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6 08:10: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帮扶济困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扶贫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根据县教育局相关会议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保证贫困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全力营造关爱农村贫困学生的社会氛围,解除农村贫困家庭的后顾之忧,不断加大农村 贫困家庭 关爱力度,通过深入扎实地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充分发挥我校师生的先锋模范作用,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 扶贫帮困 工作计划。
二、目标任务
扶贫帮困活动要针对困难家庭的学生实际情况,以帮助困难学生安心入学,解除他们学习的后顾之忧,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为目标。要求如下:
1、学校领导重视,全体教职员工大力支持。为了抓好扶贫工作,学校成立扶贫济困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校长亲自挂帅,德育主任、教务主任、各班主任负责具体落实,广大老师,特别是党员教师要积极响应学校 千师进万家 号召,各年级对贫困生进行摸底,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做好贫困生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2、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进家庭。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落实到各班、各部门、各责任人,必须做到每个贫困生都要有人关爱,每个贫困家庭都能感受学校的温暖。结合国家的 两免一补 政策,再发动广大师生积极献爱心,为贫困学生购买学习用品、书籍等,其次组织老师、同学到贫困学生家庭进行慰问走访,鼓励他们振奋精神,刻苦学习,报答社会和父母关爱。
3、争取各方力量,拓展扶贫助学途径。我们将组织少先队员、党员同志在校园内开展爱心捐助活动,另外学校还将通过联系社会人士为贫困同学献爱心,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为贫困生争取各种奖学金,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奖学金等途径,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
4、督促检查,严格考核
德育处要对各部门开展扶贫帮困的情况定期进行统计,并报扶贫帮困活动领导小组。扶贫帮困活动领导小组将定期对扶贫帮困活动进行检查考核、调度通报,对活动开展好的个人将予以表彰奖励。
2016年,局在市委、市政府扶贫攻坚工作统一部署下,积极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局党组将定点扶贫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精心组织实施,对联系帮扶村和帮扶群众采取实际举措,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来推动扶贫攻坚工作,现将2016年定点扶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
2016年初以来,局就将定点扶贫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局日常工作考评,成立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的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局党组会就定点扶贫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安排局班子成员、副局长负责定点扶贫攻坚的具体工作,切实保障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市林业局按工作职责和职能分工,要求局有关科室在林区道路建设、退耕还林任务落实、造林项目发展和林下经济的统筹安排中,向定点村倾斜,开展扶贫攻坚工作。
二、基础先行、项目牵引
我局坚持统筹安排,通过项目建设,有计划地对联系帮扶村展开扶贫工作,主要项目投入如下:
(一)产业道路建设
今年我局投资*万元为该村修建了生产公路,这是我局投资建设的一项民心工程,是我局扶贫行动的具体体现,生产公路是一条脱贫致富路,公路的修建盘活了*多亩土地,使元宝屯人均田地增加到一亩左右,为实现该屯60多户210多人的脱贫目标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下步开发的旅游资源提供了支持。
(二)开展技术培训
为发挥利用丰富的竹资源优势,加快山区脱贫步伐,针对竹编工艺品具有成本较低、劳动密集型、技术易于掌握、市场前景好的特点和适合资金缺乏、发展产业路径少、劳动力丰富的贫困户实施的情况,投资*万元在村组织了一期扶贫竹编初级培训班,通过培训,贫困户学习了先进的竹编工艺品技术,为实施技术扶贫,发展成为稳定的增收产业,实现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一条途径。
(三) 积极开展扶贫日活动
10月17日是全国“扶贫日”,开展“扶贫日”活动,对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人心向善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政府和社会协同推进扶贫开发的工作格局都将发挥积极的带动作用,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为此,我局全面部署,广泛动员,积极开展活动:一是局党组高度重视,召开了班子会,专题研究部署“扶贫日”宣传工作;二是在全局积极开展献爱心活动,活动日当天捐款*元,衣服图书*件套,折合资金*元;三是对本村范围内的扶贫户开展走访慰问,宣传国家扶贫政策和送温暖活动,深得群众好评。
三、积极开展“一帮一联”活动
根据统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局积极开展“一帮一联”工作:一是制定我局帮扶贫困户联系贫困生活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途径和要求;二是成立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分工,并在局办成立了“一帮一联”活动办公室,协调有关工作;三是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我局干部职工对元宝村贫困户的结对帮扶,中层以上在编干部均有帮联任务,处级干部同时结对帮扶贫困户中的在校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目前我局67名干部职工联系元宝村68户贫困户(全村128户贫困户)。我局帮联人采取实地走访和电话联系的方式,通过帮思想、帮创收、帮信息和技术、帮资金、帮子女入学与就业、帮就医等途径,促进了“一帮一联”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面对困难,谋划明年工作
2016年定点扶贫攻坚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完成了118户的脱贫任务,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的脱贫还是建立在上级的大力帮扶和政策红利的基础上,脱贫也还不稳定,随着今年脱贫任务的完成,虽说有些政策还可以继续享受,但多数政策也将不可持续,再加上特色产业的培育还在初步阶段,稳定脱贫压力犹在,2017年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继续做好联系村的扶贫工作。开展谋划产业扶贫,用经济的发展来拉动群众脱贫致富。
1充分发挥由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街道办事处及学校组成的区困难家庭教育救助领导小组组织协调作用,及时解决教育救助工作中的困难和矛盾。
2及时了解掌握全区各街道困难群体的人数、分布和困难状况,制订全区和街道年度教育救助工作计划和目标。
3区、街道、学校分别建立困难家庭学生救助台帐,全面反映受救助学生的基本状况,跟踪反馈救助成效。
4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经济救助避免重复;全区中小学每学年结束,对本校困难家庭学生的救助情况进行公示。
5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访贫问苦活动,逐步形成对困难家庭学生结对帮扶长效机制。
6建立日常温暖解困和年终集中关怀两种机制,时刻关注困难群体。
7形成对困难家庭学生全方位的帮扶不仅在经济上救助,还要在精神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全面关注,以利于受助学生的健康成长。
8完善教育救助资金供给制度。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救助资金由市、区财政承担80%所在街道承担20%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救助资金由市、区财政适当补助。
9建立对各项救助款、捐助款的财务管理制度,按照《区关于对资助贫困生专款专用的有关规定》确保专款专用,用在实处,其收支情况作为校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
10进一步完善各类社会捐助管理制度,积极拓展教育救助、捐助渠道,推进结对帮扶,机关企事业单位送温暖,社会团体、个人捐助,大学生送教下乡,春蕾班,爱心班等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救助困难群体的良好氛围。
11每年组织对困难家庭教育救助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表彰奖励先进,调动各方参与教育救助工作的积极性。
二、救助对象、救助标准和救助程序
1对低保家庭子女(低保证中注有子女的名单,下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不择校的情况下,以助学券形式进行资助,免收杂费、信息技术教育费、课本费、作业本费、体检费和社会实践活动费;每学期开学前,由所在学校统一组织发放助学券。
2减免低保家庭子女就读本区公办高中(含职高)学校的高中生(含职高生)学费(缴纳捐资助学款的学生除外)减免标准为:普高学费全免,职高学费减免50%每学期开学报到时,持低保证、户口本等材料到就读学校办理。
3对残疾儿童少年和父母双亡的孤儿实行免费教育。凡本区的盲、聋哑、智残儿童和父母双亡的孤儿实行免费教育;凭有效医疗机构诊断书或所在街道民政部门出具的父母双亡的孤儿证明、户口本到指定学校特殊班或就近随班就读,由就读学校一次性办理。
4凡本区范围内的拆迁户子女,拆迁过渡期内,凭拆迁证明及过渡住所所在社区(村)出具的暂住证明,区教育局办理本区内过渡入学手续,按有关规定免收借读费。
5凡居住我区的外来农民子女凭暂住证、原户籍证明、务工证、计划生育证明和学籍证明等材料,由区教育局安排就读学校,并按有关规定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
6对家庭突发变故致贫、父或母是持证残疾人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由所在社区(村)出具证明,经街道民政部门审核后,不择校或不缴纳捐资助学款的情况下,义务教育阶段免收杂费、信息技术教育费、课本费、作业本费、体检费和社会实践活动费;非义务教育阶段普高含职高)类减免学费50%每学期开学报到时,持证明材料、户口本到就读学校办理。
7对低保户家庭住宿学生补助生活费,由就读学校按学期进行补助。
8对低保户家庭职校毕业生的推荐就业中介服务费由学校与用人单位及中介机构协调,给予适当减免。
9对本区低保户家庭升入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办学的高校大学新生发放一次性入学困难补助2000元,由大学新生本人申请、户籍所在社区(村)初审、街道民政部门复审后,低保家庭大学新生携带申请报告、低保证、户口本、身份证、录取通知书及上述材料复印件到区民政局办理。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创新,坚持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推进城区优质教育向农村及山区辐射,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逐步实现教育公平。
二、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的资源优势和辐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农村薄弱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促进义务教育城乡、区域和校际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共同提高,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实施范围
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活动由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双方签署长期合作协议的形式实施“一对一”、“一对多”的结对帮扶活动。支援学校应为城区或在当地县域内具有办学优势的义务教育学校;受援学校应为乡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或山区学校。“结对帮扶”活动由县教育体育局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原则上,各城区和平川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均须与一所或多所农村薄弱学校或山区学校“结对”,形成帮扶关系,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具体安排见附件)。
四、实施内容
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的主要内容是:扩大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发挥支援学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对受援学校从教育理念、学校管理、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指导与帮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整体提升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水平。
