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3 05:31: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经营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英国的自营农场模式
20世纪,英国农业经营方式的显著改变是自营农场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经营方式。英国家庭农场起源很早,在圈地运动扩展的过程中,富农以购买或租赁的方式从农民手中占有土地,进而合并形成较大规模的农场;19世纪中叶随着英国土地产权形式由敞田制转变为土地私有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量的家庭农场或竭尽所能地扩大规模,或被挤压破产,农场发展突破家庭农场的规模局限,大规模租赁土地,大量雇工,大型租赁农场逐渐取代家庭农场;20世纪以来,因为英国地租下降、地产税逐渐提高、政府加大对租赁土地的干预力度等多种措施,抑制了大土地所有者的收益,纷纷出售土地。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又逐渐流转到农民手中。以英格兰和威尔士为例,20世纪20~60年代,贵族地主手中的耕地有40%移交给了农民,随着家庭农场数量的快速增加,英国政府不仅颁布了一系列农业法,维护农场经营者的利益,同时从财政上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在高度机械化的条件下,英国家庭农场逐渐实现了自营化。根据1970年左右的一项官方统计,农场总数中租佃农场约占36%,自营农场占64%。英国以自营农场为主的农业发展速度很快,20世纪30年代大麦小麦每年的进口量是600万t,1986年这一需求已经基本能由国内农业满足;20世纪30年代本土仅能提供30%的食物需求,1986年国内市场食物供给达到80%,食物的进口依赖程度逐渐降低,甚至某些农产品已经实现净出口。
(二)美国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美国人少地多,农业生产以大面积耕种为特色,规模庞大的农业生产需要相互合作。美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可以归纳为3类:一是工商企业直接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协调,涵盖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以及销售等若干环节,各环节流水作业,从农产品生产到加工销售均由企业内部实行统一核算。二是工商企业与农场保持独立的生产经营权,双方签订合约,进行合作,农场主负责农产品生产,工商企业负责农产品加工销售,各司其职,合作关系相对稳定,这一组织形式是目前的主导方式。三是农场主联合投资兴办的供应生产资料和销售农产品的合作社。成员之间互助合作,在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等不同阶段以不同形式提供服务。这一组织形式突破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农场主产销的局限,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增长,提高了农场主收入水平。20世纪初期以来,美国农业发展逐渐实现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以及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化发展目标,形成较为稳定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农产品加工企业是美国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美国的食品加工业在制造业中也是规模最大的。
(三)荷兰的家庭农场模式
荷兰的农业用地约为200多万hm2,仅占整个陆地国土面积的1/170,农业人口60多万,约占总人口的1/27。农用土地不足使荷兰的家庭农场规模较小,然而,荷兰农产品出口量很大,在国际市场占有较高的份额。目前荷兰农业有60%的最终产品销往国外,农产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9%,农业出口总额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荷兰家庭农场模式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荷兰政府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致力于完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完善交通网络,增强物流服务功能;引导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增强了农业的竞争力。此外,荷兰的农业合作社以其非营利性保障了农民加入合作社的利益,也为合作社的长期运转提供了动力。例如,成员55%以上的化肥以及精饲料均由合作社提供,农民90%的生产资金支持也来自在信用合作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拉博银行。
二、发达国家农业经营模式的经验
(一)英国自营农场模式的“专”
英国自营农场的“专”主要表现为不同区域的农场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及时调整农业结构,加速了地区专业化发展。英国东南部是平原地区,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是粮食主产区;北部是山区和丘陵地带,雨水较多,草木茂盛,重点发展畜牧业。在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下,英国进行了重大的农业结构调整,扩大畜牧业比例,进一步缩小种植业比重,农业结构调整使得英国农业从混合经营转向专业化发展。如农民进行大规模的水果和蔬菜的种植,伦敦等大城市附近有了专门的蔬菜、鲜花以及鲜奶供应基地,呈现出更加鲜明的区域特色以及专业化发展趋势。此外,英国自营农场专业化发展也离不开政府实施的高效率的科技推广政策。英国全国有数十所大学和地方性农业学院为农业培养各种人才,在各地设立农业技术培训中心以及其他专门机构,对自营农场提供服务和咨询。英国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支出逐年增加,进一步推动农业专业化发展。
(二)美国产业化经营模式的“稳”
美国产业经营模式的“稳”表现为从事农业生产的收益稳定。在长期的农业经营实践中,美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业合作社组织形式,实现了跨区域合作。区域内合作社一般由同类农产品生产者组成,它们需求相似,接受合作社的产供销服务;跨区域合作社在区域内合作社基础上,服务范围更广,覆盖面达十几个州,形成合作社联盟,专业化程度较高,进行商业运作,因此合作社成员能够突破区域市场限制,在全国市场以及世界市场获利。这种合作社联盟大多独立于联邦或州行政权力之上,能够跟政府部门交涉,尽可能多地为其成员争取更多的政策优惠,保护成员利益。此外,美国产业化经营模式的稳定还在于美国政府用高补贴的方式增加农场经营收入,从而在农产品价格降低的情况下,能稳定农场主家庭收入。
(三)荷兰家庭农场模式的“精”
荷兰家庭农场模式的“精”表现为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发展。荷兰人口稠密,人均占有农业用地极少,必须精耕细作,提高耕地的单位产出效益。这种集约化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民、高收益的特色农业项目以及高效率的机械化生产。首先,荷兰的农民大多数英语交流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营销能力,农民思维开阔,紧跟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较强的经营管理才能和国际开拓创新眼光。这些特点使得荷兰农民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荷兰竭力推广特色农业项目,如花卉蔬菜园艺业,故被称为“欧洲花园”,成为最大的花卉出口国。特色农业在市场竞争力以及提高收益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最后,高程度的机械化生产提高了农业集约化程度。荷兰蔬菜花卉种植以及牧场养殖均有较高的机械化水平,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为集约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三、发达国家农业经营模式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一)建立健全农业政策与制度支持体系,强化政府的导向作用
发挥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通常表现为农业补贴政策和农业信贷支持政策的实施。农业补贴一般包括价格支持、直接补贴和农业综合补贴。如英国1947年实施的价格保证制度,对农产品施行价格支持,当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低于保证价格时,两者之间的差价则由政府补贴给农户;又如农场建设补贴,提出政府承担1/3的农场修建房屋、道路或供电网络等费用。以2008年为例,英国对农业的支持和补贴总量高达37.19亿英镑(1英镑约合10.19元人民币,2014)。中国对农业的补贴力度也逐年增加,但是鉴于财政压力,目前应该还是以价格支持为基础,逐渐建立以直接补贴为主体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大农业综合补贴支持力度。就农业信贷支持政策而言,美国构建了一整套的信贷系统,各级信贷银行面对特定的对象,分工明确,包括为农场主提供购买土地、农机设备等需要货款的联邦土地银行;联邦中间信贷银行不直接面向农场主,通过信贷协会向农场主提供贷款;合作社银行面向的主要是由农场主组成的合作社,而非个人。相比较而言,中国目前的农业信贷支持力度较弱,水平较低。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在创新能力提高的基础上,调整信贷结构,增强信贷服务功能,能够提高农民积极性,稳定农业收益,促进农业发展。
(二)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合作社是一种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的生产组织形式,英国、美国、荷兰的农业合作社各具特色。英国合作社的特色在于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以某一种农产品为主,如小麦合作社,朝专业化方向发展,注重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竞争力强;美国合作社的特色则在于覆盖面广,实现了区际合作,采取现代企业管理方式;荷兰合作社的特色则是它的非营利性,一般扣除30%的收益作为组织运行和风险资金,其他均由成员分享,合作社负责成员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的一切事务,沟通农户和市场。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借鉴发达国家合作社模式,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基本国情,同时还要顾及中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差异。合作社经营要充分兼顾专业化和综合性,控制合作社适度规模经营。具体实施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合作社发展模式,实现区域内合作,如东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可以借鉴英国专业型的合作社模式;而中西部农业发展更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合作社模式应倾向于非营利性。第二步,在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缩小的前提下,不同区域之间进行跨区域合作,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进而实现全民的共同富裕。
(三)推进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化,加强农业技术推广
荷兰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较为完备,从预备农业教育到中等农业教育,再到高等农业教育,种类很多,课程级别层次分明,荷兰多数农民至少接受过中等农业学校的专业教育,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农民还要不定期地接受多种形式的培训;其他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也重视农业人才素质的提高以及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如1963年英国设立农业经营管理部负责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难题以及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美国则在长期的产业化经营实践中形成了以联邦一级的农业部、州一级的农学院,以及县一级的农业推广站相结合的农业教育、科研以及技术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产业化体系。2012年中国十报告中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目标,新型农业人才除了具有专业技能,还要懂得农产品营销。为此,一方面要培育有知识、懂技能的新型农民,另一方面还要将农学专业毕业生吸引到农业生产中来。在对这些人才的培养上,农业生产技能和农产品营销手段要并重,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建立长效的人才管理制度,如建立农业专业人才储备制度、完善农业专业人才激励机制等,农业人才的培养能够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推广。
(四)建立健全多主体、专业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社会化服务随之出现。目前美国和荷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规模都比较大,但各具特色。美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具有较高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在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都有专业的服务机构参与,降低了农业生产的风险,使得农业收益具有稳定性;荷兰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则围绕花卉等主导产业形成,花卉的保鲜则依赖发达的物流技术和网络,尤其是航空运输方式,从而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满足各地的市场需求。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农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中国作为农业大国,需要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建立健全多主体、专业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如对于资金投入需求较大、收益回报较慢的服务,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研及枝术推广等,由政府负责;农户联合形成的合作社则负责为具体的生产和销售环节服务,如供给肥料、种子等;私人服务机构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出发,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灵活地参与更多的回报率较高的服务项目。多主体的培育和发展需要更高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与之相适应。
