5钱穆曾在随劄《近思录》中比较中西文化之异同说:“伊川此条言天有性情,此乃人本位之观念。近代国人则必讥之曰主观。然能无主观者其又谁?西方之学外于人以为观,近代国人则尊之曰客观。客观则无定观,故西方之学仅重功用,在己则不言性,在外则不见道体,此诚中西双方文化传统学术思想一大相岐处也。”[4]155此一比较以《近思录》思想为根本,阐发了宋学以人为本位的特点。钱穆所阐发的中国文化人本位的特点正是唐君毅从中国儒家思想所直承而来的中国智慧。在唐君毅看来,人之精神活动,包含人所实现之理想或价值之觉识,均为心理的或心灵的。文化活动是人心实现理想和觉识价值的精神活动,心内在于里,文化是心之创造,心灵决定一切现实而表现为文化,从这个意义而言,唐君毅的人文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观念的“唯心论”。儒家所谓的仁义天理良知,在唐君毅看来是精神超越自我的本质或自体,显然,唐君毅以儒家之性善论充盈精神,视文化活动为精神价值之活动、精神之合乎理想价值的活动,突出了人文世界求真、善、美的本性。以儒家思想为依托的人文世界具有涵摄性与化感通变的能力,这是中国人文思想的主要特点。
唐君毅的思想深受黑格尔影响,因而对中国人文思想发掘得似乎不够通透,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唯心论色彩。他认为,一方面,现实环境是精神实现价值的场所,现实环境能够规定心灵创发活动的形态,甚至可以成为人文活动的桎梏或束缚;另一方面,心灵自我能够超越自我以外的现实环境。他说:“至于所谓吾人之文化活动,随吾人所在之现实环境而异,唯是吾人之精神受现实环境之规定,而表现为不同之文化活动。……吾人之主张是:一切谓现实环境决定吾人之精神或文化活动者,皆实只是规定而非决定。而决定吾人之精神或文化活动者,唯是吾人之精神自我,或超越自我之自身。此依佛教之名词说,即凡精神自我超越自我以外者,对精神与文化活动之自身,皆为一外缘,而非真因。”[3]7无论是心灵的自我超越还是现实环境的外缘作用,心灵与现实环境的二元关系终归难以调和,立足于心灵的文化活动,难以逃脱唯心论的指责。同时,以环境与心灵的二元结构阐述心灵自我也遮蔽了中国人文思想的特点。张祥浩批评唐君毅的唯心论倾向说:“因为主观唯心论直截了当地把物质身体或客观现实存在,看成是心的作用或心的派生物,而他则把客观的现实环境看成是人类文化活动的外缘或第二因,把身体看成是托显精神的消极存在,这是有区别的。但在事实上并没有本质的不同。”[2]178-179这依然是西方哲学的视角,只不过是西方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批判。这种视角同样遮蔽了中国人文思想中“心”之作用。心物关系如加以分割对立,立足于一方就会遮蔽另一方。唐君毅的人文思想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富有哲理性的现代转型,儒家思想在富有哲学素养的唐君毅手里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重视人、重视人文之化感通变是儒家思想最具现代意义的内容,唐君毅以此为契机论述人文关系,无疑找对了论述人文关系的“中心观念”。唐君毅总结人文关系说:“一切学问亦皆人之为人之学之一章。此之谓一切学问之摄末归本。”[5]87将学问各科理解为“为人”之学,并以成就人作为学问之“本”,唐君毅摄末归本的人文思路有力地冲击了科技理性的西方思维,为人文学的研讨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人文序列:经由西方进入中国的群科排序
人文序列是人文学者对人文群科的排序与定位。唐君毅非常重视人文群科之间的序列问题,一方面,他从人的存在高度重新定位人文群科之次第,另一方面,他论述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分际,这两方面的排序思路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不在于“顺”着西方讲,而在于以传统思想为资源“逆”着西方讲,体现出唐君毅既接受西学又试图超越西学的中西学会通特点。唐君毅从人之存在高度重新定位人文学术的序列。唐君毅认为人文学术即是为人之学术,他说:“一切学术思想,都是人的思想,一切文化,都是人创造的。因而一切文化之精神,都是人文精神。讨论任何种之学术思想,都是讨论一种人文中之思想。”[6]1从人的角度论述人文学术,学术既是“人为”的学术,也是“为人”的学术,学术是人在世界中的缘构,也是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如果人缺乏道德精神,学术建构亦不可能。唐君毅说:“故人之道德精神,如果建立不起,缘之而使当然理想、客观价值意识、历史精神,皆不能向上提挈,而向下降落崩坏,则无一人生之活动或社会文化之建设,能真实成就。”[5]70唐君毅批评了西方重视抽象概念的学术传统,他认为西方学术观念“是以为愈抽象而愈概括性的学问,愈在学问世界中,居更根本而更高的地位。故逻辑、数学、几何学或第一原理的哲学,被认为一切学问之本。”[5]71西方学术重学(真理)重术(技术)而忽视了学术与人之间的亲缘关系,唐君毅反其道而行之,强调学术与人存在在世的紧密联系,并以此为依据重订了各种人文学术之高下次序:“一、为人之学,二、历史,三、文学艺术之学,四、哲学,五、社会科学,六、自然科学,七、形数之学与逻辑”[5]72。唐君毅认为,人成为人是人成就一切事之本,一切人皆须为人,一切学问皆是成人之学问,因此,为人之学居人文学术之首位。人为本,学为末,为人之学摄末归本;人为道,学为器,为人之学道器合一;人为体,学为用,为人之学体用不二。唐君毅的人文序列凸显了学问世界与人的亲缘关系,批判了西方人文序列将人抽象化、概念化的倾向,从而将人文学术重新奠基在“人”的大地上。