(一)学校管理帮扶。帮助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日常工作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找准发展定位,理清办学思路,帮助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规划;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从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指导;可互派管理人员到对方学校挂职交流学习,使受援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二)教育教学帮扶。指导受援校按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建立健全教学档案;定期开展各类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如制定教学计划、集体备课、随班听课、上示范课、评课、教学报告会、专题讲座和课题研究等;开展课题研究,引导受援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帮助和指导受援校开好信息技术课,用好教育资源,开展教研活动交流,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受援校加强实验室、功能室、图书室建设,对实验教学和实验操作进行指导;可选派教师支教,传播先进教学经验和新教学理念,同时接受农村及山区学校教师前来学习与培训。
(三)教师专业发展帮扶。帮助受援校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和培训计划,整合学科教学能力培训;帮助受援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养;帮助受援校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组织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到受援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指导及支教交流活动,提高农村及山区学校教师专业素养。
(四)校园文化建设帮扶。帮助受援校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指导受援校开展团队活动和课外活动,促进双方学校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五)办学条件帮扶。力所能及地向受援校捐赠本校更新换代的信息技术设备、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等,使硬件建设有所改善;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在资金和物质方面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争取外援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五、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开展义务教育“结对帮扶”活动,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结对帮扶”作为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做好活动安排。结对学校双方要加强联系,深入了解,针对受援学校存在的薄弱环节,共同制定操作性强的活动方案和学年“结对帮扶”计划,确定“结对帮扶”的目标、内容、方法及具体措施,建立校际间“结对帮扶”工作制度,签订“结对帮扶”协议,精心组织,落实责任。
近年来,十三师工会在兵团工会、师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把“倾情民生、倾力民意”作为师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开展了“扶贫济困、奉献爱心、共创和谐”为载体的“送温暖”活动,现将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主动作为,坚持不懈地做好重大节日的送温暖活动,机制效应初步显现
师党委三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民生连着民心、民心连着党心、全社会要关注弱势群体”,师工会积极行动,以力促建立师、团“送温暖”基金为抓手,主要抓好三件事。一是深入基层,摸清底数。师工会组织两个调研小组对山南山北8个团场、尤其是5个少数民族团场各家进行调查走访,全面了解和掌握困难户的生活状况和困难程度,认真分析了致贫因素如因病、零就业、语言障碍、科技文化盲点、没有发展资金等等,作了细致分类,撰写了调研报告。二是明确目标,整合资源。召开师党委困难职工帮扶专题会议,出台了《十三师“送温暖”基金管理和使用办法(暂行)》文件,成立了各级由师、团主要领导任组长、工会、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送温暖”领导小组,建立了师团两级困难职工“送温暖”基金。其中,师行政筹措 “送温暖”基金500万元,由师工会牵头相关部门,合力推动我师送温暖活动深入开展,联动工作机制的管理模式,极大地增强了我师帮扶工作的实力。三是建章立制,强化责任。为了切实把“送温暖”活动落到实处,慰问活动实现了“三统一”统一部署、统一时间、统一标准;“三把关”慰问程序把关、慰问对象把关、慰问标准把关;“三到位”慰问对象、慰问人员、慰问资金到位。进一步丰富了“重大节日送温暖、特困职工送关爱、金秋助学送爱心”活动内涵,把党的温暖、工会干部的真情送到劳模、老党员、重症患者、困难职工、农民工手里。2012年,发放春节、古尔邦节送温暖、医疗救助、劳动争议调解、法律援助、金秋助学、农民工慰问等帮扶资金260万,为拾花工中秋节送猪肉350公斤、捐御寒衣物近万件。
二、搭建平台、体现特色,选准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突破口
一是创新载体,科学发展。制定了以百名工会干部“手拉手”帮扶活动为载体的《十三师工会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把提升素质、强化执行、健全制度、提高效能作为工作目标。二是真情服务,务求实效。师工会贷款100万,为百名工会干部结对帮扶提供资金支持。帮扶目标是:贷款100万,帮扶100人,增收200万,脱贫100户。2011年,举行了百名工会干部“手拉手”结对帮扶签约仪式,团场、企事业工会组织在各级党委大力支持下,实现两个对接:一是企事业单位工会与团场工会对接; 二是企事业单位工会主席与困难职工对接。如农科所工会干部、科技人员为柳树泉农场职工群众送科技、送服务;红星医院工会干部、医疗专家为淖毛湖农场职工群众送医疗、送健康;南岗建材公司工会主席为二道湖社区困难职工送资金、送政策等等事例,诠释出平凡中的伟大、朴实中的崇高、上善中的快乐。2012年,完成了100户困难职工脱贫任务。三是示范引导,不骄不躁。师工会多次召开座谈会,注重示范引导,及时推广基层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努力使点上的成功探索成为指导面上工作的普遍经验,推动活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如红星高级中学组织全体教师捐款为困难职工家庭打一口井,发展庭院经济;新闻中心对接的困难家庭发展枣园养殖、师工会帮扶的少数民族困难职工开办的“蔫不拉农家乐”等都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多措并举,挖掘资源,把困难帮扶贯穿于“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始终
一是拓宽思路,社会参与。师工会建立了职工创业服务中心、劳动争议调解室、职工法律援助中心、爱心超市和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五位一体”维权帮扶中心,强化了社会化帮扶长效机制建设,延伸了社会化帮扶内涵。在“少数民族职工脱贫致富”建设中,积极与统战部、民政局等多部门分层次、分类型制定工作计划和脱贫目标,形成了“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良好格局。2012年,民政局、工会积极开展慈善募捐200万元,以“爱心超市”为平台,师工会募集了大量的米、面、油及万件被褥、衣物等物品。师工会自筹270万、河南援疆资金50万完成了黄田农场90户困难少数民族职工三个养殖区建设、柳树泉农场32户困难少数民族职工养殖区建设及团场股份制养殖帮扶试点。二是诚实守信,勇于担当。在“面、心、实”活动中,注重了“四个结合”:与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相结合,建立了师团连户“面心实”联系卡,在困难职工帮扶上敢于亮牌子、亮身份。与千名干部“下基层、知民情、送服务、解难题”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师工会党组决定,把挂钩单位红星四场园艺二场10户哈萨克族贫困户作为帮扶对象,2013年实现脱贫目标。与“少数民族职工脱贫致富”相结合,师团连工会干部进小区包建设,不脱贫不脱钩。与职工书屋建设相结合,在“科技之冬”活动中,为困难职工举办红枣、葡萄、设施农业、生态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班,提升科技文化素质。
四、广泛宣传,典型引路,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选树典型是思想宣传工作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充分发挥典型的正面导向作用。通过哈密开发报、师、团电视台及在《红星工运》杂志上开辟“上善若水”专栏,重点宣传在帮扶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增强了帮扶工作的向心力和影响力。在即将召开百名工会干部“手拉手”困难帮扶总结表彰大会上,表彰奖励在困难职工帮扶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就是让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干有劲头,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氛围,培育自主创业、勤劳致富、扶贫帮困的良好社会风气。
栏目责编:建新
一、坚持完善措施,努力探索关爱工作的长效机制
团县委高度重视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年初根据团市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了《大邑县关爱“留守学生”具体实施意见》,以县政府文件下发至各单位,成立了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做到了活动有计划、工作有目标、考核有措施,从制度上确保了关爱工作的顺利推进。通过基层团队组织对我县5382名“留守学生”的分布情况以及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全面了解“留守学生”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逐级建立了“留守学生”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成立了关爱工作理论研究组、工作推进组、成效评议组,并立足团队组织的实际,研究制定了《大邑县关爱“留守学生”阶段推进意见》、《大邑县“留守学生之家”建立办法》、《大邑县关爱“留守学生”志愿服务办法》、《大邑县关爱“留守学生”成效评议办法》等十三项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整合资源,努力凝聚关爱工作整体合力
大邑团县委在实际工作中,清楚地知道只有全面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整体合力,才能促进关爱工作向纵深发展。团县委全面联合县人口计生局、县教育局、县妇联形成了关爱工作的核心资源,结合各部门所需,建立了关爱工作联席会议,切实做到了整体联动、规模推进、相互补充。去年11月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关注流动人口、关爱留守学生、关怀健康成长”的“三关”行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动。此外,团县委联合大邑电视台、《今日大邑》采编中心形成了关爱工作的外宣资源,联合成都电子高专、西南民大、县中医医院、四川兰田公司等形成了关爱工作的外部资源。通过资源整合一方面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做好了工作;另一方面扩大影响,营造了关爱工作的良好氛围。去年一年开展全县性大型活动21次,中央、省、市级媒体宣传报道分别为5次、8次、13次,县级媒体宣传报道34次。
三、坚持志愿服务,努力推进关爱工作深入开展
去年,团县委在我县教师、机关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及广大团员青年中招募了200名青年志愿者;在成都电子高专、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体院等高校中招募了150名青年志愿者,广泛开展了对“留守学生”“三知”、“三沟通”、“五个一”志愿帮扶活动。“三知”是指志愿者要知道“留守学生”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学习情况;“三沟通”是指志愿者定期与“留守学生”父母、监护人、班主任沟通;“五个一”是指每个星期为“留守学生”辅导作业一次,每月与其父母、监护人、班主任联系一次,每月一次家访,每期制定一份帮护工作计划,每期撰写一份帮扶工作总结。去年年底,团县委特别通过《成都日报》、《成都商报》面向成都征集了30名家长,为贫困留守学生提供全方位帮助。
四、坚持重点突破,努力打造关爱工作特色品牌
一是组建综合网络,突出心理教育。团县委联合有关部门加强了农村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不断优化“留守学生”成长环境。特别重视“留守学生”的健康、安全和法制教育,通过讲座、谈心,以及设立心理信箱,开通心理热线等形式,及时化解心理危机,促进“留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邑安仁 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成立了专门课题研究组,并设立了谈心室、心理倾诉室、校园心理热线,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联合教育、公安、民政、妇联等部门和单位,发挥社会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推动形成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进一步建立健全“留守学生”监护工作体系。
