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学远程研修总结

数学远程研修总结

时间:2022-01-29 01:08: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学远程研修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学远程研修总结

第1篇

我参加了2015年山东省初中数学教师远程研修培训,这次远程研修培训好比给教师雪中送炭。在这十一天的培训学习中通过看视频、听讲座、听专家点评、看简报看各位老师们的作业、研修日记、看评论以及参与评论,参与专家与学员之间、学员之间的互动讨论。学到了很多新知识,真是受益匪浅。现将这次培训体会总结如下:

1、通过远程研修,我的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

有机会来参加这次培训,有机会来充实和完善自己,我自豪,我荣幸。但更多感到的是责任、是压力!回首这次的培训,真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明显。培训中有各级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有一线教师的专题讲座,有学员围绕专题进行的各种行动学习。这次的培训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收获丰厚的一次培训,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一次培训。

2、通过远程研修,我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

通过远程研修,专家讲座的内容在我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澜,不仅让我了解到了前沿的教育教学改革动态,而且还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专家讲授的一些教育教学实例中产生了共鸣,从而让我能从理论的层次来解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一些现象,也为我今后的课堂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3、通过远程研修,我增长了见识。

远程研修平台上的老师都在努力地学习,积极地发表文章和评论,甚至有些老师在晚上十一二点都在网上学习这些老师的学习精神真是值得我努力学习。他们的文章:观点独特新颖、方法行之有效、行文优雅俊秀。在和这些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自身的浅薄,感到加强学习的重要性。所以远程研修的过程中,我一直抱着向其他老师学习的态度参与的,多学习他们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来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

4、通过远程研修,激励自身成长,展望未来

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教学,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这一次培训活动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课后经常撰写教学反思,以便今后上课进一步提高。并积极撰写教育随笔和教学论文参与投稿或评比活动。

我的未来目标是通过自己的不断磨砺成为一名数学骨干教师,我有信心在未来的道路上通过学习让自己走得更远,要想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骨干教师。为了理想中的教育事业,我将自强不息,努力向前!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会一如既往地进行专业研修,不断创新思路,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数学骨干教师。

第2篇

本文以参加“国培计划(2011)——高中数学骨干教师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一体化项目”的73个校本研修团队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视频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6个优秀校本研修团队和67个其他校本研修团队共803名高中数学骨干教师在教师实践性知识与教学实践行为改进两个维度上的差异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了优秀校本研修团队的三个特征,为进一步开展远程校本研修培育优秀团队提供了一定的实证研究基础。

【关键词】 校本研修;远程校本研修;估秀校本研修团队特征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12—0055—05

一、问题引入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进入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历史新时期。教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一资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保障措施,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1]。教师培训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构成。教育部从2009年就实施了“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国培计划)”,把教师培训推入到了快速发展时期[2]。

校本研修作为一种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为本、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的研修方式[3],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青睐。然而,目前对校本研修中的团队建设及如何提升校本研修团队绩效等方面的研究尚少。笔者以远程校本研修助学者的身份参加了由首都师范大学王陆教授团队主持的“国培计划(2011)——高中数学骨干教师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一体化项目”,该项目是2010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为了更好地探索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而开展的“集中培训与远程校本一体化研修”的试点示范项目。研修项目首先集中培训了100名“种子教师”,然后运用远程方式指导“种子教师”带动1000名周边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从而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提高教师培训的效益。从项目的阶段性绩效评估结果来看,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校本研修团队。本研究聚焦于优秀校本研修团队和其它校本研修团队在实践性知识和教学行为改进两个维度的差异分析,总结出了优秀校本研修团队的若干个特征,从而为进一步开展远程校本研修培育出更多的优秀团队提供了一定的实证研究基础。

二、文献综述

(一)混合式校本研修的基本概念

格林汉姆(Graham)认为,混合式学习是“一种将面授教学与基于技术媒介的教学相互结合而构成的学习环境”[4]。而麦森和莱恩尼(Mason& Rennie)则认为“混合式学习是技术、场所、教学方法的多方面融合”,而不仅仅是教学组织形式的结合[5]。李克东教授等认为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人们对数字化学习(E-Learning)进行反思后,出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中较为流行的一个术语,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Face to Face)教学和在线(Online)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6]。

所谓校本(School Based),包含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7]。根据校本发展的理念,校本研修包含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两方面含义,其中校本研究是校本培训的拓 展[8]。校本研修主要是指立足于本校工作实际,根据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和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9]。从概念分析来看,校本研修首先要以教师的工作环境为基本场所;立足本校校情,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修内容;以研修教师为主体;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改进为直接目标,并构建成专家、学校领导、研修教师共同参与的学习型组织;以最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据目标的教师教育形式。它是一种集学习、教学和科研三位为一体的学校及教师行为;是一种基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来自于教师、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是一种对教育教学经验理论提升的过程[10]。此外,校本研修需要特别关注教师的三个方面的内在需求,即要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认知特征和满足教师的情感需求[11]。

本文提出的混合式校本研修模式是将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应用于校本研修的一种新型研修模式,充分发挥和利用了网络学习和传统学习的优势,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混合式校本研修在形式上是在线研修与面对面研修的混 合[12],其目的是采取丰富多样的信息传递方式以适应不同的学习需求,从而最大化地提高校本研修的效果,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提高教师培训的效益,帮助教师实现其专业发展。

五、研究结论

(一)优秀校本研修团队的特点

1. 教育信念是优秀校本研修团队建设的核心

上述数据分析显示出:优秀校本研修团队与其它校本研修团队相比,在团队教育信念知识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陈向明教授认为,教师的教育信念具体表现为教师对教育目的,学生所应接受的教育,“好”的教育以及如何实施和评价“好”的教育,教师职业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17]。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教师坚守教育事业并不断为之奋斗的根本动力,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中占有最中心的地位[18],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统帅、引领和定位的作用。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上如果缺乏教育信念的支撑,就如同广袤的大地上没有了指路标,就会使教师迷失专业发展的方向,丧失专业发展的主体性,只会成为一个以教师职业为谋生手段的教书匠,而不会从一个研究者的视角出发把教育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去奋斗。

2. 自我知识是优秀校本研修团队建设的保障

帕尔默(Palm,erRJ.)指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identity)与自身完整(integrity)”[19]。上述数据分析也显示出:优秀校本研修团队与其它校本研修团队相比,在自我知识这一维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教师的自我知识,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估、自我教学效能感、对自我调节的认识等[20]。自我知识是当前的教师群体中最为缺乏的,但它又是保证教师理解其本身工作特性的关键因素,并且是支持教师进行更高层次反思的必要因素。自我知识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基础,对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实现对自我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处理自身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并且才能把自身的发展当作自己认识的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教师只有实现自我认识,其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才能更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教师只有实现自我认识,才能成为自己完整意义上的发展主体,才能有自我发展的意识,才能实现自我的专业发展[21]。

3. 反思是优秀校本研修团队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学实践经验是教师实践性知识最重要的来源。但是,当经验受习惯和常规支配的时候,就常常成为理性和思考的相对面[22]。所以,教师必须经常对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深入反思,用审视的目光观察分析自己的教学实践行为,并通过反思指导新的教学实践。

上述数据分析显示出:优秀校本研修团队与其它校本研修团队相比,在反思知识这一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教师的批判反思知识,主要表现在教师日常“有心”的行动中,其实是教师与自我的一种内部对话,反思有助于教师将理智的思考转化成为教师自身的实践性知识,反思的过程实质就是教师专业成长与专业发展的过程。所谓“反思”就是深思熟虑的思考。教师的反思是一种实践取向的反思,表现为“对实践反思,在实践中反思,为实践而反思”[23]。众多的研究表明,教师反思是改变教师实践的重要成分,教师反思被看作是教师协调他们的信念与实践之间矛盾的关键[24][25]。

(二)培育优秀校本研修团队的建议

校本研修团队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导情境。建立一支优秀的校本研修团队,也是学校教师专业管理的目标追求和必然选择。首先,团队教师应确立共同的专业发展愿景,设定相同的目标,以教师个人愿景为基础,以学校发展愿景为导向,树立使全体团队成员都愿意为之奋斗的理想追求。共同愿景建立之后,团队成员在团结、和谐、相互信任的氛围下开展专业学习,使团队成员的智慧力量实现最大化。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个体性和创造性,在协作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个性特点,扩大教师的创造空间。此外,研修团队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使用反思工具进行强化、巩固、改进和修正,并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研修形式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持续增长,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除了以上因素外,培养优秀的团队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激发自身能量、创造激情、组建亲密无间的团队、合理的付出、尊重成员的个性等[26]。由于本文以教师实践性知识为主要影响因素,所以对上述几点不再赘述,但在培育优秀校本研修团队时却不容忽视。

第3篇

在这一期间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浓浓的学习氛围不言而露,尽管不曾谋面,但远程研修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质,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在就把我个人网络研修学习活动主要收获总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如:解决问题教学如何创设切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合作学习如何做到恰当的时间利用等。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数学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

二、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要以这次国培研修培训为契机,继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利用各种形式广泛收集课程资源信息,认真向课程专家团队和同行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以胜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通过这次国培研修,在我的头脑中进一步确立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使自己坚信只要坚持搞好素质教育,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支撑,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可以实现学生的素养发展和教学成绩的双赢。

四、进一步加强对教学工作的反思。加强教学反思,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听课教师的评课建议,及时修改、补充、调整、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高是非常必要的。要坚持写课后反思、阶段性反思、学期后反思和学年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

这次学习,我将会对远程研修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会更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更好的做好新课改工作,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能够充分对远修平台的资源会更好的利用,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帮助。通过本次远程研修学习,我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它将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研修的平台,利用网络资源,不断的学习,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努力实践,争取使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有较快提高,努力适应二十一世纪对学习型创新人才的新要求。

第4篇

一、始终坚持了指导思想不动摇的原则

本学年,我校根据《宜宾市翠屏区2010——2011学年度中小学教师研训工作要点》《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中学部工作计划》和《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继续教育办公室2010——2011学年工作计划》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师、教研组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研、继续教育工作。我校始终紧扣“课堂效益年”这一主题,确定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选择校本研修、项目研修课题;切实抓好远程非学历培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训;积极开展了读书活动,从而实现了教研活动、继续教育活动真正服务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成长这一目的,初步了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研、继续教育文化,较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好了务。

