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旅游扶贫论文

旅游扶贫论文

时间:2022-11-29 21:49: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旅游扶贫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旅游扶贫论文

第1篇

1、学术性,或称理论性,是学术论文与其他类议论文章根本区别之所在。学术论文是一种学术性的论理文章,只能以学术问题作为论题,以学术成果作为表述对象,以学术见解作为文章的核心内容。它要求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通过严密的论证和分析,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而不是客观事物外部直观形态和过程的叙述。

2、科学性,科学性是一切学术论文的灵魂和生命。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客观真理,因此首先必须发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反对弄虚作假的不诚实态度;其次任何学术研究,都必须符合科学的规律。

3、创造性,或称创新性、创见性、独创性,这是衡量学术论文价值的根本标准。科学研究是处理已有信息、获取新的信息的一种创造性精神劳动,需要不断开拓新的领域,探索新的方法,阐发新的理论,提出新的见解。表述科研成果的学术论文,贵在创新。如果没有一点创新性,就根本没有必要写学术论文。

4、专业性,学术论文的专业性不仅表现在研究内容和手段上具有明显的专业特色,而且表现在文章的结构、专业术语、图表、公式等方面。

5、规范性,不同的期刊论文虽然在语种、版面上有区别,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格式。世界发达国家对学术论文的撰写和编辑制定了各种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标准,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术机构还制定了本学科和专业的国际标准。

科技论文范文欣赏:

[摘要]科技扶贫在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活的伟大实践中,使广大贫困地区农民依靠科技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在中国经济整体日益市场化的今天,为了进一步提高科技在扶贫攻坚战中的作用,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本文介绍了林下经济作物种植这一条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又能很好地保护林地生态的科技扶贫新模式,从而证实了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切实是一条切实可行的科技扶贫新途径。

[关键词]新途径林业科技兴农林下经济作物种植

[中图分类号]F32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07-0110-02

引言:科技扶贫政策的提出,它是应对贫困农村地区技术生产落后和技术人才极度缺乏的这一经济现状的,近些年来,科技扶贫为实现我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在我国,科技扶贫政策的提出较晚,地区之间发展的还很不均衡,还没有形成一致认识的扶贫模式的具体界定。因此,研究科技扶贫发展的具体操作模式,探索形成比较规范和科学先进的科技扶贫模式理论,对完善和发展科技扶贫理论和进一步推进科技扶贫实践都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在这种背景下,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就应运而生,它是在实行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将集体林地承包到了农户手中,广大林农为充分的利用林地空间,深挖林业生产力,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绿色循环经济,而在农业生产领域涌现出的新生事物。近年来,我国把把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产业作为促进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社会发展的重要农业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经济作物种植,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科技扶贫的意义及其特征

1.科技扶贫的意义

科技扶贫政策的实施与应用,促进了贫困地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尽快的实现了脱贫致富。高素质的科技扶贫人才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农民群众进行科技扶贫政策与技术的普及教育,提高了农民的农业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了贫困地区农民自我发展和积累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了贫困地区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得到最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科技扶贫的特征

2.1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在科技扶贫中始终扮演着第一位的角色,起到的作用永远是最重要的也是决定性的。由于贫困地区自然、经济、社会和人文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较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科技扶贫开发中,需要大力发展本土科技以及引入必要的先进技术,同时由于农林牧渔等行业技术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适应性,在贫困地区引入技术时,必须要求技术本身是先进的、成熟的,并结合当地实际综合体现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2.2加大力度提高了农民的农业科学文化素质。科技扶贫不仅要求有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同时要求科技实施人员素质较高,因此提高个体素质是贫困地区脱贫的必备条件。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群众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不仅要引入科技和管理人才,组织实施各类型的扶贫项目和扶贫讲座等类型的活动,集中解决贫困问题以及增大群众的认知面,而且要在扶贫项目和扶贫讲座等类型的活动的带动下,大力开展科技扶贫政策与技术的培训与教育,以达到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目的,这样就从根本上转变了农民思想观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个体素质,造就了当代的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农民。

二、应用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的开展方法

笔者生活在平原地区,随着退耕还林工程以及防护林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农民栽树的积极性高涨,林地面积在近几年迅速增加,改变了林木稀少的的状况,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1.近几年来,养殖业收益较好,林农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林地资源,实现养殖以及林业的双重发展。在林地里散养家常鸡、鸭,鹅等,在各地都有非常成功的例子,在果园散养鸡鸭鹅等家禽,能够明显的减少害虫的虫口密度,而且不用给果园单独除草,省工省力。在合适的林地规划一片空地圈养生猪和羊,有的还在林地建立托牛所,利用林地的坑塘养鱼,收益相当高。而家禽家畜的粪便又是林木生长良好的肥料,二者相得益彰,极大地提高了林地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林木的生长。

2.林下种植已经非常普遍,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林下套种喜阴的园艺用卉苗木前景广阔,喜阴的有苔类。在林木种植的初期,可以采取林木与矮杆作物间作,例如大豆、花生、辣椒、等。耐阴的药材品种非常多,而且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药材的需求量非常大。可栽植人参、西洋参、等很多品种。林地栽植食用菌历史悠久,可以种植蘑菇等菌类植物。

3.充分发挥林木丰茂、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优势,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自然环境和林下产品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产业,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建立“林家乐”,突出个性特色,以采摘、垂钓等休闲模式吸引各方游客来享受林地的中的农家乐趣。

三、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林木的生产周期是比较漫长的,这严重制约着林改后农民的发家致富。而发展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增加了林业附加值,开辟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2.因地制宜成本低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利用森林系统良好的生态条件,在林下种植南药、棕榈藤和切叶花卉等适宜的经济作物(植物),这种种植模式是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药用经济作物和资源,投入少、效益高,也可有效地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从而实现“靠山吃山、吃山养山”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3.保护环境效果好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可构建不同类型森林复合经营系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结语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作为一条农村科技扶贫新途径,具有农民可操作性强、投入少、见效快、种植面积广、大大增加农民收益、保护生态环境等优势,在农民林业生产实践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能提高森林覆盖率,同时由于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又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益,产品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这样,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必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因而也成为了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褚琳,劲草.科技扶贫是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J].科学经济社会,1999

[2]毕文博.深化科技扶贫,做好科技共建工作[J].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2003

[3]李金海.林下经济理论与实践[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第2篇

论文要: 云南的旅游扶贫经过多年努力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为解决 这些问题,有必要在旅游扶贫中引入社区参与的机制,实现贫困社区居民的有效参与。文章 探讨了云南贫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的必要性,并结合实践情况,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云 南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模式。 

 

 

云南省127个县 (区)、市中,有73个国家级贫困县,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12%,其中有5 1个是少数民族贫困县;660多万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0%,并且绝大部分是少数民 族。云南贫困地区也是少数民族的高聚居区,他们的脱贫直接关系到各民族的团结和睦以及 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云南贫困地区的旅游开发扶贫,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 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近年来,云南的旅游扶贫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贫困地区利用当 地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较好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摆脱了贫困 落后的面貌。① 

应该指出的是,云南旅游扶贫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社区参与模式单一化,参与层次较 低,仍是一种被动参与;②由于贫困人口素质低下,资本稀缺,市场竞争力弱,他们在 参 与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实际上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障碍,很难公平地享受到旅游开发的利益,因 而发展旅游业反而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在旅游扶贫中引入 社区参与的机制,实现贫困社区居民的有效参与。本文探讨了云南贫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 贫的必要性和实践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云南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模式。 

 

 一、云南旅游扶贫社区参与的必要性 

 

旅游扶贫中的社区参与是指把社区作为旅游发展的主体进入旅游规划、旅游开发、利益 分配等涉及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利益的决策、执行过程,既包括旅游社区的政府及非政府介 入社区旅游业发展的过程、方法和手段, 也指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旅游发展计划、项目以及其 它各类事务与公益活动的行为及其过程,是居民对社区旅游业发展责任的分担和对社区旅游 业发展成果的分享。社区参与也是云南旅游扶贫实践的重要内容。 

1.社区参与有利于云南贫困地区旅游扶贫。旅游扶贫具有较强的产业联动能力,特别 是乘数效应,旅游业是关联度较强的产业,尤其在收入和就业方面,而如果有大量外地人进 入参与到云南旅游开发当中,他们占据了一定的就业比例,就会使当地部分旅游收入通过工资 或商业利润等方式流出社区,出现漏损现象,削弱旅游乘数效应。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可 减少外地人进入的机会,从而相应减少旅游效益漏损量,提高旅游乘数效应,发展云南的经济 。 

2.社区参与有利于云南贫困社区可持续发展。居民作为利益主体之一,承担了旅游开发 过程中的各项隐性成本,如资源、环境、社会成本等。若不考虑社区居民的要求,使他们非但 不能从中受益还要忍受由于旅游开发而带来的消极影响,他们便可能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对抗 行为。在旅游开发中,必须考虑让居民参与,把居民自身利益和旅游开发挂钩,让其意识到自 身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收益的多少。这样,他们就会自觉地维护社区形象,提高服务质量, 保持环境卫生,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重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 时,会对环境质量、游客容量等问题给予关注,并监督和指导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环保政策 和环保行为,有利于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从而有利于云南贫困社区可持续发展。 

3.社区参与有利于提高云南旅游产品的质量。只有高质量的旅游产品,旅游者才会获得 满意的旅游经历。对旅游者而言,游客旅游体验的真实性是旅游产品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社区居民是与当地自然历史和社会文化关系最密切的人,他们知道社区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所 在以及哪些旅游资源值得开发,社区参与能使旅游开发规划符合当地社区的意愿和能力,从而 获得居民的支持。并且,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服务中,能体现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向游客展 示的生产、生活、表演、服务等活动都能出于真情的自然流露,使游客能体验到纯正的民俗 文化,获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③ 

 

 二、云南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实践情况 

 

 从云南旅游扶贫的实践来看,目前社区参与在云南旅游扶贫中仍然不普遍,典型的例子 如曲靖罗平的多依河景区和丽江泸沽湖下落水村。 

多依河景区处于云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1999年以来,曲靖罗平县以油 菜花旅游节为突破口,对多依河进行了旅游开发并让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业中,取得了良好 的经济效益。多依河景区周边分布着的几个布依族村寨,信息闭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 参与内容上,政府按村寨进行划分使其以不同形式参与到旅游业中:(1)对直接被占用到土 地的农户,除了给予一定的土地补偿费外,由政府配给每户一辆三轮车在景区游线上承载游 客游览观光以直接获取经济收入(景区内不允许任何机动车出入)。(2)对多依河景区沿河分 布 的几个布依族村寨,其中一村寨主要靠划竹筏获取收入;另一村寨负责牵马和抬轿,政府在 景区内山体开辟两条专门的骑马游线,村民通过为游客牵马游玩而获得报酬;再另一村寨则 主要制作展示布依族生产生活特征的竹编竹制小手工艺品,如水车、织布机、竹桶、水枪等 在景区附近向游客出售。④ 

丽江泸沽湖下落水村共50户人,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村委会为保证社区居民的共同利 益,将划船、骑马、歌舞表演三项规定为集体经营,向游客收取统一价格,所获则平均分配 给参加经营活动的居民,其他服务项目则由居民自主经营。政府在扶贫资金支持下建设景区 公路等基础设施,通过设立公路收费站、门票等获取回报,同时,政府也将部分门票返还给 各村寨,以促进社区成员对维护、建设社区基础设施的支持。这种相互扶持的制度使得社区 旅游业的发展呈良好的态势,社区居民、集体、政府三者关系较融洽。 

从云南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实践情况来看,此方式拓宽了社区居民的经济来源,增加了 经济收入,不失为目前带动云南贫困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相对可行的手段。但也存在若 干 问题,如社区居民的参与没有固定的和制度化的组织形式,居民在具备经济利益项目的参与 上积极性比较高,但是缺乏社区居民自主参与的经济组织,因此,在旅游业发展中居民的参 与比较分散,不能很好的分享旅游发展带来的利益。另外,就是居民对于眼前的经济利益看 得比较重,而对于长期的旅游扶贫和旅游业发展规划不关心,而实际上,后者对社区贫困人 口的脱贫效果影响更大。产生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实践中缺乏相应的制度和组织保证;另 一方面,贫困居民素质的低下,对旅游业及其规划相关知识的缺乏也是一个原因。 