二是深化社会实践,突出结对帮扶。团县委积极与成都电子高专、西南民大、成都农业技术学院、西华大学等高校团组织联系,组织高校学生到我县留守学生较为集中的金星、董场、安仁等乡镇,开展以“构建和谐农村、关爱留守学生”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留守学生结对,通过对农村留守学生现状进行调研,有针对性地对我县结对留守学生开展了兴趣培养、文化补习、心理辅导、“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让广大留守学生充分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全年共集中开展社会实践2次,组建了10支社会实践小分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186名。
三是推进扶贫济困,突出社会救助。团县委与四川兰田公司联合开展了“兰田助飞梦想行动”,对100名家庭困难留守学生开展了困难救助,救助资金达4万余元。与县中医院联合开展“千名留守学生医疗救助行动”。由!中医院出资20万元为1000名留守儿童提供每人200元的住院医疗救助。11月与县计生局、县妇联联合在金星乡举行了关爱“留守学生”大型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与留守学生结对,协调中医院为留守学生提供了66张“爱心医疗救助卡”,共价值13200元。
2017包村扶贫年度工作总结一: 自xx年承担扶贫包村年度工作任务以来,局党组高度重视,按照市委、市政府扶贫年度工作总体部署,认真研究,周密安排,派出年度工作组及时进村开展年度工作,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扶贫年度工作规划,分步实施,取得了较好成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广泛调研,制定扶贫年度工作实施方案
局党组把包扶的xx村扶贫年度工作作为学习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重要举措,高度重视,定期召开党组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及时解决年度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明确一名党组成员负责扶贫年度工作,年度工作组常年驻村,成员按月轮换,每月保证一至二名干部驻村年度工作。为全面、准确掌握四罗沟村的基本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方案,局领导班子多次集体赴xx村进行调查研究,与县、乡、村干部和群众广泛接触,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民情村情,对全村的自然条件、人口、土地、困难户、劳动力构成、家庭经济收入、精神面貌、思想观念、难点热点问题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与乡、村领导多次磋商,反复研究论证,制定了《xx市民政局定点扶贫年度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年度工作任务和总体要求,为开展年度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落实责任、对口帮扶,确保扶贫年度工作见实效
每年年初,我们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年度年度工作计划,逐月分解任务,并将当月任务完成情况纳入驻村干部所在科室的考核范围,严格考核。为加强对驻村干部的领导,规范驻村干部的行为,局党组还制定了市民政局包扶驻村干部扶贫年度工作纪律,要求每一位驻村干部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严格要求自己,不给群众增添负担。驻村干部按既定的年度工作任务和局里的要求,认真年度工作,月底总结本月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向下月驻村干部认真交接,确保年度工作的连续性。四年多来,各包扶干部以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高度责任感,对年度工作认真负责,积极指导帮助群众开展扶贫项目,目前,各项年度工作已初见成效。
为了增强机关干部对扶贫年度工作的认识,密切与困难群众的关系,使扶贫包村年度工作成为大家共同的任务,局党组研究决定,开展一对一对口扶贫。局党组成员、局机关正科以上干部和局属单位负责人,与26户特困户结成了扶贫对子,开展一对一的帮扶,实行不脱贫、不脱钩。每逢春节,局机关干部还对这26户特困户进行慰问,送去面粉和食用油,保证困难群众过一个祥和的春节。同时,市局组织了12名军休老干部到xx村访贫问苦,开展为特困群众献爱心活动,为11户特困群众送去面粉11袋、衣被150件。
三、多方筹资、统一组织,顺利完成部分群众搬迁年度工作
针对村里部分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差,不便于生产生活,且遇阴雨,极易造成房屋(窑洞)倒塌和损坏,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实际,我们结合灾后重建年度工作,和乡村组织一起,认真调查走访,决定对35户群众实施整体搬迁。经我们多次努力,为该村争取到建房资金35万元,并协调乡村两级组织和土地等部门,统一规划、建造房屋105间,彻底解决了35户困难群众梦寐以求的住房问题。目前,35户困难群众已陆续搬进了新居。
四、积极发展肉牛养殖业,实行滚动式扶贫
根据xx村的实际,市局党组决定以发展养殖业为突破口,重点发展肉牛养殖,首批扶持xx村80户贫困户为肉牛养殖户,为每户购买一头肉牛。为解决资金困难问题,局领导带头捐款,并发动机关和局属单位干部职工向贫困群众献爱心,短短三天时间捐赠11950元,后又在机关年度工作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8万多元,筹足10万元,及时送往村上,为群众购牛,并制定了发展养殖业的滚动式扶贫计划。xx年与首批80户养牛户签订了协议,并购进了肉牛,村里按照每户1100元无息周转扶持资金的标准,发放了扶贫周转金。为保证农民科学合理的养殖,驻村干部还积极联系防疫部门,对全村的牛、羊进行了防疫注册,定期进行免疫注射;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养殖户进行了畜牧养殖知识培训;引导大部分养牛户种植了2亩左右的苜蓿,为养殖肉牛打下了基础。年底前,按协议第一批扶持的80户养牛户,将退出50%扶持款,再扶持40-50户。同时,驻村干部对全村的养牛、养羊存栏、出栏情况作了一次全面摸底,宣传鼓动村民扩大养殖规模,创造规模效益。
五、建设花椒和油桃示范园,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按照县乡总体部署,市局计划协助xx村建成300亩花椒示范园和200亩油桃示范园。目前,通过协调,已对乡村杂果园区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并组织群众进行栽种,已栽种花椒、油桃各100多亩。先后又聘请技术人员指导农民科学培育和进行病虫害防治,多次协助果农加强园区管理,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赞誉。
市局还积极鼓励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外出打工。经与xx县人事劳动部门联系,已有一百多名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赴广东打工,并已全部进厂上岗,解决了该村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闲臵问题。今年又对劳务输出情况进行了再次摸底,掌握了能够外出打工人员基本情况,并将适时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和劳务输出。
六、开展人畜饮水和道路硬化工程,改善基础设施
市局还对全村饮水管道铺设和村上道路硬化进行了具体规划,共筹集资金30万元,为全村每户村民家里都接通了自来水,为全村硬化道路12公里,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农民致富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七、加强村委会自身建设,改善村容村貌
为便于年度工作,市局和村组干部会议研究,确定了村上两委会临时办公地址。协助乡党委召开两委会班子民主生活会,协调关系,增进团结。帮助村上建立健全了村务管理、决策、监督等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村规民约,并将各项制度装订上墙。市局每年挤出一定经费为村党支部、村委会征订党报党刊和对农业、农民有直接帮助的报刊,以便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及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更多的致富信息。仅xx年为村上订阅报刊的费用就近2000元。利用村民空闲时间,驻村干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对村组道路、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清理了庄前屋后的杂物,对乱摆乱放的秸杆麦草进行了集中堆放,对村上的一条主干道路进行了平整,使村容村貌有了明显的改观,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也进一步融洽了干群关系。 总之,在市局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局领导的带头下,局机关和局属单位干部职工发扬民政人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年度工作精神,一门心思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扶贫年度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受到了广大群众和当地党委、政府的一致好评。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继续坚持既定的目标,巩固和发展前期扶贫年度工作成果,与县、乡、村领导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大年度工作力度,全面完成扶贫包村年度工作任务。
2017包村扶贫年度工作总结二: 今年以来,按照县委、政府《关于调整联镇包村扶贫县级领导和部门单位的通知》略阳办发〔2017〕6号文件的要求,同时,结合三问三解三服务三促进活动的开展,我局及局属单位深入郭镇街上村、西沟村、银杏沟村开展联镇包村扶贫年度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全年包村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年度工作任务。以三问三解活动为基础,局党委成立联镇包村扶贫年度工作小组,组长由局长陈泽担任,党委副书记易小平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及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局包扶扶贫年度工作领导小组。我局今年帮扶村郭镇街上村、西沟村、银杏沟村,街上村的帮扶责任领导由陈泽同志担任,西沟村的帮扶责任领导由赵治生同志担任,银杏沟村的帮扶责任领导由袁君同志担。局领导班子坚持经常深入村上,指导和协调解决村里在发展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每名局领导帮扶困难群众2户,机关每名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1户,局里统一安排干部轮流驻村帮扶。一年来,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突破口,以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村治理水平、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为目标,重点帮助帮扶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寻找致富项目,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户收入,开展扶贫帮困年度工作,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努力实现帮扶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新跨越。
二、解决实际问题,突出年度工作重点。我局紧紧围绕扶贫年度工作计划,多次深入包扶村走访农户40余户,了解困难问题10余个,给予建议意见5条。(一)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因陕南移民搬迁,共有150余户需要在郭镇镇街上村辖区建房,加上基础设施建需要大量片石,知道这一情况后,局领导亲自带队,带上相关人员到现场勘查,及时协调办理有关手续,目前街上村片石场已筹备开工。(二)在春耕时节,因街上村还有部分贫困户因缺少资金,无力购买化肥,籽种等,经局领导班子开会研究,多方筹集资金9000元及时拨付到各村,解决了春耕难的问题。(三)在走村入户的过程中,我们得知蒋家峡村民小组孙家沟有250亩土地待复垦这一情况后,局分管领导马上带领相关科室进行调查研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立项争取资金100余万元。目前,项目已经落实,各项前期年度工作全面完成。已经进入项目招标阶段,本年内完成复垦年度工作。同时积极联系水利部门,协助街上村改河引水工程的立项事宜。(四)为西沟村村委会后坡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工程投入12万元资金,目前,工程已全面竣工,投入使用。(五)七一前夕,前往包扶村慰问老党员,并发放慰问金。同时,驻村干部与镇、村相关领导联系,协商在春节前夕对部分困难户以及老党员、贫困党员进行排查摸底,走访慰问。(六)指导支部、村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两委负责人要加强政策法规及村干部权利职责教育,提高两委班子的履职尽责能力和组织领导水平。从优化两委班子、健全基层组织、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培养后备干部等方面入手,努力把村级组织建设成为扶贫济困的战斗堡垒。
今年以来,我局以三问三解为载体,开展了联镇包村扶贫活动,做了一些年度工作,但是与上级要求和人民的需求还有一些差距。我局将继续为包扶村多干实事和好事,切实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的生活。
2017包村扶贫年度工作总结三: 根据凉山州委、州政府《关于实施百乡教育扶贫年度工作的决定》,20xx年以来,凉山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百乡扶贫办关于教育扶贫年度工作的总体要求及统一安排部署,始终把我乡教育扶贫年度工作列入了年度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情系民族教育、心连贫困儿童,认真履行宣传、督导、调研、联络、帮扶五项职能。动真情、动真格,进一步明确思路,抓住重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帮教扶贫年度工作,使我校的教育基础设备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等得到规范有序,教学质量取得明显提高。