二、精心组织,严格管理

1、学年初成立了继续教育领导组,确保了教研工作和继续教育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组长:(校长、书记)深入教研、继续教育第一线,亲临现场指导工作,有效地促进各项活动的开展。

副组长:(教科室主任),始终坚持踏实工作的原则,深入各教研组调查了解,及时安排任务,全程监督实施。

成员:。各教研组长对本组工作尽心尽职,充分发挥领头作用,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2、继续教育辅导员:精心准备,认真辅导。

3、继续教育工作组,分工明确,各尽其职。

三、本学年完成继续教育内容概述。

本学年,我校依据翠屏区教师培训与研究中心之要求和我校实际情况,进行了以下继续教育活动。

1、组织指导教师参加了第二期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在教科室安排部署下,指导教师按时参加培训并督促上网学习。我校语文、数学、英语各有5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地理、生物各有2名教师参加了培训。

2、开展了读书教育专着活动。紧紧围绕“课堂效益年”这一主题活动,全体教师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阅读。读后各教师撰写了心得体验文章来归纳、整理收获。

3、青年教师培训。根据青年教师培养方案,确定了4个培养对象及指导教师。采取一对一的培养与教研组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经过一年的培养,青年教师成长较快,培养效果明显。在片区及以上教学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奖。特别是李宇指导学生科技发明获市级一等奖。

4、骨干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区级骨干培训,本校也加大培训力度。

5、远程非学历培训。本学年,我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采取教师网上自主学习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参加培训后各教师都撰写心得文章归纳整理学习所得。

6、开展“高效课堂讲坛活动”。在业务学习会上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及时了解高效课堂,魅力课堂的相关理论。

7、参加中学二片区组织的各种活动。我校积极参与中学二片区文科、理科说课竞赛。参加宜八中学科培训。

8、参加师训中心开展的各项活动。

9、本学年我校派遣等11人次到外地学习。

10、全体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开展上课、评课活动。

11、各教研组积极开展项目研修活动。

政史地组:农村初中政史地知识过手最有效的方法探寻

数学组:如何实现“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有效衔接”

艺体组:农村初中课间操改革初探

语文组:重视课堂提高效益的研究

英语组:宗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语境创设探索

理化生组:农村初中科学课探究式教学研究

三、不足与反思

第5篇

xx年的12月,可以称之为我的“国培月”。有幸参加了“国培”,而且一参加就是两项——小学数学学科远程培训和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再加上之前的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算下来每天参加学习、培训的时间在3个小时以上。

作为一名偏远地区农村学校的教师,平时参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很少,因此,有这样的机会我是倍加珍惜。每天在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后,只要有空时间,就坐在电脑面前“充电”。阅读材料、学习理论、观看视频、学习案例、进行教学设计和反思、完成并提交作业、参加测验、撰写研修日志、进行主题研修、发帖和回贴……一个月的学习下来,尽管觉得累,但更是“累并收获着”:

第一,学习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技能。比如:“淘宝”购物开了“洋荤”,尽管是出不了少洋相,但至少是“跌跌撞撞”地体会了一下现代网购生活;以前自己就从没有在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时使用过相关数据统计图表,这次学习学会了相关的使用技能并得到实际的操作;对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小学数学的测试命题技术与创新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更好的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在遇到一些自己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时,我或者向其他的老师虚心学习请教,或者充分利用网络,对相关的领域进行搜索、学习和借鉴。

第二,是对以前很多模糊的知识、认识,比如有关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工具的使用、课堂的提问与互动交流、课堂教学的观察诊断和评价等相关的理论和认知,现在有了更准确、具体、深入的掌握。特别是我充分利用在班级、小组的“发帖与回贴”,对自己以前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疑难、困惑向培训的辅导老师和学习的同行们进行了虚心的请教,得到了大家的指导和帮助。

第三,在学习中对照、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并自觉地将学习到的知识、理论、技能、方法和措施加以实践和运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我边学习边联系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对照和反思,平时自我感觉不错,但越学习就越发现自己存在的差距。于是,我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比较粗糙、与学生交流互动不够、不重视教学媒体工具的使用、对教学进行科学观察和反思不到位等问题进行了有意识的纠正或改进,感觉到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教学效果也更好了。

对我个人而言,感觉参加“国培”收获很多,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总结得完的,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整理,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加以应用,让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能实实在在地分享到自己的收获,同时我也将尽量运用自己所学的成果去帮助其他的同事。这一次的“国培”虽然结束了,但学习是没有终点的。“学不可以已”,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因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而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

第6篇

做“人中人”匡正传统培养目标

“海南课改模式”解读

“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的发展效应、成功经验与推广价值

执著办百姓满意的乡村学校——记2011年海南省“十佳校长”、儋州市白马井中学校长郑燕康

青春在奉献中闪光——记2011年海南省中学十“佳班”主任郑其鹏

心系特教无怨无悔——记2011年海南省小学“十佳”班主任朱满香

沐春风踏歌行——海南省海口市第十一小学发展侧记

教育失衡让英美头痛

海口市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让地域文化走进校本课程

总结经验全面推进校本教研健康发展——海南省2011年初中数学教研组长论坛系列活动

海南乡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设计现状调查分析

学生宿舍消防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PC组装与维修》课程内容的改革

浅谈应用最广泛的配位剂(EDTA)

环岛新闻

《生活中的轴对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点评

《找规律》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育公平是收入分配改革的利器

立足课标突出语篇强调运用——2010年海南省高考英语试卷分析

2010年海南省高考生物试卷评析

凌秀容:爱和责任与我同行

罗丹文:热爱教育事业始终不变

育人无痕培质有形——海口市第九中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特色

探索农村高中学校发展之路

科学统筹优化资源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花园国里看教育——新加坡学习考察纪实

海南思源实验学校的发展定位

班主任批评学生的语言艺术

随孩子的兴趣

对党的教育事业忠心耿耿

呕心沥血为教育

爱岗敬业乐为人师

《西湖》Flash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关于海口市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状况的调查

历史课的情境艺术

浅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课堂构建

崛起中的三亚市第五中学

光荣榜

网络研修:教师团体专业成长的新举措——2009年暑期海南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全员远程研修特别报道(下)

在实践探索中拓展区域教研

海南职教别样红——访海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李红梅

为了孩子的学位——访海口市琼山区教育局局长洪德全

自强不息润物无声——访海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屯昌县屯昌中学校长陈守川

认识高考“状元”引导高考状元

立足双基拓宽视野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海南省2009年高考地理试卷评析

海南省2009年高考数学试卷评析

海南省2009年高考英语试卷评析

海南省二00九年高考作文评析

海南省2009年高考历史试题评析

集团合作项目推动创新模式服务企业

着力搭建专业发展平台切实提升青年教师素质

教育事业是我生命的根——记吊罗山下苗族教师曾春杏

用粉笔谱写平凡人生

让主题班会成为自主教育的主渠道

第7篇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阳光明媚的春夏之交,我有幸参加了由教育部师范司、基础教育二司负责组织,奥鹏远程教育中心承办的“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2012年3月26日至5月12日,作为江苏省小学英语3班的辅导员,我同班里的115位小学英语教师一同走过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培训。在此期间,既有工作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正所谓,痛并快乐着。现将辅导员工作总结如下:

一、有效组织,有序进行

早在培训开始前,江苏省徐州市就召开了全市2011年国培专题培训会议,对各下级部门和学员阐述了“国培计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说明了培训的方式和时间、学员及辅导教师的职责等事项。培训启动阶段,我建立了班级QQ群和飞信群以方便与学员沟通,并及时督促学习,交换培训心得。

培训过程中,作为辅导员,我担任起督促学员学习、培训技术指导和作业检查等几项工作。通过班级QQ群、飞信群、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与学员联系,让他们在第一时间明确国培计划、必须完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写文章的数量、上网参与研讨及跟帖的方式、数量等培训考核内容。培训期间保证QQ在线时间每天不少于8小时,在线给学员们解答疑问,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与奥鹏教育中心的老师沟通协调解决。在作业批改方面,尽量多写评语,对优秀作业严格把关,及时把作业中的问题反馈给学员。负责组织管理本班学员线上和线下学习研讨;引领学员交流研讨,回答学员问题,归纳学员疑难问题并反馈给学科专家团队。在此期间,我编写了5期班级简报,以提供给学员学习,解答学员关注的共性问题、重难点问题,进行典型案例评析,并公布上阶段学习的总结与反馈以及下阶段学习的引领等。同时,按时组织学员进行在线视频教学与答疑,引领学员交流研讨。培训结束阶段,督促未完成培训任务学员完成学习任务及作业,将学员作业整合并提交参与互评,认真做好培训总结。

二、收获知识,收获成绩

本次培训由熟悉中小学英语学科教育的高水平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组成项目专家团队,负责课程资源开发、骨干培训、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教学等工作。项目首席专家为王蔷教授,项目绩效评估专家为鲁子问教授,专家团队中一线优秀骨干教师(教研员)比例为50%。本次培训为参训的小学英语骨干教师设置了4个模块、14个专题、共计88学时(必修60学时+选修28学时)的远程培训课程,为参训的初中英语骨干教师设置了4个模块、20个专题、共计94学时(必修60学时+选修34学时)的远程培训课程。培训历时一个半月,时间并不宽裕。但是我班所有的老师都能克服自身的困难,在培训结束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培训学习。在此期间,绝大多数学员都是牺牲午休时间、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进行学习和完成作业的。学员们的努力最终收获了成绩。目前,我班学员已经以100%参训、100%优秀率的成绩完成了培训。平均学习时长64小时14分54秒,作业提交率100%,发帖回帖共计4256封,对于这样的成绩,表示十分满意。

三、受益其中,不断进步

这里有着深厚的学术氛围,这里有着热烈的问题讨论和交流合作,这里有太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这里有太多的精彩讲座等待着我们去聆听,因此,我们学习的脚步无法停歇。于是,我们在这里贪婪地吸收知识的“养分”,用心去学习“专题视频”,积极参与“专题活动和讨论”,认真完成“作业和研修日志”; 我们在这里还可以欣赏到“精华观点”,慢慢品读“精彩作业”,参与“热点话题”的讨论……虽然培训已经结束,但是我们的探讨与实践还在继续,远程培训是一个学员在线自学、教师在线辅导和师生在线互动有机结合的过程,而教师的培训和成长本身又是一个逐步发展和成熟的过程,理论和方法也需要在实践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检验、理解和巩固。相信这次培训对大家的影响是终身的。

网络培训作为一种现代的数字化学习培训模式,已经悄然兴起,它使培训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网络培训以其资源共享、时空不限、多项互动、协作学习等优势,使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大大增强,给广大的教师群体带来了更多、更便利、更前沿的资讯,让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坐在家里就可以学习全国最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全国最权威的教育专家对话,与全国最广泛的教师群体探讨和交流教学中的困惑与心得。我们深深受益于这样一种培训方式。

最后在这里,我们要感谢奥鹏远程教育中心给我们打造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感谢江苏省徐州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感谢QQ群里经常为大家提供帮助的奥鹏教育的老师们,正是有了你们的奉献,我们班级每位老师才得到了不断的进步。让我们继续前进的脚步,去拥抱精彩的明天。

第8篇

各位校长:

大家好!