 

 三、云南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模式的构建 

 

云南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模式的构建,其核心目的是建立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 展系统,确保通过旅游扶贫,使社区居民收入水平得到提高,发挥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实 现旅游的经济带动作用,同时使社区在自身素质和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 ,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最终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为此,云南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模式构建 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经济方面,要在政策上和财政上扶持当地居民。政府部门要在政策上和财政上扶持 当地居民,包括制定保护居民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法规条例,从法律上承认其经营的合法性 ,规范其经营服务质量,这样既利于其健康发展,也会增加政府的税收。财政上的扶持包括 帮助居民筹措开展旅游经营活动所需资金,协调金融机构提供小额贷款等。在旅游扶贫过程 中,要注意将分散的资金、技术、劳动力进行有效的组合和合作,提高贫困人口的市场参与 能力,从旅游市场体系中获得发展的利益,旅游社区的企业自创建之日就应遵循“谁收益谁 付费”的原则,给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旅游设施,并向社区居民开 放。在实践中,政府和企业尽可能雇用本地居民,为本地居民优先提供盈利机会,包括尽量 提供给本地居民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社区形式的经济组织可以考虑社区基金、社区居民参 股的合作股份公司等,这样能增强与外来资本对话的力量。 

2.政治方面,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参与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企业、政府和社区居民三 个旅游利益主体中,社区居民处于弱势地位 , 他们在旅游资本、技术和市场竞争方面缺乏 竞争力。如果旅游开发完全依靠经济机制运作,扶贫所强调的对贫困人口的扶助和发展机会 的创造很难实现,社区居民往往被排除在利益主体之外,达不到旅游扶贫的目的。在云南旅 游扶贫开发过程中,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社区参与的保障机制,为当地群众参与旅 游开发和旅游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同时,社区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具有共同需要和共同目标的生存空间,社区既是生活共同 体,又是利益共同体。随着社区旅游业的发展,要求居民参与管理社区事务是必然的。居民 参与社区管理的方式最主要是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直接向社区管理机构反映,往意见箱里 投信,向新闻媒体反映。在许多旅游社区,社区建设还不完整、居民参与旅游社区管理的机 制还没有建立、群众自治组织还不完善,其功能还不能实现。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参与旅游业 的发展,将社区参与与旅游开发、规划和实施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3.社会文化方面,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建设。如果社区居民光有参与旅游的热情 而缺乏参与旅游的能力,同样不能实现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目标,因此有必要加强社区居民 的参与能力建设,这需要加强社区居民的旅游意识,对其进行旅游专业的知识技能培训,教 育培训的内容包括:普及旅游基础知识,树立为旅游者服务的意识,加强旅游法制教育 ,推广普通话和英语,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居民文明行为、热情服务的教育。另外社区还可 通过加大公益宣传力度,评选文明工作者、文明家庭等方式实现对居民的好客教育,加强对 旅游行业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形象。对社区成员进行旅游专 业知识技能培训的内容包括旅馆服务、旅游交通、旅游市场开拓、旅游产品生产等。这能使 每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居民掌握一门专业技术,能在参与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出自身的 价值。 

4.环保方面,推行实施10个r行动。对游客而言,旅游地是暂时的居留地。而对旅游地 居民来说,旅游地是生活和工作的场所, 因此, 旅游地资源和环境保护对社区居民具有更为 重要的意义。更进一步, 保护自己经济收入这一切身利益成为社区居民保护旅游资源的动力 。可借鉴国外的做法,即为了实现可持续旅游的目标,推行实施10个r行动,即:认知(reco gnize)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拒绝(refuse)参与任何对环境有损的旅游活动;减 少(reduce)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寻找较少环境影响的替代(replace)产品来达到对环 境呵护的目的;为了节约资源提倡重复使用(re-use)和循环使用(recycle)生活消费品;重 新改造(reengineer)耗费水和能源的机器设备;对从业人员进行再培训(retrain)使其在行 为方面影响旅游者的环保意识;对参与环境保护的人给予某种形式的回报奖赏(reward);为 了改变人们对环境的习惯行为,重新树立良好的环境观和行为准则,需要对人们再教育(re- educate)。运用10个r行动的教育使社区成员更新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注释: 

 ①胡锡茹. 云南旅游扶贫的三种模式[j]. 经济问题探索,2003(5) 

 ②黎洁,赵西萍.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的若干经济学质疑[j]. 旅游学刊,2004(4 ) 

 ③何玲姬,李庆雷,明庆忠. 旅游扶贫与社区协同发展模式研究[j]. 热带地理,2007 (4) 

第3篇

关键词:贫困 信贷旅游人力资本 生态环境 创新

贫困是中国农村牧区普遍的社会经济特征之一,贫困的大面积存在极其消极影响是农村牧区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根本原因,所以实现农村牧区的脱贫致富,不仅是广大农牧民的愿望,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农村牧区的个性又特别强,所以很难发现一个具有共性的经济运行规律,因此研究我国农村牧区的反贫困理论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贫困的内涵

贫困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缺少维持最低地生活水准的能力。贫困又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或其合法收入,不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生命的延续受到威胁。相对贫困是对一种特定参照群体而言,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或不同阶层的成员之间由于人们主观认定的可维持生存水准的差别而产生的贫困。

二、中国农村牧区反贫困理论综述

(一)人力资本与农村牧区反贫困

人力资本通过对教育、卫生、保健和劳动力流动的投资形成,其中,教育投资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形成途径。东北财经大学闫天池博士认为:“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落后,严重阻碍了农村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他提出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建设,优化农村人力资源的配置,留住、引进优秀的人才。张岩松认为:“在新时期,反贫困首先要提高贫困人口的能力和素质,使贫困人口具有强烈的反贫困意识和持续稳定的发展的能力,即使在撤出外力援助以后,仍然具有自立发展和抗御自然、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而人力资本投资是贫困人口能力建设的关键,所以加大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的投资,对于农村反贫困是非常重要的。”内蒙古农调队的徐蒙生和徐世友认为:“针对农村牧区教育条件差,农牧民文化水平低的情况,应加强农村牧区基础教育投资,解决农牧民子女上学困难的问题,同时应当鼓励科技人员对农牧民进行技术指导,使他们走上科技扶贫之路。”樊怀玉、郭志仪、李具恒、荣立和马顺福等人认为应当减少和消除农村地区的知识贫困,提高人力资本积累。西南财经大学赵曦认为应当提高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内蒙古财经学院的潘建伟也认为应当提高农村牧区的人力资本投资,走教育、科技扶贫之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来仪认为农村贫困地区应该利用科学技术的力量。

(二)转移农村牧区的剩余劳动力

闫天池博士认为:“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加重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加上农村地区劳动力素质低下,所以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农村长期落后的根源,因此,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突破口;再者,劳动力转移必然迫使农村劳动力提高技能,而转移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有助于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内蒙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孙学力认为转移牧区的剩余劳动力,对于牧区反贫困具有很现实的意义。来仪认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是要劳务输出,就是要使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以提供劳务创造物质财富和增加收入而脱贫的方式,也就是实现生产要素跨区域发展的扶贫开发模式。”他认为这种方式最直接、明显。

(三)生态环境与反贫困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博士,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中心博士后伞峰认为:“贫困问题是一个发展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才能摆脱贫困,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然而人类在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却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加剧了这部分人的贫困,因此,应当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实行生态移民工程,这样既减轻了生态脆弱地区环境的压力,又能提高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农业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陈洁博士在对内蒙古草原牧区长期调研的基础上,认为牧区反贫困的关键是主要是治理草原生态环境。赵曦认为解决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应该科学、有序地推进退耕还林工程,改善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来仪认为:“第一要建立家庭生态农场模式,这一模式是同时能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和生态建设相结合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这种扶贫模式投资少、见效快、管理方便、群众很容易接受,具有一定的防灾抗灾能力。”第二就是要“人草畜”配套建设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针对牧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实际出现的,这种模式主要就是人定居、畜有圈和草围栏的模式。通过这两种模式在草原牧区上实现人草畜的可持续发展,促使牧民稳定脱贫。云南农业大学的段青松、吴伯志、字淑慧认为应当实行生态移民的扶贫方式。

(四)政府的反贫困职能―――开发式扶贫

张岩松认为:“目前政府的反贫困主要职责应该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主要就是通过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包括财政扶贫、信贷扶贫、法律手段),并第一次提出了政府反贫困绩效评价及评价指标的选择。”徐蒙生和刘世友认为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针对贫困地区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因地制宜找到符合本地区的扶贫开发路子,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改善生产条件,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拓宽收入渠道,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牧民收入。潘建伟也认为应当在农村牧区实行开发扶贫的路子。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也认为:“目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扶贫开发仍然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五)创新与扶贫

樊怀玉、郭志仪、李具恒、荣立和马顺福等人认为应当在贫困农村地区大力鼓励创新机制,包括技术创新,例如“地膜技术”和“雨水集流技术”;同时也要加强制度创新,创立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赵曦也认为在贫困农村地区应当实行制度创新,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六)大力发展旅游业脱贫致富

闫天池认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资源丰富,而我国的大多农村牧区处于少数民族地区,所以充分、有效的开发旅游资源对于带动贫困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很现实的意义;再者,旅游业的关联性很强,其发展将会直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轻纺工业、食品工业和通讯等的长足发展。而且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业比发展其他非服务行业更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就业1人,就能给社会的其他行业提供5个就业机会,所以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条比较理想的途径。”华中农业大学的陈晓燕和段德君认为:“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促使国民收入再分配,调整当地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是农村反贫困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湖北大学商学院的郭清霞和姚立新认为生态旅游开发是旅游扶贫的最佳发展模式。

(七)农村牧区的小额信贷

小额信贷扶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国际上通用的扶贫模式,是一种享有国际声誉的扶贫模式。来仪认为:“贫困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如果缺乏资金的投入和援助,脱贫是难以想像的,过去单纯的资金投入式的扶贫效果并不理想,而小额信贷扶贫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模式。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的杨坚认为应当建立时常化运作的农村小额信贷的扶贫模式。

(八)加强农村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林毅夫认为应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内蒙古农调队徐蒙生和徐世友也认为应当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农村牧区的稳定脱贫。

总之,贫困是我国农村牧区普遍存在的特征之一,研究农村牧区的反贫困理论,对于我国的整体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何道峰 .中国扶贫论文精粹.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2.

[2]吴国宝.中国劳务输出扶贫研究.经济出版社,2001.13.

[3]张岩松.发展与中国农村反贫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7.