在贵局的帮扶下,教育扶贫年度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适龄女童入学率均达到100%。当前,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启动以来,贵局在刘斌局长的带领下,多次深入到我乡,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面对面的交流,听取群众的意见,并指导群众如何开展我乡的新生活运动。使我乡的教育和社会事业都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现将贵局在本年度对我乡教育扶贫年度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本年度,贵局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教育扶贫共精神,积极投身到我乡教育扶贫年度工作之中。成立了教育扶贫领导小组,并拟定了年度工作思路和年度工作计划,把此项年度工作纳入他们的目标责任管理年度工作中,作为年终考核内容。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一) 进一步加强教育扶贫基础年度工作
一是立足实际,理清思路。贵局针对我乡教育发展现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认真研究,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本年度教育扶贫年度工作计划》。二是深入联乡,实地调研。年度工作组多次深入到我乡,全面了解我乡教育发展基本情况。为切实开展我乡教育扶贫年度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使我乡教育扶贫年度工作真正做到有得放矢。三是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年度工作组成员视教育扶贫为己任,深入乡村、学校,召开乡村组干部、教师及群众参加的教育扶贫研究会,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四川省对彝区普高以及当前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等有利政策,并利用村支部活动室的黑板报和下乡深入村组宣传教扶贫、新生活运动等年度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年度工作目标,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教育扶贫、新生活运动的重要性和意义,为推动教育扶贫年度工作深入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 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确保两基达标迎检。
教育扶贫的真正目的之一是要贫困儿童上得起学,读得起书,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落后现状。为解决贫困学生入学问题,使一帮一助学活动开展持之以恒,全局干部参与了此项活动,向我中心校捐助办公桌椅12套,价值9600.00元;小型鼓号队器材一套,价值4000.00元;学生服装200套,价值10000.00元;书包文具200套,价值8000.00元;协调50吨水泥价值28500.00元。昨天,贵局又给我中心校送来了学生洗漱用具200套和体育用具,价值5930元。小计:62430.00元。通过贵局教育扶贫年度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改善了我中心校的教学设备和办学条件,促进了全乡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确保了迎国检年度工作。
(三 )协助乡党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积极致力于我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开展教育扶贫年度工作的同时,贵局还为促进我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出谋划策,主动协调落实建设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协助乡党委政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是配合和支持我乡,搞好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我乡结合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发展经济作物,使支柱产业花椒、核桃、马铃薯、烟草等上规模、重效益。从而加快了我乡经济发展的步伐。二是积极配合我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等宣传教育活动。刘局长指示说,要把省委书记刘奇葆在凉山调研时关于创建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指示化作推进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的强大动力,结合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将板凳工程作为新生活运动的切入点,以小板凳推动大工程、促进大转变,着力改善彝区人居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创建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三是捐赠物资,提高民生。2010年春节问尉了30户贫困户:30袋大米(每袋50斤),价值3000.00元;30桶菜油(每桶10斤),价值3000.00元;30床毛毯,3600.00元。小计:9600.00元。在启动彝区新生活运动之际,联系了140户贫困户,捐赠140床被褥、140套生活用品,板凳813个共价值27583.00元。给乡政府赠送了2台电脑、一台打印机给乡政府,价值10000.00元。
以上共计:115543.00元。
结对帮扶是以先进带动后进,优势带领劣势的一种优势群体帮助扶持相对弱势群体的形式和手段,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多对一,还可以是多对多结对。运用的地方非常的广泛。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帮扶工作会领导讲话稿,供大家参考。
篇(1)
尊敬的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自去年__月入__x县__乡__村帮扶以来,我和两位队员紧紧围绕帮扶工作的“七项任务”,蹲得住、靠得上,积极主动、认真扎实地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收获了一些体会。
摸清实情,找准位置,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前提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进村后,我们走家串户,调查研究,访贫问苦。通过调研,我们对村里的班子、党员队伍建设、农业开发、农民的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和民风民俗等一系列情况,都摸得一清二楚,并建立了档案资料。由于对村里的情况明、底子清,我们在指导村里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发展规划就心中有数了。驻村后,我们既在村党支部配合下开展工作,又根据工作组的职责独立实施自己的规划,工作组和村“两委”配合的非常默契。
关注民生,服务群众,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基础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如何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呢?我们采取了有力措施,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关心群众疾苦。扎实开展了困难群众帮扶工作,局17个科室单位通过“结穷亲”,与困难户建立起“一对一”的帮扶关系,先后为帮扶户送去价值20__余元的慰问品和8000元的慰问金。二是为群众排忧解难。街道硬化是村民急盼解决的问题,工作组积极协调市交通局、市公路局、市慈善总会等单位,多方筹措资金29万元,对1000米的主街道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栽植冬青和金叶女贞24000棵。
利用村里空闲地段,为村民建设健身广场一处,现已投资7万元,购买了20件套健身器材运送到村。投资1万元改善许楼中心小学办学条件,为学校安装了篮球架1对,并提供部分苗木对校园进行绿化。三是帮助群众发展生产。生猪养殖是许楼村的重点产业,工作组依托村生猪养殖大户王军伟的“利得来种猪繁育有限公司”,成立生猪养殖经济合作组织,探索“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依托许楼村传统水稻种植优势,为该村引进优秀农业引智成果“稻鸭共作”项目,筹措资金3万元作为启动经费,组织村里有思路、有能力的3位村民,租赁农户土地60亩,成功创建了“稻鸭共作”示范基地。协调市、县种子公司,为村民提供“送良种到村”服务活动,为村民节省资金1。7万元。同时,还开展了“送医下乡”、“科技下乡”活动,受到了许楼村群众的欢迎。
遵守纪律,专心驻点,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关键
蹲不住就不能及时了解老百姓的心声,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一年来,我们全体队员坚持出勤,从未因个人问题请假,每天坚持记录工作日志,至今已经写了满满三大本。由于驻地离乡镇太远,村内又没有固定的蔬菜销售地点,买菜非常不方便。在工作之余,我们还利用业余时间,翻整荒废土地,开辟了半亩菜园,一方面可以解决自己的吃菜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将收获的蔬菜及时送到村里的五保户和困难户家中,解决他们雨天雪天的吃菜难题。在各项工作开展的时候,我们全体队员都不怕苦、不怕累,树立了帮扶队员良好的形象。
加强沟通,赢得支持,是做好驻村工作的保证
驻村帮扶工作政治性强、责任大、任务重,没有领导的支持、关心是无法开展工作的。我们驻村后,局党组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关心和支持,局党组8名成员全部到村看望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工作组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今年端午节期间,局主要领导深入许楼村蹲点调研,四天吃住在农户,并分别召开了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三支一扶”大学生及乡教育、卫生部门负责人座谈会,认真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心声,并撰写了专题调研报告。县工作团多次召开队长、组长会和现场观摩会,对帮扶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总结,交流经验,查找不足,研究落实下步各项帮扶工作任务。这使我们全体队员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拓宽了工作思路,学习了兄弟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提高了帮扶工作的紧迫感和压力感,督促我们群策群力,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帮扶任务。
篇(2)
敬爱的领导,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20__年9月,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我们驻胡家坨镇将军坨村驻村帮扶小组3名帮扶队员来到胡家坨镇将军坨村,开展了驻村帮扶工作。驻村工作使我们既得到了锻炼,又助力了成长。
一、脚上沾的泥土多了,离农民的心更近了
怀着一颗爱民敬民的心,我们走进了将军坨村。驻村帮扶,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了个人行为,更是代表党和政府对将军坨关怀的具体体现。驻村干部如果对群众没有感情,不仅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会损害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动摇党的执政基础。为此,我们与接触到的村民交朋友、“接地气”,实打实地给群众排忧解难,把这样的驻村帮扶当成一场走亲访友的“亲情之旅”,当成送关怀送温暖的实际行动。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虚伪的表情,我们脸上洋溢着最诚挚的微笑,带着党的关怀,走访了村里的老党员家庭,静心倾听了他们的心声。在走村串户的路上,我们和村民们结交了深厚的感情,努力为村里办实事,办好事。几个月来,街上的路好走了,土围墙换上了铁艺墙,村民广场还新装了健身器材等等,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积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提高将军坨村群众们的幸福指数,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二、基层干部接触多了,对基层的了解更深了
驻村帮扶工作一边面要联系群众,另一方面也要和基层干部协调合作。与基层干部打交道的时间多了,通过他们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基层工作的艰辛和重要。通过与基层干部的接触,我们发现:一是基层人员编制少,工作任务量大;二是基层财政所保障水平低;三是管理体制没有理顺,乡镇职能不对称;四是乡镇财政缺乏自主财源,管理不规范;五是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建设落后,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六是乡镇财政是财政管理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业务量大,服务项目多,服务难度大。这次调研使我们对乡镇财政及基层干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我们以后更好地完成各项财政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
四、去田地里的次数多了,对土地更加热爱了