炎热酷暑,各位校长来这里参加学习与交流,我为大家的精神所感动,大家都是桃源县的教育脊梁,是全县小学教师的领航、舵手,教育局和学校安排我今天和大家做一些交流,我感到既高兴又为难。高兴的是,能有和各位校长们一起交流、学习的机会,特别是能借此机会,会一会我曾经在校长岗位上交往多年的老朋友,但是,作为在今天的课堂,要我作为主讲人,感到很为难,因为大家无论是在政策水平、管理能力、业务素养等方面都要比我强,所以实在不能承担起讲课的任务。那么,今天半天时间,只能是我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研讨的时间,是我向大家学习的时间,决不能用“讲课、讲座”来称之,以上是我和大家交流的一个开场白。

言归正传,交流研讨还得有一个主题,定什么内容?管理?都比我懂得多。政策?都比我吃得透。课堂教学?都比我善教善研。所以今天就选了一个现在比较热而又涉入不深的一个话题——“校本研修”。我把和大家交流的主题命名为:“校长与校本研修”。今天的交流是否这样安排,把交流、研讨时间分为两个段落,首先我谈谈对校本研修的一些个人的认识,然后课间休息,再进行交流研讨,大家谈谈关于校本培训,讨论、交流的几个问题我会在休息前做布置。

从哪儿讲起?我想还是从下面几个关键词语讲起:校本培训、校

本教研、校本研训、校本课程、校本研修。怎么比较它们的异同?容易区分的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的课程,是为了学校的课程,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探讨、设计或与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几个词语比较:总的来说,校本研修与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之间的区别可以从1、培训目标不同;2、培训主体;3、培训内容;4、培训方式几个方面的不同来比较。

从参训的主体方面看,有被动和主动之分;

从参加培训的方式看:接受式培训;主动式参训;

校本培训:以通识培训为主,它关注教师的学习任务,注重教师观念的转变,并常以比较正式的集体团队学习的形式进行,它的主体是培训者,培训者决定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校本教研:往往围绕学科教学问题展开,它的关注不能停留在观念更新,而更加注重教师行为的跟进,更加强调共同参与、对话交流、分享经验,以自我组织形态为主。校本研修取二者之长,并提出关注教师的生活质量。

校本研修:主要指

“以学校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促进教师自主成长,带动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以校本的教师自我探究、自我发展的研究修炼行动。

简单说“学校和教师的问题,主要由学校和教师通过‘研修’来解决”。

所以说,校本研修与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之间的培训目标不同,培训主体不同,培训内容不同,培训方式不同。

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现在提倡的、需要的是一种怎样的培训形式?【校本研修】

分析:“校本”是一个外来词,字面的意思是:以校为本。这是随着课程改革被“引进的”一个新概念,通常理解为: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学校的自身需要为根本导向、以学校的问题解决为根本目标,来开展教育教学教研及管理等发展与改革活动。

研修,由两层意思构成。一是研究,二是学习。一般的理解是在职的在岗或离岗继续深造和培训,大多是针对岗位上有发展提升前途的人员,提供的继续深层次学习的机会。教师的研和修有不同的情形,有的研为主,有的以修为主,有的是研修并重,但无论哪种情形,两者都是相辅相成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主要途径。

校本研修是一个任务驱动型的问题解决过程。要点:基于学校

基于教师发展

基于学生发展

大家的悟性都要比我强,那么我今天就围绕“校本研修”从三个方面和大家做一些探讨吧。

一、校长在“校本研修”中的角色定位

二、我县“校本研修”的动态分析;

三、开展“校本研修”的实施建议。

客观的讲,我们当校长的,学校工作是千头万绪的,我本人也曾有过多年的体会;因此,要想我们这些校长要去坐下身来,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开展好本单位的校本培训,恐怕也不是那么件容易的事。但是,“校本培训”作为教育改革一大亮点,作为当今教师成长的一大途径,我们的校长又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很多校长、老师在参加者不同层面的“校本研修”的研修班、研讨班等等。那么,作为我们校长,应该怎样定位在“校本研修”这项工作的角色呢?

一、校长在“校本研修”中角色定位

任何一项管理活动,只有定位清晰了,与之相关的行为和作为才能够恰当。

新课改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定位为: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学生学习的伙伴等等,有了这样的定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会因其角色的改变而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

美国的教育专家通过上千名校长的研究,把我们中小学校长,归纳成六种类型,可以说,对于每一类校长都有不同的定位,现在让我们加以对照对照:

第一种类型:愿景型校长

“愿景”也即“远景”,是对未来的一种谋划,这类校长善于提出学校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目标,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前景描述比较清晰。

第二种类型:政策型校长

这一类校长善于解读上级领导的政策,而且还能借助于自身的行为影响政策的制度。

第三种类型:管理型校长

这类校长是在自己的学校内部开展各种各样的协调活动,有明确的上下之分,把学校建成一种体制,一级对一级负责。

第四种类型:资源型校长

这类校长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学校及其周围包括社区的各种资源,能够把这些资源挖掘出来,整合出来,能让学校的资源盘活。

第五种类型:伦理型校长

这类校长特别关心下属,关注学生的行为,能够与下属和学生打成一片。

第六种类型:文化型校长

这类校长善于在学校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把学校的文化建设放在一个主要的方面。

美国通过长期研究,提出的这六种校长类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在管理工作中,六个方面都需要有所涉及,有所体现。

之所以称为这六种类型的校长,是因为他们尤其强调某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分析了校长在学校管理方面的“强”、“弱”问题,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定位问题。

就我们桃源县的校长状况来看,我认为应该用“综合型”、“复合型”校长这样定位才最为准确。

那么,我们校长在“校本研修”这一项工作中,怎样充当好合适的角色?我认为要当以下几种角色:

(一)、决策者

校长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学校的校本研究问题作出决策。比如:学校的学科教学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与老师们在数学方面研究的成果明显要比语文科目弱,那校长是否可以考虑,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与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校本研修课题?

又如:重视和使用网络这个工具,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传播媒介的便利优势,掌握网络工具的使用技巧,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工具在具体的网络平台上学习研修,丰富自己、提升素质、提高能力,这是每个中小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如何高效地利用互联网进行校本研修,这是我们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问题。

我认为,做校本研修决策,需要考虑三个问题:

一是决策要恰当;

首先,决策要恰当。恰当来自于教师的定位,来自于学校的发展要求,来自于学校当今改革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学校要求老师写出大量的学术论文,是不恰当的,因为学术论文一般属于专家学者,

二是决策要清晰。决策清晰,是指思路清晰,作为校长,在决策中首先要明白校本研修是什么?研修活动有哪些?

三是决策要认同。校本研修活动至少在领导班子里要得到认同,老师也要认同,老师不认同的话,就会出现有要求就去做,没要求就不做,所以,校长要从实际出发,从学校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新矛盾新情况出发,把校本研修这一抽象的概念转变成具体操作的一些决策性措施。(认同例如:高效课堂、幸福课堂的模式构想——说-上-议-

构)

(二)、设计者

如果说“决策”是解决的“做不做”的问题,那么,“设计”就是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做好校本研修的设计,首先需求我们校长进行好分析。

近年来,不管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校长,都越来越重视校本研修。但是,不知道校长们和老师们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校本研修?答案肯定是“为了……”,为了什么呢?不仅仅是要回答“原因”,更重要的是追问“目标”,即是说,为了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为了实现什么目标呢?这样一问,我们就在思考校本研修的目的性问题,也才能表现出我们的校本研修的自主性。千万不要小看这一问!更不要为了“研修”而研修!否则,校本研修将存在徒有其名或者有其形而无其神的危险。

这是开展校本研修的第一步:首先要弄清我们学校想要获得的效果是什么,也就是进行校本研修的需求分析,即,学校改革发展需要教职员工提升哪些方面的素质、技能、方法和能力,校本研修就应该设计这些方面的任务和目标。

下面我从三个层面来说一说校本研修的需求分析:

1.