四、结语
论文关键词:农业合作社,农户收入,丹阳市,丹徒区
一、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国家的粮食战略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农业作为一种天然的弱质产业,具有投入时期长、收益较低等特点,同时,由于农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自然条件、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又成为一种高风险产业。传统上,我国是以小农经济方式进行生产和经营的,这直接导致了农业从业者抗风险能力的缺乏。首先社会实践论文,个体小农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市场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其经济决策经常不能反映市场需求。其次,小农因为生产规模小,市场谈判能力较弱,而无法通过谈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价格论文开题报告。因此,农户希望能通过一些制度和组织,与同业经营者,与上下游经营者进行结合,以减少风险,增加收入。于是,农业合作社划时代地产生了。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兴办农业合作社的热潮,各种形式和产业的合作社工作开展地如火如荼。特别是2006年《合作社法》颁布之后,农业合作社得到了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推广,农业生产和经营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但是,目前的农业合作社出现了求量不求质、管理不规范、利润分配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社会实践论文,农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受到致命的打击。
针对农业合作社所存在的问题,大批专家和学者都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并提供了政策建议。一部分专家从合作社的产生和发展入手,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内源性根据;也有一些专家着眼于合作社的组织结构,从管理和组织的角度进行探讨;另外,也有相当多的专家通过研究认为合作社的立法才是关键之处。总之,专家们的研究大多是针对组织自身开展的,而针对农户的研究相对较少。实际上,农户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微观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的态度和意愿直接决定了合作社的发展。
因此,本研究正是从农户的角度出发,通过问卷调查、统计描述的方法,分析农户参与农业合作社的现状与态度,并计量分析农户参加合作社的行为对收入的影响,从而为发展农业合作社规模、推广合作优势、更好地以合作社形式增强农业竞争力、保障农户利益提供政策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二)文献综述
杨惠芳(2005)认为,解决农民增收的关键在组织创新,建立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使我们找到了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和载体。
韩洁、薛桂霞(2007)认为,农业合作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这不仅表现在其市场经营和谈判能力的增强社会实践论文,更与生产一体化、二次分红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王新利,李世武(2007)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优越性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础的。要使这类组织获得长远而良好的发展,进而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强有力的帮助,政策的实行需要遵循这一基本原理。
二、 数据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次数据由本班四位同学利用暑假时间前往丹阳市丹徒区实地调查获得,我们走访了当地茶叶合作社周边的4个村落,共发放问卷220份,通过剔除信息明显错误、前后矛盾和异常的问卷21份,实际有效问卷为199份,有效率高达90.45%。
(二)数据分析
1、数据分析分为描述分析和计量分析两部分。在描述分析中,将参加合作社农户与未参加合作社农户户主的年龄、文化程度、身份(是否村干部或党员)以及家庭农业劳动力比例、农产品销售价格等指标做横向的比较,以此对这两个群体的特征做出基本的描述。在计量分析中,选择农户总收入为被解释变量,家庭种植规模、非农收入、是否加入合作社、生产资料成本为解释变量,采用Cobb-Douglas模型进行计量。
2、描述统计:
(1)年龄:参加合作社的农户户主平均年龄为47.36岁,未参加合作社的农户户主平均年龄为47.40岁,且两个群体中户主年龄都是呈正态分布的,因此,户主年龄没有显著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2)文化程度:将户主受教育程度按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分别赋值为1、2、3、4、5社会实践论文,则参加合作社的农户中,这五项比例依次是0,8.82%,47.05%,26.47%,17.65%,平均值为3.14,未参加合作社的农户中,这五项比例依次是0,12.12%,76.97%,4.84%,4.84%,平均值为3.11.从各种文化程度分布比例来说,未参加合作社的户主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但总体均值较为接近,这是因为当地的教育模式以九年制义务教育为主,大部分户主的文化程度都是初中社会实践论文,以致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户主绝对人数较少。
(3)身份:在参加合作社的农户中,村干部或党员的比例占到了50%,而没有参加合作社的农户中,村干部或党员的比例仅为7.88%,有理由相信,身份的区别对参加合作社与否是有着较大影响的,这也与理论分析的结果吻合,通常认为担任村干部或党员的农户觉悟较高,能够积极响应号召,另外也需要起带动作用,因此参与的意愿与可能性更高。
(4)家庭农业劳动力比例:在参加合作社的农户中,平均家庭农业劳动力比例为64.67%,而对于未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平均家庭农业劳动力比例为64.13%,同时两个群体也符合正态分布。
(5)农产品销售价格:本次调查对象为当地的曲阿茶叶合作社,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农户每年采摘两次茶叶。从问卷反映的情况来看,对于参加合作社的农户社会实践论文,第一次茶叶的平均出售价格是328.1元/斤,第二次茶叶平均出售价格是235.2元/斤;对于没有参加合作社的农户,第一次茶叶出售价格为319.6元/斤,第二次茶叶出售价格为227.4元/斤,且上述数据分布都较为紧凑。
3、计量分析:
被解释变量为农户总收入,以Y表示。解释变量见下表:
表1 实证模型解释变量说明
变量名称 变量定义 平均值
D1 是否加入合作社:是=1,否=0 0.23
X1 种植规模:农户耕种的总面积(亩) 3.43
参考文献的写作是体现作者对科学的严肃态度,参考文献也是有法律效益的,文中引用内容的要做上标注,在论文的末尾依次列出参考文献。关注学术参考网,查看更多优秀的论文参考文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态旅游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鉴赏。
生态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1]吴章文.森林旅游区环境资源评价研究[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孟宪宇.森林资源与环境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卢云亭,王建军等.生态旅游学[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7.
[4]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经典案例[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
[5]文军.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生态风险及对策[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3.
[6]DavidA.Fennell.生态旅游[M].张凌云译.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11
生态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1]周笑源.生态旅游内涵再论,旅游学刊
[2]杨志平,潘文焰,赖玺婷.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法制与经济,
[3]步雪琳.禁建重污染项目治理酸雨污染开展生态监测张家界环境治理为旅游添后劲.中国环境报
[4]万绪才,朱应皋,丁敏.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
[5]张晓,郑玉歆.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
[7]王怀宇.生态旅游价值观的兴起与教育的使命---对教育价值观的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
生态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河池词条
[2]关于河池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措施,,更新时间:2012-9-16作者不详
[3]广西年鉴编委会,广西年鉴2004[M].南宁:广西年鉴社,2005。
[4]河池市生态旅游魅力,百度文库,更新于2011-11-29
[5]河池市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建议,河池论坛牛头马面于2011-9-8更新
[6]郝新娣,刘淑芹。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浅析--以定州黄家营葡萄酒庄为例[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6):58-62
[7]郭彩玲。陕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对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4):135-140
[8]陈学清。基于绿色营销观的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生态经济,2007,(6):97-99
[9]李锦宏,周蓓蓓。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以共生理论为视角[J].当代经济,2009,(11):54-55
[10]张金安,张吉立。大庆市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前景探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5):42-45
[11]张芝敏,陈颖。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析[J].农业经济,2012,(2):56-57
论文摘要:近几年,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了多方面的突破但在所有制结构、经济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仍有很多弊端。如何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农业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本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黑龙江农垦现已是我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水平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目前,垦区农业综合机械化率已达93%,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职工人均生产粮食34吨,高于15个发达国家人均生产粮食25吨的水平;粮食生产能力达到226亿斤,提供商品粮超过200亿斤,商品率近90%。黑龙江垦区被誉为国家抓得住、调得动、费用少、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国家“直属粮仓”。 进入新世纪以来,垦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5年在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列第149位,居农业行业首位,2007年北大荒集团已经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前百名行列。在新的历史时期,黑龙江农垦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此研究新时期黑龙江农垦的农业经营体制对于其今后的更好、更快发展意义重大,对于其他农垦及农村的农业经济体制创新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黑龙江农垦农业经营体制的发展及现状
以党的为转折点,垦区经济社会进入了改革发展时期。1979年,开始变革经营管理体制,实行“财务包干”,突破统收统支制度,打破了农场吃国家“大锅饭”的问题,从1981年开始,农场对生产队实行“整体承包,统一核算,利润分成,亏损受罚”的承包责任制。
1984年,借鉴农村改革成功经验,垦区开始兴办职工家庭农场。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垦区农业改革完成了第一个飞跃,兴办了近20万个家庭农场,逐步建立起以职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两自理”(生产费自理,生活费自理)和“四到户”(土地到户,农机到户,核算到户,盈亏到户)为标志,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彻底打破了“国家出钱,职工种地,负盈不负亏”的传统经营机制。
1997年,以九三分局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共青农场颁发规范的《职工家庭农场证书》为标志,垦区拉开了农业实现第二个飞跃的序幕,使农业改革由家庭承包阶段走向规范的、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新阶段。