[4]闫天池.中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

第4篇

一、组织建设

我市农村财政研究会根据农村财政发展需要,为完善农村财政政策,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加强城乡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及与之相适应的农村财政理论、政策,提出建议或方案供有关领导决策参考,为振兴经济、实现农村现代化服务,在市、区、县有关领导、涉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级农村财政研究会及时补充和调整人员。

一是聘请实际工作者和教学、科研工作者参与研究;

二是督促财政、涉农和有关部门进行调研;

三是吸纳长期从事财政、经济工作的老同志帮助开展工作。

二、抓好基层财政干部培训工作

今年初,为提高对从事农研会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基层技能需求,对全市调整、补充到农研会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结合财政农研会理事会议契机,开展以会代训培训。9月份,组织基层财政干部,参加全国部分省、市基层财政干部培训班。通过各类培训的机遇,组织财政部门、涉农单位对全市农村财政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经验,集中研讨,提出观点、对策和建议,形成研究成果。

三、以课题调研为契机,积极做好项目资金工作

根据我市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要求,抓住中央和省强农扶农政策机遇,结合山区特点和自身优势,积极做好财政支农课题研究,精心推出农村财政课题调研工作。

1、如何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2、转换扶贫思路,实施整村推进的具体做法探讨;

3、财政如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4、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5、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农民服务组织;

6、开展对小农水工程建设、农产品加工、动物防疫、林业生态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研究;

7、如何规范农村低保管理及农村养老保障工作;

8、探索农民增收的新措施、新途经;

9、如何创新支农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等课题调研。市、县、区农研会分别成立课题调研组,积极组织力量,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课题调研。

市农研会还聘请有关专家对选送的论文进行评选。在做好课题调研的同时,市农研会积极为涉农部门县、乡做好项目,争取部、省对我市农业项目资金的支持。年,先后向中央、省级财政申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农技推广和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农业三增工程、农村扶贫项目、生态林补偿、农业品牌工程、农民转岗培训、低温雪灾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与启动,有效的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四、年度工作要点

年我市农村财政研究会要紧紧围绕中央“三农”政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旋律开展工作。

一是积极做好中央支农、惠农的有关方针、政策的宣传工作,抓好有针对性、实用性、紧迫性的涉农课题调研。

二是根据省农研会精神,组织市、县、区会员单位之间开展课题协同调研,并对选送优秀论文进行评选。课题命题另行通知。

第5篇

联系县(区)农林局,建设局、园林局,行业协会。

二年来,我强化学习,扎实工作,廉洁自律,团结班子,带好队伍,加大落实力度,不断开拓进取,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林业、园林城乡一体化,开创城乡绿化工作新局面。现述职述廉如下:

一、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职责,较为满意四项工作

一是积极联系客商,发挥行业优势,切实搞好服务,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责任,第一要务,调动多方关系,多次上门造访客商,邀请客商以商引商。在土地选择、项目资金争取、银行贷款联系等方面给客商解决实际问题,深受客商信任。在胡局长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引进竣工和签约项目各1个。

竣工项目:ddd吉星针织袜业有限公司在市经济开发区投资16000万元建设__博远实业有限公司,一期投资已到位,9月份正式投产,产品已远销海外。

签约项目:经过两年半的洽淡,ddd林木产品有限公司投资定向刨花板(osb)项目,20__年10月中旬,已与宿城区签订投资合同。

二是对内全面规范管理,对上策应扶持支持,对外强化形象宣传,做好分工负责的主体工作。强化制度建设,注重学习提高。坚持每月例会制度,学习重要文件,布置业务工作,提出严格要求,形成局务会议纪要。

选举产生林业(园林)局第三届党支部委员会、第一届团支部委员会、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完善市风景园林协会、花卉园艺协会、木材行业协会和林学会运行机制,通过协会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行业整体运行水平。

定期召开党组会、民主生活会、班子碰头会,组织青年职工座谈会、主题教育演讲比赛、国防教育专题讲座、林业形势报告会、扶贫慰问、书画摄影比赛、论文评比等系列活动,营造班子团结,同事配合,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多次带项目申请赴省进京,并邀请上级领导到__现场办公,争取支持,二年共争取到国家和省各类项目资金逾2500万元。

深入开展“杨树产业年”活动,每年植树1000万株以上,积极引导木材加工企业发展,全市木材加工企业2587家,规模以上369家,产值达105亿元。

完成黄河景观桥及周边造景工程;建成新河滨公园;抓好春秋两季市区绿化工程;完成__省第五届(南通)园博会__工地建设任务;全面接管雪枫公园。

同时,借外省外市林业考察团来我市之际,积极宣传__生态特色,提高__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高标准严要求,努力争先进位扛牌夺旗争一流,力取创新创优佳绩。常给同志们灌输“有牌就扛,有奖就得”意识,每年度汇总一次局各处室、单位在省市内获奖情况,张榜公布,并分不同档次再予以适当奖励,以激发大家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创其优。

20__-20__年,局荣获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单位,__林业产业先进单位,绿色__建设一等奖,省第五届园博会造园艺术奖二等奖、组织工作优秀奖,《绿色__实践与建设》主题生态文化建设唯一最佳组织奖,市二〇〇七年度目标管理先进集体;河滨公园荣获市创建文明风景

旅游区(点)工作先进单位,雪枫公园荣获__市文明风景旅游区(点)称号,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已通过省初检。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组建专门班子,配强人员,量化任务目标,责任落实到人,10月中旬,省专家已进行专题调研。

创新公园管理体制。实行“免费开放”和“公园绿地管理人”模式,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并加大园林绿化主体培育,靠大靠强,设立省建筑园林设计院__分院。

创办“中国杨树网”,推出移动农信通“杨树产业”频道,向林农和企业,传播杨树育苗、造林、营林、采伐、运输、加工等产业体系技术、产业动态、产品价格等信息。

四是全面摸清家底,理清旧帐,深入调研,编制规划,做好具有长远效应的打基础工作。林业园林工作分几大块:造林营林、木材加工、林政执法、古树名木、园林工程、绿化管养、风景名胜、湿地野保。

逐项调查摸底,逐类编制规划,近二年已完成《现代林业发展规划》、《木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骆马湖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骆马湖—三台山、古黄河—运河风光带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古树名木保护总览》;启动《野生动物保护规划》、《有害生物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植物多样性与乡土树种保护规划》、《绿地系统规划》。

就如何进一步理体系、顺体制、建制度、强队伍、上台阶,作了为期一旬的深入调研,制订出台《绿地补偿实施意见》、《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导则》等规范性文件。并组织人员对建市以来,市园林局承担的所有工程124项进行全面清理,请财政审计人员再验收核查,理清帐目,结清欠款。

二、强化理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勤奋好学、明理敏行、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

一是坐得住,学得进,在理论学习上取得丰硕成果。20__年3-4月,在省委党校学习,被评为优秀学员;20__年8月参加全国地市级林业局长培训班半个月,被推为学员代表发言受到好评,随后不少地区林业考察团来宿。

20__年2月起,坚持学习南林大森林培育专业研究生课程。

组织人员编写《杨树良种繁育与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一书,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组织完成的《__市木材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中长期规划》和《__

市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及应用研究》,均荣获“第二届(20__年)__省优秀软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合作撰写的《__市森林资源现状、特点及培育技术措施探讨》在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河北林业科技》20__年第二期发表。

合作撰写的《杨树产业在平原地区现代化林业建设中的作用》在《中国林业》20__年第4期发表,收入《中国林业论坛(论文集)》并获论文二等奖。

撰写的《杨树林地高效复合经营模式研究与初步实践》被收入__科技论坛__分论坛优秀论文集。

二是严要求,常警省,在廉洁自律上做到警钟常鸣。作为局领导班子班长,作为年轻干部,我时刻提醒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受委托行使的公共权力,只是意味着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个人炫耀的资本,更不是谋取个人私利或小集团局部利益的工具。

要求自己政治上不软,经济上不贪,工作上不浮,生活上不奢,纪律上不散,管理上不松;要守住__的绿线,守住自律的底线;要健康而充实,善思而踏实,肯干而廉洁。

平时,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及省、市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执行工作纪律、“禁令”等规定,坚持自省自警,并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同时,履行监管职能,严格要求教育管理监督好干部职工,努力使集体成为团结进取阳光向上学习型创新型奉献型团队。

第6篇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编号:12YJCZH018)支持。

【摘要】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对族群认同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文章从族群自我认同、族群归属感、族群态度和族群卷入四个方面对旅游背景下大理双廊村白族群体的族群认同现状进行了田野调查,通过四次深入调查,我们发现旅游业给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益进而促进族群认同感强化的同时,亦因族群内部贫富差距的加剧而导致成员间凝聚力下降。同时,旅游业卷入程度对族群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旅游业卷入程度较高的成员对族群的认同度普遍高于未参与旅游业的成员。要想培养族群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增强族群认同感,需要当地政府“扶贫帮困”,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探索出一条让大多数原住民受益的旅游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旅游;族群认同;田野调查;大理双廊村

一、概念简述

“族群”一词来源于英文“ethnic group”,指“同一文化的种族或民族群体” [1],在文献中有时还等同于“ethnos”或“ethnie”,即文化性民族。20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美国族群关系研究的发展,“ethnic group”一词开始出现于民族研究中,

用来称谓具有共同族源的群体,侧重群体成员在文化及血缘上的共同性。随着中西学术交流日渐深入,该词通过港台学者的著作被大陆学者引用,并逐渐出现于相关研究文献中。现有研究中,“族群”通常用来指“具有共同血缘及文化性质的群体,注重群体成员在文化上的共同性”[2]。因此,“族群”通常用来指称少数民族,本研究中的“族群”即用来表述居住于大理双廊村的白族群体。

认同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族群认同”是社会认同理论在少数民族心理学研究中的发展,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具有广泛共识的定义。心理学意义上的“认同”(identity)一词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个人或群体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3];先生把族群认同的发生称之为“人己之别”形成过程;梁启超先生则将其视为“对他而自觉为我”的过程;Phinney认为,族群认同是一个动态的、多维的、涉及人的自我概念的复杂结构,不但包括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还包括个体对所属群体的积极评价,以及个体对群体活动的参与等[4]。Carla等则认为,族群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族群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族群身份的承认[5]。族群是人类把自己与别人区别开来的最典型的分类系统,综上所述,族群认同的内容主要包括族群自我认同、族群归属感、族群态度和族群卷入(个体参与族群活动的积极性)四个方面。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和旅游活动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同族群被纳入到统一的世界体系中,族群间频繁和深入的互动促使族群认同需要愈来愈强烈,族群认同成为社会心理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争相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对旅游背景下族群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业开发和发展给旅游目的地社区族群认同带来的不同影响。孙九霞对不同类型旅游社区进行田野调查后发现:旅游对族群认同的影响因环境和开发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此基础上,她将旅游对族群认同的影响归纳为三种模式:第一类,在低强度、深接触的旅游作用下保持了自然景观社区的族群认同,如云南迪庆州的雨崩村;第二类,在高强度、浅接触的旅游作用下,人文景观社区的族群认同得到了强化,如云南西双版纳州的傣族园;第三类,以各类主题公园化的民俗村为典型, 在该类型社区中, 高强度、异接触的旅游作用分化了社区的族群认同[6]。

对族群认同变化的研究,许多学者以某一民族旅游社区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分析了旅游背景下族群认同的变化情况。如:赵红梅以丽江白沙乡为田野点,通过考察族群的节日、音乐、宗教等文化要素,分析了旅游情境下纳西文化的内外部展演方式,同时审视在“主-客”互动关系类型下旅游民族的形成与旅游人群的诉求,进而阐述了文化差异、“舞台真实”与族群认同之间的内在影响[7]。刘青梅对安顺地区屯堡人、苗族及土著民族聚居社区进行田野调查后,从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四个方面论述了文化旅游开发背景下屯堡人族群认同的传递与转变过程[8]。

此外,部分学者通过田野调查,详细分析了旅游业开发对民族旅游社区族群认同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如:通过对安顺屯堡社区实地调查,黄瑾发现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收益使屯堡人的族群认同意识得以重构并不断强化,族群关系随着族群意识变迁,经历了对立、缓和到无猜,屯堡文化成为屯堡族群认同的符号而走向区域化,族群边界淡化,族群关系逐渐走向和谐[9]。陈浩通过考察三亚回族社区,发现旅游业开发以后该社区的族群认同和宗教意识得以强化,旅游业带来收入的增加使更多回民参与到朝觐活动中,但旅游发展刺激内部贫富分化造成了族群内部凝聚力不断下降[10]。罗芳洲认为:旅游业的发展使傣族文化逐渐凸现出强势存在,进一步增强了傣族人对自我文化价值的重视,使傣族人重新构建自己新的身份意识和文化认同,进而在傣族村寨生活中表现出强烈的族群认同[11]。

以上研究对旅游业开发和发展给民族旅游社区族群认同带来的不同影响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但对于如何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积极作用,提升民族旅游社区族群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族群认同较少提及。本文以大理双廊白族村为田野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旅游背景下大理双廊村白族群体的族群认同情况,积极探讨有益于族群认同和族群文化保护的旅游业发展之路。