唐君毅还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术的序列做了新的阐发。唐君毅论述三大学科群的出发点依然以人为中心,他认为三大学科群的分际是人看事物的不同观点和态度。在这三种态度与观点中,人文学术能够自觉回顾和反省自己的反应、感通、行为,并能摄入人所面对的自然社会之事物,因此,人文学术是人之心灵与精神的学术,是人对自己行为之表现的学术,她与人之关系最为密切,应当居于人文序列之首位。反之,自然科学将对象作为离开或外在于人之主观行为与精神来认识,是一抽象的普遍者,因此,自然科学只是人看事物的一种态度或观点,并不能取代社会科学和人文学术而独居首位。三大学科群中,自然科学的地位还在社会科学之下。通过对三大学科群的重新定位,唐君毅提出在人文学术中重建人的主体意识的构想。唐君毅认为,此时代的学术思想过分崇拜抽象普遍者,忽略了人生之具体存在。以人之存在为中心的人文学术恢复了人在学科群中地位,重新提出了学术对人心人情的感通要求,彰显了学术活动所蕴含的人之价值。以人之存在为中心的人文序列具有融通性和开放性,这体现在唐君毅对非人文、超人文、次人文和反人文思想的认识上。唐君毅认为:“人文思想之发展,一方由人对于人文本身,逐渐加深加广的思想,同时亦即由人文思想与非人文、超人文、反人文等思想,互相发生关系,而相依相涵或相反相成以发展。在此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见非人文的思想之扩大人文思想的领域,超人文的思想之提升人文的思想,次人文的思想之融会于人文的思想,即人文的思想之不断以新形态出现,以反反人文之思想。此相续不断的人文思想发展历程中,便显出一种人类之精神的向往。此种精神,我们称之为人文精神。”[6]3可见,唐君毅认为人文精神是通过反反人文思想而不断前进,这是黑格尔式的进化论。我们认为,人文只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成果之一,人文能够澄澈、净化非人文思想,但不能取代非人文、反人文思想,人文与反人文思想之关系走在相互涵摄的路上,而不一定是进化论式的“前进”。栾栋曾对人文学科、自然学科与社会科学三大学科群的关系做了论述:“从本质上来讲,人文只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而不是唯一动力,人文有赖于自然力、科技力量的协调作用才能演奏出美妙的乐章。反之亦然,自然力和科学力量也只有在人文力量的导引下才不至于走入歧途。与之相对应,强调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不等于忽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科。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大学科群的通力合作和相互涵摄是文教与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7]33以涵摄化感论人文学科,突出了学科群之间的根脉勾连,强化了学科群之间的内在互化,有利于促进三大学科群之间的良性循环。唐君毅对人文群科的重新排序凸显了中国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也为儒家思想的现代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儒家思想与西方哲学原属平行发展的文化系统,在西学东渐的语境下,儒家传统思想受到了西学的冲击,曾经被视为应该打倒的对象。唐君毅以西学反观中学,力图从中学中挖掘出西方传统曾经关注过的“问题”,并立足中学彰显出中国文化迥异于西方文化的“视域”,这种经由西方进入中国的工作思路开发出了儒家思想的现代特征。
二、人文平视:会通中西学的方略
以道德理性开发儒家思想和以儒家“立人极”重新排序人文群科体现了唐君毅人文平视的中西学会通方略。唐君毅认为,当前世界各种文化正处于冲突融合之中,人类文化发展到了现在,应当是把整个人类文化当作一体看的时候了。平视是对“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中西文化交流模式的反拨。平视的前提是中西文化各有特色,而其最终目的是促进中西文化的融合,从而为世界文化的未来发展勾画理想蓝图。人文平视是唐君毅针对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融通而提出来的文化交流举措。当今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错综复杂,人类文化正在走向“由分到合”的之路。据此,唐君毅深入剖析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对中西文化之间的融合提出了“平视”的设想。唐君毅认为,西方文化之特殊精神有四目:一为向上而向外之超越精神;二为充量客观化吾人之求知的理性活动之精神;三为尊重个体自由意志之精神;四为学术文化上之分途的多端发展之精神。[5]71此四目特殊精神重在文化之超越性,其“光辉乃为向外照耀、向外探求”,因此西方文化精神贵在学问的超越性与抽象性。唐君毅说:“照由西方传来而流行于现代中国之一学问观念,是以为愈抽象而愈概括性的学问,愈在学问世界中,居更高根本而更高的地位。故逻辑、数学、几何学或第一原理的哲学,被认为一切学问之本。”[5]71这种文化传统贯注于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臻于近代而成型,唐君毅在分析形成西方文化精神的外缘条件后,对近代西方文化作了总结评述:“近代西方文化,由无数民族之战争与商业关系而生之文化接触以形成,故亦特富一向上向外之超越精神,与尊重个体性之自由意志之精神,重概念之分解之理性活动之精神也。”[6]6这些精神内涵正是中国文化所缺失的。中国文化是以农业为主导的反本复始型文化,反本复始与向上向前向外“不能不谓之两种精神”。至此,唐君毅概括了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与根本性差异,这两种文化类型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从而为文化之间的平视奠定了基础。