驻村期间,在村支部何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我局帮扶的蔬菜大棚基地和机井地。到了蔬菜大棚,我们被眼前绿油油的蔬菜和长势可人的玉米地所征服了。这里的白菜、圆白菜、辣椒长势喜人,一片丰收的景象。在此期间,我们还参观了杏园基地,将军坨村有500多亩的杏园,还有50多亩杏园用于发展观光采摘,带动全村林业发展。
我局工作队在外出打工农户闲置的院子里也培植了一个小蔬菜基地,有黄瓜、丝瓜、茄子、豆角、生菜、西葫芦,还有水萝卜、胡萝卜、西红柿,真是品种齐全、应有尽有。在仔细倾听村民和驻村工作队讲解拔草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后,我们小心翼翼地拔起来,过了一会儿,大家就熟练掌握了拔草的技巧,做起来游刃有余。看着我们做起农活来如此利索,何书记称赞道:“没想到你们这些略带几分娇气的文弱书生,干起农活来,还真像那回事儿,像你们这样能吃苦、肯吃苦,将来肯定有出息。”我们听后,干起活来更起劲了。田间劳作不仅使我们在身体上得到了锻炼,而且升华了我们的思想,并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体会到了农民的勤劳、朴实、热情与艰辛。通过田间劳作,使我们更加热爱这片热土,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会更加脚踏实地,艰苦奋斗。
五、心中的感触多了,从实践中收获的也更多了
通过这次驻村帮扶锻炼活动,我们理解了领导让我们来的意图,青年干部深入到基层一线进行帮扶锻炼,就是要学习基层先进经验,了解基层实际情况,“接地气”,体民情,提高自身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学习基层干部直接面对一线、面对老百姓,克服困难、排忧解难的能力,学习村民那种不怕吃苦、自力更生、纯朴善良的传统,通过锻炼,助力成长。
驻村期间,我们学习了锄草、浇地、对花、挖地、施肥等农活,亲身感受了农民的不易;对基层教育现状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村干部“基层工作难”的心声有了切实的体会;对基层财政有了更深的了解,提高了做好财政工作的能力;通过和农民近距离的接触,实实在在地密切了干群关系。通过驻村锻炼,小组成员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大家还收获了一份珍贵的友情。驻村时间虽然短暂,但大家收获颇丰,这些收获在我们的一生中都是弥足珍贵的。
篇(3)
尊敬的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在双联工作中,我荣幸地作为县政府办公室的一名双联驻村工作队员,到河畔镇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在联系村度过了非常难忘的40多天,感受很多。下面,我简要从三个方面总结一下自己的驻村工作体会。
我的体会之一是,只有扑下身子,真情实意认真“访”,才能让群众信任支持拉近距离
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尽快了解村情民意,把自己融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在驻村工作的日子里,我把驻村蹲点工作作为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服务群众、提升能力的有效平台,把自己当成村民的一员,坚持吃住在村里,走访每一户,主要做了四件事:一是坚持每天到田间地头,宣传党的政策;二是主动入户对接,开展座谈交流;三是每天到项目一线实地查看,现场督促项目进展情况;四是化解矛盾纠纷,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一个多月的驻村工作,村里的群众记住了我、也认同了我。从我第一天到村里走访时,群众的怀疑和不信任,到后来主动和我说话的群众越来越多,有时群众找我也没什么事,就是想和我说说话、聊聊天,小到家长里短、油盐酱醋,大到生产致富、经商门路,我都耐心地倾听,帮着出出主意,想想办法。一个多月的时间使我切身体会到,驻村工作并不难,只要弯下腰去,扑下身子,嘴巴甜一点,手脚勤一点,办事快一点,就能走进群众、融入群众,群众就会从心眼儿里把你当成自己人。
我的体会之二是,只有开动脑子,想方设法主动“帮”,才能让群众得到实惠赢得满意
帮扶工作怎么才能赢得群众满意,我想,必须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看到建设新农村、致富奔小康的美好前景。通过走访村民,征求意见,以及与村干部共同研究,我们共同制定了车川村小康发展规划,将村上的发展规划效果图设在了村里最显眼的位置,并在今年内落实好四件实事。第一件实事就是改变村容村貌,创建绿色家园。驻村后,我听到群众反应最多的就是希望把村里脏乱差的形象改变一下。因为当地的村落和公路两旁多年来垃圾成堆,还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村民早有改造的想法,但就是没有资金,也没有人组织,有心无力。我驻村后积极和村“两委”组织发动群众,农户出劳力,村上出机械,不到5天时间就填平了存在了30多年的臭水坑,清除了道路旁的垃圾。
同时争取县上领导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今年对车川村11公里乡村道路进行了铺油,3。3公里村组道路进行了硬化,彻底改善了村上的交通条件和村容村貌。第二件实事是帮助老百姓解决灌溉问题。我积极做好双联工作的联络员,加强与水务部门的衔接沟通,对车川村破损严重的灌溉渠道进行了改造,完成渠道衬砌6公里,解决了当地群众浇地用水难的问题。第三件实事是解决村民和党员无活动场所的问题。我和镇上的领导以及村“两委”一道研究确定选址和设计方案,为村上新建了一处占地6000平方米的村级文化活动广场,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在进行设施配套。第四件实事是解决产业发展难题,为村上建设一处肉羊养殖小区。在养殖小区建设过程中,我始终与村级班子坚守工地,实行跟班作业,严格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并积极帮助协调资金和物资,解除施工方的后顾之忧,我没有辜负单位的重托,仅仅一个月时间,按照“群众自筹、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分户养殖”的模式建成高标准圈舍57座。现在,养殖小区的各项配套设施已基本完善,村上正在对入驻养殖小区的农户进行筛选和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争取在这个月月底投入运行。
我的体会之三是,只有甩开膀子,转变理念用心“干”,才能让群众提高素质看到希望
驻村这段时间,许多群众诚心诚意多次邀请我到他家吃饭、串门……淳朴的民风,实在的村民,让我这个驻村干部切实体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含义。在我入户访问的时候,有一天在一户贫困户家里吃了午饭,吃完后我留下了100元饭钱,可是这位老人始终不肯拿钱,我在出门时又悄悄地把钱留在他家的桌子上,谁知老人发现后一路追赶,一直追到了村口,执意要把钱还给我,让我感触良久。穷的是物质条件,但是他们朴实的人格却是格外的高尚。我深深感觉到:群众工作不是难做,而是看你怎么做;群众不是对政府部门有看法、有意见,而是对不真心为群众办事的部门、不诚心为群众着想的工作人员有意见、有看法。
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我深深认识到,帮扶工作不仅仅是办一两件好事、实事这么简单,关键还在于思想观念的转变与扶贫方式的创新,特别是扶贫方式要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单纯的送钱只能满足一时之需,我们要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建立长期的发展规划,帮农户谋划产业发展思路,帮农户家中的劳动力找一个合适的好工作,更甚于给农户捐个几千块钱。
总之,驻村帮扶活动才刚刚开始,很多工作投入的并不是资金,而是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的心血、智慧和为民服务的感情。作为一名驻村干部,虽然工作生活有点苦有点累,但我深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决不能辜负组织和领导的重托与人民群众的厚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坚守我的驻村理念:说暖话叙家常,下实劲帮好忙,办小事勤跑路,同携手奔小康,更加努力地扎根农村,使昔日的贫困村变成明天的小康村、文明村、样板村,为帮扶工作燃烧青春、奉献热情。
篇(4)
敬爱的教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美德,保证我校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培养和教育家庭贫困的学生,帮助他们摆脱和消除家庭条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促进义务教育发展,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对贫困生的帮扶活动。
一、加强组织领导小组。学校在校长领导下,由政教处负责资助贫困生工作,监督落实各班贫困生资助及教育工作。 二、学校领导带领老师开展一对多个贫困生的帮扶活动:为贫困生申请得到上级资助,在充分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前提下,确保每位老师选择恰当对象进行帮扶,此项工作中途不间断,并力争使帮扶对象品学兼优,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三、通过多种途径,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1、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让贫困生走出家庭贫困的阴影。
鉴于这类学生的家庭特殊,有的是父母长年患病,无经济来源;有的是单亲家庭,劳力欠缺,有的甚至是孤儿。他们往往会缺少家庭的关爱,生活中,学习上偶尔会有自卑心理。因此老师们都能从情感上真正地贴近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老师不断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自立自强;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贫困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变的,进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
真正体会到多一份努力,就会多一份收获的道理;要求全体教师平时都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让他们在学校这个大集体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使得孩子们能在学校健康成长。 2、生活上给予帮助,解决孩子们的后顾之忧。
贫困生平时的生活费用都很低,往往不能满足他们最低的生活需要,学校组织老师们为这些孩子们捐物、买课外书籍、买作业本、笔等学习用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让他们不因为缺少学习用品而落下成绩,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在学习上进行帮扶,帮助他们提高成绩。
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往往成绩不如人意。老师们利用休息时间为后进生补讲课堂中孩子们没掌握的知识,不断温习学过的知识,让他们不落下学习上的任何环节。并培养他们自己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告诫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上立足,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五、师生齐动员,广泛宣传,积极发动,让所有学生献出自己的一点爱,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少点吃喝穿,省下零花钱”入手,实施爱心捐助、挽留贫困学生。
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贫困生的教育辅助:通过学校、家庭调查,确立对象,并张榜公布。
篇(5)
尊敬的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__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县贫困村脱贫致富进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对我中心驻村扶贫的坛城镇祠堂村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__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切入点,努力加快该村脱贫致富步伐。
二、强化组织领导,确定扶贫工作重点
中心党组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范围,确立帮扶工作重点。根据县委、政府对扶贫工作的要求和祠堂村实际情况,对扶贫工作分阶段召开专题研究会。同时要求及时报送帮扶工作情况、总结等材料。
三、制定扶贫措施,注重扶贫实效
(一)协助加强该村精神文明建设。组织村民开展文化活动,积极收集筹措书籍报刊,增强村民学文化、用文化意识,以科学文化知识,带动“富民兴村”活动,广泛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大力宣讲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增加村民的文明素质,增强农民法律意识,村民居健康卫生水平提高,基本形成村民诚信友善,崇尚科学,文明礼貌,邻里和睦的新风尚。
(二)加强科技培训,开辟致富门路。中心积极协调农业、
科技等方面的专家向贫困户宣传科技知识,引导帮助农民群众学习致富技术、掌握致富技能。通过种植养殖结构调整,稳定粮食产量,引导村民在农业“三棚”上多下功夫。全年培训科技“带头人”不少于10个,使贫困户掌握1-2门农村实用技术。
(三)协助村委妥善抓好困难村民生活安排,做好贫困户村民生产生活困难的调查摸底,针对有些困难村民就医难和子女上学难等问题,组织开展各种方式的献爱心和扶贫帮困慰问活动。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尽力解决一些特别困难家庭的生活困难等问题。
(四)主动协助村民组织劳务输出,增加村民收入;积极帮助扶贫村牵线搭桥引进资金和项目,多渠道、多形式拓展增收途径、开辟致富门路。
2015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他也重点提及了扶贫工作下一步的重点:“下一步扶贫攻坚难度越来越大,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我们将重点解决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偏低的问题。”
那么,四川扶贫的“硬骨头”,到底硬在哪儿?2015年,四川扶贫工作将如何攻坚破难?3月17日,本刊记者专访了四川省扶贫移民局局长张谷。
“六易六难” 考验扶贫智慧
《新城乡》:四川的扶贫工作经历了哪些阶段?