2006年垦区开始实行“两田制”,并作为土地承包经营基本制度,长期坚持。2006年,绥化分局农场对管理区体制进行了创新,即管理区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并实现管理区办公司的公司化改革。这一轮改革的开先河者为绥棱农场第八管理区,后在全场乃至全分局推广。管理区办公司是农场双层经营体制的进一步细化与延伸,是农场基层组织的一次扩大开放和与市场的全面对接,是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深化与扩大。
二、黑龙江农垦农业经营体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垦区的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了多方面的突破,但在所有制结构、经济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仍有很多弊端。
(一)所有制结构单一
虽然垦区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单一国有的所有制结构,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但所有制结构单一的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一股独大的现象仍很严重。多数垦区企业集团的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完善。
(二)经济结构单一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发展,垦区已经打破了单一粮食种植结构,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种植;打破了“原字号”农业经营方式,发展农产品加工;打破了“小而全”的自我服务体系,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农业产业体系。但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在三次产业结构中,二三产业的比重仍然偏低,发达国家的二三产业的比重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0%以上,农垦不足60%。
(三)仍以粗放经营为主
1947年-1996年是垦区的粗放经营阶段。从1996年农业大跨跃开始的,垦区在耕地基本没有增加的条件下,靠科技进步、内涵挖潜,粮食比上年猛增40%,单产突破500斤/亩,标志着垦区进入了高速高效发展时期和集约经营的初级阶段。但是受技术、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多因素制约垦区的经营仍以粗放经营为主。
三、主要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集团母子公司体制
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发挥垦区农业资源优势,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在垦区层面组建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是推进国有农场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北大荒农垦集团是以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为核心企业,以垦区国有农场为基础,以国有及国有控股工商运建服企业为骨干,以资产为主要联结纽带,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要加快北大荒农垦集团的构建步伐,适时推进集团改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母子公司体制和相应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集团的战略规划、融资投资、资本运营、市场营销、外经外贸、信息服务与科技开发等功能,提高集团的市场竞争能力。根据系统管理、内部分开的原则,逐步实现政企分开。尽快把北大荒集团建设成跨系统、跨省区乃至跨国的特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
(二)推进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质量效益为目标,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这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举措之一。垦区应该以发展质量效益农业为中心,稳定增加粮食产量,着重提高农产品质量,形成粮经饲种四元结构。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积极开发花卉、棚菜、药材等特色产品生产,以名优特新产品占领大市场,取得好效益。要大力采用高科技发展以奶肉牛为重点的畜牧业。按照农业产业化要求,突出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重点构建米、面、油、乳、药、酒、麦芽、饲料等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三)努力推行适度规模经营,集约化经营
垦区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具备的两个优势:一是垦区种植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较高,有较强的机械化生产能力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有能力实行适度规模经营;二是有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新型经营组织,它们已具有一定的自我积累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有条件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所以垦区应该继续努力推行适度规模经营,集约化经营,尤其是技术集约以此来完善现有的农业经营体制。
(四)完善创新支撑体系,增强垦区核心竞争力
新形势下推进垦区改革发展,靠创新体系支撑,要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管理和文化等创新支撑体系建设,坚定不移地把创新理念融入到垦区科学发展实践中,不断完善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创新机制。尤其是针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要依托各级培训机构、大专院校和科研基地,多形式、多渠道培训一批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为提高农场主素质、农业增产增效提供人才智力支持。要积极招贤引智,充分利用北大荒博士后工作站等引智机构,引进国内外高层次智力和人才,特别是企业高管人才,以适应垦区集团化发展的需要。继续实施“管理区千名大学生”和“农牧场百名研究生”引进工程,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韩乃寅,逄金明.北大荒全书—农业卷[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万宝瑞.中国农村经济管理与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论文关键词:农作物,种植结构,粮经作物
据博罗县农调队对农业种植面积调查网点全县8个镇8个村民小组80户农户进行2010年的农作物种植实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我县农民对2010年的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态度由前几年的消极、谨慎、观望转为积极、信心增强、力度加大;农作物播种面积由大幅下降转为2010年的略减;水稻、薯类大幅减少,玉米、花生、甘蔗、蔬菜大幅增加。
一、当前我县农民种植结构变化主要特点
(一)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根据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途径,突出合理配置资源,突出区域特色,延长专业化生产的产业链,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效益的经济作物,使粮经作物比例趋向合理化。据此次调查资料,2010年全年实际播种面积粮经作物比例为45:55,2009年的为7:3。
(二)农民全年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略减。根据这次调查资料反映,今年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同比上年减幅为1.07%,而农民经营的耕地面积减少5.4%。主要是因为国家和地方征用土地搞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是为搞好农业集约化、产业化,以及引进外商、外资发展经济、大办果场、花木场、鱼塘等。
(三)我县逐年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由于我县农产品流通渠道仍不通畅,农业品市场低迷,农产品收购价格持续下降。我县各级领导注重农业结构和农产品价格等问题,大力发展适应市场需要,多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小论文,使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由消极、观望转为积极参与,信心增强。2010年农民的农作物实际种植面积略减,但复种利用率有所提高。据调查资料反映,2010年我县农作物实际种植调查耕地复种利用率为207.5%,同比上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
二、我县农业种植结构存在问题
2010年我县的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是构筑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区域结构,以全面提升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今年我县农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我县农产品品种结构不够合理,优质品率不高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由于我县与农业关联度较高的工业产业发展不够快,导致农产品加工率低,农业生产成果主要以初级产品的形式来实现。影响了农产品的加工升级和农业产业延伸,不利于农业经济质量效益的提高。
(三)我县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业的拉力及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影响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
三、优化我县农业种植结构的措施和方法
(一)政府各级领导应大力引进和保护优质农产品,积极宣传良种良法。在招商引资同时,注重引进农产品加工业,给予这些企业政策倾斜和优惠,逐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兴农的资金投入力度。
(二)继续调减粮食面积,引导农民把调减出来的面积用以发展蔬菜、甜玉米等质优价好、畅销的经济作物上。我县处于珠江三角地区,濒临港澳,并与广州、惠州、深圳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连接,市场需求量大,交通十分便利,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加之多年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经济作物生产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
(三)积极发展其它特色作物,种植业逐步趋向“一镇一品”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有效地发挥各地的区域优势,形成较好的规模效应。有关部门应加强引导,促进各地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引进、推广优良品种,优化品种布局。各级农业部门要根据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上,组织力量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本地资源,分析市场需求并以其为导向确定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品、主导产品和市场定位,积极发展“三高”农业,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加强动员、宣传、引导农民和农业企业成为结构调整的主体,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齐心协力搞好种植业结构调整。
(五)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不断调整和优化粮食结构小论文,要积极深入宣传推广高层次的农业科学技术引进良种良法,大力推行“订单农业”,走“公司+基地+农户”,实行产、供、销一体化。
(六)抓好农产品的深加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抓好农产品的深加工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各级党政部门做好农副产品的产前、产中的管理及产后的服务工作,抓好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结语
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粮食企业收购量居高不下,库存爆满,企业负担过重,粮食种植结构性矛盾日益加剧。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须遵循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实际状况,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础上,结合本地特色,充分挖掘各种优势资源,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加快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新型耕作和种植模式的探索、尝试,逐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是中国世纪之交的一场粮食革命,也是中国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农村社会经济保持稳定繁荣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魏义章.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考[J]. 北京农科院技术咨询,2002,2.
[2]李强子,吴炳方,许文波.农作物分类成数的精度检验[J]. 遥感学报,2004,6.
[3]罗兴录.浅谈广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J]. 中国农学通报,2002,1.