平视即平等互观,承认异“我”之他种文化存在的价值及其对“我”之反观意义。唐君毅认为,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存在着两种不健康的心态,一为自上视下,二为自下视上,此两种心态皆有所蔽。他说:“在过去的中国,直到清末,曾以自上而下的卑视的眼光,看近邻夷狄,与近代洋夷之文化。在中古时期,回教与蒙古民族之铁蹄,皆曾横扫欧亚。而近代的西方人,则又凭藉其武力经济力,科学技术,以征服世界为殖民地。现代不少西方学者,以西方文化系统以外之文化,皆属于落后之一阶段。而近百年来的中国人,亦在吃了军事上经济上的败仗之后,乃改而以自下而上的高攀的态度,去接受西方文化。并自视为落后地区,落后文化。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自上视下者不见,自下视上者不明”[8]369。平视是对这两种心态的反拨,平视的前提是对待异类文化的平等平和心态。文化是族群社会化生活的人化成果,承认异族文化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就是承认一个族群生存的权利。平视在尊重他人生存的基础上学会欣赏异族文化,学会吸纳异族文化。人类文化发展到了全球化时代,必须从过去“灭绝他”的野蛮愚昧走向“吸纳他”的开明豁达。唐君毅的人文平视方略尽管不容易实现,但是能够纠偏返正,不啻为地球上的一缕祥和的清香。平视也蕴含着人文的融通,人文平视的归宿是为世界文化的未来发展勾画理想蓝图。唐君毅对未来世界的人文图景有清楚的勾画。他认为,西方人文精神注重超人文、非人文的宗教和科学精神,忽视了人文的道德理性,因此,西方人文精神需要中国道德理性的补益。中国人文精神过于反本复始,偏于回归母位,忽视了人文的超越,需要吸纳西方的科学、宗教等超越性的精神。中西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文化之间的融通即是吸长补短,多种文化共同营造出人类文化的美好未来。在文化融合的世界图景中,唐君毅偏重道德理性色彩浓厚的中国文化。唐君毅一贯主张,道德理性是人类文化活动的根本,中国文化是道德理性的人文文化,因此世界文化的主流在中国而不在西方,中西文化融合应该是:“斯则吾人之藉西方之国家精神,以充实吾人之文化精神,而可转以吾人之文化精神,裁抑西方国家精神,以充达吾人之仁心仁性于天下,而所想望于人类世界之社会文化组织者也。”[9]29中国文化注重人伦、人情、人性,是以人之存在为本位的人本文化,中国文化尽管在近现代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但如能吸取西方文化科学、宗教的超越性精神,中国文化必能在新时代获得新生。唐君毅对中国文化的推崇,反映出新儒家在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与厚爱,也反映了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融合进程中吸纳他者的开新与变通。
唐君毅是当代新儒家群体中最具有哲学修养的国学大师。他学贯中西,既对西方哲学的掌握非常透彻,又能经由西方哲学的迂回重新进入中国传统思想,从而促进了儒家思想的现代开发。唐君毅以道德理性开发儒家思想、以儒家“立人极”思想重新为人文群科排序以及平视的中西学会通策略的人文论述彰显出他在中西学会通方面的独特造诣,这种造诣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作者:李亚旭 单位:肇庆学院文学院
1 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对西方历史知识的掌握古今不均衡,高中世界历史的学习内容主要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文化概论课不是历史课,但是离不开历史知识的基础,学生对于西方古代史和中世纪的历史知识存在着较大缺口,造成教学效率较低;
第二,从上古时期到当下,西方文化概论课程内容涉及的时间跨度长;“西”的概念指向多个民族国家,课程内容涉及的地域跨度大;“文化”既包括精神层面又包括物质层面,知识体系庞大,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造成了教学内容的取舍困难;
第三,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不强,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导致教学和学习效果均不理想。
2 教学目标的确定
对外汉语专业西方文化概论课的教学目标是立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培养学生运用西方文化知识与和中国文化进行对比,了解西方思维模式、文化特征与中国文化的不同,消除民族间的文化隔阂和差异,更好地进行汉语教学。
第一,全面掌握西方文化的知识体系,包括体制的演变、宗教、科技、教育、哲学和文学等各方面的发展和特点;
第二,在了解西方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运用到汉语文化、汉语语言的教学中;