张谷:四川扶贫经历了从精准、粗放精准、片区攻坚、到高规格精准的过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扶贫资金很少,全省只有几千万到几个亿。现在,中央加大了扶贫资金的支持力度,仅去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就共同投入了47个亿,其中省上投入14个亿。虽然资金投放力度逐年加大,但由于缺乏外部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等系统环境的改善,扶贫效果并不理想。
2015年,四川扶贫工作进入了新常态。从中央到省上都对扶贫工作空前重视,并在机制上进行了改革:一是精准扶贫机制,目前已初步建成;二是扶贫“四到县”改革,根据贫困人口、财力系数等,与省财政厅一起,将扶贫专项资金切块到县;三是制定考核机制;四是创新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五是创新社会扶贫工作,完善大扶贫格局;六是金融扶贫改革,此项改革和财政改革均走在全国前面。
《新城乡》:四川的扶贫工作究竟难在哪里?
张谷:据我们多年工作的总结,四川扶贫开发工作主要存在着“六易六难”问题:
一是扶强易扶弱难。不仅在四川,全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可能都面临着这一问题。特别是当扶贫资金相对集中在片区之后,就很难真正落实到急需扶持的贫困区和贫困户。
二是扶村易扶户难。扶贫开发要求“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从扶贫工作实践看,扶持贫困村要容易些,但是扶持贫困户就相对难一点。现在扶贫是进片区和贫困村了,但是真正落到贫困户上还不多。
三是建房易培育产业难。修房子只要有资金就比较容易,房子修起来后很美观,我看很多地方的房子修得都像“别墅”,但都是“空家伙”。贫困地区受资源禀赋、区位条件、技术人才、能力水平及基础设施等制约,发展产业相对困难,产业增收没有解决,后续发展难度大。
四是建设基础设施主干容易完善末端难。片区内目前基础设施主干特别是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得都很好了。但末端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毛细血管”不完善,“最后一公里”问题普遍。比如2011年底,“四大片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的86个县尚有饮水困难人口407万人,不通水泥路的村还有9169个、不通公路的自然村还有2.65万个、不通电的自然村8629个。这就是末端的问题,片区真正的贫困成因之一在末端。
五是解决共性问题易突破个性问题难。“四大片区”贫困的共性问题就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发展难,但各片区的贫困各有特点,个性问题致贫比较突出。比如说藏区,主要是观念致贫,市场经济观念不够,老百姓可能比彝区的有钱,彝区的老百姓基本上没有家产。这就是特殊性。
六是消除传统成因易克服体制成因难。传统致贫成因不外乎是人口多、劳力缺乏、行路难、就医难等。这些贫困成因相比之下容易克服。但是体制致贫成因,比如贫富悬殊问题等。此外,收益分配制度的设计和资源开发制度的设计也有不合理之处。
片区内外 一个都不能少
《新城乡》:刚刚你提到“四大片区”,扶贫工作的主要精力是否都集中在片区内?
张谷:你这个问题涉及到了扶贫工作的另一个难点:片区内外的投入比例。目前片区内和片区外的贫困人口比例是1.8:1,也就是说片区外还有36%的贫困人口。而我们目前工作的问题在于:一是投入不足,扶贫乏力。现在扶贫的主要力量都投到片区内去了。去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投入近40亿,投在片区外的只有6.8亿;二是关注不够,精力不济。总的来讲就是片区外容易被忽略。对此,我们一定要统筹兼顾。
《新城乡》:下一步四川的扶贫工作有哪些主要举措?
张谷:今年,四川扶贫开发工作将以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以“四大片区”为主战场,实行区域扶贫攻坚与精准扶贫“两轮驱动”,政府、市场、社会作用“三管齐下”,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难后易、到村到户,统筹整合专项、行业和社会扶贫力量,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全年计划精准减贫109万人,实现贫困农户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基本情况
全盟20xx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077件,民事援助案件4952件,刑事援助案件120件,行政案件5件。
1、民事案件情况。20xx年全盟妇女、未成年人民事维权案件xx08人次(女性受援人1565人,未成年受援人43人),占民事案件总数的32.47%。
2、刑事案件情况。20xx年全盟妇女、未成年人刑事维权案件26人次(女性受援人9人,未成年受援人17人),妇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占刑事受援总数为21.67%。
3、咨询情况。20xx年全盟共受理咨询19120人次(通过“12348”法律援助专线电话6375人次),其中涉及妇女、未成年人共2205人次(其中妇女2115人次,未成年人90人次),咨询事项主要涉及婚姻家庭、请求给付抚养费、请求给付扶养费、请求给付赡养费、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等,占咨询总数11.53%。
二、盟级及各旗县法律援助工作情况
20xx年,xx法律援助中心援助妇女、未成年人248件,占受援总数xx%,较上年同期增长14.11%;
锡林浩特市176件,占受援总数11%,同比增长77.27%;
二连6件,占受援总数的0.37%同比下降50%;
阿巴嘎旗、正蓝旗均为12件,均占受援总数1%;
正镶白旗93件,占受援总数6%,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66.7%;
太仆寺旗38件,占受援总数2%,同比增长44.73%;
黄旗8件,较上年同期下降46.7%;
多伦县23件,占受援总数2%,较上年同期下降52%;
东乌旗66件,占受援总数4%,较上年同期下降54.54%;
西乌旗648件,占受援总数42%,较上年同期下降46.6%;
东苏旗45件,占受援总数3%,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68.89%;
西苏旗178件,占受援总数11%,同比增加90.4%;
乌拉盖管理区55件,占受援总数3%。
三、我盟妇女、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的特点
1、刑事案件中妇女、未成年所占比例逐渐降低
20xx年全盟共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120件,涉及妇女、未成年人共26件,占刑事受援总数的21.67%,较2015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
围绕妇女、未成年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重点帮扶对象,一是全盟各级法律援助中心不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注重提高妇女、未成年人的法律素质,加大对《刑法》、《刑事诉讼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妇女、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从源头上降低违法行为的发生。二是扎实做好妇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工作,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及时高效做好妇女、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受理、审批、指派、监督工作,为妇女、未成年人提供及时、高效的法律援助。
2、婚姻家庭案件中妇女为受援主体
20xx年,全盟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婚姻家庭维权法律援助案件336件,涉及妇女维权共328件(妇女人身保护令共12件,盟中心2件,西乌旗3件,乌拉盖7件),占婚姻家庭纠纷总数的97.6%,主要涉及追索抚养费、扶养费、赡养费及离婚涉及家庭暴力案件;
由上可见,涉及妇女婚姻家庭维权方面的法律援助案件比重较大。
3、劳动纠纷案中女性劳动者比例较大。
20xx年民事受援案件共4952件,其中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类劳动纠纷共2999件,女性劳动纠纷案约占半数,而且,低端行业女性劳动者权益受侵害现象比较严重,集中在餐饮、零售、保洁等服务业以及畜牧加工、纸制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如20xx年年初142名农民工以追索劳动报酬为由起诉某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大部分申请人为女性。造成女性劳动者权益受侵害原因主要有:一是劳动者法律意识不足,当合法利益遭受侵害时,不能很好地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二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品以及服务附加值低,多数企业采取的首选方法是盘剥工人,利用低价的劳动力。三是企业管理水平低,制度不完善,法律意识淡薄。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受害妇女举证不力。由于“家庭暴力”涉及隐私,且部分妇女维权意识不强,当受害妇女起诉要求与配偶离婚并诉称遭到对方家庭暴力时,往往只能提供最近一次遭殴打的证据,却无法证明“一定”的伤害后果。
二是作为援助条件的经济困难这一要求不好认定,很多家庭暴力受害妇女无法提供经济困难证明。基于女性的生理和社会性别,妇女怀孕、生小孩、带孩子(尤其是农村生养的孩子比较多),受害妇女自身没有经济能力,更掌控不了家庭经济大权。
五、对策
加快发展妇女、未成年人法律维权工作势在必行,结合“2011—2020年锡林郭勒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各级法律援助机构要高度重视,把加快发展农村妇女、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整合社会优势资源,加强部门协调,构筑农村牧区妇女法律援助网络,加强援助力度,拓宽援助渠道,放宽援助条件,真正做到“应援必援,能援尽援”,切实做好维护妇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1.进一步提高对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工作的认识。广大妇女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做好新时期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全盟各级法律援助机构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认真做好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工作,为建设“法治xx”做出积极贡献。
2、进一步畅通妇女儿童法律援助渠道。
各级法律援助机构要积极利用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接待窗口的便民特点,切实发挥法律援助联络站点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进一步创造条件,方便妇女儿童就近寻求法律帮助。同时,切实加强同妇联、教育部门的联动,针对妇女、儿童维权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多与妇联、社区、教育等部门交流和讨论,切实维护好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3、进一步开辟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工作绿色通道。
各级法律援助机构要重点服务困难企业职工、农民工等群体中的妇女及偏远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对于她们的法律援助申请,要坚持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制度,对于追讨工资、工伤赔偿等案件,不再审查其经济困难条件;
家庭暴力案件界定经济困难以申请人个人的经济困难状况为准。
4、进一步提升妇女儿童法律援助服务质量。
各级法律援助机构进一步规范法律援助工作,提升法律援助服务妇女儿童的水平,加强妇女儿童法律援助知识专题培训,加大对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工作站(点)的监督指导力度。同时,通过旁听案件、卷宗评查、回访当事人和等方式,不断提高案件办理质量,最大限度地维护受援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一、完善大调解机制,深化矛盾化解工作