论文摘要:根据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特征,提出了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对象主要是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和新型林业经营者3种专门人才,与之相对应,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企业经营、基础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以及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5大课程模块。另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更应该偏重经济理论课程的设置,而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侧重资源与环境理论课程的设置。
当前,中国正面临的是一个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快速变化,全球化和多样化的速度与程度不断提升的社会。对此,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对在教学领域中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第一强调就是“树立人才培养要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3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的思想”。为满足社会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高等林业院校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农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工作者,在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层面上的改革作了许多有益探索。这些研究大多是将农林业作为一个产业看待,多侧重于微观管理方面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进行探讨。尽管有的考虑了农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将农林业作为一个公益事业部门的角度来考虑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改革,但没有将农林业自身的特点、农业与林业的差异从理论上加以澄清;有的没有将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阐述清楚;有的没有将所提出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程设置;有的则将农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相关的课程作为一般的选修课程加以设置,没有能够突出农林业在改善和优化环境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本研究试从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性这一角度,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作些粗浅的探讨。
1改革的依据
1.1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
伴随着《物权法》的出台,以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主体的林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人,中国林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时期,围绕着农林业生产经营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林业经营格局正发生着显着的变化。具体而言:首先,在林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开放的和实现产供销、林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尽管还不普及和不成熟,但已略显端倪。其次,林业经营的资源和要素的配置组合部分地实现了市场调节,仍带有很强计划经济色彩的林地和林木这2个主要的生产要素正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人将向以市场调节为主转变,具有一定规模的微观林业经济组织的形成正方兴未艾。第三,无论是林业物质性产品,还是林业公益性产品,尽管都还是供应短缺条件下的数量型林业,但社会对公益性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第四,林业生产结构仍然是以木材产品为主,非木材产品的比重不大。尽管在现行经济核算体系下,森林的多功能价值许多还难以得到补偿,但国家对其价值再现的投人逐年增加。第五,林业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土地、气候等自然力、劳力、资金等物质要素为主,技术和信息等现代物质要素的贡献偏低。第六,林业发展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但是,越来越受到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的约束和挑战,市场竞争将愈趋激烈。第七,林业从为工业作贡献转向工业反哺林业,物质技术装备和资本有机构成逐步提高,林业综合实力将不断加强。
林业微观经济组织的大量涌现及其规模化经营将是今后林业经济变化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的主要方向。具体而言:首先,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型国有林业企业将转制于民营、私营及合作经营等。其次,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户自主经营意识的提高和各种社会力量对林业经营的参人,他们根据各自拥有的生产要素及资源优势、个人特长及市场需要,不断调整与寻求适合自己的主导产业及经营门路,从而使原来基本类同的生产经营农户或其他从业者,逐渐发生了从业分离,专业分化,形成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化或各有侧重的户营经济或小型风险企业。诸如造林大户、果园大户、苗木大王、花卉大王、药材大王、食用菌大王乃至各类养殖大户、森林人家、木材加工大户、木材及林产品流通大户、服务大户等各种类型专业大户的出现,同时又带动了其他农户的从业分化。把在这一形势下涌现出来的下乡创业者或规模经营的职业经理人、中介组织的经营者(经纪人)、林产品的流通业者等专业性人才称之为新型林业经营者。他们与以家庭承包责任地和自留地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承包地的劳动产品及其劳动力的输出为主要收人,以传统经验为主要技术手段、以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以简单再生产维持家庭生活为主要经营目标等传统的林业经营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再者,随着石化资源等非再生性资源的锐减和生物科学技术的突破,以植物性资源为主的绿色产品、可再生资源的规模性生产和产业化开发与利用将成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这一新兴领域的风险企业将迫切需要具有生物知识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及意识的企业管理者和创业者。这些新型行业的经营者将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培养对象之一。 转贴于
1. 2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特征的客观要求
与工业等其它行业相比,农林业的生产和经营中实际使用的技术含量不高,受自然力的影响和空间条件的约束,生产的可控制程度不高,限制了农林业的大规模集中决策、集中生产和集中交易,难以形成生产的标准化、规格化和定量化,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也不高,在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和营林业不可能像工业一样做到精确的企业化的管理。在现实中,农林复合经营仍是农户经营的主流,微观经济组织的管理是以承包或租赁经营为主要手段而展开的。因此,对农林业的经营组织的管理应该主要是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实行宏观调控。一般而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基础经济理论和专业经济理论方面的课程为主,侧重于经济知识方面的学习。
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和林业在生产经营上存在着显着的差异性,作为高等林业院校和高等农业院校的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其原因:一是林业的生产周期比农业更长。农作物一年可产出2 —3茬,甚至可连续产出,投人能及时得到回报;而林木生长最短也要五六年,有的长达四五十年,付出的劳动一般要几年或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得到收益。农地的收获主要反映投人的劳动,而林地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地租。二是与农业相比,林业在资源使用和产权交易上具有更强的经济外部性。在国民经济部门中,农业和林业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最为密切。与农业相同,林业的生产过程中生态系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森林是陆地上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基础,森林的生态功能是农作物所远不能及的。在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森林生态效益基本上不能实现内部化。三是由于森林具有生态和社会效益,致使林业生产经营上受到了较大的限制。按现行的国家政策,流转后的农地可以在大农业的范畴内进行多用途变换,受限制的程度相对较小;而商品林地却只能进行林(竹)木的培育,林地的性质不能改变;至于生态公益林还有更为严格的林种和树种限制,在采伐上也只允许抚育性采伐和更新性采伐。四是与农业相比,林业生产更需要一定的生产经营面积以达到适度规模经营。林业生产活动也是通过利用有构造的生命自然力进而利用其他自然力的活动,在森林培育上需要形成一定面积以构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环境,一方面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另一方面有利于森林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在采伐利用上也必须考虑到这一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形成。这既有经济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林业生产经营特性上的需要。五是森林的可逆性低。即破坏容易,恢复难,农作物1茬失败可在第2茬恢复,而林木则要花一个轮伐期的时间,而且难于看护管理,如果立地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造成林地的石漠化或沙化,则林地森林植被难以恢复或永久不能恢复,这就要求高等林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设置资源与环境方面的课程。另外,在目前农林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农户的农林复合经营这一状况不可能有较大的改变。但是,林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仅仅是为改善其自身生活为主的行为,而非其主业。对此,与高等农业院校相比,高等林业院校的林业经济课程更侧重于森林资源培育、利用、保护和林业产业发展的问题,而农业经济课程应侧重于农户经济和农户经营管理上。
2培养目标的确定及课程体系的设置 1培养目标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的生产经营结构和社会对林业的需求也在发生着显着的变化。对此,社会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主要需要应该是: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和上述的新型林业经营者等3种人才。具体而言: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主要是指掌握一定的经济和管理基础理论,熟知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林业行业管理的专门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主要是指熟练掌握经济和管理基础理论,了解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林业经济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的专门型人才。新型林业经营者主要是指掌握经济基本理论和企业管理知识,了解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农林业关联企业管理的专门型人才和农林业关联企业的创业者。 转贴于
因此,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设定为:以森林培育专业为依托,着重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科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经济意识、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接受调查、规划、技术经济分析、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农林经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区域经济发展与规划、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农林企业、工商企业、非营利组织、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政策研究、区域发展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对课程体系的设置做一个粗略的划分,即将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内容分为基础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企业经营和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5大模块。其中,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和企业经营这3大模块是与所培养的3类人才相对应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模块。具体而言:基础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模块包括微观与宏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财政与信贷,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心理学,博弈论,经济法等。农林业经济理论模块课程包括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林业经济学,政策学及农林业政策,农户经济学等;资源与环境模块包括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与管理学,环境经济与管理学,生态系统管理,林业与环境法学等;企业经营模块包括创业学,财务管理,农户经营学,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等。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模块包括农林学概论,森林经理学,财经应用文写作,社会经济调查,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调查实习,专业课程实习和综合实习等。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学生必须了解农林业的一般技术和生产过程,应以农林业技术概论教授为主,加大实习的比重,使学生掌握农林业的基础技术知识。其次,对于一些不成熟的课程的教学(如农林业企业的创业学),可通过一些影像、照片、案例等教学手段来实现和提高教学效果。另外,目前各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招生普遍减少,许多只招收一个专业班级,建议本科生试行导师制,让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加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等。
3结语
>> 农地规模化经营的内部动力研究 农地规模化经营中的土地生产率变化研究及展望 促进农地规模化流转对策研究 江西农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势在必行 论中国流通企业的规模化路径 现代农业的规模化路径 规模化经营 从法国摆脱小农式发展的实践谈我国农地规模化经营的对策 假药买卖的规模化之路 规模化栽培速生杨的措施 畜牧行业的规模化渗透 虚拟化桌面云教学平台的规模化部署与优化 我国农地细碎化现状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改革背景与发展路径探析 国企规模化经营实现最优化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守望乡回族的规模化养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免疫程序优化技术在规模化养猪场的推广应用 数学分析对于企业规模化发展的优化作用探析 定西规模化样本 “专家股东化”的规模化发展模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 刘爽,刘军,刘玉锁.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探讨——基于鹿泉市铜冶镇土地股份合作制的调查[J].农业经济,2012(5):92-94.
[21] 谢根成,付露露.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农村经济,2011(9):59-63.
[22] 田永利.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资本化的经济学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1.
[23] 郦珊珊,高雪瑾.农村土地证券化在我国的实践及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8):1-5.
[24] 郭军.杨凌数万亩土地是如何流转的?[BE/OL].[2011-07-04].http:///content/2011-07/04/content-4828214.htm.
[25] 刘波,彭瑾,盖小静,等.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土地流转实践的调研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1-7.