学校发展与改革需求

在学校层面上,校长思考的是:学校改革发展与教师素质能力提升。我们知道,在统一的教育目标要求下,不管作出多大的努力,各个学校的发展水平仍然会参差不齐,而在国家鼓励教育创新的今天,

学校办学将会出现“各显神通”的多样化差异性局面。诚然,造成学校之间差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水平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甚至排在诸多因素之首。

在策划学校的改革发展,乃至思考学校日常工作计划中,生源、办学经费、教学场馆、教学设备,等等,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队伍建设。归根结底,人的因素是第一因素。在成功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多种要素中,教师是第一要素。

那么,在学校发展改革层面上来思考教师的研修问题,就必须围绕教育、教学中急迫解决的重要问题来进行。比如,要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就要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的素质发展,是教学质量的根本指标。我们通过统计和比较发现(统计本校学生的发展状况: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发展),关键是要解决那部分后进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例如这部分学生人数占总数

15%

以上,这个数据要在同类学校的比较中确定),我们确定学校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应是“转化学习困难学生”。学校领导一旦确定了工作重点,不要仓促地布置工作任务,因为:教师是如何面对这个问题的,教师希望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准备才能成功解决这个问题,这些都必须明确。总之,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让教师有充分的准备。所以,我们需要对教师方面进行调研分析,了解教师在思想观念、知识技能、方法经验等方面的现状与需求,然后制定问题解决方案。可以用这样的框架来分析:

教师的现状与需求信息通常来自问卷调查,比如《教师对学生学

业现状的满意度评价》,收集到教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基本认识、基本态度、转化对策方法等方面的信息,然后作出判断:教师对此有了多少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准备,教师具有哪些优势,哪些方面的相应的知识和方法需要补充、提高;同时,结合对学生学业现状的了解和分析,形成有针对性的校本研修项目方案。这个方案,就是教师为了解决“学习困难学生转化”问题而进行的教学行动研究和相关的深入学习。这样,问题设计的过程、问题解决的任务就是校本研修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既要研究解决问题,又要深入学习理论方法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学习困难学生得到转化了,就是教师研修有了成果,也是学校教学质量问题得到了解决。

2.

教师专业发展与提升的需求

大家都知道,校本研修的主体是教师。同样的问题是:如何让教师成为研修的主体呢?被动地进入研修活动中,教师缺乏主体性,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局面,这样也不会产生真正的可持续的效果。在第一个层面上,我们看到,学校的改革发展通过教师研修而得到推进和实现,这似乎表示教师的研修是为学校服务的。这只是部分的正确,另一半,很重要的是为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服务。同时,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师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是互为因果的,同步的。

在学校改革发展项目中,我们了解到教师的部分需求,那是在学校改革主要的主导下的教师需求。另一部分的需求属于教师个体的: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需求。这些需求,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教育(管理)层面,教学层面和教研层面。对这些需求的排序,我们就可以知

道学校每个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有哪些,需要哪些方面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改进以及研修的方式和资源。这些信息足以让我们清楚,校本研修的内容和方式设计怎样才能更适合教师的需要,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有个校长跟我说,现在的老师职业倦怠很严重,做培训搞研究都很被动。我说那么我们做个调查如何?于是,我们做了一个《教师成就感满意度评价》的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如我们通过

3

个交叉分析看出:数学教师的职业认同度最低(只有

50%

),觉得工作并不是很有乐趣(满意度

37.5%),同时,数学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也有待提高(满意度

50%)。品德教师的职业认同度也有待提高(目前数据为

75%),职业成就感也有待提高(满意度只有

62.%),认为工作有乐趣的符合度也仅有

62.5%

。英语教师的职业认同度很高(达到

100%),认为工作中很有乐趣(认同度

100%),但是工作满意度相对较低(只有

66.7%)。这些数据既直观又准确地描述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或“职业成就感”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校长的感觉而已,从而帮助我们设计正确的校本研修项目。

我们根据调研数据分析,给学校提出了

7

点建议:

1.

建议引进比较优秀的青年男教师(主要是语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领域)。

2.

增强师生的自我成就感(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需提高(职业发展可能遇到了“高原现象”)设置教学改革创新奖,给优秀教师提供展示的舞台(“每月一星”),

向学生、家长和社区展现教师风采。

3.

改善工作环境(增加工作的趣味性,尤为关注中年教师),开设一些师生共同参加的趣味活动(请学校后勤部门策划),增强中青年教师(

31

50

岁)的职业幸福感。

4.

加强教师职业规划(特别是小学高级教师),鼓励和帮助老师在专业职称和能力方面进一步提升,特别要强调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的价值取向(要更多地以学生发展为工作动力来源)

5.

对教学改革创新给予更多的激励表彰

中老年(40岁以上)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发挥其引领作用(最符合“喜欢创新”)的9人。

语文课的创新有最大机会(55.6%);品德课的创新有较大机会(33.3%)

数学课的创新需要加强(一般的有5人,占62%)

二年级的创新需要加强(一般的有5人,占62%)

职业规划目标不明确的教师创新需要加强(占75%)

创新动力不足(认为在学校中的地位一般,100%)有5人在教学上喜欢改革创新。小学高级教师要加强。

6.

同伴互动互助应加强

特别是在业务活动中,应增强互动和协同性,比如同课异构、教研小课题的合作团队建设等。

7.

个案关注

有一位年轻的数学(1

年级)

+

英语(3

年级)+

班主任老师,

应该可以成为重点培养的年轻教师对象(小学二级教师)。

这些建议从内容、策略、方式方法及校本资源等方面为校长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使学校在设计教师专业成长规划时有了可靠的依据,开展的校本研修活动更有针对性,因而实效性也更大。可见,教师在学校里不是自然而然就成为校本研修的主体,只有发现和自我发现教师自身的潜能和需求,才能挖掘出教师群体的主体性,让教师成为校本研修真正的主人。

(三)、推进者

校长是身兼多任,既要决策又要设计,还要督促执行,最重要的还要做到身体力行。例如:让教师接受培训,校长首先要接受培训;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校长也应该反思自己的工作,同时校长还要考虑校本研修中制定的各种决策能不能不能贯彻到底。学校不像政府机关那样,有办公室、督导室来督导工作的落实情况,而需要校长亲自去逐一落实。

老师在研修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一方面可以请教专家,一方面校长本身也应该承担一些咨询工作。如: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咨询;对某一问题需要寻求的知识和资源等;总之,校长要站得高远,要为老师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四)、合作者。校本研修所面临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校长应该摆在一个合作的姿态上,而不应该是居高临下,应该与老师合作,一同解决研修中的问题。

如:怎样落实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教学的“五环节的问题”:

备课——新课程要求要求要做到二次课程开发;

上课——要求要动态生成;

听课——要揣摩透彻。

说课——要做到反思研究;

评课——要做到批评分析。

又比如说,研究“五环节教学法”问题,即:是指由学习目标、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巩固拓展、目标总结

(五)评价者

1、利用政策激励,构建评价机制;

2、对老师的研修方案、活动设计、过程质量的评价;

3、研修活动对学校发展、对学生发展的评价

二、我县“校本研修”的动态分析

校本研修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工作极其重要,而我们校长的角色在此项工作中又是那么重要和特殊,那么,近几年来,就我们桃源县“培训动态”看,又是怎么样的呢?(这里我重点谈“校本培训”的调研情况)

近两年来,我们全县各乡镇,各中小学在“校本培训”方面作出了非常突出的成绩,也积累了许多经验,特别是呈现出了具有个性化、体现地方特色的培训经验。如:我们的文昌中学、漳江中学、漳江小学、我们进修学校本部的实验学校、桃源七中、漆河镇中学、桃源十

中、陬市、三阳、佘家坪、九溪、枫树、凌津滩、木塘垸等单位都做得很不错,他们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值得全县各学校学习。而我今天是少讲成绩,其目的就是想与大家一起共同来认识“校本培训”方面的不足,共同来研讨“校本培训”的有效方法。201&——201*年,我们进修学校组织了几次大型的调研活动,201*年4月我们进校分成了8个小组,有38位领导与老师参与了调研,通过听、看、访等基本方法,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并对各小组情况进行了综合,我们认为目前桃源县中小学的“校本培训”还存在着“五有五缺乏”的问题:

(一)、有位置但缺乏领导的深入。“校本培训”作为教育改革一大亮点,作为当今教师成长的一大途径,全县中小学已经把它摆到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位置,这也是值得我们可喜的一面;但我们也知道,校本培训属于学校自主性的活动,因此,中小学校长自然成为了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因而校长对校本培训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校本培训的数量和质量。客观的讲,我们当校长的,学校工作是千头万绪的,我本人也曾有过多年的体会;因此,要想我们这些校长要去坐下身来,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开展好本单位的校本培训,恐怕也不是那么件容易的事,现在更多的做法是,分管校长、教导主任、教育专干,拿计划、列方案,拟活动,然后给校长汇报方案,校长审阅所拟方案,再依据计划组织实施;也有的地方是校长给分管人员封权“这项工作就全权交给你了!”,结果出现的状况是怎样的呢?据我们调研得知:校长亲自参与,深入其中的单位,或者领导重视,有分工,

有检查的单位就做得好,而校长只做安排,督促少或者很少参与研究的单位做的明显要弱一些。我认为,从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势看,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否是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而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校本培训,这样一来,我们的校长就应该在百忙之中,俯下身来,关注校本培训,设计设本培训,监管校本培训。

学校领导要做到深入,我认为要做到“四个一点”:理论知识懂一点;方法模式通一点;活动指导说一点;外地经验荐一点。

(二)、有内容但缺乏主题性、针对性。

我们说,校本培训有五种基本的类型:一是学校教育理念、教育技术的培训;二是本校特色教育,科研成果的培训;三是区域民俗文化、历史遗产的培训;四是学科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五是优秀教学研究、案例研究的培训。

但是,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了有的单位,有的学校提供的一个学期的校本培训数据非常齐全,按照“读书笔记、观课评课、论坛交流、教学案例、网络研修等项目”选择培训内容,每一个项目都有一定的数据印证,但是,能体现学校主题培训的系列培训活动的材料还不多,如:如何构建智慧课堂、打造幸福课堂的主题;有效教学的学科模式探讨主题;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校级学科带头人的主题培训等等数据反应得很少。

(三)、有形式但缺乏多样性、有效性。

校本培训的目的、形式、手段和内容是相互依赖的。任何培训内容要想得以实现并取得实效,都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形式。而从现

阶段我县的校本培训的形式与手段来看,校本培训的主要形式还是以集中性的“讲座”、“业务专题学习”,或者是经验交流之类的居多,而进行“专题研讨”“主题论坛”“教学沙龙”以及“课题研究”“案例研讨”等形式还不是很多。相当一部分学校把“校本培训”与“政治学习”、“参加会议”、“外去学习”、“优课展示”、“学生训练”完全等同起来,因而失去了它的有效性。