1、扎实开展“大调解机制建设提升年”活动,围绕矛盾纠纷调解率、调解成功率、人民群众对调解工作满意率持续上升,民转刑命案发生率、越级上访率和发生率持续下降的“三升三降”目标,重点完善“三调”对接、专业调解、排查分析、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考核评价“五项机制”。年内,要在全县基层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公安交警队全部建成人民调解工作室。
2、加大经常性和集中排查分析力度,健全完善重大矛盾纠纷快报、日报、直报制度,强化的预测、预警。各司法所要把和有影响的矛盾纠纷及时、第一时间报县矛盾调处中心。
3、把有效防御和妥善处置作为完善大调解机制的重中之重,坚持经常性地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突出做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涉及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加强对事关民生的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劳动争议等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确保不发生在省、市、县有重大影响的。各司法所全年矛盾纠纷调解20件(不含援助案、联调案),卷宗真实规范,排查登记、受理登记、调解登记及调解卷宗相互连接,调解率98%以上,成功率96%以上。
4、进一步深化接边地区联防联调工作,加大协调力度,完善联防联调机制,确保微山湖边界地区社会稳定。
二、做好重点人群管控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5、扎实开展社区矫正“教育矫正年”活动,进一步创新教育载体和矫正方法。全年组织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集中教育和开展公益劳动不得少于6次,并有点名簿、讲稿、活动图片等。
6、加快社区矫正对象教管劳动一体化基地建设和社区矫正对象管理移动平台建设,进一步探索矫正、监管、帮扶有效结合、整体运作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分析排查、信息通报、重大问题协商会办等制度,确保矫正对象年度重新犯罪率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内,矫正对象无脱管、漏管,无重新犯罪。
7、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意见》,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理,对重点人员做到必接必送。加大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力度,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元化安置的工作机制,每镇至少建立一处安置帮教基地,并有制度、台帐、活动记录等。
三、提高法律服务水平,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8、以“促转型、促升级;助稳定、助发展”为主题,扎实开展“双促双助”法律服务专项活动,引导法律服务业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为加快经济方式转变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持。
9、村级法律顾问专用台帐齐全。每月一期活动档案,有活动记录、有总结分析,有原始图片。村级法律顾问组织健全、制度上墙,村居建成率100%,并按计划组织活动。
四、深化法制宣传教育,提升社会法治化水平
10、做好“五五”普法考核验收的迎检工作,配合做好“五五”普法行采访活动,启动“六五”普法规划的调研工作。
11、着眼于促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关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方针政策,大力宣传宏观调控、资源环境、投资开展等法律法规,努力营造公正有序的法治氛围。有法制宣传工作计划、总结,有法制宣传员、辅导员及普法志愿者队伍,有固定的法制宣传栏,每季度出一期法制宣传专栏,所刊内容有登记并有图片存档。
12、大力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因地制宜建设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法治主题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超市,各镇建成法制宣传一道街、一面墙、一条路的示范村不少于4个村居。
13、进一步完善“法律六进”活动工作机制,通过观摩、交流、评比活动,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推广本地先进经验和做法,努力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14、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典型的培养总结和宣传推广工作,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深化。
五、做好服务民生工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15、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加强法律援助接待窗口建设和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主动到外来民工多、弱势群体多、困难群众多的地方,宣传法律援助制度,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帮助,切实解决经济困难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
16、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将法律援助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题规划,镇成立落实法律援助为民办实事工作领导小组并上墙;有成立法律援助站文件(以党委政府发文为准),有村级法律援助联络员花名册及登记表,并上墙公示法律援助联系点网络图。
17、以创建“无职务犯罪年”活动为契机,深化勤廉示范单位争创活动,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18、认真做好2009年度争当排头兵考核工作,努力形成奋力争先、勇创一流的发展氛围。
19、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和规范各项管理制度,科学制定各项业务的工作流程,规范办事程序,推动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20、严格警车(警用摩托车)管理,认真执行警车使用规定。
__县妇联转变传统工作理念,紧跟形势,结合实际,树立了项目化建设的工作思路,按照“积极向上争取、适应形势自产、专业精准实施”的要求,将妇联业务工作逐步推进形成项目。2014年以来,县妇联向上争取和承接了全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水窖校园安全饮水计划”工程、“伴随成长”、农村妇女“乳腺癌”免费普查、“微善风”助学、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等6个项目,项目资金以及带来的效益300 多万元,项目覆盖全县34个乡镇(街道),项目受益28000多人。
1.筑牢阵地,从源头上注入维权动力。全面实施“一点二中心一庭两站”项目建设,加强妇女维权服务阵地建设,形成覆盖城乡妇女,上下联动的县、乡、村三级维权网络。一点二中心即与公安部门联合挂牌成立家庭暴力报警点和暴力鉴定中心,与民政部门联合挂牌成立家暴庇护中心;一庭即与县法院合作加强维权合议庭建设,不断壮大了女人民陪审员队伍,2014年参与案件审理23场次;两站即维权咨询站和法律援助站。与司法部门联合建立健全妇女法律维权咨询站,以及各乡镇妇联、村(居)妇代会依托“妇女之家”建立妇女援助站。
2.畅通渠道,在中强化维权能力。积极实施“免费法律援助”项目。开通12338妇女维权热线,并聘请专业律师常年坐班接访,2014年县妇联共接待来信来访38例,办结率达100%,并为2名妇女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完成2件法律援助案件。
3.延伸触角,在活动中展示维权效力。全面实施“妇女之家”项目,全县34个乡镇(街道)的村(居)实现了“妇女之家”全覆盖,并实行标识化管理。张公庙镇高路铺村被授予第一批省级“示范妇女之家”和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荣誉称号。__县__乡牌楼村、__西街道办事处小西门社区2014年被确定为县级“妇女之家”示范点,小西门社区还被推荐成为市级“妇女之家”示范点,分别开展了“美丽乡村美在农家—巾帼在行动”和“建设文明家庭推动完美社区创建”活动。
4.拓宽领域,在帮扶中扩大维权影响力。__县妇联从2009年起启动了农村妇女“两癌(乳腺癌、宫颈癌)”免费普查项目,在全县开展了农村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2014年完成宫颈癌免费检查3126人,乳腺癌免费检查2570人,11位特困的“两癌”患者获得了1万元“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专项基金”。
1.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基础建设项目。建立了34个留守儿童工作站,6个心里援助站,目前全县共有2698名干部参与“一对一”活动,共结对帮扶留守儿童2698人,发放帮扶款物共计110万元。2014年耗资15万元,在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起了一个高标准的儿童心理行为校正中心,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铮传教授担纲,针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咨询和校正工作。
2.实施“伴随成长”公益项目。由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北京市教育学会共同开展的“伴随成长”大型公益项目,__县成为首批项目试点执行单位之一,是常德市目前唯一的项目县。目前,我县有2万多名0—6岁农村家长免费接收了“每周一信”的手机彩信,收到了护理保健、营养饮食、智力体能、合格家长等科学育儿理念彩信,为教育欠发达地区和偏远贫困地区0-6岁的家庭免费发送教育指导信息,让家长陪伴孩子走好成长中的第一步。
3.实施“母亲水窖;校园安全饮水”项目。__县__乡中学、__中学被确定为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水窖;校园安全饮水”项目学校,目前__乡中学已经全部完成建设投入运行,孩子们喝上了放心水。
4.实施“微善风”助学项目。与各乡镇(街道)妇联主席积极配合协调常德市爱心慈善组织“微善风”调查走访活动,目前已经和156位儿童结对帮扶,每人每期1200元,帮扶三年。
1.因人制宜,促进妇女实现技能就业。以提升就业竞争力为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免费职业培训”项目。2014年以来,围绕失业人员培训、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syb创业培训等四大类培训项目,先后举办了电动缝纫、手工编织、纺织挡车工、月嫂和家禽养殖、果蔬栽培等13个专业的技能培训17期,培训妇女843人,全县各类技能培训班中累计培训妇女3126人,占全县技能培训总人数的44.2%。培训合格率和就业安置率达95%以上。其中,举办的3期“巾帼创业syb培训班”,培训妇女小老板102人,在全县各类创业培训班中累计培训妇女237人,占全县创业培训总人数的47.4%。特别是2015年,面向全县城镇大龄女性、进城务工妇女实施 “__县2015年民生升温‘八项行动’贫困对象技能培训”项目。截止目前,共举办了二期3个班次的培训,培训妇女195人,已结业的学员中有33人已经走上了月嫂岗位。政府在上述培训项目中累计支付职业培训补贴资金278万余元。
2.搭建平台,帮助妇女实现自主就业。为妇女搭建就业信息对接平台,多渠道实施“免费职业中介”项目。2014年以来,先后组织妇女参加 “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关注社区妇女就业专场招聘会、
民营企业招聘周、人才供需现场洽谈会等各类招聘活动14场,已帮助239名妇女成功推介就业岗位。3.创新方式,扶持妇女实现稳定就业。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激发用工方拓展就业岗位。在政府购买的公益性就业岗位中,优先安置大龄就业困难妇女,2014年以来,已累计购买公益性岗位613个,其中安置妇女上岗203个,公益性岗位就业安置率达33.1%,落实岗位补贴资金24万余元;加大对“4050”妇女对象的就业援助力度,以落实就业援助为手段,促进城镇失业妇女就业再就业。2014年至2015年一季度,已对473名40-53周岁的城镇失业妇女实施了就业岗位援助,落实补贴资金142万余元,为她们提供了充分稳定的就业岗位。
4.创业扶持,助推妇女实现成功创业。实施“信贷扶持”项目,积极缓解我县妇女就业创业难题。县委、县政府将扶持妇女创业列入《__县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试行)》。2014年,县妇联联合人社局组织对农村妇女从事养殖、种植业无营业执照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象,按照“村居妇代会出证明、乡镇妇联机构报材料、县级妇联组织拿意见”的业务流程,办理发放贷款230万元,直接扶持27名农村妇女成功创业,带动就业143人。这一做法在全市就业服务系统作为“__县经验”得以推广。