System Optimization and Realization Route of Farmland Operation Transform From Fragmentation to Scale
——Viewing From Capitalization of Farmland Operating Right
XIA Xian-li1,WANG Le1,ZHAO Min-juan1*,LUO Dan2
(1.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2. Office of Central Rural Work Leading Group, Beijing 100001, China)
关键词: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动因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10日
企业多元化战略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战略大师安索夫在其发表的《Strategies for Diversification》文章中提出的,一经提出就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经过国内外学者半个多世纪的多角度研究,其理论体系已基本完善。就多元化经营的动因方面有如下一些结论,如投资组合动因、市场势力动因、委托动因、资源利用动因,等等。对于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的动因,因为研究角度和公司类型不同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同。我国学者张华青(2014)通过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2010~2013年我国41家农业上市公司当中仅有16家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比例低于5%,可见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已成大趋势。由于农业类公司的特殊性,本文认为可将农业类公司多元化战略动因总结为外在动因、内部动因、理性动因、体制动因和其他动因。
一、外在动因――投资组合动因
1952年学者马克维茨创立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该理论最先主要用来分析研究证券投资中的最佳投资组合。通俗点说,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随后诸多学者将该理论运用到多元化经营的研究当中。著名学者郎咸平(2004)通过对和记黄埔公司的研究发现,将投资周期长和短,盈利波动大和小的几种不同投资方案组合在一起,可以有效降低盈利的波动幅度,进而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使得公司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提高企业的信贷评级水平,从而增强了企业的融资能力。还有其他学者,如朱江等人通过大数据实证研究也表明,多元化经营可以减少收益的波动程度,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运营风险。
分散风险是各类行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主要目的,农业上市公司由于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巨大,其投资效率更属于高风险低收益类型。对于“弱质型”农业上市公司来说,首先农业产品受自然环境因素的约束,使得产品的收益不稳定;其次部分农产品因受国家价格保护政策,制定最高定价,更不利于企业盈利,增加了企业的营运风险。根据投资组合理论可知,多元化战略可以极大地分散单一行业所面临的经营和政策风险,而且行业相关度越低应对风险的能力就会越强。因此,农业上市公司的管理者会认为把资产投入到农业相关行业,甚至是非农行业之中可以分散和减弱农业投资的非系统性风险,进而降低总体性的投资风险。从而我们可以认为分散风险是多元化经因的动因之一。
二、内在动因――委托动因
1932年学者Berle和Means对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研究提出了创新性成果,即委托理论。此后众多学者经过长期的研究,对该理论不断地补充完善,使其在经济、政治、社会等众多领域予以应用,成为解释组织内部效率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术界通过对美国企业的“归核化”特征的研究,认为委托理论成为多元化经营的主要动因之一。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经理人作为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本应按股东要求的利益来管理企业,但实际上经理人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惜损害股东利益,有极大动因会将企业的剩余资源投入到其他行业即多元化经营,以寻求迅速扩大企业经营规模,以此享受到更多的权利,提升自己的声誉和薪酬。
我国农业类公司受制于行业特点的约束,使其经营周期长,盈利能力低下,且当下我国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公司监督体系依然薄弱,作为农业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在企业未来发展规划中会更侧重从自身考虑,期望能获得更多的业绩以提升个人价值从而获得更多的个人报酬,管理者可以选择摒弃农业主业而实施多元化战略,如此可以提高管理者的收入、权利和地位,为其提高未来的职业前景。此外,我国很多企业管理者虽然对公司治理有自己的一套经验,但其可能并不精通农业行业发展特点,因此这些管理者会尽可能将企业的经营范围向自己精通或熟悉的行业领域发展,由此也可引发农业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
三、理性动因――协同效用动因
国外学者Penrose在1959年提出了资源利用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可以利用企业现有的能力,充分发挥企业下各个部门的协同作用,将企业“剩余资源”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按照资源利用理论,随着技术的创新和经营的改善,使得农业上市公司的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农业行业特点使得企业将资源完全投入到农业行业中的风险加大。此外,任何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总会产生没有被充分利用的“剩余资源”,农业上市公司也不例外。农业上市公司由此可以利用自身的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不断扩大业务规模,通过生产其他类型的相关或非相关产品以获得超额利润。而且这些资源之间可以产生互补作用,促使资源利用率达到最优状态,由此产生“1+1>2”的应用效果,从而刺激农业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
从价值增值的角度来看,追求更高的利润,是每个企业的最终目标。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基本出发点不是在于分散风险,而是充分利用“剩余资源”获得协同效应,最终获得超额利润。由此来看,多元化企业的价值自然高于专业化企业的价值,这一动力无疑成为农业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又一大动因。
四、体制动因――政府干预动因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市场机制、法律体系和资本市场都有待改进和完善,因此我国的企业在现有体制下,具有一些西方企业所不具有的特点。学者李雪峰(2011)通过研究发现,企业为了实现政府的多重目标,由政府控股的企业更倾向于多元化经营,政府干预程度越高,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程度越高。由此可见,政府干预是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又一动因。
在我国现有的企业当中,存在很大一部分企业是由原先的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其中不乏农业上市公司。企业本身与地方或中央政府有着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关系。尤其是企业的管理者,因为企业国有控股的性质,他们当中一些或是由政府直接指派,或是在政府部门当中仍有兼职,所以他们对于企业的发展并非完全处于企业本身的利益出发,而是会因为政府关联而背负一些额外的义务,如扶持当地非农经济发展,受政府干预兼并国有非农企业等等,从而走上多元化经营的道路。
五、其他动因
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是多种动因交错作用而产生的最终结果,因行业或地域的不同,其动因的主次有别。农业上市公司除了以上四种主要动因外,还受其他动因的影响,如内部资本动因,内部资本市场理论认为多元化相比专业化在建立有效的内部资本理论方面具备更多优势。农业公司由于高风险低效益,使得其融资难度较其他行业大,因此多元化经营可以利用农业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实施内源性融资,减少融资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营运能力。
六、结语
本文从多角度出发,针对农业行业的特殊性,对农业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动因予以分析,总结了五种动因,尽可能对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现象予以解释。多元化经营已是目前农业上市公司的真实写照,企业的这种发展是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最终结果,也反映出我国经济转轨,产业升级的特征。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应该充分发挥多元化经营的资源集成优势和专业行业优势相结合的综合优势,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华青.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下的财务风险实证研究[J].财会月刊,2014.24.
[2]郎咸平.公司治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诚信缺失,治理策略
一
社会学对社会转型的界定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经济体制的转轨,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二是社会结构的转变,主要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的转变等。本文中的社会转型是指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所引导出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它不仅意味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而且还促使我国伦理道德观念进入了转型发展时期。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的运行是依靠权力来维系的,由国家通过指令与服从建立经济秩序,统一对资源进行配置,以克服个体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混乱,诚信体现着对党和国家政治上的忠诚和伦理道德方面的正统,并被强化。这时,不存在竞争,也不能追求利润最大化,搞假冒伪劣、损人利已,破坏信用的空间很少,甚至没有。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以及法律体制仍在改革和完善之中,与此同时,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冲击和瓦解着人们原有的诚信道德观念现代企业管理论文,而新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诚信道德观念仍末建立,而恰恰是这种旧破新末立的特殊社会转型时期,构成了中小企业诚信危机产生的契机。因而中小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下,他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了制假售假严重、债务债权纠纷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等失信现象,这些行为严重地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需对其进行治理。
二
结合我国实际和中小企业的具体情况,一般认为,实现诚信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来进行约束的,即法律制裁和道德制裁。所谓的法律制裁主要是通过国家制定的一系列的政策、法律法规、制度来对人民的行为进行限制。所谓的道德制裁主要就是指通过社会的舆论和良心来对人们的行为进行限制。这两者是通过相互作用来对诚信发挥作用的。