(四)、有成效但缺乏评估、管理。

从目前我们全县中小学“校本培训”的情况来看,成效是值得肯定的。我们在调研中,有代表性的查看了各单位集体留存的数据和教师个人参与培训的过程资料,我们认为有相当一部分学校能够从资料中就可以让我们看到培训成效,比如:凌津滩中学、佘家坪中学、陬市镇中学、寺坪中学、杨漆桥中学等,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单位对老师每年的校本培训24分的考评拿不出考评依据,教师过程性的学习资料也寥寥无几。这样,学分登记工作就成了假像;这也充分暴露了校本培训缺乏完善的评估、监督机制。

(五)、有资料但缺乏系统归档。

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单位此项工作究竟由谁主抓明确不清,导致工作相互推诿,各凑各的材料,缺乏一个整体;有的单位教师业务档案建设内容不够充实,特别是没有反映出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资料。在这方面,我们发现凌津滩、佘家坪中学是做的最好的。他们不仅有文本资料,而且有相关的电子档案。

三、开展“校本研修”的实施建议

1、重视“校本研修”的需求分析

作为校长,应洞察校本研修的发展趋势,研修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研究、培训、自修;

我们现在主要从研究和培训的角度来看一看校本研修的发展趋势。关于需求分析的问题,已经在校长角色的“设计者”中讲到了。

如:我们学校改革发展需要教职员工提升哪些方面的素质、技能、方法和能力?那么我们的校本培训就应该设计这些方面的任务和目标。

2、完善“校本研训”资源建设。

校本研修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资源和条件支撑和推进,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资源:

--

阅读资源:研修要有问题,同时要进行问题思考和问题解决,这都离不开教师的阅读。不读书,研修者可能就是“井底之蛙”,在问题解决中也会苦思冥想而不得法。所以,校本研修,不是校长一句话:你们去研究吧。首先要有充足的参考资料:印刷的书刊和数码书刊网络文献。学校应建立校本研修知识库,每个老师都应贡献自己在研修过程中获得的文献资料。

--

技术资源:现代教学技术和教研工具是开展校本研修必不可少的资源,包括信息技术手段和调研统计工具,特别是简易的问卷和问题分析的科学方法。

--

专家资源:除了高等学校的教授,我们容易获得的专家资源是教研员和特级教师。要提高校本研修水平,专家资源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我更主张学校建立自己的校本名师库,充分利用校本专家资源,带动和提升校本研修。

3、创新“校本研修”的方法与模式。

目前,湖南省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一些骨干老师主持了《湖南省中小学校本研修行动指南》一书的编写,全书把校本研修分为35个专题。

个人自修式:教师个人独立研修,这是校本研修的基础,每个老师都应有适合自己的读书和教研计划,都应承担与自己的教学实践、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研修任务或项目。要把日常的“备课”提高到研修的层次上,尽可能多地增加研究含量。

团队研修式

:通常是教研组的集体行动,针对日常的课堂教学或教学问题开展研修(具体内涵在另一讲中,这里不赘述。)但再次强调,这是校本研修的主体方式,是培养教师团队精神、团队攻关能力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

这里结合我们调研的情况,我们认为桃源在以下几方面做的较为出色:

1.专题研讨模式。专题研讨我这里又分为专题讲授和专题论坛两个方面。

①专题讲授:这一模式就是指学校根据需要选择教师关心的主题作为培训的中心内容,围绕主题确定培训目标和培训对象,聘请专家举行专题讲座或组织本校力量进行专题辅导,使教师对这一专题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组织研究性讨论,结合实际进一步理解

和掌握,明确如何应用。再进入实践、这种方法也可结合教研或科研课题进行。

②专题论坛:围绕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主题。然后组织老师们进行研讨。

灯片:。

这一模式的操作流程如下:(灯片)

(1)受训者感知外界现成的理论、经验、做法;

(2)在认同的基础上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3)依据现有理论经验诊断个人的教育教学现状;

(4)在反思的基础上,分析发现问题并究其原因;

(5)根据对问题的分析,借鉴理论和经验、设计问题解决的方案并实施;

(6)对方案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7)依据分析评价,形成新一轮行为改善的方案,进入下一循环。

2、师徒结对、帮联共进模式。

师徒的含义我想就是:师傅与徒弟的关系;在我们教师中的关系看,就是有经验的与经验少的老师结为学习对子;老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学习对子;这种模式特别适用新教师。

灯片:——兴隆街借助网络结对学习;双溪口

结对体会。

3.研修反思模式,研修反思包括(基本环节

灯片)“集体备课一示范观摩

(公开上课、公开说课、公开评课)一撰写教学反思总结”等环节。即每位教师结合任教学科,按照课改要求,每学期上一次研

修课。通过研修课教学,进行行动研究和教学反思,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逐步适应课改要求。研修反思课不同于观摩课、考评课,它旨在通过进行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借助教师群体的力量,进行群体性的教学反思,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上好体现课改精神的课。采取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操作程序是:(灯片)

(1)教师在参加研修反思时,首先必须结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针对自身实际,制订研修反思计划,确立明确的研修反思目标。研修反思目标既要有短期目的,又要有长远规划,研修的方法措施要具体。

(2)在“集体备课”环节中,教师除在领会课改精神前提下,深入钻研教材,制订课堂教学实施方案外。还要充分借助本校业务指导组和其它同行的力量,共同备好研修反思课。经校业务指导组确认后、撰写研修反思课教案。交业务指导组组长审核。

(3)示范一观摩,即观摩别人的教育教学活动,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要通过一定的培训学习。使教师掌握观摩学习的方法,并要结合观摩学习听得进行应用“公开上课”要求研修反思课教师面向业务指导组和校内同科教师进行研修反思课的课堂教学。听课人员中除本校业务指导人员外,至少要有一名外校业务指导人员参加。同时业务指导人员必须填好听课记录。“公开说课”即研修反思课教师向业务指导人员及同行解说所上的这节研修反思课。说课可在课前,也可在课后,说课内容要详细记录“公开评课”要求业务指导人员及听课教师本着友善的态度,以帮助教师成长为目的,诚恳地指出研修反思课教学中听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业务指导组人员要将研修反思课教学中“好的方面”、“存在不足”以及“改进意见”填写在听课记录表上校业务指导组要综合公开评课的意见,形成一个完整的评阶意见,填写在听课记录表上,该份记录至少须由一名外校业务指导人员签名。教师通过学习,举行教学公开课,将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教法的理解贯彻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学实践达到运用新标准,新教法的目的,并通过相互观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对新标准、新教材、新教法的进一步理解和适应。

(4)“撰写教学反思总结”要求研修反思课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和评课情况对本节研修课进行教学反思,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评课建议,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并在后面的课堂教学中再进行实践。教学反思总结须认真记录填写,通过讨自己的教学重新进行思考分析,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技能,并写好反思笔记或教后感。学员之间通过反思笔记进行相互交流,相互探讨、不断总结经验,达到不断提高的目的。

4.合作研究模式。(灯片)

主要类型有校内教师群体合作研究式、校际合作研究式和城乡合作研究式等。

(1)校内教师群体合作式。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按学科或课题形成四至五个合作研究组,发挥每个人的智慧,挖掘每个人的潜能,提供思想碰撞、合作研究的机会进行同伴指导(“同伴指导,是一种育效促进教师教育,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校本培训模式”),

促进教师提升教育理念如:集体备课等。

(2)校际合作研究式。由若干所学校组成的有目的、有汁划开展教师培训的松散联合体,是介于培训基地与学校自培之间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充分发挥学区内学校的培训资源比势,解决校本培训师资不足的问题,也可克服校本培训中“近亲繁殖”的弊端,满足参训者自我发展的需要。如:漆河中心小学与常德育英小学合作交流等;

(3)城乡合作研究式。选派城镇教师送教下乡,农村教师进城学习,使城乡教师在课堂教学技能上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同时由教育局教研室牵头,组织先进学校和薄弱学校结对子,两校教师定期学习交流,选派优秀教师赴薄弱学校示范教学和介绍经验,有效地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近两年来我县积极推进构建“城乡互动,资源共享”的校本研训模式。去年以来,茶庵铺中心小学、三阳镇中心小学、漆河镇中心小学、龙潭镇中心小学等均与我们实验小学坚持教育教学交流互动,改往日简单的“送课送教”为师生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城乡互动”研训模式。各乡镇中小学采用“学校牵手、教师联动”活动,先由中学分批确定村完小和中心小学组成牵手学校,确定好联动教师和年级,在确定好联动教师后,村完小联动教师定期到中心小学和联动教师跟班学习,再由中心小学联动教师到相对应学校跟班指导学习,最后联动教师和牵手学校行政领导在中心小学进行相应的交流和研讨。

每次活动周联动教师四人,分为两组,在教师联动交流中,两个

牵手学校行政领导必须到相对应的牵手学校现场办公和研讨一天。活动滚动互动,持续发展,力争使教师多人参与。通过城与乡、校与校、组与组之间的互动,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风采,提高我县教师的教学能力,带动城乡教学研究,促进城乡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努力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4)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式。派出部分大学教师到中学做指导教师,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如:西安镇近几年来就有好几批大学生来学校传授教法等。

5.案例研讨模式。该模式是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进行描述,引导教师对这些情境进行讨论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把培训放在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境中,即以教育教学中某一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得失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改进与发展的对策,从而达到提高的目的,其操作程序如下:

(1)参训者描述教育教学中有意义的事件;(灯片)

(2)受训者对案例进行分析;

(3)在小组中讨论案例,提供问题解决的多种对策;

(4)小组主持人概括、总结、引导;

(5)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案(一种或几种)。

6、课题带动模式。

本次我们的调研中也发现了有不少学校的课题研究做得好,而且做到了研究的内容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灯片:课题研究图片)

那么,如何用课题研究的策略来带动我们的“校本培训”?今天我想借此机会,向各位校长、主任介绍近期我们教师进修学校向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申报的关于“校本培训”的专项课题。(灯片展示课题构想)

课题名称:《农村中小学三、四式校本培训实践研究》

课题基本设想:

根据课题设想,我们把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分成三种类型或称为三个块面的学校,即:“城镇中小学”、“乡镇中学、中心小学”、“乡镇村、完小”;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特点,我们构想了适合于同类学校的校本培训的四种主要的培训模式。

基本模式构想:

(一)、“城镇中小学”校本培训主要运用模式:

1、网络自学模式

网络自学模式的基本架构是:“网络学习-----结果检验——专家指导”-

2、专题训练模式

专题训练模式的基本架构是:“专题确定——专题培训——总结运用。”

3、骨干示范模式

骨干示范模式的基本架构是:“示范——讲解——对话”。

4、课题研究模式

课题研究模式是以学校科研活动为载体,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实施校本培训。其基本架构是:“问题提出——资料收集——研究开展——结题回馈”。

(二)、“乡镇中学、中心小学”校本培训主要模式

1、自主学习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操作步骤是:“自查——定标——实践——总结”。

2.培训反思模式。

培训反思模式,培训反思的基本环节:“集体备课一示范观摩

(公开上课、公开说课、公开评课)一撰写教学反思总结”。

3.专题讲授模式。

专题讲授模式,基本操作步骤是:“选聘专家——确定主题——理论传授———经验诊断——修正完善”。

4.合作研究模式。主要类型有校内教师群体合作研究式、校际合作研究式扣城乡合作研究式等。

(三)、乡镇村、完小校本培训主要模式

1

、“五步式

”联片集体备课模式

“五步式”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是:主辅(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专业引领——课案生成——个性设计与反思(二次备课)。

2、“结对互学交流”模式

这种模式的运用构架是:“结对联谊————示范教学————交流探讨————共同提高”

3、“菜单选点指导”模式

这一模式的基本构架是:“制定菜单———选择主题———自学思考———专家指导”

4、“观摩反思”模式

这一模式的基本构架是:“现场观摩——自我反思——对话交流——借鉴运用”。

专家引领式: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在专家引领下进行研修,可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研修的效果如何,要看教师如何在专家引领下研修,一是不失自我:如果跟着专家走,离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远,则研修难有成效;如果能在专家帮助下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尝试解决自己的问题,则研修将既有实效又有品位。二是重在方法:专家在课题研究中的思维方法和使用的研究方法,也应该很有启示,值得我们学习。三是贵在点拨:请专家指导,不是客套话,但不是要专家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研究如何读书,而是带着我们的问题和困惑去请教专家指点迷津,需要在我们思考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专家的点拨。

远程协同式:基于互联网平台而开展的共享式研修活动。最简单的形式是利用

QQ

群来进行,还有博客等。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一起关注和研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就我个人的认识,我们桃源县的“校本研修”工作尽管有些学校已经起步或者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基本上还是处于初级(起步)

阶段,所以我认为还需要在抓好“校本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再抓好“校本研修”工作。

4、强化“校本研修”的管理

“校本研修”涉及到的管理有很多方面,

如:.“校本研修的人文管理”、“

校本研修的制度管理”、“

.校本研修的组织管理”、“

校本研修的计划管理”、“

校本研修的过程管理”、“

校本研修的支持与服务”、“

校本研修的档案库建设”、“

校本研修的考核与评价”。这里重点对“过程管理”中的“流程管理”和“校本研修”档案库建设与管理做一点提示。

(1)、实施“校本研修”过程管理——流程管理

按照教育局的要求,校本培训遵循“分级管理,以校为主”的原则,实行“县、乡、校”三级管理。教育局主要负责对全县校本培训的宏观管理,出台相关政策,对各校本培训情况进行综合考核,教育局并在年终向全县通报督查考核结果。县教师进修学校对各校校本培训情况进行督查指导,负责对全县教师校本培训的学分进行登记。校本培训考核结果将与学校评先、办学水平评估挂钩,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是学校组织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人事专干是学分认定和登记的直接责任人。县属中小学的校本培训由学校统一规划,以教导处、学科组或年级组为单位组织实施;各乡镇的校本培训由中学、中心学校统一安排,分中学和小学组织实施。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少数或者部分学校“校本培训”开展得还不够经常,还缺少特色,,也还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致使管理人员相互推诿。我想,要想使校本培训做到既有丰富的内容,又有培训的特色,那就需要有规范的程序管理。有哪些管理流程?我认为从两大方面来加以明确:上级部门(教育局)对校本培训的有关管理要求;学校的流程管理;

学校实施的流程管理:(又分“部门职责管理“、”工作程序管理“两个方面)

A、“部门职责”流程管理:

1、校长室: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提出总体设想,构思总体思路,策划整体活动,设计评价体系;

2、教导处:具体设计学校、教师长期、短期培训计划;组织参与活动;实施动态管理,收集整理档案资料;主持评价工作;

组织业务学习与培训活动;提供业务技术支撑;总结、推广、应用培训经验,参与评价工作;

3、支部、工会:组织德育工作培训,班主任工作培训,师德培训;

4、教研组:具体落实学校培训计划,探究有效方法与模式;完成培训活动设计,积累培训经验、资料;

B、“培训工作”流程管理:

1、调查研究。(摸清状况、了解需求)

2、制定规划。(学校、个人;长期、短期)

3、建立制度。(链接:建立研训制度)

4、精选内容。《*县201*年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校本培训内容主要包括: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题

(2)教师专业知识专题

(3)教师技能培训专题

(4)新理论、新课标培训专题

(5)教育教学科研专题

(6)学校教研活动与高效课堂专题

(7)青年教师培养专题

(8)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

5、培训实践。

6、研修反思。

7、成果积累。

8、量化考评。(链接:*评价方法)

9、资料归档。(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培训学分认定表)

(2)“校本研修”档案库建设与管理

学校可建立教师管理档案,包含如下信息:

--

教师基本信息:自然信息,教育信息,职务信息。

--

教师专业信息:教师继续教育信息,教师教学问题信息,教研过程信息。

--

教师研修绩效信息:教师研修项目信息,研修成果信息。

--

教师教学知识信息:教育教学理论,学科知识,学科教学方法,学科教学案例,题库。

各位校长:

以上是我对校长与“校本培训”工作方面的一些肤浅的认识。事实上,在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县的“校本培训”已经逐渐提升到“校本研训”、“校本研修”“的水平;我们衷心地希望:全县个中小学在校本研修方面取得更新更大的成绩!

谢谢大家!

附:校长与校本研修研讨题:

1、你是如何理解“校本研修”的?

2、谈谈你校开展“研本研修”的具体做法与研修成果。

第9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虚心学习,提升自己;教师的专业成长;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及时于自己思想觉悟的感悟,及时于自己教学理念的充足和提升。在培训中我充分理解了教师的敬业精神的内涵,它不仅表现在对教学工作的职守,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以尊重、信任的态度关怀学生,而且更重要的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孜孜追求和不断完善上、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我会继续努力学习,认真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各学科《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积极参加各级的学科培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以时俱进,全面提高自身素养、积极参加校本课程研究,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在新形势下,如何让新理念走进课堂,如何让新理念渗透于教学,从而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是每位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通过县级骨干教师的培训,使我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学科知识得到了提高,对于师德的理解有了新感悟。作为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要拥有幸福感。通过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知识的学习,使我懂得了怎样备好、上好、评好一节课;对整个初中阶段的数学体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怎样成长成为一名科研型的教师有了具体的方法指导。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际和本次培训心得总结如下:

一、虚心学习,提升自己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最大的感触是及时。及时于自己思想觉悟的感悟,及时于自己教学理念的充足和提升。在培训中我充分理解了教师的敬业精神的内涵,它不仅表现在对教学工作的职守,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以尊重、信任的态度关怀学生,而且更重要的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孜孜追求和不断完善上。要求我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更要不断地汲取,不断地超越自我,要有勇于创新与创造,锲而不舍的追求的精神,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科学施教,开阔自己的教育视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逐步完善自我,以便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我们原来讲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现在,这桶水远远不够,我们要让这桶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远程研修为我们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以前专家传经送宝,或教师学习交流要“走出去,请进来”,颇费一番周折,也难于满足到各地学习的强烈需求。如今却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图”!网上研修,一下子缩短了地域之间的距离,改变了时空之间的连线,我可以十分便捷地在网上学习、交流,和众多的学友虽不“面对面”却已“心连心”,真可谓为是,妙不可言,乐在其中!在工作中,使我能够再遇到与讲座中类似的、或其它棘手的问题时,学会理性的思考和冷静地处理方式。

二、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培训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当代教师,第一,要具有丰富系统的数学理论知识。第二,要树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数学理念。第三,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学习促进者。教师由教学中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彼此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第四,要做课程改革中的积极合作者。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合作,教师与教师间合作,教师与家长合作,教师与其他社会成员合作。第五,要做学习型的教师,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新鲜事物层出无穷,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永不停息。第六,要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成为“科研型”教师,教师即“研究者”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特别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必是教师,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成长的必要。

因此,首先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我会继续努力学习,认真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各学科《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积极参加各级的学科培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以时俱进,全面提高自身素养。二是要积极参加校本课程研究,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第一,教学中进行自我反思。第二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第三,把教学科研成果提升到理论的高度。三是在教学实践中培养高尚的师德素养。“用一颗博爱的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用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我们的教育事业.”这是师德的灵魂,也是我的奋斗目标。

三、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

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是本次骨干教师培训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现。在新形势下,如何让新理念走进课堂,如何让新理念渗透于教学,从而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是每位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本次的数学展示课充分展示了在农村小学现有教学条件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我很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并组织了我校数学科的评课活动,给我最深的体会是:第一,数学课教学注重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土壤里生长、发展的小学数学教学,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过分强调数学的学科性,而忽视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经验的联系,使得学生缺乏将数学应用于实际的意识和能力。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知识建构,促使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内化。本次的数学科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第二是数学课的教学评价发生了可喜的转变。教师不仅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也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对学生的分毫进步,教师都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评价,使课堂教学更具人性化。第三、教师的综合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骨干教师教学设计的撰写更加细致、可操作性强,备课更加深入;教师的课堂操控能力、教学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教师的课后反思深刻,评课积极准确。通过培训教师具有良好的素养。总之,通过培训使我认识到,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不断反思教学实践,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第10篇