三、调查实践

(一)田野点情况简介

本研究的田野调查点双廊村位于云南省第二大湖泊――洱海的北岸,地处东经110°11′,北纬25°33′,背靠青山,面朝洱海,远眺苍山,自然景观得天独厚,素有“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的美誉。双廊处在“萝莳曲”、“莲花曲”两曲交界,居沙洲之上,沙洲又有“南诏风情岛”、“玉几岛”分列其左右,且“双曲”环抱“双岛”故而得名――双廊。双廊村为双廊镇的七个行政村之一,先后隶属于大理州的宾川县和洱源县,2004年开始,为了统一保护洱海,双廊镇划归大理市行政管辖。双廊村是双廊镇沿湖四个村中最北端的一个村,也是镇政府所在地,包括双廊、康海和天生营三个自然村,人口902户,3578人。双廊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渔村,近年来为保护洱海而实行的“双取消”(取消机动船只,取消网箱养鱼)政策,使渔业逐渐衰退,传统渔业劳作方式慢慢消失,但仍保留着浓厚的渔文化。此外,双廊村人多地少,常年干旱,农业种植受限,经济十分相对贫困。为实现脱贫相关部门积极筹资,先后投入6000万元将金梭岛建成集旅游、度假、观光为一体的“南诏风情岛”。1999年洱源县通过多方筹资投入45万元改造双廊老街,建成双廊民族文化街。近十年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人文风情,以及杨丽萍、赵青等名人效应使双廊旅游业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成为大理州旅游业发展中的典型代表。

(二)大理双廊白族村族群认同现状调查

1.调查内容与方法

在以往族群认同现状的研究中,大多通过对诸如语言、服饰、饮食习惯等文化元素的保留程度进行纵向的历史比较,进而得出“更强”或“更弱”的结论性抽象描述。为了使族群认同现状描述更加直观和具体化,本文以构成族群认同的四个基本要素――族群自我认同、族群归属感、族群态度和族群卷入为调查内容,对大理双廊村白族群体成员的族群认同现状进行田野调查。为了使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在调查对象的选择上,主要考虑以下两点:其一,年龄构成方面老、中、青各约占30%,14岁以下儿童占10%;其二,以上成员中参与旅游业从业人员(Tourism Involved)和未参与旅游业人员(Tourism Uninvolved)各占一半,其中:旅游业从业人员包括导游、旅游餐饮店经营者、旅游商品销售人员、民族歌舞表演者、旅游汽车司机等,未参与旅游业的人员包括教师、政府职员、各类企事业职工、私营业主以及农业劳作者等。通过对众多访谈对象进行筛选、分类与编号,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老年村民(OR,编号001-100)、中年村民(MR,编号101-200)、青年村民(YR,编号201-300)、儿童村民(CR,编号301-400)共20位族群成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见表1)。

为了考察不同旅游场域中白族成员对本族群的认同情况,我们在人类学田野周期内选取了四个旅游活动最为密集的时间段进行调研:第一次为 2011年 10月1日至7日的“国庆”长假期间,共计7天;第二次为2012年1月25日至2月6日的春节(双廊白族传统的本主节)期间,共计13天;第三次为2012年4月5日至11日白族传统节日“三月街”期间,共计7天;第四次为2012年7月26日至8月15日(恰逢农历6月25日的白族火把节)期间,共计21天。四次田野调查历时48 天,期间通过参与观察法、个别访谈法获取相关信息。

2.田野调查实践

(1)族群自我认同调查。族群自我认同,也叫族群自我界定或族群自我标定,是个体为自己所贴的族群标签。族群自我认同的主要任务是看个体能否正确地标定自己的族群身份。

在受访的14岁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与长期“驻留”在双廊的赵青、杨丽萍等名流之辈以及在此经商和生活的外地“驻客”①不一样,自己才是真正的“双廊本地人”。对儿童的自我认同情况调查,主要是看儿童能否根据父母的族群身份标定自己的族群角色,在问及“你是否是双廊本地人?”时,100%的儿童均回答“我的父亲(母亲)是双廊人,所以我也是双廊人。”

“我的小儿子在广州工作,多次要求我到那边和他们一起生活,但我是白族人,几十年来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我们祖祖辈辈在这里靠打鱼为生,到我小孙子这一辈,已经九代人了。落叶归根,不管怎么说,我还是离不开这个地方。”――TU-OR002

“我爸爸姓杨,是丽江的纳西族,而妈妈是土生土长的双廊白族,我随妈妈姓寸。假期我和爸爸去奶奶家做客,但奶奶说那里也是我的家,自出生以来我一直生活在双廊,我是白族,还是更喜这里的白族生活。”――TU-CR302

“年轻时在外面开货车,常年东奔西走,每次吃到我们白族的凉粉都觉得很亲切。这几年很多外地人来双廊旅游,给我们带来了就业机会,而且现在年纪大了,也不想往外走了,还是生活在自己的家乡踏实一些。”――TI-MR103

(2)族群归属感调查。族群归属感是衡量族群认同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个人虽然选择了相应的族群标签,但内心深处可能对自己所选择的族群并没有强烈的归属感,所以在研究族群自我认同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考察族群自我归属感。个体的族群自我归属感可以通过“我对所属族群的生存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对我的族群有强烈的依恋感”等方面进行测定。就目前双廊旅游业发展导致本地乱建房屋、周边洱海遭受污染、白族文化移植与失真等问题,受访者均一致认为:“这是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环境、我们的文化,我们应该齐心协力,努力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这几年来双廊的外地人,不是来看新奇、就是冲着‘钱途’而来,很多人在这里干几年赚一笔钱之后就转到其它更赚钱的地方,根本不会用心保护村里的环境卫生。我们就不一样,我们自己要长期生活在这里,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要生活在这里,现在污染越来越严重,我们白族人民就更应该齐心协力保护好家园,不然我们的后代还怎么生活呢?” ――TU-OR003

“很多城里人嫌我们的碗筷不干净,要求用一次性餐具,旅游旺季时,我们快餐店每天要用掉200多个饭盒,很多游客根本不像在家里一样爱护卫生,吃完之后就随手扔在路边,天热时招来很多苍蝇,气味也很大,每天我们不得不把这些饭盒及时送到垃圾站去。这里是我们的家,我们当然应该爱护环境,如果路上到处是垃圾,不仅我们本地人生活不舒服,来玩的人也会不尽兴。”――TI-YR203

“最近几年,外来的开发商在村子里盖的房子越来越多,而且全是钢混结构,这些房子虽然更结实、更干净,可看起来就像鸟笼一样,把人关在里面,很不舒服。我觉得我们白族的三房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的房子不仅漂亮,而且住起来冬暖夏凉,老人和小孩也不用爬楼梯。最关键的是还有一个院子,可以摆放车辆和其它东西,生活很方便。”――TU-MR102

(3)族群态度调查。族群态度是族群认同的重要内容之一。持积极族群态度的个体,往往表现出积极的族群认同,能够积极地看待自己的族群身份,并为自己的族群身份和族群文化感到自豪;反之,消极的族群态度促使个体以悲观、颓丧的心态看待本族群的一切。在受访的80%以上的族群成员眼中,本族群的语言、文化、宗教和习俗等都是从祖先那里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是他们用以区分“本地人”和“外地人”的主要依据,也是促使双廊这一小小渔村的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协调发展的宝贵资源。

“来我们店住宿的很多外地人都说我们白族话很好听,就像唱歌一样,有些人还跟我们学了几句打招呼的话呢,后来每次见面就用白族话跟我们打招呼。每天和很多外地人打交道,也听了很多方言,但我还是觉得我们白族话好听,不然那些外地人也不会学了。”――TI-MR104

“很多游客告诉我,他们来双廊除了想一睹杨丽萍的别墅外,主要是想感受一下白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他们说大理古城里到处都是浙江和福建人开的商铺,几乎见不到白族人。当得知我是白族时,他们挺高兴的,除了和我合影外,还不停问我白族的饮食、歌舞和节日等习俗,有时候我就一边介绍一边表演。我觉得我们白族的这些文化习俗挺好的,它是我们祖祖辈辈一点一点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把它保护好并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TI-YR202

(4)族群卷入程度调查。通俗地讲,族群卷入是指族群成员对本族群文化元素的保留程度和参与族群活动的积极性,是衡量族群认同的主要指标之一,其外延十分广泛,包括语言使用、服饰偏好、饮食习惯、宗教礼仪和文化习俗的操守、人际交往的范围和偏好等方面。田野调查期间,我们目睹了白族接本主的壮观场面,在阵阵唢呐和鞭炮声中,男女老少穿着白族盛装,手捧祭品,浩浩荡荡的队伍尾随本主花轿涌向村子中央的本主庙,引来不少游客驻足观看。近年来,名人效应带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很多人选择“驻留”双廊,与当地人“共享一片天地”。尽管如此,田野调查中我们发现,长期生活在双廊的本地人,仍习惯讲白族话,过白族节日,穿白族服装,并保留着传统的习俗和信仰。

“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信奉本主,本主是我们的保护神。不管贫富贵贱,家里有升官发财、疾苦病痛、婚丧娶嫁、生儿育女这些大事的时候,都要去村子的庙里祈求本主的保佑。以前一个人在外面,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会在心里默默请求本主的保佑。”――TI-MR101

“在外面工作那些年,时常觉得生活枯燥,似乎缺少了点什么。现在回到村子里,感觉踏实多了。每天晚上村里的很多老人都会不约而同的到本主庙前唱唱歌、弹弹琴,聊聊天,生活充实多了。每逢本主节和火把节,村里还会组织唱大戏、歌舞表演和舞龙耍狮,很多年轻人也会情不自禁的参与进来,非常热闹。”――TU-OR001

“现在村子里每个月都会安排一些歌舞表演来吸引游客,他们都看得津津有味,很多人拿着相机不停的拍照,有些游客还不停的追问舞蹈和乐器的名称。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来,他们对我们的这些习俗挺喜欢的。每次表演都有很多人围观,觉得挺有成就感的,也很自豪。” ――TI-YR204

四、结论与建议

田野调查中我们发现,缘于杨丽萍、赵青等名人效应带来的“井喷”式旅游业发展,不仅使双廊这个长期以来“深在闺中人未知”的千年小渔村迅速出名,同时也从两个迥异的方向深刻影响着当地白族群体的族群认同:一方面,正如安顺屯堡社区和西双版纳傣族园一样,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收益使白族文化凸显出其强势存在,族群意识得以加强,族群认同不断强化;另一方面,利益驱动下的白族文化在各类展演活动中也难逃商品化、舞台失真的厄运,同时随着族群内部贫富差距加剧,群体成员间相互妒忌、相互仇视,关系日渐疏远,族群凝聚力不断减弱。此外,双廊村族群认同的强弱程度与族群成员的旅游业卷入程度密切相关,参与旅游餐饮与住宿、旅游商品销售、旅游运输和导游服务等行业的族群成员,能直接从旅游业中获益,在与外来游客长期互动中,他们从“他者”的眼光中认识到了自身文化的吸引力和潜在的商业价值,因而,比之其他成员来说,他们的族群认同意识和需求更加强烈。

双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引来了众多外来投资者,他们带着自己的理念和文化,像磁盘一样以插入的方式融入当地社区,争相租用海边农户的土地,按各自的印象碎片建造各种房子,致使洱海沿岸的土地租金在几年内增长数倍,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当地政府对此秉着一种开放的态度,而对于靠山和没有土地的村民来说,却看在眼里,妒在心里。此外,接踵而来的游客和各类投资者给双廊带来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破坏环境、与原住民争利、文化移植和失真等问题。几十年来,这种情况在中国数个旅游社区不断重演,空间和时间上与双廊最近的先例要数丽江:古城的原住民们将房屋出租给外地人,自己搬到新建的现代楼房里,世界文化遗产只剩下一具躯壳,她的灵魂已不复存在。如何避免“丽江化”?是目前双廊面临的最大难题。发展旅游业固然是好事,但核心问题是当地人,旅游开发时一定要兼顾不同族群成员的利益,如果找不到一条让大多数原住民受益的开发之路,族群认同和文化保护将无从谈起。

因此,当地政府应充分发挥调控和引领作用,积极探索社区参与旅游业的良策:对于那些没有土地的村民,通过“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让其免费接受旅游服务知识与技能培训,最后进入各旅游企业从事服务工作;对于有土地的靠山村民,通过项目扶贫让其从事家禽家畜养殖和蔬菜瓜果种植,满足双廊村旅游餐饮业的食品需求;此外,将村子中掌握白族传统文化的年长者聚在一起,从州财政中下拨经费,成立白族文化研习班,吸收部分白族青年参与学习白族传统歌舞、戏曲、乐器和其它文化知识,定期在村子中开展歌舞、戏曲等文化表演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旅游内容,增加游客参与地方文化活动的机会,还可以在自娱自乐中增强族群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提升族群凝聚力。

总之,旅游业的发展应该让尽可能多的村民受益,有了利益,族群成员自然会重视自己的文化,增强对本族群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团结一致,积极参与到保护和传承白族传统文化的行动中。

参考文献

[1]陆谷孙.英汉大词典[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1996:588.