第三,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避免文化冲突,更好地传播中国语言和传统文化;
第四,掌握文化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中西文化对比和交流的基本技能,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 教学内容的选择
目前,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总课时为36课时,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实现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3.1 本体知识
搭建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西方文化概论的知识体系,包括:西方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西方文化发展历史阶段的分期与发展进程;西方的宗教信仰、社会生产与生活状况、科学技术、教育、政治经济与国家制度、文学艺术等相关方面的分析;通过对西方文化的系统学习和研究,揭示西方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文化精神;强调以理性分析的方式来把握西方文化变化的规律,把握西方文化概论这一学科基本原理的分析阐释方法。
3.2 能力
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能力培养极其重视,在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中可以侧重从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第一,文化研究的能力,学生在对文化知识体系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文化现象的关注度和敏锐度,能够从多个角度对文化现象进行剖析和探究,找寻其本质和规律。第二,文化教学的能力,语言教学即文化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学习,把握西方文化本质、西方思维特征的前提下,在今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进行文化导入、文化渗透和文化传播。第三,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来实现,跨文化对比可以加深学生对中西两种文化之间差异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去了解产生这一差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原因,从而使他们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增强跨文化意识,便于中西交流和教学。
4 教学方式的改革
4.1 自主学习与教师讲授相结合
西方文化概论的本体知识教学要突破以往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往往只是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方式来进行。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某些教学内容简单、学生熟悉的章节可以安排学生自学,教师只是指出该部分的知识要点、重点和难点,课上课下给予学生答疑。另外,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比如提供学生武汉大学西方文化概论的精品课程网站;针对每个章节,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提供课前预习知识;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供课下巩固和拓展知识。
4.2 开展专题介绍和讨论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是遵循时间线索、分历史阶段来展开讲授的,突出的是阶段性特点,缺乏对宗教、科技、哲学等专门文化领域进行全面纵向的总结和归纳,缺乏对各文化领域的横向对比;因此,教师可以开设西方宗教、西方科技、西方哲学、西方教育等多个专题,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各选一个专题进行研究,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撰写报告,最后再全部展开讨论。
4.3 强调中西文化对比
对外汉语专业学习西方文化的最终目的,在于“知己知彼”,通过“知彼”更好地“知己”,从而减少和消除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隔阂和冲突,更有利地推动对外汉语语言和文化教学。在西方文化概论的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西方文化的知识点与相关的中国文化进行对比,鼓励学生从中发现规律和特点。
5 课程测试
[关键词]英美文学,三源泉,语料库,文学教学。