关键词:援外 学员 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81

我国的援外培训工作是我国援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作为我国援外培训的总基地,承担着国家援外培训的核心任务和外国部级官员的重要培训任务。我国的援外培训是以研讨、研修、培训的形式为发展中国家传授管理知识和先进的科技产业技术和经验,以增强自身的发展能力,是一种“授人以渔”的援助方式。

1 吉林大学商务部援外班的构成

援外班作为教育援外项目实施的重要形式,为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吉林大学凭借自身学科优势,依托优秀的教学资源,自2002年起累计举办了三十多期研修班,共对超过80个发展中国家的800多名官员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现代远程教育及网络通信、地质矿产资源管理、机械工业管理、教育管理等几大类。通过研修班的举办,我们同发展中国家相关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发展中国家友人培养了深厚的感情。

吉林大学援外班严格遵照商务部指示,在规定国别范围内开展招生宣传工作。从以往的招生情况来看,主要涵盖了来自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多个国家地区的学员。亚洲包括阿富汗、巴基斯坦、朝鲜、菲律宾、缅甸以及中东地区的一些国家,如巴勒斯坦、叙利亚、约旦等;非洲有埃塞俄比亚、加纳、马拉维、塞拉利昂、乌干达、坦桑尼亚,南美洲有厄瓜多尔、乌拉圭、委内瑞拉等。

2 吉林大学商务部援外班学员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1 主要问题

作为教育援外基地,由于各受援国学员语言不尽相同,与汉语相差甚远,致使援外班工作人员在与各国学员沟通交往时难免产生误解或偏差,从而给援外班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

2.2 原因分析

文化背景差异。我国的援外培训,都是面向某一地区,多个国家,由于国别、文化历史背景不同,语言内涵差别很大。如“知识分子”,在中国一般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以及医生、工程师、翻译人员等一切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而且中学教师也是知识分子。在中国农村有许多地方,连中学生也被认为是“知识分子”。但在美国和欧洲,intellectual只包括大学教授等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的人,而不包括普通大学生,所以这个词所指的人范围要小得多。

社会制度差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多数学员来自非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社会制度不同,中国的一些专有名词,特别是政治色彩、官方色彩浓郁的词使学员们在理解上产生了一定误解。如吉林大学党委书记翻译成英文是Chair of the University Council, Jilin University,学员不知道书记是什么意思,将其英文按照字面意思译成汉语后就成了他们理解的“校务委员会主任”。

教育体制差异。我国的英语教育属于“哑巴式”英语,教师、学生在听、说、读、写四大技能方面,更侧重于写、读两项技能。教师、学生看英语期刊没有障碍,用英语写论文、文章也都没问题。但听力和口语水平则差很多,他们无法娴熟地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学生间也无用英语交流的习惯。这种保守的学习方式令学员难以理解。

3 商务部援外班学员管理的经验

培训工作是否成功,满足学员的文化交流需要是一个重要环节。吉林大学作为商务部的重要援外基地,提出了“换位思考,亲情服务”的服务准则,着重在“细”字上下功夫,认真做好研修班的住宿、用餐、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计划和部署。援外班工作小组对每次培训班的日程、学习生活、考察地点等安排都做了周到而细致的考虑。

研修班期间,为了丰富学员的日常生活,促进文化交流,我们利用休息日和外地考察的时间,组织学员参观包括长春在内的国内其他重要城市和旅游景点。首都北京是每次的必游之地,学员通过爬长城,逛故宫,在惊叹源远流长的历史古迹的同时,对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和文化发展有了一个全面的认知。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周末举办了联欢晚会,为学员们精心准备了古筝,二胡,琵琶等中国传统乐器表演,不仅让他们亲身体验到了工作人员的悉心照顾和殷勤服务,深刻感受吉林大学浓厚的人文关怀和人性色彩,更增加了各国与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和传统友谊。

4 商务部援外班学员管理的发展方向

培训的针对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尽管我们在选拔培训班学员方面做出了努力,但学员之间还是存在差距。学员接受水平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使我们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显得有些被动,一定意义上影响了教学效果,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继续探索如何提高培训工作针对性的有效方式。同时,我们也将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增加关于跨文化交际的讲座,除了使各国学员对中国文化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外,还能使不同国家学员之间增加彼此的认同感,并有利于我方后续工作的开展。

参观考察活动做到科学合理安排。对于之前个别的参观考察流于形式,学员没有真正认识到其重要性,不能积极配合的问题,在今后的研修班我们将为学员们安排合理、实用、有代表性的参观考察活动,开阔他们的眼界。

建立永久的学员电子档案,及时更新学员信息,始终同学员保持信件往来,随时告知中方情况,努力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加强与学员之间的密切联系,建立起庞大的人脉资源,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第11篇

一、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一是学习了《十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等书籍,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二是关心学校的健康发展,和老师们交流学校发展前景,探讨工作方法。无论是双休日,还是节假日,只要是学校有工作任务,我都自愿到学校加班,仅暑期到校加班就有40多天。 三是在自己所任教学科的课堂中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一是通过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我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浏览等形式,进行教育理论和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的学习,研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56号教室的故事》《第56号教室的玄机》等书,并参与了教师读书交流活动。二是通过交流提高自身业务。参加了教研组组织的观课活动,定期到备课组参加业务学习和集体备课,认真同教师们研讨,以提升自己水平。三是通过听课提高自身水平。我坚持听课评课,每月听课十几节,有的月达到20多节,一年听课达100多节,课后认真同讲课教师交流。四是通过外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我积极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业务学习培训, 5月份参加了省骨干教师培训; 11月参加了教师资格考试首席面试考官培训活动; 12月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山东省骨干教师培训活动,活动中被聘为课程专家;12月参加了齐鲁名师培训活动。这些活动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三、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加强了课程管理

一是落实国家课程。指导课程部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精神开设国家课程,要求老师们按照课程表上课,特别加强了音体美、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的教学管理。二是加强地方课程的管理。由于地方课程由任教国家课程的教师兼任,在任课安排时,实施教师错位任课,有效地控制了地方课程被占现象。三是加强了校本课程的管理。协调教师发展部和课程教学部组织研发了120多门校本课程。开设了90多门校本课程。加强了对校本课程的管理,每周二、四下午组织专门人员对校本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检查,学期末,组织校本课程的评价活动。为每个学生建立了校本课程选修档案,修订了《学生校本课程手册》。

(二)加强了教学常规管理

一是加强了对教师个人教学工作计划的检查,学期初,指导课程部对教师上交的个人教学计划,进行检查,并评选出了优秀教学计划。二是加强课堂指导。深入课堂,及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指导,修订了《中层以上干部联系教师制度》。安排年级主任、课程部主任及时巡课,规范了教师的上课行为。三是加强了作业管理。要求课程部对作业批改情况每半月进行抽查,制定了《育才学校作业教学制度》。四是加强了课后辅导。要求课程部严格落实《学生请假返校补课制度》,凡学生请假返校后,课程教学部都组织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补课。

(三)加强教学质量检测工作

一是课堂教学质量检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质量检测,听完课后即时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行检测,检测成绩作为课堂考核的依据之一。二是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定期组织进行单元检测,测试后一周内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三是期末教学质量增量评价。四是组织研发并实施了“学生学业成绩等级查询系统” “学生校本课程学分查询系统”等。

(四)加强自主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

一是完善自主课堂模式。参与了课堂教学“三级建模”指导工作,在自主教学模式各环节的总体布局之下,发挥个体特长,建立一种不同于他人具有特色的个人教学模式,并开展了个人说建模活动。二是分层走班实验。推进了级的“数学、英语分层走班教学”实验,并对分层走班模式进行了总结。指导实行了分层考试实验,数学、英语两个学科考试中实施分层命题、分层组织、分层评价。三是开展课堂观察活动。指导组织语文、数学、英语三学科分别以大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了课堂观察研究活动。

(五)加强教师培养

一是指导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沙龙活动,自己先后主持了以教学目标有效性、提问的有效性、自主课堂的构建、学生自主性的体现等为主题的教师交流活动四次,通过与青年教师面对面交流,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二是扎实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先后邀请7名专家到校做专题报告,组织185人参加了2015年暑期全员远程研修,组织485人次参加了各级各类培训,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读书交流活动,组织12位教师开展了教师讲坛活动。三是实施青蓝工程,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开展了个人成长“六个一工程”活动。

(六)加强课题研究

2015年上学期立项59项小课题,下学期立项51项小课题,以小课题研究为抓手,引导教师进行了差异教育和自主课堂小课题研究细节方面的研究。依据《育才学校小课题管理办法》,开展了小课题成果展示活动,并组织开展了小课题课结题鉴定、考核、成果评选等活动。

(七)开展了小班化教育实验

指导小班化教育试点年级开展小班化教育研究,形成了《小班化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八)做好毕业班工作

一是邀请了教科院的教研员到学校听评复习课、并进行复习方法指导;邀请了教育专家许玉琴老师来校指导九年级语文作文相关内容。二是组织所有学科的教师,参加了东营区毕业班复习会议,交流复习方法,学习复习经验。三是将九年级备课研究重点放在中考命题方向的把握和复习方法的研究上,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四是在做好毕业班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同步加强了对八年级地理、生物的教学和备考工作。地理会考成绩平均73.24分,生物平均71.72分,总得分率72.48%,会考成绩比往年有巨大的提升。八年级同学全部参加信息技术考试工作,达A率95.01%,远远领先于县区和市直兄弟学校。

(九)做好支教工作

在做好本学校工作的同时,九月开始我对口支援河口区义和镇中心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是深入教学一线,听评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教师深入交谈,指导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二是协助分管初中部的副校长,对初中的各项工作进行分析梳理,加强管理。三是认真进行教育教学调研,对学校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