[2]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72.

[3]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 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75.

[4]J. Phinney. “Ethnic Identity”, in A. E. Kazdin (ed.),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54-259.

[5]J.Carla, J.Reginald. “Racial Identity, African Self-Consciousness and Career”, in Decision Making i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Women.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1998:28-36.

[6]孙九霞.旅游对目的地社区族群认同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

[7]赵红梅.旅游情境下的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以丽江白沙乡为例[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8(5).

[8]刘青梅.文化旅游背景下的族群认同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5).

[9]黄瑾.旅游背景下贵州安顺屯堡族群认同与族群关系[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10]陈浩..旅游对目的地社区族群认同和族群关系的影响―以海南三亚回族地区为例[D].中山大学硕士论文. 2009(5).

[11] 罗芳洲.在旅游开发影响中强化的傣族族群认同―对傣族文化主题公园的研究[J].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1).

第7篇

        旅游研究

        (1)江永“三千文化”特色旅游产业深度开发探讨 伏六明

        (5)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扶贫绩效模糊评价 向延平

        (8)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空间差异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谢新暎 郑立文 吕群超 谢新丽

        (14)内生式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行动者解读研究——以长沙市桃花岭村“农家乐”为例 罗芬 方妮 周琴

        (19)基于ahp法的旅游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乔海燕

        (23)广西入?a href="baidu.com"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糜吻蚍⒄共钜旆治?姜尧 谭丽林

        (28)旅游景区形象测量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吴雪飞 邱宏亮

        (33)基于ahp分析的民族旅游地竞争力研究——以大寨瑶族梯田景区为例 冯雅力 吴忠军

        (38)导游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向前 刘衔华

        经济研究

        (41)林业专业合作社盈余利益分配标准的经济学分析 陈建敏 黄森慰 张春霞 谢志忠

        (45)湖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能力测评与对策研究——基于2008-201o年面版数据的dea分析 李言规

        (49)论高校经济责任审计 黎克双

        哲学·公共管理

        (52)重温小平“九二”及对当下我国改革的哲学思考 朱雯云

        (56)中国人的儒道互补人格及其内在变动机制 涂阳军

        (61)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难点及其突破 秦勃

        (66)就反式脂肪酸的管理浅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优化 孙勋 曹建康 李红勋

        (70)男性青少年犯大五人格特征分析 陈利君 孟红

        法学研究

        (73)关于我国专利奖励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喻少如 曾祥昌

        (77)企业防范核事故风险的法律责任分析——以日本“福岛核事故”为视角 诸江 叶胜宇

        (81)完善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思考 姜淑明 李炯

        (86)慈善捐赠:现状、成因及改进思路 周艳

        生态与文化

        (89)林业是推动绿色发展的万世之基——论绿色发展的林业观 谢朝柱

        (94)长沙市洋湖垸湿地公园的功能定位与建设经验 汤伟 李珍贵 朱青松 龚胜辉

        (96)长沙市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 宋平 刘华 贺彬

        (100)专家对19世纪上半期德国交通政策的影响分析 罗衡林

        (104)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文化价值批判 黄汀

        (109)当代环境文化建设的理论变革及其发展趋势 李雄华

        (114)汉族情歌的人类学解读 白志艺

        (116)论社科科研

才评价的主体 邹颠

        (120)《经济林研究》品牌期刊发展之路探析 闻丽

        语言文学

        (123)湘西南苗瑶平话的代际传承研究 胡萍 吴萍

        (127)从语音特点看吴语区的谐音习俗 唐七元

        (130)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生态审美视野下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海棠 杨灿

        (134)论沈从文创作中的音乐性元素 唐旭君

        (138)兰斯顿·休斯小说《并非没有笑声》的意象叙事 林娟 欧阳凤

        (141)不再沉默——从欧茨笔下的莫琳形象看女性话语权 崔金燕

        (144)《钗头凤》英译中“隐”、“秀”美学风格的传译 蔡爱春 申丹

        (148)从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角度看中医学中“脏腑”术语的英译 张小云

        艺术设计

        (151)闽南建筑的红砖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解构传承——以福建泉州蔡资深故居中红砖艺术为例 林阳

        (155)基于模仿创新的产品设计 叶剑虹

        (157)对人性化网站设计的探讨 杨亦艺

        体育

        (160)篮球运动员身体协调性训练研究 马丽娟

        (163)博弈视角下的难度动作推进武术套路国际化价值探析 陈红梅 龙佩林

        (166)湖南省体育院系体操普修课教学现状与改革研究 李军

        (169)第26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攻防技战术指标与比赛成绩的关联分析 王恩东 刘毅

        (174)中华武术散打之局部力量与整体力量解读 马景卫

        教育研究

        (177)新时期西藏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思考 李春燕

        (180)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管窥 吴锦波 唐鼐

        (183)当代大学生爱情观教育的几点思考 黄文胜

        (187)大学生农村创业基地建设理论与实践 胡清华

        (191)法律本科生团队式司法实践模式研究——以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漾翅法律实践团队为例 蒋先福 黄捷 王朝

        (194)物流类本科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 李义华 庞燕 王忠伟

        (198)《绿色食品》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彭湘莲 付

        (201)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探析 潘璐璐

        (204)略论高校散文鉴赏教学中的形象感染 孙际垠

        (207)从语言模因论探究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 钟玲俐 刘胡英

        (210)合作学习打破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的有效性研究 何凌霄

        (214)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 白玲

        (217)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杨培涛 谭骏珊 王帅 苏慧

        书评

        (221)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再认识——读罗建文教授《社会发展理念与民生幸福研究》 孙伟平 温

航亮

        (223)2012年总目次 无

第8篇

论文摘要:休闲农业为主的服务经济型农业正在悄然兴起。休闲农业的发展要体现农家、田园、绿色等农业特点,体现乡土、民族、原生态有机农业等特色。休闲农业的发展,为云南广大农村地区脱贫致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休闲农业现状对策云南省

随着世界人口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回归大自然已成为一种时尚、一种趋势。因此,发展休闲农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对未来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影响。

1休闲农业的概念

所谓休闲农业是利用农村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展示当地自然之美、景物之美、人文之美、产品和科技之奇,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

休闲农业除了提供采摘、销售、观赏、垂钓、游乐等活动外,部分劳动过程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亲自体验,农村丰富的乡土文物、民俗古迹等多种文化资源,可供参观,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参与者更加珍惜农村的自然文化资源,激起人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兴趣,也进一步增强人们保护自然、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2云南休闲农业的现状

云南是一个资源极其丰富的农业大省,近年来,云南交通的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云南休闲农业的发展,并涌现出一批富有特色的休闲农业区。

丘北县是一个农业县,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旅游产品组合度好,品位高,自然风光和民风民俗绚丽多彩,被国内外旅游专家誉为“世间罕见、国内独一无二的山水田园风光。”该县紧紧依托这一优势,以山水田园风光、民族风情、民族文化、立体生态等融为一体的精品旅游景观为依托,走旅游扶贫和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新路子。适时在普者黑景区实施了“农业生态观光综合示范园区”工程,对示范区内的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对水利工程、道路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进行建设,种植葡萄、莲藕、油菜、辣椒、经济林果和园林绿化工程,使普者黑形成“春揽万亩油菜花、夏观湖中万亩荷、秋赏果实满技头、冬看生态博览园”的特色田园风光。与此同时,丘北县还定期举办一年一度的“荷花节”、“辣椒节”、“花脸节”,并在景区举行国际钓鱼大赛、龙舟赛、斗牛赛马大奖赛等。使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充分领略山村的田园生活、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又可到果园里采摘品尝时鲜水果,到农家乐品尝别具特色的“全藕席”,咬一咬丘北辣椒的香味;还可到湖里和塘里垂钓。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尽情地体验丘北带有“农味”的旅游套餐,沉醉在风光宜人的大自然里,乐不思归。

罗平地处滇、黔、桂结合部,是两广和华南等地区游客入滇和云南游客从东部出滇的重要门户。特殊的喀斯特地貌、2万公顷连片的油菜花、“一目十瀑”的九龙河瀑布群、景色迷人的多依河和鲁布革峡湖共同造就了罗平雄、奇、险、幽、秀的自然风光,再加上浓郁的民族风情,使罗平已发展成为云南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今后,靠“菜花”做大做强旅游的罗平不仅可以继续巩固和提升其本身在滇东旅游圈的重要地位,还有望把自己建设成为连接滇、黔、桂旅游圈的核心中转站和主要目的地,把罗平打造成全国一流的“农业观光和山水旅游城市”。

元阳县地处哀牢山南部,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一个颇有名气的山区县,境内世居着哈尼、彝、傣、苗、瑶、壮、汉7种民族。古朴典雅的山村,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元阳梯田素有“甲天下”之美称,县境内逾2.4万公顷梯田遍部山山岭岭,其气势之磅礴,面积之广阔,堪称世界一绝。日出时,红霞满天,云雾滚动,婆娑竹影,身临其境如入世外桃园;满坡的梯田,波光粼粼,金灿灿,亮闪闪,好似一架架直上云霄的天梯,好一派美不胜收的壮丽景色;日落时,山村、树林、牧童披着金黄的沙巾,千山万壑,如诗如画,让人赞不绝口——江山竟如此多娇。每逢冬春初,绚丽多姿的茫茫云海,时而像温驯的少女,静卧山川,胸怀,山峰、树木、房舍点缀其间,如同蓬莱仙境;时而像狂暴的海潮,汹涌澎湃,拍打着露于云海的悬崖,奔腾不息,一泻千里。雄姿勃发的元阳县城漂浮于茫茫云海之上,构成独特的云中奇观,中外游客为之倾倒,纷至沓来。休闲农业融农业生产和休闲游乐于一体,它不仅利用了生物资源,而且还挖掘了景点资源,既发展了第一产业,又带动了交通、运输、饮食、邮电、商业以及纪念品生产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而且当地群众参与旅游开发,直接为旅游业服务,为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了新路。休闲农业不仅促进了经济振兴,为农村经济找到了新的增长点,而且为云南广大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思路。

3云南发展休闲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1)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休闲农业在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发展休闲农业,在为城乡居民拓展休闲度假的第二空间的同时,将潜在的农业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向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实现农业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政府部门应大力扶持和引导,并争取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前来考察环境,投资兴业,使休闲农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2)发展休闲农业要与旅游景区紧密相结合。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特色园区等,并与当地的旅游景点连线联网,将发展休闲农业与建成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当地农产品的特色,树立品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挖掘其蕴藏的文化资源,达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农业园林景观在整体上和谐与统一。

(3)加快先进农业技术的引进,提高休闲农业的科技含量。例如:积极引进先进优良的适合休闲农业发展的特种蔬菜品种、水果、花卉和其他观赏植物等,引进工厂化农业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农业科研单位要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休闲农业的开发,有条件的要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带动休闲农业的发展。

(4)要把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与深化农业体制改革、培育和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流通中介组织结合起来,架起一家一户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桥梁,逐步实行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在办好台资、外资、民营的农业观光企业、休闲农场的同时,借鉴台湾“产销班”的经验,组织、带动和发挥周边农户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推广新品种,发展深加工,提升产品质量,实现农业生产、旅游观光一体化,使农民真正获得实惠,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第9篇