1英美文学与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文学作品离不开原型,也可以说原型是文学作品的大语境。原型来自于人类的‘集体无意识’,是人类从祖先那里由遗传得来并持续到现在[1]。而神话艺术是上古时代社会、文化系统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正因为神话参与建构原始人的思维模式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千百年来,它成为原型后深藏在人们的深层意识中。古希腊神话,作为希腊最早的意识形态,它是欧美民族的原始先民以特有的幻想和想象方式,对民族发韧期那艰难、悲壮的漫长历程的艺术记载,是先民在上古严酷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为生存而进行拼搏奋斗的艺术表现,这里孕育着人类的智慧,抛洒着人类苦难的泪水[2]。从中可以触摸到希腊民族那丰满而活泼的心灵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希腊神话作为人类的童年文化,为英美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若干重要的母题,并由这些原型衍化、滋生出众多的文学作品。神话所蕴含的内核,理性的光芒,跃动的火种,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积淀在欧美民族意识的深层,影响西方作家尤其是英美作家的思维模式和创作模式。希腊神话对欧洲文化有特别大的影响,古罗马人在用武力征服了希腊后被希腊文化所征服并继承了希腊神话,于是罗马神话中的神与希腊神话中的神相混同,都被赋予了同样的经历和个性,只是在罗马神话中诸神有了拉丁文名字,于是希腊、罗马神话便融为一体,统称希腊罗马神话[3]。
英美文学作为英语语言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渗透着大量的希腊罗马神话。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西方的文学家们就经常以希腊罗马神话为素材进行创作。如在英国文学当中,莎士比亚曾多次运用希腊神话为题材进行创作,弥尔顿、济慈、雪莱、萧伯纳等许多诗人和剧作家也多次在其作品中使用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和故事。神话中的神和英雄们以超人的力量和顽强的意志同不公的命运和邪恶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故事同样启迪、激励了许多美国诗人和作家,如美国诗人朗费罗曾做诗讴歌为人类盗取天火而遭受天罚但仍顽强不屈的普罗米修斯,另外惠特曼、约翰巴斯和约翰厄普代克等都借古代希腊神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圣经》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世界尤其是在英美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文学名著[4],它在世界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圣经》的故事和传说等还是西方文化艺术的重要源泉,英美文学中很多伟大作品,包括诗歌、戏剧和小说都取材于《圣经》故事。英国诗人米尔顿的长诗《失乐园》和《复乐园》,拜伦的神秘剧《该隐》与王尔德的《莎乐美》,惠特曼的《草叶集》中的“亚当的子孙”,艾略特的《贤人朝圣记》等都取自《圣经》题材。有的文学作品连题目都出自《圣经》,有的文学作品更把《圣经》故事的寓意融汇到作品的情节和人物性格里,如美国戏剧家米勒表现现代人社会生存问题的名剧《堕落之后》,斯坦贝克的《伊甸园之东》等都寓意于人间并无乐园之说。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的标题取自《旧约传道书》。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直接引用《圣经》中的诗行、布道、箴言等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不了解《圣经》故事背景的人在理解英美文学作品时难免流于表面和肤浅,甚至可以这样说,不了解《圣经》就不能侈谈英美文学。 综上所述,自文艺复兴以来,英美文学作家深受这三大源泉的影响,创作了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不了解古代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文化,就很难理解英美文学的本质及其文化语境,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这三大文学文化语境的系统资料,为此笔者构建了一个英美文学文化三源泉的语料库。
2古代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语料库的构建
语料库可以简单地看作是用于语言分析的语言语料的集合。英国著名语言学家john sinclair认为语料库是一个存储于计算机的自然语言的集合(包括书面和口头语言材料),用来反映语言的状态和变化特征[5]。国内近年来建立了许多语料库,但大部分是用于语言学研究、语法研究、词典编纂、教材编写或某一特定领域的研究等[6]。英美文学文化语境三源泉语料库,与现有的其它语料库有较大区别。构建语料库时首先要考虑建库目标,因为它决定语料库的类型和规模,决定语料的选择和整理,其次要考虑语料的来源,另外还要考虑检索软件的选用等方面。