四、取得的成绩

一是通过定期评选教学优胜奖、教学进步奖、爱心奖、特别贡献奖等,落实教师多元评价措施,激发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本年度先后有5人获东营市优质课评选一等奖,3人获东营市优质课评选二等奖,7人获东营市优质课评选三等奖;1人执教省级公开课;97人次在执教国家级公开课; 15人确定为东营市青年教师培养对象; 1人确定为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课程专家;教师有90篇论文在市级以上评选中获奖;77项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14项)。二是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结出了丰硕成果:在参加的各项活动中,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金奖25个、银奖35个、铜奖85个,一等奖50个、二等奖24个、三等奖101个、优秀奖4个,并有4篇学生文章在刊物上发表。三是个人被东营市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聘为教学教研评选工作专家;7月被教育厅聘为省课程专家,指导了2015年山东省教师远程研修工作;11月在浙江杭州执教“浙派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公开课一节,并进行专家引领评课一次。参与了地方课程《蓝色家园》的编写,并担任副主编。

五、廉洁自律情况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能做到廉洁自律,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八小时以外,我能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各项法规,从不做有损教师形象和学校声誉的事情,从不违法乱纪。

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12篇

以北师大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梁威研究员的北京市和全国“八五”、“九五”、“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数学分层测试卡》为实验载体,我们将明德小学数学能力提升项目作为明德小学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的一个子项目,目的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评价思想,使教师尊重学生的发展差异,通过动态、多层次的评价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明德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008年,明德小学数学能力提升项目正式启动,每年会在4、5个省确定100所明德小学作为“种子”实验学校在北师大的引领下开展项目实验,以有效地提升明德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截止到2014年,共有4个批次、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400所实验学校参与了北师大明德小学数学能力提升项目。

一、教师专业发展与项目实施

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根据项目推进的实际需要,北师大项目组制定了系统的三年实施方案,分阶段开展项目培训、赴京观摩、实地指导、远程指导、混合式研修以及项目总结等活动。

调研活动可以了解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培训活动可以引领教师进行学习,观摩活动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而指导活动可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可以说,明德项目的实施就是要发现并培育一支优秀的“种子”教师队伍,引领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

1.调研了解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为了深入地了解明德小学实验校的发展状况、数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全面地掌握一线实验教师的实际需求,并为今后的项目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明德小学数学能力提升项目组通过实地调查、电话调查等方式,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需求等进行调研。河北、山东、安徽、山西等省的调研结果显示,教师希望参与的进修方式是能够与专家进行交流,其中30.23%的实验教师选择“听课、听专家评课”,30.12%的数学实验教师选择“听讲座,并与同行专家交流”。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希望参与有专家引领的进修方式,获得专家的指导。

在教师专业成长的形式方面,38.76%的数学实验教师选择“教研活动”形式,25.68%的教师选择“课题研究”形式,19.62%的数学实验教师选择“自主学习和研究”形式。这说明大部分教师还是希望通过外界的帮助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2.项目培训引领教师学习

项目启动培训是项目实施的起点,能够明确项目实施的目的和意义,帮助教师理解项目实验的核心理念和关键内涵是培训工作的重点。因此,针对各省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项目组会设计相应的培训方案,完善培训课程,赴各省开展省内项目培训。项目组会采取讲座、研讨、座谈与教学观摩等方式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明德小学数学能力提升项目的实施背景、意义、内容介绍、数学课堂教学新理念以及《数学分层测试卡》的使用策略和使用方法等。

多种形式和内容丰富的培训可以帮助实验人员初步理解项目实验的核心理念和思想,明确项目的实施目标,逐步地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行为,使实验教师了解正确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的方法,为项目的具体实施奠定基础。

3.赴京观摩开阔教师视野

农村小学教师的学习机会少,明德项目则为广大教师提供赴京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开阔眼界。实验教师会走进北京市优秀项目实验学校,进行听课与交流,进一步学习北京市项目实施的经验,开阔自身的视野,开拓项目实施思路,更好地改进自身的教学,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在赴京观摩中,广大教师“走出来”,带着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怀着对新知识的渴望走进北京市的小学课堂,直观地了解北京市教师《数学分层测试卡》的使用方法与策略,激发对自身思维和观念的反思,从而进一步激发自身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4.专家指导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观摩后,项目组会组织项目实施指导组专家赴每所实验学校开展实地指导。在下校指导的过程中,实施指导教师会按照项目组的要求,深入学校,开展联片教研活动,进行听课、评课与座谈,全面了解实验校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的情况以及项目的实施情况,对《数学分层测试卡》的课堂使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特别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解决,并对项目实验的进一步开展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

在实地指导之外,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项目管理组还会协调实施指导组对各省的实验校进行日常的远程指导。实施指导组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与实验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项目实验的开展情况,有效地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可以说,指导对项目实验的深入开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分层测试卡》中“分层评价、关注差异”的教育理念,更加明确《数学分层测试卡》的使用方法,进一步了解如何做好项目管理工作。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项目支撑

明德项目在项目实施中会围绕教师专业发展开展各项活动,有步骤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会基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安排和设计,有力地推动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活动的引领,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支撑条件和保障。

1.为教师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为了促进明德小学数学能力提升项目的深入实施,进一步推广项目实验,展示实验教师的风采,北师大明德小学数学能力提升项目组会组织指导经验丰富的北京骨干教师赴明德优秀“种子”实验校开展混合式实地指导。

混合式指导是指采取先进的视频技术,现场项目组专家会亲临指导,多地区采取远程视频的方式共同参与。为了使指导更具针对性,发挥指导的最大实效,项目组会精心设计混合式指导方案,组织指导教师将项目培训、听评课有机地结合起来,由当地实验教师上观摩课,结合课堂教学实践,项目组专家与各分会场通过视频进行点评、指导和互动,拉近项目组专家和各地明德小学的距离,使联片教研活动的主题更加鲜明,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活动辐射范围更加广泛,让专家与教师一起体验在数学课堂上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的整个过程,从而真正地参与听课、评课和反思活动。

2.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从对明德小学教师的前期调研结果来看,数学实验教师教学困难的原因各异。值得注意的是,仅有7.27%的教师认为是自身原因导致教师教学困难,其中包括3.39%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能力亟待提高,2.67%的教师认为自己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些困惑,1.2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不足。另外,35.75%的教师将导致教学困难的主因归结为教学资源的不足和指导、帮助的缺乏,其中包括15.27%的教师选择“教学设备不足”,12.24%的教师选择“教学材料不足”,8.24%的教师选择“缺乏参考书籍”。

随着明德项目实验的不断深入开展,实验教师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资源帮助自身学习,更好地开展项目研究工作。为此,在明德项目实施过程,项目组注重资源建设、录制优秀课例资源、建设项目网络资源、编写工作快讯等,为广大教师提供多元的学习渠道,为学习、交流与分享研究成果搭建平台。丰富的学习资源不仅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良好的土壤,也为各个实验省、学校、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与互相借鉴起到桥梁的作用。

3.为教师专业发展建立项目管理规范

为了保证项目实验规范有效的开展,项目组还为实验校和各级数学教研员分别研制了学校课题负责人手册和教研员手册,明确项目实施的重点,规范项目实施的过程,保证项目实验的顺利进行。

此外,项目组还注重增强实验校的档案意识,引导实验校做好项目实验的档案工作,通过实地指导和远程指导的形式,督促实验校积极做好项目档案的建设工作,规范项目实施。

通过规范项目的实施,引导实验校对项目实验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科学的实施,不仅可以促进项目实验有效的开展,还会为学校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提供很好的示范,有力地推动学校课题研究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打造“种子”教师,引领、带动区域发展

北师大明德小学数学能力提升项目以《数学分层测试卡》为载体,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培育优秀的“种子”教师队伍,从根本上促进明德小学教育教学发展,对农村教育的支持模式也由“输血”变为“造血”。

1.教师专业素质得到提升

这一项目的实施可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改进他们的教学行为,促进他们的发展,使他们能够在教学中注重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发展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将课堂还给学生,将成功给予学生。调研显示,在备课时,能够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和学业程度的数学教师已从实验前的12%提升到74%,90%的学生认可并喜欢这样的教师。

针对数学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我们还从组织课堂讨论、讲课明白易懂、运用积极语言以及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等4个指标进行考查。结果显示,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除组织课堂讨论一项得分率较低外,为69.4%,在讲课明白易懂(88.5%)、鼓励学生解决问题(87.2%)以及运用积极语言(78.1%)上的得分率均在78.0%以上。这说明多数数学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

总之,通过项目的实施,一支关注差异、注重因材施教,能够主动学习、自觉研究的优秀“种子”教师队伍得到培育。目前,各省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种子”教师,他们正在为本校和本地区项目的顺利开展发挥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在他们的带领下,项目学校的教师和当地其他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

2.教师的转变促进学生的成长

通过项目的实施,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转变,教学能力得到提升,这使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所增强,数学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数学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也得到提升。第二批5个省的调研结果显示,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可以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他们数学学习的信心和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调研报告显示,实验学生的数学成绩显著提升,项目实验校学生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其平均成绩高出2.6分,在测验各个内容维度和能力水平上均优于对照组学生。

调研还显示,实验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更积极,有更积极的学习情绪体验和学习内在兴趣,他们与数学教师的关系也更亲密,更愿意对教师的教学作出回应,对自己与教师的关系感到更满意。

3.建立“种子”教师队伍,引领实验区教育的整体发展

在北师大明德小学数学项目组的支持和引领下,一些“种子”实验学校涌现出来。学校通过开展项目实验,已经培育出一定的成果,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师。以此为基础,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实验区已经开始自主开展应用《数学分层测试卡》的推广实施活动。一些地区还会联合非“种子”学校,甚至是非明德学校开展观摩教学、集体研讨、联片教研等活动,宣传项目实验的理念,展示项目实验的成果。这些活动会促进项目实验的深入开展,为当地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作出较大的贡献。

4.探索出“以项目为载体”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模式

总结明德小学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出适合明德小学教师需求的、成熟有效的培训模式和方案,是项目实施中所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到目前为止,数学项目组已经形成“以项目为载体”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模式,即包括以一个可操作性较强的项目为核心,进行较长期的边学习、边研究、边总结的培训模式,在整个过程中运用集中培训与下校指导相结合、专家讲座与课例分析相结合、说课与听评课相结合、集体备课与实验教师做课相结合等多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