[论文摘要] 西北五省旅游资源丰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为其旅游发展带来了契机。本文首先分析了五省在旅游发展中遇到的障碍因素,并探讨了如何克服障碍,促进西北五省旅游业的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旅游资源大国,而西北又是中国的旅游资源宝库。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西北五省区面积共三百一十点七六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近三分之一;人口共八千九百零二点五八万人,占全国总人口不到百分之七。在这块地广人稀的沃土上,拥有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五省区六大类型旅游资源齐备。在68种基本旅游资源类型中,拥有率超过90% 。不仅拥有地文景观、水体景观、生物景观类型资源,而且还有古迹建筑、消闲求知健身和民俗风情类型资源。 陕西省13个王朝在此建都,79个帝王在这里执政,历时长达1100多年,留下了数不尽的古代遗迹和文物珍宝,已发现有七十二座帝王陵,现有各类文物点三万五千七百五十处、博物馆七十四座,馆藏各类文物五十六万件(组),其极为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遗存,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其中秦始皇兵马俑更被誉为“世界第奇迹”。 

地处黄河上游,同样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发祥地之一的甘肃省,以石窟、寺庙、长城、祁连雪景、黄河奇观和草原牧场等构成其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其境内的敦煌莫高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嘉峪关城楼、出土的铜奔马,均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边塞风光与水乡景色交相辉映,丝绸古道、西夏文化、回族风情、历史名城融为一体,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西夏王陵、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须弥山石窟,以及独具特色的回族风情。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湖光、山色、雪景、林海、草原风光、江河源头、民俗风情、宗教文化,一应俱全,包括中国西北最大的清真寺之一的西宁东关清真大寺,中国著名的六大喇嘛寺之一的塔尔寺,为中国最大的咸水内陆湖青海湖。此外还有孟达山、柴达木、马厂塬遗址、西海郡古城遗址等 

古称西域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有四十七个民族,多民族的特点令其拥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又令其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同时具有雪山、草原、沙漠、盆地、河谷等自然景观。新疆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著名的旅游点楼兰古城,高昌古城,交河古城,旅游景区468处,开发了包括天池,咯纳斯,葡萄沟,南山等一披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旅游产品。 

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给西北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发展契机,促进了旅游业在该地区经济中战略地位的形成,但是,西北地区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增长必须首先克服制约具增长起步的障碍因素,为此需要政府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战略举措。 

一、障碍因素的具体体现 

1.观念滞后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西北地区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必然要实现旅游要素产权主体、市场交易主体和开发经营方式的多元化,这决定了西北旅游业首先要进行观念的创新。西北旅游业目前高成本低效率的开发模式是与陈旧的旅游业发展观、资源观密切相联的。目前西北地区旅游业发展仍在走与东部地区旅游业“同构化”的道路,照搬东部的经验,尚未挖掘西北特色,走出一条新路子。西北旅游业观念陈旧的原因在于,西部经济发展落后,西北地区国有经济改革进程普遍慢于东部沿海地区,国有经济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北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必然要求观念和思想的大解放,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突破传统的观念障碍。 

2.体制问题 

西北地区旅游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旅行社与旅游管理部门、或政府有关部门的脱钩工作远没有彻底解决,旅游企业走向市场的过程还没有完成。在西北地区,在旅游管理体制方面,尽管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政府管理机构虽然有所精简和调整,但离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在市场参与方面,一些政府投资兴办并管理的旅游企业仍受到政府种种保护,导致了旅游业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降低了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在市场管理方面,政府部门无法有效地对旅游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致使欺客、“宰客”的现象仍大量发生,使得一些外地游客视西部一些名胜游览线路为“畏途”,最终放弃旅游计划。

3.资金问题 

资金是旅游资源、旅游景点、旅游设施开发的保证。五省区有许多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和景点。这些旅游资源和景点,或因自然作用,或因人为破坏,需要恢复和修补,资金短缺限制了对这些资源的恢复、修补和开发。此外,因为资金短缺,旅游设施的硬件建设也受到影响,如宾馆、饭店、交通等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出现住宿难,吃饭难,行路难的三难问题,游客的接待能力,旅游市场开拓能力直接受到限制。 

4.交通问题 

五省区国土面积大,旅游景点之间的空间跨度相应比东部和中部大,因此对交通发展要求高。一个容航空、铁路、公路和水运为一体的立体、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不仅可以让游客进得来、游得到、出得去、省时间,而且也是五省区旅游业大发展的基础。从目前的情况看,航班班次少,主要城市的通航有待开发;火车不仅慢,而且舒适度差;省内交通不畅的问题比跨省交通存在的问题更严重。旅游高峰期间,所有的票都紧张。交通运输工具老化,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运力要求,已成为制约旅游发展的重要瓶颈。 

5.产品结构单一化 

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具有突出的多元化特点,具有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非常不足。在东部地区,旅游业已形成了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产品和特种旅游产品并存的多元化产品供给结构,而西北地区旅游的产品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即使在观光旅游产品中也仍存在着大量的重复现象,以相互简单模仿为基本特征的“塑像热”、“造庙热”、“仿古一条街热”、“人造景观热”轮番出现,致使旅游产品间的特色无法形成互补效应,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在相互抵消中下降。在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中,西北资源优势被开发不足的劣势所抵消。 应充分认识到旅游产业对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充分认识旅游业发展在西部中的重要地位,克服障碍因素,积极促进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实现西部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1.统筹规划,合理分布 

西北旅游资源较为分散,有关部门应树立“大旅游”和“旅游区域”的观念,选择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前景看好的旅游项目,统筹规划,成片开发,力争打破行政壁垒,接通西部黄金旅游线同时注意景点合理布局与线路合理规划。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国家财力有限,西北地区经济又相对落后,应广拓渠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西北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在保证资金利用效率的前提下,可利用国家基建资金、扶贫资金、国债和外资(甚至可以设立西部国际旅游开发基金会,向国内外广泛集资),对重点景区进行建设,尤其要改进西北国际旅游交通结构,重点建设景区与交通干线之间的道路,使客源流向由单向运转变为环路运行。可选择条件成熟的城市作为大型国际直航口岸,直接通往东南亚及欧美客源市场。 

3.实施产业化发展战略 

各部门要进行有效配合,适当延长产业链,使之在一体化框架内衔接互动,并引向更深层次。不妨在西北建立若干旅游经济开发试验区,逐步开放旅游市场,探索国际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 

4.精心定位,加强宣传 

要注意东西部旅游资源的互补性,搞好定位,防止资源浪费。同时要突出特色,改进宣传手段,尽可能结合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进行促销。 

5.重视人才资源 

地方政府要发挥服务功能和主导作用,制定优惠政策,灵活用人机制,要争取引进一批熟悉国际旅游业务,掌握现代经营手段的专业适用型人才。 

6.完善监管机制 

目前,西北地区国际旅游业无序竞争现象较为严重。国家应努力完善监督管理职能,引入公平竞争机制,维护国际旅客的合法权益,保护旅游业的纯洁性。 

旅游业将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特殊作用,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率先突进的产业,西北地区的旅游业要想成为真正“兴西富民”的支柱产业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就必须克服制约发展的障碍因素,积极促进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扬长春: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113~133 

第10篇

关键词:地方感;旅游社区;社区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一、引言

地方感(sense of place)是用来表述对于特定地理位置的认知与情感的概念。从最简单的形式来说,地方感经常被定义为空间与感知的集合。 这一概念包括了地方的客观存在以及人们的主观认识。空间指的是某一特定地方所具有的地理特征;感知指的是人们在生活体验过程中,对地方所产生的深切的联系。这一概念被用于地理空间,描述某个地方对于个人的意义,而不是其本身意义。

Steele(1981)认为地方感是人与地方相互作用的产物,是由地方产生的并由人赋予的一种体验,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人创造了地方,地方不能脱离人独立存在。他认为地方感是一个人在特别自然环境中的特殊体验,是一个相互作用概念,当一个人来到某个环境并与环境相接触,他就会对环境产生反应。他提出地方感产生的二维结构:人(心理因素)和环境(自然+社会基础),两者共同作用,形成地方感,如下图:[1]

图1 地方感中环境与个体的互动关系

二、旅游社区与旅游目的地

1.旅游社区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伙伴的关系。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将社区定义为:社区是由自然意志形成的,以熟悉、同情、信任、相互依赖和社会粘着为特征的社会共同体组织。社区范围可大可小,一个村庄,或者一个城市, 甚至一个国家,整个地球都可以看作一个社区。[2]旅游社区是学科间的交叉概念,是一种社会现象、经济现象、文化现象的集合体。时间上,旅游社区强调“过程”: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化(唐顺铁1998)。空间上,“社会是由许多在空间上彼此分隔、在分布上却又统一的地区联系、而且能以独立移动的个人所组成。”[3]

2.地方感对旅游社区的影响

地方感可以在个人层面通过年龄、性别的相互影响而发生作用,这些是激励人们参与到活动中,最终强化他们的地方联系的内在动因个人的感情。地方感对旅游社区的影响从个人与群体两个层面实现。

(1)个人层面。①社区居民。社区居民的地方感受环境与个体两个维度的因素影响。环境维度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因子,个体维度包括情感与功能因子。旅游社区的自然环境、建筑景观、社会文化等因素对居民的地方感造成影响。社区居民在社区之中创造的越多,他们就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身技能、结交他人以及更清楚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旅游社区居民的地方感会促使他们参与到社区的各项活动中,推动社区的发展。②旅游者。旅游者对旅游社区的认知与体验是从做出旅游决定开始的。在履行之前,旅游者通过网络、媒体等各种渠道获得关于旅游目的地的相关信息,做出旅游决定;在旅行过程中,通过对旅游目的地中的旅游社区的游览,形成直接认知并与旅行之前产生的认知进行对照;在旅行结束后,旅游者会通过重新记录旅游过程、分享旅游体验等方式再次组织关于旅游目的地、旅游社区的认知。

(2)群体层面。①社区文化。“文化,作为人群的一种社会遗产,既是指这一文化的具体所在地,又是指一种比较恒久的而不是变动不定的社会环境而言。”对于每一个社区,它都有自己特有的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也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文化特点。[4]地方感有利于旅游社区文化形成与发展,对社区居民的行为进行指导与控制,同时能够使旅游社区各层级组织结构更合理,加强相互间的联系。②构建品牌旅游社区。品牌旅游社区的形成与发展,需要通过旅游者与旅游社区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地方感通过社区文化、社区景观的建筑等因素对旅游者造成影响。旅游者在社区停留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社区的文化以及社区景观。这些因素影响着旅游者对社区的印象,积极的印象有利于品牌旅游社区形成与发展,消极的印象将对旅游社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③社区一体化。地方感可以加强旅游社区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催进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的发展与建设中来。社区一体化(Community Integration)可以理解为授权社区自主地决定社区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对一体化水平较高的旅游社区而言,它具有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社区形成了一种广泛而开放的民主制度;决策过程是平等而有效的;决策过程中社区居民具有较高的参与程度;社区居民控制的旅游企业在数量上占优势。[5]

三、地方感与旅游社区发展

1.旅游社区景观设计。关于旅游者地方感的研究,可以了解旅游社区景观与旅游社区形象与旅游者感知的形成。在旅游社区的保护与建设过程中,地方感可以成为指导,使得旅游社区的景观建设与旅游发展方向趋于一致。同时对社区居民地方的研究,可以使旅游景观建设符合社区居民对于社区的认知,强化居民与社区之间联系。

2.旅游社区管理体制建设。地方感能够促进旅游社区的一体化,有利于社区的体制建设。在旅游社区的管理体制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居民参与的决策机制使居民参与到社区决策的制定与监督中,提高决策的合理性。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使社区居民享受旅游资源的分配以及旅游经济效益的分享,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缓解社区居民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冲突。

3.旅游社区营销管理。旅游者的地方感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旅游地的文化背景与主体景观类别;以及旅游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等自身因素。分析旅游者的地方感,了解旅游者的社区体验,可以使旅游社区有效地进行社区保护与建设,有针对性的开展旅游营销。同时,旅游者的地方感会使旅游者对旅游社区产生依恋,会提高旅游者的重游率。在营销的过程中应该进行有效准确的自我地位与宣传,提高旅游者的重游率与游览时间。

参考文献:

[1]顾宋华.休闲者的地方感研究——以环西湖休闲街区为力[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方淳.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J].2005,11.