三源泉语料库的构建目标:本语料库中要包括比较完整的古代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知识的语料,提供比较全面的背景资料,它的构建不仅要为广大英美文学教师、学者及英美文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鉴赏、解读英美名家名作的语料源,还要为英美文学鉴赏以及研究提供一个科学的平台,并且还可以用来改进英美文学课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文学、语言修养和审美情趣,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达到《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掌握文学评价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开阔思维,拓展知识结构,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环境的了解”[7]的目的。
语料库的语料来源:本语料库的语料来源多种多样,有的来自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有关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典故的书刊、杂志,有的来自市场上公开出售的数据光盘,有的来自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源,有的来自国外大学图书馆,有的来自中国知网数据库等。笔者按照建库的目标和要求对语料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整理,构建起较为完整的英美文学文化语境“三源泉”知识体系的语料库。
语料库的结构:构建的“三源泉”语料库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①希腊、罗马神话语料库,其中包括英文语料greek and roman ghost stories,myths and legends from greek and roman sources,old greek stories,stories from greek tragedians,roman stories等,汉语语料《古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希腊罗马神话》、《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希腊神话》、《罗马神话故事》;②《圣经》故事语料库,其中包括英文语料bible stories and religious classics,the wonder book of bible stories,wee one's bible stories,the holy bible(king james version),bible stories from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masterpieces等,汉语语料《圣经的故事》、《圣经事典》、《圣经故事赏析》、《基督教与圣经》、《圣经文学》、《圣经全传》等;③学术期刊语料库,主要包括近几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发表的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对西方文学,尤其是对英美文学影响的论文几十篇,如“论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希腊罗马神话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希腊罗马神话与欧美文化”、“圣经与西方文学”、“圣经:英美文学的创作母题”等;④网络资源库,本语料库还利用internet网的优势资源,建立与“三源泉”有关的文学背景、文学知识及文学评论的超级链接,这些链接除文字资料外,还提供一些图片、音频、视频等有关资料,如online-mythology.com;greekmyt hology.com;blueletter bible.org;geocities.com/athens/delphi/8991/roman.html等网站上有丰富的网络资源。“三源泉”语料库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语料库检索软件的选用:目前,功能强大、使用简单的计算机检索定位软件可以从网上免费下载,如英国利物浦大学mike scott与tim jones联合开发的microconcord软件,可以支持多文件多关键词的同时检索,支持通配符检索等,运行速度快,操作简单。而wordsmith软件功能更加强大,不但具有词语检索、共现上下文等常用功能,还可以计算出检索词语的统计值及统计分布规律,能识别文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和词组等,它们都是语料库的常用检索软件。
“三源泉”语料库的构建完成之后,启动上述的定位检索软件就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进行检索等获得大量相关的文学语言实例和丰富的文化语境,同时发挥文本库的功能,这种基于语料库的操作方便、快捷、准确。
3英美文学“三源泉”语料库的应用
该英美文学文化“三源泉”语料库可以应用到以下方面:
1)“三源泉”背景知识查询。由于本语料库包括了与古代希腊神话、罗马神话和《圣经》有关的大量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资料、较为丰富的网络资源链接和相关学术评论文章,英美文学专业学生和爱好者可以比较容易地查询到他们在英美文学学习中遇到的与“三源泉”有关的文学文化背景知识,了解有关文学人物、原型、典故等的来源、背景和使用语境等。