1.政策保障不到位。目前,妇联组织实施的政府转移或部分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项目,大多是通过与党政领导的沟通获得支持,关于工作立项、项目化管理、项目验收等过程没有一套完备的项目建设保障体系,缺乏有效的、与妇儿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政策调控和保障手段体制。例如,农村妇女“两癌”救助途径来源只有新农合、“两癌”贫困母亲救助中央彩票公益金、女性安康保险等保障政策,但新农合政策中有部分患病妇女医药费报销比例偏低,贫困母亲救助中央彩票公益金救助对象名额有限,对于那些病情很严重、家境很困难的患者,缺乏完备的保障服务体系,解决不了看不起病的问题。
2.工作机制不健全。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尚未形成包括策划、论证、实施、评估、监督在内的机制。往往是项目在程序上实施完毕即宣告该项目的结束,缺乏深层次的探索与实践,开发实施新一轮项目,推广好的经验与做法等均不到位,未能形成良性循环。目前,妇女之家、维权咨询站、法律援助站、留守儿童工作站等项目,建设时间稍长,但站点建设机制仍不健全,发挥的作用受限。
3.经费支持不到位。现阶段,各级妇联组织的经费相对较紧, 绝大部分乡镇、村没有将妇女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每年开展活动都是靠临时打报告,请领导批示,所以用于项目投入、管理方面的费用基本没有,往往只有等待上面的经费划拨,而上面又是对所实施的项目进行阶段总结评比后才划拨,这样对项目实施所需经费得不到保证,尤其是中长期项目,若实施过程中遇到分管领导变动等情况就有可能中断。这导致了一些项目管理的意图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以致项目化管理存在无序、低效、不可持续等不足和偏差。
1.人才保障不到位。目前,我县乡镇、村两级妇联干部兼职比例高,100%的乡镇(街道)妇联主席兼职、100%的村妇代会主任兼职,由于身兼数职,使她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和从事妇联项目建设相关工作,每一个项目也没有专人专职负责。
2.管理专业化不足。对于妇女工作项目化建设而言,目前还只是在进行项目的初步实施,而精准的项目化管理是复合管理,要求管理者具有多种综合管理能力,现在的妇联工作人员因观念、经验、知识结构所限,缺乏项目设立的深度以及项目建设及管理等专业知识,成了妇女组织项目化管理水平的瓶颈问题。
3.工作方法传统单一。妇联组织以往的工作方式主要是通过搞活动,达到团结、发动妇女群众投身于某项活动之中,从而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例如每年的“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禁毒宣传周等等,所有活动的运作方式基本上都是运动式的,层层发动、典型开路的群众运动,有时候各类活动经常来不及检验,又匆匆忙忙地被下一个活动赶向前方。项目化管理的工作方式尚未成为妇联工作方法的主流。
1.项目覆盖面小。从项目的落户上看,一般先选点示范,全面推进项目的实施进度慢、难度大。例如“母亲水窖;校园安全饮水”项目,目前,在__县只有大坪乡、__乡和王家长镇三所学校得到此项目,大坪乡、__乡已经完成建设,__2015年才申报成功,乡镇覆盖率仅占全县的9%。再如“两癌”普查,省里只配套乳腺癌普查资金,每人79元(其中省里配套60%,县里配套40%),而实际每人需要100元,靠配套资金远远不够。由于资金有限,我县每年享受“两癌”免费普查的人员仅2000多人,免费普查尚不能全部覆盖。
2.项目影响力小。从现有妇女儿童项目来看, 仍然是政府主导、组织引导为主,前瞻性、发展型的自设项目少,部分项目实施中由于多方因素制约,其效果也大打折扣。例如,我县目前支持妇女创业所出台的政策并不是很多,主要是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但这项政策仍有它的局限性,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切实体现对妇女的政策倾斜,我们需要经常与财政等部门协调、做工作,效果还不好,机制不顺、合力不大。
3.项目帮扶力度小。例如,在就业方面,近年,县妇联尽管在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岗位援助、小额贷款等促进妇女创业就业项目建设方面进行了多方努力,但是从__县职介中心提供的全县近3年的职介业务数据来看,大龄劳动妇女群体就业质量仍然不高,超过45岁的妇女就业难度较大,尤其是制造类企业,基本上都以该年龄段作为招聘红线。现行的大龄妇女就业多以服务类的小微企业和灵活型的就业岗位为主。他们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多半落实不到位。就业质量偏低。
1.立足业务,确定常规项目。根据妇联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对常规工作和特色工作等进行认真梳理和汇总,组织开展针对性调
研,对确实适于项目化管理的工作进行立项,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妇联的有关业务工作和主题活动,都用“项目”固定下来,分解确定为一个个具体项目。例如,设立“免费法律援助”项目、“关爱留守儿童心里健康”项目等,以具体的项目为载体带动人、财、物和信息、智力资源的整合,引导妇联基础工作由“活动型”向“项目型”转变,进一步推动妇联工作抓细、抓实、抓出特色,让妇联工作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2.立足服务,主动争取项目。在新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下,妇联组织应根据“政府买单、妇联承办、妇女受益”的工作理念,积极承接政府授权的一些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项目。一是积极争取上级组织转移的与妇女儿童有关的实事项目。例如全国“三八绿色工程”示范基地项目、“母亲水窖__;校园安全饮水计划”工程项目、“伴随成长”项目、“两癌”免费普查项目、小额担保贷款项目等实事项目,扩大项目覆盖面,用上层项目推进本级妇联事业的逐步发展;二是承接政府转移的与妇女儿童有关的公共服务项目。在当前,各地纷纷设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专项经费”,将转移出来的有关妇女儿童的社会性、公益性、事务性的项目,通过招标竞争或委托等形式,交给妇联组织,用于购买与妇女、儿童等有关的公共服务项目。例如,“农村女童的入学项目”、“农村贫困妇女的生育保健项目”等。妇联组织可以主动申报公共服务项目,通过承接政府项目实现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或者是在政府购买社会其他方面的公共服务中, 如“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服刑人员子女帮扶志愿服务”,妇联组织可以利用妇女的优势,将社区妇女组织起来,在社区为老人和孩子提供服务,也为这些妇女寻找到工作机会;三是积极争取国际项目和社会化项目。妇联组织要积极争取社会项目、国际项目,如“救灾慈善”、“农村妇女扶贫”等项目,争取新的资源。
3.立足需求,积极自产项目。根据妇联工作实际,要紧紧围绕服务群体的实际需求去设计项目计划。相比以前妇联组织为妇女提供的服务来看,除了为妇女提供法律咨询、宣传教育、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这些基础的工作和促进妇女发展、维护权益、扶贫济困这些传统工作外,当前的公共服务应开拓新的思路,创设新的服务空间,开拓新的服务渠道,只有我们的项目计划真正体现了服务群体的需求和意愿,才有立项的价值。
1.强化政策保障,扎实推进项目持续发展。一方面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增强政策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使项目化管理走上有章可循,可持续发展轨道。另一方面要保证妇联项目建设的经费,项目资金专款专用,承接项目的各级党委政府要将配套的资金列入当地财政预算,为项目的实施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
2.强化机制保障,建立健全项目实施机制。一方面建立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管理办公室是管理项目化的核心,在组织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常充当项目管理的支持者、项目的控制者、战略的管理者。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将其合理地融入到妇女组织的组织结构中来,更加有效地支持妇女组织的管理项目化。另一方面明确项目责任主体。明确每一个项目的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同时明确项目承担者在实施中的职责分工和具体要求,从而实现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确保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不留空隙,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实现责任的无缝隙传递。同时,明确各项目分管领导,负责分类指导,重点推进。
3.强化人才保障,培养壮大项目管理人才。一是选拔一批项目管理人才。妇女组织设定系统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用人标准,努力营造识才、引才、育才、用才的良好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妇女组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项目需求,根据项目实际,直接选聘符合项目实施的管理人才,做到能立马上岗,精准实施。二是加强项目专业人才培养。培养项目化管理人才,要不断丰富项目化管理的专业知识,要“走出去”学,将员工送到标杆组织进行观摩取经,或者分送团队骨干到学校院所或专业培训机构参加专题培训;“引进来”学,外聘专家前来授课, 或者由妇女组织内部具备一定妇女工作项目化管理经验的资深妇女工作者授课,师傅带徒弟,组织现场教学等;“探索性”学,针对一些新开发的项目,没有可参照的管理经验,要边干边学,探索出能有效管理项目的办法,妇女组织只有加大了培训力度,才能增加妇女干部的知识技能,从而提升妇女工作项目化的水平。三是吸收项目工作志愿者。妇联可吸纳一大批不同知识结构、各学科的专家、社会学、社会工作人员,组建多技能的团队和广阔的有志于妇女工作的志愿者网络,为妇女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技能培训、家庭维权的等多方位的服务。
4.强化监督保障,稳步推进项目取得实效。一是通过专项调查做好前期监测评估。服务群体需求状况是项目申请的前提条件,立项前应首先调查了解服务群体的具体状况,根据她们的实际需求确定项目目标、拟定项目计划、制定策略措施、设计活动内容。二是有计划地推进阶段监测评估。阶段评估即包括项目的半年评估和年度评估,要评估已完成的活动、取得的经验及存在问题,评估的目的是总结反思已执行项目,调整安排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三是认真搞好终期监测评估。终期评估是在项目执行终结后,由妇联或资助方参与对项目整体完成情况、项目成果、经验教训、可持续性、后续计划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估,着力点在于项目成果的转化运用,后续计划的制定,为新项目的申请、今后工作的持续推进奠定基础。无论是前期评估、阶段评估,还是终期评估,都要写出评估报告存档。
(三)积极探索,促进项目由“常规型”向“品牌型”转变。一在传统工作上造品牌。妇联多年来己经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精品工作,在与基层妇联或其他组织的合作过程中已经有了一些项目化管理的探索,但是没有严格规范,今后可以优先进行尝试在传统工作品牌基础上的深化型、提升型创新项目。通过项目化,达到工作重点突出,影响广泛,亮点精品纷呈,最大化实现工作目标的效果。二是在个性化产品上造品牌。妇联组织应将不同经历、阅历、不同需求视角的妇女融入到自己的视野中来,为之打造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公共产品。积极打造直接关乎妇女生存的产品,如针对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建立妇女儿童庇护中心、举办家庭暴力干预培训班等有针对性地对准不同群体妇女的需要,力图改善她们的生存境遇。三是在热点问题中造品牌。例如,目前我国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妇女”,2005年的调查表明,全国有4700万年轻留守妇女,且呈缓慢增长的势头。留守的年轻妇女,面临着心理、身体和社会等多重压力,与非留守妇女相比,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如何稳步开展“农村留守妇女心理援助”项目服务,打造“关爱留守妇女”项目品牌需要积极探索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