第一,加大教育和宣传的力度,实施诚信的思想道德教育
其一,加强中小企业员工的诚信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企业要实现诚信经营,必须在企业内部实施诚信教育,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自律机制来保障中小企业诚信经营教育的效果。一是,要认真制定诚信经营准则,使中小企业员工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诚信经营准则有哪些内容,什么是属于诚信经营行为,什么是不属于诚信经营行为,从而使中小企业员工有章可循,能够自觉地接受中小企业诚信经营准则。二是要建立诚信经营的奖惩机制。对遵守诚信经营准则的员工给予必要的奖励,对于违反诚信经营准则的员工要给予必要的处罚,只有这样,才能使越来越多的员工遵守诚信经营准则。正如一石说:“一个社会的道德完善与否,仅靠每个人的内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完善的制度。如果有一种机制,能从恶的人的信用记录上留下污点,并让他为这个污点付出沉重的代价,那么整个社会的信用就一定能走上正道论文格式范文。”[1]因此,中小企业员工必须在内部实施诚信经营教育,丰富他们的诚信经营知识,提高他们的诚信经营水平,使他们树立起敬业爱岗、公平竞争、遵纪守法的良好道德风尚。
其二,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诚信价值观教育
由于中小企业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但中小企业的诚信缺失已经严重制约其参与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对国民经济各方面作用的发挥,那么,中小企业诚信道德建设显得更是令人瞩目。所以,中小企业应作为诚信道德建设的重点,应首先进行现代企业管理论文,然后以点带面,影响和带动全社会的诚信建设,逐步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让他们形成互动,从而促进中小企业诚信道德建设。
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诚信价值观,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也需要法律的支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的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大力宣扬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坚决批评各种不道德行为和错误观念,帮助人们辨别是非,抵制假恶丑,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文化氛围”。为达到这种要求,首先,加大社会信用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信用意识。“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治”。培养信用意识是有利于信用制度的建立,是有利于市场主体的自律和对信用资源的开发利用。当前,要广泛深入地开展讲诚信的宣传活动,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的正确引导,向社会宣传诚信是一切道德依赖的基础,是市场经济对中小企业的最基本的要求,要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得尊,悖信遭耻”的舆论环境,从而以诚信道德规范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如太仓市在开展诚信建设过程中注重抓好示范点,以点带面,带动全社会的诚信建设。一是在城区商贸最集中的人民路开展创建“诚信经营规范服务示范街”活动,确立了10家诚信服务示范窗口及20家参创单位,通过这30家单位的引导,带动全市商贸流通行业的诚信建设。二是在太仓民营经济最壮大的璜泾镇召开创建诚信企业动员会,选择了四家影响较大的企业作为示范企业,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带领全市民营企业深入开展诚信创建活动。三是在全市窗口服务单位,开展“诚信服务”示范窗口和示范岗的评选活动,引导更多岗位由“微笑服务”向“诚信服务”提升。四是抓好乡镇示范点,把璜泾镇、新联村作为全市农村创建的示范点。[2]其次,要努力为诚信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加强法制教育与宣传,营造社会舆论环境,使人人知法、懂法、守法,使诚实守信成为每个中小企业立足于社会、立足于市场的根本,在全社会形成遵守契约、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目前,我国对违反道德特别是违反诚信道德规范的行为现代企业管理论文,一般只是立足于思想道德教育,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不能给予应有的惩罚,这事实上就是纵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不讲诚信行为,应当改变这种传统的做法,用法律手段解决不讲诚信行为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制止中小企业的不讲诚信行为。
第二,加大信用立法力度,严格依法办事
其一,完善信用制度的相关法律建设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诚信的基础和依据首先是法律,因而完善信用的法律体系,便是营造和保护讲信用的社会环境的第一要务。信用缺失是一种违约行为,经济学分析表明,经济活动主体是否选择违约,主要看违约成本的高低。当违约行为的预期效用超过的时间及另外的资源用于从事其他活动所带来的效用时,便会选择违约。所以治理中小企业诚信缺失问题,必须立法先行,尽快建立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我国目前有关信用的法律法规涉及《担保法》、《个人信用实名制》、《个人消费信贷实施细则》等。就体系而言很不完整,就立法层次而言,大多属于部门制定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对中小企业的失信行为只能依照《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来处理,制裁的力度明显不够。如《合同法》中对违背“诚实信用”的原则没有做出具体规定,只是笼统地指出“应承担违法责任”因此,对现有法律法规不完善之处,要通过细化法律来进行调整,提出明确规定和要求,真正做到有法可依。通过立法保护经济主体的交易自由权和财产权,这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性制度。另外还要建立有关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其内容应涵盖信用等级评定、资信评估、咨询机构和公共信息、数据的取得与使用程序等。在立法上要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强化违约责任追究,不仅对逃废债务的单位要处罚,而且对恶意逃废债务的企业管理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构成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其二,严格依法办事,加大执法力度
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阶段,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来保障。从司法和执法上落实法律责任,通过加强对失信经营者的打击力度,强化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和执法部门的执法权,建立有效责任追究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使法律制裁对实行中小企业信用行为发挥有效的作用,实现真正的法治,这也是保证中小企业信用建立的前提条件。如温州的乐清县柳市镇中小企业的转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十多年前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柳市黑潮”曾搅得全国不得安定,国务院曾史无前例地为了一个小镇下发了国办【1990】29号文件,开展了毁灭性打假行动。全镇1267家低压电器门市全部关闭,1544家庭生产户全部歇业。十多年后的今天,柳市镇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全国所选用的低压电器,有50%来自这个滨海小镇,仅财政收入一项,就由1990年的几百万元上升到2000年的3、45亿元。同时,柳市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低压电器出口基地,一年出口创汇3亿美元,居全国之首。今天的柳市是真正名副其实的电器之都,同时也是打假打出的电器之都论文格式范文。[3]
第三,建立和完善符合国家规范的信用体系,以制度约束失信行为
其一,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
目前,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所有权主体缺位,产权关系不明晰,没有明确的最终责任主体。对国有中小企业经营者来说,国有中小企业经营者既缺乏产权所有者从外部进行有效约束,又缺乏一种基于自我财产利益的自我约束,在这种产权约束的条件下,国有中小企业经营者没有必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这就淡化中小企业经营者的责任意识,使中小企业经营者只追求权利而逃避责任,只求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最终导致其经营行为短期化,而不顾及诚信。私有中小企业不讲诚信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产权缺乏有力的保护,最终导致私有中小企业经营者不可能像真正的所有者那样能从长计议,从而使中小企业追求短期行为是必然的。一旦经营主体不注重对长期利益的关注,信用的基础就会被摧毁,使中小企业追求短期行为是必然的,那么必须严加治理。为此,一方面,政府必须明晰中小企业产权,明确其责任,使中小企业经营者成为真正的所有者。另一方面,政府应制定长期和稳定的保护其发展的政策。使中小企业形成稳定的长远经营预期,做到诚信经营。
其二,不断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广义的信用体系包括信用记录、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保证以及信用制度、信用管理在内的信用系统。狭义的信用体系指以独立的中介机构为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收集和分析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资料,为客户提供当事人信用状况等证明资料的社会化的信用系统。中小企业的诚信建设离不开整个社会的支持现代企业管理论文,要使中小企业走上诚信发展之路,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同明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中小企业行为,做到让守信者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失信者得到应有的惩罚。这就要求必须建立起一套符合国家规范的信用体系制度。当前,要重点建立企业与个人信用档案、社会信息系统、社会保障体系、任用干部的道德机制等制度,以形成以市场规则为基础,制度健全、手段完备、调控有力、管理有序的社会信用体系,为中小企业创造平等竞争条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事实上目前社会和政府也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如国家经贸委等十部门今年5月份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步骤地建立中小企业信用状况评价体系,建立信用风险的防范、信息披露和监督管理系统。”广东提出建立的企业“黑名单”档案制度,江西的“经济户口”管理制度,以及浙江的“企业信用查询系统”都在为这一方面而努力,但相比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而言,目前的立法工作还有待加快。虽然目前我国现行维护信用有关的法律条款在多种法律中涉用到,但内容都比较零散,至今没有一部完整的规范的信用法律对企业失信行为只能依照《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来处理,制裁力度明显不够,使违法成本远远低于违法收益,使得中小企业的“守信”走向“失信 ”。银行在合法债务工作时,往往陷入“赢了官司赔了钱”的状况之中。“执法难”已经成为治理“失信”行为的顽症,从而加剧信用危机的程度,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靠信用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一石.关注信用:让我们共珍重[J]. 精神文明导刊,2001,9.