2)文学课程教学。语料库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意识和学习能力并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研究能力[8]。语料库中除提供了英美文学文化语境三源泉的背景知识外,还包含一些图片、音频、视频片断,评论文章和链接网站等,可以为英美文学专业学生提供足够丰富的学习和欣赏资料,大大丰富了文学课教学内容。比如,在讲授英国著名剧作家萧伯纳的剧本《卖花女》时,许多教材上只有几段节选。学生在读完节选段落时,仍觉得意犹未尽,想了解得更多。利用该“三源泉”语料库,学生不但可以观看根据该剧本改编的电影片段,可以阅读作品中的人物评论及相关的学术论文,还可以从语料库中找到古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pygmalion) 原型的动人故事,从而进行拓展阅读。这样的文学语料库在大大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另外,学生还会根据语料库中的介绍,进一步利用网络链接搜索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其它感兴趣的文学文化知识,在拓展文学课教学内容的同时使学生的学习形式丰富多彩。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遇到困难时,可以方便地到语料库中去寻找、探究答案,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基于语料库的文学教学不但能为语言、文学学习者提供丰富而真实的语言模式,并且计算机的多维性、集成性和交互性以及软件的强大功能也更便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进一步研究。
3)英美文学研究与分析。利用文学语言语料库对文学语言进行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是比较方便的。语料库为文学研究提供定量分析的基础,学生和研究者可以利用语料库进行词汇、语句、典故等统计,发现语言规律、特征,可以利用语料库研究和分析一些典型的文学模式,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学生和语料库使用者可以到语料库查询,利用计算机特有的检索和统计技术对相关资料进行检索,对英美著名作家在其作品中使用希腊、罗马神话、《圣经》典故、箴言的体裁(小说、诗歌、散文、剧本等)、人物(希腊神话、罗马神话或者《圣经》中的神、英雄或普通人物等)、场合语境(具体的使用语境及与上下文的关系)和寓意(取自“三源泉”中的最初意义还是作家进行隐喻、引申、指代等)等进行具体统计和分析,以反映作家的写作风格及其受“三源泉”的影响等,大大拓展了英美文学研究的视角和范围。
在构建英美文学文化语境“三源泉”语料库的过程中,将语料库语言学知识、先进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运用到英美文学的研究和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去,拓展了国内英美文学研究的视角和范围,为英美文学爱好者和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学习资源和研究平台,能为层次较高的文学学习者提供丰富而真实的语言基本模式,体现多媒体技术的多维性、集成性和交互性[9]。但是,笔者构建的这一文学语料库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信息量及检索手段尚须扩大与更新,要想使它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教学工具和研究平台,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笔者会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实践中使之逐步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jung c g.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m].london:routledge,1968:119.
2古斯塔夫施瓦布.希腊古典神话[m].曹乃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3陶洁.希腊罗马神话一百篇[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
4刘丛如,吴向军.《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以莎士比亚、海明威为例[j].中国宗教,2006,79(6):45-47.
5 john sinclair.corpus,concordance,colloc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6文渤燕.语料库及其作用[j].国外外语教学,2001,94(2):32-35.
7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 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