[3]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32-41.

第11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SWOT;分析;发展策略;丰县

乡村旅游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百年以上历史,是发达国家发展农村地区经济的重要手段,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关注[1]。中国乡村旅游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目前,已建成的两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旅游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旅游产业的发展参与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促进城乡和谐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丰县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

丰县隶属江苏省徐州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七县结合部,淮海经济区中心地带。地形上为黄泛冲积平原,地势高亢、平坦,地面高程一般34.5-48.2米之间,西南略高于东北。以大沙河为界,东有郑集南北支流,流向自西向东;西有复新河水系,流向自南向北;废黄河经过治理,引入长江水,形成了大沙河带状水库。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典型,农业生产的条件优越。丰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征程中,应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别、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一)优势(Strengths)

1.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丰县古称秦台、凤城,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享有“先有徐州后有轩,惟有丰县不纪年”之美誉。因汉高祖刘邦诞生于此,被称为“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众多的两汉文化旅游古迹、名胜景点散落于乡村地区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底蕴(见表1)。丰县盛产许多“名、特、优、新、稀”农产品,是全国果蔬生产十强县,全县果园50万亩,是江苏最大的连片果园,被誉为“红富士之乡”、“ 苏北果都”,集中分布于百里生态旅游观光带沿线。丰县还是著名的特种蔬菜之乡,牛蒡、芦笋、山药、黄皮洋葱、白蒜等特种蔬菜畅销海内外,是全国最大的芦笋生产基地。丰富的土特产品提供了充足的旅游商品,每年举行隆重的梨花节、红富士苹果节和伏羊节。吃农家饭,体验果农生活,赏花、摘果、购生态绿色食品成为丰县乡村旅游的品牌和本土特色,吸引着大批的海内外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2.区位条件优越

丰县地处徐州的两汉文化旅游圈内,是淮海经济区内的主要旅游节点地之一、徐州都市圈乡村旅游的核心,也是徐州都市圈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吴必虎[2]先生的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理论,丰县仅距徐州主城区75千米的距离,坐车一个多小时即可到达,非常适宜徐州市区居民到乡村体闲的需要。丰县历来有“四省通衡”之称。南靠陇海铁路,北依孔孟之乡,东傍京杭运河与京沪、京福干线,西近京九铁路。以县城为中心,有八条一、二级公路通向全国各地,为丰县乡村旅游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市场开发潜力大

对客源市场的分析和预测是进行旅游开发的前提。丰县地处我国我国人口稠密地区,作为沟通南北、东引西移的商品集散中心和省级苏鲁豫皖边界贸易市场中心,为重要的一级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徐州都市圈中心城市――徐州,是丰县乡村旅游重要的二级客源市场之一。徐州为较大城市拥有中国矿业大学等11所普通高校,7万多名在校大学生。成人高校在校学生近3.7万人,各类科研机构31所,在淮海经济区位居第一,学生也是乡村旅游重要的客源。周边城市如济宁、商丘等是重要的三级客源市场,并且每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2006年,接待海内外游客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亿元;其中,梨花节期间接待游客人数就达11.2万人次,收入2500万元。

(二)弱势(Weaknesses)

1.乡村旅游开发的质量不高、特色不足

丰县是江苏省重点扶贫地区,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比重的80% ,城市化水平低,县乡财政难以抽出大量的财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民间集资和招商引资的难度较大,难以筹集到大量资金供给乡村旅游开发。由于丰县乡村旅游开发的地点多处于农村地区,虽然乡村旅游景点类型多样,数量繁多,但是大多规模较小,分布零散、结构单一、档次偏低、经营比较分散,难以形成链式或网式旅游,不能很好的满足游客的视觉欲望。整体缺乏大规模、深层次、多品种、高品位的知名旅游品牌。缺少让人耳目一新的特色,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类型同质化严重且成熟度高的旅游产品尚未开发成功。民俗观光村、民俗农庄开发较少,耕作、栽培、牧羊、赛马游船等农事活动以及民俗资源开发不够,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降低了乡村旅游的丰富性。

2.专业人才缺乏,经营能力弱

丰县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许多乡村旅游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或当地农民担,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学历偏低、真正学旅游专业的人寥寥无几,对现有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也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对乡村旅游没有进行积极的有目的地旅游营销宣传,缺少高效的营销手段和渠道、资金投入比例较小、分散宣传营销、没有形成合力;县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但力度还不够,旅游活动的开展只限于行政命令,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行业管理滞后、机制不灵活,使旅游规划难以得到有效地实施,乡村旅游发展处于粗放经营阶段。

(三)机遇(Opportunities)

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休闲度假需求上升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城市居民都期望能有一种“价廉”的、大众化的休闲旅游方式,以满足其回归自然、康体娱乐、修养身心、的休闲旅游需求。乡村旅游很好地适应大部分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和休闲旅游需求,成为城市居民的一种经常性消费和一种新的时尚[3]。据国际旅游组织统计表明,当一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时,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动机。2006年,丰县地区生产总值(GDP)达67.94亿元,人均GDP为6026元,丰县城镇以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530元;徐州地区人均GDP为13160元。

2.国家政策调整及苏北振兴的发展机遇

江苏提出了加快振兴苏北,推动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对于丰县以至徐州都市圈、淮海经济区甚至整个苏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是新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丰县要抓住苏北的崛起和振兴的机遇,充分利用当地农业旅游资源与徐州都市圈、淮海经济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互补的优势,承东接西、南联北进,加大旅游市场的拓展力度,提升旅游品牌,促进丰县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2006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国乡村游”到2007年的“中国和谐城乡游”的旅游主题。各地都在围绕“中国乡村游”主题重新定位和开发[4]。丰县要抓住“果都大观园”2005年进入全国第二批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百里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带”列入江苏省“第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重点实施项目的契机,大沙河农业生态乡村旅游带又作为丰县的 “拳头”旅游景点品牌和徐州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节点成为江苏省观光农业重点建设的六大休闲观光农业区之一的机遇。争取专项旅游建设资金扶持,做好农业生态乡村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建设,加大资金引导和扶持力度,发挥好市场服务业引导资金、农业专项资金等重点用于乡村旅游点道路和公共设施配套。要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扩大农村经济发展商机,共同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四)挑战(Threats)

丰县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周边旅游目的地的挑战,相邻县市旅游开发的意识和力度大大提高,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推出了富有特色的一系列乡村旅游线路(见表2)。在市场的需求和政策的促动作用下,乡村旅游在徐州都市圈甚至淮海经济区的周边地区迅速发展,竞争还将急剧增加。若不在管理和营销方面调整策略,将影响丰县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其所占的乡村旅游市场份额有可能下降。丰县如何结合自身的特色,联合其他周边地区推出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开发乡村旅游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政府指导、统一规划

乡村旅游业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管理。它作为农村地区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的良好切入点,是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渠道,各级政府及相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引导,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5]。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县政府应制定开发政策,土地和水资源管理计划,提供人力和财力,并建立一个跨部门联动的权威性管理机构,组成一个超越各部门之间的隶属关系,直接对政府负责的“丰县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另外在再组织成立“丰县旅游行业协会”来管理和指导支持乡村旅游的开发。科学规划是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开发的基础,是破解开发乡村旅游难题的金钥匙[6]。按照“合理布局,重点开发,适度有序”的原则,在时空上对乡村旅游开发活动进行有序的周密安排,力求景区布局的协调、合理,形成有机整体。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实现乡村旅游潜在的环境和经济、社会效益,减少浪费,把可能发生的环境破坏降低到最小限度,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有序、稳定发展[7]。丰县的乡村旅游规划要树立大沙河景区的旅游品牌形象。以农业生态环境为中心,以大沙河景区为重点,以两汉文化背景为主线,以红色旅游为辅助,发展果都观光游,全面突出丰县乡村旅游这一“刘邦故里,中华果都”的旅游整体形象。使乡村旅游的产品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以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二)生态优先、和谐共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人们之所以选择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是因为美丽的田园风光,清新幽静的乡村环境,淳朴的乡风民俗和乡村生活,可以体验到不同于城市风格的生活情调。所以乡村环境、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景观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吸引物,一旦吸引物受到破坏,乡村旅游也就难以为继。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过程中,既要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式来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又要保证完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文化的可持续性与和谐共生的氛围,真正把乡村旅游发展成为一种不以牺牲生态环境资源为代价的,生态优先的旅游产业。坚决抛弃“只取不还”、“只用不护”的掠夺式开发方式,将开发利用与保护结合起来。爱护自然环境、保护丰县乡村旅游资源,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开发观,使开发与保护并重,对旅游资源开发规模进行科学的功能规划,使旅游业的发展与生态优化相协调,防止“建设性”的破坏,促进乡村旅游正常健康发展。

(三)突出优势、强调特色

地域特色和个性,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乡村旅游地的最大特色是有别于都市风貌的“乡村性”。只有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才能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竞争力,才能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充满活力。丰县乡村旅游首先要突出大沙河自然的风光、百里农业生态观光带的田园景色、众多的农业示范园和果园景观等优势,充分利用农业特色资源,培育特色旅游产品,借助乡村旅游开发的的平台,提升旅游和农产品的品牌价值,注重游客的参与。其次,突出丰县两汉历史文化的优势,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包装具有特色的传统乡土工艺产品,提升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品位,使游客获得高层次的精神体验。展示和再现本土特色的农村民俗文化,增强丰县乡村旅游的吸引力,让旅游者既能获得深度体验又能领略当地特色文化的经典品牌。

(四)宣传促销、拓展市场

在现代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旅游市场需求决定了旅游供给。宣传促销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有效的乡村旅游宣传不仅能扩大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开拓客源市场,吸引更多的旅游者,而且更能吸引投资者前来投资开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进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应由政府牵头,形成统一的促销队伍,整体促销,联合促销,滚动促销;努力打造丰县乡村旅游整体旅游形象,提高其知名度,让“刘邦故里,中华果都”的旅游整体形象真正深入游客心中,产生出游行为。要针对性地采用多种促销方式,同时注重商务旅游、会议旅游、节庆假日旅游、博览盛会旅游、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度假休闲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的开发,加大宣传,扩大影响,稳定第一级客源,吸引第二、第三级客源。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促进乡村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五)拓展融资渠道、注重人才培养

资金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资金缺乏制约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从而影响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6]。丰县乡村旅游开发可通过以下三条渠道筹集资金:一是,政府积极发挥引导作用,由政府部门统筹、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批拨扶贫资金等措施来开发乡村旅游。二是,政府还应搭建平台,制定开发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积极兴办乡村旅游,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广泛参与,给乡村旅游业的开发注入新鲜血液。三是,鼓励村民参与出资合股联营,这有助于增强村民的责任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乡村旅游开发工作中去 [7]。

人才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关键,需根据乡村旅游发展特点,遵循“培引”结合原则,以培养当地人才为主,引进人才为辅。通过加强经营管理者、从业人员、村民等相关人员的旅游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从而提高服务接待水平[6]。一方面,实施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定期举办旅游技能训和教育,对旅游从业管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岗前教育、岗上进修、离岗深造等培训提高乡村旅游整体的接待服务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要组织相关经营人员到乡村旅游开发成功的景区实地参观取经,用来指导和帮助乡村旅游经营人员,提高旅游经营和服务接待能力。

参考文献:

[1]龚友国.试论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4):43-57.

[2]吴必虎等.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 2004,24(6):757-762.

[3]陶卓民,南京市农业旅游市场需求分析与市场定位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3, 17(1):12-15.

[4]张松婷.基于SWOT分析的皖西北农业生态旅游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23(5):101-104.

[5]周玲强.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经济地理, 2004,24(4):572-573

[6]龙茂兴,张河清.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析[J].旅游学刊,2006, 21 (9):75-79.

[7]张河清,方世敏.实施区域协作是湘西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105-107.