关键词:特色农业;综述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2
20世纪50年代,特色农业的研究在发达国家兴起,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加入到特色农业的研究中,特色农业是相对常规农业而言的,是农业的一个特例。
一、特色农业的概述
特色农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并得到政府的广泛重视,国内许多学者也在不断探索特色农业的发展问题,由此而形成的理论探讨及实践对于我国特色农业的良好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
孔祥智(2003)首先总结特色农业的概念和特征,然后分析西部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包括物种资源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接着探讨了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背景、机遇、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发展特色农业的总体思路,认为特色种植业、特色畜牧业、中药材开发、农产品加工业是西部应该重点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1]。
陈印军(2003)论述了特色农业的概念、特点及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资源环境优势,此外,还详细分析了影响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如粗放经营、品质退化、科技落后、生产趋同、信息网络建设落后与市场服务体系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大战略举措促进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2]。
杨祥禄(2003)针对四川特色农业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在分析其意义、条件、思路及目标的基础上,指出四川特色农业的主导方向应是特色茶叶产品、特色水果产品、“两高双低”优质油菜、特色中药材产品、特色蚕桑产品、特色蔬菜产品、特色名品杂粮等[3]。
陶性潜(2003)的分析是围绕贵州开展的,指出贵州特色农业的发展重点是中药材、野菜野果、杂粮杂豆、苦丁茶、辣椒等方面,还指出加强市场调查,实施名牌战略、加强资源调查,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搞好区域布局,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是当前贵州发展特色农业时需要关注的三个重要问题[4]。
张涛(2001)通过分析甘肃特色农业的发展优势,明确其发展格局,并强调在发展特色农业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六大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传统农业与特色农业的关系、特色农业与水资源的关系、特色农业与环境的关系、区际之间的关系及短期与长期的关系[5]。
吕火明(2002)对于特色农业的内涵、特征、类型、作用、原则、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和阐述,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6]。
李强、程科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分析特色农业发展与产业进入障碍之间的关系,在分析产业进入障碍类型及各自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不同产业进入障碍类型下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7]。
曹国华、张祯祥认为市场在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发展特色农业农民自主的经济行为,为避免市场盲目性,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培育市场体系,发展市场中介组织,促进生产和市场紧密衔接,建立风险防范和承担机制[8]。
刘晏良(2001)依据市场形势及发展机遇,以新疆为研究区域,通过综合分析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优势、必要性、总体思路、产业布局等方面,指出新疆应重点发展优质棉产业、特色林果园艺业、红色产业、中药材产业、特色经济小作物、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六大产业,并提出了促进新疆快速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9]。
周凌云[10](2005)总结了国际上著名的特色农业发展经验,如美国、新加坡等国的“观光农场”、德国有机食品、以色列的沙漠农业和节水农业、日本爱知县的“空中菜园”、“耕作社区”、“市民农园”等。
汤秀平认为,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处理好六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龙头带动与基地建设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积极开发与科学管理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户自主发展的关系;四是正确处理广度开发与深度开发的关系;五是正确处理常规农业与发展特色农业的关系;六是正确处理总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的关系[11]。
吴敬秋认为,发展特色农业应突出区域、科技、市场、生态、规模五大特色[12]。张金云等[13] 分析了特色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熊添祥的研究重点是贫困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14],杨祥绿、陈彦研究了四川的特色农业[3],陈印军、杨瑞珍对西部地区的特色农业进行了研究[2],而梁锦波等研究的是县域的特色农业[15]。
上述研究主要从宏观上对特色农业的内涵、优势、存在问题、发展思路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探讨,为我国发展特色农业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为特色农业发展指明方向。但关于特色农业发展的微观研究则非常薄弱,基本没有实证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二、特色农业内涵
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以色列节水灌溉、美国生物农场等特色农业的成功,使全世界广泛接受特色农业。我国对特色农业的探索和实践起步较晚,目前,关于特色农业的内涵,国内学术界尚没有统一的界定,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都是围绕着区域性、独特性、产业化、规模性、资源性、市场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来定义的,请见表1。
综合以上的观点,应从七个方面定义特色农业的内涵:
首先,特色农业必须立足在区域优势的基础上,一方面根据农业区划,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的差异性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另一方面特色农业要求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自然等条件并非能够满足所有地方,因而特色农业的地域性特征就更为突出。区域性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必要前提。
其次,特色农业所生产的产品应该是独特的,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并要求其产品在营养、口感、外观、健康等方面应是优质的,否则就没有市场竞争力,特色农业无法健康发展。
第三,特色农业必须具有规模效应。在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特色农产品生产的产业化经营,从而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特色农业的报酬递增规模经济。若不具备一定规模,其产品则无法进入市场,因为它只能是样品或展品。
第四,特色农业一个系统的农业产业工程,是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特征的市场型农业。
第五,特色农业必须具有高效性,其投资回报率应高于常规农业,否则,生产者就不愿意进行创新而从常规农业生产转入特色农业开发。此外,特色农业又是以质量和效益为标准的高效农业,其最大的特点是高投资、高风险、高效益。
第六,特色农业的可持续性强调以特色占有市场,并强调区域自然、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和充分利用,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统一。
第七,特色农业必须与市场需要和社会需求相一致,因为社会需要和市场需要是衡量特色农业是否特色的重要标准。
总而言之,特色农业的内涵丰富,应从区域性、独特性、产业化、规模性、资源性、市场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予以综合把握。
参考文献:
[1]孔祥智,关伏新.特色农业:西部农业的优势选择和发展对策[J].农业技术经济,2003,3:34-39.
[2]陈印军,杨瑞珍,等.西部地区特色农业优势、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1:21-24.
[3]杨祥禄,陈彦,等.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增强四川农产品市场竞争力[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1:11-15.
[4]陶性潜,许军.发展贵州特色农业大有可为[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1:8-10.
[5]张涛.甘肃省发展特色农业的几点思考[J].甘肃高师学报,2001.
[6]吕火明.论特色农业[J].社会科学研究,2002,3:27-30.
[7]李强,程科.产业进入障碍与发展特色农业[J].山西农经,2002(5):52-55.
[8]曹国华,张祯祥.发展特色农业中政府行为的若干问题[J].老区建设,1997(7):7-9.
[9]刘晏良.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对策[J].新疆农业科学,2001,38(3):111-116.
[10]周凌云.衡阳市特色农业的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2005,11.
[11]汤秀平.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处理好六个关系[J].农村发展论坛,1997(3):63-63.
[12]吴敬秋.发展特色农业应突出五个特色[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25(5):473-475.
[13]张金云,等.安徽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2,30(6):966-968.
[14]熊添祥.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业问题初探[J].农村改革与发展,2002(5):29-30.
[15]梁锦波.发展新兴县特色农业的思路[J].广东经济,2003(3).
[16]王建农,邓祖龙,周凌荣.特色农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J].农业经济问题,1997(2).
[17].发展特色农业 促进山区经济增长[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Vol.17.No.1:24-25.
[18]陈东景,王晓峰,程国栋,薛玉琴.新疆特色农业发展初探——新疆农垦经济,2000(5).
[19]李金良,贺洪海.必须大力发展特色农业[J].经济师,2000(5).
[20]郝广华,孙晓强.跨越式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与管理,2001(6).
[21]刘贞富,贺志强.特色农业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2(19):52-54.
[22]贾万志.发展区域特色农业[J].发展论坛,1997(2):31-33.
[23]徐琪.欠发达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探讨——以苏北地区为例[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12):73-78.
[24]郭光荣.特色农业:人才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作物研究,2001,15(1):12-14.
[25]颜合洪.特色农业的内涵、形成条件和发展对策[J].作物研究,2001,15(1):9-11.
[26]邹冬生.特色农业理论初探[J].作物研究,2001.
[27]柯建中.浅谈发展特色农业的六大关系[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9:6-7.
[28]张达珍.发展特色农业的几项技术措施[J].安徽农业,1998.
[29]葛承群.发展“特色农业”的几个认识误区.农业经济问题,1998.
[30]郭世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大力开发特色农业[J].黑河学刊,1997.
[31]叶永青.论特色农业产业化[J].农村发展论坛,1996.
[32]程炯.闽东南区域特色农业的生态学研究——以漳州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
[33]蔡运龙,BarrySmit.持续农业及其中国态势[J].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集[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194-206.
[34]章家恩.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六大支持系统[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
我国高等农林教育改革提出要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农林人才培养体系[1],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改革试点专业之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迫切需要进行配套的课程与教育教学手段的改革。“农业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最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是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与核心。以其为先导探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可以在教学内容、方式等方面为其他课程及人才培养改革提供直接的指导和范例。
按照改革方案,人才培养分为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和应用技能型。为此需要针对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来完善和调整课程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及教学方法。“农业经济学”是经济学基本原理在农业部门的具体应用,属于应用经济学和部门(或产业)经济学的范畴,以我国农业农村社会经济现实为研究材料,以农业经济基本原理和方法为线索,进行农业经济内在规律解释和政策分析。在一代代农经人的努力下,农业经济学课程体系不断发展完善,但在内容设置和教学实践中仍存在急待解决的问题,难以满足按类培养人才的需求。从课程体系上看,说教化的理论范式,使课程内容政策化;课程外延边界不清,体系凌乱;缺乏严密的经济学基础,研究方法欠规范[2_3];从教学实践看,作为研究型课程,教师科研业务水平显著影响教学,有的老师教学仅是承袭所学,或是照本宣科,同时学生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对基础理论课缺乏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造成了教学形式一言堂,教学方法枯燥等问题[44];从教学效果和考核看,一考定终身的闭卷笔试是最常用的考核方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写作能力、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没有通过教学和考核很好的培养起来。
针对以上“农业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研究以模块化为突破点,以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例,对“农业经济学”课程进行内容重构和设计,试图探究人才分类培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提供帮助。
二、“农业经济学”模块化教学设计的原则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在职业教育中引人了模块化教学方法。本科髙校模块化教学研究集中在宏观层面的课程体系模块化,比如建立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应用模块,对理论课程和微观层面具体课程的研究较少。模块化是相对于长周期教学方式而言的一种教学形式,每个模块是相对独立、具有独立功能、瞄准不同培养目标、具有较强实用性和针对性的一部分教学内容[8]。各模块之间在内容上要有逻辑关系、衔接融洽,在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相互补充。模块化教学与人才分类培养具有很好的兼容性,既方便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又利于不同兴趣的同学自主选择深人学习的模块,有针对性的提高个人能力。