[8]黄炜炜.扬州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扬州大学

第12篇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 背包旅游 问题探讨 发展对策

现代旅游者追求个性化的体验,背包旅游作为一种时尚的自助旅游形式,为具有相当独立旅行能力的旅游者所钟爱。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女性在世界旅游市场上逐渐形成较大的消费规模,女性背包旅游也成为国内女性追随的潮流,本文主要是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对背包旅游的发展进行初步的探析。

一、生态女性主义与背包旅游

(一)起源

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和当代生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女性主义第三次浪潮中的一个重要流派。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源于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1974年,法国女性主义者奥波尼首先提出了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术语。生态女性主义将生态学与女性主义结合在一起,试图寻求一种不与自然分离的文化,并且认为一个生态学家必定会成为女性主义者,同时它也是一种多元的文化视角,具有后现代主义思想和理论的共性:即反传统性,反对认为人的理性可以凌驾于社会与自然之上,可以治理一切祸患与灾难。

背包旅行方式是在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后出现的,代表了一种后现代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具有后现代主义思想和理论的共性,这与生态女性主义具有后现代主义的反叛思想不谋而合。20世纪60年代,国外的早期背包旅行者一直以“漂流者”的身份自居,其旅行形式被形容为半政治化宣言,借助旅行抗议西方发达国家对全球日益增长的社会和政治统治与霸权,是当地主流文化的叛逆者。国内背包旅游流行于中国的大中城市,是经济生活和教育环境良好的青年人所热衷的一种旅行观念与行为倾向。

(二)生态女性主义的主要思想

1.女性与自然的认同

生态女性主义的首要内容是女性和自然的认同。主要强调女性与自然之间有着特殊的联系,性别歧视和自然歧视之间以及女性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之间有着社会逻辑的、历史的联结和不可分割性,生态危机的解决和女性的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和自然都是生命的缔造者,也是抚养生命的载体,她们之间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女性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孕育生命,抚养子女;自然则不断地新陈代谢、往复循环地生储存能量,并用自身养育了一个奇妙且复杂的生物圈。

2.整体自然观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应从异化的、等级制的二元论转向多元共存的整体自然观。在整体自然观中,自然界的一切存在物之间存在相互依存性,任何依存关系都是相互作用的,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的等级关系。人类就其本质来说优先其他物种这一观点是荒缪的偏见,是人类为自己谋利益的借口,正如科布所强调的“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有自己的位置,只有当它有助于这个生态系统时,才会有自己的价值”。生态女性主义倡导一种新的生态文化模式,强调万物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提倡整体自然观,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

3.关怀伦理

生态女性主义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问题放在整个人类“性别化存在”的历史范畴中考察,批判男权文化,将张扬与建构女性文化当作解决生态危机和性别冲突的根本途径。生态女性主义提倡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怀,深切而典型的关怀本质上应该把对自然特定部分的特殊联系、关心和移情作为一种体会和经验,而不是把自然作为一般抽象物对待。关怀要求平等关系,无论关怀方还是被关怀方地位都是平等的,同时也要求关怀方和被关怀方的角色互换。人类应当意识到在向自然获取关怀的同时,也应当关怀自然。

二、背包旅游与生态女性主义的关系

(一)背包旅游发展需求与生态女性主义关注的相似性

从商业角度出发,要促进旅游目的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基于用户需求的概念上针对性地规划,而背包旅游发展中的“用户”则是背包旅游者。背包旅游者喜爱生态环境良好的原生态目的地,为了追求旅游效果的真实性,他们愿意牺牲更多的舒适性去看更美的景致,在没有原住民居住的地区,背包旅游者乐于采用安营扎寨的露营方式,以期完全融入自然,故背包旅游发展中注重生态环境是首当其冲。而生态女性主义直面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以女性的视角来考察生态危机,提倡在生态觉悟的基础上和谐发展,可以看出,背包旅游发展与生态女性主义在理论层次上有着隐性的关联。生态女性主义关注的生态环境优越地也是背包旅游发展的基础。

(二)背包旅游者与生态女性主义者的相似性

大部分背包旅游者与生态女性主义者都站在自然的角度,反对人类对大自然过分的开发。尽管背包旅游者也有放松型的游憩需求,但他们更多强调感受,希望在旅行中最大程度地体验当地真实生活和人文风情,对商业化或舞台化的表演文化有抗拒的态度,这与生态女性主义反对对大自然的开发,回归原生态有异曲同工之处。从近年来背包旅游者的性别发展趋势来看,女性群体数量和质量上升,且多是生态环保者,女性背包旅游者能更好地从女性角度维护大自然母亲的原真性。

(三)背包旅游与生态女性主义的共同困境

背包旅游发展过程中,背包旅游者前往的旅游目的地一般都是原生态保存较好的地区,但随着背包旅游者的移动与口碑交流,他们去过的旅游目的地被开发者看中,成为旅游规划开发的对象,虽然开发地即旅游目的地经济有所上升,但开发后反而成为背包旅游者的噩梦之地。具有女性生态主义的背包旅游者们想从根本上维护大自然最原始的状态,但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洪流,却无能为力。

三、以生态女性主义视角看背包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新旅游目的地的商业化开发

背包旅游者所到之处大多是风景独特之地,易被投资者或者政府看中进行开发,不可否认,背包旅游是一种从下而上的旅游形式,是ST-EP(消除贫困的可持续旅游)的极佳实践模式,可被推广为条件差、风景资源级别高的贫困地区发展旅游的形式。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看,现存的背包旅游盛行地都在面临着商业化开发的不良影响,一方面,开发的不合理性,国内发展旅游的思维仍处在“要旅游,先修路”层面,开发者多以男性征服大自然思维主宰,驾驭大自然、服务人类为主,例如泰山修建旅游车导致水淹三孔,开发的不合理性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开发速度过快,“老少边山穷”地区适合发展背包旅游,但为了经济发展的快速推进,例如虎跳峡沿线景区客栈兴建现代化设施的速度与当地民众思想的进步步伐不协调,同时也不符合背包旅游者节俭环保的住宿要求,旅游服务的庸俗商业化,导致背包旅游者的重游率降低。

(二)已开发旅游目的地的困境

针对背包旅游者已开发的旅游目的地,首先,从生态女性主义追求原生态的角度出发,已开发旅游目的地生态已不是最初的生态状况,面临着下一步发展的困境,是继续定位于发展背包旅游市场还是转型成为大众游客服务的旅游景区。其次,已开发旅游目的地外来人群与本地居民关系的处理问题。在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由于生产不足,导致旅游地变成“旅游飞地”或带有“飞地”性质,即指城里人或者外来投资商占据了旅游业中的经营者地位,并且占有绝对或者绝大部分的受益权,使得旅游目的地成了城里人的飞地,这种状况不利于扶贫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再次,生态女性主义倡导伦理关怀,背包者追求个性化的探索,例如沙发客的流行、野外徒步探险等,就此情况,对于所在旅游目的地值得思考的是,旅游风险如何进行管理,如何强化背包旅游者的风险意识,给予背包者足够的人性关怀。

(三)背包旅游者自身的异化

背包旅游者自身异化的方向,分析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由于国内社会及个人家庭对背包旅游价值理念的不认同,很多背包旅游者在迫于压力下转化为安全系数较高的大众旅游者。

第二种是背包客中有经济基础较好的族群,仍然喜爱独立自由的探索,会背着包到处闯荡,但他们改变了人们传统印象的苦行僧的背包客形象,携带较多的电子产品,对设施和服务要求比较高,人称“富驴”。

第三种是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看背包旅游者,他们是所有旅游者中最多人性化和最少商业化的群体,生态与环保意识强,道德素质高,此类具有生态意识的背包者异化成为生态旅游者、野生动物保护者、文化古迹的维护者等。

(四)国内背包旅游市场的挑战

背包旅游市场被定位为我国先导类的客源市场,从国外背包旅游发展的经验来看,背包旅游者在目的地的逗留时间长,人均消费高,市场规模大,热衷探险旅游产品,同时对旅游设施的要求低,是最使基层农村社区得益的旅游群体,对旅游安全敏感性低,游览反季节、反热点,能够起到平衡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格局的作用。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看,背包旅游的同质化发展与人类支配自然的偏见有着联系,国内背包旅游目的地差异化的消失,会导致国内众多背包旅游者开始倾向于去国外发掘,从而失去国内背包旅游者这一庞大的市场人群。由于对背包旅游的不重视以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背包旅游发展的状况不乐观,国内旅游者如何接纳这种背包旅游的形式,扭转国内旅游者对此类旅游的意识形态;如何正确认识、引导与规范市场,提高背包旅游者的重游率与推荐率是一大关键点。

四、生态女性主义对背包旅游发展的启示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应该摧毁人类凌驾于大自然之上的等级制度,重新承认自然的主动性及意向性。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看背包旅游的发展,除了从背包旅游者角度考虑发展需求外,还需要从大自然的角度重新审视发展过程。

(一)保持旅游目的地的原真性

旅游目的地的开发过程,应该以保持目的地的原真性为首要前提。生态女性主义强调自然的整体性。首先,开发主体自身要有较强的生态意识,在客观分析了背包旅游市场之后,基于背包旅游者的需求,适当合理地进行规划设计;其次,要从原居民角度出发,以确保旅游目的地开发的原真性。这样,不仅能有效地保护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避免由于旅游目的地同类化而导致的恶性竞争,用逼真的旅游环境与良好的生态提高背包旅游者的重游率。

(二)提倡政府介入的引导性开发

背包旅游的发展涉及众多的行业利益相关者,需要住宿、交通、旅游景区、旅行社、网络等行业相关者的支撑,结合中国当地的实情,政府在背包旅游的发展战略和策略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生态女性主义主张关怀伦理和具有包容性的商谈,要求女性和其他被排除的群体积极参与民主实践。同时,商谈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能够容纳各种差异的观点。政府在进行背包旅游发展的规划中,要展开多种座谈会积极包容各个行业的观点,结合当地特色进行研究,让本地居民多参与开发过程,尽量多地保持当地的思想,采取引导性的措施,以延缓旅游目的地发展过快导致的毁灭性。

(三)赋予女性参与背包旅游发展决策的权利

在规划过程中要邀请当地原居民参与,要充分征求当地原居民的意见,尤其是当地的女性居民。这是由于生态女性主义将女性与自然的联系进一步发展,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来审视和研究生态问题,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女性原则的式微,拯救生态危机在于提倡“女性原则”,而父权制是建立在掠夺与破坏自然界及地方文化、剥削和排斥妇女的基础之上的,不仅造成了自然生物圈的破坏,也危害了边缘群体、弱势群体的利益,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危机。

因此,女性生态主义认为,性别差异因素会造成在规划决策中的巨大差异,弱化男性主宰大自然的思维模式,落实女性的参与是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最后,要增加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女性参与的力度,要有明确的规定和措施,确保落到实处。

(四)普及背包旅游发展的生态思维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是生命的创造者,也是生命的维护者。政府在引导开发过程中,考虑背包旅游者的特性和生态女性主义对自然的维护,可以完全打破“要旅游,先修路”的发展思维束缚,旅游景区内无须修路,天然的探险环境反而更吸引背包旅游者。其次,在住宿设施方面,背包旅游者的住宿最多采用各种廉价方式的组合,包括农家旅馆、青年旅社等,无须兴建大型宾馆等配套设施,同时,生态环保也是背包者关心的,应宣传设施利用中的环境亲善行为去吸引绿色背包客。

参考文献:

[1]朱璇.漂移的旅行者——关于背包旅游者的演进轨迹[J].旅游学刊,2007,22(2).

[2]方明,吴次芳等.基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的农地保护制度创新研究[J].经济地理, 2013,33(2).

[3]都岚岚.后回潮时代的美国女性主义第三次浪潮[D].北京: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4]刘飞.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武汉理工大学,2007.

[5]朱璇.背包旅游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4).

[6]Warren K. Ecofeminist philosophy: A western perspective on what it is and why it matters[M]. Rowman& Littlefield Pub Inc,2000(1).

[7]方刚,罗蔚.社会性别与生态研究[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72).

[8]郑红宾,陈雄,孙丹.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乡村旅游的发展探讨[J]. 乡村旅游,2011,22(10).

[9]刘济良.论后现代主义与生态德育[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0(6).

[10]袁玲红.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形态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4).