“农业经济学”模块化教学改革,要按模块化思想对农业经济学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重构,要充分考虑其作为专业基础课和理论课的地位和作用,从较髙的立意和目标出发,力求满足培养不同类型人才的需要,为此应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要将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为生态文明、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科技贡献和智力支持”作为导向,模块设计贴近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实践。在理论教学中强化实证案例和数据,提高阐述和分析问题过程、总结观点、分析政策现状与走向等能力,通过实际动手来深化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对农业经济理论教学做到以事实说话,避免说教灌输,以问题为先导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其次,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方向要在课程模块化中有突出的体现。该课程承载着培养农林经济管理各层面人才的重任,故而课程内容整合必须从我国“三农”实际出发。作为应用经济学下属学科,农业经济学必须时刻关注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前沿,及时补充理论发展和实证研究案例,运用规范的研究方法。但又不能停留在解决问题层面,中国的农业经济研究应为农业经济学科直至整个经济学界做出实证与理论上的贡献,从而满足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研究方法规范化和研究成果国际化应成为农业经济学追求的目标。
第三,“农业经济学”课程模块化要瞄准致用性,将应用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体现为学以致用的精神。早期模块化教学研究中强调实用性,这与致用性有本质区别,实用性强调抛弃学术性的学习。本文认为农业经济的学术研究依旧有很强的致用性。致用性原则要求重视主动思考的习惯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作业或专题实践教学等形式,组织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文献和材料的搜集、整理、分析,通过撰写论文、调查报告或项目策划书等形式提髙学生写作能力,以讨论、演讲、答辩、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并且在期末考核时将能力培养环节的表现记入成绩,以激励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四,“农业经济学”课程模块化要贯彻面向人才分类培养的原则。模块化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在某一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要适应学生未来职业走向,为学生就业和职业规划做准备,因此内容上要及时补充新理论、新现状、新问题等提高教学内容与实际的结合程度,教学中要保证学生接触到农业经济理论和实践前沿,利用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等资源,以社会实践为辅助,增加学生接触农业经济实际的机会,也使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组织协调等工作能力得到锻炼,从而为学生就业时与岗位顺利对接提供保障。
三、“农业经济学”课程模块化设计的依据
“农业经济学”课程模块化重构须以农业经济基本原理和农业经济形势变化为依据。农业经济学是本科生的基础理论课,以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为先修课程,一般在大二学期开课,这一时期学生对经济学原理和实际问题的理解往往比较浅显和机械。作为第一门农林经济管理的专业课,农业经济学承担着构建基本专业知识框架的重任,尤其在当前农业通识教育欠缺的情况下,农业基础知识和农业经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教学不能削弱而是要强化。因此,重构农业经济学课程必须以农业经济基本原理的完整、全面为前提,突出与实践联系紧密、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内容。
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学课程还要关注全球农业经济发展,了解世界农业发展前沿,把握农业经济趋势、热点和影响全局的变迁,将对我国农业经济的研究至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瞄准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目标,更新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促进课程体系的进步。
四、“农业经济学”模块化前提是对教学内容的多元化理解
农业经济学课程被诟病的一个理由是繁杂,当前教学或教材内容一般包括:(1)农业(产业)经济,主要从农产品市场、农业产业发展、农业产业政策角度分析农业经济。(2)农业经济管理,这是基于不同管理主体的分析,从微观的农业家庭经营、到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再到各级政府的农业管理均在阐释之列,但各主体的分析却因内容不同被肢解到不同的章节。例如对我国建国初期合作化运动的论述就分散到土地、家庭经营、合作社、农业政策等多个问题上。(3)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继承了生产经济学的外衣,从生产要素角度研究农业经济,但又加入了要素的宏观经济分析。
为满足人才培养和全面阐述农业经济学理论的需要,不能随意取舍上述内容,但是单一研究线索又使内容结构和衔接难以令人满意,若进行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需要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线索梳理。本文从多元视角梳理了课程内容,多元是从多个线索理解农业经济学课程思路,模块化是将联系紧密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主题板块,针对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设计教学重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办法等。
对课程内容和课程研究思路进行线索梳理是理解课程知识体系的前提。传统农业经济学课程体系中,农业生产(体现在资源、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的利用方面)被放在核心位置,其影响农产品市场和消费,并要求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不断调整与之适应。新课程体系对农业经济学阐释有两种思路:一是农产品市场和消费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发展体现在农业内部是农业生产能力、结构、科技等变化,体现在农业外部是农业关联产业和农业产业化,后者又与农业生产经营的制度变化互为推动;另一种思路基于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起点,与经济发展有着复杂关系的观点,先分析农业发展的直接方面,包括资源利用、农产品市场、农业生产经营等,再分析其对社会经济进一步的作用,包括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业产业经济、农业与资源环境以及农业组织制度变化等。不过,学者的共识是,将农业发展置于整个社会经济中,讨论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的关系,寻求农业发展的路径和支持政策。
通过上述对农业经济学研究思路的整理发现,至少从这样几条线索来整理繁杂的课程内容才不致疏漏。一是以不同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为线索,农户——农场——合作经济——农业企业——农业产业组织;二是以农业经营管理层次为线索: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业产业组织管理——农业产业管理——农业宏观管理;三是以农业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为线索:农业利用资源——提供农产品和市场一促进经济发展——具有资源环境功能并受其制约;四是以涉农市场为线索,农业要素市场农产品市场农业科技与人才市场——农业资本市场——农业生产服务市场——农业生态服务市场。
五、“农业经济学”课程模块化设计方案一以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例
课程模块化是以上述原则和依据为指导,对各内容线索上的知识点和当前实际情况、问题、政策等进行盘点,与原有教学内容一起拆分组合构建课程模块。“农业经济学”模块化的基本框架是,首先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五个基本部分,包括:农产品市场和消费、农业生产发展与要素利用、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农业宏观调控。各部分设计若千教学模块,按人才分类培养对知识、能力、素养等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教学目标、重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
这里以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农产品市场和消费部分为例介绍课程模块化改革。首先完成两方面工作:即修订知识点,将当前农产品市场和消费领域与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明确复合应用型人才的职业导向。修订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我国批发市场建设历程、国内外批发市场趋势、期货市场形势、农村电子商务建设、互联网加农业模式、农产品消费形势与营销渠道。重点突出的职业导向包括,农产品营销类自主创业、农产品经纪人、合作社经理人、农产品市场企业高管等。然后按“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层次对教学要求进行分解,明确复合型人才能力培养目标,据此设计教学手段。最终该部分设计了农产品供求理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理论和农产品经营管理实践三个模块,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不同模块进行深入学习。
【论文关键词】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建议
以后,我国在农村开始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家庭承包制也显露出其缺陷,农户缺乏稳定的土地产权,土地分包到千家万户,导致土地的细碎化,客观上阻碍了土地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等的发展。所以,在稳定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机制,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具有其客观和现实的意义。
1湖北省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湖北省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情况看,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好的县(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1广大农民尤其是乡村领导干部对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缺乏认识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能够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由于思想认识缺乏,导致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步子缓慢,范围较小,覆盖面不宽。
1.2缺乏统一规范的交易市场,导致“有市无序”和“有地无市”共存虽然现有的土地管理法规对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做出许多规定,但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私下交易仍频繁发生。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现阶段湖北省集体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还未发育成熟,进一步说就是缺乏统一规范的交易市场。没有规范的交易市场,也就不能将需要流转的集体土地进行合理的引导,从而形成一种“有市无序”的现象[2]。
1.3由于湖北省农村的二、三产业不发达,没有给农民提供足够的土地流转空间,经营土地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尽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逐年增多,劳务输出人数逐年增加,但其中绝大多数为临时性,无经济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农民盲目转移,就可能造成耕地撂荒的问题出现,就会损害农民的利益。
1.4因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和发展农村经济,相继上马一些工业项目,建立工业园区,征用了一些农用土地在征用集体土地过程中,因土地补偿、土地安置机制的不健全,时常出现损害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的情况,并由此引发了利益分配上的矛盾,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3]。
2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几点建议
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过程,是土地资源重新优化配置的过程,也是决定流转机制得以形成的条件而逐渐成熟的过程。因此,在机制上要创新,在工作态度上要积极引导,在工作方法上要坚持条件,在流转形式上要灵活多样,在具体操作上要依法规范,切忌强迫命令搞一刀切。为了搞好土地使用权流转,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2.1坚持土地承包经营权
长期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长期稳定是党的一项农村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稳定,是实现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的前提条件。农村土地的使用权是依据承包权而产生的,离开了承包权的稳定,就谈不上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因此,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承包权的稳定问题,才能有效地促进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这是土地使用权有效流转的体制前提[4]。
2.2加大农村金融对土地流转的支持
由于农村土地投资风险高,回收期长,大规模的土地经营需要有力的资金支持。但是,目前农业的金融支持十分薄弱,普通农民很难通过正规渠道取得贷款,从而影响土地市场化流转。农村信用社在湖北省农村金融中有着重要地位,农民却难以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缺乏农业发展资金,影响了土地投入和产出,成为制约湖北省农业发展的瓶颈。地方政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善农村信贷市场和农业经营环境:政府尽快建立以土地抵押的农村土地金融制度,允许农民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抵押,获得中长期贷款,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不仅能降低农业融资风险,为农业发展筹集资金,而且可使土地利用更加合理;要改革信贷管理体制,加大农业信贷投入。对农村信用社,要合理确定信贷规模,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放宽审批限额;要改善信贷投向,使信贷投入资金向龙头企业、种养大户、专业能手和其他农业经营大户倾斜。
2.3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培育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中介机构
2.3.1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体系为了促进农地使用权的流转,优化农地资源配置,必须在政府的引导下,建立一个开放、公平、规范的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通过市场机制及时实现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积极探索建立农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运行机制,包括农用地使用权的价格机制、农用地流转约束机制、农用地使用权交易的中介机制、农地收益的分配机制[6]。
2.3.2积极培育土地流转中介机构,促进土地市场的完善发育土地交易与普通商品交易有很大的区别,其运作程序相对复杂,涉及到多个产权主体的经济利益。这就要求有完善的中介服务机构为之服务,如资产评估机构、法律咨询机构、土地融资机构和土地保险机构等。中介组织应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信息网络,通过各种渠道调查、搜集土地流转的供需和市场价格等资料,及时登记汇集可流转土地的数量、区位、价格等信息资料,并加以统计、分析和预测,定期公开,对外公布,接受供求双方咨询,沟通土地资源市场供需双方的相互联系,以提高土地流转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